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才网最新分析

2024-06-28

全国人才网最新分析(精选6篇)

篇1:全国人才网最新分析

2013年最新人才求职和企业招聘行情分析

关键字:2013年企业人才行情、2013年热门行业

关键字:2013年热门工作职位、2013年高薪紧缺职位

2013年十大热门行业招聘需求指数:

信息/互联网行业的招聘继续稳居榜首,其次是金融证券行业,说明实体经济已经开始真正复苏,金融证券行业经过寒冬已经开始恢复正常生态。互联网行业寒冬已过,加入互联网中来,是一个现在比较明智的选择,重庆人在找互联网相关的职位的时候,建议去一览重庆英才网,互联网行业企业大都汇聚在此。 1 信息/互联网 12%

 2 电子商务 12%

 3 金融证券 9%

 4 土木建筑 8%

 5 机电机械 3%

 6 消费电子 6%

 7 制药医械 6%

 8 汽车 5%

 9 新材料 5%

 10 环保 3%

2013年最受人才关注的热门职位:

最受人才关注的职位是:软件开发工程师,3G手机的普及将人们带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市场对软件开发工程师的需求高速增长,加之众多高校毕业生对软件工程师心存向往,使软件工程师的关注度持续提高。

 1 销售工程师 上升16%;

 2 软件工程师 上升8%;

 3 销售经理 上升7%;

 4 生产经理 上升6%;

 5 项目经理 上升6%;

 6 销售代表/客户经理 上升9%;

 7 产品经理 上升5%;

 8 保险代理/经纪人 上升9%;

 9 嵌入式开发工程师 上升8%;

 10 投资/理财顾问 上升6%

2013年最火爆的高薪职位:

一览山东英才网某面试官说:最火爆高薪职位是融资总监,2012年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各行业的投资幅度较2011年有所回落,而发达经济体的市场低迷使得制造业相关行业的资金周期被延长,融资问题日渐突出,特别在岁末年初的2月,融资总监的压力和薪酬共涨。

 1 融资总监 上升6%

 2 销售总监 上升8%

 3 项目经理 上升9%

 4 投资/理财顾问 上升6%

 5 市场总监 上升6%

 6 总工程师 上升8%

 7 工厂厂长/工厂经理 上升7%

 8 证券/期货/外汇经理 上升7%

 9 生产经理 上升6%

 10 软件工程师 上升8%

2013年最让企业头痛的紧缺职位:

最让企业头疼的职位是:销售代表/客户经理,经济增长放缓,企业资金链吃紧,销售人员的工作压力比以前更大,低底薪高压力的生活使一部分销售代表选择了另谋高就,企业

不得不不断为销售战线补充新兵。

 1 销售代表/客户经理 上升9%;

 2 研发工程师 上升6%;

 3 电气工程师 上升5%;

 4 保险代理/经纪人 上升10%;

 5 造价工程师 上升8%;

 6 销售经理 上升9%;

 7 软件工程师 上升9%;

 8 php研发工程师 上升9%;

 9 环保工程师 上升6%;

 10 产品经理 上升8%

2013年最受瞩目新兴职位:

一览重庆人才网某招聘顾问说到:3G手机不再是手机,而是互联网的移动终端,在windows phone手机上的应用已经突破了4万款,如何保证手机应用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需要手机应用体验师。自09年米聊招聘手机游戏体验师后,手机应用体验就形成了新的职业。

 1 手机应用体验师 上升7%

 2 首席微博运营官 上升12%

 3 导乐师 上升8%

 4 品水师 上升9%

 5 电影试片员 上升11%

 6 职业差评师 上升8%

 7 网络钟点工 上升10%

 8 信用管理师 上升13%

 9 买手 上升12%

 10 钟点秘书 上升8%

十大热门地区招聘需求指数

企业招聘集中地区为:北京,属于一线城市,说明城市吸引力仍然强劲,上升最快的城市是:武汉,说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崛起势头强劲。作为首都,北京对全国人才的吸引力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而京广高铁的全线贯通使武汉作为九省通衢的定义有了新时代的诠释,交通的便利带来了资本及人才的聚集,武汉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文章数据来源一览英才网-人才商情指数。

篇2:全国人才网最新分析

课题报告

课题名称:人才市场调查

——2013年全国就业形势分析

院系:机械工程系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号:201103620126姓名:甘悦名时间:2013年6月1日

前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企业集团面临的环境竞争日益加剧。如何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求得生存和发展,已成为企业集团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什么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获得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引起了许多理论家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大量的研究论证了人力资源及管理是企业唯一重要的持续竞争优势资源。许多实证研究证明,人力资源及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成强正相关关系。

如今,又到了毕业生求职的旺季,一边是“就业难”的呼声越来越高,一边是“16万年薪难聘高级技师”的新闻见诸媒体,“就业难”和“技工荒”现象并存,折射出当前教育的些许尴尬。调查表明,不少手持双证的高职学生还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提前预定。用人单位透露,相比学历,他们更看重的是职业技能和可塑性。

一、2013年全国就业整体形势及近况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 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根据教育部网站24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今后高校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数量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不低于1:500。通知指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通知还要求完善并落实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连续两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除个别特殊专业外,应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二、当今“就业难”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式,因而,毕业生就业工作也相应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与质量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大学毕业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全社会所关注。而大学生就业难,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近几年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对毕业生的就业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扩招仅仅是一个表面的原因。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涉及政府调控、社会经济发展、家庭、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

(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速度太快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而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短期内增速有限,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自1999年高等院校实施扩招后,普通高校招生人数迅速增加,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达320万人,毛入学率达15%,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的过

渡,到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达559万,毛入学率达到了19%.与此相对应,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高校在校生人数和大学生人数也迅速增加,客观地讲,这种规模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部分。但是,在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的同时,大学生就业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据测算,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会为社会提供80万到100万个就业岗位。按照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今后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将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这样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将达到560万个以上。但是,由于城镇每年2000多万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工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达1400万至1500万,同时农村还有1.5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要加快向城市和非农业产业转移的步伐,他们对大学生的就业形成巨大的冲击。虽然大学生具有素质高、专业知识能力强等优势,但城镇下岗工人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十分廉价的劳动力对我国目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为主的社会来讲同样具有无可比拟的诱惑力,因而因经济发展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对大学生来讲仍显得有限。同时,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的国有企业对高校大学生的需求的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

