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讲课的感受

2024-07-26

第一次讲课的感受(共14篇)

篇1:第一次讲课的感受

第一次讲课的感受

虽说我的题目写的是第一次讲课,但实际上我在九年级18班不是第一次讲课,我给他们上过习题课,但这一节是新课,我上讲台的时候还是很紧张。

昨天下午我听完指导老师的课,老师就跟我说他明天有事让我给学生讲一节新课。我回到宿舍就赶紧准备,看书写教案查资料,时间过得很快就到晚上。我当时就在想如果这个化学课不让我做实验,也没有多媒体来演示实验,那我这节课该怎么上?不行,没法上,我就给指导老师打电话,说我要做实验,行不行。还好,还好,老师说可以而且我要用的试剂和药品实验室里都有。听到老师的这话,我真的是很开心。备课一直背到11点,第二天早上也就早早的就醒了,又串了几遍要讲的东西。

因为害怕所以上课前宿舍的舍友都叫我不要紧张,上第四节课的时候我把她们都叫上去听课。

走在去教室的路上,就碰到18班的学生,看到我拿着实验仪器就抢着帮我拿到教室去,一进教室在教室的女生就都围上来看仪器,他们平时似乎老师也不怎么给学生做实验,所以学生对做实验充满了热情。

开始正式上课了,我也没有老师的那种气势,也不会喊上课,然后叫同学们起立什么的。不过班长倒是一看到上课了,就喊了起立,同学们就说老师好。其实我当时挺感动,课下她们见到我就喊老师,让他们喊得说实话心里挺高兴的。

课上的还是挺顺利的,不过就是讲到分子还可以再分成原子时,同学们听不懂了,我很着急。还有在还有十分钟下课的时候,我记错下课时间了,很紧张,因为我要讲的东西还没讲完。

下课后我问和我一起实习的同学,问她们对我这节课的评价。她们说我讲课时的语调很平淡,没有起伏。还有就是看教案,其实我是怕说错,误人子弟可不好,就时不时地看教案,很少看学生。虽然我是一个实习老师,既然他们叫我老师了,我就得负责,不能给他们传达错误的信息。这都怪自己对教案不是滚瓜烂熟,对自己没信心。而且我认为他们听不懂是我只是点连接的不够好,以后我在讲课的时候一定会充分考虑知识的连接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最后我想说上课之前想的再好也是空的。到自己真正上讲台讲课的时候才发现,上课不容易啊,上好一堂课更不容易。以前看到老师站上讲台书都不看一眼就能流利的讲到下课,觉得没什么。可事情往往没有想的那么简单。能做到这个样子是要很多年的功力的。深深的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还有得学呢。还有就是再小的细节也不能小看。有时候就是这些被我们忽视的小细节使我们的辛苦付诸流水。所以我要向战斗在三尺讲台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虽然第一次上课有很多不足,但我不会气馁.我会努力学习,不断改进.企求一次比一次好!

2011年9月21日

篇2:第一次讲课的感受

早晨,他这清脆的上课铃,我走进了三十九班。原本以为同学们刚进学校,相互之间也不熟悉,对于这节日应该也不是特别关注,但当我站在讲台上听同学们说:“祝老师节日快乐”时,我有点意外,但更多的是激动。虽然对于他们来说,这可能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有些甚至根本没有包含对老师的问候与祝福,但我认为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听着这简单的问候,我感到很温暖,找到了家的感觉,我真的很感动。

带着愉悦的心情,我开始了今天的讲课。首先带着同学们学了几个音标,以方便大家更好地学习英语,正确的读出单词和课文,说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学习效果比我预想的还要好,整个课堂氛围也很棒,大家都充分地享受了这节课,师生合作愉快,我的教学目标也达到甚至超越了预期目标,整体效果还不错。从这节课堂中,我对班里的基本情况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同学们的基本情况都差不多,英语基础好的也就两三个同学,但大家学习态度特别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这足以弥补他们就出不扎实的弱点。

篇3:第一次讲课的感受

家长作文:转轴拨弦三两声

《敬业与乐业》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是80多年前梁启超写的一篇演讲稿, 原定是让学生针对这篇文章写读后感的, 但为了加深学生的内在体验, 我将这一家庭作业作了调整, 决定让家长动笔, 畅谈人生的体验, 交流精神财富。当我宣布请家长完成这份特殊的家庭作业时, 教室里一片欢腾……

您在人生旅途及工作经历中, 也许有成功的欢乐, 也许有失败的痛苦, 对其间的酸甜苦辣、艰难与曲折, 感受自然格外深切。这些都是您的孩子体会不到的。烦请您在百忙中阅读一下梁启超先生的这篇经典之作, 然后写下您阅读的感受, 同您的子女交流一下自己人生的体验, 共同分享宝贵的精神财富。也许这份特殊的语文作业, 会成为您的家庭生活中美好的回忆……

于是期待着即将发生的许多精彩而生动的故事……

第二天, 当我读着一篇篇家长的作文时, 内心激动不已, 没想到家长的态度如此认真, 这些饱含真情实感的文章, 不仅展现了家长深刻的人生体验, 也浸染了家长对子女的拳拳爱心。我心头一动, 这些精彩的文章不也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吗?何不再上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评讲课呢?

