公务手机使用管理办法

2024-08-02

公务手机使用管理办法(共9篇)

篇1:公务手机使用管理办法

公司公务手机使用说明

1、手机套餐说明

51元打100元:

(1)全国免费接听,免手机月租、来电显示、彩铃、通信助理费,包含60M流量和80条短信。

(2)手机资费:本地拔打市话、长话0.20元/分钟,漫游时呼出0.39元/分钟。

(3)增值服务:每月1元虚拟网费用。

106元打300元(含5元流量包30M流量):

(1)全省免费接听,免手机月租、彩铃、通信助理费。

(2)手机资费:本地拔打市话、长话0.20元/分钟,省际漫游按标准资费。

(3)增值服务:每月1元虚拟网费用。

(4)自理费用:每月需自付6元来电显示费用。

2、手机套餐话费扣款说明

因公务手机与公司固话在同一帐号下,电信公司每月初将统一从公司账户内扣除当月账号下所有套餐费用,故领用51元打100元手机套餐人员每月工资中将扣除51元手机套餐费用,有话费补贴人员将在补贴中扣除,超出部分自费;领用106元打300元手机套餐人员每月工资中将扣除106元手机套餐费用,有话费补贴人员将在补贴中扣除,超出部分自费。

3、退机说明

(1)在职人员退机时注意事项:手机使用2年及以上方可退机,如因工作调动无需使用公务手机的,领用人需将手机及充电器交接给需用人员后至行政部登记,退机当月仍需扣除当月套餐费用,交接人下月起扣费。

(2)离职人员离职时,应将公务手机及充电器交还至行政部,退机当月仍需扣除当月套餐费用。

(3)退机时手机应无损坏,如损坏需自费维修或酌情赔偿。

4、手机使用期间维护说明

(1)手机丢失,应第一时间通知行政部及直接上级,并及时购买新机、补办SIM卡开通,可由行政部代办,费用自理。

(2)使用公务手机及SIM卡的人员,应妥善保管,公务手机使用两年后,手机归领用人所有。手机保修一年,保修期后手机故障维修费用由个人自理。

(3)在手机使用期间,因人为原因造成的故障维修费用由个人自理。

(4)公务手机维修地点:义乌市绣湖营业厅。

行 政 部

2011年10月21日

篇2:公务手机使用管理办法

公司为便于内、外部联系,保证通信畅通、信息传递及时、提高工作效益、减少失误,公司对外联业务频繁的各部门相关负责人配备公务手机。此手机为移动合约租机,合约期2年,每月最低消费100元(此套餐可享受300元的话费,其中包括月租费、短信费、区内、区外长、市话费及漫游费;不包括新业务费、GPRS上网流量费、彩信费、代收信息费和梦网信息费等其它增值业务费),其中公司每月承担话费50元,已在手机办理时一次性向移动公司支付合约期内所有报销费用(24*50=1200元),剩余及超额消费部分公司不再承担全部由使用人员自行承担。

现为了保证公务手机使用的连续性和有序管理,特做如下规定:

一、使用规定:

1、公务手机,必须保证24小时待机,不得出现关机、停机。

2、公务手机,合约期内所有权归公司,不得过户、转套餐。如有丢失自己行补办。

3、合约期内如出现离职:公司将收回离职员工手机及手机卡(原号变更人员手机号码经申请可继续使用,但必须保证合约期内不得欠费)。

二、其它说明:

1、为方便内部沟通,公司已开通集团V网,公司网内可实现缩位拨号,月功能费由公司统一承担,网内本地通话主叫0.1元/分,编码规则为:66+手机号码后四位(如遇手机号码后四位重复,则添加65+手机后四位)。

2、为提升公司对外形象,各公务手机均开通集团彩铃业务,费用由公司统一承担,使用人员无需付费。

3、所有手机按照国家“三包”规定享受售后服务,请公务手机使用人员,保存好相关资料,以备后用。

三、处罚办法:

1、公务手机使用人必须保证24小时待机,多次出现关机或不及时缴纳话费导致手机停机的,公司将收回手机使用权,同时追缴所欠费用。

2、如终止使用,必须赔偿相关经济损失(手机价值及合约期内剩余话费总和)。

3、合约期内若出现公务手机使用人离职,需办理手机归还手续;凡出现把手机带走或卡号埙坏了,各部门负责人要及时向公司反应,并协助公司追缴回手机。

以上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请各公务手机使用人和各部门负责人严格按照本管理规定执行。

篇3:浅谈公务车辆使用与管理

关键词:机关,公务用车,安全高效,日常管理

前言

公务用车管理是机关事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出行必用车,办事必用车。减少公务用车开支是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的迫切需要和现实要求。本人从事驾驶和管理工作多年,现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就如何做好公务用车日常管理和使用谈几点体会:

