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起草说明

2024-08-22

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起草说明(精选9篇)

篇1: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起草说明

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起草说明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国发[2014]14号,以下简称14号文)精神,我会在现行《证券法》框架下,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收购办法》)部分条文进行修改。

一、修改背景

股权分臵改革完成后,我国证券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渐趋分散,股份流动性逐步增强,公司股价表现成为并购重组的重要驱动力,并购重组的市场化程度明显提升。为贯彻落实14号文精神,更好地使资本市场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结合《收购办法》实施七年多来的市场实践,我会对《收购办法》作出进一步修改,重点是简化审批环节、放松行政管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并购重组效率。

二、修改内容

(一)兼顾效率与公平,取消要约收购行政许可(修改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

为遏止虚假要约和欺诈性要约,现行《收购办法》对要约收购设臵了行政许可程序。实践表明,要约收购价格时效

性强,上市公司股价易受宏观、微观层面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行政许可审核周期长容易导致要约价格偏离二级市场价格,由此可能迫使要约人提高要约收购成本,甚至会致使要约收购失败。

为兼顾效率与公平,本次修改拟取消要约收购的行政许可,改为信息披露的事中监管机制,即要约收购人按规定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之日起十五日后,公告其收购要约。我会发现要约收购报告书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规定的,及时告知要约收购人,收购人不得公告其收购要约。为进一步提高效率,本次修改保留了现行《收购办法》规定的提前公告机制,即在15日内我会对要约收购报告书披露的内容表示无异议并通知收购人的,收购人可以立即进行公告。

此外,《收购办法》规定收购人依法应当取得批准的(如国资监管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在对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的提示性公告中做出特别提示,并在取得批准后才能公告要约收购报告书。

(二)丰富要约收购履约保证制度,强化财务顾问责任(修改《收购办法》第三十六条)

为避免收购人发出虚假要约来操纵市场或不具备履约能力,《收购办法》规定收购人应当在作出要约收购提示性公告的同时支付履约保证金。实践中,因需取得外资准入批

准、反垄断审查等事项,从收购人发出要约收购提示性公告到真正发出要约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在此期间,收购人无法动用已存入的履约保证金,承担了额外利息损失,增大了收购成本。市场普遍反映,履约保证金制度导致要约成本加大是投资者不愿以要约方式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重要原因。为适当降低收购人成本,本次修改增加了银行出具保函、财务顾问担保并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两种履约担保形式。

(三)简化两种豁免情形的审批,提高审核效率(修改《收购办法》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

1.考虑到因取得上市公司发行新股而取得控制权的情形已经过我会严格审核,仅需对收购人资格等少数关注点进行审核,本次修改拟取消对该种情形的行政许可,改为自动豁免。

2.对于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其经营范围内依法从事承销、贷款等业务导致其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超过30%,相关方没有实际控制该公司的行为或者意图,并且提出在合理期限内向非关联方转让相关股份的解决方案的情形,因豁免条件比较清晰,无须设臵行政许可,可以改为自动豁免。

(四)增加两项自动豁免情形,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修改《收购办法》第六十三条)

1.对于因履行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协议,购回上市公司股份导致投资者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并且能够证明标的股份的表决权在协议期间未发生转移的情形,给予自动豁免。该种情形下,相关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归属实质上并无变化,要求履行要约义务缺乏合理性。

2.对于因所持优先股的表决权依法恢复导致投资者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的情形,给予自动豁免。该种情形下,投资者不具有收购意图,其表决权恢复属于法定的救济权利,要求履行要约义务缺乏合理性。

(五)简化报送要求,部分取消向派出机构报送材料的要求(修改《收购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五条)

结合监管实践,为简化程序、便利收购活动,部分取消了在收购过程中向派出机构抄送材料的要求。为便于派出机构及时掌握收购情况,保留了要约收购结果及协议收购中向派出机构抄送材料的要求。

(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处罚力度(修改《收购办法》第九条、第七十八条、第八十一条)

1.进一步明确监管措施和罚则,遏制恶意收购人滥发要约。收购人未依法履行相关义务或者相应程序擅自实施要约

收购的,采取责令改正,采取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暂停或者停止收购等监管措施;在改正前,收购人不得对其持有或者支配的股份行使表决权。涉嫌虚假披露、操纵市场的,我会对收购人进行立案稽查,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加强对中介机构监管。一是明确财务顾问执业的禁止性规定,要求其不得教唆、协助或者伙同委托人编制或披露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报告、公告文件,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不得利用上市公司的收购谋取不正当利益。二是加大财务顾问对要约人具备履约能力的资金核查责任及违规惩戒力度,明确收购人不支付收购款的,且财务顾问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已履行勤勉尽责义务的,我会一年内不接受该财务顾问机构报送的并购重组项目。三是明确证券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因未履行职责被我会责令改正的,在改正前,不得接受新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务。

篇2: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起草说明

为进一步减少并购重组行政许可事项、简化并购重组行政许可程序、提高并购重组效率,证监会经研究,提出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收购办法》)第六十二条及第六十三条中的部分内容,取消因发行行为、30%以上大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50%以上股东自由增持、继承引发的要约收购义务豁免行政许可。

一、修订的必要性

要约收购义务豁免行政许可是《证券法》第九十六条设定的行政许可项目。根据《证券法》第一百零一条关于制定上市公司收购具体办法的授权性条款,证监会制定了《收购办法》。《收购办法》第六十二条及第六十三条规定了可以豁免的共计十种具体情形。《收购办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第(三)项与《收购办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六)项分别对应这十种情形之一。

(一)取消因发行行为引发的要约收购义务豁免及收购报告书备案行政许可的必要性

《收购办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经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非关联股东批准,收购人取得上市公司向其 发行的新股,导致其在该公司拥有权益的股份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收购人承诺3年内不转让其拥有权益的股份,且公司股东大会同意收购人免于发出要约”。目前的做法是:由于因资产认购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或因现金认购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导致持股增加到30%以上或导致持股30%以上的股东继续增持股份,中登公司在办理过户时需要当事人提供发行和豁免两个批文才予以新增股份登记,因此要约收购义务豁免同非公开发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是同时批复的。

