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论文

2024-06-29

浅谈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论文(共10篇)

篇1:浅谈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论文

基于学生全程参与科研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基于学生全程参与科研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定义、特征以及与传统的.计划内知识传授培养模式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就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经过对机械类学生多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证明该模式能强化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弥补了课内实践环节的不足.

作 者:赵匀 武传宇 李革 陈建能 俞高红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刊 名:高等农业教育 英文刊名: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G640 关键词:全程参与   科研活动   创新与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 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 医学检验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与创新素质的培养论文

★ 浅谈作文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 通过物理竞赛培养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的论文

★ 生物工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与能力培养

★ 医学生临床前阶段科研创新

★ 工科学生工程安全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2:浅谈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027期 作者/张阿凤,王旭东 本文总字数:4095

张阿凤,王旭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土壤肥料学》是针对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农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了《土壤肥料学》的课程性质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多渠道参与实践等方面提出《土壤肥料学》课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土壤肥料学;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张阿凤(1985-),女,博士,讲师,从事土壤学及土壤肥料学的教学。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在几千年的农业发展进程中,曾经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目前,我国除部分地区外已基本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但是,由于人口众多,资源过度浪费与环境污染等原因,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农业教育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也突出了高等农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特殊地位。高等农业教育不仅是对农业科技理论与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党的十八大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这也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

一、《土壤肥料学》的课程性质及其定位

《土壤肥料学》课程是针对高等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各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2]。该课程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在原有《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两门课程基础上整合而成的。《土壤肥料学》主要研究“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性质和相关分析测试方法与技术,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识土、用土、改土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施肥的.原理与技术,进而为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土壤肥料学》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开设历史最长、涉及专业最多的课程之一,主要为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草业科学、植物保护、园艺、园林等本科专业开设,每年修读该课程的人数有200多人。

二、《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的重要性

《土壤肥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加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的有效途径,是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在日后从事相关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平台。《土壤肥料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实践教学或者实践教学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就很难形成技能,教学也就成了无本之木。事实上,不仅是《土壤肥料学》教学涉及这个问题,很多课程都是这样。正因为如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时往往总是感觉什么也没有学到,而用人单位也抱怨学生不好用。21世纪是信息世纪,知识更新快,经过高等教育培养的合格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而这种过硬的实践技能往往是在扎实的理论知识上的升华。纯粹的理论教学一般很难让学生记忆深刻,往往应付了考试之后就逐渐淡忘。即使能记住,那也大多是纸上谈兵,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手段。加强《土壤肥料学》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巩固理论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负责任的精神,促进学生良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正因为如此,近些年来,实践教学过程已经逐渐被教育界学者所重视,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条件也已经成为评价和考核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三、《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的措施

相对于《土壤肥料学》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过程是比较薄弱的环节。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实践项目仅停留在表面。《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束缚,《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也是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以至于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土壤肥料学》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重理论、轻实践,认为实践教学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实践教学课时数安排相对过少。并且,部分教师在上实践课过程中较为随意,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学生也很少在课前做好预习,也有少数学生不愿意动手参与实践,更有甚者迟到、早退或是旷课等,关于课程实践教学成绩考核评定也较为宽松,使《土壤肥料学》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因此,《土壤肥料学》实践教学改革,首先就是要更新传统“以教(理论)为主”的教育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整个《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环节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把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好、落实好,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2.加强技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者和组织者的特殊地位,离开教师的组织和领导,教学过程就很难有计划、有目的的完成。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土壤肥料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提高《土壤肥料学》课程实践教学效果,必须要加强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团队,特别是要加强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土壤肥料学》课题组现状,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引导青年教师实现教师角色转变;通过“传、帮、带”发挥骨干教师在培养青年教师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科研院所进修学习;面向基层加强实践环节锻炼,使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为了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与时俱进,补充完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动态,把前沿性的研究传播给大家,激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有关土壤性质与多界面过程,土地利用与全球变化及生态系统,土壤养分、肥力与生产力这些部分可以做成专题,让学生详细的了解土壤的重要性,以及与本专业的相关关系。

