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不妨来点咬文嚼字

2024-07-23

生物教学不妨来点咬文嚼字(共8篇)

篇1:生物教学不妨来点咬文嚼字

生物教学不妨来点咬文嚼字

本文发表于《中学生物教学》2003年第3期

生物学科,有些专业性字、词、术语难认难记难理解。对此,老师若不予足够重视,详细解释,学生只能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得到一些没有根基和生命力的支离破碎的知识。为了给学生一个清晰正确的认知,我认为生物教学不妨来点咬文嚼字。

如字类:肝、肺、腮、脾等,都有“月”旁,是因为“月”由“肉”演变而来,所以人体(或动物体)很多器官或部位名称都带“月”旁。特别是“腺”由肉和泉会意而成,表示肉里向外“泉水”(分泌液体)。再如“肱”字:指上肢最大的骨,由此而出现的相关词: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动脉。

词类:皱襞,“襞”学生经常写错,如果从本意是“衣服上的褶”解释就便于记忆。

阑尾:盲肠上细小的盲管,可解释成肠到此将尽的末端。阑——将尽,同夜阑人静。

形态和结构:一是外部样子,一是内部构造。如胃的形态呈长囊状,结构则由内而外依次是黏膜、黏膜下层、浆膜、肌肉层。

成语类:肝胆相照,肝脏产生的胆汁毫不保留给了胆囊,因而以肝胆相照比喻人与人真心相待。

死不瞑目,因有牵挂或冤屈死后不闭眼睛。可用来解释鱼眼的结构特点,没有眼睑,永远不会闭上眼睛,鱼才真是死不瞑目。

九曲回肠,小肠长5至6 米却能盘曲在腹腔下部几十厘米范围内,可见其弯曲程度,因而常以此表示非常弯曲。

这样不仅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篇2:生物教学不妨来点咬文嚼字

河北唐山一中

无论是高考满分高分作文,还是平时考试训练的优秀作文,虽然说形式题材也算得上百花齐放,但看来看去,总觉得有那么一些遗憾,这些作文不可谓不好,但读来却总感觉到有些正襟危坐有余,幽默风趣不足——即理性有余,情趣不足。

先来看一个例子,作文是要求以成语“东食西宿”为话题来写一篇作文:

“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难指斥言(用语言来表达)者,偏袒(露出一只手)令我知之。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接下来请看三段文字:

1.要知道,天下事有美必有丑,有好必有坏,有甜必有苦,有乐必有哀,它们就如硬币的两面,谁都不可能只占有其中好的一面而将坏的一面弃之不顾,俗话说得好,“甘蔗没有两头甜”,可就有些人总妄想着“萝卜两头切——便宜尽占”,这怎么可能呢?

2.“爹地,如果地上有一张五块钱,一张十块钱,你会捡哪一张呢?” “当然是捡十块的咯。”

“爹地你很笨的,你不会两张都捡?”

看到上面那段曾经在互联网上风行一时的父女对话,不知有多少人会咧开嘴会心地一笑。其实这对父女并非只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浅薄的笑声,如果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也许你会领悟到,原来“十块”跟“五块”的抉择之间,闪耀着美丽的“兼取”智慧。

3.有一讽刺笑话。一人死后到了地狱,阎王对他说:“你生前做过些好事,投胎转世时可以照顾一下,你想投个什么胎呢?”这人说:“我想领美国的薪水,娶个日本的太太,找个法国的情人,请个中国的厨师,雇个犹太人帮我理财……”话没说完就被阎王一脚踹翻了:“滚一边去吧,有这好事我还去呢!”哈哈笑过之后,我们不禁想,这应该是对那些一心想尽占人生之美的人的绝妙讽刺吧?

这三段文字应该说都很不错,都能不错地表达文章的主旨,但如果从可读性来看,第2、3段文字就显然要优于第1段了,原因很简单,它们把道理寄寓在幽默风趣的表达中,让人在开怀一笑中就领悟到了道理,岂不是要比严肃厚重有余而风趣轻灵不足的说教好得多吗?

