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工作总结

2024-08-05

社区文化工作总结(共8篇)

篇1:社区文化工作总结

社区文化工作总结

在一年时间里,我们建河社区文化工作,在办事处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人为本,服务于民,努力打造“学习型”社区,用文化宣传和培养特色社区的方法,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社区发展之路。以居民学校为阵地,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创新活动,突出思想教育、加强教育理论,制度建设等方面工作。强调构建学习型社区作为建设目标,以提高社区居民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为宗旨。我们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的:

一、以党的思想为指导核心,与时俱进,做好社区文化宣传工作。

为了发挥好社区党员的“先锋”作用,“居民学校”吸纳了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骨干,参与节目的筹划和演出,为社区的宣传方向把好关,从而取得了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普遍赞誉,知识娱乐的功能。提高社区居民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从根本上促进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我们以居民学校为阵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1华诞之际,我们社区举办了大型的文艺演出,老年大学的声乐班教师合唱团演唱的《我和我的祖国》,模特班学员时装表演《爱我中华》当他们高举五星红旗时,台上台下的演员观众互动热血沸腾,让我们共同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大家载歌载舞,欢聚一堂。20年5月,模特班的学员们为敬老院的老人演出,受到老年朋友的热烈欢迎,得到领导的表扬,使学员们深受鼓舞,队长温凤云说:“办事处和社区关心我们,没想到社会也重视我们这些老年人,我们更应该认真的训练,只要需要我们,我们就把快乐带给每个人,回报社会对我们的关爱”。利用社区图书阅览室,广大居民群众在闲余时间经常到阅览室看书、读报和交流,既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有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知识。

三、社区居民学校是开展文化活动的支柱,社区的居民要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使居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而社区居民学校的开办恰恰能使居民达到娱乐、健身等目的。

四、社区的举办邻居节才艺表演活动中,居民参展热情非常高,有山水画、油画21幅、书法30余件、摄影34幅、手工编织25余件等,现场表演40余人。充分体现了广大居民参展的积极性、广泛性,他们挥毫书出苍劲有力,修美遒润的诗句,泼墨绘出祖国山河的雄姿,摄下美好的瞬间,编出美好的新生活。通过每次展览,让人们平时:“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生活模式走出来、动起来、靓起来、乐起来。溶于群体中,使生活内容更丰富,更充实。我们社区文化工作,做到了活动质量高、形式活泼多样,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促进了本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并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可及上级领导的表扬,我社区被评为XX区文体工作的先进社区。

以上是建河社区的文化工作的做法,尽管从内容上、形式上还存在着不足,还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但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我们会汲取新的工作经验,紧跟时代步伐,工作深入民心,为社区文化生活添风采。在原有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使社区的文化工作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篇2:社区文化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社区继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社区文化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居民群众文化素质为方向,活跃和丰富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把社区文化工作作为加强社区建设的一项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2010年在街道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把社区文化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列入了社区全年工作计划;社区确定了一名党政领导和一名专业干部主抓文化工作,形成了人员分工明确、层层有人抓的文化工作体系,因地制宜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

二、抓好设施建设、整和社区资源

文化活动室及活动设施、活动阵地的建设是开展街道社区文化活动的根本,活动阵地和设施的多少、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社区居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街道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和创造一个优良的活动环境,采取“上级援助一点、辖区单位赞助一点、自己筹措一点”的办法,改善了社区的室内外活动场所、文化设施等基础性建设。到目前为止,活动室达到了“文化氛围浓厚、服务功能齐全、站舍清新整洁、环境优雅和谐”的要求。作为社区文化工作开展的阵地,文化活动室均配备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活动室总面积达300余平方

米,图书千余册,活动器材总值一万五千余元。除此之外,社区还努力挖掘、整合社区文化资源,组建秧歌队、扇子队、健身操队、太极拳队、武术舞剑队、老年书法队等专项文体团队。各文体团队积极参与县、街道,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累计全年开展活动二十余次,时时为广大群众奉献着丰富的文化盛宴。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保持了社区的文化工作旺盛的生命力,增强了居民的文化认同感,满足了居民群众对文化生活多元化的需求。

三、开辟宣传阵地、推进社区文化发展。

为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和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社区设立了文化宣传栏。根据季节、气候、中心工作等客观实际,定期通过板报、宣传画等形式向居民群众宣传健康知识、文明知识、家庭教育、社会公德等。国家的大事、社区的好事都能及时的出现在宣传栏上,使居民、群众能更好的了解国家、身边发生的大事、好人好事,既能调节身心、促进健康,又起到了宣传造势、舆论导向的作用,对于确保各时期中心任务的完成和文化活动的开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创新文化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一年来,社区文化工作紧紧围绕着县委、县政府及街道的工作重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迎接“七一建党节”,街道和社区共同举办“七一庆祝晚会”,不定期在社区举行“群众大舞台”晚会,使老百姓在家门口能观看到自己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多次举办象棋、老虎吃羊、兵乓球等一系列比赛,并结合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居民评比活动,举办纳凉晚会10余场,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家庭成员的道德艺术修养,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五、社区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社区文化活动室没有足够的活动经费。每当社区计划为文化活动室添置一些图书、电教设施、活动器材时往往捉襟见肘。经费的紧张和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文化活动室的完善和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阻碍了社区文化建设向前迈进的脚步。

