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分析论文

2024-07-28

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分析论文(共6篇)

篇1: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分析论文

建筑设计创作中地域建筑文化传承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冲击,我国地域建筑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导致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国际式”现象,失去了地域特色。建筑形态是建筑的本质构成要素,是社会背景的本质反映。在创造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的建筑方向指引下。文章从建筑文化传承的原则、重要体现、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概括建筑创作中地域文化传承的作用和方法,在建筑设计创作中以其开放性、包容性体现现代感。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传承

建筑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象征,除了在视觉上给予人们悦目美观的形象,其背后存在的意义与地域文化继承和发展之间有很大的联系。作为建筑师,应该创作出蕴含自己国家文化精髓、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建筑,弘扬地域建筑文化,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的。

1建筑文化传承的原则

传承文化就是要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去传统文化之糟粕。优秀的建筑文化会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理念和精神面貌,这种理念和精神面貌反过来也会促进建筑文化的发展,作为最本质的东西,是建筑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表现和特征。建筑文化传承应该注意三个原则。(1)结合性原则。建筑设计创作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地域文化特性,相应地结合当地文化、历史内涵、审美观念、人文环境等。结合并不是单一的照搬照抄,而是注意与时俱进,延续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背向现代化的传统是自取灭亡的传统。重视利用地域文化的精神,挖掘传统文化的物质性技术文化特征,积极借鉴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提炼、归纳,满足社会发展和地域的传承。(2)生态型原则。生态型原则是在创作地域文化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遵循地域发展的规律,保护地域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景观的有机生长可以促进城市发展的连续性,并且注意原有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相协调,体现出人文景观的价值,从而打造出符合现代生活、安全、舒适的建筑空间环境。(3)再生原则。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包括保护、传承、创新等几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在吸收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保护优秀地域文化,同时放眼世界建筑文化,理性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及材料,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不断增强原创能力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创作具有中国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

2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

受地域气候、地形、地貌、以及民族信仰、习俗、爱好、以及的影响,社会结构和人文风貌各有各的特点。地域文化形成因素较多而且变化也大,加上各地匠人的工艺、技巧的差异,因而各地建筑及其特征就呈现出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面貌。比如苏州园林的设计,把空间隔断,利用缩景的技法给人一种以小见大的艺术感受,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园林和典范。它的民间性、地域性就显得更强烈、更明显,刺激了建筑师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才能的发挥。除了国内南北差异,还有中外差异,比如欧式建筑里的哥特式建筑,其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彩色大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所以,作为建筑师在设计时应该深入研究当地历文化风情,创造出环境与人和谐的的建筑空间,弘扬优秀的建筑文化特色。

3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内容

地域建筑文化根植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孕育了当地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①建筑特征是建筑的个性,不同的建筑各有差异。从不同的层次来看,其个性表现也会不一样,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技术手法,或是从审美层次上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②文化特征,建筑所蕴含的文化性,民族性,时代性等,对于同一类型的`建筑物来说,其文化特征是有共性的。两者特征相互紧密联系,并共同依赖于同一载体之中。文化特征有三个层次,由表及里,由浅至深:a.浅层意义上主要包括平面布局、细部、色彩、装饰、结构构造和图案等,这些元素的相互碰撞具有较大视觉冲击力,是建筑创作中常运用的,一般称它为抄袭或叫模仿行为;b.中层次表现要经过摸索、综合,从符号、象征、寓意、手法上寻找可以作为典型代表性的特征;c.高层次理解文化表现,与上述文化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需要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研究和探讨,找到一些从物质技术性升华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符号、创作理念、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代表本地区的特色建筑。

4地域文化的作用

地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人们观看建筑载体中的地域文化特征,接收设计者的思路、概念、以及设计中的相互关系等信息,使人们在回忆中增加对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认识,从而增强对家乡、对本民族、对祖国的热爱,提高民族亲和力、凝聚力和增进爱国主义情结;②通过地方建筑文化特征,有利于弘扬城市特色文化;③作为建筑师,通过建筑感受到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的必要性,例如有名的唐人区,它的入口地带都有一座中国古典特征的牌坊,在侨居国外的华人看到祖国的建筑形象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5建筑创作中,传承地域文化的方法

创作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要从现代建筑创作的需要出发。在建筑中重现代表当地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建筑细部构件,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风格,这只是对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通过符号表达地域文化,结合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可以组成城市空间环境。原则是“外来建筑本土化”,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但也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拒绝一切外来文化。在最终成果的表达的环节上,设计者还应该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技术之间的关系,考虑按建筑的不同的功能要求以及不同的限定条件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通过各种条件的限定反复调整和比较选择最终方案的形体,注重环保材料的运用,满足现代的功能需要。

6结束语

为了使我国创作的现代化新建筑作品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作为建筑工作者,应深入挖掘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精髓,坚持生态的设计创作原则,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延续优秀的传统地域建筑文化,发现和挖掘其历史、文化、艺术和科研价值,为中国特色建筑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7).

[2]刁建新.文化传承与多元化建筑创作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3]刘源.建筑设计创作实践中的地域文化探索与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徐训文 单位:江西省桂能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篇2: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分析论文

在服务意识日盛的当代,人类的评价能力逐渐完善,但有一项很重要的服务却常常得不到群众的评价,即便是差评,那就是体育,尤其在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学校教育学习阶段。因此,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成为众多体育工作者思考的热点。

1学校体育文化内涵

文化是一个泛泛的概念,然而,加上学校体育的前缀则有着特定的含义,它既有学校与体育的特质,同时也涵盖了两者的相互关系。对于学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学者们给出了多种解释,本文通过对前人关于学校体育文化概念的梳理与分析认为,应该根据不同的学校体育文化性质与背景去理解。首先,学校体育文化对于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西方,部分高校以体育教育为首,称之为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展示学校形象、凝聚教师向心力、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譬如牛津与剑桥大学一年一度的皮划艇比赛。其次,学校体育文化是学校的体育服务行为,是对学生的一种责任态度。通过在学校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及学校自身的体育环境塑造的一种群体文化教育行为。[1]大而言之,展示了学校的育人准则、培养计划、管理手段、道德标准、文化氛围和校园生活方式、内容等[2],涵盖了体育在学校建设的全部内容、形式、价值和特征,是体育在学校教育中最广义的概念。从学生角度看,则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文化行为能力,提供知识、技能教授和进行身体活动的环境场所。最后,从微观文化视角上分析可以将学校体育文化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截面:其一是表层(外显)的物质文化层,包括学校体育建筑环境、体育场地器材、体育人群、体育商品等方面;[3]其二是中间的学校体育制度层,即学校体育行为文化层,包括体育教学模式、健身锻炼、运动竞赛、健身娱乐项目、体育行为的制度、法规等内容;其三是深层学校体育文化,即核心的精神理念层,主要体现在体育的观念、精神、道德风尚、群体意识、知识和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等方面。[4]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学校体育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以各所学校特有的文化导向、社会辐射、地域特色等诸多功能,在完成学校传播优质文化、锻造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学生体育与健康理念和精神面貌等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综上所述,学校体育文化就是通过学校的体育服务功能所呈现的一种文化力,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所处地域的文化特征。

