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艺术类志愿填报

2024-06-24

四川艺术类志愿填报(精选8篇)

篇1:四川艺术类志愿填报

成绩相同,按单科分数排位

在对考生排序时,投档成绩相同的考生则按单科顺序及单科分数高低排序:文史类为语文、文科综合、数学、外语;理工类为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

当所有高校在我省规定时间内确定调整计划数和调档要求后,省教育考试院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平行志愿只实行一轮投档,不补投。

艺体类

我省今年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录取分艺术类本科提前批、艺体类本科批(含职教师资、省属院校免费师范生)、艺体类专科批(含对口高职、省属院校免费师范生)共三个批次进行,考生在网上一次性填报“四川省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考生志愿”。

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在通知高考成绩后、6月26日17:00前进行。符合普通高校招生条件的艺术、体育类考生,可以兼报除本科提前批次以外的普通高校及专业志愿

[四川艺术类征集志愿]

篇2:四川艺术类志愿填报

备考资料

下面附上四川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供有兴趣的您参考:

篇3:四川艺术类志愿填报

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在省内大力推广健身气功功法, 先后举办了多期健身气功社会指导员培训班、健身气功新功法教练员培训班、健身气功管理干部培训班, 在各市 (州) 组建了众多的社区健身气功活动站点, 组织各级各类健身气功功法展示活动和健身气功竞赛等。2008年起将部分高校列入健身气功推广试点高校, 并举办了多期健身气功高校师资培训班和健身气功业务研讨会。截止2011年, 全省已有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10余所高校以不同形式开展健身气功的推广普及活动。2011年5月成都大学被四川省体育局授予首家“四川省健身气功科研与培训基地”的高校。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建设和习练人群的增加, 受到了习练者的好评和欢迎, 想要学习健身气功的人越来越多, 为构建全民健身体系、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 随着广大群众健身意识的增强, 对健身气功科学认识的加深, 对健身气功习练的需求进一步增大, 健身气功组织服务体系上的缺乏问题组建显现。顺应时势、搭建平台、加强指导、实施保障、加快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是当前一个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

1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涵义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是以招募具有传授, 指导健身气功功法能力的志愿者开展健身气功运动, 提供健身气功运动服务为主要目的,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健身气功养生锻炼的权利和服务的组织体系。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应具备一般志愿服务组织的及时、高效、灵活和创新的特点, 体现亲民、便民、利民的社会化服务功能。该体系应包括健身气功硬件服务系统和软件服务系统。健身气功硬件服务系统主要是指习练健身气功锻炼的场地、设备与设施、站点建设、社区健身气功指导员的配备等, 健身气功的软件服务系统主要是指健身气功锻炼的信息宣传、指导方法、活动开展及组织管理等。

2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

2.1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人员构成

参与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主体应当是热心健身气功运动的专业体育工作者和经过健身气功管理部门专门培训的普通志愿者。从事体育教育与训练工作的体育专业人员是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最理想人选和主力军, 但这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毕竟有限, 而且, 他们一般都有各自的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 难以完全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气功锻炼的需求。因此,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还应积极招募具备较高教育水平的健身气功爱好者作为普通志愿者, 并根据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具体要求为其提供必要的理论与实践培训, 使其熟练掌握健身气功功法和锻炼指导能力, 成为合格的健身气功志愿者。

2.2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活动内容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应当包括日常教学与辅导服务和健身气功活动开展指导服务。健身气功的推广首先要让想学练健身气功的群众正确掌握健身气功功法、懂健身气功的健身养身的基本原理和利用健身气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这就需要首先开展健身气功功法培训服务和健身气功科学健身的辅导, 解答群众在进行健身气功锻炼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帮助他们熟练掌握功法与锻炼注意事项。其次推广健身气功需要举办一些功法展示与演练活动, 有时还要组织健身气功功法竞赛, 因此,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除了着眼于健身功法传授与指导等志愿服务外, 还需提供健身功法竞赛训练以及赛事组织方面的技术服务。

