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王镛书法作品欣赏

2024-07-24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王镛书法作品欣赏(通用10篇)

篇1: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王镛书法作品欣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王镛书法作品欣赏

王镛书法作品欣赏

一、王镛生平及创作道路

王镛,别署凸斋、鼎楼主人等。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山西太原人。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得到叶浅予、梁树年等先生的指导,一九八一年在研究生毕业展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并留校执教。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作品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发表,被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出版专集数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副理事长。

一、名师高徒

少儿时代,王镛就开始学习字和画,字是晋唐名家的楷书,画是看见顺眼的就临,高兴了胡涂乱抹,画什么总能像点什么。身边也无高人指点。当时他特别崇拜齐白石,12岁那年父亲带他去看“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遗作展”,回来想学刻印,一动手特别上瘾,放学后做完功课一刻到半夜,很快就能“创作”了。14岁那年考上了北京少年宫金石书法组和国画组,作品当年就入选了“首都书法篆刻展”。

可惜好景不长,几年后就是“文革”,王镛下乡插队。在内蒙古也常有写写画画的机会,但篆刻基本上停了。那六年他经了些磨难,得到了历练,而不幸中之大幸是:由于地僻人稀,“阶级斗争”不易抓紧,自我意识在荒野中得以萌醒。回京后任中学美术教师,又大干起来,强烈地想探求艺术的个性风格。

1979年,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李苦禅教授首次分别招收5名山水、花鸟画研究生。报名者数百人,竞争激烈。且5名山水研究生,只招一个兼攻书法篆刻的。考生中大多数是艺术科班出身,王镛只能以同等学历的身份报名。凭着自学的杂家功底,书、画、印甚至素描、油画等都摸过,他获得了山水兼攻书法篆刻的那个研究生名额。

导师李可染先生的人格魅力与艺术理念,给了他深深的震撼。先生授课,从不讲技能技巧,即使一定言“技”,也要提升到“道”的高度去阐释,这个道,即是自然与艺术的根本规律。副导师梁树年先生,擅诗文,亦擅篆刻,格调很高,对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王镛艺术年表

1948年 3月生于北京。

1955年 读小学。喜欢书法、绘画。

1958年 观看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遗作展,开始学习中国画。

1961年 就读于北京市第13中学,考入北京市少年宫国画组和金石书法组,受教于马耀华、刘博琴先生。隶书毛泽东《长征》诗和篆刻一组,入选《首都书法篆刻展览》。

1962年 国画作品入选《北京市小幼苗画展》,楷书作品获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少年书法比赛”一等奖。魏碑书作和篆刻一组入选《首都书法篆刻展》。

1963年 书法作品入选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革命烈士诗抄书法展览”,并被收藏。获全校作文奖,被推举参加全市作文比赛。自制第一本印谱。

1967年 高中毕业。

1968年 下乡插队,先后落户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和阿荣旗。

1974年 调回北京,任中学美术教师。

1979年 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教授研究生,在导师李可染、梁树年先生指导下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

1981年 在研究生毕业创作中获“叶浅予奖金”一等奖。留校执教。

1982年 参加“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邀请展”,“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作品展”。

1983年 参加“中日书法艺术交流展”。山水画两幅入选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青年国画展”并赴法国展出。

1984年 参加张仃先生主持的北京地铁车站绘制的大型山水壁画《大江东去图》、《长城万里图》。入选“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

1985年 山水画十幅参加“五岳三山中国画联展”。其中《峨嵋早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宁河晚照》入选“中央美术学院优秀作品展”。行书《自书诗一首》入选“国际书法展”书画作品被辽宁博物馆、甘肃博物馆收藏。

1986年 山水画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东京主办的“现代中国画展览”。作品入选“国际交流绘画展”、“中日书画联合展”、“当代篆刻邀请展”、“第一回日中水墨画联展”、东京“现代中国美术家作品展”、“第三回读卖国际画展”、“中外书法家作品展”。被聘为“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评委。

1987年 书稿35幅发表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百石谱》、《百树谱》。参加“国际临画大展”并被聘为该展评委。《中国书法》发表《汉晋砖文的书法艺术》。《书法》、《中国书法》、《金石书画》发表专题评介。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巴基斯坦并举办四人中国画展。

1988年 入选在东京举办的“中国着名书法家百人展”。山水画五幅参加“国际艺苑第二届水墨画展”。山水画1 0幅参加二十四届奥运会汉城“中国现代水墨画特别企划展”。应《冲绳时代报》邀请赴日举办“中国书画五人展”。现代书法lO幅参加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八人展”山水画在国际水墨画展中获优秀作品奖。作品参加“首届全国篆刻艺术展”、“首届中国新书法大展”。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王镛书画篆刻集》。作品14幅发表于《现代山水画库》。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西冷艺报》、《中国美术报》、《青少年书法》、香港《大公报》、《明报月刊》、台湾《书法艺术》、香港《文汇报》、《中国文化报》发表作品专题评介。

