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最好奇的故事

2024-07-27

小学生最好奇的故事(精选14篇)

篇1:小学生最好奇的故事

保护孩子最重要的天性——好奇心

《盖茨是这样培养的》一书是我在网上看到童话大王郑渊洁的推荐后买来看的。前几个月,我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在工作之余的零碎时间里看完了此书。老实说,因为向来对于财富不抱有太多的奢望,也不敢幻想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盖茨。因此,在读这本书时,我更多地是以教师角色的期待来读的。而读完这本书,我认为,这样一本书,无论对于父母,还是教师来说,都能从中得到深刻而有益的启发。在我看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本质上其实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关于这点,早在十年前,我曾怀着极大的热情读过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时,便有这样的体会。

读完这本书,关于盖茨的成才成功,我最深的感触是:一个人的成长、成功,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保持好奇心。在本书的《帮孩子成就梦想》一文中,开篇便有这样一句话:“我从儿子盖茨那里学习到:童年时的好奇可以持续一生。”刚看到这句话,我立即提笔做了标记。单是这句话便使我对身为父亲的老盖茨有了好感,除了上面提到的好奇心,还有我向来极其认同的一点,即:作为教师或者父母,要学会虚心地向孩子学习。

关于好奇心对盖茨成长的重要性,我想从本书中提到的两点便能得到充分的印证。一是盖茨从童年时保持到成年后的阅读习惯。盖茨从小便痴迷于阅读,甚至在饭桌上还一边吃饭一边读书,每年都能在学校的读书竞赛中拔得头筹。老盖茨从小便经常带他去图书馆,还要尽力及时返还图书馆的书,以满足他不竭的阅读需求。孩子之所以对阅读如此着迷,我想其原因正是老盖茨所说的,他对世界充满好奇。

除了阅读爱好,盖茨的好奇心还表现在另一方面,即:对研发计算机的兴趣。当他进入青春期时,便与朋友保罗一起,在学校的计算机房里废寝忘食地工作。还在学校读书期间,就与几个朋友成立起了他们的第一家公司。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尽早开始创建微软的神奇之旅,他不惜中途放弃其在哈佛大学的学业。这使我们再次确信,正如老盖茨所说,促使盖茨痴迷于计算机,并做出这一常人难以想象的疯狂举动的正是其永不动摇的好奇心。

说到孩子的兴趣爱好,我常听到许多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也知道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很重要,可是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关于上述提到的两个方面,我想老盖茨的做法,也许能使我们获得一些有益的启迪。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他的做法是:“虽然不允许孩子们看电视,但是会给他们买大量的书籍。如果孩子因为读书读到很晚,不也不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强迫孩子去休息。”关于这点,我想向大家说明的是,因为本人一向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所以当我看到这句话后,我在心里便立即同意了他的观点,并决定马上照他说的来个“照抄现学”——当孩子晚上读书到很晚时,不再像以前那样强迫孩子按时休息。我还认为,这样的观点和做法——注重阅读,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为注重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家长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借鉴参照。此外,老盖茨令我极其佩服的还有一件事,即,当盖茨提出为了研究计算机决定暂时辍学的决定后,试想,有几个父母能够理解并支持这种看似疯狂的举动?要知道,他当初就读的可是一所天下万千学子梦寐以求的世界顶尖级大学——哈佛大学,而这仅仅是为了继续他痴迷的计算机研发?因此,可以说,盖茨的成功固然与其自身的天赋、努力有关,也与其生长在开明的家庭环境中是分不开的。因为,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其父母的教育观念、引导和鼓励,都起着或大或小但难以忽视的作用。

写到这里,我想,关于好奇心的重要性,我觉得有必要将老盖茨这句总结语与大家一起分享,因为它值得所有父母用心去细细体味,即:“那些拥有奇思妙想的孩子其实从一开始就希望获得自由的发展空间,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而对于这些家长来说,让孩子成功的秘诀其实就是:不要限制孩子的梦想。”我相信,这样的话不仅对于父母,也将对作为教师的广大同行们肯定有所启发。

最后,站在教师的职业角度来解读这本书,我想,作为一名教育者——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应当拥有这样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即:要学会欣赏并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篇2:小学生最好奇的故事

六年一班陈伟娜

童话故事书是我们在儿时的时候最常读的一类书,但是仅仅用着这些虚拟的故事书是不足以来填补我们的想象的。我们更需要一些科普类的书的填充,让我们认识科学的神奇性和重要性,使我们用科学的眼观去对待世界!

《儿童最好奇的100个问题》——一本我喜爱的科普知识书。它用一个个精美的文字告诉我生活中常常缠绕着我的种种问题,比如:“太阳为什么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月亮为什么会跟着人走?”、“天空为什么会常常出先流星?”等等„„

而其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几个问题就是“鸽子为什么能找到回家的路?”鸽子是一种常见的鸟,世界各地广泛饲养,鸽是鸽形目鸠鸽科数百种鸟类的统称。鸽子的品种很多,羽毛的颜色也多主要一谷类为食物。鸽子不仅善于飞行,而且身上像带了一个指南针一般具有一个特殊的本领——认路。人类对此作了科学实验以及长期的探索,证明鸽子在飞行时,可以感知地球磁场(磁场是一种看不见,而又摸不着的特殊物质,它具有波粒的辐射特性。)的变化。它还可以利用太阳导航,所以能准确地按照方向飞行,到达目的地。

