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发挥人才的作用

2024-07-17

灵活发挥人才的作用(精选6篇)

篇1:灵活发挥人才的作用

如何发挥人才的作用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企业的竞争依赖于人才,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盘活人力资源,愈来愈成为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如何有效地利用人才,就要在最大限度地引进人才、开发人才和管理好人才上下功夫做文章,下面,就此浅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一、完善引进机制,广揽天下贤才,强化培养无疑是壮大人才队伍最根本的途径,但同时也是最耗时、最费力的途径,属于一种“长期投资”,短期内很难“立竿见影”。因而,在采取得力措施加强人才教育培养的同时,敞开大门招引天下英才为我所用,应该是迅速壮大人才队伍的一种最便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也是迅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建立灵活的选人机制。古语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凡人才,总是向着环境好、待遇优、最能发挥自身作用、更易实现自身价值的地方云集。所以,我们在用人时,应当遵循人才流动规律,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选人机制。比如成立人才引进中介机构,根据各类人才需求情况,打破人才身份、所有制限制,公开选拔各类优秀人才等。把优秀人才吸引进来,让天下贤才为我所用。——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人才分 1

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潜能和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提出,要善于用伟大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崇高的精神鼓励人才,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才。展开来理解,就是要善于为各类人才创造用武之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工作舞台,实现岗位留人;善于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各类人才爱岗、敬业、奉献,增强实现自身价值的责任感、荣誉感;善于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使各类人才心情舒畅地工作;善于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力为各类人才办实事、办好事,解除各类后顾之忧,实现待遇留人。落实这一要求,就要动员全部力量,真心实意地关心、理解、爱护、信赖人才,努力为各类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人际环境、生活环境,使他们有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企业的成就感、得到企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

二、完善使用机制,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资源,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充分调动每个人才的积极性,这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也是稳定人才队伍的根本。首先,打破常规给位子。坚决冲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思想束缚,引入竞争机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拓宽选人用人路子,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把那些“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同时,建立一套优用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人才使用机制,让“帅才掌帅印”,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其次,坚持在实践中锤炼。人才成长有一个规律:早压担子早成才。要加快人才成长,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为人才创造“挑担子”的机会,通过“在其位,谋其政”,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管理机制,促进人才健康成长 加强对人才的科学管理,是促进人才队伍健康成长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保证。通过制定有利于人才发挥自己才能的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机制。第一,实行分类建库。各类人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特点、工作环境不尽相同,在管理的方式方法上,也应因人因事分类管理。可以建立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库、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以及特殊人才信息库等,将有关情况资料输入微机,编辑归类,登记造册,实行信息管理。第二,实行目标考核。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其考核内容办法要有所区别。对党政人才,重点是考核德、能、勤、廉五个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对基层单位“一把手”的考核,要把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单位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作为重点,要与目标和任期目标完成情况结合进行;对经营管理人才的考核,要以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重点考核单位效益实现情况、职工工作积极性调动情况;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考核,重点是技术攻关完成情况,带来的经济效益情况;对特殊人才的考核,要因人而异,一人一法。通过有针对性的定期考核,鞭策激励各类人才,敬业奉献。第三,实行有效激励。对考核结果要认真分析研究和总结,用足用好考核结果。对任务完成好的,有突出政绩的,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奖励。奖励,可以是精神激励,如授予各种荣誉称号,上报纸、上光荣榜等;也可以是物质激励,如对经营管理人才,可从其创造的经济效益中提取奖励金进行奖励。特别是对做出突出贡献的,要敢于重奖,奖得让其动心,让其有一种压力感、责任感。对完不成任务、政绩平平者,该组织谈话的组织谈话,该实行经济制裁的实行经济制裁。要做到奖罚分明,客观公正,奖得让其感到应该,罚得让其认为合理,真正起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作用。

篇2:灵活发挥人才的作用

--XXX县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做法

XXX县委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全县一项中心任务紧紧抓在手上,特别是近年来,更是以加强对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教育管理和培养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带动了整体人才队伍健康成长,为推动全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夯实人才选拔管理的“基础工程” 坚持把科学的领导、选拔、管理作为推动人才工作健康开展的基础。

1、健全机构,在组织领导上始终坚强有力。成立了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组织部、宣传部、人社局、科技局、财政局等15个县直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全县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尤其是为做好县委拔尖人才工作,特别突出了科、教、文、卫、农、林、水等专业技术性较强单位或系统主要负责同志在领导小组中的占比,为更多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创造了条件。

2、严格程序,在选拔标准上坚持德才兼备。县委专门出台了《关于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工作的规定》,其中,在选拔程序上,充分体现民主公开、平等竞争原则,按照个人自荐、民主推荐、单位党委(党组)研究、县委领导小组 1

会议票决的程序对拔尖人才进行严格筛选;选拔条件上,在强调专业技术水平及成就的同时,更注重申请者的职业道德、人格品德、社会公德等“德”性修养,对技术突出但“德”性不好的,不予确认。借鉴党政干部提任做法,所有拔尖人才拟选对象全部经纪检、公安、检察、计生等7个执法执纪部门审查之后,再由领导小组会议票决,保证了拔尖人才的质量和水平。

