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记叙元旦作文

2024-05-03

中学生记叙元旦作文(共14篇)

篇1:中学生记叙元旦作文

时光的车轮,给我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20XX已经过去了,在那一年里,我们很开心。今天是十二月一日,明天就是一月一日元旦了。

在今天,我们会去录播教室诵读。在这一个元旦里,我成功的体会到了女生化妆的感觉是什么样子了。我借了孙诺的口红,照着镜子仔细地涂着。我看见陶光悦在涂口红,我过去轻轻地一推,他的脸就成小花猫了,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到了录播教室,我和张诗雅第一个上场。当时我紧张的把词都忘光了,只好跟着感觉背。到了最后,我们的动作也做的不自然。紧接着是“学霸四人组”孔馨逸、张静雯、周宇航、朱明悦的《四季之美》。不愧是学霸四人组啊,朗诵的就是好。

到了下午,就是我们表演才艺的时候了。第一个是孙诺的古筝——《一曲相思》,再就是姚俊宇的《麻雀》……很快就到我了,我很兴奋,但也很担心,担心我唱错,担心同学们都笑话我……但我还是坚持唱下来了。同学们为我鼓掌了,我很高兴。

今天真开心啊,真希望以后还能像今天这样开心。

篇2:中学生记叙元旦作文

在20xx年,对资深股民的老爸来讲,可算是喜忧交加:忧的是11月股市跌破两千点,进入“1”时代;喜的是12月股市一路飘红,接连收复失地。在股市下跌时,老爸总是愁眉苦脸,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香,经常摇摇头说:“又亏了不少钱。”可20xx年到来了,股市开始大涨,实现红红火火的“开门红,”接连收复2200点,2300点……再看看老爸,高兴得像小孩了,每天喜上眉梢。

俗话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从股市大涨,我知道人们的生活会过得更加幸福:工资增加;每个孩子都能走进欢乐的校园;道路更畅通;沉甸甸的菜篮子菜色丰富……

新的一年,股市开了一个好头我们家也不能落后:我的葫芦丝要过全国四级考试;妈妈的托管中心能招收到的学生;老爸能销售出的产品……

篇3:中学生记叙元旦作文

一、侧重写人的记叙文

范文:《音乐巨人贝多芬》《背影》《列夫·托尔斯泰》《孔乙己》《变色龙》等。

写作技法:1.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方式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如《音乐巨人贝多芬》中的第九段写道:“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颏,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这段肖像描写就写出了贝多芬生活的窘迫,压力的巨大,和对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忍无比的意志。《背影》中父亲替儿子买橘子的那段动作描写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孔乙己》中的环境描写也加强了文章的悲剧效果。2.反衬,夸张,对比。《列夫·托尔斯泰》中用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反衬出他眼睛的精美绝伦、灵魂的高贵;《变色龙》运用夸张、对比等讽刺艺术刻画了见风使舵的小人物,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案例:学生谢某,记忆力、阅读理解能力都不错,每次写的作文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布局合理,但难以出彩,看过即忘,未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对他的作文面批了几次,主要是引导他将教材中的手法活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之后,谢某的作文水平明显提高了。一次期末阅卷,同事将谢某的试卷递给我:“看,这篇作文肯定是你们的学生写的,写潘老师的。”我一瞧,其中有这样的文字:

威严的脚步声会突然在教室门口停顿两秒,伴随着一声习惯性的清嗓,一个被西服包裹着的肚子先挺进了教室,全班鸦雀无声,迅速凝神死盯课本……他总会大吼一声:“是不是的啊,嗯?”……别为我们班的同学感到悲哀,因为“魔鬼”有时也很温柔。

应该说,这篇作文写得比较成功,因为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透露自己的班级、姓名,更没有提到所写对象的姓名,但读者却能从文字中准确地推断出被描写人为何许人。事后,潘老师喜滋滋地说:“先写我凶,再写我好,是不是叫欲扬先抑啊?”

二、侧重记事的记叙文

范文:《皇帝的新装》《爸爸的花儿落了》等。

写作技法:1.通过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皇帝的新装》中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比较明晰,在揭露皇帝、大臣等一些人的虚伪丑陋的同时赞美了无私的童心;《爸爸的花儿落了》用第一人称插叙了多件事,有详有略。2.写事有起伏,增加吸引力,有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如《皇帝的新装》;有伏笔、象征手法的运用,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中“花儿落了”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垂落,又象征了秉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学生容易将记事的记叙文与写人的记叙文混淆,以致作文偏题。的确,写人的文章无法离开写事,写事的文章无法离开写人,但教师必须让学生分清两者:要求写人,我们就要以人为描写对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点等;要求写事,我们就应该以事件为叙述的对象,来揭示事件的实质和意义。

案例:去年,我们班的一名学生交给我一篇题为《变化》的作文,说是想参加作文竞赛。我粗略看了一遍,他写的是自己读九年级后思想行为的改变,真实诚挚,但没有什么新意。于是我让他将语文课本拿出来,找找叙事性强的文章,揣摩这些课文的写作技巧,他马上指出了《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心声》《杨修之死》等,并发现其共同点是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过渡自然。接着,他将作文的结构作了调整,以日记的形式表述,分为“现在”“过去”“空白的将来”三大板块,其中,“过去”属插叙部分。两个月后,这篇作文为该学生赢得了第一张作文获奖证书,更为他赢得了自信。

