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2

2024-07-04

心理发展与教育2(共8篇)

篇1:心理发展与教育2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生心理的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个体差异性。

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中学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心理发展特点:半成熟、半幼稚,这一时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二)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心理发展特点:这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一)学习准备(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二)关键期:关键期的研究始于洛伦兹对动物行为发展规律的研究。对教学的要求: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一关键期,也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岁左右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 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出现了客体永恒性(9—12个月)。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2、前运算阶段(2~7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出现了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儿童的直觉思维表现出集中化、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化倾向。该阶段的儿童往往表现出泛灵论倾向。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所谓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儿童是通过可逆推理、两维互补和恒等性推理等思维形式获得守恒概念的。还具有分类和序列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在这个阶段个体的认知已经超越现实而无须以具体的事物为中介。(归纳概括、假设推理)①命题之间关系②假设—演绎推理③抽象逻辑思维④可逆与补偿⑤思维的灵活性。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

1、强调社会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2、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借助于语言等符号系统不断内化的结果(内化是指个体将外在的事物或他人的心智运作转变成自己内在的表征。认知发展遵循“社会语言-自我语言-内部语言”的路线)。

3、学习应促进儿童的发展,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一)中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 :

1、观察事物的自觉性逐步增强。

2、观察的持久性也不断增强。

3、观察事物的精确度不断提高。

4、观察事物细节的感受性逐渐增强。

5、观察事物的概括性明显发展。初中二年级是学生观察概括性发展的转折点。

6、观察事物的方法不断完善。(二)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青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是人生中记忆力的“最佳时期”,达到了记忆的“高峰”。1.有意识记随目的性增加而迅速发展。2.意义识记能力不断提高。3.抽象记忆有较快发展。(三)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初二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

●人格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是人格发展理论的两位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1.婴儿期(0~1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形成信任感,2.幼儿期(1~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3.儿童早期(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4.儿童晚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5.青少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6.青年期(18~24)亲密感对孤独感。基本任务是形成亲密感。7.成人期(24~65)繁殖感对停滞感。8.老年期(65岁~死亡)自我整合对绝望感。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对教学的作用: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任型、威信型和忽视型四种教养模式。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3.同辈群体

健康人格的建构:

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统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社会的统合。

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实践活动的统合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成分:

(一)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二是自我体验。三是自我控制。

(二)从内容上看,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三)从自我观念上看,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并构成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特点。他们生理发育加速,反省思维开始出现。皮亚杰认为,青少年产生了一个新的自我中心,并出现两种认知歪曲(“假想的观众”、“个人的虚构”)。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面临的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

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中学生是通过对别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评价;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到对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评价)。

2、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帮助学生建立自尊感;帮助学生克服闭锁性和自卑感)。

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通过实践帮助学生锻炼自我控制能力;教授自我控制的策略与方法)。

●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意义:

认知过程差异包括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一)认知方式差异: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整体型与序列型等方面。1.场独立与场依存。场独立和场依存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赫尔曼·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2.沉思型与冲动型(杰罗姆·卡根)。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精确性。3.整体型与序列型(戈登·帕斯克)(二)认知能力差异(智力差异):1.智力与智力测量: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奈量表,最初由比奈和西蒙编制,后由推孟推广。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儿童智力量表和成人智力量表。两种量表中都以儿童在回答测试题时的数量和质量为其聪明程度的指标。2.智力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1)智力的个体差异: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量)和个体内(质)。(2)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

●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认知方式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主要影响学习的数量、速度、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认知差异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斯托达德双重进度的教学组织形式、同质分组、留级和跳级等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性格的差异: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性格类型差异和性格的性别差异三个方面。1.性格的特征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心理特征,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2.性格的类型差异: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①机能类型说: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②向性说:内向型、外向型;③独立-顺从说:独立型、顺从型。

● 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性格对学习的影响: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培养和形成稳定而一致的性格特征,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要加深学生对活动意义的认识和提高学生行为动机的水平。

