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父亲节优质教案

2024-07-25

中班父亲节优质教案(精选6篇)

篇1:中班父亲节优质教案

设计意图:

一直以来,小朋友对于母亲接触、了解得多,而父亲相对是一个比较严肃的角色,小朋友对于自己的爸爸并不怎么了解,对于父爱也体会不深。由此,我借用了建构式课程中《父亲节》和《我对你说》这两个内容,结合幼儿园爱的主题月活动生成了这个新的活动――《我爱爸爸》。在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为使幼儿对爸爸有更深的了解,又利用绘本《我爸爸》与幼儿产生共鸣,进而萌发对爸爸的自豪感,体会父爱。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增进对爸爸的了解,产生对爸爸的自豪感,体会父爱。

2、能用画贺卡的方式表达对爸爸的爱。

活动准备:课件PPT、爱心大画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引题:谈话,父亲节。

二、利用绘本,了解自己的爸爸,产生对爸爸的自豪感。

1.能干的爸爸(PPT踢球,唱歌)

师:皮特爸爸会唱歌,会踢足球。那你爸爸有哪些本领?

小结:哇,我们小朋友的爸爸都有了不一样的本领。和皮特爸爸一样都很棒。

2.爱我的爸爸

皮特爸爸不但有很多本领,还很爱她,我们来看看皮特爸爸是怎么爱他的。

(1)PPT抱(2)PPT笑(3)PPT狼

小结:看来,每个爸爸都爱自己的孩子。你们真幸福啊!

3.辛苦的爸爸

教师小结:虽然这几个爸爸工作不一样,但是每个爸爸都很辛苦。

三、制作贺卡,表达对爸爸的爱。

父亲节到了,皮特为了表达对爸爸的爱,还特意画了一张贺卡给爸爸,祝爸爸父亲节快乐!

你爸爸最喜欢什么?最想要什么?

集体画礼物。

小结:虽然我们的爸爸长得不一样,本领不一样,但是所有的爸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非常非常地爱我们,希望小朋友们回家后能多了解自己的爸爸,把自己对爸爸的爱大声地告诉他们。

1.幼儿园中班父亲节主题活动教案

2.幼儿园中班父亲节活动教案

3.中班父亲节教案

4.幼儿园小班父亲节教学设计

5.小班父亲节教案

6.父亲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7.父亲节感恩主题班会教案

8.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9.幼儿父亲节活动教案

10.中班父亲节活动教案

篇2:中班父亲节优质教案

1、了解身体里的“洞”,对“洞”的好奇,知道一些洞的用处。

2、自主探索,合作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PPT“我们身体里的洞”。

2、简笔画“小娃娃”图、记号笔、五角星标记。

3、纸制背心、短裤。

活动过程:

(一)洞洞大猜想。

1、出示PPT1:一个洞

这是什么洞?(下水道)

2、出示PPT2:许多洞

这些洞是怎样的?会是什么洞?(洗澡喷头上的洞,长得像莲蓬,因此我们叫它“莲蓬头”)

3、出示PPT3:两个洞

这两个洞是什么?

(二)寻找身体里的“洞”,了解这些“洞”的本领。

1、找“洞”游戏:分组找身体里的“洞”,并记录,讲述自己的发现,了解这些“洞”的本领。

2、自主阅读,发现身体里更多的“洞”,集体讲述“洞”的本领。

(三)给“洞洞”分类,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1、把哪些“洞”藏起来,不被别人发现?哪些动要露在外面?为什么?

2、哪些“洞”要藏起来,为什么?