真情告白:心灵沟通零距离

上课音乐响起, 我在黑板上用行书写下“敬业与乐业”五个大字, 回转身来, 发现学生们有些惊讶, 因为这堂阅读课已经上过了。我不露声色, 要求他们背诵梁启超《敬业与乐业》中的一段话:“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随着一声“齐背——”教室里书声朗朗: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 趣味自然会发生。……孔子自述生平, 说道:“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 真算是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同学们, 今天我们围绕‘敬业与乐业’, 上一堂特殊的作文评讲课, 不仅评讲你们的文章, 还要交流家长的佳作……”这么一说, 学生们立即有了精神。为了进一步活跃气氛, 我先朗读了蒋书杰父亲写的几句打油诗:

敬业乐业读简单, 真正做好实为难;假如每人都做到, 事业成就非平常;

课文结识梁启超, 作者写作真是妙;本人学识读书少, 文不对题别见笑。

同学们哄堂大笑。

接着我请小军来朗读他父亲的文章, 十五六岁的男孩子, 声音尽管有些沙哑, 但洪亮浑厚。选他出于这样的隐情:他的父母前段时间因感情不和闹离异, 可就在过年前, 他的父亲又回到他们母子身边, 情感出现了转机, 这份失而复得的父爱对于一个少年来说更值得回味。听他读完自己父亲的文章后, 我立即评点:“小军父亲的文章也许不是最出色的, 但这篇文章中饱含的浓浓的父爱, 流淌在他的心灵深处, 也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田。让我们为这样一位慈爱的父亲鼓掌!”

“下面选读一位家长的佳作, 那就是鲁家琨同学父亲的文章。”我征求鲁家琨的意见:“你来读, 还是我替你读?”

“我请您读。”一向比较调皮的鲁家琨居然“退居二线”, 不肯露脸。我顺着说道:“那就让我暂时做你的父亲, 谈谈我创业的经历。”在同学们的笑声中, 我用谈话的语气读道:

在最近十多年的时间里, 我做过烟酒、大小百货生意, 后来对机械配件感起了兴趣, 做起了油泵调试的活计来。也如梁老先生告诉我们的:“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 趣味自然会发生。”每当我碰到一种新型的或是有故障的油泵调试成功时, 就禁不住唱起:“咱们老百姓啊, 今儿个真高兴, 咱们老百姓, 真呀真高兴……”

读到结尾处, 大家不由得笑起来。我让他们评价一下这篇文章, 班长付伟带头发言:“他的父亲从下岗到再就业, 说明他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们对待学业也应该敬业与乐业。”谢磊接着说:“他的父亲考上了大学, 但没有上成, 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的读书生活, 学有所成, 圆父辈们的求学之梦。”

我接着引导他们谈谈在写作方法上面受到的启示。有的说, 这篇文章选材典型, 选取的两则事例紧紧围绕“敬业”与“乐业”两个方面展开;有的说, 这篇文章详略得当, 前者详写, 后者略写;有的说, 文章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如最后唱歌处……

夏娟同学的母亲尽管只有初中水平, 却写了一篇感情质朴的文章。我请夏娟谈谈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颇有文学才华的她满含深情地讲道:

这短短的几百个字, 似乎就是妈妈的短篇小说, 很简单, 也微不足道, 但就是这些平淡无奇的表述, 让我看到了些什么, 我想我会把这份记忆埋藏在心里, 也许在我长大后的日子里, 我为母亲写的长篇里会提到这段对话……

我接着说道:“每一篇文章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一份浓浓的亲情。陶馨竹的父母在深圳打工, 她年迈的外公夜晚在灯光下戴着老花眼镜一笔一划地写着读后感;许咏同学的父亲突患胃病, 她的母亲在医院陪护的病床边, 写下了这篇读后感;季萧的父亲远在南通, 写好以后, 通过网络发了电子邮件给我, 生怕我收不到, 接连发了两次;还有这样一位父亲, 写好作文以后, 从云南昆明发了一份传真回来, 母亲见传真输出的字迹模糊, 又工工整整地誊写了一遍, 下面请顾超来读这篇从万水千山之外的昆明传来的作文——”

顾超快步走上讲台, 读着读着, 我分明看见许多学生已深深沉浸在爱的氛围之中。读完, 教室里掌声响起。顾超刚想回到座位上, 我拦住他问道:“你爸爸在千里之外, 怎样读到梁启超的这篇文章的?”他眨了眨眼睛答到:“我在电话里读给他听, 读了第一遍, 他说不太清楚, 我又读了第二遍, 他才满意。”我在他的周记随笔中得知他的脾气倔得很, 以前与他父亲沟通很少, 即使父亲回来度假, 彼此共同语言也不多。我接着说:“假如你的爸爸能来到我们的课堂, 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这个小家伙愣住了, 迟疑了片刻, 眼睛湿润了, 抽噎着说:

“爸——我爱你!”

我知道, 这三个字已锲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岁月留香:于无声处见真义

岁月流逝, 许多往事随风而逝, 但总有一些记忆的碎片如绚丽的花瓣, 定格在我们柔软而温馨的心扉。不妨聆听一下孩子们在课后随笔中的内心告白:

对于我而言, 眼泪是发泄的代名词, 但今天它的意义却更重大, 它代表了爱、代表了感动、代表了积压在心底的无数愧疚。我愧疚, 愧疚平时对父母的恶言恶语, 愧疚平时对父母的冷眼相对, 更愧疚平时把父母毫无保留连带着体温的爱置之一边。我又想起了父亲, 在父亲接过作文纸的一刹那, 看着他认真的表情, 我两滴泪水滚落了下来…… (许骅《畅游“爱”情海》)

一堂课上, 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 一一点评, 咬文嚼字, 非把一篇作文解剖得无懈可击。这一次, 只是读, 慢慢地读。我们也只是听, 静静地聆听, 聆听每一份情结。想想父母的阅历, 忽然有种冲动, 想看看父母熟睡的样子, 轻轻地说一声:“我爱你!” (张莹《亲情故事》)

