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收入现状的思考--林礼德

2024-08-20

关于农民收入现状的思考--林礼德(通用9篇)

篇1:关于农民收入现状的思考--林礼德

关于闽侯县农民收入现状的调查报告

姓名:林礼德学号:c1206149

前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购买力水平,是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闽侯县地处福州市近郊,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要挑起大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迫在眉捷的事情。因此现在我们必须正视城乡收入差距态势,并关注农村建设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调查目的:

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本文分析了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闽侯县城镇居民(以甘蔗为主)、农民(以大湖乡为主)为调查对象。

(二)资料收集方法:

(1)调查以随机走访农户与居民进行实地调查,主要采用谈话记录、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本次调查。

(2)查阅资料“闽侯县农民及城镇居民从1978年到2011年人均收入,重点是2000年以后农民及城镇居民的收入”。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闽侯县农民收入现状的分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闽侯县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260元提高到了2011年的10230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8.03%,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30多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态势。1990-2000年,二者收入比由1980年的2.5∶1缩小为2.2∶1,最高为2.29∶1,最低为1.84∶1,此为缩小阶段。2001-2011年,差距明显高于前一阶段,除2001年为2.4∶1之外,其余年份均在2.5∶1以上,其中2006、2008年分别高达2.80∶1、2.86∶1,此为迅速扩大阶段,明显高于90年代,农民收入中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较为严重。从地区差距上看,全县一半以上的低收入农村人口集中在山区,平原地区收入多于山区,且差距呈扩大趋势。据农村住户调查,按经济地带分,1990年平原地区和山区农民纯收入之比为1∶0.82,2000年为1∶0.84,2010年为1∶0.68。从城乡差距看,随着1985年后改革重心向城镇转移,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先缩小后扩大。从农民的就业选择看,纯农业的收入低于非农业户和兼业农户,粮食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普遍不高,这部分农户基本上是中低收入户。

进入21世纪后,在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冲击下,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如此不利的价格形势,将会使农民收入增长雪上加霜。农民即使年年丰产,也难实现收入的增加,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没有粮受穷,有了粮也受穷”。“有粮卖不出去,卖出去也得不到钱,也卖不出好价钱”的现象将会不断上演,这说明农民增收的形势非常严峻,农民收入下降或相对下降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农民收入增长持续走低,抑制了农村消费,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因素,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仍至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问题。

四、主要问题的讨论:(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

(一)农业投资不足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经营的自主权,形成了双层经营的模式。长期以来,双层经营中,“分”的部分强调过多,“统”的部分强调不足,或是对“统”的经济功能强调不足,村与乡集体普遍存在积累不足,加上政府支农资金到位率不理想,农民实际上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微观投入的主体。农民小规模和分散式的经营方式,决定了农民投资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只能集中在短期投资上,主要是当年生产费用的支出,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地膜等,从再生产角度看,这些主要是维持简单再生产,对于扩大再生产所需的中长期投资,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市场建设、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系的建立等,靠农户是无法胜任的。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继续放缓,农民的收入预期不高,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增长的收入大部分流向了生活领域,生产性投资下降,这些使农民收入增长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二)农村市场发育程度较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市场关系到农产品和农村生活用品的流通。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在农民收入的实现与使用方面起到直接作用,并对收入的形成与分配和使用具有很强的关联影响。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应该说,农村市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市场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表现在:

1、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环节过多,造成流通成本升高,农民在经济生活中利益损失严重。在市场疲软的形势下,市场管理费及公路运输的收费等没有很好地进行调整,农户生产成本降不下来,很难确保生产的持续性;

2、作为市场交易基础的产权制度仍不健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并未真正拥有独立的受法律保护的产权,表现在: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仍未得到充分尊重,伪劣农资坑农现象时有出现。

3、市场机制运用的效果不理想。在供求机制方面,在农产品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以市场调查和预测为指导的结构调整和农作物品种改良等工作进展都相当缓慢。

(三)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宏观指导,缺乏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机构,农民与政府和社会的对话地位很低,形不成对损害农民利益行为的抗衡力量和制约机制。农户的供给对市场价格影响甚微,而作为需方的国家或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机构却组织严密,这种非对称性导致农民利益受侵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在相当程度上表明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不够完善。

五、调查结论与建议:

(一)加快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

构调整,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优化品种结构,着力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的关键,也是适应国内需求变化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农业是一个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的产业,不同的农产品只有在适宜土壤气候条件下才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品质和产量。现在我们要总结经验,调整思路,发挥各地优势,让农业生产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我县平原地区要加速发展高科技农业、高价值农产品和出口创汇农业,北部山区要充分发挥经济作物生产优势,优化经济作物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加工转化和产业经营,把经济作物产业做优。

(二)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均很少的耕地面积,只要少数人种植就可以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必须走出家门。要加快剩余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减少农村人口,增加农民收入,要引导乡镇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环保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并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继续发展其它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以“加快城市化进程、打造福州新市区”开发为契机,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福州城区、县城、汽车城、大学城、物流城等地流动,实现我县人口山区与平原地区呈正态分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我县现在的具体情况,我认为我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分为两步实施,第一步,即目前我县正在实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二、三产业,这只是职业上的转变阶段。由于这时的农民没有完全割断同土地的联系,职业的转变还不够彻底,会随时有可能打道回府。第二步,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在职业上,而且在居住地上也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并让那些能独立谋生且有生活来源的主要在城市或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流动工彻底脱离农村,变农民身份为市民身份,不仅有利于提高转移人口的收入水平,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加强农业科研及其推广,优化农产品品种与品质。