3、帮娃娃藏“洞”。(为娃娃”穿“背心短裤)要藏起来的”洞洞“,我们要特别地保护好它们,不能让别人看见,也不能让别人摸。

4、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1、和同伴继续阅读图书,找身体里的“洞”。

2、钻洞游戏。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抓住幼儿兴趣点以找找身体里的”洞“,以及保护身体里的”洞“作为重点内容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为”洞洞大猜想“第二环节为找洞洞,第三环节为分类环节,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将身体的”洞“分为可以裸露和需要隐藏的两类,初步明白身体里一些洞洞的功能及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篇3:中班父亲节优质教案

目标是教学的纲, 纲举目张, 要突出教案“三要素”:1.内容, “教什么”;2.方法, “怎样教”;3.效果, “教的预期”。优质教案需将“三要素”作出一个框架安排, 便于教学的步骤实施、策略选择、方法组合、课件运用等整体把握。

例:窦桂梅的“教学目标”:1.通过虚拟的情境, 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 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识记“最、坡、梯、够、修、味、留”等字, 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

3.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 在整体感悟课文的过程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窦桂梅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运用具体的、可测评的专业术语, 提纲挈领地突出了教案 “三要素”:第二目标指向“教什么”, 感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识记“最、坡”等7个生字, 感悟“梯田”“山坡”等5个词语及句子, “整体感悟课文”,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第一、三目标指向“怎样教”的问题, “通过虚拟的情境, 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 “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导游等形式”。 第一目标明确“教的预期效果”是:体会“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优质教案的目标设计, 要清晰具体, 一目了然。

二、导入设计, 体现导语“三功能”

好的教案导语, 要体现三种功能:一是激励功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诱导功能, 以旧知引新知;三是洞悉功能, 了解学生。下面以体现激励功能的导语为例。

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 (板书:好地方) , 想去吗?要想去, 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 课文会告诉你。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做到正确流利, 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 (板书生字带出来的词语:最喜爱、山坡、梯田修在、留着、味道、茂密) 这样, 为下一步借助词语定位联想生字做铺垫, 注意指导第二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

3.采用猜字、定位联想等游戏识字, 重点指导“最”的结构和最后一笔, 同时趁热打铁指导书写。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 七八月有沙果、蜜桃, 到九十月份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 (以上环节从兴趣入手, 总体上把握全文, 认识生字)

窦桂梅老师设计的导语“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 想去吗?”带有极大的诱惑力,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是用以前学过的拼音知识来阅读新课文, 解决生字新词。她把“了解学生”放在了导语的重要位置, 做足了钻研教材、查阅资料、选择教具和了解学情等一系列未雨绸缪的教学准备工作。她在导语中都“了解学生”什么呢? (1) 了解思想感情:“要想去, 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 课文会告诉你。”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2) 了解阅读能力:“做到正确流利”; (3) 了解朗读能力:“检查朗读情况”; (4) 了解思维能力:“借助词语定位联想生字”; (5) 了解理解能力:“第二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 (6) 了解独立识字能力:“采用猜字、定位联想等游戏识字”; (7) 了解学生的信息采编能力:“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

优质教案的导语是一种“火力侦察”, 旨在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最近发展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对文本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学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学生言语天性、个性的甄别, 搞清楚每一个学生言语潜能的优势所在, 才能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编写优质教案,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 拓宽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 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真正的能手。” (苏霍姆林斯基语)

三、新课设计, 凸显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优质教案总是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在中国教育学会2014年工作会议上,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郑富芝司长介绍, 教育部正在组织专家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初步提出核心素养包括品德与能力两个部分, 品德包括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三个部分;能力包括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三个部分。窦桂梅老师在新课设计的“体验”这个教学环节, 凸显了学生发展的哪些核心素养呢? (详见◇标示的条目)

◇培养学生阅读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设计

1.通过刚才的了解, 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 五月有杏子, 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 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 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 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 好不好?说去就去, 快把书打开。

2.葡萄沟到了, 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 (学生读文后, 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能力的教学设计

3.赶快登上山坡, 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得怎样? (学生可能会说枝叶, 也可能会说葡萄, 可以按顺序学习)

(1) 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

(2) 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像什么? (教师用手势表演, 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 教师只画了一个凉棚, 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 (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 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赶快钻进去, 感觉如何? (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 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教学设计

4.快抬头看, 透过茂密的枝叶,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读书上的句子, 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1) 用图片让孩子到指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 比较葡萄颜色的不同, 让孩子把图片“挂”在葡萄架下 (教师已经画出茂密的葡萄架)

(2) 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 在比较中体悟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光”中发现)

(3) 实物演示“一大串”, 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 数量这么多, 颜色这么多, 种类这么多, 而且水灵灵的, 像一个个玛瑙, 晶莹剔透, 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培养学生自主发展、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教学设计

5.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 老师扮演新疆老乡, 谁愿意到前面表演?

