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能源

2024-07-16

新增能源(精选8篇)

篇1:新增能源

2011战略性新增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1年全国各高校申报设立的140个本科新专业名单。此次获批的140个新设置专业全部为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这些新增专业着重培养物联网、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材料与技术、数字电影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东北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蔡九菊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传统能源消耗量大幅增长,引发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为此,发展新能源产业势在必行。一方面,发展新能源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将有效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引领中国经济走向低碳化。目前,中国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加大水电、核电、太阳能和风能设施建设的同时,计划在2020年前使新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5%,规划到2020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

虽然我国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然而推动新能源行业前进的人才供给却显得捉襟见肘。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核心技术的缺失,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当前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据估算,到2020年在风电领域的从业人员就将会有几十万,其中包括几万名专业人员。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在未来10年内,国家每年平均要开工建设5-8台以上的核电机组,预计每年对核电人才的需求有数千人,而全国每年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总量不超过500人。对于快速发展的太阳能产业而言,人才供应同样面临严重不足。

因此,亟待加大新能源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满足新能源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目前相关专业开设现状

目前,发达国家关于新能源人才的培养和核心技术的开发已远远走在我国前面。许多著名大学都设置了新能源相关专业,这对于培养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推动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高校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落后于发达国家。近几年国内仅有十几所高校增设了核能相关专业,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开设了核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反应堆工程等专业。华北电力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近十所高校开设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山东建筑大学、南昌大学等几所高校开设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伏材料等专业。国内尚没有高校开设生物质能相关专业。大多数高校是在原有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基础上增设了部分与新能源有关的选修课程,作为对新能源领域知识的一种补充,或进行了专业名称的更改。

所有这些,无论是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性,还是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尚不能适应国家对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

专业培养目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向新能源产业,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在新能源科学研究及其利用的技术开发与实施等方面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该领域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学生的修业年限为4年,对于完成培养要求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课程体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课程内容体系的设置上紧密结合培养目标要求,既注重“厚基础”,突出基本理论与方法,又注重“宽方向”,丰富课程知识结构。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和“能力结构”的形成。

理论部分:在基础教育系列中重点强调基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社会科学课群。在专业教育系列中重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等专业平台课群;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群等。

实践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单独设立“能源工程综合实验”课程,目的是充分利用学科的开放式实验室,指导学生开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毕业生就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篇2:新增能源

(新增法规日期:2013年3月到2014年4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正案2013年12月28日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

(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3、《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

(2013年8月3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4、《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正案

5、《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修正案

6、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审查起诉期间犯罪嫌疑人脱逃或者患有严重疾病的应当如何处理的批复

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8、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9、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1、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

1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5、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通知

18、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1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

关注学法网微信号(xuefa5)尽享独家、独到、有价值的原创司考资讯,让在司考路上的您少走更多弯路!

2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2014修正)

2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2014修正

2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三)(2014修正

2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2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

(二)2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

2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的决定

篇3:可再生能源成新增电源

报告说, 2015年, 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53GW, 占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50%以上。不过, 煤炭发电量仍占全球发电总量的近39%,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仅占23%, 预计这一比例到2021年将增至28%。报告认为, 可再生能源之所以能迅速发展, 主要得益于美国、中国、印度、墨西哥等国政策的强力支持以及太阳能和陆上风力发电成本的大幅下降。

2015年, 全世界平均每天安装约50万块太阳能电池板。中国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增量的40%, 占风能新增装机容量约50%的份额, 相当于每小时就有2台风力发电机安装到位。“我们正在见证一场由可再生能源引领的全球电力市场变革, ”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说, “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心正在向新兴市场转移。”

篇4:智能手机新增功能

随着智能监控的发展,今后对突发疾病的抢救将更加及时与高效

今年7月,美国Telemedicine公司的科学家们研制成功了一款名为“智能心脏”的医疗设备。它可以把手机变成一款功能齐全的医疗工具,用来监测用户可能存在的心脏病问题。而最近,一项来自伍斯特理工学院的研究表明:智能手機的功能正在逐步变得强大,以至于它可以取代心脏监视器,以及显微镜等医学设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还可以捕捉到临床显示器无法显示的细节,不仅包括心脏率、还有节奏,呼吸和血氧水平等。