3.完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体系是教学过程的知识基本结构和框架,它包含教学顺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反馈、教学结果评价等一系列教学要素。《土壤肥料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土壤肥料学》课程的基本要求,要与专业发展紧密相关。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和完善一个与理论教学相对独立的,由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等组成的,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相应《土壤肥料学》课程实践教学计划、大纲,明确《土壤肥料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改革以往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强化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考核指标体系的建设,并最终将学生实践教学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4.加强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土壤肥料学》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开展的效果。如果没有适宜的生产实践基地,相关的实践活动将很难顺利进行。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首先要立足于校内,加大对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在原有试验农场的基础上,加强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建设,进一步改善实践教学基地条件,使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基本保障。其次,要紧密结合通辽市地区农业发展实际,积极主动地与通辽市农科院、土肥站等相关单位进行洽谈,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推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同时,结合我校农学类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牧区的实际,实践基地的基本条件也要相对较为先进,开展的各项实践教学活动要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一定要使学生感到有别于农村种地,从而提高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5.鼓励学生多渠道参与实践。《土壤肥料学》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实验和实习,实践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践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实验和学习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我们要把理论和实验课的安排紧密结合起来。实验课总共是16学时,野外的实验包括:土壤剖面的挖掘观察、土壤样品的采集。室内实验部分则利用野外部分采集的土壤进行处理,同时用于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容重的测定及孔隙度的计算、土壤养分的速测、肥料的定性鉴定。然后根据结果和野外调查内容让学生写出对该地区土壤的综合评价。在这套方案中,教师只对学生进行必要科目的适当指导,大部分内容都是学生自主完成,比如土壤样品的风干、去杂、过筛等处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技能,也训练了他们对实验时间的合理安排,此外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安排学生去学校的实习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火地塘试验林场”进行综合实习。火地塘林区是秦岭山区生物种类的富集地之一,种子植物1026种,木本植物83科、206属、500多种,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5种,资源丰富,有利于学生进行土壤学、树木学、林木育种学、森林昆虫学、森林病理学等的综合实习,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另外,鼓励学生要加强实践技能可以在课程实验、实习之外参加相关大学生社团或者兴趣小组,参与寒暑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感兴趣的内容做到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也可以直接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活动,这样更能系统地掌握相关土壤样品采集、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统计等实践环节,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或是考取研究生独立开展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思尧。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与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8 ):9-12.

篇3:浅谈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论文

工程类专业是以基础科学为原理, 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其培养目标是在相应的工程领域从事规划、勘探、设计、施工、原材料的选择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19条提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必须以社会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 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 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在我国现行的本科教育体制下, 工科类本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其主要表现在: (1)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教学模式上理论与实践不结合, 教学计划上能力和目标不到位, 实践环节中综合和创新不提倡, 理论基础上知识和专业不系统; (2) 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满足:高校教师的评价以学术理论水平为标准, 对教学尤其是实践环节的教学缺乏激励机制。青年教师校到校, 素材不丰富, 教学少情境, 致学习兴趣不足;高职称教师则受到考核体系的评价, 专业学术, 教学量不足; (3) 工程实践训练设备不配套:教学设备陈旧, 实践基地不足, 课程设计千篇一律等等都是工程类专业教育的现状。

2 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2.1 优化课程体系, 加强实践环节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 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将新知识、新理论充实到教学中, 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在优化过程中, 注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拓宽专业口径, 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2) 精简学科之间的重复教学, 旨在提升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实施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工程素质; (4) 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而言, 理论和实践培养相结合, 基础知识坚持力学、制图两条线, 专业知识开设大水和小水两模块, 四年中实验、实习、设计 (上机) 不断线, 形成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宽专结合的“T”型知识结构 (见图1) 。

实践教学环节是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手段, 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能否培养出满足企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所占比例达到37.8%, 将知识讲授与技能培养相结合, 将演示实验与设计实验相结合, 将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结合, 在实验和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形成工程思维, 善于从工程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2 提高教师水平, 壮大师资队伍

高等院校的教师资源相对而言分为三类:一是从校到校的青年教师, 工作热情充足, 但是缺乏授课技巧和工程实践能力, 这也是一直以来的高校工程教育培养形成的;二是经验丰富的高龄教授, 知识丰富, 但与学生沟通不畅, 同时在授课强度上有所降低;三是学校的中坚力量, 又面临高校教师考核方式和学术研究的压力, 几乎没有精力在授课和实践环节上进行创新。因而提升整体教学水平还是从青年教师和中坚力量开始。对于中坚力量的教师, 重点是在高校考核政策, 中国第一高校天津大学在这方面的摸索值得借鉴:推广学术型和教学型, 让奋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能够在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中投入精力。而青年教师的整体提升还有待多多磨练。青年教师作为主讲授课要遵循三步:站上讲台, 站稳讲台, 站好讲台。一是让青年教师去跟随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助课, 学习老教授的讲课技巧、授课方法和专业知识, 并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 互相学习观摩;二是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围绕所学专业到工程实际中去学习具体的施工经验和施工方法, 并制定相应评价体系鼓励和支持;三是号召青年教师积极向双师型教师靠拢, 通过自我学习和培训, 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四是让青年教师参与实际项目, 到其他高校做访问学者, 学习外校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管理手段。同时, 为壮大师资队伍, 提高整体的实践能力水平, 还应积极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构建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验的高水平专兼职师资队伍, 由他们共同设计制定本科生工程实践培养计划, 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开展实验、实习、企业实践等活动, 以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3 加大经费投入, 建设实践基地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变身为大众教育, 高等院校的工程类专业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但是教学经费的投入和教学设备的改善与招生人数并不成比例, 以至于学生在进行实验和课程设计的时候只是露脸, 增加出勤率。究其原因, 一是实验室设备数量不足, 原定5人一组的实验人数加倍;二是仪器设备陈旧, 与新知识、新技术不相适应, 学生对实验毫无兴趣;三是设计题目“狼少肉多”, 无法在细节上创新。这就要求学校加大经费投入, 在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上, 设立面积与人数相适应的的专业实验室, 配备技术先进的实验仪器, 鼓励学生和教师改良仪器并投入使用等等。对于校外的实践基地建设, 应与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争取从建筑、土木、水电、给排水等专业群的综合角度考虑, 多岗位多方面的进行实习锻炼。同时聘请企业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为指导教师, 在满足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让学生在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 达到“做中学, 学中做”。尤其是学生在生产实习环节进入企业, 为后期进行毕业设计提前收集资料, 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 开展创新活动, 提升工程素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 实践是理解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对象统一性的基础, 人们的认识能力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创新的基石。工程类专业学生以课外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全国力学知识竞赛、省级结构设计大赛、校级结构设计大赛、省级测量竞赛、校级科技活动等能够将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大大提升, 结合国家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学生的整体工程素质和能动性得到激发, 充分体现的学生的专业特长。