看, 新疆老乡来了! (教师戴上新疆帽, 微笑着走来)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设计

6.小朋友, 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知道就让学生介绍, 不知道就由教师介绍:维吾尔就是联合协作的意思。我们新疆还有哈萨克、回族、汉族等民族, 不同的民族联合协作, 团结向上) 大家对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 (训练学生口语交际时, 有意指黑板的画面, 适当鼓励引导学生用上刚才学习的好词佳句)

◇培养学生个人品德修养的教学设计

7.“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 是怎么个吃法?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体会这个词语)

8.我们新疆老乡能歌善舞, 让你们把葡萄吃个够, 还要跟我们跳舞。 (师生共同跳新疆舞, 教师送给学生小新疆帽)

◇培养学生社会关爱品德的教学设计

9.请送给老乡一句话, 哪怕是一个词也好。 (在表演和口语交际训练的同时, 让学生感悟老乡的热情好客) 56个民族, 56朵花, 56 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嘛。 (板书:热情好客)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 赶快夸夸他们吧!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设计

10.是呀, 我们新疆人就是热情好客, 你们就要离开葡萄园, 还想不想亲眼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我再给你们放一段录像。 (让学生把“看”到的说出来, 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直观的画面, 进行形象思维训练。整体感悟这段)

◇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设计

11.同学们, 刚才我们背诵了这段课文, 我们学语言更重要的目的是用语言。这段话就是很好的导游词。谁愿意当导游, 用书上的语言介绍葡萄沟的葡萄?注意向别人介绍葡萄沟, 不能光背诵这段话, 还要想想开头和结尾怎么说, 还要注意态度亲切, 礼貌和蔼。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教学设计

12.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不可。想想阴房是什么样的? (发散思维, 让学生想象) 还有个问题要大家去弄清楚: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培养学生丰富课程资源能力的教学设计

13.观察、品尝葡萄干, 之后发表意见。 (教师板书:色鲜味甜)

窦桂梅老师在“体验”设计中蕴含的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不是讲出来的, 而是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习得的。

优质教案要关注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中的哪些方面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在“前言”中就指出,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在其两大核心能力的麾下统领着五个支柱能力:一是识字写字能力, 包括独立识字能力;书写技能;认读和拼读的能力;运用汉字的能力;用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二是阅读能力, 包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语感能力、整体把握的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潜能;独立阅读的能力;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三是写作能力, 包括独立写作的能力;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感染力;语言说服力;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四是口语交际能力, 包括倾听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五是语文实践能力, 包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课标列出的能力共有58种之多。学生的基本能力总是和他们完成一定的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 优质教案要为学生展示各种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

四、操作设计, 要利于学生把“文本”转化为“作品”

好的教案, 总是把学生的操作实施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 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因此, 操作层面的设计, 要努力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把“文本”转化为“作品”。当代文艺理论认为, “文本”和“作品”是有区别的。作家创造出来的只是“文本”, 而经读者阅读参与创造而完成的才是“作品”。新课程改革以来, 把教科书称作“文本”是有道理的。窦桂梅老师的操作设计,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阅读教科书的活动中去, 读写有机结合, “文本”才从真正意义上变成了“作品”。

1.看出来, 同学们就要离开葡萄沟了, 有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 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动动笔, 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 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 又是个性化阅读的训练) 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 句号改成叹号)

2.旅游到此结束, 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教案撰写, 要彰显教师独特的个性

撰写优质教案, 需要理念创新、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彰显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性魅力。 如窦桂梅老师的“自评”。