这样详细地一读便让我了解了鸽子的习性和特点,人们常说:“动物是我们忠实的朋友,我们不能伤害它们!”但是真正实践的人又有多少呢?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十分喜爱鸽子,因为它用途大、体型大、肉质美、营养价值高、饲养方便、繁殖快,被人类当作佐食滋补的美餐。人们千方百计地利用鸽子去换取自己想要的利益,我们是否曾经想过这样做也许会拆散掉它们原本美好的家庭和生活。想到这儿,我的心便像被万跟钢针狠狠地扎着一样,痛得苦不堪言。

一次,我看到邻居家的楼顶饲养了许多鸽子,觉得十分高兴。因为我可以每天都看着鸽子们成群结队自由地在天空中飞翔,看到它们幸福地和自己的伴侣过着美好的生活,我的心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欢乐。于是,我便每天都按时在楼顶上观看鸽子们在随心所欲地嬉戏着。它们那一身洁白的羽毛在天空中显得十分明显,隐隐约约在远处能够看到它们那红色的尖嘴、黑色的眼睛还有红色的爪子。它们总是三五成群地围绕在一起飞翔,像是天空中的一朵朵雪白的云朵。它们象征着和平、象征着爱情、象征着圣洁,象征着一切欢乐„„每天看着它们长大,我的心情就十分快乐为它们感到高兴。但是,就在不久后我就再也看不见这些长大的鸽子了而是看了另一群幼小的鸽子,我的为它们感到难过。也许,大的鸽子早已离开人世了,而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幼嫩的鸽子也会有同样悲惨不堪的遭遇。看着它们,一只只地被迫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我却无能为力,我的心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了自责,我只能为它们祈祷能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快乐!我和妈妈爸爸约定,在市场上即使看到买鸽子的人也不要去伤害这么可爱的动物。

鸽子可是拯救人类的战争英雄,它们多次在战争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鸽子携带信息穿过敌人的封锁线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船只上面都带有鸽子,当遭到德国潜艇攻击之后,就放出鸽子稿纸沉船的具体位置,这样幸存的人员就可能获救。

是啊!鸽子是如此勇敢的拯救我们人类,没有它们的帮助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爱护鸽子、保护鸽子,让它们拥有一份安宁的生活。我们要号召更多的人,保护我们身边的动植物让它们也能像我们一般无忧无虑地成长!

科普知识书,不仅要让我们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更要让我们爱护科学、爱护大自然中美好的一切!就像毛爷爷所说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淘气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是呀!我们应该遵守毛爷爷的话,老老实实地学习科学,老老实实地保护科学爱护科学。

篇3:小学生最好奇的故事

一、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小学生所喜爱的事物与形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行为。

1. 图片。

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片更感兴趣。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图片、图画等来刺激学生的视觉, 引发学生的想象,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如在学习《海底世界》时, 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对直观画面感兴趣的特点, 来收集海底图片, 制作成精彩的小短文, 然后播放给学生。这样就能将学生带入直观的情境之中, 使学生如临其境, 从而就可以让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这样的情境图文并茂, 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强烈冲击, 更能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的目的, 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阅读。

2. 音乐。

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更能传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意境、情感。这正是增强教学感染力, 激发学生好奇心的重要手段。如在学习《父亲与鸟》这一课时, 教师就可以从网上下载《苗岭的早晨》的前奏, 为学生营造林中早晨鸟唤啼鸣的氛围, 以音乐来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 考查学生能听出多少鸟的叫声,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此时, 教师就可以引出与鸟长期打交道的“父亲”对鸟儿特性的熟悉, 以及对鸟儿的热爱, 从而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的阅读与思考。

3. 问题。

在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具体的教学内容之间设计富有趣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 来制造悬念,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可以使学生进入“口欲言而弗能, 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状态, 从而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使学生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展开一系列独立而主动的思考与思维活动, 以解决心中的困惑。如在学习《种子的力》一课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思考:你认为世界上什么东西的力量最大。有的学生说大象, 有的学生说吊车。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非常高, 使得整个课堂异常活跃。此时, 教师可相机引入新课:世界上究竟什么力量最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种子的力量》。看看种子能有多大的力量。这样的提问艺术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会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 急于想知道答案。

二、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喜爱问为什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总是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料不到的突发情况。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还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好奇心, 这样才能催生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与活跃的思维状态, 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全程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在探究中成为知识的主人, 掌握学习方法, 打开语文殿堂的大门。

1. 激励。

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无视学生的好奇, 甚至采用一味地压制与打压, 将学生的好奇湮没在批评与讽刺之中, 而使得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激情与动力, 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只能成为信息的被动接收者。针对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偶发事件, 教师要正确对待。当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 提出不同见解, 甚至是提出一些古怪的意见时, 教师也不要轻易否定, 而是要对学生勇于思考与思维, 敢于发表给予必要的表扬与肯定。这正是对学生好奇心的一种保护。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 发挥激励效应, 才能激起学生更大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使学生展开独立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 才能使整个教学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展开, 成为学生自主的学堂, 使教学处于不动的动态生成中。