3、科学管理,在激发动力上做到奖惩并重。县委及时制定了《XXX县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考评办法》,对县管拔尖人才从岗位职责任务、社会咨询服务、专业技术成果及学术研究3大方面实行“百分制”基础考评。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优先推荐为市管拔尖人才人选。为激发拔尖人才主动创新、善于创新活力,对年内个人及专业技术成果、学术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省市荣誉和奖励或论文被国家省市期刊发表的,考评时分别给予20分、10分、5分不等的加分奖励;对连续三届被选为县管专业拔术拔尖人才者,从第三届开始,奖升一级职务工资;除此之外,县委组织部每年5月份组织拔尖人才进行一次免费体检,所在单位每年为拔尖人才提供20天的外出考察、业务进修机会。同时,对不服从组织安排、因工作失误造成不良后果的视情况严重程度做出扣分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拔尖人才实绩档案,每年对拔尖人才工作奖惩情况入档备案,并作为年终考评、选拔的重要依据。今年年初,将去年考评中4名优秀者全部作为市管拔尖人才人选向市委进行了推荐。

二、重视教育培养,大力实施提高人才能力的“素质工程” 着眼于培养素质和提升能力需要,在县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队伍中实施了“素质提升工程”。

1、开辟了接受教育的“三大基地”。一是注重以高等学府的前沿理论武装拔尖人才头脑,依托清华大学教育扶贫XXX教学站,建立了“集中培训基地”。根据清华大学课程设置,适时组织不同类别拔尖人才进行专题培训。2008年以来,共举办涉及农业、卫生、教育以及社会形势分析、公共礼仪等各类培训班23期,县管拔尖人才人均参加此种培训12次。其中,先后组织卫生和教育系统18名拔尖人才赴清华大学参加了相关专题的面授学习。二是针对拔尖人才多为专科学历的实际,依托东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分设在XXX的网络教育教学点,建立了“正规化学历教育基地”。去年以来,已组织16名县管拔尖人才根据专业不同分别接受了正规化本科学历教育。三是为提高拔尖人才电子化办公水平,依托县职教中心教育资源,今年建立了“计算机操作实践基地”。利用周六、周日时间,组织拔尖人才进行计算计基础应用及网络知识培训,目前已举办10期,培训拔尖人才290人次。

2、搭建了相互交流的“两个平台”。一是启动了“内树外联”计划。“内树”即在县内从教育、卫生等各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队伍中选树了付士亮、张惠荣等6名工作成绩、学术成果出色的人才典型,在县电视台开辟“人才风采”专栏,以专 3

题片形式对其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充分发挥了典型带动和先进经验的示范作用。“外联”即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全国人才工作先进地区情况,每年适时组织拔尖人才赴外,就当地人才工作的先进做法进行考察学习。去年以来,先后组织50名拔尖人才赴浙江、湖北等地围绕人才培养、作用发挥等进行了参观学习。二是开办了“人才讲坛”,每年年初组织各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围绕本领域、本系统人才工作及发展现状开展一次专题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每年从5月份开始,每月举办一期“人才讲坛”,每期组织5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结合自身技术专长和调研情况,就有关内容向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其他拔尖人才进行讲解,通过开办“人才讲坛”,提高了他们善于调查、善于思考的主动性。

3、开展了提高修养的“一项活动”。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契机,着眼于提高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习兴趣,今年8月份开展了“人才读书月”活动。为提高读书的针对性,确保读书效果,县委组织部特别向他们推荐了《开放你的人生》、《关键在于落实》、《感恩的心》、《七个怎么看》等6本关于励志、感恩文化和国情方面的图书。阅读后拔尖人才普遍反映良好,并表示以此为契机多读书、读好书,在全县人才队伍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不断创新载体,扎实推进人才服务社会的“惠民工程” 把技术支持作为落实“惠民工程”的重要手段,通过积极 4

创新载体,不断激发各类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推动作用。

1、下基层,开展了“人才进村 科技下乡”服务活动。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服务“三农”作用,每年从6月份开始利用3个月时间开展一次“人才进村 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县科技局、农牧局、林业旅游局、卫生局、农机局等部门10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组成“技术咨询服务团”,深入全县15个乡镇279个行政村,利用集市、庙会等人员集中场所,以集中咨询、现场指导、发放宣传页(册)等方式为群众讲解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沼气应用、流行性疾病预防等问题。今年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南寨乡马家庄村实施了发展葡萄、樱桃等12个树种、100多个品种的现代旅游观光农业项目。

2、结对子,启动了“人才-基地”对接工程。为弥补基层卫生站所、中小学校、种养基地人才缺乏、技术落后等现实问题,按照主体申请、乡镇上报、对口结对的原则,自今年6月份开始,在全县实施了“人才-基地”对接工程,组织县管50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与全县50个乡镇卫生院、乡村中小学以及食用菌种植、核桃园、蛋鸡养殖场等申请技术、人力支持的“基地”进行了直接对接帮扶,每个月定期组织参与帮扶的拔尖人才到对接基地开展技术帮扶活动。农牧局1名技术人才与台头村蛋鸡养殖场对接后,先后2次对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11次进行现场指导,使产蛋率明显提升。

3、促发展,实施了人才“固本强基”工程。着眼于培养全方位、多层次人才需要,从今年开始,实施了人才“固本强基”工程。在继续做好县管拔尖人才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全面加强其他各层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在农村实用人才挖掘培养方面,积极帮助李俊

九、赵书祥、卜海燕分别成立了冀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XXX县薯业协会、腾龙养猪专业合作社。同时,为充分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创业成果的辐射作用,组织李俊九参加了省电视台《阳光访谈》栏目现场访谈,进一步扩大了其个人知名度和产品影响力;支持赵书祥启动了1.28亿元的“凤凰山万吨甘薯有机种植生态保鲜中转基地”项目;鼓励卜海燕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扩大养殖规模带领群众致富。目前,通过协会(合作社)带动,已先后使300多户农民成为食用菌种植专业户,红薯种植面积达到了到5万亩,2500户农民搞起了生猪养殖,实现户均增收1万余元,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中共XXX县委组织部

