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024-07-23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用9篇)

篇1: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根据公司的基本法律制度,论述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公司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或某些目的而成立的组织。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人数较少,不发行股票,股份不得随意转让,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全部资本划分成等额的股份,其股份以股票形式依法公开发行和自由转让的一种公司企业形式。股份有限公司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其股票是公开发行和自由转让的。我国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的定义为: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其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承担责任。

两者具有公司的一些共性特征:

1.都遵守公司资本三原则,即公司资本确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原则;

2.都贯彻了有限责任原则,无论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还是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有限责任的范围,都是以股东公司的投资额为限,区别于无限责任公司和合伙组织等经济实体。在投资公司后,东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是分离的,股东将财产投资公司后,该财产即构成公司的财产,股东不再直接控制和支配这部分财产;

3.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对外都是以公司的名义从事;

4.一本都是盈利性的组织,和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事业机构有明显区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是人合还是资合。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一定的人合性质,股东之间需要一定的信任基础。股份有限公司是彻底的资合公司,其本身的组成和信用基础是公司的资本,与股东的个人人身性(信誉、地位、声望)没有联系,股东个人也不得以个人信用和劳务投资,这种完全的资合性与有限责任公司不同。

2.股份是否为等额。有限责任公司的全部资产不必分为等额股份,股东只须按协议确定的出资比例出资,并以此比例享受权利,承担义务。一般说,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将股份化作等额股份,这不同于有限责任公司。

3.股东数额的多少。有限责任公司因其具有一定的人合性,股东人数较少,股份有限公司是纯粹的资合公司,一般股东较多。如我国的《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数额上下限均有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则只有下限规定,即只规定最低限额发起人,实际只规定股东最低法定人数,而对股东的上限则不作规定.这就使得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相当的不确定性。

4.募股集资是公开还是封闭。有限责任公司只能在出资者范围内募股集资,公司不得向社会公开招股集资。股份有限公司募股集资的方式是开放的,无论是发起设立或是募集设立,都须向社会公开或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募集资本,招股公开,财务经营状况亦公开。

5.股份转让的自由度。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证明不能转让流通。股东的出资可以在股东之间相互转让,也可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但受到公司法规的限制。如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的表现形式为股票,一般允许其自由转让,符合有关规定后还可以公开上市交易。

6.设立和监管的宽严。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较为严格,其管理机构、公司治理要求较多,规模较大,财务一般要求公开,在法律法规上一般有很多监管。有限责任公司设立门槛较低,管理机构也较为简单,一般来说,规模也较小。

篇2: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联系与区别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联系:

(一)股东责任的有限性。股东对公司的债务仅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

任,对公司债权人不负直接责任。当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股东无须以自己出资以外的个人财产清偿公司债务,公司债权人一般也无权要求公司股东对公司未清偿的债务承担责任。

(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都是以公司全部财产承担责任。而公司

除了全部财产外,不再承担其他的财产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

(一)两种公司在成立条件和募集资金方面不同。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条件较为宽

松。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只能由全体股东认缴,不能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而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向社会募集;有限责任公司有最高和最低的人数限制,而股份有限公司只有最低,没有最高。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一般不分为等额的股份,证明股东出资的凭证为“出

资证明书”,而出资证明书不能流通转让。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被分为等额股份。

(三)两种公司的股份转让难易程度不同。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转让自己的出资有严格的要求,受到的限制较多,比较困难;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转让自己的股份比较自由,不像有限责任公司那样困难。

(四)两种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权限大小和两权分离程度不同。在有限责任公

司中,由于股东人数有上限,人数相对比较少,召开股东会等也比较方便,同时由于股东出资的转让受到限制,因此股东会的权限较大,股东较为稳定,股东与公司关系较为密切,董事经常是由股东自己兼任的,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上,程度较低;在股份有限公司中,由于股东人数没有上限,人数较多且分散,召开股东会比较困难,股东会的议事程序也比较复杂,同时由于其股份可以自由转让,股东处于不断的变动中,所以股东会的权限有所限制,很多股东不愿意参与公司经营管理,而董事会的权限较大,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上,程度也比较高。

(五)两种公司的财务状况的公开程度不同。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由于公司的人

篇3:浅谈驴、马、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驴,马,骡,马骡,驴骡,动物繁殖,遗传育种,联系与区别

1联系

(1)驴其实和马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在生物学上没有直接联系,只是长的像马,耳朵和脸都较长,驴多为灰褐色,不威武雄壮,头大耳长,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躯干较短,因而体高和身长大体相等,呈正方形,颈项皮薄,蹄小坚实,体质健壮,抵抗能力很强,驴很结实,耐粗放,不易生病,并有性情温驯,刻苦耐劳,听从使役等优点。

(2)骡子分为马骡和驴骡,由公驴和母马所生又称为马骡,反过来则称为驴骡。马骡力大无比,是马和驴远远不可相及的,而驴骡则善于奔跑,也是驴所无法比拟的。骡子对于人类而言,是有很大贡献的。在某些边远山区特别是交通不发达的地区,骡子更是大显身手,其吃苦耐劳,默默无闻,从古至今,骡子一直是憨厚老实的代名词。然而,骡子也有缺点,其自身不能繁殖,还有就是脾气太犟不太听话,就为这一生免不了要遭受皮肉之苦。如何把其培育成既能吃苦耐劳,又听话好使的骡子,各代人也费尽了心血,还必须不停的将马和驴杂交。如何将骡子的优良性能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并且让其能够好好的为人民服务,这也是目前很重要的研究课题。

(3)驴、马、骡这3种动物从人类的伦理观念上来说可是够亲的,公马与母驴的爱情结晶就是骡子,对骡子而言,马是爹,驴就是妈,于是呢,咱们老祖宗在造马、驴、骡这3个字的时候,就把自己的伦理观念充分的表现了出来。

