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教育技术论文

2024-09-08

现代化教育技术论文(共10篇)

篇1:现代化教育技术论文

加强教育技术现代化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郑 彩 香

知识经济的出现进一步推进了科技革命的发展,社会的现代化必然要求教育的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早在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在三个面向中就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摆在首要的位置。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对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我们学校把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建设放在了突出的地位。

一、转变观念,加强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

教育科研与现代化教育技术是社会科学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要实施“科研兴校”的办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上广泛运用计算机、电视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以最优设计,调控教育教学过程,推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和高效化。为此,我们重视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抓“内涵”促建设。

学校立足长远,改变了一般人注重“门面”的投资方向,从抓“内涵”入手,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教学设备上来,仅一年多的时间,学校装备了微机教室、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教室、校园管理网络、伙食自动收银系统等,为实现教育技术丙工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教育科研的现代化提供了硬件保障。

2、练“内功”促发展。

要提高各种现代化设备的利用率,不仅要建立健全管理、使用和保养制度,更要注重对现代化设备主宰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我们坚持了两个原则:一是硬件与软件同步建设。没有丰富的软件,就不可能有硬件的高效。二是人员素质与设施的协调,超越人员素质的设施是浪费。为提高教师素质,我们组织了教学人员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录像机、放像机、幻灯片等使用方面的培训,把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掌握与运用作为教学基本功的重要一项,每个人要过关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此项基本功是评优的先决条件,不合格者一票否决。并用讲座、比赛等方式,作为推动措施,使之稳步发展。

3、研“内理”促增效。

为使产出大于投入,提高现代化设备使用率,我们每年都在教育技术开发上下功夫,组织攻关课题。一方面,立足中师教改,面向小学实际,自己动手编制教学软件。瑞 多数教师能自制CAI教学软件,组合现代教学软件。尤其是学校课题组研制的“涂鸦动画制作”、“函数图象”等软件,突出了实效性和实用性,使用过程中反响很好。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对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加大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的科研力度。以国家级科研课题《校园网络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的研究为重点,全面研究实验,还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到省内外参加研讨,拓宽获取信息渠道,增进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地提高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水平。

二、注重实效,开发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潜能。

开发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潜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是为了更全面高效地育人。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把着眼点放在了注重其实效性上,放在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上,全面发挥教育技术的潜能作用。

1、计算机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使学校管理走向现代化。

多媒体教学网络的研究与启用,使学生能够在由诸多信息单元组成的信息网络中借助各种信息交换通道,根据自己的知识构成、学习目标,进行自主的选择和控制,从发现问题开始,到寻找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直至问题的解决。形成了个别化交互学习方式,提供了新颖的教学模式,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学校NT管理网络的开发与应用,使学校从传统的管理方式过渡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实现了无纸办公。对全校师生实行量化管理,综合评价,增强了管理的科学性。校园网与因特网的互联,学校进入了信息高速公路,使信息达到了更好的汇总、归类,能够达到与外界的信息资源共享,使学校行政管理朝现代化方面迈进了一步。伙食收银系统的启用,提高了伙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后勤管理的现代化。教学领域的题库系统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实施情况必不可少的检测手段,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对试卷进行编制、批改,直至最后对试卷的总结评价。教师能由此掌握第一手的反馈材料,为下一阶段教学提供依据。同时,考教分离,可达到对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双重评价,为教务工作及教学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现代化微格教学技术应用与研究,增强了毕业生在社会市场上的竞争力。

微格教学系统是对技能进行微化,而后进行科学训练,最后形成完整、高水准技能的训练系统。首先,我们将其应用于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上。通过国家级课题世行贷款项目“JG198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培训模式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与实验,充分显示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和高效性。事实已经证明,在教育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学生教学技能,大大缩短了毕业生适应期,使学生形成的技能扎实、有力。其次,我们将其用于在职教师的培训上,不但迅速、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技能,而且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科技意识和现代意识,也为师资培训开辟了一条新路。第三,我们将其应用于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通过学生的一次次认真准备、一次次精心演播、一次次及时的反馈、一次次科学的评价,使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水平迅速大幅度提高,在全省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连连夺魁。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有的被省城重点学校“挖走”。第四,我们将其应用于其它劳动技术,使受训者很快地掌握相关的技能,为其在广阔的社会竞争中铺设了一条新路。微格教学系统的开发,使学校的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广阔天地。