随着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的根本性变化,农业竞争优势的发挥程度越来越取决于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程度,取决于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程度。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从体制与机制上切实解决科教兴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建立农业科研创新体系。例如闽侯竹岐大春农业食用菌公司,就充分发挥农业科研作用,大大增加了附近村镇农民的收入,很好的起到了带头致富的作用。实施“科教兴农”

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四)通过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不少专家认为,应把通过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作为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的寻个突破口。因为,第一,城镇化的推进可以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扭转当前城乡不合理的投资结构,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第二,城镇化的推进可以带动乡村工业和乡村人口由分散走向集中,并逐步形成规模,由此为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第三,城镇化过程中资产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产生新的就业空间,从而大大扩充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使就业结构逐渐趋向合理;第四,推进城镇化可以节约利用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降低农村工业化的成本。我国农村大部分乡镇都偏远、分散,且人口规模小,县市的分布也比较分散,客观上对经济发展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推进城镇化进程,无疑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做到,一是要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尽快形成布局合理的一批新农村小城镇,使城乡要素形成流动,尽快构成经济增长点,如加快建设荆溪小城镇、白沙新城、青口小城镇、上街大学城等。二是加快甘蔗新县城建设步伐,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放开农民进城经商、办厂和居民的农转非限制(主要指有条件在城里买房居住和从业),加速我县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进程,使经济发展也尽快形成扩张能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增加农民收入。

(五)深入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加农村信贷资金,为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金融。

第一,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第二,要搞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体系、经营机制、管理体制和服务方式。第三,要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努力增加信贷资金,改进贷款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力争经过3—5年时间使信用社业务全面发展,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六)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

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第一,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和支持农民到城镇进行投资、经商活动。第二,要有针对性地消除农民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制约因素。突出地是要落实现行优惠政策,根据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需要,制订出新的扶持办法,在税收、资金、水电、土地等方面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坚决维护个体私营从业者的合法权益。第三,县乡政府要选择一批经营水平较高、发展前景较好的私营企业,挂牌保护,促其快速发展。

注释:

[1]《党的十大大报告》

财新网2012年11月 [2]《农民收入现状调查》中国农民报社2007年12月14日 [3]《当代中国经济》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8年10月 [4]《WTO——机遇与挑战》人民出版社2003年09月 [5]《闽侯年鉴》闽侯县统计局2005年、2007年、2011年等

篇2:关于农民收入现状的思考--林礼德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社会调查方案表

年 级:2010(专)学生:林礼德

学 号:c1206149填表日期:2012/11/27

调查题目:关于闽侯县农民收入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目标: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本文分析了农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调查对象:闽侯县城镇居民(以甘蔗为主)、农民(以大湖乡为主)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

1、闽侯县农民及城镇居民从1978年到2011年人均收入,重点是2000年以后农民及城镇居民的收入。

2、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

篇3:双滦区农民收入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农民,收入,现状,调查,思考

当今中国的一个热点话题是“三农”问题, 而“农民的增收问题”更是热点中的重点。现在我县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不再单纯依靠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和稳定地向城矿区转移, 通过多方式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一、双滦区农民收入现状

(1) 观察农民收入增长速度, 发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保持平稳。“十一五”以来, 由于国家和地方各项政策较稳定, 双滦区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平稳, 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84元, 2006年达到2670元, 增286元, 增幅12%;2007年达到2856元, 增186元, 增幅7%;2008年达到3044元, 增188元, 增幅6.6%;2009年达到3258元, 增214元, 增幅7%。

(2)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表明, 目前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据统计, 近年来双滦区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合计占到总收入的95%以上。以2007年为例, 双滦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922元, 占纯收入的61%。其中, 在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收入人均为116.87元, 占工资性纯收入的6%;在本乡地域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为829.71元, 占工资性纯收入的43.1%;在外劳动得到的收入收入人均为975.59元, 占工资性纯收入的50.8%。人均家庭经营收入1067.46元, 占人均纯收入的37.4%。

(3) 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较为稳定, 而转移性收入有所增长。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粮食直补政策、农村医保政策、村里养老制度的实行, 双滦区农村居民的退耕还林款、粮食补助收入、报销医疗费收入、养老金等有了一定的增长。

(4) 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额状况表明, 工业化程度高的村镇和旅游资源丰富的村镇位居前列。

二、存在问题

虽然近年来双滦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但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家庭经营非农产业发展停滞不前

近年来, 双滦区共关闭五小企业32家, 影响农民收入8500万元, 间接影响 (交通运输、三产服务性行业) 农民收入2500万元, 两项合计影响农民收入11000万元。虽然各级政府想方设法鼓励和支持新发展地面企业, 但非农产业受到的重创一下子难以恢复。

2. 全区农民的收入差距较大

2008年, 绝大多数的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

3.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1) 外出务工人员就业环境差, 收入不平稳, 保持时间不长久。 (2) 转移出的劳动力大部分在本县区域内就业, 增收空间小。 (3) 劳动力转移困难, 农民就业不充分。

