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十景作文

2024-07-08

西湖的十景作文(精选11篇)

篇1:西湖的十景作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到的地方是人间天堂——西湖。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美丽的西湖还有著名的十景,就让我们来好好欣赏一下吧!

首先我们来到了“曲院风荷”,眼前一片碧绿的荷叶让人感到绿意盎然、心旷神怡。夏天时,荷叶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大堆的荷叶,你靠着它,它抱着你,簇拥在一起。粉红色的荷花从这翠绿的荷叶堆里冒出来。

现在我们来到了“苏堤春晓”,走在林荫大道上,一路欣赏着苏堤两旁的美景。微风拂过,柳枝随风摆动,桃花也打了个哆嗦,百鸟争鸣,意境动人。我的眼前是一派美丽的无限春光。

走到苏堤尽头,就看到了“花港观鱼”,看着下面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两面镜子分嵌左右。红色的鲤鱼在湖里游来游去,像一个个火苗在水里窜动。这里四季有不同的花开放,形成了花繁港幽鱼美的.特色。

我们又去了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在晚上看上去水月相容;双峰插云冉翠雾白,塔尖入云;南屏晚钟的钟声在苍烟暮霭中回响,山回谷鸣;三潭印月这个景点中有三个石塔在湖面上鼎足而立。

西湖的美景数不胜数,请你去细细游赏。

篇2:西湖的十景作文

一进那明珠的门便被那绿树包围了。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大叔将军的底下还有着许多的小花小草姹紫嫣红,百花争艳。左边是树,右边是湖,湖面碧波荡漾水平如镜。绿柳红花别是一番美景。

提到西湖便想起西湖十景。它们个个千奇百怪但美不盛收。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雪峰夕照,南屏晚钟。虽说我没看到所有景色,但是令我打动的还是雷锋夕照。

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便登上了酒店的顶层。它离的很近,可以清晰的看见了雷峰塔轮廓。当太阳缓慢的从天上降下来的时候雷峰塔顶上那尖尖的金顶金光灿灿,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除了雷峰塔以外曲院风荷也是十美景之一。我们一大早就去了苏堤,哦,对了,苏堤春晓也是很好的景色。但只可惜我们去时已经是夏天 了,连春天的影也没了。但荷花那时正向我们问好呢。花瓣粉红粉红的,含包怒放,荷叶村托着怒放的花朵绿中带红别提多美了。

“咚咚咚咚”从遥远的地方就听见钟声。那就是南屏晚钟了,每到晚上就会有人听到钟声。那是寺庙里和尚在敲钟。远远的那声音听起来满满的是深情……

篇3:西湖的十景作文

关键词:场地特征,西湖天地,规划,设计

1 引言

在现代主义风行的中国, 如何尊重场地特征的规划和设计已经成为一个课题。然而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 我们发现各个城市的现代化速度非常快, 很多城市在追求经济发展的时候, 发展旅游业, 大规模的修建旅游景区, 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场地的特征, 本文以西湖风景区“西湖天地”为例, 阐述了如何尊重场地特征的规划和设计。

2 场地特征

2.1 场地特征的定义

场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风景区, 可以是一个区级的公园广场, 每一个场地都有它独有的特点, 这是它区别其他场地的特征。场地特征可以分为自然特征和人为特征两种。如果一中园林景观在自然特征上占了优势, 那么在土地上就有了归属, 如果园林景观的人文特征占了优势, 就能得到使用者的认可与信赖。

2.2 场地特征的内容

(1) 场地的自然特征。自然特征包括气候和地貌地形两个方面, 场地由于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同以及受到自然力量的作用程度的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特性, 这种特性是一种力量, 它可以影响到人类在场地上的活动内容, 包括园林设计。这种特征把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场地的利用价值。场地把握好了特征就能是景观归属这块场地, 和场地长期地、和谐地、融洽地相处, 自然力量可以为场地进行景观的维护, 给景观常换新装, 增添不同的色彩。相反, 没有把握好这种特性, 全靠设计师一人的力量去重新设计新的景观, 而不管不顾原有的自然景观, 会破环原有的自然特征, 新的景观和原有的景观会相互抵触, 天地都不允许, 人文景观的自身的魅力是不能长久的, 不能和原有的自然景观相比。

(2) 场地的人文特征。人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从事着一系列的活动。在人类的活动中形成了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一种奇妙的、特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是人们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大地上留下了人类的印记, 还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 这种文化氛围就是人文特征。由于人们之间有了特定的关系, 所以人们就会产生共同的生活目标, 使得他们成为某一个地方的社会群体, 这是他们共同认定的场所。地球上任何一个一个地方只要有人生活, 那个地方就留有人的生活印记, 就会有人文历史。确定一个地方的人文特征是景观设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把握了这种人文特征, 景观才具有历史性, 对景观的设计才有依据。人文特征在把握场地规划的设计中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西湖风景区“西湖天地”的规划和设计