三、侧重绘景状物的记叙文

范文:《春》《猫》《湖心亭看雪》《小石潭记》等。

写作技法:1.抓住景物的特征,景与情、物与情和谐交融。如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春草,用一个“钻”字传神地写出了草的生命力;那花儿是“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色彩美丽;那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温暖柔和;“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比喻绘出了雨的细密。《湖心亭看雪》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洁白广阔的雪景让人拍案叫绝。这两篇写景的记叙文都没有直接抒情,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小石潭记》用鱼来写水清,“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又用“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来抒发贬官后失意的孤寂凄凉之情。郑振铎写了三只猫,每只猫的外形性格都不相同,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有快乐,有辛酸,有愤恨,还有无尽的懊悔。2.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如《春》;也可以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来写景,如《湖心亭看雪》;还能移步换景(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如《小石潭记》。

案例:写绘景状物的记叙文,学生还是能抓住景物的特征的,但表达得还不够形象,描写欠深度。不久前,我在班上开展了一次“学教材,写美文”的活动,从课本中找了几篇例子后,我让学生进行随堂练笔。以下摘录部分优秀习作中的句子:

1. 春风一吹,把小草又吹活了。

2. 太冷了,太阳都躲了起来。

3. 我们学校的招牌松树早就秃了顶,但它依然执着地坚持着。

4. 抬头西望,今霞已逝,挥手间,纠结不再。

5. 这个暖冬,就像我亲爱的妈妈一样,不动声色地表述着温柔,偶尔严厉。

6. 我家的猫最喜欢在太阳底下练瑜伽,骨骼柔韧多好呀!

看到这样的句子,我倍感欣慰。

以上只是归纳课本中的一点点技巧,并不是说写人的文章一定要这样写,记事的文章一定要那样写,写作技巧可综合使用,也要就所写内容的需要而定。

篇4:中学生记叙元旦作文

【关键词】记叙类作文 语言 生动形象 方法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这就好比一个人的衣着打扮,或光鲜靓丽,或整洁得体,都会直接影响着别人对我们的第一印象。中学生的作文语言也不例外。因此,中学生们在写作文,特别是写记叙类作文时,只有想办法为自己的作文语言进行“梳妆打扮”,使它变得“整洁得体”、“端庄秀丽”、生动形象,而不是拖泥带水、词不达意、枯燥乏味,才比较容易吸引读者﹙包括阅卷老师﹚的眼球,并紧紧牵住他﹙她﹚们的心,从而使我们想要表达的思想“尽得风流”。那么,怎样做才能使中学生的记叙类作文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呢?当然,让中学生的记叙类作文语言变得生动形象的方法有很多种,在这里,我结合自己平时指导他们进行作文训练的实践及感受,试以下面这六种方法与同行共勉。

一、借助调侃的方式来吸引眼球,使阅读者沉浸其中,会心微笑

这种方法就是习作者在写记叙类文章时,凭着自己的奇思妙想而运作,以吸引住读者的眼睛往下看,让读者沉浸于习作者所创设的优美意境之中,产生意犹未尽之感,同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例1.高三,本来睡眠时间不多的我们还碰上了世界杯,每当碰到我们最关注球队比赛的第二天,上物理课时很少找得到可以昂首挺胸听课的学生。即使不碰上世界杯,能够昂首挺胸听课的学生也不多。物理老师曾经很气愤地在班里大吼:“是谁说上我的课,前一天晚上就可以不用睡觉啦?”

例2.同桌“海拔”不高,3的开方颇不足,2的开方稍有余。身材却率先步入一部分先“富”起来的行列。大概“富态”的人多惰性,同桌一般不与人发生“反应”,除非有强烈“催化剂”的“高温催化”,他才会动起来。

例3.镜子中的我,脸上的“小痘痘”大势已去,只有两三个“残兵败将”还在“坚守阵地”。看来这次与它道一声“再见”是为期不远了。

例4.高三的老班还是那么啰嗦,英语老师还是那么负责,物理老师还是身高有限相貌有限而体重无限……只是去掉了口语课,同学们都很怀念原来的英语外教,头发很少手毛很多,鼻子很高眼镜腿很短。他经常在买东西时说:“多烧欠﹙多少钱﹚?”还会带我们去吃KFC,当然是我们自己付钱,老外从来不请客,他们都是AA制。

如果是写记叙类考场作文,更有必要借助一些富有调侃意味的作文语言,变平淡枯燥为生动形象,化腐朽为神奇,这将会给写作者的考场作文增色不少,也会让老师在阅卷过程中产生无穷的回味,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有可能为考生自己争取到更高的作文得分。

二、采用移花接木的语言运用方式,将不同学科内的专用术语相互移用,形成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

这种方法也可以简称为“移花接木”法,就是把常用于形容、描绘某类事物的专用词语﹙或术语﹚通过移花接木的方式,移用到别的另一类事物上来,以产生别具一格、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