1989年 山水画10幅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山水画作品联展”。作品参加赴日“中国现代美术展”、“全国首届现代篆刻艺术”、汉城“国际书法艺术联合展”、美国罗格斯大学“中国书法篆刻展”。山水画《场院》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王镛篆刻选》由荣宝斋出版。(责任编辑:一得)

篇2: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王镛书法作品欣赏

人们喜欢兰花,喜欢她的高雅。

霍春阳 兰香

霍春阳(1946年-),天津美院教授,著名写意花鸟画家。

篇3:美术作品与美术欣赏

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作品?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近现代名画家的一些美术作品有:西方的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梦》,达·芬奇《蒙娜丽莎》、《人像》,凡·高《星夜》、《向日葵》;中国近现代的齐白石《虾》、《不倒翁图》、《花卉》、《花卉草虫十二开册页》,徐悲鸿《巴人吸水图》、《奔马图》、《九方皋》、《田横五百士》,张大千《山水》、《仕女》、《黄山松》、《四屏大荷花》,吴冠中《北国风光》、《长江万里图》、《狮子林》,朱宣咸《夜》、《旭日红梅》、《迎风》、《今天是儿童节?!》,陈丹青《西藏组画》,陈逸飞《黄河颂》、《古桥》、《踱步》、《大提琴手》,罗中立《父亲》、《荷花池》,等等。这些作品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灵魂上的洗礼,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美术欣赏以美术作品为对象,美术作品由结合为有机整体的内容和形式两部分构成。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就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眼,进而整体地把握和理解美术作品———既体验审美感动又获得思想认识,既把握艺术价值又理解社会价值。

美术作品通过视觉接受作用于人的精神情感,这种作用主要来自美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即内容)。美术作品的内容是美术家在作品中以一定的美术形式表现出来的,即美术形式是美术内容的存在方式。美术欣赏作为从视觉接受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美术形式无疑具有先行性,欣赏者必须通过对作品形式的感受、释读、体验,才能把握作品的内在意蕴(即内容)。注意这里的“内容”不是狭义上指一些主题性绘画中的故事、历史人物或情节,而是指所有美术形象所具有的审美的精神内涵。

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的同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恰当的心理准备和审美态度。欣赏美术作品首先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心理准备。恰当的心理准备和审美态度,不仅可以调动欣赏者已有的美术认识、文化修养和审美经验,而且是欣赏者艺术地、审美地与美术作品进行交流和对话的心理基础。

2.调动积极的审美联想和想象。一方面,美术欣赏的形象思维的特点要求欣赏者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力。另一方面,美术作品是美术家的联想和想象力的创造物,欣赏者要领悟其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的奥妙,也必须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的审美能力。欣赏者的审美联想和想象,有助于将各视觉感受联结起来,以便完整地把握和领悟美术作品的美感和意蕴。

3.融入真实情感,把握审美体验。审美欣赏是饱含情感的体验活动,欣赏者只有融入真实的感情,才能获得审美感动和审美体验,欣赏者的情感一方面因作品的感染而发,另一方面也可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到美术形象中,从而构成审美共鸣,达到强烈的审美体验。

4.结合理性思维理解作品意蕴。美术欣赏不但是视觉感受的活动,而且是理解美术形象与作品内涵的活动。对美术作品做深入完整的把握,只有结合审美感性感受的理性分析,才能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篇4: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

而实际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种“重绘画、轻欣赏”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欣赏课的正确认识,认为欣赏就是看看,不重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欣赏的教学研究。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然后了解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选择合适的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油油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感到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只会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

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欣赏教学的不同组织形式中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欣赏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就是围绕某个欣赏课题进行整堂欣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如小学美术第11册第1课《中国古代建筑欣赏》就是关于“官殿、宗教建筑、园林”的整堂专题欣赏课,还有《中国画》、《外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等等。

在美术专题欣赏课欣赏中,教师往往让学生看着作品图片,便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可想而知,学习效率很低。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为此,可采取的教学策略是:(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收集与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缩短学生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直接兴趣;(2)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初步的感觉;(3)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4)必要时,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这样的欣赏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

2、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结合教学内容穿插进行的欣赏,也就是在进行绘画、工艺等教学的同时,插入有关大师或同龄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学生掌握某种美术技能,出示一些合理范画,也是随堂欣赏的教学过程。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身心能够自由的表现和舒展开来,鼓励学生从每个不同角度欣赏和感受,教师不轻易批评学生的欣赏不正确,让每位同学都能轻松地讲出自己的感受、观点,在全班同学激烈的争论中,让美内化、升华。

