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日记优秀作文

2024-07-08

七年级日记优秀作文(精选14篇)

篇1:七年级日记优秀作文

那是一种爱,一种无法抗拒的爱;那是一种情,让人无法自拔的情;那是一种梦,一种难以忘却的梦。

刚迈进初中,一股暖流流入了我的心中。你们知道是神魔吗?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在开学的第一天就让我觉得万分亲切。她像一个园丁,灌溉我们这些未成年的幼苗;她像一个水壶,给予我们这些的花儿雨露;她像一个火把,照亮我们前进的路。

老师,两个简简单单的字,却包含着浓浓的情。老师是妈妈,在我们难过的时候安慰我们;老师是大海让我们在她的怀抱中自由成长;老师是指南针,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老师,是我的恩师,如果没有她,或许就没有现在的懂事我;如果没有她,或许就没有现在成熟的我;如果没有她,就更没有现在有学问的我。我感谢她,我的恩师。

在我心中,是老师的爱教育了我,我终身难忘!

篇2:七年级日记优秀作文

到了家莫莫先给它包扎,再给它准备药,然后问它怎么会到这里来,为什么会受伤。

那只南极企鹅伤心地说:“我本来在我的家乡——南极快乐的生活,但是有一天一些人类来了,他们捕杀我们,我的兄弟姐妹和朋友都被杀了,他们没杀我,把我关在一个笼子里,他们在坐飞机的一不小心我就从天上掉了下来,所以笼子坏了,我也受伤了。”

莫莫觉得它很可怜就决定把它送回南极去。

第二天,莫莫向老师请假之后,便出发了,她带着企鹅,翻越了无数座高山,跨过无数条大河,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到了南极,可是南极上已经没有企鹅了,莫莫把药给了受伤的企鹅,受伤的企鹅很感激他,所以给了莫莫许多干粮和水,莫莫在路上边吃边走,到了家,已是精疲力尽。

篇3:七年级作文教学六法

如何打破学生写作的僵化、题材的老化、语言的套话、素材的俗化的局面, 指引他们结合初中的生活, 投入到新鲜而富有活力的中学时代中来, 对他们进行写作兴趣的引导、作文素材的积累、语言运用的娴熟、真话作文的重塑与训练, 将是一件富有挑战性与建设性的工作,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借助教材, 突出课堂作文训练的针对性。

起始年级应重视基础, 从课本出发, 充分发挥教材作用, 结合教师课堂的传授与同主题文章的阅读开展系列主题写作教学, 关注课堂教学的预设与训练的针对性。

教材以主题为单元, 打破了旧教材按体裁组织内容的僵化格局, 从追寻生命意义、坚定理想信念、感受自然风光、探索科学奥秘、领悟温馨亲情、激发想象思维六个单元模块入手, 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天地。在这里, 语文的含义丰富了, 语文的外延扩大了, 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了。虽然“她”依然没有提供写作的系统指导与评价的统一标准, 只是从一个单元教学主题出发, 进行主题式写作, 只有六篇作文训练的量, 远远达不到对学生读写文字训练的量化标准, 但是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阅读文本的摘选密切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2. 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让学生从敢说、能说开始入门。

说是写的基础, 学生只有敢于说话、说得流利、准确、有条理, 才有可能比较好地写作, 因为说口随心走, 笔随口走, 因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就成为作文训练的基础功课之一。如课堂上的口头小作文、课文朗读、班级及学习小组间的辩论会等, 教师要及给学生以善意的提醒, 告诉他们注意把每一次发言都当成一次语言表达的训练, 尤其是在发言前先理清思路, 删繁就简, 比较清楚地说明自己的观点、描述出自己想说的事物或情景。

3. 指导学生多读优秀作品, 从仿写逐步过渡到独立创作。

作文如习字,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练习过程中, 如果我们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些高水平的“范文”, 学生是很难体会到优秀作文的优点和魅力的。在农村中学中, 这些“范文”来自于语文教材、同学的优秀作品和教师的“下水文”等。要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做读书笔记, 找出有特色的词、句, 领会涵义, 并摘录下来, 并尽可能多地运用到写作当中, 学生在研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一篇优秀作文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

4. 划出作文中有关描写、议论、抒情的语句。

在引导学生掌握记叙表达方式的基础上, 让七年级学生掌握并恰当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是提高七年级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学生往往在综合表达方式的运用上做得不够好。为此, 我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能准确地分辨课文中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其次在写作文时要渐渐学会运用它们, 并在作文中把这些表达方式各自标示出来, 这样可使七年级学生从不会运用多种综合表达方式到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他们明白了写作文如果只用记叙文这种单一的表达方式, 作文就会像寒风中光秃秃的大树, 缺少生命力和美感;有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作文才能像夏日的大树, 枝繁叶茂, 生机勃勃。

5.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体验生活, 用心思考, 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中学生的作文, 要求学生自己写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而这种感受和体验都来源于生活, 而观察是学生体验、了解生活的重要方式。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写作来说, 材料是木之本、水之源。为了获取材料, 必须学会观察, 无论是写景还是写物, 都离不开观察, 只有通过仔细的观察, 才能写出景物的个性来。伟大的革命先驱者鲁迅先生在谈到写作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要创作, 第一须观察”, “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 方好下笔。”法国作家福楼拜在指导他的学生莫泊桑写作时强调指出:“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 要长时间注意去观察它, 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见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 都有未曾被发现的东西, 因为人们用眼观看事物的时候, 只习惯于回忆起前人对这事物的想法。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的东西。让我们去发掘它。”所以说, 观察是写作前的必要准备, 是摄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于写作来说非常重要。学生通过感觉器官的活动, 对需要了解的事物或对象从各种角度、各个侧面进行仔细的观察与积累, 捕捉生活的每一个精彩瞬间, 形成有关事物的感性认识, 把生活中的美妙感受细细地写下来, 这就为进一步的语言表达做好了必要的准备。从这点来说,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生理情况, 结合本校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 体验自身经历的事情, 并及时地记录下来, 占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使得学生在写作中有“米”下锅, 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6. 作文形式要多样, 以写读书笔记为主。