研究人员证明,病人只需要将他的一个手指对准摩托罗拉Android智能手机的摄像头,他们就可以通过医院的显示器获取病人的生命体征数据。其原因在于相机的光穿透皮肤,反映了脉冲、血液在手指中的情况。应用程序通过捕捉反射光颜色的微妙变化,来确定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想象一下,当护士进入病人的房间里,只需要病人将手指放在平板相机上,就能捕捉他们所有的生命体征,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信号处理专家这样感慨。而近日在日本举行的CEATEC展示会上,一款可以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特殊的传感器也引起人们注意,因为它能通过测量你体内丙酮的水平来得知你的饥饿程度。

摘自:www.dailymail.co.uk/

点评:智能手机在医疗领域的新开拓,不仅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方便,也为病人自己节省了大量时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今后智能手机势必渗透更多生活领域。

具有真实触感的屏幕

触摸屏在当下已经不算新鲜,但是,能够有真实触摸感的屏幕还并不多见。近日,由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巴黎南方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研发出了一种具有真实触摸感的屏幕。该触摸板由涂有绝缘层的玻璃板上的一系列透明电极构成。通过向电极施加一个周期性电压以感应触板上手指的位置,就可以有效地在手指拉动的轨迹上产生电压。通过改变电压的幅度和频率,人们可以在表面感受到类似凹凸、粗糙等感觉,从而产生立体的真实感。

摘自:www.popsci.com/

篇5:新增能源

今年本科面向全国25个省区市招生3347人,比上一年增加453人,有普通类(普通文理科)、音乐类、美术类、书法类、体育类等多种类型招生计划。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学校在录取时,专业间不设级差,对单科成绩无要求。

一、请简要介绍一下学院基本情况。

郑德祥:绍兴文理学院是一所普通全日制公办院校,坐落于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市。具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前身是19创立的山会初级师范学堂,鲁迅先生曾出任学堂监督(校长)。

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化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纺织科学与工程等7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建筑与土木工程、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会计、艺术等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个省一流学科(B类),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有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法)承传基地1个,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协同创新中心”等。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70项,在SCI、SSCI、EI、ISTP等四大收录以及一级期刊以上发表论文1034篇,出版学校专著104部。

现有专任教师101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75人,具有博士学位376人;拥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__”入选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业5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__”入选者4人,省“151人才工程”资助培养人员47人、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钱江人才计划”C类项目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0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50余人,国际学历留学生270余人。

学校与60余所国(境)外高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实施“新生留学计划”、“百人计划”赴国外高校交流学习,在新西兰、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波兰等国设立“兰亭书法学堂”海外教学基地,构建人才培养国际化、多元化平台。

二、今年学校招生计划是怎样的?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

郑德祥:学校计划招生3347人,比上一年增加453人,其中本科2980人,高职专科367人。

本科面向全国25个省区市招生,有普通类(普通文理科)、音乐类、美术类、书法类、体育类等多种类型招生计划。面向浙江省继续实施统一招生、三位一体招生、中职单考单招等多元录取模式。高职专科全部面向浙江省招生。

学校出台优惠政策,对于浙江省普通类第一段录取学生可享受卓越培养计划:一是一学期后可自由选择转专业,不设转专业比例;二是可申请学校各类卓越班学习,如卓越教师养成班、卓越医师养成班、ACCA班等;三是各专业(类)前5名获得新生奖学金;四是实施“卓越新生留学计划”,全额资助30名新生到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留学一个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拓国际视野。

三、请介绍一下学校的专业设置、特色专业和转专业政策。

郑德祥:学校现有62个本科专业,涵盖9大学科门类。13个硕士学位点覆盖学校近80%的本科专业。拥有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纺织工程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小学教育、纺织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护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0个省级重点专业。还有2个省“十二五”优势专业,7个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3个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今年学校本科招生共有43个专业(类),其中有16个专业按8个专业类招生。学校承诺按专业类招生,分流时学生在专业类内可任选专业。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学校所开设的专业涉及九大学科门类,目前已形成多个专业群,可供不同专业倾向的考生选择,如师范教育类、经贸财会类、医学技术类、康复护理类、机电信息自动化类、土木建筑造价类、化工纺织类、公管法学类、艺术体育类等。

师范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20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小学教育(师范)、学前教育(师范)、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师范)、科学教育(师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书法学(师范)、音乐学(师范)、美术学(师范)、体育教育(师范)等11个本科专业及学前教育(师范)1个专科专业招生。

我校给学生提供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学校转专业的比例达到20%,并给学生提供多次申请转专业的机会。学校转专业政策,实行以学生所在专业同一年级课程学业绩点排名作为依据,采取类似高考录取的志愿填报方法,学生可同时填报两个专业,给学生转专业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据统计,申请转专业学生的成功率达到70%以上,得到学生普遍认可。同时,学生在校期间还可以申请辅修专业学习。