篇2:心理发展与教育2

兰西县远大二中郭立永

担任教师工作几年来,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期间,最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教育、纪律教育、卫生教育、安全教育,鲜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平时也偶尔翻翻“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等书籍,但在工作期间,很少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个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到学校教育,即学生的自我完善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之外,还要保持心理及健康。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教育,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育。而中学期间刚好是一个人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我们老师能掌握一些青春期学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矛盾性、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青春期的心理卫生等内容,那就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健康的引导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除了要研究教材教法、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升业务能力外;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我们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和中介,只有加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更有可能培养学生坚强不拔的意志,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正因如此,并结合繁昌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师德•读书•成长•理想”征文活动,我阅读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它明确阐述了在青春期阶段,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此外又由于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他们还会产生一定的逆反情绪。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做到:尊重中学生独立自主要求,尊重他们所需要的隐私权,倾听他们的意见;以友相待,和中学生建立起朋友式的关系,与他们交流思想,以朋友的关系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指导;引导中学生正确接纳自己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成长、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总之,阅读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这本书,感觉收获颇多。它告诉我们老师应掌握一些与学生交流的技巧;了解学生学习障碍、行为障碍、情绪障碍的特点与成因,并能更好地对他们进行不同辅导与教育。

篇3:心理发展与教育2

1 健康教育内容

1.1 疾病基本知识的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是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缺陷共同形成的、以高血糖为主的代谢异常综合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应宣传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糖尿病控制目标及其意义所在,让患者了解2型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了解2型糖尿病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和疾病本身和并发症对身心的危害,避免和戒除促使2型糖尿病发病的有害健康的行为,如高热量饮食、吸烟、酗酒、静坐运动等,预防和延缓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1.2 饮食治疗的健康教育

控制饮食是纠正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最基本措施。饮食治疗应强调:个体化的热量摄入量;正常蛋白质的摄入量,减少脂肪摄入量,合理供应碳水化合物,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1.2.1 合理控制总热量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基础是合理控制总热量。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状况和劳动强度等具体情况,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自身的营养状况,合理确定每日热量的供给量。对正常体质量的的糖尿病患者,热能的摄入以能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质量为宜;肥胖者应限制热量摄入(每天在1200kcal以内),以减轻体质量,使体质量降低到理想体质量的±5%;营养不良和消瘦者、孕妇乳母以及伴有消耗性疾病而体质量低于标准体质量者,应适当提高热能的摄入(增加10%~20%)。

限制酒的摄入。长期饮酒对肝脏有损害,因每克酒精可供给7.1kcal能量,不含有其他营养素,容易引起高脂血症,对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易引起低血糖。

1.2.2 合理供给碳水化合物,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

在合理控制热量摄入量的前提下,由碳水化合物供给的能量应占总热能的60%。这不仅能改善葡萄糖耐量,在不增加胰岛素需要量的情况下,还可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但是,如果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足,这时需要动员脂肪和蛋白质供给机体能量,一旦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增多而胰岛素不足,不能充分利用酮体,可引起酮症酸中毒。

整豆粒、大麦、燕麦、香蕉等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形成凝胶后,可减慢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葡萄糖耐量;同时,还可通过减少诸如胰高血糖素或抑胃肽等肠激素的分泌,对β细胞的刺激减少,使胰岛素的释放量减少,增加了周围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进而使葡萄糖代谢加速。所以,应在正常膳食基础上应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建议摄入量为35~40g/d。

1.2.3 蛋白质和脂类的摄入

糖尿病患者应选用优质蛋白,如黄豆、鱼、禽和瘦肉等,约占蛋白质总摄入量的1/3;应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适当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酸,以防止和延缓糖尿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1.2.4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应提供丰富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及维生素饮食,防止并发感染和酮症酸中毒。应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注意补充锂、钙、钾、镁、铬、锌、锰;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或肥胖症,应限制钠的摄入量(5~6g/d)。

1.2.5 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

饮食应定时、定量、规律进餐,根据患者的身体、血糖和活动情况决定餐次及其热量分配比例。

在患者治疗过程和日常生活过程中,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途径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完整的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饮食治疗的重要性,通过评估制定出个体化的饮食治疗处方,使其既能控制血糖又能得到合理营养。