3、校内闭路电视系统的设计与运用,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校内闭路电视系统的研究、设计与运用,旨在朝着素质教育的目标迈进。第一,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校内闭路电视系统播发的原则是:以学校教育与学生实际所需,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地转录、转播不同类型节目,包括新闻,有教育意义电影、电视剧,科学文化知识等。这不但能起到形象的思想、道德、情操教育的作用,而且还能使学生获得多层次、多类型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力地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第二,可以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校内闭路电视系统因传授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备受学生们的欢迎。它的实用性激发了学生探究其操作技术的兴趣。尤其是学生电视台现场节目的直播、卫视节目的转播、自制节目的编播,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意识。第三,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校内闭路电视系统中的学生电视台,是以“用学生自己的视角,以学生自己的操作,发表学生自己的‘作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宗旨而设置的。学生电视台,以自己身边的事,教育自己。从节目的制作到播出,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在其工作过程中,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实践证明,校内闭路电视系统增强了自我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随着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普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为适用时代发展、社会的需求,培养出合格人才,我们将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做出不懈的努力。

篇2:现代化教育技术论文

作为现代化命题的教育和教育研究,均有较为完整的.结构体系.在教育学的视域下,探讨两者的动态发展关系已涉及到彼此的各个层面.概言之,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可从两方面进行阐述: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研究现代化的支撑;教育研究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生长点.正是这种相互间的动态关系推动着二者现代化的进程.

作 者:叶正茂 刘华锦  作者单位:叶正茂(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刘华锦(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10036)

刊 名:社科纵横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 年,卷(期): 25(7) 分类号:G40-03 关键词:教育学   教育现代化   教育研究现代化   动态关系  

篇3:现代化教育技术论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校园网,多媒体,现代化

科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知识是人类创新的源泉,在高科技中,现代教育技术是知识高度密集、学科高度综合、具有科学与技术融合的学科。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

展望未来,我们将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坚定不移地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我们这里所说的现代化,一方面是指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也包括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观念,还包括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面对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信息高速公路被广泛应用的今天,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它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

在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方面,我们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一)、把校园网建设作为教育技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来抓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平台,教育资源不是被局限在教材、教师、图书馆等这些方面,而是要通过互联网来传递信息,把整个世界都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师生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时代。校园网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它是在学校范围内,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教育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校园网也是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础设施以及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建立远程教育体系的基本保证。

校园网的建设之所以如此重要,因为它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首先,校园网能够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这就要求:校园网是一个具有交互功能和专业性很强的局域网络,能够作为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多媒体演示教室、教师备课系统、电子阅览室以及教学、考试资料库等等。如果一所学校包括多个专业,也可以形成多个局域网络,并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连接起来。其次,校园网又具有教务、行政和总务的管理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校园网络建设已逐步成为学校的基础建设项目,更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我们还应该对校园网络的综合管理技术人员以及教师的应用进行培训,以便对教学资源进行再开发和再积累等等。

(二)、抓应用,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

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就是运用多种传递信息的载体(如:文字、图像、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与现代教学法的最佳结合。多媒体教学强调的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更要通过各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的观察与思维,去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即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了课堂密度,而且还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个别化、小组化地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通过对Internet网络技术的学习,把课堂推向课外、校外及社会,有利于学生多渠道、多角度地接受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有益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现代教育技术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使学生在思想品德、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也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传统教学中很难表达的内容形象的表现出来;多媒体教学能动态地显示事物的变化过程,形式生动活泼;多媒体教学具有强大的表现力,能够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多媒体信息容量大,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互性强。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直接驱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首要的一点就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多媒体教学就是可以利用各种媒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兴趣发展成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在课堂上就充满着浓厚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

我们现在就是要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去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去探索课堂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过程结构。

(四)、提高教师素质

尽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却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这就严重地制约着学校教育向更高层次地发展。因此,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地培训也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那么,如何才能让教师较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手段、方法和技巧,这也是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保证。为此,我们把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确立为“一把手”工程,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培训,要求中青年教师必须掌握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