篇4:一次作文评讲课的课堂实录

师:多数同学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写什么是同情,为什么要同情等等,都写得很好。到后半部分出现了下面这样的论述情况,大家讨论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

一、 同情要看对什么人,对坏人不能讲同情,对敌人怜悯就是对人民残忍。

二、 弱者才需要同情,同情并不能真正帮助别人,反而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和自立。

三、 光是同情不能解决问题,应该有实际行动,行动比同情更重要。

生:我觉得这几点都讲得很好啊。我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师:如果孤立地看这几点,的确没有什么问题,这些道理也都讲得通,它们也几乎成为我们的共识。现在,我们把它们放到文章中去,结合文章的中心和议论文写作的要求,具体分析一下。当然,我不是说一定不能这样写。我们可以跳出这次作文本身,联系社会现实,更广泛地讨论“同情”这个话题,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同时也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生:以上三点都是对“同情”的不同程度上的否定。如果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有一颗同情心”之类,那么行文到后半部分,说光有同情没有用,还要有实际行动,或者说有些人是不需要同情的,有些人是不应该同情的等等,这样写就偏离中心了。甚至像前面讲到的情况那样,走到自己的反面去了。

师:有道理。我们反复强调,议论文要围绕中心展开论述,中心论点要一以贯之。

生:我不明白。我先讲我们要有同情心,再讲同情也是有尺度和分寸的,要看对象和情况,不能滥施同情,最后讲同情心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还需要有实际行动。这样写怎么就走到自己的反面去了?我是在逐层深入地分析问题呀。

生:是啊,我也觉得这样写比较全面,还表现出辩证的观点,没有把话说绝对,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看法?

生:正反论证应该怎样理解?如果我们说对弱者需要同情,强者不需要同情,或者说应该同情好人,不应该同情坏人,这是不是正反论证?

生:我们谈的是“同情”这个话题,还是“我们要有同情心”这个中心论点?

生:对,如果是“同情”这个话题,上面的写法当然可以,如果是围绕“我们要有同情心”这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上面的写法的确有偏离中心甚至无意中削弱中心的问题。

生:就是谈“同情”这个话题,作为一篇议论文来说,你还是要有一个中心论点。因为“同情”本身不是中心论点?

师:对,中心论点应该是在某一个问题上你的观点、态度、意见是什么。比如在“同情”这个问题上,你的看法是什么呢?当然,你可以说“我们每人都应该具有同情心”,也可以说“同情心比实际行动更重要”或“实际行动比同情心更重要”,还可以说“同情要注意尺度,要分清对象”,但你一旦选定了什么作为你的中心观点,那就应该始终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论述时可以用正反论证,但这儿的“正反”应该是同一个观点的正反两面,而不是两个不同的观点。

比如说,你的中心论点是“要有同情心”,正面论述是“同情心”的作用和好处,反面论述是缺乏同情心的害处,这样,反面论述还是为正面论述服务,有力地支撑自己的观点。如果你一方面讲要有同情心,接着又说不能滥施同情心,甚至说同情心并不重要,那不是一步步走到自己的反面去了吗?前面搭台,后面又自己拆台。这样的文章看上去讲了很多,孤立地看似乎也有道理,但放在一起,互相矛盾,互相抵消,最后等于什么也没有讲。所以我们特别声明:一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讲深讲透就行了。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问题都想讲,最后是蜻蜓点水,什么问题也没有说充分说透彻。

生:我还是不明白。我一方面写要有同情心,另一方面又说不要滥施同情心,这怎么互相矛盾呢?这不正是辩证地看问题吗?

师:什么是同情心?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大致来说,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就是当我们看到或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痛苦不安的感情。这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很重要也很宝贵的人道主义感情,它能多少克服人的自私和冷漠,使人和人的关系趋向于和谐和亲密。这种认为人和人是同胞,应该互相关心和体恤的感情在有些人身上表现得强烈和丰富,在另一些人身上显得很微弱甚至丧失殆尽。为什么要有同情心?为什么要努力培养和珍惜同情心?我想引用摩耳的一段话,他说:“凡人都是同胞。我们都来自相同的生命的源泉,我们都同样的易感受苦痛,同样的有弱点,走入同样的最后命运。我们应当互相挽着手,我们应当结伴。现在的世界是一灰色的世界,我们就算不互相为难,也还有不少的忧虑——如饥饿、火灾、地震、风浪、疾病、死亡等等。我们应当互相信托,互相亲爱,互相同情和扶助,忍耐和宽恕。”面对同情心日渐丧失的现实,——这当然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比如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欠缺,文化传统和现实体制的弊端等等,我们不是呼吁和鼓励,而是大讲不要滥施同情甚至扬言要拒绝同情,这至少是无的放失。就“滥施同情”这个说法本身来看,也是经不住推敲的。什么叫“滥施同情”?是不是说,同情要有尺度,要分清对象?我在同情之前,还要先了解“对象”的有关背景资料,然后决定要不要同情、同情到什么程度,这样“精打细算”的同情不是太麻烦了吗?当我看到一个人从楼上摔下来,满身是血,伏在地上痛苦地呻吟,我自然会产生一种怜悯之情,无论他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少先队员在帮邻居奶奶擦窗户时不小心摔下来的,还是一个小偷在行窃时被主人发现慌不择路夺窗而逃而摔下来的。就算我知道了这些情况,我还是会同情后者,因为这个小偷可能是一个下岗工人在遭遇了巨大的物质贫困和心灵折磨之后的第一次笨拙的铤而走险。再进一步讲,就算是一个恶棍吧,一个危害社会的渣滓,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当他被押赴刑场之际,我尽管深知他罪有应得,但还是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他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人生道路呢?这种同情当然不会促使我去劫法场,也不会赞成那个被生活所迫的人去偷窃,这跟同情是两回事,这是起码的是非观念。人的堕落是可憎的,这是是非观,也是可怜的,这是基于对人的处境的理解而产生的情感认同。这两者是可以并存的。

生:我听得似懂非懂。刚才说到“同情心”与“实际行动”谁更重要的问题,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下?