本课教学是在学习新课标、感悟新课标基础上设计的。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1.情感。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 语文技能, 那么新世纪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在语文课堂里, 孩子对待语文学习, 不应是被动的学, 旁观者似的学, 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 生命成长的过程, 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 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 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因此, 教师要充满激情, 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

2.交际。交际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必需。语文的性质之一就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性要处处体现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渠道。这堂课里首先做到了教师和学生语言的融合, 教师的语言是谈话式的, 不是问答式的、生硬的, 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其次创设了各种情境进行交流, 把以往的语言积累和本课的语言学习加以运用和创造。

3.感悟。感悟的过程是理解和发现的过程。教师要适当的搀扶和点化, 让孩子的“感”和“悟”都有个过程。感悟不是告诉, 而是激励、唤醒、刺激、探究、体验。首先从整体上感悟, 没有把课文肢解, 逐段分析讲解, 而是以导游的身份走进去, 再走出来。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特点, 采用演示、表演节目、画图、朗读、比较, 即看、读、听、想、吃、唱、演等手段让孩子感悟词语、句子、意境。也许给了孩子“感悟”这个支点, 孩子就能撬起语文这个地球。

窦桂梅老师的这一段“自评”启迪我们:撰写优质教案, 教师要有独特的教学思想和风格。有的教师一字不落地使用特级教师的教案, 反而效果差, 就是不懂得教师具有各自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也不懂得区分文本的“能指”结构和“所指”结构。所谓“能指”意为对文本的改造、变动和创造;所谓“所指”意为现成的、无需改变的文本。巴尔特的言下之意是:非结构的文本不是理想的文本, 仅是“所指”的结构, 也不是理想的教学文本;理想的教学文本必须经过调整、扩充、重组, 以形成“能指”的结构。皮亚杰指出:“结构是一个由种种转换规律组成的‘体系’。”所以, 对文本, “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 它必须是“独一无二”的, 没有相同的, 没有可以相比的。这就是教师之所以需要编写独创性较强的教案的理由所在。

总之, 优质教案追求的是卓越、新颖, 具有独创性。优质教案是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播下的种子, 是科学的教学思路绽放的花朵, 是独特的教学艺术结下的丰硕成果。没有教师匠心独运的教案创作, 就没有风格独异的教学创新, 也就没有生动活泼的学生“众创空间”, 所谓的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有创意的表达就无从实现。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教师:言语生命意识的传递者[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2006 (10) .

[2]刘文立.布封及其名句“风格即人”[J].外国文学研究》, 1979 (01) .

[3]宋其蕤.论教师的教学风格[J].教育导刊, 1993 (5) .

篇4:中班父亲节优质教案

一、寻找合适教案

在寻找教案之前,必须对教师自身素质进行分析,扬长避短。如口语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强的可选择上语言课,绘画能力强的可上美术课,表现力较强、唱歌比较好的就选择上音乐课或舞蹈课,而针对表现能力不是很强,但语言简洁,逻辑思维强的就选择上科学课。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优秀教案的领域范围,有目的地寻找,不至于漫无目的,浪费时间与精力。

活动领域确定后,必须明确此领域的要求,如科学领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3~6岁儿童发展指南》强调: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带着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去寻找相关优秀教案,我曾在《山东教育·幼教园地》上看到一则大班科学活动案例“巧顶纸板”,将幼儿生活中较常见的几种材料:纸板、易拉罐、铅笔、纸筒芯等作为教具,引导幼儿主动尝试用不同材料巧妙顶起正方形、正三角形、圆形纸板,教师与幼儿一道津津有味地探索稳稳顶住纸板的秘密。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亲历了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有助于培养积极探究的态度,养成积极探究的习惯。