篇3:灵活发挥人才的作用

一、“诱”在激趣引思, 调动参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导学首先表现在课前的激趣引思上, 即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其对新知产生思考与探求欲望, 迸发主动学习的无限热情与动力, 由被动机械式学习变成创造性学习。因此,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 在充分理解课标, 准确把握英语教材, 抓住学生年龄特点与已有知识结构与经验的基础上, 再运用丰富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 以趣为“引”, 以惑为“诱”, 营造多变有趣的情境、生动活跃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保持情绪高涨、思维振奋的状态, 参与学习, 乐于学习。

如借助猜谜的方法, 引发学生思考, 使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教学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5 Film时, 设计猜谜的小任务, 即猜测奥黛丽·赫本一生中获得过多少次奥斯卡提名、得到过多少次奥斯卡奖, 以唤起学生积极学习情绪, 给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或者运用视频、动画、地图、简笔画、图画等直观教具, 将学生引入单元话题。例如:学习7B Unit 1 Dream Homes, 课前播放有关3只小猪盖房子的英语短片, 舒缓氛围, 诱导学生由听觉、视觉、感知等层面来接受“家园”的话题, 快速进入学习角色。或者结合教学内容, 设置引入迷惑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们在问题与好奇心的驱使下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结果或解决方法, 极大地引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热情。以7B Unit 4 Amazing Things的阅读教学为例, 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简单引入阅读内容, 并有意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好奇心, 促使其主动阅读探索。

二、“启”在温故知新, 实现知识迁移

新知的学习通常是基于旧知之上的, 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扩展或者组合, 换而言之, 就是同化与迁移, 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因此, 可以说获取知识的本质是学生能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自己的疑问, 但这实施起来是不易的, 重在教师启发引导。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的:“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 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所以,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发掘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灵活启发学生迁移所学知识与技能来探究新知, 把握它们的转折点或衔接点, 特别是那些乍看起来无关、实则挂钩的交接点, 以旧知的火花点燃新知的火焰, 提高学生迁移与自学能力。

如在英语词汇教学中, 学习生词时, 可引导学生掌握有关猜词方法与技巧, 猜测生词含义, 巩固所学技能, 提高词汇教学效率。再如教学英语语法知识点时, 借助易混淆或相关语法项目来“搭桥引路”、“穿针引线”, 让学生尝试分析, 发现新的语法规律, 获得新的语法概念, 达到以旧引新、温故知新的目的。例如:学习“现在完成时be动词的用法”时, 分别呈现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现在完成时的例句, 引导学生思考三种时态所表达的动作状态, 初步感知现在完成时。再结合一般现在时, 一般过去式等的构成方式, 尝试归纳现在完成时的形式, 而后教师予以评价。如此, 既自然引入新知, 也比较系统地复习旧知, 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上起步, 遨游在英语知识海洋。

三、“导”在思维点拨, 调控学习进度

在新课程教学中, 既要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 也要强化教师主导作用, 适时调控课堂, 保证课堂秩序。但教师的主导与调控并非指一味地控制学生学习, 而是对学生自学活动中的疑惑点、关键点、突破点等加以点拨, 调控好学习进度, 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之门, 获得新的想法与认识。

如揭谬点拨。在分析与解决问题时, 有些同学因为自身知识根基不牢, 或者产生思维与认知偏差, 就可能出现理解错误、方法错误、结果错误, 影响学习有效性。同时, 有的错误不易发现, 需要老师适时启发与点拨, 让同学们自主发现问题, 意识到思维或知识上的不足, 进行自我纠正, 培养严谨思维,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比如呈现陷阱题:

______ to be “getting on” and “getting off”when you take a bus.

A. There have B. There has

C. It has D. It hasn’t

对于该题, 因思维定势影响, 多数学生的印象中There have/has...这类情况是不能出现的, 于是先排除了A与B这两个选择, 错选C。实际上, 此处考查的是含有have to的There be结构。所以, 正确选项应该是A。另外, 学生自学遭遇障碍, 中断学习时, 教师可针对障碍点进行点拨启发, 使学生茅塞顿开, 提高学习的流畅性;或者对学生答问中的表现展开即时评价, 发掘他们的闪光点, 捕捉重要信息, 生成新问题, 拓宽思维深度。

篇4:灵活发挥人才的作用

激励就是通过影响员工个人需要的实现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引导他们在组织中的行为。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特性,他们的需求、个性、期望、目标等个体变量各不相同。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对激励问题进行专题性研究后提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加以激励,则可发挥到80~90%。可见,激励管理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外籍教师(简称“外教”)作为高校中的一种特殊人力资源,他们既是高校教师的一部分,又不同于来中国旅游和经商的外国人,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激励尤为重要。所以,只有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激励,才能提高外教的聘用效益。这里,从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以及培训教育激励来分析如何对外教进行有效的激励。

一、工作激励

工作激励是指通过分配恰当的工作来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委以恰当的工作,激发职工的内在的工作热情。因每位外教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教育背景,合理安排外教担任其所擅长的课程的教学任务可起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在聘请外教前,就要与所需外教的系、部细致研究,在外教来校之前,将其所需讲授的课程内容、授课对象、授课方法等与外教进行交流与探讨,使其在到达工作岗位前就能对工作有大致的了解,提前做好备课工作。我院在聘请外教的早期阶段也走过弯路,曾出现过外教到达学校之后还没安排好课程的事情,使外教感到非常的茫然。三洋电机创始人井植薰说过:人才需要培养,更需要使用得当。