师:“同情心”和“实际行动”谁更重要?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其实很难在这两者之间比较出谁更重要,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的范畴。前者是一种心理状态或者说思想意识,后者是一种客观行为,它们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有些行为是由同情心激发的,这种行为就是真诚的;有些行为却是出于其他动机和目的,比如说看望、慰问、捐助等行为可能是出于显示一种关心的姿态、沽名钓誉、炫耀、广告宣传等等,而同情倒是次要的甚至根本就没有同情。我为什么不太赞成“实际行动比同情心更重要”这个说法?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做出“实际行为”的能力和资本,这就给一些人用“行为”把自己打扮成富有同情心和亲和力的样子的机会,而让另一些人羞于表现自己的同情心,从而逐渐丧失同情心。具体例子我就不再举了。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把问题讲清楚。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如果深入分析下去,会有很多话说。这是一种功夫,我们要努力锻炼这种分析说理的功夫。我再强调一次,写议论文,要围绕一个中心论题深入挖掘分析,不要动不动就转移话题。有些同学对辩证法的理解恐怕过于简单和庸俗了,以为,这也说说那也说说,正过来说说再倒过去说说,就辩证了,就全面了,就无懈可击了,这其实是一种两头讨好的滑头主义,是各打五十大板的不负责任的做法。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态度、自己的观点,并把它坚持下去。

生:我在写“要有同情心”时,写了什么是同情心、为什么要有同情心之后,感觉到没什么话说了。于是就想啊,想啊,很自然地就想到对什么人要讲同情,什么人不能讲同情,想到同情不能取代法律,想到光有同情不行,还要有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口头上的同情往往是廉价的,还想到同情不等于施舍,要尊重对方的人格等等。于是就赶紧写,写着写着,终于有了800字了。

师:你的描述很生动,这是有真实感受的,而且,的确代表了大多数中学生写议论文时的真实状况,也揭示出了中学生写议论文的普遍困境。

生:是的,议论文文说来说去就是这么点道理,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什么“有志者事竟成”啊,什么“自信是成功的阶梯”啊,什么“勿以善小而不为”啊,什么“做人要讲诚信”啊,什么“助人是快乐之本”啊,什么“坚韧——我追求的品质”啊,等等等等,这些道理都是不言自明的。所以,拿来叫我们写议论文,实在不知道怎样展开论述,只能东拉西扯,把与中心论点有关无关的问题都拿来说说,凑足字数就算了事。

生:是啊,议论文说难写,还真难写,说好写也好写。主要是没有能力把问题深入下去,写着写着就没话说了,只好转入与此有关的另一个问题上去说几句,我有时也觉得论题不统一,这也说说,那也说说,然后罗列一些事例,如果想到什么名言警句也赶紧用上。有时自己觉得这样写真没意思。

篇5:教师顶岗实习体会:讲课后的感受

曾经的自己坐在讲台下听老师的谆谆教导,而现在的自己将登上讲台,开启新的篇章——教师。即将登场的那一刻,不安和担忧充斥在心中,害怕自己上台紧张甚至忘词。但,登上讲台的那一瞬感觉到: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正如夸美纽斯所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三尺讲台,是多少教师终身的写照。

第一次讲课感觉自己的准备很不充足,虽然课程讲完了,但是在没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造成学生知识点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而种情况下造成自己上课紧张,这次讲课的经历给了自己很大的感悟。

第一,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写教案,同时自己也应该研读教材,做到融会贯通,不会到时候给学生讲时犯错误。

第二,我们要认真写教案,在导入的课题时,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数学本身是科学严谨的,学生学起来是枯燥乏味的,造成上课睡觉走神,故而我们应当用适当的数学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教学环节中,应当让学生起主导作用,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到自己探究得到的结果,让他们心中充满成就感。在教学总结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总结,可以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且老师可以及时进行补充。当然,这只是教学设想过程,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第三,在进行第一次讲课时,首先,要做自我介绍,要有一个漂亮精彩的亮相。并且在开场白的时候,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求学经历,诙谐幽默,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过去,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其次,要讲讲对所教授科目的认识,联系现实社会中的实际例子,突出所教科目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突出所教科目在考学中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有一种学好你所教学科目的冲动。最后,应当尽快熟悉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安排,让学生适应新教师。

最后,新老师应当注意:要摆正心态,不能与学生过于亲密,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威严,同时也不应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这样导致师生关系冷淡。

篇6:聆听专家讲课 感受护理新模式

聆听专家讲课 感受护理新模式 六月是夏花绚烂的季节,就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有幸参加了由西安护理学会、西安医学会举办的“骨科病房-手术室一体化管理”骨科临床护理及管理新进展新技能培训班,会上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护理专家高水平的讲课,特别是来自上海等地的大腕的讲课和我院的手术实操演练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手术室王晓宁护长的讲课,她谈了精益管理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诠释了精益管理的核心就是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创造出最高的价值,并且完美的向大家展示了他们医院的高效运转、手术的职业防护、手术的压疮预防,王护长在讲课中多次运用数据来说明问题,并讲到了用先进的仪器做好骨科手术防护,非常具有科学性,大大的开拓了我的护理视野。由我院手麻科1名医生、2名护士配合组成的手术实操演示和精美的PPT,旨在给手术室及病房护理进行指导,给我这个从未接触过手术室的护士从视觉、听觉上都收到了极大地震撼,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护理理念,我为我是红会医院的一名护士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次学习,为广大骨科护理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专业培训的平台,也为手术室护士、骨科护士 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开启了全新的模式。我院作为西北骨科航母,从各个方面正在赶超国内先进水平与国际接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么作为一名年轻护士,就应该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将所学的新知识、新理念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与时俱进,特别是提高围术期的护理质量,同时加强骨科护理及相关专业的相互促进,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并且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代表红会医院在各级学术平台上和前辈、同仁们进行交流,为我们的护理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7:我的第一次讲课比赛