《收购办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初衷,是审批因发行而取得控制权的情形(即借壳上市),而实践中,申请人在取得上市公司向其发行的新股前已经拥有该上市公司控制权,因本次发行而巩固了控制权,也需要报送豁免要约收购申请。考虑《证券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是协议收购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收购的,应向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而发行股份实施的收购行为与传统的协议收购又有一定区别,另外,该豁免行为是发行股份行为的附带后果且发行股份又经过证监会审批核准,因此建议对巩固控制权这种情形引发的豁免不再予以审批,由律师就上述情形发表意见并披露后,凭非公开发行批文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批文直接在交易所和中登公司办理相关事宜;对于取得控制权的,继续保留审批。此外,实践中对该规定中“收购人承诺3年内不转让其拥有权益的股份”的反映很多,主要集中在对“其拥有权益的股份”的界定上。因为收购人如果有该上市公司的存量股份,只要有发行增持股份行为,“其拥有权益的股份”的规定将导致其存量股份和本次发行认购的股份同时累加并再锁定三年。首先是不公平,只要大股东注资,就会导致其拥有权益的存量股份和增量股份锁定三年,较大程度地影响大股东认购发行股份及整体上市的积极性;其次也违反立法的初衷,立法的初衷是要求本次发行认购的股份锁定3年。因此,在本次修订中,将“收购人承诺3年内不转让其拥有权益的股份”的表述回归本意,修改为“收购人承诺3年内不转让本次向其发行的新股”。

(二)取消30%以上2%自由增持引发的要约收购义务豁免行政许可的必要性

《收购办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了已持有30%以上股份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的权利。根据证监会2008年9月对《收购办法》第六十二条的修订,持股30%以上大股东每年2%的自由增持,从原来的行为实施前审批调整为行为实施后审批。考虑这3年市场已经对30%以上大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的规则比较熟悉,建议取消事后审批。取消后,也将进一步鼓励大股东增持其控股的上市公司股份的积极性。

(三)取消50%以上股东自由增持、因继承引发的要约收购义务豁免行政许可的必要性

《收购办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了已持有50%以上股份大股东在不影响上市公司上市地位情况下的自由增持的权利。《收购办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明确了因继承可取得豁免制度。

《收购办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第(六)项,明确了因继承触发要约收购义务可提出豁免要约收购申请。

考虑这几年市场已经对上述规则比较熟悉,建议取消审批,直接在交易所和中登公司办理相关事宜,并由律师就上述情形发表意见并披露。

(四)关于进一步鼓励产业资本在合理价位增持股份,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的必要性

在实践过程中,对于《收购办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已持有30%以上股份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股份的锁定期问题,市场希望证监会能在制度上予以进一步明确。为鼓励产业资本为代表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合理价位增持股份,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证监会经研究认为,上市公司股价相对低迷时增持活动的活跃,一方面表明以控股股东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即大股东认为市场对公司股价存在相当程度的低估;另一方面,控股股东在市场高估时减持、低估时增持,根据市场情况合 理调整持股情况,体现了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机制的作用。因此,可以在《收购办法》第六十三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特别规定,明确30%以上股份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股份的锁定期,应为《证券法》第四十七条关于短线交易的相关规定,即6个月。这样可以使上述规定与《收购办法》的其他规定不矛盾,保持《收购办法》整个条文体系的逻辑统一。

二、修订的可行性及修订的主要内容

按照尽快实施与分步实施协调统一的原则,对目前讨论比较充分、意见相对统一的四类豁免要约收购义务先实施取消。参照2008年《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的决定》(证监会令第56号)等文件,修改《收购办法》第六十二条和第六十三条中对应的条款。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证券法》第九十六条规定,没有取得证监会豁免的,需要发出要约,《收购办法》第六十一条对此进行了细化规定,明确未取得豁免的,需要履行以下程序之一:1.在收到中国证监会通知之日起30日内将其或者其控制的股东所持有的被收购公司股份减持到30%或者30%以下;2.发出全面要约。因此,对于《收购办法》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中列示的目前需要提出豁免行政许可但本次拟取消的情形,在《收购办法》修订中还不能用简单删除这些条款的方法解决,否则会被认为这些情形没有豁免条款,直接触发要约收购义务。修订中需要在对应条款中明确,这些情形不用履行豁免要约收购行政许可,直接取得豁免。

因此,根据上述意见,在现行第六十二条中,修改第二款,并提出根据前款第(三)项规定,收购人在取得上市公司向其发行的新股前已经拥有该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律师就收购人有关行为发表符合该项规定的专项核查意见并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后,收购人凭相关发行股份的行政许可决定,按照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相关规定办理相关事宜。

此外,第六十二条第一款第(三)项修改为“经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非关联股东批准,收购人取得上市公司向其发行的新股,导致其在该公司拥有权益的股份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收购人承诺3年内不转让本次向其发行的新股,且公司股东大会同意收购人免于发出要约”。

篇3: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起草说明

管理层收购 (Management Buy-Outs, MBO) 是在传统并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并购方式。在我国, 从1998年大众交通和大众科创公司被管理层收购以来, 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非上市公司中, 则历史更长一些, 我国绝大部分非上市的国有中小企业都是通过管理层收购完成产权改革的。对于MBO, 理论界一直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其中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其是否对公司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也就是说管理层收购后能否为公司股东带来更多的利益。管理层收购是否能为公司股东创造更多的利益, 是评价管理层收购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时也是衡量管理层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所以它一直受到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同时, 研究管理层收购对于推动我国国有大型企业的产权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

国外经济学家对企业的管理层收购做了实证研究, 这些实证研究主要是围绕MBO是否改善企业的经营效率, 是否具有财富效应等问题展开的.国外经济学家的大部分实证研究是采用计算累计超常收益率的方法进行的, 如De Angelo&Rice (1984) , Lowenstein (1985) , 等都是运用CAR的方法对管理层收购是否能给股东带来利益进行了实证研究, 得出了管理层收购后公司绩效即股东利益获得非常明显的改善, 管理层收购会给公司股东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管理层收购对公司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但也有部分学者, 如Williamson (1988) 、Paine (1988) 、East-wood et a.l (1989) 等认为逆向选择, 管理层力求自保等因素的存在使得管理层收购只是公司财富转移的一种手段, 这结论跟之前提到的学者通过实证得出的结论不太一致, 说明了理论界对管理层收购所产生的效应没能达成一致意见.

国内对MBO的公司绩效状况也进行了一些实证分析, 但有影响的研究比较少。一些学者的实证研究支持管理层收购的财富效应, 如张卫国、葛春辉 (2004) 对24个管理层收购研究样本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发现管理层收购是一种提高企业绩效的有效手段;廖理、罗洪涛 (2005) 对2002年年底前16家MBO公司的CARS进行了计算, 得出了管理层收购的短期财富效应显著的结论;朱红军等 (2006) 在对宇通客车的案例分析中提到其会计业绩, 认为宇通客车的MBO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业绩改善, 产生了一些激励作用。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 管理层收购后公司业绩没有显著变化, 甚至出现下降, MBO在我国不具有财富效应, 至少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如毛道维等人 (2003) 通过对1999~2002年间8家实施MBO的中国上市公司从财务绩效、行为、定价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 提出MBO并不是“国退民进”的重要途径, 成功实施MBO的企业需要一系列重要的条件, MBO可以作为从企业层面解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公正性和合法性的一种制度性安排;益智 (2003) 对1999~2002年10月实施 (或准备实施) MBO的l8家上市公司从财富变化效应和公司绩效两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论是MBO给流通股股东带来财富效应不显著, 公司绩效也并未提高, MBO应该慎行;林海涛 (2004) 通过对2000~2003年l5家上市公司MBO的实证研究, 从财富效应和会计绩效两个方面检验其实际效果, 得出国内的MBO未能为股东创造价值, MBO对公司的会计绩效也缺乏积极的影响.