2区别

2.1最基本的区别方法

(1)耳朵:马的耳朵最小,其次是骡子,驴的耳朵最长了。

(2)尾巴:马的最长而且浓密,其次是骡子,最后是驴子。站着来看的话,马的前半身比后半身稍微高一点,骡子前后基本上一样高。马的脖子上鬃毛比较长,骡子的很短,一般是竖起来的。

(3)个头:驴子的个头最小,尾巴细,最好辨认。马的个头居中,耳朵小,颈部毛长。骡子的个头最大,耳朵也大,脸部像驴,尾巴像马。

2.2具体的区别方法

(1)尾:马尾过膝,骡子否,驴尾虽也到膝,但是要小好多。

(2)耳:马耳长约男人的手一扎,骡子的比马的长,驴的比骡子的长。

(3)鬃:马鬃很长,墙头草般倒向一边,骡子亦倒但是要短许多,驴的很短且不倒。

(4)色:驴为黑色或灰色,马和骡子很少有此色。

(5)唇:驴嘴唇为白色(大都还有白眼圈),马和骡子否。

(6)生育:马和驴均可生育,并且两者交配生育骡子,但是骡子却没有生育能力。

(7)个头:马高大,驴小,骡子介于两者之间。

(8)禀性:马较温顺,驴暴躁(驴脾气),骡子介于其间,马和骡子均可骑,驴是不让人骑的;老马识途,往往不用驯化即可放开缰绳,自己回家,特别是赶马车时,车夫可睡于车上,一觉醒来,马已到家。驴的缰绳是不敢有半点放松,其会撒腿就跑,骡子介于其间。

(9)发声:马和骡子只会打响鼻,驴却要啊啊啊叫个不停。

篇4: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法律责任;法律制裁;联系;区别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属于法学基本范畴,也是实现法律运行操作中必须给予充分把握和高度重视的概念,是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在法律责任理论中,到底什么是法律责任,长期以来法学界并没有取得共识,因此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法律责任。本人较同意下面的观点:“法律责任一词在法学中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本义,第二是引申义。采用本义的法律责任一词”[1],通常被用来描述因违法所导致的某种法律后果(违法是原因,责任是后果),这是法律责任最基本的含义,也是最常见的含义¬——称之为一般法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宪政责任都是这种意义上的法律责任。引申义的“法律责任”往往是指与违法行为毫不相干的某些法律后果——称之为特殊法律责任。本来定义上的法律责任,在理论上有以下几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如后果说、处罚说、资格说、责难说、义务说等。[2]比较这几种说法,可以将法律责任界定为法律义务,但这种法律义务不同于一般的法律义务,而是一种特殊的法律义务,是一种新义务。法律义务是法律调查行为的有限性,即由法律规定作为法律关系主体即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应该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限制约束。包括两种类型:其一是当事人依法或依约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是社会成员分内应做之事;其二是当事人由于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引起的“必须”承担的具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义务,是社会成员“没有做好分内应做之事”而产生的后果,前者可谓“第一性法律义务”,后者可谓“第二性法律义务”。法律责任(本来定义上的法律责任或一般法律责任)法指“第二性法律义务”。不论“第一性法律义务”,还是“第二性法律义务”,既然以法律义务为依据,它的履行自然具有国家强制性——如当事人不履行义务,会导致法律制裁,由强大的公共权力迫使义务人被动的履行义务,但是“第一性法律义务”的国家强制性是潜在的,是应当为,而“第二性法律义务”的国家强制性是显在的,是必须为。因此,法律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而产生的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由国家权力确认,并由国家权力保障其实现。这一新的法律义务(“第二性法律义务”)有别于一般法律义务(“第一性法律义务”)。

法律责任作为违法者因违法行为对国家和社会承担的不利后果,包含了法律制裁的可能,但并不等于法律制裁的实现。

法律制裁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其所应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3]。法律制裁的目的是恢复被破坏的法律秩序,教育违法者本人,保护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因此,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概念不同。

(二)产生根据不同

法律责任产生的根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释:第一是理性约定。法律责任是由于违反一定义务而导致的法律上的负担。这种负担的合理性、正当性问题可以分解为:为什么违背义务必须、必然导致不利负担,即义务必须遵守的另一个侧面,因而法律责任的根据在简约意义上可被歸结为义务为什么必须遵守问题。第二是意志自由。意志自由是人们理性本质的最基本层次,是以知理性与实践理性产生的前提。因而在一定意义上看,意志自由也成了约定之生成的主观前提。意志自由奠定了责任的道义归责性和法律归责性的主观基础。第三是行为选择自由。行为选择自由是在之前二者基础上的新的综合。行为自由可以在两个层面上理解,其一是作为实践活动的基本性,它是人的本质的基本方面,正是人的选择自由奠定了人的社会本质,在行为选择的实践中,人才能不断地成为更完整的人。其二从现实的个人活动来看,它是在既有约定和意志自由的前提下,直接赋予法律责任以正当性的元素。可以说,是个人理性的选择了被约束,同时在此一般约束下又以自己具体的自由选择行为引发了法律责任以及相应的法律机制。以上三点就是法律责任的产生依据。而法律制裁是国家根据法律责任对违法者的惩罚,是国家运用其物质力量追究法律责任的方式,是国家运用强大的公共权力迫使义务人被动的履行义务,是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本应履行的义务,以履行或使违法者承担受惩罚的责任,即追加承受不利后果的新的义务。

(三)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法律责任作为行为主体因违法行为对国家和社会承担的不利后果,包含了法律制裁的可能,但并不等于法律制裁的实现。虽然行为主体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在追究其法律责任时,可视其违法情节、危害程度、主观方面等具体情况,依法减免或从重、加重制裁。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某些主观条件或客观条件,也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其法律责任,不受到法律制裁。例如,超过时效,即违法者在其违法行为发生一定期限后,不再承担法律责任,比如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就不再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自首或立功,即对于违法之后有立功或者自首表现的人,免除其全部或者部分责任;当事人不起诉,在公法案件中权利方当事人不起诉不受理的情况,如行政赔偿、涉及家庭关系等轻微刑事案件,法律责任的承担与否都取决于当事人的起诉行为。而且即使行为主体的违法行为相同,其要承担法律责任时,国家对其采取的法律制裁措施也有可能不同,这是因为还要具体分析违法的各个具体构成要素。

