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的同步训练题

2024-07-06

搭石的同步训练题(精选2篇)

篇1:搭石的同步训练题

甲、乙两图为某日同一时刻的太阳高度分布图,读图1回答1~2题。

1.乙图中C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情况符合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关于a、b、c三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b、c两点都是地方时5:00日出

②a点的昼长较b点长

③b、c两点经度差为30°

④a点在c点的东南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图3为某日北半球太阳高度(不考虑负值)日变化幅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该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甲地太阳升起的方位为正北方

B.北回归线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C.北纬80°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0°

D.北京楼房影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图4表示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读图回答4~6题。

4.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23.5°N,30°W)B.(13.5°N,30°W)

C.(11°45′N,30°E)D.(47°N,30°E)

5.某日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1:00,则该日该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

A.01:00 B.03:00 C.21:00 D.23:00

6.若黄赤交角为K,则图中h1与h2的差为:

A.3/2K B.K C.1/2K D.2K

7.假设黄赤交角为90°,其它条件不变,夏至日时,北京(40°N)人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是图5中的:

A.a B.b C.c D.d

8.图中的粗线表示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路径。天空图上的中心位置是观察者的正上方(天顶),同心圆表示偏离地平线的角度,中心为90°。黄赤交角不变,春分日时,北京(40°N)人看到的太阳运动轨迹是图6中的:

某日,某地理兴趣小组在学校操场测量太阳高度:在巨型圆靶(图7中的圆是以0为圆心,不同长度为半径的同心圆)上竖了一根竹竿,A1、A2、A3、A4、A5分别是竹竿顶点A在北京时间10:40、11:20、12:00、12:40、13:20观测时的轨迹)。读图回答9~10题。

9.在图中以O为原点,兴趣小组成员所画的正南方位(用虚线表示),最合理的是:

A.南1 B.南2 C.南3 D.南4

10.当竹竿的日影最短时,地球上晨线的纬度如图8所示。已知K在H的西南方向,则点H的经度是:

A.125°E B.55°W C.120°E D.130°E

图9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表1为我国夏半年各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读图9和表1,回答11~13题。

11.该地的纬度为:

A.3.5°N B.10°N C.20°N D.23.5°N

12.该地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值在年内出现频率次为:

A.1 B.2 C. 3 D.4

13.下列时段与该地出现正午太阳高度频次最大时段吻合最完整的是:

A.春分至立夏 B.芒种至小暑

C.小满至夏至 D.小暑至处暑

读图10,某经线上点F,虚线为过该点的地面垂直线,Q1、Q2是F点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回答14~16题。

14.若Q1、Q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θ、ω之差小于12°时,F点的纬度范围是:

A.3°N~3°SB.6°N~6°S

C.3°N~17.5°ND.6°S~17.5°S

15.若Q1、Q2是F点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F点的地方时是世界标准时,则北京时间为:

A.6点或18点B.7点或19点

C.8点或20点D.12点或20点

16.若Q1、Q2是F点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角θ、ω相差12°,则F点纬度为:

A.12°N B.78°N C.72.5°N D.84°N

图11中a、b、c三条线分别表示A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范围(NS代表A地地面南北方向),读图后回答17~19题。

17.A地的地理纬度是:

A.33.5°S B.13.5°S C.0° D.23.5°N

18.A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A.90°,80° B.90°,53° C.80°,37° D.90°,37°

19.如果A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岸沿海地区,其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图12是一名游客于12月5日当地时间早上7点左右,在纽约拍摄的被称为“曼哈顿悬日”的奇景。此时太阳在地平线上,阳光贯穿整条街道。更令人称奇的是,这时曼哈顿岛上所有与此街道平行的街道均出现此奇观。据此回答20~21题。

20.图中所示街道的走向大致是: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D.东南—西北走向

21.12月6日至12月22日期间,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在当地日出时,对图示街道两侧建筑物的甲窗和乙窗受阳光照射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窗受光照,乙窗不受光照

B.乙窗受光照,甲窗不受光照

C.两窗皆受光照

D.两窗皆不受光照

离岸金融亦称境外金融。世界离岸金融中心的分布可分为五大集中区域(五大群)。西欧群主要包括卢森堡、马恩岛、泽西岛、瑞士、直布罗陀、列支敦士登等;中东群主要包括巴林群岛;加勒比群主要包括百慕大群岛、巴哈马群岛、开曼群岛、巴拿马等;东亚群主要包括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南太平洋群主要包括瑙鲁等。各金融中心的交易时间均为当地区时9:00~17:00。离岸金融中心的地理分布具有很强的时区性和地缘性。五大离岸金融中心所在的时区前后继起,几乎覆盖了全球所有时区,由此形成了一个全球24小时连续不断进行交易的统一的离岸金融市场。图13为世界离岸金融中心分布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位于香港的某公司在10:00至11:00之间,可以和下列哪个金融中心交易:

A.利比里亚 B.汤加 C.巴拿马 D.毛里求斯

23.世界离岸金融中心分布:

A.和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B.和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C.覆盖了所有时区

D.形成了一个全球24小时连续不断进行交易的统一的境外金融市场

读图14,当地时间2011年12月29日,太平洋岛国萨摩亚决定由全球最后一个迎接新一天的国家,变成最早迎接新一天的国家,国际日期变更线因此发生了改变。

24.萨摩亚决定的第二天,当地的日期是:

A.12月28日B.12月29日

C.12月30日D.12月31日

25.图15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图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若图15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约为:

A.15小时~16小时20分

B.17小时~19小时20分

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

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

二、综合题(50分)

26.(34分)图16表示某地区不同日期的太阳周日视运动路线,某日当太阳周日运动至E点时,北京时间为11时,此时全球等太阳高度曲线(如图17)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地理坐标是 ;

(2)此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3)C点的坐标是 ,昼长 小时,此时太阳在C点的 方;

(4)读图17并计算,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度是

,子夜太阳高度角度是 ,B点的地理坐标是

(5)写出下列两点间的方向,D在A的 方向,D在C的 方向,C在B的 方向。

(6)若图18与图17所示的日期相同,在图18中大圆外的弧线上用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并用“S”“N”标注出南北两极点,画出晨昏线的位置,用斜线在图上标出黑夜的范围,并在图上标注出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的纬度。

27.(16分)在太平洋中有甲乙两个小岛,岛上居民发现一年中有时甲的日出时刻较早,有时乙的日出时刻较早,有时同步日出。甲地比乙地日出时刻早的时间大约有一个月左右。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日出早的一个月日期大约是

到 。

(2)图中哪一区域的日出时刻,全年都不会比乙地早?在图19中作图说明。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出影响不同地区日出时刻的因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C 5.A 6.B 7.D 8.B 9.B 10.A 11.C 12.C 13.B 14.B 15.C 16.D 17.B 18.B 19.A 20.D 21.A 22.B 23.D 24.D 25.A

二、综合题

26.(1)(35°N ,135°E) (4分)(2)20°S(2分)(3)(70°S,45°W )(4分)24小时(2分) 正南方(2分)(4)25°(2分)15°(2分)(85°S,45°W)(4分)(5)正西方 东北方 正北方(每点2分,共6分)(6)见图20。

篇2:搭石的同步训练题

电视剧《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从事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据此回答1~2题。

1.图1中贩运工具和贩运途中在沙漠里常见树木组合正确的一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田青贩运路线上的景观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

B.图③所示的运输工具,也是非洲人的主要交通工具

C.包头所处的自然带是温带森林带

D.阿克苏所在地区的自然带是温带草原带

3.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图2是植被类型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图中植被类型分别为草原、苔原、荒漠、阔叶林、针叶林、热带雨林。读图完成4~5 题。

4.关于植被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有:

①甲为荒漠

②丙为热带雨林

③丁为针叶林

④戊为阔叶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丙在非洲广泛分布

②甲分布区域的气温日较差大

③乙分布区域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④戊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图3示意我国某山脉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完成6~8题。

6.该山3 000米以上东西坡各带分布差异反映出同海拔东坡比西坡:

A.较暖、较湿 B.较凉、较湿

C.较凉、较干 D.较暖、较干

7.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A.干冷北风 B.干热南风 C.上升气流 D.下沉气流

8.该山可能位于:

A.四川 B.新疆 C.安徽 D.山西

读图4,a图是世界自然带的一部分,b图是将来自然带的可能分布状况。据有关知识回答9~10题。

9.据a图信息可判断该地区可能位于:

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D.南美大陆

10.a图反映陆地环境的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图5中①②③④四图是某大陆从地质历史时期至今,沿45°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坜指地形演变趋向)。读图5,完成11~13题。

11.推测④图中大陆东岸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B.落叶阔叶林

C.温带荒漠D.常绿阔叶林

12.导致①图和④图大陆东岸植被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分布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13.与④图自然环境特征最吻合的是:

A.非洲大陆南端 B.南美大陆南端

C.澳大利亚大陆 D.欧洲西部

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图6是垂直分异与纬度地带分异的关系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显示的高山自然景观位于: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

15.随着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中纬度地区雪线和林线海拔高度的变化将是:

A.雪线上升,林线下降 B.雪线下降,林线上升

C.雪线上升,林线上升 D.雪线下降,林线下降

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图7),回答 16~17题。

16.引起海岸变迁的主要外力是:

A.海浪 B.流水 C.风 D.冰川

17.图中海岸地带不能见到的地貌是:

A.三角洲 B.海滩 C.沙丘 D.沙堤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图8是“洋面封冻效应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根据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数字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B.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C.①气候变暖、②温室作用减弱、③气候变冷

