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

2024-07-21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2014-2015年第二学)海子梁中心幼儿园 张晓琴

一、思想道德与家长进行了濒临沟通

向家长传扬幼儿园保教使命和科学育儿知识,进一步了解家长、社会对幼教使命的领会与相熟,共同幼儿园做好保教使命。在教诲讲授活动中,为幼儿创设良的机遇与条件,提供充实的操作材料。按照班上幼儿的年龄特性,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使之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认知和放肆事物的特性与属性。在一日活动中,留意教给幼儿初浅的,复杂的生活知识阅历,培养幼儿独立从事成就的才能。

本人能自动参加政治学习,违犯苏息规律,连合同道,热爱小我私人,服从分配,对班级使命认真负责,在使命中勤勉求真、务实、求新。以自动真诚的心态去实现园里安排的各项使命。自动参加园内各项活动及年级组教研活动,做好各项使命,自动要求进步。兢兢业业,做到耐烦、爱心、公正、尊重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二、使命方面

让家长参与到我的使命中。在主题讲授活动中,我展开了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来园察看孩子,和孩子共同实现一项使命,这活动不仅能增进我与家长的接洽,而且还能让家长更领会我的使命。与尤其儿童的家长濒临接洽,使记录获得较好的成果,真正的帮手到幼儿。家长使命: 在一样往常生活中指导幼儿领会本人与小我私人的接洽,让幼儿晓得本人是小我私人中的一员,并乐于参加小我私人活动。教诲幼儿关切小我私人,关切同伴,礼貌待人。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诲,使幼儿养成有道德、有愚笨、有礼貌的好孩子,并同家长濒临接洽,听取家长看法,跟据幼儿在家时的表现,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同家长一起改正幼儿不良的习惯。小班科学育儿知识教诲使命:

使用微信、电话等多种方法进行访问。这使我更领会幼儿在家的状况,使我能有针对性地展开幼儿的讲授使命,而且还能促使我跟家长的相互相识,使接洽更濒临。

在讲授中我深知要退步讲授品质,关键就是要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备好每一节课。本人动手打造讲授用图和讲授器具。领会幼儿原有的知识技术的品质,他们的兴趣、需要、方式、习惯、学习新知识可以碰到的困难,并采纳照应的办法。关切部门幼儿,重视个别教诲,使其保持绝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幼儿的情感,使幼儿发生高兴的心绪,创造优良的课堂空气。自动的参加工开课和各种角逐活动。多看对业务有帮手的册本,不断扩宽知识面,为讲授模式注入新的生气心愿。

时候飞逝,转瞬间,一个重大而又充分的学期又过去了。回首这学期,忙碌而高兴的使命在我班两位老师的连合合作下,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学期我认真做好各项使命,自动实现园里布置的各项使命。下面我把这学期的使命做一个总结。在讲授中要从事好幼儿的主体地位及老师的主导地位,以多种方法指导幼儿有兴趣的参与活动,并主动去学习,更好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总之本学期收获不小。在使命中我享受到收获的庆幸,也在使命中发觉一些存在的成就。在而后的使命中我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勤勉退步思想及业务本质,大胆地创新讲授方式,学习老老师的讲授阅历。对幼儿加强德育教诲,加强幼儿特例教诲,重视幼儿本身才能的培养。并与家长濒临接洽,完立室园同步。与配班老师连合合作,共同确定教诲活动主题。

做很多多少数幼儿的家访使命,随时领会幼儿的成长状况,并制定了适宜的教诲办法,并记录家访状况。更好地做到故里同步教诲。

2015.7

篇2: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认真的观察毛豆,认识毛豆的主要特征。

2、尝试大胆讲述自己观察的结果。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毛豆,碟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毛豆外部特征:

1、请小朋友用手摸一摸,猜一猜老师装在盒子里的“神秘礼物”。

(1)你摸上去什么感觉?猜猜是什么呀?

(2)毛豆娃娃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呀?(绿色或黄色)

2、教师总结:毛豆娃娃,身穿绿毛衣,弯弯像月亮,它的身上,还有许多有趣的地方,我们一起来找找好吗?