对于有特殊才能的外教,领导者也应因势利导,委任一些教学以外的事,更大地激发其工作热情。在我院任教多年的一位新西兰籍外教,不但教学经验丰富、水平高,而且能歌善舞,于是学校就请她利用业余时间创办土风舞社,为学生教授土风舞。她不但欣然答应,做得非常认真,而且不计报酬(实际上还常常自掏腰包购置一些用品),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种种好评又进一步激发了她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成果激励

成果激励是指在正确评估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给职工以合理奖惩,以保证职工行为的良性循环。正确评价工作,合理给予报酬。工作报酬有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主要指工资或奖金;另一种是精神上的,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扬,给予一定的荣誉,或对工作结果不理想者提出批评。外教的工资,一般是根据国家外专局制定的标准来发放的,鉴于各高校的经费也不是很充裕,对他们发放额外的奖金可行性并不高。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强调:“金钱不能购买责任感。”而且对大部分外教来说,他们的需要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生活的需要上,他们更看重的是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交需要可以通过管理人员、合作教师和学生与外教多交往等方法来实现,学校也可创造机会,使外教有机会参加当地的活动,扩大其交往范围。我院曾组织外教参加莆田市妇联举办的庆祝“三八节”的活动等。许多外教也是非常有爱心的,他们也经常带领学生到孤儿院、福利院去探望孤儿,为他们带去日常生活用品并为孤儿们庆祝生日、节日等,交了一批特殊的朋友,成了外教的骄傲。

国家外专局规定了外专、外教的奖励分三级:单位奖、省部奖、外国专家特殊贡献奖。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置奖励,比如每年对工作优秀的外教颁发荣誉证书,参加校内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的评比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方法。前面提到的那位新西兰籍的外教,就曾获得福建省外办颁发的“友谊奖”,对她的工作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对其他的外教来说,起了很好的榜样作用,而榜样发挥出来的激励力量也是无穷的。

三、批评激励

批评激励是指通过批评来激发职工改正错误行为的信心和决心。掌握批评武器,化消极为积极。批评和处罚也是一次新的成长机会。由于各高校都加大了外教的聘请力度,目前外教的聘请还是属于卖方市场,导致外教市场里“鱼龙混杂”,稍有不慎就可能请到“南郭先生”。有些外教没有教学经验,工作态度散漫,还煽动性地影响了其他外教的工作热情。对于这种外教,就要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教育,端正工作态度。对于态度过分恶劣、教学水平太差的外教,就可当机立断,根据合同予以解聘,不能让其成为“坏了一锅粥的老鼠屎”,影响其他外教的工作热情,认为做多做少、做或不做,工资照样拿。

四、培训教育激励

培训教育激励是指通过思想、文化教育和技术知识培训,通过提高职工的素质,来增强其进取精神、激发其工作热情。对于外教这种特殊的群体,教育培训被赋予不同的使命。许多外教来中国任教,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即使有教学经验的外教,可能也不是很了解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学生,所以,要对外教进行各种培训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国的教育环境,比如岗前培训,可以为其讲授中国的历史文化、学生层次、学校及学校所在地概况,使其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外教到任后,还应不断地对其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开始授课之后,也要根据学生的适应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5:灵活发挥人才的作用

--------关于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研究 企业的生产效率靠什么来提高,是单纯的依赖奖金,或是严格的规章制度,或是提高员工的精神境界?这是任何企业都会碰到的一个常识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威廉·大内认为,企业的生产效率不能单纯依赖奖金或管理制度,而是应该注意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即追求成功能够的信念与不断成长的业绩。他的理由很简单,在他看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成长。他强调文化对管理模式的决定性影响,这是其对美日企业管理比较研究后的结论,其结论曾影响了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笔者认为,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实质上就是企业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如何协调运行的问题。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和约束方式按照性质不同划分为“文化性层面、制度性层面和技术性层面”三个层次。这种划分结果的关键不仅仅是激励约束方式上的差异,而是“三种层次的激励与约束方式对被激励、约束对象行为规范的可靠程度和时效不同”,也就是说,被激励约束对象在执行各种层面的激励约束制度时,其行为的可选择性大小不同。

1、文化性层面激励与约束机制。文化性层面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指通过道德、荣誉、信念、企业文化、价值观念认同等文化性层面来激励和约束企业员工。在目前的中国社会,日益盛行的趋利主义倾向使得文化性层面的激励与约束方式对企业员工行为激励约束的可靠程度变低,那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道德情操不复存在,对于被激励约束对象来说,此种机制的行为的可选择性最大。文化性层面激励约束方式一般不能对企业员工行为产生确定性的行为结果。但是,其对员工行为的激励和约束却是潜移默化和最为深刻的,其时效也是最持久的。

2、制度性层面激励与约束机制。制度性层面激励与约束方式,是指通过国家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政策、工作流程等制度性层面对企业员工进行激励与约束的方式。该层面对企业员工行为激励与约束的可靠程度和实效主要取决于制度制定与执行的状况。总体上分析、制度性层面激励与约束的可靠性和被激励约束对象行为的可选择性介于文化性层面与技术性层面之间。制度性层面的激励约束方式是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系统结构的核心。