3、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

农村学校的儿童,外出参观的机会较少,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提供现场欣赏的机会。比如我们上一册《各种各样的树》这一课时,就可以带学生到校园里走一圈,欣赏一下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树,加强他们的直观认识。学校里就有那么多不同的树,大自然里有更多各种各样的树,既加深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又有利于之后的绘画教学。

篇5:美术作品欣赏

王景慧 (1976-) ,男,内蒙古兴安盟人,2000年内蒙古农业大学本科毕业,2009年取得内蒙古农业大学家具设计与工程硕士学位,现任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讲师,室内设计专业骨干教师,主持校级精品课程1门, 主持自治区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项、发表论文十余篇。曾获全国“高教社杯”工艺美术专业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第七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主题征文中获得三等奖。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承担多届国家、自治区职业技能竞赛命题和裁判工作,所辅导选手获得第八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家具制作项目金牌。

祈娜娜 (1991一) ,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2010级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

篇6:浅谈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当我们面对一幅美术作品,尤其是一幅经典的绘画作品,我们怎样看出画中的含义并从中得到感受呢?通常的方法是:感受——理解——再感受,这同人的认知过程是相一致的。

第一个感受,要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对画面整体效果的观察上,通过对画面总体形式的观察,结合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经验,从中获得一个新鲜的印象。这种感受可能来自自己对作者高超技艺的折服,也可能来自对画面组织精巧的惊叹,更重要的应该是体验到心灵与作品产生共鸣所引发的一种情感的上升。获得这种感受是艺术欣赏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感受的强度取决于作品的品质和自己所投入的审美情感强度,而不一定依赖自己对艺术知识的掌握,所以说在欣赏作品的第一个阶段,艺术知识不多的人同样也可以获得艺术享受。

无疑,自己所获的艺术感受是创作者的期望和他精心准备的,艺术家利用他的技术和激情,通过动作和材料将他的意愿和情感表现在画面上,以期感染观赏者,这也是艺术家创作的目的。欣赏的第二阶段既是寻找和发现艺术家是利用什么方法实现他的目的的,或者说是画面中的哪些因素对我们的情感产生了作用。这一阶段是欣赏的理解阶段。知识和经验在这一阶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对作品产生的年代和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对艺术家身世和个性的了解,对作品样式风格、流派的归类和对作品绘制方法的了解,都会帮助我们理解作品成功的原因和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因素。对艺术经验不多的人来说,也可利用其它方面的知识帮助理解画面的内容和含义。一般来说,优秀的美术作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条件:(1)作品结构严密、完整,有很强的秩序感,每一个线条和色块都有明确的含义;(2)画面从整体到局部生动、自然,充满运动的形式;(3)作品形式强烈,形象特征突出;(4)内容深刻,警世辅人;(5)富有鲜明的时代感。

在作品欣赏的这一阶段,我们要完成:第一,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达到意图的手法;第二,要找到作品中使我们产生联想和共鸣的形式。通过对作品的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艺术家对自然、生命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情感以及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

经过欣赏的前两个阶段,我们对所欣赏的作品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找到了画面中形式与形式之间,观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现在我们再重新审视整个作品,就会发现作品更加真实可信,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和感受更加完整、深刻。在与作品面对面的观照中,我们仿佛回归到美的自然,仿佛看到了生命的永恒,也仿佛洞察了艺术家的灵魂。

当然,真正读懂一幅作品,需要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阅读,越是好的作品,越是需要在反复的欣赏中去发现其深刻内涵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别人的评论和介绍,来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认知经验,提高对美的鉴赏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

现在,我们举凡高的油画作品《向日葵》做示例,说明怎样读懂一幅画。凡高是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他的《向日葵》作于1888年,这幅当年只能卖到400法郎的作品,1987年在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却以创纪录的价格3990万美元被日本的一家企业买走,引起了世界的轰动。既然世界都在推崇凡高的作品,说明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欣赏这样的作品,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现在我们把这幅作品当作欣赏的对象,看一下凡高在作品中做了些什么和怎样去做的。

我们按照上面提到的欣赏的感受——理解——再感受的方法,先来对作品的整体进行感受,看看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印象。首先,要对整个画面静心观看,把得到的感受与经验中的类似感受进行比较,然后,着重感受作品的特殊点,最后,注意体会特殊感受对身心带来的特殊体验。为了提高这种体验的强度,我们必须静心观赏,学会调动全部的注意力,用一种近似儿童般的目光去全面地审视作品。尽管每一个人在经验和爱好上都有不同,但是,每一个看到《向日葵》的观赏者都会被画面所表现出来的强烈视觉效果和旺盛的生命力深深打动。从欣赏的第一步来看,艺术知识的多少不是体验作品的关键,决定感受质量的因素是观画时精神放松和心静的程度,所不同的是,有艺术经验的人要放弃偏见,无经验的人要放弃主观。