二、仔细观察毛豆,认识其特征:

1、摸一摸:

毛豆的衣服摸上去有什么感觉?(我们用一个好听的词“毛茸茸”)

2、剥开毛豆荚后观察脱掉衣服的感觉:

幼儿剥毛豆,注意剥下的豆荚不乱扔,放在碟子里,若有幼儿剥碎,请大家说说剥毛豆的好方法。

(1)观察壳:先来看看毛豆壳里是怎么样的?有什么?(观察后放入碟子)

(2)观察毛豆:一个毛豆夹里边有多少?像什么?

师:一个夹子里边住了三个毛豆娃娃,你那里有几个呀?

(请幼儿边数边说)

(3)毛豆荚是弯弯的,像月亮,像小船,毛豆娃娃是什么样子的呢?(快思 )捏一捏,毛豆娃娃的身子是什么样的?(鼓鼓的,胖乎乎的,光滑)

(4)看一看,毛豆娃娃身上有什么?(这是毛豆娃娃的肚脐眼,就和你的肚脐眼一样)

3、知道毛豆有营养,但不宜多吃:

师:看到它们胖乎乎的样子,我好想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你吃过毛豆吗?

是怎么烧的?什么味道的?(幼儿自由说自己的看法)

4、教师总结:毛豆尽管不好看,但是很有营养的,含丰富的钙和蛋白质,但是毛豆不能多吃,吃多了会消化不良,会肚子疼,拉肚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结合我班对于气味的已有生活经验,以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而制定的。目标既有科常方面的认知经验、方法能力,也有情感态度,但不缺乏领域特质。整个活动环节清晰,在找一找、闻一闻中,让幼儿初步感知鼻子可以闻气味;在闻一闻、说一说环节中,让幼儿在探索中知道鼻子可以分辨不同的气味;在最后一环节涂一涂、闻一闻中,知道保护自己的小手。因是小班幼儿,所以在设计教案中,融入了较多生活元素,既有预防甲流的知识,也有冬季保护小手的方法。在提问上,考虑到年龄特征,大多数体访问设计成了封闭式和半封闭式,有二个是开放式提问,有利于幼儿的回答。在整个活动中,也考虑到动静交替,请幼儿把笑脸贴在喜欢的气味下,加入了他们的互动。幼儿的参与性很高。但若在下次活动中,能完善材料的选择,更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会更好。

篇3: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

回顾、总结、反思这个项目培训, 我觉得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务“实”、制“动”和求“精”。

一、培训内容务“实”

内容是培训的核心。现在很多培训之所以收效甚微, 最重要的原因是培训内容脱离教师发展实际需要, 远离教学实践。因此, 在选取培训内容时, 我们努力做到三个“实”。

1. 讲求“实用”。

注重培训内容与学员需求相结合, 尽量做到按需施训。在培训前, 给学员分发调查问卷, 问卷设计三个核心题目:你在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中, 遇到的困惑有哪些?参加这次培训你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希望采取怎样的培训方式?调查表明, 82%的学员对科学领域内容的文本解读感到非常困惑;75%的学员最想解决科学领域教学设计中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问题;66%的学员则对教学实施感兴趣;58%的学员想知道该如何评价科学或数学活动。在培训方式上, 选择理论讲座的占52%, 选择教学实践的占81%, 选择案例研讨与团队研磨的分别占48%与43%。通过问卷调查, 掌握了学员的真实需求, 再结合素养提升行动的要求, 确定了以上的培训内容和方式。

2. 突出“实践”。

针对当前培训中理论讲座多、实践体验少的现象, 我们在此次培训中突出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首先, 安排为期一周的跟岗实践, 聘任省教坛新秀、市三坛等名师担任实践导师。实践导师的任务就是要做到精彩示范、精心指导与精细考核:分别示范一节科学课与一节数学课, 分析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指导学员集体备课, 听学员诊断课后做评课指导;考核评定学员的跟岗实践表现等。其次, 在一周的理论学习阶段, 又安排两个半天的教学观摩与实践考察活动, 通过参观名园的教育环境与科学探究设施以及观摩名师的科学领域教学, 进一步感受名园的科学教育特色, 领略名师的教学风采。实践性内容在本次培训达到60%多, 彰显了教师培训基于幼儿园、基于教学的实践导向。