篇4: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起草说明

现就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燃气管理条例〉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草案)作如下说明:

一、修改的必要性和修改过程

《浙江省燃气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6年由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实施以来,对加强燃气管理,维护燃气经营者和燃气用户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燃气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2010年,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国务院条例),对燃气发展规划与应急保障、燃气经营与服务、燃气使用、燃气设施保护、燃气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等都作了较为全面、具体的规定,条例的一些规定与其不尽一致。另外,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精神,对燃气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贯彻国务院条例,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精神,有必要对条例予以修改完善。

2013年下半年以来,法制工作委员会根据国务院条例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对条例作了认真梳理,经过多次研究,形成了决定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印发各市县区人大常委会、省有关部门和单位、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通过代表履职平台发给省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同时在浙江人大门户网站、地方立法网上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还就有关问题赴金华、海宁等地进行立法调研,直接听取当地人大、政府及有关部门、人大代表、燃气经营者等方面的意见,专门就行政许可清理问题与省政府法制办进行了沟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决定草案征求意见稿作了多次修改,并与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作了沟通。5月4日,召开省有关部门座谈会进一步听取意见,并根据有关部门意见作了修改。5月14日,法制委员会召开会议进行了审议,提出了决定草案,并决定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

二、修改的主要问题

这次修改,主要针对不适应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和行政许可事项清理两个方面的问题,同时为与上位法衔接,对相关条文作了衔接性修改。

(一)关于鼓励非国有资本参与燃气事业发展。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管道燃气管网设施的产权应当国有或者国有控股。国务院条例规定,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燃气设施。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该款规定不符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不利于鼓励非国有资本积极参与管道燃气管网建设,建议删去。(决定草案第五条)

(二)关于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考虑到燃气设施建设、燃气经营和使用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需要加强监管,因此,在对条例相关行政许可事项清理时,坚持既要管得住、管得好,又要减少不必要审批环节的原则。条例共设定了五项行政许可,根据国务院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议除保留燃气经营许可外,取消其他四项许可。

1.建议保留燃气经营许可。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九条分别对管道燃气经营实行特许经营、瓶装燃气实行许可制度作了规定,并明确了相应许可条件。国务院条例规定,燃气经营实行许可证制度,没有区别管道燃气和瓶装燃气。考虑到特许是行政许可的形式之一,条例规定的管道燃气特许经营制度是对国务院条例规定的细化,建议继续保留条例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国务院条例对燃气经营的条件作相应修改。(决定草案第六条、第八条)

2.建议取消四项行政许可。

(1)关于燃气工程建设的许可。条例第九条对新建、改建、扩建燃气工程项目设定了行政许可。国务院条例对燃气工程建设未设定行政许可,而是通过规划环节进行管理,规定对燃气设施建设工程,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核发选址意见书或者核发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就燃气设施建设是否符合燃气发展规划征求燃气主管部门的意见。为此,建议作相应修改。(决定草案第四条)

(2)关于增加瓶装燃气供应站点的核准。条例第二十二条对燃气经营者增加瓶装燃气供应站点按原审批程序报经核准作了规定。燃气经营者增加瓶装燃气站点实质上就是新增燃气设施的新的燃气经营行为,对其应当严格按照燃气经营许可和国务院条例有关燃气设施建设的规定进行管理。为此,建议删去该条规定。(决定草案第九条)

(3)关于停气、更换气种的许可。条例第二十七条对燃气经营者停止供气、更换气种设定了行政许可。国务院条例对燃气经营者停业、歇业设定了行政许可。停止供气有多种多样原因,停业、歇业必然停止供气,条例关于停止供气的行政许可已被国务院条例的规定部分替代。根据国务院条例规定,对因其他原因引起的暂停供气、临时调整供气量的,只需提前四十八小时通知燃气用户,并及时恢复正常供气即可;同时,更换气种不宜设定行政许可。为此,建议删去该条规定,并相应删去第五十四条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决定草案第九条、第十六条)

(4)关于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作业的许可。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建筑物和构筑物,开挖沟渠、挖坑取土或者种植深根作物,打桩或者顶进作业,动用明火的,应经燃气主管部门批准。国务院条例对上述作业事项改变了管理方式,一是对建设占压地下燃气管线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取土或者动用明火等,已明确规定为禁止性行为;二是对从事挖掘、钻探、打桩、顶进等可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有关单位应当与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为此,建议删去该条规定。(决定草案第十一条)

(三)根据国务院条例作衔接性修改。一是根据国务院条例有关规定,建议对条例第二条、第七条、第三十五条、第四十二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九条、第六十二条作相应补充性或者衔接性修改。二是国务院条例已有相应规定的,不再重复规定,建议删去条例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决定草案第一条、第三条、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

(四)其他修改。一是为了加强燃气管理,增强部门间协作和配合,根据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意见,建议增加执法协作的相关规定。二是条例第十七条、第二十一条系过渡性条款,针对的情形目前已不存在,建议删去。三是为了保障燃气使用安全,建议明确要求推广使用防损、抗老化输气软管。(决定草案第二条、第七条、第九条、第十三条)

此外,对个别文字表述作了修改,并对条文顺序作了相应调整。

篇5: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起草说明

根据《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规定,我会起草了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相关信息披露准则,包括《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5号——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说明书》(以下简称《募集说明书准则》)、《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6号——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和发行情况报告书》(以下简称《预案准则》)、《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7号——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申请文件》(以下简称《申请文件准则》)等三个文件。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原则

主要参照现行主板再融资规则的框架、结构和内容,结合新股发行改革以及投资者权益保护的要求,突出创业板公司的特点和信息披露特色。具体包括:

1、落实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精神,突出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坚持以合规性审核的监管方式,明确发行审核与投资价值判断的区别和界限,促进市场各方归位尽责,切实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体现信息披露的连续性、有效性、针对性和可读性,强化投资风险揭示。

2、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落实投资者权益保护的要求。本着有利于投资者决策的原则,强化对投资者决策有用信息和重要信息的披露;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知情权和决策权,推动投资者权益保护措施的落实。

3、针对创业板企业的特点,增加创业板自身特色信息的披露。为方便投资者深刻理解创业板公司的业务和产品,要求创业板公司突出披露其业务模式的独特性、创新性、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以及创业板在再融资发行条件方面的特殊性。