2004年高考海南优秀作文《苏轼的赤壁》中写苏轼的豁达时这样写: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这段写来固然不错,但这种引用诗词排比式的写法已不新鲜,下面这个素材则更胜一筹:

南宋党争,苏黄二人先后被贬,相逢于一个小面摊前,于是共同就食。面条粗粝涩口,黄庭坚食不下咽,才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不住哀叹;苏东坡却迅速吃完,望着黄庭坚良久,说:“九三郎(黄庭坚),难道你还要去咀嚼它么?”说罢,留下尚未回过味来的黄庭坚,大笑起身而去。吃面只是个表象,但却可见苏轼与黄庭坚不同的人生态度,人生之中,不可能事事如意,但是我们可以把握住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拿得起,放得下,才是智慧人生。

这段文字中苏轼对黄庭坚的揶揄,让读者在为他们心酸之时也不禁莞尔一笑,在莞尔中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苏轼的豁达。这就是幽默的力量,比之《苏轼的赤壁》中所写的,新颖性、趣味性、可读性都更胜一筹。

是不是学生们写不出机智幽默风趣的文章来呢?也未必,因为不少学生在写留言、写日记等非作文文体时,往往可以智趣盎然妙语连珠,为什么一写作文就毫无趣味了呢?

答案是:因为许多人对幽默风趣的写作风格有一种偏见。在不少教师与学生心目中,文章一但“幽默风趣”了就会显得“轻浮”、“耍贫”,不登大雅之堂,教育效果就会打折扣似的。其实,幽默风趣不是“轻浮”、“耍贫”,它是智慧的火花,这是一个人知识素养人格修养的体现,更易于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试想,谁不愿意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懂得道理呢?

那么,如何就让作文写出情趣呢?

一、要汲取生活中富有表达力的鲜活生动的幽默、笑话、故事、顺口溜、歇后语等素材,增加文章的情趣,这些素材可以来自相声、小品、短信、影视剧等。比如要形容“懒”,不妨用一段顺口溜:“大懒使小懒,小懒使门槛,门槛使土地,土地坐着喊。”这样的表达效果,恐怕要比举例来说明“懒”的程度更形象生动一些。

二、要注意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创意灵感积累下来,用作素材。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会有一些创造性很强的灵感,都可以积累下来,用作素材。比如,同学们写字有时会因粗心大意而差了一两笔,如果把这些易写错的字积累下来就可以写成这么一段文字——

“下”老师——其实是“卞”,因为他在写“卞”字时总要会少写一点——在课上讲评作文了,念了他的作文:“大阳”在天上暖暖地照着,“小白免”在草地上跑,“小鸟龟”在水里边游,他和同学们看完“魔木”后一起愉快地“回冢”……

用它来讽刺批评那种粗心大意的人是不是非常精彩啊?

三、学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来体现幽默风趣的效果。使用一些夸张、反语、比喻、比拟、引用、化用、悬念法、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法、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法,都可以造成一定的幽默风趣的效果,要比平铺直叙或一味正面说理好得多。

比如用比喻——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写“乐观”“心态”等作文)

比如用引用——有一个马虎的人,她妻子怀孕了想吃点杏,但当地买不到,于是他写信给岳父请代买,结果把“杏”写成了“否”,其岳父打开信看了半天不明白,后来猜想可能是杏,于是买了一筐信捎去,还有一首打油诗:贤婿来信要买否,害得老汉满街走。捎去一筐小黄杏,不知是否不是否?

比如用反语——我问过烦恼了,它根本不爱你,还说永远不理你,让我转告你不要自作多情!还有,健康让我带封情书给你:它暗恋你好久了,并且一生不变!(写“快乐”、“生活”

等作文)

篇3:不妨来点“思想实验”

抛开营销手段中的噱头, 思想实验在科学史上确实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爱因斯坦和哥本哈根学派在理论物理学上的很多争论都借助了思想实验, 爱因斯坦那个著名的双生子佯谬更是尽人皆知。思想实验不但以最简明、抽象的方式直指科学问题的核心, 而且大多以悖论、谜题的形式出现, 如同一场智力的较量, 让人一看之下就欲罢不能, 直到探究出个究竟。

在理科课程中, 思想实验也大有用武之地。它只需要你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就能让你置身于实验的情境之中, 得出真实实验无法得到的结论。更别说思想实验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 还带给了学生意想不到的趣味。

但思想实验似乎一直远离着信息技术课堂, 是信息技术领域缺少思想实验吗?非也, 不但如此, 思想实验其实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大有作为。

