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的认识

2024-06-20

对美的认识(共9篇)

篇1:对美的认识

我对美的理解

何为美呢?美无处不在,秀丽的山川是美,无限的草原是美,奔腾的河流是美,辽阔的海洋是美,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社会生活的领域中,在文学艺术的殿堂内,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到处留下美的踪迹。

在这里,我索性将美分为两种,那便是自然美和艺术美。说起自然美,每个人的心中不由得浮现出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或许是春天的繁盛,夏天的葱笼,亦或许是林间的小鸟,花丛的蝶蜂等等。自然美就是这样,呈现着自然事物的美妙,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自然美产生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因此,自然美作为一种经验现象而被人们欣赏和感受。同时,自然美的范围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如果说自然美是一种经验,那么艺术美便是一种创造,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因此,艺术美是人们在自然美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再现的美,是人类的一种智慧的结晶。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美的享受。

美是无处不在的,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心来找寻它。希望忙碌的你,在些许空暇的时间里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融于万物之中,深谷幽兰,孤芳自赏;出水芙蓉,亭亭净植;松间明月,柔光似水,享受那朱自清般的“静”,体会自然与艺术和谐的美。

篇2:对美的认识

漂亮的外貌,令人赏心悦目,无可否认也是一种讨人喜欢的美。但是,人的美,与风景美、建筑美、工艺美、动物美等又有所不同,它比后者具有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物”的美,来源于你视觉的直接观照,而人的美,除了眼睛看到的外表美以外,还在彼此的交往中感受到其内在的品行美,人格美,灵魂美。外表美能令你心醉一时,而灵魂美却能令你感动一世。莱蒙托夫的名著《当代英雄》中说:“有些人的外表乍一看并不使人感到愉快,但等你的眼睛从他们不端正的五官上窥见一颗饱经沧桑的崇高心灵时,你就会喜欢他们了。”反之,你一旦发觉美人儿的言论举止,俗不可耐,甚至其花容月貌下竟包藏着一副蛇蝎心肠时,你还会觉得她们可爱动人吗? 虽然说“人不可貌相”,但是现今社会,多半是以貌取人;而且所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或是“女为悦己者容”,基于这些理由,把自己打扮得美一点似乎没有什么不对。可是如果将打扮看得太重要,变得走火入魔,又太过分了。就像在“东施效颦”的故事里,西施颦眉捧心看起来之所以美丽,因为那是她自然的举止,并非造作而来,东施刻意模仿,反而成了丑八怪。所以,真正的美必须从内心散发出来,如果没有美好的内心质地,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美。

真正的美,需要长时间慢慢的体会。第一印象的美,则是看到容貌或表情所留下来的瞬间印象,很容易伪装、骗人。所以,一个人的美丑,需要经过相处才能知道。如果第一印象看到是美的,以后也愈看愈美,才是真正的美人;如果不是真正的美,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后,就会由美变丑。所以第一印象的美不能做为判断的标准,因为有可能只是化妆的效果。

鸡尾酒会上有一位漂亮的女士,无瑕的肌肤、高雅的服饰,曼妙的身段。但不可思议的是,她却形单影只。虽不断有人与她攀谈,但很快又相继离开了。而同时在酒会上还有一位矮小、秃顶、獐头鼠目的男士。他身边总是簇拥着很多人,大家谈笑风生,气氛融洽。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使自己的身材更健美,你可以上健身房锻炼,也可以做皮下脂肪切除术和填充手术。为了美容,你可以借助化妆品和整形手术,还可以植发。总之,可以有很多方法使自己的外表更加漂亮、英俊。不过你的内在美如何提升呢?你是否可曾努力提升自己的内在美呢?如果言行令人生厌,思想浅薄,再美的外表也会令人生厌。虽然你会暂时吸引别人的目光,但无法保持人们对你长时间的注意。鸡尾酒会上那位佳丽的思想浅薄,而獐头鼠目的男士却极具内在魅力。这就是这位男士比那位女士获得更多注意的原因所在。

那么,你怎么做才能提升自己的内在美呢?