为了进一步激发创造性, 还为本科学生设立了专业导师, 将各个年级学习能力强、表现突出的学生组织起来在专业导师的带领下提前进入科学研究和实验创新阶段, 契合云南省质量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从调研、数据分析、软件应用、实验改良等环节不断提高工程分析和工程运用能力。在课程设计环节增设创新点, 让有能力的学生在创新点上进行实际设计, 甚至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2.5 注重教学管理, 完善教学机制

为了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必须以整体管理、层次分明、效率优先为原则, 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也是实践教学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实施的强力保证。一是注重计划管理, 学校和各院系分别制定教学和实践教学规划, 并指明具体实施方案;二是加强运行管理, 要求每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都有指导小组, 按照大纲深度切实落实好;三是重视质量管理, 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建立质量反馈机制, 通过学生最终学习效果不断完善和改进;四是加强考核管理, 包括对实践教学大纲的审定, 实习环节、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考核方式多样化, 细节化, 过程化等。

2.6 年级实例对比, 教学效果显著

以近三届11级、12级、13级纵向对比来看, 一方面, 由于教学计划的调整, 11级在选修课程上多为设计及施工类, 而13级则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分布, 在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及管理、农业水利等方向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层次及学习结构面, 具体对比可见图2, 其中黑色代表11级, 浅灰色代表12级, 深灰色代表13级。另一方面, 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上, 以云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而言, 近三年的获奖情况为:2011级三等奖1组, 2012级无, 2013级二等奖1组, 同时由于学生参与度较高, 获得优秀组织奖。

1———工程设计;2———工程施工;3———工程监理级管理;4———农业水利

3 结语

近年来, 教育部倡导工程教育改革, 旨在对“宽基础”和“强专业”的关系进行调整。工科需要比较广泛的知识, 但我们培养的人应当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对社会负责任的人。如果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 那么工程教育的目标就没有达到预期, 就可能拉长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的时间, 就工程建设而言是非常不利的情况。所以尽管专业训练不一定都能直接用于学生今后的工作, 但其效果是可迁移、可累积的, 而由此形成的职业责任感、求实精神和工作方法会让学生一辈子受益无穷。因此所谓高等教育, 就应该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培养素质, 在注重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 在积累经验的同时积累思维。将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专业培养全过程, 是现在工程类教育改革的方向, 而水利水电专业培养模式的不断摸索和实践也恰恰作出了印证。

摘要:应用型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 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就是构建有特色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 优化课程体系, 加强实践环节, 提高教师水平, 强化实践基地, 完善教学机制等对提高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工程教育,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袁剑波.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2 (3) .

[2]姜嘉乐.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天大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1) :11-16.

[3]刘尚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11) :244-245.