1、驾驶员管理

日常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公务用车的管理,其实首当其冲是加强驾驶人员的管理。(一)首先加强驾驶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牢固树立“服务至上,工作第一”的意识,要谦虚谨慎,任劳任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要注意言行,严守纪律,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奉献,自觉维护自己和单位的形象。(二)对驾驶员还应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能力和水平:1是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驾驶水平。2是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方针。时刻用以别人为鉴,不拿自己作“试验品”的思想警醒自己。3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让其成为自己良好的驾驶习惯,努力做到“十不”:(1)不闯红灯;(2)不闯单禁行线;(3)不酒后开车;(4)不违章超车;(5)不超速行驶;(6)不违章超载;(7)不违章鸣号;(8)不违章掉头;(9)不乱停放车辆;(10)不违章占道。此外还要注意不开英雄车、赌气车,不疲劳驾车等。做到“安全正点、准确及时、文明礼貌、热情周到”。(三)熟悉和掌握车辆性能,平时做好保养、清洁、年检,保持车辆良好状况。坚持定期检查的制度,做好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车况技术检查,及时发现排除故障,不让车辆带病出行。(四)加强与驾驶员的思想沟通,做到:1.不带着思想负担出车;2.因人而异派车。根据任务条件,驾驶员身体状况、经验,合理派车。3.定期剖析事故案例,并把有权威的专家请进来讲学,加强理论学习。以听、讲、学相互交流,达到预防事故,提高技术,提升队伍素质的目的。4.工作积极主动,无论在何岗位,都以最大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务用车需求。5.厉行节约,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确实做到节油降耗。

2、车辆管理

车辆是保障机关正常运转的重要工具,是保障公务活动发挥最大效益的需要,也是机关的重要财产。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双腿一样爱护它。车辆管理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加强车辆管理,一般要做到这么几点:1.定人驾驶,让驾驶人熟悉自己所驾驶车辆。驾驶人对车辆应当勤检查,勤维护,定期保养,做到车容车貌整洁,车况良好。发现问题及时维护,预防事故发生。2.定点维修、加油、保险。车辆维修保养需履行报批程序,方可在指定的维修单位维修保养。加油实行一车一卡的方式。车辆油耗和行驶里程数,定期进行公布,以便加强监督。车辆保险按照政府采购要求在中标公司投保。3.专人管理。实行GPS定位车辆,做到收车后回库停放,由固定人员进行保养,严禁将车辆借予他人驾驶,车辆的全套技术资料工具、配件和相关证照由固定人员负责妥善保管。

3、调度管理

机关事业公务用车运行具有分散的特点。单人单车执行任务较多,具体时间、地点难以确定。调度管理就是为了提高用车效率,发挥车辆效益最大化的一门课程。因此,必须对所有车辆实行统一的调度管理。机关车辆由办公室实行统一调度或车队调度,实行派车单制度。在GPS车辆定位系统管理模式下,可以掌握车辆动态,合理统筹安排车辆出行,以提高车辆的最大利用率。严格实行收车后汇报制度,严禁公车私用。

4、服务管理

驾驶员和车辆是个统一的整体,是对外服务的形象窗口。主要表现为文明驾驶、礼貌待人。文明驾驶能让乘客舒服,不至于坐着提心吊胆。礼貌待人必须上升到星级礼仪高度,让乘客一路心情愉快。驾驶员服务是驾驶员和车辆管理中的一个升华,也是个人修养的体现。具体表现在:1.“勤”字上。要任劳任怨,对车辆常清洁、保养、检查。2.技术上。要娴熟,把车辆开得稳稳当当。3.语言上。使用礼貌用语,如“首长,您好!”“请”“再见”……4.行为细节上。具体是乘客在上下车时的礼仪动作,包括站姿、开门等细节。总之,对乘客的服务,要上升到星级的礼仪高度。适当时候可请礼仪老师上课,因为服务细节决定窗口形象。

5、安全管理

安全重于泰山,车祸猛于虎,安全第一的弦一刻都不能放松,她关系到每个家庭的财产损失、幸福指数和社会安定。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1.从思想认识上重视,时刻不放松安全的弦,去情绪化驾驶。

2.根据季节、地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预防工作。如夏天天气多雨,人易视线不清,车辆涉水易滑,天长易困;冬天多冰雪,易滑;高原地区易产生高原反应,车辆动力不足……,及时了解现状,适时预防,并不断提高处置这些问题的能力,以保证无论何时、何地均能行车安全。

3在驾驶技术上提升。定期进行大比武,以提升驾驶水平,确保遇到复杂的问题不手忙脚乱。如遇到在火车道上突然熄火、汽车侧翻、汽车制动失效、汽车上坡时向后溜车、轮胎爆胎、车轮飞脱、行车中汽车失火、发生交通事故、柴油机飞车等应急处理。

4.除定期对车辆状况进行安全检测外,还应经常性地请车辆安全检测权威机构进行检测。着重对方向间隙、前后轴的制动力、平衡、胎纹深度、灯光的光偏和光强、灭火器的压力等参数进行检测,确保安全。

5.加强交通法规的学习。把专家请进来讲,让驾驶员走出去听。在车队里,以标语、黑板报、事故图片、短信的形式,经常加以警示,从而在座谈会、经验会中使安全意识得到警示和加强。

6、结束语

公务车辆使用与管理是一门新的系统学科,各机关事业单位都在不断研究、探索其管理模式。本人从驾驶员、车辆、调度、服务、安全五方面提出公务用车如何安全高效运作的管理见解,从人性化角度阐明了新的管理模式,当然,这些是在前人经验基础上的总结,还有更好的管理模式等待我们去改革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汽车实习指导驾驶员》谭颖周广庆主编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2]《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基础讲座》纪正昆等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年11月.