四、学校的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

郑德祥:在招生录取时,学校执行考生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主管部门关于投档的有关规定。

非浙江省招生录取时,进档考生专业安排办法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专业志愿间不设分数级差,按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

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江苏省考生进档后按“先分数后等级”的规则择优录取。

学校对单科成绩、录取新生的男女生比例无特殊要求。身体健康要求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执行,该《意见》中规定“学校可以不予录取”、“学校有关专业可不予录取”的,学校均按“不予录取”执行。录取原则详见《绍兴文理学院年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五、请为考生报考提供一些建议。

郑德祥:建议考生要有针对性地搜集目标高校,尽可能多了解相关信息,尤其是高校的招生章程中关于录取原则、体检标准、专业要求,以及学校的教学特色等,在具体填报学校和专业志愿时,要注意把握合理的梯度。

建议考生在选择专业时,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对自己的志向、兴趣、特长、性格、身体状况等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学科基础、未来的职业取向等方面的因素,合理把握学校、专业间的关系,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不要盲目去选择名校和热门专业。

六、近年来学校的就业情况如何?

郑德祥:学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调整专业,形成与浙江、绍兴主要产业紧密对应的专业与专业群,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学科竞赛成绩始终名列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注重学生继续深造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机会的创造。我校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毕业生的供需比一直位列全省同类高校前茅,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逐年提高。

七、请介绍一下学校招办的联系方式。

郑德祥:学校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环城西路508号,邮编:31

招生热线:0575-88345555 88364492(传真)

学校网址:www.usx.edu.cn

招生网:zs.usx.edu.cn

微信公众号:绍兴文理招生在线(sxwlzsb)

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特色鲜明,新增两个专业,不设专业级差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以中医中药为优势特色学科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招生计划投放主要关注医药类专业。今年新增了中医康复学和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两个专业。对仍实行院校平行志愿录取的省份,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继续实行专业志愿间不设级差的录取政策。

一、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学校基本情况。

胡丽伟:浙江中医药大学是以中医中药为优势特色学科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学校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校座落在美丽的风景旅游胜地——杭州市,拥有滨文、富春两个校区,毗邻钱塘江和富春江,校园环境优美,是治学修身的理想之地。

目前学校下设14个二级学院,办有1所独立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2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7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点14个,硕士点50个。本科专业31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有国家教学团队1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9门。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现有教职工1137人,正高职称34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浙江省教学名师7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本科生13500余人、硕士生2027人、博士生235人、学历留学生513人。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近些年毕业生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二、今年学校的招生计划有无变化?招生政策是怎样的?

胡丽伟:2019年我校招生计划与基本保持平稳。计划投放主要关注医药类专业的比例优势。考生和家长届时可以登录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网详细的了解相关情况。在这里特别提醒考生和家长一点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招生录取工作由浙江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公室统一执行,所以在了解相关咨询的时候请登录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网。

各个省份录取的方式和批次都有所不同,外省考生在关注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招生情况的时候,要注意所在省(自治区)和我校本科招生网公布的计划。

对仍实行院校平行志愿录取的省份,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继续实行专业志愿间不设级差的录取政策。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依次择优录取。考生在填报具体专业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分数做出报考专业选择,将专业志愿选项填满。在考虑是否服从调剂栏时一定谨慎,考生若非有特殊的情况和要求,尽量服从专业调剂,减少单纯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而退档的风险。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根据国家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在我校招生专业中,医学、药学、生物科学类等专业对考生的体检有具体要求,所以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根据《指导意见》,结合自己的高考体检结果,对欲报考专业做比较详细的了解。同时,为适应专业工作的需要,我们建议报考口腔医学的考生为惯用右手考生,建议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身高达到158CM以上。

在单科成绩方面,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英语专业要求考生外语高考单科成绩不低于90分。

三、2019年学校新增了哪些专业?

胡丽伟:我校结合院校办学特色,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今年新增了中医康复学和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两个专业。

中医康复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预防医学、中医学、康复医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应用中医传统技术和康复医学方法防治常见病证。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预防医学、食品科学、营养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在指导公众合理饮食,提升健康素养;关注食品安全检验及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疾病的营养学防治完善健康保障方面大有作为。这两个新专业的设立,必将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康复医学的结合,促进中医药主流学科优势向民生与应用领域的快速延伸。也符合我校致力于建设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为支撑,在“医、药、食、养“健康产业发展链条上均有国际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定位。

四、学校有哪些特色与优势?