篇4:七年级作文教学序列设想

写作是情感宣泄、生命倾诉的过程,是真实心声的表达过程。可是,多年来,我们作文教学的着力点大多只是为了满足“应试”需要,学生必须完成他们没有什么体验或没有认真想过的事情的表达。作文目的过度功利性,致使作文教学模式化、公式化,使作文距离学生的心灵和生命越来越远。可以说,学生一边在完成作文,一边在内心里逃离作文;于是,孩子们要么编造夸大,要么标签代言,造成的后果是在语言的训练中丧失了最鲜活的语言,在表达中丧失了最属自己的表达。

反过来说,作文只有成为学生内在的主动之需,即“为生命而写”,才能有真正的动力之源。让学生说自己想说、愿说、会说的话,这就要用贴近学生心灵的,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相吻合的作文教学去唤醒学生的作文潜能。

当然,学生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积累、感悟和应用的过程。如何让这个漫长的习得过程更见效呢?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也就是说,有整体的规划,有一个科学的序列,其效能就越高。

于是,我从“习作目的”、“习作内容”和“教学序列”出发,对初中三年作文教学进行了序列化研究,美其名曰“激情 体悟 升格”作文序列研究。

三个年段各有侧重点:

七年级:激情与导源。激发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关注自我生活,形成一种习惯和能力。鼓励写不受束缚的随笔、观察日记,“以我手写我心”,激励学生广泛地读,广泛地写,广泛地积累。

八年级:体察与感悟。注重阅读吸收,积淀感悟,强化个性体验,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丰富性、多样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九年级:规范与升格。作文训练坚持“要求”与“放手”相结合。“要求”,即从题目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材立意、篇章结构的升格训练。“放手”,即在一定要求下大胆创作,绽放思想和情感的火花。

本文着重介绍七年级作文教学序列。

给七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定位叫“激情”,指激发情感和兴趣,就是从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动机入手,激发习作的兴趣, 鼓励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拓展自由表达的空间,倡导言而有物。清晰地记录有趣的,刻骨铭心的,真实的,有价值的东西, 保留鲜活的细节,让嘻笑怒骂和喜怒哀乐都成文章。

依据学生的成长过程、身心特征及课文内容(人教版),确立了如下序列体系:

七年级作文训练内容和目标体系

七年级上:

序列话题1:迎新,课文相扶:《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王几何》,阅读相助:《繁星·春水》《泰戈尔诗集》,题目示例:《这就是我要生活三年的地方?》《哇,新班主任!》《第一次住校》,内容和目标:结合新入学经历,学会描摹人物和情景,抒写真实新鲜的感受。

序列话题2:忆往,课文相扶:《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荷叶 母亲》,阅读相助:《撒哈拉的故事》,题目示例:《又到 时》《那些 的日子》,内容和目标:回忆往昔岁月,学会描述难忘的人和事,抒发深切的怀想之情。

序列话题3:赏景,课文相扶:《春》、《济南的冬天》,阅读相助:《朱自清散文》,题目示例:《太阳下山了》、《如果我有一所房子》,内容和目标:结合阅读和体验,学会描写美丽景致,表现自然美好。

序列话题4:记人,课文相扶:《散步》《金色花》《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相助:《草房子》,题目示例:《我家保姆》《为别人喝彩》,内容和目标:观察身边的人,学会描述交往细节,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

七年级下:

序列话题1:岁月为师,课题相扶:《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最后一课》,阅读相助:《童年》《伊拉龙》,题目示例:《我是个 的孩子》《父母眼中的孩子》,内容和目标:感受亲人师长的关爱,描述事件和人物言行,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序列话题2:名人为友,课题相扶:《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阅读相助:《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题目示例:《我和 的对话》《是你,点燃了我的梦想》,内容和目标:结合阅读体验,学会想象和描述和名人的交流的情形,表达自己的情怀追求。

序列话题3:兴趣为伴,课题相扶:《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阅读相助:《缘缘堂随笔》、《甘美的回忆》、(丰子恺),题目示例:《我和 的亲密接触》内容和目标:回顾与兴趣爱好的结缘经历,学会描述过程,抒写高雅情趣。

序列话题4:动物为邻,课题相扶:《斑羚飞渡》《马》,阅读相助:《动物小》(沈石溪)、《跑猪噜噜》题目示例;《我家的 (动物)》《我(动物)眼中的人》内容和目标:结合与动物的交往过程,学会描写动物的情状,表现自己的爱好情致。

在践行这个序列体系的过程中,遵循了如下的原则策略:

1.作文的内容和学生成长过程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我结合了学生的生活、成长过程、学习表达的阶段性特点,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设置了写作话题(是话题,而非题目)。

七年级开学伊始,学生从小学升入了初中,接触的人、事、物在变,思想情感也在变化,学生在时空和精神领域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所以让学生以“迎新”为话题,描写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感受。如《这就是我要生活三年的地方?》《哇,新班主任!》《又迟到了》《食堂的队伍好长啊》等,读这些习作,感觉到学生们正睁大眼睛看着这个新奇的地方,疑惑、忐忑又欣喜,学生说出了真心话,写出了真感受,语言个性鲜明。