2学校体育文化的地域特征分析

学校体育文化有着浓厚的地域特征,与地理历史学结合可以成为一门学科,与生活风俗包容会形成一种文化形态,在时间维度上又是一项“传统”,以及学校区域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因此,学校体育文化与地域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特征。

2.1地域性

学校本身具有地域性,是某特定地域特征所独有或独创,以学校为源头性地向外扩散,并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发展,文化区会不断变化。对于学校体育而言,不同的地域应该开发具有地域独特性的课程,将社会风俗、思维习惯、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等隐性文化融入其中,经过加工改造成为自身特有的体育运动文化,同时学校也应为本地的经济与社会服务,开发和创新本地的地域文化资源,立足于为人类服务。

2.2多样性

学校体育文化的地域性使其具备了文化多样性的特质,不同地域学校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代表着人类适应周边环境的一种超越的样式,这是一种生存的经验和智慧,是多少年传承的结果,对于学校体育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多样性的存在,可以使不同地域的学校在相互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学校体育文化中的优秀经验,摒弃落后、劣质文化形式,既发展了自身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又不拘泥于地域特有形式,更好地解决了地域文化的现实问题。同时,也可以使人们消除地域偏见,达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同,实现天下大同。[5]学校体育文化的地域多样性存在和繁荣,不仅是当地人生命存在力求保持和优化的要求,而且是学校体育文化共同体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内在要求。

2.3层次性

学校体育文化在空间地域上存在着层次性的特点,随着学校体育核心的向外扩展而影响力逐渐减弱,甚至出现两种学校体育文化的重叠,从而诞生出新的学校体育文化形式。也许在主流校园文化中,学校体育呈现出某一项目的文化特质,但经过当地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学习会呈现出类似的分流,也许是正迁移或创新该项目等等。学校体育不同层面的划分,是地域学校体育文化丰富多样的表现,也启迪我们应针对不同层次(人群、地域、生活习惯等)开发符合不同层次的项目、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构成完整的文化体系。地域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地域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内涵,发挥地域文化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然而,地域文化特征对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既表现为积极的一面,也表现为消极的一面。地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随着时间和空间在不断地变迁,也可能由于自身文化的发展和域外文化的影响而更新、变化[6]。因此,基于地域特质下的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既要保持本地文化的相对独特性,又要合理适当地吸收域外文化的合理成分,在建设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

学校体育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其中既有横向的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项目之间、学校之间、国家之间的传播与交流,也包括纵向的传承、比较与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客观的和主观的问题。

3.1物质层面

第一,学校体育文化发展资金极度欠缺。由于地域经济文化差异,各地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常常遭受到体育文化建设资金紧缺的压力,社会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在体育文化建设上投入的资金也在逐年增加,以及学校体育设施的老化急需现代化设备更新[7],导致各地学校体育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学校体育文化发展。第二,体育师资配备严重不足。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进行转型时期,素质教育的普及、科学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文化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亦严抓体育教学,创新体育项目,加大学生体育协会、俱乐部的建设力度,但随着学校招生数量的扩大,现有的体育教师根本无法满足在校学生的体育文化需求,何谈体育社会服务能力,严重影响了地域体育文化的发展。第三,基础体育设施条目单一、陈旧、混杂。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与设施是根本,没有教师与教学,何谈体育教学。然而部分地区学校领导狠抓教师教学业绩,缺乏对体育教学器材的重视,导致学生学习单一化。更有部分学校体育器材简单、陈旧,根本无法满足体育教学要求,譬如山西一农村小学篮球架是一根木头和编织框制作而成,既简单又危险。还有部分地区体育场馆、设施混杂,多种项目器械共同使用,很容易出现伤害事件。体育设施的欠缺严重地限制了地域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更造成了地域体育文化的发展差异。

3.2制度层面

其一,管理缺乏科学性。体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学校职能部门的体育管理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只是一味追求在校学生的升学与就业率,重视学生的生源和填鸭式地进行着文化知识教育。对文化教育而言,体育就是学生在打发时间,耽误文化课学习工夫。因此,学校领导不会将体育教学列入重要学科建设中,它的管理也仅停留在表层的教学工作上,以及学校高层领导中不会有体育管理者担任,更有甚者便是体育组的工作计划放在学校领导办公桌一年时间无人问津。其二,体育课程设置随心所欲。鉴于学校体育管理上的混乱,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也出现了众多问题,体育课根据教师的教授能力设置,有什么项目的教师开始什么内容的体育课程,学生学习内容过于单一,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再者过分强调体育技能的模仿学习,缺乏对学生体育基本知识的教授,导致很多学生在几年的一个项目学习之后还看不懂一场的比赛裁判规则,也有一些学校将体育教学纳入学校完整的教学体系,但没有设定长远的规划、正确的目标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这些制度层面的欠缺都限制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

3.3精神层面

理论上,学校是知识传承的圣地、人类理想的天堂,教师是天使,学生是受益者。然而,在实际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是最低等的教学者,享受着“打折后的优待”,干着杂活、累活,又遭人看低。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和文化知识传播的教师,常常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专业技术影响着一批批的学生,却无法享受同样的礼遇,这样就大大地削弱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妨碍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学生层面上,由于长期接受应试教育的学习,学校体育教学根本实行不了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普及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只是为了配合升学率或应付升学考试而进行的单项训练,学生正常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经常停掉或被文化课、实训课占用。同时,受社会轻视体育的影响,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到体育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难以养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形成终身体育思想意识。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域学校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物质与精神财富结晶,需要各地学校加以传承与保护。[8]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学校体育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建设,主动走入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中,结合“引进来”“、走出去”模式,强化学校体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血肉联系,实现共赢。