周五店头镇教委来到我们学校听课,这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有领导来听课。激动的心情不言而喻,我准备了一节词汇课,记得课件我前前后后总共修改了6次,先讲哪个单词、句子都仔细的思考了。连同备课,都仔细的改了好几遍,自己觉得准备的不错了,就这样上了讲台。

一节课下来自己感觉也不是很好,但是自己也说不出问题出在哪了。但是就感觉自己设想的和真正上课时不一样,有时提问叫到了成绩很差的同学光引导他就要花去很多时间。还有在Let„s chant部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当时我看的时候高估了学生的能力,以为学生跟着唱是没有问题的,可事实上,听了四遍学生还是不会,我有领读了一遍,然后还讲了意思。用了很长时间,这一节课用了三分之一的时间。

第三节课高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我觉得每一句话都是一针见血。我的课存在的三大问题是:

一、重难点不突出,虽然我知道是重难点,可是由于唱歌用了大量的时间到后来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而且我的讲课有点满堂灌的感觉。

二、没有注重《临沂市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的运用,各个环节之间的界限不明显,每个环节做得不够细心,就拿引入部分来说,我的引入是给同学们一副图,然后直接告诉学生单词,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

三、板书不够规范。这一点是我粗心了,因为我做了课件 本来没打算板书的,可是由于课堂的临时状况我就随便在黑板上画了几下,高老师说作为一个老师时时都要有模范作用。

篇8:感受农家文化王家第一大院

位于龙庆峡风景区旁的“王家第一大院”,是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家院。农家院自养的柴鸡、家兔,以及自己种植的绿色蔬菜,经主人的烹饪后都让人赞不绝口。如果您厌倦了山珍海味,到这里可以让您可真正饱尝农家风味;农家院住宿环境干净整洁。让您在疲惫的旅途当中找到家的温馨;同时本农家院内空间很大,还可为团体提供篝火场地。

大院周边有许多旅游景区,您可以攀岩伏壁、驰骋漂流、还可以草原赛马。玩耍之余回到农家,吃上一顿地道的农家菜,定能让您找到童年的乐趣,放飞自己的心情。

周边景点

龙庆峡

位于王家第一大院的龙庆峡是一曲一个传说,一步一个掌故,渲染着想象的瑰丽,悬念着扑朔的迷离。

素有“小漓江”之称的龙庆峡,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气温低于北京城区6℃,甚至比承德避暑山庄还低0.8℃。而隆冬,结冰期较长,异常寒冷,于是,这里就诞生了冰灯艺术的奇葩,峡谷,一个冰雕玉砌的世界,一个北国冰雪的乐园。

妫河漂流

妫河漂流出燕塞雄关八达岭北行10余千米,到北京夏都延庆,有一条人称东方莱茵河的秀水——妫河。乘一叶小舟,由纤夫牵至出河口,然后顺流而下,在自我参与中寻幽览胜。可前呼后应你追我赶,也可慢桨轻篙,任小舟时而南来,时而北往,更使漂流妙趣横生。

石京龙滑雪场

石京龙滑雪场也位于大院附近,是北京周边地区第一家、规模最大、设备设施齐全、全国最先采用人工造雪的滑雪场,也是北京少有的南坡雪道,这种雪道设计符合人体运动机能的需要,游客可以在冬日迎着和煦的阳光滑雪。雪场占地600亩,专业雪道设计、雪具大厅可同时接待5000人进行雪上娱乐活动。

康西草原

康西草原位于延庆县康庄镇八达岭长城西侧15公里,1997年被评为首都文明旅游景区。它西邻官厅湖,北依海陀山依山傍水,一片面积达三万多亩的草原,操场约2200万平方米,有蒙古包,有牛、马、羊群,山、水、林、草融为一体,风景秀美,令人心旷神怡。

篇9:写出第一次的新鲜感受

我高兴地说:“好主意!——可是我该怎么写呢?”

妈妈说:“这个作文题虽说是半命题,但也是有明确的规定情境的,要写的事儿必须是第一次。就拿你这次坐飞机来说,既然是第一次,就肯定新奇、刺激,甚至你一辈子都忘不掉。写这篇作文,就是要重点突出‘第一次’的新鲜感受。咱们先不说这篇作文怎么写,先说说你这次坐飞机感到最新奇的地方吧!”

我略微思索了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

“飞机上的空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个个身材高挑,举止文雅,彬彬有礼。

“还有飞机升空时的感觉。我感到身子在往后仰,就是睡在躺椅上的那种感觉。……

“我原以为升上天空以后,再往下面看,会有观看卫星地图那样一种感觉。可是那天恰好是阴历六月十六的夜晚,天上的月亮像个洁白晶莹的玉盘,又圆又亮,悬挂在碧蓝碧蓝的夜空中。可能是因为在高空吧,月亮似乎比平时要大一些,亮一些。往下看,白云像一道清泉,映着一个圆圆的光斑。飞机忽而爬升忽而下降,那月亮也就像舞女般扭摆起来,忽而又滑向远方不见了。我全神贯注地望着窗外,好像进入了迷人的仙境,真是太美妙了!