二、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联系

(一)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存在依据

法律责任是法律义务的对应内容的主体角色转换,由义务人对他人所负的“第一性法律义务”对应于国家权力。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最后屏障,是国家基于义务不履行“第二性法律义务”或侵权而采取的强制措施。也就是说,义务不履行“第一性法律义务”即侵犯法律权利只是产生法律制裁的可能,只有继续不履行“第二性法律义务”即侵犯国家权利才会使法律制裁成为现实。法律的动作过程,其实就是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的演变过程,也是国家基础由道义力量到物质力量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由法律义务(“第一性法律义务”)和违法行为为法律责任的客观基础,而法律制裁以法律责任的形式、归结和追究为始终。

(二)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

法律责任以法律义务(“第一性法律义务”)及其不被履行为可能存在的前提和可能发生的依据,以法律制裁的进行为可以推知的后果和可以以来的后盾,或者说,法律责任作为法律制度的核心,分别以义务人对法律义务(“第一性法律义务”)的不履行——违法行为和法律制裁为其首尾,违法行为(即对“第一性法律义务”的不履行)是法律责任的起点,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归宿,其包含了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对法律制裁的认可,而法律制裁是国家根据法律责任对违法者的惩罚,是国家运用其物质力量追究法律责任的方式,其体现的是国家公权力对私权利的限制和干涉。而法律责任体现的是私权利之间的关系,以及私权利对国家的侵害。

总之,没有违法、违约的行为,就不会有法律责任,没有法律责任,就不能实施法律制裁。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参考文献

[1]刘作翔,龚向和.法律责任的概念分析[J].法学,1997 (5).

[2]魏清沂.法理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111.

[3]杨峥嵘.法学通论[M]北京:对外贸易经济大学出版社,2009:22.

篇5: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 概念:

发起人协议,又称公司设立协议,是发起人之间就设立公司事项所达成的明确彼此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书面文件。公司章程,又称公司宪章,实质意义上的章程是关于公司组织与行为的基本原则,形式意义上的章程是记载上述基本原则的书面文件。 联系:

1.主体联系。发起人协议由全体发起人订立,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发起人也是公司章程的订立主体;有限责任公司中没有规定发起人,章程由全体股东订立,但原始股东多为实际上的发起人。

2.内容联系。发起人协议的基本内容通常为公司章程所吸收,章程是在发起人协议的基础上根据法律的规定制成,其规定的主要事项通常也是发起人协议中约定的事项,如公司名称、注册资本、经营范围、股东构成、出资形式、组织机构等,内容上具有承接性。3.效力联系:发起人协议与公司章程在公司设立阶段订立,二者成立时均对发起人生效,违反将承担违约责任。但公司成立之后二者如果有所冲突,应以公司章程为准。 区别:

1.必要性不同。发起人协议不是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必经程序,而在股份有限公司中,根据公司法第79条应当签订发起人协议;公司章程则是两者都必须具备的设立条件。2.性质不同。发起人协议是任意性法律文件,被视为合伙协议,主要依据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而形成;公司章程除反映当事人的主观要求之外,更体现了公司法的强制性要求。公司章程应提交公司登记机关的进行审查和登记,且必须包含法定的记载事项,缺少或不合法可能导致章程的无效。

3.效力范围不同。发起人协议调整发起人之间的关系,只在发起人之间具有法律效力;而公司章程调整的是所有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公司的管理机构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制定后加入公司的新股东也受其约束。根据第11条,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篇6: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Inc.(incorporated)为根据公司法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

LLC(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公司的两种主要形式,有它们的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点是:

(1)股东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无论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还是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有限责任”的范围,都是以股东公司的投资额为限。

(2)股东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是分离的,股东将财产投资公司后,该财产即构成公司的财产,股东不再直接控制和支配这部分财产。同时,公司的财产与股东没有投资到公司的其他财产是没有关系的,即使公司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股东也只以其对公司的投资额承担责任,不再承担其他的责任。

(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都是以公司的全部资产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公司对外也是只承担有限的责任,“有限责任”的范围,就是公司的全部资产,除此之外,公司不再承担其他的财产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同点:

(1)两种公司在成立条件和募集资金方面有所不同。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条件比较宽松一点,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条件比较严格;有限责任公司只能由发起人集资,不能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有最高和最低的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只有最低要求,没有最高要求。

(2)两种公司的股份转让难易程度不同。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转让自己的出资有严格的要求,受到的限制较多,比较困难;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转让自己的股份比较自由,不象有限责任公司那样困难。

(3)两种公司的股权证明形式不同。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的股权证明是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不能转让、流通;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的股权证明是股票,即股东所持有的股份是以股票的形式来体现,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股票可以转让、流通。

(4)两种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权限大小和两权分离程度不同。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由于股东人数有上限,人数相对来说比较少,召开股东会等也比较方便,因此股东会的权限较大,董事经常是由股东自己兼任的,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上,程度较低;在股份有限公司中,由于股东人数没有上限,人数较多且分散,召开股东会比较困难,股东会的议事程序也比较复杂,所以股东会的权限有所限制,董事会的权限较大,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上,程度也比较高。

篇7: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公司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一样吗

公司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一样吗?是公司因一定原因(公司法180条)导致解散,按照公司法的程序进行清算的过程。破产清算,是公司被宣告破产时,依照破产法的相关程序进行清算的过程。两者的区别体现在导致清算的原因不同、清算程序不同、清算组成员组成不同和债权人的作用迥异,下面由小编在本文详细介绍公司解散清算与公司破产清算的区别。