胡丽伟:与其他高校相比,我校中医药特色鲜明,本科专业数虽然不多,但各专业特色优势十分明显,其中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是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浙江省重点专业8个,“十三五”优势专业5个,“十三五”新兴特色专业9个。

另外,我校是浙江省内唯一开设针灸推拿学、中医康复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本科专业的院校,全国范围内少有的开设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的院校之一,也是国内首批开设助产学专业的四大院校之一。

2019年,我校普通高考招生专业为25个,其中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医学学科门类中的专业21个,共涉及中医学类(4个)、中药学类(2个)、临床医学类(3个)、口腔医学类(1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2个)、药学类(1个)、医学技术类(6个)、护理学类(2个)共8个专业类。同时还有生物科学、医学信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四个围绕“生命科学”与“健康中国”战略主题的交叉学科专业,给计划在健康领域发展的考生提供了非常广的选择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五、学校中医学、中药学有何新的培养形式?

胡丽伟:中医学和中药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

中医学(5+3一体化培养)是国家实施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是五年本科教育与三年研究生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实现一体化培养。

我校将继续从录取的中医学(5+3一体化培养)新生中遴选15名学生组成以我校创始人之一、首届“国医大师”何任命名的“何任班”。该班重在培养能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经验的中医临床传承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重视拔尖创新精神,实施跟名师学习注重传承能力培养;在教学安排上,更加重视临床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临床能力培养。该班的选拔根据新生自愿报名,经过学院专家现场测试、面试,综合考察确定。具体选拔实施方案以录取后随录取通知书寄发的选拔通知及学院官方网站通知为准。

20开始,我校在中药学专业中设立“远志班”,经过一年的学习之后,学院会遴选15~20名优秀学生组成中药学(远志班),培养中药学传承与创新拔尖人才。遴选的方式主要是学生自主申请,经学院考核后产生。学生在专业的常规培养外,配备导师,开展深入的研究性学习。

六、请介绍一下学校的国际交流情况。

胡丽伟:我校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我校的教学、医疗、科研工作的发展。

我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捷克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90余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接受跨国、跨境学习的机会,我们学校为在校学生开设了暑期交流学习项目、学期交换生项目等短长期国际交流项目。每年有将近300名左右的本科生出国境 开展为期1个月-1年不等的交流学习。通过交流学习,学生都感到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还结交了朋友,同时也促进了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

学校也设立了专项经费用于资助学生的国际交流项目。

针对国际上逐渐升温的中医药热潮,我校积极开展多层次、多规格的对外进修、培训及学历生教育。先后招收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位留学生来校学习、进修中医、针灸、推拿、中药等专业。

七、近年来学生实习情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

胡丽伟:首先,我校在医学类专业教学中特别注重“医教结合”的模式,各医学专业都有比较多的教学医院、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并且还在不断的拓展中。教学医院把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把一批名医院、名科室设为教育基地,聘请名老中医作为指导老师。医教结合模式的推进,提升了我们医学教育的水平,提高了我们学生的培养质量,也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央视新闻联播曾经就我校“医教结合”模式进行了报道。

另外,实习是学生将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并获得反馈的重要环节,也是养成良好职业素养、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我校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有多环节的见习、实习任务。医类专业大一有2周的专业公益劳动,大三有6-8周的暑期临床(教学)见习,大四有一年的床边教学活动,大五有为期一年的毕业实习,此外部分临床课程还安排有医院集中见习。非医类专业大一有2周的专业公益劳动,大四有6个月-1年不等的毕业实习。

我校目前建立协作关系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共约140余家,都搭建有良好的实习、见习教学平台,学生在校期间也可自行选择见习、实习单位。这些环节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和就业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近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平均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广泛就业于医疗卫生单位、教育机构、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各类企业等单位,基本达到充分就业,部分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听力与言语康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护理学历年就业形势乐观,同时随着中医药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基层卫生人才需求量较大,我校医学类、护理类、医学技术类及健康管理相关的专业,只要学生对就业层次有较好的定位,均有较好的就业市场前景。

我校届毕业生升学率和出国境率为24.81%,其中中医学、临床医学、生物科学等专业升学率超过50%。升学院校包括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香港大学、悉尼大学等。

八、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您有怎样的建议?

