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管理

2024-06-24

数字校园管理(精选8篇)

篇1:数字校园管理

数字管理体现数字酒店管理细节

曾经听说过“服务在于细节”,顾客提出的问题,是最应该引起管理者重视。顾客对酒店的每个摆设都是有写照,有可能是一个瞬间的表情或眼神。因此,对客户服务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都能达到满意,问题自然就不攻而破了。忽略了服务中的细节,往往是顾客提出问题的切入点。

数字酒店是未来酒店的必然发展方向,酒店数字化水平将是酒店行业数字化的基础服务。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对星级饭店的评分标准与细则都做了重要调整,宽带上网功能已成为四星级以上酒店客房服务必备的功能。数字酒店基本体现在四个方面:商务系统,交互视频系统、网络化体系和酒店服务系统。

一个酒店就好比是一个大家庭,和谐的发展固然好,但是矛盾问题的产生也不是不可能的。也许,某个员工今天家里有事,心情低落,工作中频频出错,一个出色的酒店管理者会观察到这些细节,进而重新安排,避免给酒店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也会细心的交谈,调动工作的积极性。现在很多酒店都是提倡细节化,工作中把细节做的越细,才会提高酒店的竞争力,从而达到酒店的效益目标。

如何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成为吸引顾客、稳定客源的决定因素。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当今酒店发展的主要核心竞争力量之一。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更有效的精细化管理,优化自身服务,提高投入产出比,打造新一代的智能数字酒店,已成为酒店生存发展的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从客人接受服务的角度、酒店业务及管理实现角度以及酒店运营管理节能化角度进行考虑,未来的智能化数字酒店至少应包括以下系统:酒店宽带网络系统、酒店门锁系统、客房控制管理系统、背景音乐紧急广播系统、KTV/VOD点播系统、VOIP电话系统,多媒体商务会议系统、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餐饮管理系统、酒店一卡通(消费、娱乐、门禁、考勤等)、综合保安(闭路监控、门禁、入侵报警、巡更、停车场管理)系统、触摸查询系统、酒店智能管理系统(节能)、无线通讯转发系统、以及酒店办公自动化系统等;通过这些子系统共同形成数字酒店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对酒店内公共环境和运作流程的直接监督和分析,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的同时,使酒店经营及管理更加高效、先进、科学,时刻处于一个稳定的良性循环中。通过数字化酒店信息建设,利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可以使更多客户了解酒店信息,扩大经营范围;可以为客户提供高速的宽带访问、VOIP、VOD等个性化服务;可以提升内部工作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运营成本。

“智慧e房”云集酒店多媒体系统包括中心服务器、节点服务器、嵌入式终端——云-PC,中心服务器安装在我公司机房,节点服务器安装在酒店机房,云-PC安装在酒店客房。中心服务器采用P4P方式向酒店服务器推送内容并自动更新;客房终端云-PC将客人的点播数据通过局域网实时传输给酒店的节点服务器,再由节点服务器通过WEB网络实时传输给中心服务器,实现中心服务器对节点服务器和云-PC的云集管理构架。

篇2:数字校园管理

数字化校园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背景建构的集教学、科研和管理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在传统校园网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 资源数字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数字化校 园旨在用层次化、整体性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利用校园网把教学资源和管理信息 更好地组织分类,为教学工作提供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为管理、科研工作提供 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高校校园数字化建设的步伐,校园网络应用系统和用户都达 到了相当规模,初步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网上管理和网上服务。然而,在校园数字 化进程中取得可喜成就同时,其中也存在诸如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信息缺乏有效共享、应用 缺乏有效集成、用户缺乏统一接口等问题。各系统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导致的后果是各系 统之间的数据资源无法共享,各系统中的信息资源成为信息孤岛。校园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虽然学校的各个应用系统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但应用与应用之间有相互的功能依赖或信息依赖关系。因此有必要对校园网网络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统一的总体规划,建立起各种各样规范,使各应用系统之间建立连接,成为整体。

统一数据平台包括四个基本标准:

(1)统一数据平台 统一数据平台通过一个统一的、抽象的数据服务层,确保为集成、聚集和转换数据工作的可复用性。同时,容易地向应用程序传递数据,并通过一系列数据服务引擎为前端数据展现提供集中的服务,从根本上简化分布数据的访问和集成,充分体现 “面向用户,简化智能”的设计理念,最终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数据应用环境。数据元素标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用户视图标准和数据库标准。

(2)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质上是一种多媒体 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贮,以 便于跨越区域、面向对象的网络查询和传播。数字化图书馆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