西湖天地设计是由美国的设计师本杰明主持的。在设计的时候, 本杰明利用临近西湖, 有着山水坏绕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设计时更加突出西湖的“园林气质”, 使园林营造了清新、自然和怀旧的氛围。对一些具有浙派的老民居, 也没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变它们的结构, 只是融入了一些现代的元素。自然植被和历史建筑被充分地利用起来, 不但没有破坏原有的资源, 还展现了现代的风格。西湖天地的一些老建筑都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比如雕梁画栋、白墙黛瓦、九曲长廊等杭州老建筑的元素依然存在。游人深切地领略了山水的秀丽之美, 还能深层次地感受自然、人文、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西湖天地中的涌今楼, 原本是北宋翰林学士庆祝大事摆酒设宴的地方;在南宋的时候被重新修建, 清代又被改成了茶楼;在1925年又被用作辛亥革命元老的住所;在1965年又被改成了茶室。在这次改建中, 并没有完全取代原来的建筑风格, 而是将原来的木质屋顶和园林的风格保存了下来。这样做尊重了涌金楼的原来的人文特征, 在其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规划和设计。大约有600平米的空间里, 地板是花岗石铺成的, 玻璃窗是透明的清片雕花, 家具是那种仿古的黑檀木制成的, 还有一些真丝的灯笼家具。新旧对比的手法, 不但没有使旧建筑被新的建筑的风格所遮住光彩, 反而在新旧的对比下, 古建筑的艺术特点和地位更凸显了出来, 给人呈现出了既怀旧又散发着现代气息的世界。

西湖天地在营造新景观的时候, 设计师尊重了该场地的人文特征。西湖天地的点睛之笔是景观的雕塑。在西湖天地的入口, 设计有古涌金门和金牛出水两组雕塑。西湖在古代有“金牛湖”的美称, 这个典故来自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据说在汉代, 西湖底有一头金牛, 每次出现湖水干涸, 金牛就会出现并且江湖中灌满水。当地的官员为了讨好皇上, 就命令百姓将湖中的水弄干等金牛出现的时候就下湖里设法抓住金牛。金牛被激怒后就吐出大量的水, 官员们无法逃脱, 都被水吞没了。从那以后, 金牛再也没有露过面。通过金牛这个主题雕塑的设计, 把一个美丽的传说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 给这座城市也带来了神秘感, 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这样的设计抓住了该地的人文特征, 通过重构的方式进行了该地的规划和设计。而涌金门则是源于一个著名的水中英雄-张顺。在一场艰苦的战争中, 张顺展现了自己在水中的英勇行为, 在人们心中他是一个英雄豪杰。现代的设计师就根据这样一个古代人物, 创作了在浔阳江中正在捕鱼的形象, 让人们纪念这位位英雄。这样的规划和设计同样把握了该地的人文特征, 使景点的设计与人文特征联系在一起, 更加能够吸引游客。可见, 人为特征对景点的规划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4 结语

从西湖天地的例子我们看到了在场地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 一定要尊重场地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这样才能使场地的规划和设计质量最优。在西湖天地设计时, 整个布局不仅注意了园林内部功能分区的合理性, 还注重发挥中国园林的传统特色, 着重强调园林山水创作、植物造景和园林建筑等三者统一的公园艺术形式这一主题。园林的布局经历了借鉴、探索和创造和摸索的过程。园林在建筑的过程中, 不同的园林建筑的风格是有差异的, 要区分开来。对一些具有文学艺术价值的古迹或者古建筑要妥善的保存;对那些有传统精华但有不符合时代特点的名胜古迹要有选择性取舍;对于那些名不副实的的风景点, 修建时要采用传统的形式和格调, 达到协调的目的。在植物的搭配上, 要因地制宜, 使园林景观给人们一种景变、形变, 色变的感受, 让人们体会到园林像富有诗情画意的图画。这种配置符合功能的综合性, 比较科学, 具有艺术性和地方风格。所以在园林的设计中我们要尊重场地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田海宁.从景观谈场地规划与设计[J].技术与市场, 2009, 16 (11) , 50-51.[1]田海宁.从景观谈场地规划与设计[J].技术与市场, 2009, 16 (11) , 50-51.

[2]曹琴.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对历史文脉的延续-以杭州西湖天地为例[J], 中国科技博览, 2009 (14) , 244-246.[2]曹琴.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对历史文脉的延续-以杭州西湖天地为例[J], 中国科技博览, 2009 (14) , 244-246.

[3]郑学东.论结合场地特征的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以西湖风景区为例[J], 中华民居, 2011 (6) , 30-32.[3]郑学东.论结合场地特征的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以西湖风景区为例[J], 中华民居, 2011 (6) , 30-32.

[4]顾洁.谈中国当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以苏州李公堤和杭州西湖新天地为例[J], 知识经济, 2011 (5) , 154-155.[4]顾洁.谈中国当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以苏州李公堤和杭州西湖新天地为例[J], 知识经济, 2011 (5) , 154-155.

[5]陈锐, 柯荣来.从人居环境角度谈景观设计和场地规划[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1) , 80-81.[5]陈锐, 柯荣来.从人居环境角度谈景观设计和场地规划[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1) , 80-81.

篇4:我的私房西湖十景

宝石山:时光漫步

站在家喻户晓的断桥上,一抬头就可以看到顶着一座宝塔的宝石山。为什么不爬上去看看呢?

从断桥附近的北山路旁,踩着青石板拾级而上,经过文艺范十足的“纯真年代”书吧,来到保[俶]塔脚下,接着往西,就到了宝石山的最高峰蛤蟆峰(海拔仅78米)。攀上巨石,保证你会“哇”的一声叫起来——西湖全景耶!要知道,能够如此近距离欣赏西湖全景的地方,除了门票40元的雷峰塔,就只有这里了。

继续西行,一路经葛岭、抱朴道院、初阳台、紫云洞、牛皋墓、黄宾虹旧居,最后从岳庙旁的小弄堂回到北山路——这一路你能看到山色、湖光、溶洞,以及古早味的老建筑和名人遗迹,还能遇到许多或散步锻炼、或喝茶聊天、或弹琴唱歌的“老杭州”……这是一条杭州人最爱的徒步路线,也是一次吐纳浓浓西湖味道的时光漫步。当然,最重要的是,全程免费!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美得太任性

