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个人工作

2024-04-26

医院个人工作(精选8篇)

篇1:医院个人工作

2018医院护士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与2018医院药师年终

个人工作总结合集

2018医院护士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xx年医院护士年终工作总结伴随着党的十八大的成功落幕,一年的护士工作又快要结束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按照院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尽职工作,力争让我的每一位病人能满意我的服务,为医院的护士工作做出自己的一分贡献。以下是我这一年来的个人总结:

一、政治思想方面时刻跟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关心时事深刻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指导思想,不与不法行为为伍。积极配合本所司法干警做好劳教人员入所防疫工作,确保劳教人员的医疗安全。平时能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参加所部院部组织的普法教育活动。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工作实践中我能认真学习,不断摸索,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为了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打好基础。作为一名护士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履行岗位职责,服从领导分配,不计较个人得失,能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并将所学的知识发挥到临床工作中去。

二、工作方面在工作中,我能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对工作认真,做到细心观察精心护理准确及时地执行医嘱,提高服务质量。由于本人身体不好被安排到观察室工作,对提高我的穿刺技术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这一年来我的小儿头皮穿刺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的成绩是他们大家帮助的成果,我感谢姐妹们对我的关心

和照顾,让我悲哀的心灵有一丝丝安慰。工作中不怕脏不怕累,每次当班都将观察室的床铺整理得整整齐齐,桌面、地面干净,坚持每天紫外线消毒并做好记录,认认真真地完成本职工作。对病人能做到一视同仁,不因他们身份和职业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对待,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对年老的病人能做到耐心细致,尽量地为他们提供好的让他们满意的服务。在寒冷的冬季常常为来自周边的就诊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对病人态度和蔼,因而得到大部分老年患者的好评。综上所述,本人在过去的xx年里,基本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做到全年无差错。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还会继续努力工作,争取成为是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

篇2:医院个人工作

工作总结合集

2018年医院个人工作小结

XX年医院个人工作小结

200xxxx人工作小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XX年很快过去了,过去的一年,在保健院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发扬与时俱进的工作作风,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做好医疗服务工作。在获得病员广泛好评的同时,也得到各级组织的认可。较好的完成了XX年度的工作任务。

总结主要有以下几项:

1、思想政治表现、品德素质修养及职业道德。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严格遵守医德规范,不出虚假证明,不开大处方、不开人情方。

2、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

我今年主要在住院和门诊儿科工作,由于本院的特点,儿科的工作比较琐碎,除了做好日常的临床工作外,还有儿检、幼师体检、以及儿童的防禹工作等等,有些工作我以前没做过,做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新生儿工作,我以前就没做过,但为了搞好工作,服从领导安排,我不怕麻烦,向内行

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比较熟悉了新生儿科的工作,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在这一年,我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开拓创新意识,积极圆满的完成了以下本职工作:(1)协助科主任及护士长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医疗文书的整理工作。(2)认真接待每一们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 当成自己的 计解除病人的疾苦为己任。我希望所有的患者都能尽快的康复,于是每次当我进入病房时,我都利用有限的时间不遗余力的鼓励他们,耐心的帮他们了解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默默地祈祷他们早日康复。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出勤率高,全年没有请假现象,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4、工作质量成绩、效益和贡献。在开展工作之前做好个人工作计划,有主次的先后及时的完成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工作效率高,同时在工作中学习了很多东西,也锻炼了自己,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工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为长阳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总结一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创造性不很多,个别工作做的还不够完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在新的一年里,我将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章制度,努力使思想觉悟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为保健院的发展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pll0101

篇3:医院个人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市某三甲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放射工作人员共387人次,包括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以及介入治疗相关放射工作人员。

1.2 方法

我市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由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负责,我们汇总整理了某三甲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以及《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职业性外照射采用热释光法进行监测,确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为90 d。

2 结果

2.1 某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由表1可见,本文共收集了某三甲医院387人次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其中369人次的剂量小于1 mSv,占95.34%;18人次的剂量在1~10 mSv之间,占4.64%。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18mSv,明显低于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中的限值水平。

2.2 不同职业类型的放射工作人员受照水平分布

表2显示,在不同职业类型的放射工作人员中,放射诊断人员监测人次数最多,为239人次,占61.8%;其次为介入治疗,监测数位81人次,占21%;再次为核医学,监测人数为36人次;监测最少的为放射治疗,仅为31人次。各职业类型中,介入治疗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58 mSv,明显高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以及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剂量监测人均年剂量当量;在介入治疗监测的81人次中,其中剂量当量在1~10 mSv之间的有14人次,该三甲医院剂量当量监测>1 mSv的共有17人次,故介入治疗放射工作人员占到了>1 mSv人次数的82.3%。人均年剂量当量最低的为放射治疗人员。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剂量当量有2人次在1~10mSv之间,分析原因是个人剂量计失控,工作人员未正确佩戴或将个人剂量计遗留在放射工作场所造成的。