4、保持准则的主体框架与内容同主板基本一致,但对于不同证券品种的申请文件要求,则归并整合为一个准则。针对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说明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和发行情况报告书分别作为两个不同的准则;但对于公开发行证券、非公开发行股票涉及的申请文件的要求,归并为同一个《申请文件准则》,包含两个申请文件目录附件,有利于发行人、中介机构理解和掌握。

二、主要内容

(一)关于《募集说明书准则》

《募集说明书准则》适用于创业板上市公司配股、增发、可转换公司债券。本准则包括总则、募集说明书、附则3章83条,除不含“募集说明书摘要”一章外,其基本框架、体例与主板准则保持一致。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类,突出投资者重要决策信息的披露

1、强调信息披露应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凡对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均应披露,涉及未公开的重大信息应按规定及时履行披露义务。

2、强化相关变动信息的披露,如增加首发以来或近三年发行人股本变化、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化的披露要求,增加董监高及核心人员近三年股份变动情况的披露要求。

3、针对创业板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较为频繁,增加首发以来或近三年发行人 1

重大资产重组情况的披露要求。

4、风险因素方面,增加因本次发行导致原股东分红减少、表决权被摊薄的风险披露。

5、为强化投资者回报,增加对股利分配政策是否重大变化以及近三年分红情况、分红政策、未分配利润的披露要求。

6、为落实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要求,增加声明承诺的披露要求,如未来一年的股权融资计划,本次发行摊薄即期回报的填补措施,集中披露所有承诺事项及约束措施。

7、扩展重要承诺履行和股份限售的披露范围,除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外,增加对发行人董监高的要求。

8、增加披露发行人与中介机构是否存在相应利害关系。

第二类,强化创业板特有、特色的信息披露

9、业务方面,增加披露创业板公司的业务模式独特性、创新性以及持续创新机制等内容。

10、技术方面,突出披露创业板公司的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如核心技术与专利和主业的对应关系及应用情况,研发费用及核心技术人员占比,研发成果等。

11、与创业板再融资条件一致,增加对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披露要求,即被出具保留意见或者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应披露审计报告正文及董事会对相关事项的详细解释。此项涉及发行条件的要求较主板相对宽松。

12、要求发行人说明前次募集资金是否已基本使用完毕,且使用进度和效果是否与披露情况一致。

第三类,强化对独立性的持续性信息披露

13、增加说明上市以来是否发生新的同业竞争或影响发行人独立性的关联交易,以及首发招股书中及历次承诺的履行情况,与持续监管相衔接。

14、为进一步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完善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认定依据和信息披露要求。

(二)关于《预案准则》

《预案准则》适用于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包括总则、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发行情况报告书、附则4章27条,基本框架与主板一致。具体如下:

1、增加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要求、投资者分红回报、权益保护、摊薄填补措施等内容的披露要求。

2、由于创业板非公发行股票的定价方式与主板不同,更贴近市价,故不再披露发行价格与发行底价的比率,修改为“发行价格与发行期首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均价的比率”。

3、对无需保荐承销的小额快速融资,仅要求由董事会出具“本次发行过程和发行对象合规性的结论意见”,而无需保荐机构出具该文件。

(三)关于《申请文件准则》

将创业板公开发行证券和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文件归并整合为一个准则,包括两个附件,其中配股、公开增发和可转债适用附件1,非公发行股票适用附件2。

1、对于适用简易程序的小额快速融资,增加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议的要求,发行人启动融资时无需再召开股东大会;增加对适用简易程序的专项说明,以便受理时按相应程序处理;不再要求提供发行保荐书和发行保荐工作报告,降低融资成本。

2、对于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再融资,须符合重大资产重组的有关规定,因此,申请文件准则增加是否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说明文件。

3、删除募集说明书摘要以及近三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表的文件要求,将“尽职调查报告”修改为“发行保荐工作报告”,并增加监事和高管对申请文件真实、准确、完整性的承诺。

篇6: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起草说明

为促进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下合称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加强内部合规管理,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我们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以下简称《证券公司合规规定》)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督察长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督察长规定》)的规定进行了修订,起草了《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合规管理办法(草案)》(以下简称《办法》)。现说明如下:

一、修订背景1行业合规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果我会于2006年5月发布《督察长规定》,2008年7月发布《证券公司合规规定》,在证券、基金行业推行合规管理制度。经过多年实践,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合规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基本框架逐步形成。各公司建立了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和组织架构,通过公司章程等内部制度明确了合规管理有关要求,设立或指定了合规部门,遴选、配备了合规负责人和合规管理人员,并为合规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财务和技术保障。二是合规工作有效推进。合规负责人和合规部门已经按照监管规定,组织梳理、修订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在合规审查和合规咨询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合规监测、检查、培训、报告等职责也逐步履行。三是合规理念初步树立。通过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和合规培训,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初步树立了合规从高层做起、全员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的基本理念。合规管理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也有利于培育行业合规文化氛围,全行业从业人员对合规管理的认识正在逐步提高。2存在问题整体上看,证券、基金行业合规管理工作已经在防范、发现、处理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违法违规行为,提升合规经营水平方面发挥作用。但随着市场发展、行业情况和监管要求等方面的变化,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合规管理工作中也表现出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主动合规意识不强。部分机构重业务,轻合规,仅仅把合规管理工作当做外部硬性的监管要求来落实,改进完善合规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少数机构甚至将合规负责人、合规部门作为应对外部监管的公关部门,核心合规管理职能履行不充分,主动发现、报告违规行为的较为少见,合规负责人的职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二是未深化全员合规理念。实践中,机构往往将合规管理工作误解为合规总监和合规部门的事,全员合规理念落实不到位。原有规定中关于董事会、经营管理主要负责人、各部门和分支机构负责人、全体工作人员的合规管理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导向性不足。三是未做到合规管理全覆盖。近年来,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业务发展迅速,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的数量和规模增长较快,但行业合规管理不适应这一发展形势的需要,很多机构没有将公司各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的合规管理统筹规划、统一部署,一些重要业务部门和规模较大的分支机构未配备专职合规管理人员,少数分支机构合规管理失控;对子公司更是缺乏有效的合规管理,不少子公司内部合规管理薄弱,个别子公司合规管理缺失。四是履职保障不足。监管中发现,合规负责人的薪酬待遇往往低于同级别高级管理人员,合规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也与业务部门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合规管理人员匮乏,向业务部门流动的情况较为普遍。部分机构合规负责人独立性、权威性不足,知情权得不到保障,甚至不能参加与履行职责有关的董事会、重大经营决策会等会议。五是处罚问责力度不大。原有规定对监管措施和各方法律责任的规定较为原则。实践中,直接问责合规负责人的案例较少,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管警示作用。此外,部分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内部合规问责和惩处机制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对违规事件内部处罚力度不够,惩戒效果不彰。从上述情况看,现行证券、基金行业的合规管理规则已不完全适应行业需要,有必要进行修订,以针对性解决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行业持续规范发展。

