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探析

2024-07-17

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探析(共14篇)

篇1: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探析

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探析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课堂教学也逐渐将新理念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课堂教学许多变化。探讨了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思路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教学;地理教学

一、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思路的问题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是以高考成绩来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围绕着考试展开一切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教学以分数为考量标准,不是将学生作为根本。再次,没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比如多媒体教学,而是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手法。最后,教学内容没有结合生活中地理特征、现象,还仅局限于传统课本。

二、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思路探索

1.建立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需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创造和谐友好的课堂气氛。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体谅在学习地理时他们的难处,做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贴心人。在学习上,尊重学生自己的思想,在学生答错问题时,要因势利导,给予启发,而训斥挖苦或者讽刺学生只会损害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求知欲。如果学生答对了,更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2.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开放式教学环境打破了教学场地的限制,不像传统的地理教学只将教室作为唯一的教学场所。教师应该从教室走到名胜古迹、博物馆、课外营地等场所中去。教师再通过一个个开放性问答进行课堂设疑,再到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思路带来的优势。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3.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应该太明显,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过程、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动探索教师提供的丰富素材,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小组学习、独立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不断地更新,在新课改下,用新的方法与理念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将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思维认识世界。

参考文献:

[1]钟绵玲,李鹤亭.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空间思维观念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4(03).[2]谢政.论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观念的发展途径[J].南北桥,2014(05).作者简介:尹相君(1976―),男,汉族。研究方向:高中地理

教学。

编辑 韩 晓

篇2: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探析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

文/张秋宁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初中物理教学必须适应课改需求,进行创新发展。从在物理教学中要更新教育观念,响应新课标要求;创设情境,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率;增加课堂活动,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氛围三个方面,阐述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性发展的思路。

篇3:基于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探析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其记录了人类从远古时期到科技发达的今天所经历的历程。历史, 是已经发生、不可改变的事实的集合, 但历史又具有非常神秘的特色, 因为, 对于很多史实我们只能根据当时的大环境去推测, 而其事实真相却永远无法解开。现实生活中, 人们无法实现改变历史的愿望, 所以常常会将这些愿望寄托在科幻的电影中。如美国系列电影《回到未来》三部曲中, 主人公就是借用一辆可以穿越时空的汽车穿梭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当中。为了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 我国从上世纪末就开始了教育课程的改革, 即“新课改”。新课改的新, 体现在以下多个方面:重建新的课程结构;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 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 研究学习;改革课堂教学;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 地方, 学校) 等。新课改《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1.培育民族精神, 树立现代意识;2.以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为主线;3.多维度构建历史课程框架;4.研究性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5.重视过程评价和质性评价。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 历史学科肯定会迎来了崭新的变化。接下来, 本文将从如何对历史课程进行改革, 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进行一些浅显的阐述。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

我们常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确实只有在感兴趣的前提下, 学生们才能乐于学习历史。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教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能够熟练地驾驭教材, 如果一位老师能够做到融贯古今历史知识, 在课堂上侃侃而谈, 学生们就会对他很信服, 同时教师又能够在课堂上不时地补充些史料、有趣的历史小故事, 那么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肯定会倍增。这就要求, 学校要重视历史课程, 为历史课配备专业的教师人员, 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 历史老师非科班出身, 甚至历史老师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的局面。

三、组织活动, 创建快乐学习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改最突出的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就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定期地组织班里活动, 以快乐学习的模式增进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可以将班里的学生分成若干组, 安排他们轮流组织活动。组织活动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查阅资料、整理资料, 然后分工合作, 组织一次活动。活动的内容可以以知识竞猜等多种方式进行。现在有很多知识竞猜类的节目, 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够将活动组织好。通过类似的活动, 学生们学习得很快乐, 同时他们查阅资料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都能够大大提升。无论是组织活动的学生还是参加活动的学生, 他们对历史的学习与认识都会不知不觉、毫无负担地提高。同时, 对历史课程的作业也可以采用更灵活、新颖的方式, 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个历史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 这些还能提高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四、灵活运用新教材

在新课改理念下, 教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那种历届教材不变、“万校一书”的格局已经被打破。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许多地方都编著、启用了新的教材。岳麓版历史教材就是在新课改中诞生的, 其针对课文内容, 巧妙地插入问题, 通过问题诱导学生学思结合, 岳麓版教材创立综合探究的意图是:学生对问题的探究, 重在过程的参与, 并不期望得出科学的结论, 旨在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对话交流, 提高主动探究创新的兴趣。教师应该灵活使用这些新的教材, 充分发挥其作用与特点。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

我们无法回到过去, 但可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技术, 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历史的凝重。比如在讲述有关革命、战争的内容时, 可以通过一些影视资料, 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The Rise Of The Great Nations) 是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这一部电视纪录片, 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 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通过这一纪录片学生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巨大推动作用。

学习历史能使人的思想更加深刻, 能丰富人的内在修养, 所以对历史的学习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 而是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新课改、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历史课程一定打破“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模式, 学生一定能在快乐、轻松地氛围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顾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2012 (08) .