三、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 影响双滦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产业制约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而双滦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还较低, 活力不强, 焕发不出旺盛的生命力。一是基地难做大。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原始生产方式阻碍了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二是品牌难叫响。双滦区特色产业经营粗放, 深度开发不力, 资源特色没有转化为市场特色。三是龙头难带动。双滦区本来龙头企业就少, 再加上有的企业由于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原因, 造成整体实力不强, 规模小、组织形式和利益机制不完善、不规范, 辐射带动乏力。

2. 市场制约

一是农产品初级市场建设滞后。当前, 双滦区农业市场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 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民进入大市场、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二是市场预测机制不完善。三是没有完善的营销网络。

3. 体制制约

双滦区现今的情况是具有不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组织化程度也不高;农民发展生产信息不灵;尚未形成成熟的土地流转机制;市场交易能力低, 难以应对市场变化和规避市场风险。

4. 劳动力的制约

双滦区农民普遍体现教育文化素质不高, 敢于进取的精神较弱, 发展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契约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淡薄, 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四、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

针对以上农民收入状况和问题, 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是农业工作的重点, 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合理定位农村发展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战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 优化农村生活环境,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保持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快速增长。

1. 打好“工业兴农”战略, 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内引外联做大做强民营经济“蛋糕”, 使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忙起来”, 形成“人人有事干, 个个有钱赚, 家家有存款”的良好局面。有关部门探讨信用担保、人才培训、信息咨询、行业协会、技术开发、创业辅导等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土壤环境。

2. 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意识

强化对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 按照农时季节和产业需要, 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 有针对性地面对面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优化农民就业结构, 向种养业深层次转移就业, 使农民大量在农产品加工、销售、流通等环节就业。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3. 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 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农村人口多, 文化程度低, 劳动力总量大、增长快, 劳动力资源的增长远远超过了社会生产的需求, 劳动力明显过剩, 应该探索出一条政策引导、市场配置、专业化培训、企业化运作、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新路子。

4. 加大农村扶贫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

(1) 坚持和完善开发式扶贫和扶贫到户等形式; (2) 开发扶贫项目, 发展主导产业, 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 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 (3) 小额信贷、农村低保、干部包扶等有效措施需要大力推广; (4)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生存困难, 需要采用移民搬迁的方式。加快扶贫开发进度, 巩固发展扶贫开发的实际效果。

五、总结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 需要用心的去投入很多。积极运用科学发展观, 树立正确的业绩观, 认真做好调查研究, 结合实际情况, 开发创新思想, 努力为农民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做到“熟民情, 解民意, 排民忧, 办实事”, 认真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努力使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申雨伶.滦平县农民收入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统计与管理, 2011, (2) :17.

[2]常利民.关于创新农民增收机制的调查思考[J].湖湘三农论坛, 2009, (00) :85.

篇4:关于农民收入现状的思考--林礼德

关键词:农民收入倍增 江苏南通市 调查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攻坚时期。面对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国内消费不足、社会矛盾加剧等诸多问题,各地纷纷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而在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的过程中,由于农业耕地资源的有限性、农民素质不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较低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农民收入倍增成为整个收入倍增计划的重点和难点。2011年11月至12月,“农民收入倍增问题研究”课题组,在江苏省南通市展开调研,了解农民对收入倍增问题的所思、所想和所盼,并对收入倍增的难点和出路进行研究。

一、农民对收入倍增的态度

此次调研以问卷调查和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问卷调查共发放400份,回收367份,其中有效问卷344份。问卷发放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职业为农民的326人,占95%;个体、经商人员和其他类型人员有18人,占5%。而且每年实际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144人,占42%;2万至4万元之间的179人,占52%;4万至6万之间的有17人,占5%。

(一)农民对收入倍增的愿望较为强烈,但自信心不足

对于收入倍增计划实施的必要性,我们设计了两个选项,统计结果是:应该实施,收入问题和收入差距已经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85%);无所谓,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解决好了,收入低点无所谓(15%)。这表明,虽然教育、医疗、养老同样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在社会保障体制依然不健全的条件下,农民希望通过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凭借智慧和劳动增加收入,以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同时,对于“十二五”时期收入倍增计划能否实现的问题,结果显示:能实现的只占29%,不能的占10%,不好说的占61%。后两者总共高达71%的比例说明,农民对于收入倍增计划能否实现,大部分存在自信心不足问题。这也对我们政府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制定出符合老百姓利益的收入倍增政策,从而提高政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可信度。

(二)影响农民收入倍增的制约因素众多,增收渠道有限首当其冲

对哪些因素会影响农民收入倍增问题,我们设计了6个选项,限选3项。回答的结果分别是:增收渠道有限(64%);政府财政投入不够(51%);没有相应的创业机会(38%);知识水平有限(35%);政府服务不健全(32%);法制不完善(28%)。虽然这些问题都是挡在农民增收面前的几道坎,但是农民的关注度各不相同。增收渠道有限是影响农民收入倍增的最大障碍,这表明农民虽然有增收致富的强烈愿望,但是由于信息提供、城市化、土地流转、户籍制度、就业机会等方面的限制,大部分人仍固守于一亩三分地,对于增收致富没有多少有效的办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包括南通市在内的诸多城市提出“要通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全方位扩大富民增收覆盖面”的合理性和紧迫性。

