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德育课程渗透

2024-05-03

高中历史德育课程渗透(精选6篇)

篇1:高中历史德育课程渗透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在学会做人方面接受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中历史教学可以发挥“渗透”功能,对学生进行德育。

一、思想道德教育内涵

道德,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

德育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是有区别的。思想与道德两者虽有相通之处,都属于意识形态,但不能互相替代。德育较为全面地、准确地说应是“思想道德教育”。长期以来,德才相对,谓之德才兼备,说明“德”包括了思想与道德;现代教育方针,谓之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样说明“德”包括了思想与道德。“德”,内涵最简单,外延最宽阔,渗透“德育”之说在中学教育中最为恰当。

强调渗透德育,不是有意淡化政治思想教育、削弱政治思想教育功能。恰恰相反,是为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夯实基础,是从大处、远处着眼,而从小处、近处、实处入手。进行德育,不仅仅要进行政治信仰教育,更多的则是爱自己、爱父母、爱兄弟姐妹、爱同学老师、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教育;是温良恭俭、文明礼貌的教育;是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教育;是科学态度、敬业精神的教育;是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等等。用培养先进分子的要求来要求全体中学生,这只是拔苗助长,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相反,谦虚好学、勤奋上进、诚实正派、遵纪守法、爱家乡爱祖国、有理想有道德却是绝大多数高中学生能够做到的。

二、高中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特点

对高中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进行研究,首先要了解其特点。其特点主要有: 1.依附性

正如液体从物质微孔中透过一样,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总是离不开事实,总是依附于、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政治”凭其科学理论说服人,文学依藉人物、情节的描写感染人,历史则以事实为基础上的评价启迪人。由于历史事实是不依赖任何人的意识而存在,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凭证,因而,离开了它,历史教学不仅失去其科学性,也失去其教育性。历史信奉的是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历史科学博大精深,而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是一种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正因为如此,它才烛古照今、叙史载道,若脱离史实,“渗透”就成为空话。2.暗示性

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中,不可否认,它也可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正面宣传灌输教育,但是,这毕竟不是主要形式。主要的是在历史教学准确完成明确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写照。那种“同学们要这样”、“同学们要那样”硬贴“标签”和口号式的教育或许气势磅礴,但难以收到渗透德育的功效。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渗透”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它刻意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中受启发、得教育,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这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来得迅猛强烈,但是,一旦领悟,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将受益终生。3.渐进性

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教学、某一历史内容教学的事。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含有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这种一点一滴点点滴滴不间断的积累过程,就构成德育渗透的渐进性。每一堂历史课教学,从渗透德育角度看,不能没有,也不能过多。纯粹讲述历史,就事论事,不承认或不屑于德育渗透,是不行的;但是,“讲二话”、借题发挥、喧宾夺主乃至空洞说教也是不可取的。渐进性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忌讳的是一曝十寒,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锲而不舍像滴水穿石。4.多样性

即受教育者在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活动中得到的启示与觉悟难以完全平衡一致。历史是过去了的社会,社会是进行中的历史,两者都是个复杂多层次的有机整体,而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知识水平、心理特征的差异,这在暗示性、渐进性的教育过程中,使得即使是同一历史内容的叙述评价在不同学生的心里也会产生不完全相同的影响,包括感知、想象、情感、意志等。不要以为某一历史内容的教学在渗透德育问题上只会有一个集中的、唯一的目标效果。只要是健康、向上、进步的,使学生受益即可。教师无视这种复杂的情况而刻意追求某一点的教育,显然是不利于德育渗透的。5.评判性

从形式上看,无论是教师主导的教,还是学生主体的学,从内容上看,无论是谈古论今,还是据往知来,归根结底都是以本阶级、本时代的眼光来鉴别、评说千百年来中国、世界发生过的人事现象。或歌颂或斥骂,无一例外。这就告诉我们,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时代性的。超阶级、超时代的立场观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我们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都不会因此而会有什么改变。既然如此,站在什么阶级立场,以什么观点标准评述历史,就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而是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在渗透德育问题上,立场观点决定感情态度,因而在评判性的历史教学中是不能不讲立场观点的。

三、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渗透德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条件诸多,而关键则在于是否具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这是因为,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养者。因此,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