一段时间后,学生也逐渐熟悉了中学的一切,当他们有时低下头来踢着脚边的石子,或看着窗外的雨,又不禁怀念起小学的点点滴滴,在不经意时陷进自己的情感里头,于是适时地让学生以“忆往”为话题,让他们用文字想念小学的美好时光,思念那些朋友。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就要求引导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写生活见闻和生活感受,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2.写作的内容和课文教学相照应。虽然现行人教版课本没有很好地体现作文训练的序列,但无法回避学生每天面对一篇篇课文,课文是阅读的载体,也是读、写的契合点。在确定写作序列的内容时,结合课文内容和单元主题,在课本中寻找写作教学点,力求能相呼相应,相得益彰,促进语文阅读和习作能力的齐头并进。

教学《济南的冬天》时,让学生评析老舍是怎样描绘他心目中的冬天的,这些精妙的描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请描绘下来。这一过程,既是在写作内容上引发学生的联想,又让学生领悟到情感是写作的前提,让读和写打通。上《天净沙·秋思》后,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散文化的改写;学完《论语十则》,让学生对孔子说话时的具体语境进行想象再造。在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增添了阅读和习作教学的趣味性。

3.训练形式和学生的心理需求相适应。激发起习作的兴趣之后,还得给学生一些习作的平台和展示的舞台,让习作变得轻松愉快而又简单易行,有成就感,才能更久地维持兴趣。我选用“文集”作为学生写作和交流的主阵地。

说得夸张点,每个学生的心里也都沉睡着一个作家,而他们最需要的则是来自教师的呼唤。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致力于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培养善感的心灵、善思的头脑、丰富独特的写作储备和发表展示的欲望,当写作成为他们心灵的需要时,我们的写作教学,才算是真正成功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乐于去写,就会不断产生新的乐于表达的欲望,学生的写作将会由外在的需要转化为内在的需要,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学的高境界。

当然,让学生行走在科学、有序的能力习得之路上,必定使效能提高。“序列化”是将作文教学内容和方法规范化,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作文教学。序列化讲求过程的科学性、操作性和程序化。强调序列和指导跟学生的个性创作是辨证的、矛盾的统一体,决不能因此束缚学生的思考,扼杀其写作个性。出发点是将二者的关系调试到最佳状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资料:

[1]黄金权:《作文教学:从“写作体”向“生命体”回归》(《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4期)。

[2]程少堂:《繁荣与遗憾:反思作文教学改革30年》(《中国教育报》2008年2月1日)。

[3]《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篇5:七年级优秀日记

今天就开学了,我可以见到好久未见的同学了。

在家里,除了写作业就是在家了吃,喝,玩。在家里也没有和我相邻的伙伴,我觉得很无聊。

开学了,我可以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吃午饭,一放学,一起……

篇6:七年级日记优秀作文

八月二十七号,第一次来到了满怀期待的来的了初中,初中与小学真的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今天的时光都是在初中度过的,我有些欣喜又有些不适应。初中不仅是科目变多了,学习的生活中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它。这一天中自己不敢讲话,有时候真的很佩服那些勇敢的人自己的心中也存在着许多顾虑,这些顾虑我不知道来自来里让自己有种莫名的恐慌感。

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小学老师让我们珍惜小学的时光了,因为小学简单没有那样的复杂,在初中处处存在这竞争自己要不断不断的努力才能不被别人超过。就在今天我感觉心好累初中三年又该如何度过呢?

一进班级,班里都笼罩着一股陌生的气息。我更加不知道如何去表达与交流,勇敢举手告诉老师我可以胜任某个职位。这是哪个曾经的自己吗?或许曾经的自己就是那样胆小弱懦吧。真恨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抛开别人的看法,勇敢表达自己内心所想的呢?

篇7:七年级英语优秀日记

Huangshan really steep!!!!! Dangerous peak stand out, rocky peak. Huangshan mountain on the peak, dotted, ornament in the mammoth of huangshan. These stones, some big, some small, modelling is chic, some like people, some like monster, some like items, very interesting. My mother and I were standing at the peak to relate to fish, too high. If you move like will fall down from the cliff.

The high places, and around a sea of clouds, as if into the wonderland. The clouds of huangshan unpredictable, sometimes as white as a horse brocade, sometimes like a dragon, though he has in the sky, as if playing with his companions. Huangshan mountain on the peak and humans in the clouds appear and disappear, and increased the huangshan aesthetic feeling.

篇8:七年级作文教学序列设想

反过来说, 作文只有成为学生内在的主动之需, 即“为生命而写”, 才能有真正的动力之源。让学生说自己想说、愿说、会说的话, 这就要用贴近学生心灵的, 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相吻合的作文教学去唤醒学生的作文潜能。

当然, 学生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 是一个长期积累、感悟和应用的过程。如何让这个漫长的习得过程更见效呢?系统论认为,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也就是说, 有整体的规划, 有一个科学的序列, 其效能就越高。

于是, 我从“习作目的”、“习作内容”和“教学序列”出发, 对初中三年作文教学进行了序列化研究, 美其名曰“激情体悟升格”作文序列研究。

三个年段各有侧重点:

七年级:激情与导源。激发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 主动关注自我生活, 形成一种习惯和能力。鼓励写不受束缚的随笔、观察日记, “以我手写我心”, 激励学生广泛地读, 广泛地写, 广泛地积累。

八年级:体察与感悟。注重阅读吸收, 积淀感悟, 强化个性体验, 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丰富性、多样性, 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九年级:规范与升格。作文训练坚持“要求”与“放手”相结合。“要求”, 即从题目出发, 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材立意、篇章结构的升格训练。“放手”, 即在一定要求下大胆创作, 绽放思想和情感的火花。

本文着重介绍七年级作文教学序列。

给七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定位叫“激情”, 指激发情感和兴趣, 就是从写作的内容和写作的动机入手, 激发习作的兴趣, 鼓励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拓展自由表达的空间, 倡导言而有物。清晰地记录有趣的, 刻骨铭心的, 真实的, 有价值的东西, 保留鲜活的细节, 让嘻笑怒骂和喜怒哀乐都成文章。