(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带来较大冲击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从农业看,由于我国正处于一个由农业国向工业制造国转变的时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加入WTO后农产品进口配额的增加和出口补贴的取消,农业发展面临空前的压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进一步增加,截止2003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约1.5亿。从工业看,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去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纺织、服装、煤炭、食品加工等,由于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机器设备的不断应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人员在不断精简,而传统工业如汽车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和仪表工业等,由于这些领域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本身比较弱,其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而受到国际同行的抑制,中小企业不断破产和转向,大量下岗人员涌向社会;在高科技领域,如IT产业等,在我国属于朝阳产业,由于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的引入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也面对大量进口产品的涌入而遭遇冲击。从金融和保险业等领域看,金融行业目前正处于加速改制时期,向企业发展,它和保险业在国内发展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外资的进入和参与竞争,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行业间的竞争也进一步加剧,所有这些,都必然导致大量下岗工人的存在。而下岗工人再就业和高校大学生就业一样,也属于社会和政治问题。所以,一方面,下岗工人再就业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导致的人员精简也使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空间被压缩。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在人员精简的同时,相应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更面临空前的压力。

(三)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和高素质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高消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首先,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用人单位不看工作岗位的实际,一味追求高学历,有些专科生甚至中专生完全可以胜任的工作,也要要求只选用本科以上的大学生;更有甚者,只要重点院校的大学生。如有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公开打出旗号:“博士你开价,硕士请坐下,本科你留下(简历表),专科你走吧”,“欢迎研究生,考虑本科生,不招专科生”。这种现象不仅严重浪费了人才,而且人为制

造就业的紧张气氛。其次,对大学生专业之外的文化素质要求近几年也在不断提高,如一般的公司、施工企业、中等学校等,也要求大学生英语达到四级或六级、计算机水平达到国家二级以上,而且还要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四)高校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近几年来,在高校加大改革和发展力度的过程中,很多高校只注重自身利益和短期效应,不搞深入的社会调研,盲目扩充专业,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忽视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科和专业结构不合理。其结果是部分高校强势专业不强,弱势专业与其它高校特色专业普遍趋同,师资和实验设备条件又严重不足,缺乏竞争力,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结构性过剩。这是导致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高等学校的主要功能是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如果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就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会在我国人才资源严重缺乏的同时又出现人才资源浪费。

当前,在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首先,专业设置过窄过细,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就业机会就少。其次,一些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模式和教材陈旧,与时代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在知识能力、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形成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影响了学生的就业。

(五)高校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及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高校的办学理念、教育观念等方面正经受猛烈的冲击。部分高校缺乏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办学理念也不十分明晰:教学实验设施严重滞后于扩招规模和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使人才素质的提高和拓展严重受限;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不尽合理,未将最新的科技革命成果纳入教学体系,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一些工科院校更是如此,使很多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过时和落后;等等。

(六)高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重视不够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其竞争力和就业的直接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要求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掌握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以及敏锐、广阔的视野。但是,从目前大多数高校反映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仍然紧紧抓住专业教育不放,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予重视,尽管开展了一些课外体育活动、学术讲座、社团活动、辩论赛等,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效果根本不理想,现在用人单位在对高校大学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提出较高要求的同时,也对大学生能力素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懂技术、会管理,而且要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也是用人单位看好的主要方面。

(七)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相对薄弱影响就业

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能否在就业竞争中获胜。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无疑是提高他们就业竞争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尤其是大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对职业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偏颇,从就业准备到职业选择都有许多的困惑和不解,就业指导也就显得至关重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

业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是:(1)就业指导途径单一,就业教育没有系统化。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主要是通过宣传和咨询进行,并且主要是针对毕业班学生进行。这样的就业指导属于“临阵磨枪”型,在激烈的竞争中对毕业生就业起不了根本性作用。(2)信息渠道单一。我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网络、广告和供需见面会。(3)缺乏专门的职业规划和职业设计,没有开设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4)缺乏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和部分院系辅导员完成,人员少,这些工作者缺乏专业的知识,并且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重,服务内容还不够丰富和完善,就业指导的实效性、针对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现状与教育部提出的“专业化、专职化、专家化”目标尚有一定距离。

三、对当今“就业难”问题提出的思想决策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下行风险不断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绝不亚于2008、2009年金融危机时期,毕业生应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就业再创业、先就业再发展”的择业就业理念。

(一)、2013年招聘大学生计划和就业需求岗位明显减少。众所周知。持续的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等导致全球经济低迷,很多外企的全球市场不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企业招聘量自然缩水。由于高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规模达700万。截止9月底数据统计,今年企业校园招聘计划总量和招聘岗位数量仅为去年的80%左右。

(二)、企业对人才招聘的质量把控上更加严格。往年企业大量发布招聘,是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企业也认为一些急需的人才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然而但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招聘时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更加优中选优。

(三)、服务行业(如酒店业、地产业、旅游业、化工制药业等)凸显就业机会。调查显示,在求职因素的各维度分析中,学生求职者在就业地区、就业行业、单位性质和起薪标准四个方面实际就业情况与求职期望有较明显差距。如毕业生期望就业的十大行业依次为金融/银行/投资/基金、IT/互联网、通讯电子、酒店/餐饮/旅游、广告/会展/公关/市场、房地产、咨询/管理、公共事业单位、医疗、教育/培训,其中金融/银行/投资行业以18.1%的比例居于首位。但毕业生实际就业的十大行业依次为通讯电子、金融/银行/投资、制造业、IT/互联网、房地产、汽车、能源、教育培训、快速消费品、公共事业单位。

据了解,2013年校园招聘需求明显缩水,其中以金融行业、能源行业、传统制造业最明显,包括颇受青睐的互联网企业由于前两年进行大量招聘,其人员的培养和管理需要一定的消化期,今年招聘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缩水。相反,一些往年并不被学生看好的行业,如酒店业、快消业等服务性行业仍展现出乐观的用人需求。建议广大毕业生在今年的就业形势下不要太过挑剔,由于很多酒店业与地产挂钩,旅游地产、商业地产等新兴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机会也较多。此外,还有制药行业发展良好,在亚洲市场一直进行快速招聘和扩张,学生也可