3. 安排“实战”。

在跟岗实践活动中, 除了安排学员观摩实践导师的示范课, 近距离领略名师的教学风采和教育智慧外, 还安排了实战内容。每个实践小组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合作设计2~3节课 (包括科学与数学) 。设计时要求做到:对教学内容做文本解读, 理解核心概念, 进行价值取向;对幼儿学情做深入分析, 全面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以及与此内容有关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再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最后再设计教学流程。设计好教学流程后要通过自荐或他荐的方式推选三位组员上诊断课。课后, 每位执教者对自己的教学做深入的剖析, 同伴们互相点评, 找出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 最后由导师诊断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在集合大家智慧的基础上, 再修改, 再完善……学员们在如此循环往复的实战演练中不仅提高了设计与教学能力, 也提高了反思与评价能力。

二、培训过程制“动”

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制造“动”感, 变静态为动态, 使培训变得灵动而富有生机, 是我们这次培训的一大特色。

1. 市县联动。

为了放大县域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共享功能, 利用此次培训, 我们分别与瓯海区、永嘉县教师培训机构进行教学联动, 联手开展各为一天的教学观摩活动。我们选出优秀学员与他们组织的当地名师一起做教学展示, 并邀请省著名特级教师同台献艺, 进行同课异构或异课同构。几位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在舞台上得以充分展现, 同样的课, 体现不同的味;不同的课, 展示同样的精彩。在执教教师、观摩教师代表与特级教师进行的对话交流环节, 大家反思教学、畅所欲言, 求同存异、相互借鉴, 思维在碰撞中不断闪烁智慧的火花。最后由特级教师作《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有效性》的专题讲座, 她对整个科学领域的教学做了全面细致的梳理, 既有理论知识, 又有实践案例, 真正起到了专业引领的作用。这种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跟进更接地气, 更富实效。市县联动既整合了培训资源, 又扩大了培训的影响面和受益面。

2. 团队互动。

马克思说得好, 协作不仅可提高个人的生产力, 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 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培训的参与度,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我们在不同的时段根据不同的需要将学员组成了不同规模的团队。如破冰行动时组成的10人大团队:每个队员做自我介绍;共同设计自己的队名、口号、动作及团队特征, 介绍自己的团队;开展团队小游戏等。跟岗实践时分成5~6人的中团队:一起选择课题, 一起围绕小专题研讨交流, 一起评课议课。集体备课时又分成3人磨课小团队:围绕同一课题, 每人先畅谈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想法;成员之间进行互相的思辨讨论;在众多的想法中吸收内化, 寻求突破, 形成新教案。通过团队之间的互动、交流, 使大家在民主、开放、宽松的氛围中畅所欲言, 最终达到思维碰撞、优势互补的目的。团队活动不仅让学员个体融入了集体, 也让个人智慧如江流入海般汇成了集体智慧;团队互动不仅提高了学员的合作能力, 更增进了彼此间真挚深厚的友谊。

3.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法”是培训有效的方法之一。培训中仅靠听、看是不够的, 只有亲自去做, 才会真正内化所学知识, 获得实践经验。这次研修活动, 我们围绕相应课程在不同阶段设计了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任务。如跟岗实践期间, 任务是设计一个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要包括文本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具制作以及教学过程等内容, 还要针对过程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此外, 还要撰写一份教学反思或评课稿以及一份跟岗实践体会。自主研修期间, 要求每位学员看一本与幼儿园科学领域有关的书籍, 做好读书笔记;围绕科学领域的某一专题查阅相关资料, 并结合工作实践写一篇读书心得。集中学习期间的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在自主研修期间的学习体会以及对某一专题的想法;培训结束后撰写一份1000字以上的培训心得。最后, 所有的任务以培训成果的形式展现。任务驱动充分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凸显了培训的实效性。

三、评价考核求“精”

评价考核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做好评价考核工作既有助于提高培训的效度和信度, 也可为下次培训的安排提供参考依据。

1. 精心设计考核表。

为全面考核此次培训的效果, 我们设计了一份“学员满意度评价表”, 内容包括课程设置 (研修需求把握、主题确定、目标设置、课程计划、方式方法) 、主讲教师 (讲课态度、讲课内容、讲课形式、讲课效果) 、实践导师 (工作态度、指导内容、指导形式、指导效果) 和服务管理 (环境与条件、组织与管理) , 以及对该项目的改进建议等方面, 旨在全方位了解本项目的成功与待改进之处。考核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即时与后续相结合的方式, 对理论专家与实践导师的教学实施效果和水平以及我们的服务管理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