首先,历史老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它包括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有心。就是说,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只有处心积虑,才会见缝插针。没有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就不会有教师真正的感情投入,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德育渗透。要做到有心,在当前情况下,特别要正确理解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摆正高考分数与育人的关系。人们往往把应试与素质、分数与育人对立起来,似乎水火不容。这种认识实际是片面的。它们之间完全应该,也完全可能结合起来。我以为“应试”是“素质”的一部分,“素质”包含了“应试”;同样“分数”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育人的效果。历史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训练历史思维能力,渗透着办事做人的道理,这三者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实在是个难于截然分割的有机整体。人为地轻视渗透德育,只能是两败俱伤,既损害了育人的作用,也影响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二是有德。历史老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胸怀天下、心系祖国的人,律己严格、治学严谨的人,感情充沛、好合作共处的人,襟怀坦白、诚实正直的人,诲人不倦、爱生并希望学生胜过自己的人。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不论老师自己是否意识到,其言行处世态度都会被学生或多或少地视为自己的榜样,这种向师性是一种非人为的自然属性。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

其次,是合格的“经师”。这也包含两方面的要求: 一是有识,即有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和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历史上下数千年,纵横数万里,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外交、科学、艺术、宗教、民情、风俗等各个方面。而每一历史人物、每一历史事件、每一历史现象的评述,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前后左右相关知识,以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内容为背景。高中历史固然是古今中外历史中最基本的知识,但是,即使如此,其涉及的知识也是极其广泛的。一些历史老师或者未受过正规、严格的历史专业训练,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或者虽然受过专业训练,但长期以来拘泥于中学历史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涉及的内容,不是随时注意吸收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的新成果,不是注意中国史、世界史的前沿研究动态,继续不断拓宽自己的历史知识面,吐故纳新,掌握更多更丰富的历史材料,而是吃老本,因而在历史材料的掌握上不是与时俱进而是停滞不前甚至日渐贫乏。这样的老师虽然随着舌耕岁月的推移而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虽然上课时教材内容面面俱到点点落实,也条理清楚,但缺乏信息量和剖析事理的深度,讲不清历史的来龙去脉原因影响,揭示不出历史现象掩盖的历史发展规律,因而难免实际上的照本宣科,缺乏德育渗透的力度,少有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这样的老师充其量是个“教书匠”,而不是“教育家”。二是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掌握了渊博的专业知识,这仅仅为教好历史、渗透德育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这还不够,还要嘴能说,手能写,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因材施教具有较强的课堂应变能力。有些老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拙于言辞,苦于表述,缺乏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壶里有饺倒不出,使课堂了无生气,枯燥无味,这也可能成为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到这一步,连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更不用说渗透德育了。

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构成历史老师整体素质,这是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不过在这四“有”之中,相对而言,有心、有识应是目前提高历史教师素质的主要任务。因为,现今的历史教师队伍中,具有良好或较好师德的老师总是占绝大多数;掌握基本教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的老师也是占绝大多数。而对高考大棒重压下的历史教学,将渗透德育放到首要位置,却并未形成真正的共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倒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对加强内功的修炼,不断拓宽历史知识面的认识也在相当部分老师中缺乏相应的重视。不少人错误地认为中学历史内容简单,不要说历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就是一般大学生甚至中专生也足以对付。正因为如此,提高渗透德育的思想认识,加宽加厚历史专业基础是当务之急。

四、高中历史教学渗透德育遵循的原则

高中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必须遵循的原则很多,如批判继承原则、厚今薄古原则、古为今用原则、正面教育原则、激励原则、言行一致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身教重于言教原则,等等。但最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原则,抓住了这一原则,就抓住了根本。

首先,史实要真。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客观存在,是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历史视塑造、想象为大忌,必须完完全全尊重史实,力求说真话,讲真史,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在史实之外发明创造不存在的“史实”,随心所欲想当然,用虚假不实、模糊不清的东西教学生,以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这无异于欺骗,而欺骗教育所取得的效果是难以持久的,甚至会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相反。

其次,感情要真。教师讲述真实的历史的同时,投入的感情也必须是真的。喜怒哀乐爱憎完全是随着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述而真实地流露。情感丰富真挚而不娇柔做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而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历史教学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或缺的。因为任何教育,教师在绘声绘色评述历史中,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真挚的感情流露陶冶学生情操,以表里如一的思想作风影响学生言行,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中一条由感情接受到思想认同的必由之路。只要老师想方设法占有丰富详细的历史材料,全情投入,从历史材料而不是从主观臆想出发,经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的分析后得出结论,将历史结论建立在历史事实之上就可以做到讲真史,诉真情。

要将渗透德育落到实处,有两个前提必须考虑:

一是目标要定得准,不可盲目拔高。假不好,大而空也不好,不顾客观史实寓含的教育内容,千篇一律地空泛号召,难以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什么印记。渗透德育,与其模模糊糊大而空好看,不如清清楚楚小而实中用。重视政治信仰是必须的,多一些形式也可以理解,但是片面强调意识形态的政治属性,重表面文章而不把如何做人的品质、信念从小处、实处入手,很容易使德育挂在嘴上,悬在空中。从德育角度而言,千千万万的“小德”正是构成整个德育大厦的主要部件和基础,莫以“德”小而不为。

二是实际要联系得准。历史联系现实,是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关键是怎样联系,把历史与现实牵强附会地拉在一起,这不叫“联系”,而叫硬拉。比如一讲到革命先烈为革命献身,就号召学生大公无私,不讲个人的要求。大公无私,固然是美德,但是,少数人通过理性的思考达到这种无我的崇高境界是可能的,而对大多数人来说则做不到。因此将先烈献身与现实生活的大公无私拉在一起并号召学生大公无私,除掉课堂上可能会出现气壮如牛的场面外,实际上只能是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求实而不虚空,要紧的是依纲托本掌握历史信息,极力克服教育的模糊性和不可企及性,做到实实在在。从史实出发,联系有密切关系的现实,联系学生中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再次,要全面地看问题,公正地评述历史。对历史的评价决不能“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这不仅本身就是德育的一种最佳途径,同时也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把历史人物、事件简单地归结为好人好事或坏人坏事,这对托儿所、幼儿园的小朋友可能适用、有效,甚至对小学生也管用,但是面对高中生,恐怕就不适用、效果不大。老师主观上想进行德育渗透,由于不够全面不够公正,学生不服,筑起一道心理防线,因而客观上无法达到渗透效果。

五、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

现行历史教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几代人劳动的成果,对历史的评述一般而言是比较公正、比较客观、比较全面的。但是,它毕竟是人编的,由于篇幅的限制或是其他原因考虑,在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的选择上总是有所侧重有所取舍的,因而与客观史实的丰富性、全面性相比多多少少总是有些差别。一般地说,史实是真的,评述也是对的,但可以肯定地说不一定都是全面的,而这不全面,如不给予适当的补充,在教学中带来的负面影响亦不可低估。

从大的方面来说,比如中国古代史教材,介绍古代中国先进方面的多,强调对世界人类贡献的多,而客观反映中国落后方面的少,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贡献少。因而不少学生往往沾沾自喜于中国的古代文明,而对明清以来中国日渐落后于西方的历史原因、教训则认识不深刻。中国近代史教材,强调列强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是对的,必须的,但是客观地反映这种侵略也带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生产方式的则不多。因而,一些学生对东南沿海列强势力较强的地方一般都较发达的现象不解,错误地认为在中国,哪里是“殖民地”那里就发达,列强侵华不是有罪而是有功。中国现代史教材,介绍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成就较多,而真正冷静、客观、全面分析曲折、挫折较少;纵向比较,将今日中国与往日中国比较较多,而横向比较,将今日中国与今日世界先进国家比较较少,当国门一开,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凸现时,有的学生则怀疑四项基本原则、崇洋媚外。其间固然因素很多,但也不能否认这是历史教学的一大遗憾。

从小的方面来说,对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绍、评述也带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甚至谬误。如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教材依然沿用陈旧观点,大肆吹嘘其“革命性”,人为粉饰,将纯粹的邪教运动宣传为反侵略反封建的“伟大的农民革命”,将邪教魔头洪秀全宣传为革命家。又比如对慈禧太后、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等人的评价,明显地抑其善而扬其恶,显然有失公允。

对高中生进行德育不是思想政治学科一家的事情,各个学科课程都要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学科特点,也是时代要求,作为历史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及教学实践,从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角度入手进行德育渗透。

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之我见

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在学会做人方面接受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学科特点,也是时代要求,作为历史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及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师的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作为新课改后的历史教师,所应具备的才、学、识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有更新的内容和科学标准。古人云:“身教胜于言教”。作为历史教师,难免要对学生进行说教,试想,一个品行不端、品质恶劣的教师,要学生相信他的教育,这是不可思议的,因此,作为教师,应注意学习历史名人、民族先贤的事迹,从中汲取营养来充实自己,总之,教师对自己言必行,行必果,学生才学有所依,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必能收到思想教育的特殊效果。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教师的言传身教就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

二、历史教育的核心

历史教育的核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优良的道德品质教育,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现在的学生弱项较多,如缺乏抗挫折的能力,意志薄弱,缺乏自我批评精神,不善于同我合作,缺乏竞争意识、危机意识等等。所以,在历史教育中,必须把培养学生做人的品质、信念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使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必须做到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为社会做出奉献。历史教材中有着丰富的道德品质教育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杰出历史人物的名言、警句,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不仅概括了他们的道德观念,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青白在人间”;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但丁的“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等等,既是进行道德知识教育的生动材料,也是培养道德情感的良好素材。