“飞机下降,我感到就像坐游乐园里的‘海盗船’那样,小肚子一抽一抽的,大家都觉得很好玩,不自觉地咧开了嘴。当机身抖动了一下,轮子‘咯噔’一声触到了跑道的时候,我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才放了下来,不由得长吁了一口气。”

妈妈说:“你刚才谈了那么多第一次坐飞机的新鲜感受,这就好比是一颗颗珠子。这只是材料,还不能算是一篇文章,要成文,就得把这一颗颗珠子用一根红线穿起来。你打算怎么穿呢?”

“我打算按时间顺序来写,用时间的红线把珠子一颗一颗地穿起来,怎么样?”

“当然可以。不过我还有个小小的建议,就是珠子穿好以后,还得在红线的末尾打上一个结,不然珠子会脱落的。”

我想了一会儿:“有了!我打算这样来打结,你看成吗?在张家界的旅游很快就结束了。回来的时候,我们仍然是坐飞机。虽然这次是白天,看到了太阳,看到了彩霞,也看到了大地上的种种景物,但却没有了来时的那种新奇、那种刺激。毕竟‘第一次’是无法复制的。所以就算我今后还会坐许多许多次飞机,但这个‘第一次’一定会深深地印在我的脑中。”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经历许多第一次,这些经历往往给我们带来挫折、喜悦等各种感受。这些新鲜感受稍纵即逝,如能及时地写下来,不仅能满足写作文的要求,还能留下许多童年的美好回忆呢。

(责任编辑 李林钟)

篇10:第一次讲课作文

我与他们三位老师发生了许多趣事,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魏老师让我与马骁,不,先是马骁,后来是南晋楚讲第二十五课!写出来,你都有可能不信,的确是真的。

这件事发生在昨天的一节语文课下课:魏老师径直走到马骁面前,笑眯眯地跟马骁说:“要不明天25课,你给试着讲吧。”这时,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喊道:“好!同意!”这其中也包括我,并且我都鼓起了掌。让我们当老师,真新鲜!我们这些孩子,最喜欢新鲜、特别的事。这件事对于我们来说就够特别的。

马骁迟迟不肯作答,魏老师又笑着说:“要不——我给你搭个伴儿?”随后目光在全班同学中扫来扫去,最后目光停留在了我身上。“高新路,你跟马骁一块儿讲。”随后马骁象征性地点了点头。 What?什么情况?我鼓掌的手立刻停了下来,大脑中仍幻想着:这一切只是幻觉,老师会突然将我的名字换成他人。可是直到老师离开了教室,我也没有反应过来,一切都不可逆转。我要当老师?我要当老师!我要当老师……

不料,第二天马骁参加区运会了,我匆匆忙忙就把马骁换成了男晋楚。他负责讲字词,我负责讲课文。

上课后,我尽可能用我学主持“即兴表演”的最好程度来讲,可结果还是不尽人意。同学们上课,有的玩,有的发呆。唯一听我课的,只有我的朋友。我让他们起来概括全文主旨,竟然没人举手!我抱着那一丝丝的希望点了全鑫的名字,全鑫竟然听了我的课!而且概括的很好,我心中不免生出感激之情。除了全鑫再没人举手,我算得上很尴尬了。再想想魏老师平常讲课···问一个问题全班都好似一字值千金似得死活不开口。后来,我和南晋楚好不容易上完课,简直比征服一座高山都累!这回我真正体会到了做老师好累呀!唉!

篇11:第一次讲课体会

数学与统计学院--周铃森

4月26日星期五上午第四节课,我第一次站上了高2014级13班的讲台,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听课,我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堂数学课,说实话,虽然整堂课中,我的指导老师坐在教室后面听我讲课,但我一点也不紧张,也许是由于备课比较充分吧,当时写好教案后,感觉很茫然,不知所措,心里很没底,老是担心自己能否讲好这堂课。第一次试讲时,问题很多,讲得结结巴巴的,并且前后衔接不自然,逻辑性也不强,不过,我还是信心满满,积极改正自己的不足,力求下次讲课时能讲得顺利自然。

第一次正式上课,一方面,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四十分钟就过去了,另一方面,感觉自己还没讲过瘾。讲完课后,本以为自己讲得很差,会被老师批评,没想到后来指导老师告诉我:“你的这次讲课效果还可以”,听到这句话,绷紧的神经顿时松弛了,心里不禁乐了一番,不过这堂课也不是没有问题,指导老师还是就备课、语言、姿势、激情等方面谈了一些注意事项。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指导老师的指点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

1、要想上好一堂课,备课很关键。备课要在熟读、研究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写出自己对这堂课的理解,包括教学目标、知识点的讲授顺序、重点的把握、难点的突破。备课是上课的基础,一堂课备得充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堂课的传授效果。

2、要想上好一堂课,充分的备课当然必不可少,但在课堂上一定不要忘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当前的新课改无一例外都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多一些互动环节,互动既能让学生参与课堂,又能提高学生积极性。

3、上课要有激情。演员是舞台上的表演者,而教师则是讲台上的表演者,教师也需要表演艺术,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教师在讲台上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前者要有幽默感,并且讲话时语速不宜过快,该慢下来时就慢下来,最好抑扬顿挫,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后者要有丰富而恰当的姿势。

4、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虽然我们备课备得很充分,但在课堂上不能一味地完全按照自己备课的思路来讲,而是要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情况灵活地调整授课思路。