篇4:手机使用与管理类本科课堂管理

【关键词】手机使用 ; 知识有用性 ; 教学质量和管理 ; 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291-01

隨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教学实践越来越离不开各种科技的应用,如越来越多的管理与思想教育通过微信进行知识传递和管理(官桂香,2013),然而科技在教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挑战。在管理类的本科课堂上,不少学生认为管理课程与他们毕业时找工作之间的关系不大,即知识的有用性受到质疑,手机又是分散注意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9成以上学生上课大量时间都在关注手机,手机的广泛使用使得课堂教学难以管理。国外通过一些调研发现,校园内禁止青少年使用手机,每周学习时间就会增加1小时,学生成绩会提升6%。尤其对学习成绩靠后的或者低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手机禁用对他们的影响更大,可能的原因在于这些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分散,手机禁用会更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注意力。下面将从学生使用手机用途、管理类本科课堂难以管理的原因入手,深入探讨课堂上减弱手机使用的干扰作用,同时提升管理类本科课堂的质量。

一、本科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

学生使用手机概况:大部分学生使用手机关注微信状态,与朋友聊天,通过手机看新闻资讯等。尤其是在管理教学的课堂上,2/3以上的学生都在课堂上关注并使用微信。学生尤其对微信有较强的粘性,有不少人不到10分钟都会关注一次微信,否则会有焦虑感;没有了网络或微信,会有种与社会隔绝的恐慌。学生完全投入在微信中可以使得时间过得更快一些,使用微信可以与朋友沟通交流并获得快乐,使用微信看朋友圈的内容也会了解朋友最新状态,或者学习到一些新知识。

二、管理类本科课堂难以管理的原因

大量管理类本科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的。从学生角度来说,第一,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认为管理类的一些学科知识没用太大作用。知识的有用性是影响学生动机的重要因素。管理学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对一些管理课程如餐饮管理、服务管理、管理学、营销管理等,学生觉得毕业之后也难以从事餐饮或者做管理者,他们的动机大大受到削弱;第二,从客观角度来说,不少管理课堂都是大规模班级,一般课堂规模为60人以上甚至有的课堂超过100人,老师难以照顾到每个人,也难以不停地为学生使用手机维持课堂纪律;第三,从老师角度来说,管理学老师有限的实战经验,学生感觉不到真实感和趣味感。同时,管理课的理论使得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最后,很多课本都是过时的,就连波特咨询公司都破产了,波特的五力模型在新时代并非完全适合的,但是课本并没有进行相关改进和更新,不少老师还是按照课本的体系进行讲授。不足为怪,大规模的管理课堂上,学生低头看手机就成为普遍现象了。

三、对课堂采取的管理措施

针对管理类课堂学生大量使用手机的原因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管理类课堂进行管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首先,在本科管理类课堂上,可以更多设计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话题,让学生参与进来。管理类课堂的知识更新快,可能很快过时,而且不同理论的适用背景也变化多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思考比教会学生“是什么”更重要,由此,老师应注重设计各种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第二,控制课堂规模,小规模上课,可以进行深入互动并对一些管理问题展开深入讨论。这里,由于规模不大,可以为每个学生制作台签,一方面便于老师认识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由于台签通常是为领导做的,台签也会让学生感到被重视感。第三,老师的实战经验有限。老师可以到趁假期到企业做兼职,了解企业;同时,也可以多与行业内专家联合教学。

最后,也是比较重要的,要让学生感觉到知识有用性,应努力让学生在管理课堂上提出的一些项目计划书更有意义,则他们可能有较强的动力参与课堂的学习和研讨。一方面,学校可以提供实验基地,或者鼓励校友会投资建立创意孵化器基金,把学生好的创意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如清华大学校友会发起的孵化器项目,将学生的创意转为现实。在其毕业之后,创业人也更多,迎合了总理提出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另一方面,将学生课堂上提出的一些项目直接与国内管理类各种比赛项目结合起来。这样,对本科学生来说,如果能获得一些比赛类奖励,对他们来说以后在找工作中可能更有竞争力,他们也会感到自己的项目受到认可,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官桂香.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5,12.

篇5:公务卡管理使用办法

公务卡制度改革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是解决现金支付的“盲点”问题,对于加强公共财政管理、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公务卡就是指金融机构为行政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发放,具有一定透支额度与透支免息期,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

为贯彻落实国家财政支付制度的改革,方便在职人员公务开支,规范财政财务管理,控制现金流量与风险,简化财务结算和报销流程,提高支付透明度。按照兵团财务局总会计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务卡制度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兵财总会[2012]3号)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现将公务卡相关制度通知如下:

一、公务卡结算的范围

公务卡结算的范围:主要是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5万元(以人民币为单位,下同)以下的零星购买支出等费用。原使用转账结算的公务支出,继续使用转账方式结算。

持有公务卡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持卡人”)应当妥善保管公务卡,规范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的支付结算业务,并按规定及时到计划财务处申请办理报销手续。

二、公务卡的开立与管理

经院领导批准同意,院办公室负责按照各部门上报的名单审核确定,报院领导审批后,交由计划财务处,由计划财务处负责在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系统“公务卡”模块中进行操作,统一录入公务卡相关信息并和银行系统进行比对、确认。我院统一使用农行和建行营业室免费(免开户、年费、免担保、开存款账户、到期换卡等费用)办理的贷记卡。信用额度 2-5万元。公务卡申办完成后,经院计划财务处确认核实,由发卡行对持卡人姓名和卡号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维护。

公务卡的卡片和密码均由持卡人负责保管。遗失或损毁后的补办以及相关信息变动等由持卡人自行到发卡行申请办理,同时相关信息要及时报计划财务处。新增、调动、退休时应及时办理公务卡的申领或停止使用等手续,公务卡信用额度进行调整,事前必须经院财务领导小组同意。发卡行按月向持卡人提供公务卡对账单、资金变动情况、还款提示等。