篇4:浅谈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论文

以“创新”为动力引领的社会经济增长模式是我国经济增长转型的重要抓手。以知识为中心的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力量,社会的创造性培养需求对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知识产权教育,开设为创新所需的知识产权课程,适应社会创新发展需求,提高高等院校教育吸引力是所有高等院校均需考虑的问题。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当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培养,这是大学生创新所应具备的基础,没有了科学技术知识的积淀,创新则无根、茎以开花以结果。而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恰恰是通过在大学阶段专业课程学习培养形成的,因此在大学阶段的学习——不是中小学阶段,也不必是研究生阶段——使学生初步具备了创新的一个条件。第二个部分是将创新“产权”化的能力,将创新产权化是推动社会创新的不竭动力,只有形成了产权保护才能稳定创新成果,创新产权保护也正是创新社会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权益保护意识。创新产权化能力的培养就需要依靠知识产权教育,其作用表现在:知识产权制度通过利益上的驱动,激励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教育则因其“利益驱动”的影响,首先成为激活人们创新观念的诱因;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技术创新成果,鼓励一定程度上的技术成果垄断,知识产权教育便通过“保护创新成果”的宣传进一步巩固已经激活了的创新观念;知识产权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公开性,通过信息公开,方便知识的传播、应用,知识产权教育利用公开的知识产权,启迪人们的聰明才智,推动创新观念转化为人们的创新行为。[1]为了将创新两个部分能力培养穿插进行,以达到最好效果,使创新产权化的能力亦应在大学阶段培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指出,应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等学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中。

大学设置的知识产权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基础课程,如《知识产权法概述》;第二类是涉及实体领域的课程如《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商业秘密》等等;第三类是实践性课程如《专利情报分析》、《专利商标信息检索》、《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诊所课程》、《法律文书写作》等等。[2]在所有知识产权课程中,文献检索课程作为所有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实践课程,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本文亦认同将专利文献检索课程理定位于实践类课程,该定位是符合素质教育课程要求的。

二、当前大学开设专利文献检索课程的一般模式分析

按照前文对知识产权教育课程分类,当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基本已经实现面向所有专业开设第一类型基础课程,第二类高级课程在经管法专业也已普遍开设,反而应为重点的第三类实践性课程的开设明显不够。体现在专利文献检索课程设置中,专利文献检索并未成为一门独立实践类课程,而是在文献检索课程中偶有体现,这种课程设置安排的弊端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文献检索教材涉及专利内容单一

专利文献检索教材数量较少,在亚马逊网站选择图书分类,以“文献检索”为关键词检索出现691条图书信息,而以专利文献检索为关键词检索出现68条图书信息,经过筛选,符合专利文献教材的图书信息不超过10条。虽然在2010年以后出版的部分综合类文献检索教材中已包含专利文件检索章节,但专利文献检索章节内容单一,内容以介绍专利检索系统为主。理工类专项文献检索(如化工文献检索、医学文献检索等)教材中关于专利文献检索的内容则偏重于专利技术的解读,而忽视了专利文献作为法律文件的存在价值,没有对专利文献中的法律术语,如单一性、同族专利等概念进行解读,也没有对文献撰写法律效力给出评价,如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作为解释权利要求书的法律文件,摘要及附图不是法律文件等等。专利文献检索教学内容往往顾此而失彼,使创新产权化的能力培养流于形式。

2.专利文献检索课时无法保证

高等院校文献检索课时安排一般都在30课时左右,专利文献检索内容往往只能安排1-2课时进行讲授,甚至无法安排独立课时进行讲授。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之内,能够完成检索工具使用技巧的讲授已属不易,至于对于所检索到的专利文献如何阅读、如何理解、如何使用则再无课时可予讲授。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对于学生而言,专利文献检索与其它类型文献检索学习并无二致,仅仅是更换了一个检索工具而已。如果说涉及专业内容的文献获取之后不进行内容讲授,还可以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对检索所得内容进一步理解吸收,那知识产权文献检索所获内容又能通过何种途径进行解读和理解?不可使用的检索文件对于检索手段本身则无意义。

3.专利文献检索教师队伍建设仍待加强

在当前高校课程设置情况之下,专利文献检索的讲授由文献检索课程教师完成,文献检索课程的主体师资是图书馆教师,总的来说,图书馆教师对于知识产权领域知识储备仍未足够。其典型例证是,某专利文献检索论文中将“同族”专利解释为同一发明人专利。同族专利实则是具有优先权渊源的一系列专利的总称,通过同族专利的检索可以实现对相关技术的专利布局和专利发展脉络的理解。如果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同族专利检索讲授的目的无法达成。

三、模式创新的原则

专利文献检索课程模式应立足于2个基本理念进行设置,其一是专利文献检索课程应定位为实践课程;其二是专利文献检索课程应当与专业课程和其它知识产权课程划分层次交叉进行。

首先专利文献检索课程应定位为独立实践课程。当前我国多数高校文献检索课程定位为高等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按照国家教委有关文件对文献检索课程的要求,文献检索课程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应各占一半。[3]作为文献检索课程内容的专利文献检索知识讲授亦随之定义为公共基础课程讲授,而未将专利文献检索教学独立确定为实践课程。因专利文献检索学习的目标为培养创新产权化能力,与一般意义的文献搜集目标并不相同。并且专利文献检索学习内容也并非简单的文献检索技巧,而应包括对检索所得文献的解读和运用。因此没有独立的课时和教学计划支撑无法安排学生完成从专利文献检索技巧到检索文献理解、运用的系统知识学习。