(3)教学资源库建设 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与维护的系统工程。应更好更有效地建设教学资源 库,使其在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更强的保证,使媒体素材、题库、课件、案例 等信息,做到充分共享。教学资源建设可以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二是网络课程建设; 三是资源建设的评价;四是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

(4)管理数据库 分属各部门的学籍与成绩管理数据库、师资与教学情况数据库、学校设备与资产数据库、人事与劳资数据库、财务数据库、科研数据库、办公公文数据库等,各类管理数据库多数没 有实现数据共享,普遍存在信息孤岛问题。

针对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方面,北京邦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确然系列数字资源管理共享系统 Queran RMS,有不错的解决方案。

立足于“元数据技术”,“流媒体技术”,全新的社区化理念是支撑Queran RMS的三大支柱。

资源的社区化建设理念:以用户为中心

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资源组建各种学习社区:教师主导,学生参与。QueranRMS系统记录跟踪用户足迹,主动推送用户感兴趣的资源,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支持专业教师对资源的二次加工,记录分析教师和学生参与的足迹,使他们成为资源建设的主力!

采用Web2.0相关多种技术手段,实现资源交互与共建

让每个读者具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可以收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将内容推荐给其他用户。自己可以上传内容,并且可以共享给他人。多个人可以共同创建群组进行学术交流讨论,群组内可以共享学术资源;群组资源可以有选择的开放给群外其他用户。

引入最新的维基理念,摆脱传统的完全由管理员管理资源的模式。现在是以管理员为管理节目的主力军,读者全员参与节目的建设,可以随时对节目进行补充,补充后的资料经过管理员的审核可以给所有读者看到。即读者在使用平台进行服务的时候同时在为平台提供支持。

QueranRMS的出现,使用户摆脱了资源建设对资源管理部门的独有依赖,使专业用户对资源的二次加工,成为资源建设的主力,也让老师、学生的足迹成为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支持多种操作系统

全面支持Unix、Linux、Windows各种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单台服务器可支持1000并发流;Linux、Unix操作系统,单台服务器可支持5000并发流以上。而且高并发仅需1台服务器就可以完成。

多媒体资源全面整合

• 实现组成结构复杂的不同类型资源的整合,如单文件、多文件、多级目录等;

• 实现了多种不同多媒体格式资源的整合,如视音频、图像、文档、课件、网页、flash动画等;

• 实现了外购商用资源库的整合,如爱迪科森、知识视界,新东方等资源库; • 实现了自有资源的整合,如针对光盘资料,支持自动扫描并提取光盘的视音频文件(包括VCD,DVD等),支持提取v并编码CD文件,支持将光盘整个打包成ISO镜像文件。

• QueranRMS还提供开放接口,接口方式支持数据直接同步、WebService,LDAP、Calis体系认证等,可以与已有应用系统实现单点登录,统一认证。

跨库检索、高级检索、资源多角度全方位关联,一站式呈现

QueranRMS还将跨库检索、高级检索、资源多角度全方位关联,一站式呈现。她将库、学科(二级)分类浏览,相互引用、横向关联检索条件自由设定和高级检索、模糊查询跨库检索集于一身,实现了资源的“一站式呈现,统一检索”。

注:部分资料引用自《数字化校园资源建设与应用系统集成》,作者:齐向明,赵宏霞,邵良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篇3:数字校园管理

秘笈一:管理规范化

学校高度重视数字校园建设工作, 并把数字校园建设作为江津中学整体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学校成立了数字校园建设办公室、信息化管理与技术支持部, 形成了学校、年级、班级、处室等几个层面的数字校园建设网络。学校建立了数字校园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 制订了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设备使用与管理、资源建设与使用等制度, 各种设备设施使用、保管、维护均有专人负责, 为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稳步有序地向前推进提供了前提。

秘笈二:校园建设网络化

学校重视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 每年都要投入巨资新建、改变或更新部分设备, 不断完善数字校园建设:建成了高考电子监控系统、红外线防盗系统等, 其中校园安保系统和红外线防盗系统与1 1 0报警系统实现了联动;每间教室和办公室均布有2个或2个以上的信息点, 家属区每户均布有一个校园网络信息点;有校园电视台和电视演播厅, 可以实现6套自制节目实况转播;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数字化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等, 软硬件建设为数字校园的畅通提供了保证。

秘笈三:资源建设数字化

学校构建了江津中学网站、远程教育网站、聂荣臻德育专题网站、江津中学报刊杂志电子版等, 所有网站的服务器全部是学校自己搭建, 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了保证。学校教师有自己构建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资源库, 还购置了清华同方、国之源

/张志勇彭公明邓正益

教学资源库, 坚持下载远程教育网站中的资源, 建有科利华电子图书馆、洪恩电子图书馆供师生学习。学校的电子备课系统、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多媒体教学支持系统、考试系统等在应用中形成规范的资源库, 把数字校园的畅通推到了前沿阵地。