5、随时保持高涨的热情。新教师讲课很容易犯一个毛病,那就是课堂开始的前十几分钟讲得很有激情,接下来,声音便慢慢变小了,说话的语调也开始平淡了。如果按照这样的状态讲下去,一堂课下来,学生可能只听了前面那十几分钟的内容,后面的时间里,他们要么埋头自学,要么走神了。

6、理论性不要太强。如果说大学的课堂重视理论性,那么中学的课堂便注重实用性及趣味性。有时,与其讲一大堆理论,还不如举一些实例以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

7、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并且要注意表扬的方式方法。像“你太聪明了”就不适宜拿来在中学的课堂上表扬学生,因为那是小学式的表扬,过于幼稚以致于起不到激励效果,表扬学生的时候尽量采取幽默搞笑或者比较正式的方式。

8、普通话应该标准、板书应该工整。对于板书,该擦的可以擦去,一般保留最重要的内容,并且重要内容还应该写在黑板上显眼的位置。另外一点,写板书的时候尽量侧身书写,不要背对着同学,这样,教师讲课时才不会背着同学说话,同时,也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同学身上,做到边写边讲解。

篇12:第一次抱母亲讲课

执教人:李智慧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歌颂母亲一直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这篇歌颂母亲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过课文,现在哪位同学来说一下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师:这是我第一次抱母亲,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什么。

生:(自由,轻声读文).师:文中有句话,集中表达了我抱母亲时的感受。谁来说一说?

出示课件: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师:看到母亲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难过?

生:母亲很轻,作者感到难受。

生:作者没想到母亲会这么轻,感到很意外。

师:你从哪里看出他感到意外的 ?

生:我是从竟然这个词看出来的。.师:你真会读书.师:一个和母亲朝夕相处,再熟悉不过的儿子,为什么没想到母亲会这么轻。请大家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作者感到意外的原因。课件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沉重的担子。

师:那么重的担子到底有多重(板书:重)

师:板书:100多斤+背妹妹+拉着我师:80多斤的母亲,肩上挑100多斤重的担子,背着女儿,拉着儿子翻山越岭,那是怎样的情景?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想象当时的画面并把句子补充完整。

想好之后,小组同学可以交流讨论一下。

春天,阴雨绵绵,山间的小路泥泞不堪,母亲――

夏天,烈日当空,汗水早已湿透了母亲的衣衫,母亲依然――

秋天,落叶飘零,在萧瑟的秋风里,母亲还是――――

冬天,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母亲依旧――――

师:这样的日子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历了无数个酷暑,直到我们长大.这是多么伟大的一种坚持!而当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母亲(引导学生说).生: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师:看到母亲这么轻,儿子想起了小时候的点点滴滴,想起了母亲的含辛茹苦,难怪作者的心里会这么难过。

正因为母亲把所有的重担都自己扛了起来,所以我一直心安理得地以为: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母亲肩上挑的担子到底有多重?

母亲肩上挑的担子仅仅只有那100多斤的东西吗?究竟包含了哪些内容? “担子”一词在词典上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一种是比喻担负的责任。此时你觉得这里母亲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是指什么?

出示:

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

这就是“重担”的含义。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指名读,齐读)

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之后,相信大家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现在请大家自由练习一下。(练习读、指名读、指导读、再练习读、再指名读)

三、学习第3自然段

师:当得知了一切之后,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面对赞扬,母亲的表现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 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 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师: 母亲认为她做的那些事不值得提,那些事指哪些事

生:母亲挑着担子翻山越岭.生:母亲为养育我们吃的苦.生:母亲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师:那么多的苦和累,就被母亲这样一笑而过,在母亲的心里,她把自己看得很轻,儿女始终放在她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你想到自己的妈妈了吗 ?也许你的妈妈不需要肩负重担,不需要翻山越岭,难道她的肩头真的没有担子吗?

生:妈妈每天起来为我烧早饭,也很辛苦.生:我的妈妈常为我的学习担忧.生:我妈妈上班很累,回家后还得照顾我.母亲就是这样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她的爱比海洋更深邃,比大山更厚重!(母爱伟大、无私、博大)

四,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

师:作者此时也想到了许多许多,内心充满愧疚,于是提出要抱母亲入睡.当我第一次抱母亲入睡时,文中没有直接描述母亲的感受,你能体会到母亲的内心世界吗?师:请同学们边看图片边听老师读边想象母亲当时心里的感受。

生:母亲的心里很激动.生:她可能想,自己辛辛苦苦把儿子养大,儿子懂事了,那些苦也算不上苦.生: 母亲感到很欣慰,满足.生: 儿子抱着她,她有一种幸福感.师:出示最后两段话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师:母亲闭上眼睛,没说话,但母亲眼角的两行泪水似乎告诉了我们许多许多,这泪水是怎样的泪水?

是感动, 是激动,是欣慰,是幸福,是满足。(引导学生说)

师:妈妈的爱是海洋,我们的爱是溪流,天下的妈妈都特别容易满足,儿女们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丝淡淡的牵挂,都足以使他们感动万分.请同学们想象着自己的母亲,练习读第5自然段,是否能读出母子相依相偎的深厚感情。

(练习读、指名读、指导读、再练习读、再指名读)

五,欣赏歌曲,感悟母爱

儿子长大了,理解了母爱,并学会了用行动来回报母亲,这就是人世间最感人肺腑的母子情啊!此时此刻相信你一定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想到了她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出示图、音乐)

师:小时候,妈妈扶着你蹒跚学步;长大后,妈妈陪着你学习游戏;病床前,有妈妈的悉心照料;风雨中,有妈妈的温情呵护。妈妈的爱,一路相伴、一路同行。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听着音乐静静的想一想。六,总结