要得到一份内在的美,你必须让自己的思想置身于浮躁的社会之外,以一种发现美的眼光看世界,一种感恩的态度对待外界。这样在看大自然的时候你会有更多的感悟,看书的时候你会有更多的领悟,更能体会到其中美的内涵。有了广博的知识,更要紧的是培养出独特的思考方式,你的内在气质不自觉的就流露出来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体之美也会逐渐消逝。但内在之美却不受岁月影响,而是随着智慧与阅历的增长,更加富有魅力。

你的谈吐是体现你的内在美的窗口,正如人们可以通过欣赏你的外在美一样,人们也可通过聆听来体会你的内在美。

篇3:对美的认识

展示音乐自身的美,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发现音乐美, 体验音乐美, 是体现和实践审美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音乐各要素 (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 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让学生亲身感受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音乐, 而不是进行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要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 感受音乐的魅力, 产生情绪的反映和情感的激荡, 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进行支离破碎的讲授;坚持音乐概念和音响的尽量统一, 摒弃对于一般音乐教育来说几乎是毫无意义的记忆概念;淡化教育活动中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 强化师生双方主动投入, 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强调音乐与语、数、外、政、体育、美术等其它学科结合教学, 实现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 从而达到“育人”而不是单纯“育才”的教育目标,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在音乐教学中, 我们要遵循音乐的规律, 让美的音乐给孩子美的享受。

一、听觉与视觉相结合, 感受音乐的形态美

音乐是声音艺术、时间艺术, 是从听觉上去感受美。美术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是从视觉上去获得美。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 就是从听觉与视觉两个感官、两个侧面去感知, 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产生“1+1>2”的整体效果。有人说音乐也是一幅画, 是用音乐作色彩、旋律作线条描绘出的用听觉去观察的心灵之画。你看音乐中的do、re、mi、fa、so、la、xi与美术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是多么奇妙的组合!

音乐的本质是听, 听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理解的过程、加强记忆与锻炼思维的过程。音乐是听者从听到的音响效果 (包括音高、音准、节奏、节拍) 中体会旋律和情感的。但是, 对于中学生来说, 他们的认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由于受生活、环境、知识、经历的限制, 不可能对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事物和意境都有深刻的理解, 单靠听难免会产生厌倦感, 也就不能全身心的投入, 无法深切感受音乐的美。因此, 把听觉与视觉结合起来, 就是把有形的色彩融入到无形的声音中去, 让音乐呈现出色彩鲜艳的画面来, 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形态美。因此, 我们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插图, 这些插图往往直接点明了歌曲的风格、寓意背景、提示主题。例如:八年级贝多芬《田园交响曲》之《暴风雨》一课中的插图、话剧、散文诗等就一目了然地展现了音乐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我在教学生之前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这样就直接帮助他们感知和理解了其音乐风格, 对乐曲的表达就更准确, 真是既开阔视野又加强记忆更启迪思维。

二、欣赏与活动相结合, 感受音乐的动作美

音乐具有运动特性。音乐教育家柯伦达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的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 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在新的课程标准设定的领域中, 把传统的唱歌、游唱、器乐、识谱与视唱等整合在“表现”里, 而最具“表现”特征的舞蹈, 正是渗透体育活动来展示和表现音乐美的有效手段。舞蹈与音乐, 本就是一对孪生姐妹。音乐的一些显著特征如速度、节奏、力度等本身就具有活跃的动作性, 音乐特征的发展变化 (如力度变化、节奏变化) 和不同的风格 (如进行曲、摇篮曲) 光靠欣赏或者讲解, 并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无法在记忆中烙下烙印。只有通过身体的运动, 比如摇摆、跳跃乃至肢体的抻曲等作出反应才能事半功倍。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 我让孩子们跟着音乐做动作, 有些学生很自然地做起了连绵起伏的浪, 展现黄河水汹涌澎湃的场面……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体会了黄河的气势磅礴还对歌曲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时, 他们的身体也就成为了一种乐器, 情感就能得到抚慰。

古人云:“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说的就是情有所感, 心有所动。当欣赏与活动得到完美的结合,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有声有色、情景交融, 音乐的动作美就得到了最佳的体现。

三、语言描绘与想象相结合, 感受音乐的内涵美

音乐最主要的审美特征是情感体验, 其心理过程是感知—想象—体验—理解。感受与鉴赏是一种感知。当我们深情地唱起《我爱你, 中国》, 眼前就呈现出了巍峨的青松、无边的森林、南海的渔火、北国的飞雪……思维涌动起无限的遐想, 沉浸于美丽丰富的意境中, 使我们由衷地赞叹祖国的广袤无垠、深邃内敛及永不屈服的坚强意志和精神风韵。但想象不是幻觉, 它是以感知作为基础的思维活动, 对于中学生来说, 想象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描绘。教师的语言描绘帮助了学生更准确地欣赏了音乐。尽管音乐有不可指向性的特征, 学生的领悟也各不相同, 但是师生之间这种知识、心理、情感互相交流相互传递, 是任何媒体都无法替代的。

音乐教育毕竟不是语言文字课, 因此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 要有鲜明的文学色彩, 普通话标准流利, 字正腔圆, 如同音乐一样有旋律、有节奏、有力度、有速度, 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变化有致、紧松有度;其次, 能准确精练地表达作品的创作意境, 诠释其思想感情, 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让音乐形象鲜活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进入到音乐的神奇瑰丽之中从而受到艺术的熏陶。所以优美的语言表达是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和启迪, 这种语言美与音乐美的和谐统一, 才是音乐内涵美的魅力所在。