欣赏的第二步是对作品的分析理解,目的是要找出作品使我们感动的原因。这一阶段主要依靠艺术上的知识和经验,首先,分析作品的色彩。《向日葵》给我们最强的感受是色彩对感官的刺激,整个画面充满着强烈的黄色运动,花、罐子、背景甚至桌面都由鲜明的黄色组成。黄色是饱和度最高的色彩,它表示阳光、智慧、成熟、神圣、激情。在这幅画中,凡高用黄色表现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崇高理想的追求。画中的另一个主要颜色是绿色,绿色表示生命、青春、希望、晦暗。作品中的绿色在黄色的强烈对比下,显得脆弱和幼稚,象征着人类精神软弱的一面。黑色是黄色的对立面,作品中的黑色具有双重性:一种表现罪恶、悲伤、命运,一种表现坚强、反抗、现实。画中的蓝色,则表现了画家对自己、对社会的怀疑和失望。

其次,我们分析一下构图。《向日葵》(下转第119页)(上接第102页)的构图属于“对称式”和“放射式”的组合样式,它具有庄重和扩散的作用和力量。物体扩展至边框,将背景分割,是典型的现代绘画手法,其用意是将画中的力量向外辐射,使作品更富有力度,更加感染观赏者。

再次,分析画面的造型和结构。画中有两种形式的葵花组成,一种是饱满的圆形,朝向一致,由直线连接,相互重叠或隔开形成了一种有规则的节奏变化,它与罐子的对称和桌子的水平线构成了画面的稳定成分;另一种带角形叶边的葵花,朝向不一,相互分离,并由斜线和曲线连接,构成了画面不稳定的因素。葵花的两种形态的强烈对比,使画面产生了巨大的张力。

最后,经过分析,使我们懂得了作品的感染力是通过作品色彩的强烈个性和造型的强烈对比形成的。当然,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对艺术家的生平和社会背景的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

欣赏的最后一步,是在掌握了作品资料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的感受,使体验上升为一种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欣赏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我们仿佛参与了艺术家的构思和创作,经历了与艺术家的情感波折,分担了艺术家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前途的忧虑。

篇7:谈如何学会欣赏美术作品

一、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1) 应了解这些艺术品不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 也是艺术家不同人生阶段情感与思想的产物, 反映了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的人文环境和科学状态, 用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2) 应了解艺术品的类别, 因为材料的不同会决定作品的形式美感、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分别以不同的面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3) 应从作品本身的构成、造型、内容、主题、色彩、肌理、节奏韵律、力的运动等因素欣赏分析, 从而可以回溯到艺术家生活时代的人文环境和社会发展状态, 了解当时人们的风俗、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通过了解艺术家对作品的安排, 从而感受艺术家的情感, 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进一步知道作品创作的方式方法及其个性风格, 与艺术家产生共鸣, 达到真正欣赏一件艺术作品、陶冶身心、提高欣赏的能力的目的。

二、波提切利《春》油画的欣赏分析

波提切利《春》的油画, 有油画材料带来的特殊感受, 如厚重、质感、肌理、空间体积的表现, 是一幅具象绘画。画中的形象与自然物象相一致, 是生活片段的定格, 作品内容构成情境, 作品描绘的无论是神话还是其他的, 都是艺术家所处时代诸多状态的展现, 而这需要更具体的构成、结构、造型、空间安排、色彩效果等因素来展现。

1. 从结构、造型、空间上分析

可以看到一群男女在结满果实的林中开满花朵的空地上处于不同的状态, 人物处于上、中、前三层空间。从点线面构成的角度出发, 虽然丘比特处于最上面孤立的位置, 但并不是画面的中心, 所以他的点的特征被减弱, 只能是第二中心;而维纳斯处于中层, 身后的林木围成的半圆是第二弧线, 圆心正是她的头胸部, 前排的人物的集中与她的孤立的对比, 更突出她的视觉中心的特点。当视线在画面上移动, 从视觉中心开始自然指向第二中心—丘比特, 丘比特整张弓搭箭的这一动作又把视线引向斜下方正在舞蹈的三女神, 接下来的运动自然向左移向墨丘利, 继续以右侧的西风神、未变形的花神和已变形的花神, 回到维纳斯那里, 也是这一移动的出发点。

