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山西晋文化的影响

2024-07-25

佛教对山西晋文化的影响(精选8篇)

篇1:佛教对山西晋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山西晋文化的影响

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不管是哪一种,宗教的核心都是弃恶扬善,对宗教的信仰对人们的社会言行有所影响,它引导和规范信教群众遵纪守法、洁身自好、热爱和平、推崇公义,与党和政府提倡的公民道德在很多方面都是相契合的,为维护社会稳定起了积极的作用,对民风民俗的形成也有巨大的影响。所以说在当今社会,研究宗教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

对我的家乡山西来说,佛教是影响最大的。

一、佛教的起源及在中国的发展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就是让人们止恶扬善、自净其意的教法。

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乔达摩·悉达多。他出生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是释迦部落的王子。他在出游时遇到老者、病者、死者和修道士四种人,感到人生皆苦,试图找到一种摆脱痛苦的办法,于是他29岁时开始修行,终于在当时的宗教城市菩提迦耶附近的一棵菩提树下得道成佛,创立了佛教的教义。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佛教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因此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它的经典有许多,自古以来,大家最重视的佛经是<<华严经>>,称为经中之王。

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在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于中国各地。至隋唐时代,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扶持,佛教进入鼎盛阶段。在公元7-8世纪,佛教分别从中国内地话和印度传入我国的西藏地区,并在10世纪中期之后形成独特的藏语系佛教。大约在公元7世纪中叶以后,缅甸的上座部佛教陆续传入中国云南,从而在该地区形成巴利语系佛教。佛教北传后便逐渐融入儒家文化圈之中,并成为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北传不仅有力的促进了儒家文化圈各国的哲学、建筑、艺术和文学等方面的发展交流,并对东亚地区民间的风俗和文化有极大地影响,这些影响在当今社会依然清晰可见。

二、山西佛教概况

自佛法西来,翻开山西悠久的文明史册,每一页无不弥漫着佛教神圣的浓浓香火;回溯山西的历史进程,每一步都伴有佛教虔诚的精进足音。

山西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宝库。五台山,中国佛教第一圣地;云冈石窟,壁画艺术的瑰宝;南禅寺大佛殿,中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佛光寺,荟萃自北魏后历代建筑于一寺;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中国现存最古最高的木构塔式建筑;平遥双林寺,中国明代彩塑艺术博物馆„„我国第一部木刻版汉文大藏经《开宝藏》的复刻本《赵城金藏》,应县木塔中的辽代写经,太原崇善寺收藏的种类繁多、保存完好的3万余卷经书,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稷山县青龙寺元代壁画„„

山西与佛教的缘分,有其独特的因缘,首先是山西的特殊地理环境。天行有常,天行无常,在有常与无常的轮回交替中,造就了山西大地上的奇山峻岭、雄关险隘。山西山高路远,自古交通不便,这阴错阳差的不利条件却为山西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迹。

所谓“人杰地灵”,除了特殊的地理环境,山西佛教的异常繁荣还少不了人为的因素,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法显、慧远、昙鸾等几位高僧。法显出生于东晋,当时佛教迅速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佛教的混乱。于是法显西行印度,到佛教发源地找回完整的戒律,由此建立一套维持僧众团体及僧众个人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同一时代的慧远则致力于建立僧团,壮大佛教势力,广泛接触社会,扩大佛教影响,慧远以其超然出世的态度,周旋于复杂的政治斗争之间,并赢得双方的尊重。

山西佛教以五台山为典型代表。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陆地之一。五台山被国内外佛教公认为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成为举世瞩目的佛教圣地是从唐代开始的。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北魏孝文帝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现在被称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三、佛教对山西文化及生活习俗的影响

在山西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村村有寺,寨寨供神,真可谓“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因此,佛教对山西各地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各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就表现在民风上。众所周知,山西曾是商业极度发达的地方,凡是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的足迹——靠的就是“童叟无欺”的诚信。关公在商界被奉为财神,有趣的是,在佛教中,也把关公奉为护法神,是忠肝义胆、诚信磊落的代言。山西的商人所到之处,一旦在生意上取得成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建关帝庙,“重信义,除虚伪”“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嫉恨”的商业号规不正和佛教忠义笃厚的人格、豁达雍容的气度、广施博爱的襟怀相契合吗?浓厚的佛教气氛滋养了一片诚信的土地,也成就了一方虔诚忠厚的山西人!

这种虔诚和忠厚一直被传递,佛教讲究因果报应,潜移默化中,一条无形的标尺总在衡量着人们的思想,约束着他们的行为,行善积德就是为子孙后代造福、为下一个轮回祈祷。

很多山西的风俗习惯也都沾染着佛教的气息,以典型的五台县为例。五台县受佛教影响,很多村落都以寺名命名,例如刘定寺村,有些与佛教遗迹有关,如牌楼岩,还有以佛教传统起名的,例如白龙池。

在当地,佛语已经成了一种生活化的智慧,普通老百姓的谈话中可以随时听到一些简单而深刻恰当的佛学哲理。前面已经提到,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当地居民对文殊菩萨非常崇拜,文殊是智慧的化身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融入到每一尊文殊的佛像中。每当有人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障碍,都会去求文殊菩萨,通过虔诚的祈祷以求能够得到佛的帮助和保佑。

受佛教信仰的影响,有的妇女生了孩子以后,会到附近的寺院“寄寺”,把孩子的名字记在寺里,并由寺僧为小孩“带锁儿”,以求菩萨保佑健康长命。每年春节的时候,除了点旺火、燃爆竹、迎喜神、撞钟敬香等各地都有的活动,五台山各寺庙会举办纪念弥勒菩萨成道日恭佛法会和僧众拜万佛、放禄马、登黛螺顶拜五方文殊等活动;从正月初十到元宵节有帝释夭圣诞大法会、五爷庙启智祈福传灯法会,这些活动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还有“六月骡马大会”,一般在农历六月初四至七月十五,佛教中的这段时期是喇嘛教的“奉旨道场”,是一年中喇嘛教规模最大的佛事活动。随着庙会的发展,现已成为著名的物资交流大会,俗称“骡马大会”,这也是五台山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我们所熟知的“腊八节”也是和佛教有关的。腊月初八据说是释迦牟尼的成道日,那天各寺院都要举行纪念仪式,并煮粥以供佛祖,这种习惯传到民间成了当地的重要节日,每逢腊月初八家家煮粥、带粥去寺院供奉已成为习俗。

在生活礼仪方面,佛教影响主要表现在丧葬仪式上。按照佛教仪规,僧尼圆寂后,寺院要组织僧尼为死者放焰口,念谱佛,用以超度亡人,使之不受饿鬼欺负而早登极乐世界。民间也便逐渐接受了这种习惯,凡离寺庙不远的村庄,人死后,便请和尚尼姑到家,为死者念经。出殡时,也请和尚为之送葬,送葬时,大都请寺院僧侣吹奏西方藏箴言、普庵咒等乐曲。后来这样佛教乐曲流传民间,为民间艺人所接收,送葬时便请民间八音会为之吹奏,这种习惯一直流传至今。

在介休绵山有在抱腹岩许愿,愿望实现后去还愿挂铃的习俗,它的起源也和佛教有关。贞观十二年,大旱,满朝文武向绵山跪拜,请法力无边的智超高僧施法降雨,天降大雨后,在抱腹岩挂铃还愿,这一习俗一直沿袭。抱腹岩分上下两层,洞中套洞,岩内有岩,可容纳200余间禅房及一二万名游人而不显拥挤,是国内唯一的建在悬岩溶洞的佛教古刹。在山西的好多地区,每当过节的时候,也会有供奉财神和菩萨的习惯;还有,婚嫁搬迁之类的大事都会请人判断凶吉;择址、起名也都有很多的说法。

另外,山西丰富的佛教资源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例如提供了多样的旅游商品,如木鱼、进香袋、念珠、雕像、佛书佛经等,同时游客们在拜佛旅游之余,竞相请佛,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佛教节日的时候会有很多信仰佛教的人来到山西的各个佛教圣地,也大大促进了旅游、餐饮业。

四、如何看待这些影响

风俗不是迷信,只是人们的精神的一个寄托,是一个关于善恶的承诺。

佛教的对人们的影响都是一些很虚的东西,于是有人认为这些是迷信思想,应该从现代社会的文化中将他们剔除!但是我认为风俗是不能和迷信等同的。迷信是和科学相对的,例如有病不医请大神,神神鬼鬼吓死人„„迷信会通过挑战科学无视科学而给人们带来伤害。而佛教是无害的,因为佛教是无神的,佛教教给人们的是依靠自己,是督促人们去行善积德,让人们在精神上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正义的东西,有一个区分善恶的准则,有一个可以用来坚定目标的信仰。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宗教,不仅仅是佛教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社会道德的补充,为维护社会稳定做了很大的贡献,更是全世界文化中的一件瑰宝。注:

 “佛教的起源”部分

引用百度百科对佛教的解释和《世界文化史》内容 参考资料

 诚信--向晋商学习经营之道

 《五台山佛教文化对当地民俗的影响研究》

张星星  中国佛教信息网

山西佛教文化资源探析  《浅谈山西佛教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赵琳洁  中国新闻网 绵山佛教文化