去过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小伙伴们都惊叹连连:“这儿真的是大学吗?”“为啥有一种闯进迷宫的错觉?”“教室怎么建在水面上?”我第一次亲临象山校区时,也被这美得太任性的校园给彻底征服啦!拜托,这分明是美术馆、博物馆、自然山水、生态田园等的完美结合体好吗?每次去象山校区,我都会留下遗憾,因为总觉得没看够,但有遗憾才会更期待。这不,我已经准备再来一趟象山校区了!那么问题来了,像我这种不会画画的能来这儿读书吗?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光阴的故事

如果说美院的美是大师设计的,那么浙江大学之江校区的美就是时光的杰作。半山腰上,美轮美奂的西式钟楼,高低错落的红砖洋楼,古典精致的林中别墅,浓荫蔽日的树木,梦幻般的翡翠湖,还有许多憨态可掬的喵星人……要不是食堂和球场的存在,我还真以为自己不小心闯入了童话世界中的森林王国了呢。这座历史比北大还悠久的校园,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象牙塔,什么叫光阴的故事。记得穿一套学院风的行头,给相机充足电!

西泠印社:庭院深深深几许

自从《盗墓笔记》火了以后,大概有许多粉丝专程来此地追寻小三爷吴邪的足迹。庭院深深深几许,我最喜欢伴着鸟语花香一个人流连在这清幽雅致的亭台楼阁,想象自己便是古装剧里那个安安静静的美女子(喂,醒醒)……当然,这里还有大师们的书画和印章,那韵味,那意境,真的很美、很“中国”。

晓风书屋:偷得浮生半日闲

比起校园里的图书馆,晓风书屋更多了一份闲适宁静。一本书,一杯茶,一张椅子,随便自拍一张发到朋友圈,格调就上去了。当然啦,低头看书才是重点嘛!挑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好书,配合窗外淡淡的阳光,那种美妙的感觉,只有自个儿去亲身体验啦。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偷得浮生半日闲”,要是恰好碰到名家讲座之类的活动,那更是“赚翻”了!

茅家埠:西湖你好野

相比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的苏堤、断桥,茅家埠实在可算是闹中取静的原生态乐园,西湖在这里呈现出一派野趣。告诉你,茅家埠和秋天更配哦!到那时,远山与近水,芦苇与水鸟,白墙与黑瓦,以及穿过茅家埠的龙井路(杭州秋天最美的道路之一),都将茅家埠点缀出别样的浪漫色彩。

87路公交车:穿行在风景中

西湖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怎么看?坐公交!坐上“黄龙旅游集散中心”始发的87路公交车,挑个靠窗的位子,途经植物园、茅家埠、南天竺、龙井寺、翁家山、烟霞洞、杨梅岭、水乐洞、满觉陇……抵达玉皇山脚下。杭州人都说,杭州的美其实不只在西湖,更在西湖以西的山里面,而87路所经过的,正是其中的精粹。尤其是龙井寺到满觉陇这一段,看看满山的茶园,呼吸清香的空气,心旷神怡之余,你也一定会对生活在这里的农人生出许多羡慕和嫉妒。

八卦田:你好,色彩

如果你爬到玉皇山上往下看,可能会看到一块状如八卦的田地,那就是八卦田。是谁吃饱了没事干,把田地整成这个样子的?哦,是南宋的皇帝……哎,不管他当年的“亲耕”是不是作秀啦,至少给我们这些文艺小青年留下了这么一个赏花拍照的好去处。八块丘田上种着八种截然不同的庄稼,而且换季轮种,So,八卦田可是会“变色”的哟!无论春夏秋冬,我都喜欢背着单反来八卦田转转,在鲜花与枝叶的变换中捕捉时光流转。

四眼井:有故事的地方

一次,一位外地朋友来杭,她想找一家有特色的客栈住,兜兜转转,找到了四眼井。我去找她玩,才发现这里的山坡上、茶园旁,已经云集了各种个性独具、腔调十足的青年旅舍、客栈、餐馆和咖啡馆,哪一点不如传说中的大理?在这里,随时可以认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随时有机会听到很多有趣动人的故事,尤其是金秋时节,还有四处弥漫的桂花香气来助兴,想想都醉了。

城市阳台:眺望未来

周末,我喜欢到位于钱江新城市民中心的杭州图书馆去看书。看累了,就沿着“中轴线”,信步走向钱塘江岸。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滚滚的钱塘江上——别误会,我可没有“水上漂”的本领,但这一片开阔的广场,的确已经延伸到了江堤80米以外,这就是杭州的“城市阳台”。站在这里,吹吹江风,眺望江景,舒展心情,对岸的奥体中心像一朵待放的白莲。时间赶得巧的话,还能看见闻名天下的“钱江潮”呢。入夜,灿烂的灯光把长长的大桥、金色的大球(国际会议中心)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映照得更加好看。作为一枚小青年,哪能只贪恋往昔,我还要一往无前地奔向未来呢!