2、社区的文化活动虽然开展的较多,但覆盖面还很小,往往只局限在本社区内部。未来的一年中,社区文化活动组会尽力想办法把文体活动的覆盖面加大,有效合理的整合社区的文化资源,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将一些社会文艺团体请进来,并把社区的文化团队带出去,在让社区居民欣赏到更高水平的文艺演出。

3、文艺骨干队伍相对陈旧,人员年龄层面老化,专业技术较为落后。就此社区文化工作者将着重组织和培养文艺骨干队伍,吸引热爱文艺的青壮年人参加到组织中,并邀请如群众艺术馆的老师等专业人士对社区文化团队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不断完善社区文化团队的整体艺术水平,努力推进群众自娱自乐的原生态文化。

篇3:社区工作与铜商文化传承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提升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共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 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 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从完整意义上制定“文化强国战略”, 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 越来越深刻。十八大报告中还说必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因此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民情以及文化传统发展中国特色文化。对于地方来说, 要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 形成地方特色文化产业, 研究传承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的有效机制, 从而有效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

铜商文化是指以铜为主的金属矿藏的开采、冶炼、鼓铸、运输而形成经济文化活动及其各种物质与精神的总和, 是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云南省地方文化, 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 推进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今天, 面对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研究铜商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铜商文化传承的现状

铜商文化是产生于滇东北的地域文化, 对产生地及更大范围的区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铜商文化的传承, 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铜商文化, 当地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如铜商文化研究会、唐继尧研究会等有关历史文化研究会, 并组建名城办负责有关事项。相关机构的成立有助于挖掘铜商文化的内涵, 对铜商文化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二) 对与铜商文化相关的资料进行深入的调研。

首先是通过多种方式及渠道, 收集会泽县铜商历史文化方面的相关资料, 主要包括:建县历史沿革、名人轶事、会泽县历史文化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等。其次就是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进行测绘并建立档案。绘制154户历史建筑测绘档案, 117处地形测绘图, 344眼古井档案资料。三是对相关文物进行清查。有馆藏文物8231件, 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共271处。

(三) 加大投入,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会泽县投入5561万元启动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工程, 对历史文化街区 (27条老街) 铺装青石路面, 安装古式路灯, 实现三线两管入地。2010年拨出专项资金400多万元, 实施东内街风貌整治。

(四) 加强铜商文化的宣传和保护。

近年来, 《国家人文地理》、《中华遗产》、《中国科学探险》、《人民画报》等一大批国家权威媒体先后到会泽历史文化名城采风采访, 从多个角度对会泽作了深度报道;校注出版了《东川府志东川府续志校注本》;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播出了《寻宝——走进会泽》、《探索与发现—〈湮没的中国秘闻:南铜北运〉》电视系列片。会泽县从2000年起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地方立法工作, 相继出台《会泽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规划实施细则》等11个相关保护办法和规定。

从现有的铜商文化保护与传承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相关机构主要是临时搭建, 缺乏长久的、跨部门、由专职人员负责的组织机构。其次会泽为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铜商文化的传承, 但是为申报而突击性的开展工作, 缺乏文化传承的可持续性。再者, 对民间铜商文化传承的重视不够, 现有的工作大多集中在相关的政府部门。鉴于此, 有必要发挥社区工作的文化教育功能, 用社区工作的方法来促进铜商文化的传承。

三、社区工作在铜商文化传承中的介入

为更好的促进铜商文化的传承, 采用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推进铜商文化的传承显得十分必要。社区工作作为现代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 有其独特的理论和科学的工作程序, 铜商文化的生命力、持久性和价值性决定了可以使用社区工作的方法程序来传承。具体说来, 社区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介入铜商文化的传承:

(一) 建立联系。

采用社区工作的方法来传承铜商文化, 社区工作者需要和与铜商文化的相关社区的各类成员进行直接接触, 建立初步关系。铜商文化有着丰富的深层次的内涵, 与铜商文化相关社区地域范围较广, 相关成员较多。因此首先应该确定铜商文化相关社区的地域范围, 具体应该包括会泽县、东川区以及与铜运相关联的水路和陆路的重要城镇。与铜商文化相关的人员主要有相关的政府部门、铜商文化研究团体、铜商文化民间研究人士、普通大众等。社区工作者在铜商文化传承中, 主要担任铜商文化的联结者、推动者、实施者的角色。

(二) 收集资料。

社区工作的目标是协助社区居民解决问题。这要求社区工作者能够全面地、多渠道地进行对铜商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社会调查, 之前相关部门已经做了一些收集整理, 后由于部门撤并, 相关资料散落于各部门和人员手中, 社区工作者应在此基础上, 将收集的资料整理成系统、分析归档, 便于查阅。对于现有资料不全面、不到位的方面, 通过实地考察, 联系相关领域的人员进一步补充。