2. 精细管理每一天。

首先, 严格考勤制度, 每天两次签到签退。签到时, 给每位学员分发一份小点心;签退时, 提醒学员带走身边的垃圾。其次, 努力营造宽松氛围。我们利用课前或课间休息时间由文娱委员组织轻松活动, 或表演或讲笑话, 或运动或游戏, 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尽情释放培训学习带来的压力。此外, 自己全过程参与所有培训活动, 密切观察课堂动态, 关注学员参与讨论的情况以及对每一课程的反应。课后, 随机找几位学员座谈聊天, 了解她们对这一专题内容的收获与体会, 也听取她们对此内容的看法与建议。

3. 精准评价每个人。

对学员的评价也是培训的重要内容。怎样客观精准地评价学员呢?主要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考核以读书心得、课程作业和培训体会等形式进行;实践考核以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评课交流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考核关注学员的出勤率和学习态度 (包括学习主动性、讨论参与率以及作业提交情况) ;终结性考核主要对学员提交的各种任务性作业进行质量考查, 通过认真批阅, 打出相应档次, 写上简单的评语后反馈给学员。最后, 根据综合表现评出优秀学员。培训后通过多种途径对学员训后专业发展与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跟踪回访, 对其科学领域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进行评价。

这个研修项目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 一些学员即使单位工作很忙, 即使身体不好, 也不愿落下一个精彩的培训内容, 有些学员甚至表示:这是目前参加过的所有培训中最为有效的一次培训。

培训工作无止境, 期待在每一次教师培训工作中都能有新的收获与体验, 也期待更多的同行奉献智慧与经验, 让我们共同携手, 努力使教师培训事业变得更加可爱、更加专业。

篇4: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

一、创设生态式环境——改善教学方式的起步

环境能使师生身心愉悦,获得直接的体验并受到感染。我园对园内外环境作整体思考,充分优化、美化环境,做到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墙,每一个空间都发挥“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合理构建生态式长廊,园内的三层长廊创设成不同的主题,底楼围绕“生态申港”主题,创设了家乡的特色与特产,二楼围绕“森林动物”主题,用废旧材料制作了各种动物头饰 ,三楼围绕“科技知识”主题,巧妙创设了生态科学长廊。在二楼的南北通道里,专设了易于幼儿动手操作的科学探索区,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践、感受体验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了一些科学的现象,知道了一些科学的常识,并从中得到了启发。精心设置生态体验区。在我园的东北角上,开辟了一大片种植地,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懂得了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东边的围墙那里,种满了桃树、柿子、梨子等果树,等到秋天的时候,采摘活动就开始了。生态区给孩子们无限的创造、思维与想象空间,发挥了孩子们的聪明才智。

二、开发生态式内容——改善教学方式的基础

生态式教育不仅强调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而且强调课程内容的生成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在开发科学教育内容时,我们抓住教育活动中的各种契机,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活动,观察与收集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不断生成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进入主动探究的世界,建构自己的知识。

为了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使科学课程内容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我们把科学课程内容的删选与整合也作为研究的任务,努力挖掘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而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征进行优化,分别从动物、植物、大自然三大块主题内容实施,把它们的潜在价值整合到科学课程建设中,逐步建构适合我园实际的科学教育课程。小班生成了“河豚宝宝”的科学主题,中班生成了“我和春天的约定”的科学主题,大班生成了“宝贵的土壤”的科学主题。

三、探索生态式活动——改善教学方式的途径

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对幼儿来讲,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都是在做游戏。因此,我园从主题活动中的集体活动、区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亲子活动等多渠道、多方位地实施科学课程内容,在实施的过程随机灵活变动,改善教学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探索,游戏中学习,有在室内活动室进行的活动,有在大自然、田野中进行的活动,还有在社区及公共场所进行的活动。开放的环境、开放的活动给孩子动手、动脑的机会,为他们科学想象插上了翅膀。

主动探究的科学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传统的教学活动,如何在传统中创新,我们利用课题研究,总结生态式的组织形式,幼儿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探索,在玩中学,做中学,通过 “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验证——记录和描述——结果与讨论”这么一种教学模式,去感知和了解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一些事物及现象,发现其中的奥妙,构建科学知识体系。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是一个真实的、全身心的、生动活泼的过程,幼儿获得的知识不是教师教的,而是主要通过幼儿亲身感受来获得。