(三)名义上的倍增和群体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农民对收入倍增的主要忧虑

对于收入倍增计划比较担忧的方面,我们设计了5个选项,限选3项。统计的结果从高至低分别是:收入增幅达不到物价涨幅,可能只是名义上的倍增(86%);收入倍增后与高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依然较大(64%);低收入群体即使收入倍增了也没有多少收入(36%);收入倍增达不到既定的目标(31%);收入倍增计划将沦为少数人牟利的工具(15%)。该统计结果表明,当物价涨幅仍处高位的同时,大多数老百姓对于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效果心存疑虑。收入增幅跑不赢物价是当前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名义上的收入倍增可以达到,为了倍增而倍增,绝不是老百姓所希望看到的结果。同时,有64%农民担忧的是收入倍增后与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这表明我们必须将农民这个弱势群体的收入倍增摆在更加优先的战略地位,通过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开辟致富新途径等方面,解除农民增收之忧。

二、农民收入倍增的难点

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农民对政府实施收入倍增计划心存疑虑,但普遍持赞成的态度。然而,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难点众多,以下几个方面亟待加以解决:

(一)土地流转问题

首先,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不是十分强烈。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情况下,农民对于土地流转仍存后顾之忧。还有一些农户习惯于传统劳作型生活方式,不愿意放弃土地经营权。其次,流转价格偏低。土地流转遵循“依法、有偿和自愿”的原则,但在土地经营流转市场没有健全的情况下,流转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使得农户与公司和大户之间处于不利地位,获得的流转收益相对较少。

(二)政府引导问题

在市场变化较快,市场信号难以把握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对于农户种植的引导显得尤为关键。但在实际过程中,地方政府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引导农户种什么的问题。虽说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农户种植非常规、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农产品,但在市场变幻莫测的条件下,政府为农户提供的信息往往也存在失灵,吃力不讨好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引导积极性的问题。调研过程中发现村干部年工资基本在1.8—2万元之间,其中有1万元是村里自己出,有集体收入的从集体支,没有集体收入的从村里一事一议的出,他们的收入甚至还达不到打工者的收入,使得村干部压力很大,工作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

(三)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村经纪人问题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容乐观的现实。一是有名无实,缺乏具体的内容和实质①。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大多因实而立,遇难而退;组织成员有利则来,无利则退;组织松散,合而不连。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合作组织的正常运作并限制了进一步发展。二是市场风险意识不强,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受限于专业知识和市场信息,各个专业合作组织普遍缺乏市场风险意识,结果不是造成生产成本过高,就是产品销路不畅,使得农户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还有农村经纪人素质有待提高。调查中了解到具有一定信息优势的农村经纪人,利用自己的优势,将大部分农产品利润流入自己腰包,而留给农户的寥寥无几,引起农户的普遍不满。

(四)农业投入和农村基础设施问题

首先,农业投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贫富差距分化。过去几年虽然国家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重点是以项目扶持的形式进行,以激励先进为主的,宝贵的资金更多地流向企业主、大户和能手手中,这就客观地导致富者越富现象。而一些普惠政策,像取消农业税费、粮食直补、取消农村学杂费等惠及所有农民的力度还太小,低收入困难户低保标准和社会救助标准的提高困难重重,对贫困户脱贫致富有限。其次,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钓鱼工程”。由于村级建设资金的限制,很多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虽然上级拨款,再加上村级筹集的“一事一议”资金,但是资金总额不足以弥补村级的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这样导致很多村不敢拿上面的拨款,这也导致了越富裕的村越有钱,越贫困的村越没钱的现象。

三、几点建议

(一)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

首先,必须始终坚持依法、自愿和有偿的流转原则,不盲目跟风推进,以行政手段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日益减弱,对土地增值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对土地流转方式多样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根据这种情况,要切实制定有效措施,积极引导村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其次,要积极培育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健全农地流转服务平台,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开展信息咨询、评估、协办手续等。建立土地流转信息网络,使广大农户和有意投资农业的经营者能及时、准确获取可靠信息,沟通市场供需双方的相互联系,切实解决农地流转信息不畅、配置不佳的问题。

(二)完善产品信息服务网络,形成合理的政府引导机制

一是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鼓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获取和掌握市场信息。二是完善信息服务网络。要建立多种市场信息收集、反馈机构,从事信息整理、分析、综合和传递工作。三是要积极引导农户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帮助农民兴办各类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将原料转换为产品,将初级产品转换为中高级产品,既提高了产品附加价值,又避开了农产品季节性上市高峰导致价格下跌的问题。四是探索并完善村干部的激励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可用财力的状况,逐年提高村干部的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以每年不低于农民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建立村干部工资报酬增长机制,以进一步刺激基层干部带领农民实现收入倍增目标。

(三)完善专业合作内部运行机制,扩大专业合作组织的范围

一是完善专业合作内部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专业合作组织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维护专业合作成员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民的吸引力。二是政府要扶持各类有实力的企业兴办专业合作组织。企业不仅可以稳定自己的原料来源,降低交易成本,农户也可以有效避免市场风险。三是监督和管理好经纪人。对于经纪人队伍要发挥工商、行业主管部门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加强监督,对欺诈农户的行为予以打击、曝光,严惩违法乱纪行为。

(四)建立农业投入稳定较快增长机制

一是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通过完善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进行农资价格补贴和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以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二是发挥政府在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中的主渠道作用。国家在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同时,地方政府对于非经营性和关系百姓民生的项目,应以政府投资资金为主体,并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的流入。按照“风险公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五)加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实现农民收入倍增,不能仅仅将农民局限在农业内部,而要通过加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速推进城市化,将部分农民转为城市市民,并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才能实现城乡共同发展②。为此,在加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城乡生产力布局和城乡产业发展的同时,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应充分借鉴重庆的发展经验,在城市工作满3年的农民工,愿意转为城市户口的可以转成城市户口,养老、医疗等一步到位,父母小孩也可随迁,这使得农村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都得以解决,并且有利于实现农村的规模化经营,进而彻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①阳新国. 当前农村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湘三农论坛.2009,(10):473

