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建筑施工规范目录

2024-07-20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目录(精选6篇)

篇1:现行建筑施工规范目录

现行施工规范规程

JGJ33-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版2012年11月1日实施; GB50201-2012《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12年8月1日实施; JGJ/T261-2011《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82-20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

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GB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2012年8月1日实施;、JG/T340-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用锚固胶》;

CJJ/T165-2011《建筑排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2012年8月1日实施;

GB50656-20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2012年8月1日实施;

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JGJ/T10-2011 《混凝土泵运施工技术规程》;

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012年8月1日实施;

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720-201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JGJ242-2011《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241-2011《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T291-2011 《建筑用于砌筑和抹灰干混砂浆》;

GB50194-199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JGJ46-2005《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203-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JJ/T155-2011《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JGJ/T238-2011《砼基层喷浆处理技术规程》;

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6-2011《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GB50011-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204-2002《砼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版)

CJJ/T29-2010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技术规程》;

GB50628-2010《钢管砼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215-2010《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验安全收技术规程》; GB50606-2010《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

JGJ/T233-2010《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GB/T50107-2010《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JGJ196-2010《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除安全技术规程》; JGJ/T187-2009《塔式起重机砼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GB50208-2011《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技术规程》;

篇2:现行建筑施工规范目录

注意:本目录依据的是我社2005年9月出版的《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大全》

规范名称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

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规范名称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砌体基本力学性能实验方法标准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年版)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木结构设计规范

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规范编号 GB 50003-2001

GBJ 129-90

JGJ/T 14-2004

JGJ 137-2001

GB/T50315-2000

GB 50005-2003

GB/T 50329-2002

2-7-1

2-6-1

有效

2-5-1

局部修订

2-4-1

有效

2-3-1

有效

2-2-1

有效

原书页码

2-1-1

有效 变更情况 有效

规范编号 GB 50068-2001

GB 50153-92

GB/T 50083-97

GBJ 2-86

GB/T50001-2001

GB/T 50105-2001

GB 50009-2001

GB/T 50279-98

JGJ/T 97-95

GB/T 50344-2004

1-10-1

1-9-1

有效

1-8-1

有效

1-7-1

有效

1-6-1

局部修订

1-5-1

有效

1-4-1

有效

1-3-1

有效

1-2-1

有效

原书页码

1-1-1

有效 变更情况 有效 钢结构设计规范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规范名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设计规程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

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V形折板屋盖设计与施工规程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GB 50017-2003

GB 50018-2002

JGJ 7-91

JGJ 61-2003

2-8-1

2-9-1

2-10-1

2-11-1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规范编号 GB 50010-2002

JGJ 95-2003

JGJ 115-97

JGJ 99-98

JGJ 12-99

JGJ 114-2003

GB 50152-92

GBJ 130-90

JGJ 138-2001

JGJ/T 22-98

JGJ 3-2002

JGJ 1-91

JGJ 20-84

JGJ/T 21-93

GB 50345-2004

JGJ 19-92

JGJ 92-2004

原书页码

3-1-1 3-2-1 3-3-1 3-4-1 3-5-1 3-6-1 3-7-1 3-8-1 3-9-1 3-10-1 3-11-1 3-12-1 3-13-1 3-14-1 3-15-1 3-16-1 3-17-1

变更情况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全面修订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规范名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复合载体夯扩桩设计规程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

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规范名称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JGJ 145-2004

3-18-1

有效

规范编号 GB 50007-2002

JGJ 94-94

JGJ/T 135-2001

JGJ 6-99

JGJ 120-99

GBJ 112-87

GB 50025-2004

JGJ 118-98

GB 50021-2001

JGJ 72-2004

JGJ 83-91

GB 50324-2001

GB/T 50123-1999

GB/T 50266-99

JGJ 79-2002

GB 50330-2002

原书页码

4-1-1 4-2-1 4-3-1 4-4-1 4-5-1 4-6-1 4-7-1 4-8-1 4-9-1 4-10-1 4-11-1 4-12-1 4-13-1 4-14-1 4-15-1 4-16-1