3、技术性层面激励与约束机制。技术性层面激励与约束方式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技术性手段和各种技术化的激励约束制度(高可靠度的制度)方式对企业员工进行可靠的激励和强迫性约束方式,以确保被激励约束对象的行为过程与结果“精确化”。这里的“技术”仅指技术所包含的精确、可靠的含义。技术性层面激励约束机制方式包括两种途径,第一,通过技术性管理手段激励与约束人的行为、使被激励约束对象的行为过程与结果“精确化”;第二,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激励约束制度执行的可靠性,以实现制度的技术化。技术性层面的激励约束机制具有确定性、可靠性、强制性和刚性的特点,对企业员工激励与约束的过程和效果受主观因素影响最小,同时,其所需要的相关监督和控制的成本也最低,但其激励与约束的时效却最短。技术性层面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的功能主要是提高激励与约束目标(内容)实现的可能性,使被激励约束对象达到“安心而为”的激励效果目标和想违规也“不能违规”的约束效果目标。

激励理论告诉我们,激励力度由激励的目标(或内容)与激励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两个因素决定。即:

激励(约束)力度=激励(约束)目标×激励(约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三层面激励约束机制中,文化性与制度性层面激励机制主要解决激励目标或内容的设计问题,技术性层面激励约束机制则主要解决目标实现的可靠性问题。因此,三层面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文化性、制度性和技术性三层面激励约束机制从不同的层面激励约束企业员工,分别达到“为义而为、为利而为”和“安心而为”的三种层次的行为激励的效果目标和“不愿违规、不敢违规、不能违规”的三种层次的行为约束的效果目标。

然而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注重整体和抽象的思维方式,使管理方式的激励约束机制结构中技术性层面相对来说更为薄弱。因此,要完善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结构,必须首先实行“管理的技术化”,即通过切实有效的方式提高企业激励与约束方式执行的可靠性,尤其是加强利益分配、责任界定、业绩评价等重要的和常规性的激励约束机制的技术性层面建设。加强技术性层面献激励约束机制,是改善我国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系统结构的关键。

制度性层面激励约束机制的技术层面化的途径就是通过有效的“技术化”方式促进制度性层面的激励约束方式向技术性层面转化,以提高制度性层面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刚性。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制度的真正融合,是制度性层面激励约束机制的技术层面化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不仅仅是提高企业生产和管理效率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提高激励约束机制执行的可靠性来改善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系统结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篇6:正方:跳槽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

正方一辩立论陈词:跳槽不是盲目的跳,也不是人才的盲流。恰恰相反,跳槽是离开原来的单位或职业,到别的单位或改变职业,是人才的有效流动。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今天的辩题的逻辑关系:我们谈跳槽对人才发挥作用有所帮助,是指一种客观条件的改变能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所帮助,而非论证跳槽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充分或必要条件。因此,只要我方能够指出,跳槽引起的变动对人才发挥作用有所帮助,就能够证明我方的观点。我方将从以下方面证明我方观点:

我们强调跳槽是以双向选择为特征的一种人才流动机制,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之所以有人选择跳槽,就是因为跳槽者认为在原来的岗位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啊。而跳槽恰恰尊重了人的自主选择,符合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房产大亨潘石屺用多年的经验总结道,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表现出来,人才的价值只有通过跳槽才能表现出来。对人才来说,这是公平的。可见,是跳槽改变了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

二 从社会价值看,跳槽是人才的垂直流动,较封闭的人才管理模式更加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毋庸置疑,在跳槽的过程中,是人才的价值不断的提升,从而使其社会价值得以实现,完成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对方辩友,从一而终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真正自由开放的年代早已到来。我们的人才已经明显地意识到“天生我才必有用,此处不用我自有用我处”。跳槽不是好逸恶劳,而是为自己的勤奋努力找对方向啊!“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如果执著与当初的职业,社会上会多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资本家,而非革命导师恩格斯;多了一位湖南乡村教师,而非毛主席啊!对方辩友,请放下你们的傲慢与偏见,用你的理智的头脑接受我方的观点——跳槽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谢谢!

反方一辩立论陈词:对方辩友在刚才的立论中翻了以下几点错误:

首先概念不清,指鹿为马。何谓跳槽?跳槽就是指自动离职,更换单位的行为,是一种有风险的人才流动方式。而人才是指掌握某些技能的社会群体。可见,人才是社会的生产要素,是一种社会资源。其作用的发挥,必须针对组织和社会而言。

其次,判断标准不明确,使大家雾里看花。我方认为人才发挥作用的标准在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能否得以实现并达到统一。诚然,跳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它的确可以使一部分人在一定的时期内得到利益,但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存在,我们不能找到统一的衡量标准。因此,就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而言,我们应该站在群体和社会的角度来队今天的辩题进行讨论。在明确了概念和标准后,接下来我方将从以下几点进一步论证跳槽不利于人才发挥作用: 第一,跳槽不利于个人信誉的树立。现代社会是一个讲诚信的社会,单方面的毁约,不辞而别,这些行为都会使人的诚信问题亮起红灯。“树无根不直,人无信不立”。置诚信社会之公理于不顾,大谈跳槽,人才怎样发挥作用?第二,跳槽不利于人才获得稳定的发展环境。跳槽必然使人才的工作关系的方向发生变化。在变化的环境中,人才如何发挥作用?不长期扎根于岗位,又怎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第三,跳槽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人才是社会的生产要素之一,曾盛极一时的“孔雀东南飞”现象使得东部地区人才堆积,产生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中西部地区出现了人才缺口。此外,跳槽使许多企业不愿投资培训员工,害怕自己的企业成为别人的人才摇篮。这显然不利于人才的社会供给。一些人跳槽后,带走了资金技术,使得原来的企业空悲切。这样指挥使竞争环境愈加恶化,不正当竞争的风气更加盛行。第四,跳槽不利于社会价值观的引导。爱岗敬业是社会价值观的一大体现,可跳槽却与爱岗敬业大相径庭。因此,我们不鼓励跳槽,因为,跳槽不利于人才发挥作用。

第五,任何语言都无助于理性的思考,今天,让我们在理性的空间里展开今天的辩论吧!