[2]张兰菊.改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如何上好一节历吏课[J].德州师专学报.1998 (03) .

篇4: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探析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教学;地理教学

一、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思路的问题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是以高考成绩来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围绕着考试展开一切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当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学以分数为考量标准,不是将学生作为根本,不是教学生取得成就、获得益处的方法。其次,没有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比如多媒体教学,而是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手法。最后,教学内容没有结合生活中的地理特征、现象,教学内容只局限于传统课本。

二、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思路探索

1.建立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需要主观努力积极工作,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创造和谐友好的课堂气氛。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体谅在学习地理时他们的难处,做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贴心人。在学习上,尊重学生自己的思想,在学生答错问题时,要因势利导,给予启发,而训斥挖苦或者讽刺学生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以及求知欲。如果学生答对了,更应该给予鼓励、肯定与表扬,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2.创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开放式教学环境打破了教学场地的限制,不像传统的地理教学只将教室作为唯一的教学场所。教师应该从教室走到名胜古迹、博物馆、课外营地等场所中去。教师再通过一个个开放性问答进行课堂设疑,再到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新课改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思路带来的优势。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团队协作、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3.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应该太明显,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过程、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动探索教师提供的丰富素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小组学习、独立学习进行学习。

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不断地更新,在新课改下,用新的方法与理念进行高中地理教学将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认识世界。

参考文献:

[1]钟绵玲,李鹤亭.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空间思维观念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4(03).

[2]谢政.论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观念的发展途径[J].南北桥,2014(05).

篇5: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探析

体育教学在整个高中教学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广阔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体育技巧的掌握。因此,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体育课堂,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不断进步。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创新是国家和社会保持持续发展进步的动力和能力,通过创新,产生出多种新技术、产品、思想,推动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也正是由于创新的存在,人类社会慢慢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在教育,教育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创新人才体系的建设。高中体育作为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学会自我思考,而不仅仅是按照课堂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所以,现代体育教学要摆脱传统教学方式,不仅教授各种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体制,还要关注学生创新思维养成,以学生为中心,体育教师要全心全力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人才。

二、实现教学内容多样化

为了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未来的高中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师生关系,将朋友型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合理控制和调节,在教学活动中绝不能带着情绪给学生上课,更不能用言语以及武力对学生造成伤害,对学生要多多进行表扬,提高其自信心。其次,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以及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认可教师,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再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

四、提倡快乐体育教学

精选教学内容,这是实施快乐体育的基础。教材不仅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现实需要。比如篮球,技战术内容很多,在短短的时间内不可能每样都教,所以教材的选择就很重要。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选择实用的内容进行教学。如运球技术。对女生来说重点学习运球急起,急停和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等。至于跨下运球、运球后转身、背后运球等相关运球技术,因其动作难度较大,可以只作为介绍内容。而对于一些重点内容,必须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比赛中能较好发挥。利用变化莫测的战术吸引学生。这类教学方法需要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比如篮球课,篮球之所以风靡世界,与它多变的战术直接的关系。在比赛中队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位置的变化、相互之间的配合等等都使比赛瞬息万变。因此体育课中举行篮球比赛,同样可以使学生们在课堂中得到锻炼,在锻炼的同时享受快乐。争取篮球比赛的胜利,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为了获胜,学生会不停地往返奔跑、争夺,既要和同队的其他四名队员相互配合,又要和另外的五名队员进行竞争。要从生理上、心理上融入比赛中,有了运动参与的愉悦感。教师要教育学生获胜了固然有胜利的喜悦,失利了也没什么遗憾,毕竟尽力了,要争取下次的胜利。有一定强度的练习,让学生“痛并快乐着”,享受高水平高层次的快乐。快乐体育本身就是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它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常规,这样学生既学到一定的锻炼方法,也会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比如篮球比赛中的强强对抗,要求学生有良好的体能,掌握良好的技战术,才能真正地享受到高层次的运动乐趣。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一些课堂比赛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采取相应的形式。