3 讨论

3.1 实施个人剂量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规定了放射工作单位的有对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的义务。电离辐射的健康危害效应有许多是远期的,损耗是缓慢的,甚至在离开辐射作业环境数年或者数十年以后才出现,例如放射性白内障、慢性放射病、放射性肿瘤等[1]。个人剂量监测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均为界定职业健康损害责任的主要依据。

实施个人剂量监测是为了让放射工作人员及用人单位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但最终是为了有效地控制职业照射,保护工作人员及其后代的健康与安全;通过个人监测工作,我们能够得知有关工作条件的信息和这些条件是否得到满意的控制;估计工作人员实际受到的剂量以证明符合监管要求;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和制定操作规程;使工作人员了解自己的受照情况,并促使他们减少自己受到的照射;为评价事故受照剂量提供信息;监测数据还可用于危害利益分析、受监测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法律诉讼以及补充医学记录等[2]。

3.2 个人剂量总水平

由表1可见,某三甲医院的个人剂量监测人数呈上升趋势,虽然人均年剂量当量略微有所上升,但1~10 mSv剂量当量频数分布却成下降趋势。2010—2011年某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18 mSv,低于国家规定的20 mSv/a的剂量限值。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所受外照射水平低,符合国家的标准。原因:一是,放射工作人员以及诊疗单位较为重视此项工作;二是,监督管理部门在放射防护监督检查、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3.3 不同职业类型的放射工作人员剂量水平

由表2可知,调查的某三甲医院的不同职业类型的放射工作人员的中介入治疗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最高,为0.58 mSv,为放射治疗的8倍之多。介入放射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以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断学为基础,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材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一系列技术。即:在影像医学的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治疗,或组织采集,进行细胞学、细菌学及生化检查。从事介入工作的大多是临床医生,卫生部55号令明确了放射工作人员的定义,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按规定参加岗前培训以及复训工作,但临床医生工作繁忙,工作量较大,且执业类别的不同,故接触放射防护知识培训的机会较少,或者根本没参加过培训,放射防护意识普遍较低,导致了介入放射人均年剂量当量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介入诊疗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①加强监督管理。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促使介入工作人员认识到超剂量危害。②加大对介入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以及在岗期间的复训工作。通过普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地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③适当的增加介入人员,制定轮岗制度,调查发现,介入照射的剂量当量与介入治疗工作者的工作量呈正比,也就是说,介入治疗工作者工作量越大,受照的剂量越大,制定轮岗制度,可有效地降低受照水平。④医疗机构要给介入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计,并按照监测周期,及时监测介入工作人员剂量水平,发现超剂量时应及时反馈给放射工作人员,逐一分析超剂量的原因,并配合监督执法部门尽快做好超剂量的调查工作。⑤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放射防护方法。如减少照射时间、加大距离防护、加强屏蔽防护等。⑥严

格执行健康检查制度,健康检查为不少于1次/2年,发现问题应及时调离工作岗位,使得放射性损伤最小化。

总之,该三甲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总体个人剂量水平不高,远低于国家规定限值,但介入诊疗人员是放射防护方面存在问题[3],也是放射防护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大对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尤其是介入诊疗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

摘要:目的 了解和掌握个人剂量监测工作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个人剂量监测的新模式,更好地对不同职业类型(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治疗)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方法 选取天津市某三甲医院作为调查对象,整理分析了某三甲医院2010—2011年387人次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结果 某三甲医院的不同职业类型的放射工作人员中的介入治疗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最高,为0.58 mSv,为放射治疗的8倍之多。介入治疗工作人员个人剂量高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以及核医学工作人员。结论 应针对放射工作人员,尤其是介入治疗工作人员提出可行的加强放射防护的对策,为做好该市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个人剂量,监测,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刘长安、赵兰才、孙全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解析[Z].卫生部全国放射卫生防护法规标准培训班教材.2007:45-58.

[2]刘长安.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4:30.