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历史课应重视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树立共产党主义的远大理想。作为历史教师,要经常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的本质,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对立性与统一性观点等等,从而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联系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它符合我国国情,因此尽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常遇到些困难,但由于党的领导,我们深信暂时的问题一定能克服,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能实现。

四、联系实际,历史课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对那些“真善美”进行大力的歌颂与赞扬,旗帜鲜明地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发挥教材中反面人物的教育作用,如暴君隋炀帝杨广;屈膝卖国的那拉氏、袁世凯等,在教学中应极力刻画他们的丑恶嘴脸,指出他们是国家、民族的反面人物,为人民所不齿,激发学生对这些反面人物的仇恨,使学生认识到危害祖国,背离人民,见利忘义是可耻的,培养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但是只靠在课堂上和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充分体现了其中的内涵。

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大力开展历史课的课外活动实践。历史课外活动形式可谓多种多样,如:组织学生举办“革命烈士诗歌朗诵比赛”,或到剧院观看优秀历史影视片,还可以指导学生到社会或军营中搞调查、考察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学生领略到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操,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从而更加爱国、爱人民。值得注意的是,联系实际,必须注意教育性,不可把课堂当作教师发泄对现实不满的场所。在联系现实时必须做到,不利于安定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改革开放的言论不谈。例如,有的教师在讲到中国古代东汉初年严惩贪官酷吏时,过分夸大古代惩治腐败的作用和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些腐败现象,给学生稚嫩的心灵留下很不好的印象。即使在东汉初年,腐败现象仍不乏其例。当然,对于当今的一些腐败现象避而不谈是不客观的,作为教者则应该联系党和国家近几年来所颁布的惩治腐败的法规以及惩治腐败的典型事例,说明我党对腐败现象进行严惩的决心和力度,使学生对我党取得反腐败的胜利充满信心,从而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五、注重把德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加快素质教育改革步伐

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他们要通过自身的实践,去解决从知道到能办到的转化。可是一直以来,我们教师都是扮演着“保姆”的角色,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参与活动的计划与组织,对活动积极分子的培养也是不够的。这让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实践和发展。我们应该依靠团委、学生会、级委会或其他一些学生自主性团体去积极地、主动地承担、分享活动的失败或成功,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接受情感体验,让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熏陶,从而实现优化德育渗透目标。

总之,在我们历史教学中不能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而应围绕着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个中心,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加强在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使学生既学到了历史知识,也潜移默化的接受了德育教育,为其将来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中历史教学与德育渗透

=

我们知道,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的还有德育、理念的传承,这些都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予以渗透,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是需要我们积极思考的问题。而在进行德育培养方面,主要的就包括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即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人文关怀。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德育教育意义重大,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其中主要的针对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展开分析和论述。

一、言传身教,在潜默移化中影响学生

教师是教学的重要主体之一,在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老师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那么首先的一点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做好自己的工作,注重自身的言行,同时也需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影响学生。例如,一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兢兢业业、关爱学生、对学生有耐性和信心,这些都是一种精神的榜样,以一种精神上的力量来鼓舞学生,影响他们。而且这也是德育渗透最为重要的一环。这样一来,也是给学生最为直接、最为真切的影响。其次,要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德育精神,还需要历史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和文化修养,这些需要以具体的文化知识为导向,进而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对于德育的教学来说,言传身教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对于教师来说,在进行课堂的教学和管理中,也是展现其风采和人格魅力的时候。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牢牢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从自己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教育,并且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

二、以事件为诱导,有效的通过情感教育来影响学生

对于高中的历史教学来说,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的运用所教授的文化知识,在文化知识中渗透德育的教学元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以所教学的理论知识为诱导,对此我们可以以具体的历史材料为出发点,来配合或者是佐证德育的教育。例如,在进行隋文帝建国以及治理国家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介绍隋文帝提倡借鉴、并勤勤恳恳进行政务工作的事迹,进而对现在学生进行消费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等,从而启发学生去思考,并有效的调节自身不规范的言行。除此之外,进行德育的渗透和教学,有效的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通过形象性的、充满情感的语言来影响学生,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真正的引起共鸣。在这个过程中,例如我们较为熟悉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戚继光荡平倭寇、林则徐虎门销烟、鲁迅弃医从文、张自忠尽忠报国等,这些都是我国历史上较为杰出的人物,在他们生活的历史背景下演绎了可歌可泣的历史事迹,对此我们可以把他们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确立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当然,我们开展情感教育还是来源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情感的表达才会更加真诚,才会真正的影响到学生。