例1.隔壁坐着一位“体积”庞大的男生,上课喜欢哼歌,而且时间和空间跨度都较大,从韩红到周杰伦,从《天路》到《双节棍》。我并不讨厌那些歌,但我很讨厌他,所以只要他一开口哼,我就用铅笔扎他的手,大概用了5“牛顿”的力,也不知道他疼不疼。但从他哼歌的“分贝”没有丝毫降低的情況来看,或许我应该用更大“牛顿”的力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例2.新班头个子尚争气,没有给“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丢脸,身材也符合咱中国国情——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有点少年老成,大概是脑袋太过聪明的缘故吧,顶上“草木”稀疏,更显其老气横秋。幸亏他的发型是“地方支持中央”型,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倒也没有给人以萧瑟之感。

例3.吃饭乃人生第一件大事。当下课铃响过0.1秒之后,“饿死鬼投生”的我手捧刚买的饭碗奔向食堂时,地上的一颗小石子不知是怪我踩疼了它的身体,还是故意跟我过不去,偏偏要“不识时务”地跑到我的脚下,害得我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就与大地母亲狠狠地“亲吻”了一番,结果是嘴肿得老大。更可气的是,我那刚买的新饭碗也已“英年早逝”了。

上述各语段的习作者都巧妙地借用专有、专用的术语嵌入自己的文章中,不但拓宽了记叙类作文语言的表述领域,而且增强了记叙类作文语言的表现力,让人读起来倍感清新诙谐、风趣幽默,引发会心的微笑。

三、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精心遣词造句,增强记叙类作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写作记叙类文章时,使用这种方法能“状难言之物(景)如在眼前”,能够形象地勾勒出事(景)物的立体特征,把事(景)物写活了。这种方法的运用,既能增强了记叙类作文语言的形象性和文学性,使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又能增强记叙类作文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1.风,乘着春天的旋律潇洒飞来,柳条在发芽中延续青春;花儿在绽放中粉饰青春;我们,一路走来,在成长中感悟青春。成长的年轮让我们触摸青春。青春,好美,美得沁人心脾;青春,好亮,亮得光彩夺目;青春,好暖,暖得热情洋溢。青春是一幅画,一幅七彩的画。每一个正值青春的人,都手执画笔,尽情渲染,渲染出自己多彩的青春。例2.对友人,诚信者告诉我,诚实是培植友谊的金色种子;信任,是增进友谊的肥沃土壤,友谊之花的绚烂来自诚信的灌溉。对爱情,诚信者告诉我,诚信是爱情永不退色的秘密。诚信是刘兰芝发上钗化作的不可分离的鸳鸯;诚信是祝英台衣上纹散落的双双飞舞的蝴蝶;诚信是“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亘古不变的永恒神话。例3.道家“山水说”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博论,而大海则把水的概念发挥到了极致。面对大海,所有的侏儒都成了巨人;面对大海,所有的巨人都成了侏儒。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懂得什么是浩瀚,什么是博爱;只有面对大海,才能感受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征服;只有面对大海,才能真正领悟什么是人生起伏,什么是潮起潮落……

例1将“青春”比喻为舞台剧,很有意趣,耐人寻味。句式灵活,整饬而有变化,具有灵动的气韵。例2连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能化抽象为形象,使语句充满画面感,能引发读者很多美好的想象和情思。例3中,作者不但注意运用暗喻这一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还运用了引用、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语言的节奏美。

四、运用特写画面技法,既使记叙类作文语言具有画面感,又能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所谓特写画面技法,就是采用特写镜头描绘出一幅画面的办法。“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才使得其诗在唐代诗歌的百花园里摇曳着独特的风采。学生在写记叙类文章时,如果能够用文字“刻画”出一种画面,再现一个场景,使“文中有画”,让读者身临其境,那么这样的文章就可以众多的学生作文中脱颖而出。例1.相隔不过几米,奶奶每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走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她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这样的事天天发生。例2.奶奶依旧用着最原始的柴灶。她说煤火只用来煮饭太浪费,气又太贵,所以还是烧柴好。于是,在那野草疯长的季节里,我和妹妹就跟着爷爷的斧头活跃在山野间,砍倒,捆扎,背回家,排开,晒干,一捆捆的柴草就进了柴房。于是,无数个炊烟袅袅的时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奶奶的灶膛里看到毕毕剥剥的声响里奶奶通红的笑脸。特别是在冬日,爷爷烧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则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一串串欢声笑语伴随着袅袅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

例1是一段描写爷爷奶奶之间一幕日常生活情景的文字。这段文字表现了爷爷奶奶历经人生风雨之后晚年生活中的相互牵挂、温情与爱:人在眼前,也要时刻知晓他是好好的,以求心安。这种心灵深处时刻牵挂的爱,通过几分钟便放下活儿“叫”,得不到回应时的“急”,以及紧接碎碎步子的“迈”,像孩子般笑容的“嗔”等动作,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展现出一幅人世间最美丽的“爱”之风景画。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例2这段文字里,表现了一个普通农家的质朴人情和幸福温情,抒写了作者对农家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那毕剥作响的柴火,那火光映红的奶奶的笑脸,那爷爷烧火奶奶做菜的温馨和谐,还有那“我”和妹妹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的天真可爱的画面,都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普通农家诗意洋溢的生活图景。而“一串串欢声笑语伴随着袅袅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的语句则为读者留下了深长的意蕴。