二、修订原则根据调研情况,结合监管实践,从推动行业合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角度出发,修订工作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统一两类机构的合规管理要求。合规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机制要求在证券、基金行业具有普适性,历史上由于监管原因而分别出台了两个规定,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具体要求,根据实践需要,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合规管理办法,对证券、基金行业通用的合规要求作出明确。此次修订,我们拟以《证券公司合规规定》为蓝本,吸收合并基金行业合规管理规定的内容,制定证券、基金行业统一的合规管理办法。二是坚持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证监局和行业普遍认为,《证券公司合规规定》关于合规管理的规定总体框架合理,主要条款适当,有力推动了行业合规管理工作。本次修订,在维持现有总体框架和主要规定不变的前提下,对部分条款进行修订,重在针对性解决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三是明确普遍适用的合规底线原则。现行机构监管法规强调规则导向,对于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合规经营并未规定普遍适用的底线原则。证监局反映,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实践中机构从事的一些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并不违反具体规则的要求,对其缺乏处罚依据。本次修订,针对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各项业务提出了共通的合规底线原则,以增强原则导向,指导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规范经营,并为实践中加强监管执法提供规范依据,形成以合规管理为主线的监管规则体系。四是提高规定的可操作性。《证券公司合规规定》发布实施时,行业之前并未系统开展合规管理工作,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同时考虑到各公司情况千差万别,为增强规定的弹性和包容性,主要规定较为原则,没有太多硬性要求。本次修订,在充分总结行业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合规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更为明确具体、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的要求。五是强化合规管理全覆盖。针对实践中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合规管理工作对重点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和子公司覆盖不足,合规风险隐患突出的问题,本次修订着重强化了合规管理的全覆盖要求,提出了专门的规范要求。

三、主要修订内容根据上述修订原则,我们在《证券公司合规规定》的基础上,起草了《办法》,修订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合规经营底线要求(第7条)一是向客户提供适当的产品或者服务,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不得欺诈客户。二是充分了解客户信息,对客户委托公司代其买卖证券的行为进行监控和管理,不得为客户违法从事证券交易活动提供便利。三有效管理内幕信息,防范内幕交易。四是及时识别、妥善处理公司与客户之间、不同客户之间的利益冲突,确保客户利益得到公平对待。五是依法履行关联交易的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保证关联交易的公允性,防止不正当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六是审慎评估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社会影响,防止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2明晰全员合规要求,厘清各方合规管理责任明确董事会负责提出公司合规管理的要求,对公司合规管理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第8条);高级管理人员负责落实全公司的合规管理要求,对全公司合规运营承担主体责任(第10条);合规负责人对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和执业行为的合规性进行审查、监督和检查(第11条);各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负责人负责落实本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的合规管理要求,对本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合规运营承担主体责任(第12条)。此外,明确合规负责人不能履行职责或缺位时,应当由董事长或经营管理主要负责人代行其职责(第21条)。

3强化合规管理组织体系一是要求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设立合规部门,作为合规负责人领导的办事机构承担合规管理职责(第14条)。二是要求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配备符合条件的合规管理人员,由合规负责人任免、考核和管理。规定合规管理人员可以兼任与合规管理职责不相冲突的职务,对兼职合规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时,合规负责人所占权重应当超过60%,但规模较大的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的合规管理人员必须专职(第16条)。三是要求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将子公司的合规管理纳入统一体系,对子公司的合规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对子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合规性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子公司合规管理工作符合母公司的标准。对于从事另类投资、私募基金管理、特定客户资产管理等活动的子公司,要求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派驻符合条件的合规管理人员,由合规负责人任免、考核和管理(第17条)。

4统一合规负责人的任职条件《证券公司合规规定》与《督察长规定》有关合规负责人的任职条件存在差异,前者要求高于后者,考虑到合规管理工作本身的特殊性要求合规负责人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技能,不仅要熟悉证券业务,还要通晓证券法律法规,为此,《办法》草案基本沿用了《证券公司合规规定》对合规负责人的条件要求,除要求合规负责人取得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诚信合规外,还在专业经验和法律素质等方面对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事证券工作5年以上,并且具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或具有8年以上法律、合规管理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在证券监管机构、自律组织的专业监管岗位任职8年以上(第19条)。关于法律专业知识背景,原规定是指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律师资格考试或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证券公司合规管理人员胜任能力考试。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职业资格考试有关通知的要求,此次修订拟将法律专业知识背景修改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或律师资格考试,或者获得法学本科以上学位。

5提升合规负责人的履职保障一是保障合规负责人的独立性。明确合规负责人直接向董事会负责,由董事会考核(第18条)。规定公司在合规负责人任期届满前免除其职务的正当理由只能是合规负责人本人申请,或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更换,或确有证据证明其无法正常履职(第20条)。二是保障合规负责人的知情权。要求公司在召开董事会、经营决策会等重要会议以及合规负责人要求参加或者列席的会议前通知合规负责人,合规负责人有权根据履职需要参加或列席有关会议,调阅相关文件、资料(第28条)。三是保障合规负责人的权威性。规定公司不采纳合规负责人的合规审查意见的,应当将有关事项提交董事会审议决定(第23条)。四是保障合规负责人的薪酬待遇。要求董事会对合规负责人进行考核时,就其履职情况征求中国证监会意见并根据其要求调整考核结果。关于薪酬待遇水平,合规负责人工作称职的,其薪酬收入总额应当不低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平均水平(第30条)。五是强化合规负责人对合规管理人员的任免、考核权。要求合规部门合规管理人员原则上应具备3年以上的证券、金融、法律、会计、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工作经历(第15条)。其考核由合规负责人决定,工作称职的,其薪酬收入总额应当不低于公司同级别人员的平均水平(第30条)。六是明确中国证监会和自律组织的外部支持。规定中国证监会和自律组织支持合规负责人依法开展工作,组织行业培训和交流,并督促证券基金经营机构为合规负责人提供充足的履职保障(第31条)。

篇7: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起草说明

(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

为拓展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促进创新创业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证券业协会)起草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起草背景

根据国际证监会组织对众筹融资的定义,众筹融资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从大量的个人或组织处获得较少的资金来满足项目、企业或个人资金需求的活动。众筹融资对于拓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规范,众筹融资活动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风险:一是法律地位不明确,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业务边界模糊,容易演化为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三是众筹平台良莠不齐,潜在的资金欺诈等风险不容忽视。为满足普通大众的投资需求,发展普惠金融,鼓励行业创新发展,落实李克强总理在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关部署进一步扶植小微企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示精神,证券业协会按照“鼓励创新,防范风险”的基本要求起草了《私募