考虑。

(四)、放眼二、三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寻找就业机会。2012年,在毕业后一年内选择留在一线城市的大学生占63%,和上年的38%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上升。此外,东部、南部发达地区也是大学生选择的热门地区,比重为20%,而选择中部二线城市的大学生仅占总数的6%,只有不到4%的大学生愿意到其他城镇,非城镇和其他地区工作。

继逃离北上广的现象后,新进入职场的求职者再次将目光聚焦在一线城市,虽然面对高企的房价、昂贵的房租、拥堵的交通,一线城市职业发展的广阔机遇,更加公平的规则,以及志趣相投的人脉圈显然对广大毕业生求职者仍具较大吸引力。但其实从中国大陆雇佣指数来看,一些二线城市如天津、杭州、西安、哈尔滨等以及一些三线中等城市的人才需求指数也较为乐观。建议学生可以把眼光放向二、三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可能会寻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基础性岗位仍是企业提供给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无论是哪些行业,纵观整个招聘市场,其实为学生提供的多是基础性岗位,如销售、市场、客服等,那些被学生青睐向往的管理培训生等岗位则很稀少,毕竟企业从培养到运用,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建议学生在选择行业和岗位上要更加务实。同时在不景气的招聘环境下,学生要把握清楚行业动向。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企业的经营动态和发展迹象。比如一些企业经营困难,未来或将面临并购。学生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作出判断,如果企业的营运不佳,这对今后的职业发展、稳定性都会不利。另外,建议毕业生选择风险性较大的工作岗位,机会可能会更大。

(六)、公招性(含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岗位招聘量大幅减少。一是近几年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包括乡镇基层工作岗位因大量公招均已得到持续补充。二是“乡镇人才计划”实施五年到2012年上半年已结束。三是教育部出台直属六所师范高校免费师范生毕业后的优先就业政策,据我们掌握的情况,2011年以前各中学只能到本地部属高校招收免费师范生,而且只能招收户籍生源属于本区县的学生;2012年开始各区县中学可以招收跨地区高校免费师范生,而且生源户籍不限,这无疑给地方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强大冲击,给那些只想迷念于走公招就业路子的毕业生筑起了一道巨大的屏障。建议这类毕业生应从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多途径做好求职准备,包括到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私立学校和内陆地区的一些教育培训机构。

结束语

篇3:全国人才网最新分析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就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言, 人力资本要素, 正在迅速地超越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 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动力。人力资源作为当今社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资源, 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山西省经济在纵向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在横向上却落在了全国的后面,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人才流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人才缺乏和人才流失制约着山西省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太原市作为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 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资源竞争和配置中, 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人才流动的宏观环境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对策建议。张再生 (2003) 指出:从宏观上看, 影响人才流失的原因有人才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国家与地区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用工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力市场发育情况、经济发展状况等;从微观上看, 工资、福利待遇等物质利益因素对人才流动有非常直接的影响。石文玉 (2004) 把欠发达地区人才匮乏的原因总结为经济贫乏、思想落后、用人机制不畅、人才流失和智力资本回流率低、人才政策不力;在此基础上, 他提出构筑人才高地的思路以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 即制定一系列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 用政策聚人, 如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提高该地的投资回报率、提高人才的经济回报率等。孙健、盖丽丽 (2008) 提出“人才集聚陷阱”的概念, 如果某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个经济体中处于落后状态 (即欠发达) , 那么它对人才的吸引能力就小, 从而人才含量也低于整个经济体的平均人才含量, 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而人才含量的相对落后使得该地区的经济增长缓慢, 从而使该地区的经济状况相对于平均水平进一步降低;这种经济地位的进一步弱化, 使该地的吸引人才的能力变得更差, 最终引起本地的人才含量恶化, 这类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流动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并提出突破人才集聚陷阱的方法, 先提高人均GDP水平、改善地区经济状况、为使用人才搭建舞台, 再采取措施吸引人才, 最终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倪鹏飞、张钰 (2010) 通过对全球58国进行比较分析, 考察了人才流失的环境因素, 包括生活环境, 工作环境和宏观环境, 得出人才流失和环境因素有很强的相关关系, 并提出改善人才环境的政策和建议, 即优化生活环境, 增加投资, 鼓励人才归国创业, 建立健康的宏观环境。

总的来说, 以往大多数学者研究的共同特点是:针对人才流失问题提出了很多有关环境的影响因素, 但没有具体指出其中哪些因素是主要因素, 哪些因素是次要因素, 解决办法无轻重缓急之分, 因而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无从下手, 不知道首先从哪里开始着手解决。本文致力于研究影响人才流失的主要宏观环境因素, 从而为政策的制定找到关键点, 着手先将主要因素解决, 人才流失问题才会有明显的改观, 之后再逐步解决次要因素, 从而彻底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形成良性循环, 推进经济发展。

三、人才流失与宏观因素的理论分析

(一) 概念界定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众多社会资源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在社会各领域的每一新突破, 都是社会发展的一次新飞跃。一般而言,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 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 为推进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所谓人才流动, 通常是指人才的一切职业和工作岗位变换形式的总和。具体来说, 是指人才在不同岗位之间、职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一种流动形式或转换形式。人才环境是指人才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其包括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种外部要素 (既包括硬环境, 也包括软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 也包括精神环境;既包括宏观环境, 也包括微观环境) 。人才环境的内容非常广泛,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科技、教育、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 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

本文所研究的宏观环境因素作为人才环境的一部分, 根据经济行为现象的规律和前人研究提出5个指标, 包括经济规模指数、收入水平指数、基础设施建设指数、环境竞争力指数和资本竞争力指数来分析这五个指标对人才流失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和人才结构的变化”, “某地区在整个经济体中的经济地位的高低, 也决定了该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 从而决定该地区的人才含量水平”。一个地区的经济环境, 决定了当地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对人才的流动产生很大影响。经济发展落后不但是欠发达地区的重要特征, 也是欠发达地区留住人才的瓶颈。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 仅仅靠高薪是无法吸引人才流入的, 只有高速发展经济才是最根本的策略。所以选用经济规模指数作为人才竞争力的解释变量。