2. 从形象上分析

维纳斯是个谜面也是谜底, 我们只能从丘比特开始, 小爱神张弓欲射, 明显的是他被蒙住了双眼, 这很容易理解射出的象征爱情的箭的盲目性, 也间接说明了爱情具有盲目性。接着是正在舞蹈的三女神, 三个人身材柔美, 动作舒缓且连续, 透明的柔纱流动的曲线创造了一种虚幻, 把人带入一种远离现实的梦境, 对爱憧憬的梦境, 其中背对我们的一个似乎被旁边的墨丘利吸引, 一个带刀充满阳刚之气的男子, 可以从形体强健, 袍子红色的张力上体现。再说墨丘利、对身旁的舞蹈无动于衷, 这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 他正陷入另一个梦境, 他伸出的魔杖延续着他的梦。这两个形象之间缺少的相互关注恰好说明了两个封闭且又相似的憧憬爱的梦的联系。这种联系很自然过渡到画面的右侧, 在这里春也是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追求。这里充满了动荡和不安, 剧烈的动作、紧张的表情, 未变形的花神, 可以说是从左侧直接移置右侧, 她的动作已因躲闪而变成剧烈的运动, 与此相应的是西风神他伸展开双翅, 飞翔中伸出双臂、绿色长袍被风吹的飘扬, 四目相视、紧张的神情、还有弯曲成弓形的树干, 都加剧了动感, 是现实中追求爱情的男女的再现。口中吐出鲜花、鲜花的盛开, 花正是爱情的象征, 而这一追求之后果使花神变形, 她的播撒使大地鲜花盛开, 也象征着爱情的美好, 她的衣饰变化明显且特别, 画面中只有维纳斯和她相同, 衣服的差别, 还有凝视我们的眼睛, 展现的了梦与现实的区别。在画中只有爱神和花神的目光与我们交流, 与其他人物相比、她们是现实的真是的人, 她们正是画的主题。现在我们回到画面的中心维纳斯, 她看着我们, 表情略带忧伤, 伸出一只手在诉说, 这个动作是在说不, 而她自己就是爱的全部, 只有她自己、孤单且忧伤。因墨丘利的法杖的指点而成熟的果实是不会出现在春天的, 这显然不是四季中的春天, 只是梦中的爱的春天, 画家正是巧妙借助自然的春与神话的春来表现人类的春———爱。

维纳斯的忧伤正是画家生活时代的写照和个人情感的写照。画面中诸多形象各处一境、又相互联系, 而这一联系是通过欣赏者的思维联系起来的。

3. 从色彩上分析

深暗的底色上漂浮着浅色的形象, 减弱了明暗而强调曲线与轮廓变化的节奏和韵律, 淡淡的光影给人一种独特的艺术感受。

篇8:追寻美术作品欣赏教育的画意

关键词:大班美术活动;欣赏名画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107-001

一、设计意图

梵·高的作品极富表现力,他喜欢运用简练有力的线条、鲜艳明亮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他的《星月夜》不仅体现了其内心最紧张的幻想,而且还表达了他无法抑制的强烈感情。它能让幼儿了解画面不仅可以写实,还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进行表现。基于上述认识,我设计了本案例,我想当幼儿理解了画家的画意后,也能学习画家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的情绪,那该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二、活动过程的描述与评析

1.整体欣赏作品,初步感知画面

教师神秘地说:“这里有一幅很特别的画,我们一起来欣赏!”

在给孩子静静欣赏几秒钟过后,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有山,有房子。”“有星星和月亮!”“好像是在晚上”……

从孩子直觉型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此时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感知仅停留在浅层次上。2.分层欣赏作品,深入解析画面

当幼儿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后,教师即以平行谈话的形式,从作品形象、笔触、颜色由远及近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作品。

首先教师提问:“离我们最近的是什么?”凭着直觉,有孩子答道:“树!”但也有孩子表示不同意见:“这好像是一座城堡。”“好像是人的头发,很疯狂!”“是火焰。”“啊呀!它好像在扭动。”教师马上追问:“往哪个方向扭的?”“往上面扭,快要碰到天空了。”这时教师就说:“其实画家画的是一棵树,它正在拼命往上——长(让幼儿顺着回答)。”接着,教师便鼓励大家站起来用身体动作学学它的样子:“它好像在对自己说——”“我要长高我要冲到天上!”孩子们齐声说道。

这里,教师借助提问,将幼儿的注意力牢牢集中在这棵奇异的“树”上,让幼儿大胆想象和表达。教师的追问,使孩子们慢慢地接近了作品所蕴含的意义。

接着教师又提问:“树的背后是什么?”“房子。”孩子们齐声说道。教师又问:“如果你住在里面,你会做什么?想什么?”有孩子举手:“我会看书、睡觉。”