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对股权众筹融资进行自律管理,以促进我国股权众筹行业健康发展。

二、《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股权众筹融资的非公开发行性质

现行《证券法》明确规定,公开发行证券必须依法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未经核准,任何单位与个人不得公开发行证券。通常情况下,选择股权众筹进行融资的中小微企业或发起人不符合现行公开发行核准的条件,因此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下,股权众筹融资只能采取非公开发行。鉴于此,《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股权众筹应当采取非公开发行方式,并通过一系列自律管理要求以满足《证券法》第10条对非公开发行的相关规定:一是投资者必须为特定对象,即经股权众筹平台核实的符合《管理办法》中规定条件的实名注册用户;二是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200人;三是股权众筹平台只能向实名注册用户推荐项目信息,股权众筹平台和融资者均不得进行公开宣传、推介或劝诱。

(二)关于股权众筹平台

《管理办法》将股权众筹平台界定为“通过互联网平台(互联网网站或其他类似电子媒介)为股权众筹投融资双方提供信息发布、需求对接、协助资金划转等相关服务的中介机构”。对于从事私募股权众筹业务的股权众筹融资平台(以下简称股权众筹平台),主要定位服务于中小微企业,众筹项目不限定投融资额

度,充分体现风险自担,平台的准入条件较为宽松,实行事后备案管理。

在股权众筹平台的经营业务范围方面,为避免风险跨行业外溢,《管理办法》规定股权众筹平台不得兼营个人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或网络小额贷款业务。

(三)关于投资者

鉴于股权众筹融资的非公开发行性质,投资者应当为不超过200人的特定对象。《管理办法》对合格投资者的具体标准设定主要参照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要求,同时投资者范围增加了“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或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的个人”,一方面避免大众投资者承担与其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合格投资者尽可能满足中小微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

(四)关于融资者

《管理办法》仅要求融资者为中小微企业,不对融资额度作出限制。《管理办法》规定了融资者在股权众筹融资活动中的职责,强调了适当程度的信息披露义务。根据众筹融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管理办法》未对财务信息提出很高的披露要求,但要求其发布真实的融资计划书,并通过股权众筹平台向投资者如实披露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资金使用情况等关键信息,及时披露影响或可能影响投资者权益的重大信息。

(五)关于投资者保护

大众投资者投资经验少,抗风险能力弱,通常不允许直接或间接参与高风险投资。然而众筹融资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大众投资者也是此类投融资活动的重要募资对象,为此,《管理办法》作了三个方面的制度安排:一是明确并非所有普通大众都可以参与股权众筹,要求涉众型平台必须充分了解,并有充分理由确定其具有必要的风险认知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二是以平台为自律管理抓手,要求其有能力判定投资者识别风险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有能力承担可能出现的涉众风险,实现投资者资金和平台资金的有效隔离;三是要求融资者适当程度的信息披露。

(六)关于自律管理

证券业协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对股权众筹融资行业进行自律管理。股权众筹平台应当在证券业协会备案登记,并申请成为证券业协会会员。证券业协会委托中证资本市场监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对股权众筹融资业务备案和后续监测进行日常管理。《管理办法》明确列出各参与主体的禁止行为,划定业务“红线”,防止风险累积,鼓励行业创新和自由竞争。为了保护众筹融资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管理办法》对违反法律法规及本办法的行为规定了责令整改、警示、暂停执业等自律管理措施和纪律处分。

(七)关于证券经营机构开展股权众筹业务

作为传统直接融资中介,证券经营机构在企业融资服务方面具备一定经验和优势,因此,《管理办法》规定证券经营机构可

篇8: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起草说明

关键词:公司法,收购办法,制衡

一、立法现状

我国关于反收购的立法是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现今与上市公司收购关系密切的立法包括:2005年修订的《证券法》、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2002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2008年修订的由中国证监会颁布的《收购办法》等。其中前两者属于法律,而后两者在性质上属于部门规章,在效力层级上低于法律。

二、立法的不足

我国在上述立法中,关于反收购的规定散见于各处,并且尚未形成反收购立法体系。关于反收购决定权的归属也是模糊不清。

首先,《公司法》中对反收购决定权归属于谁没有明确提出。如《公司法》第16条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该条款为反收购提供了一种客观可能,即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设定担保的方式来降低公司价值、增加公司经营风险,减少收购方收购的收益,从而达到反收购的效果。但该条款并没有限定该措施的决策主体。《公司法》第122条规定:“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百分之三十的,应当由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该条款实际上限制了董事会利用处置资产的方式进行反收购的权力,但也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公司法否定了董事会具有反收购决定权,否则与第16条就产生了逻辑出入。

其次,2008年修订的《收购办法》也没有关于反收购决定权归属问题的明确规定。《收购办法》第7条规定:“被收购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被收购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该条款属于原则性规定,对于反收购中的权力滥用作出一般性禁止,但并没有明确反收购决定权的主体或者股东与董事间的权力划分。《收购办法》第8条规定:“被收购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应当公平对待收购本公司的所有收购人。被收购公司董事会针对收购所做出的决策及采取的措施,应当有利于维护公司及其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职权对收购设置不适当的障碍。”该条款中“被收购公司董事会针对收购所做出的决策”是否可以理解为董事会有权就是否发动反收购措施做出决策?又“被收购公司董事会不得滥用职权对收购设置不适当的障碍”是否能够理解为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有权就是否发动反收购措施做出决策?所谓“滥用职权”是指被收购公司董事在个人利益驱动下进而行使反收购决定权发动反收购,还是指在其本身并不具有反收购决定权的情况下而利用管理上的其他职权达到反收购的效果?这些问题都是该条款所没能解答的。可见,我国关于反收购决定权的立法是亟待完善的。

三、完善建议

学理上,针对反收购决定权的归属,管理层决定论与股东大会决定论各执一词,有各自的合理性。英美根据自身的不同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模式。可见,各国在确定上市公司反收购决定权归属时,更多考虑的是本国法制体系和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其核心要点在于权力的平衡。因此通过上述法理探析与制度考察,笔者认为,我国应当通过立法将反收购决定权授予股东大会,同时赋予董事会以一定的权力,既能防止董事权利滥用,又能做出对公司发展相对有利的决定。

(一)将反收购决定权授予股东大会

根据我国现实情况,笔者认为将反收购决定权交给董事会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首先,董事会决策模式在美国能够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其原因植根于美国的社会环境。美国现实中公司股权结构高度分散,要在纷繁的股东之间形成一项合意是浩大艰巨的工程,面对瞬息万变的商场要及时作出反应更是不可能。这也就决定了相对于股东大会这种耗时耗力的形式,支付代理成本聘请管理层来运营公司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结果。也由此,美国建立起了职业经理人市场等外部市场,存在高度的行业自律,成为法律以外对管理层的约束机制。在这样的现实与行业背景下,美国成为了董事会模式最合适的土壤。反观我国,尽管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但尚未完全改变公司股权结构的格局,“一股独大”的现象仍然在较大范围内存在。这也为公司内部人事控制提供了现实条件,董事的选任往往不在于个人能力或者信誉。我国也不存在类似美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竞争管理机制。因此,我国完全不具备美国决策模式的现实以及制度基础。