一、公司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的区别

1、导致清算的原因不同

公司解散清算的原因包括:营业期限届满、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决议解散、被吊销执照或责令关闭等等;破产清算的原因是因公司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2、清算程序不同

解散清算按《公司法》规定程序进行,具有很大任意性,可以公司自行清算,也可以在公司无法自行清算时由债权人或股东向法院提请强制清算;破产清算要严格依照《企业破产法》的程序进行,具有很强的强制性。

3、清算组成员组成不同

解散清算可以由公司股东为清算人,在需要法院强制清算时才由法院依法指定清算组成员;破产清算只能由法院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从破产管理人员名单中以法定程序(摇号)和方法选任。

4、债权人的作用迥异

在公司解散清算中,债权人的地位被动,清算程序由清算组掌握;在破产清算中,债权人组成债权人会议,参与破产清算程序,决定公司清算中的有关重大事项,决定破产财产的分配处理方案等。

解散清算向破产清算的转变

根据《公司法》187条规定,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公司经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后,依照有关企业破产的法律实施破产清算,清算组应当将清算事务移交给人民法院。

清算所需时间

企业破产清算的时间,法律上并没有规定,主要是因为企业破产的情况很复杂,清产核资、通知债权人、会议召开等流程较繁琐,少则六个月,多则一年以上,实践中在一年以上的破产案件比比皆是。

企业若需自行清算,因考虑到债权人公告时间,最快也需2-3个月。

二、公司解散清算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一)公司解散清算的程序

公司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的流程、内容较为复杂,为通俗易懂及便于阅读,本文作简要整理。公司解散清算程序为:

1、成立清算组,并办理备案。公司解散清算的,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将清算组成员、清算组负责人名单向公司登记机关备案。

2、通知、公告债权人。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3、债权申报和登记。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

4、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制定清算方案,报股东会或法院确认。

5、执行清算方案,分配财产。公司财产法定分配顺序为:支付清算费用——支付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剩余财产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

6、编制清算报告,并报告确认。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7、注销登记。

(二)解散清算中的注意事项

1、公司进行清算时,不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公司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导致债权人未及时申报债权而未获清偿,清算组成员应承担赔偿责任。

2、公司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对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3、公司在清算期间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的,由公司登记机关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4、清算组不按规定向公司登记机关报送清算报告,或者报送清算报告隐瞒重要事实或者有重大遗漏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5、股东自行解散清算的前提条件是“资产大于债务”,如果清算组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则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

另外,因公司自行解散清算属于公司内部决策,一般费用较少。若公司外聘中介机构进行清算,相关费用可依据江苏省律师收费标准办法由双方协商而定。

三、公司破产清算程序

公司宣告破产以后,由破产管理人接管公司,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评估和处理、分配。破产清算程序简要整理如下:

1、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公司,由其债权人或债务人向公司所在地法院提交破产申请,然后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并宣告企业破产,企业由此正式进入破产程序。

2、指定破产管理人及管理人接管企业

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同时指定管理人。管理人一般由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担任,通过法院摇号产生。产生破产管理人后,管理人将全面接管企业,包括印章、营业执照、合同、账册等的全部接收。

3、破产企业的财务审计

对破产企业的财务进行审计,破产企业历任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及财务人员责任的审计情况;破产企业有无在破产案件受理前六个月的无效行为的情况。

4、破产财产的清理、清算

破产企业财产的清理,这主要是指清算组对破产企业的财产进行权属界定、范围界定、分类界定和登记造册的活动。通告、公告债权人,召开债权人会议,确定债务人财产等。

5、制定破产财产分配方案

经债权人会议讨论通过,报请法院裁定后执行。

6、制定破产清算报告,提交债权人会议和法院

破产清算报告的内容包括:管理人的成立情况;完成的主要清算工作;破产企业大宗资金的走向及回收情况;破产企业法定代表人及经营管理人员的离职在职审计情况等。

7、法院裁定破产终结

破产人无财产可供分配,及破产财产清算分配完毕,由管理人向人民法院汇报清算分配工作的情况,并提请人民法院裁定破产终结。

公司注销和破产是一回事吗 公司破产和注销是一回事吗

1、表现形态不同。企业法人注销是企业通过书面材料,提交有关文件、证件自行向登记机主管机关申请终止市场经济活动和民事关系的登记行为,是企业登记管理中的专有名词。而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机关对企业违法行为依其行政职权作出的一种行政处罚,应视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如对该吊销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2、行为结果不同。企业法人注销标志着该企业完结债权、债务清理,或民事关系引起的民事诉讼已有了明确的了断,企业的法人地位不复存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消亡。而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标致着该企业由于违法而被强制剥夺经营资格,应当依法进行清算,清算完毕后办理注销登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其民事诉讼地位如何确定的函》中指出,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至被注销登记前,该企业法人仍应视为存续,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

3、执法程序不同。企业法人注销是企业通过申请,由登记主管机关按照受理、审查、核准、向企业发注销登记核准函、归档等一套登记程序来实现终止。而吊销营业执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根据违法事实、通过立案、调查取证、案件审核、举行听证、送达处罚决定书、公告、归档等执法程序剥夺企业经营行为的能力。

《公司法》184条规定了解散清算的程序,包括清算组的成立时间、组成结构,以及逾期不清算时债权人的法律救济方法。然而,同样是公司的清算,解散清算与破产清算到底区别在哪里?

