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校三年行动计划

2024-07-16

高中学校三年行动计划(通用6篇)

篇1:高中学校三年行动计划

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三年行动计划

(2015.9-2018.9)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均衡、管理、质量”为发展关键词,以参与“创艺”、“创强”、“创现”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推动现代化学校建设,构筑均衡育人环境,强化常规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造学校科技特色品牌,大力推动课程改革,营造智慧课堂,加强教科研工作,建设以国学特色为主导的德育特色,加强体育、卫生、艺术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办学效益,使我校成为富有生机、充满智慧、洋溢个性、特色彰显的精品学校。

二、办学理念

学校发展目标:成为一所能够完成基础教育任务、培养合格人才、引领地区全民素质提升、在市县均享有一定声望的知名学校。

学生培养目标:道德优秀 学习勤奋 能力突出 思想求新 志向远大 教师发展目标:师德端正 基本功过硬 学习意识浓厚 理念紧跟时代 办学特色:科学技术普及教育 校训:求知、博学、争先、感恩 校风:敦品立德,与时俱进

三、提升行动目标

(一)管理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管理即文化”的管理思想。在管理中注重人文关怀,发挥管理的显性和隐性功能,以科学管理方法实现有效的“导向机制、服务机制、制约机制,激励机制”,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从教育趋势角度管理学校,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用温暖拨动教师心弦,用表扬激发教师动力,用目标促进教师进步,用辉煌坚固教师信念。使每一个人都充分发挥才能,为团队利益做出贡献,开发每个人的潜能,激活每个人的创造力,促进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队伍建设目标:

构建一支师德端正、基本功过硬、学习意识浓厚、理念紧跟时代的骨干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师德端正,家长满意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三年行动期内,教师参与三乱行为为零。要求教师基本功过硬,要求教师具备以下基本技能:说课、评课、三笔字、简笔画、美术字、计算机操作、课件制作、交互式电子白板运用。要求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理念,有学期学习计划,有个人学习反思,时刻提高自身素质。要求教师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自身独特的紧跟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

(三)德育工作目标

深入构建“传统文化”德育特色。开展“忠、孝、仁、义”系列传统教育,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加强校园网络道德教育,培养教师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创建家校合作共同体,形成教育合力。创设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模式,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不断完善家校育人机制。大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提高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促进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发展。

(四)教学管理目标

建成具有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做到教师精讲,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践行“生态、生成、生本”教学过程,“生态”,即着眼于创建师生互动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生成”,即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实现知识、能力和情志的有效提升;“生本”,即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把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率,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以“双主”为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让老师像小组长一样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像老师一样组织小组的合作学习,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提升教师教育力,提升学生学习力,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形成自由、开放、和谐、智慧的课堂文化。

(五)体卫艺工作目标

形成“黑土地农村阳光体育”品牌。以“阳光、健体、毅力”为原则,让体育成为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成就孩子美好未来的身心基础,从而向“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方向发展。积极推动“足球”进课堂活动开展,同时引进民间体育活动“抖空竹”、“扇子舞”、“放风筝”、“纸飞机”等体活项目,实现传统体育活动与现代体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更好地参与辽中县“创建全国艺术强县”工作,推进艺术工作全面发展,引进优秀艺术教师,对艺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完善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六)科技特色目标。营建具有科技氛围的校园文化,创建学校科技特色品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开发科技校本课程,广泛开展科普教育。保证科技活动经费,开展有小发明小制作、七巧板、科学DV、纸飞机、魔方等有特色的科技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活动,积极参与各级科技创新大赛等,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

五、提升发展规划的分阶段目标及措施

(一)2015.9-2016.9提升目标、思路及举措

1、总体目标:提升自我,淬炼内涵,老观坨各项工作得到初步提升。

2、分项目标:

学校管理目标:树立“管理即文化”的管理思想,完善管理制度,学校决策教代会参与率100%以上。

教师发展目标:教育素养提升,教育能力增强,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达到35%。

课堂教学目标:学生喜欢学习,形成完善 “高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教师和学生的培训机制。

校本德育目标:建构活动体验型德育体系,铸就优秀德育队伍,学校德育格局初成。

体育艺术目标: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初步的审美能力和科学素养。科技特色目标:配齐科技辅导员及助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环保教育活动,参与率达到100%。

校园文化目标:参加省市创新大赛,开好科技现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校园活动。

3、工作思路

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研究生课程班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科研型教师。

课堂教学改革:通过“高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师生培训,提升教师教育力,促进学生学习力。

校本德育工作:在优秀德育队伍的带领下,从横向和纵向体系中深入开展互动体验型德育工作

体艺科学工作:开展快乐体育,引进民间体育以强身健体;通过课堂主渠道引领学生参与艺术;营建具有科技氛围的校园文化,开展纸飞机、魔方、飞叠杯等活动催动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4、工作举措

(1)学校管理水平。提高业务水平,理念先进,完成各级培训课程要求。完善班子的组织机构,分工明确。工作思路清晰,制度完善。班子队伍团结和谐。按核定编制配齐人员,配齐学科教师,争取本结束前无结构性缺编。

(2)教师队伍建设。从2012年开始,我们将分三批对50岁以下的教师进行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主题的本科课程培训。从2012 到2014年每年25人共计70余名教师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学习,让教师在提升学历层次的过程中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提升教学能力,以更好的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结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沈师的教育专家通过论坛、QQ群一起研讨交流,请教育专家到学校“坐堂诊断”,与教师共同研究教学案例,提升教师指导能力,共同提高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进行以“让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小课题研究,教师全部参与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法按照集体设计—上研究课——个人反思——集体评课四个步骤的反复尝试逐步提炼适合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让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和研究能力。

