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理论框架梳理解读

2024-07-27

新课程改革理论框架梳理解读(通用9篇)

篇1:新课程改革理论框架梳理解读

新课程改革理论框架梳理

●六个具体目标

1. 倡导全人的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制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

2.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处理好分科与综合,必修与选修的关系,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状,注重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

3. 体现内容的现代化--精选对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双基、处理好现代社会生活、知识领域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改变课程内容繁杂窄旧的现状;

4. 倡导建构性的学习--实现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5. 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建立评价立体多元、项目多元、方式多样。关注结果与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

6. 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建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三级课程计划与管理框架

三级课程管理指的是,国家课程管理--地方课程管理--学校课程管理●国家课程的三个性质

1.课程标准不同于教学大纲,它不是对内容的具体规定(大纲或教科书),而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

2.是某一学习阶段的最低的、共同的、统一的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标准的描述是分层次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可理解的4.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

5.标准的范围应涉及“全人”领域:其中包含学生的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

6.国家课程标准具有法定的性质。它是教材编写、教与学、课程管理与评价的依据

论文关键字:

篇2:新课程改革理论框架梳理解读

[摘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西方新古典主义或者发展经济学都从不同层面上深入探讨了城乡统筹的本质和关键内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深入研究造成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一般和特殊性问题。总结中国城乡发展失衡的内在机理,除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诱致和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实施则固化了二元结构的现状。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不仅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必须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城市与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

[关键词]城乡统筹;二元结构;协调发展

城市和农村的互动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适时推进由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换,是加快推进一个国家整体现代化进程的成功之路。进入21世纪,我国迈入从人均收入1000美元向3000美元递增的关键时期。作为经济和社会结构快速调整的特殊阶段,解决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低下、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尽快扭转城乡不协调发展的状况,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日益成为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所必需。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演进

1.理论演进及评析

(1)马克思主义的城乡统筹观。马克思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从生产关系的研究中深入剖析了城乡对立的形成和解决城乡对立的根本途径。在对城乡对立状态的形成上,马克思认为“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城市就是这种集中的体现,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由于农业和工业的分离,由于大的生产中心的形成,而农村反而相对孤立化。”关于如何消除城乡对立,列宁指出,城市优于农村是有了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一切国家的一般的必然的现象,只有伤感的浪漫主义者才会为这现象悲伤,如果城市的优势是必然的,那么,只有把居民吸引到城市去,才能削弱这种优势的片面性。如果城市必然使自己越居特权地位,使乡村变成从属的、落后的、无助的、闭塞的,那么,只有农村居民流入城市,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起来,才能提高乡村居民,使其摆脱孤立无援的地位。因此,最新理论在回答浪漫主义者的反动的怨言和牢骚时指出,正是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生活条件的接近才创造了消灭城乡对立的条件。恩格斯在他的《共产主义原理》中提出了城乡融合论,“通过消除旧的分工,„„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可以看出,早在18世纪,经典作家对于城乡差距的形成和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已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

(2)新古典主义的城乡统筹观。新古典经济学并不把城乡关系作为它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完全市场竞争和信息充分的严格假定下,它专注于研究资源配置的价格理论,没有考虑城乡差别及其相互关系。乔根森二元结构模型试图在一个纯粹新古典主义框架内探讨工业部门的增长是如何依赖于农业部门的发展的。乔根森认为,为使经济持续发展并避免低水平均衡陷阱,工业部门积累资本是必要的。但是,其先决条件是农业存在剩余。由于农业剩余的出现,现代部门的发展成为了可能,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农业剩余的增长速度。同时,还取决于工业部门的技术进步状况。

(3)发展经济学的城乡统筹观。在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中,发展经济学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54年,刘易斯在其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城乡关系,指出传统部门劳动力无限供给构成了二元经济的内在特征,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转移。刘易斯极力主张建立城市中心,形成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使全部居民都享受真正的城市生活的益处。但刘易斯只强调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没有考虑到农业部门的发展。费景汗一拉尼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进一步揭示了二元经济发展中劳动力配置的全过程,认为,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平衡增长对避免经济增长趋于停滞非常重要,并证明了伴随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不仅可以获得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完全实现商品化。费景汉和拉尼斯也只是从保证工业部门扩张的角度阐述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这一模式中,农业部门始终处于附属地位,农业只是一个向现代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和输送劳动力的被动部门。哈里斯一托达罗模型在被分割的、但是同质的劳动市场上用预期工资的均等取代工资的均等。他指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城市失业和“城市病”及“农村病”的根本途径。与刘易斯一费一拉尼斯模式不同,托达罗模式不是把农业和农村作为工业化的一个工具,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发展目标。托达罗认为,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不是依靠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而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但与此同时,这一模式对现代工业部门增加就业的结果持消极态度,没有揭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对于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意义。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普雷维什的“中心一外围”理论、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上述相关理论,虽然没有直接论及统筹城乡发展问题,却为同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视角或方法论启示。“中心一外围”理论虽然描述的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但包含与其类似的城市和农村关系。“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于从空间上解决城乡差距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4)空间理论下的城乡统筹。空间理论侧重于从空间地理因素和空间要素因素上提出和解决城乡统筹发展问题,这种分析方法的引入更深化了对城乡统筹问题的研究。空间理论主要分析了城市与农村的相互关系及转变趋势。如麦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指出,城乡之间的传统差别和城乡之间的地域界限日渐模糊,城乡之间在地域组织结构上出现了一种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趋向城乡融合的地域组织结构。日本学者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设计”模式,试图通过超越城市、农村界限的“人类经营空间”的建立,产生一个与自然交融的社会,即城乡空间融合的社会,通过发展“农工一体复合社会系统”、“自然-空间-人类系统”,组成三维的立体规划实现城乡融合。