4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对策

4.1制定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学校体育文化代表的是一所学校,甚至是一个地区或国家,是学校、地区、国家人文素养的最好体现,在竞技体育中体现为激烈的拼搏,群众体育中体现为寿命与健康的状况。因此,地区与学校必须在“健康第一”的理念下,科学合理地设计我国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学校体育总的发展战略,同时结合本地区、校区的实际情况,取他校之所长,建立属于本校的体育文化实施与评价体系,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制度,完善职能部门的督导与考察工作。在这个设计中,要从能够满足学生与周边人群的体育文化需要,满足现在与将来工作、生活需要的实际出发,融入健身、娱乐、终身、合作、平等、公平的体育精神,借助课堂主导与课外自由的体育教学形式,打破现有的考核评价体制,全面关注学生学习与运用的评价手段,打破年级与学年选项课的态势,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基础、接受能力、参与的主动性、身心特点等让学生选择初期可以“随心所欲”,直至完成对体育学习的喜爱与坚持;同时还要给教师发挥科研与创造能力的机会,让教师们接触和研究学科前沿知识,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4.2创设优质和谐的学校体育环境

作为体育文化建设表层的学校体育生活环境,是外在的、显而易见的学校体育建设成果,学校体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和体育学习的动力[9],学校体育环境更是区域人群、学校师生荣誉感与向心力的体现,也反映了学校的精神文明状况。首先,要有充分的现代化体育训练场馆设施,分类项目的训练室、种类繁多的体育书籍馆、经常更新的体育宣传栏、智慧特色的学校体育装饰物,这些都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与载体,也是实施学校体育教学的保障。其次,必须要有优质的学校体育教师团队、学生团体、俱乐部、协会等机构设置的软环境,教师团队要经常接触社会前沿的训练方法、教学手段、文化知识等,学生团体要经常性地代表地区或学校参加各类体育赛事,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参赛,俱乐部与协会应该被学校高度重视,成为学生在校强化自我的重要方式。第三,有效发挥地域性体育项目特色,将其中优秀成果引入校园,在原有竞技类体育项目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创新,相对而言地域性、民族传统性项目更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向主动、积极地学习,培养琦独立探索精神,提高学生创造、创新能力。

4.3健全学校体育组织实施制度

学校体育是涉及人的活动,活动范围大,影响面积广以及体育活动本身的多样性特征,导致学校体育管理的难度相应地增加。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各部门协调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制度,引进优秀体育管理人才,改进管理理念,并根据各地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落实。[10]同时,完善各项学生体育组织机构,让学生也能参与到学校体育文化制度建设中,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学生成立各种体育社团,营造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发挥学校体育部门、学生会、团学、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等组织的作用,共同推动学校体育文化的开展。各校体育部则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学生课堂与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制定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技能水平和体育文化知识的教学目标、任务、手段、评价体系,更要以体育教师的拼搏坚韧精神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4.4锻造积极健康的体育精神

学校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一样,当体育锻炼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它代表的就是一种精神和信念,已经融入到人的身体中,不论走到哪里都离不开体育,而这需要一个递进的过程,需要从认识、了解、摸索、喜欢、热爱、忠实体育,最后成为体育文化的“传教士”。学校作为学生认识体育文化的起点,对于人类体育的更好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体育文化价值观、道德观念、心理行为等,通过接受学校体育教学的学习,学生的体育观逐渐从感性认识递进为理性分析,慢慢从整体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这就需要学校体育中做到:第一,做好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体验的整体规划方案,从本质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价值观;第二,日常学校体育教学中,有组织、有计划、全面地进行课堂与课外活动,并组织形式多样的学校体育文化节,使学生在文化节中认识本地或异地优秀体育文化,拓展知识面和接受外界多元化体育知识;第三,以学校为单位或者学生个人名义,邀请国内外、地区的优秀体育教育者、文化学者、运动员等开展系列体育知识讲座、报告、学术研究等,加强校内外体育宣传力度,拓宽学生体育文化视野,[11]启迪心灵,让学生真正地了解体育、接受体育、参与体育、乐享体育。

5结语

篇3:地域文化传承与东北经济发展

一、经济现象的文化阐释

在20世纪初, 经济行为主体的主观精神因素就进入了经济学的研究视阈。马克斯·韦伯认为勤奋、节俭、守时、诚信、自我克制、奉行公正原则是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典型特征, “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最重要的动力不是在于资本主义活动的资本量的来源, 而是在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无论在什么地方, 只要资本主义精神出现并最终能够表现出来, 它就会自己创造出资本和货币供给来达成自身的目的”[2] 。约瑟夫·熊彼特肯定了企业家应该具有“首创精神”、“权威”或者“远见”的论述, 并认为正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 才将生产要素第一次或按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到一起, 以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3] 。在熊彼特的经济模型中, 能够成功“创新”的人便能够摆脱利润递减的困境而生存下来, 那些不能够成功地重新组合生产要素之人会最先被市场淘汰, 这种由创新的企业家所引发的动态失衡是健康经济的“常态”。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也十分关注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德鲁克认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 美国的经济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管理型”经济彻底转向了“企业家”经济。在这一时期, 美国创造出超过4 000万个新工作岗位, 从而吸纳了第一批战后“婴儿潮”期间出生的就业人口, 以及从家庭生活中走出的约1/2的已婚妇女。之所以出现这种出乎意料的情况, 并不是因为高科技的发展, 高科技企业在此期间所提供的岗位不足五六百万个, 其最多只能弥补“烟囱工业”衰退所造成的岗位减少, “康德拉杰耶夫周期理论”完全无法解释美国经济在这一时期的繁荣。德鲁克最终认为所有这些就业机会的来源不止一个, 但最重要的是“在过去的20-25年间, 相当多的美国青年的态度、价值观和抱负都发生了改变……例如突然间出现那么一大批人愿意长年卖命工作, 而且宁愿选择高风险的小公司而不愿选择有保障的大公司”[4] 。正是在这种能够被人们迅速接受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远景的驱动下, 大量出现的新企业支撑着美国经济的繁荣。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认为“经济文化”, 即那些对个人、单位及其他机构的经济活动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在经济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5] 。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塞谬尔·亨廷顿在对比加纳与韩国的经济数据时, 发现20世纪60年代初两国的经济水平相当, 而30年后韩国成为一个工业巨人, 经济名列世界第14位, 而加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韩国的1/14。差距如此之大, 在亨廷顿看来“文化应是一重要原因。韩国人珍视节俭、投资、勤奋、教育、组织和纪律。加纳人的价值观则有所不同。简而言之, 文化在起作用”[6] 。冈纳·谬尔达尔认为受宗教深刻影响的文化因素是南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障碍。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受社会历史和宗教传统影响的精神型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道格拉斯·诺斯认为文化习俗、伦理精神、行为习惯等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 劳伦斯·哈里森认为非洲、拉美长期落后国家的不发达就是一种心态。可见价值观念与文化传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倡导诚信、崇尚竞争、鼓励创新、敢于承担风险、奉行公正原则的地域文化与观念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与上述现代商业精神相悖、传统保守的地域文化与观念对经济的发展则起着负面的、消极的阻滞作用。我国不同区域在相同制度环境和相近资源禀赋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巨大发展差异, 则在实践层面佐证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受地域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念的影响颇深。