2.3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经费来源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应当坚持财政投入和社会筹集相结合的原则。志愿服务是一种公益活动, 因此必须有相应的经费支持和完善的保障体系。国际上志愿服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二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志愿服务基金会来募集社会资金。有研究表明, 目前我国志愿服务的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多样化, 然而政府财政投入较少、社会捐助渠道过窄、活动经费金额小、主要依赖于志愿者的奉献精神, 这严重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因此, 建设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要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 也要依法建立可以募集社会资金的渠道。

2.4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运行方式

志愿者的自愿参与和科学的、有计划的、制度化的系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健身气功志愿服务应当遵循的。现代社会志愿服务的运行基础也是要志愿者自愿参与。同时, 现代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是一种管理体系, 它的基础是以针对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项目的一系列志愿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把零散的志愿者个体有效地组织起来, 这就保证各志愿体系完整化, 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退出而中断志愿服务, 从而志愿服务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

2.5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组织和管理模式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应当与其它类型的志愿服务一样, 是社会组织运作与政府支持引导相结合的产物。现代社会的志愿服务本质上具有社会互助的属性, 理应由社会自治组织来运作。社会化的组织运作能够有效避免政府直接管理所产生的种种弊端, 提高志愿服务的灵活性, 保证志愿服务高效、及时, 因而社会组织运作已成为现代志愿服务体系的基本组织模式和普遍经验。同时, 也要看到单纯的社会化运作也有其明显缺点,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缺乏足够的、持续的资源支持, 出现“志愿失灵”现象。因此, 现代社会的志愿服务体系的普遍特点和趋势是将社会组织运作与政府的支持与引导结合起来, 形成政府支持与社会运作的良性互动与合作关系。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由于为社会提供了大部分的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因此相关政府部门理应积极的大力支持。另外, 考虑到我国政府部门的强大力量而民间社会组织发展先天不足的现状, 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引导显得尤为必要。

2.6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服务对象和资源调动机制

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重点与主要途径, 社区体育活动站点是全民健身运动的主要载体。所以, 社区也是健身气功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服务对象和资源调动单位。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应当充分重视社区健身气功锻炼站点的作用, 把以社区健身气功指导服务作为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起始点和落脚点。同时, 还要看到现代社会的志愿服务体系已经融入新时代全球化的大潮, 走出社区, 面向更远、更大的范围调集资源, 开展志愿服务, 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因此,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也应兼顾两种视野, 即在做好社区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同时, 建立起更大范围内的服务和人力资源调动网络。

2.7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动力机制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应当由崇高的志愿服务精神和适当的激励措施共同推动。以自愿和兴趣为基础, 不求私利帮助他人、提高健身气功指导能力、发展健身气功事业的志愿服务精神, 应当作为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根本驱动力和价值体系基础。不求私利是志愿者的要求, 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应获得一定的回报。世界各国的经验也表明, 要持久的保证志愿服务, 仅仅单纯地依靠志愿和奉献精神是难以做到的。因此,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要给予志愿者必要的精神和物质的激励, 并不仅仅只有大力的宣传它的志愿精神, 这样才能为持久的志愿服务提供动力。

3 构建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的策略与建议

3.1 将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当前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的重要内容

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健身是促进健身气功深入推广和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重要举措, 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民生工程。因此, 健身气功主管部门应把促进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健身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把促进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运动志愿服务体系纳入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工作之中。

3.2 选择城市社区开展健身气功志愿服务建设试点工作

四川省健身气功志愿服体系建设可以先在成都、绵阳、乐山、宜宾、泸州、自贡、内江等城市开展试点工作, 在这些城市中选择省级、国家级社会体育工作先进社区和高等院校周边社区展开。这些社区有较为浓郁的社区体育氛围、丰富的社区体育工作经验、较为充足的体育人力资源和体育硬件设施, 易于开展健身气功志愿服务工作。例如:一些健身气功试点高校已经将健身气功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选修内容, 促进了健身气功功法在大学生人群中的推广, 这些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将会把健身气功带到所在单位、社区及朋友圈。在开展健身气功试点高校招募具有志愿精神的健身气功爱好者组件社区志愿者服务队, 可以列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和场地设施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健身气功培训班、开展健身气功功法演练展示、组织健身气功功法套路竞赛等各类服务活动。