有时候, 我们头脑中构想出了一个实验, 但受仪器设备的限制, 在现实中没法实现。这时候, 思想实验就派上了用场。例如, 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并非万能, 即使在计算方面, 也有很多类型的问题用计算机难以解决, 我们就不得不借助于思想实验。计算机科学家拉里·J·斯托克迈耶和阿尔伯特·R·迈耶共同提出的“和宇宙一样大的计算机”的思想实验就是一个不错的案例, 这个实验设想了一台和宇宙一样大的计算机, 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规则, 最终得出宇宙不够大的矛盾结论。它试图告诉大家, 计算机并非无所不能, 这个宇宙中没有人无所不知。

有时候, 有些命题无法通过真实的实验加以验证, 这时我们也不得不求助于思想实验。譬如“机器能否思维”这个问题, 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研究的根本问题, 但对机器究竟能否思维的争论却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其间, 支持一方和反对一方不时抛出各种思想实验, 希望从逻辑上驳倒对手。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去探究、去论辩这些思想实验, 无疑会让他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大大加深。

譬如你认为机器不能像人一样思维, 那么你可以来回答一下1981年计算机科学家道格拉斯·霍夫斯塔特设计的“爱因斯坦大脑”思想实验。他假定我们把爱因斯坦的大脑在死亡时刻的状态全部记录下来, 存在一台计算机里, 配上模拟爱因斯坦大脑活动的指令。通过执行这些指令, 就可以实现与爱因斯坦的对话。从结果看, 这台计算机可以像爱因斯坦本人那样思维, 虽然它可能只是组成爱因斯坦的算法的体现, 但这台计算机“认为”自己就是爱因斯坦, 或者说它“实际上”就是爱因斯坦。换句话说, 在霍夫斯塔特看来, 只要一台计算机能够实现和人脑一样的功能, 那么就应该承认, 它和人脑一样能够思维。

如果你不同意这个观点, 你坚持认为人脑的思维过程是独特的。大卫·科尔会向你提出一个“放大水珠”思想实验:假设把一小滴水珠放大到一个工厂那么大, 这时H2O分子已经像一个塑料模型一样大了, 你可以走进这滴水珠的内部参观, 但你不会见到任何湿的东西。他的意思是就算你能进入正在思考的人类大脑里面, 你也只能看到一根根神经元在工作, 而思维在哪儿呢?对此, 你又打算如何反驳呢?

篇4:语文教学不妨来点重读

语文教学中,不妨时常来点重读。

一、在重读中实现视野与思想的提升

在学生中鼓励重读。既有对原有知识和传统认识的巩固,也必然产生新发现,生发新思想。高中阶段,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丰富,阅读量大幅提升,思维活跃,重新阅读经典文章。新旧认识、体验会不断发生冲突。思想、认识在不断的解构与重建中渐趋成熟。个人思维方式也将逐渐形成,前后阅读之间的经验“落差”,必然产生认识与审美的差异。而对于阅读者的体验而言,或者补充完善已有的认识,或者另辟蹊径寻求突破,甚至会颠覆自身先前的阅读认识,因此。重读必然是对已有阅读体验的整合与提升。同时,从阅读心理而言,重读往往是一种研究性的阅读,往往是阅读更仔细,焦点和问题更集中,联系与延伸更广泛,认识也更深刻;而此时经典文章的耐读性特点必将得到彰显。其为学生提供的多元解读的空间会更充足。学生的审美、探究和应用能力得到充分的张扬,语文教学的魅力则会在个性的张扬中显现出来。

例如,笔者在教完苏教版选修《唐宋诗词选读》的《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后,学生对于诗人杜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在学生的心中酝酿、激荡着,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这种情怀,思考其背后的文化心理,我顺势引导学生重读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读完之后,学生感慨万千,各抒已见:

生1:再读《出师表》,熟悉的文字在我眼前跳动,而我的眼晴却久久停留在“先帝不以臣卑鄙,偎白枉屈,三顾臣于革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不是为了荣华富贵,不是为了追逐名利。诸葛亮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走出茅庐的。

于是。后来他所做的一切,也就星得理所当然:“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北定中原。庶蝎驽钝。攘除奸凶”……

生活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感恩,懂得付出是幸福的。有时非常羡慕那些信仰上帝的人,当他们遭遇苦难,舍祈求上帝的庇佑,而当他们接受好运,也会诚心地感谢上帝。比起那些自以为是的人。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真所谓“千载谁堪报恩心”啊!