四、知识技能与表现发挥相结合, 感受音乐的创造美

现代音乐教育的目的已经从单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特点的全面素质发展, 因此, 尽量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 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长, 自我发挥、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现、自主地创造, 这是我们所期盼的音乐教学。

架设与提供让学生展示表现的平台是音乐教授得法的重要标志。比如, 在初一创编歌曲一课时, 我采用了《两只老虎》。学生们争先发言:有的说这首歌太简单了, 有的认为我们可以改变原有的歌词, 有的认为可以加上动作……同学们各抒己见、相互补充, 使得老虎这个音乐形象更清晰、更准确、更生动、也更丰满。孰不知此歌也有一定的难度。创编歌词:“两只老虎, 两只老虎, 跑得快, 跑得快, 一只没有尾巴, 一只没有眼睛, 真奇怪!真奇怪!三只老虎, 三只老虎, 跑得快, 跑得快, 一只没有尾巴, 一只没有眼睛, 一只没有耳朵, 真奇怪!真奇怪!四只老虎, 四只老虎, 跑得快, 跑得快, 一只没有尾巴, 一只没有眼睛, 一只没有耳朵, 一只没有鼻子, 真奇怪!真奇怪!……”一个接一个, 并且按秩序唱。这就是说, 我们教师应成为学生音乐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引路人, 细心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干”的氛围, 帮他们排忧解难, 鼓励他们异想天开。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心灵观察世界, “一千个人头脑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很正常的艺术效果, 绝不能横加指责, 讽刺挖苦, 因为你熄灭的很可能是一个未来天才音乐家的灵光。

音乐是艺术, 艺术教育最本质的、最独特的是审美。音乐, 只有在以育人的前提下, 才能由“美”向“善”达“真”。在音乐教育中, 努力引导学生真正地感受音乐的形态美、动作美、内涵美、创造美, 提高他们鉴赏音乐的能力, 形成审美情操, 完善人格发展, 那么音乐教育一定能丰富多彩, 日臻完美, 音乐教师们也就无愧于创新时代赋予的高尚使命!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2003年第三期、第四期.人民音乐出版社

[2]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对美的认识

在根雕创作的过程中,让根的自然美与艺术美有机地统一到作品中来,我们知道根雕艺术早期是一种技艺。随着一断地发展,创作者全身心投注而创造精神性的产品,人们以自己直观到的表象为依托,将情感、认识、意志统统投入其中并凝为一体。而根雕作品的艺术美的来源可用唐朝张璪一名言所括“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一、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认知

根雕艺术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息息相关的,它的素材来源于大自然的泥土与石缝之中.最初的根雕作品多是模仿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形象,及人们想象中的神物之形.人类对自然的变化深刻认识,使人类能够在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并运用自然的规律创作了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文字、宗教、雕塑等等。人们热爱它才孕育出伟大的艺术,成为人类精神的食粮,违背了这个规律,人类不可能存在,也就不能产生艺术。与自然保持着和谐,让人有信念,平静地生存在社会上,这些思想又渗透到了艺术领域,绘画、雕塑更为之直接,如敦煌艺术和永乐宫艺术都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对人类的精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人类在生存过程中成了精神支柱。艺术的创作离不开自然,那么观察自然,了解自然也就成了艺术家的职责。真正的艺术家会根据自然创造出伟大的艺术,这种艺术陶冶人、鼓舞人、使人的精神得以升华。“师法自然”成为对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艺术从启蒙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阶段,从中外的岩画艺术看,都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开端,描绘的形象都是自然状态中的人和物,尽管人物、动物等各种形象简单,描绘得也不很准确,但它是艺术的启蒙。原动力是伟大的,没有它就没有后来的完美。从岩画到雕塑个是艺术的一个飞跃,在雕塑艺术上有了比较完整的图案纹样,而且立体造型更准确、更形象、更生动。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在根雕创作上反映得也比较明显,一件件长得奇形怪状的树根通过艺术的加工,变成了一件完美的作品,如《青春之歌》其自然成型的根的线条简洁、流畅,具有一种动态之美非常适合塑造。经过仔细观察、揣摩,观其形如一对青春活泼的青年敞开心扉在无垠的原野中飞奔,秀丽的长发在风中飘动。于是动手截掉多余的根枝,使作品的主体形象突现出来,然后刮除根皮,配以底座,进行分阶段的打磨,使作品表面光滑。再调制虫胶漆,上漆处理,以保护其不易受潮,最后对作品上蜡抛光数遍,保持了根原始造型及木质纹路不变,这样一件作品便成功完成了。作品展现了一对人物的青春气息,那种活力让人激情澎湃,作品如同写意绘画,了了数笔,便勾勒出人物的鲜明的形神动态,刻画出她们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春风中步履轻盈地去追求明天的灿烂和辉煌,塑造了出青年男女意气风发的动态之美。再如作品《苦禅笔意》其一部酷似一鹰头部,而且颈部也长长的伸出,枯根高低不平,如同鹰的身羽,鹰的头部自然生成一小孔,从侧面看似孔中有小瘤,恰似眼珠。鹰的后翅膀稍做雕琢即可,再配以与之对比明显的檵木树根为底座,如一鹰歇落在树枝丫头,警视远方,其形神状态如同李苦禅笔下的苍鹰。