(3)课堂教学改革。

以“高效课堂教学”为主题开展教师培训。开展广泛的教育交流研讨活动,轮流派教师外出到教育先进地区和学校进行学习培训,拓展教师教育视野。以“高效课堂教学”为主题进行学生培训。在课堂上,做到教师精讲,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践行“生态、生成、生本”教学过程,“生态”,即着眼于创建师生互动和谐,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生成”,即在师生互动交流中实现知识、能力和情志的有效提升;“生本”,即把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把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4)校本德育工作。

建构活动体验型德育体系。即纵向体系和横向体系。纵向体系是从低年到高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德育活动;横向体系是包括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共同对学生开展立体化、多元化的教育。在横向体系中,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三者互相合作,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深化师德师风教育。大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班主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完善班主任培训制度,提高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促进班主任工作专业化发展。深切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帮助教师走出在工作、生活和职业成长中遭遇的困惑与迷茫,使之能够始终以阳光进取的心态投入工作。实施班主任工作量化考评制度,继续实施优秀班主任表彰奖励制度,开展多层次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加强优秀班主任典型事迹的宣传

(5)体艺科学工作。

积极引用民间体育活动“抖空竹”、“扇子舞”、“放风筝”等适合学生的拓展活动,让学生通过动静结合、内外操练的活动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开发智力、塑造人格。以感受艺术美为核心,让学生热爱艺术,能够让艺术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建设综合楼后建立各种学生社团。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优秀艺术教师,对艺术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完善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手段。从一年级起开设口琴课程,由专业教师任教。通过每学期开展各种小型艺术活动和每学年开展一次艺术节营建浓厚的艺术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对师生进行艺术美的熏陶。购买开展科技活动所需设备,营建具有科技氛围的校园文化,创建学校科技特色品牌。以爱为主线,让学生通过机器人、纸飞机、魔方等各种科技活动爱上科学,提升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二)2013.9-2014.9提升目标、思路及举措

1、总体目标:打造内功,更新面貌,老观坨教育特色初步形成。

2、分项目标。

教师发展目标:培养骨干教师,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达到70%。课堂教学目标:“高效课堂教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形成,专家引路工作形成机制。

校本德育目标: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德育活动,形成活动体验型德育环境,学校、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学生各项比赛获奖人数占全校师生的50%以上。

体艺科学目标: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和一项体育特长,较高的审美能力和科学素养。学生各项比赛获奖人数占全校师生的50%以上。

3、工作思路

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发展学校为依托,进一步提升教师研究能力。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热爱学习,形成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和专家引路工作机制。

校本德育工作:利用一切时空,对师生进行教育熏陶,使之形成强大的德育场。

体艺科学工作:深化快乐体育,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更坚强;参与艺术,学生艺术的鉴赏力进一步提升;我爱科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4、工作举措(1)教师队伍建设。

下大力气培养骨干和优秀课教师,通过前一年教师发展学校的各项教师培训工作,引领教师不断成长。省市县各级荣誉教师和骨干教师形成领军团队。努力达到省级骨干优秀课教师达到5%以上,市级骨干优秀课教师达到15%以上,县级骨干优秀教师达到30以上。开展广泛的教育交流研讨活动,轮流派教师外出到教育先进地区和学校进行学习培训,拓展教师教育视野。

(2)课堂教学改革。

修订完善的“教师评价标准”的依据,在对教师进行基础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包括教师发展学校学习、学习力实验的研究、高效课堂的建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以“高效课堂教学”为主题的发展性评价。以评价为导向,引导教师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积极建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结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沈师的教育专家通过论坛、QQ群一起研讨交流,请教育专家到学校“坐堂诊断”,与教师共同研究教学案例,提升教师指导能力,共同提高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校本德育工作。

利用一切时空,对师生进行教育熏陶,使之形成强大的德育平台,不断吸引引领着师生成长。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观,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加强校园广播站、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 “争创温馨班级(学年组)、构建和谐校园”活动。深入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系列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推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加强校园网络道德教育,培养教师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创建家校合作共同体,形成教育合力。创设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模式,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不断完善家校育人机制。(4)体育艺术工作。

以“阳光体育、健康每一人”为原则,让体育成为强健体魄、磨练意志,成就孩子美好未来的身心基础。更新教学思想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方法,使体育课不再是单纯强调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而是向“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方向发展。进一步开展适合学生的拓展活动,让学生通过动静结合、内外操练的活动强身健体、磨练意志、开发智力、塑造人格。

以感受艺术美为核心,让学生热爱艺术,能够让艺术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在每节音乐课上,抽取十分钟结合课堂内容进行小乐器演奏方法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演奏技术。以每人掌握一件乐器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通过学习乐器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提高师生的艺术素养。

(5)科技特色工作。

以爱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多彩的科学活动爱上科学,提升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开发科技校本课程,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开展机器人、纸飞机、魔方等有特色的科技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活动,积极参与各级科技创新大赛等。积极开展“我和低碳”等各种环保实践活动。

(三)2014.9-2015.9提升目标、思路及举措

1、总体目标:精益求精,奋发向上,打造地区教育品牌的典范。

2、分项目标。

教师发展目标:建设优秀教研组,组成名师团队,教师评价标准科学完备,教师100%拥有本科学历。课堂教学目标:学生享受学习,各学科“高效课堂”确立基本教学模式

校本德育目标:抓实活动体验型德育点,师生道德素质高尚优秀,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获奖学生达到30%以上。力争获得沈阳市德育示范校。

体艺科学目标:学生身体健康、阳光向上,人人都有体育和艺术特长,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科学素养。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获奖学生达到20%以上。

3、工作思路

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发展学校为依托,进一步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用科学评价提升教师反思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各学科整体推进“高效课堂教学”并形成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