当然,我们对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同时又对学科骨干教师和技术人员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使他们成为一支维护和管理现代教育技术设施、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开展电教科研的骨干队伍。平时多鼓励教师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让他们从实践中去体会创新;探索如何使多媒体与课本有机的结合,达到辅助教学的最佳效果;平时多组织教师阅读一些报刊杂志中有关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文章,加强理论修养,开阔眼界。

篇4:现代化教育技术论文

关键词:教育装备 现代化 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上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是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教育现代化已步入快车道,国家将教育信息化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开始从分散建设向整体规划、统筹规划。但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仍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问题,特别是西北省份,信息化的基本格局还没有形成,优质资源的储备、开发和应用的有效机制还没有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还达不到要求,这些问题是目前我们急需要解决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保障教育信息化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信息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软硬件建设不平衡,软件与硬件不能够同步

由于资金与资源短缺,学校信息化软件建设严重滞后,资源库的硬件建设工作虽已完成,但是与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取得优质教学资源的渠道单一,还不能使广大教师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二)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亟待提高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我县虽通过开展各类层次的相关培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由于模式单一,培训师资水平有限,教师接受现代新媒体新技术的观念还有待提高,缺乏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程资源的深度融合能力,还不能够熟练地应用信息化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途径

(一)要提高学校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现代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学校教育在课程、教学、管理、学校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三通两平台”工程的实施,很多学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都已经初具规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学校现有人力、物力的投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效益,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领导者,要不断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给学校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整合的样板,使自己逐渐成为应用信息技术管理教育、经营学校的专家。总之,我们要建设一支现代化教育意识强、教育思想观念新、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校长队伍。

(二)注重“三通两平台”建设,夯实数字校园基础

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教育装备的现代化。县教育部门应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大教育装备建设力度,对陈旧落后的教学设备进行全面升级和改造;以有效机制的构建为引领,引导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应用模式创新、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重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使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积极发挥“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引领示范作用,所有专业技术人员都注册个人空间,各学校组织教师上传、交流教育教学资源,进行在线“晒课”活动,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另外,中小学全部建立个性化网站,并且与县教育信息网相互链接,做到了县级有县教育信息网、校级有学校信息网、教师有教师空间。

(三)加强资源库建设,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在现有教育资源库无法满足学校实际需要的情况下,我县开展了学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通过“引入国家资源、共享合作资源、开发特色资源”的渠道,不断丰富信息资源库的内容,努力提高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资源建设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巩固深化教育资源成果,利用中心校软硬件资源的优越性,落实推广“中心校带动教学点”的教学组织模式,持续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加强技术支持服务和应用检查,积累一批典型应用案例,形成“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模式,切实帮助教学点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加大培训力度,助力课堂教学改革

根据新时期信息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找准发力方向,加强内涵发展,在做好信息化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做好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和应用工作。教育部门应积极开展以现代信息环境下先进的教育理念、信息技术能力、教学设计方法与课程整合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培训,以教育的信息化来推动教育的现代化。为引导教师把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与新课改理念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县级培训和各校校本培训都将提高教师课堂整合能力作为重点,每学期安排一次县级培训、一次校本培训,并购买了教师网络培训平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加大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应用新技术、推广新技术的能力。

(五)利用网络课设“三个课堂”

大力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新型课堂”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教育公平。建好“专递课堂”,应采取校与校结对模式或者县与县结对模式,利用网上同步上课的方式,开展同步课规模化应用,使农村学校能够享受到城镇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

