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提升幸福感

2024-05-20

为什么要提升幸福感(精选6篇)

篇1:为什么要提升幸福感

要努力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幸福感是什么?那就是教师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感受理想目标与理想现实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从而在追求目标与理想的过程中得到愉悦的感受,是教师从工作理想到现实的最美的情感体验。显然教师幸福感的提升,既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最大程度地激发广大教师的内驱力、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优质教育,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惠及到每个学生,促进学生的幸福成长。除去教师的个人因素外,校长应如何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呢?

一、创设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首先校长要尽可能为教师创设舒适的工作环境。优美怡情的校园环境,良好便利的办公条件,会让教师留恋校园,顺心舒心工作。其次,校长要多关心教师的生活,在教师困难时的一些帮助、生日时送上祝福和生日礼物、生病时进行探望安慰——都会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让教师感觉到家的温暖,教师会乐于奉献。另外,校长要积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努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一个教师只有专业素养比较高,工作才能干得精湛,这是他就会获得学校领导的赏识、同行的尊重仰慕、学生的爱戴,由此产生职业幸福感。

二、慎重对待“事必躬亲”。校长要淡出领导角色,要统揽而不包揽,放手而不撒手,实践证明校长事必躬亲并不现实,也不利于集体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形成。因此,校长要避免动辄亲自动手,校长要充分相信教职员工,依靠教职员工,实行分层管理部门管理负责制。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聪明才智,让每个人都有压力和动力。校长在布置工作时主要是理顺机制,明确职责,把目标、方法、工作艺术等先行告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尽量不插手,要给具体办事人的感觉是:这项工作是他负责,成功失败全靠他的努力。如果领导在属下做事的过程中过多指点,他就会产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遇到困难推给领导,这样的工作显然没有效率,如果教师在工作时丧失了自己思想,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当然没有幸福感,所以,要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独当一面的能力和创造性。

三.要多给教师赏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指出,“领导的赏识”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和手段。因为对教师来说,它意味着自己在组织中的位置、自己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寡、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获得成功、工作成绩是否得到认可等等,而所有这些都影响着教师的幸福体验。因此校长要多给教师“好看”。一是校长要了解每个教师的优势和特长爱好。这样学校在安排文体活动、公开示范课、课题研究、兴趣特长活动组建等方面就能做到知人善任,用人所长,才能真正为教师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在对待这些工作时,才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有成绩感和幸福感。二是校长要有推功揽过的胸怀,多给教师创造“出彩”的机会,不跟教师抢荣誉,不能出了问题就往教师身上推,多位教师遮风挡雨,让教师倍感温暖。三是校长在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要有发现的眼睛、欣赏的眼光。要多给予教师适时的现实激励。即使一句真诚的夸赞的精神奖励和一点微不足道的物质奖励,也能及时巩固教师的工作信心,增强其成就感和幸福感。

四、制度管理和情感激励并重。只有完备的制度和落实制度才能保证工作的高效运转。但是事实证明制度制度也不是万能的。制度对大多数人是一种价值引领和行为规范,而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于少数人是一种约束和要求。许多学校管理事情的特殊性使难以完全按照制度解决。教育是充满良心、良知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教师情感的参与。作为校长要尽量利用非权力因素,用自己坚定的工作信念、积极的工作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的学术修养等,形成自己的影响力来焕发教师的内驱力,要用真诚的沟通加深理解,用真挚的情感凝聚力量,从而实现高效管理,带动、促进、激励教师的发展。教师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召唤和情感的慰藉,幸福快乐地工作。

五、开展“暖心工程”。学校作为教师管理的基层组织,应该从心入手,开展“暖心工程”让每一位教师沐浴爱的洗礼,让每一位教师感受到生活中有人爱他们,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从而自觉地全心倾注教育教学。

1、关心教师家庭生活,让其在幸福中徜徉。

教师生活的空间不可能是真空,不可能不需要任何物质的补给、不需一丝精神关怀、没有任何人情世故。作为管理者,应彰显人文关怀、人文管理。对教师家庭的红白大事、生老病死、经济拮据等问题,学校要及时送去问候,给予一定的时间处理,暖其心让其专心教学。

2、倾心教师专业成长,让其享受职业的幸福。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幸福来自成就感,来自富有创造力的工作。”学校要倾心搭建多样平台,促教师专业成长拉动其职业发展的内动力,从而在快乐中享受职业的幸福。

“孕育成长平台”:“青蓝工程”帮助青年教师快捷地从学生到成熟教师的角色转换,推注青年教师迅速熟悉学科教学的基本框架,演绎自我教学风格。“书香工程”让教师攀附智者的肩膀增加智慧,开展教师沙龙交流心得,促进教师互帮互助,避免曲线成长。“同科赛课”让教师在磨合的流程中,积累教学素材,打磨出自己的精品课例。

“享受成长平台”:提出打造个人风格、个人品牌,鼓励教师张扬个性,享受他人的认可。“推介展示”积极推荐优秀教师的优秀课走出校门,让上级教育教学主管赞许,同仁推崇,让教师享受成功的喜悦。“外派学习”,积极推出教师到外学习交流,享受优质学习;推荐教师到友好协作学校学习,享受优质培训,萌生教师职业的快乐。

3、真心关注教师身心健康,让其在幸福中愉悦。

身心的恣情肆意,利于行为的冲劲;健康的体魄,利于工作的推动。学校要真心为教师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其在幸福中愉悦。比如为教师进行医学身体检查,举行教职工运动会、成立教职工艺术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举行教职工联欢节目表演等,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激励教师与学生共锻炼,保持良好的状态、饱满的精神精心地工作,沐浴家的和谐温馨。组织放松休闲活动,积极创造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之间共同交流的契机,让每一位教师之间都能真心相待、和睦相处、让领导及时帮助排解教师心里的困惑,舒心地工作。

总之,教师的幸福就是学生的幸福,就是学校的幸福,就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幸福,也必将影响到社会的幸福。只有校长用心经营,努力提升教师的幸福感,教师才能真正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推动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使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举措实施更加高效深远!

篇2:为什么要提升幸福感

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什么?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那么我们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呢? 我觉得所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当然主要是精神需求,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感。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事业成功的坚实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每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农民以获得丰收为幸福;工人以生产出商品为幸福;医生以治好病人为幸福。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教师作为一个教育人的特殊职业,它的幸福感相比于其它职业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高贵的品格。我们教师最高贵、最真切的品格,就在于我们从不嫉妒学生的成功,而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我们总是把最好的东西教给学生,从不担心学生超过自己。学生成功越早,名气越大,水平越高,超越自己越多,教师就越高兴。我们应该像太阳那样,源源不断的发光发热,让学生都沐浴在温暖的光芒中,我们更应该使学生都变成太阳,人人发光发热,交相辉映,那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应该是个引导者。徐特立老师曾经说过:“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越热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走向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你会多

么高兴啊!”是啊,教师为人类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当学生学业取得进步、道德得以成长、个性得到发展,以及今后为社会做出贡献时,教师就体验到了职业的最大幸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既是教师的光荣,更应该是植根于每个教师自身的一种心理感受,更是教师的幸福所在。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爱的行动。光有爱的思想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爱的行动。如果你是男教师,可以将你的男性魅力注入课堂之中;如果你是女教师,可以把特有的女性细腻带到貌似平淡安然的日子里;如果你年轻,青年的活力热情正是与学生自然亲近的源泉;如果你从教数年,多年积累的经验正是处变不惊的沉着;如果你年岁渐长,慈爱和蔼的目光会带给学生祖辈般的关爱;如果你巳为人母,你对学生微笑时会自然地放射母性的光芒;如果你巳为人父,你立于讲台上的身影也会透出父爱的伟岸;如果你博学,举手投足间便散发出学者的智慧和教者的风范;如果你多才,言谈举止中也会向学生传递自信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享受课堂带来的精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受学生注视我们时目光的热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童心未泯的快乐。面对这一个个有丰富情感的鲜活生命体,我们会情不自禁和毫不保留的把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护无私地奉献给学生,将他们送到理想的彼岸,使他们有可能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中驰骋。

二、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

那么,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这一点我们都深有体验。

第二是教师对幸福的正确认识与追求。一个拥有幸福感的教师,必然是一个追求高尚生活的教师。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所以,我们自然应当追求高尚的生活。但高尚绝不等于时尚。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自我成长、终身学习和德性的修养,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进取的心态,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生活境界。

它不仅体现在我们的工作学习中,也体现在我们待人处事上,更应该体现在我们承担的各种角色上。我们为人子女、为人父母、为人夫、为人妻、为人师、为人友,不管我们是做什么事,都要尽到责任;不管我们是看什么书,听什么音乐,上网干什么,这些都是生活,其间必然有高雅和低俗之分,有积极与消极之别。健康的、高尚的生活,就是要让我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他人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样的人,必然是有幸福感的人,这样的生活,也必然是幸福的生活。