二、创作中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在根雕创作中,要把握好“似与不似”的度,作品既不能媚俗,也不能欺世,“媚”是非美,真正的美是来自于作品的意境内涵,这是艺术创作的真谛,不能够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好的艺术作品。艺术家是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是人类精神的引导者,应该为社会为人类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对文学、历史、哲学、书法等都要有广泛的涉猎,丰富个人思想,提高个人素养,同时还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探讨研究。研究它的发生和发展,研究它的创作规律,从而创作出新的优秀作品和文化,使中国的根雕艺术在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根雕创作绝不是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自然,而是从自然界中寻求美的东西加以提炼。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物的美较艺术美的优势:其一是丰富性;其二是生动性;其三是形式与内容结合的有机性。自然物的美一般是分散的,艺术美则具有集中性。自然物的美一般与丑并存,是芜杂的,艺术美则对之去粗取精。自然物的美是易逝的,艺术美具有永久性。艺术美是具有较高审美能力的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其中包含了慧眼和匠心。外师造化,才能获得鲜明,独特而丰富的表象积累.创作者的灵感常常来自于树木、云彩、波浪、山石。艺术家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艺术美是根雕创作者的心灵接触外部自然而形成的美的具体形象的符号化,即借助根这个媒介将自然美凝聚于文化世界之中。

三、结语

根雕创作是对根材这个自然美的载体,进行艺术美的加工和再造。根雕创作是一门独特的造型艺术,只有在创作中把根所固有的自然美与创作中艺术美融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形与神的完美结合,做到”天人合一”,才能将有2千多年的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朝闻.审美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朱光潜.无言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篇5:浅谈对书法美的认识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象征,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书法在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书法之美在德在情,书法的美在于表现书法家的气节,人格。让大学生领会理解汉字文化以及书法艺术的深广。可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塑造完美人格。

对审美追求而言,大学生已完全具备这方面的能力。那大学生书法还应“从楷书入门”吗?回答是可以从楷书入门,也可以从非楷书入门,如从篆书入门、从隶书入门、从行书入门等都可以。只要学习方法得当,能够坚持下去,都不是难题,加之其创新意识创新,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往往会创造出自己的风格,这对提高他们对书法的兴趣是大有益的。

经过一学期的书法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及网上一些资料的阅读我在三个方面自己总结了一下关于对书法之美的认识:

第一、书法欣赏是一种认识活动,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虽是点画、结体、章法等具象构成,但作为艺术品欣赏时,必须透过这些现象领略其力感、情感、气韵、风格......等所产生的蕴涵美,所以书法艺术又具有相当抽象的特点,这就更需要较长时期的静观默和反复的揣摩玩味。有时面对一幅作品,粗看似乎平淡无奇,细看才发现有惊人之妙,以致越想看,越看越爱看。

在欣赏书法艺术过程中,还要求对不同的书家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作者当时的情感状况和时代背景研究其异同,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前人包书法作品所作的艺术特点的概括;才能作出自己恰如其分的评判和深入的理解作者理解作品;才能把自己的欣赏水平提到更高的阶段。

第二、书法被誉为“有情的图画,无声的音乐”。书法欣赏也像美术、音乐欣赏一样,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欣赏者不要像认字一样把书法作品看成一些刻板抽象的符号,根据具体构造与意象结合,感受书法之美。

第三、书法欣赏要带有主观色彩,书法欣赏既然是一种艺术再创造,就必然带上再创造者的主观色彩。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们对这种审美的主观性的生动说法。书法欣赏因人而异,各有所爱:有的喜欢欧体的险劲美,有的喜欢颜体的浑朴美,有的喜欢柳体的挺美,有的喜欢赵体的遒丽美......。即使同一个人,随着年龄、文化素养、实践经验乃至情绪等变化,对同一件书法作品也会有不同的审美感受。这是书法欣赏中的正常现象。但这并不是说书法审美没有标准;可以任何艺术都是有一定的审美标准的。