变更情况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规范编号 GBJ 135-90

原书页码

5-1-1

变更情况 全面修订 烟囱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

架空索道工程技术规范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电视塔结构设计规范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2003年版)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规范名称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2004年版)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GB 50051-2002

GB 50077-2003

GBJ 127-89

GB 50069-2002

GB 50332-2002

GB 50342-2003

GB50038-94

JGJ 102-2003

JGJ 133-2001

5-2-1

5-3-1

5-4-1

5-5-1

5-6-1

5-7-1

5-8-1

5-9-1

5-10-1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规范编号 GB 50011-2001

GB 50191-93

GB 50267-97

JGJ 140-2004

GB 50223-2004

GB 50023-95

GBJ 117-88

JGJ 125-99

JGJ/T 8-97

JGJ 106-2003

JGJ/T 23-2001

JGJ/T 136-2001

原书页码

6-1-1 6-2-1 6-3-1 6-4-1 6-5-1 6-6-1 6-7-1 6-8-1 6-9-1 6-10-1 6-11-1 6-12-1

变更情况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T 50269-97

GBJ 144-90

GB 50292-1999

JGJ 116-98

JGJ 123-2000

GBJ 43-82

GB 50032-2003

6-13-1 6-14-1 6-15-1 6-16-1 6-17-1 6-18-1 6-19-1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有效

篇3:现行建筑施工规范目录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上承担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 很多国家都要求用美国的规范设计, 因此学习美国的规范对我国的设计人员越来越重要。在美国没有统一的结构设计规范, 比较流行的是国家指导性规范ASCE 7系列和一些地方性规范, 比如UBC系列 (使用于西部地区) 、NBC系列 (使用于东北部地区) 和SBC系列 (使用于中南部地区) 。除了这些系统的规范集还有一些专门的结构规范, 比如混凝土结构规范ACI。此外对抗震设计, 美国还有一部技术指南性文件NEHRP (National Earthquake Hazards Reduction Program) 。ASCE 7采纳了NEHRP第一版的很多建议, NBC和SBC主要采用了ASCE 7中的建议性条文。2000年, UBC, NBC与SBC三本规范的编制机构成立了国际规范协会ICC (International Code Council) , 出版了以ASCE为基础的IBC 2000, 以取代UBC, SBC和NBC等规范, 使美国的新建建筑规范达到统一。从以上规范的历史渊源来看, ASCE, NEHRP, NBC和SBC以及IBC彼此接近, 而NBC, SBC和IBC就是建立在ASCE 7基础上, 其很多条文都指向了ASCE 7。UBC相对独立。在涉外工程中, ASCE, IBC和UBC用得比较多, 通过实例分析这三本美国规范[1~3]与中国抗震规范[4]在制定目标和技术细节方面的异同, 可为涉外工程设计参考。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 设计原则

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 (GB 50010-2010) 和美国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规范 (ACI 318-05) 及条文说明 (ACI 318R-05)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Concrete (ACI 318-05) and Commentary (ACI 318R-05) ]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我国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以可靠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 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而美国规范是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 采用的设计表达式也没有分项系数。从整体上说美国的结构混凝土设计所用的可靠度表达方式与我国规范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但在设计用荷载和设计用材料强度的取值水准上以及可靠度的表达方式上与我国规范有不可忽视的区别。

2. 荷载

ACI规范中的恒荷载是指那些在结构使用期限内, 其值不变和位置固定的荷载, 相当于我国规范中的永久荷载。通常恒荷载的主要部分是结构自身的重量。恒荷载可根据结构的设计形状、尺寸和材料密度进行精确计算。对于楼盖填充物、楼板面层和顶棚抹灰等一般计入恒荷载, 还要考虑管道和灯具的悬吊荷载。