篇4:一个人去医院

目前转到郊区一所专科医院继续治疗,有床位但没有住院,每日往返,单程开车一个小时。我爸和荷包爹都争着当司机,但我坚持一个人,因为实在太喜欢开车了。握住方向盘奔驰在高架上,开着天窗听音乐,这种状态最让我有一种从没有生过病的错觉。仿佛还像以前那样,掌控着自己的生活。

天气好的时候就更开心些。有人说,中国人已經落魄到只要有蓝天白云就是在旅游的程度。窗外是蓝天白云,我在进行一个小小的私奔,在无限的牢笼中感受一丝模拟的自由。就是遇到雾霾也不再是那么在意了——曾经非常为雾霾苦恼,那时候大概还抱着要千年万年活下去的雄心壮志。现在没有了这个志气,也就不那么介意雾霾的存在了。曹操说:我死后,哪管他洪浪滔天。平凡人连这点恶毒的气魄都没有,只能有这么点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小自私。

路上的汽车百态最让人思考人生。有的车错过了一个绿灯,便遭遇了所有的红灯。有的车赶上了一个绿转红之间的黄灯,便改变了整个命运。有的车规规矩矩,一条车道开到底;有的车则扭来扭去,见到空子就本能地钻,不管有没有用。马路上有两种车最讨厌,一种是坏,一种是笨——好在后者比前者多。

看,车流就是滔滔不竭、思之不尽的人生。

偶尔我也会和人同行。前几天史姑娘自告奋勇载我去医院,我很开心地同意了。我俩一路上欢声笑语,我拿所有的话题来开玩笑,最后聊到一种很high的境界,说什么大家都笑。生是要笑的,死也要笑。到了医院,我告诉她等我治疗的时候,她尽可以四处逛逛,看看那些带着假发的人、胸脯一边高一边低的人、坐着轮椅的人。偶尔到医院旅游一下,绝对胜过去心理诊所,出来时你就会放飞华丽袍子上的虱子们,无比热爱和珍惜生活。

这一天我到医院打吊瓶,因为只有两个小时的药液,所以我坚持不要带人。同病房的新病友是一位八十多岁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侍候她的儿子看起来也孝顺听话。老太太十分喜欢我,她笑眯眯地躺在床上,专心致志地看着我。我打了一个喷嚏,她马上招呼儿子:快关窗户!我的液体一快打完的时候,不等我发现,她就招呼儿子:快去叫护士!我只要喝一口水,她又招呼儿子给我添上热水。为了让老人家歇歇,我只好尽量一动不动。

回家等到荷包爹下班,我绘声绘色地给他描述我的新病友。他大概心里不好受,说:她是可怜你没人陪。我说,不是,她是可怜我这么年轻就生了重病。

荷包爹问:打吊瓶的时候你一直都没有上厕所吗?我说:我哪里敢!只要我一表示出要上厕所的意思,老太太肯定支使儿子——快帮她拿吊瓶!

我是在开玩笑。

其实我很感激老太太。她专心致志微笑着看我的样子特别像我姥姥。写到这里流下泪来,我姥姥不知道我生病的事,大概还在纳闷为何我这么久未去看她。

愿她们都尽享长寿。

篇5:医院工作个人总结

我于2010年7月参加工作,一年多来,我热衷于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摆正工作位置,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律己”的态度,在领导的关心栽培和同事们的帮助支持下,始终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我,认真完成任务,履行好岗位职责。

在思想上,作为党员,我严于律己,时刻以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认真我学习党的理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执行党的组织制度和纪律,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我不断加强政策理论的学习,随时掌握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质,为搞好自己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刚开始参加工作,我任职于医院医务科,期间曾调任质控科,现于医务科任职干事。在工作上,我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开展各项工作。在医务科,我主要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及医政工作。在质控科,我主要负责医疗纠纷处理工作。我认真学习与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医院制度流程,在领导和同事的教导与帮助下,对工作从熟悉到熟练。为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我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等法律法规和市、医院文件。在工作中,我积极把实际工作与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相联系。对来访的患者、患者家属,我细心、耐心、负责地为其解决问题。

在院领导、科长的指导下,我负责跟进高校体检、执业助理 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蓬江区征兵体检、医师定期考核、多点执业、门诊校验与变更、医师执业证的办理与变更、临床路径管理等工作。在医院“创三甲”工作中,我严格按照“三甲”标准与要求,各项工作统筹规划,逐一分解评审细则,逐条理顺检查方法,逐项落实各项措施,把各种资料做好,整合齐全、完善,标示清楚。医务科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责任强,是全院公认的又忙又乱又必不可少的科室,初始,面对崭新的工作环境,曾对工作理不出头绪抓不住重点,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支持、理解下,由点到面,一步一步积累。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人员沟通,积极向同事们学习、取经。我认真负责各项工作,工作得到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肯定。