五、体育教育的人格塑造

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诱导、启发、参与等多种形式方法,能够对人的人格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人格是气质、性格、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知识智力、意向、经验、态度、抱负、观念、理想等方面的综合特征。比如,通过长跑可以锻炼学生的毅力,通过足球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体育活动中的竞争与对抗,能够锻炼学生正确处理胜利和失败。拥有健康人格的人会在遇到竞争与对抗时做到客观的分析问题、正确的评价得与失,能够及时的修改或者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计划并且善于平衡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做到不贻误时机。

篇6: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探析

一、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由于生源的原因,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相较于普通高中数学在内容上基本相同,但要求略低。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和兴趣都不高。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教学上容易出现内容枯燥、方式单一,导致学生逐渐对数学产生厌烦的心理,学习效果低下。

二、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新课改的提出是为了满足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其进一步进修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储备。笔者认为,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大众数学

所谓大众数学,即基于“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生的一种教育理念。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各行各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个人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在计算机科学渗透到每一个科学领域当下,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更是紧密不可分割了。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教育理念,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

数学是基础学科,但是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是否都是基础知识点呢?显然不是,所以,我们应当深入调查研究,以确定哪些内容是必修的,哪些又是选修的,并且根据不同的专业,其学习的深度各异。通常来讲,我们会确保学生学习到通用的基础知识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尽管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提升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但是这种锻炼无法定量衡量。相比较普通高中主要以升学为目的的数学教学而言,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学在“不同的发展”上有着更多的要求。

2.趣味数学

考虑到数学知识点学习的特点,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趣味数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所谓趣味教学,即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体现学科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理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有很多,例如情景教学,通过在课堂上创建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以符号和数字来连接现实与理想,我们所学习的知识点都是透过这些符号和数字展现出来的,要建立学生熟悉的情景,不是简单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经常与学生在一起,了解学生的状况,知道他们所想,关注他们所关注的焦点,然后从这些焦点中去寻找与数学知识有关的问题,或借鉴、或改编。让学生在情景中自然而然地使用数学知识,也就更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再比如,文化教学,任何一门学科的诞生都有着它悠久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必然有着很多离奇曲折、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其中奥妙的探索激情,同时也能消除学生对于数学的疲劳感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3.应用数学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用数学来进行表述,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大部分职业高中的学生毕业后就直接走向工作岗位,数学的应用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教学改革中,为了提高数学的应用性,我们需要将本专业与数学进行有机结合,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深度。例如,数学联系紧密的计算机、会计类专业就要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而旅游、餐饮类的专业则要求较低。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结合这些专业进行专门训练,以使学生走入社会后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工作中的问题。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应以职业高中教学目标为基础,体现职业高中的教学特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增强数学应用能力,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必需的数学,并能够通过学习数学有所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鹏飞。关于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9):94.

[2]康至飞。新课程标准下的职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J]。才智,(15):151.

(作者单位 丰城职中)

篇7: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探析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作者/李东

摘 要:近几年,国家逐渐加大对教育的重视力度,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必须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因其特殊性受到教师的关注,逐渐成为各个学科的教师在选择学习方法时的首选。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对如何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简单探讨。

篇8: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新思路

1. 转变教学方法,发挥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要全面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就是“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

例如:新教材实验二要求初步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通过实验,学生既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又对叶绿体获得了直观的认识,也学到了相关的知识。在材料的选择上除提供教材推荐的菠菜叶和葫芦藓叶外,我还提供了水绵。观察比较它们的叶绿体形态分布,为“光合作用”这一节的学习埋下伏笔。在方法步骤中,我建议学生对临时装片施以强光及弱光的对比条件,然后观察细胞中叶绿体有什么变化,从而理解叶绿体生理方面的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比单纯的理论讲解印象更深刻牢固。

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尤其是在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的领域,生物实验是不可替代的。