秘笈四:校务管理信息化

学校构建了以浙大网络为技术支持的校园网络教育平台, 购买了校园信息化应用管理系统、慧尔图书管理系统、成绩分析管理系统等2 0个管理系统。学生进出校园、食堂就餐、超市购物、图书馆借阅图书等都融入了“一卡通”, 实现了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数字化管理。

秘笈五:培养应用常态化

师生能在数字校园中畅游, 才能让数字校园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通过送出去、请进来、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涉及电脑的基本操作、O f f i c e系列软件的应用、课件制作、电脑的简单维护等方面, 每学期至少举办二期培训班, 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全体教师都能独立制作课件上课。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按重庆市标准开设, 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动画制作等课外活动精彩纷呈。

秘笈六:维护人员专业化

学校有一支1 2人组成的专业维护人员, 全部由信息技术教师担任, 网络、网站、广播、电视计算机等设备均有专人负责, 全校实行报修登记, 零时间安排人员维护, 简单问题立即处理, 复杂问题集体处理, 疑难问题集体排查, 为数字校园的畅通提供技术和硬件支撑, 确保了1 2年学校各种系统、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保证了数字校园建设的成功推进。

篇4:数字校园 和谐教育

在“晒客”、“笔替”、“博文”等词语纷纷成为汉语新词汇的今天,人们已然不再记得只是在刚刚过去的一两年间,我们还在为“数字化校园”释义、重新释义(见本刊2006年第4期)。当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存在方式,教育的信息化,以及作为其基础的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人们看来也是发展的必然。

从广义上讲,数字校园就是实现了信息化的学校环境: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作为基础设施,学校各类信息系统资源作为应用支撑,教学、管理、科研以致上通下达外联纷纷实现电子化,从而形成一个体系完善、功能健全、组织有序的数字信息体系。学校以其自身的数字化,推动社区教育的信息化,共同顺应并推进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技术创造了需求,需求又进一步推进着技术的创新。在信息化时代,在信息技术以摩尔定律、超摩尔定律这样的速度发展的今天,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同样,这个故事也发生在校园。技术给校园带来了网络,给课堂带来了信息设备,给师生带来了信息资源……期间,管理平台、教学平台、资源平台、教研平台、家校平台,各种应用轮番出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分不清究竟是谁创造了谁——平台的推出创造了新的应用方式,抑或应用中创造了新的应用平台?纷纷扰扰之间,新的需求又引出了数字化校园的新一轮故事。

数字校园故事新编

数字化校园的意义体现为学校各个层面的全方位应用。小打小闹、不同应用平台各自为政的时代已经难以满足成熟用户的需求:应用过程中需要的数据、生成的信息、业务的调度,都对共享共用提出了需求。

在新的故事里,数字化校园也走上了融合之路——以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平台的整合之势,为学校的教学、管理、科研等不同应用,提供基于公共平台之上的独立应用。

新的需求、新的应用创造出来的同时,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创造出来。微软技术社区的一个哲理故事,以耸人听闻的方式阐述了这个哲理。

有一个推销员,他以能够卖出任何东西而出名。他已经卖给过牙医一支牙刷,卖给过面包师一个面包,卖给过瞎子一台电视机。但他的朋友对他说:“只有卖给驼鹿一个防毒面具,你才算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

于是,这位推销员不远千里来到北方,那里是一片只有驼鹿居住的森林。“您好!”他对遇到的第一只驼鹿说,您一定需要一个防毒面具。”

“这里的空气这样清新,我要它干什么!”驼鹿说。

“现在每个人都有一个防毒面具。”

“真遗憾,可我并不需要。”

“您稍候。”推销员说,“您已经需要一个了。”说着他开始在驼鹿居住的林地中央建造一座工厂。“你真是发疯了!”他的朋友说。“不然。我只是想卖给驼鹿一个防毒面具。”

当工厂建成后,许多有毒的废气从大烟囱中滚滚而来,此后不久,驼鹿就来到推销员处对他说:“现在我需要一个防毒面具了。”

“这正是我想的。”推销员说着便卖给了驼鹿一个。”真是个好东西啊!”推销员兴奋地说。

驼鹿说:“别的驼鹿现在也需要防毒面具,你还有吗?”