五、采用“旧瓶装新酒”的语言运用方式,使作文内容别开生面,妙趣横生

这种方法可以简称为“旧瓶新酒”法,就是将记忆中现成的诗文名篇名句、流行歌曲等改編成新的且符合学生生活情境的内容,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让人读了之后击节叫好。

例1.“读书”日当午,汗滴“脚”下土。谁知“作业本”,“字字”皆辛苦。小作者仿照古诗《锄禾》的形式,创作出了此诗,形象地反映了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实际情况。

例2.晚自习时,几个同学在“咯咯”地嗑瓜子,教室里“余音绕梁,一时不绝”。当时也有同学戏称这一情景为:“听取‘瓜’声一片”。此片段中,小作者只是巧妙地改换了几个字,就使得文章情趣盎然。

例3.昨晚“月朗星稀”,“夜读不知疲倦”。试问“催我”人,却道“懒虫一个”,知否知否,“读书趣味颇多”。此词作的习作者巧妙地变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形象地再现了学生宿舍里的众生相:有人读书寡味,恋床不起;有人痴迷于书,沉读过度。这种做法比起直白地叙述情景,要有韵味得多。

六、将名言名句、流行歌词等恰当地引用到记叙类作文的语言运用中,收到了言简意丰、出奇制胜的效果

例1.比赛那天,尽管我们的啦啦队在场边“叫嚣呼东西”,可是我们的球员却“隳突呼南北”,这场球踢得也太邪门了。﹙引自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例2.家长会后,同学们“满座寂然,无敢哗者”,与往日截然不同。﹙引自清林嗣环《口技》。)

例3.巴尔干半岛上战火刚刚燃起之际,俄罗斯就表现出“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姿态。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引自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

上述各例通过恰当地引用古诗文名言名句、歌词等使文章语句精炼传神,比起平淡直白的叙述描写等更能让人长久回味,收到了言简意丰、出奇制胜的表达效果。

篇5:关于元旦节的记叙文初中作文

我们全家慢慢地走着,来到了清澈的小河边,看到了一个个躺在地上圆滚滚的塑料球,我就问站在旁边的叔叔:“叔叔,这个球是怎么玩的?”叔叔告诉我:“这个球是人钻进去,然后再把球灌满气,推到水里,就可以在球里面自由地玩耍。”我听完后,立刻被吸引住了,在我的央求下,爸爸终于答应陪我下去玩球。

于是,我们就脱了鞋钻进了球里面,那个叔叔帮我们灌足气,快速地拉上了拉链,把我们的球推下水去。球下水了,球靠着水,整个身体都站不稳,仿佛觉得自己踩在棉花上,想着想着,我和爸爸马上摔了个人仰马翻。我试着站了一次,可是球浮在水面,脚底特别的柔软,整个身体摇来晃去,让人很难站起来,我不想就这么一直坐在球里,于是我手靠着球的两边,慢慢地站起来,这次真的站了起来,我高兴极了,拼命地在球里快乐地跳着,跳啊跳啊,我犹如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鱼公主。我又看看爸爸,他还在那里折腾了半天还没站起来,我心想:“爸爸可能是因为太重了,所以站不起来。”正想着,我扑了个四脚朝天,爸爸看到我摔倒了两人都发出了欢快的笑声。

篇6:元旦记叙文

我爬了座小山。在山上,我看到了一座古塔,它是斜的,我很想爬上去看一看,可是不允许上去,只能在下面看,爸爸只好帮我拍了几张照片。爸爸妈妈还告诉我,古代的时候,塔旁边原来有一座寺庙的,后来被烧毁了,现在就只能看到些大石块了。

在树林里,我看到一座很大的假山迷宫。我进去后发现有好多条路,我走呀走,终于走出来了。我又找了条路重新进去玩了起来。我最喜欢在假山迷宫里玩了,把上面所有的路都走了一遍。我还看到一座桥,一会儿往左拐,一会儿往右拐。湖边还有一条石船,我进去后发现里面还有楼梯可以上到船头去呢。

玩累了我们就回宾馆休息了。第二天,我们先去了另外一个山寺,我在里面看到了很多菩萨,其中有一个很高很大的菩萨有四面的,每一面都有很多手,妈妈告诉我这是“千手观音”。我还看到了五百罗汉,我觉得其中有一个长得很象唐僧的。

山寺后面还有个花园,那里的池塘里本来有个千年老鳖,现在没有了,只有一个老鳖的塑像。我问妈妈千年老鳖是不是乌龟大王呀?妈妈说是王八大王,可王八又是什么呢?花园里也有一座假山,就是很小的,只有一条路可以上去,上面还种了两棵大树,一棵树有94岁,另一棵树有96岁了。我很好奇,为什么96岁的树比94岁的树长得还细呢?妈妈告诉我那是因为树的种类不同。