(5)新发展观下的城乡统筹。从上世纪中期以来,对城乡关系的研究已经突破传统意义的经济学领域,进一步向社会学、资源和管理学科渗透。特别是以发展观念取代增长观念的新的发展观点对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如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提出在工业化条件下实现城乡结合的发展道路:“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他把城市与外围乡村当作一个整体来分析,并对资金来源、土地分配、城市财政收支和田园城市的经营管理、人口密度、城市绿化带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以解决城市布局和发展问题为主要内容,该理论主张将原来密集的城区分成单个的集镇,集镇之间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联系起来。沙里宁讨论了城市发展思想、城市经济状况、土地、立法、城市居民教育、城市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将城市看作一个有机联系同时存在相对分离的区域,从区域角度讲,这是一种城乡差距较小的城乡区域均质体。赖特的广亩城理论认为,现代城市不能代表和象征人类的愿望,也不能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是一种反民主机制,需要将其取消(尤其是取消大城市)。他指出,未来城市应该是无所不在而又以无所在的,这将是一种与古代城市或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如此之大的城市,以致我们根本不会把它当作城市。芒福德的城乡发展观通过分散权力来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通过以现有的城市为主体,就能把这种区域统一体引向许多平衡的社区内,就有可能促进区域整体发展,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

2.新中国城乡统筹的实践演进和前沿问题

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即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先进的现代经济部门并存、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经济状态,是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标志,也反映了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经的过渡形态。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有其特殊的历程。我国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快速推进工业化,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严格的城乡分割政策,人民公社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强化了这种过渡形态,延缓了社会转型过程。1958 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需要准迁证明。该条例以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是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制度。随后国家又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二元结构形成的政策,如粮油供应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最终形成了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城市经济与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农村经济相对立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由于我国未及时进行制度和政策的调整,二元制度达到了一种稳态均衡,突出的表现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在1957-1978年的21年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40.3%降到28.1%,降低了12.2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从15.4%提高到17.9%,只提高2.5个百分点。按照这样的进度,城市化达到目前水平需要近200年时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长期固化,既得利益集团已经形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建立在城乡分治的行政建制基础上的,服从于工业和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并由一系列强制性政策体系固化。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各项强制性政策制度,客观上破坏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农、城乡之间的内在联系,阻碍了资本、人才、信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削弱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人为造成城乡居民待遇的不平等,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新中国城乡分割问题的演进表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深入研究造成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一般和特殊性问题,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和治理因素中,是政策因素还是市场因素;是宏观因素还是微观因素;是供给因素还是需求因素;是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来改变还是通过专项治理政策来改变;是更重视政府功能还是通过市场功能来解决统筹发展,等等,这些问题亟待理论界进行回答。

二、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与转换:内在机理、深层矛盾与转化路径

二元经济结构既指城市以现代工业为主的非农业部门与农村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也指城乡间广泛存在的生产、组织和管理的不对称性导致的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状态。它既包括经济结构,也包括区域结构和社会结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相对落后的社会结构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结构。

1.城乡二元结构产生机理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与新中国工业化道路不可割裂。一方面,中国工业化过程的资本积累采取的是通过低价收购农产品,把一部分农民收入强制转化为工业化启动资金的路径。与农产品统购统销相伴的是一整套强制性配套措施。如,在生产领域,通过指令性生产计划,严格控制农民生产经营范围,降低农产品机会成本;在就业政策上,限制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压低农业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在流通领域,通过高度集中的国家垄断,限制乃至关闭农村和城市的集市贸易。从而造成城乡之间巨大的差别。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并不是按照由“轻”到“重”的一般工业化道路,而是囿于国家安全的优先考虑,率先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工业,从而造成上世纪50-80年代农村剩余农业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与工业发展阶段中技术、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挤同时发生。

总结中国城乡发展失衡的内在机理,除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诱致和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实施则固化了二元结构的现状: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制度,使城乡交换关系长期扭曲并延续。由于农业对工业的支持,工业获得了高速发展并形成完备的体系,较快地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与此同时,农业本身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农业新创造价值的1/4左右被工业部门抽走,导致农业现代化资金极度缺乏,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工农业发展比例失衡;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导致了农民与市民的不平等,阻碍了农民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流入城镇,农村和农业经济在整体上呈现一种独立的自我封闭的运行态势,市场化程度极低,城乡劳动力资源难于优化配置,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也难以形成;财金政策过度向城市倾斜,使农村生产性投入过低,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远低于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于投入的长期严重不足,使农业发展资金和技术短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缺乏动力和支撑体系。与此相反,农民人均税负却远高于市民;在社会保障制度上,与城市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农村仍以家庭保障为主,依靠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严重滞后使城乡协调发展存在巨大障碍。

2.城乡二元结构危害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第一,“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管理模式将大量的劳动力禁锢在农村。人为地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划分为两个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方面极不平等的社会集团。据统计,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57:1,到2000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到2.8:1,2001年为2.9:1,2002年高达 3.11:1,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多。与此同时,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被强制束缚在效率极低的农业部门,受日趋下降的人均土地面积的制约,劳动边际收益近乎等于零,对国民经济增长几乎不形成贡献。而且,由于农业和城市工业的兼容性和接续性差,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但不能被城市所吸纳,相当一部分游离于城市产业部门之外。低级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与城市各产业对高级劳动力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处于艰难的境地。

第二,国家对农业的多取少予,使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低下,农业GDP相对生产率逐年下降,造成工农业二元结构强度不断扩大。库茨涅兹的统计研究结果显示:除中国外,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工农业二元结构强度最大为4.09,我国建国后只有1990年为4.07,1996年为4.03,低于这个世界极值。这表明:在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比较生产率及比较收益率是世界最低的,说明我国农业相对于非农产业而言发展太慢,也反映了我国的工业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太低。农业发展严重落后于工业,必然导致农村落后于城市,农民收入难以提高。