“你真走运,我还有成千上万个。”“可是你的工厂里生产什么呢?”驼鹿好奇地问。

“防毒面具。”推销员兴奋而又简洁地回答。

这个故事看起来荒谬,但从中我们还是可以得到警示:

技术是把双刃剑,技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制造了新的问题。

数字化校园的新的应用平台因此也不足以解决数字化学习的所有问题。创造和谐教育的学习文化才是治本良方。

编写和谐教育新章

数字校园以设施为基础、以应用为平台,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一种和谐的学习文化存在:一种信息化环境下学习、教学、科研、管理甚至娱乐的数字化存在,并且是一种满足和谐教育的学习文化存在。这种文化状态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统一实现出发,通过调控诸教育要素之关系,以和谐的学习生活、和谐的师生发展、和谐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和谐的学习活动: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平台为实现“统一门户、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统一应用、统一标准”的应用诉求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要实现和谐的教与学的活动,还面临着教学文化的创新问题。如何充分应用数字化校园综合平台为教学提供的各种功能和资源,拓展学习活动的空间,创造更多丰富的学习活动方式满足学习者多样需求,实施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评价……创造和谐的学习活动是形成和谐学习文化的长期过程。

和谐的学生发展:从微观层面看,和谐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和谐发展、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数字化校园的综合应用平台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和谐发展从技术上提供了可能性。和谐的学习活动、和谐学习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轻松伸展个性,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和谐的教师发展:创造和谐的学习活动,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和谐环境,需要具备创新的学习文化,需要体现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寻求师生协调发展。实际上,信息化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可能性以及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成为数字校园能否创造和谐学习文化的关键。

和谐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关系: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平台也包含了实施和谐教育所必需的“家庭-学校-社会”衔接与沟通。这三方的互补与配合,是实现和谐教育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数字化校园综合平台为此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如何实现这种互补与配合,同样也寄希望于实现数字化校园的文化建设。

篇5:“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数字校园”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在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数字化校园建设势在必行。教育信息化落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因此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推动力。

为认真贯彻落实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数字校园”的实施方案》精神,扎实推进我校数字校园建设,结合我校实际,就我校数字校园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二、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白友明

副组长:肖文富 白长青

成 员:白孝敏 冉娅琴 杨昌华 彭德胜 齐泽友 白孝全

三、建设内容

1.硬件建设。校园网、资源库、校园电视、校园广播系统、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

2.专业队伍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四、实施步骤

1.2010年完成多媒体设备1套,增加电脑50台,使学生机比基本达到7:1;教师机比达到2:1;远程教育室增设投影仪1套。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线路整改,使网络更加流畅、快捷,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2.2011年至2015年完成校园广播系统、班班通设备建设,建立校园网及资源库。第一步完成校园广播系统设备;第二部完成教学班、办公室的音箱设备;第三部完成教学班计算机+数字投影机+电视。

五、信息化人才培养

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通过市级、县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努力提高教师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且培训率必须达到100%。

六、保障措施

1.机制保障:学校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教导处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维修等日常工作,确保“数字校园工程”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提高坚实的基础保障。

篇6:数字化校园

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构造能够满足数字化校园应用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通过这一稳定、可扩展的应用框架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该应用框架将充分支持于学校的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辅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流程通畅,可平滑过渡到新一代技术,对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提供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四个数字化”:

1、校园环境数字化

完善软硬件支撑平台,健全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为我校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提供坚固的基石,为整个数字化校园项目保驾护航。实现信息管理标准体系(数据标准、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硬件网络环境平台中的网络环境和上网行为管理等;基础软件平台中的个人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公共通讯集成平台和数据报送流程管理等方面建设。实现校园的学习环境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化及校园的生活环境数字化。

2、教学资源数字化

在我校数字化校园统一的规划下,重点收(搜)集、整合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类教学资源库。将大量的电子备课资源、课件资源、题目资源、案例资源、科研成果资源、学生学习社区资源、教师学习资源、电子图书资料等收(搜)集、筛选、整理、优化,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的优化与整合,完善教学资源库,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使其高效、安全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加强辅助教学力度。

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处理,运用现代的、整体的、系统的、网络协作的新思维方式来指导和规划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依托校园网建设起一个系统的、规范的、开放的、高效的海量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帮助学校走出“信息孤岛”的困境,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有效提高教学资源质量,为我校师生建立一个支持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平台,极大地延伸学校教育中教与学的时空,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支撑。使学生体验数字化学习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有成效地、更有个性地学习。教学资源数字化平台也把教师从传统的、低效的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研究教与学,发挥教师的能动性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及教学效果,提升专业化水平,从而整体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3、教学数字化

以“数字化管理,无纸化办公”为核心思想,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整合完善学校办公OA、一卡通、教师发展档案管理等管理系统,构建覆盖全校日常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领域中的应用,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我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达到智能化管理的水平,提高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