篇2:佛教对山西晋文化的影响

佛教是一种宗教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是集信仰、观念、组织、制度等于一体的复合体文化。一般认为它于两汉时期从古印度传入中国,被中国社会所接受,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佛教中的“空”的思想与中国本土道儒的“道”“天”思想非常接近。佛教自传入我国以来,就对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 佛教对哲学的影响

佛教哲学本身蕴藏着极深的只会,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誉佛教徒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哲学思想领域、中国古代哲学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其先作为佛教般若学传播的媒介,其后与般若学交融汇合,最终为般若学所取代。隋唐二代,虽说儒释道齐头并进,但佛教毕竟是最强大的思想潮流,甚至成为思想界的骄子。唐末宋初,唯有禅宗独盛,且操纵当时思想界。至于宋明理学,在“理一分殊”的本体论建构方式、“明心见性”的修行方式等方面,都明显吸收了佛教的思维成果。佛学在中国近代哲学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近代哲学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中国近代哲学开端于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然正如梁启超所言:“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清代学术概论》)。比如康有为、梁启超本人以及谭嗣同等。可以说,不懂得佛教哲学,就很难理解魏晋以后中国哲学的具体形态。当然,佛教是唯心主义的宗教体系,但它用分析感觉、概念、物质属性等手法来“论证”其宗教唯心主义观点,便包涵不少精微、思辩的内容,蕴含大量的逻辑分析方法和辩证法观点,这一切都丰富和深化了中国古代哲学。另外,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无神论总是在同唯心主义有神论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佛教在这方面也确实起到了反面教材的作用。

二 佛教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佛教为史学增加了新的记录和研究对象,丰富了史书的题材,同时史学材料也深受佛教观念的影响。史书中吸收了佛教传说的故事,也出现了佛教论著、注疏、佛教经录、佛教史传等史书形式。比如:汉末三国时牟融《理惑论》、刘宋时陆澄撰《法论》、萧梁时宝唱撰《续法论》等。自东晋道安注疏佛经22卷后,注疏经论日益成风。出现了合本子注的形式。此外,汉译佛典的钞略编目、佛经目录的考订、佛教史传的编撰,一时也蔚然成风。如慧远《大智度论钞》、慧皎《高僧传》、僧佑《出三藏记集》、杨玄之《洛阳伽蓝记》、魏收《魏书•释老志》等。

三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首先,佛教经典有很多就是典雅的文学作品。随着佛典的翻译和流传。僧侣与文人名士交往的增多,寺院讲经说法的普及,佛教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各方面起着广泛的作用。许多汉译佛经文笔畅达,词句典雅,善用譬喻,所以学者们普遍认为:“为文学计,《法华经》、《华严经》不可不读。”随着佛经的流传,许多佛教用语演化成为汉语的日常用语,大大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文学的各国领域,无论是诗歌、散文,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小说、戏曲,都可看到与先秦、两汉经学的不同面貌,这就是受佛教经典的文体和佛教理论的各种观念以及佛教宣传方法直接的感染和影响。

其次,佛教还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使中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发生重要大的变化。在内容方面,主要增添两种成分,一是佛教提倡就人生、世界而观苦、空、无常、无我,主张四迁流相,对自然人事多作深入细致的观察,从而得到契悟;二是中国文学原来很少对超时空、超现实有想象力,偏重于写实,显得简单拘谨,但佛教则不同。如《维摩诘经》描述维摩居士身居丈室,而有神通变化,与文殊师利等共论佛法,阐扬大乘般若性空思想,批判一般佛弟子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斥责歪曲佛道的境界;认为“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虽“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又把“无言无说”、“无有文字语言”,排除一切是非善恶等差别境界,作为不二法门的极致。同时,由于佛经的传译受到了冲击和渗透,出现了浪漫主义的倾向。在形式方面,佛教对于诗歌和俗文学等发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法华经》、《维摩诘经》、《百喻经》等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三国吴康僧会译的《六度集经》等书里讲凡间的业报,把形形色色的故事嫁接在一起的例子可资佐证。《黄梁梦》和《南柯太守传》等脍灸人口的名篇,其原型也远植于佛经中的“幻梦”和“魂游”一类故事,后来又进一步演化为蒲松龄著《聊斋志异》里的若干篇章。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更是以唐僧西游取经为主题。再从佛教对我国文体变化来看,可从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各种变文、俗讲看出后来的平话、小说、戏曲的渊源所自。此外,历代禅师们的开示和法语的记录所产生的朴素、活泼、自由的“语录体”,后来也被宋明理学家仿效而产生各种语录。

四 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佛教的广泛传播给中国古代绘画、建筑、雕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据历史记载,佛教绘画、塑像、建筑是和佛教经典一并传入中国的。汉明帝时,从印度带来的佛像置于洛阳白马寺中,并在佛寺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图于壁,标志着我国佛像、佛寺、壁画三大艺术的肇始。中国绘画,在佛教尚未传入前,已具独特风格,后受佛教影响发生重大变化。东吴画家曹不兴,接受西域佛画艺术影响,所画佛教人物传神逼真,被称为中国佛像画的“始祖”。佛教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不仅在绘画技巧上,更主要的是创作思想上有突破。王维将参禅领悟的意境引入诗画,他的画以气韵为主,变钩研之法为水墨渲染,表现了高远淡泊的“南宗”画风。禅宗精神影响绘画,使山水画脱离死板风格志向与大自然结合。唐宋以至明清画坛,大凡有大作、有名气、无不深得佛教思想熏陶,表现在作品上往往深远宁静,大有反净其意、超然物外意境。禅宗兴旺时,绘画道盛,禅宗衰退时画坛冷落。也算是中国画史上一个特殊现象。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一般佛寺之营造,结构之精致,气派的弘伟庄严,皆仿印度原始佛教之状态,至于遍布中国大陆各地之佛塔,更足以代表佛教坚毅之精神,给人神圣而崇高的感觉。中国古代虽有雕刻,而塑像及铸像,却始于佛教之输入,唐朝名工之塑像,以及用木或石所雕刻之佛像,实是划时代之艺术创作。如洛阳龙门与大同云岗之石佛、炖煌石窟之佛像与壁画。此后经数代传衍流变,至盛唐时,终使绘画、建筑和雕塑三大艺术达到灿烂辉煌、登峰造极的程度,至今仍属于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五 佛教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

首先,一些佛教作品本身就是重要的语言学著作,如古代用来解释佛经音义的《一切经音义》、《续一切经音义》等。中国古代的《一切经音义》有两部,均成书于唐代。一部是初唐僧人玄应所撰,又称《玄应音义》,共25 卷,解释佛经音义,详注反切。另一部为中唐僧人慧琳所撰,又称《慧琳音义》或《大藏音义》,100卷,博引古代韵书、字书以解释佛经的音

义,并录玄应、慧苑各家音义编纂而成。辽朝也是一个十分崇尚佛教的政权,辽僧人希麟在慧琳《一切经音义》的基础上撰成《续一切经音义》,共10 卷,可补《慧琳音义》所未备。这些作品对研究中国古音、词的古义等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慧琳音义》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地位尤为突出,目前学术界对它的研究十分重视,已出版研究专著数部。

其次,佛教对中国的音韵学产生了很大影响。佛教的传入,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语言学的交流。从汉末开始,梵学传入中土,开阔了中国音韵学的视野,反切的广泛使用、四声的发现、等韵学建立,都多少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反切是中国古代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有时单称反或切。用作反切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或上字,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清初编纂的著名字典《康熙字典》就采用了这种注音方法。

再次,佛教对中国的文字也有影响,如我国藏族使用的藏文,据记载是7世纪时由图弥三菩扎参照当时的印度字母创制的,共有30个辅音字母和4个元音符号。历史上曾用藏文翻译和编写了大量的书籍,留下了珍贵的文献,不但促进了藏语的发展,而且也丰富了祖国的传统文化。

最后,佛教丰富了汉语词汇,为我国语言宝库增添了许多新的词语。佛教的专门用语很多,有一些已进入全民的语言里,如佛、禅、寺、庵、塔、菩萨、罗汉、三藏、居士、法名、受戒、沙门、沙弥、行者、方丈、主持、禅杖、衣钵、施主、化缘、忏悔、地狱、阎罗、涅、刹那、僧多粥少、大吹法螺、大慈大悲、菩萨心肠、清规戒律、丈六金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还有些佛教用语,受了汉语的影响,人们已经不能再意识到它们的来源,如梦幻泡影,原是佛教名词,见于《金刚经》的记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指的是梦境、幻觉、水泡和影子,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一切,就像梦中所见、幻术变化、水中泡沫、镜子影像那样虚而不实,后来比喻虚空不实的东西或不能实现的妄想。源于佛教的常用典故也很多,如三千世界、天龙八部、千手千眼、天女散花、天花乱坠、当头棒喝、醍醐灌顶、极乐世界、拈花微笑、泥牛入海、口吸西江、借花献佛、呵祖骂佛、痴人说梦、蒸沙成饭等等。