②孟圣山. 促进农民收入倍增要重视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作用[J].江苏农村经济.2011,(5):15

〔本文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省市合作课题“‘十二五期间南通市城乡居民收入倍增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1EYB018)阶段性成果〕

篇5:关于农民收入现状的思考--林礼德

1 收入情况

201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0883元, 比上年增加1159元, 增长11.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100元, 比上年增加426元, 增长16%;人均家庭经营收入5180元, 比上年增加598元, 增长13.1%, 人均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1035元, 比上年增加135元, 增长15%。农民收入取得较快增长。

1.1 家庭经营性收入相对稳定。

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包括农民以家庭为单位从事一二三产业所得到的收入, 家庭经营纯收入是农民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农民生活的基本保证。据抽样调查今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5180元, 比去年增长13.1%, 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为55.6%, 和去年相对持平。家庭经营收入中的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为4730元, 比去年增长14%, 第一产业收入的增长得益于农业 (种植业) 收入的增长。今年农民人均在农业方面纯收入为3740元, 与去年相比增长16.8%, 扭转了过去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增幅缓慢的态势;主要是粮食类价格大幅上涨, 价格上涨给种粮农民带来了较多实惠。农民从畜牧业生产中所获的纯收入为900元, 同比增长达到13.6%。

1.2 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

工资性收入增长强劲, 这主要得益于呼兰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高速增长, 农民就业培训力度加大, 就业渠道增多, 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农民工资性收入不断提高。今年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3100元, 比上年增长16%, 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33.2%。

1.3 财产性收入减少、转移性收入大增。

今年农民人均财产性纯收入576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13%, 主要是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转移性纯收入人均为459元, 同比增长17.6%, 主要是政策性收入增加, 生产积极性提高,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加大了支农政策的力度。同时还积极落实国家其他惠农政策如: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 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4 合作社的迅速发展为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现代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实践看, 合作社的主要作用有:一是促进了农民创业、农民增收。依托合作社这个平台, 一大批农民自主创业, 迅速实现了致富梦想。双井镇农民孟昭全, 于2009年返乡创业, 组建了为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主要从事肉牛养殖、良种育肥、饲料购销等业务, 计划建设万头牛场, 初步生产能力达到年出栏肉牛千头以上, 今年创收200多万元。二是深化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二传手, 缓冲和解决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直接对接的一系列矛盾, 密切了产业内部的联结机制。过去一段时间, 正大公司建设肉鸡养殖基地, 都是直接与农民个体合作, 但肉鸡药残问题一直无法解决。通过合作社的组织, 社员严格按照正大公司的标准养殖肉鸡, 一举解决了药残不过关的老大难问题, 使龙头企业与基地的利益联结迈上了新台阶。三是优化了生产要素。合作社使不同利益主体的资金、技术、人才、土地、信息等生产要素按市场要求优化配置, 特别是为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农村劳动力的流转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进而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大用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会员121户, 已发展成为集绿色食品种植、加工、销售、良种繁育、生物有机肥生产、农机化作业于一体的大型经济实体, 经营绿色杂粮5.5万亩, 生产的“禾下土”牌系列农产品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 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2 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

农民收入虽取得较好的增长, 但仍面临诸多不利因素:

2.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抗灾能力不强, 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较好改变。比如年初的冰雹灾害、夏季风灾给粮食产量带来很大的损害, 农民人均收入受到很大程度影响。

2.2 农资价格过高, 涨幅过快。

第一产业中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增长21.2%, 而用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支出则增长了35%, 说明纯收益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挤压。投入产出率低, 致使第一产业农民收入增速缓慢。

2.3 劳务收入的增长不稳定。

小城镇发展滞后使得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吸呐能力不足, 给外出打工寻找就业人员带来许多困难, 这些因素将制约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稳步增长。

3 农民增收的思路与对策

3.1 继续大力宣传中央和地方的各种惠农政策,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提高抗御天灾的能力,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农业科技的应用与推广, 加快科技兴农。

3.2 重视对返乡民工的技能培训, 为他们提供资金、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减缓其就业压力, 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

3.3 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鼓励企业和农民积极兴办各类合作组织, 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 协调市场价格和行业管理, 规范经营行为和调整利益纠纷, 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搞好农产品市场流通和销售服务, 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强化各种服务措施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为农民提供各种有效服务。一是科技服务。积极引进农业新成果、新技术和专业人才, 发挥其优势, 努力促进我区经济发展。二是信息服务。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要积极利用国际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网络, 加快国际、国内农业科技知识的传递, 及时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价格、需求等各种可信、有效的信息。三是市场服务。要加强市场监管, 严厉打击各种欺行霸市场交易秩序。继续实施农副产品绿色通道, 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创造条件。

摘要:从本地区农民收入情况调查入手, 分析总结了影响和制约农民收入提高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对策。