二、东北地区的文化传承

东北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是中国的地理和经济大区。东北文化又被称为黑土文化, “黑土地”、“北大荒”、“东北人”这些地域色彩鲜明的词汇, 暗示了东北文化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着深刻的联系。东北地处边陲, 草茂林密, 雪大风狂, 地广人稀, 这种特殊的环境决定了东北文化的风貌。

在上古时期, 东北中部以半农半牧活动为主, 东部以狩猎捕鱼活动为主, 西部则以畜牧业为主, 严酷的生存条件形成了东北人强勇弱文的传统。尤其是古代东北地域内少数民族众多, 这些以游牧渔猎为主的少数民族, 人皆长于骑射, 骁勇善战, 勤于开疆拓土, 在历史上契丹族和女真族两次入主中原。另外, 东北地域辽阔, 资源丰富, 人通过与自然的直接交换而生存繁衍的压力不大, 在经济活动中粗放型生产方式影响下, 造就了东北人粗犷豪放、求大尚奢的性格。

19世纪末, 中原地区连年的自然灾害导致农民不顾禁令, 越过“柳条边墙”, 进入满洲的龙兴之地进行垦殖, 把中原的农业文明带入东北, 史称“闯关东”。一方面, 闯关东体现了东北人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战天斗地的无畏品质;另一方面“闯关东”的移民带到东北的是传统中原汉族的底层文化, 具有典型的小农意识特征。这些移居东北的中原人在关内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 他们“闯关东”是为了谋生而不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所以, 在温饱得到满足后, 多数人便安于现状、不再进取。

建国前, 东北以农耕为主, 气候决定了东北的种植业要“半年闲”, 因此“猫冬”成为东北农村生活的一个生动写照。长期以来, 形成了东北农民无约束、少协作、偏懒散的自耕自作的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长期积淀而成的区域文化, 便表现出小富即安、求稳怕变、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小农意识特征。建国后, 东北成为新中国的工业基地, “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超过1/3落户东北, 东北的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充分, 国有经济比重高, 国有单位便成为城市居民的主就业渠道, 城市人人有单位。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形成了对社会的依赖, 个体的进取精神进一步被弱化。东北城市居民的单位情结浓厚, 其本质是对体制保障的依赖, 是不敢承担风险的一种表现。

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对东北的地域文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东北曾是没落的俄罗斯贵族、溃败的哥萨克骑兵、流离的犹太人心目中的天堂, 是日本军国主义垂涎三尺的满洲所在。从而形成了‘杂揉’文化特征” [7] 。由于大家都来自天南海北, 历史文化积淀不是很深, 大家都不固守传统, 都不愿意受规矩约束。另外, 大家都是移民, 在交往中就体现出不排外的倾向, 东北人以好客著称, 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展现出率直豪放、襟怀宽广的性格特征。文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 应以动态的视角审视地域文化的变迁。东北文化传承到今天, 受自然条件影响而产生的粗犷、豪放、率直的性格没有改变;受移民文化的影响, 东北人不排外、不愿受规矩约束的性格也没有改变;但是, 在城市单位体制与农村相对优越的生产条件下, “闯关东”时的开创精神与无畏品质被消磨殆尽, 不思进取、小富即安却成为占据优势地位的主流经济文化。

三、文化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影响

克利福德·格尔茨和马克思·韦伯认为, 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 而所谓文化, 就是这样一些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8] 。人的经济行为与经济选择, 都将受自身所编织的文化之网的导引与制约。一个地域的文化传承会深刻影响该地域人们的性格与价值观念, 也能够沉淀为一定的社会交往规则。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 规则、制度是经济活动的基本框架, 文化传承通过对人及制度的影响, 进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东北文化对东北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东北文化延缓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GDP的产业结构方面, 1978年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占CDP比重为22.3%,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61.5%[9] 。与我国经济南方沿海地区相比, 1978年长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19.6%,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61.3%[10] , 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28.3%, 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7.2%。从数据可见, 改革开放之初东北地区的GDP生产结构与长三角地区相当, 优于珠三角地区。但到2011年东北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1.5:53.0:35.5。与上述两个地区比较, 2010年珠三角地区三次产业比重已经优化到2.1:49.2:48.7, 2011年, 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为4.8:49.5:45.7[11] 。

根据克拉克、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的研究,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 按照工业化国家的一般经验, 某国或某区域在工业化初期, 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会迅速上升;但到工业化后期, 产业结构会迅速软化, 表现为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份额上升, 同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时下降。上述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 各地方政府、企业发展的自主性得到政策支持,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速度明显低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状况。

假设是由于东北土地肥沃、辽阔平整且适宜农耕的比较优势所致, 但在封建社会就流传的“苏湖熟, 天下足”的说法也说明了长三角在传统社会农业生产中也具有优势地位。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优惠政策供给不足以充分解释东北地区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上的差异。东北地区与位居长三角的浙江省相比, 浙江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综合指数位居全国倒数第三位, 与东北三省相距甚远, 辽宁的区位与交通也要略优于浙江。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后, 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亦并未发生大的改变。因此, 要解释东北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变迁的迟滞, 就不得不考虑其中的文化成因, 即东北人对社会过分依赖的文化特质延缓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二, 东北文化抑制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