感谢领导和同事在工作上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让我受益匪浅。一年多的工作中,我发现了自己仍有许多有待加强的地方,一是处理突发状况时应变能力不足。二是对业务情况已有一定的熟悉程度,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继续下功夫,特别是在临床知识方面。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我将立足本职,自己多学习相关制度及临床知识、多请教领导和同事,从多方面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工作。

篇6:医院个人工作汇报总结

这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但是我也是知道,只有能力上去了,多去工作,那么自己才能去面对任何的困难,虽然自己不是呼吸科也不是在防控的前线,但是对于这些我也是去了解去和同事们交流,知道了很多防控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是一种积累,同时对于自己所做的护理工作,也是积极的去学习,科室的一个培训自己也是积极的参与进来,同时也是笔记会去做好,不懂的方面会去交流学习,一年下来,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能力上都是有了很大的`一个提升,和之前相比,真的有了很多的不一样,但同时也是通过学习更是看到自己的一个不足,而这些其实也是自己之前所没有考虑到的方面,也是随着多学多去做才能看到以前工作里头的一些缺点,有些是细节方面还可以做的更好,有些是的确自己并不清楚的一个知识盲点,但自己也是多去了解学习。

工作上,自己也是明白任务也是比较的重,毕竟自己的科室本来病人也是多,而这一年医护的人员又是比较的紧张,即使我们科室那么忙碌也是需要抽调人员去前线,可以说让我的压力也是比较的大,但自己也是积极的来做好了工作,没有松懈,一年下来,病人们的肯定以及看到他们健康的出院,也是对于自己工作的一个肯定。同时对于科室工作,自己也是积极的和其他的同事配合,很多的方面都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做好的,而此次的疫情也是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工作的重要程度,更是去团结去做好,一年的时间看起来很长,但是也是在这忙碌中过得很快,同时也是让我感受到的确工作上自己也是更加的熟练,积累的经验让我工作做起来也是更好了。

篇7:医院个人工作总结

一、工作上

我很喜欢也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当这份热爱在我的心里燃烧时,我便知道自己的归途是何方了。大家都知道护理这份工作是一份需要肯吃苦、肯下决心的工作。我当初学护理这个专业时便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大学的时间让我进一步的了解了护理,进入工作的这一年让我更加的深入了这个行业。慢慢的走进这份职业时,我也明白了一个病人三分靠医治,七分就要靠我们的护理了,无论是什么时候,都需要我们护理人员的存在。在患者的治疗阶段时,我们护理人员也充当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份工作虽然平时苦了一些,但是在我的心头也是非常温暖的。我每天可以吸收到各种知识和技巧,逐渐丰富自己的阅历,也让我对这份事业更深一层的坚定了决心。

二、个人表现

来医院一年足已,我很少有出现迟到旷班这种现象,我在学校时就一直是一个听话也遵守秩序的人。来到医院之后我也更加明白了,作为一个成年人,一名护士,你理所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和现状。哪些事情是我们能够实行的,那些事情是我们严令禁止的。这一点上必须要明确,因为这是医院啊,供患者治疗的一个充满安全感的场合,如果一旦有人违反了,这不仅会影响医院的形象,也会影响到患者们的.治疗和护理。因此无论如何,作为一名医院的护理人员,都是不应该在纪律这方面犯错的。这也是作为一名护理人员理所当然要去要求自己的事情。这一点要求我也会非常严格的遵守和坚持,在今后的一年中更好的完成自己这份工作,不犯错,也不跟风,坚定自己的目标,走下去!

三、未来的期盼

篇8:医院个人工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该院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2013年开放床位为2 900张, 设有放射影像中心 (含普放、CT、MRI) 、介入放射科、核医学科、PET中心、肿瘤放疗科等放射科室。2001—2013年每季度开展1次个人剂量监测, 每2年进行1次职业健康检查。

1.2 方法

1.2.1 资料采集

采用回顾性方法, 收集2001—2013年该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资料和体检结果资料。同时采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信息、放射工作职业史等信息。

1.2.2 个人剂量测量

根据卫生部《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1]的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十堰市东风职业病防治院进行。个人剂量佩戴、检测周期为3个月。

1.2.3 检查项目

常规内外科, 肝、胆、脾B超, 心电图, 血常规,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 眼科裂隙灯、眼底镜。

1.2.4 分析评价

对结果判定依据《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2]进行。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并提出放射工作人员下一步工作的适应性意见, 对发现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腹部B超及眼科、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等项目中任一项异常者, 均列为检验结果的异常。