三、公务卡的支付

办理公务卡后,持卡人要主动使用公务卡,凡具备刷卡条件的,必须使用公务卡进行支付,由于个人原因未使用公务卡的原则上不予报销。因特殊原因不能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必须报相关院领导批准。除差旅费外,持卡人办理500元以上的支出业务,应根据计划财务处的规定,依据批复后的预算办理支出业务,如开支需超过核定预算的,须及时报主管领导和主管财务领导同意,否则形成的超支,按个人消费处理。

公务卡也可用于个人支付结算业务,但此业务不得办理报销手续,单位不承担个人消费引起的一切责任。

持卡人原则上不允许通过公务卡提取现金。确有特殊需要的,应当事前提请主管领导和主管财务领导批准;未经批准的提现业务,提现手续费等费用全部由持卡人承担。

四、公务卡的报销

公务支出发生后,持卡人必须在10日内到计划财务处办理报销手续。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必须在申请免息还款期限前7日内,向计划财务处申请办理报销手续。报销时,应当按照要求填写《报销汇总表》或《差旅费结算单》,并附相关财务报销凭证及公务卡消费交易凭条,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报销。因个人报销不及时造成的罚息等相关费用,全部由持卡人承担。确因工作原因,持卡人不能在规定的免息还款期内返回单位办理报销手续的,可由持卡人委托其所在科室相关人员向计划财务处提供持卡人姓名、交易日期和每笔交易的明细信息,按照我院内部报销流程报请批准后,在免息还款期之前,先行还款,持卡人返回单位后按计划财务处规定补办报销手续。

计划财务处登录公务卡管理系统,根据持卡人提供的卡号、交易日期、消费金额和流水号等信息,查询核对公务消费的真实性,审核确认后批准报销。计划财务处通过公务卡管理系统,编制“还款明细表”,并以电子文档形式将“还款明细表”提交发卡行;签发财政授权支付指令,附加盖财务公章的“还款明细表”,通知发卡行向指定的公务卡还款。“还款明细表”应包含记录序号、公务卡卡号、持卡人姓名、交易金额等要素。“还款明细表”电子信息与纸质信息必须确保一致。“还款明细表”必须从公务卡管理系统中直接打印,不得使用另行编辑或下载修改的“还款明细表”。

发卡行根据计划财务处签发的支付指令和加盖单位公章的“还款明细表”信息,于收到支付指令的当日,将资金支付到公务卡账户,并将支付凭证回单返回计划财务处。

因特殊原因导致发卡行当日无法将资金划转到公务卡账户,发卡行应及时与计划财务处沟通核实并重新划款,同时恢复持卡人的信用额度。逾期产生的费用支出由发卡行承担。

计划财务处在收到支付凭证回单后,将消费发票、消费交易凭条(POS小条)及支付凭证回单等原始凭证按现行会计核算办法登记入账。

因向供应商退货等原因导致已报销资金退回公务卡的,持卡人应及时通知计划财务处,由计划财务处退回零余额账户。持卡人退款的财务审核手续按财务制度规定执行。

发卡行应以纸质或电子形式按月向我局提供公务卡报销信息对账单。对账单按日期、姓名、卡号、报销金额、退回金额等内容编制。

五、公务卡的管理职责

对恶意透支、拖欠还款等所产生的后果,全部由持卡人负责,单位不承担由此引发的任何责任。

严禁违规办理公务卡报销业务或查询、泄漏本单位公务卡持卡人的私人交易信息;严禁持卡人违规使用公务卡、恶意透支、拖欠还款或将非公务支出用于公务报销;违反规定的,将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六、其他注意事项:

(一)消费时一定要保存好消费交易凭条(POS小条),那是报销还款的主要凭据之一,如没有消费交易凭条(POS小条)将无法还款;且消费交易凭条(POS小条)金额一定要与报销发票金额一致;

(二)原使用转账结算的公务支出,继续使用转账方式结算;

篇6:公务卡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规范财务管理,根据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市监察局、审计局《关于印发〈市市级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库[2011] 18号)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公务卡的性质及其持有人

我局公务卡为:以机关工作人员为偿还主体,由机关在职工作人员个人与提供公务卡的商业银行签定申请协议、财务部门统一申办、个人持有使用、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贷记卡(银联标准信用卡)。公务卡也可用于个人支付结算业务,工作人员作为持卡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务卡及其密码安全由持卡人个人负责。公务卡遗失或损毁后,持卡人应及时到发卡行申请补办。

二、公务卡使用范围和信用额度

原通过现金结算及可通过同城特约委托收款的公用经费支出,包括支付办公费、印刷费、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水电费、交通费、劳务费等有关商品和服务的零星购买支出原则上应当使用公务卡结算。同时、根据银行卡受理环境积极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尽量减少现金支出。公务卡的初始授信额度由局财务部门与发卡行协商确

三、差旅费、车辆维(护)修费、燃油费、限额以内的会议费及接待费、零星购置费等未超过授信额度的公务消费,原则上均使用公务卡结算,财务科一般情况下不再办理对职工个人的现金借款业务,特殊情况确需借款的需经分管财务的领导审签批准。