校本德育工作:通过学科教学、传统活动、社会实践和行为习惯等德育点开展广泛深入的活动体验型德育工作。

体艺科学工作:快乐体育形成品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更坚强;参与艺术,学生艺术的鉴赏力进一步提升;热爱科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进一步增强。

4、工作举措(1)教师队伍建设。

以创建“高效课堂”学科教学模式为目标,以年级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优秀教研组星级建设(年级优秀教研组为一星,学校优秀教研组为二星,县级优秀教研组为三星,市级为四星,省级为五星),构建一支从一星到四星梯度合理的优秀教研组团队。每学期举办一次“名师风采展示”活动,为期一周,凸显一学期以来各学科“高效课堂”的精英教师的教学风采。

对教师进行基础性评价和包括教师发展学校学习、学习力实验的研究、读书交流、学生习惯培养等方面发展性评价。通过评价提升教师反思能力和自我提升能力。

(2)课堂教学改革。

推进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的整体推进工作机制。以数学、语文、英语学科为龙头,制定详细的学科培养目标。数学以“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目标;语文以“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为目标;英语以“学会拼读和记忆单词方法,有准确的朗读语调,养成朗读英语的习惯”为目标。除学科目标外达到“让学生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经验去发现”的最终目的。提高教学的目标性与科学性,使课堂更加科学严谨高效。以此带动其他学科,向高效课堂推进。

构筑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以“双主”为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让老师像小组长一样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像老师一样组织小组的合作学习,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提升教师教育力,提升学生学习力,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建构“自学质疑、合作交流、展示点拨、训练延伸”十六字课堂教学模式,生成自由、开放、和谐、智慧的课堂文化。

(3)校本德育工作。

结合语文、社会、品德、英语等每个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在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将德育潜移默化于孩子心中。同时积极开发实施德育校本课程。积极开发体现德育工作主旋律、富有时代气息、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国学教育课程,教师在开发备课中提升,学生在学习中提升。

深入推进“传统节日”主题德育文化活动。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等六个传统节日为主线,开展“感怀生命,慎终追远”、“粽子飘香,爱国爱民”等主题教育,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

深入推进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深入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并以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日常规为主要内容,有效贯彻落实“每月一个好习惯”的教育方案,使师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

(4)体艺科学工作。

巩固“阳光体育”的成功,校园游戏成为孩子课间的最美风景;艺术节、艺术社团如火如荼开展,人人都有一项以上的体育爱好和特长,能掌握一门乐器,师生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和低碳环保活动,建成国家级航模科技示范学校。

六、保障机制

为保障三年规划的逐步有序落实,构筑稳健高效的良性保障工作机制,我校将采取以下措施,为提升工作保驾护航。

1、思想保障:

做好学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宣传发动贯彻。通过邀请教育专家、上级领导、骨干教师、家长代表等参与制定行动计划;通过教代会、职代会等宣传贯彻学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教师、家长代表讨论完善行动计划。同时印制工作手册,人手一册,以统一思想,鼓舞士气。

2、组织保障: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学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加强对行动计划组织实施的指导、协调、落实和服务。成立学校自我评估领导小组(名单附后),每年对行动计划进行自我评估,根据实际不断改进提高。推行民主公开管理。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监督,提高管理的透明度。

3、资源保障:

邀请上级领导和教育专家参与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行,共同为行动计划提供行政和专业的技术资源保障。

4、经费保障:

投入专项经费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做好各项协调工作。确保专项资金及时到位,确保各项工作机制顺畅,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5、激励保障:

设立科学严谨、符合实际的教师评价标准对教师的各项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同时以每年的开学典礼对教师进行激励表彰,促进教师的工作内驱力。

沈阳市辽中县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 三年提升行动计划领导小组

组 长:李忠诚 校长 制定SDP,协调计划发展 副组长:马仁忠 书记 协助制定SDP,协调计划发展

相铁昌 副校长 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

吴连成 副校长 硬件改善办学条件,德育建设 组 员:付玉秋 教务主任 教学文化建设

相德刚 安稳办主任 体育文化建构

王会瑜 德育主任 德育文化建设 王立宏 信息科研主任 校本培训

葛大光 团委书记 共青团文化建设 付迎秋 大队辅导员 少先队文化建设 沈阳市辽中县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 三年提升行动计划自我评估领导小组

组 长:李忠诚 校长 整体评估 副组长:马仁忠 书记 协助整体评估

相铁昌 副校长 评估教师队伍,教学质量

吴连成 副校长 评估硬件办学条件,德育建设 组 员:付玉秋 教务主任 评估教学文化进展情况

相德刚 安稳办主任 评估体育文化进展情况

王会瑜 德育主任 评估德育文化进展情况 王立宏 信息科研主任 评估校本培训进展情况

葛大光 团委书记 评估团委文化进展情况 付迎秋 大队辅导员 评估少先队文化进展情况 家长委员会代表 参与整体评估 村代表 参与整体评估

初中及高年级学生代表 参与教育教学情况评估

驻操营学区初级中学 2013年9月

篇2:高中学校三年行动计划

(2013-2015年度)

为了进一步明确今后学校体育工作目标,保证我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全面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及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素质人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体育工作《条例》,以教育局和体育中心的文件精神为指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学生身心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同时大胆创新,力求突破。积极开展快乐体育,探讨快乐体育的新思路与发展方向。丰富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和自觉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能力、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成为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体育教学工作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途径之一,对体育教学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选择性的传授,使学生了解体育对于自我完善和延长生命的主要作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兴趣与能力,促进身体协调发展,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体育教学内容包括体育与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经过选择的身体练习。

(一)体育教学:

1、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学校体育应以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观,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础,全面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积极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的通识培训和新教材教法培训,从认识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在理念上达标,能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学校课程结构,探索校本评价。

3、全面贯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库。

4、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集体备课,积极设计各年级块面的教案,体现层次性,力求科学合理,为新课标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5、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式方法更新的实践,探索新概念课型。每学年组内教师人人开一堂公开课、研究课、汇报课等,每学年推荐1—2位教师面向校外开公开课,研究课。

6、改革教学评价,加强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的研究和运用。

7、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以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运动特长、提高学生体育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等为基础,进一步推动国际象棋组、篮球队、健美操队等活动团队的发展。

(二)运动队的训练与竞赛工作

(1)积极开展学校体育运动训练,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体育运动技术的优秀人才。根据各项竞赛任务,体育教师的指导力量以及我校运动场地、设施和器材物质条件,确定建队项目。各队凡没有比赛任务保证每周有两次训练时间,有比赛任务的训练队伍保证比赛前两个月每周五天的训练时间。

(2)坚持体育竞赛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丰富竞赛内容,突出群众性和参与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运动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率,让全体学生都能参加运动会。充分挖掘体育竞赛的育人作用,实现体育竞赛与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体育教学、健康标准测试的有机结合。精心设计和办好运动会、球类联赛、队列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冬季越野赛以及其他小型系列赛等体育赛事。

(三)课外体育活动与课间操(早操)活动

(1)根据上级文件要求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为了保证这个要求,实行每班每周有三节体育课,每天有两操(广播操、眼保健操)活动,开展各种运动队训练与竞赛、第二课堂体育活动等等措施。充分发挥学生在锻炼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课外活动、运动训练的活动中起指导与咨询作用,使学生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间操活动中体育教师实行每周流轮流值班制,组织全校学生进行课间操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做操质量。利用体育节的契机开展广播操比赛,全面提高学生的做操质量,达到锻练身体的效果。

(2)坚持课余训练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在抓好田径队、篮球队训练的同时,实施课余训练拓展工程,建立非田径项目训练队。教练员在全面提高自身训练水平的基础上,以强化学生纪律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吃苦精神,从而进一步提高训练质量。田径队争取出好成绩,篮球队能再创佳绩。

(四)体育科组建设与教师业务水平的培训

成立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亲自主管体育,各专业组长以及体育组组长为成员,全面负责学校的体育工作管理。体育组在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健全责任制与合理的工作分工和协作关系,全组教师团结合作、共同努力与拼搏,认真钻研教材,保证每年有七天的培训与学习时间,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更好地适应时代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科组教师积极撰写论文、编写教案,总结教学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从中充实自我。积极参加各种论文评选活动和公开课活动的授课与听课,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到外校、外地进行参观学习,促进学校与学校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的见识,丰富教学经验。

(五)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与建设

学校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设施是开展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的基本物质条件。建造体育器材室由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体育器材室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对体育器材进行登记与合理的分类,器材分布适当、井然有序。做好运动器材、设备和运动服装的选购工作,及时满足体育教学发展中各种物质的需要,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每年登记损耗的各种器材数目与数量,及时补充。在今后的几年中,使我校的体育器材设备逐步向标准化发展。

三、主要的目标与方向

(一)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术与技能,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与习惯,达到增强体质,强健体魄,更好地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保证每年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及格率。

(二)组建各项运动队伍,保证各运动队的正常训练与比赛,凡参加的比赛都必须拿奖,并力争第一。

(三)配合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各项体育活动的兴趣小组,每周进行一至二次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与技能,培养体育尖子。

(四)组织全校学生和教工的各种比赛,保证各项比赛的顺利完成,并达到提高成绩、增进友谊、增强体质的作用。

(五)课间操活动中体育教师实行每周轮流值周制,在必要的条件下全体教师实行集体出操,狠抓全校各班的做操质量,使广播操的做操质量达到较高水准。

(六)全体教师每月进行二次学习或集体备课活动,相互学习交流教学经验。各位体育教师的教案编写及时、积极认真、整齐清楚。积极撰写论文,在各种论文评选中能拿奖。

(七)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的比赛,保证每年有三项以上的全校性学生体育比赛,保证每年有二项以上的教工体育活动与比赛。

(八)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各种体育公开课的观摩与各种体育学术报告会,组织体育教师到外校外地参观学习。

(九)妥善管理体育器材设备,增加体育器材设备与设施的数量,使体育器材设备水平达到国家标准。

(十)大力提倡快乐体育,探讨快乐体育的发展方向,摸索快乐体育的路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爱好与兴趣。

篇3:高中学校三年行动计划

1 以花样跳绳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1.1 严格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足体育课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每周为花样跳绳选项班的学生安排不少于2学时的花样跳绳课,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学生上课的成绩计入学生学分。每节体育课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

1.2 创新花样跳绳课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创新体育课教学方法,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花样跳绳动作种类较多,在一学期学完所有技术动作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把花样跳绳班级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规定修完花样跳绳初级班的同学才能继续选择上中级和高级班的课。通过这种课程设置的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以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也可以推动花样跳绳课程建设的发展。另外,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加入少量的跳绳游戏或比赛,也可以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上课前为学生播放一些技术动作的表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优化花样跳绳课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时效性

一门课程能否深受学生们喜爱除了与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有关外,还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花样跳绳跟其他项目一样,一方面是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通过对花样跳绳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花样跳绳的起源、发展现状、作用和特点,以及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等,让他们对花样跳绳这一项目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对花样跳绳进行实践;从花样跳绳课程实践方面来看,教学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个人绳、车轮跳、两人一绳、交互绳、网绳五大类,每一类跳法都各具特色和风格,每一类又还包含多种动作。在课堂上身体素质锻炼的环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速度跳,如:30秒(3分钟)单双摇、速度接力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以组的形式进行花样展示或跳绳游戏,以跳绳为载体结合多种形式的花样可以有效提高体育课实效性。