2.马克思指出,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人的动因都是受到一定的激励而产生的, 都是旨在寻求特定需要的满足。待遇是人才流动的原始动力, 寻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是人才流动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人才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 开始注重个人利益和需要的满足, 追求个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现实中, 事业和金钱往往成为人们追求和奋斗的基本目标。所以选用收入水平指数作为人才竞争力的解释变量。

3.基础设施建设是人才选择就业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创造了优良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 基础设施建设更健全的城市必定对人才有较大吸引力。所以选用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作为人才竞争力的解释变量。

4.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自然环境。人才择业时不仅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和收入水平, 而且希望工作生活的环境优美, 空气清新, 有时甚至为了良好的环境放弃了可得到的高工资, 所以选用环境竞争力指数作为人才竞争力的解释变量。

5.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除以上分析因素外, 还包括城市的发展潜力。城市的发展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事业的发展空间, 而且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意味着以后经济规模、收入水平、城市建设等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良好的预期也成为对人才的较强吸引力, 越是经济增长较快的地区越能够吸引人才的流入。由新古典增长模型可知投资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因此本文选用资本竞争力指标代表城市发展潜力是合适的, 所以选用资本竞争力指数作为人才竞争力的解释变量。

(二) 人才流动与环境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 一个人所创造的绩效, 不仅与能力和素质有关, 而且还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处于一个不良的环境之中, 例如:薪金水平不高;城市经济不发达, 公司效益不好;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环境污染严重;投资规模小, 经济发展乏力等, 则很难发挥其聪明才智, 当然也很难使其取得应有的绩效。一般而言, 个人对环境的改变往往无能为力, 只能离开这个环境, 转到另外更适宜的环境去工作, 这样就产生了人才流动。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可以使员工保持最佳精神状态,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并将主观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人才为了得到满意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会产生改变就业环境的愿望。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克雷顿认为, 如果人们在一个环境中一直得不到需要的满足, 而从另外一个环境可以得到满足时, 人们就会追求后一种环境, 以求得需要的满足。

四、我国56个重点城市人才流失的宏观环境因素实证分析

1. 研究的前提假设与样本数据。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地区间人才流动的障碍已降得很低, 基本上不存在行政上的干预, 加上人才交流的国际化、行业竞争的激烈、现代人就业观念的转变, 我国已经形成了人才的频繁流动格局。因此, 本文的基本前提假设为劳动力市场内人才可以充分自由流动, 人才竞争力和人才流失率受相同的因素影响, 从而可以用人才竞争力指标来代替人才流失率指标进行研究。

本文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2011版) 》中选取报告中的56个重点城市的“人才竞争力”数据, 与人才竞争力的数据相类似的, 宏观环境因素各个解释变量均选取56个重点城市的数据。如表1所示。

2. 计量分析。

建立模型:

其中:Y代表人才竞争力指数, G代表经济规模指数, S代表收入水平指数, J代表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 H代表环境竞争力指数, Z代表资本竞争力指数

计算结果如下:

由于回归结果中, 只有经济规模指数和收入水平指数通过T检验, 表明其对Y有显著影响, 其余3个变量均不通过检验, 因此重新建立模型:

计算结果如下: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人才竞争力与经济规模指数和收入水平指数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因此, 提高地区的经济规模和收入水平等宏观环境因素对减少人才流失有着重大意义。从所选56个重点城市的平均水平来看, 收入水平指数的弹性系数是Á0.287, 也就是收入水平提高1%, 人才竞争力得分就会增加0.287%;经济规模指数的弹性系数是0.485, 即经济规模每提高1%, 人才竞争力得分就会增加0.485%。可以看出, 经济规模指数对人才竞争力的影响很大, 其次就是收入水平;也就是说, 在影响城市人才流失的宏观环境因素中, 最显著的是城市的经济规模, 然后就是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

人才流失是中国城市普遍面临的难题, 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但人才流失在二线城市更加突出。上海、北京和广州等一线城市人才竞争力排名最强 (除中国香港) , 而二线城市太原在这方面仍面临严峻的问题。因此, 从本文的分析来看, 加快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和增加劳动者收入水平对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充分发挥人才效应至关重要。

摘要:文章从影响城市人才流失的宏观因素的角度进行分析, 选取了经济规模指数、收入水平指数、基础设施竞争力指数、环境竞争力指数和投资竞争力指数等宏观因素指标, 通过回归分析, 发现其中经济规模指数与收入水平指数对人才竞争力的影响最显著, 因此在兼顾其他因素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和提高人们收入水平是解决当前城市人才流失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城市,人才流失,宏观环境因素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版)

[2].张再生.中国的智力回流及其引致机制研究[J].人口学刊, 2003 (6)

[3].石文玉.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刍议[J].资源·产业, 2004 (12)

[4].孙健, 盖丽丽.欠发达地区人才集聚陷阱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 2008 (1)

篇4:全国人才网最新分析

关键词: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方案;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8-0007-02

生物技术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兴本科专业,其设立旨在适应我国生物人才培养的需要,服务于我国新兴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国有300余所高校开办此专业。由于不同高校的办学类型、层次定位、学科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的不同,其人才培养方案具有较大的差异。为了修订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共收集到全国78所高校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对方案中的目标定位、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学校办学定位的综合反映,由学校类型、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因素共同决定[1-2],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直接体现。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综合分析学校办学定位的各个方面,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以落实。通过对全国78所高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发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共有20多种表述,大体可归纳成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型、通用型和创新型六种类型的生物人才。其中,64.7%的985大学和53.3%的211大学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研究型,重点强调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60.9%的省属院校以“应用型、技术型和复合型”为其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存在以下问题。

(一)定位模糊

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其服务面向和地域特点不同,决定其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但一些高校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时并未充分考虑到各自学校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所处的位置,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脱离实际,求高求全,缺乏清晰界定。如部分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和复合型专门人才、研究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等,目标广而全。