三、抗震设计规范

1. 设防目标

UBC1997抗震设防目标是“避免结构倒塌和人身伤亡”, 采用单一的设防水准, 即以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作用, 地震设计重现期为475年, 作为基准设防地震作用。IBC 2000的抗震目标是“每个结构和结构部分, 包括永远附在结构上的非结构组件、结构支撑物和附属结构都要设计并建为可抵抗ASCE7所指地震移动产生的效应”, 而ASCE7的抗震目标是“为设计、建造抗震建筑提供参考标准”。其地震设计重现期是50年内超越概率2%的地震作用, 重现期为2500年, 作为基准设防地震作用。但在具体计算时, 相应加速度需乘2/3的系数。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是“三水准设防目标”, 即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 分别对应于以50年超越概率63%, 10%和2%~3%的地震作用。以下是三本规范设防水准及目标对比。

2. 场地分类

场地是决定地震作用的一个关键因素。按照场地土的剪切波速, GB50011—2010将场地土分为Ⅰ~Ⅳ四类, UBC将场地分为SA~SF五类, 相应于IBC的A~F五类。表2中是其对应关系。IBC, ASCE7和UBC均指“如果场地的土壤特性具体信息不充分, 不能确定场地的级别, 则划分其为D类场地”。

3. 地震反应谱曲线的确定

GB50011—2010根据全国各地地震烈度的不同, 把全国分为6, 7, 8, 9度四个设防烈度区, 并把地震分为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两个水平, 给出相应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并按近远震, 分为三个地震设计组, 和场地类别结合, 给出特征周期Tg。根据αmax和Tg给出反应谱曲线。和GB50011—2010的思路相同, UBC将全美国各地按照其烈度不同, 分为5个区, 按烈度从小到大依次为0度区、1度区、2A度区、2B度区、3度区和4度区。对应不同的震区, 有不同的震区影响系数Z。对应不同的Z值和地基土性质, 给出了不同的地震力系数Cv和Ca。按UBC, 北京属3度区。

四、结语

(1) ACI 318-05与GB 50010-2010都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中, 两本规范对同一种受力状态截面的基本假定是一致的, 但是, ACI 318-05针对不同受力状态的截面用不同的名义承载力折减系数 (抗分项系数) 进行承载力计算, 而GB 50010-2010对一种材料 (混凝土或钢筋) 采用单一的材料分项系数进行不同受力状态的承载力计算。这是造成两本规范配筋量差异的重要原因。 (2) 在两国规范中, 除住宅、教室楼面活荷载较接近外, 其余建筑的楼面活荷载取值, 美国都比我国偏大。 (3) 中美两国在钢材和混凝土的品种、强度取值、构造措施、单位制式以及荷载的取值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而在进行两国规范比较时, 不可简单类比, 需要进行全面关系转换, 才可得到真实结果。 (4) UBC也充分考虑了场地地基土性质的不同, 其对近震的影响, 作了增大的保守处理。 (5) 因为荷载取值的不同 (比如荷载分项系数取值不同) , 计算方法的差别, IBC, UBC以及GB50011—2010计算结果不具有量的可比性, 当取同一重力荷载代表值后, 按美国两本规范IBC和UBC计算的基底剪力都比GB50011—2010的大。 (6) 美国抗震设计规范在地震作用弹性分析下的安全度水平较高, 包括更可靠细致的定量化地震动参数、对场地影响的更详细考虑、更大的弹性反应谱取值、使用超过“中震”的设计地震等;而在计算设计地震作用时, 采用了更大的反应修正系数, 相对中国规范进行了更大的折减;在抗震措施上, 尽管美国规范要求更高的延性水平, 但除少数项目外, 多数措施实际与中国规范相当。 (7) 两国的规范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但在各自国家环境下都处于结构专业的领先水平, 由于本人知识和理论水平及研究时间有限, 希望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专家能结合两国规范的优点研发出更利于当今社会建筑结构设计的指南。

参考文献

[1]美国混凝土学会 (ACI) 318委员会著, 张川, 白绍良, 钱觉时译.美国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规范 (ACI318-05) 及条文说明 (ACI318R-05) [M].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

[2]GB50010-2010, 中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篇4:美国现行课程标准规范探析