盘问环节

反方二辩:谢谢主席,刚才对方辩友谈到人的价值只有通过跳槽来得以体现,那不跳槽的人,是否就体现不出价值呢?

正方一辩:谢谢提问,我们说跳槽更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我们只针对有跳槽意愿的人来说的,对于那些在本岗位工作很好的人,他们已经在该单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了,对这些人就不需要讨论今天的问题了。

反方二辩:但对方刚才明明说,只有跳槽才能使人才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只有---才”的关系,对方辩友应该很明白!我们再请问对方辩友一个问题,对方辩友每天都与数字打交道,对数学有很高的造诣。调查显示,60%的人在跳槽后都会产生一种失落感,请问,这种失落感从何而来?

正方一辩:谢谢提问,我也来谈谈数据。共青团上海市委的课题,对35岁以下的青年跳槽的原因作了调查,结果显示:94.1%德人认为为了发挥专长而跳,67.3%的人为了满足兴趣爱好而跳。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呢?它说明在某个领域不能满足,其要求就是跳啊!

反方三辩:如果你在一个岗位不合适,你会跳槽到另一个岗位。如果另一个岗位有不适合你,你会怎么做呢?

正方一辩: 对方辩友,你不能因为道路是曲折的,就否认乐前途是光明的啊!正方二辩:一个外力对事物产生作用,是不是要综合全部的作用来看它所产生的效果呢?

反方一辩:的确是这样。正方三辩:谢谢对方辩友承认了我方的逻辑基础,就是说跳槽不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充分或必要条件。在请问,若你毕业后当了数学教师却发现无所适从,而现在有一个公司提供了一个适合你的岗位,请问你何去何从? 反方一辩:如果那个岗位适合我,我会去那个公司。可是我不会选择跳槽的方式。因为现在有很多种人才流动的方式,为什么我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正反二辩:那我请问,你怎样流动呢?

反方一辩:我可以采用调动得方式,借调的方式,轮岗的方式,等等十余种人才流动的方式(掌声),对方辩友为何只让我采用跳槽的方式呢? 正反三辩:对方辩友在混淆概念。其实跳槽也是一种方式嘛!我在请问对方,如果你干一件喜欢的事和一件不喜欢的事,请问你干喜欢的事有益于你发挥作用,还是干不喜欢的事有利于你发挥作用呢?

反方一辩:我喜欢的事一定是与社会价值统一的事,所以,只要使我个人价值得以实现,能让我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达到统一,那我就会干喜欢的事。

正方二辩:所以说,我们跳槽的目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嘛!在请问,数据显示,美国人平均一生跳六次槽,这个数据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时间到)

一对一辩论

正方三辩:清朝诗人王夫之在他的《读通鉴论》中说道:鸢飞鱼跃,各使其能,以使其技。说的就是,鸢在天空中飞,鱼在水中游,只有得到了能让自己发挥作用的环境,才能物尽其能,人尽其才。如果说鸢游水中,鱼飞天上,生存都成了问题,还谈何发挥作用?

反方三辩:第一,对方辩友所说的那种动物能不能在水中游。第二,鱼可不可能飞到天上去?既然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讨论它干什么呢?我想请问对方辩友,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正方三辩:对方辩友在逃避我方的问题,很显然鸢不能游水中,鱼也不能飞天上。人才就好比那天上的鸢水中的鱼,只有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但是我们看见,现在社会,许多的人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或者在他们的工作环境中遭受了太多的困阻,严重阻碍了他们作用的发挥,万马齐喑究可哀啊!难道说这些人才通过跳槽改变环境,以更好的发挥作用,这也有错吗? 反方三辩:这显然是没错的,可是对方辩友为何不回答我方的问题呢?我想重述一下我方刚才的问题,这个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这个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维亚康姆总裁李亦非说,他们不会招聘频繁跳槽的人,因为他们是一碰到压力就跑的人,他们就是失败者。对此,对方将作何解释?对方辩友刚才提到了环境,我方认为,人才发挥作用,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对方辩友应该知道,现在的中国,稳定压倒一切啊!正方三辩: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各种各样的人才就需要各种各样的环境,对方辩友和我们一样关心人才,我感到很欣慰。我请问对方辩友了,刚才说到环境,一个人是否能充分发挥作用当然和环境有关。但是,如果一个人对原来的工作单位感到厌烦,甚至用煎熬的心态去工作,这时候你要不要通过改变环境去找到一份你喜欢的工作,发挥自己更大的作用呢? 反方三辩:大部分的工作其实是做一些重复性的事,如果说每天都重复性的做一件事,自然会感到厌烦。可是你到新的环境新的岗位作新的工作,其实就是在重复一件事,总有一天你还会厌烦的。厌烦来厌烦去,跳来跳去,今天跳明天跳后天也跳,跳到到何时才是个头啊?