1.4 发展花样跳绳课程特色建设。

“三年行动计划”注重体育课程特色建设,提出到2017年80%学校的体育课应具有自己的特色和精品。跳绳运动作为一项民间大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在民间广泛开展,花样跳绳更是被外国的医学专家称之为“最完美的体育运动”,它的运动价值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它不仅拥有非常高的竞技、健身和观赏娱乐价值,而且形式多样,包括个人绳、两人一绳、车轮跳、交互绳、网绳等,是一项非常好的培养学生团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运动项目。花样跳绳课程特色建设可以通过课内的一些跳绳游戏和创编成果展示来提高体育课吸引力,在课外积极组织跳绳队走进生活,可以参加各种大型表演和花样跳绳比赛,使花样跳绳队员以美获得成就感,也使学校花样跳绳特色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另外,还可以与全国跳绳推广中心组织的各项跳绳活动接轨,更好促进这项运动的发展。通过花样跳绳课程特色建设可以传授科学的健身锻炼方法和理念,使各种练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探索课程结构改革新途径,重构选课体系

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积极探索高校体育课新模式,是“三年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传统的体育课选课体系通常是学生每学期任意选择一个项目,毕业前总共修满2个学分,但是每个项目只能选择一次,不得重复选。这种多而不精的选课方式极大的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很难使毕业的学生真正掌握1-2项体育锻炼方法和基本技能,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花样跳绳课程的选课可以设置为进校第一个学期为体育基础课。第二学期学生自主选择专项,进行基础课教学,让学生先了解各运动项目组成并确定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到了第二学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项适合他们长期学习和锻炼的运动项目作为自己的专项,修满两学期。第三、四学年再安排进入专业体育运动队或社团,继续提高专项能力。这一选课体系充分的保障了学生学习公共体育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大大改善了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公共体育学习项目多而不精、教学质量不佳的现状。

3 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基本是以体育课教学为主,学生对于运动技能的学习都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直接、形象的讲解和示范下被动学习来完成的,所以我们往往就会忽视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辅助教学和巩固提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让学生的“被动学”结合“主动练”,那样才会真正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保证体育教学质量。“三年计划”也提出在保证开足体育课的同时还应积极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有利于课内课外有效的结合,共同作用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到花样跳绳,可以规定学生一学期的体育课最终成绩除了课内学时的表现外,还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两次课外专项锻炼,共同作为期末考核的评分依据。这一方面体现出了体育课内外的一体化,另一方面也优化了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同时,课外活动还鼓励学生参加花样跳绳社团或俱乐部,且每一个社团和俱乐部活动时间都有安排老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考勤,以便于记录他们参与锻炼的情况,真正的做到课堂的技能教学为课外的运动锻炼打好基础,课外练习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巩固。

4 以竞赛为杠杆,加强花样跳绳运动队伍建设

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在大学无论是公共英语还是计算机都有全国统一的考试,他们会为了四六级,计算机过级考试而不断努力,客观上推动了学科教学质量的建设,但是大学体育缺乏一个认同性较高的测评平台,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参加体育课只是为了拿到相应的学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管理学上有一著名的理论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所以我们可以把竞赛作为一种激励机制,竞赛的基础在于教师平时教学的内容,竞赛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学的发展。竞赛是教学活动的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组织和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创造一种氛围,激励学生参与运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通过竞赛也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引导教师更加自觉地认真教学训练,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在花样跳绳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进行分组,组建花样跳绳队伍,根据他们的水平参加相应的比赛,扩大与其他院校的交流,要走出去才有提高。通过竞赛让学生找到自信或是总结差距,在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总之,参加竞赛只是一种形式,提高教学质量才是实质。

5 结语

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保证。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也在日渐增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只有始终全面贯彻好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以专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形成质量保证、体系健全、充满活力的学校体育工作新格局。但是,从总的方面来说,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摘要:文章以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为背景,以花样跳绳项目为导向,重点探讨如何提高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文章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探索课程结构改革新途径、实施课内外一体化和以竞赛为杠杆等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发展花样跳绳项目特色建设,进一步提高花样跳绳课程教学质量,同时也为相关部门和学校完善和落实各项学校体育工作,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三年行动计划,学校体育,教学质量,花样跳绳

参考文献

[1]于素梅.对体育教学质量内涵及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的研究——从强化体育课谈起[J].体育学刊.2014(2):81-85.

[2]陆能.论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26-127.

[3]王浩.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1):54-56.

[4]于素梅.从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谈体育教学质量促进的策略,2014(4):81-85.

篇4:高中学校三年行动计划

同时,建设30个“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园区,打造300家规模超亿元的“互联网+”试点示范企业,培育3000名以上“互联网+”创新创业精英。创新创业成本显著降低,创新创业环境显著改善。

力争到2017年,湖南宽带信息网络覆盖城乡,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60%,机场、校园、商务楼宇、景区、商场等公共区域实现W IFI全覆盖。

《计划》提出,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促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支持建设自动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鼓励利用互联网开展在线、实时、远程服务,发展服务型制造。支持"工业云"平台建设,实现大型制造企业与上下游产业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商务的高效协同。

《计划》明确,推动传统金融行业开展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培育P2P网络贷款、网络第三方支付、众筹、供应链金融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新业态。拓展互联网融资功能,构建互联网金融产业链,推动互联网企业与金融机构进行产品、技术、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拓宽服务覆盖面。加快网络征信和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改进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服务安全性。(来源:红网)