D.①气候变冷、②温室作用加强、③气候变暖

19.图中各项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若其中某一环节遭到破坏,就会导致这种平衡关系失常。目前,这种平衡关系失常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最有可能是:

A.引起海平面下降B.腐蚀建筑物

C.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的变化D.皮肤癌患者增多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9),回答20~22 题。

20.造成图中 7、8、9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洋流

21.下列地区中,其自然带与图中 3自然带相一致的是:

A.江南丘陵B.伊朗高原C.巴西高原D.撒哈拉沙漠

22.关于图中 9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相同

B.大陆东西两岸植被类型相同

C.各处均为常绿阔叶林

D.大陆西岸植被叶质较厚

23.读图10完成下题。图示六处自然带形成过程中,受非地带性因素干扰最大的是:

A.③④两地 B.①④两地 C.②⑤两地 D.①⑥两地

读图11,回答24~25题。

24.此图可以简单看作是“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正确反映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是:

A.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O2  ④CO2

B.①动物 ②绿色植物 ③CO2 ④O2

C.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CO2 ④O2

D.①绿色植物 ②动物 ③O2  ④CO2

25.此图可以说明:

①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②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

③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50分)

26.(14分)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图12反映雪线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从图示信息看,造成地球上雪线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与雪线纬度分布规律基本相似的是:

A.气温的纬度分布规律

B.降水量的纬度分布规律

C.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D.对流层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3)试分析图中②、③处比①处雪线分布海拔高的原因。

(4)积雪冰川虽然地处高纬和高山地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某些特殊区域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试举例加以说明。

(5)某同学认为:随着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中纬度地区的雪线海拔高度将明显下降。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27.(10分)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独特地域单元,它的隆起是近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在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开拓性的进展。

材料2:无青藏高原时的环流状况(图13)。

材料3:高原季风环流纬向剖面示意图(图14)。

材料4:图15。

(1)下列A、B、C、D四个选项表示材料4中序号的含义,请将选项填写在相应序号后的空格内(填字母,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

A.阻挡印度洋、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

D.东亚、南亚形成最强盛的季风区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根据材料探究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3)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性,这种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8.(10分)九寨沟景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该地区有着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景观,喀斯特发育区地下水循环通畅。九寨沟以水景最为奇丽,素有“世界水景之王”的美誉,不仅河湖水清澈,而且景色宜人。读图16回答相关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

(2)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九寨沟奇丽水景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

29.(8分)浙江省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到学校南部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土壤剖面图(图17),请与他们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图中的植被和土壤是___ _______(自然带名称)带的直观标志。

(2)同学们将该土壤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PH测定,得到的PH_ __(“大于”“小于”或“等于”)7。

(3)从剖面图中获知,__________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但土壤的形成是受__________、地形、水文、生物乃至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4)试分析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0.(8分)根据材料和图18,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 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C 4.C 5.D 6.B 7.D 8.A 9.A 10.A 11.C 12.B 13.B 14.B 15.C 16.B 17.C 18.D 19.C 20.B 21.C 22.B 23.D 24.A 25.D

二、综合题

26.(1)气温与降雨量(气候)(2分)(2)C(2分)(3)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说明影响雪线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量, ②、③处位于副热带地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地表气温高且降水量稀少,故雪线的海拔高度高(2分);①处位于赤道地区,虽然气温较高,年消融量大,但由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雨量极为丰富,故雪线的海拔高度较低(2分)。(4)对于干旱地区,积雪冰川的存在,其融水可以作为重要的生活、生产用水(1分)。如我国的河西走廊,依靠祁连山的冰川融水作为重要水源,成为西部重要的农业基地和人口相对集中区域(2分,其它举例合理即可得2分)。(5)不赞同 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加和森林面积减少,将出现明显的“温室效应”(1分) 。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地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雪线海拔高度将明显升高(2分)。

27.(1)①—C ②—D ③—A ④—B(2)青藏高原的隆起与其周围大气的热力差异形成冬夏相反的盛行风(或高原季风):即冬季高原面上出现冷高压,气流从高原向四周流动(1分);夏季高原面上出现热低压,气流从四周流向高原(1分);高原季风环流方向与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方向一致,两者叠加,使得东亚季风势力特别强盛(2分)。(3)整体(1分)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1分);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它要素的改变(1分);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周围区域环境状况的改变(1分)。

28.(1)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2分);地表崎岖,地势中间高四周低(2分)。(2)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湖水流量大;山区地形、喀斯特地貌区(水循环通畅、可溶性岩石);植被覆盖率高(答出任意3点可得6分)。

29.(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分)(2)小于(1分)(3)岩石  气候(2分)(4)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土壤之间进行物质的交换,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决定了土壤肥力的高低(2分);生物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岩石的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2分)。

30.(1)地势逐渐降低。自A地至B地湖岸线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海拔低(2分)。(也可根据水流方向或湖盆地势特点判断)

(2)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水量锐减,搬运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4分)。

上一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反思下一篇:关于乔迁的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