因此,我衷心地希望我们的老师,要学会感悟生活,及时排解心理上的疏离感,找回归属感,融入生活、融入工作、融入集体,从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从不必要烦恼和不快中解脱出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留一点时间,留一点空间,把健康、快乐给自己,最终找到心灵幸福的港湾。

第三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或许偶尔羡慕律师、医生、会计师、心理咨询师、经济师,甚至CEO,他们社会地位高、收入高,是高级白领。原因在哪里呢?无非就是人家专业化程度高,还是老

话讲的“物以希为贵”罢了。我们要想提高自身的地位和身份,也只有专业成长这一条路可走。就像陶行知说的:“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职业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会与日俱增。

这就需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认真的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到教育的改革和研究中去,这样才会始终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只要我们完成从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变,我们平凡的工作才会变得伟大、我们艰苦的劳动才会变得愉悦。只有这样,我们一个人的付出,才能够让千万个学生受益。我们生命的价值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我们也才能够感到幸福。

第四是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评价。家长既是社会的代言人,也是教师工作质量的直接评价者。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牵动着教师的心。家长的信任、尊重和肯定意味着相信教师的教育能力、人格力量,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承认和报偿,同时也代表着社会对教师整体认识与评价。这种被认可的感觉也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而且是教师继续追寻幸福的重要促进力量。

三、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1、在课堂教学中提升——享受课堂

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

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我们就会少了许多的焦虑和烦恼。以享受的态度对待教学,心灵就会充满着明媚的阳光,回响着和谐的音乐,体验着诗意的灵感;以享受的眼光走进课堂,就会真心地热爱每一个孩子,就会把每一节课精彩地演绎,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在闪光……

每一堂课都是唯一的。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一个小学生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语文老师教得好,他就会做文学梦;数学老师教得好,他就会对数学感兴趣。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从这点来说,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重要的生命经历。我想要说的是:提升教育幸福,就从构建这就精彩课堂开始。

2、在师生交往中提升——感谢学生

我们当老师的最要感谢谁?当然是我们的学生!要让学生感激我们,我们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因为我们在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往往会感受到自己也在成长成才。

学生的质疑会带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学生的质朴与真诚能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感受到:我们在为学生辛勤耕耘的同时,收获的快乐也如期而来。

当孩子亢奋的时候,我们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言语,让他归于平静;当孩子沉闷的时候,我们要用有趣的话语或活动,让他兴奋起

来;当孩子不愿意学习时,我们要用充满激励的言行,唤起他的向往,让他获得一种动力,这些就是为人师的魅力和幸福。让我们笑着做教师。不会笑的教师学生是不会喜欢的。教师发自内心的微笑,正是在传递他内心拥有的教师这一职业所独具的人性感召力,这种感召力透过教师智慧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爱、重视、指导、暗示、欣赏和接纳。

让我们蹲着看学生。与学生的目光平视,意味着教师应拥有宽容、信任、理解、等待的情怀;意味着童心的回归,包容与善待孩子的问题。孩子就是孩子,每一个成长中的问题都是孩子发展的机会。

作为教师,我们应多看到学生的长处,多看到学生取得的成绩,满面春风地去面对学生,让明媚的阳光照到学生心坎上。学生进步了,自己也快乐了,学生和我们的幸福指数都提高了,何乐而不为呢?

3、在专业成长中提升——终身学习

专业成长是教师幸福感的内在源泉。当老师的,要练好五个“一”基本功,即一口好普通话、一手好板书、一张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身好方法;做好五种角色,即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学生心理的保健者、毕生事业的引路人、人类灵魂的塑造师,从而使教育成为“解放的艺术,唤醒的艺术,发现的艺术,欣赏的艺术和激励的艺术”。这就要求老师既是专家还是杂家。老师要学会整体把握学科性质,全面了解教材体系,深入分析教材思路,立足

学生经验基础,恰当选择学习方式,把握动态生成,进行有效调控,实施科学训练,同时要有较强的演讲艺术,使自己的课激情四射,挥洒自由,调控着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与老师与课溶为一体,教学相长,师生同享知识的快乐。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不断拓展精神的空间,让自己不仅成为有专业素养的教师,更成为有人格尊严、独立思想、丰富情感、科学精神、人文关怀的人。从而不断反思和完善自己。

4、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善待生活

幸福其实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感受。当教师的,首先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当教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

当教师的,要学会知足常乐。倡导知足常乐,并不是倡导教师降低要求和减少需要,而是倡导教师正确地看待得失荣辱。这就要求我们对自身有着正确认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拥有淡定从容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充满激情,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充满幸福感。

当教师的,要学会接纳。我们虽然是小学教师,但我们更要大气一点。尝试用一种接纳、欣赏的方式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你会进入另一种境界。与学生相处时,用大爱的胸怀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与同事相处时,和睦友好,宽容待人。这样,心胸开阔了,心态乐观了,心情舒畅了,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

当老师的,要学会休闲。闲暇、游戏,是人生快乐的一个重要

源头。闲暇、游戏的价值不止于让人快乐,它更在于让人因轻松而拥有自己的自由人格和独立精神,并由此产生幸福感。教师要学会忙中偷闲,寻找“闲暇”“游戏”之乐,周末和家人出去走走,看看,买本书,买件衣服等等。毕竟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

篇3:提升职场幸福感

我又一次想辞职, 对老总实话实说:“感觉有点累了, 有职业倦怠感, 想换个环境。”他说:“每个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年轻的时候也总是跳槽。但其实这样是很浪费的, 你在这里积攒下的人脉与资源, 换个地方后, 也许就用不着了。而且, 一切得重新开始。不能总想着去改变环境, 要想着改变自己的状态与心情。”

老总让我好好分析下自己的心态, 比如说, 有哪些情绪导致我想换一份工作。几个词迅速地蹦出我的脑海:疲惫不堪、压力大、烦躁易怒、时常沮丧、受挫感强。这些情绪经常困扰着我, 因此只想着逃避。然而, 就像老总说的, 我换一个环境后, 一切都得重新开始, 另外, 要是不改变自己, 过一段时间后, 又会重蹈覆辙, 陷入倦怠的漩涡里。

既然找到了症结所在, 就要“对症下药”了。我是“忙碌奔波型”加“预支烦恼型”, 整天忙碌, 不会合理安排时间, 又提早把明天的烦恼透支了, 所以才会压力重重。于是, 我每天把要做的事儿规划好, 见多少客户, 打多少电话, 都合理分配。下班后, 不把工作的坏情绪带回家, 好好享受天伦之乐, 这样一来, 感觉工作也没那么枯燥了。

另外, 时间比较自由。以前我总是在跑单的间隙里, 烦恼着怎么“拿下”客户, 也会为订单的事儿焦虑。现在, 我会学调整, 在见完客户后, 我会随意找间咖啡馆或者甜品屋, 听听音乐, 休息一阵。或者打开笔记本电脑, 轻松一下。

压力与挫折不可避免, 我学会了正确对待。团队的力量是我的后盾, 与同事们分工协作, 往往事半功倍。我还在健身房办了卡, 下班后去健身, 也是缓解压力与疲劳的好方法。

篇4:提升幸福指数要克服职业倦怠

教师的幸福人生来自教师的专业心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以教书为乐,才会体验到幸福,才会感动于一个个幸福的瞬间。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进步与社会的认可中体验到快乐。我在安溪一中的管理过程中,从这个层面引导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在进取和奉献中提升幸福指数。

一、追求自身专业发展体验幸福

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面前锐意进取,必定从平凡中崛起,在淡泊中体验成功、孕育卓越,必定为增强自身成就感奠定基础,从而激发幸福感的提升,进而转化为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而争当领头雁、排头兵的动力。我校《云帆》文学社导师黄老师就是典型代表。

黄老师爱读书、乐教书。书房不大,但书堆满架,触目皆书,那是黄老师纵游书山学海、栖守心灵田园的阵地,是对话古圣今贤、恣意偃仰啸歌的乐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他认为,一位语文教师,涉猎的书必须是多且杂。唯其多,方能有丰厚的积淀,方能在三尺讲台之上,出古入今任驰骋,信手拈来皆珠玑;唯其杂,方能有开阔的视野,方能于尺幅寸缣里,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他常说:“坐拥群书,就等于怀抱整个世界。”是啊,一方斗室,开启的是一个爱书人、读书人的阅读人生:一爿书房,坚守的是一个思考者、笔耕者的人生仰望。正是在这小小的书海里,笔耕不辍的黄老师发表了2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主编了近50万字的《高考满分作文全攻略》《中外文化名著鉴赏》;历五年之功而成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审视与建构——中学语文教育之道探索》也将出版:他主持、参与多个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并取得累累硕果:指导学生写了近百篇佳作,发表于各类报刊。他就是这样乐此不疲地演绎着读书从教的幸福人生。我们以黄老师为具体示范,引导教师追求专业发展、体验幸福。

