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爱国词

2024-07-08

辛弃疾爱国词(通用6篇)

篇1:辛弃疾爱国词

浅谈辛弃疾词的爱国思想

作者:李淑琴

单位:达拉特旗白泥井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在众多的爱国词作中,我最喜欢辛弃疾的词,不是因为他写得词多,而是他的爱国词作不得不让人折服。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诗歌创作中最有成就的的词人之一。由于在年幼时受祖父和女真族的双重影响,从小便立下恢复国家统一的宏大志向,为了表达他的志向,他以笔杆子作为武器,写下了不少爱国作品。辛弃疾一生作词无数,但以爱国词作尤为突出。他的词作在社会各个层面都是体现爱国的。第一部分:辛弃疾生平简介。第二部分:辛

疾的爱

在哪

方面。

第三部分:总结。

[关键词]:报国雪耻

整顿乾坤

讽喻

生命理想

古之文人,描写优美风光,抒写离别情愁,表达雄心壮志,或许是瞬间的感受罢了,而那一生都在抒写雄心壮志,一生都在为祖国命运而忧虑的人却寥寥无几;既能抒写雄心壮志、伟大抱负,又能骑在马背上指挥千军万马和拥有治国之才的人更是屈指可数,辛弃疾就是这样的杰出人物。无论是作词,还是指挥作战或是治理地方,皆因其拥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历史使命感。他把恢复故土当作自己追求的事业,人的命运如果一旦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其精神也将永不磨灭。

辛弃疾(1104——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他出生前十三年北宋遭遇了最惨痛的靖康之耻中原沦于敌手。他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所占领。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但一直希望投畔而起,统一祖国。也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同时也不忘目睹汉人在女真统治下所受的屈辱和痛苦。山河破碎,南北分裂,这一切使辛弃疾立下了“为祖宗,为社稷,为民生”而梦寐以求驱除外辱,恢复统一的志向;另一方面,他是在金人统治的北方长大的,从小就较少受到中原的、使人觉得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在他身上就形成一种燕赵骑士的侠义之气。由于他这种生长背景及后天形成的性格所致,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悲愤交集的辛弃疾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一时名动天下,“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洪迈《稼轩记》)。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他不顾官职低微,进《九议》、《美芹十论》等奏疏。具体分析了南北政治、军事形势,提出了加强实力、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大计。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

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这些建议均未被采纳,但一次的打击没有将他的意志打倒,反而一直做着这些工作。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度过的:不断地进谏,不断地出谋划略。后来又任司农寺主簿,出任滁州,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等。任职期间,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召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豪强,以利国便民。这些措施当然对当朝领导及政治斗争形势发生过重大作用。因为他的措施被领导者采纳,被一些人所妒,被污,落职。落职后,先后在信州上饶,铅山两地闲居20余年。晚年又被启用为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安抚使,在镇江上任。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侘所忌,也落职。辛弃疾一生抱负未得伸展,终因忧愤而疾。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读辛弃疾的词,感受辛弃疾浓浓的爱国情怀,会觉得心情凝重,因为字里行间尽显一颗悲、愁、忧之心。悲的是国土沦陷;愁的是朝廷的苟且偷生,软弱无能;忧的是民族的存亡。那矢志不渝的爱国之心在字里行间跳动着,我们仿佛看到了它在慢慢地滴血、无声地哭泣。纵观辛弃疾的一生,是面对山河破碎,南北分裂的一生,是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一生。生活在宋金对峙时期的辛弃疾,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毕生的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他的词不再只是词人的词,而是一名爱国志士真挚的心声,他以赤子之心爱着自己的祖国,渴望为她战斗,所以在他各种题材的作品里,不论是登临山水,送别友人,或者怀古忆昔,感叹时事等,坚定的爱国思想与抗金必胜的信念都是贯穿始终的主旋律。

辛弃疾词的爱国思想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来体现:

一、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在辛词中具有一种卓尔不群的光彩。

辛弃疾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更为强烈,而且因为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在他的词中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

在抒发报国之志时,辛弃疾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像“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的慷慨热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滥的祝寿词: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而对于庸俗圆滑、面对民族危亡无所作为的官僚,辛弃疾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厌恶,在《千年调》中他勾勒了这类人物的丑态:“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辛弃疾的人生观以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为主而兼容佛老,这也是当时许多儒者文人思想面貌的共同点。他在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如:“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浪淘沙》),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时无法消磨的痛苦。

当辛弃疾带领不多的人马冲过战场烽火来到南方时,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在他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然而即使词人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而直到他晚年出任镇江知府时,所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仍是一面浩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面追忆自己青年时代的战斗生涯,表示出不甘衰老、犹有可为的壮烈情怀: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种永远不能在平庸中度过人生的英雄本色,伴随了辛弃疾的一生,也始终闪耀在他的词中。它奏响了宋词的最强音。