(六)调查研究,拓寬思路

篇5:现代化教育技术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当前,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课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时它也带来的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及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变化。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教育技术呢?也许可以这样说:搞教育技术,无非是搞好理论,用好技术。但是,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搞好理论,用好技术呢?一本书中做出了如下的回答:教育为体,技术为用!这是改自洋务运动时一位思想家的一句话。所谓“教育为体”,即是在告诉我们在探讨教育技术问题的时候,不管在哪个层次上,应要先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多关注教育问题,而不是太多的关注技术问题。这是因为技术首先必须要适应教育的形态,而且技术对教育的改造甚至革命要比教育对技术的制约弱得多、慢得多。所谓“技术为用”,即技术是作为一种工具来参与教育的。但这不等同于它是技术的奴隶。因为教育会决定使用什么技术,如何使用技术,技术反过来也会影响教育,使教育发生变化。教育在不同的阶段使用着不同的技术,而教育的本身也随着技术的使用发生着变化。这一点是符合实际、有目共睹的。总之,技术对教育的改革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进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首先被教育采用,技术的影响会有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从而影响教育本身也发生改变。

篇6:创建教育现代化 感受教育的幸福

参加工作十余年,工作岗位从乡村到城镇,尽管学校每一次发展都给了我震撼,但这一次却不一样。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这次现代化标准校的创建工作,是一次幸福的体验,也是我教师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回首创建的日子,虽然很艰辛,但更多的是欣喜、是快乐、是感动。

如今我们享受着现代化创建的成果,提升着自己的精神境界。当我们开启投影器为孩子展现一个多彩世界的时候,当我们漫步在温暖的塑胶跑道的时候,当我们敲击电脑键盘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当我们徜徉在散发着浓浓文化气息的校园里时,我们就像是刚刚搬进新家的住户一样兴奋,又像刚刚赢得胜利的战士一样充满了激情。我们又怎会不感到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是一件多么愉悦的事情。

亲历现代化标准校创建,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次全新的教育变革,受益的是学生,改变的是学校和教师。所以,感谢“创建”为我们提供学习的机遇,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现代化教育的真正内涵,促使我们对教育现代化、现代教师有了更直观、更具体、更深入的了解,对自身专业发展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定位;感谢“创建”这个崭新的平台,让我们教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让我们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技术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大幅提高;感谢“创建”为我们带来发展的机遇,让我们这支有责任心、能战斗的教师群体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感谢“创建”,让我们广大教师感到了一种回报、一种收获、一种教育的成就感。

作为年轻教师,我为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而骄傲,我为生在这个时代而幸福。能够在不断实现飞跃的学校里工作,我找到了为师的理由!

现代化教育是我们向往已久的教育现状,让我们一起享受现代化教育吧!

篇7: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

【摘要】:“教育与社会发展”,一直是教育基本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社会转型条件下,这一问题尤为教育理论界所关注。从市场经济与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到知识经济与教育、全球化与教育,都是这一问题的发展谱系。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以及其他领域的全球化倾向既对中国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给中国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它既可以成为提升国家全球竞争力的助动器和抑制全球经济离心力的缓冲器,也可能相反。教育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以彰显教育的积极功能,是本文探讨的中心主题。本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导论:挑战就是机遇。文章从探讨教育发展研究的两种分析框架(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全球化)及其理论预设(社会进化论和社会冲突论)入手,分析了全球化的五种界定模式和教育全球化的两个基本特征,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如何变革、应对挑战的问题,研究了中国开展教育全球化研究应当持有的两种前理解:全球化视野中的民族主义和后现代观照下的现代主义。第二部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制度面临的挑战。文章分析了教育全球化的三种制度性先兆,即教育国际贸易化、教育产业经营化和教育权力分散化,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制度变革背后的四个理论问题,即教育产业还是教育事业、政府干预还是市场调节、教育平等还是教育效率,以及专业自由还是民主决策,最后指出了教育全球化对中国教育市场、教育结构和办学体制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第三

部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目标面临的挑战。文章从历史角度分析了由市民社会向全球社会变迁过程中教育目标的变动趋向,即从“国家公民”到“世界公民”,以及可能带来的民族认同危机,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公民应有的素质目标,即培养和谐世界的完人、全球社会的国民和地球祖国的球民,最后指出了教育全球化对中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第四部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文章从分析现时代关于课程全球化的四种哲学观即新全球主义、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反全球主义入手,探讨了全球化挑战下课程改革的五种主要国际趋势,即双语课程、环境课程、创新课程、发展课程和国际理解课程,最后指出了教育全球化对中国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管理和课程实施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第五部分结语:问题与沉思。文章跳出具体的教育问题,分析了教育应对社会转型而不断变革的必然性和教育基本理想的永恒性,总括性地探讨了教育全球化或全球化背景下教育的基本含义,以及教育全球化与教育现代化、教育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教育全球化与教育国家化、教育全球化与教育民族化、教育全球化与教育地方化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学的历史使命。【关键词】:教育发展研究全球化教育全球化教育现代化民族文化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G40