如何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

很多宝宝开学要上幼儿园,会出现“分离焦虑”的问题。如何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真正做到相对的自立?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伤心、痛苦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以表示拒绝分离。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环境的巨大变化。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接触到陌生的成人、小朋友还有活动空间,周围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些都会让幼儿失去安全感,由此而产生与亲人的分离焦虑。这是一个特殊时期发生的现象,可以通过幼儿园老师与孩子逐步建立的信任感而消除。

对于家长来说,其实在任何一个阶段,交流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当然,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他们情绪不稳定时的交流就要特别有方法。家长最好不要厉声训斥孩子,不硬性压制,更不能打骂孩子,等孩子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才是可以接受的。家长不冷静的做法只能让孩子更加紧张、焦虑甚至暴躁。另外,鼓励家长使用身体抚摸的方式,身体的抚摸会使幼儿疏解紧张、焦躁的情绪,逐渐安稳下来。(摘自《北京青年报》)

看钟表刷牙 时间有保证

刷牙要刷够时间,电动牙刷每次要刷2分钟,手动牙刷每次要刷3分钟。有研究发现,人们在不知道准确时间的条件下刷牙,平均只刷1分钟多一点。医生建议刷牙的时候最好看钟,或者看沙漏,保证刷牙有足够的时间长度。(摘自微健康)

更换手机号要谨记四点

手机号码不用了,去停机就可以吗?如果你这么想,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你停用的号码会被销号回收,二次放号给其他人用。如果你此前用它绑定了微博、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又没有取消,就很危险了!那手机丢失或号码停用怎么办呢?

1、备份电话本。有些人的手机通讯录存有太多重要客户,但等扔了旧卡才知道疏忽了。因此要及时备份电话本。此外,更换手机卡之后旧卡最好保存好,以免被人利用。

2、手机号码不用及时注销。有些人在更换手机号码时直接把老的手机卡弃之不管,认为只要不用了就会自动关闭注销。事实上,虽然会自动注销,但是会耗费几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系统会自动扣除每个月的月租费,直到注销为止。手机与用户的信用度相连,为了以后办理相关业务,请及时注销。

3、更改银行卡绑定。手机号码发生更改后,需尽快修改与之绑定的各种银行卡、信用卡密码。也可以登录网银修改网银账号资料,更换手机号码。已经停机销号的只能带银行卡和身份证到银行营业厅办理。

4、更改Q Q号、微信、微博、淘宝、支付宝等应用绑定。许多人通过手机号直接登录Q Q、微信、微博等。建议更改手机号码前,在网上完成重新绑定。以淘宝为例,更换新手机号需要原绑定手机的验证码才行,如果收不到验证码只能申请邮件更换或联系客服修改了。(摘自《广州日报》)

洋葱不能补钙能保钙

洋葱作为蔬菜的一个品种,每100克钙含量只有24毫克,远远低于牛奶中的钙含量(104毫克)。如果除每天正常饮食摄入的钙,单纯依靠洋葱补充,每天大约需吃2000克的洋葱才可以满足当日的钙需求量,且洋葱中的钙也并不一定全被人体吸收。因此单靠洋葱补钙是不现实的。

洋葱有防止骨质流失、增强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而非“补钙”的作用。此外,对老年女性来说,经常吃洋葱者的髋部骨折的风险比那些从不吃洋葱者可降低20%以上。因此,洋葱虽然不能补钙,但是它对于维持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摘自《人民政协报》)

戴隐形眼镜细菌多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常戴隐形眼镜者眼球上细菌存在情况近似眼睑,而不戴隐形眼镜的人没有这种现象。常戴隐形眼镜者眼球表面的甲基杆菌、乳酸菌、不动杆菌和绿脓杆菌比例是不戴隐形眼镜者的3倍。 (摘自《保健养生》)

胃不好,小米是最理想的滋补品

在所有健胃食品中,小米是最绿色也最没有副作用的,它营养价值高,对于老弱病人和产妇来说,是最理想的滋补品。

篇5: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大学生体育增强大学生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学校体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并转发的《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2]53号)的精神,为实现到“十二五”期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初步配齐体育教师,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和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特制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围绕“我校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使我校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以重普及、促提高为原则,坚持体制机制的完善,着眼于高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和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促进体育教育发展,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近年来,我校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学校体育工作的政策措施,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力推进了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今后几年内,我校还将继续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基本形成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基本建成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

(一)全面加强教育、体育“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深化体教结合,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要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要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禁缩减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要因地制宜制定并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在校本课程中科学的安排体育课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让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要加快教师结构调整,专业匹配有学历、有能力、有特长的学校体育教师。到2017年要对全校体育教师进行一轮培训。保障体育教师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对体育教师组织学生训练比赛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要纳入教学工作量。

2.要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在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逐步达到国家标准。

3.各学校每年要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有关情况反馈到学生家长手中。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 重要指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

4.要切实保障学校体育经费,合理保证学校公用经费中10%用于体育的支出,并随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增加。教育督导机构要定期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并将督导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

(二)坚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特色共建、成果共创”的原则,完善学生体育后备人才挖掘、培养和输送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高学校体育社团、运动队的示范带动作用,夯实学校体育工作基础。积极做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工作,争取上级对我校体育教育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推进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步伐。

(三)按照“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让每位学生真正掌握2项体育技能的要求,组织开展高校阳光体育活动、体育特色学校上报工作、阳光体育示范校的评选表彰工作等,推动学校体育工作蓬勃有序开展。

(四)加强体育教师、教练员队伍的教育、培训与管理的力度,打造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精湛的体育教师人才队伍。