二、调整优秀教案

虽然现成的优秀教案上已标明施教对象,但不同地区的孩子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地域差异,且许多教育方式更是因人而异,此时必须根据本园孩子的实际情况对优秀教案进行适度的调整。当我选中大班科学活动案例“巧顶纸板”后,先进行预操作:准备一些材料和铅笔、易拉罐、纸筒芯、圆形纸板,不作任何提醒与练习,让大班孩子试着用这些材料顶起圆形纸板,结果发现大多数孩子都能成功顶起圆形纸板。很显然,在大班上这节课的活动设计没有挑战性。用同样的方法在中班做试验,40名幼儿中有14名幼儿轻易地把纸板顶起来了。于是根据预操作的结果,我决定将它由大班科学活动改成中班科学活动。在预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较薄的纸板容易变形,影响操作效果,在准备材料时要尽量选择硬实、不易变形的纸板,排除所有不利于操作的干扰因素。预操作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教育对象、活动材料、活动目标等,以便活动能够科学地顺利地进行。

《山东教育·幼教园地》上一则大班科学活动案例“巧顶纸板”,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1.欣赏:激发幼儿顶纸板的兴趣(播放获奖杂技表演、幼儿用身体部位顶住纸板的游戏现场)。

2.尝试:发现顶纸板的最佳位置(幼儿用纸筒芯自由尝试顶纸板、发现成功的秘密、幼儿合作找并画出中心点)。

3.探索:分析用不同材料顶起纸板的难易程度(猜想并记录、尝试并记录、集体验证操作结果)。

4.讨论:找出有利于顶纸板的因素。

5.表演:分享顶纸板的快乐。

以上活动设计是适合大班幼儿的,程序比较复杂,而我的施教对象为中班幼儿,就不能照搬硬套,让幼儿合作找中心点对大班幼儿来说并不难,而中班幼儿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并不强。找、画中心点有一定的难度,我就进行修改,幼儿操作结束后请两个幼儿示范稳稳顶起圆形纸板,教师帮着画中心点,然后请幼儿观察教师做的记号,发现能稳稳顶住纸板的位置,通过观察得出结论:只有顶住圆形纸板的中心点,才能稳稳地顶起纸板。于是我对活动过程进行适度调整:

1.欣赏:激发幼儿顶纸板的兴趣

2.探索:用不同材料(铅笔、纸筒芯、易拉罐)顶圆形纸板并讨论:为什么有的材料容易顶起纸板(纸筒芯、易拉罐),而有的材料很难顶起纸板(铅笔)?

3.二次探索:探索用铅笔成功顶起纸板的秘密——顶住中心位置(幼儿尝试顶纸板、请成功幼儿表演、老师画出中心点、幼儿观察中心点发现成功的秘密)。

4.表演:分享顶纸板的快乐。

三、打磨出优质课

优秀教案只是上好课的前提,还有诸多因素影响着一节活动课最终的效果,如教师的组织能力、教育技巧、孩子预知的经验、教具的准备等。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打磨出一堂优质课,还需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调整、优化。经过以上环节,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了如下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反响不错。

(1)问题设计具有局限性。活动的导入部分,请幼儿用身体的不同部位顶纸板,孩子站在原地,只能想出几种玩法:用头、肩、背顶纸板,仅局限在身体的几个部位,并不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封闭了孩子的思维。于是我就重新设计:请小朋友想出多种办法和纸板玩游戏。幼儿想出了许多种玩法:纸板变成了方向盘、飞镖、滑板车、陀螺、红绿灯,用一只手指、两只手指、三只手指、头、手臂、背等部位顶纸板。开放性的问题设计,使幼儿活动内容更丰富,激活了幼儿的思维,更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继续探索的兴趣不浓。第三环节向难度挑战,练习用铅笔顶各种规则图形纸板,找中心点。操作材料比较单一,且学生不能立马掌握其中的奥秘,有的孩子一会儿就成功了,有的孩子因失败而兴趣索然,玩起了别的花样,幼儿探索的兴趣不浓。经过反思,我想可能是材料比较单一,就增加了几种规则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请幼儿用铅笔顶起不同形状的纸板,不断地去尝试,激起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增加难度,让轻易顶起纸板的幼儿在纸板上加顶纸杯、乒乓球,调动起这些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科学合理地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有利于幼儿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增加探究的深度。