胡丽伟:第一,及时、准确的掌握招考信息。个人建议家长关注权威招考信息发布载体和在招考信息领域有较多积累的媒体的信息。比如各省市教育招生主管部门的公众号,获取官方、权威、整体的招考信息,加上意向院校的招生网和公众号、招考信息积累较长的媒体2-3家,基本就已经能够满足志愿填报的需求。

第二,提前了解院校招生专业招生科类或选考科目要求。比如院校在自己所在的省份招收理科还是文科或者是文理科都有计划。部分省份有选考科目的要求,就要结合当年度的选考科目进行了解。减少后期填报志愿时因不符合科类或不符合选考科目要求而找不到自己想要填报的专业的焦虑。

第三,多角度了解专业。大部分省份均实行平行志愿,可以说为高分考生提供了政策上比较大的保护。涉及到仍旧有是否服从院校专业调剂的省份,考生在选择专业时,要从专业后期学习的角度来综合考虑自己是否擅长,基础知识储备是否符合专业后期学习的基本要求,要做好专业学习中面对挑战的准备。

第四,合理安排志愿结构。在志愿填报的时候,考生和家长要对专业志愿结构进行合理安排,总体而言“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梯度安排仍旧有效。在各个层次上,建议根据兴趣爱好和生涯规划合理安排院校及专业的先后顺序。

篇6:新增人员的申请

公司领导:

“恩威”保健品项目启动以来,计划下月中旬产品即将到库,为了让产品顺利进入线下和微商市场,前期需要为招商做大量的工作:

1、传统渠道中,对新渠道客户的拜访,1次/周;对老客户的拜访,2次/周。在后期的业务流程中都需要对接客户的采购部、市场部、运营部、财务部、仓储部、物流部等多个部门。

2、微商社交渠道是我司刚刚接触新的渠道,还需要对竞品、相同渠道商、服务商、展会方进行系统的了解和熟悉并快速建立合作关系。

3、同时还要参加各类的药交会和微商会。

以现有我部门的人员配置来说,将现有的工作做到精耕细作,有较大难度。综上所述,特申请增加渠道运营三级主管一名,协助完成保健品的线下和微商两渠道的招商以及后期的维护工作。

渠道部

篇7:新增监所业务总结

一、新增业务开展总体情况

自修定后《刑诉法》实施以来,我科虽紧紧围绕新增业务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但至目前为止,我科已开展的新增业务有:羁押必要性审查、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以及对阻碍在押人员行使诉讼权利行为的监督。

二、对新增业务开展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一)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

自修定后《刑诉法》实施以来,按照高检院对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先易后难、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我县看守所属中型看守所,按要求共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三件,均得到办案单位采纳,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我院监所科干警对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进行系统全面学习,对刑诉法新增监所检察业务工作高度重视,把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作为我院监所科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2、加强宣传、告知权利

对法律修改后内容向在押人员宣传、公开,在押人员被羁押后,及时告知其如果被逮捕后有权利依法向办案机关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

3、联系沟通、协调配合(1)加强与本院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

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中要加强与本院案件管理、侦查、侦查监督、公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及时了解案件事实、证据等基本情况。

(2)加强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沟通协调

对于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办理的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应当加强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沟通协调,就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相关情况及时与公安机关、法院交换意见。

(3)加强与看守所的沟通协调

通过与看守所的信息系统联网、监控联网,与看守所监

2管民警谈话,与同监室在押人员谈话等方式,及时掌握在押人员的主要案件事实及其羁押表现;

4、坚持原则、依法开展

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应当坚持依法保障人权、宽严相济等原则。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应结合实际、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既要保障在押人员的人权,又要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利进行。

依法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将在押人员的犯罪性质、犯罪情节、主观恶性、悔罪表现、羁押表现、身体健康状况、侦查取证进展情况、证据变化情况、可能判处的刑罚、社会危害性大小等因素,综合评估其羁押必要性的有无和大小,作为羁押必要性审查内容;将涉嫌犯罪情节较轻的在校学生、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具有悔罪、坦白、自首、立功、防卫过当、避险过当、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等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初犯、偶犯、过失犯、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从犯、胁从犯等作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重点对象。对重点审查对象进行动态掌控。一旦发现有不需要继续羁押的情形时,随时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

5、专人承办、部门负责、领导审批

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实行专人承办、审查,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检察长审批的制度。承办人审查完成后拟

3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建议的,制作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报告,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分管检察长审批。

6、后续保障、积极探索

变更强制措施或者释放后,应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羁押必要性审查后续工作。对于逮捕后变更为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其出所时,应告知其应当遵守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应积极协调和配合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公安机关等部门,做好对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人员的监督管理、帮扶教育等工作。

在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积极探索,努力完善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机制。