可有一个男孩却说:“我会做一些保护自己的事。”教师感到疑惑:“为什么?”男孩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因为这棵树不停地在长,我害怕它会把天空给戳破了。”

“所以你会感到有些不安是吧?”孩子点头。看来有些孩子已经能上下承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嫁接到了作品之中了。

教师继续问孩子:“画面中最亮的是什么地方?”有孩子大声说道:“月亮。”“为什么它最亮?”孩子指着画面说:“因为它的光芒是黄色的。”教师又问道:“这黄色给你什么感觉?”“很温暖!”“很高兴!”孩子们抢着回答。教师继续往下引导:“这光芒是什么样子的?”孩子惊喜地发现:“都是短短的线,把月亮都包围起来了。”教师追问:“还有谁也有这样的光芒?”“星星。”孩子们叫道。教师又问:“它们的光芒有什么作用?”“能照亮整个夜晚。”有一个女孩说道。“那么,你觉得画家在画星星和月亮时的心情会怎样?”教师问。“画家的心情一定很好!”有孩子说。

这一阶段教师用问题引导幼儿对作品形式,如线条、颜色进行思考,以帮助幼儿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体验。

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幼儿看天空:“你还看到什么?”“云。”“应该是龙卷风吧。”孩子们说。“这股龙卷风会做什么事?”教师试图引起幼儿对龙卷风的回忆。“它很厉害,会把一切都卷走的。”孩子们感到害怕。教师说:“遇到破坏力这么强的龙卷风,如果你是星星或者月亮,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孩子们面面相觑。沉默了一会,终于有个男孩说:“如果我是星星,我会害怕,我会喊:‘月亮,龙卷风来了,赶快躲起来!”其他孩子继续沉默……教师激将孩子:“你有点害怕了,可是有人不会害怕!”男孩继续咕哝道:“反正我是害怕的!”看来教师只能另想它法了,问大家:“星星和月亮谁厉害?”“月亮。”孩子们齐声答道。教师继续说:“刚才有颗‘小星星有点害怕了,那如果你是月亮,你会害怕吗?”“我不会害怕。”有孩子坚定地说。教师追问:“怎么赶跑龙卷风?”“发出更大更亮的光芒,把龙卷风驱逐出去!”孩子认真地说。教师指着画面开心地说:“看,星星和月亮多亮啊!”同时教师问刚才那个害怕的男孩:“你现在还害怕吗?”“不怕了。”男孩摇头说。

此时教师进行了小结:“是啊!画家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和你们想的一样——在遇到困难、恐惧的时候,我们要鼓起勇气,不害怕,下定决心,努力把困难、恐惧赶走。画家很喜欢画画,就把自己的想法画在了画上:有不安的大树,恐怖的龙卷风,但也有坚强快乐的星星和月亮。”

对孩子来说,要理解画家作品的内涵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教师以“如果你是星星或者月亮,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这个与幼儿主观联系特别紧密的问题引发幼儿想象与思考。以此再延伸到画家的想法时,幼儿就能容易理解了。

3.再次整体欣赏作品,提升画面感受

教师又问:“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我喜欢这幅画,因为月亮和星星的颜色很亮!”“我喜欢它,因为画家画出了很多的害怕呀勇敢呀!”“我喜欢月亮的光芒,它和我们平时画的不一样。”孩子们说。“有什么不一样?”教师问。“它的线条是短短的。”“那我们一起用手来学一学短短的线条,好吗?”全体幼儿举起手认真地徒空练习。“这样短短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有力!”有孩子说。“是的,画家想借助短短的、有力的线条表达自己战胜困难的决心!”教师回应。

从幼儿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幼儿此时的审美判断与刚开始接触作品时的整体直觉印象完全不同了。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初步形成了自己对作品所含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4.迁移创作,多形式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师提问:“你看到的星星、月亮是怎样的?如果你是画家,你会怎么画?”孩子们一个个举起了小手,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拿起画笔,不受任何拘束地画了起来……

篇9:浅谈美术作品的欣赏

(一) 舍弃美术作品欣赏要求, 把作品欣赏当作技法欣赏。

分析美术作品, 特别是绘画作品, 主要从作品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这些角度来进行。一讲构图就谈“三角形”“S形”, 一讲色彩就分析“环境色”“光源色”, 甚至对着光溜溜的印刷品大谈“色层厚薄”“肌理丰富”, 这种欣赏可能只有美术特长生才会看得懂, 也只有他们大耍专业术语, 卖弄学问来糊弄人。对于一般的人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 索然无味。有的高中生以自己的眼光分析、鉴赏甚至批评美术作品的能力, 从网上搜集一些杂七杂八的资料, 对艺术家的生平津津乐道, 甚至是一些秘闻轶事来充斥作品, 对作品本身的分析却三言两语, 一笔带过。这种主次不分、不求质量、只求热闹的“故事会”式的作品, 无法发表对作品的见解。