第三,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城乡差距继续扩大,不利于消除城乡差别。城市现代工业与农村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不断拉大,工农产品比价因收入需求弹性不同而出现有利于工业,不利于农业的变动趋向,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容易形成垄断,而分散的小农在交换中处于劣势,极不利于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城市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换,而农村则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中,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城乡经济发展反差越来越明显,先进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又会反过来强化二元经济结构。

3.城乡二元结构的转换

篇3:新课程改革理论框架梳理解读

“教育即生长”是杜威教育思想中的一个经典命题,然而这一命题在美国乃至国际教育界都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对其内涵的解读莫衷一是。笔者在前人大量的研究基础上,试着做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最终归纳出“教育即生长”的两个方面的内涵,即“生长”内在的主动性和“生长”过程的持续性。

1.“生长”内在的主动性

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杜威的教育思想体系,因此,他在哲学和教育学上常常运用一些生物学上的概念,如“生长”、“适应”、“环境”等。而他关于教育本质方面的一个经典命题“教育即生长”就运用了生物学上的概念,因而,这里的“生长”就含有个体的一种内在的自然成长的内涵。同时本命题也暗含了杜威的教育目的观,这个目的就是教育过程中个体生命的内在的“生长”。“因为成长是生命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促进生命的不断成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同时,杜威又强烈地批判了以下这两种错误的思想:“不发展儿童应对新情境的主动精神”与“过于强调机械训练和其他确保自动反应技能的方法,但牺牲了个人的理解能力。”因为这些思想把把成长看作有一个目的,而不是把成长本身就看作目的,也就是没有看清个体“生长”内在的主动性这个本质,正如杜威所说的“成长并不是从外部加诸儿童身上的东西,而是他们自己所做的一切。”

2.“生长”过程的持续性

杜威把“生长”的基本条件确定为未成熟状态,并明确指出这种“未成熟的状态意味着成长的可能性,存在着积极的势力,即发展的能力。”并进一步强调“学校教育的价值及其标准,就是看其能否激发持续成长的愿望,能否提供实现这种愿望的方法”“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的过程,每个成长阶段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强成长能力”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杜威“生长”的另一内涵就是促进儿童持续的不断的成长,即“继续生长”。正如他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所作的论述,“只有当按照特殊方向的发展有助于继续生长时,才符合教育即生长的标准。”因此“继续生长”,即生长过程的持续性便是杜威“教育即生长”思想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同时,从另一个方面看,“生长”这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必会有一起点,而这个“生长”的起长便是当下生活。在杜威的理念中,“生长”的目的应该是增加儿童更多的能力,更多的兴趣,每天所受的教育应该一天增加一天,教育便是现在的长进,不是将来的长进。

二.基于“教育即生长”思想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解读

1.倡导教育活动与学生当下生活相结合

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理念中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进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这充分体现了杜威“教育即生长”思想中“生长”内在的主动性特点。因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学生本人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所以在具体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具体的数学理念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个体经验联系起来,那么这样的教学活动才容易成功。同时在数学课程理念中又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因为只有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学生本人的经验联系起来,学生才能对之感兴趣,进而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拓展经验,最终内化生成为学生本人的知识技能,实现个体生命的“生长”。

2.倡导学生在经验的改造中不断成长

数学课程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特别是课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又强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显然,在这些数学课程理念中,充分强调了学生个体经验在教学活动中的重大作用。可以说教育的关键手段便是提供有意义的经验,而不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那些断然不会引起学生兴趣的客观的“知识”。而学生就是在这持续经验的获得与改造中最终实现不断成长这个事实。正如杜威所说,“即然实际上除了更多的成长之外,没有别的东西与成长有关系,那么,除了更多的教育之外,也就没有别的东西是教育所附属的。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和保证成长的各种力量从而保证教育得以持续不断的进行。”学生经验增长的过程即是学生个体的不断“生长”,而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又是持续不断的,它只能通过点点滴滴、一步一个脚印的方式去完成。

摘要:杜威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在基础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上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教育即生长”的思想理念至今仍启迪着我国当下的教育实践。本文目的在于阐明杜威“教育即生长”的思想实质,并以此为基础对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课程理念进行解读,以期能更好的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

篇4:新课程改革理论框架梳理解读

关键词:杜威 教育即生长 课程理念

一.杜威“教育即生长”的思想内涵

“教育即生长”是杜威教育思想中的一个经典命题,然而这一命题在美国乃至国际教育界都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对其内涵的解读莫衷一是。笔者在前人大量的研究基础上,试着做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最终归纳出“教育即生长”的两个方面的内涵,即“生长”内在的主动性和“生长”过程的持续性。

1.“生长”内在的主动性

达尔文的物种进化论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杜威的教育思想体系,因此,他在哲学和教育学上常常运用一些生物学上的概念,如“生长”、“适应”、“环境”等。而他关于教育本质方面的一个经典命题“教育即生长”就运用了生物学上的概念,因而,这里的“生长”就含有个体的一种内在的自然成长的内涵。同时本命题也暗含了杜威的教育目的观,这个目的就是教育过程中个体生命的内在的“生长”。“因为成长是生命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促进生命的不断成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同时,杜威又强烈地批判了以下这两种错误的思想:“不发展儿童应对新情境的主动精神”与“过于强调机械训练和其他确保自动反应技能的方法,但牺牲了个人的理解能力。”因为这些思想把把成长看作有一个目的,而不是把成长本身就看作目的,也就是没有看清个体“生长”内在的主动性这个本质,正如杜威所说的“成长并不是从外部加诸儿童身上的东西,而是他们自己所做的一切。”