依据学生的成长过程、身心特征及课文内容 (人教版) , 确立了如下序列体系:

七年级作文训练内容和目标体系

七年级上:

序列话题1:迎新, 课文相扶:《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王几何》, 阅读相助:《繁星·春水》《泰戈尔诗集》, 题目示例:《这就是我要生活三年的地方?》《哇, 新班主任!》《第一次住校》, 内容和目标:结合新入学经历, 学会描摹人物和情景, 抒写真实新鲜的感受。

序列话题2:忆往, 课文相扶:《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荷 叶 母亲》, 阅读相助:《撒哈拉的故事》, 题目示例:《又到___时》《那些_______的日子》, 内容和目标:回忆往昔岁月, 学会描述难忘的人和事, 抒发深切的怀想之情。

序列话题3:赏景, 课文相扶:《春》、《济南的冬天》, 阅读相助:《朱自清散文》, 题目示例:《太阳下山了》、《如果我有一所房子》, 内容和目标:结合阅读和体验, 学会描写美丽景致, 表现自然美好。

序列话题4:记人, 课文相扶:《散步》《金色花》《走一步, 再走一步》, 阅读相助:《草房子》, 题目示例:《我家保姆》《为别人喝彩》, 内容和目标:观察身边的人, 学会描述交往细节, 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

七年级下:

序列话题1:岁月为师, 课题相扶:《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最后一课》, 阅读相助:《童年》《伊拉龙》, 题目示例:《我是个_________的孩子》《父母眼中的孩子》, 内容和目标:感受亲人师长的关爱, 描述事件和人物言行, 表现人物个性特征。

序列话题2:名人为友, 课题相扶:《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阅读相助:《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题目示例:《我和_________的对话》《是你, 点燃了我的梦想》, 内容和目标:结合阅读体验, 学会想象和描述和名人的交流的情形, 表达自己的情怀追求。

序列话题3:兴趣为伴, 课题相扶:《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 阅读相助:《缘缘堂随笔》、《甘美的回忆》、 (丰子恺) , 题目示例:《我和____的亲密接触》内容和目标:回顾与兴趣爱好的结缘经历, 学会描述过程, 抒写高雅情趣。

序列话题4:动物为邻, 课题相扶:《斑羚飞渡》《马》, 阅读相助:《动物小》 (沈石溪) 、《跑猪噜噜》题目示例;《我家的______ (动物) 》《我 (动物) 眼中的人》内容和目标:结合与动物的交往过程, 学会描写动物的情状, 表现自己的爱好情致。

在践行这个序列体系的过程中, 遵循了如下的原则策略:

1.作文的内容和学生成长过程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我结合了学生的生活、成长过程、学习表达的阶段性特点, 教材内容等实际情况, 设置了写作话题 (是话题, 而非题目) 。

七年级开学伊始, 学生从小学升入了初中, 接触的人、事、物在变, 思想情感也在变化, 学生在时空和精神领域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所以让学生以“迎新”为话题, 描写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新感受。如《这就是我要生活三年的地方?》《哇, 新班主任!》《又迟到了》《食堂的队伍好长啊》等, 读这些习作, 感觉到学生们正睁大眼睛看着这个新奇的地方, 疑惑、忐忑又欣喜, 学生说出了真心话, 写出了真感受, 语言个性鲜明。

一段时间后, 学生也逐渐熟悉了中学的一切, 当他们有时低下头来踢着脚边的石子, 或看着窗外的雨, 又不禁怀念起小学的点点滴滴, 在不经意时陷进自己的情感里头, 于是适时地让学生以“忆往”为话题, 让他们用文字想念小学的美好时光, 思念那些朋友。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就要求引导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可以写生活见闻和生活感受, 一句话, 就是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2.写作的内容和课文教学相照应。虽然现行人教版课本没有很好地体现作文训练的序列, 但无法回避学生每天面对一篇篇课文, 课文是阅读的载体, 也是读、写的契合点。在确定写作序列的内容时, 结合课文内容和单元主题, 在课本中寻找写作教学点, 力求能相呼相应, 相得益彰, 促进语文阅读和习作能力的齐头并进。

教学《济南的冬天》时, 让学生评析老舍是怎样描绘他心目中的冬天的, 这些精妙的描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 请描绘下来。这一过程, 既是在写作内容上引发学生的联想, 又让学生领悟到情感是写作的前提, 让读和写打通。上《天净沙·秋思》后, 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散文化的改写;学完《论语十则》, 让学生对孔子说话时的具体语境进行想象再造。在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也增添了阅读和习作教学的趣味性。

3.训练形式和学生的心理需求相适应。激发起习作的兴趣之后, 还得给学生一些习作的平台和展示的舞台, 让习作变得轻松愉快而又简单易行, 有成就感, 才能更久地维持兴趣。我选用“文集”作为学生写作和交流的主阵地。

说得夸张点, 每个学生的心里也都沉睡着一个作家, 而他们最需要的则是来自教师的呼唤。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应致力于唤醒学生的写作意识, 培养善感的心灵、善思的头脑、丰富独特的写作储备和发表展示的欲望, 当写作成为他们心灵的需要时, 我们的写作教学, 才算是真正成功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 就乐于去写, 就会不断产生新的乐于表达的欲望, 学生的写作将会由外在的需要转化为内在的需要, 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学的高境界。

当然, 让学生行走在科学、有序的能力习得之路上, 必定使效能提高。“序列化”是将作文教学内容和方法规范化, 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作文教学。序列化讲求过程的科学性、操作性和程序化。强调序列和指导跟学生的个性创作是辨证的、矛盾的统一体, 决不能因此束缚学生的思考, 扼杀其写作个性。出发点是将二者的关系调试到最佳状态, 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黄金权:《作文教学:从“写作体”向“生命体”回归》 (《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第4期) 。