篇6:关于农民收入现状的思考--林礼德

农村金融;农民收入;现状

[中图分类号]F832; 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5-0018-02

一、农村金融发展已经取得较大的进步

1.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

首先是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有利于落实管理责任,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帮助农村信用社改善经营和发展业务;其次是地方政府管理信用社后,直接承担了信用社的盈亏责任,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加大打击逃废信用社债务行为的力度;再次是建立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有利于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最后是实施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吸引资金。

2.农业银行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运作机制

所谓“三农金融事业部”就是在农业银行一级法人体制下,对三农业务实行条线管理,块块经营,单独核算这样的模式。农业银行对三农业务实行事业部管理有利于为三农业务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因为农业银行的业务是同时有城市和农村的。如果不进行隔离,且不在体制上专门做出安排的话,资源肯定要向城市倾斜,会挤占农村这一块。

3.农业发展银行地位得到巩固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明确,业务范围也不断拓展。同时农业发展银行坚持改革创新,按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经营管理。这对于增加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产业化经营贷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态农业建设,支持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4.邮政储蓄银行加快网点改造

近几年,邮政储蓄银行各项业务稳步发展,逐步走向集约化、商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道路。同时邮政储蓄银行加快网点改造,提升县(市)网点功能,积极探索发展小额贷款业务。

5.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快速发展

截至2009年末,共有17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48家,贷款公司8家和农村资金互助社16家。目前,已开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69亿元,贷款余额181亿元,其中农户贷款5.1万户、65.5亿元,小企业贷款0.5万户、91.2亿元,分别占其贷款余额的36.2%和50.4%。

二、农民收入增长现状

1.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实施各种惠农政策,致使我国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持续升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由1978年的133.6元升高到2008年的4760.6元,增长了4627元,年均增长收入高达154.23元。

2.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幅放缓

我国近三十年来的农村居民人居收入增长情况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年到1984年,这一阶段农民收入高速增长。第二阶段是1985年到1990年,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一直在波动中缓慢增长。第三阶段是1991年到1996年,这一阶段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上涨很快。第四阶段是1997年到2003年,这一阶段我国农民收入增速明显下滑,且明显低于前三个阶段。第五阶段是2004年至今,这一阶段我国农民收入增幅一改前一阶段的颓势,开始有了上升的趋势,但是年均增幅也仅仅为12.69%,这个增长幅度只是第一阶段的2/3,第三阶段的1/2。可见,近几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大大放缓。

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人均收入不仅差距在扩大,而且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也在逐渐缩小。即,不管是从绝对收入水平,还是相对收入增长幅度进行比较,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都要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

4.家庭经营性收入仍占较大比重

在我国,农民收入人均纯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构成。在我国农民的收入组成部分中,虽然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正在逐渐上升,家庭经营收入的重要性呈现减弱趋势,但是家庭经营收入仍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部分数据分析,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持续增长,但是增长幅度逐年放缓,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拉大的趋势,家庭经营性收入仍占着较大的比重。可见,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并不乐观。但是我国农村金融在近年来却取得较大进步。由此可见,农村金融的发展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上,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凯,李磊宁.我国农村信贷投入与农民收入动态关系的实证分析[J].广西金融研究,2007(3).

[2]高勇,标楚,凤楠,兰园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2008(12).

[3]刘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增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4]陈水英,原淑玲.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研究[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6(4).

[5]杨小玲.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學版),2009年12月.

[6]孙立刚.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金融发展影响的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09(8).

作者简介:

篇7: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几点思考

1 加快技术创新与推广, 增加农业科技含量

科技创新是调整结构,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 开拓市场、增加效益的根本措施。农业科技的应用是农业增产增效的必要保障, 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前提, 是促进农业发展, 加快农民增收的重要生产力。为此, 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力度。一要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对广大农民进行“田头”教育, 把科技真正交到农民手中, 使农民一看就懂, 一学就会, 一干就有效益, 形成自觉吸纳科技成果的动力。二要提高科技示范带区建设水平。要突出抓好示范园区新技术的集成与配套, 实现良种与良法、农机与农技的最佳结合;要实施标准化种植, 规范化管理, 统一技术规程, 统一操作程序, 使其成为科技的集散地, 科技推广的示范地;要加大科技示范带区建设的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 使效益最大化, 增强农民建设示范带区的自觉化。三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现在农业科技很多, 但是推广的层面却很小, 查其原因主要是, 一方面农民的素质低, 对科技的认知度和实施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科技推广方式方法单一, 导致科技推广速度慢。因此, 要在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示范、引导的基础上, 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培育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 创新科技推广方式。可以采用技术人员包村、包地块, 技术人员与农民进行合作等多种方式,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使技术人员推广科技变被动为主动, 加快科技推广步伐,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促进农民增收。

2 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充分发挥农机化技术试验示范作用

近几年, 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和购置农机具补贴以及减免农业税等, 都给我国农村工作带来了好的发展机遇。几年来,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粮食生产年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产, 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向纵深推进, 农民收入不断在增长, 社会事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 还应该清醒地看到, 当前丰宁县的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农民增收缓慢等现实问题仍然是今后发展的艰巨任务。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就是要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农村新的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关键是创造和运用先进的生产工具, 而农业机械就是最重要的先进生产工具, 是农村、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 大力发展农机化, 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 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促进生产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3 向种养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