篇5:西湖十景及对联

西湖十景:

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

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苏堤春晓

三里长堤,江南名盛,六桥巧锁微澜。微风晓雾染春天。红桃艳,垂杨带雨,柳丝荡,先扫荷田。逐晨露,烟波渐散,远远赴孤山。晴川翠袖,波摇倩影,天淡云闲。与高朋佳友,共扣船舷。添画意,西冷送浪,同唱和,风至杯前。豪饮后,长堤纵马,一骑入晴烟。

曲苑风荷

盛夏初临,洪春桥畔,卧听流水潺潺。满塘波碧覆青圆。迎晚照,风荷正举,临玉鉴,波弄云鬟。何人送,花香酒气,屡屡唤谪仙? 昔时酒坊,已为阡陌,孤苦娇莲。叹流年频换,竞惹人烦。犹可慰,双姝并蒂,难自省,尘梦萦牵。清风起,香熏醉眼,人面似花妍。

平湖秋月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平湖秋月

十里平湖,依人朗月,羡煞多少先贤。人间自有碧云天。琼宴罢,姮娥捧兔,携桂酒,嬉戏幽轩。中秋夜,轻舟荡桨,默默忆当年。华灯初上,水寒风紧,弱柳堪怜。取浮云一片,裁作薄棉。栏倚遍,轻斟绿蚁,频送语,邀月来眠。湖西畔,书声朗朗,来自碧楼间 断桥残雪

遥望堤东,碑亭水榭,朱栏青瓦飞椽。波神酣睡玉桥边。梳洗罢,沿湖信步,识冷暖,桥北桥南。寻归路,初晴化雪,似断却实连。素衣方褪,霓裳便舞,拂尽余寒。画千寻镜面,杨柳轻烟。春纵好,离愁怎慰,合倦眼,痴待来年。多情女,香罗伞下,犹自盼许仙。

柳浪闻莺

聚景园中,西湖南岸,诸般景物堪观。沾波绿柳正缠绵。纱戏水,柔丝万缕,狮欲动,风舞云翻。青骢驻,悠闲嗅草,玉环醉垂鞭。雪松枝盛,紫楠叶茂,荫翳遮天。喜翠帘穿莺,唱和人前。千碧里,樱花数点,依草色,坪映青山。呼轻浪,予君作枕,小睡御花园。

花港观鱼

澄澈花溪,沿溪古木,纷纷畅饮林泉。人间正是落花天。争忍去,红英恋水,风作笔,乱写书笺。忽漫想、潘公至此,仍否恋峰峦? 杨妃醉酒,娇容三变,富贵牡丹。看锦鳞翻水,芳草生烟。幽静路,群芳竞艳,逐酽饵,红鲫争先。酣眠夜,思驰万里,和梦到卢园。

雷峰夕照

塔影横空,亭台金碧,夕阳静坐参禅。谁知昔日旧姻缘。无处觅,妙丹妙草,今只念,水漫金山。金钵捧,蜗居法海,枉自诵华严。苍岩忆旧,涛声唱晚,古树参天。伴残山枯坐,默数榆钱。妃子去,穹窿有恨,奇景暗,孤岭难眠。昔良伴,横空又立,保俶舞翩跹。

双峰插云 天目余光,绵蜒数里,冷观沧海桑田。菱花镜里欲寻缘。说梦幻,殷勤对语,思永驻,云里修仙。残阳下,南樵北隐,兀立已千年。寻幽揽胜,浑然已渡,险壑幽岩。有一湖澄碧,双岭霞烟。身尽俯,钱塘似练,抬望眼,翠障接天。逡巡遍,凌霄二塔,隐在暮云间。

南屏晚钟

何处游仙,临湖独卧,幽幽倾诉前缘。树为袍带水为冠。石耸秀,风光惬眼,晴好日,岚翠能餐。微雨至,云烟不动,山舞自翩跹。晨钟暮鼓,萦萦耳畔,解人疯癫。住佛国山寺,气定神闲。达彼岸,回音葛岭,持梵语,灵隐说禅。征程远,无如就此,暂作酒中仙。

三潭印月

明月自来去 空潭无古今

三潭映月

愧月羞星,轻纱罩面,云床懒卧偷闲。清辉彻地映青天。开御宴,群仙畅饮,思下界,情系三潭。聊先赠,雕屏镂牖,小径摒车喧。一桥浮水,四亭斜缀,拥树华轩。借环湖堤岸,玉笔书田。连数岛,东西阔路,南望北,九曲栏杆。樯帆落,蓬舟莫放,此处有仙山。

赴和步 望和迎 听和赏 描和画 俯和仰

赴和步:雷峰夕照-苏堤春晓 望和迎:平湖秋月-三潭印月 听和赏:南屏晚钟-曲院风荷 描和画:柳浪闻莺-断桥残雪 俯和仰:花港观鱼-双峰插云 西湖新十景

篇6:西湖十景周记650字

西湖就在杭州市区,我们住的旅馆恰好就在西湖边上,所以放下行李,我就拉着爸爸妈妈往西湖走。天气很热,但游人的热情更热。你瞧,湖边上,长堤旁都是人,大家三五成群,撑着太阳伞边走边聊,或者摆着POSE照着相的……

放眼西湖,我被它粼粼的波光迷住了,课文里写得一点都不错,它真美!太阳的光辉洒在开阔的湖面上,像是缀了无数颗美丽的星星,争先恐后地眨着眼睛;微风吹过,湖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啊,那是西湖漾起的笑容吧,它一定是在向来访的游客们表示欢迎呢!靠近断桥的岸边,荷花正热热闹闹地开着,红的、白的.、黄的,像舞蹈的少女,田田的荷叶像舞女的裙子,随着微风轻轻地摇摆着,惹得蜻蜓、蝴蝶、水中的小鱼也来伴舞。

这断桥,看着好像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石桥,据说很有来历。听妈妈说那是传说中许仙和白娘子相遇的地方,因为有这个传说,这座桥也就不普通了。而且还有一个著名景点也与这座桥有关,叫“断桥残雪”。不过听后来导游说杭州已经好多年不怎么下雪了,想要看到这一景全看冬天老天爷给不给这个机会了。