书法作为民族文化的精萃,不仅仅要懂得欣赏,更要求学习和掌握它。在书法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大力开展书法教育,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培养书法专业人才的需要,更是普及推广、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做为跨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注重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各方面的才能,构建自身。

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通。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当代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去继承这一传统,练好中国书法。在老师的指导下能从趣味性、知识性的角度来学习书法,让当代大学生增长很多知识,达到知识与技能共同提高的功效。另外,有重点地选择一些历代名家作品来品读和欣赏,可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领略书法中蕴含道理与人生,从而激起学生们继承发扬民族传统的决心与信心,激发爱国热情。

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书法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欣赏和喜爱。人们为什么会喜欢她呢?正是因为她能示人以美,触发人们对美的感受和联想,它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大学生多少不一对美应该在自己的心中有所定义吧。因为它是一种美德我们才去研究它、创造她。汉代的杨雄曾说过:“字为心画”,即书法是表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美的书法能通过形象而又抽象的线条使欣赏者获得美的享受,并能够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练习书法实际上是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还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所以说,学习书法是美育的有效手段。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容美丑是先天的,但字写得美却可以靠后天努力而获得,字是人的另一个仪表。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许多人喜欢在家中挂一幅书画作品以增加点书香,这不仅是装饰,也体现个人的品味,同时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对于孩子们来说,把他们带到书法美的意境中去,让他们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则必定会有全新的发现,久而久之,也就会有闪光的自我。这些在电脑中又如何能显现呢?

目前,中国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的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比较孤僻。练习书法则是调节心理素质、规范行为的好办法,可以使学生进入相对静止状态。现在的学生不是不聪明,而是太马虎,不认真,不专心。而练字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心静气和,端正姿势,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就可养成严谨认真的好习惯。同时,大学阶段,是最缺少的韧劲与耐力,也恰好可通过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来获得,纠正草草了事、粗枝大叶、马虎的毛病,从而养成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好习惯。事实证明,接受书法教育的学生能获得一种极强的协调和自控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培养其他技能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在了解了中国书法对大学生在提高综合素质、陶冶情操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之后,对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书法教育已经尤为重要。

随着书法学习实践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感悟力、分辨力以及创造力就会越强,对书法的虬劲之美、刚健之美、丰满圆润之美等等的鉴赏能力也会发生质的飞跃。

最后我想呼吁大家,书法是艺术之美,更是中华之美。我们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振兴中国的经济,更是振兴中国的文化。让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壮兴下去······

生命科学学院09102班15号

篇6:对美的认识

班级:草叶111班

姓名:付登冰

学号:1109050049

电话:***

上课时间:周六3、4节

论在音乐鉴赏中对音乐的认识及美的体验

内容提要:从音乐中,我们获得了轻松愉快。从音乐鉴赏中,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对美的认识,音乐是一种眼睛看不见的美。在音乐鉴赏中对美的认识,是实现音乐审美的基础,是衡量音乐审美能力的关键,是文化构建的历程。

关键词:音乐鉴赏 美 情感 艺术

随时随地,只要方便,就会不由自主打开手机中的天天动听,戴上耳机,享受那轻松愉快的美。伴随着自己对音乐的喜爱,当在选修课中发现音乐鉴赏这门学科,就毫不犹豫地选上了。在音乐的世界里,我不用在意学习、生活、家庭的压力,我只需要静静的享受,享受着音乐带给我的轻松美好。

音乐鉴赏课,让我体会到了自己平时欣赏音乐的局限性,从这门课中,我发现了音乐,不仅仅是美丽的音喉伴随着动人的乐器之间的组合,还有生活中的锅碗瓢盆也能发出美妙动人的声音,音乐真是随处不在啊。音乐鉴赏课让我手机里的音乐从只有以周杰伦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到世界经典音乐再到民间传统音乐。我发现,音乐的美不仅仅在流行音乐中,音乐的美是无处不在的。