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辛弃疾词思想的主导倾向。

辛弃疾的爱国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现实基础,一方面他从小就受到祖父辛赞忠君爱国、抗金恢复的教育,继承了屈原、李白、杜甫等关注祖国命运的爱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同时他的爱国思想又建立在对抗金形势的清醒认识和估计上。辛弃疾的爱国思想与他关切民生、民力的民本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于民心”(《美芹十论》),抗金御敌必须得民心,惜民力。抒写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显示词人的英雄本色,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理想,是辛弃疾英雄词最鲜明的特色。这一特色,首先就反映在那些以自我为中心,表现自我形象、自我经历、自我感触的作品中。如追忆南归前,亲率五十骑突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战斗生活的作品《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上片仅四句就把出其不意突袭敌营的迅猛声势,词人年轻有为的英雄气概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下片转写眼前境况,颇多感慨。“平戎策”换得“种树书”,是词人对自己一生失意的沉重概括。

辛弃疾一生念念不忘驱除外侮,统一祖国,不仅一生以英雄自许,渴望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他自比老将廉颇;在《贺新郎》(老大那堪说)中则矢志试手补天:“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同时,他又以英雄许人。在赠答、唱和、送别时,作词激励友人关心恢复,献身抗金事业。如为韩元吉祝寿作词曰:“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辛弃疾的这种精神、豪气,深孚众望。

三、辛弃疾词的爱国情怀还表现在他的“整顿乾坤”的急切愿望与祖国依然关河破碎、宝刀无所用的冷酷现实的矛盾所引起的愤激中。

辛弃疾写过许多登山临水,友朋聚散的词,每当他目穷千里或送往迎来之际,总有着一股不可遏止的悲愤情。这悲愤情他曾明确表白过:“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蝶恋花·送祐之弟》)。所谓“其他恨”者,实即“剩水残山无态度”之恨。《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阕,就是面对天水一碧的壮阔秋色所触起的“江南游子”——这个原本是中原壮士的愤懑情怀的吐露。全词倾诉着山河含恨、吴钩空握;岁月流逝、壮志空怀的忧郁、苦闷。一个爱国志士不愿消沉闲散的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水龙吟》所表达的情绪还比较舒缓,那么,随着岁月的推移、际遇的坎坷,辛弃疾在后期词中悲慨之情愈益显得激越而凌厉了。辛弃疾词中虽不乏在冷峻的现状面前表现为萧飒衰退的情绪,但从总貌来看他的基调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即使是看来悲叹声声,内里实际跃动的仍是“白发自怜心似铁”(《定**》)的满腔热血、一颗赤子心。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以说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点,词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一曲理想与现实尖锐冲突的悲壮之歌。词人以中间八句的“梦境”极写理想之境,俨然一幅气势壮阔、奋发昂扬的“沙场点兵临战”图。愈写理想的雄伟、热烈,愈显出借酒浇愁、挑灯看剑(这理应在战场杀敌立功的剑呵)的落寞寂寥,愈见出“可怜白发生”的悲慨的深重。这一声“可怜”自是对当道的有力抨击,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深沉的悲哀。但这悲哀不是消沉、不见衰飒。因为这悲哀虽是来于意气飞扬的境界的难以具见,但并没由此而弃去了对“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水调歌头》)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否则他不必“醉里挑灯看剑”,更无须“可怜白发生”了。虽则悲慨,依然执着,这应是辛弃疾的词所表现的可贵之处。这就是为什么在《稼轩长短句》中一再出现对“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以及“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水调歌头》)的往事的忆念和梦见的原因;这就是他所以在难以排解的矛盾苦闷中仍是希冀、期待着实现理想的时日:“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祝英台近》);这就是他何以常常是“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未能乎”(《南歌子·山中夜坐)),心头如同汩汩山溪一样激动着,无法入眠的缘故。即使入梦了也“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却自觉神游,归来坐对,依稀淮岸江涘”(《哨遍》)。他的心一刻也离不开江淮前线、大好中原!

四、抒写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也是辛词的重要内容。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此词通过咏古伤今抒发爱国情怀,这是辛弃疾爱国词常用的表现手法。全词紧紧扣住“今”与“古”两个时间的支撑点,由今而古,由古而今,相互穿插,亦史亦论。此时的辛弃疾充满了老当益壮的激情,但不久即遭弹劾而被免职。

五、反映山河破碎,南北分裂,表现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关注和系念是稼轩词又一重要内容。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

闻鹧鸪。上片写景。词人俯视赣江,眺望远山对当年逃难中流民的不幸寄予深切同情,也对汴京至今仍在敌手深感忧愤。“无数山”还暗含抗金事业阻力重重。下片即景抒情,以滚滚东流的江水比喻故国之思的感情绵绵不断,抗金力量的不可阻挡。

六、辛弃疾词的爱国思想还具体表现在对整顿乾坤的“明主”的渴望上,表现在对历史上为统一事业作出贡献的英雄的崇敬上。稼轩词中怀古之作极多,不是怀古的作品也常常借典引出一连串的古人来。后者如单从手法上着眼,诚然似在“掉书袋”。其实,虽然辛弃疾在某些篇章中确有堆垛典故的缺点,但大多数的怀古或用典之作纯系借古人之酒以浇胸中的“磈磊”。他缅怀上自大禹下至孙权、刘裕这些有志大一统的人物,是因为现实生活中需要这样有雄才大略的明主英才。怀念古人是为了呼唤今人,是希冀有这样的英雄来“补天裂”。这里仅想举两首词为例略作阐说。一首是《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辛弃疾在简练的几笔中构出了他追念向往的世界;渴望、钦羡着能有如大禹这样的明主来重整山河,解民于倒悬之苦。爱国与爱民应是一致的。《生查子》的“思量禹”,从宋王朝内部而言,词人祈求能有个“鱼入渊、人居土”的“治”的局面。这样,民心所归、人力汇聚,恢复中原、统一天下之势自是指日可待了。