【目录】:内容提要3-6Abstract6-8第一章导论:挑战就是机遇8-39第一节教育发展研究的两种分析框架及理论预设8-18

一、两种范式: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全球化9-1

3二、理论预设:社会进化论与社会冲突论13-17

三、教育现代化范式与教育全球化范式之间的关系17-18第二节全球化的界定模式与教育全球化的基本特征18-28

一、全球化的界定模式18-2

3二、教育全球化的基本特征23-28第三节教育全球化:问题的提出与视角的选择28-39

一、问题的提出28-3

3二、视角的选择33-39第二章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制度面临的挑战39-73第一节教育全球化的制度性先兆40-49

一、教育国际贸易化40-

43二、教育产业经营化43-46

三、教育权力分散化46-49第二节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制度的理论审视49-6

1一、教育产业还是教育事业49-

52二、政府干预还是市场调节52-5

5三、教育平等还是教育效率55-58

四、专业自由还是民主决策58-61第三节教育全球化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挑战61-7

3一、教育全球化对中国教育市场的挑战61-6

5二、教育全球化对中国教育结构的挑战65-68

三、教育全球化对中国办学体制的挑战68-73第三章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目标面临的挑战73-111第一节从“国家公民”到“世界公民”74-8

5一、市民社会与国家公民教育74-78

二、全球村落与世界公民教育78-8

3三、个人、国家与世界的关系83-85第二节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公民的素质目标85-99

一、世界公民的形象与素质维度86-87

二、个人维度:培养和谐世界的完人87-9

1三、国家维度:培养全球社会的国民91-9

5四、人类维度:培养地球祖国的球民95-99第三节教育全球化对中国教育目标的挑战99-11

1一、教育全球

化对中国创新教育的挑战99-10

2二、教育全球化对中国素质教育的挑战102-106

三、教育全球化对中国公民教育的挑战106-111第四章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111-151第一节课程全球化的四种哲学观112-12

5一、新全球主义课程观112-11

5二、新自由主义课程观115-119

三、后现代主义课程观119-12

2四、反全球主义课程观122-125第二节全球化背景下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125-137

一、双语课程125-128

二、环境课程128-130

三、创新课程130-13

3四、发展课程133-13

5五、国际理解课程135-137第三节教育全球化对中国课程改革的挑战137-1

51一、教育全球化对中国课程目标的挑战137-1

41二、教育全球化对中国课程结构的挑战141-14

4三、教育全球化对中国课程管理的挑战144-147

四、教育全球化对中国课程实施的挑战147-151附录一: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151-155附录二: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承认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和学位的地区公约155-159附录三:WTO教育服务贸易的有关规则159-166附录四:世界人权宣言166-169附录五:走向全球伦理宣言169-179附录六:世界人类义务宣言179-181主要参考文献181-190后记190-191

篇8:现代化教育技术论文

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1.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思想理念是实际行动的重要指导, 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的发展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促进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近年来, 我国十分注重科学文化的发展与建设, 实现素质教育的创新, 努力推进教育的产业化发展。

2.现代化的教育结构。我国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 但是教育发展是有一定的超前性的, 对此需要不断对教育结构进行优化, 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努力实现教育的整体效益。同时明确教育改革以及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基本结构, 使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更好地顺应教育科学技术体系的建设。

3.现代化的教育内容。要实现现代化的教育培养目标应从教育内容方面入手,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服务。现代化的教育内容主要是教材要吸收最为先进的理论成就与方法, 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促进学生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进行课程改革, 实现不同学科以及领域的交叉, 满足现代化的教育发展趋势。实现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渗透, 设置综合性的课程, 开设特色选修课, 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二、教育技术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影响