2. 引导。

学生受自身基础知识与生活阅历所限, 虽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但是所提出的意见与观点并不都是具有思考价值的, 甚至会提出许多的错误的观点与见解。此时,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善加引导, 这样才能让学生通过思考与思维达到正确认知。如果只是简单地指出问题, 并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与思考。而通过教师巧妙的追问等, 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诱导,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再次以全新的角度来展开积极而主动的思考与思维, 学生就能不断地收集与提取信息, 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与加工, 进而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修正, 有效展开探究活动。这样通过教师的相机引导, 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向特定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能够深入本质地展开思考, 从而可使学生走进语文的殿堂。

篇4:六个月的宝宝最好奇

宝宝从一出生就充满了好奇心,到了六个月时,这种好奇心会变得格外强烈。这个时候,如果你能重视宝宝的好奇心,引导他开始探索世界,就等于在帮助宝宝大脑的神经元细胞快速增长并协调得更好,宝宝会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六个月,宝宝兴趣广泛

出生后不久,宝宝就会将手指放到自己的嘴里,体验吸吮手指的感觉,还会将拳头放在自己的脸前仔细观察。再大一些,他会把所有能拿到的东西都放进嘴里,“尝尝”它们有什么不同。四个月大的宝宝躺在镜子前时,会扭动自己的身体,他们奇怪为什么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看到的东西会不一样。

到了六个月的时候,宝宝的好奇心更加强烈,这个时候宝宝的大脑正处在快速生长期,大脑重量比出生时重了一倍。他们开始关注周围的事物,对所有的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想努力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六个月的宝宝基本上不需要支撑就可以自己坐着了。他的本领在令人吃惊地日渐增长,他可以把周围的东西拉到自己身边来、抓起玩具互相碰撞。这个阶段的宝宝有兴趣去学习更多的东西。他喜欢对伸手可及的东西做进一步的试验,一旦他发现摇晃一个东西能发出响声时,他就会摇晃他能够得着的所有东西,或者把东西从高处扔到地板上。

六个月的宝宝也已经开始发展社交技能了,并表现出更多的情绪变化。他能认出自己的父母,看到爸爸妈妈会开心地笑,和陌生人在一起会显得拘谨不安。如果他做出某些动作,而你的反应让他高兴时,他就会重复这个动作。如果宝宝拍手时大家笑着鼓掌,他就会再次拍手看能不能得到同样的反应。

他会尝试着模仿别人,当有人说话时他会转过头去看,同时自己也喃喃自语。家长要抓住时机与宝宝进行对话互动,在宝宝发声时,引导孩子发出“ma~ma”“ba~ba”等简单的音节。如果宝宝模仿得清晰准确,要及时以笑语或亲吻来表示鼓励。

这时他还会对其他宝宝充满兴趣,他会很好奇为什么抓着别的宝宝头发时,那个宝宝会大声哭。这个时候,孩子的父母除了像以前一样关注宝宝身体的变化外,还要增加对宝宝情感上的引导。父母要多用丰富的语调与孩子交流,鼓励他和其他宝宝一起玩耍,还要让宝宝接触除父母之外的其他亲人和安全的“陌生人”(父母的朋友、同事,小区里的邻居),这样培养的孩子性格可能会更开朗阳光、包容坦荡。

互动游戏,

和宝宝一起探索世界

多花些时间和宝宝做做互动游戏吧,这些游戏可以教会宝宝认知自己的感觉,你让他探索得越多,他的认知能力就发展得越快。

声音体验游戏

这个时期的宝宝对声音很敏感,他们开始分辨出不同的声音,并因声寻物。给他玩能发声的玩具,比如铃铛、拨浪鼓、木琴或鼓,让他知道不同的物品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感觉体验游戏

仔细找找家里都有哪些种类的面料吧,让宝宝的皮肤接触不同面料——粗糙的羊毛毡、轻盈的丝绸、舒适的棉布、光滑的皮毛……小宝宝是可以分辨出这些材质的。

做一个玩具盒

动手给宝宝做一个玩具盒,放入金属、塑料、木头、石头等不同材料做成的物品,让宝宝把它们倒出来,探索它们有什么不同。

让宝宝自己探索

在宝宝周围多放些不同的玩具,让他自己选择。仔细观察,发现他最喜欢的玩具后,故意放得离宝宝远一点,鼓励他自己爬去抓。当然,这时候父母要在旁边确保他的安全。

躲猫猫游戏

把一个较大的物品藏在毯子下,露出一部分,让宝宝自己去“发现”。六个月大的宝宝就算只看到东西的一部分,脑中也能构建出它的全部。躲猫猫和其他类似的游戏可以帮助宝宝认识到就算他看不见这个东西,它也还是存在的。你还可以试着用毯子盖住自己的脸或玩具,然后再“变”出来,这个游戏是宝宝的最爱,他会百玩不厌的。

扔勺子游戏

另一个能让六个月宝宝乐此不疲的游戏就是扔勺子。他把勺子扔到地上,你捡起来,他会再扔下去。家长不要因此不耐烦,这是宝宝第一次理解到被他扔掉的东西没有消失,还会回来,同时也理解到他有权利和能力来影响这个世界。

为宝宝创造安全的环境

六个月大的宝宝已经能坐起来,有的能自己移动一点距离了。他可能很快就会到处爬,所以从现在开始给他创造安全的环境非常重要。

篇5:同情加点好奇故事

社会制定了它的社会法则,游戏规则,生活在其中的人类不得不遵守它的游戏规则。人从一出生就失去了自由,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人的性格是由基因决定的,很难改变。人的成长环境让人们形成了不同的观念,我们总结了太多无用的经验,使自己不敢越雷池一步。个人所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可以毁灭一个幸福的家,剥夺一条无辜的生命。