二、分享学生成功喜悦体验幸福

教育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是方法的探究与过程的体验,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职业幸福感取决于从事这个職业的目的性,如果是为了物质待遇,教师这个职业角色不会给人带来多少幸福:如果把每个教育对象的成长作为自己工作的追求,教师就会在工作中不断感受到无形的价值,从而得到一种超物质的幸福。

2006年秋,担任班主任多年的王老师再次走马上任。一些老班主任常觉得周而复始的班主任工作没有滋味、缺乏生机。而王老师却每每在重复的工作中找亮点,出新招。比如在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中,他精心策划、推陈出新,总是在主题歌咏比赛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至今已实现歌咏比赛六连冠。对此,他津津乐道、如数家珍,为自己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能成为文化艺术节的佳话而感满足与幸福,与学生共同沉浸、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

我校体育组洪老师长期带领学生足球队,从遴选苗子、组织入学,到跟踪训练、督导学习,再到关心生活、辅导升学,夜以继日,风雨兼程,既讲究战略战术,又强调吃苦耐劳。终于,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足球队勇夺泉州市三连冠、雄踞福建省前列。他不止一次哭着给我打电话报喜讯:“校长,我们成功了!我们完成任务了!”我虽身在场外,但深受感染,耳边犹如传来催人奋进的轻快歌谣:“幸福在哪里呀,朋友呀告诉你,它不在柳阴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辛勤的工作中,它在艰苦的劳动里,啊,幸福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

三、共建和谐工作团队体验幸福

学校是个共同体,大家扮演着各种角色,彼此之间推崇以和为贵,以和为美;彼此之间倡导和而不同,和而不流。我们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在管理中尊重人格、尊重劳动、尊重合理需求,让广大教职工在宽松环境里安心工作、舒心生活;要传承长期积淀的优良传统,感恩所有退休的老前辈,感恩在职的老教师,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呕心沥血,为学校发展奠定良好根基,为后来同行树立光辉榜样:要不拘一格选人用人,鼓励德才兼备的年轻教师锐意进取、勇挑重担。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资深教师,都要多一分包容之心,多一分担待之度,“江山代有才人出”正是事业发展的保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是学校进步的希望。

学校既要鼓励有序竞争,又要引导有效合作。要搭建平台、开展活动,要营造氛围、分享成果。2011年全国生物学联赛成绩揭晓,福建赛区评出27名一等奖,我校2012届五位学生勇踞题名前列,另有13人获得省二、三等奖,成为全省获奖人数最多的学校,如此不同凡响的表现着实令同行刮目相看。成绩的背后凝聚着生物组全体老师的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几年前,在安排带领学科兴趣小组与竞赛辅导工作时,他们曾有畏难情绪,经个别交流、达成共识,还是迎难而上、群策群力,广泛搜集资料,在教研组潜心钻研,在实验室与学生埋头探究……终于,天道酬勤,捷报频传。每每谈起可圈可点的合力攻坚历程,他们总是满怀深情、娓娓道来,甚至热泪盈眶,其体验成功之情甚真甚切!与成功相随的荣誉感、幸福感由衷显现!

四、保持理性平和心态体验幸福

近年来,不少地区“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已是公开的秘密。走进学校,尤其是高中校,不管春夏秋冬,尽是一片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竞争氛围,尽是一片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感人场面:“拼搏创造价值,努力成就未来”“雄关漫道谁与争勇,烈火熊炉我自称雄”“三载备尝酸甜苦辣,一朝书写花样年华”“驰骋直奔千里远,翱翔必指九天高”等鼓舞人心的大幅标语醒目张挂:每日刷新的高考倒计时催人奋进,令人寝食难安:高考后等待成绩的那份煎熬,以及成绩公布将接受的考验、评价。结果是学生追逐名校,家长吹捧名校,社会施压名校,如此循环往复,如下赌注,校长乃至全体教师往往不堪重负!如何设法调适心理、疏导情绪、引领心态,事关教师的职业感受与价值追求。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09年4月,我校面向全体师生广泛征集以“读书·劳动·奉献”为主题的校园感言,并结集付印,这是梳理自身体会、开展自我教育的好做法,旨在激励士气、感悟幸福。学校档案室林老师说:“档案管理是‘三分管’、‘七分理’,先做好‘整理’才能更好‘管理’。有心积累,在任何岗位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电工谢师傅说得好:“用我的劳动,为辛勤的学子送去光明。”语文组长李老师由衷而发:“淡泊、宁静、敬业、爱生,不图大富贵,但求心安宁。”凡此种种,我们领略到的是教师真实而由衷的感悟,是教师平和而理性的心态,有了这般的感悟与心态,看待得失即可更加淡然,面对压力即可更加释然,处置人际即可更加坦然,体验更多的是充实的幸福感而非迷茫的失落感。

篇5:为什么要提升幸福感

早上好,很高兴你们都来了。我还担心在这种天气没人会来,很高兴你们都很好。首先做几个声明,我通过邮件收到的几个问题,在开始课程之前我要说的几件事情。首先,有人问我“这门课程是为谁设置的?这是积极心理学,它是为非常不开心的人设置的吗?它只是为抑郁的人设置的吗?这门课程是为谁设置的?”这门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对积极心理学有兴趣的人及想更开心的人。如果你非常开心,你还可以更开心;如果你非常不开心,你也可以更开心。所以这门课程适合任何对它感兴趣的人。

我会邀请有兴趣投入我们上次谈到的那种努力的人上来——你不需要投入那种为了明白某个概念而大为头痛的努力,而是努力把这些观念融入你的生活。也许你之所以上这门课程,是因为你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感兴趣,这也没问题,你将会得到很多——我们每节课都会谈到非常多的研究,从下节课开始,我们将接二连三地谈到那些研究,所以你也可以得到理论方面的知识;但是,如果你修积极心理学是为了个人利益,那么你就需要努力,对此今天我会作进一步的阐述。所以这门课程任何人都可以修,包括那些非常开心而且想更开心的人,及那些不开心但是想更开心的人。

考试成绩,这不是个问题。这门课程的宗旨以你们的利益为上,所以我建议如果你想及格,那么就要努力,因此是否及格的决定因素之一,就是所有的回应报告必须交上来。回应报告不会评分,它们基本上就是心得体会,也就是你会思考能够融入你的生活的想法和事情吗?它们是必需要交的:你交上来,你就及格;不交就不及格。除此之外,如果你想参加考试,那也没问题。第三件事,在这门课程你将会接触很多理论和观点,不是所有理论观点都会引起你的共鸣。2008年出版了一本很棒的书——就在两周前——书名叫《快乐之道》,它由Sonja Lyubomirsky所著。在书中她谈到了一个概念——她是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教授,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她谈到了找到”适合”的重要性,也就是某种方法、某种工具、某种观点是否适合你,并不是你听到的每种观点、每种研究,以及你运用的每种介入方法„„你在生活中将会运用介入方法,不管是作善举、还是表达感激、还是体育锻炼、还是写日记。这些事情你在整个学期里都要做——然而并不是一切都适合你——你将会接触它,尝试它,然后你将作出决定。“对,我想把它融入到生活中”,或者“不,它对我没什么意义”。所以记住这一点很重要,我所说的一切都有研究论证,但是研究没有说它适合所有人。它说这对于大多数人或者对于很多人,都有作用或者正在起作用。

所以你要积极参与到课程中,而非某种学说的被动接受者,鉴别哪些东西适合你„„不是一切东西——我敢说并非一切东西都适合你——但是有很多东西会适合你。关于我之前提到的回应报告,它们在下午五点钟就要交,很抱歉。从下周二开始你将在每周二下午五点收到,然后在周日下午五点前交到你的任务组。回应报告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有趣而好玩的活动,它不会评分,它让你去思考,并通过它们去成长,要写论文的人,你们中有多少人要写论文?请举手让我看看。好的,很抱歉,我没有在开玩笑,要写论文的人,你们不用参加期中考试,我知道那段时间里非常紧张„„我自己也经历过那段时期,所以你们不用参加期中考试,你的期末考占更多分数,除非你想参加期中考试——当然我们非常

欢迎你参加,我们不会把你扔到教室外面——写论文的人可以不用参加,网上将会有很多公告,请经常查看网站。我们会发布很多东西,而不是向你发邮件,我们会发布公告,需要经常查看一下,大概每天六七次——这只是开玩笑,一两天一次就已经足够了。