一堂优质课的形成,需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进行打磨、调整。只有对自身素质、幼儿水平了如指掌;借鉴优秀教案的科学设计,融入自己的独到见解,进行重新组织、整合与创新;在积极不断的推敲、改进中,对设计的新教案进行实践论证、打磨,才能酝酿出一节优秀教育活动课。(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幼儿园)

篇5:中班优质课教案

学情分析:

中班幼儿喜欢动物,模仿力强,对音乐节奏也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4——5岁又是游戏活动的黄金时期,针对幼儿这一心理发展特点,我选择了中班下册主题五“奇妙动物”中的一节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小老鼠风趣、诙谐的动物形象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活动中通过活泼欢快的AB两段乐曲,形象地表现出小老鼠跑、看、拽等各种动作,并通过模仿老鼠偷偷走、拽泡泡糖、被猫吓倒等有趣的内容,让幼儿感受活动的无限乐趣。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

2、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3、知道泡泡糖会破坏我们的环境,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活动准备:

1、生活中了解泡泡糖有粘性的特点。

2、音乐课件、图谱。

3、老鼠头饰、老鼠洞。活动重难点:

1、重点: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地做小老鼠走、东张西望的动作表演。(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让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做小老鼠走对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失去了小老鼠诙谐动物形象的特点,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将活动重点放在能根据音乐合拍做小老鼠停下来东张西望的动作表演)

2、难点:尝试夸张地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设置悬念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礼物(教师出示右手)这是什么?(泡泡糖)你们吃过泡泡糖吗?吃完的泡泡糖拿在手里有什么感觉?(粘粘的)看这是谁呀?(教师出示左手小老鼠)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讲的就是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基本部分

(一)、通过故事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播放音乐)

师:听完了音乐小朋友猜猜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小朋友想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那小老鼠和泡泡糖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音乐动画,教师简单讲故事)

老鼠妈妈睡着了,小老鼠偷偷跑出来玩,它怕被猫发现,跑几步就停下来左看看右看看,突然它踩到一个粘乎乎的东西,哎呀!它拽呀拽!可是越拽越长,粘到手上、头上、腿上到处都是,最后像绳子一样把自己捆了起来,喵,不好了猫来了,小老鼠吓的叽里咕噜地滚回了家。

师:听完了故事小朋友来说一说故事讲了什么?(幼儿回答)

原来小老鼠趁妈妈睡午觉偷偷出来玩,小老鼠在出来玩的时候是怎样走的呢?这次我们边听边看.(二)、出示图谱完整听音乐,帮助幼儿理解音乐节奏,学做动作

1、随图谱完整听音乐,感知音乐节奏。

2、引导幼儿分段学做动作

师:原来小老鼠是在妈妈睡觉时偷偷出来玩的,怎样是偷偷地走?(幼儿模仿)为什么要偷偷的?(怕猫)它怕被猫发现所以呀“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谁来表演一下小老鼠?(幼儿模仿)刚刚我们表演了小老鼠的走,那看看谁来学学?(幼儿表演)

师:哦,原来小老鼠走路的步伐是这样的“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教师师范小老鼠走的节奏)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是向一个方向看还是向两边看?(两边看)那它是边走边看还是走几步停下来看?在说哪个字的时候停(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动作)在说西的时候用不用看?看了几次(两次)谁来走走看?好,我们先坐在椅子上试试!小老鼠走了几遍?我刚刚发现有的小老鼠走得太快了,这样很容易被猫发现,再来看看小老鼠是怎样走的?好,现在我们起来走走看!(老师唱旋律幼儿做动作)师:它走呀走,呀!小老鼠踩到了粘粘的东西,哎呀!是什么呀?哦,是泡泡糖,小老鼠脚踩到泡泡糖会怎样?那可怎么办?谁来学学使劲拽?(幼儿做动作)我们一起拽拽看!