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圈定了自己的生活,我们同情自己不得已的人生,理解了他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的阴暗面。面对无知的未来,除了祈祷,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我们同情社会的成功人士,因为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牺牲了太多个人的享受,冷落了家人还得面对亲人的误解,独自品尝成功的艰辛。

我们同情人们眼中的失败人士,弱者,并不是他们不够付出,不够有智慧,而是他们缺乏一些先天的社会资源,只能凭借着个人的努力,去搏取人生的幸福。

没有人愿意勾心斗角,我们同情那些为了权力汲汲而生的人,他们低三下四地去求人,扭曲了自己的心灵,甚至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只为那虚无的权力。我们理解同事为了个人的利益而做出某些对不起我们的事,他们也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以恐被淘汰,为了家人,争取着做人的基本权利,这是多么可怜的生存方式,但又不得不为之。

面对虚伪,欺骗,不信任,我们不再以牙还牙,我们深深地同情他们,每个人都希望真诚,都不想违背自己的本性。可现实让他们连说真话的勇气都没有了,不敢去信任别人,整天提防着,小心慎微地生活,为防别人的欺骗而昧着良心去欺骗别人,这是何等的可悲,何等的痛苦,人性的压抑使他们失去了真我。

面对无礼的冲撞,粗野的责骂,我们不再生气,深深地同情着他们。他们积了一身的怨气,无处发泄,这只是他们内心世界一种无人可以理解的过激反应,我们帮他们疏导了心情,愿他们能够走出这心灵的阴影,步入人生新的旅程。

我们同情那些为了金钱而背叛爱情的女孩。谁不渴望最真的爱,但她们缺少生存的基本安全感,无法把握自己的未来,盲目地把自己的幸福交到一个异性手里,经济的不独立让她们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婚姻的不确定性让她们的精神不得安宁,她们不仅失去了爱情更失去了灵魂的自由。

我们同情父母的唠叨,他们生活了一辈子,郁郁不得志,总认为走了太多的弯路,总想把自己总结的经验传授给我们,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我们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我们用爱来抚平他们的创伤,让他们能够安度晚年。

懂得同情,让我们的心态软化,让他人倍感温暖。

篇6:保持一颗好奇心的故事

19,拉曼出席了在牛津召开的英国大学会议,在会上他作了精彩的科研报告,备受人们的欢迎。

在取道地中海回国的途中,拉曼偶然听到一对母子的对话,促成了他科学研究的新转折。

轮船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进人了一碧万顷的地中海。蔚蓝色的海面风平浪静,拉曼信步来到甲板眺i海面,旁边一位年轻的母亲领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正在谈话。

“妈妈,这个大海叫什么名字?”

“地中海。”

“为什么叫地中海?”

“因为它夹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

显然,这个小男孩是聪明好学的,他引起了拉曼的注意。

“妈妈,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

碧蓝的海水成了小男孩疑问的对象。年轻的母亲一时语塞,只好向拉曼投去求援的目光。拉曼蹲下身来,亲切地牵着小男孩的手,说:“小朋友,海水之所以呈现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蓝色。”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可了这一解释。它出自英国物理学家瑞利拙簦 这位以发现惰性气体而闻名于世的大科学家,曾用太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的理论解释过天空的.颜色,并由此推断,海水的蓝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所致。

但不知为什么,在告别了那一对母子之后,拉曼总对自己的解释心存疑惑, 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疚。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 男孩那种到所有的“已知”中去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他不禁为之一震!

拉曼一回到研究室,就开始着手研究海水为什么呈现蓝色的课题。他运用爱因斯坦等人的涨落理论进行研究,观察光线穿过海水时的散射现象。通过大量的实验,他 发现,在光散射实验中,散射光中有新的不同波长成分,它和散射物质的结构密切相关。1922年,拉曼发表论文,用细致的分析证明了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 水显出颜色的机理,与大气分子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蓝色的机理完全相同。此后,他和助手又在其他液体、固体和气体中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散射效应。

拉曼发现的光散射效应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为全世界的科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了纪念拉曼,人们把这种光散射效应称为“拉曼效应”。

篇7:好奇心经典故事

木子在商业广场中心赫赫有名的凯来餐厅前的喷泉边画画挣点生活费。这一带的“画家”都特别的多,这不,木子的身边又多了一个“画家”,与别人不一样的是他披着长发,穿着异常的破烂,但很还是可以看得出是后的.年轻人,远远乍一看以为是个叫花子呢。木子摇摇头心想这年头挣口饭吃还真不简单,那么多人抢生意。

空暇之余木子不经意的往身边瞅去,不看不要紧,一看“扑哧”一声木子捂着嘴巴笑了起来,这画的是啥?也太抽象了吧?果然几个年轻人过来看了他的画都远远走开了。木子悬挂的心才放了下来。

这天傍晚,木子拿着挣到的元开心极了,平时才挣元左右,今天超乎想象了。在心里寻思着去哪慰劳一下自己,忽见隔壁的“艺术家”起身直接往凯来餐厅走去。木子瞪大了眼睛:这厮以为这餐厅是快餐店啊?想着木子的好奇心不由地来了,双脚不由自主的跟了上去。