平日里看到有人报着一个大吉他,面前摆着一本画满了各种各样音乐符号的乐谱,我总觉得这样的人很厉害,可以看懂那些对于我来说却是“天书”的乐谱。也许是很长时间没有接触正式的音乐谱曲了,我没有上音乐鉴赏这门课之前连“哆来咪发嗖啦唏”都记不全了。在脑海中一直都以为1,2,3,4,5,6,7这七个阿拉伯数字只是数学上的数字符号而已无形之中已经忘记了它们在音乐领域的重要地位,也正是这7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和一些延音符等音乐特殊符号组成了一篇篇音乐乐谱,而在这些乐谱中又产生了多少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名曲。《西班牙斗牛士进行曲》一种激昂欢快的节奏向人们生动而形象的描述了斗牛士是怎样将红了眼的公牛驯服;而贝多芬一次灵感偶然之间的创作《月光曲》让我们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一直不知道外国人是怎样将中国的《梁祝》演奏的是那样的美伦美奂将一种凄惨之美演奏到了极至;在上课的时候没能够听到著名的《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但是以前听过几次,是跑了几个店才买到的阿炳先生《二泉映月》。听过之后,我是长时间的沉默,不知道是乐曲中的哪根琴弦拨动了我的心,我记得在网上查找音乐鉴赏论文的时候看到了世界十大指挥家之一的小泽征尔评价《二泉映月》的一句话:“只有以下跪的方式,才能真正的倾听《二泉映月》”。我看了以后觉得有些奇怪,有必要吗?那只是一首乐曲而已,何必要跪着听。我既然这么想,我想会有很多人以为我不懂音乐,事实也是如此,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有听过《二泉映月》这首曲子,而自己也终于对小泽征尔的话有了一点点感触,《梁祝》的凄凉之美只是让人感到无法自主人生无奈以及主人公为自己命运进行的抗争,而《二泉映月》产生让人在沉重生活的压抑下跪的欲望,却是让人无法选择。

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义勇军进行曲》,中国人民内心的坚决,顽强的意志,作曲人满怀的崇高,神圣,庄严都融进那雄壮的旋律之中,无论何时何地听到都热血沸腾,充满希望,让听者蓦地升起对崇高的一团敬畏与仰望。又如在欣赏陈钢、何占豪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梁祝二人真挚的情感,音乐主要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 ”、“化蝶”为情节展开,大提琴与小提琴交相互应的音乐形式让人印象深刻,欣赏者可以从中清楚的体味主人公的情感。

从音乐鉴赏中,我体会到了一种看不见的美。那种美,是从眼睛无法欣赏到的美,是只属于耳朵的美。而音乐鉴赏课,又给我带来了耳朵欣赏的不一样的美,从这些美中,我的境

界得到升华,我们不仅可以从音乐中减压,还可以从音乐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妙,音乐鉴赏让我们更加快乐。

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近年来,我国大学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其实是在追求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素质教育建立在和谐教育对素质的全面理解上。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应该从各方面全面的提升自己,而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音乐是一种艺术,一种极其高雅,能带给人听觉美妙享受的艺术,而且音乐也是其创作人心理的一种宣泄。时至今日,音乐也分为不少派流。我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欣赏高雅的音乐而改变什么,在我的印象中那些用乐器演奏的乐曲也只有在音乐厅里演奏时才能展现它们的魅力,而摇滚音乐作为一种外来的音乐的派流,我觉得它更适合于那些追求潮流,喜欢刺激的青年人身上,而校园民谣是针对一个时代或者是一个固定的区域,校园民谣以真诚与纯洁为标志,给人们留下了青春的证明与印记。我不知道在我的思维方式里我是怎样定义音乐的,也许喜欢音乐就和喜欢人一样,都是感情在一瞬间的爆发,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的头脑里存有怀古的情感,不管是对音乐还是对待生活,偏爱那些古典而又有些怀旧的音乐,就像《涛声依旧》,《如果再回到从前》,《一生爱你千百回》,《祝你一路顺风》等等.在听这些歌曲的时候心中总有种特别熟悉的感觉,就好象是自己心中的情感与音乐达到了共鸣,这些歌曲所渲染的氛围有时候就好象在写我感情一样。一个人的时候,我总喜欢将MP4的外音调到最大的声音,走一路就洒下一路歌声,我没有在意别人的看法,在我听音乐的时候我的心里只有我自己,一个人静静地享受那一刻的心情。

篇7:对于美的基本认识

网传082班

0808821069商冰涛

自古人们就开始研究美,对于美的定义已经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因为美感对于任何一个有意识的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但对于美究竟是什么,却似乎总是无法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课上听了才知道,原来美真的是一个难解之谜,关于美也产生了不少分歧。给美定义的想法似乎比审美过程更具有诱惑力,这就象人类可以见到上帝的愿望比信仰上帝更强烈,只是这种愿望因为一直无法实现而淡忘。而美却并不如此,因为我们都察觉到美的存在,却不像上帝那样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美的感受是如此地真切就像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