(三) 制定计划。

为确保铜商文化传承工作有效实施, 社区工作者必须制定实施计划, 要在充分把握文化传承规律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征求各方面意见, 集思广益, 制定计划。为确保铜商文化传承工作计划的可操作性, 要制定整体计划和具体计划。铜商文化传承的整体计划, 应该是涉及铜商文化建设全局发展的计划。而具体计划, 则是针对铜商文化传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的局部方案。二者是相互衔接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

(四) 社区行动。

铜商文化传承推动者要激发社区内相关单位、组织和人员积极行动起来, 将制定的计划付诸实施。一是组织会议, 通过召开各种会议, 传达铜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意义和激励措施等;二是教育与宣传, 以社区工作方法推动铜商文化的传承, 成败的关键是社区内各参与者是否积极、热心。要通过新闻媒体、学术论坛、社区会议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铜商文化;三是进一步夯实铜商文化传承推动者。通过前期的调查了解, 把铜商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分子纳入推动者, 如对民间铜商文化传承人士颁发聘书, 给予每月一定报酬等, 向社区内相关铜商文化研究机构赠送研究资料和成果等, 开放收集资料和研究成果等。

(五) 评估工作成效。

定期对铜商文化传承工作进行有效性评估, 促进计划的落实和经验的总结。评估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要明确定期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制度, 或纳入人大外部监督评估工作内容。

此外, 还可以使用社区工作的新模式——社区教育来传承铜商文化。社区教育是社区内有关机构根据社区内各类成员的需要和社区发展的需要, 组织协调社区内外的资源, 灵活多样地传授铜商文化相关的教育内容, 以达成传承铜商文化目标的教育活动。从对铜商文化传承的困境因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以主流文化为主的学校教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育, 成为青少年重要的社会化影响因素。但是学校教育中地方特色校本课程的缺失使得年青一代的成长环境中缺乏地方传统文化, 地方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因此, 学校应与社区进行更多的互动与沟通, 与铜商文化相关的组织机构可以向学生组织内容丰富的铜商文化活动, 如邀请民间铜商文化传承人到校做讲座、组织学生参观等。总之, 要使用现代化的工作方法来传承铜商文化, 以帮助社区全体成员自我发展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 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传统文化保护以及两者的协调, 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卞佰泽著.铜商文化篇[M].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8

[2]吕红梅.铜商文化探讨[J].中外企业家, 2014.5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 2012.2

篇4:文化工作者的文化生态意识

关键词:文化生态 引导培育 思考探索

任何生命只有不断地从环境中补充转换和积蓄能量,才能充满无限生机与蓬勃活力。无论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与其生态环境关系密切且相辅相成。特别是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影响和决定国家兴旺发达的软实力。假如我们文化工作者能够努力探索,寻找出一条既适应时代又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途径,不仅有利于保持积极向上的文化态势,并且对于推动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也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工作者应具有前瞻性的文化生态视野

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里的定义,所谓文化生态,是指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化为对象的一门学科,其使命是把握文化生成与文化环境的调适及内在联系。简单地说,人类赖以创造文化的环境即文化生态,主要构成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如工具、技术、生产方式等)与社会制度环境三个层次,而这三个层次与人类及其文明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变化的。一方面,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可以从自然环境获取强有力的影响文化生成;另一方面,借助人类的实践活动,自然环境则更加深刻广泛地渗透进人类生活。其实质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文化价值,即文化产品创作与人自身心智塑造的统一,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文化既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又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确切地讲,文化生态观既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方式,更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社会发展模式。因此,对于不断变化创新的时代主题,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文化工作者不可能置身于外,首先自己必须是文化的承担者、传播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其次自己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技能与较好的文化素质,并用文化来表现自己的生活,规范自己的行为;再次自己必须面对生活及时调整转换自身的文化生态观念。因为在当代社会现实中,文化工作者的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时代生活的影响。虽然观念的东西不会随着政治、经济的变革而立即变化,但社会文化的倡导和文化生态的推动,则可以促进其加快更新与时代同步发展。所以,文化工作者只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具有前瞻性的文化生态视野,把握时代的前进脉络,领会时代的精神本质,激励时代的文化生态,反映时代的现实生活,才能把人类的知识、教育、文化力量动员起来,在时代发展的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引导人们创造多元的文化作品,不断增强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从而转化为社会进步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二、文化工作者应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文化本来就包括关于人自身的教化、教养、陶冶、修炼,使人脱离单纯的自然状态而成为有文化的人,成为具有文化品质和文化创造能力的文化存在物。然而,文化存在物的延伸发展,离不开作为影响人类主体活动的各种精神文化条件状况的文化环境要素。因为文化是人类对所处环境的一种社会生态适应,人的潜能只有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才能发展,人的本质能力只有在文化的世界中才能得到充分的释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生态是社会文化的深层纬度,它追求的是人类更完整美好的一个生存状态。文化盘根错节地根植在我们的心里,我们则悄无声息地溶化在文化之中。尤其是人作为文化的前提,文化的进步来源于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由于人存在于社会中,也就是存在于文化中,其全部生活和活动也均具有了文化的性质和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创造与我们这个时代相适应的文化生态环境是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因为文化活动存在的价值在于带给人感动,有的时候是活动的内容,有的时候是形式的运用,有的时候则是参与过程引发的思考,以内在的、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制约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产生深远的现实意义。所以,我们文化工作者在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中,需要思考究竟哪些活动有利于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哪些形式有利于群众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要营造一种健康发展的良好文化生态环境,让文化艺术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而为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品质与文化实力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例如,由广州市文化馆承办多年的广州市学校舞蹈节和广州市学校艺术节,设小学、中学、中专(含职中)组别,包括声乐、器乐、语言艺术、美术、书法、摄影、舞蹈等七大类型的比赛,就是为了明天的生活更美好,培育青少年的文化艺术素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城市文化生态平衡良性循环的成功运作。