“艺术家”并没发现木子的跟踪,找了个豪华包厢坐了下来,招呼侍卫点菜。木子的差点以为看错了,不由地坐在了他对面的桌子上,他要用什么来付帐?他可是比叫化子还叫化子。

不多时有侍卫过来询问点餐,木子这才知道自己坐在的是赫赫有名的餐厅里,一消费就得好几百呢!忽然他眼睛一转,对了,跟那个“艺术家”点同样的吧,他肯定点的是最廉价的东西。

于是木子指了指对面:与他一样的菜吧。

半小时不到,桌子上的牛排、红酒等西餐食品上满了桌子。木子瞪大了眼睛,天啊,这都是自己从未吃过的,可是,要花不少钱吧?木子偷偷用余光看向“艺术家”,他在狼吞虎咽着,并没有发现有双眼睛在盯着他看。

木子放下心来,不怕,叫花子都吃的起的,我也能吃得起。放怀大吃起来。

当木子倒下第二杯红酒时,“艺术家”起身走了。木子赶紧放下手中的红酒跟了上去。一个侍员拦住了他的去路:“先生,您还没有付帐呢。”

“可是,刚才出去的那位不也是没有付帐吗?”木子诧异的问道。

“哦,你说我们的少爷啊,他上自己的餐厅当然不用付帐拉。”侍员不以为然的微笑道。

“什么?他不是……”木子预言又止,手指指向外面的喷泉。

篇8:小学生最好奇的故事

关键词:小学生,创新,乡村,教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把创新发展提高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摆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排在首位的就是“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如何挖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教育之首在。为了让孩子心中,早些种下科学的种子,让孩子天性中的好奇心得到释放,让创新从孩子们开始,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好奇心是生而为人的天性,是焕发生命的原始动力。它可以驱使人去发现、去探索,然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这些都在影响着好奇心的命运。

一、乡村小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现状

在乡村的教育中,由于经济基础差,家长的创新意识淡薄,不对孩子予以引导,也不给予孩子参加例如机器人、航模等培养创新能力的培训机会。小学生自身对一些新生事物知道的较少,感受高科技带来的方便较浅,他们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局限于学校科学课程的开设。导致学生科技知识欠缺、科技意识淡薄、创新氛围不浓、自信心不够,往往仅局限于语数外书本知识,创新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词语。

在诸多研究创新的专著中,都有这样的描述:“一个人年少时的成长历程与创新紧密相关,这是创新基因的培育与张扬的过程。”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办于1979年,是一项具有30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1979年作为一个1988年出生的人,相对于1979年创办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的孩童时代就应该能接触到它,现实是我的孩童时代完全被语数外读写背满满的充斥了,造就了现在一个只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干实事的小学老师,毫无创新思路而言。1979年?作为一名2010年走上工作岗位,并被招聘为“专职”科学老师而言,理论上走上岗位的第一时间就应该接触到它,而我却教了五年的小学数学,直到今年年初,第一次听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的成长经历决定了我只能做一个毫无创新的教书匠,而我这个教书匠引导了我的学生们经历着和我一样的成长历程,也正是像我一样的教书匠遏制了学生们创新基因的培育与张扬。

二、乡村小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

1. 学生的自信

我们的任务之一是建立学生们的自信心,如果他们有了信心,他们就可以冒险,有时候他们会失败,但是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再起来。科学是没有固定答案的,是我们的好奇心促使我们在不断的探索。爱因斯坦1000次试验后发明了电灯,有了信心人的热情才能没有丝毫减少并再次尝试。

现实生活中,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形成思维定式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完成测试,却往往容易固化我们的逻辑,不拘一格的人才看得到更多的可能,独树一帜才有机会破旧立新。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当中,语文、数学、英语甚至是科学都离不开标准答案。个性张扬的学生反而成为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一次次的因为不遵守既定的规则而被批评,已变得体无完肤,不知对与错,更何谈自信而言。

如何与众不同,如何不拘一格,如何具有批判和发散性的思维,又如何去创新,社会发展驱动了基础教育的几次变革,对教育的疑问、质疑和批判,在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几乎都会遇到,如今面对创新的诉求,基础教育他应该如何做,才能发现和激发孩子内在的潜力呢?

2. 丰富的课程

回顾过去几百年,教育是如何运作的,大部分都是孩子坐在教室里,由老师来讲课,他们都试图在同样的时间里,学习同样的内容,不会因为他们学习的速度和方式或者他们的兴趣所在进行调整。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在我们今天的学校它实际上还是产生于工业化时代,这种运作的形式,大班级的授课制,它实际上对于很多的孩子是一种趋同化的教育,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教育制度下,我们要强化这种趋同式的重复的训练,那么对于发展孩子多样化的性格和思维方式是不利的。”而要创新的话,我们就一定要有一种发散性思维,一定要有一种批评性思维,因为任何事情只有你认为它不是天经地义的,你认为它是可以逆转的,你认为它是可以改变的,那么你才会去改变它、创造它、升华它。

教育曾经成就了人,给人以知识和力量,但教育的模式一旦确定之后也固化了人,束缚了人。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育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问题是怎么让它发扬起来,而且给它更多的机会,使他的好奇心变成一种求知欲。