其次专利文献检索课程与相关课程分层次交叉设置。以天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为例,学院以应用法学为发展方向,提出学生培养的“三步进阶”教学模式,以“常识与原理、制度与规范、操守与技能”三个层次进行课程设置,在三步进阶的模式之中,专利文献检索课程理应位于第三步“操守与技能”部分。作为知识产权法学的技能类课程,专利文献检索课程如此设置安排是符合法学学习进阶要求的。但是如果专利文献检索课程作为各专业的公共技能课程则应考虑各专业的专业知识学习与专利检索课程的层次安排,专业课程设置与专利检索课程设置应有一定的交叉,否则将会出现相关知识一次性集中教授,从而限制了专利文献检索教学内容嵌入专业背景的可能性。[4]

参考文献:

[1]刘春霖.面向知识经济的知识产权教育初探.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04月。

[2]王珍愚,单晓光.略论中国大学知识产权教育的发展与完善.法学评论.2009年08月

[3]胡自玲.文献检索课实践教学刍议.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篇5:浅谈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工具.因此,初中数学教学就更为重要,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笔者通过对我国教育问题的浅谈,旨在说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 者:梁开国 作者单位:贵州省望谟县打易中学刊 名:新课程(教师版)英文刊名:XINKECHENG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数学教学 责任 义务 创新能力

篇6:浅谈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论文

经过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以及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课改力度大,思路清,指导思想具有先进性、创造性。最突出的是:从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以人为本,以发展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现从《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数学课程内容、数学学习方式,以及数学教学的方面来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谈谈个人的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自主探索的信心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课程目标分为发展性领域和数学知识领域。在发展性领域中提到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意志力和自信心)的发展。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交往、拨动“情、趣”这条弦,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对学生要“信得过”,“放得开”,同时受到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学中要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在融洽、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精神,为学生自主的发展提供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首先,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的学习能力,而且,只有经过一个让学生相对独立学习的过程,才能达到使学生完全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既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尽可能让他们自己获取知识,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诱发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重在启发引导、点拨与激励,促进和完成从教到学的转化,使学生学会学习。

第二,当看到学生计算或解题中的错误,教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问一问“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请其他同学帮他找一找“错在哪里?”请他自己说一说“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尽量让学生去想去说,从不同的角度,完善学生自己的知识,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思维能力。

第三,要及时反馈,评价鼓励。教学中要注意及时发现和肯定困难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行,对那些解题中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或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学生对数学的自主探究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二、发挥主体作用,培养探索的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而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的个性差异。因此,导致了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的严重弱化,失去了自主思考、学习的余地。现代数学教育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创造,强调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实质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内容,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能力的同时,学会学习的策略与发现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控制授课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过程变成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为主的学习过程。教师重在“导”字上下功夫,在连接处导、在关键处导、在疑惑处导、在求异处导、在课堂上努力做到:

1.让学生多讨论。实践证明,讨论最有利于调动学生投入探索,最有利于师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也最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的认识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独特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

人的意思。特别是小组讨论是发展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全体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完善的好形式。

2.让学生多“质疑问难”。“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显然,加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学生不仅要“学会答”,而且更要“学会问”。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对知识内容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思考。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所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在教学中留有余地,给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加活动,把学生推到思维活动的前沿,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主动权,使学生得到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机会。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时才能积极主动地通过操作充分感知和建立表象,为分析和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教师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过程,促进他们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让学生多“求异”。要求学生在“异”中求“变”、“异”中求“新”中学习知识,获得思维的发展。让学生说与别人不同的话,用与别人不同的方法,提与别人不同的问题等等,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习惯与能力。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用不同知识去剖析题目,纵横沟通,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在求异中创新,选择最佳解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三、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也作为认识的对象,理解、总结自己学习的全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解题的策略,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归纳总结,形成学习的能力,受益终身。

1.教学生学会读书。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读书和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学会学习,首先要诱发学生“读”的欲望,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如教师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话题,激发学生自学课本,探求下节课新知的强烈动机和兴趣。其次,在具体指导读书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三边”:第一、边读边记。划出重点和记录不理解的地方。第二、边读边说。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知识的形成过程或结论。第三、边说边想。知识的形成过程怎样?结论是怎样得到的?结语中的关键字眼是什么?