在辛词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词人所崇敬的古人大抵是“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木兰花慢》)的统一中国的刘邦一类的人物。他赞赏“添爽气,动豪情,奇因六出”协助刘邦成大业的陈平;他佩服和追念叱咤边庭英勇善战的李广;他崇拜扶持蜀汉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辛弃疾正是借这些古时的明君贤臣来寄寓他的爱国的情怀的。

七、辛弃疾词的爱国思想又表现在对南宋君臣偷安宴乐的讽喻和揭露中。

“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水龙吟》)这是悲慨化为愤火,是对当时主战的正义之声不得振起而议和的声浪起伏不息的愤怒。至于传颂于人们口中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一词,它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表现小人当国、国事日败则尤为显然。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就已记载有赵眘父子“见此词,颇不悦”的反响。此外,如《江神子·闻蝉蛙戏作》、《千年调·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念奴娇》(炙手炎来,掉头冷去,无限长安客)等词均系讽嘲祸国害民的宦海丑类的作品。

八、辛弃疾还以词作战斗的武器,揭露朝政黑暗,抨击苟安投降。

南宋政权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侮实行屈辱妥协的典型,盘根错节的主降势力,昏聩无能的官僚始终左右朝政,推行着屈膝投降的政策,只想“尊中酒不空”,“赢得闲中万古名”(宋高宗赵构《渔父词》之

一、之五)这不能不引起爱国者的极大憎恶与愤慨。辛弃疾常把西晋的王夷甫清谈误国作为批判的对象,借古讽今,批判那些尸位素餐的当权者。如《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甲辰岁》上片: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词人感叹南渡以来近六十年了,到底有几人算得上是经邦治国、立志恢复的人才?对南宋朝廷的那些苟安妥协、麻木不仁的官僚、权臣表现出极度的轻蔑。

综上所述,辛弃疾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不懈的斗争,他的文学创作也密切地联系着他的事业和理想。,将抗战救国作为词的重要主题,用词反映

了时代精神、人民情绪,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尽管辛弃疾的爱国与忠君仍难能离析,一如封建时代别的士大夫那样。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中吸取所宝贵的东西。至于从词的发展史来看,“歌词渐有稼轩风”的事实,辛弃疾的词对刘过、刘克庄以至陈人杰、刘辰翁这些南宋中晚期词人的影响,都足以说明他的不朽的功绩。而这影响,或者说构成一个词的流派的核心的东西又正是辛弃疾词的那股“气”,那种矢志不二的爱国之情怀。辛弃疾作为时代的歌手,他奏响了抒写爱国词的最高音,当然,究其原因是其词主题的大爱。他抒写的抗争精神都是因爱国所致。在词坛中,他的爱国情怀犹如滚滚长江,给我们的是一种生命的别样,一种壮美的审美感受。

注释: 1 《美芹十论》 中国图书出版社 辛弃疾 1991.6第二版第78页

2《康熙南府志 ·

人物志 》《中国古代文学》(修订本)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二版

第81页

3《菩萨蛮》《中国古代文学》(修订本)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二版

第81页

4《祭辛弃疾稼轩先生墓记》《中国古代文学》(修订本)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二版 第78页

5《念奴娇 瓢泉酒酣,和东坡韵》《中国古代文学》(修订本)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二版

第79页

6《满江红》《中国古代文学》(修订本)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二版

第78页

7《西江月》《中国古代文学》(修订本)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二版

第80页

8《竹香子》《中国古代文学》(修订本)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二版

第79页

9《鹧鸪天》《中国古代文学》(修订本)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二版 第79页

10《水调歌头 ·

落日塞尘起》《中国古代文学》(修订本)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二版 第78页

11《沁园春》《中国古代文学》(修订本)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二版

第78页

12《水龙吟》《中国古代文学》(修订本)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二版 80页

13《满江红》《中国古代文学》(修订本)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二版 第81页

14《卜算子》《中国古代文学》(修订本)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二版 第78页

15《太常引》《中国古代文学》(修订本)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二版 第82页

16《摸鱼儿》《中国古代文学》(修订本)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二版 第79页

参考文献:《中国古代文学》(修订本)于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6第二版

篇2:辛弃疾爱国词

辛弃疾的词相比于其他文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词不是用笔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能清晰的看到一位伟大的爱国者置身于笔墨中无时无刻给人带来的凛然正气和磅礴气势。他用毕其一生的词创作来宣泄自己不能驰骋疆场杀敌报国,收复中原山河的悲愤与失意,因此在他的词中往往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而这些英雄形象因其自身的坎坷遭遇而带有一种深沉的悲慨之心。而他以爱国情怀为生命理念的精神也不禁让人深深的佩服和敬仰!