篇7:杭州西湖十景的神话传说故事

西湖传说故事一、苏堤春晓

北宋元佑五年(1090),苏轼(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以湖泥筑成长堤,后世称苏堤,全长2.8公里,堤上建有六桥,自南而北依次是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

沿堤栽有杨柳、芙蓉、碧桃、海棠等40多个品种。

苏堤风光旖旎,晴、雨、阴、雪各有情趣, 四时美景也不同, 尤以春天清晨赏景最佳,绿杨拂岸,艳桃灼灼,晓日照堤,春色如画, 故有“苏堤春晓”之美名。

西湖传说故事二、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临外湖。唐代建有望湖亭,明代又增龙王祠,清康熙年间定名平湖秋月,为西湖十景之一。

宋王洧《平湖秋月》诗云:“万顷寒光一夕铺,水轮行处片云无,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

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在湖畔立碑,题名“平湖秋月”。“湖天一碧楼”联曰: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西湖传说故事三、断桥残雪

断桥残雪为西湖十景之一。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南宋时又名宝佑桥,也称段家桥。桥为1920xx年重建。

桥畔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断桥残雪一般指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是,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

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

西湖传说故事四、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北角,素以湖景、荷景著称,为西湖十景之一。

据记载,宋代洪春桥畔有一处官家酿酒作坊,坊内与金沙涧相通的池塘种满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风吹拂,荷香与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们称之为“曲院荷风”。

清代,酒坊关闭,康熙游湖时御书西湖十景碑,便将“麯”字改成“曲”,易“荷风”为“风荷”,“曲院风荷”的景名便由此沿用至今。

西湖传说故事五、雷峰夕照

雷峰塔与白娘子的故事,流传深广。故事中的雷峰塔就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宋吴越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而建。初名“黄妃塔”。

原拟建高十三层宝塔,由财力不济,拟改七层,峻工时只造了五层。结构为砖石内心,外建木构楼廊,内壁嵌有刻着《华严经》的条石,塔下供奉金铜十六罗汉像。

建筑雄伟壮观,为藏经之所。因塔址小山名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西湖传说故事六、南屏晚钟

净慈寺,位于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吴越始建,称“永明禅院”,饱经沧桑。寺内有宗镜堂、慧日阁、济祖殿、运木井等古迹,山门前有放生池。

1986年重建,为歇山顶三重檐两层建筑,上层悬大梵钟,下层为净慈寺地藏殿。大梵钟高3米,口径2.3米,重10余吨。

净慈寺晚钟鸣响,回声在山间、林樾悠扬飘荡,悠扬的钟声重新回荡,使人们想到明人聂大年的《南屏晚钟》诗:“柳昏花暝暮云在,隐隐初传一两声。禅榻屡惊僧入定,旅窗偏逗客含情。”

西湖传说故事七、花港观鱼

花港观鱼位于西湖西南角,东接苏堤,南北分别毗邻小南湖和西里湖。据记载,花家山麓有一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

因沿溪多栽花木,常有落英飘落溪中,故名“花港”。南宋内侍卢允升曾在此建宅卜居,莳花养鱼,构筑园林,渐成规模。花港观鱼的史称,源出南宋宫廷画师马远所作西湖山水画的画题。

清代,康熙南巡至杭州时,曾手书花港观鱼景名,并在赏鱼池畔立碑建亭。

西湖传说故事八、柳浪闻莺

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元代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兴建清真寺,死后葬此,俗称回回坟。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

柳型各具特色:柳丝飘动似贵妃醉酒,称“醉柳”;枝叶繁茂如狮头,称“狮柳”;远眺象少女浣纱,称“浣纱柳”等。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

西湖传说故事九、双峰插云

“双峰插云”御碑亭景点,在洪春桥畔。双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别位于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

张岱《西湖十景 两(双)峰插云》: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 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此景本是湖中遥望之景,清初为了立碑才移到陆上去的。

当群山云雾迷漫时,两峰时露双尖,宛如峰插云霄,自然风光异常优美,峰势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后或阴翳多云天气,彩云、白云或浓或淡,忽缠忽遮,是云是山,一片朦胧。

如一幅壮观的水墨淋漓而浓淡有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 故名“两峰插云”。清康熙皇帝游此,改为“双峰插云”。

西湖传说故事是、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位于西湖中部偏南,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

小瀛洲北宋时已成为湖上赏月佳处。明万历年间,取疏浚西湖的葑泥在岛的四周绕滩筑堤,形成湖中之湖。清雍正年间,在堤岛之间,南北贯以曲桥,东西连以土堤,构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园林特色。

篇8:“西湖十景”宴

西湖十景始于南宋画家马远画的西湖山水命题,至今已有700多年。《方舆胜览》记载:“西湖山川秀发,四时画舫遨游,歌鼓之声不绝,好事者尝命十题,有曰: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这是西湖十景在地志书上最早的记载。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南游西湖,为十景题了字,又刻石建碑,流传至今。

虽然,杭邦菜系源远流长,过去也曾出现过“西湖醋鱼”、“龙井虾仁”、“东坡肉”、“西湖莼菜汤”等十大名菜,但是却没有哪家菜馆把“西湖十景”搬上宴席。难道真的没有人想尝试一下吗?其实,早在5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曾想到过。有一次,他在西湖“楼外楼”宴请外宾,曾对厨师说过,“西湖十景”应该搬上餐桌,把游览天堂胜景的美感,与品尝西湖名菜佳肴的情趣结合起来,使中外游客在天堂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好事。