篇9:世界上最孤独的好奇

好奇号在2012年成功登上火星表面,到现在已经有三年多了。说起好奇号的命名,也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2008年,NASA面向全美5至18岁的青少年为第四辆火星车征集名字,参赛者同时需要提交一篇短文讲述自己命名的理由。最后NASA从公众投票选出的9个名字里,挑选了当时11岁的华裔女孩马天琪所起的“好奇”。

马天琪这样解释自己起这个名字的理由:“好奇心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总是会对星星、天空和宇宙深深着迷……我的祖母生活在中国,离我在堪萨斯的家相距千万英里,我爱星星,因为虽然我和祖母天各一方,但星星把我们连接在了一起。”“人们常问我,为什么我们要探索?我的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能够。因为我们好奇。因为我们作为人类,不会永远穴居在一个地方,我们总是会不停地想知道、想去找出山的那边、地平线的那边到底有些什么。”

这是我听过的对好奇心的最好描述,来自一个当年只有11岁的华裔美国女孩。

◎萤火小语:国家地理频道有一则形象宣传片,片子的标题叫:“活得好奇(live curious)”。宣传片里这段文案曾经获得过很多奖项:“……如果你发现,你质疑;如果你质疑,你提问;如果你提问,你理解;如果你理解,你知道;如果你知道,你会想知道更多;如果你想知道更多,你活着。”但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永远对世界保持好奇心,永远活得好奇。

◎文题延伸:保持好奇心;探索;勇气……

(如花摘自微信)

篇10:好奇宝宝猪小妞幼儿故事[范文]

小蜗牛微笑着说:“可别小瞧我们身上的壳,它不仅可以保护我们,我们的心、肺和所有的重要器官都在这里面。

我们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干旱的季节,就把壳封闭起来,到了秋天,蜗牛就躲到安全地方,再把壳口封闭起来,并且尽量加厚,这样就能抵抗寒冷度过冬啦!”

猪小妞听了,点了点头,说:“哦!原来你们的壳还有那么重要的作用呢!”

猪小妞走啊走,又看见了一只蟾(chan)蜍(chu),它走上前去,疑惑的问:“蟾蜍,蟾蜍,你的身上为什么穿了件全是疙瘩的衣服啊?”

蟾蜍笑着说:“你别看它丑,可是它的作用大着呢!当我们趴在泥土里的时候,与泥土的颜色没什么区别,可以避免敌人发现,从而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身上的疙瘩能分泌粘液,保持皮肤的湿润,同时还能分泌乳白色的浆液。

我们分泌的浆液有毒,是个很好的防身武器。我们这种浆液还可以入药,人们从中提炼出的“蟾酥”,具有止血、阵痛、强心、解毒等疗效呢!”

猪小妞高兴的说:“你们真是太厉害了!”

猪小妞哼着歌,蹦蹦跳跳的往家走,小山羊看见了,说:“猪小妞,你怎么这么开心呀?”

猪小妞说:“因为我今天学到了很多知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呀!”

小山羊说;“猪小妞,你真是勤学好问啊!”

篇11:小学生最喜欢的故事

奥运会公主小的时候非常活泼可爱,她不仅喜欢做运动而且还痴迷于体育事业,于是她就召集四面八方的人来参加比赛,可是来报名的人并不多,只有她的一些邻居们来了。因为她的邻居们比较自由、比较民~主、比较富有,而其他一些人都很封建和保守。

奥运会公主看到一个个运动员都来到了自己的国家,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和快乐,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运动员来参加一场比赛,她现在是又唱又跳。奥运会公主还发现了一个细节,运动员的脸上都洋溢着欢笑与喜悦,而且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感到非常兴奋,他们心想能来到古老的希腊参加这样一个盛大的运动会真是三生有幸呀!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因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运动员将在这里共聚一堂,大家共同参与,去收获运动带来的快乐与喜悦。来自全世界的人们将在这里共同祈祷个祝愿运动健儿们快乐幸福,大家虽然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世界能够早日和平、奥运会公主心想应该给这个运动会取一个什么名字呢!一个盛大的运动会应有一个名字呀!但不知道该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于是就在人民中间开始征集运动会的名称,最后人们一致同意,用奥运会公主的名字命名这场运动会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因为奥运会公主的全名就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

随后奥运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奥运会公主也在战阵中受了伤,但是奥运会公主并没有倒下,为了奥运会这项伟大的和平事业,她勇敢地站了起来,她变得比以前更加坚强和自信了。当奥运会公主得知自己被邀请要到中国去,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快乐和喜悦,因为她要出席将在中国•北京举办的第29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公主以前一次也没有来过中国,为此她心里感到很伤心和痛苦,她非常向往来到中国亲眼看一看。现在奥运公主来了,当她踏上中国这片伟大而神奇的土地时,她心里在想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造就了无数奇迹。

篇12:小学生最好奇的故事

于是他骑车来到教堂祷告,感谢上帝保住了他的脚踏车。当他走出教堂时,原本停在教堂门口的脚踏车不翼而飞了。

教子指南

篇13:例谈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数学素材

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 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 科学发现离不开好奇心。美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说:“科学始于好奇心.”好奇心是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 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原动力.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让学生产生欢喜和好奇心的源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数学感到好奇了, 不再感到数学学习苦了, 内在的动力就能激发.数学教学如何使学生感到好奇, 是我们课堂教学必须研究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可以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素材.那么, 在中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有哪些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呢?本文将对这个问题做一探讨.