2. 在实验室观察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要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训练学生严格操作、细心观察的科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生物实验,才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形成实验能力,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生命运动是最复杂的运动,生物实验千变万化、现象各异、操作要求高。有些实验现象相近或仅是一个瞬间过程而难以观察;有些实验因浓度、温度、光照强度、p H值、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改变等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带来现象、结论的改变;有些实验因为操作程序不同而有不同现象;许多学生做实验时没有严格、科学地按书上的实验步骤去做,实验结果与书上的相比较有一定的距离,还有些实验需反复操作才能成功,等等,这一切都要求学生必须有一个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在实验中要严格操作,仔细观察、记录,认真分析、归纳才能得出结论。如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因加丙酮过多而造成色素带不明显现象。因此,当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与书本上描述的现象有不同的情况时,要及时记录、认真分析原因。如果对出现的现象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而自作聪明、弄虚做假,造成的后果是无法估量的,也就不可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 重视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实验是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它的作用不只是为了获取信息。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操作是在相关原理指导下进行的,要学会把实验获得的信息演绎、归纳,只动脑不动手和只动手不动脑都是不正确的。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分析与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下思考、交流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从设计原理上、实验步骤上、结果分析等方面重新审视,改进方案。在“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就有很多学生提出放于冰块中维持5分钟的那支试管结果不明显。原因是什么?经过分析讨论,大家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放于冰块中温度达不到,最后改为放于冰水中,并且维持时间改为8分钟,经过改进后结果明显。在这个实验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对实验作一些变化,例如:这个实验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来检验?斐林试剂的使用需什么条件?并且引导学生分小组去做,有的小组用碘液,有的小组用斐林试剂,最后对结果分析表明,斐林试剂需煮沸的条件会影响实验结果,导致错误结论。这样的结果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水平,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无论对高考还是未来走向社会都是极大的财富,也是新教材的要求所在。

篇9: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探析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不但是对课程内容的一种规范,更是一种改革,同时也对教师在教学方式、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手段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挑战和要求。就高中数学而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的教学内容明显增多,但授课时数相对减少,且对高考选拔人才标准并未降低。因此,对新课改下数学教学思路,及教学质量提升进行再思考显得十分必要。

一、充分把握新课改基本理念

新课改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突出体现了学习的普及型以及基础性、发展性等特点。在此理念指导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要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础,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从高中数学的教学功看来,高中数学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培养发展数学的能力、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科学价值观的相辅相成的过程。

二、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再思考

1.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我们感兴趣,肯定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当中去,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的把“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作为新课改下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高中学生正处在活力四射的年轻时代,面对一门这么枯燥乏味的课程,本身已提不起多大的兴趣了,如若再加上教师的传统的逼迫式教学,就更没兴趣了。所以教师要制定新的教学模式,不能只把学生当成了公式的容纳器,机械性的不停的往里输送,从不考虑学生的接收情况,应该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如,讲解“均值不等式”的定理时,可以现场给学生出一个问题,商店的某一产品进行降价促销,有三种方案可以选择:第一种是先打a折,再打b折;第二种是先打b折,再打a折;第三种是两次都是打折。那么哪一种方案,优惠的最多呢?这就把枯燥的数学讲解联系到了实际生活当中去,立马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然而哪一种才最适合,笔者认为,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结合教材内容,不同的教材内容,应选择不同的传授方式,以便学生更有效的接受。为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目前课堂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为“探究式”教学。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传统的以教为主的学习模式得到突破,使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了大大的扩展。数学是一门思维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为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必须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的解决数学中的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如何更好将“探究运用到数学课堂中,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1)创设问题情景,推进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首先应该进行创设一些情景、设置一些的疑点,然后根据这些情景、疑点开展探究式教学方法,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展实验教学,推进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时,应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手段进行引导学生去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感受数学的精彩,不断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深入观察、从而把抽象的数学学习转变为具体且有生动的数学活动。(3)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直觉思维主要是指人们对数学结构及其对象的一种快速的认识、理解以及判断,是提高数学洞察力。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究性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是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是一种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的重要的途径,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重点教学生遇到问题怎样分析问题,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内容以及解题方法进行解题,同时引导学生新方法的研究。总之,高中的数学课程涉及的问题比较多,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掌握数学教学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背景的影响下高中数学的教学思路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特点对以往的教学观念发生转变,重新认识教学中的地位变化和角色变化,使教学的质量不断的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志敏.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则方法和设计[J]数学通讯2011(10):197-199.

[2]姜珍秀.高中数学情感教学模式的实验报告[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05):79.

[3]田维友.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11(11):103-104.