从寺里出来,我们赶紧先回宾馆退房间,时间差点来不及。然后我们去了一个很美丽的湖,我觉得这个湖很大的,爸爸开车带着我们绕了半天,这个湖还在眼前。我在湖边跑来跑去,在草地上打滚,玩得很开心,爸爸又给我拍了不少照片。我看见远处的湖边也有一座很像轮船的大房子,我想我要是能上去看看就好了。

篇7:元旦记叙文

今天是大年初一,也就是元旦,可真是个好日子啊。今年过年是最好的日子,因为今年过年,大家都会过的非常舒坦,而且过年还有红包拿,这个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好日子啊。“爸爸,妈妈,我们去超市买点吃的吧。”“好的,去超市。”超市里面卖着许多的东西,什么鸡蛋、牛奶、面包之类的,还有各种各样的零食,还有一些蔬菜水果之类的,也有一些其他的东西。“嗯,我们去那边看看。”“哦?”超市旁边还摆放了许多的摊子,有卖衣服的,有卖鞋子的,还有买零食的、玩具的、水果的,各式各样,应有尽有,而且也卖得相当火爆。“爸爸,你看到那边卖什么吗?”“嗯?那个不是买衣服的地方吗?怎么会问我?”“我想买一件衣服。”“嗯?为什么想买一件衣服呢?”“因为今年过年穿新衣服好。”“好的,买吧,反正我现在也没有什么事情做,陪你一起买。”“嗯。”两个人向超市中央走去,走进超市之中,里面的气氛比外面还热闹,里面人山人海,挤满了人,不少的人手中还提着购物袋,里面装的全是东西。“先生,请问您需要买什么?”

一个售货员看到有客人过来询问道。“你们这里有什么适合小孩穿的衣服吗?”售货员听到这句话,马上露出笑容,“先生,有的有的。”“嗯,我知道了,你把你们这里适合男孩的衣服拿出来吧,我看看。”“好的,您稍等。”说着便走向货架,从里面拿出几件衣服。“先生,请您看看吧。”“嗯。”接着又挑选了许多的东西,有衣服、鞋子、帽子、围巾……最后买完回家去了,真是个开心的元旦啊!

【元旦记叙文精选15篇】

篇8:中学生记叙元旦作文

当然, 刚入写作之门的中学生与之无法比拟, 但这些名人的个性张扬却值得我们借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句话不仅内涵丰富, 而且适合时代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为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现实中, 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千人一面、人云亦云之弊端:题材陈旧、结构呆滞、语言贫乏、抒情生硬等状况令人担忧。记叙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种文体, 它是学习写作其他文体的基础, 写好记叙文对于学生来说, 意义深远。因此, 记叙文写作个性化教学势在必行。如何精心雕琢作文园地中的这枚“瑰宝”, 我浅谈以下见解:

一、真实是根本

真实, 即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看法, 不胡编、乱造。真话、实话不仅要求学生心里怎样想, 就怎样说、怎样写, 还要求有客观的标准, 即准确性。求真既是作文的准则, 也是做人的准则。学生作文现状却与之背道而驰。《我爱我家》六十多位同学写实的寥寥无几, 抄袭、编造现象屡见不鲜。针对此现状, 我们一方面应予以抑制, 另一方面要极力赞赏写真实之事的作者。在作文教学时, 为了使学生写作遵循真实原则, 应极力创造有利条件, 使他们先有感性认识, 做到胸有成“竹”, 然后才让同学们动手去写。如教同学们写《我喜欢的一部书》。首先要学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部精彩的书, 在看中知晓书中情节、内容。通过几天的充分准备, 先要求大家上台述说, 让学生作文做到看、说、写的统一。通过训练, 本次作文同学们都能将情节描绘得如临其境, 将作文写得明明白白。

二、“新颖”是关键

题材是作文中所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 如果已用过多次的材料, 别人一看就知其庐山真面目, 如果学生仍套用, 即使感情很真挚, 也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课文《驿路梨花》一课, 以其新意突破窠臼。作者把雷锋精神作为一种不断发扬、不断传播的过程加以展示, 展现了这种精神经久不衰的生机和世代相传的生命力, 并且把方便过往客人的深山茅屋作为雷锋精神的见证, 把洁白、朴素的梨花作为雷锋精神的象征, 使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技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在这种情况下, 老师结合课文, 讲授作文的选材、构思等, 学生便容易接受, 学得也就轻松。再加以适当的练习如《童年忆趣》使作文题材新颖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上树捕鸟雀, 下水捣龙虾;野外当家家, 户内扮鸡妈……奇景异趣, 妙处横生。

三、描写是技巧

记叙文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手段, 而文章写得生动、形象, 给人身临其境的主要手段却要数描写, 它是把对象的状貌、情态进行具体、细致、形象的刻画和描绘, 把描写对象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学生作文不生动, 很大程度上就是缺少了细腻的描写, 叙述的成分占大多数, 究其原因缺乏对人、事、景的细心观察, 没有抓住其特点, 语言枯涩、陈词滥调、空洞无物。看上去叙述不像叙述、描写不像描写、议论不像议论。要使描写成功, 必须抓住特点, 围绕中心, 贯彻“具体、生动、形象”原则。如课文《羚羊木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 冷冷的, 我不仅打了个寒颤。”运用环境描写恰当地用冷冷的月光烘托出我心情的哀伤, 寓描写于议论。这样, 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描写技巧。