1.3 体育锻炼的健康教育

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疗法是一种辅助性治疗措施。进行体育锻炼必须量力而行,必须遵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应坚持规律的运动,并注意运动方式、运动量、运动时间、频率的控制和运动时机的选择。有严重并发症者不能运动。可以采用炼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等运动方式,提倡有氧运动,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标准,一般要求在30min以下;运动时间一般选在餐后60~90min,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每周最好锻炼3~4次。

1.4 药物治疗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服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并应教育患者尽早使用胰岛素。必须将每种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用法、用药时间以及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尤其是向患者讲清胰岛素的作用、注射时间、方法、部位的选择以及储存方法,低血糖反应以及预防措施等知识。

1.5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和紧急处理措施的健康教育

低血糖表现为饥饿感、头晕、出冷汗、疲乏无力、恶心、心慌、手足震颤以及精神症状,严重时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喂糖水或糖饮料,吃含糖高的食物,丧失意识者应立即送医院行急症处理。严重者除静脉输注50%的葡萄糖溶液外,需继续静脉点滴5%~10%葡萄糖溶液,以免再度昏迷。

1.6 并发症预防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终身性疾病,其并发症是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做好并发症预防的健康教育。糖尿病的并发症有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和感染。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和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炎和糖尿病足,严重者可致伤残甚至死亡。在开展健康教育时,首先让患者了解各种并发症的病因或诱因,如感染、创伤、饮食不当、过度饮酒、吸烟、严重的精神刺激、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妊娠分娩、药物使用不当、合并其他系统病变等;其次,应教育患者避免各种并发症的病因或诱因,必须遵医嘱合理用药,保持心态平和,避免不良刺激;还要向患者讲解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如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1.7 患者出院时的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宣教,应让患者明白出院并不代表疾病已经痊愈,糖尿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坚持终身服药。要使患者继续坚持饮食治疗,保持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控制好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应做好自我监测,定期检测血糖、尿糖、Hb A1c、尿微量白蛋白及其他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发现不适和异常,应及时就诊。

2 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

医疗机构应建立包括临床医师、护士和营养师组成的糖尿病教育小组。在健康教育前,应对患者的各项与血糖控制的相关行为进行评估,制定教育计划。教育手段采用授课、讨论、幻灯、录像片,观看各种食物模型、糖尿病防治资料。应建立糖尿病患者健康档案,长期随访,了解并督促患者的行为改变,并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3 心理护理

2型糖尿病具有诱因多、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较长、易复发、终身服药等特点。因此,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失望等心理障碍的表现。这会削弱机体的免疫机能,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影响治疗效果。所以,护理人员应主动、细心、耐心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多给予安慰、解释、疏导和有效的心理支持,正确加以引导,建立朋友式的护患关系,使其稳定情绪,调整好心态,让患者明白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但并非不治之症,应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与此相反,有的患者缺乏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对疾病满不在乎,认为少吃或不吃糖就可以了。这时,应向患者讲清糖尿病相关知识,使其明白如不积极治疗,会加重代谢紊乱,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以致危及生命,从而使患者正确对待并重视疾病的治疗工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正确掌握饮食治疗,增加对医嘱的依从性,能降低血糖水平,使血糖在正常范围波动,控制了患者的病情,降低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了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篇4:心理发展与教育2

关键字 高职学生 心理发展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1.1 重视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内容

在现代意义上,人的健康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之和,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1.2 重视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和智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朝气蓬勃的精神和愉悦的心理,激发大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并实现角色转换,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1.3 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自身修养的需要,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共同推进,为共同目标发挥着各自的教育特点。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2.1 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

2.1.1 盲目看待高职院校的层次定位,理想与现实失衡

自从2000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职院校的招生分数不是很高,许多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很好但因考试失误或成绩中等的学生因填报志愿不当等最后走进了高职院校,有的是混文凭来上大学的,还有的是对录取专业不感兴趣来勉强上学的。理想与现实的失衡,使某些大学生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之中,产生自卑心理。