四、持卡人持卡进行公务消费前,应向分管财务的领导请示并获同意,否则不予报销。未获批准的消费支出一律视为持卡人私人消费,相关事宜由持卡人负责。

五、原则上不允许通过公务卡提取现金进行公务消费。确有特殊需要,应于事前请示分管财务的领导并获同意。未经同意提取现金而产生的相关费用,由持卡人自行承担。

六、特殊情况下持卡人信用额度不能满足公务消费时,持卡人可提出申请,获分管财务的领导批准后,由财务科向发卡行申请追加临时授信额度。

七、持卡人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公务支出,必须在发卡行规定的免息期内(每月20日前),凭原始刷卡消费凭条、发票及相关附件等凭证按机关报账程序办理报销手续。

确因特殊原因,持卡人本人不能在免息期内办理报销手续的,可委托同事代为办理报销手续,或按借款程序办理借款手续后,由财务科将资金划入其公务卡。

八、在收到持卡人的报账凭证时,应由报销人填写台账,注明开支项目、报销数额、公务消费日期等情况,并签字确认。

九、财务科按照审签批准的报销金额及时向持卡人公务卡划转资金,不再向持卡人另行出具资金支付凭证。持卡人自行查询确认公务卡消费报销后的资金到账情况,若有异常,应及时向财务科说明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十、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与公务消费支出相关的对持卡人个人的补贴、持卡人用自有现金先行垫付的公务消费支出,按报销程序批准后,原则上划入到持卡人工资卡上(借记卡)。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向报账人直接支付现金。

十一、已报销的公务消费,因退货或其他原因,商家将货款退回原持卡人公务卡后,持卡人应积极配合财务科协助办理资金的退付手续(即将资金从公务卡退回单位账户)。

十二、持卡人应全面准确理解公务卡的相关知识和规定(特别是发卡行的具体规定),避免公务消费和私人消费逾期欠款,避免罚息损失,确保公务消费的顺利支付。

十三、遇持卡人调动、离职、退休或其他特殊原因,应及时与发卡行协调,办理终止该信用卡的公务消费及报销的相关手续。

十四、本暂行办法的适用范围为市人口计生委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

16、本暂行办法由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17、本暂行办法自2011年3月20日起执行。

三、公务卡支出的报销程序

机关公务卡透支免息期为25天。公务支出发生后,持卡人应在10日内到财务办理审核报销手续。

办理公务卡消费支出报销业务时,持卡人应当按照机关财务要求,填写报销审批单,并附银行卡刷卡消费凭证(pos单)及原始发票,经所在处室负责人审核,按照机关财务报销程序报请审批。厅财会人员通过公务卡信息系统对持卡人申请报销的刷卡信息进行查询、审核,按照公务卡范围和财务制度规定进行审核,报经财务处长、主管财会的厅长审批同意后,财会人员据此签发授权支付指令,从单位零余额账户直接将报销款项转入持卡人公务卡账户。

对确因工作需要,持卡人在外不能在规定的报销期内返回单位办理报销手续的,可由持卡人委托本处室相关人员向财会室提供持卡人姓名、交易日期、每笔支出的流水号及交易金额等明细信息,办理借款手续,经财会人员审核及领导批准后,于免息还款期前,先将资金转入公务卡,待持卡人返回单位后5日内补办报销手续。

下列情况不得予以报销,发生费用由持卡人个人承担。

1、报销费用与提供的报销凭证、消费交易凭条明显不 符的;

2、报销时间超过免息期后产生的罚息、滞纳金等相关 费用;

3、因个人保管不善或遗失等原因,导致公务卡被盗刷 卡所造成的支出;

4、消费后无交易凭条或原始发票等形成的支出;1其他不符合财务管理规定和要求的。

四、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后的现金管理

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后,职工在公务活动中一般情况下不再使用现金结算。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经规划财务处审核、厅领导审批后,可以继续使用现金结算:

1、确需用现金发放的慰问费、其他抚恤救济性支出;

2、确需用现金支付给单位临时聘用人员的费用;

3、确需用现金支付的培训|费、劳务费等;

4、在不具备刷卡条件的商业服务网点发生的零星支出;1其他特殊情况经厅领导批准的特殊支出项目。

实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后,原则上不再向职工个人办理现金借款。特殊情况下职工个人需要借款的,经规划财务处审核、厅长审批后,财务人员按照有关程序办理。职工退还借款时,财会室填写银行进账单或现金交款单,将款项退还单位原支付资金的账户。

五、公务卡持卡人的责任

1、遵守国家关于银行卡使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单位内 部管理规定,规范使用公务卡。

2、公务卡实行“一人一卡”实名制管理,其法律责任 主体为公务卡持卡人。公务卡的卡片和密码均由个人保管,并承担因个人保管不善等原因而引发的公务卡有关费用。公务卡遗失或损毁后的补办等事项由个人自行到发卡行申请办理,并及时通知单位财务部门。

3、持卡人使用公务卡刷卡支出,应在交易场所取得相 应的报销凭证和公务卡刷卡交易凭证(pos票)。刷卡支出在机关财务审核报销前属个人消费行为,经审批核销后由机关财务核账还款。公务卡支出中不予报销的部分,应由持卡人自行偿还,机关财务不承担相应的费用支出。因个人原因造成的罚息、滞纳金等相关费用,由持卡人承担。