2.“生长”过程的持续性

杜威把“生长”的基本条件确定为未成熟状态,并明确指出这种“未成熟的状态意味着成长的可能性,存在着积极的势力,即发展的能力。”并进一步强调“学校教育的价值及其标准,就是看其能否激发持续成长的愿望,能否提供实现这种愿望的方法”“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的过程,每个成长阶段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强成长能力”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杜威“生长”的另一内涵就是促进儿童持续的不断的成长,即“继续生长”。正如他在《经验与教育》一书中所作的论述,“只有当按照特殊方向的发展有助于继续生长时,才符合教育即生长的标准。”因此“继续生长”,即生长过程的持续性便是杜威“教育即生长”思想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同时,从另一个方面看,“生长”这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必会有一起点,而这个“生长”的起长便是当下生活。在杜威的理念中,“生长”的目的应该是增加儿童更多的能力,更多的兴趣,每天所受的教育应该一天增加一天,教育便是现在的长进,不是将来的长进。

二.基于“教育即生长”思想的数学课程理念的解读

1.倡导教育活动与学生当下生活相结合

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理念中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进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这充分体现了杜威“教育即生长”思想中“生长”内在的主动性特点。因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到什么程度取决于学生本人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所以在具体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具体的数学理念必须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个体经验联系起来,那么这样的教学活动才容易成功。同时在数学课程理念中又指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因为只有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学生本人的经验联系起来,学生才能对之感兴趣,进而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在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拓展经验,最终内化生成为学生本人的知识技能,实现个体生命的“生长”。

2.倡导学生在经验的改造中不断成长

数学课程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特别是课堂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又强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显然,在这些数学课程理念中,充分强调了学生个体经验在教学活动中的重大作用。可以说教育的关键手段便是提供有意义的经验,而不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那些断然不会引起学生兴趣的客观的“知识”。而学生就是在这持续经验的获得与改造中最终实现不断成长这个事实。正如杜威所说,“即然实际上除了更多的成长之外,没有别的东西与成长有关系,那么,除了更多的教育之外,也就没有别的东西是教育所附属的。也就是说,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和保证成长的各种力量从而保证教育得以持续不断的进行。”学生经验增长的过程即是学生个体的不断“生长”,而这个过程是缓慢的又是持续不断的,它只能通过点点滴滴、一步一个脚印的方式去完成。

篇5:新课程改革理论框架梳理解读

60分

一、单选(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1.首次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初步确立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的是()。

A.十八大

B.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C.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D.201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2017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

A.创新驱动 B.绿色发展 C.稳中求进 D.GDP优先

二、多选(共 1 小题,总分: 20 分)1.本讲提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四年的创新探索,对经济工作思路方法做出了重大调整,主要是指()。

A.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B.稳中求进内涵更丰富 C.目标调整 D.政策重点调整

三、判断(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1.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经济政策新框架有专门、明确的表述。

正确 错误

篇6:框架理论下的电视调解类节目解读

电视调解类节目在塑造影响力的同时, 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节目形态和一套讲述“故事”的框架, 在这些框架里出现的人物和事件以一种受众熟悉的姿态呈现在节目里, 正是受众对这些要素的习以为常, 使节目成功地隐藏了埋在其中的服务于“收视率”这个准则的种种方式。本研究就是借助框架理论与叙事学方法, 将这些要素从节目中抽离出来, 从中发现“调解类”节目这种特定的电视节目形态的典型表征及其对受众认知的影响。

一、节目叙述框架

框架理论通常被认为来源于人类学家贝特森“心理框架是一组讯息或具有意义的行动”的思想。由高夫曼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 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3]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受众无法亲历媒介上讲述的事情, 只能依赖于媒介提供的信息形成自我的认知, 而媒介对于信息的选取与编辑的方式形成了一个提供给受众的框架。电视调解类节目对内容的选取与编辑, 同样形成了属于该类型节目的叙述框架。

(一) 情节模式与其中的要点和人物

某种叙述方式经过长久的运用, 它的技巧得以物态化的凝定, 即形成模式。[4]模式虽然是一种无形的东西, 但是却不难被受众感知到, 比如新闻报道中的犯罪报道模式、灾难报道模式等, 对电视调解类节目所表现的内容逻辑稍加整理, 就可发现其中结构化的情节模式。

情节模式的核心要素是人物与事件出场的顺序。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叙述顺序一般可以简化为下列几个步骤:提炼矛盾冲突点, 设置悬念作为节目开始前的内容提要———节目内容正式开始:当事人向栏目求助———调解员前往现场了解情况———双方各执一词暂时陷入调解僵局———调解员对涉事人分开劝解———调解员充当中间人拉拢双方———其中一方或双方认错让步、并作出一定的书面保证———矛盾得到初步解决———主持人对事件加以分析并作结束语。

在情节模式方面, 节目组织材料、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 从上述调解类节目的叙述流程的分析来看, 节目内容正式开始前, 都会把矛盾、冲突点提炼出来作为内容提要, “提要”的同时也将栏目认为最重要、最容易在短时间内俘获观众视线的内容放置在最前面, 于是冲突、纠纷、矛盾构成了电视节目构建内容最核心的中心话题。另外, 我们可以看到, 在节目中的大部分内容步骤中都有出现调解员, 这一角色处于关键的核心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 调解员就是该档栏目的“代言人”、形象化身, 栏目意欲通过“调解员”这个人物在事件中的中心地位等同于栏目的重要性加以有形地突显。