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一生以英雄自许或以英雄许人,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襟怀磊落,慷慨淋漓。东坡词风便是由他带到南方发扬光大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辛弃疾是文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词人,当时以辛弃疾为核心曾出现一大批抒写爱国思想为主的豪放词人,而他在发展词的内容和发展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辛弃疾一向羡慕笑傲山林的隐士,闲居乡野与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这位创辟一代词风的大词人,在他的《稼轩长短句》中,处处强烈地表露着对“算整顿乾坤终有时”的执着追求以及“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鹧鸪天》)的壮志难酬的悲慨。辛弃疾在其著名的政论《九议》中说到:“论天下之事者主乎气”。“气”就是一种精神,就是慷慨英壮的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他的词作所表现的“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江神子》)的“稼轩风”,正是“临卒大呼杀贼数声而止”的英雄气在艺术上的体现。

一、表现对于民族耻辱的悲愤,抒发报国热情在辛词中具有一种卓尔不群的光彩。辛弃疾生长于被异族蹂躏的北方,恢复故土的愿望比一般士大夫更为强烈,而且因为他在主动承担民族使命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寻求个人生命的辉煌,在他的词中表现出不可抑制的英雄主义精神。

在抒发报国之志时,辛弃疾的词常常显示出军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像“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等等,无不豪情飞扬,气冲斗牛。对那些与自己一样勇于报国的志士,他由衷地加以赞美,与之同声相应,彼此勉励,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的慷慨热情,全然不同于一般俗滥的祝寿词: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而对于庸俗圆滑、面对民族危亡无所作为的官僚,辛弃疾有一种出于本能的厌恶,在《千年调》中他勾勒了这类人物的丑态:“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然然可可,万事称好。”

辛弃疾的人生观以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为主而兼容佛老,这也是当时许多儒者文人思想面貌的共同点。他在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如:“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浪淘沙》),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时无法消磨的痛苦。

当辛弃疾带领不多的人马冲过战场烽火来到南方时,怀着满腔热血,渴望一展宏图,却不料从此陷落在碌碌无为的境地,这使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和悲愤。在他南归的第十二年重游当年南归的首站建康时,他写下了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

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是对山河破碎的悲哀,对壮志成空的悲哀;岁月无情地流去,因这种悲哀更显得怵目惊心。然而即使词人在写他的孤独和悲哀,写他的痛苦和眼泪,我们仍然看到他以英雄自许、绝不甘沉没的心灵。而直到他晚年出任镇江知府时,所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仍是一面浩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一面追忆自己青年时代的战斗生涯,表示出不甘衰老、犹有可为的壮烈情怀: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种永远不能在平庸中度过人生的英雄本色,伴随了辛弃疾的一生,也始终闪耀在他的词中。它奏响了宋词的最强音。

二、坚持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辛弃疾词思想的主导倾向。

辛弃疾的爱国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现实基础,一方面他从小就受到祖父辛赞忠君爱国、抗金恢复的教育,继承了屈原、李白、杜甫等关注祖国命运的爱国忧民的优良传统;同时他的爱国思想又建立在对抗金形势的清醒认识和估计上。辛弃疾的爱国思想与他关切民生、民力的民本思想相联系。他认为“天下离合之势常系于民心”(《美芹十论》),抗金御敌必须得民心,惜民力。抒写气壮山河的爱国情怀,显示词人的英雄本色,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理想,是辛弃疾英雄词最鲜明的特色。这一特色,首先就反映在那些以自我为中心,表现自我形象、自我经历、自我感触的作品中。如追忆南归前,亲率五十骑突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战斗生活的作品《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簶,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上片仅四句就把出其不意突袭敌营的迅猛声势,词人年轻有为的英雄气概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下片转写眼前境况,颇多感慨。“平戎策”换得“种树书”,是词人对自己一生失意的沉重概括。

辛弃疾一生念念不忘驱除外侮,统一祖国,不仅一生以英雄自许,渴望驰骋疆场,杀敌报国,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他自比老将廉颇;在《贺新郎》(老大那堪说)中则矢志试手补天:“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同时,他又以英雄许人。在赠答、唱和、送别时,作词激励友人关心恢复,献身抗金事业。如为韩元吉祝寿作词曰:“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辛弃疾的这种精神、豪气,深孚众望。

三、辛弃疾词的爱国情怀还表现在他的“整顿乾坤”的急切愿望与祖国依然关河破碎、宝刀无所用的冷酷现实的矛盾所引起的愤激中。

辛弃疾写过许多登山临水,友朋聚散的词,每当他目穷千里或送往迎来之际,总有着一股不可遏止的悲愤情。这悲愤情他曾明确表白过:“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蝶恋花·送祐之弟》)。所谓“其他恨”者,实即“剩水残山无态度”之恨。《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阕,就是面对天水一碧的壮阔秋色所触起的“江南游子”——这个原本是中原壮士的愤懑情怀的吐露。全词倾诉着山河含恨、吴钩空握;岁月流逝、壮志空怀的忧郁、苦闷。一个爱国志士不愿消沉闲散的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水龙吟》所表达的情绪还比较舒缓,那么,随着岁月的推移、际遇的坎坷,辛弃疾在后期词中悲慨之情愈益显得激越而凌厉了。辛弃疾词中虽不乏在冷峻的现状面前表现为萧飒衰退的情绪,但从总貌来看他的基调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即使是看来悲叹声声,内里实际跃动的仍是“白发自怜心似铁”(《定**》)的满腔热血、一颗赤子心。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以说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点,词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一曲理想与现实尖锐冲突的悲壮之歌。词人以中间八句的“梦境”极写理想之境,俨