在开始课程之前„„今天的课程非常令人兴奋,我们会邀请进修学院任务组组长Deb Levy,哈佛进修学院的同学们。我知道该学院的一些同学在这里,还有一些在家里——有请Deb Levy。好的,我大概有二三十分钟的发言时间,所以我会从我小时候讲起——这只是开玩笑,我是进修学院的任务组组长。我们很激动,进修学院有296名学生在线修这门课程,也就是说他们会收看视频。进修学院的学生们,你们会参加电话会议,人们会打电话进来,所以我们将会有电话会议,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我们跟新西兰的人打声招呼,还有法国的,肯塔基州的,莱克星顿的人——真是难以置信。另一件事就是,我想拍一张照片,教室里不准拍照。也给你拍一张,Tal,我不会授课,但是Tal和我有着相似的系统知识,所以如果Tal因某种原因缺席的话,我会代你授课。(Tal:很好)另一件事就是,进修学院的学生们,希望你们要耐心点,我们会尽快把信息发出去,大概下周你们就会分组,能来这里真是太激动了。好的,谢谢你,Deb。

我想以一个故事开始今天的课程,那是两年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恰好两年——那是我上次教积极心理学的最后一节课。那学期开始的时候,同时那是压力很大的一个时期,我的导师——我要把这节课程,以及将来的积极心理学课程献给在课程开始前一天去世的Philip Stone——那时候我压力非常大,我生病了,病得非常严重,然而我还是上完了课。我教授周四的课程,它从两年前开始,课程在周二上,后来改为周四,我服了很多药,然而我还是上完了课。我回家后无法入睡,我感到非常痛,所以我去看医生了。那是周五下午,我说,“我必须要看医生,我服的药不起作用。”我去看了医生,验了血,几天无法入睡之后,由于痛苦我终于睡着了。那是周五晚上,午夜的时候电话响了,我没有去接,我很快睡着了,我的妻子Tommy拿起了话筒,那是医生打来的,医生对Tommy说,结果出来了,Tal要立刻到医院来,她对医生说,他刚睡着,他几天没睡了,能不能等到明天再去?医生说,不行,他要到Beth Israel医院,那里有最好的实验室可以给他提供治疗。她没有再说。Tommy叫醒了我,告诉我发生的事,我起来了,她不能带我去医院,因为David——当时他才一岁——他正在睡觉,我们不想叫醒他。我们叫了一辆计程车带我到Beth Israel医院,路上——这是我不做Leverett的常驻导师资格的第二年——我们驶经查尔斯河,然后我们经过哈佛。我当时看着哈佛,看着美丽的河,四周静悄悄,周五午夜之后没有多少车辆。我情不自禁地想,如果情况真的很严重呢?他们为什么午夜叫我去医院,还指定是Beth Israel医院?一定是出了很严重的问题。我开始思考,我说,如果我只剩下一年时间呢?我在这一年里会做什么?我变得非常伤心,因为我看不到David长大,我以后再也不会有孩子,在上面要小心谨慎,我变得十分忧郁悲伤。然后我问自己,好的,在职业上,我在最后一年想做什么?我知道在生活在我要做什么,我会用所有时间和家人一起度过,但是在职业上在这一年我想完成什么?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要留下一个系列的课程,一个向人们介绍积极心理学的系列课程。我到达医院之后再进行了一些检查,结果是没什么严重情况。他们让我服抗生素,几天之内我就开始复原了。但是今天我要和你们探讨,为什么对我

最重要的事情——那时和现在都是如此——就是留下一系列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向你们介绍这个奇妙的领域?为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为什么是这个领域?为什么不只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或临床心理学的幸福?为什么世界上这么多学者,都在研究积极心理学这个概念?

这是我今天要说的。2000年,David Myers做了一项研究——霍普学院的David Myers——你们当中学过社会心理学的可能读过他的书,他做了心理学概念方面的研究。他研究的是“消极研究”和“积极研究”之间的比率,这是他的研究结果:从1967年到2000年,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形成期。他发现在这33年里有5000篇文章研究愤怒,5000篇文章研究愤怒,超过41000篇文章研究焦虑,还有超过50000篇研究抑郁。然后他看看积极的概念,积极的研究,他寻找关于快乐的研究,他仅仅找到了415篇研究。情况会有所改善,他寻找关于幸福的研究,他发现在33年里有接近2000篇文章研究幸福。生活满意度研究最多,超过2500篇研究文章。但是,如果你看看消极研究和积极研究的对比,你得到的比率是21比1。每份研究某个积极方面,积极因素的文章——不管是研究健康、满意程度、快乐还是幸福——都有21份消极方面的文章,包括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神经衰弱等等,21比1的比率。我得承认这是非常令人郁闷的比率。实际上它让我非常生气和忧虑,那些研究主要集中于不起作用的东西上——大部分都是这样,而且这也不是新现象。

这是Abraham Maslow写的一些东西——我们上次提到过他——他在1954年谈到过这种现象,“心理学这一学科对于消极方面的研究,远比对于积极方面的研究成功。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短处、他的缺点、他的过失,但很少谈到他的潜能、他的长处、他的实际愿望或精神高度,好像心理学自愿固步自封,让自己仅限于研究黑暗低劣的一半。”心理学研究什么?学心理学的人,可能会猜,我们大量地研究偏见,我们大量地研究抑郁和焦虑,我们大量地研究相似性,我们大量地研究判断错误和过失,大概就是专门研究这方面而很少——21比1的比率表明很少研究积极方面——看到这个比率时,我想,那是1954年,到现在也没多大改变。当我思考它调查它的时候,我觉得心理学需要帮助——我真的这样觉得。你可以从个人的角度想想它,如果一个人一天里有21小时感到消沉,而只有一个小时感觉良好会怎样?或者有一天感觉良好,便有21天觉得焦虑,和消沉会怎样?你会说这个人需要帮助,我觉得这个领域需要帮助。但问题是,这是正确的比喻吗?我们应该这样去看待它吗?因为21比1的比率是不健康的,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肯定也是这样——但是它从多个角度反映了现实。

因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世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抑郁症,还有越来越多的焦虑。东西南北,世界各地,有些人会争辩道——那些主张继续研究这片领域,而少点研究积极心理的人认为——我们应该让这个比率大于21比1,因为我们想缓和人们受到的,焦虑和抑郁。

今天的抑郁症病例比1960年高十倍,部分的原因是人们的意识程度高了,我们对抑郁症的诊断更准确;但这并非全部原因,还因为抑郁症在客观上增加了——其中的一种迹象就是,最客观的”诊断”。不幸的是,就是自杀,自杀人数在世界范围内明显上升,不仅是在美国,不管是在中国,澳大利亚还是这里,现在抑郁症人群的平均年龄小于15岁,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信息高速

公路,通常来说他们都没有准备好。他们无法有效地应对它,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个数据时,我们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帮助人们,克服抑郁症,克服焦虑。这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非常重要,极度的重要。我主张的,是天平的偏移,这样它将不会再是21比1,要有更多的研究关于积极心理学,不是要只研究它——根本不是,而是让天平偏移一点,这里的情况如何?我们的象牙塔里的情况如何?

有一篇文章——我无法找到更新的研究——它是在2004年发表的《哈佛克里姆森》。这篇文章说,经过他们6个月的研究,哈佛大学八成的学生在过去一年都经历过抑郁期——我们说的不是大多数人一天里经常出现的情绪起伏,我也是如此——我们说的是抑郁,它会持续一段时间。根据这份研究,47%的哈佛学生——这不是学术研究,但是我待会就和你们分享学术研究。它发表在高级期刊上——但是克里姆森里的研究表明,47%的哈佛学生在过去一年,经历过无法正常生活学习的抑郁期,他们无法出门,他们要痛苦地度日,47%的人。人们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他们说,“当然了,我们要努力研究精神病理学。21比1还不足够,30比1才像样。”

这样的情况各个校园都有,而不仅仅是哈佛,绝对不是哈佛才有的现象。他是这里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领导,他最近在医学领域的领先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他谈到了一项调查,调查对象是全国13500名大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类别的学院:大学、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他们在这项重要的研究里发现,全国45%的大学生在过去一年,经历过无法正常生活学习的抑郁期。

《哈佛克里姆森》的数据是47%,在全国范围的数据是45%,基本上是一样,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大,这是一个全国性的现象。这份研究表明,全国94%的大学生,因为他们必须要做的事而不堪负重,这本应该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四年。事情不对劲,不仅是美国才有这种现象。我最近刚从一次游历回来,我到了欧洲,包括英国,法国,我在中国逗留了很久,也去了澳洲,所有这些地方,政府都非常担忧,大学校长们都非常担忧越来越多的抑郁现象:焦虑、精神紊乱、自杀率的上升,上面提到的所有国家都是如此。所以这是全球性流行病。我们再看看,21比1的比率是好事吗?它重要吗?它不是应该扩大吗?我们怎么可以去研究幸福、健康、爱和快乐?我们不是应该首先处理,真正迫切的问题吗,比如抑郁,焦虑,神经衰弱等等?