三、文化工作者应发挥资源的文化生态优势

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或者说,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数量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信息资源等。笔者认为,文化生态研究的资源,主要是指人们在从事文化生产或文化生活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性资源,这种资源为有形和无形两个层面,关键是工作者如何把握与利用。文化艺术其实就在人们身边,它一方面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因素,是人们在最基本物质生活满足后的必然追求;另一方面它又在美化改造着生活,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文化艺术不仅带给人美的享受,甚至可以令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文化生态的价值表现在使社会趋向于和谐和美,让人们在文化生态氛围里体验到精神上的愉悦。事实上,单一的文化生态观念已经落后,因为文化总是以多样的形态传承繁衍。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这些不同特质的文化形态在交融、冲突、博弈中,丰富了社会的文化内容,形成了亮丽的文化生态景观。

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告诉人们,如何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来感受人生。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是可持续的,作为人的生存发展方式的文化,当然也应该是可持续的。在这个文化生态世界中,人们获得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能力和本质力量,在物质和精神的领域生产和创造它们对象性的存在,生产出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方式,使文化生态成为一种渗透到人之生活的所有领域,并摆脱作为人的人之有限工具和手段的地位,成为一种永无止境的文化生态循环过程。例如,深圳、惠州、东莞在2009年2月签订了《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以加快这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而深、莞、惠之间的文化假如跟随经济一体的脚步,充分利用深圳、东莞、惠州三座城市各自现有的文化形态,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前提下,使文化资源如深圳的客家山歌、沙头角鱼灯舞、粤剧,惠州的客家文化、东江文化,东莞的广场文化,以及三地的文化场馆、文艺演出和公益性文化活动等实现互通互补。并且,三地的文化工作者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文化形式和不同的艺术表演,将其文化进行交叉组合,让市民更好地享受和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实现文化资源的相融共享,这无疑是整合多种文化财富,形成文化生态氛围,丰富文化生态环境,提升文化生态质量,推动文化生态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文化生态已纳入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规划

为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在2010年7月,广东省委召开了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专门研究部署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会议,出台了未来十年广东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提出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中包括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华侨文化、禅宗文化、海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文化生态保护区。同时还提出,要实施珠三角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工程,整合珠三角文化资源,构建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服务一体化的都市文化生活圈,辐射带动全省公共文化的发展。此举充分说明,文化生态的重要性,不仅是文化工作者需要具有文化生态意识,而且各级政府也需要具有文化生态意识,因为文化生态的优劣,已经关系到我们大家的文化生活环境和质量,同时更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和谐发展的整体文化形象。假如我们能够善用文化生态,并将资源转化为财富,想必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岭南文化本身是由水孕育的,珠江是岭南人的母亲河。在最近落下帷幕的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上,根据广东特殊的地域环境,文艺表演首次将场地选择在了体育场以外的空间,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将主会场确定在了珠江中心的海心沙岛,将看台和舞台打造成一艘扬帆远航的和谐号航船,充分利用海心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把江水、两岸、城市地标尽收其中,利用激光、焰火、喷泉、船、帆、塔六大实物和光影元素,融天、地、水、桥于一体。在充满童年记忆的广东民谣《落雨大》的优美歌声中,从一滴水到汪洋大海,从一叶扁舟到巨型帆船,从一汪清水到滔天巨浪,演员在水下、水面、空中、江上,把具有岭南特色的红棉、海浪、鱼灯、芭蕉等文化元素演绎其中。还有在开幕式之前珠江巡游文艺演出中,精彩纷呈的龙舞、凤舞、狮舞、鳌鱼舞等广东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均淋漓尽致地彰显了岭南舞蹈舒展柔美、飘逸轻盈的魅力和神韵。确切地讲,这个在珠江上进行的开幕式,不仅突出了广东浓郁水乡的文化生态资源优势,同时也向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们,展示出了广东文化艺术天人合一的独特风采。