1.使教师思想日渐现代化。传统教育中, 教师的教学就是靠嘴、 书、粉笔, 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 实现了教育时空的发展, 创新了教育的理念、 内容以及方法, 现代化的气息比较浓厚[1]。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 坚持与时俱进, 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以及人才观, 满足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教师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发展是教育现代化实现的重要前提, 而教育现代化也能够促进教师思想的全面发展。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 教师需要具有终身学的理念, 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 提升新技能。全面终身学习教育才能够使人更加完善。 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 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设计、意识等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教师需要具有创新意识能力, 创新教学氛围, 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设计, 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促使教师角色发生转变。传统教学中, 教师的主要职能就是教学,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的教师的角色地位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启发者, 教师的工作也由课堂知识的讲授改成了课前的教学设计, 实现演示性的导学, 课后收集信息的反馈情况, 从而更加针对的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 促进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实现了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 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计算机平台, 实现图文并茂, 体现其优势作用, 明确教学目标, 由此确定教学的内容, 利用媒体引导学生获得知识,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 提升其思维能力。

3.教师基本功以及技能实现现代化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 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比较高, 教师不仅要说标准、流利普通话, 还需要写的一手好毛笔字、粉笔字和钢笔字, 并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使得教师的职能更加多样化, 要掌握教育教学以及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理论, 能够进行教学设计、软件设计, 能够对教学技术教学、流程图进行编写, 演示各种媒体技术, 能够收集相关的信息, 强话训练, 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对各种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 并针对性的调整。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基本功, 这就需要加强教师的教育培训, 将“拉网式”与“滚雪球式”有机合, 提升教师能力, 并落实考核制度[2]。组织教师进行优秀教育技术的评比, 鼓励教师更加深入的对教育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实现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能力, 组织教师写作实验报告、课题方案, 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能够更大程度的促进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发展, 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也能够促进教育技术的革新。在现代社会,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教师就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摘要:新时期, 教育已经实现了思想观念、行为方法等的转变, 发展成为全新的教育,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是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 是至关重要的内容。现代教育技术要实现自身的作用必须要以教师为支柱, 建立具备现代化教育技术的, 业务能力高的干部队伍。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实现, 而教师队伍现代化的建设又会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本文就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与教师队伍的现代化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师队伍,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思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J].南方论刊, 2013, 3 (3) :111-112+110.[2].

篇9:论小学音乐教育技术现代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音乐课堂教学;教学质量;积极主动性;个性

小学音乐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正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宗旨,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把小学音乐教育建设成为高质量的小学基础教育。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也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听视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势来为教学服务。

我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十多年,在这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优劣,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更快更好地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课堂教学的整合,更是我以后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重中之重,现就我十多年在音乐教学中的体验,谈谈我对小学音乐教育技术现代化的一些体会。

一、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能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教学形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传统音乐教学使用黑板、粉笔、乐器、挂图、录音机、电子琴等多种设备,教师讲,学生听,繁琐而又耗时,往往手抄一段乐谱就要花费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有时为了欣赏一段音乐又需要准备好几件乐器、挂图等,好多课前准备成了一个“运输队”。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现状。近年来,我不断地尝试着将信息技术带入了课堂,运用其实用性极强的信息技术平台,设计、编制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生动新颖的音乐教学课件,取代了传统教学中的黑板、粉笔、挂图等,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还扩大了音乐教学的容量。

例如:在引导一年级学生欣赏《狮王进行曲》时,我将大量的讲解内容直接运用文字的形式展现在大屏幕上,选用适合音乐意境的图片作为背景画面,再加上音乐,让学生自己看、自己听、自己理解、自己体验,这样既节省了传统教学中的讲解、书写、挂图等时间的浪费,又音画一体,学生在理解“教师讲解”的同时,使音乐与环境融为一体,既加深了理解,又提高了兴趣,丰富了情感体验,陶冶了高尚情操。

二、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增加了教学内容理解的直观性、可视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以往的音乐欣赏课都较抽象,需要老师反复播放作品,反复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很枯燥,学生基本不感兴趣。自从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单一的信息向信息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字、图象、数字、声音、动画、视频等等混合为一体,音乐课更为直观、生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音乐的基本思想内涵,选取能够体现其音乐段落主题的画面和适当的文字介绍,经过多媒体视听技术处理的音像资料,声像俱佳,形象逼真,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有助于学生对音乐基本内涵的理解,倍受学生喜爱。