(二)社区矫正检察工作

我科根据社区矫正检察有关规定,严格依法履行监督检察职责。2013年至今共到乡镇进行社区矫正监督检察15次,与社区矫正办召开联席会议7次,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预防职务犯罪知识讲座1次。社区矫正监督检察工作常态化,促矫正管理工作规范化,具体做法:

1、为使院领导对社区矫正检察工作高度重视,多次邀请院领导带队到各乡镇进行社区矫正监督检察,在社区矫正监督检察工作中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监督检察工作制度。就检察发现的情况及时向社区矫正办进行信息反馈,定期召

4开联席会议,协商、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使社区矫正的各项检察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2、到各乡镇司法所进行社区矫正监督检察时,主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首先听取司法所就所管辖乡镇目前在册社区矫正人员总数以及缓刑、假释、管制、暂予监外执行人员人数等基本数据情况汇报,检察看是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其次听取司法所就社区矫正日常监管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再次检查社区矫正人员档案材料,第一检查是否有社区矫正对象每个星期进行电话汇报情况记录、是否对矫正对象每月进行谈话、是否组织矫正对象每月进行学习教育、是否组织矫正对象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社区矫正对象是否每月进行书面思想汇报、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的是否按程序审批履行相关手续、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限届满是否及时解除等情况,档案中是否都有相关资料体现;第二随机对矫正对象进行抽查谈话,核实档案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检察看是否都建档管理、资料齐全、管理到位。最后将检察情况当面向司法所反馈、提出建议;然后针对检察出现的问题,分不同情形向司法局社区矫正办提出检察建议或者纠正违法通知书。

(三)对阻碍在押人员行使诉讼权利行为的监督情况

加强对阻碍在押人员行使诉讼权利行为的法律监督,切实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利,具体做法:在看守所每个监室或

篇8:新能源产业有望成经济新增长点

1. 美国准备在新能源和环保问题上重新领导世界

在国际危机重建中, 奥巴马已将能源产业选择为美国经济复兴的核心, 能源改革已成为美国经济振兴的主力。奥巴马拟定的能源战略政策目标包括:实现美国石油独立、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提供大量绿色就业岗位、提高美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等。

奥巴马新复兴计划的核心是培植新技术和产业, 特别是新能源。短期来看, 开发新能源和推进节能改造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摆脱经济危机;中长期来看, 可重新建立美国的竞争优势, 占领后石油时代的经济制高点。奥巴马能源战略构想显示, 美国希望改变能源利用方式, 开发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争夺未来能源和科技制高点。

2. 欧盟不断强化新能源领域优势

从2003年开始, 欧盟就开始大力推进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进程, 作为其扩大在国际事务中主导地位的博弈手段。为此, 欧盟各国在新能源开发与利用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其相关产业化技术已经位居世界前列。新能源发展战略成为欧盟全球气候控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欧盟各国为了强化其在新能源领域已经获得的相对优势, 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例如德国通过了温室气体减排新法案, 使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从现在的14%增加到2020年的20%。法国环境部于2008年11月17日公布了一项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 政府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举措, 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欧洲议会于12月17日批准了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 以保证欧盟到2020年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体消耗中的比例提高到20%。

与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几乎同步, 1月26日, 由德国、西班牙和丹麦发起的国际新能源组织 (IRENA) 在德国波恩成立。该机构正式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新代言人”, 其宗旨是在全世界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扩大使用新能源。该组织将致力于推动全球性的能源结构转型, 扩大新能源的使用量, 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取技术, 建立自己的新能源工业。

3. 其它国家的新能源政策积极跟进

对美欧之外的国家而言, 发展新能源一方面是为了促使经济摆脱危机困境, 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能源供给安全, 提高自身在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

据国际能源署不完全统计, 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澳大利亚于2008年12月17日公布了可再生能源立法草案, 要求到2020年该国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的比例升至20%。日本通过实施“绿色新政”, 计划将太阳能发电量增加20倍, 新型环保汽车使用量增加40%。韩国将在2030年前投资1030亿美元用于开发可再生能源, 把化石能源比例从目前的83%减少到61%, 把可再生能源比例从目前的2.4%提高到11%。印度政府2008年12月26日通过新的能源安全政策, 其中之一就是倡导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

二、国内能源战略转型势在必行

如上所述, 世界各国政府在新能源逐步取代传统能源上已基本达成共识, 新能源的地位越来越显著。在此背景下, 我国也应尽快实现能源战略转型, 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1. 能源结构亟需优化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 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在我国的能源供需结构中, 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的地位一直举足轻重, 而代表未来能源发展方向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却处于从属、补充的地位。如表一所示, 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虽然在“十五”期间有所回落, 但是自2005年以来又小幅增长, 徘徊在70%附近。