4、公务卡可用于个人支付结算业务,但不得办理财务 报销手续。机关财务部门不承担私人消费行为引致的一切责任。

六、单位财会部门的责任

(一)单位财务人员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公务卡支持模块,根据持卡人提供的姓名、交易日期、流水号和消费金额等信息,查询核对公务消费的真实性,审核确认后予以报销。(二)单位财务人员对批准报销的公务卡消费支出,按以下规定办理报销还款和资金支付:

1、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公务卡支持模块,填写报销

金额、资金性质、预算科目、结算方式、支出类型、用途等明细信息,其中结算方式和支出类型均默认为“公务卡”。

2、开具支付令,送交单位零余额账户开户行办理资金 支付。

3、及时向发卡行索要“还款明细表”并核对账户。

4、财会部门原则上应在公务卡免息还款期内办妥还款 手续,避免罚息。

5、因公务卡挂失等特殊原因导致发卡行当日无法将资 金划转到公务卡账户,发卡行应于第二个工作日上午与预算单位沟通核实并重新划款。3个工作日内仍无法完成划款的,须及时通知预算单位,并按照财政授权支付业务流程,向零余额账户办理资金退回手续。

篇7: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办法

为了贯彻落实好公务用车改革制度,加强车辆管理,便于社会监督,本着规范和科学管理的原则,制定以下管理使用办法。

第一条 机关公务用车保障由办公室负责,对车辆统一调配,安排使用。

第二条 机关公务用车一辆:应急公务用车。

第三条 应急车辆保障范围:(1)应对事故灾害(包括火灾、交通事故、公共设施设备事故爆炸等);(2)应对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灾、风灾等);(3)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食品安全、食物中毒、重大疫情等);(4)应对重大失窃事件;(5)处置重大集体上访事件;(6)重大专项工作办理和其他紧急重大事项的处置。

第四条 办公室应加强管理,严格执行车辆运行费预算管理制度,定期对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五条 公务用车日常管理

(一)单位公车需停放在市委大院内,优先停放在地下车库,除在外地进行公务,一般不得在市委大院外停放过夜。

(二)严格遵守节假日期间封存制度,由办公室人员和司机一同进行封存,正确记录封存时的公车里程表数值。

(三)司机负责对公车的车况进行检查,出车时要做到“四个严禁”(严禁带故障上路、严禁酒驾、严禁公车私用、严禁将车辆交由他人使用),如发现车辆出现故障,应及时报办公室进行维修保养,司机负责对公车进行清洗。

(四)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定点保险、定点加油、定点维修制度,相关地点选定之后,司机不得擅自更换地点进行保险、加油及维修。

(五)司机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严禁违规违章行驶,各类违章罚款一律自行解决处理。司机出差补助按《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吕财行〔2014〕622号)执行。因个人违规、违章操作不当造成责任事故,视车辆维修情况由其本人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

第六条 公务用车审批管理

(一)公务用车由用车人提出,交由办公室审核,市内用车由分管办公室的分管领导审批,市外用车需由主要领导审批。

(二)派车审批单一页两份,办公室留存一份,司机一份,领导签字后,中间需加盖骑缝章方能生效。

(三)办公室需认真保管好留存派车审批单,司机在公务用车完后,凭审批单进行费用报销。

第七条 公务用车加油管理

(一)单位加油卡由办公室负责管理,负责加油卡充值和进行支出台账管理。

(二)根据每次用车地的里程估算所需油量,司机在加油完毕后在加油台账上记录并签字。

(三)办公室应经常关注公车油耗情况,对于超过正常油耗的情况要查找原因,制定改正措施。

第八条 工商联机关举办会议培训,组织集体活动,开展外事接待等通过社会租赁车辆方式解决;行政出差,参加外单位举办的会议、培训等交通出行由个人通过自驾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自行解决,机关不再保障。

篇8:公务手机使用管理办法

一、学生要求使用手机的主要理由

1. 方便与父母 (或监护人) 联系

在大城市有不少父母 (或监护人) 因为生意忙, 把子女送到寄宿学校, 或是偏远山区的父母 (或监护人) 外出打工, 把子女留给爷爷奶奶照顾的情况。笔者也常借与学生聊天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有的学生在很小的时候由爷爷奶奶照顾, 成为留守孩子中的一员, 生活和学习都由爷爷奶奶来打理, 如此只能通过手机 (或固定电话) 来与父母 (或监护人) 联系。因此, 学生认为为了能方便与父母 (或监护人) 联系沟通, 自己就非常有必要使用手机。这个原因也成为学生要求使用手机的最大理由了。

2. 可以查找资料

遇到难题可以在网络资源上寻找答案。在生活上, 难免会碰到各种问题, 很多时候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查找资料得到解答, 在学习上也是如此。

基于这两点, 学生就要求父母 (或监护人) 给自己买手机。

二、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害处

1. 上网

现在的手机功能越来越多, 上网只是其中之一。据发现, 有些学生在晚上休息的时候会使用手机上网到深夜, 第二天上课时就趴在课桌上睡觉。中学是长身体学知识的时候, 若是该休息时不休息、该学习时不学习, 身心怎么能健康发展呢?令人担心的现象是:学生终日与网络相伴, ‘人机关系’密切, 人际关系却疏离, 看不到人的真实表情, 体验不到真实态度, 师生呈永久性分离状态……过度的视觉刺激最终将导致网络综合征, 使学生的感觉麻木, 理解困难, 失去判断力, 心理紊乱, 词汇贫乏, 极易产生好斗与反社会行为。