正方三辩:可是对方辩友要知道,跳槽难道不是在改变环境,重新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重新找回归属感?而对方辩友老是在原地徘徊,甘心做笼中鸟,我感到很可惜。我再请教对方辩友了,古人说“良臣择主而侍,良禽择木而栖”。比如说韩信,韩信从项羽的麾下调到刘邦的门下,帮刘邦一统江山。难道说他的选择错了吗?难道说他的选择不利于它发挥作用吗? 反方三辩:第一,我是人才,我会突破牢笼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我不会选择跳槽这一方式。第二,韩信算跳槽吗?他和项羽相遇签合同了还是和刘邦缔结和约了?(正方时间到)反方三辩:为什么跳槽的大多数是年轻人呢?因为年轻人比较浮躁,在一个岗位干得不好了,就想到另一个岗位。有句话说得好:事业常成于坚韧毁于急躁。如果我们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强的做下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我们的价值的话,那么我们是没有机会去做更高层次的工作的。既然没有机会去做更高层次的事,我们又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呢?对方说到我方以偏概全,我方还有一组数据,据权威调查显示,在众多的跳槽者中,只有10%的人做过前期的规划。那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跳槽是盲目的。主体的盲目性,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呢?这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肯定跳槽,就是否定了90%的人的理智。这才是真正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时间到)

驳论阶段

正方四辩: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比方:现在我们好比是一个制药厂的验药师,我方要向大家证明这种药对治疗感冒有好处,而对方却说没有好处。药一旦流入市场,有人不按规定服用,如果所有人都这样,这种药是不利于治感冒的啊!显然对方的思考方向是不对的嘛。再来回应对方一辩在立论中提到的诚信问题。联合国在招聘对外工作人员是明确标榜:应聘者需要六种以上的工作经验。难道联合国是在组建不诚信者联盟吗?若搞跳槽是一种失职行为,那么让千里马拉磨,让老虎吃草又是一种仁慈有德的行为呢?不,那只是对人才的摧残与浪费,是社会进步的桎梏啊!

接下来再回营对方一辩所说的跳槽后失落的现象。这种现象只能说明跳槽者在跳槽前没有充分考虑,从而阻碍了自己作用的发挥。那么他现在要做的是,暂离岗位,重新规划,弄明白到底什么环境适合自己,然后再义无反顾也跳啊!对方辩友说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说跳槽比例与人才发挥作用,那大量的人才堆积在东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是失业,那要不要限制他们跳槽回到西部支持我国西部大开发呢?其次,我们所说的跳槽是指改变了外部环境,来促进人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方从立论开始就漏洞不断——(时间到)

反方四辩:对方二辩如小桥流水,三辩滔滔不绝,但是不管是微波还是怒浪,都掩藏不住对方的点点问题。第一,概念不清。对方告诉我们,跳槽是人才流动的主要方式,那么我要请教了,什么是橙子?按对方的逻辑,橙子是水果中的最主要的一种。这种既无内涵又无外延的逻辑在今天的比赛中怎能行得通?

第二,标准似是而非。对方辩友左谈现象右谈现象,却始终没有告诉我们衡量的标准是什么。我方一辩在立论时已经很明确了人才发挥作用的标准,就是在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能否得以实现并达到统一。

第三,认识片面。试图将跳槽混淆与人才流动,所以认为不跳槽就会一潭死水。若无跳槽,就无法进行合理的配置。对方辩友如此概念,岂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吗?第四,对方一直在强调改变环境,我方则认为正因为跳槽,才是的环境不断改变,不利于人才发挥作用。因为人才发挥作用需要稳定的环境,而跳槽使环境很不稳定。短兵相接

正方三辩:谢谢大家。今天我们的辩题是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而对方辩友大谈盲目跳槽,频繁跳槽,我们的跳槽好冤枉啊!打个比方,我们谈的是吃药有利于恢复健康,而对方却说大量的吃药是否有利于健康。所以,对方的说法是否合乎今天的辩题呢?请问对方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感到非常的压抑困顿,丝毫没有工作带来的欢愉,这时他如果果断地选择跳槽的话,那他这种明智的选择知否更有利于它发挥作用呢?

反方二辩:如果跳槽后,能在新的环境中发挥作用,那它能发挥作用的原因是什么呢?

正方二辩:既然跳槽是一种主动选择,是一种人才流动的方式,那跳槽就是人才流动方式的一种嘛。

反方二辩:对方辩友刚才说到,跳槽是环境造成的,可是我们今天的辩题是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而对方却要告诉我,环境是导致跳槽的原因。正方三辩:所以我们说人才发挥作用是人才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我们说跳槽改变了工作环境,客观环境改变一定要保证能激发主观能动性吗?请对方辩友不要偏离今天的辩题。反方一辩:刚才对方公布了联合国招聘人员是需要有六种以上的工作经历,那就 等同于联合国承认了人生至少要跳六次槽吗?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人才发挥作用是否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

正方四辩:但是我们今天更需要创新性人才啊!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一个问题,假如你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员工,面对企业庞杂的人际关系,你感到力不从心,你跳槽到一家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的企业,那这种客观条件的改变是否有利于你作用的发挥呢?

反方三辩:对方刚才说吃药有利于身体健康,是药三分毒,大家可不能全信。对方说跳槽使环境改变,环境改变就能使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那我想请问对方辩友,既然有那么多人是盲目跳槽,他们能保证跳槽后的工作一定适合自己吗?

正方二辩:我方在立论时就已经说了,跳槽不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充分或必要性条件,我们只是说客观条件能否换取主观能动性,还是一个客观条件的问题啊!请对方不要偷换逻辑。反方一辩:那我又要请教了,到底什么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呢?对方一直在回避我方的问题,就是人才发挥作用是否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 正方三辩:我们承认人才发挥作用需要主观能动性,但人才发挥作用的充分或必要条件,不是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反方四辩:我们暂且抛开环境问题,我们说跳槽具有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存在,使得跳槽的机会成本大增,对方辩友愿意将有限的生命耗费于此吗?

正方一辩:还是那句话,不要因为道路是曲折的,就否认了前途是光明的。2001年,戴尔前总裁拉梅里奥跳槽到联想当CEO,他在戴尔已经被边缘化,他从一个被排挤的环境跳到另一个环境大展手脚,是否有利于它发挥作用呢?