篇10: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探析

【摘 要】从有效设计教学目标、有效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有效评价课堂教学三个方面对校本选修课程“设计?工艺”模块中的剪纸教学进行探讨,将之分为9个教学目标,然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并对教学进行合理评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关键词】设计?工艺 剪纸艺术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084-02

新课改制定的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鼓励学生对艺术参与、感受、探索,同时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方法,从而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作为校本选修课程的《剪纸艺术》,其目标是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会欣赏剪纸作品,认识中国民间剪纸的特点,能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创作独具特色的剪纸作品。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进行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在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教学科学化运动中首次提出,引发了全世界教育学者的较大反响。他们提出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美术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如何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教授,剪纸艺术该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现在将它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笔者将剪纸艺术课程设计为9个课时,每个课时80分钟(2个学时)。该课程从剪纸赏析、技法练习、命题创作等方面引导学生实践与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使学生在掌握技法的基础上,对我们的民间艺术进行有效传承。笔者认为剪纸艺术的有效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有效设计教学目标

(一)第一课时:中国民间剪纸赏析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特征,能感知剪纸艺术中点、线、面的构成美。(2)技能目标。学习基本的剪纸方法与技能,能流畅剪刻艺术作品。(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文化。

(二)第二课时:剪纸艺术――基本纹样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了解剪纸作品的基本纹样――月牙纹、太阳纹、花瓣纹等纹样特点与剪刻手法。(2)技能目标。能运用多种纹样设计剪刻剪纸作品。(3)情感目标。热爱我国民间传统美术,传承精彩的民间艺术。

(三)第三课时:剪纸艺术――套嵌法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了解套嵌法在民间剪纸中的广泛应用,套嵌法的特征与寓意。(2)技能目标。剪纸艺术中套嵌法的设计与应用。(3)情感目标。民间剪纸艺术的寓意与情感表现,热爱民族艺术。

(四)第四课时:剪纸艺术――连续剪纸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连续剪纸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表现连续剪纸的方法与特点。(2)技能目标。运用连续法剪刻剪纸艺术作品。(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继承民间美术的情感。

(五)第五课时:剪纸艺术――团花剪纸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认识团花剪纸的艺术特征与风格手法。(2)技能目标。运用多折手法剪刻团花剪纸。(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六)第六课时:剪纸艺术――文字剪纸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中国文字在剪纸艺术中的应用,文字剪纸的特点。(2)技能目标。设计有风格的文字剪纸并能剪刻制作。(3)情感目标。通过文字剪纸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对祖国的自豪感。

(七)第七课时:剪纸艺术――动物剪纸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认识动物剪纸的特点,把握动物在剪纸艺术中的变形与夸张。(2)技能目标。使用不同风格来剪刻动物剪纸。(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八)第八课时:剪纸艺术――人物剪纸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人物剪纸的不同风格与特点。(2)技能目标。人物剪纸的剪刻手法,阴刻法与阳刻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九)第九课时:剪纸艺术――主题创作

教学目标是:(1)知识目标。认识主题创作剪纸的多样性与创造性。(2)技能目标。结合学习过的剪纸纹样设计有创意的主题创作剪纸。(3)情感目标。对中华民族传统美术的热爱。

二、有效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活动的,它包括了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个方面,是指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在《剪纸艺术》模块中,笔者主要使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与任务驱动法等。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美术课上,教师要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的号召力的具体情境来调动学生的某种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对学生进行心理技能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创设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参与的意愿以及关注活动的意愿,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沉浸在探索和思考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智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自主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例如笔者在《中国民间剪纸赏析》一课中,首先展示了一段由民间剪纸作品组成的动画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再向学生抛出问题:“同学们看的是哪一种民间美术表现形式?你在哪里见过它?”由此引发学生思考。他们或许在家里或者在商场里见过这种类型的艺术作品,由此将学生带到了回想剪纸艺术作品的情境中。运用学生的经验感知来唤起他们对剪纸作品的热情。

(二)直观演示法

直观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如各类剪纸作品)、直观教具(剪刀与彩色纸)或进行示范性操作,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剪纸艺术本身就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直观演示必不可少。如《剪纸艺术――基本纹样》一课中,笔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如何剪刻花瓣纹、月牙纹、太阳纹、古钱纹等多种纹样。学生只要认真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都能很快接受并学会剪刻手法。在《剪纸艺术――连续剪纸》一课中,笔者演示了连续剪纸的折叠方法,并演示了剪刻的注意事项。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连续剪纸的方法,并进行连续剪纸的创作。如果只是单纯地运用讲授法,那么很难取得如此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教师给学生一些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获得信息、对知识做出梳理,并选出代表来解释,最后由教师做总的概括。任务驱动教学法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的能力、相互协作的精神。在《剪纸艺术――主题创作》一课中,笔者布置了以“爱”为主题的剪纸创作。同学们通过自己收集资料,整理剪纸艺术作品的各种表现风格,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了创作。有的同学表现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有的同学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友爱,还有的同学表现了对弱者的关爱。他们接受到任务指令之后,自己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创作出令人惊艳的作品。任务驱动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有效评价课堂教学