篇9:元旦,我给学生送贺卡

拿着手中的笔,我第一个想到的学生就是张朋。张朋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可就是太贪玩,不爱做作业,影响了学习成绩。为了这孩子,我没少操心。在我的鼓励下,他最近一段时间进步不少,作业都能按时完成,上次的单元测验还得了个“优”呢!这孩子爱听表扬,越表扬干劲越足,想到这里,我便写道:

每当看到你认真听讲的可爱模样,看到你工工整整书写的作业,我就在想,这是那个刚开学总淘气,不完成作业的孩子吗?才几个月的时间,你就像变了个人,老师真为你骄傲!禁不住为你喝彩!孩子,凭着你的聪明才智,相信你下学期会有更大的进步!

想像着张朋读完贺词后那副自信的模样,我不由地想到那个总爱哭鼻子的小女孩——杨娟。杨娟这孩子其实很好强,只是性格有些内向,不爱说话,胆量小,对自己缺乏自信。对她最重要的是激发自信心,从而调动她潜在的积极性。于是我提笔书写:

老师认为咱班的学生个个都是最棒的,老师也希望你也能自信地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记住。有信心,一切皆有可能。其实,你完全有能力做得很好,你的书法不是非常漂亮吗?你的朗读不是很出色吗?你的大作不是在校刊《五彩石》上发表了吗?老师相信你会取得更多的成绩!

要说发表作文,还数学习委员滕胜男。滕胜男学习勤奋、自觉,成绩优异,平时爱阅读,小小年级已有多篇作文发表于《新作文》等报刊,同学们都羡慕地称她“小作家”。可是身为学习委员的她对班级工作却不太主动,于是我给她写了这样一段话:

知道吗?班里的同学都叫你“小作家”,真是个好听的名字。你天资聪颖,才华出众,令同学们佩服,让老师欣赏。老师认为你对集体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你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会有帮助。相信你今后一定会多帮助同学,为同学们服务,同学们都会更感激你这位“小作家”学习委员的。

给滕胜男写完了贺卡,班长滕栋那张可爱的笑脸突然浮现在我的眼前。滕栋十分热心于班级事务,而且工作能力特别强,只是在学习上有些浮躁。凭这孩子的潜质,他的成绩应当是最棒的。对,给他鼓鼓劲:

你的认真、热情是有目共睹的。你凭着过人的才华,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真不简单。只要你在学习上再踏实认真一些,你的成绩还会更加出色。老师期待着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像滕栋这样关心集体的学生班里还有很多,王虎就是其中的一位。与滕栋不同的是,王虎这孩子学习懒惰,不爱做作业,成绩也不理想,应当对他好好说说:

在老师眼中,你是个活泼、热情、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只要班里哪儿不干净,哪里就有你的身影;哪位同学不舒服,总是你主动陪着去医务室看病;班里的饮水机没水了,总是你抢着去换水……美中不足的是,一提起寫作业,你就满脸愁容。其实,你很聪明,只要你勤奋一点,谁也比不上你。最后,送你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你明白老师的用意吗?

篇10:元旦记叙文

后来,我们全校同学和老师都到了红星剧院,观看元旦文艺会演的节目。虽然今天的天气不是很好,但是没有打破我们期待的美好心情。

一点半到了,节目正式开始了。我有两个最喜欢的节目,分别是:跳皮筋和时代好声音联唱,非常的有意思。

元旦文艺会演虽然很快就结束了,但我寻找到了我的目标---想当小演员!我一定会努力的!

篇11:元旦记叙文

“放假啦!”随着放学铃声的响起,我们飞快地整理完书包,向放学的路上走去,满心期待地迎接元旦假期的到来。

在假期里,我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吃火锅。元旦那天,天气比较冷,我和爸爸妈妈去了一家酒店,酒店里可真暖和啊!菜还没有上,我先去弄了一碟火锅调料。过了一会儿,火锅食材上来了,因为我肚子实在太饿了,所以我开始了猛吃,只见我一手拿着虾、一手夹着牛肉,开始狼吞虎咽起来。菜越来越多,琳琅满目的菜让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抓起一片羊肉放进汤里涮几下就吃了。在一阵狂吃之后,终于消灭了所有的菜,我也打了一个响亮的饱咯。

这次元旦的假期过得既充实又兴奋。

篇12:小学生元旦作文:元旦畅想

小学生六年级元旦作文:元旦畅想

送走了,迎来的是,又一个365天的轮回即将划上句号,人们迎着寒冷的朔气,踏着坚硬的泥土,在凛冽宁静的子夜,等待着新年的到来。

岁岁年年节相似,历代地区节不同。元旦,一个不平常的日子,蕴涵着不平凡的寓意。

它代表着新一年的开始和吉祥。“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南北朝的萧子云在《介雅》中曾经这样形容元旦的祥瑞。