然一幅气势壮阔、奋发昂扬的“沙场点兵临战”图。愈写理想的雄伟、热烈,愈显出借酒浇愁、挑灯看剑(这理应在战场杀敌立功的剑呵)的落寞寂寥,愈见出“可怜白发生”的悲慨的深重。这一声“可怜”自是对当道的有力抨击,也是对自己处境的深沉的悲哀。但这悲哀不是消沉、不见衰飒。因为这悲哀虽是来于意气飞扬的境界的难以具见,但并没由此而弃去了对“红旗清夜,千骑月临关”(《水调歌头》)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否则他不必“醉里挑灯看剑”,更无须“可怜白发生”了。虽则悲慨,依然执着,这应是辛弃疾的词所表现的可贵之处。这就是为什么在《稼轩长短句》中一再出现对“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以及“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水调歌头》)的往事的忆念和梦见的原因;这就是他所以在难以排解的矛盾苦闷中仍是希冀、期待着实现理想的时日:“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祝英台近》);这就是他何以常常是“夜深犹送枕边声,试问清溪底事未能乎”(《南歌子·山中夜坐)),心头如同汩汩山溪一样激动着,无法入眠的缘故。即使入梦了也“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满江红》)、“却自觉神游,归来坐对,依稀淮岸江涘”(《哨遍》)。他的心一刻也离不开江淮前线、大好中原!

四、抒写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也是辛词的重要内容。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此词通过咏古伤今抒发爱国情怀,这是辛弃疾爱国词常用的表现手法。全词紧紧扣住“今”与“古”两个时间的支撑点,由今而古,由古而今,相互穿插,亦史亦论。此时的辛弃疾充满了老当益壮的激情,但不久即遭弹劾而被免职。

五、反映山河破碎,南北分裂,表现对沦陷区人民的深切关注和系念是稼轩词又一重要内容。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上片写景。词人俯视赣江,眺望远山对当年逃难中流民的不幸寄予深切同情,也对汴京至今仍在敌手深感忧愤。“无数山”还暗含抗金事业阻力重重。下片即景抒情,以滚滚东流的江水比喻故国之思的感情绵绵不断,抗金力量的不可阻挡。

六、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还具体表现在对整顿乾坤的“明主”的渴望上,表现在对历史上为统一事业作出贡献的英雄的崇敬上。稼轩词中怀古之作极多,不是怀古的作品也常常借典引出一连串的古人来。后者如单从手法上着眼,诚然似在“掉书袋”。其实,虽然辛弃疾在某些篇章中确有堆垛典故的缺点,但大多数的怀古或用典之作纯系借古人之酒以浇胸中的“磈磊”。他缅怀上自大禹下至孙权、刘裕这些有志大一统的人物,是因为现实生活中需要这样有雄才大略的明主英才。怀念古人是为了呼唤今人,是希冀有这样的英雄来“补天裂”。这里仅想举两首词为例略作阐说。一首是《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悠悠万世功,矻矻当年苦。鱼自入深渊,人自居平土。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辛弃疾在简练的几笔中构出了他追念向往的世界;渴望、钦羡着能有如大禹这样的明主来重整山河,解民于倒悬之苦。爱国与爱民应是一致的。《生查子》的“思量禹”,从宋王朝内部而言,词人祈求能有个“鱼入渊、人居土”的“治”的局面。这样,民心所归、人力汇聚,恢复中原、统一天下之势自是指日可待了。

在辛词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词人所崇敬的古人大抵是“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木兰花慢》)的统一中国的刘邦一类的人物。他赞赏“添爽气,动豪情,奇因六出”协助刘邦成大业的陈平;他佩服和追念叱咤边庭英勇善战的李广;他崇拜扶持蜀汉鞠躬尽瘁的诸葛孔明……辛弃疾正是借这些古时的明君贤臣来寄寓他的爱国的情怀的。

七、辛词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表现在对南宋君臣偷安宴乐的讽喻和揭露中。

“倩何人与问:雷鸣瓦釜,甚黄钟哑?”(《水龙吟》)这是悲慨化为愤火,是对当时主战的正义之声不得振起而议和的声浪起伏不息的愤怒。至于传颂于人们口中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一词,它的“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表现小人当国、国事日败则尤为显然。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就已记载有赵眘父子“见此词,颇不悦”的反响。此外,如《江神子·闻蝉蛙戏作》、《千年调·蔗庵小阁名曰卮言,作此词以嘲之》、《念奴娇》(炙手炎来,掉头冷去,无限长安客)等词均系讽嘲祸国害民的宦海丑类的作品。

八、辛弃疾还以词作战斗的武器,揭露朝政黑暗,抨击苟安投降。

南宋政权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侮实行屈辱妥协的典型,盘根错节的主降势力,昏聩无能的官僚始终左右朝政,推行着屈膝投降的政策,只想“尊中酒不空”,“赢得闲中万古名”(宋高宗赵构《渔父词》之