杭州的饮食文化历史久远,可上溯到南宋。当时朝廷偏安杭州,皇室御厨和民间名厨云集,南北菜系汇流,从而形成杭菜,和以杭菜为主的浙系菜谱,成为全国八大菜系之一。当时,杭州饮食业曾遵照周总理嘱咐,组织名厨潜心研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西湖十景”全席宴始终未能问世。如今,国泰民安,1985年杭州市烹饪协会成立,第一件事就是研制“西湖十景”,完成周总理遗愿。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西湖十景”终于在“天香楼”菜馆诞生了。

新研制成的“西湖十景”全席宴,构思新颖,意境清新,从冷盘开始,一盘一个景,一景一个样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苏堤春晓”,菜中象征春晓的10只春鸟,是选10只鹌鹑用杭州传统的叫化童鸡制法做成,用绍兴老酒裹荷叶青泥煨熟。10只飞鸟围绕着用鹿蹄筋摆成的苏堤叫春,不仅造型新颖,而且香酥有味。“曲院风荷”,借鉴广东名菜茅台鸡的制法,以大爿鱼翅用茅台酒焖烧,作为一片片散发着酒曲幽香的荷叶。“断桥残雪”,避开一断一残不吉利的写实表现,以蛋清菜汁蒸芙蓉铺底,摆上用蛋糕刻的古桥、火腿切片铺成的堤岸。盘中用清水马蹄雕成梅花,梅芯缀以虾仁、火腿热炒,四周配以10只不同形状用鲍鱼刻成白鹤,寓意“梅妻鹤子”传说,意境一新。

“西湖十景”席中有美食的享受,还有诗意气氛的配合。“雷峰夕照”就采用了“雷峰塔倒,白娘娘脱逃”的民间传说,使其情趣迭生。上席时,忽然,餐厅灯光全灭,只见一服务员手托燃着三股青蓝色火光映着用爆鳝段搭成的雷峰塔,飘然而至,向众人道:“这是小青为白蛇娘娘报仇的三味真火,传说她就是用三味真火把雷峰塔吹倒的。”当客人吃“倒”雷峰塔,消灭了法海藏身的以蟹黄蛋卷制成的螃蟹。突然,餐厅灯光复明,服务员答谢道:“雷峰塔倒,白蛇娘娘得救,这里有在座诸位的功劳,谢谢了。”大家这才如梦初醒,恰似游历了神话幻境。

“十景”宴中的甜点心,汇集人间珍品,使全席达到高潮。“柳浪闻莺”中的黄莺、“平湖秋月”中的白兔,都用面食做成,形象逼真,奶香味美,让你一饱口福。而“南屏晚钟”,人手一客装在南瓜形瓷具里的冰糖燕窝,美味真品,使“西湖十景”更令人难忘。

篇9:杭州西湖十景导游词

平湖秋月: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湖水相融,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一定要在秋夜月圆时才有情调,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曲院风荷:当夏日风起,广阔的荷池令人瞩目,荷香沁人心脾,园内新辟“西湖密林度假村”,建有架空的桦木小屋,供吊床、营帐、炊具租用,野营野餐野趣,其乐无穷。荷花盛开的季节的确非常美,可是到了冬、春季园景却非常惨。

断桥残雪:断桥的位置正在里湖和外湖(西湖)分水线上,游人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处。断桥无疑沾上白堤的光,是属于那种无论怎么看都赏心的奇特之地!

雷峰夕照:宋吴越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而建,1924年坍塌。雷峰塔与白娘子的故事流传深广,杭州市市政府目前正在规划重建,届时将重现雷峰塔与保俶塔隔湖相对的美丽景观。

南屏晚钟:每到傍晚,钟声在暮霭中抑扬四荡,山谷共鸣,传声独远,形成“玉屏青嶂暮烟飞,绀殿钟声落翠微”的意境。

花港观鱼:以鱼、花景观著名,游人投饵,群鱼争食,别有情趣,从池边曲径走去,便是花的世界,白牡丹有四百多株,是休闲观赏的好地方。

柳浪闻莺:南宋时为帝王的御花园,建国后新建了占地十七公顷的大型公园,是欣赏三面云山一面水的观景佳地。

双峰插云:两峰遥相对峙,绵延相距十余里,自然风光异常优美,登峰远眺,西湖全景尽收眼底。

篇10:西湖十景断桥残雪导游词

灵隐寺中,我们遇到志愿者在寺门那做公益,也英雌拿到了两本关于佛教和布施的书。大雄宝殿,每个寺庙中的大殿,可是要有寺庙法会,所以就没什么好看的。大雄宝殿右边是济公殿,游戏神通,这也是对济公最好的评价,济公殿内也展出了济公平时的不羁,也有不少的人到此一拜。走下来,正好听到一僧人给来寺里上香的香客讲解六道轮回,驻足听了听,不过就凭我的领悟能力,还不能领悟到这位僧人讲解的东西的内涵和他说的话的真正含义。可惜的是,没能进入到灵隐寺的深处,去探究这千年古寺的真正内涵。

时至下午,此时阳光正好,所以我们决定去湖中一览美色,在湖中,仰望远处的天竺山,鸡笼山,棋盘山,连绵起伏,配合着享有美誉的西湖,也是别有一番滋味。我向往着三潭印月,想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可惜的是,下午,没到晚上。三潭印月,只在小学语文书上见过,三个石像,出水芙蓉般静静的浮在水面上,想起了那青葱的岁月,和小伙伴们一起遐想三潭印月的美景的时光。