1 与数学相关的生活现象

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知识是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抽象概括.诚然, 数学强调抽象, 强调逻辑, 但一味地强调数学的抽象和逻辑, 就好比把西施放在x光下透视, 看到的只是一副骨架, 毫无美感而言.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教师适时地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认识生活中的现象, 就可以让数学的形象变得丰满起来, 有骨有肉, 回归本源.

例1 糖水中的不等式.

a, b, m都是正数, 且有a<b, 则不等式aba+mb+m成立.这只是一个枯燥无味的数学式子, 学生们感到没有什么好奇的.但是, 如果教师善于思考,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现象, 就可以给抽象的数学算式赋予鲜活的意义, 从而让数学的形象丰满起来, 显得有骨有肉.试想, 如果a表示一杯糖水中糖的质量, b表示糖水的总质量, m表示往糖水中加入糖的质量, 则ab表示这杯糖水放入糖之前的浓度, a+mb+m表示这杯糖水放入糖之后的浓度.显然, 放入糖之后糖水的浓度大于原来糖水的浓度, 即不等式aba+mb+m成立.同样我们还可以考虑a, b, c, d都是正数, abcd, 则不等式aba+cb+d成立.abcd分别表示两杯糖水的浓度, 并且第一杯糖水的浓度小于第二杯糖水的浓度, a+bc+d表示这两杯糖水混在一起的浓度, 则显然有不等式aba+cb+dcd成立.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公交车门旋转的设计问题, 自行车、公共汽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的以及商品的打折销售问题等等, 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现象背后都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去解释、探究这些生活现象,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 体验到数学是有价值的.

2 对一些数学名称由来的探究

数学中的许多符号名称的由来都含有一定的意义.数学名称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好奇心的钥匙, 对一些数学名称进行探究, 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2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在人教版数学必修4中 (以前的教材也是如此) , 在定义了第一象限角的三角函数之后, 给出了六组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进一步追问学生:这些公式为什么称为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呢?其实从作用看, 就是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通过诱导公式最终转化为锐角的三角函数.这种转化从文学的角度来理解, 其实就是一系列的“引诱, 引导”.即先把不受约束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引诱”到任意正角的三角函数这个“房间”里来, 再把任意正角的三角函数“引诱”到周内角的三角函数这个“房间”里, 最后再把周内角的三角函数“引诱”到锐角三角函数这个“小房间”里来.

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这里仅略举几例以供大家参考.无理数为什么称之为无理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为什么这样命名?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为什么统一称为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这三个图形与圆锥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

3 对一些数学定理证明思路由来的探究

在新课程理念下, 数学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对数学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性质定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追问, 不仅可以让学生知其然, 而且可以知其所以然, 进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3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内容是: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且等于第三边长的一半.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证明这一问题的关键是, 让学生弄清辅助线的做法, 让学生明白'辅助线'不是从天而降!为此,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先让学生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把一个三角形剪拼成一个等面积的平行四边形.学生动手操作后, 容易发现只要将三角形沿一条中位线剪开, 将剪下的小三角形绕这条中位线的一个端点旋转180°即可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一种思路.现将这

种思路简述如下:

如图1, 延长线段DE至点F, 使得EF=DE, 并连接CF.

(注:△CEF可以看成由△AED绕点E旋转得到)

通过证明△AED≌△CEF, 可得CF=ADCF//AD.又由BD=ADCF=BDCF//BD, 故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从而有DF//BC, 且有DF=BC.又由DE=12DF, 知DE//BC且有DE=12BC.

类似的问题, 比比皆是, 如何让学生去探究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同一平面内, 两条平行直线为什么永不相交?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追问, 不仅会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的理解, 而且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从而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蠢蠢欲动!

4 设置新颖的数学情境

新颖的数学情境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好奇、好动的天性, 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点, 精心设计形式多样, 新颖有趣的数学情境, 变静态的课堂教学为动态的教学活动, 从而满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进而培养学生浓厚地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4 诗词中蕴含的数学问题.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为我们留下的不朽名句.现在我们以数学家的眼光来考虑这个问题, 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地方, 需要站到多高的地方才可以?”诗意般的数学问题情境, 让人耳目一新, 为之赞叹.

从数学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这一问题:把地球近似地看成是一球体 (如图2) , PA为视线, 则PA与球面相切于点A, 于是有OAPA, 且有PA=1000里=500千米, 地球半径R=OA=6370千米.设楼高PB=x千米, 则在Rt△AOP中有, 有PO2=PA2+OA2, 有 (x+6370) 2=5002+63702.解这个方程并舍去负根, 得x≈19.6千米.如果按每层3.2米计算, 则19600÷3.2=6125 (层) , 显然要建成一栋6125层高的大楼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种文学的艺术, 却“不符合‘数学的逻辑’”.这种新颖的方式为学生认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定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新颖的数学情境还包括趣味游戏、数学历史故事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 初一年级, 教师在讲解代数式的运算时, 可以让学生进行猜数游戏:即让学生随意想一个数 (不要告诉别人) , 乘以4, 加20, 除以2, 减去8, 再除以2, 减去最初想的那个数, 再加9, 然后其他学生或教师直接说出学生刚才想的那个数.学生用折纸试验来估计250的大小, 即一张白纸连续对折50次后, 变为250张同样白纸的厚度, 而这一厚度足以在地球与月亮之间搭起一架梯子!这样新异的情境, 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

5 体现数学美感的素材

易南轩在《数学美拾趣》中写到:“在教学与钻研中, 我发现数学几乎与所有美的事物有着联系.我为数学和谐、统一的美而赞叹!为数学简单而奇异的美所倾倒!”可见, 数学之美, 无所不有, 无处不在.