[2]程少堂:《繁荣与遗憾:反思作文教学改革30年》 (《中国教育报》2008年2月1日) 。

篇9:七—九年级作文阶段训练初探

关键词:教学 作文 训练

阶段(一):让作文内容翔实起来。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升入中学,思维活跃,对许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但思維尚不够成熟。针对学生这样的思维特点,我将作文训练的重点设在了让文章内容详实起来的训练目标上,配合教材的综合活动进行作文训练。这样既可以有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又目标明确。

学生对生活观察的少,写出的作文常常是记叙多,描写少,内容空洞。如何让学生的作文 内容翔实起来?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一些训练环节。

1、学会观察 积累素材

结合人教版七、八年级的综合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献给母亲的歌”,以前做这个活动,我都是在活动课上让学生交流有关母亲的名言,母亲的故事等,然后写自己的感受。活动之后,学生写作时还是不能对自己的母亲做详细的描写。这一次活动的准备分为:观察母亲的手,观察母亲的眼神,母亲的爱好,母亲最爱说(最爱做)……,采访母亲等内容分数周做准备,再在课堂上交流,看看谁观察的最细致。这时候每位同学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又如“寻找春天的踪迹”我让学生拿着相机到生活中寻找春天。同时我为他们明确了观察目标: 春花、春草、春雨、春天的小动物, 春风吹拂着的人们的笑脸……交流时,我要求他们从视觉 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几方面讲述自己找到的春天。学生的发言与展示令我欣喜。印象最深的是有学生谈野菜的味道是快乐的表情还有学生拍摄的以斑驳古城墙为背景刚发芽的树枝(这应是古城西安特有的春景)。

2、善于抓住生活中动人的细节

细节描写有利于情节的发展,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利于主题思想的表达,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好的细节描写会使文章生动而真实。为此我在作文课上特地指导学生学会抓住生活中动人的细节。有学生这样说:“昏暗的夜幕下,我隐约看到妈妈轻轻推开门,侧身进入房间。踮着脚尖,挪动到床边。温柔的注视着我,一会儿,又轻柔的,把脚边的小毯子盖在被子上。悄声走出了房门。临走,又回头看了一眼。微微一笑,才小心翼翼的闭上了门。”

3、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对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都有一定的作用。中学生在校时间长,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有许多精彩的场面。如:课间的教室,体育课是的操场,课堂上,运动会上,元旦汇演……这些都是校园生活的最好素材。我在作文课上专项指导了场面描写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这些场面。下面是学生习作中“课间十分钟”的场面描写的一段:

只见那两个同学端坐在凳子上,周围满了呐喊助威的同学,他们郑重地把手握在一起,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两位同学猛的发力。背由先前的直立变得弓了起来。指关节也因为用力过大而有些泛白。A同学略比B同学瘦弱一些,面对B同学“强势”的“进攻”,似乎有些招架不住。他的脸憋的通红。空余的另一只手也紧紧攥成了一只拳头。他暗暗加大了手上的力度。渐渐地,局面又扳回了,两位同学僵持不下。围观的同学也攥紧了拳头,紧盯着他们的手。

通过这些指导,学生学会了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生动再现自己的生活。再不是写作之前才找素材,搜肠刮肚想点内容完成作文状况。

阶段(二):让文章的语言优美起来

七年级一年的指导,学生作文的内容越来越翔实了。可古人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说明好的思想也需要优美、生动的语言来准确表达,才更容易让人接受。八年级我将作文训练的重点放在了让文章的语言优美起来的目标上。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坚持点滴积累

从初一一入学我就要求每个学生有一个积累本,将自己当天阅的内容:无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名著,。自主积累自己喜欢的各种语言文字。不拘一格。如:文题、新闻标题、古诗词、对联、成语、名言、文段……摘抄到积累本上,定期开展积累内容交流,背记比赛,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语言库。

二、修辞指导

在一年语言素材的积累的基础上,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与生活体会,我就在表达方式与修辞上,指导学生让文章的语言优美起来。特别是对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不断地用造句、连词成句、仿句等形式来训练,效果颇佳。下面是学生习作中的两段:

1、几朵小花被安放在枝头,嫩绿色的花托托住单薄的花瓣。透亮的粉色轻盈的呼吸着,花瓣的边缘还是微皱的。风一吹,便颤抖着。那么娇小,那么精致,好像一碰就掉落了。

2、世界上的一切的一切,都抵不上小春日和中你明媚的容颜不朽。在记忆的花园中拈花浅笑,却慢慢后退直至消失不见。朋友,我从未想过有一天你会离我而去,当我们背道而驰不可回返的时候,才记得当年灿烂的日子。

如若时光是一座高高的塔,永恒且美丽的塔,那么回忆就是通向塔顶的阶梯,不可或缺。并非每一个人都是恋旧的,不过每一个人都是要依靠着回忆的滋养活下去。

时光荏苒,无处溯回。那些风带来的低语呢喃在耳畔,坐在我身边的,草莓色的记忆。

轮渡去了道上,风景美得像童话故事。我们住在一个由老式洋房改装成的、保留了原来的样子的旅馆:巴洛克式的门窗,伊斯兰圆顶,长长的游廊和横柱上倾斜下来的藤蔓植物。窗子是宝蓝色的,木门由红漆涂成,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林子尽头,高大苍绿的树木、湿润的空气,一切都像是梦中的样子。

远处的云层舒舒卷卷,整个世界都在我的脚下,行走着的人们渺小如蝼蚁。这是一种张扬而放肆的快乐。只属于我一个人。纷纷而落的阳光拂过身体感觉到暖意融融,许多不知名的管道在天台上纵横交错,我站上去,伸开双臂保持平衡。那风又起了,穿过衣袖达到指尖,掠过睫毛向前漾去。