摘 要:自20世纪末美国掀起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运动以来,成就组织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课程标准规范体系,它彰显了目标导向的课程评价理论,建构了一致性绩效问责机制,创建了学校、社会、家庭间和谐的育人环境,为美国课程改革运动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美国 课程标准规范 核心指标 特点

课程标准是国家(地区或学校)开发、管理课程的基础,也是编写教材、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评估及考试评价的重要依据,因此,各国极其重视课程标准的开发与评价工作。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2014年教育部《关于成立第二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的通知》首要职责规定:组织研究制订各学科课程标准,组织审议并提出审议意见。因此,切实完善各级各类课程标准成为当务之急。20世纪末,美国掀起了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运动,开发了主要学科的课程标准200多种,次标准达3093个。成就组织(Achieve)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课程标准规范体系,长期对各州课程标准进行评价,取得了显著成绩,非常值得借鉴。

一、课程标准规范内涵

在美国,课程标准是为保证让所有学生享受均等的教育机会,并达到高质量的学业标准而制定的纲领性文件,各级课程标准一般由课程内容标准、学习机会标准、表现标准和绩效问责标准构成。

课程标准规范是指规范课程标准的准则或尺度,它具体描述了理想的课程标准在形式、内容、呈现方式、实现目标等方面应该具备的特征,目的是以此为依据对各级各类课程标准及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规范、引导,以保证这些课程标准的高质量、一致性,从而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在美国,由于采用地方分权制教育管理体制,联邦政府没有直接领导和管理教育的权利,国家并没有统一的关于有效的课程标准的规定,一些较有影响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如成就组织等提出了课程标准规范,并以此为基准对各州课程标准进行评价。这些工作对美国教育目标的实现、课程标准运动的推进、各州课程标准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产生背景

美国课程标准规范的产生是随着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运动而兴起的。美国教育部统计显示,20世纪70年代,美国中学开设的课程门类超过2100门[1]。在课程庞杂和课程指导乏力的背景下,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公布的《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中列举的美国教育存在的一系列“危机指标”表明,美国公立教育学生成绩平庸,教育质量低下。而这些问题又主要是美国地方分权的管理体制以及传统的生活适应教育观念影响的结果。因此,他们认为,只有加大投入,确立共同的核心课程,颁布各门核心课程统一的课程标准才能解决这些问题[2]。在这种形势下,具有导向性的全国及地方性课程标准陆续出台,到2003年,美国50个州全部都制定了核心科目课程标准。

随着全国性课程标准及各州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因各州的情况不一、标准编写人员的水平差异等因素,各州课程标准质量良莠不齐,出现了诸多问题。统计显示,到1998年,只有12个州的课程标准达到B等级以上,近三分之二的州举行的测试与课程标准不一致[3]。同时,全国标准与各州标准间出现矛盾甚至是冲突亦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各级课程标准进行统一要求,因此,制定课程标准规范并据此对各州的课程标准进行评价成为推动美国课程改革运动的必然选择。

三、课程标准规范核心指标

1.内容标准规范

课程内容标准界定了各个学科中期望学生学习什么,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对一般的、抽象的教育目标进行了具体说明。成就组织对各州如何制订高质量的内容标准提出了以下要求:第一,标准应涵盖核心学术科目的基本内容,应该反映各核心科目的内在学术价值及实际应用价值,还应该吸纳各学科领域达成共识的核心知识。第二,标准必须是严格的,且应该在知识与技能间寻找平衡点,要为学生继续接受教育或就业做好准备。第三,标准在制订过程中应该征求行业企业人士、普通民众、家长意见,赢得公众的支持。第四,课程内容标准不应有体现情感、态度的内容。第五,标准应相互衔接且按年级纵向递进编排,同时要重视各学科间的横向联接,以保证标准的连贯性和整合性。第六,标准在呈现时应该是清晰的,语言必须通俗易懂,以便让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教育内容、明确教育目标。第七,标准应该具有可检测性和可操作性,即标准内容能够被评价且评价结果应易于传递给学生、教师、家长及公众。第八,标准应重点突出。内容标准应该对各类知识和技能做出筛选,筛选应以与学生下一阶段学习密切相关的核心知识及技能为依据。高质量内容标准应该对各年级都用到的知识和技能优先编排,应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做出明确的选择。