三、开展讨论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德育教学

进行德育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实现良好的教学管理,就要在活动教学中予以体现。活动教学可以体现出团队之间的协作和帮助,考察学生的团队交流与合作精神,这是进行德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因此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关于相关历史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我们可以设定一些探究问题让他们去探索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就可以轻松愉快的进行交流与合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些历史事件或者是历史事件中的历史人物体现什么精神,体现出了怎样的情怀。”,在交流分析中实现优势互补,帮助程度相对差的学生分析,这样一来也就有利于在团队合作中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同时也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

四、以历史知识为依托开展德育教学

对于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来说,历史知识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载体。我们知道,历史知识是历史的回顾与总结,同时更是对优秀文化和传统文明的传承,在这些历史知识中,体现着宝贵的精神文化,其中有爱国主义、也有英雄主义,以及亲情和师生情谊的,这些都使我们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现德育教学的渗透,那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我们以高中历史知识为依托,进而进行相关的拓展和延伸,不仅是简简单单的对历史知识的梳理和讲解,更要深入某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事件当中,去分析当时背景下的历史人物,发掘他们身上的伟大精神以及宝贵的品质。例如,林则徐的“虎门硝烟”,针对这一历史事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讲解具体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的同时,充分挖掘林则徐身上所体现的精神素养和文化品质,进而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教育。

com

篇2:高中历史德育课程渗透

【摘要】学校以德智体美劳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的教育。长时间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讲究品德教育,但是和学生群体脱离,并不符合实际,教导的思想跟不上社会时代需要的教育内容。面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大部分学生都有种懒散、挑剔的反叛心理存在。鉴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属于不成熟阶段,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历史教师应从专业角度上出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

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在学会做人方面接受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学科特点,也是时代要求,作为历史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及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什么是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和法律的教育,与德智体美劳有着重要的联动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和心理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发展学生德育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也培养自身的责任感、道德感,做到明礼诚信、敬业乐群、积极进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遵循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行一致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教育与自我相结合的原则。

二、品德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诸项任务,如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观点和规律、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最终应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处世做人。品德教育在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中具有鲜明的实践和评价意义。

2.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以中国历史而言,我国是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在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中学生处在青少年发育时期,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外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青少年品德特点的研究成果表明,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正在外部和内部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发展起来。其中少年期(初中)处在内部矛盾的状态,虽已初步具备伦理道德的特征,但又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程度的动荡性。青年初期(高中),品德趋向成熟,进入以自律为形式、奠定道德准则、运用信念调节行为的品德成熟期[1]。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加强品德教育至关重要,中学历史教学应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

三、德育渗透策略

1.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有名的文明古国,与古埃及、巴比伦和印度共同成为四大文明古国,能够及早地进入人类文明的领先地位。我们的伟大祖国有许多震惊世人的方面:万里长城的修建,大运河的南北凿通,青铜器的铸造成功,李杜诗篇的光辉闪烁,丝绸之路的外界交流沟通,四大发明的创造……所有这些伟大成就无疑都展现着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气势,这些就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所以,我们可以向学生进行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此引发他们强烈的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等。培养孩子们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自强、自立精神。让学生们举起爱国的伟大旗帜,树立爱国意识,对他们进行八荣八耻的教育。要通过大胆的创造和扎实的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再结合我国已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它将为经济的繁荣,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从而使学生坚信祖国一定能够强盛发达,并立志为实现祖国的腾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2.构建新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来提高德育实效。在历史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性,以创新能力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为宗旨,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努力向高中历史学科规律靠拢,大胆探索运用开放型动态教学模式来实现德育实效性,初步形成了活动体验型、情境创设型、专题研究型、辩论型、历史现象与社会现实类比反思型、小品表演型、历史题材影视品评型等历史学科创新教学的新路子,实现了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3.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历史课应重视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树立共产党主义的远大理想。作为历史教师,要经常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的本质,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对立性与统一性观点等等,从而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联系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它符合我国国情,因此尽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常遇到些困难,但由于党的领导,我们深信暂时的问题一定能克服,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能实现。

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历程,要教育学生在社会发展中透过历史这个表面看到深层的本质,结合历史的各方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道德修养:的进取性、法律上的自觉性、政治上的客观性、心理上的成熟性,以21世纪复合型人才为标杆,促进学生小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瑞瑞.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德育与班主任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1.