高中“设计?工艺”中的《剪纸艺术》模块,比较有效的评价方式是档案袋评价方式。运用档案袋评价方式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每位学生的剪纸创作特色以及对特定剪纸风格的兴趣与爱好,它切实地记录了他们的美术学习成长过程。笔者认为有效的教学评价不能单看结果,而更应该注重过程。既有同学之间的横向比较,又有学生自己发展的纵向比较。因此,笔者给每个学生准备两个档案袋。一个是实体档案袋,让他们把每一次创作的剪纸作品收藏其中。选修课程结束后,笔者将档案袋归还给学生。另一个是数码美术学习档案袋,由教师保存。数码美术学习档案袋可以储存学生的文本作业和数码作品作业。例如,笔者都把学生的每一次剪纸作业拍成照片,存储在电脑磁盘中,当进行作业展评时给学生评析。数码美术学习档案袋突破空间的局限,充分展现出每位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与艺术成果。这种评价方式的最大优点是高效率,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学生的美术成长历程,为学生留下学习过程的成长痕迹,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出客观而全面的评价,激励学生更加用心学习和提高艺术水平。

《剪纸艺术》模块的有效教学探究是笔者在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尝试,旨在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来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传承民族文化。该模块尚在实践探索中,仍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以此引起各界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探讨,共同推动广西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新民.浅析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实施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

[2]龚启昌.中学普通教学法[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C类课题《基于新课改的高中美术模块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14C587)

【作者简介】郑 洁(1978―)女,大学,美术教师,中学一级,现就职于南宁市第二中学。

篇11: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探析

论文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集中实施者和体现者,是学校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教师必须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了解并尽快适应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在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促进教学思路的转变,使自己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论文关键词:教学思路;新课改;关系;教学理念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学校和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以及基于这种观念转变而带来的学校或教师教育行为上的改变。就教学的整体过程来看,教师的教学思路反映在教师怎样理解教材、怎样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怎样处理与学生的教学关系上,因此,怎样才能把这几个方面的关系变革成一种更加优质的关系,进而找到教材,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最佳配置,存教学过程中贯彻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原则,使教师真正将成为学生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我们的新课改才能谈的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改革成功。

一、正确认识教学思路与教材的关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的扮演着书本知识“讲授者”与“传授者”。因此,教师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权威性心理,无形之中把自己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学生只能在教学中围着教师转,完全被教师的个人意志所左右。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讲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因此,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作用不仅要传道,授业,更在于解惑。当前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所教授的教材为唯一的渠道,因此,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教材、正确认识教学思路与教材的关系,才能提高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要想处理好教学思路与现有教材的关系,教师首先必须做到对教材的深入掌握,才能谈得上对教材的灵活应用。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教师与教材的关l系是加工者和原材料的关系,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教师是“用教卡于”,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旧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是对教材“忠诚”,其教学就越缺乏个性风格和生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就只能是充当书本知识的填充器,而没有真止调动教师教学的潜力和和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存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等实际情况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这对教师如何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理解教材所提出的知识目标,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开发与教材相关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资源,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素质等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过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设计者、导学者、评价者和学习者。因此,教师只有真正理解了教师教学思路和教材的关系,才能实现教师教学创造性的发挥,促进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

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它能提供给学生很多的信息,并指引着学生学习的方向目标。因此,从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来看,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是双向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扩大教材的.内涵和外延。新课改的精神告诉我们,教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资源,但它不足唯一资源。学生掌握新知识往往是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巾,教师应注重从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教材: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鼓励学生质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从教材的内容出发,灵活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的能力。3,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引导学生在教材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而是注重于学生发现结果的过程,尽草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问题解决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处于一种被激活的状态。教师在凭借教材,依托教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的标新立异,容纳学生的异想天开的想法。使学生不仅能从教材中获得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利用教材资源进行研究和探索,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三、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大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处于组织,引导的地位,其作用必须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灵活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等手段来实现。而作为学生方面,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自己的习惯和个性,所以在新课改倡导教师通过恰当的引导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课程内容掌握,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将自己作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要善于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建立宽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把课堂只看作是教师的讲台,课堂更重要的功能在于是学生学习的场所。由于我们的教育长期以来遵循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点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要求所有的学生倾听、记忆,再现,使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和“独奏者”,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鲜明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应该放下自己师道尊严的架子,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倾听学生们的声音,多和他们交流。不但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允许学生犯错,允许学生争论,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甚至允许学生指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使自己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开发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积极的旁观。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并将自己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和想法,以便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其次,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去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更活跃,探索热情更高涨;最后,教师在鼓励学生的过程中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篇12: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成为新的教学发展趋势。在新课改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学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成为体育教学研究的焦点。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要求体育教学要转变已有的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式,探讨创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初中体育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此推动体育改革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体育教学 创新