在谈我对于美的认识之前,可以先来看看哲人眼中美的: 我们先了解古希腊哲学对美的理解,柏拉图的美学与其哲学一样是基于理念论的,美的理念是美的具体事物,之所以美的惟一和根本原因。肯定和谐是美的基本特征,认为不仅艺术,一切合理的完善的和美的事物,都像音乐一样达到内部各种倾向、力量的和谐。还有一个希腊修辞学家郎吉弩斯提出了另一个美学范畴——崇高。《论崇高》“从生命一开始,大自然就向我们人类心灵里灌注进去一种不可克服的永恒的爱,即对于凡是真正伟大的,比我们自己更神圣的东西的爱。”认为艺术应具有崇高的风格,作者须有“伟大的心灵”,崇高不是别的,正是“伟大心灵的回声”。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提出 “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认为“美和愉快的都不过是我们的判断和对象之间的一种关系”。休谟认为对于美决定性东西还在于“人性本来的构造”、“习俗”或者“偶然的心情”,审美活动“用心情借来的色彩去渲染一切的自然事物”。卢梭在《论科学和艺术》中认为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兴起,人类失去了“那种天生的自由情操”,人类应该回归自然情感中。鲍姆嘉通提出应建立一门专门研究感性认识的学科,叫做“埃斯特惕卡”,认为美是“感性认识自身的完善”。黑格尔《美学》中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正是概念在它的客观存在里与它本身的这种协调一致才形成美的本质”。自然美是理念发展到自然阶段的产物,艺术美是理念发展到精神阶段的产物,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只有通过心灵理念才能变为真正真实的和显示的,才能具有自由和无限的形式。

不同于那些哲人,我从小就对美有着自己的认识。那时候认为美应该是和丑相对立的,觉得不美的就是丑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美是因人而异,因情而异,因景而异的。有些时候,即使表面看似不够美的人或事也会给人以美的震撼。

我认为美是从生活开始的。有人说过“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我觉得美也是如此,它是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它充斥着我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世界。就像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定义,坚持美以及艺术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强调现实美高于艺术美,反对纯艺术论。艺术再现生活现实,是生活的代替品。就连哲学家和艺术家们对于美所给的定义都不同,那么我们这些普通人对于美的理解更是多种多样了。从上述的简单罗列可以了解美的定义同样是两种倾向,即唯物的和唯心的。我认为美是意识的产物,美感是意识对于美的感受,而物质更多的只是审美的对象。由于不同意识的观察美存在着不同的角度,因此对于美的理解是不同的,而我觉得这种不同恰恰是美之所以为美的一个重要理由。总觉得能让人身心愉悦,积极向上的也可以称之为美的。国庆期间去了黄陂的木兰天池,很清净的感觉,清新,美丽。一切摆在眼前,老师课本上讲的东西,现在终于可以见到并且伸手还可以触摸的到。不再是那些空洞苍白的文字,而是实实在在的景物。那里的山、水、瀑布都让人觉得向往,我想生活在那种环境里,人也会变得清爽许多吧。那里的一切我也想称之为美的,因为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舒服,好像可以忘记所有不愉快的事。我觉得美对于我们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定义,也并不在于发现它的本质,而在于我们对美的理解,在于美在某种意义上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篇8:美术辅导与审美的一点认识

实际教学辅导中, 许多美术教育工作者有这样的体会, 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 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 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 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 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 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 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 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 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 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

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 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 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 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 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 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问, 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 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 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 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 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2 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2.1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 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 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 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 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 因价值不等于评价, 它们之间可以统一, 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 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 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 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 一个时逢喜事的人, 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 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 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 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 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 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 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 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 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从中我们看到, 减弱客体媒介中所粘附的非审美信息和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 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 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 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 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

2.2 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 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 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 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 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在欣赏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 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 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 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 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 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 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2.3 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 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 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 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 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 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

诚然, 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一种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 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 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伪敏感”, 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3 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3.1 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 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 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 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 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 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 乍一看, 使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理性秩序下的欢快气氛。这种错落有致的点线面构成失去了现实形象的支持, 使我们感受而不是看到, 事物在运动中处于一种均衡缜密的网络系统监控下的普遍经验。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 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 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 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 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迸发出来。如井字形直线象街道、大小色块象建筑物等。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 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 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3.2 欣赏与形式分析

在这一阶段的评价, 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比较长久地固定在作品上, 并试图把握其中那些相互作用着的主要成份。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 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 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感知, 是动态的。而剖析是将形式分解后逐一定格, 是静态的。在教学中, 两者缺一不可。一方面, 我们需要直觉形式, 但不能把直觉神化。另一方面, 直觉后的理性分析帮助我们了解所能直觉的东西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我们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尽管对形式的剖析会使欣赏失去了愉悦性, 但对提高形式的直觉水平是极为重要的。整个教学是一个从引导感知→分析 (史、概念、形式因素) →再感知的循环过程。通过这一过程, 使学生的直觉水平从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的高度。