2.1.2 人际交往出现障碍

人际关系不协调甚至紧张是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也是高职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面对的最苦恼的问题之一。

2.1.3 开学适应和毕业择业的心理落差

这种心理落差主要表现为冲动敌对、自卑胆怯、消极悲观、敏感多疑和狭隘嫉妒等。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前, 都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感, 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 使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在毕业前夕,这种压力表现尤为明显。

2.1.4 不能正视自身外在形象,文体水平、家家庭状况等差异

存在自卑心理的高职大学生表现为怯懦、焦虑和抑郁。有些同学因为自卑心理产生的困扰无法宣泄而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不能自拔。

2.2 高职学生的惰性心理

这些有惰性心理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对什么都抱无所谓心态,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来,得过且过。从表面上看,有惰性心理的人很轻松,其实,他们内心焦虑,存在内疚、自责、后悔等心理,但往往无力自拔,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只能面对问题时袖手旁观。

2.3 高职学生的焦虑心理

高职学生刚入校时,很多都心怀憧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成才,考取专升本或在社会上谋求到一个理想职位。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部分高职学生逐渐感到,由于以前基础差,学习比较吃力,无法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

2.4 高职学生的困惑心理

2.4.1 自我价值实现的矛盾

三年高职的学生正值独立意识向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和增强的时候,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尊重,得到认可。但可能由于期望和现实相矛盾,或没有足以能展现才能的机会与途径,常常使一些学生自尊受挫感到莫名其妙、难以言状的不快。

2.4.2 陷入交友困境

情感话题是高职学生学习之余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心理的不完全成熟,部分高职学生开始与异性交往,有的为了排除孤独寂寞,有的为了得到呵护与关爱,有的则是顺从大潮流。

2.5 高职学生的消沉心理

很多高职学生由于学校档次低,学习成绩不理想,心理上面临着许多困惑和冲突,而网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一些心理需要。

3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3.1 高职院校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3.1.1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中

高职院校应采用开设必修课、选修课与讲座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应加强大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开发和训练,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

3.1.2 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一是建立以学校为主的一级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二是建立以各系为主的二级网络系统;三是建立以班级为主的三级网络系统;四是建立以学校宿舍为主的四级网络系统,由宿舍长负责本宿舍人员心理状况的收集和掌握。

3.1.3 建设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心理教师队伍,建立全员参与机制

高职院校要建立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一支以专业心理教师为主体,以其他教师为辅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并根据各专业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3.2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2.1 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重新确立人生目标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和全体教师要从社会角色、生活、心理等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一是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二是要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三是引导学生重新确立人生目标。

3.2.2 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继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网络建设。对学生的问题要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需要校咨询中心、学院领导和辅导员、班级学生干部和寝室长等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必须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关注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2.3 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为高职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成立一个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机构,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人员负责管理,并在各系设置心理咨询室,安排心理咨询人员轮流值班,为高职生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帮助他们摆脱精神枷锁,走出心理困境。

3.2.4 要积极开展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活动

高职院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协会开展“人际交往训练营”活动,让参与大学生感到自己在快乐的气氛中寻找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提升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3.2.5 加强择业指导,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开发乐观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要加强择业、就业市场开拓与大学生择业、就业指导,传授成功心理规律,注重创业成才方面才能的培训,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同时,要开发乐观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心理保健的意识,让大学生能有一颗宽宏大量的胸怀,以积极、昂扬的心态去迎接未来。

3.3 注重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确立合理的评价参照系,进行有效的归因训练。训练学生适当约束自己,愉悦自己,自我采用回避法、幽默法与升华法等调控偶发情绪,走出孤独,走出自卑,走出阴影,增强生活的信心,改善自我,提高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周艳荣.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0(12):84-85.

[2] 姚爱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7).

[3] 张立常,丁海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书育人,2011(24).