一、之五)这不能不引起爱国者的极大憎恶与愤慨。辛弃疾常把西晋的王夷甫清谈误国作为批判的对象,借古讽今,批判那些尸位素餐的当权者。如《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寿,甲辰岁》上片: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词人感叹南渡以来近六十年了,到底有几人算得上是经邦治国、立志恢复的人才?对南宋朝廷的那些苟安妥协、麻木不仁的官僚、权臣表现出极度的轻蔑。

篇3:辛弃疾爱国词

辛弃疾出生之际,正值北方疆土被异族蹂躏,他从小就树立了恢复故土的强大志向。大约在辛弃疾十五岁时,他前往燕京参加会试,虽以落榜告终,但也为他提供了进一步侦查北方敌情的机会。在十八岁时,辛弃疾又一次参加了会试,并且借这次机会考察敌情,二十二岁时汇集了二千多人的力量在济南举事,并且与青州耿青起义军合并,归属南宋,辛弃疾在其中任掌书记。因此在辛弃疾的创作中,人们可能会看到不同于一般词作者的爱国情怀,因为他的创作是在切切实实的血泪基础上构成的,其他诗人在创作时可能仅仅是对国家的担忧或者是对未来的期盼,而在辛弃疾的作品中,有描述因为不能前往战场杀敌报国的宣泄,有因为中原山河不能被收复的失落与悲愤,还塑造了一个个驰骋沙场的英雄形象,可以想象那便是他自己的化身,他希望有一天可以站在战场上保卫自己祖国的疆土,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也正是因为国仇家恨的情怀,才令辛弃疾的创作中增添了一种不同于一般诗人的悲慨之情,更加让人钦佩的是在他的词作中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怀[1]

在辛弃疾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这样的爱国情怀。例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这样一句:“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从中可以看出辛弃疾从小就怀揣着这样远大的爱国志愿,希望能够成为民族英雄。但是事与愿违,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才俊,却与当时的时代思想潮流相异而郁郁不得志,在后续的二十几年间冷落在荒村野巷,最终蹉跎终老。又如“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虽然在表面上让人们感受到十分旷达,但是仔细品味,这句词描述的是人到中年一种凄凄惶惶的心态,是一种希望破灭之后产生的绝望,因为在残酷的现实下,他的才华,他的能力并没有人赏识,也许这就是他在这个时代的宿命吧[2]

二、品味辛弃疾爱国情怀背后人生隐忧

在辛弃疾的词作中,始终有一种郁郁不平之气,这与他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不无关系,换个角度来讲,辛弃疾的志向是成为少年英武的大将军,但是历史却让他成为了一位具有慷慨悲壮情怀的词人。在他的作品中,大多都是以沉痛的感叹以及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悲愤组成的[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创作于辛弃疾三十五岁时,这时的他正处于一段黑暗时期,虽然拥有功绩伟业,但是始终处于辅佐他人的位置上,满腔的热血抱负不能实现,所以内心比较复杂,例如此篇中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抒发了报国比登天还难的情感,又感慨国家的腐败,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能够理解“我”的人又有谁呢?由此可见,此时的辛弃疾正处在一种复杂的矛盾之中,想要国家强大起来,但是又力不从心[4]

辛弃疾虽然拥有满腔的志向与抱负,但实际上却仕途多舛,与当时的时代潮流相违背,注定是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内心深处拥有着对现世的绝望与无奈。其词多引用典据,将历史上的人物比作了自己,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远大抱负,通过历史中的人物都能实现。与前人相比,辛弃疾的幽恨情怀更为强烈,在《鹧鸪天•送人》中,虽然前半阙描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但是“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这一句却与前半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安逸的乡村生活与后半阙未能收复失地的郁郁寡欢形成了衬托,这种在欢乐的氛围中写哀的手法更加衬托了他的失落[5]

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词人,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即使长期在带湖、瓢泉归隐,也没有消磨掉他的英雄壮志,泯灭掉他的爱国情怀。虽然有乡村田园词以适意,但也不过是借山水花木以寓怀。但无论词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使读者感到的都是词人那起伏跌宕的爱国激情和壮志难酬的忧伤怀抱,所不同的只是比其前期的思想更为深沉、感情更为悲愤而已。

总而言之,在辛弃疾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远大抱负,看到他的壮志难酬,也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他满腔的爱国热情无法抒发。特别是其浓烈的爱国情怀背后深藏着的不合于时的孤独、不被重用的无奈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之将老的忧虑,这些复杂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尤其明显,给后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无论如何,辛弃疾确实留给后世一笔宝贵的财富,无论是战场上的戎马生涯,还是表达情感上的摧刚为柔,都为后世展现了一个真实的爱国词人形象。

参考文献

[1]诸葛忆兵.辛派词人论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2]高志欣.从辛弃疾的词看其爱国思想[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01).

[3]达更尕吉.浅谈辛弃疾的爱国思想[J].文学教育(上).2008(06).

[4]王美玲.浅论辛弃疾词豪放中见悲壮的成因[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1).