(五)加大对外交流,开拓视野,选送优秀教练员(体育老师)参加省内外的考察与培训,争取参加省市级的体育比赛,为扩大视野和提高技能搭建平台。

(六)全面促进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确保每年一届的全校体育 运动会和一年一届的单项比赛制度化、规范化,并逐步提高参与面和活动质量。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职能

一是进一步发挥好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每年召开一次学校体育工作专题会,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布置、协调、检查学校体育工作。

二是规范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和运动委员会的职能,定期召开由主管校长、有关单位人员参加的工作例会,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解决学校体育工作推进中的具体问题。

三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督导,由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同体卫处定期对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进行工作督查,将督查、检查结果纳入学校评估与考核指标。

(二)转变观念,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内涵的新认识

一是加强宣传,转变观念。围绕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目标,实行教育重心转移,即由应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为重视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

二是提高学校体育活动吸引力。加强课内与课外执行力度,以学校体育社团创建、体育特色项目营建及体育活动开展为首要任务,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是提高项目布局的发展力。调整与完善项目布局,拓展体育活动项目品种,为学生体育项目的普及与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有效组织 保证,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体育课程需求。

(三)加强调研,建立健全布局网络

推进“学校有特色,人人会运动”项目建设。坚持“健康第一”和“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挖掘学校已有体育优势项目内涵,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升学生自觉运动的兴趣,确保每个学生学会2项体育技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形成学校体育工作特色。

(四)加强督导,完善评估机制

在学校体育的深化推进中,将把教育督导、活动评估、重点提升、等级评定、表彰奖励、宣传引导作为学校体育特色深化的有效措施。

一是对学生体育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教育督察。把学校体育项目发展作为考核评估必有的重点内容,加强教育部门和学校体育部门的履责行为。

二是对大学生运动队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建立与完善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机制,实施动态的工作指导和检查。

(五)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合理资源配置

一是在经费投入上,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体育比赛、学校评比、教师培训、考核激励等,并采用前期初投,过程指导与检查,结合结果奖励的办法,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和管理保障。

二是加强硬件建设力度,结合十二五规划及项目发展需求,继续推进学校体育场地改建和体育场地增建,在改建和增建过程中,加强沟通和协商,使场地建设兼顾项目普及的使用需要。

三是加强体育教师队伍配备,有计划的招聘、配备有特点的体育 教师,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合理计算工作量。

四是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探索建设多元利用、多方整合的模式,使场地建设能满足全学校师生需要

(六)创新机制,加强教练员队伍、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体育教师专业化培训,做好定量学习记录、细化评价机制,并计入绩效评估考核;鼓励教练员、体育教师多参加有关的各类学习班和培训班。有条件的建立由体育教师、教练员组成的项目中心组,制定保障制度,开展相关业务学习及活动。

(七)正确引导,深化体育竞赛工作改革

一是以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和阳光体育活动为契机,努力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积极探索我校学体育竞赛工作改革方案,通过多种形式比赛的有机组合,构建多元化、多层面、多渠道的学生体育比赛平台,开展更多、更好、更安全、更便捷、更有实效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锻炼与活动比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满足广大学生的体育文化需求,塑造“更快、更高、更强”的人文精神,促进学校体育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提高。

二是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为主线,推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拓展学校课外体育文化的社会影响力。积极开拓社会优质资源,加大合作力度,提升学生体育活动发展空间。

积极完善学生体质健康配套建设与监控制度,实现学校在监测、考核、评价、宣传表彰工作中的联动,同时以“健身处方”形式促进 学生日常科学锻炼和良好品德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篇6:高中学校三年行动计划

三 年 行 动 计 划

(2011—2013年)

白水县白水中学

2011年3月

白 水 中 学

“出名师 育英才 创特色 上水平”

三 年 行 动 计 划

(2011—2013年)

白水中学是一所县属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始建于1940年,是渭南市唯一一所山区省级标准化高中。近年来,高校扩招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在本地的扎实推行等因素,日益加大了社会各界对优等普高教育资源的需求。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提升本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县域普通高中教育的科学发展。在学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我校今后三年应当由单纯的规模扩张进入“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优质发展期。据此,我们通过进一步统一思想和认识,理清了学校基本现状、找准了存在问题。并将通过制定白水中学“出名师 育英才 创特色 上水平”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推动学校特色化、优质化发展。

一、现状分析

(一)成绩与优势

1、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师资结构得以改善

近年来,我校着力加快发展,扩大规模,通过多方争取资金,勤俭办学等措施克服种种困难,突破了县域经济对高中教育发展的瓶颈约束。目前,学校占地百余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2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居全市前茅。高标准的现代化操场和设施一流的学生餐厅礼堂已投入使用。校园总体布局科学合理,教学设施居全市前茅。学校现是陕西省标准化高中,陕西省文明校园,渭南市示范高中,全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教育部“十五”、“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实验学校,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陕西省奥赛优胜学校,陕西省校本教研实验学校和先进单位,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实验项目学校。基本解决了本校教育教学的薄弱状态,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泛,探究意识强,特长得到发展,综合素质逐年上升,学生参加各类素质教育大赛多次获奖。健全了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形成了生命教育分层系列主题活动。整合各类课程资源,逐步构建了生命教育系列拓展教材。

4.探索教学策略,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高。

2007年开始,围绕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我校推进和不断深化了各项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以实施新课程为核心任务,与此同时,还尝试推进了管理改革、评价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等。

针对山区县城的教育现状,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学校提出了“白中没有一个普通学生”的教育思想,制定了全面的特长生助推方案及学困生推进工作实施方案,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注重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5.开展校本研究,充分发挥科研引领作用。