3.3 给予政策支持, 加快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第一, 确立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政府管理体系框架。健身气功管理部门协调体育局与团委志愿者组织, 设置专门机构承担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管理和健身气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职能, 负责健身气功服务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及相关工作。在健身气功管理部门的指导下, 通过政策支持、项目资助等手段, 组建地方健身气功协会、依托社区体育活动站点、高校体育部门建立各级健身气功志愿者协会, 形成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基本组织框架。

第二, 加强健身气功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建设。以现有的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基本依托, 充分动员他们积极参与健身气功志愿服务活动。再面向社区、中小学体育工作者、中等职业学校以及高校师生招募健身气功志愿者, 提供多种形式的健身气功专业培训, 如功法培训、裁判员培训、指导与管理培训等, 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服务能力, 壮大健身气功志愿者队伍。

第三, 省级及以上教育、体育、社科联等部门通过项目资助或政府采购的方式促进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发展。如可以在每年的科研项目中开设专门的健身气功项目立项鼓励体育工作参与健身气功科研与服务, 还可以在财政的体育经费中增设相关预算, 由各地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组织申请用于培训健身气功志愿者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另外, 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在体育彩票、福利彩票收入中设立一定的健身气功志愿服务基金。

第四, 加强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 重点是对参与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建设, 促进健身气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沁.奥运志愿活动与北京市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J].北京社会科学, 2009 (3) :29-33.

[2]谭建光.社会转型时期的志愿服务与人文精神[J].社会科学, 2000 (5) :57-59.

篇4:四川艺术类志愿填报

志愿者人数的大规模增加,是公民社会逐渐形成的标志之一。如果某些地方政府仅仅是简单表示“不欢迎”,公民社会中“合作管理社会”的标准就难以达到

从“5·12”地震到今天,四川灾区究竟出现了多少志愿者,没有人可以统计清楚。仅仅有登记的志愿者就已达20余万;还有非常多的志愿者,没有通过任何组织就直赴“前线”。

这是一次公民志愿服务意识在灾难面前的空前高涨。而在灾后,中国将面临一个新的问题——中国的公民社会逐渐形成,公民志愿意识逐渐觉醒,政府部门和各种社会组织如何引导这股新的力量?

“我们都是志愿者”

“我最初看到他们也是很惊讶。以前,还以为志愿者都是大学生。”北京红十字会副会长孙硕鹏带领999救援队,赶赴绵竹实施医疗救助,在途中“捡”到3个志愿者,其中一位女士是河北省邯郸市的骨科医生,另外两个是从河南来的夫妇俩,也都是医生。他们跑到灾区出力,却不知道找哪个部门,碰到孙硕鹏就跟着来了。

都是40多岁的人,根本不是人们想象的那种空有一腔热血的年轻人,到了灾区就是想能做点什么,“邯郸那个女医生,在单位请了假,也没敢跟自己丈夫说,丈夫胆子小,怕他担心,就偷偷地一个人来了。”孙硕鹏说。

孙硕鹏跟他们在一起呆了十几天,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我们都是这样子的,一起吃,一起睡,还可能住一个帐篷,但是彼此可能很久都不知道名字。我们都是志愿者。”郭昊东,奥运场馆鸟巢的建设者,带着自己的施工队跑到成都来,“钱我也捐了,就还是想到四川来做点什么。”

在任何一个灾区现场指挥部的前面,都会停着一些私家车,车主在车前贴一张纸,写着“志愿者”,直接等在那里帮政府往灾区运送物资。如果灾民要从救助点返家取东西,他们也会免费载着去。

还有一些志愿者是看不见的。他们在指挥部留下电话,用人或者用车,随传随到。

在任何一个组织的物资捐赠点、物资发放点、灾民救济中心、政府的救灾指挥中心、红十字会的办公地点,甚至是去重灾区的途中、救援的现场……灾区的任何的一个地方,甚至那些需要徒步才能进入的地方,都会看到志愿者。大量的志愿者。

“人员构成也非常复杂,有海外华人、医生、律师、公司的董事长、博士生导师、农民工、学生……”四川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波几乎遇到了各种身份的人,他们从中国各个地方赶来,还包括国外的。