相约去雷锋塔一览,登塔远眺一番,不过听说,原来的雷峰塔倒了,现在这座塔是后来仿建的兴致也减了一大半,并且,也没找到金山寺,金山寺是不是在雷锋塔旁边的,我还真不知道。没能登塔,美中不足啊。

早就听说西湖的白堤,苏堤,杨公堤闻名遐迩,不过这次杭州之行,只游览了白沙堤,另外两堤也只能下次有机会去杭州再去看看了。

篇11:“西湖十景”形象造型著作权案

本案虽已尘埃落定,但一、二审判决关于著作权法上的作品的认定以及对于立体美术作品的抄袭的评判标准,已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著作权法的理解。一、二审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合理运用证明责任规则,查明事实解决问题,对同类案件的审理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可以说该案的判决对形象造型类著作权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随着中国全球化与世界中国化的潮流趋势,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已迅速兴起,文化创意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意产业是一种“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开发、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及就业潜力的产业”,其核心价值在于创造与创新,是基于创作者个人独创的一种智力成果,而知识产权正是权利人对其创造性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一种垄断权利。创意产业如何在知识产权框架体系下得到全面保护,也是近年法学理论与司法实务界一直不断探讨的问题。 案件回顾 本案是杭州市顺应国际潮流,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大环境下出现的新类型著作权纠纷案,作为“景观形象造型纠纷第一案”,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9年初,原告和朋友在台湾日月潭旅游,突发创作灵感,构思以女子的发型来演绎杭州“西湖十景”(指的是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西湖上的十处特色风景,最常见的说法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回到杭州之后,原告一头扎进图书馆、博物馆,多方查找资料;多次到“西湖十景”现场画素描、思考造型;此后在女子头发上不断实践、修改和完善。在此过程中原告还专门绘画了造型人物素描,附上策划书、对模特的形体要求、头饰选择、搭配的服装等简要说明。几个月之后,“西湖十景”形象秀设计终于完成,2009年4月22日在杭州市运河文化广场正式向公众亮相,2009年4月23日的《青年时报》为此专版做了宣传和介绍。 此后,2009年5月1日,“西湖十景”形象秀正式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展示,后又在“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的“古琴音乐节”开幕式平湖秋月水面现场公演,获得了领导和观众的一致赞誉。“西湖十景”形象秀经过省、市媒体乃至中央电视台的广泛报道,已经成为了全国人民共识的一张杭州的“金名片”。 被告系一家专业模特公司,在原告和朋友创作期间提供了部分模特,被告公司总经理旁观了原告大部分创作、演绎过程,并做了摄影和录像。2010年10月12日,杭州电视台明珠频道播出“第二届杭州美丽节之夜颁奖晚会”,被告以自己的名义推出了“西湖十景”造型秀,并在其网站做了发布。原告发现后,认为被告抄袭、模仿、改编使用了自己的原创作品,并进行了歪曲和丑化。 法院判决 2010年12月7日,原告一纸诉状,将被告公司告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称自己创作的“西湖十景”形象秀是包括发型(含头饰)、服装、道具的整体造型,系立体美术作品,被告剽窃、篡改、歪曲原告作品的行为侵犯了其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复制权,构成了侵权,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西湖十景”形象秀美术作品著作权的行为,即停止发布、公开演示侵犯原告作品著作权的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公开赔礼道歉、消除不良影响,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以及其他合理费用。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原告所主张权利的形象造型是以夸张的发型搭配服饰等,目的在于以走秀形式展示“西湖十景”,带有艺术表演性质,具有审美意义,其与一般实用意义上的造型不同,应当属于艺术领域。“西湖十景”形象造型已经以有型的表达方式呈现,而不再仅仅停留于创意阶段,可以通过拍照、摄录等有形形式进行复制,因此具有可复制性。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是作品,独创性不是体现在思想上的独创,而是体现在具体作品的外在表达上。独创性可以分为“独立创作”和“具有创造性”两个方面。本案无证据显示原告存在抄袭他人作品的情况,符合独立创作要求。从原告提供的设计素描图和照片来看,其根据自己对“西湖十景”如何具体化为形象造型的思考,对发型、头饰等具体的搭配、布局等做出了个性化的选择和判断,由此形成的智力成果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因此,本案“西湖十景”形象造型属于立体的美术作品。关于被告的造型是否剽窃、篡改、歪曲原告的造型的问题,需要判断被告的造型与原告的造型是否构成相似,这个相似应当是具体外在表达上的相似,而非创意上的相似。原告主张其形象造型为立体的美术作品,被控侵权的形象造型亦为立体,则原告负有举证义务,应提供能清晰反映整个立体造型的证据材料,但原告仅提供了平面的设计素描图和几幅从一个角度拍摄的照片。设计素描图只是对模特的形体要求、发型头饰、搭配服装的简要说明,需要通过发型师、服装设计师的具体操作才能形成具体的造型,且具体形成的造型与设计图并不一致。原告主张权利的形象造型和被控侵权的形象造型的照片都仅仅是从某一个角度拍摄,不能清晰反映立体细节、局部形态等。受原告提供的证据所限,法院对涉案形象造型的考察限于一个角度的平面照片而非全面的整个立体造型,原告应就此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法律后果。更何况,即使以原告所提供的比对材料来判断,被告的造型与原告的也并不相似,不构成剽窃、篡改、歪曲。判决驳回了原告的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 原告不服该判决,上诉至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查明的事实与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一致,认为:原告创作的西湖十景形象造型,属艺术领域内的智力成果,且具有独创性、可复制性,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其作品类型为立体美术作品。