篇3:山西佛教中吉祥元素对民间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吉祥元素,石狮子,民间

一、山西的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虽然起源于印度, 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逐步演变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佛教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曾得到很大的发展, 并在此期间建造了大量的寺院、石窟和佛塔。佛教建筑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的许多常用手法一直影响着千百年来的建筑形式, 具有特别的表现力。不仅显示出佛教具有庄严的仪式, 广大精深的教义, 更具有艺术的特质。

山西古建筑中, 宗教类居绝对多数;在宗教类中, 佛教建筑居绝大多数。山西的佛教文化资源是山西地上、地下, 物质、非物质的佛教文化的总和。由于历史原因, 从北朝到明清, 山西的佛教一直十分发达, 时至今日, 虽几经劫难, 山西仍是佛教文物、佛教艺术、佛教思想、佛教学术的宝库, 是全国佛教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山西的佛教建筑不仅有诸多国内代表性建筑, 而且反映了中国佛教各宗派的发展演变, 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演变以及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状况, 而且以不同的建筑形式表达了不同的佛教文化含义。

在山西的佛教建筑中, 吉祥纹样分布广泛, 几乎每个地方都有佛文化的影子。譬如辅首纹样, 有的衔脊, 有的衔环, 有的衔柱, 或在通口, 或在建筑上面, 或位于建筑下部, 体现出它的多种守护的作用。在山西的华严寺, 五台山的各个大小庙宇的正门口或是台阶的两端都能看到纹样或是各种形态的石狮子, 它也是建筑中极重要的保护神。观音所乘坐的莲花宝座, 代表了洁净与美好, 代表了佛教的神圣意义, 广泛的为佛教建筑所采用。殿堂的柱础须弥座, 承载佛像的莲台, 随处可见。从其演变而来的“宝相花”也被作为富贵的象征被用于建筑的边饰和底纹。还有常见的宝伞、金鱼、宝瓶、莲花、法螺、吉祥结、宝幢、法轮等。这些都作为佛教艺术的装饰, 被人们视为吉祥之兆, 用于建筑屋顶中央或是门窗部位。都代表不同的意义, 在传统装饰中应用很广。

二、佛教吉祥元素在民间的体现

1、民居中运用诸多佛教吉祥元素的原因

中国的吉祥物吉祥符号之多, 别的国家是无可比拟的。从古至今, 传统的吉祥纹样, 也是中国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被广泛的应用与建筑、雕塑和民俗艺术等。在山西, 我们看到民居中不乏对吉祥元素的运用, 譬如莲花纹, 蝙蝠纹, 大门口的石狮等等。原因之一在于百姓对佛教的信仰与崇拜。中国的宗教思想根深蒂固的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中国民间的鬼神信仰和神仙方术意识是源远流长的, 在那个生产力相对低下, 普通百姓生活不得温饱, 且处于封建政治高压与兵荒马乱交替不断的社会里, 人们毕竟还需要鬼神信仰和神仙方术意识这种“鸦片”的慰藉和麻醉, 所以, 他们中的很多人, 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依旧相信鬼、信神那样去崇信佛教, 幻想着能以此改变自己的处境甚至于命运。这时, 人们就会寄情与吉祥元素。佛教之所以有广大的信众, 是由于它与人们的思想有想通之处, 使人们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使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渴望有所依托。

“吉祥对于中国人而言, 就像水与鱼, 天空与鸟, 空气与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祈求来年幸福平安, 吉祥文化与佛教的出现, 正式满足了人们的心里需求。它的核心就是帮助人们更好的生活, 激发人们的创造, 凡是人们认为好的东西, 很多都表现在佛教的吉祥文化之中, 构成吉祥文化永恒的主体和美好的画面。出现在宗教建筑中的吉祥纹样, 他背后的“意”使人们迷恋其造型的关键。

2、山西民间佛教吉祥元素的引用

山西传统民居作为中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山西地域文化的载体, 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建筑结构功能、雕琢装饰的美感, 其精神文化内涵常常又超越了功能的本身, 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标志以及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精神象征。它院落的装饰繁多, 砖雕、石雕、木雕无处不在。有花鸟鱼虫, 有游龙戏凤, 不同的图案内容, 蕴含着不同的造型意义, 都表达了主人对好日子的无限期盼, 当然也体现了当地建筑特有的特色。

以石狮为例, 在五台山, 华严寺等庙宇中, 都可以见到很多造型各异的狮子。在佛教传入中华大地之后, 狮子被赋予了神圣的传法使命。许多寺庙, 都供奉着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像。传说这位专司人间联盟智慧的文殊菩萨是骑着狮子首先来到五台山显灵说法的, 五台山也就成了文殊菩萨说法的道场。但这时的石狮子还没有进入民间百姓之中。

民间的狮子离不开宫廷艺术、文人艺术和宗教艺术, 但却又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逐步开拓它的或是祭祀供奉, 或是装饰美化, 或是娱玩教化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它是道德和宗教层面的“迎祥”与“趋吉”的精神需要。石狮子走向民间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 这种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据程张先生《元代石狮趣谈》考证:唐朝京城的居民多居住于“坊”中, 这是一种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的住宅区, 其坊门多制成牌楼式, 上面写着坊名字。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 以防风抗震。工匠们在大石块上雕刻出狮子、麒麟、海兽等动物, 既美观又取其纳福招瑞吉祥寓意, 这是用石狮子等瑞兽来护卫大门的雏形。宋元以来, 坊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些有钱人家为了张扬自家的声势, 便把原来坊门的样式简化, 改造为门楼, 仿象原来坊门所用的夹柱石那样, 将石狮等瑞兽雕刻在柱石上, 此风被保留下来相沿成习。民间石狮的形态和传说可以说是无穷无尽, 却都和吉祥、喜庆紧紧相连。表达了道德和宗教对深厚的民间生活的灌溉, 饱含着伟大的宗教热情。

再说本来是佛台之坐的莲花宝座, 本来代表了反本归真的意境, 但在中国的佛教纹饰中, 却以柔美坚韧的形象示人, 代表了洁净美好。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更浪漫的解释, 并被长期应用于民间图案, 多见于柱头柱础的装饰。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画像石和建筑瓦当上莲花图案也被广泛应用。他不仅带来感官层面的审美与愉悦, 更给予民间百姓寄精神上的寄托与满足。

三、佛教吉祥元素与民间文化的融会贯通

佛教通过对人们祈求美好, 平安的愿望得以在民间传播。受佛教文化的影响, 吉祥元素也具有了其更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 凝结了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以及宗教情怀。

吉祥纹样作为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 是我国历史文化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文化。它在拙中藏巧, 朴中显美。以它特有的佛教精神内涵和装饰风格, 几千年来对民间装饰艺术起到了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鹤坪, 傅晓鸣.中华炕头狮子艺术[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2]万建中.中国民间文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3]蒋勋.美的沉思——中国艺术思想刍论[M].文汇出版社, 2005.

[4]王先明, 罗朝晖.院落沧桑:山西古民居的历史文化解读[M].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

[5]高春明.吉祥寓意[M].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09.

篇4:浅谈佛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化,影响

宗教是人类发展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形态。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自东汉时代传入中国内地。佛教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中国化,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到现在为止就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具有开放性的文化之一,其中对佛教文化的吸纳,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这期间,随着中国社会发生许许多多的变化,佛教也经历了与中国文化融合的整个过程,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作出了光辉的业绩,成为了我国文化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局势的动荡,佛教也开始了复兴的过程,逐渐展现出现代佛教的面貌。在中国大陆,由于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佛教活动已开始走上正轨。在中国佛教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的僧人,他们因在思想、哲学、文学、语言、绘画、书法、雕塑、音乐等领域作出过很大的贡献。其实,佛教僧人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决不仅此而已,至少应该包括他们对佛教史学的贡献在内。佛教进入我国以后,我国佛教界产生了许多卓越成就的史学家,他们代代相续,对中国佛教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并各种宗教一起存在着。其中,佛教在各民族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乃至在中华民族多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所起重要的的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注意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发展环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

佛教文化史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与世俗文化以及其他宗教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互相渗透,形成纷繁复杂的关系。在中国,佛教文化几乎影响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哲学、道德、文学、语言、艺术(绘画、书法、音乐、印刷)、生活方式以及社会风格几乎无不浸润着佛教的影响。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佛教对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简单地说,中国文化吸取佛教文化的精华,对中国文化的现在发展带来了很多影响。佛教为中国文化、文学、语言、艺术、语言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发展环境并积极影响了世界文化。