其次,我国现行立法对董事的忠实义务、勤勉义务规定得过于抽象,不具有可操作性。而英美等国的公司法比较具体全面地规定了董事的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而且确立了“经营判断准则”、“正当目的判断标准”、“公正拍卖者测试标准”和“最大价值测试标准”等准则来评判董事在采取反收购措施时是否尽了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因此我国在法制体系上,也缺乏董事会决议模式的保障。若将反收购决定权交由董事会,在没有具体规则规制的情况下,董事就有机会出于自身利益决定实施反收购措施,利用目标公司资源与收购方进行搏斗。如果反收购失败,造成收购双方财产及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公司代理成本增加;即使反收购成功,也可能是以目标公司的发展或“皇冠上的明珠”为代价,损害了股东的现实利益,并剥夺了股东通过被收购获得溢价的机会。

将反收购决定权授予股东大会更适合我国现实需要。首先,从公司股东和董事之间的关系看, 尽管各国公司内部治理模式不同, 但纵观各国, 无论是信奉委托代理关系 (美国、德国) , 还是崇尚准信托关系 (英国) 、委任关系 (日本) , 均以现代公司制度为基础, 其核心就是股东主权。我国《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公司反收购措施的执行与否显然属于重大决策。《公司法》第99条规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利机构。因此由股东大会来行使反收购决定权,与我国公司法理的传统以及现行法律制度是相衔接的。其次,我国董事滥用权利现象严重,代理问题成为公司治理的突出难题。而我国立法上董事义务的不完善导致该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因此由股东大会来决定反收购措施的实施与否,能够间接对董事行为进行督促,成为法律与公司章程之外对管理者行为的制衡因素。

(二)赋予目标公司董事会一定权力

笔者认为我国立法在反收购决定模式的选择上,应将决定权授予股东大会,而由董事会起一定的辅助性的作用。前者的局限性在于:股东大会的召开、大会决议的生效有其固定程序,这可能导致其无法及时、有效地针对敌意收购作出决议;相比于公司专业管理人员,股东对于公司业务、商场潜规则、商业习惯的认识都是有限的,对公司价值的估算也可能存在偏差;敌意收购方往往在信息掌握上处于绝对优势,在信息不对称、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股东会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再者,现代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与相关利益者理论等都对股东的绝对利益主体地位产生挑战,而在敌意收购中,两者的利益往往相冲突,股东作出的决定就无法保障公司对于社会责任的承担。董事利用其自身的信息收集能力、商业判断能力及丰富的业务经验,能够在这些方面起到弥补作用。如:协议收购或要约收购可能发生时,允许董事会利用专业技能,通过对收购方意图、报价的调查分析,向股东提出拒绝收购的建议及理由;收购要约到达后,可以允许目标公司董事会寻找“白衣骑士”,这样一方面使得目标公司股东可以获得更多的对价,另一方面防止某些恶意的收购行为,使得要约收购这一交易方式能为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雪峰.试论上市公司反收购措施决定权的归属.《金融法苑》, 2008;第75期

[2]陈建清.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制度刍.《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第6期

[3]胡鸿高, 赵丽梅.论目标公司反收购行为的决定权及其规制.《中国法学》, 2001;第2期

篇9: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起草说明

一、制定《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指南》的必要性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中越来越多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2006年,我国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也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和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计量有不同的途径,国际上较通行的做法是评估专业人士为公允价值的计量提供专业意见,这种为会计计量中的公允价值提供专业意见的评估业务(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评估服务领域。

近年来,在财政部有关司局的支持下,资产评估行业与会计行业在评估服务于会计方面进行了有效沟通,达成了许多共识。在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后,评估服务于会计的领域更为广阔,但由于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资产评估行业在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方面经验也不足,制定统一的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规范变得非常迫切。

二、国际上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发展及规范情况介绍

(一)国际

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一轮财务报告准则变动以及发展全球性财务语言的趋势形成后,围绕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问题,以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为代表的国际评估界积极与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内的会计界进行协调,就评估界在参与确定公允价值、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方面如何发挥作用进行沟通。这些沟通增进了会计界对评估界的了解,对在会计准则中确立评估行业的作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在制定的国际评估准则中,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动,特别是公允价值的引入作出了及时的反映,对相关内容作出了实质性调整。

2000年,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启动新一轮准则制定计划,确立了国际评估准则综合化发展的方向。国际评估准则从注重不动产评估,转向同时注重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企业价值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等多个领域。国际评估准则综合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会计准则的重视。

2005年2月,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出版了第七版国际评估准则。与上一版本相比,第七版国际评估准则的一项重要变动就是适应2004年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对相关国际评估准则,主要是国际评估应用指南1(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和评估指南8(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中的成本法)做出了修订。

2007年7月,国际评估准则委员会最新出版了第八版国际评估准则,前述相关部分与第七版内容基本相近。同时,发布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无形资产评估指南》讨论文件。随着评估行业在经济中作用的发挥,以及会计行业对评估结论依赖程度的加大,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正快速增长,对相应准则的需要日趋迫切。为更好地满足会计行业对评估行业的需求,国际评估界近年来非常关注国际会计界在准则方面的发展趋势,国际评估准则也开始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

(二)美国

在安然事件等会计丑闻对美国会计准则体系构成很大压力以及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压力之下,一向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保持距离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进行了改革,推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体系(GAAP)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融合。FASB也开始采纳并越来越多地应用公允价值概念,在商誉和企业并购会计准则中已经做出了相关规定。

2003年12月,FASB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关于统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决定,指出在进行公允价值计量时的一个原则是“公允价值的估计应当建立在评估技术结果的基础上,评估技术应当尽可能的吸收来自活跃市场的市场信息,即使所计量的资产(负债)并不在活跃市场上交易……总而言之,市场信息吸收得越多,公允价值估计的可靠性就越大。”上述变化已经对美国评估业带来重大影响,美国包括各大评估协会的评估界联合起来,积极与会计界、立法界和相关经济部门进行沟通,努力推动评估业与会计业的合作。美国会计准则的变动趋势不仅对会计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也对美国评估业乃至国际评估业的发展构成实质性影响。

2006年9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157号公告《公允价值计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规范公允价值计量评估的性质。