古人云,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生态在吸收积累递变融合的基础上,已经成为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人们的文化自觉意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普洛洛·贝茨(美).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4]斯图尔德(美).文化变迁的理论[M].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5]拉兹洛,李吟波译.决定命运的选择——21世纪的生存抉择[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篇5:社区文化工作总结

第一、社区文化活动经费方面,尽量做到少花钱办好事的原则,杜绝浪费,在做方案时一些费用预算尽量做的周到,能够争取到外部资源的赞助;

第二、在社区文化举行前的宣传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社区文化活动前期宣传造势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业主进来参与我们的活动,社区文化在完成后宣传工作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未参加我们活动的业主知道我们举办的活动,吸引他们来参加我们的下次活动,在宣传的方式和操作的形式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宣传制作宣传展板、在小区宣传栏张贴活动照片和生动的现场活动说明等。

二、不足之处及改进思路

第一、在举行社区文化活动时安排的计划性不是很强,策划不够详细,活动目标群体定位要求清晰,活动开展的对象性要强,专门针对老年、中青年、儿童或女性等不同层面业主策划开展适合其年龄、性别特点的活动,从而提高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保障活动效果、高服务质量和参与居民的满意度。

第二、社区文化活动由于受新江南场地和居住人群等因素的原因,因为新江南这边场地空间非常有限,在举行大型的社区活动时就显得场面不够壮观,以后在举行社区文化活动在场地布置方面尽可能的利用会所、外围广场来举行一些活动;

第三、主要居民中中青年业主的参与性不够,管理处将在开展社区文化时调动性不足,我们将在明年针对中青年居民开展一些适合他们的社区文化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并得到他们的认可,同时提高社区文化的满意度。

三、社区文化工作未来展望

在不影响活动举办的宗旨的前提之下,寻求外界的合作和支持成为公司筹集资金来源辅助渠道。通过寻求外界的支持,在资金以及各种资源上得到一定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费用的同时丰富了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篇6:社区文化工作总结

今年,为了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打造社区文化品牌,我们结合社区的特点和实际,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1、打造新型文体队伍,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神采奕奕xx龙

继08年成立了锣鼓队之后,xx社区的文体队伍一直处于蓄势的阶段。在沉寂了半年之后,经过和专业老师的沟通,一个成立舞龙队的想法终于得到了实现。前期的筹备工作中,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请专业团队制作了金龙和青龙,并对队员的服装进行了全套的设计和制作。一方面我们又在小区内开展了队员的选拔工作。由于舞龙是项全身各个部分都要用力协作的体育运动,所以需要年轻力壮、吃苦耐劳的队员,因此寻找队员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在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斟酌和考虑后,人员最终确定。舞龙队的排练工作也提到了日程上来。2011年2月23日,舞龙队正式成立,并开始了每周三次的正规学习和训练。舞龙队共有26人,其中,男子组10人,女子组10人,道具组6人。为方便龙队的训练,社区后勤部为舞龙队用横幅制作了两条道具龙,以此减少队员对龙体的磨损。

在舞龙队三个月紧张的排练中,队员们克服了受伤等一系列的困难,尽自己的能力为舞龙队最后的出山做着一遍又一遍的排练。得知xx社区有两条龙,xx区和xx街道纷纷前来邀请,为其助兴。2011年5月9日,应xx街道和xx区文广局的邀请,社区舞龙队为xx区公共图书馆xx分馆的开馆仪式做开场表演。6月5日,应xx区卫生局邀请,为第七医院与上海红房子医院结队仪式助兴。两条崭新的蛟龙,在队员们用心的舞动下活灵活现,迅速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目光。有了这两次表演的经历,在6月8日由xx区文明办主办的“xx区端午节舞龙比赛”上,面对来自全区15个单位曾身经百战的龙,作为其中训练时间最短、表演经验最欠缺的队伍,我们xx社区的舞龙队用最积极乐观的心态,以过硬的技术,最终摘得一金一银两枚奖牌,得到了主办方的肯定。

坚持不懈练太极

今年上半年,我社区的太极拳队继续坚持学习和训练,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展了太极剑和经络操的教学。太极拳队的成立早在三年前,那时,为了锻炼身体,老年朋友们自发相约一同学习太极拳。为了使训练能够更加专业化,社区联系了专业的老师进行教授,在普通的太极拳基础上,又进行了太极剑、经络操的教学。在越来越丰富的教学内容面前,老人们越来越有兴趣,太极拳队由最初的10人发展到现在的35人。2010年9月,xx区武术协会xx社区服务站成立,之后,太极拳队积极参加市、区及街道组织的各类相关比赛。继去年的比赛之后,今年4月17日,社区太极拳队在宁波市“阳明杯”甬三角第五届传统武术大赛中荣获了团体拳术三等奖。