化石能源供应刚性特征和对环境的污染特点, 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面临着能源供应和环境容量的制约瓶颈。为此, 调整能源结构, 发展丰富、清洁的新能源是实现能源、经济及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能源供需形势的相对缓和为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2. 降低国际石油依赖, 保证能源安全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下, 2008年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呈现出“先热后冷”的特点。据中国海关统计, 2008年我国进口原油1.79亿吨, 同比增加9.6%。国内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达到49.8%, 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对外依存度逼近50%, 进口成本大幅攀升则为国内能源安全敲响了警钟。

能源安全关系到国家根本利益和国民经济安全, 石油安全是中国能源安全的关键。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下,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 应高度重视石油安全与新能源发展。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根源是国内日益尖锐的资源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以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产生的冲击。中国应对石油安全挑战, 应借鉴美国新的能源战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降低对化石燃料特别是进口石油的依赖, 同时重视新能源开发, 增加投资, 鼓励新能源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大力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

3. 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艰巨

2008年, 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了4.59%, 单位GDP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4.42%和5.95%。当年共关停小火电机组1669万千瓦, 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1300万千瓦的目标, 落后的电解铝、炼钢、造纸产能的淘汰工作也进展顺利。

不过, 中国产业结构的重型化格局仍在强化。与2005年相比, 2008年我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由47.7%上升到48.6%。从工业内部结构看, 高耗能工业的增速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 高技术产业的比重还下降了2.1个百分点。近年来, 我国通过加大技术进步和强化能源管理, 能源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但实现的成果却被工业结构重型化抵消。因此, 我国的环境压力还在继续加大。

国际方面, 随着《京都议定书》实施到第三阶段, 我国将面临明确的减排压力和要求。未来如果新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将有效降低减排负担。

除了以上三个理由, 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将引起电力、IT、建筑业、汽车业、新材料行业、通讯行业等多个产业的重大变革和深度裂变, 并催生出一系列新兴产业;此外, 在新能源领域, 目前主要大国之间差距不大, 我国应大力发展新能源, 以便在未来新的国际格局之中获得相对有利的位势, 并为提升我国在下一轮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奠定基础。

三、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提速

1. 加快能源产业发展的背景

受次贷危机冲击, 2008年下半年我国能源产业形势急转直下, 企业经营陷入严重困境。金融危机虽然对中国能源行业带来了严峻挑战, 也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时间窗口。初步分析, 理由有三:世界经济景气的下降为我国引进先进能源技术和装备创造了比以往更为有利的条件;国内宏观经济景气的下降为理顺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提供了空间;国内能源行业景气的下降导致传统能源产业利润率下降, 市场主体盲目扩张的动能减弱, 行业重组、升级空间增大。能源结构调整受到的利益阻力基本消除, 增量发展市场动能与政策导向趋同, 存量调整也比较容易实现。

2. 加快能源产业发展的目的

一是跟踪世界新一轮新能源发展方向, 提高未来我国能源产业的国际位势。发展低碳经济、加大新能源政策支持力度对发达国家而言, 不仅仅是长期能源战略, 同时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对中国而言, 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重任很难落到能源头上, 但促进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是加大新能源投资, 为刺激内需做贡献。为应对金融危机, 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国家能源局为贯彻中央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 迅速核准和开工建设一批影响重大的新能源项目。目前已经核准福建福清、浙江方家山、广东阳江三个核电站, 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 江苏溧阳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

三是立足长远, 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加大对“短板型”、“欠账型”、“调整型”能源基础设施投入, 增强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要对优化能源结构意义重大、带动效应明显的核电项目、风电项目和大型煤炭基地建设, 关系全局和战略安全的煤、电、油、气跨区域输送通道建设, 石油、天然铀等战略物资储备设施建设, 以及农村电网、城市电网和城市油气配套管网, 加大投资力度。

四是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压力。长期以来, 以煤炭为主导的中国能源结构给中国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 随着石油、煤炭价格上升和环境压力的增加, 发展新能源无疑是优化当前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能源政策调整将加快各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实现能源利用多元化。同时, 火电落后产能的淘汰步伐也在加快, 直接有利于国家节能目标的实现, 缓解环境、气候压力。

3. 能源产业发展主要内容

下一阶段我国能源政策的最大变化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加大结构调整”。首先是加快发展核电, 其次是要大力发展风电和可再生能源。正因为如此, 国内能源政策的结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体现在电力结构的调整上。各电力品种发展战略定位发生了变化。