它代表着开拓与创新与魄力,

 

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1912 年决定“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以宏伟的气魄一改

它代表着和谐与包容。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之时,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念,并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很多当时红极一时的人和事烟飞云散,但微小的沧海遗珠始终闪烁着光芒。大浪淘沙,历史不会忘记。

元旦的到来,无疑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寄托。

在迈入新的一年之际,站在年尾岁头的分水岭上,我回想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又憧憬着新的一年。

这篇小学生六年级元旦作文就整理到这里,希望广大爱好文学的朋友们喜欢!查看更多请点击【六年级作文】栏目。

精彩抢先看,点击元旦作文

相关推荐:

小学生圣诞节作文:我期待的圣诞节礼物

篇13:小议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记叙文水平

一、培养观察力是提高记叙文水平的基础

一个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学习的课文有几百篇, 而这些入选的课文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 还是写作手法上都是脍炙人口的上乘佳作, 对教师的作文教学和学生的写作借鉴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材料的大量积累必定会对学生有所帮助。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 写作的道理和方法讲得过多, 会导致学生在遇到作文时仍然感到头痛。为什么学生写作文这么困难呢?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匮乏有着直接的关系。尽管学生升入初中阶段了, 但是他们还主要是活动在家庭、学校的狭窄范围内, 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感知范围, 使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事、物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大脑中没有相应的表象存储, 这样, 遇到作文题目时就会没有相应的表象可供提取和使用, 可见, 要想写好作文, 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

1. 帮助学生捕捉观察生活的机会。

学生遇到作文题目感到无从下手, 主要是缺乏对客观现象的观察, 赞科夫说过:“观察使学生认识事物的必然途径。”语文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当寒意未尽, 路旁柳树的绿意却送来了春天的气息, 这时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春天的脚步;乌云翻滚, 电闪雷鸣, 预示着暴雨即将来临, 让学生观察夏天雨后天气的变化;几片橘黄的落叶悄悄地告诉我们, 秋天已经降临大地, 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景物的萧疏过程;冬天来临, 漫天风雪, 让学生迎风冒雪, 共赏雪景。然后, 教师让学生比较, 季节不同, 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 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久而久之, 学生懂得了在什么情况下的观察重点是什么, 捕捉观察时机的能力增强了。

2. 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选择的对象。

许多学生在观察生活时存在粗枝大叶, 走马观花的毛病,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对眼前司空见惯的事物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 要先指定观察对象, 让学生观察自己熟悉人、事、物, 并对学生提出观察的要求: (1) 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2) 认真仔细观察; (3) 注意观察方法和观察顺序; (4) 善于从那些平凡的人物和事物中透视出不平凡的内涵来。再以教材的讲解为蓝本, 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 在《烈日和暴雨下》中, 作者选取了特定的观察视角, 联系烈日狂风暴雨不同环境的作用, 多次写到柳枝, 在写景之中表现人物难以主宰自己命运的深刻主题;朱自清的《背影》描写父亲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送行, “攀”“缩”“倾”的动作, 写出了年高体胖的父亲吃力爬高的艰难, 表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腻性、准确性。把这些观察范例和平时的观察练习紧密结合起来, 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 逐步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比如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要选去学生接触最多的父母、教师、同学为观察对象, 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外貌、动作、语言, 揣摩被观察者的内心活动, 从而把握被观察者的性格特征。以写景为主的文章, 选取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为描写对象, 这种定向观察的方法对初中学生来说有较强大的吸引力, 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的观察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 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

观察作为获取作文材料的手段和来源, 不是写作教学的目的和终结, 所以, 教师在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之后还要引导学生投入到写作的实际过程当中。叶圣陶说过:“写作系技能, 不宜视作知识, 宜于实践中练习, 自悟其理法, 不能空讲知识, 或以为多讲知识, 既有悖于写作能力的长进, 殊为不切实际之想。”叶老先生这段话实际上是强调勤于练习、勤于动手、勤于实践的重要性, 因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的时候, 我们先从一人一物一景入手, 或山水、草木等自然景物, 或者人物动作外貌, 然后逐渐过渡到写多人、多景、多物, 比如春游、校园景观等, 这样学生在写观察日记的实践中再结合不同阶段观察对象的特点, 来对学生进行观察要领和表达方法的训练, 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技能, 这样就把写作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

二、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 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条件

学生观察获得的第一手材料, 怎样才能把观察到的人、事、物完美准确地表达出来, 这就要靠语言来进行“包装”。因此, 语文教师要想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必须丰富学生的词汇。

1.“好花共赏”课, 提高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

学生步入初中以后, 求知的欲望非常强烈, 如果每个学期只讲十几篇现代文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的。于是我们在每周的自习课上做一节“好花共赏”课, 把学生在课外阅读找到的一些好作品, 推荐给大家阅读欣赏, 让学生丰富作文语言, 积累作文词汇。