解散清算,是公司因相应原因(公司法181条规定)导致解散,按照公司法的程序进行清算的过程。破产清算,是公司被宣告破产时,依照破产法的相关程序进行清算的过程。它们二者的区别具体如下:

1、导致清算的原因不同。公司解散清算的原因包括:营业期限届满、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决议解散、被吊销执照或责令关闭等等;破产清算的原因是因公司资不抵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2、清算程序不同。解散清算按《公司法》规定程序进行,具有很大任意性,可以公司自行清算,也可以在公司无法自行清算时由债权人或股东向法院提请强制清算;破产清算要严格依照《企业破产法》的程序进行,具有很强的强制性。

3、清算组成员组成不同。解散清算可以由公司股东为清算人,在需要法院强制清算时才由法院依法指定清算组成员;破产清算只能由法院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从法定人员范围中以法定程序和方法选任。

4、债权人的作用迥异。在公司解散清算中,债权人的地位被动,清算程序由清算组掌握;在破产清算中,债权人组成债权人会议,参与破产清算程序,决定公司清算中的有关重大事项,决定破产财产的分配处理方案等。

解散清算与破产清算虽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但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进行转化,但转化方向单一:《公司法》188条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在解散清算过程中,清算组发现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且无法通过协商机制解决的,应将清算程序转为破产清算。

公司注销,当一个公司宣告破产,或者被其它公司收购、公司章程规定营业期限届满、公司内部分立解散,或者由于一些业务经营方式不规范被依法责令关闭,这时公司可以申请注销,吊销营业执照即公司注销。公司破产,公司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无力继续经营,由法院宣告停止营业,进行债权债务清理的状态。中国公司法规定,依法宣告破产的公司,由法院依照有关法律,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对公司进行破产清算。

公司注销的原因里包括破产

但破产也不一定会发生注销,因为破产人可以在破产 程序

中提出整顿,经过2年整顿后如果情况好转,不需破产,则破产程序终结,公司继续存在。反之,仍资不抵债则继续破产程序,最终注销公司。

所以注销和破产有很大的区别!公司破产有两种情形

一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由人民法院宣告破产。

一是公司依法解散,在清算发现财产不足清偿债务时,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

公司解散有几种情形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的,应当解散;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

股东会决议解散;

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的。

破产的公司要解散,不需要破产的公司有的也要解散,无论怎样解散,只要是解散了的公司都要(到工商局)申请注销。

公司清算是公司注销的其中一个程序,也是注销程序中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程序,只有解决好清算问题,公司才能顺利注销。今天千百顺就来聊聊2种清算形式——破产清算和强制清算。强制清算和破产清算相同之处:

1、二者都可以由债权人或者股东提起程序

2、都经过人民法院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3、步骤相似

4、二者结果都导致公司的灭失

二者的区别:

一、提起程序的事由不同。

申请强制清算一般有以下情形,一是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二是股东会议解散;三是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四是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的。而申请破产清算则是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

相关阅读:《【案例分析】公司经营难以为继,股东要求解散行不行?》

二、提起程序时,公司财产是否足以偿还公司全部债务不同。

公司财产足以偿还全部债务时欲解散公司应提起强制清算程序;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公司应当通过破产清算程序。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 三、二者偿债的方式不同。

如果公司通过强制清算清理债权债务关系,应全额清偿完毕所有债务并且分配完毕剩余财产后终止企业法人资格。如果通过破产清算程序则应公平清偿债务后终止企业法人资格。强制清算程序是以全额清偿债务为前提的,而破产清算是因不能全额清偿债务从而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清偿债务,对同一顺序的债务在破产财产不够清偿时是按照比例进行清偿的,也就是公平受偿。四、二者所依据的法律不同。

五、清算过程中,公司的诉讼地位不同。

由于强制清算程序启动的前提是公司财产尚足以偿还全部债务,因此,强制清算程序的启动不具有冻结清算中公司财产的效力。而破产清算因其启动的前提是公司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因此,破产清算程序一旦启动,对于申报债权过程中所产生的争议只能提起破产债权的确认诉讼,二是所有针对破产企业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所有债权债务关系一并归入破产清算程序中一揽子解决,以此保障全体债权人的公平受偿。

《破产法》第四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发生的下列费用,为破产费用:

(一)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二)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三)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

第四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发生的下列债务,为共益债务:

(一)因管理人或者债务人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所产生的债务;(二)债务人财产受无因管理所产生的债务;(三)因债务人不当得利所产生的债务;(四)为债务人继续营业而应支付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债务;(五)管理人或者相关人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六)债务人财产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

第四十三条 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由债务人财产随时清偿。

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的,先行清偿破产费用。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或者共益债务的,按照比例清偿。

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的,管理人应当提请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终结破产程序,并予以公告。

1.第四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发生的下列费用,为破产费用:

(一)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二)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三)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和聘用工作人员的费用。

第四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发生的下列债务,为共益债务:

(一)因管理人或者债务人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双方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所产生的债务;(二)债务人财产受无因管理所产生的债务;(三)因债务人不当得利所产生的债务;(四)为债务人继续营业而应支付的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债务;(五)管理人或者相关人员执行职务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六)债务人财产致人损害所产生的债务。第四十三条 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由债务人财产随时清偿。

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的,先行清偿破产费用。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所有破产费用或者共益债务的,按照比例清偿。

债务人财产不足以清偿破产费用的,管理人应当提请人民法院终结破产程序。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终结破产程序,并予以公告。

第一百一十三条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三)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第一百一十四条 破产财产的分配应当以货币分配方式进行。但是,债权人会议另有决议的除外。第一百一十五条 管理人应当及时拟订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参加破产财产分配的债权人名称或者姓名、住所;(二)参加破产财产分配的债权额;(三)可供分配的破产财产数额;(四)破产财产分配的顺序、比例及数额;(五)实施破产财产分配的方法。

债权人会议通过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后,由管理人将该方案提请人民法院裁定认可。

公司企业清算、注销的流程及说明

一、清算、注销的必要性:公司歇业后未注销登记,也无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公司和清算主体为共同诉讼主体;公司歇业后,被登记主管部门注销登记,但无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债务的,负有清算之责的主体为诉讼主体。因此,只有经过合法的清算、注销程序,公司才能从法律意义上消灭,公司及负有清算责任的清算主体才能免除相关的法律责任。