[2]卢闯.论德育教育的泛主体及其特征 [J].山西教育,2010(ii):40―41.

篇3:高中历史德育课程渗透

一、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 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资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是提升德育渗透力, 增强德育有效性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本身与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

历史与社会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 作为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好这些德育因素。例如在八年级下册中《悲壮的抗争》, 可以结合图6-38关天培的画像和图6-39激战中的致远舰及文字说明, 让学生理解在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中, 民族危亡的时刻, 中国爱国官兵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 从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从而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

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 是有效利用教材资源的表现, 也是挖掘教材德育因素, 提升德育渗透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 把课本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德育的渗透力就更强。比如我在教学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一国两制》的知识条目时, 利用多媒体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录像, 重温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的历史画面, 让学生感受那令所有炎黄子孙自豪的一刻, 随着国歌的奏响和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 学生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从而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和采用“一国两制”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现实意义。

由此可见, 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资源, 挖掘课堂教学资源中的德育因素, 提升德育渗透力。如:可以通过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成败, 做到以史为镜, 以人为镜;通过讲述国耻, 分析国情, 颂扬国威, 明白落后挨打的道理, 从而树立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崇高理想;通过剖析因政治腐败而人亡政息的历史现象, 理解民主是避免“人亡政息”, 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 等等。教师在创造性地利用这些课程资源过程中, 有效地运用了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让这些德育因素慢慢地渗入学生心田, 以帮助学生提高德育水平。

二、有效利用校本课程资源, 增强德育渗透力

狭义的校本课程可理解为:以学校为基地, 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内容的, 以教育目的为导向的课程。为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德育渗透力, 增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德育功能, 应当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充分利用校园环境资源,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积极创立校本课程。

校园环境资源是校本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可以重点利用的课程资源。例如在学习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知识条目内容时, 可以利用校园环境资源, 开展以环保为主题, 通过植树、种草, 动物模型的合理放置等活动, 形成一种校园环保氛围, 让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从而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开展以“节约”为主题, 通过“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宣传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出一份力。构建校园人文环境, 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一种隐形课程, 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通过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拓展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 将审美育德的理念渗透进校园人文建设和环境布置之中, 处处体现出环境育人的匠心, 努力让每一条走道都成为一本教科书, 每一面墙壁都会和人交流, 每一棵小草都会说话:“小草正在睡觉, 请不要吵醒它!”利用校园广播站, 让电波声传递师生间真挚的情谊……整座学校就是一座审美育人的乐园, 使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中得到教育与熏陶。

校本课程本身就是一种教材资源, 积极编制和创立校本课程, 有效利用校本资源, 为德育“渗透”服务, 是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德育渗透力的另一种渠道。我校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校本课程已经步入了学生课堂。我认为历史与社会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和补充这一教材。例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来自家乡的报告》这一知识条目, 要求学生能了解家乡, 介绍家乡。为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家乡, 教师可以把校本课程作为补充教材, 让学生阅读课本中关于《我的家乡——绍兴》的描述。通过阅读, 使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增加对家乡的了解, 从而树立长大后要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的理想。

三、有效利用社区资源, 扩展德育渗透力

社区资源是历史与社会学科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与社会学科中设置的“综合探究课”为我们开发与利用社区资源铺路架桥, 并向学生提出了走出课堂, 走进社区, 走向社会的要求, 有利于增强学生最终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社区资源是天然而广阔的课程资源, 有效利用社区课程资源, 对于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德育功能有着其他课程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利用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通过祭奠烈士、参观纪念馆等活动,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名士之乡的影响, 请地方名士畅谈人生、漫话家乡变化、搞科学讲座等, 培养学生了解、熟悉、热爱家乡的情感意识, 感悟人生哲理,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反对迷信, 崇尚科学;利用社区特色资源, 主动赢得社区的支持, 在当地工厂、企业、动物园和植物园等单位, 建立学生实践活动基地,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

由此可见, 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中, 我们应该注重利用社区资源, 挖掘社区资源中德育因素, 充分利用这些德育因素, 提升德育渗透力, 使学生在主题探究及社会实践活动中, 增强社会责任感, 提高融入和服务于社会的积极性,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更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