一、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佛教起源于印度,自东汉时代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中国的佛教,而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所以,佛教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初始期是外在的,其后则转变为内在的了。可以说,佛教也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甚至在某些历史或时期成为中国哲学的主体部分。在几千年的历史佛教在社会上已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当时人们对佛教的教义也已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随着佛教社会影响的扩大和人们对佛教教义的深入了解,佛教教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矛盾处也就暴露出来了。其中,尤其是与当时占据正统地位的儒家的基本伦理价值观念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很多年的过程当中佛学已经中国化了,并在中国近代哲学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近代哲学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在我国古代哲学界上出现了杰出的哲學家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哲学观点。可以就这么说,佛学在中国近现代哲学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近现代哲学的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实我们深深地观察佛教本身存在着丰富的哲学内容,但由于它产生于印度,因而哲学内容有着明显的印度哲学色彩。作为现今中国传统哲学组成部分的佛教哲学,在与中国固有的哲学交流或渗透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国近现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评判继承中国佛教的各种伦理,并吸取了佛教哲学的精华,在这个基础上逐渐丰富中国哲学,给中国中国哲学添加了新的内容。这种变化使佛教哲学有了在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中的新发展。

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非常大。佛教从东汉时代传入中国,到了唐宋代,中国文学作品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很多学者都指出,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佛教思想的成分。佛教的传入为我国文学语言增添了新的词汇。随着佛教的传入佛经翻译也开始展开,大量的佛教典籍翻译成汉语,这种现象同时积极影响了我国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现代文学翻译的发展的好基础。佛教典籍中不少优美的典故和具有艺术美的新词语,被引进我国。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学语言的宝库,使汉语言的表现力更为灵活,源于佛教的成语也很多它们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思想交流,也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文学创作。佛教术语的大量进入给我国佛教研究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会。佛教传入我国之前,中国文学的体裁非常单纯。佛教传入中国后对我国文学体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佛教的传入在中国文学载体方面改变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文学的发展。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并且流传到民间,它们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在这个过程中在我国文学创作方面创造了很多著名的经典作品,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著名的作家,诗人。甚至有些佛经故事甚至被直接改为了长篇小说,很多著名的作家也都受到佛教故事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三、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佛教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传入中国后给中国艺术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绘画、建筑艺术、书法、雕刻艺术、音乐等艺术要素方面非常明显。自受佛教艺术的影响,中国艺术界遂发生了不少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也创造了不少宝贵的成就。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以及西域(新疆)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我国内地。人们知道,古印度的佛教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石窟艺术为代表。中国的石窟艺术是它们的继承和发展。但中原地区的石窟雕塑,则逐渐吸收和融合中国艺术的风格,造象也模拟了中国人的形象,当然也保留了印度雕塑世艺术的某些特点。佛教传入中国千百年来,各阶层的人们佛教的需要,花费大量的资财,人工建造了很数的石窟、佛教像、佛塔、佛寺,千佛洞留下许多有价值的佛教文物和佛教胜迹,到了如今这个佛教文化遗产成为了我国的最珍贵的宝珠,有的甚至堪称世界奇迹。国内现存最多的文物古迹就是佛教的山、寺庙、佛塔、石窟等等。著名的佛教石窟分别为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新疆克孜尔石窟、伯孜克里石窟等。我国最著名的千佛洞分别为新疆吐鲁番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新疆库车县(古代称为龟兹国)的克孜尔千佛洞、新疆拜城县的克孜尔千佛洞、新疆库尔勒的七个星千佛洞等等。在这个佛教建筑中保存着很重要的各种古物。这些著名的佛教文物和佛教胜迹均集雕刻、绘画、书法、建筑、图案2014级硕士研究生艺术之大成,都打上了当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烙印。尤其是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同时佛教雕刻艺术积极推动了我国印刷术的发展。上面提到的很多佛教建筑到现在为止很好保存。到了今天这些著名的佛教建筑就成为了中国各地著名的历史名胜和文化旅游的景点,并同时大力促进我国旅游事业的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大力重视保护这些佛教文物和佛教建筑,以防破坏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总而言之,佛教艺术给中国现在艺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中国艺术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环境。

佛教对中国音乐影响也很明显。佛教音乐起源于印度,佛教音乐传入我国后,对我国传统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众所周知,音乐具有心灵表现性和思维想象性,与宗教信仰的内在情感发生共鸣,使音乐成为宗教表现自身、宣扬自身的一种重要形式。印度佛乐的传入,为中国音乐提供了新的内容和形式。随着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很多佛教音乐改为了民族音乐积极推进了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总而言之,佛教音乐给中国音乐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环境。并给我国民族音乐添加了新的内容,使中国音乐更加丰富了。

四、佛教对中国语言的影响。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的联系工具,并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的积淀。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已有几千年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佛教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也很明显。佛教在中国是信众最多的宗教之一。因此,在汉语词汇中,可以找到大量有佛教背景的成语,常用词或俗语。随着佛经的大量翻译,反映佛教概念的词语,也大量进入汉语增加了很多新词,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句法,使得汉语词汇丰富起来并丰富了我国现代汉语汉语词汇宝库。到了现在很多名词、很多成语,我们经常使用,也许认为这是中国语言的创作。词汇增加、句法增加,也就增加了中文的表现力,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文采。随着我国文学翻译的发展很多关于佛教有关的书大量翻译汉语,很多佛教用语逐渐变成了汉语的日常用语。原来都是佛教专用词,现在已普遍运用于日常生活中。随着佛教的流传使佛语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俗语、谚语和惯用语。总而言之,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使我国语言宝库更加丰富了,汉语语言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环境。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佛教的传入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几千年的过程中中国文化评判继承了佛教文化的先进方面并吸取了佛教文化的精华,为中国的现在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生机,新的发展环境,给中国文化添加了新的内容,使中国文化更加丰富,更加精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同时中国文化积极影响世界文化。

【参考文献】

[1]苏晋仁:《佛教与文化与历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年1月。

篇5:中国佛教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答:民俗文化是流传于世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它大体上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而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后逐步与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相结合,从而植下了弘扬佛法的牢固根基,它对古代中国的影响深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民俗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有佛教影响的痕迹。以下针对三种具体的民俗内容,分析佛教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一)民间信仰

中国本土的民间信仰已相当丰富!而传入中国的佛教又大大增加了信仰的神秘性、复杂性、系统性!在俗神崇拜中,中国汉族民众重生育,传统观念中,多子多孙福寿占有首要位置。因此对送子观音及广生娘娘,泰山娘娘或碧霞元君普遍崇拜!其中“送子观音之说”就源于佛教观世音菩萨的由来。最早于魏晋随佛教盛传时进入我国,因原菩萨有梵文名多音节长不易记,意译为观世音。取其观世人苦难音声而施以救助之意!菩萨原是大慈大悲救世人于苦难之佛,为男性,但至南北朝北齐时,此菩萨渐变为女性受人供奉,到了明清两代,在救苦救难的职司中,民间突出了招财送子的内容,于是在观音庙中多以求子为崇拜目的,改变了原佛教要旨,成为广泛的俗信,称为送子观音了。

(二)民间习俗

中国文化不仅接受了佛教的理论,还接受了各种礼佛的仪式,尤其是佛教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以隆佛为目的的节日。这些崇奉佛教礼节或成为民间固定的节日,或渐渐融入传统风俗之中。

其一,人们在节日期间,于固定的场所,如集镇、寺庙,组织一些传统集会,举行各种仪式,并表演与之相应的节目,以示庆祝。元宵节的来历就与佛教的传入有关,东汉明帝时,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

其二,百姓在遇到天灾时,拜菩萨以求消灾。

其三,举行佛教仪式。如佛像塑成时的“开光”仪式。

(三)民间传说

佛教故事伴随教义的宣讲活动广泛流传,成为民间文艺的一类主题。民间传说就是民间文艺的主要形式之一。家喻户晓的故事中,如唐僧取经,白蛇传,就有佛教徒的形象。

篇6: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2015-4-9 09:03 来源:第一茶叶网

摘要: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佛教不仅在茶叶的种植、饮用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是茶叶向海外传播的一座桥梁。

一、茶叶与佛教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和僧徒生活的需要,茶叶与佛教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根据佛教的规制,在饮食上,僧人要遵守不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和戒荤食素等戒律。佛教重视坐禅修行。坐禅讲究专注一境,静坐思维,而且必须跏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通常坐禅达九十天之久。长时间的坐禅会使人产生疲倦和睡眠的欲望,为此,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坐禅产生的疲劳和作为午后不食之补充的饮料。这样,具有提神益思、驱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的茶叶便成为僧徒们最理想的饮料。

佛教徒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代。《晋书•艺术传》记载,僧徒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昭德寺内坐禅修行,他不畏寒暑,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中国古代有将茶叶掺和果料香料一同饮用的习惯。“茶苏”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

唐宋以后,佛教中的禅宗得到迅速发展。禅宗强调以坐禅的方式,彻悟自己的心性,所以,禅宗寺院十分讲究饮茶。《封氏闻见记》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由于禅宗的大力提倡,不仅寺院僧人饮茶成风,而且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进一步普及。一些僧人嗜好饮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唐大中三年(849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皇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钱易《南部新书》)。宋代禅僧饮茶已经十分普遍。道原《景德传灯录》中说及吃茶的地方就有六七十次之多。其中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的记载。温州瑞鹿寺的本先禅师,“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此时,饮茶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寺院饮茶及对社会风俗的影响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得饮茶逐渐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寺院中设有“茶堂”,是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寺院内演说佛法的戒集会之处称“法堂”,法堂设有二鼓,居东北角的称“法鼓”,居西北角的称“茶鼓”。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宋林逋诗曰:“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寺院专设“茶头”掌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数名,施惠茶水。佛教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蛮瓯志》记载,觉林院的僧人“待客以惊雷筴(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寺院茶”按照佛教规制具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请所有众僧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等。平时坐禅分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焚香一枝,每焚完一枝香,寺院监值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借以清心提神,消除长时间坐禅产生的疲劳。