(二) 节目中的女性形象

根据CSM的调查数据显示, 电视调解类节目的主要求助者来自女性群体, 电视节目呈现给观众的这些女性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点:软弱的受欺负对象, 如“婆婆‘爱’老公” (山西卫视《小郭跑腿》2013年3月23日播出) ;文化程度低, 不明事理, 如“‘麻辣儿媳’的‘恨意绵绵’, 玩笑过度和过度较真” (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钱塘老娘舅》2013年1月30日播出) ;家庭地位低下, 无话语权, 如“离婚为了不挨打” (宁波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娘舅大石头》2013年6月22日播出) ;孤立无助, 无倾诉、求助对象, 如“赌博老公找了别的女人?” (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新老娘舅》2013年5月31日播出) 。

栏目在呈现这些女性群体时, 无不以媒体为中心的再现方式, 维持并加固着一直存在于媒介中的女性刻板形象———弱势群体、附属于男性的中心地位, 所塑造的女性群体“需要被帮助和同情”的形象其实指向的都是栏目自我佐证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这个方向。

(三) 调解员的“神话”地位

电视调解类节目需要塑造其影响力, 打造“真实”、“有效”的节目形象, “调解员”的角色至关重要。对CSM提供的38个频道的电视调解类节目的不完全统计发现, 节目中出现的调解员普遍为年长的男性或者有一定官职、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社区干部,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种“老娘舅”的身份, 如“钱塘老娘舅”、“新老娘舅”、“娘舅大石头” (在宁波当地, “大石头”的意思是说话算数、有分量) 。“娘舅”一词原出自上海方言并逐渐扩大到周边长三角一带的地区, “娘舅”来自娘家一边, 是妈妈的弟兄, 在当地人的传统意识里, 娘舅和外甥、外甥女的关系亲近但又很少参与到他们的家庭矛盾里, 这样既不怕家丑外扬, 又能比较客观公正。

在节目中, 调解员的“老娘舅”形象已经超越了这个人物本身第一层次外在的意义而指向一种文化意义, 即源自对符号的一种社会使用与社会评价所形成的社会共识———调解员是公正的, 对矛盾的解决是切实有效的, 能真正地帮助到当事人。这种意指无形中就赋予了调解员的神话地位, 而神话是两度符号化或两度意指化后所形成的文化、所变成的一种习俗, 它天然地具有一种社会性。[5]神话的“自然化”运作特点决定了电视节目内容所意指的文化意义、价值诉求了无痕迹。

二、节目框架对受众认知的影响

调解类节目由于其贴近日常生活的内容获得了更多女性观众的青睐, 观众年龄越大越容易关注这种类型的电视节目, 45-54岁观众所占比重最高, 是调解类节目的重度观众。[6]框架理论认为, 各种社会现象均可透过框架再现, 予以转变或改造, 框架使得社会价值成为可塑造的, 它就像聚光灯, 只强调事件某个面向, 让人着眼于该事件的符号及象征意义, 以致较少注意其他面向。电视调解类节目藉由框架来建构意义, 同时也影响受众解释社会事件的认知。

(一) 猎奇心理的媒介满足

从情节模式可以看到, 节目将矛盾和冲突点作为可以瞬间吸引观众关注视线的筹码加以提炼放置在节目最前面, 同时, 绝大多数的节目将调解陷入僵局当事双方处于矛盾最为激化的时间点处理成整个调解过程的高潮加以过分渲染。对特殊事件充满好奇、意欲一探究竟本是人正常的心理反应, 但是电视节目却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观众这种心理需求。个别节目为了迎合观众的猎奇心理, 刻意追求视觉刺激, 过度渲染调解中当事人的肢体、言语冲突, 让调解变成一场闹剧和表演, 不仅破坏了调解仪式该有的严肃性, 更将当事人变成电视节目的消费品。

电视节目在极力表现冲突事件的极端化、非常规化的同时, 给了受众一个极为方便的途径满足潜在的原本无法容易满足的猎奇心理, 以致无法分清此类电视节目在收视率的成功, 到底是由于节目外在所塑造的“服务于民”的社会形象, 还是节目在表达内容方式上的手法对受众低俗化的猎奇心理的迎合。

(二) 私人空间的随意侵入

围绕广大的女性受众群体为主要人物展开的调解活动越来越倾向于表现私人领域的日常生活, 以致家庭或者个人的最应该隐蔽的信息却暴露在更多人的视野之中。摄像头赤裸裸地记录了一幅怒气冲天从而毫不掩饰地指责对方的当事双方、围观的周围邻居窃窃私语饶有兴趣地评说的现实图景。电视节目肆意表现的他者生活, 直接提供给观众窥视的“后窗”, 使得原本由于地理和心理空间的存在而不可触及却又充满吸引力的他人生活近在眼前, 还可任意“指手画脚”、理所当然地评说。

电视调解类节目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边界的冲突和改变在促成观众窥视欲、好奇心满足的同时, 也模糊了道德界限:对私人空间的随意侵入变得司空见惯而不足以成为一种需要被指责和道德约束的行为, 观众只需要享受“媒体偷窥”[7]所带来的快感而不需要背负任何道德压力。

(三) 问题解决意识的淡漠

电视调解类节目提供给受众一个寻求帮助的途径的同时, 却也呈现了一种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节目的调解加以解决的假象。因为在现实中, 每一个矛盾都有其根深蒂固的原因, 特别是一些复杂多变的情感纠葛绝对不是一两期电视节目和一两个调解员就可以化解的。[8]节目中突出矛盾、设置事件的一波三折甚至使调解陷入僵局, 无非为了节目更具观看性, 因为最终绝大部分的纠纷都可以在节目最后得到圆满解决。在电视节目这种“涵化”功能下, 长期收看此种类型的电视节目的观众对事件的认知就会与电视所描绘的情形十分接近, 即任何冲突都可以通过电视节目的手段加以解决, 调解员是一种“英雄”人物一样的存在, 电视节目中的调解手法能切实地处理矛盾。于是, “90后闪婚又闪离”寻求调解类节目的帮助, “婆媳矛盾”被一再地搬上节目荧屏并最终欢乐收场, 观众已经丧失了自己解决问题、努力化解矛盾的心思, 开始依赖电视节目所描绘的世界, 但真实的电视调解的效果要比节目中表现的差距甚远。