二、清算、注销的程序

1、由公司股东会作出公司解散的决议,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2、股东会作出公司解散决议后15日成立清算组。清算开始之日(决议解散之日)起十日内,书面通知登记机关、税务部门、劳动部门及开户银行。

3、到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清算指南》、《清算报告书写格式》、《清算备案申请书》等表格,办理清算组备案。

4、在工商局认可的报刊上刊登清算公告。

5、制作清算开始日的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6、办理国税、地税完税证明。

7、清算公告满三个月后,制作清算结束日的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8、制作清算分配方案。

9、由清算组制作清算报告、清算期内收支报表和各种财务帐册,报股东确认。

三、清算、注销的内容

1、清算公司财产、制订清算方案

(1)调查和清理公司财产。清算组在催告债权人申报债权的同时,应当调查和清理公司的财产。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和调查清理的情况编制公司资产负债表、财产清单和债权、债务目录。应当指出的是,清算组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不得将公司财产价值低估。

(2)制订清算方案。编制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之后,清算组应当制订清算方案,提出收取债权和清偿债务的具体安排。

(3)提交股东会通过或者报主管机关确认。清算方案是公司清算的总方案。因此,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应将清算方案提交股东大会通过。但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成员是由股东组成的,所以,无须提交股东会另行通过。将清算方案提交有关主管机关确认的规定,适用于因违法而解散的清算公司。

(4)另外,如果公司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时,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清算组有责任立即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经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产后,清算组应当将清算事务移交人民法院。

2、了结公司债权、债务

(1)处理公司未了结的业务。清算期间,公司不得开展新的经营活动。但是,公司清算组为了清算的目的,有权处理公司尚未了结的业务。

(2)收取公司债权。清算组应当及时向公司债务人要求清偿已经到期的公司债权。对于未到期的公司债权,应当尽可能要求债务人提前清偿,如果债务人不同意提前清偿的,清算组可以通过转让债权等方法变相清偿。

(3)清偿公司债务。公司清算组通过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之后,确认公司现有的财产和债权大于所欠债务,并且足以偿还公司全部债务时,应当按照法定的顺序向债权人清偿债务。首先,应当支付公司清算费用,包括公司财产的评估、保管、变卖和分配等所需的费用,公告费用,清算组成员的报酬,委托注册会计师、律师的费用,以及诉讼费用等;其次,支付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再次,缴纳所欠税款;最后是偿还其他公司债务。在清偿公司债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偿还公司债务,一向没有严格先后、顺序之分,但是,公司财产必须能够清偿公司债务;第二,在催告债术人申报的期限届满前,公司一般不得先行清偿债务;第三,在公司清偿全部公司债务前,不得向公司股东分配公司财产。

3、分配公司剩余财产公司清偿了全部公司债务之后,如果公司财产还有剩余的,清算组才能够将公司剩余财产分配给股东。根据《公司法》第195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各股东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各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进行分配。取得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权,是公司股东自益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司股东的基本权利。在分配方式上可采取货币分配、实物分配或者作价分配等形式,其基本要求是:既最大限度保护股东的权益,又体现出平等和公平分配原则。清算、注销内容及程序说明

(一)清算组

1、有限责任公司清算组由全体股东组成,也可选任注册会计师、注册律师或其他熟悉清算事务的专业人员作为清算组成员,清算组成员不得少于三人。

2、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权:

(1)清算公司财产,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2)通知或者公告债权人;

(3)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

(4)清缴所欠税款;

(5)清理债权、债务;

(6)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

(7)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3、清算组成员应当忠于职守,依法履行清算义务,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财产。清算组成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清算组备案自清算开始之日起15日内须提交备案的材料:

1、股东会关于公司解散的决议;

2、清算组成立文件;

3、清算组各成员的基本材料;

4、有社会中介机构专业人员参加的还应提交授权委托书。

(三)清算通知与清算公告、债权登记

1、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

2、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债权人申报其债权,应当说明债权的有关事项,并提供证明材料。清算组应当对债权进行登记。清算组核定债权后,应当将核定结果书面通知债权人。

3、书面通知和清算公告应包括企业名称、住址、清算原因、清算开始日期、申报债权的期限、清算组的组成、通讯地址及其他应予通知和公告的内容。

(四)清算财产

1、清算开始时公司所有的或者经营管理的财产;

2、清算开始后至清算终结前公司所取得的财产;

3、应当由公司先使的其他财产权利。

注:(1)公司内属于他人的财产,由该财产权利人通过清算组收回。

(2)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由债权人以提保财产为限优先受偿,未受偿部分视同非担保债权。担保物价款超过所担保的债务数额的部分,属于清算财产。

(五)清算费用

1、清算组成员和聘请工作人员的报酬;

2、清算财产的管理、变卖及分配所需要的费用;

3、清算过程中支付的诉讼费用、仲裁费用及公告费用;

4、清算过程中为了维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合法权益支付的其他费用。

(六)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

(七)清算方案1清算财产拨付清算费用后按下列顺序清偿:

(1)员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

(2)税款;

(3)企业债务。

2、企业未到清偿期的债务,也应予以清偿,但应当减去未到期的利息;

3、清算方案应经股东会确认;

4、清算财产清偿后的剩余财产,按投资比例分配给股东;

5、因债权争议或诉讼原因致使债权人、股东暂时不能参加分配的,清算组应当从清算财产中按比例提存相应金额。

(八)清算报告清算报告经确认后,视为已解除清算组的责任。但清算组有违法行为的,不在此限。

五、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完成清算、注销

(一)注销登记程序

1、自清算报告被确认之日起十日内,清算组应当将清算报告及表册报工商行政管理局备案并申请注销登记。

2、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注销登记后,清算组应当公告企业终止。

(二)注销登记说明:

1、清算组将清算报告及表册呈报备案时须提交的材料

(1)清算报告备案登记表;

(2)股东会通过的关于公司解散的决议;

(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原件、复印件;