(二)定位偏高

我国高校办学追求的是由专科变本科、由多科性学院变综合性大学、由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最终建设成综合性高水平大学,从而导致许多学校一味提高办学层次,忽略学校长期形成的办学特色,同时也造成我国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求高趋同,都朝着研究型生物人才方向发展。在调查的高校中,分别有76.5%的985、53.3%的211院校和39.1%的省属高校将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研究型或创新型。这种办学层次的趋高化,不仅使高校原有的办学特色不断弱化,专业难以办出特色,也会使全国生物技术专业的办学同质化,学校间不能错位发展,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共性趋同

部分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现雷同,甚至出现照搬其他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或国家颁布的生物技术规范中的人才培养标准,结果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千篇一律,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之间没有形成错位和良性互补。如按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三种类型来确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那么985和部分211研究型大学,由于拥有雄厚的师资和办学条件、充足的科研经费、有本科、硕士和博士“一体化”教学,应侧重于培养国际性研究型和创新型高层次生物技术人才[3];部分211和少数省属重点教学研究型大学,有相对齐全的学科门类,有研究生教育,拥有良好的教学和研究条件,师资队伍和生源素质较高[4],应培养全国性应用型或应用研究型生物人才。对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型大学,如地方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应是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应结合区域经济特色,侧重于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知识面宽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型或复合型生物人才。即使同一层次学校,也可根据学校的特色,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不同类型,从而使我国生物技术人才向多层次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人才培养要求

人才培养要求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解决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需根据学校所处的层次和实际情况,在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完善人才培养要求,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我国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在以下几方面有待改革。

(一)综合素质的培养

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素质生物人才。部分高校较注重专业和文化素质,放松思想品德,特别是身心素质的培养,导致德育严重滞后,学生出现身心健康问题。

(二)综合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是指以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基础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部分高校较重视专项能力的培养,而忽略综合能力的锻炼。对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来说,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理论知识固然重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更能让学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三)复合知识结构

复合知识结构是指知识在学生头脑内部所形成的组合结构,包括从事岗位的基础知识、外语和计算机等工具性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人文管理知识等。生物技术专业应以专业性知识为核心,强调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还应注重工具性知识和人文管理知识的培养,使三者协调和均衡发展,让学生形成高度开放的复合型知识结构体系。

三、课程体系的设置

当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确定后,重点构建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围绕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生物产业需要,遵循学生个性发展规律和学校办学特色,设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课程体系。如将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基础、专业必修、公共选修、专业选修、综合实践和毕业论文,它们在985、211和省属高校的比例见图1。分析发现,我国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反映我国不同层次学校的人才目标定位,如985大学注重学生自然科学基础和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以及论文的训练,突显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211大学注重学生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省属大学注重公共选修课的学习;省属学院注重学生人文社科、专业必修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

毕业论文是生物技术专业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产品研发,以及解决生产问题的一次综合性实践锻炼,对学生今后深造和工作极其重要,但仍有8.2%的省属大学没有设置毕业论文。

(二)综合实践体系欠缺

随着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生物技术人才需求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看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理论教学在课程体系中比例偏重,除了与理论课配套的课程实验外,有的高校综合实践体系仅占1%左右,最高占16%,综合实践体系迫切需要提高。

(三)专业选修课比例过低

985高校较重视专业选修课,有的高达33.4%,但绝大部高校的比例在10%—15%之间,有24.5%的高校选修课的比例低于10%。增加专业选修课比例,有利于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扩充新的生物学知识、发挥学生特长、提升学生兴趣、实现个性化教育。

(四)专业特色不足

分析发现,由于人才目标的趋同化,使我国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趋同性较高,没有充分体现各高校的学科优势和区域特色。特别是地方院校没有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缺乏构建能与地方经济和生物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弱化为地方经济和生物产业发展服务的社会功能。

(五)设置过深过细

由于我国高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高,从而造成在课程设置上追求全、细、多、深,造成灌输式教学,学生的负担重,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对不同层次高校其课程体系设置应有所侧重,如985或部分211大学,为了适应研究型人才培养,应加重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比例,突显“宽口径和厚基础”;对省属高校,为了与应用型或技术型人才培养相适应,在保证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应将重点放在专业必选修和综合实践课程上,注重“宽口径和强能力”。

高校在制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根据学校办学定位,结合社会发展,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学校办学理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招生质量、就业去向和社会需求等因素,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从而制定出“目标定位准确、培养要求实际、课程体系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生物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承铭.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构建及实现

[J].教育与职业,2006,(32).

[2]邓莉菊.对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高等函

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

[3]欧飞兵.国内外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探究[J].吉林广播电

视大学学报,2009,(4).

[4]林伟连,伍醒,许为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同质化”

的反思——兼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教

篇5:全国人才网最新分析

全国哀悼活动致敬最新逆行者1

世上本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的人替你负重前行。----题记

你们,一身白衣,在黑暗中逆行,却是最美的天使,亲爱的逆行者,我们虽素未谋面,但答应我们,你们一定要平安。

与团圆逆行

“因为我是医护人员,所以义无反顾”,大年三十,原本是阖家团圆之日,却变为逆行者们出征之时。新型冠状病毒,是他们出征的原因,而能平安回来,是他们的希望。不知从何时起,每天都有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在不断增长,一直紧紧揪着全国人民的心,看着那日益增长的数字,疫情来袭,一位位白衣天使褪去平凡人简单的幸福,去拯救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逆行者们也是凡人,也会疲惫伤痛。但他们仍然选择承担这个高尚职业的责任与危险,来守护千千万万家庭的团聚。医者仁心,支撑着他们抛却凡人的软弱,夜以继日,朝着最危险的地方赶去。于是一张按满红色手印的请战书,一条告知朋友取消假期的朋友圈,一句“打怪兽”和孩子惜别,一年家务被丈夫许下承诺,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医生胡修六欺骗父母,参加了浙江省第三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队伍。他们背上行囊,抹着眼泪前往前线,答应他们最爱的人平安回家。在这里,还有一位英雄的名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铭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84岁,耄耋之年,仍壮心未已。他不求安逸平安的环境,果断扛起使命与职业担当,主动请缨前往抗疫前线,成为勇敢的逆行者。这个春节是宁静的。但在这片安静中,你仔细倾听,就能听见神州大地上无数华夏儿女的心脏,有力地跳动在一起。“疫情不散,我们不散!”逆行者们牺牲自己的阖家团圆,换取春暖花开之时千门万户的团圆美满。