历史上许多僧人以煮茶、品茶而闻名于世。唐代著名诗僧释皎然,善烹茶,能诗文,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他的《饮茶歌消崔石使君》诗,赞誉了剡溪茶的清郁隽永的香气、甘露琼浆般的滋味。诗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五代十国时,吴僧文了善烹茶,游历荆南,被称之为“汤神”,授予华定水大师上人的称号。宋代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宋代有一种倾注茶汤于碗中使汤纹形成各种物象的游戏,称作“茶百戏”。僧徒福全擅长茶百戏,能使汤纹组成一句诗,并列四碗可组合成一首绝句。由此可见佛教徒对于茶事的鉴赏研讨可谓精妙非凡。

后世尊为“茶圣”的陆羽,虽然不是僧人,但却出身于寺院,他一生的行迹也几乎没有脱离过寺院。三岁时,被竟陵西垱寺智积禅师收养。智积禅师嗜好饮茶,陆羽专为他煮茶,久之练成一手高超的采制、煮饮茶叶的手艺。他遍游各地名山古刹,采茶、制茶、品茶,结识善烹煮茶叶的高僧,并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吸收前人的成就,著成《茶经》一书。书中论述了茶的形状、品种、产地、栽培、采制、煮饮和茶具等问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佛教寺院的饮茶习惯,对整个社会饮茶风俗的许多方面都有影响。宋代浙江余杭径山寺经常举行由僧徒、施主、香客参加的茶宴,进行鉴评各种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并发明了把幼嫩的优质芽茶碾成粉末,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即现在我们常用的冲泡茶叶的方法。名冠中外的宜兴紫砂陶壶,是茶具中的珍品。相传,紫砂陶壶是明代宜兴金沙寺中一位不知名的老僧创制的。他选用精细的紫砂细泥,捏成树瘿形坯胎,采用特殊的烧制方法制成。烧出的紫砂壶不仅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而且有很好的保味功能,泡出的茶汤醇郁芳馨,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寺院与茶叶的生产

佛教寺院提倡饮茶,同时有主张亲自从事耕作的农禅思想,因而许多名山大川中的寺院都种植茶树,采制茶叶。如唐代湖州(今浙江吴兴县)的山桑、佛师二寺,凤亭山的飞云、曲水两寺;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圈岭善权寺;钱塘(今杭州市)天竺、灵隐两寺都出产茶叶。五代十国时,扬州禅智寺,寺枕山岗,建有茶园。宋代以后,南方凡是有条件种植茶树的地方,寺院僧人都开辟为茶园。由于佛教寺院大都建在群山环抱的山腰峡谷之中,自然条件宜于茶树生长。所以,现今我国众多的名茶中,有相当一部分名茶最初是由寺院种植的。如四川蒙山出产的蒙山茶,相传是汉代甘露普慧禅师亲手所植,称作“仙茶”。福建武夷山出产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宋元以后“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生,每寺订泉州人为茶师,清明之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武夷岩茶以寺院所制最为得法,僧徒们按照不同时节采回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和“凤尾龙须”三种名茶。北宋时,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山僧尤善制茶,出产以寺院命名的“水月茶”,即有名的碧螺春茶。明隆庆年间,僧徒大方制茶精妙,其茶名扬海内,人称“大方茶”,是现在皖南茶区所产“屯绿茶”的前身。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具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它曾以特优的质量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此外,产于普陀山的“佛茶”、黄山的“云雾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中的名茶。

佛教寺院在长期的种植和饮用茶叶的过程中,对栽培、焙制茶叶的技术均有所创新。茶树有喜爱温湿和耐阴的特性,为了创造茶树生长的良好环境,唐代湖南佛寺中创造了竹间种茶的方法。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在永州龙兴寺品尝到新采的“竹间茶”,作《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同年,刘禹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作《西山兰若试茶歌》曰:“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诗中提到在竹间种茶的方法,可使茶树有适度的庇荫环境,并且“竹露所滴其茗,倍有清气”。佛教徒们创造的“竹间茶”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茶园庇荫栽培方法。从刘禹锡的诗中,可以看到僧徒们将新采的竹间茶,经过炒焙的工艺处理,使满室生香。这种炒青工艺方法,以往认为始于明代,其实,在唐代湖南的佛寺中就已经产生了。

四、佛教与茶叶的传播

公元四世纪末,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随着中朝两国华严宗、天台宗禅师的往来,茶叶被带到朝鲜半岛。公元十二世纪时,朝鲜松应寺、宝林寺和宝庆伽寺等著名寺院都提倡饮用茶叶。不久,饮茶的风俗也在民间广泛流行起来。中国茶叶虽早在汉代就已传入日本,但到唐宋时期,由于佛教僧人的传播提倡,饮茶才成为日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习俗。唐代时,日本最澄禅师和空海禅师到中国留学,回国时将茶种和制茶工具带回日本,在寺院附近栽种,得到嵯峨天皇的称赞。在宋代日本荣西禅师从中国引进了寺院的饮茶方法,制定了饮茶仪式,著《吃茶养生记》一书,被誉为日本第一部茶书,对推动日本社会饮茶风俗有重大作用。元代,日本圣一禅师将中国的“点茶法”和“斗茶”的习俗传入日本。

篇7:藏传佛教对藏族文化的影响

藏族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世代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藏族人民,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相对匮乏的自然资源,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因而,注重不断地自我完善和追寻生命的真谛便成为藏族文化显著的特点。精神文化是藏族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藏族文化真正的价值所在。佛教自7世纪传人藏地以来,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和价值体系作为藏族精神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引导、影响着藏族文化的方方面面。“戒律存则佛法存,戒律灭则佛法终”,藏传佛教戒律既是藏传佛教发展的制度保证,也是藏传佛教思想的具体体现,故而在庞大的藏文化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义,其影响广泛而深刻。.佛教自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传人藏地后,其博大精深的哲学理论系统和严谨规范的修持仪轨便受到藏人的欢迎,尤其赢得了统治阶级的青睐。虽然经历了与本教争夺主导权的激烈斗争,佛教仍以不可阻挡之势在藏地扎下了根。从此,藏人的伦理道德和统治者的治国之策便都依循佛教的道德观,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佛教化的价值体系。在此过程中,佛教戒律的影响最具直接性。

1.以“五戒十善”为指导思

...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或称“十善法”)。“十戒”的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十戒”源于“五戒”,而又与“五戒”侧重不同。“五戒”侧重于止恶,而“十戒”侧重于行善。由“十戒”而来的“十善”即以不净观离贪欲,以慈悲观离嗔恚,以因缘观离愚痴,以诚实语离妄语,以和合语离两舌,以爱语离恶口,以质直语离绮语,以救生离杀生,以布施离偷盗,以净行离邪淫。“五戒十善”是佛教伦理道德的基础。以佛教的观点,守“五戒十善”可确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堕三途,即使今生不能解脱,来生仍可继续修持。......松赞干布依据“十善法”制定了吐蕃立国教民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准则,包括“法律十五条”、“七大法律”和“人道十六则”等合计三十七条。其中属强制执行的法律只占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则属社会伦理范畴。据《贤者喜宴》记载,(1)当时制定的“人道十六则”是在戒除“十不善”的基础上加上尊父、敬母、礼待出家人、尊重长辈、知恩图报和不欺害他人等六条而成。后来又进一步演化成更接近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形式,即:1皈依虔敬三宝;2敬重报答父母;3以德回报有恩之人;4不犯上且听其言;5所行效仿贤哲;6潜心学习佛法及文字;7笃信因果,戒绝恶行;8对人莫生歹心,而应有益于人;9行事公正不欺;10节制酒食;11明知羞耻;12借债如期偿还;13升斗斤两禁伪诈;14他人未委托之事,当禁无益之干涉;15做事有主见,遇变不乱;16对所发之誓及保证视如生命。除了“人道十六则”外,其他的法律条文也有诸如褒奖英雄、贤哲和善良之人,谴责懦夫、恶人和违法者等既是社会伦理道德又是国家法制的内容。作为吐曹蕃国后的立国纲要的“基础三十六制”之一的“六大政要”中就明文规定要“奉行十善,舍弃非十善”,可见,上述三十七条法律和行为准则已成为吐蕃上至君臣,下至平民百姓所共同依奉的言行规范。

把佛教的“五戒”、“十善”作为立法之本和道德标准,起到了“对善人予以奖励,对恶人加以惩处,对豪强大族用法律压抑,对贫弱者设法扶助”(3)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有利于巩固农奴主阶级的统治。而这一时期的伦理道德标准中已见不到藏人早期所崇尚的勇武之风,而代之以慈悲、行善、知足、宽容的中庸之道,社会风尚也随之有了明显的改善。