(4)股东会确认的企业清单开始日的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5)股东会确认的公司清算结束日的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6)税务(国税、地税)完税凭证原件、复印件;

(7)清算组出具的经股东会确认的清算报告(一式两份,要求清算组成员签名,股东会确认)。

2、申请公司注销登记应提交的文件、证明。

(1)公司清算组织负责人签署的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

(2)股东会通过的关于公司解散的决议;

(3)股东会确认的清算报告;

(4)《企业法人营执照》正、副本及公章;

(5)清算组织成立的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三次的报样;

(6)税务部门出具的完税证明;

篇8: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当前, 在学校体育界讨论最热烈的问题之一也莫过于新旧体育课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 诸如社会学、组织行为学、博弈论、甚至连黑箱理论也搬上了舞台。当然, 探讨此问题的学者越多, 也就说明此问题越是重要, 这也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基石。对于不同学者的探讨, 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 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因为人文社会学科在很多问题上始终是一个无法取得共识的学科 (这并不是否认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缺乏共识) , 正是因为这种“无法共识”, 才出现了今天的这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乘此之东风, 笔者试从“人的发展角度”对新旧体育课程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宏观与微观的探讨。

一、从传统体育课程到体育新课程

所谓传统的体育课程与新的体育课程, 这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范畴, 因为新与旧只是相对的, 如果二者离开了对方, 就没有了对比的基石, 也就无新旧可言。传统的体育课程一般是指体育 (与健康) 新课程标准在出台之前, 各学校依据体育教学大纲开设的体育课程;而体育新课程则是指在体育 (与健康)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所衍生出来的学校体育课程。总地来说, 体育新课程是在传统体育课程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而不是抛弃了传统体育课程的“自立门户”。所以, 这里的新与旧并不能完全代表好与坏, 因为传统的体育课程也有其好的一面, 而体育新课程也有需要不断完善的一面。而对于传统体育课程的优点, 新课程则要继承;对于传统体育课程的不足, 新课程则要进行改进。也就是说, 从传统体育课程到体育新课程, 是我国学校体育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完善。

二、传统体育课程:从“物”到“物化”

对于还没有接受正式学校教育的孩子, 虽然他们也有很多身体活动, 但他们的这种身体活动多是一种本能活动, 而且是一种初级活动, 在活动中, 更多蕴含的是人体的机械行动。所以, 从体育的角度而言, 如果一个孩子从未接受过体育教学, 那么, 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物”, 是一个还没有被开发过的“物体”。体育教学的作用就是要将这个“物”变成“真正的人”, 而这个蜕变过程就是学生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那么, 传统的体育教学能否完成这个任务呢?

从传统体育课程与教学可以看出, 传统体育课程的设置并非是从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角度来考虑, 而是从运动项目本身的内部技术规律来进行课程设置, 这种课程是否真正适合学生的发展, 几十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已经告诉了我们, 确实能够起到一些作用, 但负面作用也不小。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 主要原因还在于设置和实施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师们, 他们仅仅将学生看作是一个“物体”, 是一个机械接受运动技术的对象, 而没有将学生看作是一个需要发展的人。而学生在传统体育课程背景下接受的体育教学, 虽然他们也获得了发展, 但他们的发展仅仅只是一个被动“物化”的过程。说到底, 即使他们发展了, 掌握了很多运动技术, 但也只是一种机械的行为, 不可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发展。

三、体育新课程:从“物化”到“人化”

基于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本质和传统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弱点, 在2001年和2003年, 教育部组织相关专家分别出台了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而这里的健康并不仅仅是传统体育教学中日常的身体健康, 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即三维健康观。而三维健康观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际上, 要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前提就是要把学生当人看, 而不是把学生仅仅看作是一个物体, 看作是一个只需要单纯接受运动技术与技能的物体。

从体育新课程可以看出, “目标统领内容”的理念使得体育教师可以根据既定的体育学习目标自主选择最适合学生体育学习的内容。而选择学习内容时, 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种情况, 如身体条件、运动基础、体育学习兴趣, 等等。这种对学生的考虑, 其实就是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即将接受教育的完整的人, 并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设置体育课程并实施体育教学。所以, 学生接受体育新课程的过程, 就是其从一个在体育方面“机械的物体”变成“真正的人”的过程, 而在这个过程中, 体育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条件进行合适的引导, 即因材施教。当然, 体育新课程的“人化”过程还需要以运动技能的学习为载体, 所以, 这种“人化”是在传统课程的“物化”基础上的“人化”过程。也就是说, 体育新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传统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发展并完善起来的。

四、具体的剖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们知道了体育新课程与传统体育课程的本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但这只是一种宏观上的阐述, 而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更为微观的分析, 从不同的维度剖析体育新课程与传统体育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1. 教学目标维度。

毫无疑问, 目标决定着一个人的行动, 所以, 任何事情都必须是目标先导。传统体育课程的总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但很显然, 这个总目标只将体育学习的功能定位于身体锻炼的效益上, 是一种纯“物体”性的体育观, 而没有或者很少提及学生通过体育学习所要达到的社会目标。体育新课程的总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 这不仅考虑了纯身体性的锻炼, 还考虑了诸多社会因素, 考虑了学生作为人的整体的健康发展。

另外,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与教学中, 由于课程内容由国家统一规定, 且课程内容的排列都是基于运动项目的内在规律, 所以某堂课的具体目标并不能由体育教师和学生自主决定, 而必须由此运动项目来决定。这种方式很明显就无法考虑学生的真正发展, 而只能是纯身体性的技能学习。体育新课程则是预先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 然后再根据目标选择最适合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 这种方式显然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学内容维度。