与美丽逆行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曾经,他们是被世界守护的孩子,而如今,换他们来守护世界。他们不是虚幻的天使,而是褪去平凡后身边实实在在的英雄。他们一个个,原本都是青春洋溢,楚楚动人。但他们为了全身心投入救治,有的护士姑娘不惜剪下多年的青丝,甚至剃成光头。有人问她们后悔吗,她们只是嘴角上扬,轻轻一笑,“头发还可以再养,可生命不能耽误”。由于防护服有限,所以他们尽量不上厕所,宁可整天穿纸尿裤。护目镜戴久了,他们原本似牛奶一般的肌肤,被勒出一道道深深的红印,一双双白皙且节骨分明的手,就算戴上橡胶手套,仍被消毒用水浸泡得红肿,留有血痕,为了尽量不被传染,紧紧戴着的口罩,将鼻梁磨破,血肉模糊,让人心疼。一天下来,夜晚脱下防护服,汗如雨下,说是从泳池里上来的都贴切。没地方睡,在一个角落,他们挤在一起,便能休息。“我们可以熬过去的,许多许多勇敢的人们和我们站在一起,你不要怕,我也不怕。”逆行者护目镜下微笑的双眼,闪烁的是祖国美好的明天。爱与希望,总能战胜无边的黑暗;逆行者英雄们,也会带领我们冲破病魔的肆虐。

与生死逆行

“只愿‘火’与‘雷’,早日荡涤这病与灾”,几天之内,雷神山,火神山两座医院平地而起,也宽慰了他们因病房紧张烦恼的眉头。这是中国的速度,是华夏儿女与死神赛跑的努力。在医院内,在病床旁,除了患者,他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了,他们再勇敢,也是普通人,也是父母的孩子,子女的爸爸妈妈,不想失去宝贵的生命,可人有情,病毒无情,有的医护人员不幸倒下,就再也没醒来过,只留下“送我回家”的嘱托;有的积极配合,痊愈后,仍希望能尽一份力,再到生死一线;有的,推着病床做转移工作,患者咳嗽不停,唾液飞溅,就两个小姑娘,一个拉,一个推,她们累,险些摔倒,可依旧咬牙坚持,能尽早转移,就能尽早治疗。他们奔赴抗疫前线,早已将个人生死安危置之度外,只为挽救医院中苦苦挣扎的感染病人。这个话题固然严重,他们也用自己的热情在方舱医院里,给患者表演民族舞,有患者生日,还贴心的送上蛋糕,用加油的手势感染患者,他们似乎不知疲倦,无畏生死,让患者看到痊愈的希望。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冬天已经过去,鸟语花香也不会遥远。逆行者们用行动保护祖国的未来,用自己的身躯抵挡危险的来袭。“这些勇敢的人,会让春天早点儿到来的。”选择逆行,选择坚守的你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坚定的手印,表达着担当与承诺;用最美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用坚守的背影,守护着泱泱大国的生生不息。中国没有被五千年的历史洪流冲垮,没有被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殆尽,没有被风刀霜剑抹杀泯灭,同样也不会被一次病毒打倒。我们相信,在逆行者们的行动下,待到春暖雁归之时,武汉黄鹤楼前定会风烟净,樱花胜雪云霞飞,一江横渡古今,而江城定将熠熠重生!

全国哀悼活动致敬最新逆行者2

新春佳节,正值阖家团圆之际。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却悄然而至——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横行。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全国人民携手并进,共渡难关。一大批暖人心的“抱薪者”从“暴风雪”之中挺身而出。我向他们致敬,并表达我由衷的感谢!

我敬,敬您能医敢言,立德立行。实时更新的冷冰冰的确诊数据牵动着14亿中华儿女的心,而在2月6日,我们分外痛心。疫情“吹哨人”___不幸离世。疫情初期,他为世人敲响警钟,却被警方训诫。当发生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个世界欠你一声道歉和一个透明的解释。我们的时代不能缺少像李医生这样的勇者,他们在,可以减少人间的噩耗声声!

我敬,敬你最美逆行,勇往直前。疫情当前,他们从不畏缩,争相奔赴前线。钟南山在高铁餐车之中疲惫入睡,李兰娟每天只睡三小时研发抗疫药剂,身患渐冻症的张定宇院长与时间赛跑,年轻的护士的手被消毒液腐蚀裂痕满满,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水也不敢喝一口,雷神山的建造者们夜以继日工作,十余天建起一座医院……我不由得感叹:“你逆行的样子,真美!”他们带给我们的是既是中国速度,也有中国温度。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甘愿任野火燃烧。而有的人却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梦想不朽。在疫情紧要关头,黄冈的唐主任“一问三不知”,湖北慈善机构再一次把诸多问题暴露于众,黑心药店借机抬高口罩价钱……此等不堪的行为让人愤怒,也大大抵耗着中华儿女的拳拳爱心,这实在令人心寒!

对那些风雪抱薪者,吾等愿予你春晖。如网络格言所说,“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不可令其困厄于荆棘”。我们应保护他们,尊敬他们,而不能让在险情的风口浪尖孤立无援。好在,我们看到了很多随行的身影。环卫大爷到派出所捐12000元匆匆离去,山东将满车厢新鲜蔬果运往湖北,海外游子捐献检测合格的防护服,网络之上暖心的“武汉加油”视频作品,都让抱薪者不那么孤单。

你许我三冬暖,我愿你春不寒!你为我抱薪于风雪,我望你平安顺遂。希望待到疫情结束,我们漫步神州大地,共赏花枝春满。

全国哀悼活动致敬最新逆行者3

原本应该是家家户户欢度春节的时候,谁也不曾想到,一场疫情,瞬间席卷了中国大地。湖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党和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讲话中,我们明确了一个目标和方向: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

一场与疫情赛跑的较量,开始了!全民战“疫”,与病毒较量,中国速度,必须跑赢!