改革开放后, 珠三角凭借“三来一补”的贸易方式迅速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而长三角地区也依靠江浙的民营经济实现了区域经济的迅猛增长, 这两个面对经济体制的巨变, 积极调适自身的经济行为, 勇于迎接市场的挑战, 最终实现了区域经济的腾飞。而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后, 城市居民依然眷恋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个体提供的全方位保障, 农村居民仍旧固守丰腴的黑土地带来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 原有体制的沉疴痼疾加之东北人在面对挑战时的踯躅不前, 东北地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根本无法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抗衡, 企业陷入困境直至大量破产。企业群体势微体现在经济增长上, 东北三省人均GDP在全国各省区的排名中不断下滑。1978-2011年, 在我国大陆各省区人均GDP排序中, 辽宁省从第4位跌至第8位, 吉林省从第8位跌到第11位, 黑龙江省从第5位跌到第17位。

第三, 相对保守的东北文化降低了东北经济的对外开放度。

对外开放度一方面标示着区域经济融入或依存于世界经济的程度;另一方面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相应的表现为外贸依存度与外资依存度偏低。2009年, 辽吉黑三省的外贸依存度分别为28.26、11.02、12.91, 外资依存度分别为5.92、1.81、1.44, 辽宁处于中对外开放水平, 而吉林、黑龙江均处于低对外开放水平[12] 。人口流动的情况也能反映区域经济开放的状况。东北的地域文化相对保守, 东北人不愿背井离乡, 这一性格特点在人口迁移中表露无遗。改革开放后, 我国区际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加剧了人口的流动。目前, 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超2亿, 而吉林、黑龙江的人口流动仍以省内为主, 东北三省的人口流动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的行为弱化了经济的对外交往。

第四, 东北文化决定了东北企业缺乏创新的依附性特质。

在东北地区, 创业文化不受推崇, 人们更愿意追求稳定的生活, 不愿承担风险, 在经济发展中表现为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比例偏高。2004年, 东北地区国有经济占GDP比重, 黑龙江为84%, 吉林为82%, 辽宁为67%, 均高出全国63%的平均水平。东北企业的一个典型特质是依附性强。东北地区的民营企业, 很多是围绕区域内的大型国有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 有的从大型国有企业中购买原料进行简单加工后销售, 有的为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单一工序或产品的协作制造, 个别企业甚至具有寄生性。企业的这种性质决定了企业家更加关注经营过程中的非生产性努力, 而对于整个区域经济来讲, 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某些程度上是一种零和博弈。而且, 这种具有依附性的企业特质受到体制的保护。

四、振兴东北经济的文化思考

黑格尔说过历史是由两条经纬线构成的, “第一是那个‘观念’, 第二是人类的热情, 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历史的经纬线”[13] 。要改变东北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 首先要摒弃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 重塑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地域文化。其次, 要振奋东北人的精神, 用东北人闯关东时的拓荒精神、不屈品质开创东北区域经济的新版图。重塑东北文化, 需要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

第一, 要打造强化市场型政府, 破除官本位意识。

影响文化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历史、经济、政治等因素。从对地域文化的影响上讲, 政治因素是指有一定地域特点的体制、机制及社会意识等, 而政府的行为对其特点的形成起关键作用。因此, 通过政府行为改变地域文化便成为现实选择。就像美国社会学家莫伊尼汉所言, 对一个社会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 而不是政治, 但政治可以改变文化, 使文化免于沉沦。通过政府治理, 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地域文化, 最重要的就是要打造强化市场型政府。

按照奥尔森的观点:“一个政府如果有足够的权力去创造和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利、并且能够强制执行各种契约, 与此同时, 它还受到约束而无法剥夺或侵犯私人权利, 那么这个政府便是一个强化市场型政府”[14] 。打造强化市场型政府的意义在于:在强化市场型政府的治理下, 企业和个人的财产权利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不仅能够催生民间的创业热情, 而且还可强化民间的契约精神, 使契约与合同通过法律体系与政治秩序得到强制执行, 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另外, 强化市场型政府在法律体系框架内施政, 能有效避免权利滥用, 减少企业家的非生产性努力活动, 使政府治理与经济活动逐步趋向于效率与公平。还有, 强化市场型政府能够破除官本位意识, 使政府更专注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市场型政府重商, 但又不易被利益集团俘虏。总之, 从根本上讲, 强化市场型政府能够塑造崇尚竞争、珍视信用、注重公平的经济文化,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第二, 要重塑经济发展模式与微观经济环境。

历史和现实表明:某国或某区域流行的经济发展范式, 对经济文化有着强烈的影响。“东北地区是全国近现代工业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也是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最完备、贯彻最彻底的地区。在这里, 计划经济体制不仅仅是一种经济体制, 还是一种文化, 一种观念、思想、生活方式。它的基本原则、运作方法、规律和精神本质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深入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中, 成为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15] 。在这种经济思想或范式的影响下, 地方政府期待国家的财政与政策支持, 企业期盼政府的政策与资金帮扶, “等、靠、要”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流文化, 上级政府的优惠政策供给与资金投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与先决条件, 微观经济主体的创造性被严重抑制。东北经济的振兴, 必然要重塑经济发展模式, 在政策框架内放宽对企业的管制, 让市场机制代替长官意志, 鼓励企业自主发展, 把企业视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与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另外, 在一个社会中, 人的经济行为与该社会经济活动所给予的信号与诱因关系密切。例如员工的勤奋敬业行为得不到嘉奖, 而消极懒散又不会受到惩罚, 多数人就会选择后者;在地方政府多变和不可预测的政策环境下, 多数企业就会选择短期牟利行为。从微观经济环境的角度考量, 振兴东北经济要构建稳定、公平的政策环境, 规范企业治理行为, 引导员工塑造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职业精神, 引导企业构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运营模式。

第三, 振兴东北经济要以制度激励创新与竞争, 摒弃小农意识。

首先, 政府要打破具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体制机制, 将企业和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推向更大的市场, 让微观经济主体在竞争中敢于面对风险并学会如何规避风险;同时, 更大范围内的竞争与合作, 有利于东北人与东北企业树立契约精神, 培育创新精神与协作意识。其次, 政府要设法消除区域内要素流通壁垒与政策差异, 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 政府要努力构建面向全球化的经济发展环境, 减少微观经济主体开拓域外市场时的不适应性, 以利于企业向外拓展。再之, 政府与企业要通过制度安排鼓励创新, 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企业创新行为进行奖励、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减免税收、企业加大研发费用的支出、政府与企业共同设立专项资金奖励创新型人才等, 通过区域集成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进而打造崇尚创新与自由竞争的区域经济文化。