体育教学是初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1]。体育教学注重对学生身体和素质的双重培养,让学生在拥有健康体质的同时,也具有完善的人格和心理素质。在新课改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学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成为体育教学研究的焦点。和以往的体育教学相比,新课程标准对体育课程性质、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作了新的调整,反映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明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向,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以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课和体育课无法有效协调

初中学生处于开发智力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如何协调文化课和体育课的关系是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学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所以,很多学生将大量的精力用于文化课学习中,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还有一些学生甚至在体育课上学习其他的文化课知识。这就导致本来安排课时很少的体育课时间被占用,体育教学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体育训练项目布置不合理

体育训练项目是体育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体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合理的体育训练项目布置十分关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现有的体育训练项目教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有些地区的体育训练项目已经超过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但从总体来看,体育训练项目的效益仍然比较落后,我国很多地区的体育训练项目布置没有充分结合本地教学实际,部分开发的项目也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热情。

(三)对心理教育重视不够

注重对学生身体和素质的双重培养是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2]。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很多学校还不能充分贯彻体育精神,体育训练项目和心理健康教育无法有效衔接。大多数体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项目训练的内容,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二、初中体育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初中体育教学思路创新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围绕相关部门的对策方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各种体育技能。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初中体育教学的学科特点,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体育教学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掌握各项体育技能,以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可以说,体育教学是各项文化课学习的基础,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学生可以用充沛的精力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压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树立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各种体育形式和战略战术,进而形成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拼搏意识。

初中体育教学中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3]。体育教学具有开放性、趣味性的特点。和其他单调乏味的理论课相比,体育课更能拉近学生和教师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如果教师利用这种氛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教学的创新强调将身体锻炼和智力开发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体育课的特点开发学生智力。例如,在讲解跳远、跳高的动作要领时,教师可向学生传授人体组织结构等知识,让学生充分理解体育运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

(二)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在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化信息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也越来越显著。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设备,改善以往学生积极性不高,无法掌握体育动作要领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和模仿掌握各种动作要领,进而掌握各种体育技能。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利用小组之间的团结协作完成体育教学任务,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去解决问题,并利用各种现代化信息设备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这样就能通过对体育课堂内容的拓展,增强学生和教师间的交流沟通,让学生在掌握多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交流沟通与团结协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结语

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身体和素质的双重培养,并通过对初中体育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创新研究,对各种体育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教师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体育锻炼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篇13: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路探析

1.体育项目布局不科学。在体育教学中,体育项目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是顺利开展体育工作的前提, 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合理选择体育项目。在实际体育教学中,部分体育项目已经初具规模,而且还有一些体育项目取得了瞩目成绩。然而, 从整体来看,我国体育训练项目仍处在落后状态。大部分体育训练项目根本没有结合实际情况,设置的体育项目根本不能激发高中生的积极性,学生没有兴趣参与到锻炼中。

2.体育教学与文化学习不协调。 高中时期,是学生汲取知识,开发智力的重要时期,而且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与学科教师协商好,科学分配体育教学与文化学习。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面临着升学压力,将精力全面集中在文化学习中,完全忽略了体育锻炼,更甚者,部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习文化课知识,导致体育教学时间被无限缩短,体育工作根本不能正常展开。

3.不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体育教学中,有两个教学重点,即青少年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高中体育教师根本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同体育训练项目联系在一起。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重点关注项目训练,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中体育教学思路的创新策略

1.改革教学思想。在新课改大背景下,体育教师必须要发挥体育教学的独特优势,培养高中生的体育技能,同时将体育运动与体育教学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逐步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然而大部分学生面对升学压力,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文化课中,完全忽视了体育锻炼。 针对这种现象,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将快乐教育的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学中,适当在体育教学中增加一些体育游戏,开发新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充分体味到体育锻炼的乐趣。

2.将体育教材融入到体育锻炼中。由于体育场地、器材的缺乏,加之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增添了体育教学的难度。为了全面展开体育教学,体育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体育教材中的素材,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比如,高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淡化运动技能”的相关特点,可以合理降低体育技能学习的难度,也可以将兴趣相同的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参与体育游戏、体育活动,来感受体育锻炼的快乐,逐步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