校园网为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提供了高速通道,以我校的光纤为主干,通过网络来实现管理手段的创新,实现教育管理数字化,使各管理模块之间的运行与学校的管理模式实现一致,能够相互协作、统一调度,营造很好的数字化办公氛围。数字化管理是行政管理的最基础性工程,也是管理制度势在必行的改革,将数字化管理作为我校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政治、体制上加以确保,使学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教育管理数字化作为传统管理模式的补充,为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利于实现上下级、部门间更迅速便捷的协调沟通,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提高了教育规范化管理的力度和效率,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达到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同时为学校数字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4、教学应用数字化 进一步提高教学数字化应用水平,发挥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数字化应用效益,构建智能先进实用的教学应用软件平台,推动信息化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有效使用,践行教育部 “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信息化要求,将信息化技术真正地服务教育,服务老师,服务学生!

通过建立网络资源与其他学习资源相互沟通的体制,整合、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益,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实现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数字化,科研管理数字化等教学应用数字化,教学应用数字化覆盖学校科研、教学管理和师生与家长生活的各项需要,依托学校基础数据库与综合信息平台所建立的辅助决策系统为学校提高科学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结合校内各多媒体教学设备,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让网络进入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广阔自由的环境,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延学习时空的维度,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整合各种课程资源,采用图、文、音、像等多种手段对教材进行演绎,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互,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学习上需要帮助的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也可组织学生相互协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网络信息资源,主动地搜集信息,不断扩展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更方便、更轻松地互通有无,分享成果。网络辅助教学必将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数字化建设总体宽架

学校信息化校园信息平台的框架包括如下方面:

1、基础设施层:是信息化校园软硬件支撑系统,包括网络资源、硬件服务器、存储、支撑软件等。

2、信息化校园应用系统基础平台:包括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公共数据平台、公共通讯平台、数据填报流程管理平台等。

3、应用系统层:是面向学校各部处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和面向师生的各类信息服务系统,可以分为管理中心、资源中心、服务中心。

4、信息服务层:为各级领导、相关管理员、教师、学生提供各种个人业务操作服务、查询、报表、统计分析、决策等。

5、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化校园的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策略、安全组织、安全评估、安全技术等

6、信息标准/管理/保障体系:包括信息、技术标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运维保障体系等。

三、数字化建设内容

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内容将包括如下内容:

1、建立数字化校园配套的体系建设,包括信息标准体系、安全体系、运维保障体系等建设;

2、建立起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集成解决方案,以“创新、融合、开放、体验”为支点的信息化集成方案,包含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Ucenter)、数据共享中心平台,公共通讯集成平台,数据流程管理等基础平台;

3、新建和升级满足各部门管理需要的各类应用系统,包括协同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科研管理平台、人事管理平台、财务管理平台、一卡通管理平台、资产管理平台、招生管理平台等应用系统;

4、完善软硬件支撑平台;

5、同时建立面向长期发展的技术队伍、建立规范化应用建设的技术模式,建立配套应用的安全和运行保障体系。

四、信息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

建设一套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信息化管理标准体系——《XX学校信息化管理标准》,包括信息标准、代码编码标准、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为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提供基础条件,保证信息在采集、交换、传输过程中有统一、科学、规范的分类和描述,确保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使用、管理、维护规范有序。

五、基础平台建设

1、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统一身份认证与授权平台主要为各应用系统提供集中的身份认证与授权服务。用户通过统一信息门户实现单点登录,提高信息化管理应用系统的安全性。通过指定相应的集中认证技术规范,提供统一的应用系统用户管理接口,最终实现所有新建系统用户认证的集中统一管理。

2、数据共享中心平台

数据中心平台是指在校园内搭建一个面向应用、安全可靠、操作便捷、技术先进、规范统一、灵活可扩展的统一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通过数据交换工具进行数据过滤、清洗和双向传递,实现各业务系统和数据中心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提供统一、规范、准确、实时的权威数据服务。

3、个人应用门户平台

提供标准的门户支撑架构、集成工具和应用平台,整合来自不同的应用系统、不同数据源、不同平台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和资源,实现一个为所有用户群体量身定制的系统架构形成以用户为中心,重视流程及整体工作效能,提供统一登陆界面,实现信息的集中访问,解决校园内各系统的界面集成问题,为师生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只要登入到portal,就能够进入对应的业务系统,真正的去完成业务功能,建立用户的网上协作平台和个性化的个人工作平台。在个人门户上可以通过数据共享中心推送过来的信息分权限智能检索并可通过数据重组将分散到个人的信息按照web2.0的方式组合成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

4、公共通讯集成平台

短信集成平台应该是基于学校成面上的集成平台,按照SOA标准任何业务系统都可以与短信平台进行集成。

5、数据报送流程平台

依托该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快速构建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有效发挥信息资源管理给组织带来的效率提升和业务优化。表单平台具有高度仿真、智能、柔性、自定义流程、集中的表单中心管理特征。