第四, 要以政策鼓励交流, 塑造开放的经济文化。

多种因素的累积导致东北地区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社会生态系统。要重振东北经济, 必然要打破东北企业偏安一隅的局面, 使东北企业参与到全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的分工协作。政府可通过优惠政策供给, 如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营销费用进行补贴、对企业产品出口进行奖励、对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提供贷款贴息等激励企业加强对外交流。同时, 政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 要注重引进行业领先企业, 行业领先企业的管控与运作模式, 会作为经济发展中积极的制度要素在区域内扩散, 从而对域内本土企业产生良性影响。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源动力的企业, 在日益扩大的对外交流中, 将有机会获取更多的生产要素, 并会逐步适应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则与竞争强度, 在提高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度的同时, 也将培育出开放的区域经济文化。

摘要:地域文化通过个体行为与制度选择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东北文化在其基因的累积与裂变中传承至今, 凸显出不善进取、不甘约束、因循守旧等与市场经济相斥的文化特质。东北经济亦被铭刻着东北文化的印记, 即产业结构软化缓慢、经济对外开放度低、企业竞争意识薄弱等特征。振兴东北经济必重塑东北文化, 通过构建强化市场型政府, 优化政策制度安排, 重塑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环境, 形成崇尚竞争、创新、开放的区域经济文化。

篇4: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分析论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 土特产 市场 包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G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2-0074-02

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以显著的地域烙印与独特的文化特征,时刻影响着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等方面,为各个地域全面发展提供着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成为推动地域经济发展与增强地域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1 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地域文化具备地域性、丰富性、稳定性三个基本特征。从本质上来讲,不管是哪种文化都有其地域性的特点。地域文化的地域性突出表现在空间上占有一定的地域单元,具有其自身的所属领域和范围。地域的文化特征是其自身独有的或者是独创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独特性并且与其他地域文化特征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地域文化的地域性是人们在该地域生产、生活、劳作,以及社会历史环境的演变中不断积累而成的。不管是历史古迹、地方文化传说,还是当地风俗、思维习惯、道德传统和价值观等,无一不渗透着浓烈的地域文化色彩。

地域文化的丰富性体现在不同地域文化多具有的多样性、层次性和整体性上,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可以使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交往中相互吸收,同时借鉴对方文化中有益的经验,摒弃落后文化,并且加以结合,既有自身的特点,又不完全受限于自身,更好地解决当地文化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地域文化的层次性可以使地域文化按照不同的等级形成多种地域文化系统,按照等级层次由高到低进行细分,地域文化的种类由少到多,层次分的越细,地域文化的特征越具体。地域文化整体性是地域文化的丰富性的另一种表现,许多当地的地域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多种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影响着当地社会整体的发展。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单元,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地域文化产生和发展过程是很漫长的,不断受着传统的影响、制约和沉淀,却又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一种更深层次的发展变化。无论你走向何方、身处何地,一见到古城小镇、舞龙耍狮、张灯结彩,就会想到中国文化,就有归属感。这是社会发展不断演变而成的、群众认同的文化上的稳定性。

以南充为例,南充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建城已有2200年,是四川省八大中心城市之一,它位于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古老嘉陵江畔的明珠,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南充既是“三国文化”的源头和发源地,又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充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这些当地的传统文化不断丰富扩展,又相互交叉和渗透,形成一个独特的地域文化系统,并且在不断的丰富和扩展地域文化的内容。

2 南充土特产市场的现状

2.1 当地土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部分不法商贩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产品质量,甚至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非法加工。例如:南充阆中的张飞牛肉作为南充的一张名片,但是有些不法商家将死牛肉、病牛肉作为原材料,利用熏黑再加上其他不符合食标的添加剂制作成成品牛肉销往市场。目前在南充市从事土特产生产、加工的大小企业有100多家,却只有少数土特产生产企业通过有关部门的审查,获得了食品工业生产许可证,再加上进入市场的门槛要求不是很高,很多参差不齐的企业涌入这个市场,最后导致当地土特产品档次混乱,大打价格战,行业利润不断降低,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2.2 加工技术水平有限,缺少高附加值产品

南充当地的土特产资源比较丰富,其主要品种有:阆中张飞牛肉、西充黄心苕、河舒豆腐、保宁压酒、营山黑山羊、仪陇大山香米、阆中川明参、仪陇胭脂萝卜、仪陇酱瓜、南充冬菜、保宁醋、川北凉粉、营山板鸭、南充松花蛋、南充脐橙等30余品类,一百多个品种。但由于加工技术水平不够,再加上缺少新技术支持,因此,土特产大多都是直接以“真面目”示人。

2.3 以产地名称作为品牌,缺乏特色

南充本地很大一部分土特产品,还没有形成响当当的品牌。这些产品,像阆中张飞牛肉、川北凉粉等等,虽然在当地知名度较高,但大都使用当地的名称作为自己的产品名称,非常缺乏自身的特色。这就无疑影响了南充土特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地位和表现。

2.4 市场运作力弱,销售渠道分散

南充本地生产加工土特产的企业都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这此企业缺乏市场运作能力。南充目前的土特产市场销售主要是以分散销售,这种销售模式效率较低。如果生产分散,销售分散,渠道分散,这将不利于品牌的运作,不利于价格的管理,更不利于资源的集中利用。

2.5 产品的包装单调,宣传力度不够

南充土特产的种类比较多,但土特产包装设计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如:没有包装新意,包装过于简单,沒又档次;视觉设计没有规律,地域文化表现性弱;过度包装等。如南充的脐橙包装设计,简单的绿色调、简单的脐橙、几片树叶杂乱堆砌,不看上面的文字说明,根木看不出来是哪里生产的水果。市面上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土特产包装几乎没有地域特色,让消费者感受不到当地的地域文化内涵。