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建设速度

疫情就是命令,全国各地的建设者紧急驰援武汉,鏖战火神山!火神山医院,2020年1月26日开工,2月5日建成,2月8日即交付使用。10天的不分昼夜,10天的顶风冒雨,10天的争分夺秒,无数的“云监工”见证了这一“中国速度”。火神山医院的建设,是中国乃至世界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迹!

各地医护人员火速赶往一线

从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到解放军部队正月集结,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护士们,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赴鄂,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齐心协力战疫情。他们中,有年迈的老者,也有略显幼稚的90后,有幼儿的母亲,也有怀孕9个月的孕妇,国难当头,没有人计较个人得失,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无一不让我们赞叹钦佩。被称作“王炸”的医疗界四大天团的到来画面,更是让无数网友泪目,偌大的机场空空荡荡,只有这些医护工作者,逆流而上。也正是由于这些可爱的逆行者,带给了我们极大地信心和希望!

各地的支援物资紧急调配

急需的医疗物资,一批又一批陆续到达武汉,口罩、医用帽子、乳胶手套、防护服、消毒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等,优先运往最需要的地方;武汉封城了,各地迅速送来了生活物资,蔬菜、水果、肉蛋奶等等,必须保证武汉人民的正常生活。一箱箱、一捆捆、一车车、一批批,有条不紊而又迅速地运到疫情需要的地方!

各地防控措施紧急落地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极大,各地紧急出台众多措施:学校,暂不开学;工厂企业,暂不开工;城市里,各个小区严格控制出入人员,农村中,村村封路。很多地方,由各机关单位带头负责,由党员带头负责,严格控制外来人员,生活场所定期消毒;电视里,网络上,停止了一切娱乐节目,不间断的播出人们关心的疫情实况和每天增减的人数,同时告诉人们,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集的重要,于是,我们都知道了,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就是为国家做贡献。十四亿人,万众一心,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服从国家指令!

面对国家重大疫情问题,我们所展示出来的各方面速度,让世界震惊,被称为“中国速度”。同时,这次疫情也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更加认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下的中国,是一个充满爱的国家,是一个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的国家,是一个无坚不摧的国家!

没有一个冬天是不可逾越的,没有一个春天是不会来的。

与疫情拼速度,中国,一定会赢!

全国哀悼活动致敬最新逆行者4

今年春节,我国突如其来爆发了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尤其湖北省特别严重。通过新闻我才知道,全国现在都在和病毒做抗争,我们的防护意识还是很强的,抢救突发事件的速度和效率是很高的。最让我感动的是84岁高龄的钟南山老爷爷和年轻的医护人员们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他(她)们冲锋在一线,保护着我们大家。

从新闻中,我知道了很多先锋们。那些白衣天使们是先锋,疫情发生后,他们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尤其是军队的军医们,他们服从命令,火速支援武汉医疗队。医生们每天都在医院里忙来忙去,从来不叫累。每天一早首先给病人检查,询问病人有没有不舒服,24小时严守岗位,从来不放过病人的细节,再疲倦也要让病人过的舒服。早上有时候还带着病人一起做操,为病人放松活动一下,这都是因为医生们怕病人老在床上不动会把身体躺坏了。

他们工作一天要穿一件非常厚的能抵抗病毒的衣服。那衣服不仅厚,而且是把浑身上下都包在里面,头也不外露,只能在衣服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才能认出对方是谁。但他们从不叫热,因为他们愿意坚持到疫情结束。

那些工程师、建筑工们是先锋。他们做事速度一流。由于病患者太多,医院床位不够。于是工程师和建筑工们带着工具来到武汉,只用了7天时间便修建了火神山和雷神山两所医院。运输工们不停的从工厂运输被子、床单、病床和枕头,接着一个个地摆放在新医院里。还有发明者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制作了智能消毒机器人,2月14日武汉市已经首次应用了它,这可帮了医生们的大忙呢!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先锋,他们身上有多少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啊!坚持不懈、认真负责、好好做事、坚强不屈、默默无闻……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必备的好品质。

我们都应该学习这些先锋们遇难不怕的这种精神,他(她)们为了国家,为了治好病人,为了给我们解除病痛,连自己的家人也见不到了。家人们该多想念他(她)们呀!不过,相信很快疫情就会过去了!

伟大的先锋前辈们,加油!坚强的中国,加油!胜利就在眼前!冲过去!

全国哀悼活动致敬最新逆行者5

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举行交付仪式。火神山医院从1月23日宣布筹建以来,到2日完工整整10天。10天时间,一座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正式落成。这是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

火神山医院的建设速度不是凭空而来的。大部分参与建设火神山医院的人,平均一天工作20个小时左右,除了睡觉吃饭,都在工作。为了抢时间,建设者们吃饭都吃出了“火神山速度”,一顿饭5分钟不到就吃完了。高峰期,4000余建设者在现场,大型机械设备、车辆近千台,24小时不间断施工。有人用航拍的方式记录了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在视频中可以看到,现场有上百台五颜六色的挖掘机同时开工,数不清的渣土车进进出出,场面令人震撼,宛如大片。有外国网友看完视频后评价说:“现代工程奇迹,只有中国才行。”

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期。时间不等人,病毒不等人,我们用中国速度,进行着一场与时间持续赛跑的战“疫”!

中国速度背后,是强大的国家实力,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泰山压顶不弯腰,危机来临有定力。越是在艰难困苦和重大斗争之时,越是能充分理解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深刻道理。不仅是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短短数日,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东西南北中,都紧急动员起来。这样的组织力、动员力,世所罕见,史所罕见!