2.学习机会标准规范

学习机会标准指用来衡量教育体系的各级机构(学校、地方和州教育机构)为所有学生的学习达到全国或州内容标准中的要求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实践条件是否充分及其质量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成就组织主要从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及教师发展规范两方面对各州的学习机会标准进行规范。首先,各学校应该同教材编写者、其他学校、学区,甚至其他州一起研发基于内容标准的课程资源。各州教育官员也应该与教师、校长、课程专家等一起开发与内容标准一致的教科书及其他教学材料。其次,高质量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各州应将有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各种核心领域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所有教师,并以标准驱动,引入长效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表现标准规范

表现标准表达了为实现各项内容标准期望学生展示的知识掌握和技能熟练程度,它回答了关于质量和程度的问题。成就组织从两方面对各州表现标准进行规范和评价。首先,要建构有效表现标准。在美国,除教育机构外,一些中介公司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评价,因此,成就组织要求各州或评价公司在实施教学评价前,必须建构有效的表现标准。在来源方面,考察内容要对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种族的同学都是“公平的”;在认知要求层次方面,要根据内容标准明晰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判断等不同的认知层次;在程度方面,评估者要依据内容标准来评估表现标准中所要求的难度是否与该年级学生相适应;在均衡与范围方面,主要考察内容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表现标准中是否被强调及强调的程度是否恰当。其次,表现标准与内容标准的相关程度。各州想了解学生是否达到了内容标准,那就必须确保其组织的评估是以内容标准为基准的。根据表现标准与内容标准的相关程度,评价者将其分为四类:不相关、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相关、高度相关,只有达到“相关”程度的表现标准才能保证评估的有效性。

4.绩效问责标准规范

绩效问责标准是建立在与内容标准相一致的评价规范的基础上,规定如何依据评价结果对相关责任者实施奖罚的标准。为了确保绩效问责制的有效实施,成就组织从评价规范和绩效问责规范两个方面对各州绩效问责标准进行评价。第一,要做到评价规范。学校的使命就是为所有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就业、成为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首先,各州应该帮助学校、教师在核心科目统一实施标准引导的样板考试,让教师知道应该检测什么、如何制定与标准一致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其次,各州应依据评价情况建立高质量的数据评价系统,对每个学生各年级的学业情况进行跟踪,以便有效实施绩效问责制、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最后,各州应及时公开评价结果,有效性要求各州开展的全州范围内的考试应该及时公布、有效利用。第二,实施有效绩效问责。首先,各州应制定科学的绩效问责标准。各州在制定绩效问责标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强调对所有学生都要有高期望,并为每个孩子提高学业成绩提供成功的机会;细化标准,明定责权;设立多项问责指标。其次,基于绩效标准的问责是教育领域达成卓越、实现公平目标的基石。最后,政策制定者应该向薄弱学校、学困生提供技术支持。

四、特点探析

1.彰显目标导向课程评价理论

成就组织制订的课程标准规范彰显了目标导向的课程评价理论。从评价框架看,成就组织课程标准规范分为四个部分,这就构建了一个循环的达成课程内容标准框架图(图1)。这四个方面符合“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也构成了一个促进课程健康发展的有机体,从而达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从具体内容看,规范强调课程标准应该是循序渐进、相互衔接、一致的、连贯的、整合的,其目的是重视各学科内容的横向、纵向的联系及完整性,这与泰勒理论提出的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三个基本指导标准相契合。这些是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运动的需要,也正是成就组织制定课程标准规范追求的核心评价理念。