2.“四祥瑞”与伦理道德

1.在指导思想上,以戒律中的“五戒十善”作为立法的主要依据,用以约束佛家弟子的戒律上升为国家大法的强制形式来制约全体国民的言行和一切社会生产活动,宗教政治化的倾向可见一斑。

2.在制定方法上,借鉴了戒律“因犯而制”的方法,以案例作为制定法律条文的来源。

3.在具体内容上,早期的法典如《吐蕃法律二十部》等直接套用了戒律中的“五戒”、“十善”等条文。后期的法典如《十六法典》、《十三法典》等则不再照搬戒律条文,而是将戒律的精神融入了法律的条款中,使法律更适合民情,更有利于统治的需要。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藏族法律无论在内在指导精神还是外在表现形式上,都受到了佛教戒律的直接影响。借助法律这种强制手段,佛教的行为规范在藏族人民身上打下了更加深刻的烙印。一方面,人们逐渐习惯于以佛教思想的好恶来评判一切,从而形成了慈悲为怀、宽容相待、诚实公正的社会风气,“封山封林、禁猎野生动物”的规定使藏地成为一个生态平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未受人为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人们慑于法律的威力,在披着宗教外衣的农奴主阶级的统治之下,只能是逆来顺受,听天由命,而缺乏抗争意识。

三、藏传佛教戒律对藏族民间风俗文化的影响

(一)对节日文化的影响

藏族有许多节日都与佛教有关,其中与佛教戒律有直接关系的有雪顿节。雪顿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17世纪之前是一种纯宗教节日,源自佛教戒律“夏安居”的规定。遵照佛教戒律,凡比丘、沙弥在夏天雨季期间要进行长净和夏安居活动。出家人一般都足不出户,在家闭门修习,以免踩伤这一时期多出外活动的虫类。夏安居一般始于藏历三月,持续三个月时间,于藏历六月三十日结束。结束夏安居被称为“解制”。解制这一天,出家人纷纷下山,老百姓要以酸奶敬献。这就是雪(酸奶)顿(宴会)节的最初来源。到了17世纪五世嘉瓦喇嘛时期,为了让整个夏安居期间足不出户的僧人们轻松一下,雪顿节又新增添了跳藏戏的内容。许多民间的藏戏班子都来到拉萨轮流献艺,藏戏渗入到雪顿节的初期,是宗教活动与文娱活动结合的开始,范围局限在寺庙内。先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因此也被称为“哲蚌雪顿”。五世嘉瓦喇嘛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的雪顿节第一天仍在哲蚌寺演出,第二天到布达拉宫为嘉瓦喇嘛演出。18世纪罗布林卡建成后,成为嘉瓦喇嘛的夏宫,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移至罗布林卡内,并开始允许老百姓入园观看藏戏。从此,雪顿节的活动便更加完整,形成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今天的雪顿节则加入了文艺汇演、商贸洽谈、物资交易、旅游观赏等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为拉萨夏日最隆重的节日。

后藏日喀则地区扎什伦布寺司莫钦默节(意为大观节)是以跳神、跳藏戏、杂技表演、物资交易等内容为主的夏季盛大节日。在九世**时期,这个节日影响很大,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的商人也来参加,还举行军队仪仗表演,甚为隆重。这一节日也是来源于戒律“夏安居”结束后的庆祝仪式。实际上,藏地许多寺院在夏季举行的跳神、跳藏戏等活动多与此有关,只是各地因气候、时令不同而举行时间不同罢了。

(二)对衣、食、住、行风俗的影响

佛教戒律中的别解脱戒对出家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随着佛教的深入人心,出家人的行为规范也逐渐融入藏人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中,成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本文仅就衣、食、住、行四个方面选择一些事例来加以说明。

1.在衣着方面

由于藏地气候寒冷和受本教的影响,藏人的审美观念中偏爱黑、红色等深色,而印度僧人穿着的传统的土黄色在雪域藏地就显得太刺眼。因此,一种折衷的绛红色便成为出家人的专用色。俗民百姓一般忌穿这种颜色的衣裙,而且,对出家人的尊奉甚至演化成了对黄色和绛红色的尊敬。藏族人见到地上有此二种颜色的布片或其他东西,也会自觉地拾起来放在高处。

2.在饮食方面

佛教戒律中大乘菩萨戒规定不许吃肉,以免杀生。而小乘别解脱戒则规定不许吃除“三净肉”以外的其他肉食品,可能是由于出家人以化缘为生,对化缘得来的饭食不可能讲究太多。“三净肉”是指非我杀,非为我杀,非亲见杀之肉食。藏传佛教虽为大乘佛教传承,但是在藏地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物质产品匮乏,经济形式单一,如果戒肉,则势必导致热量不足、营养不良而难以生存下去。因此,藏族僧俗信徒一般不戒肉,除“三净肉”外又加上了不食有爪的和奇蹄动物,如鸡、鸭和马、驴等。

戒律中有“二十一进食聚”,规定比丘进食时不得含食语,饮勿做呼噜声,食勿做吧嗒声,食匆出舌,勿移食于左右腮,腭勿做声,不得摇钵,不得啮半食,不得弹舌做声食,未食勿得张口,断食不宜过大或过小等。在藏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父母按上述规矩要求小孩子。如果有人在众人围坐进食时有不符合上述规矩的进食行为,就会被其他人耻笑为不懂规矩,没有家教。

3.在居住方面

戒律“十三僧残罪”中有一条“小屋僧残罪”,规定比丘建僧舍不得超过长十八肘、宽十九肘半的面积,也不得在多生物、有争之地建房,所用的建筑材料也需清净无染。所以,藏族僧尼居住的僧舍一般都比较狭小,甚至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中的嘉瓦喇嘛寝室也是如此。一般老百姓的房舍多为小开间、多间数,除了选用建筑材料的制约,恐怕也是受此影响。在西藏,不论是贵族高官还是平民百姓,旧时都没有架床而卧和用椅凳的习惯,而是在地上垒起低矮的土炕,垫上草垫和羊毛长垫当做床,垫上草垫或长垫席地盘腿而坐。即使是达官贵人和有钱人家也只是垫的垫子多一些,讲究一些而已(如后藏贵族帕拉家的庄园遗址中的陈设)。这一习俗来源于戒律“近住八戒”中的“不坐卧高床戒”。这一戒条对床垫的高度未做明文规定,但是在“九十单堕罪” 中有一条规定比丘的“床脚高度不可超过一肘”。比丘的床高尚且不能超过一肘,俗人的床垫应该更低一些才能显示出对出家人的尊敬。在现代社会,藏人早已习惯于用床和椅凳等家具,但仍然没有改变不坐卧高床的旧习,藏式床仍比普通的床略低。

4.在行为举止方面

藏人在行为举止上十分讲究谦恭和礼数,其中有许多规矩也源自戒律中的规定。比如,“一百一十二恶作戒” 中规定:不得双手叉腰行,不得举踵以趾行,不得摇身掉臂行,不得比肩行,不得携手行,不得左顾右盼,而应眼睛平视前方一轭木之处等行姿;不得放身猛坐,不得跷膝而坐,不得交勾双脚而坐,不得伸腿舒足而坐等坐姿;人在前行,己在后行;人在高座好座,己在下座恶座;不高声喧哗,而应轻言慢语;不弃大小便及涕唾于水中和青草上,见面合十行礼以示尊敬;不跨越他人而过;男女不得挨近坐等等。受到这些言行约束的影响,藏人普遍具有内敛、自律、谦恭的行为举止特点,卫藏农区尤为突出,牧区和其他藏区因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的差别而略为豪放一些。

。归纳起来,藏族法律受戒律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指导思想上,以戒律中的“五戒十善”作为立法的主要依据,用以约束佛家弟子的戒律上升为国家大法的强制形式来制约全体国民的言行和一切社会生产活动...2.在制定方法上,借鉴了戒律“因犯而制”的方法,以案例作为制定法律条文的来源。

3.在具体内容上,早期的法典如《吐蕃法律二十部》等直接套用了戒律中的“五戒”、“十善”等条文。后期的法典如《十六法典》、《十三法典》等则不再照搬戒律条文,而是将戒律的精神融入了法律的条款中,使法律更适合民情,更有利于统治的需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藏族法律无论在内在指导精神还是外在表现形式上,都受到了佛教戒律的直接影响。借助法律这种强制手段,佛教的行为规范在藏族人民身上打下了更加深刻的烙印。一方面,人们逐渐习惯于以佛教思想的好恶来评判一切,从而形成了慈悲为怀、宽容相待、诚实公正的社会风气,“封山封林、禁猎野生动物”的规定使藏地成为一个生态平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未受人为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2.李庆宏:佛教的现实意义浅论

很多尚不了解佛教的人可能认为佛教消极避世,虽然其因果报应理论有使人离恶向善提升社会道德的意义,但要论更多的现实意义,比如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等,似乎就有点远了。但事实上佛教除了提升世人的道德外,确实还有着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稳定的积极意义。