2.教学生学会观察。数学观察力强的人,善于发现图形的特点、数量关系的特征和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进行正确恰当的判断,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准确迅速的运算,因此数学学习必须重视数学观察力的培养。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应要求学生做到有明确的目标、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把观察与思维想像结合起来,提高观察的效果。

3.教学生学会思考。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因此,在指导学法过程中,要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主线,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边想,边看边想,边做边想。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机会,多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提供一点表达思维的机会。教学生做到三个“善于”:善于带着预习中和问题思考;善于随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的思考。

4.教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学生要真正理解以至运用一定的方法,必须学会归纳学法,然而归纳学法并非易事,须经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小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小结。通过学生小结,能及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主体性的发展。如每节课的总结阶段,“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懂得了„„”“学到了什么知识?”等这一类问题,让学生归纳总结,既巩固了新知,检查了效果,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又达到了“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提高了学生全面的数学素质。

篇7:浅谈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论文

论文关键词 信息素质教育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论文摘 要 文章从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出发,论述了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及信息素质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措施。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人们对信息的获取、选择及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应用,直接影响到知识的产生、科研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学生作为具体创新工作的承担者,其信息素质的高低,在我国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乃至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信息素质教育

大学生创新能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应体现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上。创新意识决定创新的产生,创新技能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决定创新的成功和水平,而信息素质教育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基础源泉。因此,培养大学生有目的地捕捉、选择、存储、加工、利用信息并进行创新思维的锻炼,让大学生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大学生有了信息意识,就能敏锐地确定信息需求,从繁杂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这对他们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将会大有帮助。

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一)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创新型人才指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出新设想、解决新问题的人才。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复兴,必须在“传承文明”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一是要继承和借鉴人类已有的一切先进的科技、思想理论成果,具有广博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二要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利用能力。据有关资料统计,大学毕业生所具有的知识,只有近30%是在大学阶段获得的,而70%则来自于工作实践。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素质,具有良好的信息获取、选择与吸收的能力。这样,才能主动地去获取各种信息,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信息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信息社会,注重信息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因此,必须改变传统教育中以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模式,指导大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信息素质教育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它能使大学生不断增强自己的信息意识,积极开拓进取,追求新的`目标。

(三)信息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信息素质教育培养的信息能力是进行终身自学、吸收新知识的必备条件。信息能力越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越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越高。学生通过信息素质教育,就能够具备较强的信息分析和判断力,在未来的工作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决策,使事业不断走向成功。

三、加强信息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在信息素质培养模式的创建与摸索过程中,高校还要注重几个方面的创新培养: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他们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勇于质疑,鼓励学生善于反向思考,标新立异,以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为突破口,引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加快文献检索课程改革,促进信息素质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资源、信息需求的变化,文献检索课程必须适应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予以不断地更新、充实。在教学内容方面,应改变过去重信息获取,轻信息分析和创新的做法,把教学重点转移到信息分析、信息创新层次上来。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将信息素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向的学习方式,增强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生培养成积极主动的信息获取者。在课程设置上,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除了面授和网上课程以外,还可以采取讲座、讨论、实习、咨询、科研等多种方式。在教学目的上,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研究问题和检索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和学生做研究课题或毕业设计结合起来。

(三)创新教学模式,注重研究型学习和实践教学

信息素质教育模式分为独立模式、混合模式和层次模式三大类。研究型学习注重科研课题的检索和科技查新、课题综述和分析报告的撰写等,开展研究型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兴趣,促进学术写作和参与科研的能力。要重视实践教学,尽可能精简基础理论知识内容,将重点放在检索技能的培养上,增加检索案例的分析、教学范例的演示,加强信息的甄别与分析,增加实习课时,设计好实习作业。

(四)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信息素质教师队伍

教师是推进信息素质教育之根本,现代网络环境需要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专兼结合教师。我国的信息素质教师队伍由于历史原因,在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网络道德等方面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的要求。因此,高校亟需构建一支以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为己任,通晓业务,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善于与他人协同合作的学科带头人和组织者,以及由一定数量、结构合理、有较高业务素质的教师构成的师资队伍。必须加强信息素质教师的继续教育,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在职进修,系统培训信息检索与利用的业务,以提高自身信息素质向学生传授信息检索与利用知识。

(五)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Online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简称OILI)是针对传统图书馆用户教育而言的。它是以网络为依托,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对用户进行的普及信息知识、启发信息意识、强化信息能力、规范信息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由于其教学不受时空限制,是以用户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近年来在国内高校图书馆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要注意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重视学习者的信息反馈、建立更新、长效维护机制,还应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网上支持和指导。

高等教育必须以创新教育为理念,明确我国大学教育中信息素质教育的培养标准,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实现通过教育创新培养21世纪人才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明珍.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情报,2007,(O3).

[2]刘继荣等.试论教师信息素质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北科技图苑,2003,(3).