三、结语

不可否认, 电视调解类节目有其存在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尤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人们的生活、情感压力激增, 需要这样的平台补偿心理的失衡或者作为情感宣泄的途径, 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介就可以采取任意的手段迎合受众低俗的心理需求。电视调解类节目若要真正实现其塑造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的“仪式”功能, 还必须在表现手法和内容设置上做出一定的改进, 比如平衡事件中当事人和调解员话语角色的比重, 让事件真实的面目成为连接内容的线索, 将“矛盾展示”让位于“矛盾解决”, 顾全事件中涉及到的所有人物的隐私权等。

注释

1[1]周立春.调解类节目的媒介生态学解读[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4) :78-79.

2[2]冯波.调解类节目“收视之道”解析[R].北京: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 2011 (7) :8-11.

3[3]张伟佳.优先解读模式下的高校教师形象建构[D].苏州:苏州大学, 2008.

4[4]陈霖, 陈一.事实的魔方[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1.

5[5]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6[6]方玲玲.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7[7]克雷·卡佛特.偷窥狂国家[M].林惠琪, 陈雅汝, 译.台北:台北商周出版公司, 2003:9.

篇7:新课程改革理论框架梳理解读

【关键词】二语习得;新媒体;理论框架;大学英语;教材出版

【作者单位】张弓,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一、二语习得理论解析

R.埃利斯在其编著的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一书中对二语习得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他认为语言学习并不是有意识的学习,是非主动性的,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潜移默化的习得。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母语和目的语言之间会形成另外一种语言,称为中介语,而学习者构建出来的中介语会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逐渐向目的语言靠近、转化。

1. 正迁移与负迁移

在母语外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目的语言的学习会受到母语不同程度的影响,该影响会形成两种完成相反的迁移,即正面促进作用和负面阻碍作用。当目的语言和母语相似、相近时,就会产生正面、积极的促进作用,此为正迁移;当目的语言与母语差异较大或者是相反时,就会形成负面消极的阻碍作用,此为负迁移。英语是一门以名词和介词为中心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其主要特点是重形合以及静态之美的体现;汉语则是以动词为中心,重意合,侧重体现动态之美,属于汉藏语系。从整体上分析,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很大不同,但从语言类型的角度分析,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例如两者都是“主谓宾”的语法结构,这明显有别于德语和日语的“主宾谓”结构。所以,英语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点就是如何充分发挥正面的积极促进作用,最大限度避免负面的消极影响,这也是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出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 “意义—形式”思维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形式主义教学模式为主,这种以词汇为基础、语法教授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习者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对二语习得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意义—形式”思维模式的转变最早在丹麦语言学著作《语法哲学》中就被提出,作者耶斯伯森认为语法的研究和描述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形态学”层面的“形式—意义”;另一方面是“句法学”层面的“意义—形式”。该理论在林语堂的《开明英文文法》以及李阳的《疯狂英语》中都有所体现。

3.新媒体对传统图书出版业的冲击

数字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图书出版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以往的生活习惯、阅读习惯以及思维习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的出版销售调查统计显示,美国媒体出版销售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图书销售,这对传统图书出版业来说是一个重大挑战,同时也是新的发展机遇。如今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出版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首先,内容是教材的灵魂,而传统教材内容编排过于模式化、陈旧化,有待改善;其次,传统教材载体过于单一,需要强化对新媒体的运用,提高数字化出版水平,并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服务;再次,传统教材出版和发行缺乏均衡性和规范性,虽然大学英语教材的出版如雨后春笋,但专业性的英语教材的研发和出版相对薄弱。当前,出版物的核心仍然局限于传统创意和内容。在未来的数字时代,在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的基础上,将传统出版理念和新兴载体进行有机结合会成为出版行业竞争的核心。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材的数字立体化出版

数字出版是一种新兴的出版产业,是对传统出版内容的整合和超越。数字出版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存储技术为基础,其内容、生产模式、运作流程、传播载体、阅读消费以及学习形态都体现数字化特点。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表现出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以及个性化等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应用二语习得理论实现大学英语教材的数字化、立体化出版发行是大学英语教材出版改革的重点。

1.实现排版内容的个性化服务

以往传统纸质出版物的排版模式都是固定不变的,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从头到尾难以明确重点和难点,也无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来选择难度合适的测试题,这样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数字出版实现排版内容的个性化服务,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通过计算机构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题库,编排个性化学习内容,制订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计划。

教材的设计研发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教材的选题和教材的编排,这两个方面需要考虑二语习得产生的正、负迁移影响。英语和汉语的相似之处可以形成正迁移影响,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而英语和汉语的相异之处却会形成负迁移影响,对学习产生消极阻碍作用。所以,教材的编排要重视这两个因素,无论是内容分类、排列次序还是难易程度,都要处理到位。例如对语法部分的编排,可以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听力和阅读可以结合词汇的难易程度来划分等级,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分段性学习,明确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2.形式编排模式的转变