篇4:辛弃疾陆游爱国词悲剧性比较

【关键词】辛弃疾;陆游;爱国词;悲剧

辛弃疾陆游都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尽管他们爱国抗金的人生道路有所不同,但他们谱写出的蕴含爱国主义情感的词章却有很多相似的感受和风格。辛弃疾一生写词六百余首,代表他最高成就的则是充分反映民族斗争这一尖锐主题的爱国词;陆游为诗名所掩,词历来不够受重视,其实,陆词的成就也不容小觑,其中的爱国词同样表达爱国者的心声。本文将对两位词人的爱国词作悲剧性进行剖析比较,以期从整体上对两位出色的爱国词人及词作有更清楚的解读和把握。

一、为国忧愁的凡人悲剧

辛弃疾是中国文学史上爱国词人的杰出代表,千百年来,辛弃疾的爱国词拨动着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弦,这当然和他那“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气魄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词中那种“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①的思想感情浸染着人们。满腔爱国激情被压抑的悲剧贯穿辛弃疾的一生。所以我们读辛词,无不被他那悲壮的情绪所感染,豪气中总有悲从中来,愁满纸面。这种深沉的悲剧色彩,无疑表现了那个时代整个民族的本质,反映了时代的痛苦。辛弃疾用词抒写救国的抱负和受摧折的悲愤,他的恨和愁皆为时为世为君为国为民而发,形成融汇历史与现实,个人与时代雄浑悲壮的词风,而这种深沉的悲剧性正是南宋前中期特定时代的酝酿和现实的催生。“情以物迁,辞以情发”。②辛弃疾在他的词中蕴含着自己怀才不遇的人生悲剧。

比辛弃疾稍早的陆游,反对投降,匡复中原,是他矢志不渝的理想。陆游出生在北宋灭亡前夕,经历了“儿时万死避胡兵”(《戏遣老怀》)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耳闻目睹了金兵的烧杀掳掠的种种暴行,这在陆游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抗敌报国的种子。时代的风云变幻激起了陆游满腔悲愤之鸣。他挥动凌云健笔,写下了大量气壮山河的爱国诗词。陆游采用各种手段来抒写自己对国家的忧愁,作为一个普通文人他更深的忧愁带来更大的悲剧。

辛弃疾和陆游都有着普通文人对国家的危困担忧和愤慨,但辛弃疾和陆游均因不被知遇,使他们不得不“敛藏其用,以事清旷”,抒情主题自身的原因造成辛陆作为普通人的悲剧。

二、壮志难酬的英雄悲剧

青少年时期,辛弃疾就有“横槊气凭陵”(《念奴娇·双陆,和陈仁和韵》)的英雄气概,但国家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自己又功业无成,托时感事,悲慨横生,因此他的词始终透出一股悲伤.这种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剧,是词人爱国情深的重要体现,也是英雄豪杰为苍生造福的博大胸怀的体现。正是这种英雄的悲剧震撼了千百年来读者的心灵。

陆游基本上是一个文士,套用清代谭献的一句“衣冠伟人③”。他念念不忘自己的“诗情将略”(《汉宫春·羽箭雕弓》),虽则他也感到风云突变,但是他绝不相信功业从此幻灭,兀自“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汉宫春·羽箭雕弓》)。在《诉衷情》中: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戌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

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词人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既然陆游是“衣冠伟人”,辛弃疾是疆场斗士,他们的词中所呈现的主题风格便因社会角色和主体意识的不同而各呈异彩。刘克庄在其《后村诗话续集》有云“放翁长短句,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④。二人的作品各有自己不同的艺术风格,但由于思想基础相似,现实遭遇相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英雄情结相似,因此抒情主调是一致的,辛陆二人用同样的抒情笔调在不同的词风下演绎相似的英雄悲剧。

三、时代悲剧

整个南宋时期,由于统治者实行苟安政策,所以朝中大臣以投降派为主,这些投降派,大多是奸佞之人,由于他们的种种伎俩,辛弃疾一直受到打击。淳熙八年,御史王蔺弹劾他“奸贪凶暴,帅湖南日,虐家田里”,面对奸佞当道的残酷现实,辛弃疾仍义无反顾,用他的笔来书写对统治者和当权的投降派的强烈批判和讽刺。这其中最著名的有《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人一生忧国忧民,这里也是把个人感慨纳入国事之中。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辛幼安晚春词:‘更能消几番风雨云云,词意殊怨。‘斜阳烟柳之句,其与‘未须愁日暮,天际乍轻阴者异矣。闻寿皇(指宋孝宗)见此词颇不悦”⑤。可见这首词流露出来的对国事、对朝廷的担忧怨望之情是何等强烈感人。

从淳熙五年以后,陆游因投降派诬加“所为多越于规矩”、“嘲咏风月”⑥等罪名连续罢官,后来因为支持韩侂胄北伐,又大受投降派打击,连官俸都被克扣,最后官职也被罢免,他在闲散的同时仍然不忘国家。

辛陆二人为了自己的爱国理想,即使面对奸佞当道的严酷现实,也不放过一切同投降派进行斗争的机会。他们的爱国之词表达的是时代的悲怆,悲凉与悲愤,或大声而高远,或小声而凄清,一种处于历史与现实相交汇之际的伟大孤独感,个体的高远意志情怀裹挟时代的风云与历史的忧患。他们的爱国之词厚重深远的悲剧性包含着他们的担当精神、忧患意识及因受压抑而产生的对时代悲剧的悲慨。