个性学习的科学区域活动。创设班级科学区域,投放适合班级幼儿实际水平的生态材料,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水平,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操作材料,并根据孩子的认知特征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孩子的需求,操作活动中,幼儿根据操作的步骤自己学习记录与分析,并从记录中总结,扩展了幼儿合作交流的空间。从材料的科学投放到教师有效指导评价,都尊重幼儿的意愿,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给予适时指导,做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亲身体验的社会实践活动。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大社会是最好的老师。我园实施课题过程中,组织了大量的幼儿外出参观、实践活动,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走进社区、企业,投入到社会这个大集体。我们组织幼儿参观了风能、太阳能发电,垃圾处理站、豆腐坊、河豚养殖馆等社会基地,参与了许多课堂里没有的场景与活动,通过观察、访谈、操作等形式让孩子们懂得了很多的现代科技知识,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增强了幼儿对科学的热爱。

温馨和谐的亲子制作活动。利用家长资源,积极为幼儿提供温馨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是幼儿园提高保教质量的有效手段。课题研究以来,我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举办了各级各类的生态式亲子制作活动。有以班级为主题的“科学调查表”,有年级组织的“科技小制作”,有园部组织的“科技节”。通过一次次活动,孩子的科学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家园互动的效果也因此突显出来了。

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的一条,就是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多种形式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幼儿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生态理念进行教学方式的改善,正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效的实施途径与方法。我园经过实施与改善,形成了系列生态式科学课程的操作样式,孩子们在这样宽松、自主、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篇5: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串红的名称,了解其外形特征。

2、学习自上面下、有序地观察方法。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在自然角内添放盆栽的一串红和几种常见的季节花卉。

重点及难点重点: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一串红的其它几种花,引发幼儿的好奇。

1、教师:老师要给小朋友猜一个谜语,请你猜猜是这几种花中的哪一种?花儿红,花儿开,一串一串又一串,好像鞭炮真可爱。

2、教师:请你找一找这种花在哪里,找到的小朋友告诉老师,看谁找得快,找得对。将盆花移到各组供幼儿近距离观察。

3、教师:这叫什么花?为什么教叫一串红?一串红像什么?

二、引导幼儿从上到下观察一串红的外形特征。

教师:一串红的花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用鼻子闻一闻有味道吗?花的中间有什么?花长在什么地方?花的下面有什么?叶子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的认识。

三、告诉幼儿要爱护花朵。

1、教师:你喜欢一串红吗?为什么?

2、教师:一串红真漂亮,公园里还有很多漂亮的花,小朋友都喜欢,我们应该怎样看花呀?教师引导幼儿学说儿歌:公园里花儿开,红的红,白的白,花儿好看我不摘。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基本能学习到上面的有序观察方法。

篇6: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

【活动目标】

.通过不同感官探索鲜花和花茶,比较它们的不同。

.了解沏茶的过程,品尝并表达对花茶的感受。

.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玫瑰花、菊花、茉莉花。

.玫瑰花茶、菊花茶、茉莉花茶。

.玻璃茶壶、热开水、杯子。

【活动过程】

形式:小组

1、出示玫瑰花、菊花和茉莉花,向幼儿介绍这三种花的名称。

2、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和摸一摸花朵,并说说他们的发现,例如花的质感、香味、形状和颜色等。

3、教师告诉幼儿花朵除了可以用来做书签,还可以做成花茶,供人饮用。

4、出示玫瑰花茶、菊花茶和茉莉花茶,请幼儿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花茶,然后说说他们的发现,比较鲜花和花茶的区别。

5、教师把花茶分别放进玻璃茶壶,然后倒入热开水,请幼儿看看花茶的变化。

6、花茶放凉后,请幼儿闻一闻、尝一尝其中一种花茶的味道,然后分享感受。

活动评价

.能比较鲜花和花茶的区别。

.能通过不同感官探索花茶的特点。

.能说出喝花茶的感受。

活动建议:

.提醒幼儿在观察时,要小心热水和茶壶烫手。

.活动前,教师宜先向家长了解幼儿对喝花茶是否过敏。

教学反思:

中国的茶文化是我国的代表特色之一,现在正式采茶时节,孩子们对茶的认识不多,这次学习通过看、闻、品,让孩子对三种茶有了初步的认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浓厚,也调动了孩子的基础经验,看到过爸爸、妈妈喝茶,和今天的学习联系后也有一些自己对茶的认识。

上一篇:关于中考励志的文章下一篇:决胜终端的销售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