2. 加强“读”“说”“写”的结合, 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

作文时, 学生的语言匮乏,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阅读的东西过少, 占有的材料不多, 因此写出的文章空洞无物。针对这种现象, 教师可进行“读”“说”“写”的练习, 让学生选取妙语佳句、精彩的段落等以朗读的形式推荐给大家。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推荐作品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二是选取好的作文不仅要阅读还要鉴赏分析, 日久天长, 自然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三是每一篇好的文章都有其独到之处, 赏析的多了, 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就会提高, 也会逐步摸索出作文的门道。“说”是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语言表达练习, 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言之有理、言之有趣, 学生就能从多方面收集材料, 要用准确的语言, 明快的语调, 丰富的词汇, 灵活的方式, 准确地描绘人、景、物、事。这样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世间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如果语文教师能够认真指导学生, 一定能够走出“无米下锅”的作文困境。

篇14:浅议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

要先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知道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体是以描述生活情景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情达意的文章。记叙文体的特征主要由文章的表现内容、表达方式、框架基础来显示。它不同于抒情文体的抒发主观感受,论述文体的阐释理论为内容,而是通过形象生动的记叙人事活动或写景状物,以反映客观现实,人和事是记叙文体的主要表现内容。接下来笔者就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措施。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让事件曲折起来

记叙文主要的叙述方式分为五种,分别是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采用了何种叙述方式,为什么用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呢。而这五种叙述方式对于中学生来说比较清楚的是前四种,使用最熟悉的就是顺叙了。但如果仅仅只掌握这么一种叙述方式,写起文章可能就波澜不惊,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如《羚羊木雕》一文,叙述了祖孙三代,一家四口之间发生的故事。如果采用顺叙的方式叙述故事,先叙述上星期万芳拿自己的新裤子换我的破裤子,然后写昨天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接着叙述妈妈逼我要回羚羊。文章则显得平静如水,吸引不了读者。然而,作者一开头却从妈妈追问“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写起,使气氛变得紧张,紧紧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接着,争辩结束,穿插上星期体育课发生的事情和昨天送羚羊的事情,情节就变得曲折生动了。可见,顺叙不是唯一的方法,倒叙、插叙的运用可以使场面集中起来,让故事变得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引导学生充分感悟、学习这些叙述方式的作用,就有可能使学生在多向思考的同时,融入自己平时的写作,从而更好地提高写作的能力。

2.悬念让文章变得新奇

人都有好奇心,制造悬念,可以让故事的情节发展不再平淡如水,变得有起有伏。制造悬念的关键在于“层层剥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驿路梨花》可以说是这一技巧运用的典范:文中,关于小茅屋的主人是谁这个答案,可以说是历经曲折,设置了层层迷雾。山中的小茅屋有米、有柴、有水,却没有主人。等来了哈尼老大爷,却不是主人。从老大爷的口中了解到哈尼姑娘梨花是主人,辛辛苦苦找到哈尼小姑娘,却被告知梨花已经出嫁。文章最后才揭晓答案,是一群解放军建造了小茅屋,把雷锋精神播撒到祖国的边疆,让“驿路梨花”处处开放。这样的结尾确实起到了吊足读者的“胃口”的作用。

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记叙文的写作中,若是不适当地运用一些描写的方法,文章就有可能变成了“流水帐”,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懂得运用描写,让他们的文章“万紫千红”起来。但也不能滥用描写,滥用了,文章就会拖沓、冗杂、臃肿。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时对每一具体描写对象要多加考虑,有所选择,有所取舍,也就是说要有目的地描写。

1.细节描写的运用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运用十分重要,如为了凸显一个人物的形象,通过细节描写把人物的动作、肖像、特点用特写镜头进行放大,让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彰显在读者面前。朱自清的《背影》中对父亲有这么一段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文中因为运用了细节的描写,抓住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使父亲不顾身体肥胖仍坚持为儿子买橘子的形象变得清晰可见,一个挚爱儿子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过目难忘。

2.让主题升华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作中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将作者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都带上了感情色彩。并由此引导读者进一步理解、领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主旨。如《紫藤萝瀑布》中有这么几段描写:“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文中不管是流动的瀑布还是张帆航行的船,都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了充满生命的张力。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指导学生通过这种表层的描写,其实是种以景寓情的方法,让学生从瀑布和帆船联想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个主旨。花美在精神,而精神是要人用心去感悟的。

所有这些描写都对文章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起到了作用,因此都是必要的,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起不了作用的描写,则是多余的——它们是文章的累赘,当然应毫不犹豫地予以消除。如果中学生也能像课文那样,有条理地记叙的同时注意有目的地描写,对描写做到用而不滥,又何愁不能使自己写的文章既精练、纯净、清晰,又充实、形象、生动呢?

3.感官的运用

人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五种感觉。调动这“五觉”,多方位地凸显事物的特征,增强记叙文的生动性,能给读者产生一种闻其声、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与读者的共鸣。如《社戏》中的这段话:“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这段文字中,糅合了嗅觉、视觉、听觉的描写。从一个儿童的感觉诠释了想看戏的喜悦心理,这样的描写,不仅凸显了事物的个体特征,还让记叙文变得有血有肉、生动精彩。

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上一篇:《鹦鹉鱼的睡衣》阅读与参考答案下一篇:关于护士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