3 利用地域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当地土特产市场的发展

当地土特产市场的发展需要当地地域文化作为动力,既要具备土特产自身的商品效应,又要通过土特产将当地地域文化传承下去,因此,在土特产品外披上地域文化这件外衣对当地土特产市场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1 充分利用地域文化元素,突显当地土特产所具有的地方特色

收集土特产的自身或当地的相关资料,从当地的地域文化中提取可以进行表现的元素,比如说民风习俗、古老传说、名胜古迹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土特产包装设计时,要深入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内涵。仔细斟酌选择出几个符合土特产品的文化元素。依据这些所获元素,确定设计思路,设计出既能体现土特产地域特色,又有地域风情的土特产包装。

nlc202309031828

3.2 设计与地域文化交融,突出土特产的地域特性

地域文化是一种浓缩的文化,是反映一个地域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地方的土特产大多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气息浓郁。如果在包装设计方面能恰当地运用这些地域文化元素,不但可以突显土特产的特色,还可以体现出包装的文化价值。

地域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土特产包装的设计可以从中选取各种各样的文化素材。比如,中国的传统元素一般分为“形”“意”“神”三个方面:“形”是指形状、结构、色彩;“意”指这些形状、结构、色彩所代表的寓意,“神”是指当地文化的内涵。将地域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土特产包装设计中,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同时可以引起消费者情感上的共鸣。

3.3 将情感融入设计,突显地域情怀

对当地土特产进行设计时要将情感融入到设计中去。不同地域的土特产包装设计都有其不同的情感。在设计土特产包装时,通过对标题、结构、色彩、肌理等的设计,将情感融入到土特产包装设计中,让消费者产生向往的情感。以民风习俗、历史名人、神话传说为切入点,以故事的形式融入土特产的包装设计中,不但会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强化地域文化的表现性。讓消费者一看到土特产时就会想起其中的传说,从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另外,不同的商品有着不同的形态与特征。如在阆中张飞牛肉包装的造型上,可以借鉴张飞的画像、脸谱等,它们会让消费者联想到三国时代的张飞如何大快朵颐的情形。这样既起到了传承地域文化符号的作用,也能引起消费者的怀古之情。

3.4 利用现代设计手段,演绎土特产包装

利用现代设计手段,演绎土特产包装,并不是简单的将传统元素进行组合,而是给这些元素添加新的意义,把它变的时尚而又不失当地传统文化特性。人们都会喜欢一些有创意的设计,将传统进行创新,土特产包装设计才会有新的生命力。有些当地土特产品包装,工艺简单,没有新意,产品质量较低。因此,在土特产品的包装上应改革创新工艺、引进现代技术,使土特产品重焕光芒,向高档次发展。

总之,如果能充分的挖掘地域文化的内涵并能够进行系统的分类和更深层次的分析,再将其拓展开来应用到当地的土特产品市场上,将地域文化和土特产市场融为一体,就可以促使土特产市场不断扩大,乃至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夏志芳.地域文化课程开发[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2]王敏,闰如山.景德镇陶瓷包装的地域性和品牌化探[J].包装世界,2010.

[3]陈琛.地域性文化与旅游纪念品设计及包装策略探讨[J].包装工程,2010.

篇5: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08年4月1日上午,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 2008年理事会暨丽江文化研讨会在丽江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隆重开幕。24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专家及省市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和仕勇主持。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国清在开幕式上致辞。

这次会议主要提出了如何传承和发展丽江纳西文化、彝文化、摩梭文化,推动纳藏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如何促进两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鼓励并动员各位专家学者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团结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们常常说,文化是一个地方社会发展的基石,如果没有这层基石,高楼大厦建得再高也终有倒塌的一天。因此,丽江要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旅游文化,必定要重视纳西文化、东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针对传承纳西文化、东巴文化这一主题,本刊特别邀请到几位嘉宾,谈谈自己看法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杨焕典 广西师范学院 教授

我从51年出去求学至工作一直到81年,整整30年的时间里我很少回来丽江,我身边基本上没有人讲纳西话。如何能够将母语表达的流利程度保持与刚离开时差不多的状态,我认为一是和年龄有关,如果你14岁之后离开故乡,你的第一语言基本已经固定;第二是因为纳西人对家乡的依恋与其对母语的感情。

关于传承并推广纳西语对丽江民族文化保护的重要作用,恩格斯说“语言帮助人类从动物界分划出来成为社会的人”,所以,首先语言对人类的贡献,它应该记头功。我们今天仍在受语言的惠,如果没有语言,今天的一切进步都是不可能的。一旦我们失去了语言,这个社会就会崩溃,语言是一切文化的物质承担者。文化作为软件,也需要借助有语言的支撑来传承和表达,所以语言的价值是非常之高。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由于纳西族的语言受汉语及英语的影响颇深,现在的年轻人或者小孩子都不会说纳西话,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大家对语言的理解进入了一个误区。任何语言都是很宝贵的财富,他们并不知道。各种语言根本没有等级、先进或落后之分,它们都是高度发达且与其它语言呈互借的关系,他们若认识到这一点,纳西语才能传承下去。

民族文化对一个地方发展,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因素,一个是硬件,一个是软件。文化本身对社会来说是一种软件,文化也是一种社会传承与推动的生产力。一个人有了文化,他就会逐渐脱离原始的生活状态,从而进入一个比较现代化的层次。但我们对文化的了解就像小学生,了解还非常少,对文化的研究永远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能等到一种文化消亡了还不认识它。我们得益于文化,因此有责任将民族文化保存下来。

对于丽江创建旅游文化名市,我觉得第一条就要抓交通,能方便各地游客出入丽江;二是持续丽江模式,一方面保护,一方面发展,要注重古城及各自然风景区的保护,以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得荣?泽仁邓珠 中国档案会会员 甘孜州档案局研究馆员 教授

去年在丽江召开的川、滇、藏民族文化研讨会,让我一开始就感觉到了自己的家乡,认为我虽然在丽江,但并没有离开家乡。他们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素质及文学艺术及地域和社会经济方面有着许多的共同性,主要表现在丽江的建筑、部分语言和佛寺及非常丰富的纳西族文化这几方面。我觉得这两个民族在文化上没有太多区别,纳西族与藏族属于一种同源分流的关系。

现在成立的丽江文化研究会与纳西文化研究会将是一个很好的组织平台,对今后发掘纳西族古老的东巴文化有很好的帮助。

杨尚孔 国际纳西学会 副会长

现在我们都说文化是软实力,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它的价值之高,特别是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之后,不管是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发展都需要文化的支撑,所以21世纪的发展主题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发展。