这一切都是多么的自然且美好。我早已忘却了方才那些细小的痛苦,在这种宁静而优雅的气氛中像一条舒展的鱼,在清澈安静的清渠里浸润着灵魂。

阶段(三)让文章的结构整齐起来

初中阶段的一些同学在作文过程中结构不严谨,条理不清晰,东拉西扯,一段到底(没有分段的文章读起来就像没有尽头的甬道,令人压抑。),还有些学生总喜欢在开头言不及意的空发议论。恰当地安排段落,会给人一种整齐优美的感觉,是初中阶段应完成的写作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学点有关文章结构的知识,懂得各种文体安排结构的一般规律。如指导学生怎样写个漂亮的开头,有力的结尾、段落间怎样自然过渡、梳理好段落之间的关系等。如围绕一个中心,记叙多件事,在满足中心的前提下选择事件,时间跨度不能大,空间转移不宜多。例如:以三组镜头、三个地点、三次对话、三张照片、三段回忆、三个小标题等来代替“流水账”。

阶段(四)让文章的主旨深刻起来

经过两年的思维训练,九年级的学生看问题已不再是只看到事物的表面,或时间的发展过程,他们能从事物的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质,或看到事件背后的原因及事件带来的启示。正是教师引导学生让文章的主旨深刻起来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于平凡、平淡的生活琐事认真思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带给我们的启示。实践中我做了这样的尝试: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

(1)课堂上引用当前一些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

(2)对于班级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谈观点。如有些同学以没时间为由,不愿给虚心求教的同学讲题。针对这一现象让大家各抒己见,提高同学们认识事件本质的能力。

(二)提升文章主旨训练

作文主旨力求深刻。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初中学生写作,在主旨上难以深入,原因往往就在于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开掘。所谓开掘就是深入思索,挖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来。因此我要求学生在修改习作时深化现有主旨。

篇10:优秀七年级寒假日记

我在整个寒假期间的表现呱呱叫,就是妈妈说的:“小子,过了个年头就长大了一岁,又懂得更多的知识了!”妈妈对我的表现非常满意。在家里我能主动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盛饭,洗碗,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方面表现得都很好。尤其是倒垃圾这方面,我给了妈妈很大的惊喜。妈妈准备去倒垃圾,走到垃圾桶跟前,一看里面光光的`,谁倒的?我嘻嘻一笑:“我倒了。”第二次垃圾桶又是光光的。妈妈嘴里念道:“这孩子,做好事还不留名呢!”这以后,倒垃圾一事就与妈妈无关了。

还有,我还跟姐姐学习了怎么做饭这一伟大工程。学会了冲鸡蛋水、煎馒关、削姜皮,切姜丝,切红萝卜丝(虽然切的像红萝卜条一样)。

另外,每天晚上,只要我一听到奶奶的车响声,我准会在第一时间跑出去给奶奶开大门,推车,接着给奶奶热饭,热菜,最后再端到奶奶面前。

新的学期马上要开始了,我要继续保持好的方面,争取来个“芝麻开花———节节高”(妈妈说的),同时我也要改掉我的不足。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会有更大的进步!

篇11:种蒜日记七年级作文

在我的房间里,有一盘枝叶繁茂的蒜苗,那绿油油的蒜苗,好像房间里的一道风景线。

2月9日 星期四

记得一个星期前,我刚放学回家,便在厨房里翻柜子,拉抽屉找蒜瓣。准备完成老师的圣旨:种大蒜,观察大蒜的生长过程。

拿出大蒜,放上水,再拿出花盆。一切准备工作完毕,我先把大蒜去了皮,只见大蒜那十几个簇拥的小瓣好像团结的兄弟。

我把它们分开,再把它们插入肥沃的泥土中,然后均匀得浇在四周。开始仔细地观察起来,有一个蒜瓣由于放的时间过长,已经冒出了小芽芽,好像春天刚冒出来的小草,正贪婪得呼吸着大自然的气息,我把它们标上序号,好区分开。

种完了蒜,下一步就是期待它们长出蒜苗。我在心中暗暗发誓着:一定要让小蒜苗快乐成长。

2月10日 星期五

第二天早晨,我第一件事就是期盼它们长出蒜苗。蒜苗已经有三个发出了嫩芽,过了几天其它的也陆续地发出了芽,其中有两个没有发芽,一个干瘪瘪的,一个有胖有大,还有一个长的很高,也就是那天种时就发芽的蒜瓣,按妈妈的话来说,就是它有底子。

2月14日 星期二

于是每天放学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观察蒜苗。有一天,我惊喜得发现那个没有发芽的“胖子”竟学会了分身术——一变二。我定眼一看,才发现是因为种子发芽的力量把它身上的壳顶了出来。我大吃一惊,感悟着种子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2月16日 星期四

最长的种子已经达到了20cm,可那蒜瓣还是没有发芽,我越想越奇怪。便去问妈妈,妈妈回答道:“你把两个蒜瓣种在了一起,你看,它旁边那一颗长得多高。蒜的成长需要营养,它的.营养被吸走了,它无法生根,自然无法成长。”听了妈妈的一番话,我豁然开朗,当时只是马马虎虎地一插却对蒜苗造出了这样的后果。

篇12:七年级看书日记500字优秀

从很小的时候,我就迷上了看书,可以说,我和书是形影不离的。在我呀呀学语的时候,我就开始看图片、识字了,当我看到优美的图画、文字时,就被它们迷住了,每天都向爸爸妈妈要着看,但过了一年,就觉得不过瘾了。