2、紧跟社会时代步伐,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为庆祝建党90周年华诞,xx社区召集了楼群党小组成员和党支部的党员,分别于6月25日和6月28日开展红歌会。2011年6月25日晚,我社区党支部邀请了楼群党小组成员,一同相聚在社区四楼的礼堂里,用自己的歌声向中国共产党献礼。在“红歌飞扬、红心向党”主题红歌赛现场,伴随着音乐的节拍,党员们唱响了红色的歌谣,大家用歌声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祝贺。歌声仿佛将大家带到了过去的岁月中,现场的气氛随着歌曲的变化热闹非凡。这场红歌会的开展,不仅增加了楼群党小组成员间的凝聚力,更为党小组的成员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6月28日下午,社区党支部会议上,党员们也开展了红歌演唱的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给党员们留下了了一个美好的回忆。

3、大手牵小手,暑期大家乐

今年暑假,xx社区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和五老人员,与小朋友一起开展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这场“靓我风采 快乐成长”暑期夏令营节目不断,精彩不停。经过多天的紧张筹备,7月12日上午,暑期夏令营开营仪式在社区礼堂隆重举行。为了结合今年主题,社区组织学生开展“学党史 颂党恩 跟党走”红色主题教育。通过朗诵比赛、红歌传唱、红色舞蹈等活动的开展,在学生中掀起了一阵红色思潮。在“学党史 颂党恩 跟党走”红色主题教育告一段落之后,小朋友们又迎来了“传承中华文明美德,倡扬文明和谐新风”文明道德礼仪主题活动,又掀起了一阵文明美德新风潮。学生们不仅给妈妈写信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恩之情,还制作感恩卡送给老年人,并为老年人送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同时还开展了代值保安岗,送上清凉茶的活动。此次主题活动旨

在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使学生学会如何爱自己的父母,进而实现爱的传递,把爱父母、爱家庭的感情扩大到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的崇高境界,最终达到道德的升华。

xx街道xx社区文体部

篇7:2014社区文化工作总结

一、创新形式、广泛宣传,极力营造学习与娱乐相互结合的学习方式

我们立足社区现有的条件,充分发挥社区文体宣传阵地作用,不断通过板报、墙报、录像、学习园地等形式,加大对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使居民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来武装自己。社区于2014年2月2日在辖区福源来广场举办以“创充分就业社区、促发展”为主题的游园活动,其活动以多种形式进行,使社区居民、单位职工放松心情,繁荣社区,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搭建一个全民互动的学习、娱乐平台,感受社区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居委会成员对人性关怀,营造社区和谐气氛,构建文化型社区。

二、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社区文体活动氛围

社区对辖区原有的一些破损、老化的健身器材进行维修和改善,让居民的健身活动更能得到安全保障。今年4月社区还增设了网上博客,社区的大小事情都公布在社区博客上,这大大提高了居民对社区的了解。9月份社区对宣传墙报进行全面更换,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社区的多功能活动厅、乒乓球活动室、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户外健身场所等,为居民开展自己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供了保证。

三、关爱老人,开展好老年活动

为了社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在往年的基础上,社区突出做了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晨练队、坝坝舞队伍。在完善队伍工作中,我们尽可能对老年人宣传鼓动,劝其都力所能及投入到活动中,在我们努力下,现在整个社区投入活动的老年人大大超过了往年。二是创新形式办好老年活动中心,让老年人有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大大提高了老年人对生活的积极性。三是开展互动活动,我们经常鼓励老人们与其他兄弟社区进行联欢活动,让他们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及吸收更好的经验。

四、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文体活动,极力打造和谐、温馨社区

社区在实际的工作中,能主动克服各种困难,立足现有条件,结合街道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和重大节日,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文化体育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和高度评价,极大地浓厚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激发了居民热爱社区情感,为构建和谐、温馨社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年来我们开展了几场大型活动:一是2月份举办的“创充分就业社区、促发展”活动,受到居民群众好评;二是3月8日国际妇女节,与辖区树语城物业举办了舞会,鼓动了广大居民的参与热情;三是3月21日举行的“迎奥运、百万老人健步走”启动仪式;四是6月份开展的读书月活动;五是7月31日晚举办的庆“八一”、“迎奥运”的音乐晚会;六是9月份举办的庆祝建国59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受到街道领导、参加活动的居民和现场观众的好评。

篇8:社区文化工作总结

1 英国社区护士的级别与类别

1.1 护士级别

英国护士和助产士协会 (Nursing Midwifery Council, NMC) 是负责全英护理工作人员的从业行为和医疗服务质量的专门管理机构。从2010年4月开始, 英国实行新的9级制度即Band1~9。取得NMC注册的护士从5级开始计算, 5级以下的一般为护士助理等[1]。不同级别的护士需达到不同的标准, 包括专业知识、工作技巧、实践经历及其他能力等。1~4级人员一般为护理员、健康服务助手和学校的学生;5级社区护士可以承担家庭访视等服务工作;6级为高级社区护士;7级为主管护士可以独立开业, 也可以被诊所和初级卫生保健信托机构聘用, 具有有限的处方权;8级护士一般由初级卫生保健信托机构聘用, 主要承担管理和教学工作, 也可以独立开业;9级为国家健康卫生部门的管理人员。护士各级别的标准和指南由NMC广泛收集和征求护士、公众及其他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后, 每5年修订1次[2,3]。因此, 只有在临床工作一定年限后, 才能申请到社区工作, 级别一般需6级以上。