1.2.5 统计学分析

建立Excel数据库, 录入数据, 采用SAS 8.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2001—2013年中, 共有5 059人次个人剂量监测, 其中2002和2001年较高, 之后逐年下降, 经方差分析, 各年度间人均年有效剂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68.7, P<0.01) , 见表1。

2.2 不同岗位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不同岗位人员有效剂量均值比较显示, 介入放射岗位个人剂量明显高于其他岗位, 经方差分析,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2.7, P<0.05) , 见表2。

2.3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2001—2013年, 该院合计共有708人次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了规定检查项目。7次检查中共有112人相关项目异常, 各年度检查异常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76, P<0.01) 。见表3。

注:a1人多项异常只计算1次。

2.4 异常结果的性别、岗位和放射工龄分布

女职工检查异常率为21.7%, 高于男职工的异常率 (14.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介入放射岗位职工检查异常率为23.9%, 高于其他岗位, 其次为核医学、放疗, X线诊断岗位最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放射工龄职工, 随着工龄延长, 异常率从10%左右逐渐升高到18%~20%, 见表4。

3 讨论

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防护工作管理和放射人员健康监护的重要项目。调查显示, 该院2001—2013年5 059人次监测结果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84 m Sv/a, 远低于国家《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3]中规定的限值, 并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2003—2013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值和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这个可喜的改善主要得益于该院高度重视放射防护工作, 在近10年中, 陆续对放射工作场所进行了搬迁、改造, 工作布局更加合理, 工作场所的防护和通风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射线装置升级换代, 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更加科学、严格。

不同岗位比较, 介入放射岗位人员个人剂量均值最高, 与李培秀、王维业等[4,5]调查的结果一致。介入放射由于操作环境的特殊性, 人员接受辐射量较高, 健康受损较其他岗位严重, 因此应引起更多关注, 可通过制定工作量限额、加强防护设施设备的配备等措施予以改善。随着放射工龄的延长, 异常率升高, 显示出辐射损伤的累加效应。

本调查主要选取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中的放射敏感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包括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以及眼晶检查结果。与类似报道[6]不同的是, 我们未将肝功能异常、脂肪肝、乙型肝炎等与职业特征缺乏特异性的关联的非放射敏感项目异常结果纳入分析。造血组织和眼晶体都是放射敏感器官, 射线可造成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异常和眼晶体浑浊。该院放射工作人员异常项目中, 主要以血常规异常为主, 其异常检出率为9.7%, 眼晶体异常检出率为3.1%。与国内同类报道相比, 该院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异常和眼晶体浑浊总体检出率特别是最近年份均处于较低水平[7,8,9]。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异常检出率是反映放射工作人员受辐射损伤照射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本调查中, 淋巴细胞微核率异常检出率平均为4.9%, 而从2009年开始的3次检查中, 异常检出率连续为0, 明显低于广州市调查的22.03%[10]。以上比较均表明, 该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总体良好。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异常为可逆项目, 可以通过休息、营养和适当的治疗予以改善。眼晶体异常为无法逆转的改变, 故异常人数呈现累加情况, 只有通过换岗、退休或晶体置换手术等措施予以解决。

本调查显示, 女职工异常检出率高于男职工, 体现出不同性别的敏感性不同。在岗位方面, 从事介入放射的人员异常率最高, 其他岗位较低, 与类似报道结果一致[10]。

总之, 应严格遵守放射防护的三原则, 即:诊断检查正当化原则、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个人剂量当量限值的严格化原则[11], 实施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以女性放射工作人员、介入岗位等为防护管理工作重点, 进一步减少放射性健康损害的发生, 以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及公众安全。

参考文献

[1]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S].

[2]GBZ 98-2002.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S].

[3]GB 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4]李培秀, 都日娜, 徐晓磊, 等.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 2013, 22 (6) :668-669.

[5]王维业, 王相明.某综合医院放射防护管理与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3, 31 (6) :526-527.

[6]方新立.周口市2001—2005年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 2006, 15 (4) :454-455.

[7]卢志娟, 戈兆艳, 庾勍, 等.吴江市2009年度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 2010, 19 (3) :307-308.

[8]霍红日, 李解权, 喻荣彬.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结果的动态观察[J].职业与健康, 2008, 24 (18) :1888-1889.

[9]张欠欠, 樊钢练, 党珊, 等.延安市医学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11, 27 (23) :2755-2757.

[10]邹蓉珠, 吴巍斌, 莫素芳, 等.广州市118名放射工作人员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13, 32 (5) :555.

上一篇:版新冠疫情防控应急策划方案下一篇:学生会授牌仪式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