在我4岁的时候,我拿着365夜要妈妈读给我听,每天睡觉前都会听上几篇,然后进入梦想。的确,书就像一块吸铁石,无时无刻都在不停地吸引着我……

终于,我到读小学的年龄了,我又看起了各种各样的童话书和神话书,什么《嫦娥奔月》啦,《拇指姑娘》啊,《丑小鸭》等等的故事,我都一清二楚。每当翻开书的扉页,缕缕墨香就如醇醇杨柳风,蒙蒙杏花雨,在我的心上萦绕,引得我浮想联翩,如痴如醉。只要我手中一有书,便会废寝忘食。

上了四五年级后,我又开始向“文学名着”发起了进攻。我在书的海洋里啃得津津有味。《雷锋日记》使我明确了人生存的意义,那便是像雷锋一样做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螺丝钉,我因此明白了奉献的一生最为美丽;而《茶花女》的故事让我铭记,只要心存真情,那么人格将永具魅力;那位《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他那不屈服于风暴,永于抗击的精神更让我肃然起敬……在文学的宝库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现在初一了,尽管时间越来越紧,但我还是尽量地抽出时间来阅读各种书刊,因为,我知道,读书能酝酿一首岁月之歌,让我们唱出雨雪纷飞。

篇13:浅谈七年级作文教学的序列化研究

关键词:心理疏导,七年级作文,序列化研究

刚刚步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 由于科目增多, 教学方法不同, 尤其是在作文的变化上, 内容在小学的基础上要求稍有深度, 字数上也有了相应的变动, 致使学生无头绪、盲目, 心理负担过重。针对这些, 我分析了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并安排了有序的作文训练, 希望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疏导的同时, 作文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一、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跨入初中, 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科, 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 渴望马上融进新的生活中。但不久后, 新的生活又使他们产生了紧张感, 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 课时延长、考试增多, 教法和学法与小学相比大为不同, 这一切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紧张和烦闷, 这些变化导致他们在作文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二、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从学生写作的态度、目的, 两方面进行了调查, 大多数学生感觉没有东西可写, 词汇贫乏, 不会开头、结尾, 感到头痛难写, 普遍存在以下特征:

(一) 惧怕心理

不愿上作文课, 不愿写作文, 获得低下的作文成绩后, 教师批评, 家长斥责, 使内心异常紧张, 写作成了心理负担。

(二) 对抗心理

不能忍受教师、家长在帮助中显露出来的不满态度, 一些个性倔强的学生对此会产生逆反心理, 常用乱写、抄袭或不写以示抗议。

(三) 应付心理

教师对学生缺乏具体的指导, 作文时间一到, 一齐收卷。这样, 学生本来就很脆弱的写作信心, 就逐渐丧失, 走上了应付之路。

(四) 依赖心理

有些学生由于家庭教育不当, 生活、学习依赖性大, 一写作文就愁眉苦脸, 常求助于家长的帮助或抄袭别人的作文, 常此以往, 学生只要提起作文, 连起码的积极性也没有, 更不要说内容的创新性了。

总之, 在教学中, 我们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让作文课快乐起来, 让学生也轻松起来。

三、七年级作文教学的序列化安排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 我对七年级作文题目作了如下安排, 借此希望学生的心理得到更好的疏导。

(一) 主题:自我介绍

要求:在全面、正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 向新同学介绍自己。要抓住自己与众不同的主要外貌特征, 性格特征, 兴趣爱好等用第一人称的形式, 将自己的自画像描绘出来。

参考题目:《猜猜我是谁》《有这样一个他/她》《有个性的我》《一个阳光活泼的人———me》。

(二) 主题:战胜困难

要求:在每个人的一生中, 走的路不可能总是平坦的, 每个人一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写一写你所经历的困难和战胜困难的经历, 要将战胜困难的经历记叙完整, 重在战胜过程, 也要写出战胜困难后的感受。

参考题目:《我是这样战胜困难的》《那一次, 我终于战胜了困难》《与困难同行》《面对困难, 我选择克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三) 主题:对名言的感悟

要求:什么时间, “我”在什么情况下, 喜欢上了那一句名言。那句名言的内容, 我当时是怎样理解它的, 它给了我怎样的精神启迪或鼓舞力量, 怎样激励我树立信心或战胜困难。要把自己喜欢这句名言的原因写详细。

参考题目:《我喜欢的一句名言》《我的座右铭》《一句名言给我的启示》。

(四) 主题:成长的烦恼

要求: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一主题, 敞开心扉, 大胆倾诉自己的心里话, 写出烦恼是什么, 因什么而烦恼, 通过具体的一件事例反映自己的烦恼, 要求有丰富的心理描写。

参考题目:《我是一只笼中的小鸟》《烦恼如水》《烦恼, 我该如何抛弃你》《烦恼伴我》。

(五) 主题:确立自己追求的人生价值

要求:选择文学、艺术、科学、军事等领域内给大家震动最大、影响最深刻的一位杰出人物, 清楚的介绍其杰出影响后, 着重写出这位名人让你感触最深, 对你影响最大的一点或几点。要求重点突出, 合理安排详略。

(六) 主题:感受爱的氛围

要求:介绍家的构成, 家庭成员的简单情况、个性特点。然后将家的可爱之处写出来, 重点要突出一家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亲情氛围。学会写家里的日常生活, 表现家庭中有意思或有意义的内容, 叙事具体, 能用上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在此基础上运用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

参考题目:《老照片的故事》《我爱我家》《心中的港湾》

(七) 主题:感恩回报

山感恩地, 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 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 方成其壮阔。“感恩”是出于真诚恳切的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 但感恩, 并不止于此。请你以“感恩”为话题, 把你的感恩说给你所要感恩的对方听。

参考题目:《爱在左, 感恩在右》《让感恩走进心灵》《妈妈, 我想对你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围绕感恩才能幸福, 才能使缤纷的世界春暖花开) 》。