2. 玩游戏

有些学生不分上课还是课余、不分白天还是晚上都拿手机来玩游戏。上课时教师所讲的内容没有记下来, 晚上又没有把相应的作业做好, 结果书没有读好, 反而因过度玩游戏把身体搞垮了。适度玩游戏也是可以的, 有利于智力发展;但过度玩游戏就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中学生的自制力不是很强, 一旦玩起游戏来就不可收拾。

3. 考试作弊

一些学生平时就不认真、不下工夫读书, 到了考试的时候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考个高分就在考试过程中利用手机来作弊。如果通过手机作弊, 来考“好成绩”, 对该生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以后高考 (或中考) 还能这样用手机作弊吗?对其他学生来说也是极不公平的。如果一个班或一个学校作弊风气严重的话, 可以预见该班或该校学生以后的成绩肯定是不好的。

4. 看电影或与同学聊天

有些学生使用的手机有较强的储存能力, 他们会利用星期六、星期天在家不上课的时候把电脑下载的电影传到手机上, 回到学校就在上课或在宿舍时看电影。而且, 下载的部分电影对学生的成长是有负面影响的。学生除与父母 (或监护人) 联系外, 更多的时候都是同学之间的联系。

为了能满足学生方便联系父母 (或监护人) 的需要, 又要管理好学生使用手机, 笔者认为, 有必要研制出中学生专用手机问题, 并结合校讯通管理功能来管理学生手机的使用。

三、研制出中学生专用的手机

为了能利用手机来加强管理力度, 需手机研发商研制出供中学生专用的手机。学生专用手机要与平常所用手机有较大的区别以方便教师辨认, 如手机的颜色和形状;手机功能上也要校讯通管理功能相适应。此外, 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法规来管理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如不准学生把平常所用的手机带进教室, 买学生专用手机时最好采用实名制等。

四、校讯通的新增功能

校讯通的主要功能就是方便学校教师与家长的联系, 及时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校表现等告诉家长。结合学生专用手机, 校讯通新增加的主要功能应该如下。

1. 只能储存个人信息和相应的通讯号码

学生专用手机由校讯通系统储存个人信息, 如学生姓名、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父母 (或监护人) 姓名及工作单位、入学时间、所在班级、内宿还是外宿等。学生专用手机能储存主要和次要通讯号码, 主要通讯号码有:父母 (或监护人) 和各科任教师的通讯号码;次要通讯号码有: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的通讯号码。其他未储存的号码既不能拨打, 也不能接听。个人信息和通讯号码都只在开学时由学校统一输入, 学生个人不能更改。

2. 登记学生进出校园

在学校大门口应装有相应的感应装置, 在上学、放学时, 学生携带学生专用手机通过校门口时就能感应到, 并把记录结果储存在校讯通系统和学生专用手机中, 以防需要之时可作为依据。如果是外宿学生 (或内宿学生外出) 在上课之时还未到校, 校讯通系统会及时把情况告诉学生父母 (或监护人) 和班主任;此时, 学生父母 (或监护人) 就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寻找子女的去向, 班主任也要协助学生父母 (或监护人) 尽快找到学生;若学生在上课期间有事请假或逃课走出校园, 系统还会第一时间把学生走出校园的情况发送给其父母 (或监护人) 和班主任。

3. 系统定时控制开关机

学生专用手机开机、关机由校讯通系统控制, 且该系统由学校根据实际作息时间来设置, 学生本人不用私自更改。在晚上和中午的休息时间, 学生专用手机处于无声状态, 此时只能与父母 (或监护人) 和班主任手机通话, 以防有特殊情况需要联系。次要通讯号码只在节假日才能进行通话。此外, 在考试期间专用手机会处于关机状态。

4. 其他

手机有指纹识别功能, 只能由该学生才能使用。这样可以预防手机丢失时, 被不法分子用来欺骗家长及亲朋好友。每学期都会有几次考试, 家长或学生都可以通过学生专用手机来查询每次的考试成绩, 接收学校的各项通知。

篇9:学生使用手机利弊分析及管理对策

【关键词】学生 手机 利弊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04-02

手机作为现代通信工具,目前在中职学生中得到普遍使用。其实,学生携带手机,在方便联络的同时,也有着很多弊端。根据调查,中职学生入学前约 51%的学生课余用电脑和手机上网,入学一学期后约 95% 的学生利用手机上网。手机作为一种时尚的通信工具,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必不可少的“上学工具”。由于“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尚缺乏法律依据,因此许多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都没有“明令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于是“手机一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中职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

一、学生使用手机“利”的方面

手机作为科技产品,“一机在手”确实给学生带来许多方便,其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方便联系。学生携带手机,有利于家长、老师随时联系到学生本人。如有特殊情况,如遇“敌”、遇到各种危险、因事请假等,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拨打“110”向警方求助,也可以利用手机便捷地向老师请假,让家长、老师减少担忧。

第二,学生利用手机建立同学微信群,便于他们间的彼此交流,增进了解,加强团结,保持友谊。班主任也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及时将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班级活动情况反映给家长,便于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纪律情况,有利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第三,学生利用手机上百度可以搜索知识难点,有利于疑难的解惑。同时,还可以利用手机的拍摄功能,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以便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应用。此外,通过手机上百度,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利于学生对时事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形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局面。