以往的英语教材编排和英语教学主要围绕语法和词汇展开,这种机械的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容易使语言学习陷入瓶颈,亟须改革实施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思维模式。在大学英语教材的编排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意义—形式”的语言习得模式的转向:第一,基于考试大纲建立大规模的电子词汇库,改变以往按照拼音进行检索的编排模式,以“意义”为理论框架,把近义的词汇编排在一起,并进行简单辨析,有利于学生从核心词汇到边缘词汇的联想式记忆;第二,对单词的词根和词缀进行切分,并给予具体解析,详细介绍词根和词缀的意义、来源以及演变模式,这样有利于学生凭借画面感加强记忆;第三,改变以往的万能写作模板,万能模板虽然可以用来应付考试,但长此以往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这就需要在模板之外精选优秀的写作句式构建作文句式库,并按照句式的功能和意义来分类,学生通过对同一意义不同句式的反复理解、记忆和运用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3.加强行业专业英语教学的立体化开发

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材出版缺乏平衡性、标准性以及规范性。公共英语方面的教材出版种类很多,而高校在选用教材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有较大的随意性,且教材更换频繁,相比之下,行业专业英语教材的出版物种类较少。随着社会对英语应用能力要求的提高,很多高校纷纷增设物流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以及财经英语等专业,但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校很难找到适合的教材开展教学,很多情况下只能选择自行编写。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材的研发需要走出目前的困境,实现立体化开发模式,把英语教材的出版划分为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两个模块。基础英语模块以语言基础为主,让学生接触并掌握各种职场与涉外活动的语言交际。行业英语模块立足于基础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在本行业中的语言交际能力,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4.建立自主学习平台

自主学习平台是围绕语言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测试、辅导、评价以及交流的学习平台,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颠覆性改变。二语习得的关键在于自觉的、不间断的以及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重点在于语言的输出、评定以及信息反馈,这就体现了学习时间的碎片化特点,而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正好满足了这个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学习,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他们在自学平台上可以自由上传和下载学习资料,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习心得,也可以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讨论,或者是通过平台直接向教师请教。教师和专家对学生的疑问做出积极回应,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归类,找到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然后改进教学软件,完善教学视频。这些都体现了自学平台的互动性、实时性和共享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基于二语习得理论框架的大学英语教材出版需要考虑二语习得的正负迁移理论,实现“意义—形式”编排模式的转变,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推动教材出版改革向数字化、立体化网络出版发行方向发展。

[1]李容,黄微微. 二语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2]张根应. 二语习得理论对运用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的启示[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18).

[3]陈果.试析二语习得理论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文学教育(中), 2012(9).

[4]王琳.高校英语教学二语习得理论应用探微[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

[5]刘君璐. 二语习得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新西部(理论版),2013(8).

篇8:新课程改革理论框架梳理解读

1.1 大学体育课程研究现状

1.1.1 大学体育课程理念的趋同:“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终身体育”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转折的衔接点,是进行终身教育的关键时期,必须“以人为本”,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塑造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健康”的健全者。

1.1.2 大学体育课程内涵的探讨:大学体育课程要加强文化性和实践性

大学体育课程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它关系到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并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起核心指导作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对体育课程的定义是“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很多专家认为这还没有足够表达出大学体育课程的真正内涵,因为它没有表现出大学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大学体育课程的特点在于:(1)它是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2)它是多种教育的有机结合,具有鲜明实践性的教育。

1.1.3 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争议:部分体育课程目标明确,难以操作和量化

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在于对全国体育课程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里面的核心部分,即“五个领域目标”。五个领域目标就是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其中有三个是很难通过测量与评价。那么,目标不确定就难以操作,操作性不强如何体现科学性指导?

1.1.4 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实践:课程模式多样化,但难以适应新时期大学体育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模式的设置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伴随体育课程模式的变化,教学模式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势态。当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模式主要有:“大一统模式”、“二段式模式”、“俱乐部模式”和“三自主选项模式”。这些模式的产生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特定的时代背景,每种模式都有其优缺点,均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然而它们难以适应新时期大学体育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1.2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趋势[2,3,4,5,6,7]

1.2.1 大学体育课程的综合化

大学体育课程应在体质健康、个性完善、社会适应、社会公德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

1.2.2 研究型大学体育课程

大学体育课程在开放性、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实现学生在体育实践中主动地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2.3 大学体育课程的人文性

大学体育课程承担着传承及创造人类优秀体育文化的使命,传承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文化,还兼顾传承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和精神的领悟。在课程实施中要重视体育的文化内涵和体育的精神内涵,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1.2.4 大学体育课程的过渡性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转折的衔接点,是进行终身教育的关键时期,课内获得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课外体育参与是形成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关键。因此,大学体育课程应不仅局限于体育课堂内的教学,还应包括课外体育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和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1.3 对大学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

通过以上综述,我们认为大学体育课程是以传承和创造人类优秀体育文化为主要方式,以科学的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高校体育课内课外锻炼为主要实践平台,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文化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必修课程。

2 三亚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体育课程是我校311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从目前三亚学院大学体育课程发展实践来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落后于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

2.1 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校大学体育教学理念严重偏离了学校的价值导向,忽视了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的调适作用和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仍以竞技体育为教材,以技术教学为核心;教学方法以“传习式”、“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评价。体育选修课开设以竞技项目为主,缺乏体育文化和体育健身知识类的选修课程,如:奥林匹克文化、健康促进等此类课程,很难形成对体育课程的有益补充。

2.2 校园体育文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社团活动是打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重要平台。我校每年都举办田径运动会和各项球类比赛,2010年把田径运动会改为体育欢乐节,开始集中举办各项体育竞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外体育活动目的不明确,为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脱离了育人这个核心;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较为松散,没有形成固定的结构,缺乏连贯性;课外体育竞赛项目举办时间较为集中,在同年12月,一个月内要举办十多项竞赛,而全年的其它月份没有任何大型的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普及型和参与性不强,学生受益面很小;体育社团活动开展得比较少。