篇5:心理发展与教育2

一、前期调查问卷

调查目前的家庭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状况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的研究工具将采用国内学者岳冬梅等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Levenson的“IPC分量表”,和Rogers的“自我和谐量表”。

二、家长培训

1.家长学校讲座主题:

1)孩子青春期家长应对锦囊;

2)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等。

2.网上家长学校:网站或博客,分享亲子沟通成功案例。

3.家长经验交流会:邀请亲子沟通比较成功的家长进行经验交流。

4.亲子沟通之家长团队辅导:分小组进行经验交流、案例讨论和情景模拟。

5.亲子互助小组:以班为单位,一班分成几个小组,建立联系沟通渠道,以方便平时遇到问题时可以互相交流建议,出出主意。

6.成立家长义工队。

三、教师研讨会

1.教师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经验交流会。

2.班主任培训:如何指导家长进行亲子沟通。

3.以“亲子沟通”或“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会。

四、活动

1.亲子活动(家长、学生、老师都参加)。

2.亲子真心话你知

1)学生心语:“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演讲形式)

2)家长心语:“孩子,我想对您说”(演讲形式)

3.家长义工队和学生义工队一起做义工。

4.亲子趣味运动会。

五、家校互动

1.亲子沟通短信:通过家校通的短信平台向家长定期发送关于亲子沟通技巧的短信。

2.家长感受或心得体会:每个班至少三篇家长心得体会。

六、后期调查问卷

与前期的调查问卷进行对比。

七、成果展示:

1.数据支持:前期和后期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对比,记录家长和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在亲子沟通方法、技巧和亲子关系改善方面取得的进步。

2.家长感受或心得体会:每个班至少三篇家长心得体会。

3.班主任亲子沟通成功案例论文。

篇6: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是个体在一定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心理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存在个体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3)不平衡性。不同心理的发展速度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同,发展所需的最佳时期与条件不同,具有不平衡性。(4)差异性。各种心理机能所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因人而异,具有个体差异性。

2.我国心理学家把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少年期。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青年初期。

3.前运算阶段的特征有:单维思维;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具体运算阶段的特征有: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

4.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人格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人格的发展阶段: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勤奋感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5.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生理自我在三岁左右基本成熟;社会自我到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是在青年初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的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6.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社会性认知与社会性交往两方面。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发展具有以下趋势:①从表面到内部;②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问题;③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④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⑤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思维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的思维。

7.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作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该过程因个体之间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而存在个别差异。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冲动型与沉思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区别冲动与沉思认知方式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精确性。

8.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智商等于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智力的发展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的类型差异、水平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群体差异主要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IQ超过140叫智力超常儿童,不到总人中的1%,低于70叫弱智儿童。

9.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性格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在特征差异和类型差异两方面。(1)性格的特征差异。性格的特征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②性格的理智特征;③性格的情绪特征;④性格的意志特征。(2)性格的类型差异。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性格有不同类型。常见的分类学说有向性说和独立顺从说。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可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性格因 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10.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表现在:(1)由无意识记占优势到有意识记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识记占优势。到中年级,有意识记逐渐赶上和超过无意识记而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2)由机械识记占优势到意义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识记材料 时,多采用机械重复的方法,表现出较强的机械识记的能力。到中高年级,小学生逐渐学会从材料的意义、逻辑关系方面识记学习材料,意义识记逐渐占有重要地位。(3)具体形象记忆仍占有主导地位,而词的抽象记忆迅速发展。学生记忆具体形象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具体词的记忆,而具体词的记忆效果又高于记忆抽象的词,具体形象记忆仍占有主导地位。

11.简述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不断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优缺点进行评价。(3)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抽象性评价和内心世界的评价仍然不多。(4)整个小学时期,学生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性向抽象性,由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其抽象概括性和对内心世界的评价能力在迅速发展。(5)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加强。此外,小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

12.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以及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人的心理发展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的研究,其主要观点综合起来主要有:(1)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的一生就是生理、认知和社会化等方面相互影响不断生长变化的过程。

(2)人的心理发展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有顺序的,遵循着发展的一般规律。(3)每个个体的心理发展既表现出与他人一致的共同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表现出发展的个别差异。(4)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其各自发展到成熟所需的时间以及发展的高峰期所出现的年龄阶段也不尽相同。此外,人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机