1.2 护士类别

从类别上看, 在英国社区诊所工作的护士有两种, 一种是诊所护士 (clinic nurse) 多由诊所聘用, 一般1家诊所有2~3名护士, 可独立开展门诊工作或协助医生, 根据护士的级别及专业不同, 工作范围也不同。另一种是地区护士 (district nurse) , 负责社区出诊, 由初级卫生保健信托 (primary care trusts, PCTs) 聘用。在全科团队中, 社区护士作为重要的员成一起满足病人的需求。英国社区护理工作在初级卫生保健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社区护士在居民心中也享有较高的地位[4]。

2 英国社区护士的工作范围

2.1 诊所护士

诊所护士独立性较强, 高级别的可直接接诊病人, 部分护士有一定的处方权。一般1家诊所每周5~6名医生的预约门诊是500人次, 而2名护士的预约门诊工作量可以达175人次, 医生护士每周会开一次会议讨论病人情况。

诊所护士的门诊范围: (1) 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 有处方权的护士可直接开具处方;无处方权护士可以为稳定的慢性病患者续开处方, 再由医生签名后处方生效;护士还可以为病人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2) 老年人健康评估工作, 针对慢性病进展的危险因素, 制定预防方案。 (3) 计划生育咨询、产前保健和妇科宫颈涂片等。 (4) 药物使用信息咨询, 如非处方药品副作用、药物间相互作用等。 (5) 心理咨询、评估精神健康状况, 进行心理测量。 (6) 成人、儿童的预防接种和免疫。 (7) 负责旅游接种及相关咨询。 (8) 抗凝血功能监测, 如华法令测试, 但不是所有的诊所都有相应的设备, 附近的诊所会转诊过来。华法令服用图表很详细, 什么颜色的药片吃几粒, 护士会打印出来让病人照图吃药。 (9) 辅助医生开展小手术、关节注射。 (10) 为病人抽血并送化验中心。

门诊工作时, 护士也可帮病人预约全科医生;非门工作诊时, 还有电话咨询, 慢性病如高血压随访监测, 健康促进、纠正不良生活方式等工作。因此, 有些英国市民愿意选择到护理门诊就诊, 因为护士门诊的内容涵盖面较医生广。

英国诊所在预约时会相对固定一些专科门诊的时间, 如预防接种门诊、旅游疫苗接种门诊、戒烟门诊、药物依赖门诊和儿童保健门诊等。一方面由于一部分专科护士是临时聘用的, 这样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 集中时间段处理这些有专科护理需求的对象, 可以提高诊所工作效率[5]。

2.2 地区护士

地区护士由PCT聘用, 一般1个诊所的管辖范围会安排5个地区护士, 每个护士从8时工作到13时, 服务6~8个病人, 1周5天工作, 每个护士每周安排上门服务不超过200人次。服务对象有出院需随访的患者;老年、体弱和行走困难或视力问题等情况不能来诊所就诊的患者;独居者;肿瘤患者;不能行走需要上门测血糖、摆放药片或胰岛素笔看不清自己无法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甚至还有行走不便需要护士上门点眼药水的患者。

有上门需求的可直接联系护士, 或找全科医生 (GP) 联系护士, 或者通过前台联系护士。护士一般通过记录簿看每天的工作安排。要求医生出诊的也先由地区护士上门, 情况不严重不需要医生处理的事情, 由护士完成;护士不能完成的找GP;严重情况的护士可直接将病人转到大医院。

3 英国社区护士的职业素养

3.1 沟通技巧

要求利用沟通技巧使患者完全理解病情诊断, 并对处理方法满意, 在患者接受坏消息时给予支持。在与患者及照顾人员沟通时, 要注意对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倾向性的人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并要求预见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障碍, 并采取措施提高沟通效果, 利用沟通技巧来支持患者坚持治疗或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沟通技巧要求在谈话和文案书写上都要有所体现, 还要具有一定的谈判、冲突处理技巧。高级别的护士要求进一步将自己的沟通经验运用在教学上, 带教实习护士。

3.2 质量控制

按照NMC要求的标准来开展工作, 要求按法律法规完成患者记录;优化管理自己的工作负荷, 必须确保工作的质量, 对患者的照料处理须遵照指南或询证医学证据。工作中要自查、同行互相审查或对照标准评估工作的质量, 在诊所或更广泛的圈子中, 要互相支持、分享学习的知识。从患者的反馈、诊所的事故以及近期医疗事故中, 利用结构体系从根源上分析事故原因, 防范事故。

3.3 个人发展

个人要对自己的发展负责, 不断学习, 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正面作用。支持其他人的发展, 并激励他人发挥出最大潜能。让工作场所具有学习氛围, 相互学习并从诊所外学习。鼓励他人对自己的知识技能、行为做出真实的自我评价, 了解自己的职责, 向患者提供服务要优先满足患者的需求。跟上新的发展, 与团队其他护士一起工作, 确保整个团队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3.4 团队合作