虽然离开丽江56年,但我仍然保持了一个纳西人对自己母族的认可和自觉,坚持说纳西语。我真正开始关注纳西文化是在退休之后,作为纳西族的一员,我对本民族的关注比较少,所以这10多年来,我对纳西族文化的关注实际是接受了民族文化的再教育。

纳西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国内文化界高度关注,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重视。所以我觉得纳西文化研究对丽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也尽自己的能力推动纳西文化在汉地的传播,并与其它民族之间做广泛的交流。

我认为,我们过去在民族识别过程当中有一些失误,民族文化不应该以地域来划分,而应该以民族族系、族源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这也可以大大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作为纳西学会会长,我主要是组织纳西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交流。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语言的消失,语言的消失意味着民族的消亡,所以我极力主张纳西族的年轻人不要忘记母语纳西语,要将这种语言传承下去,如果不以母语来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也就不会领悟到它的精髓。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在母语传承方面多做些工作。

喻遂生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所长 教授

我是汉族,但我研究纳西文化、东巴文化。我学的是汉语言专业,现在主要研究甲骨文和象形文。研究文字的起源单靠甲骨文是不行的,而东巴文形态比较原始,虽然绝对年代不是很久,但是形貌比较原始,可以作为研究甲骨文或者普通文字学的参考,且东巴文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还活着,还有很多人在用。

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是它的根,它的灵魂,如果没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那么这个民族基本就混同于其它的民族了。生物多样性重要,语言和文字的多样性也很重要,而且对其它民族的文化也有相应的推动,所以说,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保留下来是很有必要的。

东巴文化的基础是语言文字,但我们现在还没有一本自己的纳西语词典,反而是美国学者孙陶茂编了一本纳汉英词典,中国人自己却还没编出来,这让我们很惭愧。我们要突破这个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将前辈整理的字典资料编印、公布出来,让后学有所继承。

木桢 云南省民族委员会 副主任

对于云南来说,是民族文化的腹肌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民族文化对于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文化发展的本身是顺应整个社会发展的。现代社会就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时代。当物质生产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以后,物质产品中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只有文化含量高的物质产品才有市场与持续发展的潜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际上是社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文化也伴随其发展。

其次,文化又是一种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凝聚力的内涵所在。从国家角度来说,在综合国力提高的过程当中,我们国家作为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各民族都把自己的文化作为一种动力来提高民族的矢志和民族凝聚力,促使国家软实力的提高,这个也是文化对社会的贡献。

最后,云南世居少数民族是全国最多的,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因为所处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差别较大,他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发展民族文化对于落实十七大提出来的促进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的软实力是非常有好处的。

以纳西族文化为主体的丽江文化,这几年在贯彻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工业性文化的改革发展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特别是在促进文化旅游方面。丽江发展旅游文化,首先要坚持按照中央关于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第二要充分挖掘与发展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三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追求的品位与档次越来越高,作为文化,如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需求,这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也有好处;第四,在发展民族文化过程当中,也要注意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要适应这种冲击,要善于吸纳外来文化相对进步的方面,摒弃自己文化陈旧或者没有时代感的方面。宣科先生讲,文化重点在“化”,也就是不断地进化。文化本身没有不变的,主要是如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如何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保持自己的个性。其实纳西文化也是不断地发展和吸纳外来文化的过程当中保持了自己个性的文化。

杨国清 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 会长

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成立一年来的主要成绩:丽江文化研究会和纳西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是丽江市委市政府的一个重要决策,主要考虑到除了从党委和政府的角度发挥文化的作用,同时考虑到怎样发挥整个社会和民间的力量来推动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尤其文化对丽江来说,这个关系更重要,作用更大些。

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成立至今一年多时间里,整个工作的开展还比较顺利,并且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今年市委的二届四次会议,在市委工作报告里面,研究会的成绩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首先,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及文化历史的战略,所以文化研究会专门地组织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专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丽江文化的繁荣。同时我们也到一区四县,与各方面的文化人一起,与他们开展十七大精神的讨论。

第二,结合丽江市的实际情况,推动丽江文化的建设和繁荣,深入到一区四县,与各级政府部门、文化保护单位、基层文化单位进行专门的文化调研。主要围绕丽江古城的保护、东巴文化的保护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三个主题,就如何搞好各区县文化的发展繁荣提出了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古城和东巴文化的保护这两方面,丽江文化研究会、纳西文化研究会是直接参与到其中,也给市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市委对此非常满意。

第三,文化研究会组织了民间广大的文化爱好者,充分发挥了他们传承和发展丽江文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丽江文化各方面研究的成果,并借助《丽江文化》杂志这个载体来进行展示。这次文化研讨会也是一次为了展示丽江文化研究的成果而举行的重要活动。

此次会议收到的论文很多,一共有160多篇。主要以丽江文化发展、繁荣为主题,涉及到丽江文化建设发展及丽江各个世居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从学科角度、文化内容、深度或者广度来说,成效不错。

丽江文化研究会同时与省内外关心重视丽江文化的文化人,或者说专家学者,加强了广泛的联系,我们觉得丽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应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或者在更宽阔的背景下,这对丽江文化研究的突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与北京,重庆,大理,迪庆各方面的研究会都会互通文化信息、交流情况,他们对丽江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与建议,同时也提交了很多不错的论文。

丽江文化研究会为了搞好丽江的文化保护、复原以及创新发展,也到国内外、省内外进行考察学习,吸收其它地方的保护、发展的经验。特别去年,我们就开始加强了与四川文化研究会的联系。

篇6: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弘扬;传承;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二、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三、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

1保护传统文化必须有选择性

精华与糟粕并存,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扬弃,是一个取其精华、弃其槽柏的过程.

2保护传统文化的关键是文化创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发展的空间被压缩了.这其中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传统文化本身应对不灵活、缺乏创新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3保护传统文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植

政府要极引导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制度相适应,加大财政投入,培养能够传承传统文化的人和民团体。加强立法,运用法律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复兴。

四、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1学校教育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2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五、结束语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国家的文化价值核心,克服发展中的阻力,加深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才能促进文化间的有效的交流,保证中国文化价值的传承。

参考文献

上一篇:有趣的武术课作文下一篇:小学生日记足球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