(二) 忘却欣赏作品的任务, 把美术作品欣赏当成了记述、说教文章。

美术作品, 必然与历史背景或文学作品有关。于是部分学生就喧宾夺主, 大谈其历史渊源、作品出处、文学特性等等, 忘记或淡化了对美术作品本身的感情与认识、感受与理解, 这种历史式的或记述式的美术作品欣赏, 即使内容再生动充实, 也无法算作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这种做法的后果是偏离了从美术作品中使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另外, 夸大美术作品的政治、道德、伦理等作用, 把愉悦的欣赏美活动搞成令人沮丧的政治说教。

(三) 把美术作品欣赏当成了读后感, 主要写一些自己读后的感想, 与美术作品欣赏的要求相差太远。

下面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为例来说明怎样来欣赏美术作品:

首先要选好欣赏题目, 题目既要有深刻的内涵, 又能韵味悠长, 给人以不俗的感觉, 必要时可加上副标题。

如在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时, 若题目定为:永恒的父亲———赏析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这是从作品内容和作品的历史地位来谈的;若题目为:中国民族化油画的成功典范———简析罗中立的油画《父亲》, 主要是从作品在中国油画史上的地位说的。欣赏同一幅作品可以有不同的题目, 从不同的侧面来评析论述, 内容也可以有交叉, 但一定要有主次。

《父亲》一画采用正面巨幅领袖像式构图, 画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中国四川地区的老农。在烈日的直射下, 劳累的裹着白头巾的老农在地头上蹲下来喝水休息。他那枯黑干瘦的脸上, 岁月、贫困像刀一样刻下了沟壑似的皱纹, 深陷的眼睛露出了迷茫、木讷、又像是期待的目光, 干裂焦灼的嘴唇, 似乎劳作了许久而没有喝水, 脸上渗出的汗水, 不知已流淌了多少, 犹如耙犁一般带伤的双手, 捧着一只破粗瓷大碗, 在将要喝水的时候, 又抬起头来, 看着眼前的黑土地是思考过去?是期待未来? (谈作品的构图、描述作品所刻画的形象)

作品《父亲》的背景采用了高贵的金黄色, 一来增添画面的空间感, 二来歌颂父亲外在的质朴美和内在的高尚美。颂歌般的画面色彩庄重、生动感人, 是对生活中劳动者的敬仰和赞美。这是属于整个中国农民的魅力, 更是这幅油画给人们带来的无形的力量。

1948年出生于重庆郊区的罗中立, 在1968年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后主动到大巴山体验生活。1975年的除夕夜, 当他看到从早到晚一直叼着旱烟, 为庄稼丰收而守粪的老农, 正是这样的中国农民———最低层的人为了中国的发展, 做着默默无闻的贡献, 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一种同情和怜悯, 也是感觉到中国农民的伟大, 让画家拿起画笔为他们呐喊, 为他们宣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 社会处于变革阶段, 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化, 主体意识开始觉醒, 艺术的表现意识深化, 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客观的环境, 反映在艺术创作上, 艺术家开始对周围的普通人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改变了以革命领袖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创作方法, 《父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 (社会背景)

篇10:西方美术作品的欣赏研究论述

关键词:西方美术作品;欣赏;研究;《大卫》

美术创作是一种长期的实践性活动,指的是美术家对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及使用的创作技巧。任何美术家的美术创作都需要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和氛围中进行。西方美术作品的创造和发展需要依据特定的西方美术发展历史。西方美术发展历史能够对美术风格流派的特征及发展变化进行介绍,从而加深美术家创作作品的内涵,提升欣赏者对美术作品复杂性的认识。另外,对于西方美术作品的欣赏还体现在美术批评上。美术批评(评论)是一种专业性的谈论,是对美术作品进行解释的重要方式,能够帮助欣赏者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理解美术作品,进而提升欣赏者对艺术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

一、西方美术作品欣赏

西方美术表现形式高雅深奥,具有很强的人文情怀,会给人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加强对艺术的体悟能力。西方美术发展根本 在于对自身的认识,西方美术在西方指的是一种非公立主义的艺术,是在审美认识的基础上创作出的有形艺术。

(一)美术作品的描述

从美术评论的角度,要对美术作品的门类进行区别,比如判断出作品是绘画作品还是雕塑作品;要对美术作品的创作题材进行区别,比如判断作品是风景画还是人物画;对美术作品的创作材料进行分析,比如使用的是油画颜料还是金属材料。从美术发展史的角度,要对美术作品的尺寸大小进行陈述,了解美术作品创造的历史,掌握美术作品创作者的传记,明确作品创造背后的意义。