“疫情是魔鬼,我们不能让魔鬼藏匿。”1月28日,中央领导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这样表示,简洁平实的话语充满信心、充满力量。他强调,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党中央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类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放眼中国大地,31个省区市已根据各自实际,依法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项防控措施在法治的保障下迅速有力地得到贯彻落实。

人民解放军、医疗驰援队、抗疫物资、医用防护设备从全国各地奔赴疫区,铁路、公路、航空等公共交通及时响应部署,为救援打开“绿色通道”,一场全民大动员在神州大地生动上演。

多地工厂迅速恢复医用物资生产、全力保证供应,加班加点生产急需的药品以及口罩、防护服等,确保诊疗方案中的相关药物储备量充足,给前线送去更多“弹药”。

成立新型肺炎科研攻关专家组,迅速启动应急科技攻关项目,着重在病毒溯源、传播途径、动物模型建立、感染与致病机理、快速免疫学检测方法、基因组变异与进化、重症病人优化治疗方案、应急保护抗体研发、快速疫苗研发、中医药防治等10个方面进行部署。

……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奇迹的创造,党员、党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浙江宁波公交集团修理工胡再学带领“党员突击队”,对运营车辆空调滤网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安徽合肥高贝斯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为保障防疫物资供应,提前5天开工,6名党员全部返岗……从省市区县到社区村镇,从检测排查到预警防控,从城市管理到生产运输,处处有共产党员履职尽责的身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召开组织生活会,党支部书记张文宏说:“最困难的工作,最辛苦的岗位,党员必须先上,没有商量”。在这场战“疫”中,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以冲一线、站前沿、当先锋、作表率的姿态,画下一抹闪亮的中国红。

今日之中国,一个号召,数千名白衣天使急奔重灾区。

今日之中国,一声令下,上千张床位的医院数日建成。

今日之中国,一句重托,十四亿人民众志成城。

这就是制度的伟力,是共产党人的伟力,也是我们打赢这场战“疫”的底气。

这就是中国速度!

篇6:最新车辆工程专业全国排名

1、吉林大学

车辆工程

博士点:汽车动态仿真与控制、汽车系统动力学、汽车地面系统分析与控制、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理论及控制技术、汽车自动变速理论与控制技术、汽车性能分析与控制技术等几个研究方向。

硕士点:汽车动态仿真与控制、汽车系统动力学、汽车地面系统分析与控制、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理论及控制技术、汽车自动变速理论与控制技术、汽车性能分析与控制技术等几个研究方向。

车身工程:

博士点:1.汽车车身造型设计:主要研究汽车设计的美学规律、车身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表现技法。主要包括汽车的使用功能因素、汽车的艺术功能、汽车的价值工程、汽车的物质技术性及汽车的市场因素等。以提高汽车设计的人性化设计水平、形体色彩的质感效果、降低造型设计成本,开发出符合大众要求时尚的汽车。

2.车身及部件现代设计与制造工程:该方向将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数学和力学理论与方法、工程实验技术、数据库与专家系统、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相关知识紧密交叉与融合,主要研究汽车车身及部件的现代设计、工艺及制造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软件工程技术。

硕士点:现有车身设计与工程分析、车身虚拟设计与制造工程、汽车空气动力学与风洞实验技术三大主要研究方向。

动力机械及工程:

博士点:内燃机公害与控制;能源多元化与新型动力总成;内燃机动力总成控制技术;内燃机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发动机产品开发工程学;清洁能源利用与高效转化。

硕士点:内燃机公害与控制

研究内容:汽车发动机有害物生成机理与有害物的机内净化、机外净化技术;内燃机燃料及清洁燃烧技术;车用柴油机瞬态工况有害物排放规律研究及控制;超低排放发动机关键技术;排气后处理技术及装置;内燃机CFD模拟计算;应用电控技术进行燃烧边界的主动控制及优化等研究。

汽车能源多元化与新型动力总成研究内容:汽车代用燃料燃烧优化与控制技术及燃料供给系统的开发;混合动力汽车专用的发动机开发与动力系统一体化控制技术;氢能的开发与应用技术及未来车用动力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内燃机动力总成控制技术

研究内容:电子控制系统的标定匹配技术,发动机与整车匹配技术,内燃机燃烧过程优化与控制,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的综合控制,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控制技术等。围绕内燃机工作过程优化,开展内燃机流动、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的研究。

内燃机设计理论与方法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燃机设计与开发过程;内燃机振动与噪声控制;内燃机CAE仿真分析;内燃机技术数据库及专家系统;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2、清华大学

车辆工程:

博士点:汽车理论及控制、汽车控制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汽车安全与人机工程 硕士点:汽车动力工程、汽车设计理论、汽车控制工程、汽车安全、汽车人机工程 本科方向:汽车底盘、汽车发动机、汽车车型及车身设计

3、北京理工大学

博士点:01 车辆理论与技术02 节能技术与新能源应用

硕士点:车辆工程:01 车辆理论与技术 02 节能技术与新能源应用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01 动力机械系统工程与控制理论02 内燃机燃烧、排放与环境效应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1 电力电子应用及其控制技术02 车辆电力传动理论与设计

机械工程一级重点学科:摩擦学、先进传动与控制、车辆总体理论与现代设计、车辆传动系统理论与技术、车辆信息技术、新能源车辆与电驱动技术、车辆安全与人机工程等

4、湖南大学

博士点:车辆工程;汽车造型与空气动力学;汽车新材料;05汽车碰撞安全与损伤生物力学;06汽车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09动力机械新技术;10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硕士点: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碰撞安全性技术;汽车动力学与性能仿真;汽车结构与CAE;车身造型与空气动力学;汽车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电动汽车技术;汽车排放控制技术;汽车新能源与环保;汽车技术与产业发展战略。

5、同济大学

6、西南交通大学

7、武汉理工大学

8、华南理工大学

9、浙江大学

10、哈尔滨工业大学

11、重庆大学

12、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13、福州大学

14、长安大学

15、西华大学

16、中国农业大学

17、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一汽教育培训中心)

18、江苏大学

19、河北工业大学

2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车辆工程专业——考研大学排行榜

车辆工程专业——考研大学排行榜 排名

1吉林大学7上海交通大学13长安大学

2清华大学8同济大学 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湖南大学9江苏大学15兰州交通大学

4北京理工大学10合肥工业大学16华南理工大学

5重庆大学11西北工业大学17北京科技大学

6西南交通大学12 武汉理工大学

B+等(26个):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工学院、燕山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重庆交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山东理工大学、辽宁工业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西华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福州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广东工业大学

上一篇:小石潭记读书心得体会下一篇:2010广东省大学生村官考试公共基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