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5)人的心理发展又是分阶段的,不同的阶段具有各自质的规定性和相对一致的年龄区间。各个阶段的质的规定性或各个阶段的特征是由个体在生理、认知、个性和社会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6)根据不同个体在生理、认知、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等方面表现出的较为一致的特点,可以把人出生以后的发展分为以下的发展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 期(1~3岁)和幼儿期(3~6岁);学龄初期(7~11岁)又称童年期;学龄中期(1l一15岁)又称少年期;学龄晚期(15~25岁),又称为青年初 期;成年期(25~65岁),包括青年期和壮年期;老年期(65岁到死亡)。

1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分析人发展的各个阶段。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体现在感觉和动作的分化,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为图式,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其中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从出生到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其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而且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客体永久性是后来认知活动的基础。本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2)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是指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在这一阶段已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其认知活动已经不只局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 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而且认为其他的所有人跟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表现为不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 象的运算思维;本阶段儿童的思维还具有只能前推,不能后退的不可逆性;本阶段儿童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即思维具有刻板性;与思维的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相联系,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 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因此,皮亚杰认为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应多做事实性的技能性的训练。此外,本阶段儿童已经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规则,不敢改变。(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人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 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能做一定的概 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本阶段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教师和 家长不宜采用过多的命令和强制性的教育,而应鼓励和指导他们自己作决定,同时对他们考虑不全面的地方提出建议和改进。

1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特殊儿童的教育教育必须注意内容、技能和环境的变革。特殊教育的内容必须满足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通过特殊教育手段,使学生掌握一些特殊技能。可以采用以下 几种形式进行特殊教育:(1)随班就读。让需要进

篇7:华南师大发展与教育心理博士真题

二、试论素质教育的心理科学依据。

三、述评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

四、试论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五、(注:第五题有5a、5b、5c三个题目,请根据你报考的方向选出相应的题目回答)

5a、通过对西方传统迁移理论的实验研究的分析,述评这几种迁移理论。(学习心理方向)

5b、中国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哪些心理学研究的新课题?你如何开展某一新课题的研究?(个性心理发展与培养方向)

篇8:心理发展与教育2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但是, 高职院校实行的是“2+1”模式, 学生在校理论学习的时间短, 不可能用大量的学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而传统的纯理论传授型教学模式, 侧重于知识的传授, 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 缺少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学生所学的知识往往不能内化为心理素质、不能外化为行为习惯, 更不能引发思考、开发潜能。所以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 积极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办学特点和高职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 最大程度的优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经过摸索和实践, 探索出了一种适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2+1”教学模式。

二、高职《心理健康教育》“2+1”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 理论基础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2+1”教学模式的确立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积极心理学主张, 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 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研究人类美德和力量, 以挖掘人本身的积极品质和内在潜能为导向, 激发自身存在的优势, 发挥个体的积极力量, 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理解, 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 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 但是, 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二) 教学目标

在这两种理论背景下,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应从“问题模式”转为“发展模式”, 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潜能为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增强学生的心理保健和危机预防意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个体潜能为主, 主要包括自我意识、人格发展、生涯规划、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生命意义、人际交往等。教学方法的设计应该融知识性、互动性、体验性、自助性为一体,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

(三) 操作程序

“2+1”教学模式的“2”是指课堂上采用团体活动与知识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既教会学生必备的理论知识, 又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的、参与式学习获得内心的体验, 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1”是指课堂下采用小组合作法, 引导学生合作参与, 主动深化学习内容、自觉实践学习收获,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内和课堂外的全方位无缝对接。

课上团体活动包括纸笔练习、绘画分析、冥想训练等团体心理常用技术, 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愉悦的参与教学过程, 引导课堂主题情感、思维和行为的自觉互动, 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练、在感受中获得心灵的成长。学生在参与活动、情景体验中觉察自我, 在讨论分享、互助合作中碰撞思想, 在参与式、沉浸式的学习中自觉学习、理解、掌握和深化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目标。