一些受灾者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地震发生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遇到了家在汶川、被阻隔在成都的大四学生杨红。当得知家人平安后,“我突然觉得找不到方向了,给所有认识的人打电话,想知道这时候大家都在做什么。”她说。就这样,这个大四女孩成了志愿者,在红十字会帮忙统计、搬运物资。而在一些被滑坡隔断的山路上,有些村民也充当了这角色,用自己的农用车“摆渡”往来人群。

“这样的灾民很多,受灾后,没有了家,没有了工作。”四川红十字会的一位人士说,“那是一种平安后报恩的感觉。”

他们难以理解的“公民社会”

志愿服务最先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宗教团体的慈善服务,逐渐变成一种精神上的美德而被保留。大约15年前,它舶来中国,而汶川大地震如同催化剂让志愿者迅速成长——不仅数量上骤然增多,服务由原来的被组织性完全转变为主动参与。虽然他们看起来好似一盘散沙,但几十万人迅速集结到四川,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某种程度上,志愿者人数的大规模增加,是公民社会逐渐形成的一大标志。

“公民社会”——也称为市民社会,这一概念来自于西方启蒙时代个人主义的理念。尽管很多理论和说法各有不同,但它基本上都强调了一个独立于国家或旧的宗族的个人行动自治空间的存在。“公民与政府的良好的合作,政府与公民合作来管理这个社会。”中央编译局副局长、著名学者俞可平这样评价公民社会的实质。

但汶川大地震的志愿者,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这个概念。“你说什么?”这是多数志愿者面对“公民社会”的第一反应。

“我只知道我的家人都还活着,我已经是很幸运了。”杨红说,“大家都是受难者,互相扶持吧,也有同病相怜的感觉。”

“可能也只有国难当头的时候,才能自发地汇聚这么多人的力量。平常,你哪儿见过中国人这么齐心去帮助别人?”来自贵州的退伍军人志愿者晓阳认为。

另一位叫林立的志愿者表示:他听说过“公民意识”,但并不在意——提炼概念是学者们的事情。

灾区需要哪些人?

突然勃发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一方面积极推进了救灾工作的展开,同时也让社会管理者们稍感措手不及。

地震后,不仅大量的具有特殊技能的志愿者涌向灾区,“那些熟悉地形的登山队、洞穴救援者、医护人员、救助人员对于救援工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同时一些没经过任何准备、没有特殊技能的人也涌入灾区,既不知道找哪个部门联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

什邡市委书记震后几天就表示,我们不再欢迎志愿者的到来。

什邡是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泥石流和塌方经常造成道路的中断,在通往红白等乡镇的道路就经常中断,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救援的重型机器几天以后才能运进去,救援压力非常大。很多志愿者听说了红白灾情严重,就驱车前往红白运送物资。

大多数的志愿者都没有归属于政府的任何一个部门或者任何社会组织,完全是个人行为。有的开着QQ车,拉着两三箱水就往山上开了。

大量的志愿者都往山上去,使得本来就不畅的交通更为艰难,16日、17日,拥堵情况非常严重,在某些路段,可以堵上半个小时。

“最后只能通过设路卡,有通行证才能经过的方式来控制这种情况。”当地指挥部的人说。

另一些满怀热情的人受到了冷落。晓阳从贵阳开了近10个小时的车,才赶到灾区。但所有人都在忙碌,没人安排他的工作。这个退伍老兵抱着两箱方便面站在什邡街头很长时间后,把纸箱狠狠砸在地上。

即使是那些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志愿者,随着国家救援力量的到位,也逐渐发现自己的驻留似乎没有什么价值。

2007年从医科大学毕业的姜晓磊,原以为自己的专业可以在灾区派上用场,特意向单位请假,坐飞机赶到成都,又组织一拨具有医学技能的人成立了小分队,自费为他们提供住宿。没几天他就发现,当地似乎并不缺乏医疗人员。他们也进不了灾区,只能原地待命。

5月21日,他做了一件他自己认为在灾区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在下榻的酒店逐个敲开房门,告诉每一个志愿者:“灾区已经不再需要我们,我们的存在只能浪费灾区的资源,成为负担。”

到底灾区还需不需要志愿者?如果需要,又是什么样的人?