师:每只小老鼠都很用力,可是这个泡泡糖太粘了,被小老鼠拽的 很长很长,到底有多长呢?小耳朵仔细听好了:拽————啪!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使劲拽(引导幼儿夸张的做拽的动作)

师:猫来了。(老师模仿赶紧跑回家)

(三)、幼儿随音乐表演

1、第一遍表演(坐在小椅子上)

师:刚刚小朋友做的都很形象,在出来走的时候都知道停下来看看,拽泡泡糖的时候也很用力把泡泡糖拉的很长很长,下面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小朋友在小椅子上学学小老鼠,我要看看哪只小老鼠最机灵。

2、第二遍表演(把小椅子当洞)

师:想不想玩这个游戏?这里有好多小老鼠,赶快找一个你喜欢的带上吧!李老师来当一只大老鼠,老鼠宝贝们,我们现在一起来玩这个游戏,走的时候要注意停下来看看,别被猫发现啊!我们用小椅子来当我们的家吧!

师:听音乐!注意哦!妈妈没睡着不能出去玩。(引导幼儿注意前奏)

3、第三遍表演:引导幼儿夸张的表演拽的动作(钻山洞)

师:有没有被猫捉住啊?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刚刚我发现有的小老鼠拽的力气可真大啊,谁还能用更大的力气来拽泡泡糖,你觉得使劲拽泡泡糖的时候表情应该是什么样的?这回我们要用最大的力气把泡泡糖拽下来好吗?

这次大老鼠带你们去洞里玩吧?到洞里玩的时候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推不能挤,做一只文明的小老鼠好吗?(再次强调前奏:音乐会告诉我们老鼠妈妈什么时候睡着了)

表演(幼儿自由创编动作)

师:有没有被抓到,来我们快出来庆祝一下吧。

师:泡泡糖除了会粘到我们的脚上、手上还会粘到哪里呢?(幼儿回答:可以黏在头上、身上、屁股上等等)我们一起粘粘看。

师:泡泡糖可以粘到这么多的地方,这次我们表演的时候就让泡泡糖粘到身体不同的地方,老师要看看谁的想法最特别,谁的动作最有趣。

5、第五遍表演(幼儿分角色表演)

师:我们又胜利了?还想玩吗?我请一位小朋友来当大老猫,喵— 你可要多抓几只老鼠啊!再请一位小朋友来当大老鼠,小老鼠们快找个山洞躲起来吧。(随音乐创编表演)

三、活动延伸:环保教育

师:你们玩的开心吗?来,坐回小椅子休息一下吧。

篇6:中班父亲节优质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是中班的小朋友了,有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学习、讨论、制定活动规则,并知道这是小朋友们都应该遵守的规则。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难点:

学习讨论活动规则,自己并能自觉遵守。

活动准备:

1、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多个开放式的活动区域,如:图书区、积木区、美术区等,使幼儿明显感受到中班的活动室与小班的不同。

2、设计能体现活动规则与要求的图示(具体内容可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来定)。

活动过程:

1、观察班级环境的变化,引发升班的认识。

师:看看现在的活动室与以前的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

(1)提问:

①我们现在是那个班的小朋友?

②现在的教室与小班时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观察,然后在集体活动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2.发现自己的变化,知道自己长大了。

师:我们长大了,升中班了。你从哪里发现自己长大了呢?(幼儿自由讨论自己的变化)

3.了解中班幼儿应该怎样做,知道做中班幼儿的要求。

师:我们已经是小班小朋友的哥哥姐姐了,怎样才能当好哥哥姐姐呢?(如:自己的事情应该怎么做?看到地上有脏东西怎么做?看到玩具乱了应该怎么做?等)

4.讨论、制定中班幼儿的活动规则。

(1)提问:我们在这些地方应该怎样活动呢?

(2)教师参与幼儿讨论,并根据幼儿的讨论为相应的区域贴上或画出相应的图标。

如图书区:保持安静,图书摆放整齐,轻轻翻看等。

积木区:积木分类摆放,仔细整理,不乱扔等。

美术区:废纸放入纸箱,物品放回原处等。

5.启发幼儿思考:中班小朋友除了遵守活动规则以外,还应该做到哪些?引导幼儿从有礼貌、爱劳动、关心同伴等方面讲述。

上一篇:开家长会心得体会下一篇:平安公路2008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