这样说确实有些道理,但是在这个课程里我要主张的是,我们也要——不是专门,也不用主要——我们也要集中研究积极心理学。我要说三个为什么应该这样做的理由。首先,集中研究有用的东西至关重要,因为有用的或者集中研究的会成为现实。如果我们集中研究起作用的,它就会在世界起更大的作用,在我们身上以及关系上起更大作用。其次,为什么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领域的研究学科,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快乐并非只是对痛苦的否定,摆脱我正在经历的抑郁或者焦虑并不意味着我同时就变得快乐了。情况并非是这样,问题不会这样被解决。最后,预防在今天来说非常重要,预防困苦最有效的方法——不管是抑郁还是焦虑——实际上是通过专注于培养积极心态,我会跟你们分享一些关于这点的研究。这三个原因表明我们需要积极心理学。

我从专注于有效方法的重要性开始。在《积极心理学手册》的序言里,我们上次提到的Martin Seligman——他被认为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影响了很多学者——他说,“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成一种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请留意他说的是同时——他没有说专门,甚至没有说主要。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至关重要,不管是对我们的关系,对我们自身,对其他人,对哈佛,对美国还是对世界而言。这是为了获得更多有效的东西,问题是”如何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提出的问题的本身——我通过一个案例研究来阐明这点。心理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研究受危人群,越来越多的钱——政府资金、大学资金、慈善基金——都投入到研究城市或地区里所谓的受危儿童的身上。他们更容易退学,以后更容易犯罪,少女妊娠等等,他们为这项研究投入了大量金钱,大量的精力。心理学家们问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人会失败,为什么受危人群中有如此高比例的学生退学、怀孕、犯罪?”——我们下周再谈统计数据——“为什么他们当中有这么多人会失败?”他们提出了很重要的问题。心理学家们动机良好,头脑灵活,投入了很多钱,投入了很多资源,然而,变化却非常少。这些研究带来的变化微乎其微,很多地区的情况继续恶化,情况没有任何好转——虽然动机良好,虽然资源充足,虽然人们头脑灵活,它们都被投入去研究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却非常有意思——我们需要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建筑,更多的资源,但是实际上发生的变化很少。

然后出现了一种范式: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范式转移。通过Antonovsky的努力——我上次提到过他,今天我要再次提到他——通过Antonovsky及Ellen Langer和Alice Isen等其他人的努力,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问题。他们不去问为什么这些人会失败,积极心理学家开始问是什么让某些人成功了,即便面对的是不理想的环境?也许是有很多人失败了,但并非所有人。有些人成功了,而且非常成功,心理学家们此时便开始问为什么,为什么他们如此成功?用Frost的话来说,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学家们开始识别这些人的各种因素以及各个方面并深入分析他们。他们开始研究这些成功的人,并识别出各种因素,然后他们通过研究想出介入方法。

突然间结果出来了——真正的结果,切实的结果,打破了数十年零结果的局面,这仅仅是基于一个简单的问题。那时候出现的主要概念,通过这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正是他们开始问积极的问题,开始专注于研究成功的孩子们——那时出现的概念是适应力。现在大家都在谈适应力,我们在学校谈适应力,在工作上谈,在卧室里谈,在哪里都谈适应力。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很少人谈及甚至很少人知道它的意思。研究适应力的时候,它被定义如下,它的定义关系重大:适应力,一种现象,特征是积极适应的模式,即使是面对非常不利或危险的环境,这些成功的孩子最终成功了。这是通过纵向研究得出的结论——五年后,十年后,三十年后,这些成功的孩子都具有适应力。一开始,当他们研究这些孩子时,他们认为这些孩子一定很优秀,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因此是不可以模仿的;然而,当他们继续研究这些成功的人时,继续研究虽然环境不理想然而仍然成功的人时,他们发现这些并非是非常优秀的孩子——实际上这些是普通的孩子,他们性格普通,但是成就非凡。例如,我告诉你们几件事,这些孩子都很乐观,不是那种不切实际的盲目乐观,而是乐观地相信事情会被圆满地解决。

我们会经常把乐观主义当作诠释谈及,也就是Martin Seligman和Karen Reivich的乐观主义。他们的乐观在于认为,“好吧,也许这次不会成功,它以后会成功的,我从刚发生的事学到了东西。”他们对生活有信心,认为它有意义,有时它是宗教信仰——但却不总是这样——这种信仰是做他们相信的事。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理想主义者——我们在这门课程里谈及的话题之一——就是理想主义就是现实主义,因为我们的内心需要理想主义,所以这些孩子有“意义感”。不管是个人成功方面的意义,以及他们的行事方式的意义,或者是服务社区的意义,还有事情的目标意义——顺便说一下——我说的这一切,它们对所有人都一样重要。我们之前提到的适应力,不但对受危人群很重要,对哈佛大学里的人也一样重要;也不仅是在考试期间重要,把适应力与幸福联系起来非常重要。思考这些特点,你就会展示它们——我在这里提到的这些特点,你可以学到它们,有趣的一点就是它们都可以习得——从多个方面来说,这门课程说的就是这个:当心理学家们识别出这些特点之后,他们开始教授它们,人们也开始学了,情况便发生了变化。除了信心以及“意义感”——利社会行为,帮助他人,从无助转变到有益,它们都非常重要。我们要讨论的事情之一就是帮助他人的意义,它不但帮助他人,它还会帮助我们自己,我们便进入了自助和助他人的上升式螺旋里,因为我们帮助他人时也在帮助自己。

当我们帮助自己时在帮助他人,循环往复,所以他们都是利社会者,他们都在帮助别人。他们的眼光集中在自己的长处上,而不是缺点;他们不忽视自己的缺点,但他们会问,我真正擅长的是什么?重申一次,这门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你会认清自己的长处,不管是通过线上测试,通过回应报告,通过小组学习,还是通过阅读,你都会思考它,认清长处,他们擅长的是什么?他们为自己设立目标,他们面向未来,他们不但思考事情现在有多糟糕,同时也在思考五年后或十年后的目标——我们会用三节课谈论设立目标,这是适应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一个榜样,他们会说,“我想像她那样,我想像他那样。”榜样可以是老师,可以是亲戚朋友。有时候,它是一个历史人物或小说的人物,一个他们可以效仿的人。榜样给予他们力量,给他们方向感。最后,最重要的就是他们不单干,他们有社会的支持,他们不会说,“我够能干,可以自己做”,他们说“我够能干,我可以请求帮助”,因为那确实需要某种能力,还有承认弱点的勇气,承认有某种需要的勇气。想想,你在哈佛,在生活中你有这些东西吗?如果没有,你可以培养这一切,不管是社会支持——不用是每天与你交谈的一百人,它可以是一两个好朋友,父母,室友——这至关重要,它是适应力最重要的因素。社会支持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到适合的人,那些你向他们请求帮助,便会给予回应的人。现在我向你们展示一个并不太好的榜样,不太好的社会支持,这是Grace和Karen之间的一段交流,视频片断来自剧集《Will and Grace》《Will and Grace》(第3季第9集)。

售货员:“这台游戏机是份不错的生日礼物,你觉得你的继子会喜欢吗?” Karen:“我不知道,亲爱的,他可以吃它或者摩擦它吗?” 售货员:“我们换一种方式了解,他的兴趣是什么?” Karen:“火腿。”

售货员:“还是你自己到处看看吧。”

Karen:“好的,谢谢。你可以处理一下这些小孩吗?” 售货员:“夫人,这是玩具店。”

Karen:“好的,处理一下,别挡道,矮个子。” Grace:“今天我不能和你买东西了,我得走了。” Karen:“怎么回事?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要装害羞?”

Grace:“没什么,我在皮肤科医生那里做了点手术,看起来有点恐怖。现在我不想任何人看到它。”

Karen:“我敢说它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也许不值一提,一个小点,让妈妈看看。”

Karen:“啊,我的天啊!” Grace:“嘘,Karen,冷静下来。”

Karen:“你叫我怎么冷静下来?我看到它的心脏在我面前跳动!” Grace:“嘘!”