六、数字化平台整合

1、集成学校原有的系统,提高利用率,做到不重复投入。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篇7:数字化城市管理

随着永安洲镇城镇化范围的不断拓展,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多,设施的老化,以及人为的破坏,城镇管理的问题层出不穷,城镇管理者必须不断创新管理的理念、体制、模式与手段,对城镇进行高效管理,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

现行的城管体制机制制约了管理效能的提高,存在各部门办事处责任不清,城市管理手段落后,信息滞后,突击式管理、粗放式管理等问题。城市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导致政府管理部门经常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永安洲镇迅速开始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一、永安洲镇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内容

1、总体架构

永安洲镇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包括:一个综合信息平台、一个监督指挥体系、一个自动评价机制,共三个方面。

构筑一个综合信息平台,依托统一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运用单元网格管理方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方法,对单元网格派出监督员,利用信息采集器采集网格内的部件和事件信息,通过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问题处置、处理反馈、核实结案、监督评价七个环节,实现城市管理的协同与闭合,实现城市管理快速便捷。

一个监督、指挥体系。为了保证工作流程的顺利进行,加强统一管理,在管理机构设置上要求建立一个监督指挥体系,同时对已有的城市管理机构资源进行整合。监督、指挥体系通过协同办公平台和政务专网实现全天候无缝对接,信息互联共享。

设立自动评价机制。监督考核体系既能及时发现管理城镇中发生的事件、部件等问题,又能监督各运行环节中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绩效。通过考核各专业部门、街道办事处的立案数、办结率、及时办结率、重复发案率,评价和促进各部门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我们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内部考核指标,实现自动评价,将系统考核的结果纳入政府部门管理目标并定期向镇政府关部门通报。二是实行外评价,在政府网站上实时公布各部门办结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和社会满意度评价,进行社会监督。

2、系统平台建设

包括监管数据无线采集子系统、监督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信息发布与公众监督子系统、移动督办子系统等;开发配备满足永安洲镇实际的监督管理数据无线采集网络。在逐步完善和优化国家所规范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各项功能的同时,根据永安洲镇镇政府的城市发展规划要求和地下管线系统、环卫车辆GPS卫星定位系统、城市防汛指挥系统、燃气应急预警系统等逐步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综合应用平台。

二、永安洲镇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 永安洲镇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软硬件设备、人员、信息等进行有效整合。建设中注重系统整体性的同时,还要为将来扩展预留各级部门之间联网接口,为将来进一步完善和扩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整合资源,节约投资。

(1)整合大屏幕监控系统

永安洲镇数字城市路灯节能监控指挥大厅控制室要安装大屏幕、微机等操作控制设备。系统建设保留原有大屏幕监控系统,大大地节约投资。

(2)整合路灯监控视频信号系统

镇区要安装视频监控探头,对建成区主干道和重点场所进行全时段监控。将现有视频监控信号与城镇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对城管问题的全方位、全时段的可视化监控管理,对城镇的综合管理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响应,对监控范围内的突发性事件录像取证,起到综合治理效果。

(3)整合地理信息系统资源

整合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利用现有的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数字线划数据等,统一搭建永安洲镇数字化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提供更完善、更高效的城市管理电子档案数据。

(4)整合广域网

依托现有政府专用网络和无线通信网络,建立连接社区指挥体系和政府部门、专业部门的广域网络,实现无线通信网络和有线网络之间的连接,为监督、评价、指挥、处置提供快捷、稳定、安全的运行环境。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物理隔离与访问控制,体现安全性和保密性。

(5)整合其他资源

整合永安洲镇数字城市三维可视化系统、城镇路网、管网、建筑垃圾运输车辆GPS智能监控调度系统,降低信息系统建设成本,节省政府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切实发挥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最大效益。

(6)拓展应用系统,打造永安洲镇数字城管新特色

按照数字化城市管理要求,不断优化和提升永安洲镇数字城管应

用功能,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技术规范标准确定的功能基础之上,拓展城市防汛指挥、水系信息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系统建设。

三、永安洲镇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的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城市品位,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十分重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把它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和实事工程来抓,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共同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

2、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涉及多项技术、多个部门,内容广泛。因此,要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实现管理信息资源共享。要与市电子政务平台、各部门已建立的电子平台、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呼叫中心、城管热线和公安、交通等视频系统整合,实现互联互通;各区、各部门已建设的信息化系统要实现与数字城管系统的联接,凡政府投资开发建设的信息资源,应无偿共享。