“当然不能说不需要,目前我们还缺少心理援助人员,希望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志愿者来对灾民进行心里救助。”四川省红十字会救援培训中心于建玮主任说。

组织化前路漫长

有评论认为,因为志愿者存在问题就简单粗暴地赶走他们,是对人的情感和关注社会的热情的伤害。当公民志愿意识已被完全激发出来,如何把它对接到原有的救援体系中,成为考验政府管理水平的难题。

志愿服务和志愿者行为,从本质而言是一种非政府行为。在中国公民社会尚有待成熟的条件下,政府开放社会组织,让它们承担对志愿者的培训和引导。让志愿者通过社会组织参与到抗灾行动中,是汶川地震的启示之一。

以往,对青年志愿者的发动都是靠团委,但这个机构并不能对他们进行有目的、专业性的培训,也不可能进行日常化管理。一旦遭遇突发灾害性事件,这些志愿者往往起不到实质性作用。而对于红十字会——这种人员编制少、灾害到来时需要大量志愿者的团体来说,平时更应该加大志愿者的培训力度。

在灾区,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是,越是第一时间能主动和各级政府、指挥中心或者红十字会联系的志愿者,越容易发挥自己的作用。

地震当晚,由于都江堰救援现场有大量伤员,成都市交委通过当地电台,向社会呼吁到都江堰抢救伤员。

消息发布不到10分钟,上千辆出租车赶往都江堰免费接伤员。13日凌晨的都江堰城区,大雨如注,一片黢黑。但在都江堰入口的公路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成都出租车。闪着应急灯的汽车汇流成河,映红了都江堰因停电而漆黑一片的街区。

篇5: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今年全省仍实行网上填志愿,高考志愿(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6月30日前填报,其中提前批志愿在6月28日18∶00以前填报。

录取仍分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第一批和专科第二批共6个批次。各批次预科志愿同批填报。对口招生的`职教师资班志愿填在本科第二批栏内,高职班志愿填在本科第三批栏内。

提前批设置一个本科第一志愿、两个平行的本科第二志愿,一个专科志愿和一个预科志愿。港澳高校中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两所港校今年仍参与全省统一录取,在提前批招生。

本科第一批仍实行平行志愿,该批次共设置五个平行的第一志愿,两个平行的预科志愿。第一志愿按从前至后的自然顺序分别赋代号A、B、C、D、E。

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第一批和专科第二批均设置一个第一志愿、4个平行的第二志愿和第一、第二预科志愿;本科第二批和专科第一批各设置3个平行的藏文加试、彝文加试志愿。每个学校志愿(除预科志愿)内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调配志愿。高中中专设两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志愿内设置4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调配志愿。

艺术、体育类专业考生志愿填报时间和方式有所不同。时间安排在文化高考结束后,通知高考成绩之前进行,具体时间由各地招办安排。志愿分本科、专科两大批次。本科批次设置1个第一志愿,1个第二志愿,5个平行第三志愿。高职(专科)批次设置1个第一志愿,1个第二志愿, 1个第三志愿,5个平行第四志愿。每个学校志愿(除平行志愿)内设置1个专业志愿和校内专业调配志愿。平行志愿只设学校志愿。

省教育考试院表示,艺术、体育考生可以兼报除提前批次以外的普通高等学校及专业志愿,但每年都有考生误填了提前批志愿,这些都属无效志愿。

篇6:四川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时间

普通类

各批次征集志愿日期(具体时间另文通知)

8月8日上午

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免费医学定向

8月13日

本科提前批

8月15日上午

国家专项计划

8月23日

本科第一批(含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深贫县帮扶专项计划)

8月24日

一类模式本科第一批

8月25日

对口招生本科

8月27日

深贫县普通类本科和省级公费师范生本科

9月4日

本科第二批

9月5日

一类模式本科第二批

9月6日

对口招生专科

9月11日

专科提前批

9月13日

深贫县普通类专科、本土人才培养专项专科

9月18日

专科批

9月19日

一类模式专科批

艺术类

各批次征集志愿日期(具体时间另文通知)