四、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开创新的德育空间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开展网络德育, 开创了新的德育空间。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过程中, 也可以尝试着有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挖掘网络德育素材, 扩展德育渗透力。互联网上丰富多彩的知识是历史与社会学科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和不可缺失的课程资源。在快捷、灵敏搜索知识与信息及其全面性上, 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是无可比拟的。记得有一次我女儿要写一篇关于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政治小论文, 问我要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资料, 我告诉她:网上可以查找的。她马上打开电脑, 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关键词, 轻轻一按, 网上出现了很多这方面的信息资料。她收集并仔细阅读这些信息资料后, 写了一篇小论文, 获得了一等奖。我问她成功的秘诀何在, 用她的话来说, 成功的秘诀是:在网上阅读了抗日战争中的很多故事后, 她把对日本鬼子的痛恨和对抗战小英雄的敬佩化作了犀利的文笔。由此可见, 我们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识, 并可以利用这些资源,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渗透”。

历史与社会学科在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时, 学科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 布置查阅任务, 提供查阅方法,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主动上网浏览、查找和教材内容有关的信息,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扩展有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信息资料, 了解历史, 认清国情, 从而教育学生要牢记历史、立足国情、展望未来, 帮助学生进行自主道德建构, 促进道德建设。

以上主要论述了教师如何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从中挖掘德育因素, 进行德育“渗透”, 从而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德育渗透力, 增强德育有效性。但要做到能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为德育“渗透”服务, 关键所在是要增强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德育意识。如果教师缺乏课程资源意识, 那么最好的资源也会被“埋没”;如果教师缺乏德育意识, 那么最好的课程资源也只能成为“摆设”。

为此教师应遵循以下“四字经”:

“敏”即敏锐性。生活中不是缺乏教育资源, 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眼睛。所以发现并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教师应具备敏锐的意志品质。对课程资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要了如指掌, 对教学内容所要求的德育目标了要如指掌, 更要明确课程资源在德育渗透中的使用价值。

“勤”即勤快。要“手勤”, 要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 或剪报、或扫描、或上网下载、或录像, 甚至先看节目首播, 重播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录像;要“脑勤”, 能积极组织和策划相关活动, 创造性地发现并利用能渗透德育的课程资源;要“脚勤”, 能深入社区, 发现社区存在的问题, 并运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的知识解决问题, 还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 争取在开展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得到社区的大力支持。

“恒”即要持之以恒。提升德育的渗透力,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作为教师不能凭着一股新鲜劲, 半途而废, 要有恒心, 坚持到底, 对学生“细水长流”地实施德育“渗透”。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科渗透德育主题在“丝丝细雨, 润物无声”中, 促进学生道德素质健康成长。

“导”即引导, 没有引导就没有教育。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 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知识建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主题, 教师要以主导价值取向引导学生, 帮助学生自主建构道德灵魂, 以体现当前德育改革的精神。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中学)

摘要: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 提升德育渗透力, 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是每位学科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渗透”是提升渗透力, 增强德育有效性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有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校本课程资源、社区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等途径入手并强调教师在这一过程应做到“敏、勤、恒、导”, 从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提升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德育渗透力, 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篇4:高中历史德育课程渗透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德育渗透

新课程的实行对于高中生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如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军事等等,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高中生的影响较为全面,这使得在课堂中对于高中生进行德育的教育具有较好的条件,自古以来,人们都比较重视对德育的教育,要求学习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学会做人,因此德育教育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1学校在学科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德育学科至今人们对它还没有准确的定义,一种解释是说德育教育就是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有一种是说德育教育就是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与智育的结合,促进学生品德与智力的发展。而依据《国家新课程教育教学标准》和《国家学科教育教学德育大纲》的要求,依据各学科自身的特点,以课本为知识平台,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面的知识,根据教师自身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身体等特征的策略与方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施,以促进高中生在其它学科学习的同时提高德育素质,达到教书目标与育人目标的有机统一[1]。学校是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场所,未来人才的发展与素质对国家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可见对于青少年的教导是多么的重要。

2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的渗透

2.1找准渗透点。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育人因素,所以德育的渗透必须依托教材进行,离开了课本的教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无任何作用。在历史的教学中,可以根据一些古人的思想、教派之间的争辩进行渗透,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区别和对人思想的影响,可以进行对比,在授课的过程中举行一场辩论赛,使得两方面的思想共同点,德育方面对人思想的影响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高中生的思想和行为。只有充分以教材为依托点,才可以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进行理解,探寻到思想道德教育与知识传授的最佳融合点,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2.2把握德育渗透时机。授课教师从教材出发,寻觅到渗透点后,将德育进行很好的融入,从而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渗透性的影响。而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不会由教师任意安排,必须遵循其所处的教学的内容、背景、特点等进行施教。德育的教育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德育的教育不可以进行强加,不能够只顾教学而忽视德育的真正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握好时机,以保证学生能够从心理上接受,取得最好的施教效果。