篇8:浅谈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论文

一、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列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点。经过几年来的探索,确立了“以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面向全体、基于专业、分类教学、强化实践”的创业教育体系和“专业+行业+创业”的嵌入式创业教育模式。突出抓好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创业实践能力提升、个性化指导、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相融合等几项重点工作,涌现出全国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院校——黑龙江大学等创业教育典型高校。嵌入式创业教育模式在全省高校得到普遍应用,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建设正在深入开展。

二、普及创新创业理念,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一是以队伍建设为基础,提升创业指导水平。开展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列入高校专业技术职称评聘范围,为优化和稳定队伍提供政策保障。成立了由政府、企业、高校等部门专家组成的黑龙江省创业教育学会,推动我省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工作。累计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系列教材、创业教育课题研究、论文等科研成果300余项,其中1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通过创业师资专项培训,辅之学习交流、教学大赛等多种形式,培养NEFT、SIYB、KAB创业培训师、教育部就业指导师等2000余人次,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涌现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创业教育工作专家。

二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普及创新创业理念。2003年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全省高校教学计划,作为必修必选课,实行学分制管理。积极引入NEFT、SIYB、KAB等国内外优质创业课程资源,仅2011年,我省就有80余所高校10余万人次接受专项创业课程培训。通过创业论坛、创业大赛、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不断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传播普及创业理念。2011年举办的我省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开展40余场创业培训、创业模拟、创业巡讲报告等活动,惠及师生达5万余人,带动46所高校908支团队的5000余名学生参赛。

三是以基地建设为依托,提高创业实践能力。通过确定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鸡西大学等7个省级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积极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工作开展。积极为毕业生开展政策咨询、风险评估、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创业活动中来。黑龙江大学先后建立200余个校内外创业基地,用于大学生创新和创业实践。哈尔滨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等39所高校通过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园区、设立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委员会等方式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服务。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东方学院等43所高校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对已经注册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2000-10000元不等的资金扶持。

三,整合多方资源,努力形成促进创业工作合力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提供政策保障。2002年成立了由省政府常务副省长任组长,14个厅局组成的全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省政府出台了21项创业扶持政策,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内容。哈尔滨、大庆等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积极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与哈尔滨商业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实现政校企对接。绥芬河市出资1000万元设立大学生创业资金,实现大学生零成本创业。

二是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创业环境。积极调动政府、高校、金融、企业、媒体等多方资源,全力推动大学生创业工作,实现了大学生创业工作“场地、人员、设施、经费、职责、制度”六到位。通过建立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等途径,积极打造“苗圃抚育、中心孵化、社会助推”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模式。成立大学生创业金融服务中心,发挥“黑龙江创业网”的平台功能,完善“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联动工作机制,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多元、高效融资服务,帮助无资金、无资源、无经验的“三无”大学生创业。目前,已经在8所试点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种子”资金,单个创业项目最高扶持金额为15万元,累计有300余支大学生创业团队获得创业资金扶持。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移动通信公司等多家企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专项扶持资金。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提高了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三是突出典型引领,营造良好氛围。我们积极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东北网、中国青年报等省内外媒体合作,广泛开展以“创业之星”评选、“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宣讲”、“全省大学生创业成果展”等创业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舆论氛围,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先后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创业标兵”胡志国,“中国青年创业新领军者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于浩翔,带领村民致富的全国大学生创业典型夏海亮等自主创业先进个人;哈尔滨工业大学33名大学生组成的机器人创新团队成功地在2012年央视春晚节目《机器人总动员》中进行了成果展示。大学生创业先进个人和团队不胜枚举,创业典型的宣传犹如星星之火,在大学生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凸显,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篇9:浅谈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论文

【关键词】中职学生 色彩 方法

一、中职主题性课题设计多元化和创造力的培养

(一)从色度系统的认识到色彩规律的掌握

色彩设计首先是一门科学,同时又是一门实用艺术。既然是科学,就有其规律可循;既然是实用艺术,就应符合审美性和功能性要求。而我国艺术类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通常不屑一顾,如何引起他们的兴趣,让学生们认识到这一阶段学习的重要性,十分关键。中职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虽然已经具有初步的绘画基础和色彩常识,但对色彩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和全面。针对这种情况,对中职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色彩设计教育,可以首先进行色彩常识、色彩理论学说、世界各国对色彩研究状况、色彩研究成果等方面的探讨与介绍,让学生们对色彩有一个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为设计教育打好色彩理论研究基础。在教学中,除了介绍色彩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理论,还应介绍科学家和色彩学家的研究方法与科学精神,启发同学们对色彩研究的兴趣与思考,主动寻找色彩变化的规律,达到对色彩客观认识的教学效果。

(二)“色彩启示”的观察思维课题

1.色彩的音乐性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可以不分种族和地域的,一种是色彩另一种是音乐。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第六交响乐第二乐章时,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明朗的长笛声部吹出了蓝色的天空,而单簧管的独奏乐句,从它那纯净而优美的音色中,似乎呈现出了玫瑰花一般的美丽色彩……这种音色与颜色的联想是人们在艺术欣赏中逐渐获得的。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绝对的。因此过去研究过色彩与音乐的人也指出这种联想往往是随意的。音色与颜色之间的联想,产生于生活实际和艺术实际。且这些联想我们可以在音乐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得到更加形象的多彩的艺术感染力。