8月14日

艺术类本科提前批

8月16日下午

深贫计划本科、省级公费师范生本科第一次征集志愿

8月17日下午

深贫计划本科、省级公费师范生本科第二次征集志愿

8月24日

艺术类本科第一批、体育类本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

8月26日

艺术类本科第一批、体育类本科批第二次征集志愿

8月28日下午

艺术类本科第二批

9月1日下午

深贫计划专科、省级公费师范生专科、本土人才培养专科第一次征集志愿

9月2日下午

深贫计划专科、省级公费师范生专科、本土人才培养专科第二次征集志愿

9月7日下午

艺术体育类专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

9月9日上午

艺术体育类专科批第二次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

1、征集志愿是指参加高考志愿的院校招生计划没有录满,在录取完成之后,再次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可以通过征集志愿,拥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2、征集志愿和普通高考志愿一样都是采用平行志愿的录取模式,但是一般3种情况下院校会参与征集志愿。第一种是因为投档生源不足;第二种是因为投档生源充足,但是因为一些考生不服从调剂或是身体情况与单科成绩不符合等原因被退档,造成的招生不足;第三种是因为院校投档生源充足,但是后来又追加了招生计划。

篇7:四川艺术类志愿填报

高考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5日17:00, 其余本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5日17:00,专科志愿填报时间为7月5日17:00。

报考志愿的步骤

(1)登录指定网页。

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办公定电话咨询。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

(3)阅读考生须知。

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告知考生网上填报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考生应仔细阅读,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为了保持志愿填报的正确地误,考生须知一定要详细阅读,这点很重要。

(4)修改初始密码。

考生在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码,如果不修改,就会自动返回到上一步,无法继续往下操作。点击“修改”按钮,就可以修改密码和填写录取用联系方式。成功修改密码后,再开始填报志愿。(修改的密码一定要牢记,最好是平常用的,录取联系方式一定要写正确,要是经常可以联系到你的,保持不会停机)

(5)选择批次填报志愿。

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先选择要填报的批次,然后根据提前草拟的志愿表填报院校代码和所选专业代码到志愿栏,千万不要错栏错位。仔细严格按照流程来操作。

(6)检查核对。

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已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已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这时候,考生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细核实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自己想要填报的,如果不是,或出现红色字体提示的“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就说明填错了代号,一定要按正确的代号更正,要不然就张冠李戴了。如果要修改或补填志愿,可以点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到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填。

(7)保存志愿信息。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不点击的话,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填好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保存好以后,再从第五步开始填报其他批次志愿。

了解大学的录取

我国具有独立招生资格的高校有两千多所,去年在陕西招生的院校就有1540所。从高校的录取层次上分:有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高职(专科)院校等,高考录取时,省招办是按照录取批次顺序进行的。

从院校综合实力和国家扶持力度上分: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全国重点高校、省属重点院校、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民办高校。

其中“985工程”高校全国共39所,得到国家在政策、资金、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国际化水平都很高;“211工程”高校全国共有77所,同样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支持。这些学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都比较高。

篇8:四川画派的艺术形式与艺术特征

从整个中国历史发展来看, 人文精神的沿袭脉络本来就十分脆弱, 战国时诸子百家的文化相争也只算是辉煌的烟火罢了, 后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试炼进入国家意识形态, 在千余年的发展下已经根深蒂固。千篇一律的约定俗成已经把绝大部分知识分子熏染成为这种主流意识的阐释者和奉行者, 人文思想在若有似无之间飘忽不定。1966 年随着“文化大革命”遍地起火, 无数狂热分子躁动起来。这这样萧条的背景下, 本来人文思想就不浓重的艺术家们受政治意识形态所影响, 仅能创作符合政治宣传的作品, 偶有冒尖的艺术家有“反叛”作品问世, 也必然会遭受到残酷地惩罚。 在人心惶惶的“文革”结束以后, 老一辈艺术家还沉浸在文艺打击的状态中难以恢复, 但这时候出现了取消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川美大学生, 这些四川画派的主力军, 他们经历时代的痛楚却不深陷其中, 对二十世纪初一些觉醒人士从西方引入的人本主义观念加以吸收。他们拥有老艺术家所缺失的政治敏感度与胆量, 他们敢于直面外界已经发生改变的畸形的文艺态度, 作品分析看来, 对当局的针砭时弊和思索成了“伤痕绘画”的主战场, “乡土现实主义绘画”则低俯身姿由写实主义转换到更为深沉的怜悯和感动。所以无论是“伤痕绘画”抑或是“乡土现实主义绘画”他们的出现都是时代必然产物。