Karen:“好的,好的,非常抱歉,你患疱疹多久了?” Grace:“这不是疱疹,它跟疱疹挨不着边。” Karen:“是吗?它可以参加疱疹的家庭野餐了”

Grace:“这是一个奇怪的雀斑,医生想要冻结它,然后他告诉我要十天才能复原,他怎么会认为我可以丑陋十天?,因此,我要拿着你的尼龙包擦它。” Karen:“你在看什么,大肚婆?以前没见过疱疹吗?天啊,胖子真是麻木不仁。” Grace:“我的天啊,我的天啊,从这块小玩具镜照出来的样子看来,它变大了,就像芭比梦想中的青春痘,幸亏我取消了和Mark的约会。” Karen:“没错,因为它看起来要交通柱和警察拦护带才能遮住。” Grace:“来吧,我们离开这里。”

Karen也许不是社会支持的好选择,但是有很多人却是好的选择,想想一个问题的力量,想想一个问题带来的结果。数十年间,很多可以得到帮助的

人没有得到,因为没有提出正确的问题。只有在积极问题、专注于积极的问题被提出来后,心理学家们突然能够看到数十年来一直都在眼前的东西,它就在那里,显而易见,等待着被发现。但是他们完全忽略了,他们聪明,动机良好,资金充足,但是仍然没有提出正确的问题。问题制造现实,它们制造可能性,一个问题引起一场探索,他们在积极心理学方面的成就——其中很大部分都是通过Antonovsky的努力,就是让我们从致病模型转到有益健康模型,健康本源学,健康的基础、起源——据Antonovsky所说,研究疾病很重要,不管是精神疾病还是身体疾病,但是研究健康的人也同样重要,看看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健康,不管是否是哈佛大学里的人。哈佛大学是一个压力非常大的环境,但是有些人却能走完它,表现优秀,茁壮成长,他们也经历起起伏伏,我们都是这样。但是总体上,他们的经历更积极更快乐,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为什么?

Antonovsky说我们要研究这点,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健康的本源。他研究了这些东西,而且它在该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Antonovsky说”那些熟悉科学史的人,都知道重要的进步伴随着新问题的形成而来,问题才是突破点。答案来之不易,但重要的是新问题。有益健康问题,也就是我向你传播的(正在发生),是一个极为新颖的问题。它推动新范式的形成以帮助我们了解健康和疾病,它对研究人员和医生有着重要意义。生物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也是如此”。正是那个问题缔造了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社会学——他是训练有素的社会学家和其他领域的专家——问题导致改变,问题缔造现实。

现在我想和你们做一个练习——我们在课堂上会做一些练习——这是第一个。为了阐明问题的重要性,我要让你数几何图形的个数,你在屏幕上看到多少个——不,不是这个屏幕,是下一个屏幕,你们是哈佛大学的学生,没问题的,下一个屏幕——我要让你们数几何图形的个数,你在屏幕上看到的。这是个非常难的问题——我把它给世界各地的人看过,我让数学家和视觉艺术家看过——这里的挑战是,你只有30秒去看它,30之后告诉我你在屏幕上你看到了多少个几何图形,准备好了吗?30秒,你看到屏幕上有多少个几何图形?开始。好的,31秒过去了,应该没有问题了。如果你没有做过——我知道你们有些人做过这个练习,但是如果你以前没做过这个练习——应该是大多数人,我希望你们能参与其中。你数出了屏幕上的多少个图形?把数字说出来,多少?上面呢?你们的视角很好,8,有多于110个的吗?好的,多少?300? 200,有多于200个或少于6个的吗?

好的,很大的范围,但是我承认这是个很难的问题,顺便说一下,如果你下载的PPT上,有这幅图——后来我取消下载了——但是如果你下载了它,请现在不要看。数到的个数在6个到200个之间,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实际上,它难到我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个几何图形在屏幕上。但是我有另一个问题要问你们,如果你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把手举起来。如果你以前没做过这个练习,就把手举起来,别说出来。如果你知道答案,把手举起来。时钟上显示的是几点钟?如果你知道答案就把手举起来;如果你认为你知道答案,举一半;也许知道,举四分之一;剩下的可以离开了。有几个举了一半,所以在整个教室里,这里有多少——这里大概有六七百个学生,在七百个哈佛学生里,五个半人能看到时钟上的时间。但是我知道,我们今天都有电子表,这很困难。

我来问你们另一个较容易的问题,如果你知道答案就把手举起来,没错,你看到巴士上有多少个小孩?如果你知道答案,把手举起来;如果你觉得你知道,举一半;也许知道,举四分之一。大多数人都在想”什么巴士,什么小孩?”就在那里,整个教室里的七百个哈佛学生,大概有11.75人数出来了,但那没关系,这不是55号数学课程。我明白,另一个问题,它比较容易,屏幕上最左边的几何图形,它的主要颜色是什么?不是较大的那个图形,而是屏幕上最左边的几何图形,主要颜色是什么?如果你知道答案,把手举起来;如果觉得自己知道,举一半;好的,大概是12.25人。根据我的估计研究,这个教室里大概有五到七人,是色盲的,真的。根据统计资料,其余的人则没有借口说看不清。我们来看看,时钟上显示的时间。有谁觉得很难看清时间吗?十点十分,这是有点难,可以看见车上有多少个小孩?汽车在这里,有些人还是看不见,五个,还有颜色,最左边几何图形的主要颜色?黄色,怎么回事?

这是说,这些并不是非常难的问题,就算是积极心理学的期末考,都要比它难,真的,难很多。为什么?原因是,我问了你们某个特定的问题,那个问题让你注意现实的某一部分。这是件好事,因为如果我们总是专注于一切事情,那就不是件好事。每种噪音都会让我们分心,所有物体运动都会让我们分心。所以我们能集中注意力是件好事,但是我们也要记得,这种集中精神的能力带来的后果,却不总是好事或者有益的。因为在你们看来,巴士上没有小孩,在你们看来,上面只有几何图形,换句话说,我的问题给你们大多数人,制造了一种特定的现实,一种只有几何图形,巴士上没有小孩的现实。

这有着非常重要的含义,想想以下的问题,蜜月期过后,夫妻间问是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度过蜜月期之后,不管是一个月,一年还是两年,那段时期后他们会开始问什么问题?“怎么回事,什么问题?我们怎样去改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非常重要。但如果这是我们所问的唯一一些问题,那么我们看到的也只有这件事,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我们的不足,出了差错的事情,需要去改善的事情,我伴侣的缺点,我们关系的缺点。如果我只是问“什么出了差错,怎么回事,我要改善什么”,重申一次,我们不需要去掉这些问题,它们很重要。但如果它们是唯一的问题——而通常它们确实是——被提出或主要提出的问题,那么在这对夫妇看来——不是客观上——在这对夫妇看来,他们的关系里没有好的事物。就像在你们看来,巴士上没有小孩,虽然他们就在你们面前,盯着你,但是他们不存在。或者从个人的角度思考它,这非常重要,我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大多数美国人,澳大利亚人,中国人,以色列人,欧洲人,非洲人,大多数人最经常问自己的是什么问题——我之所以要提到那些地方,是因为这是跨文化的研究——大多数人都会问自己,我的弱点是什么,我要改善什么。通常排除了我的长处是什么,我擅长于什么。如果我们问自己的唯一问题是,我的缺点,我的不足是什么,那么我们能看到的,只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我们看来,好的东西,我们的长处,热情,美德,我们身上的美好事物并不存在,就像在你们看来,巴士上的小孩并不存在。

现在我问你们,一个主要关注缺点的人,看不到,也不欣赏他们的长处、热情、他们的美德的人,一个这样的人会有很高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很多的快乐吗?我们还奇怪,为什么这么多婚姻会失败?我们还奇怪,为什么抑郁,焦虑,以及自尊心低落的情况增加了这么多?动机是有的,它们都是好的动机,我

们问的是,“我们如何改善?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但如果我们不问积极的问题,在我们看来那部分现实并不存在——就像数十年来对那些心理学家一样,他们问题的答案,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不存在——即使它就在那里,在他们的眼前,在那些成功孩子的身上,在他们的适应力里。问题缔造现实,我们所问的问题通常决定了我们追求的东西,我们会走的道路,我们会过的生活。不管是从个人方面来说,从人际关系方面来说,从组织方面来说都是这样。什么问题——我知道你们很多会要当顾问,顾问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什么?——不管他们是否说出来,他们首次见到客户问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问题?有什么需要改善的?”“有什么缺点需要改正?”再说一次,它们是很重要的问题,但如果你只问这些问题,那么你就忽视了这个机构的优势以及美德,你所做的只是在让他们失去活力,你在让公司慢慢地变弱。欣赏起作用的东西,也同样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不管是在机构里,人际关系里或个人方面,欣赏好的事物非常重要。