2.3掌握好渗透度。对德育的渗透要掌握好度,如果渗透效果较过,或者渗透的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因此在德育的教育中应掌握好度。在历史学科的教育中,可以在军事、在经济、在思想和文化等多方面进行渗透,但是渗透要注意量,不可以全部都讲德育,也不可以不讲,教师可以在与德育相关的方面举例说明德育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德育在未来的道路中、在以后的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

2.4提高思想的重视程度。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改变,使学生和教师认识到在高中的学习中不仅需要良好的文化知识,更需要良好的德育知识来对学生进行指引,一个品行较好的高中生和一个品行较差的高中生,人们更多的是愿意接受品行较好的人,因此良好的德育教育必不可少。良好的德育知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思想,控制一个人的行为。因此,在学习中要使老师和学生认识到不仅文化知识比较重要,而且德育知识也比较重要。

3结语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对人们的发展和思想均具有较深的影响,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古代人们思想流派的分辨,对其思想的学习,能够很好的进行德育的教育,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德育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和对未来国家的影响。通过对德育的学习,使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高中正是青少年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其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历史的学习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有效促进了高中生思想和个人素质的发展,对未来国家的发展也具有较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5:历史教学德育渗透计划

宋晓霞

一、计划宗旨

作为学科教师,不能只单纯地传授学科知识,而必须在教书的同时育人,在授 业的同时传道,透彻地了解教书与育人、授业与传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把学科中渗透德育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归宿,在传授知 识的同时,养成学生完美、和谐的人格。

二、总体要求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要点及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本学期在历史教学中,着重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突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授课效益。加强分类教学研究,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突出优生优培;同时强化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和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在历史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历史知识,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历史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

三、教学工作目标、任务及措施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历史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1.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2.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有实事求是、尊从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认识交流与合作,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4.掌握七年级阶段要求掌握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并学会运用。指导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重要历史概念的含义和丰富学生的知识含量。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材料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素养,历史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学生课外历史知识的积累。

6.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7.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历史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8.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9.紧扣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挖掘渗透的内容。

篇6:七年级历史德育渗透计划

论从史出,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历史德育中渗透民族精神,既尊重其他民族,融入世界,又保持中国特色,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历史德育肩负的任务.历史德育的载体是历史事实。因此我计划在这个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实现以下的德育渗透功能,帮助学生从历史的史实中得出政治的基本观点,帮助学生从具体的史实中得到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历史人物的爱国主义传统和优秀品质。

第一单元

本单元主要讲述隋唐两朝的繁荣与发展。我计划将德育渗透的重点放在隋唐两朝作出重大的贡献的历史人物身上,比如说通过讲述唐朝兴起的历史,将唐太宗李世民身上所具备的良好品德归纳出来,激励他们也做个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人,做个谦虚的人,做个明智的人;比如说讲唐玄宗的历史,在他在位的前期唐朝繁盛一时,但是后期却走向衰落,风光一时的皇帝到死时却无比凄凉,这是他不能正确对待爱情与事业所种下的苦果,劝戒学生不可因青春期问题影响了学习。

第二单元

本单元主要讲述辽、宋、西夏、金和元朝的历史。除了向学生展示我国历史在这一时期人民群众所创造的辉煌历史,让他们对中国的民族文化有产生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还要告诉他们古代的汉族与少数民族是曾有过斗争的,也有过相互的排斥与包容的,今天56个民族的融合与团结是来之不易的。

第三单元

主要讲述明清两朝的历史。这两个朝代的发展特点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也深深影响到中国今天的发展,可以说中国近代屡遭外国入侵很大程度上是两朝统治者的“闭”“专”两大错误政治方向所致。一方面我计划借助这段史实说明了中国今天的改革与开放政策的重要性,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所在,另一方面我计划以此来教育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要注重与他人的交往,注重对他人优点的吸收,打开自身世界是为更好地发展自身世界,有学习,有比较,有借鉴才会进步,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夜郎自大。

第四单元

主要讲述唐、宋、元、明、清 的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四大发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绘画书法的成就,都在这个时期如灿烂的烟花绽放在历史的天空,但文化和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开明的政治环境,和谐的社会风气,所以即使有四大发明,我们还是追不上他国的技术水平,即使许多技术我国是首创,但向我们学习的国家都走在了我们的前列,我计划以此说明今天我们领导人提出创建合谐社会的必要性,使学生的历史学习与当今的社会现实相接轨。

上一篇: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一辩稿修改版下一篇:四年级关于爱国主义教育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