2.色彩与形体的认识

让学生按照规定制作三个尺寸的基本形体,如圆柱体、方柱体、三角柱体,用模型纸板制作出这一组模型。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要求学生体会被制作的立体形态成型的基本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具体的造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这个立体的形态,可能是一件工业产品、一座雕塑品,也可能是一部汽车、一栋建筑物的基本形体,而这个形体也就是色彩主设计实施的物质载体,熟悉形体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形态的观察法是为色彩学的工作准备的,色彩课首先意味着提醒学生未来将要从事的色彩研究不仅是平面的、小尺寸的,而且是立体的大空间化的。这组训练目的是敲开形态和色彩的大门。对于西方造型艺术教育来说,所谓观察,不仅是用眼睛看,重要的还是提倡用速写或是色彩的行为来深化这种观察,从而形成眼手一致的工作能力,在实践中认识色彩现象。

二、重视中国传统色彩的解构与时尚流行色融合

多元化的视觉形态确实渗透到各行各业,甚至我们的日常生活。大力加强中西传统文化的学习,加强学生对当代文化意识的培养。如何建立符合于这一时代风貌的艺术价值观,通过自己的作品创作出现实背景下的典型特征,让色彩语言与当代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创造出恰当的表现形式,使色彩设计成为人们追求更高理想目标的现实动力,从中获得视觉审美的精神愉悦。健全现代人格素质,进而激发人类向更高的思想境界迈进,为未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基础,这正是当今色彩设计教育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色彩设计发展本身表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特点的色彩艺术,立足中国文化传统,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类、爱家园的人文意识。

中职学院通过多元的教学手段,学生重视对完成习作的方法与过程的体验,逐渐学会注重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及获得对作业效果有自我评价能力。通过教学,扩大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对新的设计基础观产生了正确的认识,逐渐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战略方针。通过课程的整合与优化,使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又获得了对专业设计的了解与认识,消解了两者长期以来形成的隔阂与分化状态。

三、信息时代采用全新的色彩工作方式

将理论讲授、信息收集、专业调研、草图构思、讨论讲评、材料选择、作业制作、课程总结等方面构成综合与多样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体验,强调绘制大量的草图,多次快速方案练习,展开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讨论、综合性的文本制作等,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构思通过图形效果来表现,而以电脑制作为辅助手段。在色彩设计课程的练习中要表现的只是创意而不是效果,所以也并不要求学生要画得多逼真,而电脑制作也是在他们养成画草图习惯,对画面的表现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后,最后才运用电脑完成完整的作品。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利用电脑资源抄袭的惰性行为,强调了原创的重要性。这也正是符合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这还强调的是,在基础色彩这块,要加大练习的量,以量求质,以强化思考能力、表现速度、应变能力的培养。数量的积累也是经验的积累。这样,培养的学生才会是眼高手也高。

【参考文献】

[1]朱介英. 色彩设计与配色.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篇10: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兴趣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是成功的先导。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在勤于积累资料素材的基础上,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的漫画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上每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二、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创新

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这样会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而且以最佳的状态流露出来。教师要做到尊重、关心、支持、赏识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努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就应该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权威,敢于“质疑”,要充分肯定学生“标新立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热情,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引导。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的“标新立异”虽然会得到老师的赞赏和肯定,但他们也担心被同学看成是出风头,怕出错被同学讥笑而压制自己的表现欲望。

三、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于创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一是要善于旁征博引,用引人入胜的实例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二是要善于设疑,激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一筒子倒净”的习惯做法,要善于针对所学知识设疑,制造学习障碍,从而拨动学生的求知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过程;三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只要教师精心策划,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就能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闪现出创新的火花。

四、教师的创新素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多样化和创新核心地位的确立,决定了教育发展及其质量的因素将越来越决定于教师素质这一决定因素。

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全方位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师观提出了挑战。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能够创造一个充满探索气息的学习环境,既要考虑整体的特点和团体目标,又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目标;要为学生提供大量有用的材料以帮助和引导学生去区分真理和谬误;要能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在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也将增进对某个领域知识的收获。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及规律,掌握好让学生自己思维与教师启发之间的度,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创新活动的快乐。

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证明,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其所受教育的关系极大,教育者施以什么样的教育往往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无数的实验证明,只有具备创新教育的教师,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学生身上创新的闪光点,在教育过程中,给学生以新思想、新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愿望、创新意识、创新热情、创新信心,教给学生创新的知识,创新的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只有具备创新素质的教师,才能造就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上一篇:一年级口算汇总1000道下一篇:给我自由初中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