其一, 核电的发展政策由“适度发展”变成“积极发展”再调整为“大力发展”。2005年3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 决定将核电的发展政策从“适度”变成“积极”。为此2007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 (2005-2020年) 》提出, 适应“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要求。根据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发表的《科学发展电力工业赢得挑战的根本路径》一文, 核电是清洁高效能源, 污染少、温室气体接近零排放, 是优化能源结构的优先选择, 其发展战略从“积极”变成目前的“大力发展”。

其二, 下一步水电的政策是“积极推进水电开发”, 代替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有序开发水电”。2008年, 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1.7亿千瓦, 已居世界第一位, 但开发利用程度仍然较低, 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发展潜力巨大。重点应进一步实施西电东输等重点工程, 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水电的科学经济利用。按照新的方案, 水电开发将由“重工程、轻移民”转化为“先移民、后工程”。同时制定新的水电规划时给江河保留足够的生态空间。

其三, 火电政策是“积极推进电力工业的上大压小, 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完全不同于“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优化发展火电”。由于我国电力装机在较长时间内仍将以火电为主, 电力发展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主要依赖煤炭的格局, 因此, 加快新能源发展的同时, 火电落后产能的淘汰步伐也在加快, 这直接关系到国家节能目标的实现。

其四, 涉及其他新能源的提法也变为“加快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热电联产等清洁高效能源的建设”, 与以往较为笼统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区别, 更加具有针对性。

4. 能源新政引导下的新趋势

总的来说, 国内经济大调整为能源结构的调整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时间窗口, 而国际新能源发展浪潮为我国新能源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助力。5月21日, 我国召开的财政支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上透露的信息进一步明确了上述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定位, 即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能源产业有望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将以实际的政策支持, 推动新能源的大规模运用。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会使整个中国能源结构产生相当大的改变。

正在制定中的新能源发展规划, 将把新能源放在战略地位, 加强新能源的技术研发, 大力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投资, 创新体制, 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新能源振兴规划将涉及2009-2011年三年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而要实现2020年规划总目标, 预计可再生能源总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以上。

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成为新能源振兴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到2020年, 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约8000万千瓦, 比原有规划扩大一倍。

风电的发展通过大规模开发, 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实现设备制造国产化, 尽快使风电布局具有市场竞争力。按规划, 到2020年, 在甘肃、内蒙古、河北、东北, 以及江苏沿海等地建立若干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 其风电总装机容量提高至约1.5亿千瓦, 大大超出2007年《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2020年风电装机3000万千瓦的水平。

到2010年, 太阳能发电将达到30万千瓦, 到2020年, 达到180万千瓦。按路线图, 将在偏远地区建设独立太阳能电站和户用光伏电源, 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发展并网光伏电源, 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大型太阳能电站。

四、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 根据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和基础优势, 针对制约新能源发展的瓶颈,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

1. 完善政策体系, 改善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

修订和完善支持新能源发展的相关法规政策, 以及切实可行的经济激励措施, 对新能源项目实行项目支持、财税和价格补贴、成本与风险分摊机制等多种优惠政策, 支持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 增强新能源的市场竞争力。健全新能源投融资服务体系, 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 以降低企业投资成本, 形成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市场环境。

2. 逐步建立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研发投入机制

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含量高, 其核心技术研发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就需要财政加大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的投入力度, 为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有效技术支撑。一方面, 要利用当前时机, 争取以较低成本引进更多更好的先进能源技术、装备和优秀人才, 开展同有关国家在洁净煤利用、可再生能源、核能、氢能等重大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 要加强新能源技术的自主研发,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设立新能源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资金, 支持当前关键技术以及具有发展远景的重大技术研发。尽快建立国家级实验室和研发实验检测平台, 组织重大技术专项攻关和应用示范工程, 使新能源早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 注重与传统能源的协调发展

目前传统能源产业仍具有效率提升和技术改进的空间, 在新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 应重视传统能源行业的改造升级, 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保持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一定发展比例, 在各种新能源之间也应保持一个合理的投入比。

根据测算, 采取财政补贴政策推广高效节能产品, 每年可拉动需求4000亿~5000亿元。到2012年, 使高效节能产品市场份额提高10-20个百分点, 达到30%以上, 根本改变我国高效节能产品市场份额较低的局面。同时, 随着高效节能产品推广规模的扩大和准入门槛的提高, 将引导和促使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 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上一篇:清华下一篇:学生电脑兴趣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