并进而认为,首先,原告主张权利的作品能与被控作品一一对应的,仅为四幅,比对双方的四幅照片可以看出,两者所呈现出的作品的表达形式不相同。其次,对于双方的造型即作品的表达中,均具有某些特定元素的问题,“西湖十景”所对应的特定景物,古已有之。因此,以其为表现主题,使用发型等作为表达方式,其作品的表达,必然受到“西湖十景”所对应特定景物的限制。因此,不能以被告公司的造型与原告的造型在表达形式上共有某些特定的元素即判定为侵权成立。最后,对于被告公司是否借鉴了原告的创意,二审法院认为,现有的证据表明,被告公司接触过原告的造型,双方一度合作密切、且双方的造型均以“西湖十景”为表现主体,因此,可以认定,被告公司的造型借鉴了原告的创意。但是,由于被告公司的造型在表达形式上与原告作品存在诸多不同,如风格、布局、搭配等具体表达方式存在不同。因此被告公司虽然在自己的造型中借鉴了原告的构思、使用了原告创意,但该种借鉴并非《著作权法》意义上的改编;同时,由于《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作品的表达形式,不保护思想和创意,因此,被告公司的借鉴行为并不构成对原告著作权的侵犯。最后,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审判决。 明确“立体美术作品” 虽然,本案原告的诉请最终没有得到法院的支持,但是无论一、二审法院均明确了“西湖十景”形象秀属于“立体美术作品”,应当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此前,法律没有明确发型、头饰等组合而成的形象造型是否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作出(2005)海民初字第8065号民事判决书(刘金迷诉北京菲瑞佳商贸有限公司、都市丽缘美容院等侵犯著作权纠纷案),其中涉及发型是否属于著作权保护的客体作了如下陈述:“刘金迷主张的发型设计系由一系列的技巧和步骤构成,对技巧和步骤的模仿和使用著作权法无权予以制止,故其并非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而就技巧和步骤所形成的具体结果,即发型本身,可以被喻为雕塑,但其造型的固定性显然不同于雕塑;加诸于人体本身的发型因适用于人体,在形状、长短、直发或卷发等选择取舍上,均须依人体自然规律之要求,造型并未超出公有领域;且发型与人体本身的契合及手工劳动的特性,均使得其传播限于模仿而无法实现完全的复制;故以手工技巧之劳动对人体发型所作剪裁形成的线条与造型,本身并不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上述判决,明确否定了发型设计作为著作权保护客体的观点。而本案却通过生效判决的形式,第一次确定了具有独创性、可复制性的发型形象造型,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其作品类型为立体美术作品,因此,本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鼓励创新,发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 当然,本案既涉及较为复杂的法律适用问题,即对形象造型是否属于著作权法上的立体美术作品的理解和界定,又涉及较为疑难的事实查明及判断问题,即如何认定原被告双方的形象造型是否构成相似,被告使用在模特身上的“西湖十景”造型是否改编自原告的作品,是否构成侵权等。 对文化创意产业保护的启示 本案中,二审判决判定相似性与一审判决相同,认为两者之间不构成近似,另外,对被告公司作品是否借鉴了原告的创意提出了独到的观点,最终也认定被告公司的造型借鉴了原告的创意。只是由于该种借鉴并非《著作权法》意义上的改编;而且法律保护的是作品的表达形式,不保护思想和创意,因此,借鉴行为并不构成对原告著作权的侵犯。由此也引发了关于文化创意产业中创意如何得到有效保护的思考。 诚如二审判决所述,思想/表达二分法是《著作权法》的基本原则,而创意仅仅是一种思想,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和载体表现出来才能得到保护,如果没有表现或者他人表现不一致,则不能判定作品得到保护和构成侵权。联系本案,原告是基于“西湖十景”这一公知的景点元素,在此基础突发奇想,希求以女子发型和服饰的方式进行演绎,并进而做了实践和固定。对原告而言,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内容是“以女子发型和服饰等综合方式演绎西湖十景”,这就是原告本人的创意,而被告正是基于和原告的合作过程认识到了这一创意的核心和效益,进而以其他形式做了演绎。二审判决重述,以西湖十景“为表现主题,使用发型等作为表达方式,其作品的表达,必然受到‘西湖十景’所对应特定景物的限制。”被告公司在借鉴创意的基础上对景点进行创作,若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和智力劳动,已经形成了新的作品,最终只能导致法院作出两者不一致而驳回原告诉请的结果。 笔者认为,就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而言,首先,作为创作者应当对其作品明晰化,尽可能详细、全面将作品的表现形式固定下来,特别是其中的创意元素,在剔除了公知信息之外,应对其元素以具体的方式明确;其次,法院在认定其是否属于受法律保护作品时,标准应当适当放宽,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成果正是基于前人的公知信息,创意着重在于“点子”,而其“点子”变成表现形式过程中创作者也是在不断加以调整和演绎,因此根据作品的表现形式判断作品的构成要件时,应当适当放宽标准,本案的一、二审判决也表明了此种态度;最后,判断是否构成侵权,应当联系作品的类型、创作过程、原被告双方是否接触及接触的密度,来进行综合判断,可以说本案的被告已经和原告进行了紧密接触,被告是在“借鉴”原告创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如果再创作程度不高,则完全可以落入原告作品的保护范围。 本案虽已尘埃落定,但一、二审判决关于著作权法上的作品的认定以及对于立体美术作品的抄袭的评判标准,已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著作权法的理解。一、二审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合理运用证明责任规则,查明事实解决问题,对同类案件的审理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可以说该案的判决对形象造型类著作权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上一篇:内蒙古百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下一篇:简历:15秒内给人留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