师:同学们,老师坚信,终有一天,你也会用你有力的臂膀抱起自己的母亲,与她分担忧愁,共挑重担.让我们把对母亲的这份爱深深地铭记在心。

七、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篇13:第一次讲课的感受

一、教材分析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6章“人体的呼吸”一节描述了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对这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道人的生命与呼吸息息相关;二是通过一些呼吸系统各器官发生的疾病, 大体知道呼吸系统的组成。但是呼吸系统究竟有哪些, 这些器官对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作用了解得却比较少。因此, 本课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活动体验、实验观察分析,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并说明呼吸运动与肺内气体交换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在模拟呼吸运动实验的基础上, 了解胸廓的变化与人体呼吸的关系。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胸廓运动与呼吸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学生在了解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 懂得呼吸系统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懂得更加珍爱生命, 培养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感受呼吸、模拟实验和观察, 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和分析, 理解人体呼吸运动。

五、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学生活动体验1: (1) 练习憋气, 让学生体验呼吸对人体的重要性; (2) 计算:学生自测1min内的呼吸次数, 计算每天气体进出身体的次数。

(二) 引入新课

人体通过呼和吸两个动作, 将空气送入体内, 又将体内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 而完成这个过程, 离不开人体的呼吸系统。

(三) 新课学习

1. 呼吸系统的组成

学生活动体验2: (1) 根据已知经验, 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其中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 (2) 观看视频及图片资料, 正确完整地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最重要的器官。 (3) 阅读信息库相关内容体验呼吸道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清洁的原因。

归纳: (1)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 (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吸入空气的作用) 和肺 (气体交换的场所, 主要的呼吸器官) 组成。

(2) 鼻腔前端有鼻毛能粘住空气中的灰尘;鼻腔内壁有黏膜, 能分泌粘液, 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及病菌使空气清洁、湿润;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能使经过的空气变得温暖。

(3) 气管、支气管内壁的黏膜也能分泌粘液, 粘住空气中的灰尘、病菌, 通过黏膜上的纤毛不停地向喉部摆动, 形成痰排出体外。

2. 分析肺是气体交换场所的原因

设计问题情境:为什么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学生活动体验3: (1) 实验:观察猪肺的结构, 体会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 动手制作肺泡模型, 体会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归纳:⑴气体交换的面积大 (肺泡数目多) ;⑵具有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 ( (1) 肺泡壁外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2)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 。

话题转移:实现肺内的气体交换必须依靠呼吸运动。

3. 呼吸运动

学生活动体验4:体验呼吸运动中胸廓的变化以及进出身体的气体变化。

活动要求:学生一只手放在胸部下侧, 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 一只手放在鼻腔前, 缓慢吸气和呼气, 感受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鼻孔前的气体有什么变化, 胸廓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吸气时:胸廓 (前后、左右) 扩大→胸腔扩大;呼气时:胸廓 (前后、左右) 缩小→胸腔缩小。

学生活动体验5:模拟实验:通过肋骨运动模型体会肋骨的位置变化与胸廓变化的关系。

观看视频:引起胸廓 (前后、左右) 扩大或缩小的原因———肋肌。

分析:肋肌收缩→肋骨上提→胸廓 (前后、左右) 扩大;肋肌舒张→肋骨下降→胸廓 (前后、左右) 缩小。

学生活动体验6:模拟实验, 通过膈的运动模型体会膈的位置变化与胸廓变化的关系。

分析:膈肌收缩→胸廓 (上下) 扩大→胸腔扩大;膈肌舒张→胸廓 (上下) 缩小→胸腔缩小。

小结: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4. 呼吸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设计问题情境: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胸腔体积的有节律变化, 这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体验7:观看flash, 进一步探究体会呼吸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观察分析:膈肌 (肋肌) 收缩→胸廓 (上下) 扩大→胸腔扩大→肺被动扩大→外界气体进入肺 (吸气) ;膈肌 (肋肌) 舒张→胸廓 (上下) 缩小→胸腔缩小→肺被动缩小→肺内空气排出肺 (呼气) 。

总结:通过呼吸运动, 人体实现了和外界的气体交换。

六、教学反思

篇14:第一次感受地震

那是今年初夏的一个夜晚,我正在家里专心致志地写着作业。突然,我觉得房间在摇动,我以为是自己的幻觉,就没去理会。妈妈也有同感,还以为是头晕。爸爸觉得不对劲,走到更衣室发现衣服也在摇晃。“呀!不好,是地震。快!快躲到厕所去。”爸爸焦急地喊道。他急忙拉着我和妈妈躲到厕所里,可是房子晃动得越来越厉害。爸爸又拉着我们躲到了更衣室里。我不解地问:“躲在房间里就行了,为什么要躲在这里呢?”“遇到地震,必须躲到空间小的地方才比较安全。”爸爸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因为是第一次经历地震,所以既惊奇又害怕。过了一会儿,房间停止了摇动。爸爸觉得等会还会再震,让我们赶快收拾东西,下楼去避一避。

一到楼下,我就看见空地上人们有的站在那儿,四处张望;有的人坐在草坪上,不知如何是好;楼房里还有人顾不得穿鞋袜,急匆匆地往楼下跑……我们更夸张,爸爸带上笔记本电脑,躲到车里查资料,看有没有关于地震的报道。妈妈也急得四处打电话,看是不是别的地方也发生了地震。我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一个小时过去了,大地又震了两下才平静下来,我听别人说,这就是余震。

这一次地震,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地震,更让我知道了:遇到自然灾害时要镇定,不能慌张。平时要多学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知识,才能在灾害面前使损失降低到最底程度。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的评语大全下一篇:关于欠费维稳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