看看”Appreciate”这个词,它有两个意思,其一就是为某事感激,而不是认为某事理所当然。这样做很好,我们不应该把长处,成功看作理所当然,我们不应把别人看作理所当然,这是很好的事情。但是”Appreciate”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增值,钱在银行里会增值,经济会增长,当我们感激好的东西,好的东西便会增值,它会增长。不幸的是,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当我们不感激好的东西,把它看作理所当然,好的东西会贬值,那就是大多数婚姻,蜜月期后发生的情况。那就是发生在多数人身上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动力去提高,想变得更好的人,那是件好事,如果那让你感到开心的话。同时,欣赏自己的优点也同样重要,我的长处,优点是什么——我们在课堂中将经常练习这点——但是不会做到自我陶醉的程度,我们会谈到自我陶醉,就在本学期倒数第二节课。自我陶醉不是自信,不是自尊,它正好相反,我们说的是有根据的自信,有根据的大方有益的快乐。为了过上那种生活,我们还要欣赏起作用的东西。用比喻的意义上说,还要留意巴士上的小孩,Stavros和Torres在一本关于婚姻的好书里说,“我们会看到要寻找的东西,错失不去寻找的东西,虽然它在那里,我们的阅历被我们的关注点深深地影响了。”

问题经常会缔造现实,理解什么是问题的首要事情,就是我们要理解那些问题。在这点我同意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一位20世纪和21世纪的哲学家,他阐明了理解问题的重要性,荷马辛普森——能不能把声音调低一点,因为它非常大声,谢谢——辛普森一家。现在我们要做几项测试,这是一台简单的测谎仪,我会问你几个问题,你回答是或否,你要老实回答,明白吗?明白,很精彩,所以第一步是真正理解问题,但是我们理解问题之后,知道我们要问什么问题也很重要。我之前提到过培养适应力的要事之一,就是要有一个榜样,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我的榜样。实际上,正是因为她,我才决定成为一名教师。

她叫Marva Collins,Marva Collins20世纪30年代生于阿拉巴马州,她父亲是非洲裔美国人,母亲是印地安人。她出生的时候,种族岐视风行,幸运的是,对于Marva,她父亲对她非常有信心,从小他就对她说,“Marva,你将会有所作为,你可以成为一名秘书。”他之说以说秘书是因为那就是无形的障碍,或者说是有形的障碍,鉴于于她的种族背景,鉴于她的性别,Marva Collins努力工作,她很聪明,她成功了,她成为了一名秘书。做了几年秘书之后,虽然干得不错,她觉得这不适合她,不是她的使命,她真正的热情在于教书,她想成为

学校里的一名教师。于是她上夜校,几年之后,她得到了教师证书,她结婚了并和丈夫搬到了芝加哥。她在那加入了芝加哥内城的公立学校,她在那里看到的现实,是大量犯罪,毒品泛滥,最重要的是没有希望。老师们的希望是让孩子们在学校里尽可能呆久点,为什么?因为这样他们就不会12岁加入街头帮派,这样他们就不会接触毒品,不会犯罪。“我们怎样让学生呆在学校里?”,老师们问,Marva Collins面对这种现实说,“事情将有所改观”。

在上课的第一天——她教一年级到四年级——在上课的第一天,她对学生们说,“我们要练习自信。”她不断地重复地说着这则信息,整个学期犹如不断重播的唱片,最后坚持了整年,几年。“我相信你,你能做好,你能成功,承担生活的责任。停止抱怨,停止抱怨政府,停止抱怨老师,停止抱怨父母,成功与否全在你自己。”她继续不断地重复着这则信息,她对学生们充满期望,把眼光放在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上,并加以培养、奇迹开始发生了:这些被老师认为是”不可教”的学生,到了四年级便可以读欧里庇得斯、爱默生和莎翁的作品;这些”不可教”的学生在十岁时,便可以做高中的数学。关于Marva Collins的谣言开始传播,她怎能让这些学生在教室里呆这么长时间,而其他学生却想着离开学校?她一定是在强迫他们。

Marva Collins受够了谣言的中伤,她离开公共学校成立了自己的学校,就在她的厨房里。开始只有四个学生,其中两个是她的孩子。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了Marva Collins学校——她称之为西岸小学——一开始进入这间学校的学生都是从公共学校退学的,Marva Collins是他们成为街头混混前最后的希望。奇迹继续发生,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她不得不搬出去,他们在芝加哥租了一间小室。冬天寒冷无比,夏天酷热难当,然而学生们被他们的热情所驱动,他们继续学习,奇迹继续发生在他们身上:Marva Collins所有的学生都从小学毕业了,所有学生都上了高中并毕业了,她所有的学生最后都上了大学,并从大学毕业。没错,那些”不可教”的学生。Marva Collins数十年生活困苦,然而她努力平衡收支——毕竟,她的学生都无法付学费。但是,月继一月,她熬过去了。

1979年,情况一夜发生了变化:CBS《60分钟》的制片人得知了Marva Collins的故事并制作了15分钟的节目,她一夜成名。1980年11月,新当选总统罗纳德里根打电话给Marva Collins,请她做他的教育部长。我想她父亲是对的。Marva Collins拒绝了邀请,她说,“我太喜欢教书了,我属于教室。”恰好八年过去了,新当选总统老布什再次打电话给Marva Collins,请她做他的教育部长。再一次,她说“我太喜欢教书了,我属于教室。”1995年,一位富裕的慈善家损赠了数千万美元给Marva Collins,现在全国都有Marva Collins学校,数千名学生在里面学习。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教师,前来目睹Marva Collins的奇迹。今天Marva Collins的学生里有政治家,商人,律师,医生——而最多的就是老师,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老师的功劳。

我要展示这位杰出女性的一个片段——请把声音调大一点,它声音不大——Marva Collins “积极学习法”:我想我做得很好,我想我很聪明,我很特别,我会教每个孩子这样想。当他们不守规矩的时候,他们的惩罚就是要写100个原因,说明为什么他们棒到要做那样的事。而且它们要按字母顺序写,我

很可爱,我很漂亮,我很勇敢。我给他们例子直到他们明白,我令人快乐,我很兴奋,我很厉害,我很棒,我是榜样,我无与伦比,我很热情,我很可爱,我很重要,我从不调皮,一直写到最后一个字母。如果他们再犯,他们必须要用另一个同义词,他们不能再用可爱了,现在孩子们会对新学生说,我知道你为什么不守规矩了。

因为我厌倦告诉Ms Collins我有多棒了。她非常棒,这是她的书,对于那些——我知道,你们中有些人对教书有兴趣,如果有一本你要读的书,就是这本;对于那些对做领导有兴趣的人,如果有一本你要读的书,就是这本;对于那些已经是或以后想做父母的人,如果有一本你要读的书,就是这本;对于剩下的人,如果有一本你要读的书„„

她传递的信息是什么?首先,她本身就是榜样,她和孩子们学习榜样。他们读小说,历史书,他们读关于英雄的书,谈论英雄的事,他们都认清了谁是榜样。他们从社区里挑出榜样,在家庭里挑出榜样,不断地这样做,这就是你培养适应力要做的事。首先,她就是榜样,她有着很高的期望,我们要大量练习自信,我们要表现优秀,我们要成功。她有很多期待,她能看到潜力,她欣赏每个人的潜力,停止抱怨别人,承担自己生活的责任。Marva Collins并不是软弱的人,教室里的她要求很严格。同时,她尊重每个人,她不是不切实际的”感觉良好”,我们不惜一切代价让他们感觉良好,根本不是。她相信他们,她尊重他们,而且她要求很严格,这是领导的重要因素——这就是为什么我之前提到,它是一本好的领导书籍,有很多非常和善的前总裁,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和善和受欢迎——完成工作的关键,完成事情的关键,同时也要尊重他人。她有乐观精神,你可以做好,你会做得很好,帮助他们为自己和社区设立目标。最后,从专注缺点到专注优点,来自教育学校的Howard Gardner 谈到了多元智力。他说我们要停止问一个学生是否聪明,我们要问这个学生有什么优点,认清这个学生的优点,长处之后,我们便欣赏它。当我们欣赏它的时候,优点和那整个人都会增值。假如有一粒种子——种子是有潜力的,它会长成花草树木——假如有一粒种子,如果它没有受到灌溉,没有阳光照耀会怎样?它会枯萎死去。人类的潜力也是这样,如果我们不灌溉它,如果我们不照耀它,它会枯萎死去。

人际关系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我们会经常谈到关系,如何培养健康长期的关系——如果你不灌溉它,不照耀它,如果你不欣赏它的好处,好处就会贬值。本质上,Marva Collins所做的,也就是适应力的作用,就是缔造一个与传统智慧不同的榜样,范式转移实质上是从被动接受者——也就是政府没有投入足够资金,这是一个问题,应该重视。用外部条件,比如资源,影响内在性格很重要,但那并不足够——从一个不积极,被动的受害者,成为一个主动的人。她改变了看法,你并非“不可教”,你可以发展,你可以做好,你可以成功。而她所做的实质上就是把他们带到连续体的极点,因为每件事每个人都处于连续体的某处,我是说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事物。想想你自己的生活,你是哪种人?各种情况的被动受害者还是主动者?