生2:阿斗,鞭打得起来吗?再读这篇“千载谁堪伯仲问”的《出师表》,联系蜀汉的结局,不难想象那句俗语:扶不起的阿斗。阿斗的确没有出息,但又一想。造成这样的结局,诸葛亮没有责任吗?

自先主托孤之后,诸葛亮就多了份责任,辅佐并培养后主刘禅。但对于诸葛亮的苦心孤诣、循循善诱。刘禅似乎并不买帐,至少没有朝着众人期待的方向发展,既然“扶”不起。就别无他法了吗?

倘若辅佐刘禅的是我老爸,可能早就失去耐心而大打出手了。

既然苦口婆心派不上用场,何必还硬钻死胡同?写这些打动后人却打不动阿斗的文字,对于一个丞相,有什么实际意义?既然三寸之舌失去了魅力,索性换张面孔,从“慈父”变“严父”好了。大展“拳脚”,重典治国,诸葛亮有做“铁血宰相”的资本;再说,蜀汉当时形势已大不如前,不如死马当活马医,医好了也未可知,阿斗“扶”不起,可也许“打”得起。

看来。孔明先生只是擅长舌战群懦、运筹帷幄,对于治家,还是拿不出做家长的威严啊。

学生的发言还在继续,精彩不断。一次重读,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的“回放”、旧有记忆的“复制”,还是一次“头脑风暴”,一次思想的升华。阅读也许时时都能产生思考和智慧,但重读经典,却能把可能以“碎片”形式存在的想法,变成比较成熟的思考、新鲜的发现,正如人们评价莫奈的画:“在他之前的艺术家所作的绘画,要求你走近域布才能看清细节,而莫奈和其他印象派画家则不同,他们要求你退后从远处观赏才能看清细节,关键是要看到整体,以及色彩、结构和情绪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才能欣赏一件艺术品。”重读经典,时间与经验的累积就是这种“空间距离”,它可以让学生以更宽的视角,去重新发现。

二、在重读中完成文本与生活的整合

文本的外延是生活,“诗人感而有思,思而积,积而满,满而作”,所以,只有带着生活去阅读,在体验中才能感悟真情,才能更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意境。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回归生活。但是,现在的阅读往往是一种“真空”阅读,是没有“生活还原”的文字符号式的阅读。当然,出现这种情况固然与学生缺少生活经验、难以与文本实现生活对接有关,但是,目前语文教学的重概念轻体验、重理解轻感悟的状况也直接导致阅读教学脱离生活。重读经典,可以完成文本与生活的整合。

高中阶段,相当一部分需要记忆、背诵的篇章是小学、初中曾读过的经典,而这些文章的背后也必定牵连着读书者曾经的经历和学习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强化这种心理暗示,用重读把文字与生活结合起来,那么,一句名言可能带出活生生的童年,一篇文章可能就是一个生动的成长过程。

例如,学生重读《论语》,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回忆小时候读书的经历,学生有这样的读书故事:

小时侯读书犯下的错误,现在想起来还十分可笑。

记得爸妈常教导我不能“不懂装懂”,可我却常常在这上面犯糊涂。一次,爸爸终于失去了耐心,严厉地对我说:“儿子,你再这样不懂装懂,我要禁止你看动画片了!知道吧,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明白吗?不能不懂装懂!”我眨巴眨巴眼睛,说明自了。

“真明白了?”

“哦。”

可我心里却想开了:知之为知之,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为不知,就是说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那“是知也”呢?哦,就是说,如果做到了前面两点,就可以说对那两个问题知道了,“是知也”嘛!

不久,爸爸又搞来问题问我。

“这个问题怎么算?”

“不知道。”

“那我讲给你听,听好了……懂了吗?”

“懂了。”

“给我复述一遍。”

“不会。”

“那你怎么说懂了?”

“不会就是不会,就是懂了。”

“啊?”爸爸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不会就是懂了呢?你倒说说看。”

一边的妈妈也被吸引过来。

我振振有辞地说:“不是孔子说过嘛,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做到这两点,就懂7啊,‘是知也’了嘛。爸爸一下子笑得从凳子上翻了下去,妈妈也笑得直不起腰,看着他们笑成这样,我也傻笑起来