单就教人降低贪欲这一条,以前看好像是消极主张,现在看却正适合时代。的确,人欲望过低,也即从经济学角度讲市场需求过低,那么经济是有可能不容易快速发展,比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就是以刺激需求为主导的凯恩斯主义解决的。但现在的问题在于:人们不是欲望过低,而是欲望过高了。仔细分析,人们欲望过高,虽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过患却非常大。以佛教来降低人们的贪欲,今正是时。

首先欲望过高,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为了追求欲望过于偏重发展经济,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而贪欲正是人们向自然过度索取的原动力。贪欲低了环境保护才可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长久。我们不用说中国,像美国,算是很重视环保的了,但美国每年向空气排放的污染却还是最重,为什么?因为人们都想着便利享受,用车最多,消耗能源也最多。贪欲不降,人们对环境的损害将与日俱增。

其次欲望过高,更容易导致经济发展中为一己私利而破坏他人利益 的负面行为,这方面例子实在太多。比如贪建筑工程款而造成豆腐渣工程,又如为节约成本煤矿安全措施不到位,还有各种经济领域中的犯罪行为,或不守商业信用的违约行为,这些几乎都是为了一己贪欲,而最终害人害己。为什么是害人害己呢?因为这些行为在佛教看来,都是属于偷盗行为,偷盗,不但要遭地狱饿鬼之报,并且最终都是要还的,所以即使短期获益,长远看却还是在害自己。现在贪欲降低,明了因果,人们在一定程度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更多的开始追求自心的快乐,这种为贪欲铤而走险、自害害人的行为自然就少了,经济发展也会效率更高。

再次,发展经济本身不是最终目的,经济是为人服务的,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人们生活的快乐。以刺激欲望来发展经济,在本末倒臵。因为人欲望高了,就不容易满足,也就不容易快乐。快乐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一种精神状态,并不单纯决定于外在物质条件。最简单的,比如同样得到一千元钱,贪欲轻的人就肯定比贪欲重的人快乐。人通过欲望满足获得的快乐,大致可以用这个公式表示:快乐大小=实际所得 / 欲望大小。降低欲望直接导致快乐增大。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生活在万佛圣城的人快乐度就是比外面的高。而万佛圣城的人要守一些清规戒律,比如不能吃荤腥,也很少有种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娱乐,所以外界看来就非常奇怪,以致在电脑游戏《文明3》的一个资料片中,将“万佛圣城”作为一个能带给市民快乐的“奇迹建筑”看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万佛圣城很多人修佛,开发了自心本就具足的快乐,这个快乐比世俗的快乐更大和长久;另一方面就是通过修佛世俗的欲望降低,即使物质条件低一点,但是快乐却更大。

国内也有调查显示,现在在农村、小城市、大城市三者之间,小城市的人对生活最有满足感。为什么?就是因为小城市人在享受经济发展的同时贪发展不那么快。小城市人见识不广,看见他人的物质享受不那么重,自己贪欲也不那么重,只要经济持续发展,他们就容易满足。大城市,社会丰富,享受也多,人们看见的富人也更多更富,人们的贪欲也就更重,相应地也就更不容易满足。至于农村,因为经济不发达、生活不便利,当然还是不行。另外,小城市经济不那么“热烈”,相应地生活节奏也不那么快,加上贪欲不那么重,所以不那么永不满足地赚钱,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当然也更满足。

第四就是发展经济本身的付出。因为发展经济是要人花时间精力的,尤其现在大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人忙于事,一天属于自己的时间没多少,还谈得上什么快乐呢。

中国圣贤老子所认为的理想社会,就是“小国寡民”,生活简单、俭朴,人心也质朴,这样人其实也最快乐满足。现在社会发展到这种程度了,人心质朴小国寡民做不到,那么可以在适度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提倡清净俭朴的生活方式、重视内存道德的提升和外在环境的保护,这样的社会才能长久稳定发展,人民生活也更快乐满足。

要知人的欲望是无上止境的,人们要是无限制地追求欲望的满足,那么永远也不会满足,何况客观条件也根本不空话经济的无限发展。也只有在适当发展经济的同时,调整人心,让人们少欲知足,才是唯一的可行之道。从佛学角度讲,人的快乐在于自心本身,人就是要降低世俗的贪欲,修行佛道,才能感受到自心本就具足的纯净快乐。

之所以要弘扬佛教,当然还有一个基本的原因,就是佛陀所讲述的道理都是绝对真实的,并不是单纯的“宗教信仰”或“道德教化”,而是关于人和自然深奥本质的真实揭示,所以弘扬佛教以提升道德、降低贪欲远高于一般的道德教化。

佛教的高修行人最终是要彻底消除世俗的贪欲,才可能最终成佛的。人世俗的福报,从神性角度看,均在于当事人的“福德”有多大。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福”字,就是神字旁加一口田,人能享福,就是因为以前在福田中种下了福。而这“德”呢德可以说比福更根本更重大。

所以为王者一定要修德,若失了德,位子终究坐不住。国家前些日子提倡的“以德治国”,可谓抓住了重点。处于上位的政治家一定要修德,德大自然位高,并且这依德而得来得的高位,是上合天道,下合民意,利而无咎的,若德不够即使勉强以种种非德的阴谋巧计得来权位,也不能长久,并且后报非常不利。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有的人贪赃枉法、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坑盟拐骗偷、吃喝嫖赌抽,无恶不作,根本没有什么道德可言,却怎么仍然有钱有势呢?或者有的人富贵,虽未作失德之事,却也谈不上出于自身修德的缘故,而是运气好,比如说生于富贵人家,或者抽大彩中奖什么的。这些从佛教的角度看,还是因为他宿世福德的缘故。人能投生于富贵人家,也是他宿世福德所致。包括有的女人长得漂亮,惹人爱敬,也是宿植德本的缘故。比如大家可以看到,经常嗔恨、嫉妒的人,容颜就会越来越难看,就是因为嗔恨、嫉妒这些心理,是很损福德的,相应的修福积德之人则会越来越好看,即使人年老,看上去也舒服,即使长得怪,别人感觉也还不一定差。

《无量寿经》中谈到贫穷乞人与世间帝王为什么差距那么大时指出:“……所以然者,贫穷乞人,底级斯下,衣不蔽形,食趣支命,饥寒困苦,人理殆尽。皆坐前世不植德本,积财不施,富有益悭,但欲唐得,贪求无厌。不信修善,犯恶山积。如是寿终,财宝消散。苦身聚积,为之忧脑,于己无益,徒为他有。无善可怙,无德可恃,是故死堕恶趣,受此长苦;罪毕得出,生为下贱,愚鄙斯极,示同人类。所以世间帝王,人中独尊,皆由宿世积德所致。慈惠博施,仁爱兼济,履信修善,无所违争。是以寿终福应,得升善道。上升天上,享兹福乐。积善余庆,今得为人,乃生王家,自然尊贵。仪容端正,众所敬事。妙衣珍善。随心服御,宿福所追,故能致此。”

所以不要去嫉妒别人有钱、不要去嫉妒别人出生好轻易就得富贵、不要去嫉妒别人长得漂亮,尽管这些从当世看上去他们或许只是“运气”好,但其实还是他们宿世修福德自己挣来的,自己只要勤修福德也能得富贵好运,对方若是造恶福报尽了一样要受罪,对方若是失了德一样还是得掉下来。

当前中国有一个危机就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长此下去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弘扬佛教,使人明了富贵贫贱的宿世因果,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个矛盾。贫穷低下之人不要去嫉妒人家富贵,更不可斗争抢夺,而要修福积德,这才是追求富贵的正道,嫉妒嗔恨、斗争抢夺的行为,只是损自己的福德而已;富贵之人也不要依仗富贵,骄慢行恶,而更要勤修福德,以得长久的富贵利乐。

如何修富贵健康长寿、婚姻爱情美满等世俗福报呢?从究竟的佛法角度看,佛教并不特别鼓励人追求世俗的富贵。佛教是无上教法,首先想要让人证入超世俗的圣道,因为那样得的利益更大更究竟。而有句话所谓“贫穷布施难,富贵修道难”,世俗的富贵容易削弱人的道心。从世俗角度看,如果能生生世世修福德,生生世世得富贵倒还不错,但问题在于这很难保证,人今世听闻圣教知道修福德的意义,后世就不一定知道了。有的人虽富贵,却不明道德,而以宿世修来的富贵造恶,结果反而糟糕了。比如最常见的是有钱了就纵情色欲行种种邪淫,这是有钱人最常见的问题。有钱泡美女,只要双方愿意,从人道角度讲本也谈不上恶,关键的问题在于行淫从神识角度讲是一种自性的堕落,遭报可能很重,尤其是行婚姻外的邪淫。地位高的人则更要注意自身的行为,因为地位高的人一举一动可能影响到很多人,若明德向善,则可以在造福很多人的同时为自己造很大的福德,若不明道德擅自行恶,则可能害到很多人并且自己也遭报极重。