第四,外宿学生利用手机闹钟装置,设置“催醒”功能,可以督促学生按时起床,避免迟到,耽误学习和考试。

二、学生使用手机“弊”的方面

学生使用手机有以上的“利”,但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弊”。

(一)影响学习和休息。学生作为社会主要群体之一,他们也有自己的事,也有自己的朋友圈。有了手机,他们之间就会时常通过短信、微信等聊天问候,如果拥有手机者缺乏控制力,没能正确使用手机,势必影响学习。尤其在课堂上用手机接、打电话,情况更糟糕,不仅会影响他人,而且会中断其上课思维。如果学校在课堂上管理严格,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学生就会利用休息时间(尤其午、晚休)玩手机,如发微信、玩游戏、上网聊天、看电子图书、接打电话,等等。甚至有些学生已到了“痴迷”地步,这样不仅会严重影响休息,影响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学习效果。

(二)影响学生安全。有了手机,许多学生都成了“低头族”。不管是在校园、校外,走路还是骑车,很多学生都在低头玩手机游戏、微信聊天、看电子图书等,这导致“低头族撞车”“车撞低头族”等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自身安全。为了方便学生手机充电,一些学校设立了学生手机充电专用房,实行专人管理,有偿服务。然而,更多学校怕担负“乱收费”的骂名而不愿提供充电服务。于是,学校宿舍、教室、实验室均成了学生手机充电“服务区”。这就导致充电“服务区”出现乱拉电线、乱接电源的现象,从而给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助长学生的不良攀比。现代手机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从模拟机到数字机、从数字机到智能机,20 世纪 90 年代初,手机只有极少数人使用,到今天已成为寻常百姓家必不可缺的通信工具。作为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之一的手机,外形、功能均日新月异。许多学生利用“手机”尤其是“品牌手机”作为资本,炫耀自己的家境。不良攀比风气,使部分学生丢失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影响学生之间的团结,阻碍和谐校园建设。

(四)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手机信息大多数来源正当,内容真实,可信度高。然而,手机信息的发布、传递等目前尚缺乏规范性。按 6+6+3+3 的成长年限计算,6 周岁起开始上一年级,小学阶段 6 年,初中阶段 3 年,高中阶段 3 年,一个人要到高中毕业时才会成年。因此,高中三年级之前的学生均属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心智发育尚未健全,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在享受手机信息自由交流的同时,私欲放纵和道德失范等人性的弱点也由此显露,其中危害最大的黄色信息满天飞,以往多在成年人中流传的“色情笑话”“荤段子”等不良信息也正在通过手机蔓延到了未成年人中间,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管理对策

由上可见,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既有利,又有弊。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引导。

(一)加强正面引导,签好“三个约定”。手机作为现代人们交流必不可少的信息化工具。对学生而言,如果强制其不带手机,可能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尤其因为“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仍缺乏法律依据”,所以,与其强制性地要求学生不带手机来校,不如从正面引导学生,使他们理性地对待手机,合理文明地使用手机。如何做到理性,笔者认为应做好“三个约定”。

1.学校与学生的约定。(1)学校允许学生带手机来校,但必须遵守学校的规定。学校规定学生在上课时间、午晚休时间、学生开会时间不能使用手机。(2)学生如有违规使用手机必须主动接受学校处罚: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由班主任代管手机一周时间,第三次由学校政教處代管一个月时间,第四次则被取消带手机来校的资格。如果带手机来校的资格一旦被取消,学生仍强行带来,则学校要给予记过以上的处分。(3)学生的手机充电必须在学校设立的充电房内充电,如有违反,必须接受学校 50-100 元的罚款处罚。

2.学校与家长的约定。(1)家长必须时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文明合理使用手机。(2)对学校的处罚决定,家长必须支持和接受,并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学生。(3)家长给学生购买的手机必须价格在 1000 元以下,不能是品牌手机。

3.家长与学生的约定。(1)学生只能带家长同意购买的手机来校。(2)学生使用的“手机套餐”必须经家长同意,费用消费控制在每月 60 元内。(3)家长配合学校监督学生使用手机情况,如发现学生有违反学校规定,做到绝不姑息迁就,主动配合学校的处罚决定,严格按照“三方约定”办事。“三方约定”的当事双方应以“协议”形式签名确认。

(二)老师在文明使用手机方面要起模范作用。古言云:“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老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用手机,老师必须首先做到,起码在课堂上不要随便接听电话,更不要上网聊天玩游戏。老师确实需要带手机进教室,则在进教室前就应该把手机关机,最起码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有急事需要接听手机,要到教室外接听。用老师文明使用手机的“身教”影响带动学生,使自己的行为对学生文明使用手机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引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管控力度。政府有关部门要形成协同管控机制,工商、公安、教育、市场服务等部门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联合执法,坚决取缔非法网站,严厉打击传播淫秽色情的不法分子,从源头净化学生使用手机的网络空间,从而让学生在文明使用手机的基础上做到健康上网。

(四)学校要经常开展有关“文明使用手机,师生携手同行”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横幅”签名、演讲比赛、辩论赛、报告会、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时刻牢记文明使用手机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文明使用手机的践行者、引领者和守望者。

学生使用手机已经不只是学校管理的单方面事情,也是社会问题。如何引导学生文明使用手机、健康使用手机,学校是主阵地。但是,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理解支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学生文明使用手机”的长效机制,才能遏制“低头族”学生的迅猛增长。

【参考文献】

[1]潘秀,韦学武.浅谈如何引导中小学学生正确使用手机[J].教师,2016(13)

[2]马成才.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J].新校园(中旬),2015(7)

上一篇:公关策划书格式范文下一篇:中央银行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