(二)美术作品的分析

对于美术作品的分析时将美术作品划分为成几部分,将复杂的问题以一种简单的要素来进行研究。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具体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第一,美术评论角度。从美术评论角度对作品进行分析一般是超过语言描述的,是进一步对作品创作原因的分析,包括美术作品创造的要素以及创作规则,具体表现为色彩、线条、形状、系统空间布置方面,讲究作品设计的均衡、比例协调以及节奏问题。第二,美术史的发展角度。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美术家作品的比较,来对美术创作的流派进行分析。

(三)美术作品的说明

美术作品的说明是为了进一步探讨美术创造的内在含义,了解美术家赋予美术作品的思想观念内涵。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具体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第一,美术评论角度。美术作品的创作是通过某种信息符号唤起欣赏者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能够对欣赏者的回忆、情感以及价值观形成产生作用。不同的欣赏着受自己阅历的影响对同一种美术作品会产生不同的想法。第二,从美术史发展角度。主要是从美术家的创作背景来对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想要了解戈雅的绘画作品,就需要了解戈雅所在的社会政治背景,

(四)美术作品的判断

美术作品的判断是针对美术作品的艺术角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美术批评角度。具体表现为对艺术家创作作品风格的判断,比如美术家使用的具象派还是写实派,是表现主义还是情感主义等。第二,美术史角度。需要了解美术作品创作的目的、风格、情感、表现方法等。

二、西方美术艺术起源及发展成果研究

(一)起源

西方美术艺术的起点在希腊,主要发展的高峰时期包括古罗马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十九世纪。历史的发展体现了艺术发展的一种普遍规律,且艺术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实现了革新。中世纪时期的西方主要被基督教思想笼罩,人们的思想行为及艺术创作深受基督教影响,表现为艺术创作缺乏创造力。文艺复兴的发展则是解放了人们的美术创造天性,创造出了无与伦比、流传至今的西方美术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大量的艺术创作天才,比如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

(二)米开朗基罗的美术艺术作品创作

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具有强大的爆发性力量,其美术作品的创作发展带来了文艺复兴运动发展的高潮。米开朗基罗对身体绘画的创造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进行人体解剖研究的同时,创作出了展示人体美的美术作品。比如早期的浮雕作品《阶梯旁的圣母》和《山陀儿之战》,以一种朴实、庄重的画风展现了在强烈运动中的人体美。米开朗基罗的美术创作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其宗教题材的美术作品中具有鲜明的人性特色,描写的宗教对象大多是穷人。第二,他的作品体现了时代发展 的气息,比如《大卫》的思想、《摩西。中的愤怒等。第三,作品集中展现了个人思想发展和时代进步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很强的悲剧性色彩。

(三)米开朗基罗美术创作的作品——《大卫》

大卫是以色列的大王,他在少年时期,是一个牧童,在非厉土人对以色列进行侵略时,大卫到前线给自己的哥哥们送饭。在送饭的过程中遭遇了凶悍的敌人,以色列人不能抵御这种强悍的敌人,大卫用武器杀死了敌人,拯救了整个民族。因此,西方将大卫视作一名英雄,代表的形象是保卫国家的英雄。

在1501年的春季,米开朗基罗回到弗洛伦撒,在当年的秋天开始创作雕塑美术作品《大卫》,创作历经三年完成。当这部作品问世时,整个弗洛伦萨热烈欢呼,人们都纷纷来欣赏这部美术作品。米开朗基罗没有将大卫塑造成一个牧羊少年,而是将他塑造成了一个青年的壮士,在他身上赋予了一切美好的思想。大卫不再是圣经里的理想人物,而是代表了市民英雄,将人们的英勇反抗斗志赋予在大卫身上,体现了强烈的改造世界的人文主义思想。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是一座高为5.5公尺的立像,塑造的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男子,这名青年男子充分自信地站着,左手持有石块,右手持有石器,描向远方的敌人,体现了男性的英勇魄力。《大卫》是西方美术发展史上被人们夸耀最多的男性雕塑,赋予了人迷你的抗争精神。

总结:西方美术艺术发展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人文主义色彩,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幸福、对理想的美好追求,经过时代的变迁,西方美术艺术在时代发展洪流中愈发地显示出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得到了各国的关注。为此,需要有关艺术人员进一步加强对西方美术史的研究,充分借鉴,在借鉴基础上促进本国美术艺术的创作发展。

参考文献:

[1]章释文,张文静. 中西方美术教育比较研究与作品对比欣赏——评《美术教学理论与作品欣赏》[J]. 当代教育科学,2015,05:70.

上一篇: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国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