团体活动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的教学方法, 但是, 如果只有活动, 可能会使课程流于形式, 学生在热闹的活动过后可能并不能得到实质性的成长, 所以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知识讲授做补充。这种知识讲授是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必要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具有内化和迁移功能, 能够促使学生在活动的同时“知其然”, 理论知识是对活动的总结和升华, 可以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知其所以然”。如果说团体活动是教人以“鱼”, 知识讲授, 尤其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就是授之以“渔”, 它可以增强人行为的自觉, 给学生以自己指导自己的理论与方法, 二者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缺一不可。

课上团体活动的很多环节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 小组诞生后会产生组内偏爱效应、促进团体凝聚力的形成、满足学生归属需要。在课下, 小组合作依然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 小组内同学互相督促完成日常行为训练、合作交流学习课程延伸资料、通过小组间竞争增强合作意识, 并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友善的、良性心理支持的亚环境, 能够促使学生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变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能力、促进自我成长, 使得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在生活中的真正的得以运用, 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切实得以发挥。

以自信心训练课程为例, 课上团体活动包括微型小品“我不行”、纸笔练习“20个我是谁”、体验活动“优点轰炸”、头脑风暴“培养自信的方法”、集体宣誓“自信金口诀”, 激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促使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和探究、在活动中体验和升华。知识讲授包括故事赏析“王子的雕像”、案例分析“他为什么直不起腰”、理论知识“习得性无助、积极自我暗示”,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引发学生对自我认知的反省、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动机、提升学生自我指导的能力。课下小组合作包括互相支持完成“照镜子赞美练习”、共同赏析电影“灵感的闪光”、组内分享“成长日记”, 通过课下活动增强团体凝聚力、深化课堂内容, 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

三、高职《心理健康教育》“2+1”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 被试

研究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不同专业、但性别比例相当的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在同一学期内、由同一个老师按照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被试1班 (会计1班) 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模式, 被试2班 (护理1班) 采用课上团体活动加知识讲授、课下小组合作的“2+1”教学模式。实验周期共计8周, 32学时。

(二) 研究工具

根据帕特里克评价培训效果四维度模型, 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包括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个层次。反应是学生对课程的主观感受, 学习是学生对原理、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行为是学生的行为变化, 结果是通过量化的指标考察效果。本研究根据这一模型编制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估问卷》, 对课堂感受、知识获得、行为变化三个维度进行评估, 并采用《SCL-90量表》来体现结果维度的评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估问卷》在最后一节课结束后发放, 当场收回问卷。《SCL-90量表》作为前后测比对量表, 在第一次课前和最后一次课结束后两次发放, 当场收回问卷。所得数据录入电脑, 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课程结束后, 从两个被试班级中分别随机抽取十名同学按照《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评估问卷》进行访谈, 作为一种定性资料的补充。

(三) 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结果显示, 采用“2+1”教学模式的被试2班明显优于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1班。在反应层面, 从课程总体满意度、教学方式认可度、组织形式认可度、教学内容认可度、师生交流认可度五个层面进行评估, 被试2班普遍认为, “教师的讲授方式能够让学生引起足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通过课下小组活动, 班级凝聚力更强了”, “不仅在课堂上收获了知识, 更在课下收获了朋友”。在学习层面, 被试2班认为, “在看似简单的活动中, 却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 比如生涯规划理论、ABC合理情绪疗法、爱情三角形理论等等”。在行为层面, 从课程内容的应用性、课程引发的思想变化、课程为今后的生活提供系统框架三个维度进行评估, 被试2班学生普遍表示, 通过课程的学习“明确了要树立奋斗的方向”、“学会了应该如何与人相处”、“学会了调节情绪的方法”。在结果层面, 如表1所示, 前测时, 两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说明两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当。后侧时, 被试2班的强迫、精神病性、焦虑和恐惧因子与被试1班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2+1”教学模式对改善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教会了学生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了学生对自我的认知、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本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课堂上采用团体活动与知识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下采用小组合作法的“2+1”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 在学生的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层面教学效果显著, 是适合高职院校办学特点和高职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景华.参与式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2) .

上一篇:部门年会主持稿下一篇:OTIS财务部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