图1 达成课程内容标准框架图

2.建构一致性绩效问责机制

课程标准规范强调在依据内容标准、学习机会标准及学生表现标准的基础上规范教学评价,在进行有效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实施绩效问责。规范为课程标准建构的“金字塔”形的绩效问责体系图(图2)正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金字塔的底部是按照规范要求经过选择的内容标准,以及为达成内容标准所提供的教学资源;金字塔的中部是以内容标准和学习机会标准为基础呈现的表现标准;顶部是以改善所有学生学业成绩为目的的绩效问责标准。内容标准强调知识的种类和范围,学习机会标准重视资源的匹配程度,评价标准重视知识的相关性、均衡性。通过有效教学评价、建立多元的绩效问责标准,实施以学校为基础的问责制,从而推进教育公平,保障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由此可见,绩效问责是从教育输入向教育产出转变的重要举措,这样,学校品质的决定因素不再只是教学设施等输入因素,而是根据学生及学校取得的成就、达到目标的情况来对学校进行评价。

图2 绩效问责体系图

3.创建学校、社会、家庭间和谐的育人环境

课程标准规范中要求公众、行业企业、家长、教师、学生、课程评估和开发者参与到课程改革运动中来,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以便更好地发挥教育合力。在课程内容及学习机会标准开发阶段,规范要求吸纳各利益相关群体参与开发,倡导充分挖掘行业企业、家庭、社会课程资源,为学校教育提供更宽广的平台,并将表现标准视为指导开发者编制教材、家长辅导、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路标,规定各州制定清晰、科学的表现标准,通过详细描述、范例、评分细则、评注等多种途径帮助家长及其他相关者理解、运用表现标准。实施评估后,规范要求各州、学区及学校应利用网络平台等途径及时向家长、公众等公开评估结果,保证透明度并有效利用,从而让更多关心课程改革的人充分享有知情权,以便积极为教育改革献计献策。同时,积极倡导通过学校日、学校父母公约、校企合作等形式促进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为了推进高质量的绩效问责,他们要求各州应该让学生、家长、教师、管理者及公众深入理解绩效问责标准,让他们拥有行使择校、参加各种假日学校的权利。各州也为绩效问责提供额外资金援助以保证附加教育服务的正常开展。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课程标准制订、修订及完善工作,综合美国课程标准规范产生的背景、规范文本的指标体系以及规范所彰显的突出特点,我国应从建立课程标准规范体系着手,加强课程标准建设;构建有效的绩效问责机制,实施与课程内容标准相一致的教育问责制;发挥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家庭间的教育合力,实现多位一体的整体化教育格局,从而建立有效课程标准,推动各阶段教育改革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RvitchD.(2000).National Standards in American Education: A Citizen's Guide. Washington,DC:Brooking Institute.p37.

[2] 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美国卷1~4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Making Standards Matter 1999 [EB/OL] http://www.aft.org/pubs-reports/downloads/teachers/policy11.

pdf-77.6KB.2014-7-8.

篇5:现行建筑施工规范目录

详细介绍: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SL 49-94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SL 49-94 条文说明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SL 47-94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SL 47-94

条文说明

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 SL 76-94

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 SL 76-94 条文说明

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 168-96

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 168-96 条文说明

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 SL172-96

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 SL172-96 条文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SL 174-96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范墙施工技术规范 SL 174-96

条文说明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 176-199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试行)SL 176-1996

条文说明

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规程 SL 193-97

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规程 SL 193-97 条文说明

泵站设计规范 GB/T 50265-97

泵站设计规范 GB/T 50265-97条文说明

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旆工合同条件(1997年版)

堤坊工程施工规范 SL 260-98

堤坊工程施工规范 SL 260-98 条文说明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 223-1999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 223-1999 条文说明

泵站施工规范 SL 234-1999

泵站施工规范 SL 234-1999条文说明

篇6:现行建筑施工规范目录

一、基础类 1.1 GB3100-93 国际单位制及应用 1.2 GB3101-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1.3 GBJ1-86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1.4 GBJ144-8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 1.5 GBJ155-9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1.6 CJJ55-93 供热术语标准 1.7 CJJ65-95 环境卫生术语标准 1.8 GB140-59 输送液体与气体管道的规定代号 1.9 GB4270-84 热工图形符号与文字说明 1.10 GB4457-84 至 GB4640-84 机械制图 1.11 GB11943-89 锅炉制图 1.12 GB50178-93 建筑气候区划标准 1.13 JGJ35-87 建筑气象参数标准 1.14 JGJ37-87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15 GBJ300-88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1.16 GB/T16732-97 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计量单位及符号 1.17 GB/T16803-97 采暖、通风、空调、净化术语