他们寄情于自己的作品, 用理性伴随感性把内心所控诉、所感受、所希冀的东西充分的体现在画面上。在八十年代初, 虽然伴随着“文革”的倒台, 但大的政治态度并未稳定和包容起来, 因此四川画派作品里所隐含的人文意义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二、四川画派发展过程中艺术思维的转变

艺术反映时代特征, 因此艺术家们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常常有意无意在作品中夹杂自己对于社会问题的些许看法, 四川画派的发展过程也不例外。重塑文化记忆与生命拷问的“伤痕”美术在历经两年的发展中, 意识到艺术的形式并不可能单单针对某一事件或现象进行永无止境地描绘, 要顺应时代的走势, 所以1982 年一些作品从只关注文革悲剧性逐渐走向少数民族、农村生活, 这些渗透了人生命运感悟的作品在淳朴和隽永中带着淡淡的伤感气息。四川画派思想内涵的影射力是大于它在艺术形态的影响力的, 也正是这种外界物质由始至终不断变化却从未崩塌的一股坚韧的精神力量地支撑, “伤痕绘画”转向“乡土现实主义绘画”时作品的精神内涵才不减反增。

三、四川画派作品中传达出的时代特征

四川画派自1979 年出现至今35 年来, 它的作品已经同最初风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川派画家们从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的全国美术作品展上的崭露头角到如今成为艺术圈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们一路走过的风雨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可窥见一斑。

以川派画家高小华、程丛林、王川、何多苓、罗中立等为代表的艺术家的作品不仅蕴含着绘画艺术上的领悟还烙上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时代印痕。从“文革”走来的这一批人, 在那个时代里必然承受住如今难以想象的磨难, 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为今天的人们抒写了那么一段“艰辛岁月”。我们在四川画派初期的作品中可以很轻易地发现, 《为什么》、《赶火车》、《1968年X月X日雪》、《夏夜》均是站在一名“受害者”的立场上来看待主流意识形态的偏斜和崩溃的, 在这些自问自答的作品里, 里面杂糅了不少痛心、失望与无助。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两点, 一是“文革”期间已经无力修改的因素对普通大众生活的影响与知识分子遭受的不公的来自身体、精神的双重摧残。二是尽管“文革”结束, 但整个社会的态度依然没有明朗起来, “文革”期间已经公认的错误还是在政治的庇护下藏着掖着。一个政府对待错误的逃避态度和公信力的缺失让他们失望。这一时期的“伤痕绘画”色调暗淡、氛围紧张, 具有史诗般的悲剧效果。

于1984 年在首都北京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汇展”中川蜀地区 “乡土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共计有50 余件当选并获奖, 本色当行、成绩斐然。究其因素“伤痕绘画”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产物, 可对“人道主义”的盼切和对现实的关注却成为了之后“乡土现实主义绘画”最重要的人文传统。随着国家从政治领域转向经济建设的重心调整, 农村的发展受到了来自城镇扩张地阻碍, 这一时期农村发展停滞不前, 经济建设的脚步还远未触及这片厚重的土地。“乡土现实主义绘画”开始从细腻的人物形象转入对真实生活的心灵体验, 从对农民日常描写转向对农村文化的记述, 这种情感与“伤痕绘画”已经两生相异, 既是对现实生活里的些许精神品质注入了最为平素且切实的情感体验地褒奖和敬重。

参考文献

[1]韩雨亭.伤痕美术那个时代的那群人[J].北京:时代人物周报, 2005 (09) :19.

[2]吕澎、易丹: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2-05.29.

上一篇:呼和浩特市地方税务局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新下一篇:2007.9.道德与法律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