要依靠科技、面向市场, 努力发挥比较优势, 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和安全的要求, 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 千方百计打牢农民增收的基础。努力做大做强粮食产业, 加快发展经济作物特别是特色产品和园艺产品, 积极培育种植业的新增长点。要大力发展养殖业, 积极推进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 积极发展集约化经营, 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充分发挥畜牧水产业的增收作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切实强化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加强动物防疫和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力度, 落实防汛防旱的各项措施, 不断提高抗灾救灾的能力, 从根本上切实减轻农民的损失。同时, 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进一步拓展农业的外部增收渠道。要充分利用好农村的各种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 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 积极发展小城镇和区域经济, 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 努力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乡镇企业的改革和调整力度,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搞活农村非公有制经济, 努力增加农民的就业渠道。同时, 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的促销力度, 健全农村的市场体制, 搞活农村商品流通, 改善好农民增收的市场化环境, 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总之,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 大力推广农机科技技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 是全面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 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大措施。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目标责任制, 加强技术队伍建设, 加强技术培训, 充分发挥农机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人的作用, 为“十三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好步开好局作出更大贡献。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来看, 其核心问题就是生产发展。没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就不会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 农民收入增加了, 农民的生活才会更加宽裕。有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 加之管理民主化, 农民的“求变、求富、求强”的愿望就会实现。

篇8:农民收入消费现状分析

关键词:农民;收入;消费;现状;引导;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01-1

1 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农民收入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它既反映农民的生产水平,又反映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能否得到改善的前提条件。根据我市多年来的农经统计数据可以了解到农民收入来源构成情况及变动趋势大体上有如下特点:

农民家庭全年总收入水平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2003年农民总收入增长速度突然大幅度地翻倍增长,这主要是我国农村自2003年开始了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013年农民家庭总收入前三位的排名发生了变化。家庭经营收入虽然依旧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所占比重却在2013年开始减少,而农民外出打工和其他非借贷性收入所占比重却显著增长;农民从政府得到的转移性收入在近几年来直线上扬。从中可以看出国家进行的税费改革和退耕还林、低保户补助等政策让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为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經济效益;农民纯收入水平在总体上逐年增长的同时,也呈现由高向低移动分布的变化特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7年的430元到2013年的6205元,增长了近15倍,农民的纯收入是呈递增趋势。这是从数量上说,而在实际生活中,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农村已涌现了一批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户。同时,农民收水平高的户数在不断增多,并且所占收入比重在大幅度地提高,而收入水平低的农户在逐年减少,所占比重也是越来越小;农民收入中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农村总收入中出售农产品收入的比重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主要反映了生产收入中商品化的程度,农民出售的产品越多,说明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农民的现金收入也增多,从而直接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刺激了农民的消费水平。

2 农民家庭生活消费变化情况

农民家庭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完善,消费领域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全年生活消费支出金额和实物消费量也逐年增加。具体特点如下:

2.1 农民平均生活消费水平快速增长

当农民收入在2003年接近3000元时,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并且文化生活服务支出首次超过了食品支出。

2.2 日常生活消费支出也出现了变化

随着农民纯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顺序也由最初的食品、衣着、燃料、住房、用品,变为现在的食品、用品、衣着、燃料、住房。虽然食品仍占居第一位,但所占当年人均生活消费水平的比例却有所下降。这也说明,农民消费生活总体上虽然具有温饱型的特征,但是食品支出下降,质量却有所改善。

2.3 消费领域不断扩大,保险、交通、通讯巨幅增长

在2003年后,农民消费领域比1987年扩大了不少,保险支出、交通通讯支出等都同时出现了。尤其是2013年这两项支出更是突飞猛进。

2.4 部分农民家庭耐用品消费仅为了满足精神消费

农民近年的耐用消费品的购买量在逐步增加,但不少农民家庭购买了耐用消费品满足的是“精神消费”,是为了给人看,例如有农民买了冰箱以后并不开通使用,是因为使用的成本很高。

2.5 文教生活服务支出增加

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继续发展。文化服务支出所占比重大幅度增长,国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支出应下降,为何文化支出却大幅上升?多年的调查发现,一方面是物价上涨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农民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文化教育,上大学、参加技术专业培训的农村青年越来越多。

3 促进农民消费合理化的建议

3.1 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的增减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因此,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财产性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的两大支点。

3.2 引导农民合理消费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些地方在婚丧、嫁、娶等方面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已成为农民的一项难以摆脱的经济负担,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农民更新消费观念,引导农民合理消费,摒弃铺张浪费等陋习,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增加文化生活消费支出。

3.3 引导农民正确处理消费与储蓄积累的关系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使农民增加对储蓄的认识,以便增加储蓄,积累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增加收入,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

3.4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通过城镇连锁店和超市下乡方便广大农民购物,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提高农民的消费兴趣。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商品售后服务体系,让农民放心消费。

篇9:关于农民收入现状的思考--林礼德

一、隆阳区基本情况

云南西部边陲的隆阳区坐落在横断山南段,东经98度43分至99度26分,北纬24度46分至25度38分,东北边隔澜沧江与大理州相望,南边和保山市的施甸、龙陵县相连, 西边以高黎贡山脊与腾冲县为界,北边顺怒江而上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毗邻。保山城系隆阳区政府所在地,位于320国道、大保高速公路旁,城区距昆明400多公里,离中缅边界200多公里。全境东西最宽78公里,南北最长96公里,总面积5 011平方公里,目前,人口总数达94万。全区有27个民族,属于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其中汉、彝、白、傈僳、苗、 回、满、德昂、佤、纳西、壮等13个为世居民族。