四、悲剧价值及意义

英雄悲剧和时代悲剧在辛陆悲剧人生中所占的比例较大,陆游一生,反对侵略反对迫害,渴望建立爱国功业,结果只落得“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忧愤以殁的悲剧。辛词的悲壮雄浑,沉郁顿挫更多的是时代的产物,其词所表现出来的悲剧性也是他与时代相结合而造成的必然结果。

对陆游、辛弃疾爱国词的悲剧性进行比较,不仅可以对他们各自的艺术个性作出准确的认知,而且可以藉此窥见南宋前期词学思想以及稼轩派内部风格走向的多元性。缪钺在《论辛稼轩词》中这样写道“自稼轩外,南宋作壮词者,如张元干、张孝祥、陆游等,最佳之作,亦具斯美,惟尚不能如稼轩造境之丰融”。可见即时是同为豪放词派的陆游辛弃疾,他们在词的创作思想、表现内容和主题风格诸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1]蔡义江.陆游诗词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施议对.辛弃疾词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缪钺.诗词散论[M].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2008.

[4]叶嘉莹.南宋名家词讲录[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5]谢佩媛、李永田.国学经典[M]词[C].北京:北京书店出版社,2004.

注释:

①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17页。

②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③谭献《复堂词话》,《词话丛编》本。

④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引自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⑤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 12 页。

篇5:辛弃疾爱国词

南宋诗人陆游自幼受社会与家庭环境影响,立志杀敌救国,在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活中受到爱国主义熏陶,其作品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一、浅议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辛弃疾出生之际,正值北方疆土被异族蹂躏,他从小就树立了恢复故土的强大志向。大约在辛弃疾十五岁时,他前往燕京参加会试,虽以落榜告终,但也为他提供了进一步侦查北方敌情的机会。在十八岁时,辛弃疾又一次参加了会试,并且借这次机会考察敌情,二十二岁时汇集了二千多人的力量在济南举事,并且与青州耿青起义军合并,归属南宋,辛弃疾在其中任掌书记。因此在辛弃疾的创作中,人们可能会看到不同于一般词作者的爱国情怀,因为他的创作是在切切实实的血泪基础上构成的,其他诗人在创作时可能仅仅是对国家的担忧或者是对未来的期盼,而在辛弃疾的作品中,有描述因为不能前往战场杀敌报国的宣泄,有因为中原山河不能被收复的失落与悲愤,还塑造了一个个驰骋沙场的英雄形象,可以想象那便是他自己的化身,他希望有一天可以站在战场上保卫自己祖国的疆土,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也正是因为国仇家恨的.情怀,才令辛弃疾的创作中增添了一种不同于一般诗人的悲慨之情,更加让人钦佩的是在他的词作中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怀 。

在辛弃疾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这样的爱国情怀。例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这样一句:“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从中可以看出辛弃疾从小就怀揣着这样远大的爱国志愿,希望能够成为民族英雄。但是事与愿违,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才俊,却与当时的时代思想潮流相异而郁郁不得志,在后续的二十几年间冷落在荒村野巷,最终蹉跎终老。又如“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虽然在表面上让人们感受到十分旷达,但是仔细品味,这句词描述的是人到中年一种凄凄惶惶的心态,是一种希望破灭之后产生的绝望,因为在残酷的现实下,他的才华,他的能力并没有人赏识,也许这就是他在这个时代的宿命吧。

二、品味辛弃疾爱国情怀背后人生隐忧

在辛弃疾的词作中,始终有一种郁郁不平之气,这与他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不无关系,换个角度来讲,辛弃疾的志向是成为少年英武的大将军,但是历史却让他成为了一位具有慷慨悲壮情怀的词人。在他的作品中,大多都是以沉痛的感叹以及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悲愤组成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创作于辛弃疾三十五岁时,这时的他正处于一段黑暗时期,虽然拥有功绩伟业,但是始终处于辅佐他人的位置上,满腔的热血抱负不能实现,所以内心比较复杂,例如此篇中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抒发了报国比登天还难的情感,又感慨国家的腐败,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能够理解“我”的人又有谁呢?由此可见,此时的辛弃疾正处在一种复杂的矛盾之中,想要国家强大起来,但是又力不从心。

辛弃疾虽然拥有满腔的志向与抱负,但实际上却仕途多舛,与当时的时代潮流相违背,注定是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内心深处拥有着对现世的绝望与无奈。其词多引用典据,将历史上的人物比作了自己,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远大抱负,通过历史中的人物都能实现。与前人相比,辛弃疾的幽恨情怀更为强烈,在《鹧鸪天・送人》中,虽然前半阙描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但是“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这一句却与前半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安逸的乡村生活与后半阙未能收复失地的郁郁寡欢形成了衬托,这种在欢乐的氛围中写哀的手法更加衬托了他的失落[5]。

辛弃疾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词人,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即使长期在带湖、瓢泉归隐,也没有消磨掉他的英雄壮志,泯灭掉他的爱国情怀。虽然有乡村田园词以适意,但也不过是借山水花木以寓怀。但无论词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使读者感到的都是词人那起伏跌宕的爱国激情和壮志难酬的忧伤怀抱,所不同的只是比其前期的思想更为深沉、感情更为悲愤而已。

篇6:辛弃疾爱国的诗句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上一篇:一年级好词语下一篇:送给朋友的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