佛教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是通过影响个人,提升个人的道德、降低个人的贪嗔痴慢妒等实现的。比如说信仰佛教了,人就要修功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么为王者就要多做利益人民的事情,为官者就会奉公守法不敢贪污腐败,为商者就会诚信互利乐善好施,为民者就会勤俭满足生活安乐。这样佛教对社会的影响就完全是有百利无一害。(信息来源:摘自《觉群季刊》).3.)佛教生态思想有利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我们知道,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缺一样都不可称其为和谐社会。佛教生态思想中不仅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也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的,它认为人与万物,人与人之间,人自身都应该和乐融洽,相互尊重不相伤害,这样才能使万物遵循生态自然运作的法则,它体现了佛教生态和谐的美,它反映了生态生命系统与自然生存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所展现出来的美的形式。换句话说,佛教生态思想中不仅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而且蕴含丰富的“和谐”理念,它要求人类发展与自然界的伙伴合作关系,呼唤人类的生态和谐审美意识与环境伦理道德修养,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发挥作用。

五、结语

佛教的生态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保护思想,充满至善至诚的人文精神和生态智慧。佛教生态思想中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张,经过近2000年的实践,在中国大地上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并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心灵,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潜在意识。

佛教的生态思想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佛家在认识主观世界、客观世界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已达到了相当深刻的思想境界,标志着佛教在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飞跃。几千年以来,佛教始终遵循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原则,把不伤生灵、保护动植物作为自己的宗教修持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保护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这对我们解决目前世界正面临的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4.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是中国普罗大众非常信仰的宗教,“阿弥陀佛”、“菩萨保佑”等惯性用语成为很多的口头禅。而在历史中,佛教也留下过很多光辉的笔迹。从玄奘西取真经到鉴真东渡传道,中国历史一位位高僧大德用他们的高深佛法和慈悲心肠教育和感化着一代代的佛教信徒。时至今日,社会已经与古代大有不同,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变得异常丰富而多样。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佛教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了,尤其是不受年轻人的欢迎。“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是全社会的共识,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这个就完全否定佛教的积极意义。下面谈谈我对佛教的积极意义的理解。

一、佛教的本质是向善的。“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佛教在教义中一直强调轮回报应,时刻告诫信徒要处处行善、广积恩德。佛教的这种观念已经深深嵌入的广大人民的思想观念当中,从俗语中我们可以印证这一点。比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多多益善”等等。

行善是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当今社会的文明程度日益提高,佛教的向善的观念也正越来越多地被广大群众所接纳,而且已经延伸到更广的领域,比如慈善、公益、爱心援助等等。从今年的“5.12”大地震后的赈灾行动中,我们看到了全社会、全中国、全世界向善的力量。震后不久,台湾慈济佛教基金会以最快的速度率先发送了赈灾物资并派遣医疗救援队;全国同胞在悲痛中纷纷捐款捐物,火速驰援灾区;各国友邦不论贫弱富足竞相输送钱物,表达关怀和慰问。有人说:经历了这场灾难,我们觉得这个社会进步了,人们变得更有爱心了。我认为其实行善——人们最基本的心灵本质——在这一刻迸发出来了。所以我想不管佛教未来的发展境况如何,向善的理念永远是积极的,永远是要发扬光大的。

二、佛教的处世态度是无争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教的教义一直以广博、宽大的胸襟劝慰在世事中苦苦执着的人们早日回头。“人意识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佛教教育自己的信徒要胸怀宽广,以一种无争的心态来实现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当今社会物资生活日益多样,物欲和堕落正在疯狂的蔓延。在这种时风下,人们平静的内心正在经受严峻的考验。正当人们手足无措时,佛教给出了清晰的道路。我认为佛教无争的观念是现代人缓解压力、解除心结的一剂良方。当人们被社会上的种种是是非非折磨地身心困倦时,不妨回归佛法,从朴实的教义中领悟久违的淡定和从容。

三、佛教的生活态度的勤俭的。佛教的师院一直被称为清静所在。佛教的僧尼、信徒也一直过着吃斋着素的清修生活,他们一生清苦节约,将多半钱财用于做善事。这种生活态度是绝对积极的。纵然当今社会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日渐增多,但是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却是不变的主题。佛教给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

篇8: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宗教

一、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 起源于印度。佛教虽为宗教, 但具有很强的思辨性, 是多种文化艺术哲学成分的集合。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人类文化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从古至今都对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关于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时间, 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根据一般传说, 也是被学佛者所公认的, 是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之说。也有文献记载, 是秦始皇与印度阿育王同的时代。实则, 佛教之传入中国, 应始于秦而盛行于汉, 至隋唐间, 更日趋兴盛, 及玄奘义净由印度归国, 大事翻译, 尽量介绍印度文化, 致使佛教,

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宗教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 特别是佛教。佛教使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 很多典故、成语, 中国的民间传统风俗都打上了佛教的印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诗歌、小说、书法、绘画、音乐、建筑、石窟等, 所以说佛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 对中国文学界的影响

(1) 国语内容的扩大

中国自汉朝后, 学者唯古是尚, 不敢稍有创作, 虽然有新观念, 但都只有古词, 使学术毫无生趣。佛经刚开始被翻译时, 除固有名词对音转译外, 其相象语者亦袭古, 后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 感觉旧语与新义, 很难配合在一起, 若一直保持使用古语常常是词不达意, 所以要创造新语, 这无形中促进国语内容日趋扩大, 现在的佛学大辞典, 虽然未能搜尽佛经所有新名词, 但看后足以使人叹为观止。

(2) 语法及文体的变化

佛经的文体与普通书籍有所不同, 其中最显著的是佛经既不用之、乎、者、也、矣等字, 也不用绮丽的词句, 同时佛经中不仅倒装文法很多, 而且形容词, 重牒语和同格的词句也不少, 尤其在一篇中, 散文与诗歌交错, 不管是诗体的偈颂, 或散文式的长行, 内容或说理、或述事、或问答皆兼有之。

(3) 文学艺术风格的发展

自六朝至两宋, 佛学盛行, 许多诗人涉足佛教, 与僧侣结交, 诗歌创作受到佛教很深的影响, 著名诗人王维、白居易、柳宗元等人就崇信佛教, 他们的很多作品往往寓佛理禅意于其中。唐宋之后, 禅宗盛行, 许多诗人以禅入诗, 如王维的《过香积寺》等。另外, 佛家也出现了一些以诗讲佛理的诗僧, 他们的诗, 自然洒脱, 言浅意深, 对当时的诗风产生了巨大影响, 唐代的王梵志、拾得以及宋代的佛印就是著名的诗僧, 而慧能的“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更是禅诗的经典之作。佛教对文学的影响还体现在对小说的影响上, 有很多佛教感应、报应志怪小说, 如:刘义庆的《幽冥录》等。到后来章回体小说在题材、人物和情节等方面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出现了《西游记》、《济公传》等完全以佛教为题材的小说, 《水浒传》、《红楼梦》等也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另外, 在我国民间, 以佛教为题材的传说和故事更是比比皆是。这些都充分说明佛教对我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二) 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

(1) 对建筑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建筑, 虽然没有西洋的实用, 但却力求精美, 如房屋前后的陈列布置, 左右美妙的点缀, 又不是西洋建筑物可以媲美的。特别是佛寺的营造, 结构及其精致, 气派更是弘伟庄严, 都是效仿印度原始佛教的状态, 至于遍布中国大陆各地的佛塔, 更可以代表佛教坚毅之精神, 给人神圣而崇高的感觉。

(2) 对绘画和雕刻的影响

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 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古印度的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 中国的石窟艺术是它们的继承和发展。其影响路线, 就是的“丝绸之路”。但中原地区的石窟雕塑, 则逐渐吸收和融合中国艺术的风格, 造象也模拟了中国人的形象, 当然也保留了印度雕塑世艺术的某些特点。以佛教为内容的宗教壁画迅速发展起来, 出现了象吴道子著名的宗教画家。在表现手法上, 释迦牟尼在印度的生活, 加入了中国传统的亭台楼阁下, 使中国人在感觉上更为接近和亲切。

(4) 对音乐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音乐很丰富, 但佛教进入中国后更有新调加入, 使中国的音乐有了新的突破, 如‘寺院钟声’等乐曲, 都是模仿佛经中极好的梵音, 至于佛寺中档磬钟鼓等, 皆僧众起居与共之礼乐。中国诗人多喜闻佛寺之暮鼓晨钟, 而歌咏出绝妙诗词歌赋, 即使是现代乐府, 亦多取韵于佛教唱诵, 可见佛教音乐之感人。

(三) 佛教对中国风俗的影响

中国原有的儒家信仰, 是着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 无暇推究生前与死后的问题, 对于生前死后以及形而上的宇宙本体, 都是存而不论。讲到善恶的补偿及惩罚问题也只寄望于个人的后代子孙, 其实, 从现实的史实上看, 寄望于子孙的果报是不可靠的。因此, 自从佛教传入之后, 因果观为中国民间带来了新兴而有力的希望。佛教给我们指出了生死轮回的问题, 均由各自负责;善恶报应的问题告诉我们, 一切行为均由各自负责, 善报属于自己, 恶果也属于自己, 现生不报, 来生必报。这一点鼓励了人们, 要积极地去除恶。

上一篇:富民县农业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思考下一篇:蔬菜生产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