(三)欧盟和英国

欧盟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后,由于缺乏统一的公允价值评估规范,致使公允价值计量评估和审计之间存在一些问题,如审计无法判定公允价值评估结果。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大的评估、审计机构及行业组织,为了统一公允价值计量和评估的操作,也为了利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审核,自发地组织起来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和评估的具体操作规范。

在英国,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从70年代开始制定为财务报告目的的评估操作规范,对涉及固定资产重估、投资性房地产评估等方面均专门作出了规定。

三、《指南》起草指导思想

如何借鉴国际上的做法,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规范,《指南》专家起草组经过认真研究,在起草过程中确定了以下指导思想。

“明确定位”。《指南》在评估准则体系的层次上定位在评估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之下,评估指导意见之上,其作为专门规范以财务报告评估业务的评估指南,突出原则性和对重要事项的规范。

“规范引导”。《指南》一方面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从事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的行为,另一方面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从事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中的技术原则指引。

“充分衔接”。《指南》强调了评估与会计、审计的衔接,要求评估在服务于财务报告时,要充分关注会计准则的规定和要求,同时将评估和会计有关的概念进行了衔接,突出了服务于财务报告为目的的针对性。

“分步实施”。第一步是制定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指南,对相关的定义、方法的应用和披露做出原则性的规定,对相应的重要事项提出规范性要求。第二步是制定具体的操作规范,包括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资产减值、金融工具等,具体指导和规范各类评估的具体操作。

四、《指南》起草过程

2007年4月,中评协组织召开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规范起草会议(会计与评估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成立了《指南》专家起草组,小组成员来自财政部会计司、财政部科研所、中评协、境内外评估机构。

2007年5月-6月,专家起草组经过认真讨论、修改,形成了《指南》(草案)。

2007年8月,中评协组织召开了《指南》专题研讨会,组织业内专家对《指南》草案进行了研究讨论,吸收了业内专家提出的意见,经过修改,形成了《指南》(征求意见稿)。

2007年9月,中评协组织召开了《指南》征求意见会暨会计与评估专业委员会会议。听取了来自财政部、证监会、科研院校、境内外机构的专业委员及相关专家的意见,专家起草组对《指南》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指南》(审议稿)。

2007年10月,中评协就《指南》(审议稿)向业内专家广泛征求了意见,并针对各方面的建议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再次对《指南》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指南(试行)》。

五、《指南》的主要内容

《指南》包括“总则”、“基本要求”、“评估对象”、“价值类型”、“评估方法”、“披露要求”和“附则”七章。

“总则”明确了《指南》的制定宗旨、制定依据,定义、适用范围及相关服务领域。

“基本要求”规定了出具报告的机构、评估基本原则、独立性原则、胜任能力原则、评估报告的要求、偏离规范的披露要求、与相关方的沟通、评估基准日、信息的获取、评估假设、利用专家工作、责任的划分等内容。

“评估对象”规定了评估对象的确定原则、评估对象的关注事项与分类、合并对价分摊的评估对象、资产减值的评估对象、投资性房地产的评估对象、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评估的重要事项等内容。

“价值类型”规定了价值类型定义的要求、评估价值类型与会计计量属性的衔接、资产减值相关的特定价值类型描述及关注事项等内容。

“评估方法”规定了评估方法选择的原则性要求、对评估数据及层级的关注、评估方法的一致性与变更、市场法比较对象的选择要求、市场法比较因素的关注和调整要求、收益法的具体方法引入、收益法收益口径的恰当性选择、收益法资料的获取和使用要求、折现率的使用要求、使用成本法的考虑因素、成本法使用的前提和披露要求、最终评估结论的形成等内容。

“披露要求”规定了遵循评估报告准则的要求、报告重点披露的内容、评估结论限制的披露、评估方法变更的披露等内容。

六、重要事项说明

《指南》针对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评估服务的特点,重点在评估对象的确定、评估价值类型与会计计量属性的衔接、评估方法的应用等方面作出了创新性的规定,为便于理解《指南》的相关内容,现将一些重要事项予以说明。

(一)关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服务领域

《指南》明确提出了注册资产评估师服务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业务领域,既包括注册资产评估师对财务报告中各类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或特定价值进行分析、估算,也包括注册资产评估师参照本指南开展与价值估算相关的议定程序等相关业务。

(二)关于专业沟通与信息可靠性的评估基本要求

《指南》为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在评估基本要求中规定了评估师要与企业、注册会计师等相关方进行沟通,通过沟通,能够更好地理解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的要求,以及所执行评估业务涉及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和要求。同时,还要求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获取充分信息,并进行审慎分析,确信信息来源是可靠和适当的。只有可靠和相关的信息,才能满足会计计量的需求,形成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三)关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对象的规定

《指南》明确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业务中,根据项目具体情况、会计准则和委托方的要求,评估对象可以是各类单项资产、负债,也可以是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针对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服务的主要领域,《指南》重点明确了在企业合并、资产减值、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工具领域的评估对象以及需要在评估过程中重点关注的事项。评估对象的有关规定,有别于传统上资产评估对评估对象的划分,突出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服务的特殊性。

(四)关于评估价值类型与会计计量属性衔接的规定

《指南》规定“在符合会计准则计量属性规定的条件时,会计准则下的公允价值一般等同于评估准则下的市场价值;会计准则涉及的重置成本或净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或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净额、现值或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属性可以理解为相对应的评估价值类型。”该规定成为连接评估价值定义与会计计量属性的重要桥梁,将评估的价值类型与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了衔接,将会计计量属性中的特殊规定,直接作为评估的价值类型,避免了相关定义上的分歧,保持了理解上的一致性,能够更为有效地服务于会计计量的特定需求。

(五)关于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方法的特殊要求

《指南》相对于传统的资产评估方法应用,在评估方法的选择、评估数据及层级、相关的考虑因素和不同方法最终结论的确定等方面突出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的特点。其中:

1.评估方法的选择条件增加了“资料收集情况和数据来源”,以反映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评估可靠性的要求;“参照会计准则有关计量方法的规定”,结合了会计准则中有关计量方法特殊性规定的要求;“分析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三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及其他评估方法的适用性”,考虑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方法的多样性。

2.评估数据及层级结合了会计公允价值计量过程中对不同数据层级所作出的相关要求,强调了评估数据来源的重要性和对评估方法选择的影响。

3.在市场法参照物的选择中,增加了选择最接近的、比较因素调整较少的要求,以满足会计计量可靠性的要求。市场法比较因素中强调了传统评估考虑因素中“交易背景、交易市场、交易条件、付款方式”等重要的且易被忽视的比较因素。

4.收益法的具体方法,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和应用条件,可以采用现金流量折现法、增量收益折现法、节省许可费折现法、多期超额收益法等具体评估方法。结合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评估的需要,借鉴了国际上目前常用的具体评估方法。

上一篇:技术部研发部职责下一篇:第八周国旗下的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