(八) 主题:感知理想

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我也有自己的理想。这理想, 就像是目的地, 等待着你前往;这理想, 就像是一座高峰, 等待着你去攀登。想再过一些年, 理想实现了!我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参考题目:《我的梦想》《二十年后的我》《向往那片蓝天》

篇14:七年级数学优秀生培养初探

对于从小学升入七年级的学生,老师的很多精力都投入到了问题学生身上,如上课捣乱、不配合老师、作业不认真做或不交的学生等,而对于优秀生,除了表扬,把他们树立为榜样外,对他们的培养、关注都少了些,更不用说有什么计划或措施了。很多时候,绞尽脑汁去改正学生的缺点、不如用心去发现并张扬他们的优势,然后循序渐进地去培养。为此,在学生升入七年级这一学年,我探索并研究了七年级数学优秀生的培养问题,点滴收获,丝丝甘甜,总结如下:

一、培养好习惯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一位教育专家写过一本书——《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还有学校也经常举行一些如中学生行为习惯规范的培养等。可以说,哪位教师抓好了习惯的培养,他就抓住了教育的成功。似乎只与班主任有关的习惯培养,也必须纳入我们数学教师培养优秀生的计划之中。虽然好习惯的培养很艰难,但只要耐心、讲方法、有监督,远程收益还是非常可观的。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形成稳定的习惯。七年级,我主要有计划地培养了学生下面的习惯。

1、写预习留言、总结感言的习惯

从初中学生认识规律看,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必须牢牢抓住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四个基本环节。其中,课前预习教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但教学中我发现,听课和作业有老师的“监控”,绝大部分学生做得较好,但预习和复习二环节,却是极少学生做的好,为了发挥预习和复习的功效,我决定指导学生写预习留言和复习感言,主要抓住要点、重点和疑难点写,言简意赅,占时5分钟左右,如一个学生这样写预习留言:“今天我预习了绝对值,认识了什么是一个数的绝对值,会求具体数值如5的绝对值,但对于含有字母的数的绝对值,还极其迷惑,希望绝对值能成为我的朋友。”总结感言为:“哈,原来绝对值并不难,只要掌握它的几何意义(几何意义内容)和代数意义(代数意义内容),很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绝对值快成为我的朋友了。”尽管占时不多,起初学生也不乐意写,但经过课堂提问、读优秀总结,再加上每天检查批阅,坚持了21天,又让学生写这样做的好处,他们已经品尝到了甜头,也认识到了基础核心知识的重要性。后来几天不检查,学生也照写不误了。

2、听课的习惯

别看学生已有六年甚至更多的听课经历,但还真不能说他们会听课。华罗庚说过:“跟老师学习就有这样一个好处,老师可以指导我们减少失败的机会,更快吸收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又创造出更好的东西来。”严济慈说:“听课,这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环节。要想学得好,就要会听课。”会听课,也是有方法技巧,需要培养的。首先要培养学生眼睛要跟着老师转,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老师通过学生听课时的眼睛,是熠熠发光、还是迷惑不解、是心不在焉还是专心致志,会适时调整授课方式,另外,学生只要眼睛和老师交流,就会有心灵的沟通,就会有相互的鼓励和关心,因此会听课眼要首到;其次培养学生积极发言,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刚开始发言时可以积累量化分,可以兑换奖品等,督促学生被动动脑,当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带来的乐趣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发言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动手练习的习惯,听会讲会不一定写对,数学课堂练习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乐于练习,需要老师设计一些环节,如比赛、演板、加分等,当学习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欢乐时,他们便会乐此不疲,所以,我们老师只需要用心设计、用心点燃学生进取的火焰,学生的精力便会被纳入正当的轨道。

3、作业的习惯

学生升入初中,科目增多,作业量加大,再加上小学没养成好习惯,学生一时会手忙脚乱、疲惫不堪又效果不佳的。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华罗庚说过:“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績来。”因此必须反复督促学生不拖拉、立即行动,课间、课前、中午等零碎时间都鼓励学生用上写作业或预习复习,做到“课堂时间不放松、自习时间不放纵、零碎时间不放弃。”

4、订正错题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积累错题、做错题会使学生进步快,但学生对待错题的态度不如写作业那么积极,让他们积累错题,难度更大些,我仍从培养习惯和脑力劳动带来的成功感入手,为纠错行为开辟道路,首先每个学习小组选一名数学尖子生检查其他同学的纠错并会讲解,其次让学生一日积累一道错题,老师要检查并评价,最后,每周有一个错题小测验,这件事既然做了,就要让学生体会到收获和快乐。当然,任何习惯的培养,都要至少坚持21天的督促、检查和评价,老师都要有计划、有措施的进行,习惯的培养,功在前21天,利在终身。

二、典型母题日日练、反复练

数学中有些典型的“母题”,只要把这些题练好,掌握住,学生便可以达到举一反三、游刃有余的地步,我和备课组老师就把七年级这些典型题收集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循环练习,每天一、二道,先练再考,有时候考练结合,有时让学生设计题目,小组间交换考试或练习,夯实了基础,也突破了疑难点,为优秀生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优秀生的培养离不开家庭教育

实践证明,很多孩子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是杰出的家庭教育,问题孩子大多是由问题家庭造成的,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有些孩子的不优秀,并不是他没有优秀的潜质,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再好的学校教育也将无济于事,因此,培训家长,也是我的工作职责之一,每次的家长会,我都会精心准备,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能分享到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我们要学习,也要督促家长学习。

四、禁止电子游戏和网络小说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电子游戏和网络小说这些让学生痴迷的娱乐活动,对学生的发展是百害无一益,对数学优秀生的培养更是有很大的阻碍性。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用的事情上,如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会时常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名著、人物传记、历史、百科全书、励志文学等,这看似与数学学习无直接关系,实则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爱读书的孩子后劲足呀。

上一篇:我的使命和愿景下一篇:成功来自勤奋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