二、暖通空调一般设计规范 2.1 GBJ19-8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2.2 GB50028-9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2.3 GB50176-93 民用建筑热共设计规范 2.4 GB50189-93 旅游宾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 2.5 GB50264-97 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2.6 JGJ26-95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2.7 CJJ34-90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2.8 GB4272-9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2.9 GB8175-87 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 2.10 GB11790-89 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

三、住宅及公共建筑类

3.1 GB50038-94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3.2 GBJ96-86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3.3 GBJ99-87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3.4 GB50157-92 地下铁道设计规范 3.5 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3.6 GB50226-95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 3.7 JGJ25-86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3.8 JGJ36-87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3.9 JGJ38-97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3.10 JGJ39-87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3.11 JGJ40-87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 3.12 JGJ41-87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 3.13 JGJ48-88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3.14 JGJ49-88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3.15 JGJ57-88 剧场

建筑设计规范 3.16 JGJ58-88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3.17 JGJ60-89 公共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 3.18 JGJ62-90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3.19 JGJ64-89 饮食建筑设计规范 3.20 JGJ66-91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3.21 JGJ67-89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3.22 JGJ86-92 港口建筑设计规范 3.23 JGJ91-93 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四、专门工程建筑类.4.1 GBJ29-90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4.2 GB50030-91 氧气站设计规范 4.3 GB50031-91 乙炔站设计规范 4.4 GB50041-92 锅炉房设计规范 4.5 GB50049-94 小型火力发电站设计规范 4.6 GB50053-94 10 千伏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4.7 GB50095-92 35~110 千伏变电所设计规范 4.8 GBJ71-84 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 4.9 GBJ72-84 冷库设计规范 4.10 GBJ73-84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4.11 GBJ74-84 石油库设计规范(修订本)4.12 GB50156-92 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 4.13 GB50177-93 氢氧站设计规范 4.14 GB50195-93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 4.15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五、工程设计防火类 5.1 5.2 5.3 5.4 5.5 5.6 5.7 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997 年版)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J89-85 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 GBJ98-87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1997 年局部修订条文)GB50154-92 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 GB50161-92 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

六、施工验收及质量检验评定类

6.1 GBJ66-84 制冷设备及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2 GBJ94-86 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6.3 GBJ126-89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4 GB50184-93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5 GB50185-93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检验评定标准 6.6 TJ231(五)-7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五册压缩机,风机,泵,空气分离设备 安装 6.7 GB50253-97 工业金属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8 GBJ236-82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9 GBJ242-82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10 GB50243-9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11 GB50252-94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6.12 GBJ302-88 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13 GBJ304-88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14 TJ307-77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工业管道安装工程)6.15 JGJ71-9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6.16 CJJ28-89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17 CJJ33-89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18 CJJ38-90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19 CJJ63-95 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6.20 GB8174-87 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 6.21 GB6168-85 层流洁净工作台检验标准

七、环境保护、劳动卫生与安全类 7.1 GBJ4-7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7.2 TJ8

J8-74 放射性防护规定(试行)7.3 TJ36-6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7.4 GBJ87-85 工业企业噪音控制设计规范 7.5 GBJ122-88 工业企业噪音测量规范 7.6 GB1576-85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 7.7 GB3095-8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7.8 GB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 7.9 GB3222-82 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 7.10 GB3869-83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7.11 GB4129-84 标准噪声源 7.12 GB5468-91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7.13 GB5701-85 室内空调至适温度 7.14 GB6919-86 空气质量 词汇 7.15 GB6921-86 大气飘尘浓度测试方法 7.16 GB9670-88 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 7.17 GB13271-9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7.18 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7.19 GB/T14623-93 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测量方法 7.20 GB/T15190-94 城市区域环境噪音适用区划分技术范围

上一篇:小学老师自我评价该怎么写下一篇:2011年乡镇纪委班子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