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由国家统一来规定, 即体育教学大纲已经安排好了体育教师在某一节课教授什么内容, 至于这些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 则很少被考虑。而且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是以竞技运动项目的训练为标准,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这种安排方式一是忽略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真正目的是全面发展, 而不是纯粹的运动技能学习, 二是学生在不同阶段总是在低水平的重复学习同一种运动技能。体育新课程中的内容安排则是在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由体育教师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师资等, 再结合学生的运动基础、兴趣爱好来安排, 安排的原则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与兴趣, 使之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从而为其一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上述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传统体育课程将教学对象看作是机械的“物体”, 而体育新课程则将教学对象看作是有灵魂、有血肉的, 需要通过体育学习而获得发展的人。

3. 教学手段与方法维度。

传统体育教学多采用接受式的教学方式, 而接受式通常又被我们称之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很显然, 从这一教学方式的名称我们就可以看出, 接受式教学方式可能确实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所谓接受式教学, 即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动作, 然后要求学生对教师的动作进行机械的模仿, 教师热衷于在学生面前展现自己的运动技能, 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体育新课程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即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这些要求的提出, 很显然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运动技能, 而是要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基础上, 让学生掌握一些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有用的能力。但是, 体育新课程并非是排斥接受式学习, 体育新课程的教学同样也需要接受式学习, 只不过不完全局限于这种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从新旧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体育新课程是在传统体育课程基础上的进步, 是从“物化”到“人化”的过程。

4. 教学评价。

对于体育教学的结果, 只有通过学生才能体现, 而对这种结果的评价, 传统体育课程通常是看学生在期末的最后测试成绩, 即谁跑得快、跳得远, 谁的成绩就最好。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 通过学习是否获得了进步等, 这些则没有纳入到评价的范围。其实, 说到底, 就是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程度如何, 这就将体育学习的功能局限在了运动技能的掌握上面。这种评价的体系折射出了评价主体简单、狭隘的评价思想, 没有考虑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体育新课程则提倡评价的多元化, 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元化, 等等。而这种多元化评价思想的提出, 就是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的。另外,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也是对传统的体育学习绝对性评价思想的补充与完善, 因为诸如结果性评价等传统性评价还是需要继续坚持的, 只是需要完善和丰富而已。

通过上面宏观和微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传统体育课程是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 使其由一个“纯粹的物体”变化成一个“有一定运动技能的物体”, 这是一个“物化”的过程, 但总地来说, 还是没有跳出物的范围, 还存在诸多思维局限。而体育新课程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思想, 它的一切都是从“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考虑, 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建立在以运动技能学习为载体的基础上的, 因此它是一个“物化”到“人化”的过程。更通俗地说, 体育新课程是在传统体育课程基础上的完善与发展, 这就是体育新课程与传统体育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新旧体育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即传统体育课程是“物化”的过程, 而体育新课程则是在传统体育课程基础上的“人化”过程, 这为基层体育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提供了理论层面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物化,人化,新旧体育课程,区别与联系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尹志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重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 (4) :116-119.

[3]汪晓赞.新时期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转型与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 2007, (3) :8-12.

篇9: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受贿罪 "斡旋受贿罪"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区别

受贿罪的概念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行为涉及到的罪名有受贿罪、单位受贿罪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宗旨是为国民服务,具体表现在保护和促进各种法益,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报酬,故不能直接从公民或者其他单位那里收受职务行为的报酬,否则属于不正当的报酬,为防止权力的滥用、保障公正行使权力的最起码、最基本的措施,就是防止权力与其他利益的相互交换。

从客观构成要件上来看,本罪属于身份犯,其行为主体是由法律特别规定的特殊主体,在《刑法修正案(七)》颁布之前,受贿罪的主体范围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但是刑修(七)在388条后新增之一的条文,以受贿罪论处的“斡旋受贿”行为,以及“特定关系人受贿罪”,将受贿罪的犯罪主体作了扩充,不仅包括国家工作人员还包括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以及关系密切的人,同时认真分析这三个罪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与区别,在此,笔者作下对比分析,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一、主体资格上的区别与联系

受贿罪的典型概念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的主体资格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据《刑法》第93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当然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拟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國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而一般的公民与国家工作人员相勾结,伙同受贿的,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

《刑法修正案(七)》中新增加的一个重要罪名是特定关系人受贿罪(即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构成特定关系人受贿罪。这个罪打破了受贿罪必须是将国家工作人员作为主体的要求,因为斡旋受贿也要是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但是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非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构成。另外,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也可以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离职既包括离退休的,也包括调离岗位的。

利用影响力受贿与斡旋受贿罪的最大区别也是在主体的身份要求不同。斡旋受贿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己职务便利所形成的影响力来影响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谋取利益。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或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以及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和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二、利用职权的归属不同

在普通的受贿罪中,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仅限于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包括利用本人职务上主管、负责、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职权,也包括利用职务上有隶属、制约关系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而在斡旋受贿罪中,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必须是行为人利用自己的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来进行的。

而在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一般行为人的利用行为有双重性,即先利用了国家工作人员或者自己(主要指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对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影响,进而又利用了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行为。本罪的完成就包含着两层关系:一是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的关系,即明文规定的“密切关系”;二是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这种关系的范畴要比第一种关系的大。只要是能够影响其它国家工作人员权利行使的关系,比如亲戚,同学,老乡等都可以。

三、谋取利益的属性不同

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普通受贿罪中受贿人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正当,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与否,所谋取的利益可以是正当的利益,也可以是不正当的利益(即违法犯罪的行为)。同时受贿人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实现,也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受贿人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是否实现,也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

而斡旋受贿与利用影响力受贿中均要求谋取的利益必须是不正当的利益。归纳起来,刑法中的“不正当利益”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利益本身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的规定,即利益本身不正当,如利用职权保护犯罪分子的非法所得,非法所得本身是不正当利益;另一种情况是提供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也就是说国家工作人员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的手段不正当,也可能利益本身是正当的

参考文献:

[1]刘宪权主编.刑法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2 月版.

[2]刘宪权著.中国刑法学讲演录[M].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版.

[3]刘宪权,杨兴培著.刑法学专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上一篇:假如我是一张纸作文300字下一篇:刑法总论试题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