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已毋容置疑了, 然而, 在对作品分析时所使用的语言、方法及教具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如, 在构图分析时, 可将相似和相反的作品进行比较, 卡尔夫的《有银水壶的静物》是一个“金字塔”形的构图与塞尚的静物画不同, 具有稳重的矜持感。再如色彩分析, 可以将色彩强烈的作品制成黑白灯片或教具画进行对照, 使学生体会色彩在画中的作用。如果要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构图的均衡作用, 可以抽掉画中某一部分的色彩和形象进行试验。这种视觉实验性教学对高中生来说, 是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的。当然, 教具的设计必须是经济又合理的。随着教学不断深入, 形式的分析从笼统简单向细微复杂发展。可以说, 对整体形式意味的感悟和对局部形式因素的体察和剖析都具有非生物学的意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 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 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 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的态度, 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 一味迷信和排斥都不能揭示多种现象背后的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学的过程就在于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审美鉴赏力的评论高手。

综上所述, 使我们明白了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都必须依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基础, 提出具体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 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 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

责任编辑:李墨洋

摘要: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 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 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

篇9:对美的拥有

在我的旅途中有许多美丽的东西。在马德里,距离我所住的旅馆几个街区的地方,有一块荒废的空地,周边是公寓式的建筑物和一个大型的带有洗车间的橙色加油站。一天晚上,在黑暗中,一列长长的、造型优美、几乎空无一人的列车在距离加油站屋顶几米的上方经过,与公寓中间楼层擦肩而过。列车行驶的高架轨道在黑夜里难以辨析,所以列车看上去像是飘浮在半空中,加之列车新潮的造型和从窗户玻璃散发出的苍白如幽灵般的绿光,它看上去更像一项杰出的技术成就。公寓里,人们在看电视或是在厨房里忙碌;同时,车厢里零零星星的乘客,有的凝视窗外的城市,有的则在看报纸:这是一次前往塞维尔或是科尔多瓦的旅程的开始,这次旅程将在洗碗机停止旋转或是电视机陷入安静之后很久才会结束。乘客和公寓里居住的人很少会注意到彼此,他们的生活沿着永不相交的直线向前发展,除了在一个短暂的时刻,同时进入一个观察者的眼里,而这个观察者是为了逃避旅馆里的哀伤氛围而出来散步的。

在阿姆斯特丹,一扇木门后面的庭院里,有一堵老旧的砖墙,尽管沿着运河刮来冷风,让人的眼睛极不舒适,几欲流泪,但这堵墙,在微弱的早春阳光中慢慢暖和起来。我将双手从口袋里伸出,让它们顺着砖块粗糙而凹凸不平的表面滑过。砖块似乎很轻,而且易碎。我有一种想亲吻它们的冲动,想去更加亲近地感受一种质地,这种质地让我想起了浮石,还有来自一家黎巴嫩食品店的哈尔瓦(芝麻蜜饼)。

在巴巴多斯的东海岸,我眺望一片深紫色的大海,它延绵着,一路畅行至非洲海岸。我所在的小岛突然显得小而柔弱,它那由野生的粉色花朵和杂乱的树木构成的夸张植被,似乎是对大海的森然和单调的抗议。我还记得湖区凡人旅馆窗外晨光中的景色:由柔软的志留纪岩石构成的山丘被嫩绿色的草所覆盖,草面上萦绕着一层雾。丘陵起伏,像是一只巨兽的背脊,这只巨兽已经躺下睡熟,或许随时有可能醒来,站起来有几英里高,它可以像甩掉它绿色毛毡茄克上的绒毛一样震落橡树和灌木。

在与美邂逅的那一刻,我们会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就是一种握住它不放的渴望:将它占为己有,并使它成为自己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我们有一种迫切地表达的欲望:“我曾在这里,我看见了它,它对我很重要。”

但是美是短暂的,它常常在那些我们无缘再见之地被发现,或者是在一定的季节、光线及天气情况下才能形成的难逢之景。那么,面对飘浮的列车、哈尔瓦式的砖块或英国的山谷时,我们如何才能紧紧把握其中的美呢?

照相机提供了一种选择。拍照可以稍稍满足那种拥有的渴望,这种渴望是被一个地方的美丽所激起的;我们对将要失去一幅珍贵的图景的焦虑,会随着快门的每一次闪动而逐渐消失。也许我们还可以尝试着让自己完全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地方,希望通过让自己更加接近于这地方而使它们在我们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亚历山大港,站在庞培石柱前,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名字刻在花岗岩上,就像福楼拜那个来自桑德兰的朋友汤普逊。一种更加合适的方式也许是买一些纪念品——一个碗,一个涂漆的盒子或者一双拖鞋(福楼拜曾在开罗买了3块地毯),用以提醒我们已经失去的东西,就像是我们从分离的爱人那儿剪下的一缕发丝。

(节选自《旅行的艺术》)

上一篇:教师个人信息化发展计划下一篇:小学15年级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