全区年平均降水量1 205毫米,其中高黎贡山顶部年降水3 500毫米,潞江坝约700毫米,保山坝约1 000毫米,北部山区瓦窑、瓦马、汶上等地1 000~1 500毫米。

截至2013年底,隆阳区辖两个街道、6个镇、6个乡、4个民族乡,其中,坝区乡镇(街道)10个,山区乡8个,在全区5 011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坝区2 640平方公里、占52.7%, 山区2 371平方公里、占47.3%;总耕地64.9万亩,其中,坝区37.6万亩、占57.9%,山区27.3万亩、占42.1%。2013年全区粮食平均单产479千克,其中、坝区平均517千克、山区440千克,在山区乡中的瓦马乡、水寨乡两个乡2013年粮食平均单产分别为423千克和308千克;2013年全区人均粮食518千克,其中,坝区688千克、山区775千克,201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 214元,其中,坝区7 997.15元、山区6 499.26元,在山区乡中的瓦马乡、水寨乡两个乡分别为6 479.86元 、4 845.34元。

二、隆阳区贫困山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贫困山区交通及农业基础设施差。很多山区乡(镇) 都是交通闭塞,物流、信息流滞后,流动人口较少,导致了流通市场不活跃,乡村居民消费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

农业基础设施差,投资建设力度不够,农业生产条件差。 农业主要是靠天吃饭,在风调雨顺的年份里农民的收入要好一些。反之,则要差一些。如隆阳区瓦马乡就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区乡,全乡25 500多人,分布在307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是集山高坡陡、交通闭塞、农业基础设施差于一身的贫困山区乡。

二是贫困山区产业结构单一,农民纯收入低。在山区乡 (镇)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是全部经济的主体,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第二产业工业在这些地方基本上是空白区,第三产业商业的发展也受到第一、第二产业的制约,市场活跃程度低。如隆阳区瓦马乡农业产业结构就比较单一,在现有的产业中,主要是以粮食生产为主。大春是玉米,小春是麦子,一年四季往返轮回。经济作物较少,零零星星有一点, 也不成规模,经济效益较差。2013年隆阳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 214元,其中,坝区7 997.15元、山区6 499.26元。

三是贫困山区农业科技适用技术缺乏,种植技术落后。 现在仍然沿袭着多年来的人挖、牛耕广种薄收的粗放式经营模式。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缺乏。例如,在有些地方种粮食就像大家形容的一样“虽然种了几山坡,但是只收几箩箩”,又如,甘蔗种植不能按照技术要求规范种植,而是采用只要种下去就不讲究效果的方法,在种植过程中,有的开槽深度不够,株行距疏密不均等现象普遍存在。

四是发展农业的观念落后,信心不足。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历史,演义了一代又一代农民的沧桑历史变革。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发展到今天的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由原来的只求数量用于解决人们温饱的最低要求,向既要有数量又要有质量,注重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产业化方式转变。贫困山区的农民在思想观念上还处在较落后的封闭阶段,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意识淡薄,对新型农业产业的观念落后。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仍然停留在传统方式、习惯性的粗放经营模式上。另外是发展农业的信心不足,都认为搞农业生产是不得已而为之,盘田种地只能维持简单的生计。靠搞农业生产是不可能发家致富的。信心不足,人们积极探索发展农业生产的方法较少。导致出现了收入偏低的必然结果。

三、隆阳区贫困山区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四条 对策

一是增加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贫困山区乡(镇)需要改善的基础设施较多,而现在财力有限,投入的资金不足。笔者认为只有抓住公路建设和水利建设两个重点进行投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问题。在交通上要做到村村通公路,以物流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改善了交通条件, 要发展经济作支撑,山区乡(镇)发展经济的着力点还是在农业。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只有改善了水利条件,改变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现状,才有可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二是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来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结合各地自然气候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贫困山区往往在这方面是最薄弱的环节。一方面是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不足,引导农民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少,路子窄;另一方面没有经济实体(龙头企业)的支撑,农业产品难于实现从自然产品转化成商品。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注重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使贫困山区的农民认识市场,做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和受益者;第二,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创建农业经济合作社,通过合作经济组织这一形式,把农民的生产、 销售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贫困山区的农业产业按照市场要求,做到产品有规模,经济效益有提高,结构调整适应市场要求有序进行。

三是应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力。贫困山区农业生产最缺乏的是先进的农业科学适用技术。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要充分调动科技、农业部门的积极性,在优良品种引进推广,栽培技术的培训上下工夫,从田间地头最需要的基础工作抓起。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种植管理的传统模式和习惯性耕作方式,尽而走上科学规范的生产经营方式。例如,位于隆阳区西北部山区的杨柳白族彝族乡、瓦房彝族苗族乡、瓦马彝族白族乡是一个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的少数民族地区,这3个乡被人们称为“西山片”,是隆阳区乃至整个保山市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区域,“西山片”长久以来成了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区委、区政府2005年在“西山片”实施“3+2”扶贫攻坚战略(3是指“包谷+生猪+核桃”;2是指“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仅从玉米生产方面看,2005— 2009年实施五年累计推广玉米新品种和新技术48.3644万亩、平均单产达到507.6千克,比未实施“3+2”战略前的2004年单产312.9千克增194.7千克,增62.2%。

上一篇:王维《送宇文太守赴宣城》下一篇:《气象学家竺可桢》第二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