3、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由于数字化城市管理需要庞大的技术力量支撑和巨大的资金投入,永安洲镇在推进数字化管理时应根据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选择一条适合本镇实际的路子。建议采取统一规划,同步开展,分步实施的原则,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全面覆盖。一期工程,首先开通电话服务热线,同时制定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建设,并再逐步扩大覆盖面和管理的深度、广度,管理地域范围扩展到各社区,实现城市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4、明确分工,完善考评。明确责任分工,各社区、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分工职责,完成工作任务,增强责任意识,遵守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流程和规范,自觉服从问题的派遣,不折不扣地完成问题的处理,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效率低下等现象的发生,在建立

数字化城市管理过程中要建立考核机制,完善工作责任制,科学规范地对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表现和业绩实施考核和评价。

篇8:数字校园管理

关键词:数字校园,办学效益,学校网站

“数字校园”是指学校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学生学习、家校联系、办公管理等工作全过程中运用校园网实现学校办学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数字校园是以数字化的方式来体现我们的工作、学习、交流与管理的校园生活, 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学习和管理模式。它的目标是将校园内的各种信息数字化, 增进交流, 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校的办公效率和协同高效, 增进学校与社会、家长的沟通, 真正做到社会、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此外, 它还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化分析工具, 使学校各方面的信息可以直观而便捷地反映到管理者的面前, 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的。

数字校园以校园的全方位生活和工作为中心, 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与学生身上。例如, 教师在办公室利用办公电脑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放到服务器上的网络驱动器, 利用校园“一号通”在教室电脑登陆, 调出自己的课件, 通过背投电视给学生展示一堂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课堂;学生则可以通过数字校园, 随时查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 复习已学知识, 发表文章, 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利用数字校园各平台开展各种研究性学习;管理者则利用数字校园提供的平台, 进行各种信息的管理, 如, 学生教师信息管理、网上协同办公系统、学生成绩统计查询、维修申报、工资查询、各专用教室预约、领物申请等, 同时对数字校园数据库服务器中存储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 为决策和管理提供数字支撑。一句话, 数字校园是数字时代学校的目标。

结合北大附中成都实验学校几年来在构建数字校园、提升学校办学效益的实践过程, 谈谈我校在构建数字校园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观念先行, 构建数字校园的环境氛围

观念先行是构建数字校园的基础。在网络和信息化教育中, 重要的并不是教会学生掌握所有知识, 而是教会他们利用这一工具去探索和获取知识。为此, 我们要求教师坚持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实现信息化的过程, 其实也就是对学校的工作模式和业务流程进行重组的过程。或者从一个更深刻的层面来说, 这是一个内部变革的过程。而改革往往是会带来阵痛、流血, 甚至是牺牲, 这也就需要我们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

构建数字校园的过程是一个内部变革的过程, 决定实施的成功不仅仅是技术和硬件的保障, 而内部的工作和管理模式的能否成功转变, 从根本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 对员工的信息化建设的观念更新方面, 我们要因势利导, 让大家在观念上先求同存异, 再逐步走向统一。

●立足应用, 抓好师资队伍培训

数字校园的建设首先是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学模式的变革, 数字校园的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 取决于师资队伍的信息化意识和素养。如果说优越的硬件条件是高速公路, 各种完善的应用系统软件是性能卓越的汽车, 那么我们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是我们优秀的驾驶员。只有我们同时拥有了这三者, 才能让我们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驰骋, 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及管理。所以, 我们在进行硬件的建设和应用系统开发的同时, 更要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全面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在全方位引入信息技术设备的同时, 一手抓设备管理, 一手抓师资培训, 让设备动起来, 教师用起来, 使师资队伍建设与信息技术教育同步, 提出高标准的信息化教育管理要求。配合此项工作的开展, 教师培训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培养教师高效获取信息, 有效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创造性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电子办公相结合, 在实践中推动数字校园的构建进程。

我们的培训工作先以基础培训为主, 使教师能够学会使用我们数字校园的各种功能, 将重点由“点”, 逐渐过渡到“线”, 即从掌握信息技术某个应用模块, 到将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渗透到某一学科的整体教学体系中来, 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学科交流网站、学科成果展示, 为课程整合奠定基础。目前, 现代教育技术已融入我校教师的教学和生活当中。

●开放使用, 充分发挥数字校园设备效益

学校在每间教室都配备了计算机、实物展台、背投电视, 方便教师们的教学和应用。同时我校的校园网通过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为每位教师分配一个账号, 通过这个账号教师可以登录校园内任何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在服务器上建立个人文件夹, 供教师们存放自己的重要文件、课件。建立部门文件夹, 供部门存放部门的公共文件。建立公共文件夹, 供全校教师存放文件, 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安装了MSN校园内部通讯服务系统, 通过它, 局域网内的传输文件更加简单, 只需要简单的几步就可以把文件传输给对方, 消除了以往共享文件夹的繁琐。同时MSN还有语音通话和即时通讯的功能, 在不同的办公室, 教师也可以通过语音和文字进行交流, 方便了教师间的交流。