2.3 体育场馆保障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体育场馆设施是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虽然我校每年对体育场馆设施都有较大的投入,但跟不上学校招生规模的速度,现有的场地要满足两万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有些捉肘见襟,另外在体育场馆的调配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学校一些的大型活动经常占用体育场馆,使得本来就不足场馆设施又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

3 三亚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框架体系设计

3.1 三亚学院育人理念和价值导向

(1)引导学生践行“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2)搭建和营造各种平台、机制、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愉快学习、自主成长”。(3)引导学生学会上岗、上梯阶的竞争策略,培养学生受社会欢迎、有社会责任担当的综合竞争能力。(4)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融理论、能力、素质为一体的专业知识体系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体系;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着眼于行动力(解决问题)的形成。在课程教学中,以“311”的课程模式突出人才培养规格,在课堂内外全方位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具有五个基本素养(工具、专业、人文、人格、行动力),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五种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3.2 三亚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理念设计

在突出“健康第一”的前提下,以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为核心,注重体育课程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最终实现“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使命。

3.3 三亚学院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基本框架设计

在三亚学院体育课程理念指导下,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大学体育课程进行改革。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实现人的身体、心理、人格、素质、能力协调发展,这需要通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校园体育文化熏陶和体育人文通识教育等环节来实现。

第一,实行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在充分调查学生项目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各单项体育俱乐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不同的运动水平层次,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运动兴趣,使学生主动认识和参与该项运动,并不断体会该项目的人文内涵,进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逐步从中获得成功感和愉悦感,达到自觉坚持锻炼,最终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第二,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在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基础上,组织不同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竞赛和运动队训练,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给体育骨干和学生创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体验各项目的文化内涵。以体育欢乐节赛事为核心、以传统的“中国体育节”为基础打造“月月精品赛事”,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人人爱锻炼的氛围,让学生真正体验“年年奥运、天天健身、愉快学习、自主成长”的体育文化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主动参与锻炼的习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让生命更加强大、更加活力,让生活更加多彩、更加幸福。”

第三,实施体育人文通识教育。大学体育课程承担着传承及创造人类优秀体育文化的使命,传承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竞争文化,还兼顾传承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和精神的领悟。开发体育人文通识课程资源,实施体育人文通识教育,将健全人格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生存技能教育与体育技能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体育(人文)教育对培养人格品行、精神素养的功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四,促进大学体育特色教材体系的开发。在这次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适合我们这次教学改革理念的教材体系目前还处于空白,创建体育俱乐部教学体系的初级、中级、高级教材和体育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教材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同时通过不断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化水平。

第五,实现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保障与合理调配。体育俱乐部教学、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体育欢乐节、中国体育节、课外锻炼体系、课外竞赛体系、体育社团、运动队训练等)、场馆对外开放等对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利用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实现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合理调配,它是保证这次教学改革的一个关键。

3.4 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与实践、体育人文通识课程体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体育俱乐部教学特色教材建设、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保障与合理调配。

3.5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拟重点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确立三亚学院体育课程观和课程指导思想与课程理念、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体系构建、三亚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模式的构建及支撑体系、体育人文通识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体育俱乐部教学特色教材体系设计、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保障与调配。

4 结语

三亚学院大学体育改革框架体系是在认识了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校大学体育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导向的基础上而设计的。

在理论上,将培养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素质、人格发展、组织协调能力及适应现代社会的应变能力等融入到体育教育的全过程,利用高校体育俱乐部课内、课外大课堂,以健康人格和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体育(人文)教育对培养人格品行、精神素养的功能,引导学生做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有创新精神的人。

在实践上,以生存技能和终身锻炼技能为基础,课内俱乐部教学为龙头,课外俱乐部锻炼(课外参与、运动训练)为主要载体,体育人文通识教育选修为辅助,通过体育场馆器材的合理调配,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

摘要:文章从当前大学体育改革的现状和趋势出发,提出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新理解;总结三亚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三亚学院育人理念和价值导向,设计三亚学院体育课程理念,进而构建三亚学院的体育课程改革框架体系。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框架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体艺(2002)13号.

[2]郝光安.人文教育观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81-84.

[3]张庆新,毛振明.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期)成果与位置评估[J].2008(11):86-89.

[4]刘昕.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与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1529-1532.

[5]王宗平.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整合与运作[J].体育与科学,2002(3):72-74.

[6]江宇.从心理学视角论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技能目标的价值定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92-94.

篇9:初中地理新课程的框架结构

“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口号或者任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提出。但是直到21世纪初,“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李岗清)。素质教育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很复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还没有能够构建一套完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全新课程体系。现行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选拔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等等。因此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设计,毫于疑问,必须以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首要任务。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反应地理科学的发展,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就必须构建与此相适应的初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初中地理教育的使命”,同时也是构建初中地理新课程的重要背景。

二、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1.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定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大背景下产生的,地理课程总目标的定位是:“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为了体现目标的“层次性”,除了课程的总目标外,还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领域的分目标。

2.初中地理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教材编写必须以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为指导思想,体现地理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内容标准”的要求,为实现课程目标提供基本的教学材料,来自实验区的反映表明:新教材受到普遍好评与欢迎,尽管它们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在新地理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具有清新扑面的改革风格。

三、初中地理的框架结构

1.合理的知识结构,教材都在努力追求新的编写结构,而不是全盘照搬与简单图解课程标准的内容程序,教材结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地理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2.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3.尊重学生的实际生活。

4.突出探究活动。

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内容结构弹性化。

教材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必须具有一定的变通性,课程结构的“弹性” 是针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经济、文化状况千差万别,新的地理教材内容编排要充分考虑到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差异性,尊重学校,教师采用适合于当地条件的教学容量和模式,允许地理教学的实施弹性化。

上一篇: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作文下一篇:国画教学计划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