后来,我总归是弄明白了“是知也”的意思,但是,这个由《论语》引发出来的笑料,却成了我童年回忆较为活泼的一页。

诗词篇章等文字是集体的记忆,而其背后的故事和读书体验却飞扬着个性魅力。重读,可以读出活生生的童年,可以读出独特的成长过程。

篇5:职场生涯:不妨来点逆向思维

经常自觉地加班加点不说,整日忐忑不安心理负担过重,害怕不知哪一天会因自己的过失而遭遣散。有位文秘与其部门经理关系甚好,但一直是“地下情”,因为公司不允许在同一单位的员工谈恋爱;有位高级文员怕失去现在的岗位而不敢生小孩,为此家庭关系紧张;还有一位员工是去年的“总经理奖”获得者,今年因一个偶尔的疏忽导致工作计划推迟完成几天,被“扫地出门”……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相信大多数白领都会有提心吊胆的时候,有过烦恼。其实,“大有大的难处”,企业竞争激烈,老板的压力并不见得比打工的少。换个角度看,员工的工作压力大也是正常的,没压力,潜能也就没法发挥。作为一名白领,如何看待职业生活?如何审视与把握面临的境况,给自己一个宽松的协调余地?建议不妨来点逆向思维,

所谓逆向思维,即当你完成任务时、当你加薪时、当你续签劳动合同时……简言之,当你觉得“开心”时,譬如老板给你加薪,你不要简单地觉得这是你工作努力的结果。自我总结一下还有什么因素,如公司认为你适合企业文化、你的沟通能力特强、暗示你在公司工作有前途、你的价值被认可……这样一来,自信心有了,努力工作就不仅仅是缘于钱的催化作用。而碰到压力、批评、完不成任务……简言之有“坏心情”时就得用逆向思维:发生了什么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有哪些解决方法?最佳方案是什么?通过分解找到产生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如此一来,往往不会再有多大压力或者说就能及时缓解压力。心理负担过重有时是自己对自己否定的一种暗示,自我宽释才会重抖精神直面困难,否则往往是自己打败自己。

职业生涯中需要一些“阿Q”精神。(闻华)

篇6:人生不妨来点“愚”

《老子》主张“大巧若拙”,后来的“大智若愚”一语便由此派生而来。石天基极力提倡为人要愚拙自守,不可自作聪明,应当说,此话确实概括了一种重要的人生哲理。以愚拙自守处世,这对人际关系的改善,事业的成功,乃至养生延年来说,确实很有帮助。

“愚”是建立在对人生的理解与觉悟的基础上的。理解人生,洞悉红尘,迈入老龄更要修身养德,把牢操守。在生活的时空里,无论是出现在社区群体之列,或是在家庭亲人之中,遇到纷争,要尽量处之以“愚”,让一分则息事宁人,退一步方海阔天空。跟大家相处,要心宽、心净、心善、心实,既不视他人的脸色而悲,也不闻他人的秽语而怒;既不被酒色财物所迷,也不为甜言蜜语所惑。要愚得正、愚得实、愚得纯、愚得诚,面对物欲诱惑,不该得的莫伸手;处理利益事务,需要舍的乐意舍,无怨无悔,心平气和。这样,就会平安健康,益寿延年。

但愚拙也应该有度,不可过偏,否则会有偷奸耍滑之嫌。只有虽“愚”犹智,才可敬可贵。现将石天基的《学拙歌》分享于下,与君共勉:

篇7:不妨来点“鸵鸟精神”

刚刚从青藏高原的孩子们身边归来的我,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慈善有了新的深入的思考。运作一个专业的企业慈善基金,便是企业善尽社会责任的价值体现。不可否认,企业舍弃一定的利润,积极参与到社会责任的实践中,可以赢取更好的企业商誉和一定“软”实力,将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同样也将给企业慈善基金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和支持。也就是说,企业社会慈善事业做得越多、社会责任尽得越多,企业的品牌力量就会越强大,企业的社会价值就会越高,然后企业从中受益回馈社会的就会更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但是,我认为企业做慈善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

一直记得温家宝总理今年初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的一句话:“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一个企业家善尽社会责任,其生命原动力在于发自内心的热爱。只有真正热爱慈善事业,才会清楚地认识到慈善的意义,才会坚持不懈地把慈善做好做长。