学校注重校本教研,注重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应用。针对本地林果业的发展的现状,在学生中开展了林果栽培的校本课程。仓颉文化、汉字文化浸润之下的民俗、书法等校本课程都得到了学生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发展学校特色,艺体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我校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和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努力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拓宽了学生自主、和谐发展的空间。定期举办校园艺术节,并成立校园广播之声社团、文学社团、各个体育专项训练队等等,活跃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的各种才华得以展现,信心得以增强;校报校刊为师生搭建了心灵沟通的平台,师生共享教与学的感受、经验与成长的喜悦。

7、拥有丰富的可资利用的校友资源。

白水中学人才辈出,校友中有科学家、省部级领导,地市、县级领导若干人,许多校友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为社会作出突出贡献,为家乡、母校争得了荣誉。办学成绩赢得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信任,成为白水县以及周边地区的金字招牌。

8、信息技术取得了较大发展。

学校已建成校园宽带网络。通过信息技术日益与课堂教学整合,教师教

高中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重要阶段,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制度建设滞后,德育教育质量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5、校本课程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三类课程发展不平衡,总体说来,基础型、拓展型课程的研究和管理较为强化、到位,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相对较弱,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培育、发展、突显学校办学个性特征上缺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实践,效果不够明显。部分特色学科建设尚停留在学科竞赛获奖层面上,缺少系统、完整的发展计划。

6、课堂教学的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近年来,我校教师经历课程改革,已基本接受和认同先进的课改理念,并转化为自身课堂教学行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逐步建立,并涌现了一些优质课和优秀教师,但就教师整体而言,发展还不平衡,先进理念和教学具体行为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课堂教学改革还任重而道远。

这六个方面的薄弱环节和突出困难,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应对和解决。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常规管理,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确保学校稳定,校园和谐,群众满意。营造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让教师在成功中享受幸福,让学生在发展中得到幸福,让家长在满意中体验幸福。巩固成果,解决问题,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为国家和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工作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着力解决问题。围绕质量,从存在的突出问题入手,着力破除制度机制障碍,努力解决深层次矛盾,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2.坚持因校制宜,鼓励大胆创新。针对本校实际,充分发挥学校和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突出应用,富有本校特色。

3、2011目标:

①分期分批对教师再进行新课程全员培训。

②按照316工程目标体系和新课改要求完成功能部室建设,完成多媒体进教室。

③落实教学管理考核方案,强化教职工管理。④突出安全稳定工作,力争不发生一起校园安全事故。⑤高考二本上线730人,大专上线率达96%。

五、主要措施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争取支持,用足政策,多渠道加大投入,坚持把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当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为手段,以加强学校安全为保障,站在新起点,确立新目标,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用足用活政策。

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强调要多渠道争取投入,要用足用活政府给予的政策。争取得到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在资金投入、财政拨付、开学收费、学生资助等方面将学校行为与教育局的官方行为相统一,得到全社会广泛支持。

(二)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研究先行,强化培训,坚持把不断深化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各方面改革,当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教学上远学洋思,近学杜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培训,不定期聘请课改专家及教学名师来我校讲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以素质教育为主题,推进高中教育优质化。

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科学,强调规范,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建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管理模式,实施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精细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开展“以文化为主题,以活动为载体,以提高素质、发展智能为目的” 的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培育班级的文化品牌,让学生从踏入班级的第一天起,就产生对班级的愉悦感,逐步形成认同感。每个班都拥有反映自己班级一致认同的班级文化——班级目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寄语、班长格言、班级班

人文素养。

2、加快骨干培养,优化师资队伍。

(1)建立分层培养计划。制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分层推进计划”,尤其是加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主要通过实施新教师“过五关”活动和“拜师”活动的传统方式,让新手的教学知识有效转化为教学能力,促进其迅速成长;发展期教师的专业发展由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治学态度严谨的学校资深教师全面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不断提高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水平。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则通过“名师引领研修制”,由校内外知名教师引领,对课例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探究,强调反思的作用,促成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成长为市、区级名优教师。

(2)提升高学历教师比例。支持青年教师在职学习,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争取有更多青年教师取得硕士学位,进一步改善学校教师的学历结构。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大班主任培训力度,强化班级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培训,积极推荐优秀青年班主任参加省、市培训以及校内交流。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管理理念新、管理能力强的班主任队伍。

3、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错位发展。(1)营造学习氛围。开展教师读书活动,通过读书论坛、演讲比赛、征文活动、沙龙活动等载体,促进教师间学习互动交流。

(2)打造学习型团队。加强教研组、年级组建设,开展教研组、年级组发展性评价,制定教研组、年级组建设标准,开展优秀教研组、年级组的评选,从团队发展目标、凝聚力、研修质量、贡献业绩等方面对教研组、年级组进行评价,促进教研组、年级组自主性和创造性地发展。

(3)完善“研课”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进行教研组内、校际间、与专家互动式的研课,不断丰富研课的内涵,拓展研课的外延,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进行年级组校际间、与专家互动式的学生管理工作的研讨。

(4)建立反思的四个视角:个人自我反思、学生参与反思、同事帮助反思、学习理论促进反思。提高课后反思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师资队伍建设五项课题的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

探索科学的学习和教学对提高学生效能的作用,促进教师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并逐步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教学变得高效,使学生学习变得高效。

(四)完善硬件建设

1、加强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设施,为教育教学科研第一线提供优质服务。

2、逐步实现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加强校园网建设,建设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3、加大安全防范措施,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总之,近三年是我校教育教学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我县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三十万果香人民对优质高中教育的强烈期盼,面对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出名师、育英才、创特色、上水平为关键环节。继续实施“梯次推进、内涵发展、整体提升”战略。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全市一流,省内知名的东秦名校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数控机床试题下一篇:干部考察材料编写要求(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