反方三辩: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前提是这个道路是有目的地的,你跳来跳去挑跳到老,毫无目的,你的前途会光明吗?还有,我想请问对方辩友,跳槽会面对选择,选择与成本有关,那成本是什么?成本是一种负担,你背着沉重的负担,怎样更好的发挥作用?

正方三辩:我们说人才跳槽,不是说这个企业实在是留不住这个人才,而是人才通过跳槽能更加引起社会对人才的重视,这最终是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而且,不能满足自己基本要求的人才,又怎能发挥作用呢? 反方三辩:如果这个社会肯定跳槽的话,对方辩友能否列举一下跳槽会带来哪些后果?

正方一辩:还是给大家一个数据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2006底,有一千多万人在人才市场寻求新的职业,其中有20%准备换个工作,那照对方辩友的意思,这二百多万的人该何去何从呢? 反方一辩:我也给对方一组数据。赫敦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目前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仅有9.8%的人在转行前对新的行业作过科学地分析,可见跳槽前大多数人是盲目的,对方还要承认集体盲目性吗? 正方二辩:我们今天讨论的辩题不是频繁跳槽盲目,而是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对方辩友一直在偷换概念,本身就是盲目的。反方三辩:频繁跳槽盲目跳槽到底数不属于跳槽呢? 正方三辩:跳槽是个中性的概念,我不明白对方标有为何如此有兴趣给跳槽戴帽子。我们并不是热衷于跳槽,而是往往阴差阳错使得我们的工作不能总是尽如人意,如果我们专业不对口,跳槽不正好有利于我们发挥作用吗?(时间到)反方四辩:如果鼓励跳槽,就是鼓励浅尝辄止的作风。

反方二辩:轻轻的你跳了,你带走了我的所有啊!(时间到)

一锤定音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对方辩友慷慨激昂的诚恳的辩辞表达了己方观点,但请允许我在这里指出对方的几点偏颇之处: 一

概念不清。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跳槽是人才流动的的主要方式,那我请问对方辩友了,什么是橙子?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橙子是水果的主要的一种,那你们这种既无内涵又无外延的概念,在这场比赛中行得通吗? 二

标准似是而非。对方辩友左谈现象右谈现象,却始终没有告诉我们衡量的标准是什么。我方以便在理论是已经很明确了人才发挥作用的标准,就是在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能否得以实现并达到统一。

认识片面。试图将跳槽混淆与人才流动,所以认为不跳槽就会一潭死水。若无跳槽,就无法进行合理的配置。对方辩友如此概念,岂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吗?

混淆视听。对方辩友竟然口口声声强调,跳槽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我方已多次明确,跳槽容易导致资源浪费,何谈有利于优化配置?

五 自相矛盾。对方辩友承认频繁的跳槽属于跳槽,但不能论证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接下来请允许我对我方提出三个疑问:

第一,就人才形象而言,跳槽不利于诚信的树立,何以使人才发挥作用?人无信不立,若失去了各单位的信任,那就是真正的英雄无用武之地了,有何谈人才发挥作用呢?再者,若不小心穿上了表面流光溢彩的红舞鞋,频繁跳动,“旧愁未了添新愁”,那岂不是“踏遍青山人未老,作用尚未发挥好”吗? 第二,就人才素质而言,跳槽不利于工作经验的积累又何以使得人才发挥作用?“滚石不生苔”,跳槽容易使人得不偿失。古语道:板凳要做十年冷。意思是说要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刻苦钻研埋头工作,才能积累经验。若时常见异思迁,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工作心态不稳定,我们的人才又何以发挥作用?

第三,旧社会而言,跳槽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人才又怎能发挥其社会作用。君可知,我国何妨更缺人才?是教育,是农村,是国企,是落后的西部地区。而跳槽的主流恰好与其背道而驰。难道对方辩友还要面对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大谈跳槽有利吗?那正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有利实无利”啊!

让我们看得远一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跳槽索引导的趋势是我国教育等基础行业人才大量流失。难道对方辩友希望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

让我们站得高一点,跳槽所带来的种种危机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今,高层主管集体跳槽却未发挥作用的结局难道不足以为社会敲响社会警钟吗? 只有合理的人才流动,才真正的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从轮岗到挂职再到调动,可谓“红霞万云百重衣”。对方大谈自由择业,但却画地为牢的用一种方式跳来跳去,恐怕是自相矛盾吧!

恳请对方辩友要谋全局而不要谋一城,谋万世而不要谋一时。正所谓:“风云长宜放眼量,芙蓉园里尽朝晖”!谢谢大家!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首先,对方四辩你要知道,经验是越累积越多,如果一个选择做错了,做一辈子,你要怎么办呢?作为本场比赛最后一个发言的辩手,我诚心地邀请大家和我平心静气地回味本场比赛。

其次,对方在立论中就说人才是社会资源的一种,具有流动性,那么,为什么对方自始自终都不肯用公平的眼光来看待跳槽这种流动方式呢?而是一直在跟我们说盲目跳槽与频繁跳槽,把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跳槽说成他们自己合理的人才流动而不叫做跳槽,就像我方二辨今天穿着马甲就不是他了?这显然是不负责任,偷换概念嘛!

再次,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跳槽是人才流动的一种,不可回避的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今天不是在比较哪一种流动方式更好,很明显,跳槽是人才自主选择与社会需求的一种很好的结合,它使人才在更好的环境中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它使人才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达到最大的统一,使作用发挥到最大啊!

上一篇: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下一篇:建筑安全员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