例如:我在给六年级学生欣赏《春江花月夜》时,选用了江楼钟鼓、月夜赏景、风吹影动、渔民撒网打渔、夜幕回归等一些适合不同段落的视频画面,既有动感,又情景交融,同时,在音乐中出现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时,我用动画的形式,让所演奏的乐器或演奏实况出现在大屏幕上,也将有些创作背景文字或意境说明插入到视频的下边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陶醉在优美的环境中如醉如痴,充分调动了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体现出了音乐艺术的形象美。

三、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使音乐教学形式更加活泼,能够充分体现注重个性发展的原则

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说:“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靠个性的发展才能获得成功”。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教学中,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

可见,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是尤为重要。传统音乐教学中的班级授课制面向集体,因此,因材施教的初衷——致力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培养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越来越失去其实际意义。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使音乐教学形式更加活泼,能够充分体现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在这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主、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控制学习进度。这一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学生在教师或教学指导书的帮助下,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任何时间内,同自己需要的老师、专家、同学沟通,以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建议,同时采用有效的学习模式,达到学习目标。整个过程突出学生个体的自主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根据各自特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从而在音乐教学实施真正的(而不是“标签式”的)因材施教,最终达到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四、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创造能力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创造能力。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有单纯从教师那里被动地接收知识变成主动,自我发展。

例如:我在给一年级上《幸福拍手歌》中,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旋律,在学会歌曲之后要求学生们当当小小作词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把学生的创作一一展示给大家看,学生们脸上展露出成功而又喜悦的笑脸,令我非常激动。在他们创编歌词的基础上有邀请大家一起创编动作,跟着音乐边唱新歌词边跳舞蹈动作。整个课堂气氛非常的活跃,孩子们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造的能力也大大的提高了。

总之,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技术,运用于教学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已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音乐教学的现代化增加了教学的魅力,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和图书资料栩栩如生,许多原来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辅助教学手段与优秀的传统教育手段相结合,必将使音乐课堂教学从观念上、内容上、教学手段上有所突破,让学生真正的在音乐课中得到美的熏陶,实现音乐教育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金亚文.《高师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10:教育局局长教育现代化讲话(二)

1.要加快优化升级步伐。要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布局,XX镇要加快城西小学、城中幼儿园建设速度,确保如期竣工。育才小学要做好新建的相关准备工作,确保东迁的顺利实施。要进一步放大优质资源。吕良、银集两镇要按时、保质完成中心园的新建工程,局幼教办要切实加强对戴楼中心园、银集中心园、吕良中心园创建工作的指导,力争通过省优质园评估验收,确保60% 幼儿园达省优质园标准的目标如期实现。XX二中要认真组织好“三星级”复评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实现普通高中100达三星以上。要进一步美化校园环境,环境建设要立足实际,通盘考虑,宏观规划,微处设景,大到区域布局,小到植树种花,都要充分彰显环境的育人功能。折射学校的办学特色,切实做到景观园林化,环境生态化,设施标准化。

2.要按实配置教育装备。装备中心、电教中心要按照“优质、节俭、可行”的原则,抓紧制定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装备由三升二的实施方案,一校一案,一校一册,切实做到挤干水分,靠实配备。各镇、校要利用暑期有利时机进行采购、调试,确保开学前装备到位。与此同时,着力抓好建库、建平台、建队伍,切实加强资源开发、建设与应用,充分发挥教育装备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效益和作用。

3.要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治校战略,加快师资队伍现代化步伐,重点抓好高中教师学历提升。XX中学、XX二中在加大引进力度的同时,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积极报 1

考教育硕士,切实组织好在读的6名教育硕士安心进修,确保毕业率。教研室、培训中心要开办特级教师后备人员高级培训班,全力扶持特级教师后备人员冲刺登顶。以“名师名校长”培训为龙头,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加快拔尖人才培养。要充分利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绩效工资的契机,建立健全科学的业绩评估和奖励制度,推行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决不让成绩突出的人吃亏,埋头苦干的人寒心,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要创新素质教育模式。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培养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全面优化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真正形成学校主导、家庭配合、社会协调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大力推广先进地区和学校“减负增效”的成功经验,鼓励教师在规定教学时间内通过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益。坚持发展性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切实改进和完善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健全中小学综合素质评定制度,发挥教育评估督导的作用,促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