校园网内部也安装了邮件系统和协同办公系统, 供校内使用。以前发送通知和文件都是通过纸张的形式来进行发送, 现在有了电子邮件和办公系统, 方便快捷, 节省了人力物力, 极大地方便了教师教学及办公的应用, 并迅速推广了信息化在学校各方面的应用,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现在每节课老师们几乎都会用到教室的多媒体设备。

传统的教学形式正悄然发生变化, 这种独特的数字校园文化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建立资源中心, 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可以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建立正确的资源观念并强调资源共享有利于充分有效地发挥网络的作用。

我校在构建数字校园的同时注重建立资源中心。我们着重抓了资料的搜集、归类与整理工作, 尤其是收集了平时教师和学生创作的各类网络和多媒体软件作品。教师制作的课件按年级和学科归入资料库, 供全体教师共享。因此, 其他教师在使用时, 可作为资料, 结合自己班级或年级的实际情况, 进行修改和再利用。资源共享为师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这种资源中心还将为学生实行开放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提供条件。

●利用数字校园应用平台, 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我们觉得, 要想切实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硬件建设是基础, 而软件的开发应用才是关键, 学校网站乃是整个数字校园的核心。我校网站依靠自身技术力量进行开发, 含有众多应用平台, 所有平台都使用学校网站的统一账号密码, 实现了“一号通”, 使用户能够很方便地进行相应的操作, 而无需记住每个平台的用户名和密码。学校网站在促进教师的教学教研、拓展学生的学习教育渠道, 以及在提升学校管理的协同高效、家校联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校管理实行网上办公。

学校协同办公系统承担了学校无纸化办公的重任, 学校和各部门的周工作计划、通知、文件等教师都可以随时登陆浏览, 减少了纸质文件的下发。校园信息化管理平台综合了各管理模块, 包含新闻发布、工资查询、领物申请、维修申报、报告厅预约等相关功能, 使信息化真正渗透到学校管理工作中。

教育教学利用网络平台。

教师博客:给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 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故事、成功案例、教育教学经验及反思发到博客上, 引起群体思考和讨论, 对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各教研组还利用教师博客网开展网上教研活动, 提高教学效果。

家校联系通过网络平台。

学生成绩查询系统、学生评语系统、家校联系系统, 加强了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和互动, 让家长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并可随时上网与班主任及各科教师取得联系, 进行网上交流沟通。

学生应用校园网自主学习。

原创作文网使更多的学生热爱写作, 学生们可以随时发表文章, 教师审核, 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游客也可以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论。学生的文章写的很真实, 连家长看后都很感动, 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展示的平台。

网上假期作业活动是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种特色与创新的网络学习活动, 是以网络为平台结合学科知识的探究与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在网上, 学生们可以发表征文习作, 参加网上知识、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活动、网上旅游节活动、网上奥运知识竞赛活动, 能让孩子们体验到网络游戏学习、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和网络学习的乐趣。

利用校园网实现校园VOD点播。

我校从2005年就组建了学校VOD点播系统, 并录制了大量的电视节目和视频资料, 如百家讲坛、探索发现、人与自然、新闻周刊、面对面、新闻会客厅、高端访问、对话、走进科学、希望英语、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等央视的优秀节目, 统一放到学校的VOD点播系统里面, 这些电视节目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历史、文学、新闻等内容。每天晚间19:00-19:40, 全校以年级组为单位, 确定观看内容, 并由班主任教师陪同学生一起观看, 使学生在小学校里了解大社会, 让学生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 思想、视野不封闭。

网站各平台不仅实现了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 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也为我校的信息化管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优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已成为数字校园的特色和亮点。

通过实践, 我们欣喜地看到, 数字校园的构建, 使学校办学效益不断提升, 同时数字校园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教育教学管理。教师成了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和引导者, 学生开始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索知识, 他们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与能力越来越高, 创造意识也越来越强。数字校园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还包括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变革, 它给学校带来了全新的面貌。我们期待着大家共同努力, 去打造更加务实高效的数字校园, 去亲身体验教育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精彩。

参考文献

[1]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校园http://tieba.baidu.com/f?kz=130529475, 2006-5-11

[2]皮特.如何保证数字校园的“可用性”.中国教育网络, 2006 (9)

上一篇:校务委员会制度下一篇:推荐双文明建功立业先进个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