例5 人体所体现的黄金分割.

人们对黄金分割比的研究由来已久, 意大利数学家菲披斯曾注意到人体上存在着4个黄金分割点.他说一般人在人体肚脐上下的长度比值为0.618或与此近似, 这是人体结构的最优数字.另外, 他发现人体结构还有3个黄金分割点, 上肢的分割点在肘关节, 肚脐以下部分的分割点在膝盖, 肚脐以上部分的分割点在咽喉.如果一个人各部分的结构比都符合黄金分割律, 便是最标准的体型.如此奇妙的现象, 学生定会产生强烈的好奇感.

数学的美感有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统一美等.例如, 利用轴对称设计的各种建筑让人赏心悦目, 给人以美的感受;圆给人以一种匀称、稳定、和谐的美感;一个简单的正三角形经过多次的分形之后, 竟变成了一条优美的雪花曲线.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尤为强烈.”数学教学中丰富的素材, 就犹如一条条引领学生通向数学殿堂的大道.只要我们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素材, 定能叩开学生学习数学的心门, 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能力.

摘要: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 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好奇心是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 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原动力.数学教学如何使学生感到好奇, 是我们课堂教学必须研究的问题.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素材有:与数学相关的生活现象, 对一些数学名称由来的探究, 对一些数学基本性质、定理、证明思路由来的探究, 设置新颖的数学情境和体现数学美感的素材.

关键词:好奇心,数学教学,激发,素材

参考文献

[1]沈德立.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

[2]许芙蓉.好奇心比好胜心更重要[J].湖南教育, 2009, (2) .

[3]杨军.例说数学名称[J].数学教学, 2007, (2) .

篇14:最令人好奇的还是那个郭平

“捣铁圈”和矮子老李在小说中是完全不相关的两码事。捣铁圈说的是初中时期,“我”、赵立新和章宪三个人的少年游戏,表面看来,它有很多主体,也附加着时代、地域信息,像人物出场时的把玩的一个首饰,可是它补充甚至包含着“死肉”这种核心情节所言之不尽的全部。换言之,如果说“死肉”写的是已经发生的事实,那“捣铁圈”则是所有的未知和可能性,它像谜语的谜面,极其诱人,定格、放大了少年屏气敛声的那一瞬。矮子老李是故乡的“公众人物”,有意思的是,小说只盯着他的动作画有限的几幅肖像,切断前后,禅宗笔法。“捣铁圈”和矮子老李正是在叙事的效果上,拨弄读者对于“故乡”的兴趣。

“故乡”的诗意命名往往引出我们阅读的经验性期待,它给予了叙述者主体叙述的合法性,提供了所有叙事的材料,贮备了足够的情感能量。正是通过对短篇小说的艺术驾驭,《在故乡》在展开过程中消解着这种既定的叙事义务,“在”既是表示客观的曾经存在、见证,也强调着“存在”本身的精神性,有形又无形。写作解放了写作者,故乡为存在个体赋形。

很少作者有勇气在一个短篇里立五个支点。《在故乡》这样的结构安排不仅有着内容的勾连,也充满着形式的复调,如叙述和难以叙述,有声和无声,过去和现在,谜面和谜底。具体来说,小说每一部分选取的材料都具有某种“公共”事件性质,如《死肉》中公厕门口的打架,《洞中岁月》章宏失踪,《火车》是在车站送疯魔子去北京看病,《有个姑娘叫晓芳》中晓芳的婚事,《梦之桥》里孟津的死亡。个人生活而非政治生活构成的公共事件,不仅负担着小说情节任务,还折叠着整个故乡的时空信息和伦理生活。从护城河往里,剪刀巷、白莲巷、草巷,体育场、图书馆、文工团、浴室、罐头厂、染织厂等构成了可感的物理空间,《火车》中国民党少将矮子老李和疯魔子一家从早到晚囊括了城镇日常生活的时间,包括历史记忆。

当死后的孟津成为小说最后一部分的主体时,小说已经见证了很多死亡,死亡以它的静默色彩映衬得生存多少都有点不堪。虽然可以轻易地有很多猜测,但我仍然没能理解梦“梦之桥”,它是以一种不可能的参与作为真相的代表,结构性地反思叙事本身的含糊与暧昧吗?还只是作为一种美好的理解,那些死于运河的人,都变成鱼或者鸟,继续在故乡存在着,有声或无声地?亦或是,死的心灵和归宿是对生的解释和参照?

无论如何,那个在青春期爱慕过晓芳的男孩复活了被掩埋的那个时候的一个城镇。读者不知道它的名字,但可以闻到它的各种气味,认识它中间的好多老乡,感受它暧昧又坦荡的夜晚。最令人好奇还是那个郭平。幕布拉上,意犹未尽,故事已经合上,我好像又回到自己的童年,急切地举着书,想问问家里的大人,为什么,后来呢,为什么。

上一篇:军队干部转业考试大全下一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课程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