3.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包含了趣味性、开放性及竞技性等特点,能够从情感上拉近师生间的关系,学生在放松情感的同时, 会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适时将德育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比如, 体育教师在课堂期间可以向学生介绍体育明星的学习史和训练方法,学生在了解体育明星的同时,会主动去学习体育明星身上具备的品质;此外, 还可以向学生讲解体育竞技项目的包含的精神,不但能够让学生扩宽视野,而且还能将体育精神融入到体育学习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

三、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

1.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逐步融入了信息化、智能化现代教学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而且加深了学生理解体育文化的程度。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大量收集和体育教学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利用摄影机、电脑等设备,为学生开展电教教学,利用音响等音乐设备让学生展开体艺训练,使体育教学实现信息化、综合化。比如教师在讲解难度较大的体育运动时, 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分解展示体育动作,使教学内容得到强化。

2.开发新的教学路径。在体育教学中,高中体育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而且还需要与学生互动, 即教师不但充当了教导者的角色,还需要扮演合作者的身份。而且新课改提出新的要求,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因此,体育教师在传授学科内容时,还应该创建体育兴趣小组,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扩展教学路径。

篇14: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新课标;思路方法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可以说经历了一场革命,它在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注重学生的人文性教育,尊重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如何焕发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活力,创新语文教学,提出以下几点思路。

一、教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学习语文

高中语文不同于初中和小学语文注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强调通过语文学习来使学生的精神得到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单单在于课堂上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洗礼,语文实践活动也是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升华的。学生深层次的思想内涵、文化品位和思辨能力都源于生活的深刻感悟。因此高中语文学习并不是坐在校园内空想,也不是进行漫无边际的学术研究,而应当是对自然、社会的精神感悟,是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学习中的美,是需要创造的,是摆脱各种习题的淹没,用想象的思维去创造;是解开各种束缚的枷锁,用个性的潜能去创造。古今中外一些优秀的文学形象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对于生活的深刻总结和升华。因此,要想使高中语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要让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来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美,通过美的感悟来升华语文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语文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人生的路有多长,语文学习的路也就多长,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总结,高中语文教学才能有所收获。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课堂教学环境

虽然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已经实行了几年时间,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仍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地位,语文课堂大多仍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于学科知识不能有效整合,过分注重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将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不能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有效联系,无法体现语文学科知识的丰富性。再就是在高考模式依然延续的情况下,学校还是把教学的重心放到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上,而对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却漠不关心。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健康向上的思想品格,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首要的就是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绝对权威的教学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语文教师要转变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一切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把学生的学习质量作为评判语文教学质量的标准。总之,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将师生关系营造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教师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通过合作探究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良好机会,让学生在交流合作学习中,不断提高自我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素养。

三、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活动的真正主角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他强调人的能力不是靠“听”来获得的,而是靠“做”来实现的,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因此,在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必须让学生做课堂活动的主人,在课堂活动中口、脑、手全部动起来,通过亲自参与和实践来提高学习的效果,这其中包括知识的获取、巩固和应用等。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语文教学过分关注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使学生成了知识的接收器,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过分关注语文成绩的高低,对学生进行机械的教育,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改完全改变了这种教学模式,尤其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创造性的意识,更谈不上创造性的成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树立发散性思维的目标,再明确思维的针对性和方向性,这也是辩证思想的要求。为此,语文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能力能够在语文教学中真正的得到提高,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五、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语文课堂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为新课改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也为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信息化教学可以将一些抽象的语文知识形象化和直观化,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使学生学获得更多地知识,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要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优势作用,语文教师必须要进行充足的备课,只有备课越充分,语文教学课堂才能越精彩,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课件制作是关键,只有良好的课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良好的语文课件可以有效整合电、光、声等各种效果,引起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语文学习中。可以说,高中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既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也更容易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

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自信心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以分数为目标,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考试来展开的,致使学生对于语文教学产生了抵触的心里,缺乏基本的自信心,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不利的。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语文成绩是不可能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和长期性,在教学中逐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信,要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的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为此,语文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可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及时予以鼓励。可以采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法,给予学生各种锻炼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尝试、大胆实践。即使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也要发现他们身上所表现的优点,并及时予以鼓励,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树立信心和勇气,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广大语文教师一定要以新课改为契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路,改革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培养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秦新宽.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软件:教学,2013,(8):30.

[2]张树义.浅议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5):75-76.

[3]秦红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J].学园,2011,(8):110-111.

[4]孙俊逸.初探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1,(10):158.

[5]王利涛.初中语文课改的误区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4):3.

上一篇:2023-2024下政史地组教研计划下一篇:关于星星的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