5.要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无法与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比硬件,但我们完全有能力与他们比软实力,如何走好教育内涵发展之路,充分展示我县教育高质量的办学业绩,高层次的管理水平,高品位的教育文化,这是我们下阶段的工作的重点。“硬件从实,软件从优”是我县应对县教育现代化验收的基本策略,各镇、校

要把迎接省教育现代化评估验收作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推进现代教育管理一次契机,要借助这次迎接评估验收,力争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有新的起色,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上有新的举措,在科研兴教、特色强校等方面有新的亮点,推动学校管理由规范化向精细化、创新化迈进,努力向质量要效益,向效益要品牌,全面推进教育内涵建设实现新提升,逐步形成“后发快进,奋力赶超,平原崛起,群峰竞秀”的良好局面。

6.要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社区教育的建设情况,是考量一个地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水平的重要指标。各镇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办好成人教育中心校的基础上,对镇内文化站、党校、人口学校等各种面向成人培训的资源进行科学整合,集中合署办公,实行资源共享。局职成科要按照省验收要求,指导各镇社区中心落实相对独立的教育场所,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按省标配备教育设施,加快社区教育网络建设,同时,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量大面广的群众性培训活动。

四、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确保把各项创建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创建工作,将这项工作作为全县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纳入考核目标。为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有序推进,教育局专门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督导室,负责日常工作,包括整个创建工作的计划制定、任务分解、进度安排、指导协调、申报迎检等工作,办公室下设普教、师资等9个工作小组,各管一片,各司其职。各镇、校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各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按照“一线工作法”的要求,做到亲自落实,亲自推动,亲自督查,切实将创建工作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局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要深入挂钩学校,了解实际情况,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各镇、校要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员工自觉做教育现代化创建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利用与“一报两台”联办的“空中教苑”、“教育园地”等专栏,深入宣传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主要目标。号召广大师生,学生家长更新教育观、人才观,让现代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要尽快启动迎评宣传片的拍摄工作,要精心策划拍摄方案,多方搜集素材、宣传片要能反映出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反映出我县教育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还要凸显我县教育的亮点和特色,要让评审专家过目难忘。要通过广泛宣传,层层发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对创建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及创建中形成的、值得推广的做法、经验,要进行及时的宣传和报道,通过全方位、全覆盖、多层次的宣传发动,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个个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要进一步强化整体联动。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创建是一项涉及全民、惠及全民的系统工程。各镇、校、机关各科室要切实强化全县“一盘棋”的思想,明确职责,密切配合,高效协调,共同推进,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的不良形象,形成协调联动创建格局,最大限度地凝聚创建合力,推动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督导室要切实做好协调服务工作,9个工作组要紧扣“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16项指标,根据自身职责,对创建方案进行再细化,把创建任务落实到具体学校,细排到具体时段,要求各责任单位按照序时目标挂图作战,逐步落实。

四要进一步强化督查考核。抓落实就要抓效率,各镇、校要牢固树立“时不我待”的思想,与时间赛跑,对创建工作要全力以赴,紧抓在手。要早谋划、早安排、早实施,力争早日完成,早出成果,以高效率引领创建工作快推进。要精心整理台账资料,确保数据准确,佐证齐全,机关各科室和学校要对照目标任务,认真梳理,精心筛选,逐项落实,在5月底之前必须拟定出资料目录。督导室、效能办要强化督促检查,建立例会机制,每月召开创建例会,通报各项创建工作推进情况,要建立督查机制,对照实施方案和评估标准,定期组织专项督查,跟踪督查,树立类型,通报问题,兑现奖惩。

同志们,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是造福社会、泽被子孙的德政工程,我们身逢其时,身处其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确保创建工作圆满通过省评估验收,为实现我县教育跨越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销售合作协议合同范本下一篇:克服困难的精神心得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