了解自身的作用, 在团队中的工作范围。工作要有效率、有责任心。支持其他团队人员, 开创新的工作方式。接受其他人的建议, 提升工作能力。

3.5 管理能力

在工作场所进行有害监测, 确保患者及工作人员有足够的资源;确保安全储存转移医疗废弃物以及药品监管;定期培训学习强制性的法律法规。

4 可借鉴的内容

4.1 加强社区护士专业技能

目前, 我国社区护士专业能力与英国相比差距很大。国内多项研究表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高学历、高素质的社区护士。在社区工作的护士有35%~70%没有系统接受过有关社区护理的专业培训和教育[6]。而社区护理服务模式与临床护理有所不同, 所以, 社区护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设定, 应以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 将社区护士作为专科护士来培养[7]。英国从1992年开始在雷丁大学进行社区专科护士的培养, 我国医学院校也应将社区护理教育作为单独的专科设立。

对目前已经在社区工作的护士来说, 有效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很有必要。有调查显示, 社区护士的培训内容需求面很广, 涉及基本公共卫生、疾病预防与控制和基本护理知识与技能, 公共卫生服务包括老年人健康指导服务264人, 占98.51%, 健康教育信息和咨询261人, 占97.39%, 健康档案管理259人, 占96.64%;疾病预防与控制包括高危人群指导及高血压诊断等262人, 占97.76%, 传染病宣传和咨询服务261人, 占97.39%。选学知识与技能要求丰富, 包括营养、中医、心理、临终关怀和人际沟通等。但是, 目前, 岗位培训以临床护理知识为主, 缺少规范的社区卫生知识及基本公共卫生技术培训[8]。

英国负责社区护理教育课程的老师也都是社区护理学专业毕业, 且有数年社区护理工作经验者, 以保证老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我国具有高学历的护理教育人员则多是一毕业就在各大高校任教, 很少有临床工作经验或本专业工作经验者, 而一些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老师, 又很少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学方法培训, 因此, 很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1]。目前, 社区医生的职能范围已经开始向全科化发展, 在上海等地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养也已经开始。社区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体系亟需建立, 需要符合社区工作实际, 明确社区护士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具体的规范和要求, 让社区护理成为真正的专科。只有社区护士的专业技能状况, 提高才能提升我国社区护理的服务质量。

4.2 加强社区护士人文素养

英国护理服务将病人的需求放在优先地位, 护理过程中注重人性化的服务, 因此, 护患关系良好, 服务对象对社区护士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高。护士的沟通技巧、管理能力等作为级别提升考核中, 必须考虑的部分得到极大的重视。高级别护士的要求也是在教学方面能将沟通技巧、管理能力等传授给实习护士。

我国医学教育以医学知识的学习为重点, 缺乏对沟通技巧的重视, 因此, 经常出现给出了正确的处理措施, 但是得不到病人接受的状况, 同时, 病人觉得医护人员没有很好了解自己的需求。目前, 社区护理工作正出现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历史因素、社区环境、心理状态和沟通技巧, 很多相关因素都需要社区护士理解并融入到社区护理服务中[9,10,11]。因此, 应在岗位培训的课程中增加人文教育的课时, 转变社区护士的服务理念, 提高护理服务意识。

4.3 进行社区卫生机构绩效体系改革

英国不同级别的护士待遇不同, 各层级护士的职能、工作范围不同, 已经有规范的考核系统。我国社区护士的整体待遇应提高, 同时明确职责, 根据护士资质分层次管理, 按照级别、工作范围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待遇。让护士在健康教育、老年人健康管理等随访服务工作中, 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弥补我国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短缺的现状。

参考文献

[1]胡亚南, 张晓璇.英国护理教育与管理见闻[J].护理学杂志, 2013, 28 (13) :84-86.

[2]Nursing Midwifery Council.The Prep hand-book[EB/OL]. (2012-05-24) [2013-12-06].http://www.nmc-uk.org/Educators/Standards-for-education/The-Prep-handbook.

[3]Nursing Midwifery Council.Education Stan-dard[EB/OL].[2013-12-06].http://standards.nmc-uk.org/PreRegNursing/statutory/back-ground/Pages/Background-and-Context.aspx.

[4]蒋小剑, 何国平.国外社区护理体系对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4) :1062-1063.

[5]宋亚琴.英国社区护理见闻及借鉴[J].护理学报, 2013, 20 (1) :62-64.

[6]郭玲, 刘素珍.社区护士执行社区护理服务水平的现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3) :929.

[7]卢蓉, 张杪.我国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策略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20) :138-139.

[8]杜雪平, 杨玲, 王永利.中国多省市社区护士培训现状及意向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4) :1145-1149.

[9]陈良英, 宋爱梅.社区护理中存在的人际沟通问题及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13) :108-109.

[10]张孝平.浅谈当前社区护理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健康必读, 2012, 11 (6) :572-573.

上一篇:计算机二级培训总结下一篇:关于快速发展铁路信息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