我们为了长久、持续地开展慈善事业,成立了专业的中华慈善总会I Do儿童基金。我们花更多的精力去考察哪里的孩子需要帮助,研究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帮助他们,同时团结更多的力量进来一起去关注和支持儿童的健康和教育。我们对四川灾区伤残孩子进行助养、助学;对地处悬崖绝壁上的“天边小学”古路村小学的孩子提供助学帮助,帮助他们下山接受正规的教育;给羌族艺术学校送去钢琴和艺术教室,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和艺术。刚刚结束的“2009I Do儿童基金慈善爱心西藏行”,则是深入到平均海拔4500米的西藏阿里地区的孤儿院和小学校进行援助,除了物质的帮助,还要对孩子们进行心灵上的引导,包括他们对外界的了解,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正确认识,以及梦想的可实现方式。我相信,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可能已经超越了企业尽社会责任的范畴,使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做更多的是源自心中的一份热爱。

有些企业家指出,现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不少企业效益滑坡,连经营都自身难保,还有何气力去谈社会责任?而很多坚持不懈去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将一腔热情投身环保、慈善等事业,结果却被贴上“炒作”的标签。如此,企业动力何在,还有多少愿意拿效益来奉献给社会的企业敢于承担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呢?

不能否认,众多慈善行动中不排除有些人在作秀。但我一直认为,做慈善,是什么理由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事。对于现阶段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的现状来说,只要它是实实在在地做事,做的事情符合国家大势,对人对事对物没有伤害,不管它是不是在作秀,都不要一棍子打死。相反,倒应该多一些鼓励与喝彩。即使它是在“作秀”,这样的“秀”,多作些又何妨?起码可以带动企业、带动社会上更多的人来关注并参与慈善事业,给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更多的帮助。我很赞同这样一个观点——没有理由的慈善是空洞的,不能持久的,企业发展了才能继续慈善。我们应该理解所有做慈善的人,不管功利性如何,做的事情是不是纯粹,不管钱有多少,至少他们是在做有益他人的事。

一位商学院的老师曾提到企业家的“鸵鸟精神”。鸵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总是把头埋进沙子里以示安全。这种不敢正视危险的做法在企业经营时是万万不可取的,但在处理一些不必要的流言时,却非常奏效。当一个企业连行善都受到质疑的时候,就需要这种“鸵鸟精神”来保护自己。

篇8:不妨来点素读

在所谓“读图时代”、“速读时代”的“后阅读时代”,花里胡哨的图片与文字混合拼贴,画蛇添足的美工设计辅之以物欲横流的各种消费新主张,令人不知所措。一天晚上,当我在网上浏览到这样一个词:“素读主义”,不禁眼前一亮。

现在许多杂志书籍本身是读图时代的产物,重提以文字为主的“素读主义”就是要直面文字,与“速读主义”唱反调,用大脑去联想行云流水、飞沙走石,而无需借助繁杂的图说,更超脱功利心的驱动,但求心灵之滋养。

在一篇访谈《阿城:大家对我有误解》中,又一次看到了“素读”这个词,阿城将“素读”解释为“你不带你的意见去读”,将“素读”带到一个新的境地。

记得小时候读书,总是先看前言、作者介绍、甚至别人对此书此人的评说论述,从而使自己读书时容易理解,加深印象,有的放矢。久而久之养成了这种习惯。岂不知,这种读书方法易使别人的看法和思想先入为主。

我们现在容易走极端,要么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要么都成了批判大师:才看一眼、一段,还没有把别人的意思完全弄明白就开始提反对意见。交流的前提是必须知道别人完整的东西,否则我们学到的只是皮毛而已。

筑波大学的加藤荣一教授有一本著作叫做《天才满世界》,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1991年3月1日,我在竹村建一先生的宴会上遇到了创业家井深大先生。我向他请教“使脑子变聪明的方法”,他回答说:“就是要大量死记硬背啊。古代日本人的做法就是‘素读’——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籍。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都作过这种‘素读’练习。”

很多人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经典晦涩难懂,不理解内容也能起作用吗?回答是肯定的。中国古代私塾教学,都是以“素读”启蒙。正因如此,有识之士倡导发起“经典诵读工程”。

另外,由于职业关系,我工作全依仗电脑,久而久之,阅读变成了“鼠览”——鼠标浏览。因为快,所以马虎。虽然“鼠览”在阅读速度和信息量方面要胜出传统的阅读方式,但快速却无快感,经眼的东西如过眼烟云。“素读”就如同饮功夫茶,在慢悠悠的品咂中体会个中意境和韵味:“读懂文本、读懂作者、读出自我、读出社会人生”,这样的阅读才有意义。

(责任编辑 赵雨希)

上一篇:家训家风教育心得体会下一篇:通信机房施工作业安全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