例如,假如说我女朋友离开了我,当我还是这里的学生的时候,我主要想的是,我女朋友要离开我了——是的,那点我们以后再谈,当我们熟悉彼此之后,现在我有点害羞——但是假如我女朋友离开了我,如果我是被动受害者,那我只会自怜,为自己感到难过;思考,思考这种情况以及它有多糟糕,我从一个被动受害者变成抱怨者她很糟糕,都是她的错;我怨她,我抱怨我的父母,他们养育不当,我抱怨她的父母,我抱怨布什总统;抱怨之后,我变得沮丧和愤怒,对她生气,对我父母生气,对她父母生气,布什总统,希拉里。总之我很愤怒,结果呢,很少结果。因为我沉迷于反思和自怜中。

我们再反观积极主动者。首先,从定义来看,我会行动,我承担责任,经历痛苦之后我会到处走走,它很痛苦——下节课我们会谈谈经历痛苦的重要性,谈谈允许自己人性化——但是我经历痛苦之后,我会行动。我去能认识他人的地方,我去匹诺曹(哈佛的比萨店),或者另一个约会地点——我想时世变迁了,现在的哈佛和我毕业时的不同了——我承担责任。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会谈谈自我认识理论,它是Daryl Bem的研究,我们会详细讨论它,你不用现在把它写下来——我会行动,行动会增加我们的自信,结果是更多的希望和乐观。就像在自我应验预言课程中所说的,希望和乐观会变成自我应验预言,我更容易找到伴侣,我更可能变得开心。重申一次,作为积极主动者,并不意味着不给我们自己时间、空间去让自己感受痛苦的情感,以及摆脱这种情感。没错,我们一定会摆脱它,然而,我们要在适合的时间——它可能是现在,可能是一两天后——去行动,去承担责任,去做事情、这样,我们对希望和乐观的自信就会增加。我要说几件关于做一个积极主动者及责任的事,它可以融入你的哈佛生活,这取决于你。让你的哈佛时光充满意义是你的责任,从这门课程学尽量多的东西是你的责任,我们作为教师,肯定会为它创造条件,我们会以各种方式支持你们。

然而,最终小组讨论是你们的责任,作出行动是你们的责任。下周你们在小组里,首先要问的问题之一就是“你如何让它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组?你能做什么,你能有什么贡献?你能给小组带来什么优势,让它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组?”而不是抱怨其他学生,组长,布什,克林顿。你要为它承担责任。

关于责任,有一个很好的故事。Nathaniel Branden的书里提到了——当我们谈到自尊时,我们要读点Nathaniel Branden的东西——Nathaniel Branden谈到了六根支柱,自尊的六根重要支柱,其中一根就是自我负责。自尊心强的人会承担责任,想培养高自尊心,培养自信的人会承担责任,承担生活的责任等等。在他的研讨会上,他在书中说到的,主要一件事就是,明白你必须为生活承担责任就是理解没人会来,没人会来——穿着闪亮铠甲的骑士,不会来带你到幸福乐园,没人会来让你的生活更美好——没人会来,你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获得自信,自尊,幸福。没人会来,他在研讨会上谈到了这个,那是一个为期三天的研讨会,这已经是第三天了。研讨会进展顺利,参与者都学到了很多。他说,他告诉他们没人会来,其中一名参与者举手说,“Branden博士,事实并非这样。”Nathaniel Branden问他“为什么?”他说,“Branden博士,你来了。”Branden回应道,“没错,我来了,但我是来告诉你没人会来。”

篇6:企业要给员工幸福感

主持人魏喆: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首席对话节目。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格力电器副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女士。董总您好!非常感谢您又来做客,这次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我们都是谈一些行业话题或者经济热点,由于首席对话栏目的特色定位,今天我们是希望您以一个企业家的身份在这里和我们分享一些经营、管理企业的心得和体会。很多搜狐网友都是您的粉丝,钦佩您在商界的卓越成就。您在格力辛苦经营了这么多年,一定有些时候也感觉有些疲惫,那么,是什么理由支持您一直以饱满的热情来做这份事业?

最大的目标是给企业创造价值

董明珠(格力电器副董事长兼总裁):刚才你说疲惫,看你怎么去理解。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他一定会经历很多的困难,我们就是因为有能力去克服这些困难,才显示了个人的价值。虽然累,但是因为有价值,所以也就觉得不累了。所以,人要有一个很好的定位。我前天遇到一个朋友他在问我的时候,他说我们人生要有目标。我说:对,但是目标和目的可能结果是不一样的。因为我带有一种目的,我就可能有一种动机,我这个目的是为了我个人今后怎么样。可能我就不可能实现我人生最大的目标了,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创造财富,这就是我的目标。如果你有这样一个创造财富的目标,你就不会追求个人的利益得失,比如我的职务、待遇。我恰恰不追求这些,因为我的目标很清晰,我要创造价值。你要知道,当你创造价值的时候,一定会得到合理的回报。所以我想,以价值为生存,以价值去经历,可能就会得到很好的结果。这是我的理解,因为我当时当业务员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我未来要做什么。我当业务员的时候,我说我这一辈子就做业务员。而且我当时的目标是做业务员一定要做到最好。因为你是业务员,你要给企业创造价值,这就是目标。

企业有责任给员工创造幸福

主持人魏喆:一个好的企业不仅要有好的制度和管理。同时他也需要有好的文化理念。好的文化才能培养和留住好的员工,格力的员工给人感觉都有一种很强的幸福感。格力是如何让每个员工获得这种幸福感的?

董明珠: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它是一个个体细胞。只有每一个细胞健康,这个社会整体才会显得健康。如果每一个细胞都不好,社会怎么样保持健康。如果具有癌细胞,很快这个癌细胞就会蔓延,最终就会死亡。所以企业承担了一个社会责任,他这个细胞一定要健康,怎么样才能健康呢?我们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是我们对我们的员工不仅仅是简单的制度的约束,不能说是做牛做马,你把员工只是作为一个工具,或者他跟你之间只是一个利益的交换,你给我做东西,我给你一份工资,我觉得我尽到责任,你也觉得我尽到责任。实际上这是不和谐的东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强盛起来,百姓的生活好起来,这是我们改革的目的。作为企业来说,在这个改革浪潮里面应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自己应该做什么,这是企业家应该考虑的事情。我们格力对员工有严格的工作制度的要求。但是我们也会很关爱他们。第一,从文化支持上、技能培训上,那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希望我们的员工他来到这里,就认为这里是他的家,一定要认为这是家的感觉。我们除了严格的要求他们的工作以外,我们还要给他创造一个很好的环境,员工为什么有的时候讨工薪,有时候没有住房,就会觉得生活的压力特别沉重。所以作为企业来讲,特别是企业的领导者,你不要说我企业一年赚了多少钱。员工都居无定所,我觉得你就不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你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给他解决。实际上员工最需要的是安全,有一种依靠。这种依靠给他们,就是我们要给他们创造这样的环境。

主持人魏喆:您谈安全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今年两会非常热门的一个提案,就是企业给员工解决住房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很多企业家代表委员都提到这样提案,这个提案也得到了很多网友的重视。其实,员工要求很简单,他就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每一天有一点进步,可以住的安心。前一段时间看媒体报道,说格力要拿出三个亿要给员工盖房子。刚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确实蛮震惊的。我想在这里求证一下,是真的吗?

董明珠:不是三个亿,是四个亿,已经有一期的员工宿舍。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员工越来越多。一般员工刚来工作的,你让他马上拿钱买房,不可能做得到。你给他一个过渡的时间。我们有员工 1

在这里做了十年,自己有能力去买房的时候,他就会走向社会。当他买不起房的时候,我们这里有几种宿舍给他保障。一种是集体宿舍,我们现在盖的集体宿舍是两个人一个房间,没有成家的单身汉。还有一个是盖50平方左右的一套房子,是给成家的人住的。因为50平方已经非常不错了。经济很富裕的时候,他愿意买一百平,或者两百平他可以走向社会去买。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在这里有一个很好的环境给他。

做家电业的 “黄埔军校”

主持人魏喆:幸福感可能要通过物质的层面和精神的层面去满足,在物质方面可能就是工资、福利等,那么在精神方面企业应该怎么让员工感到幸福?

董明珠:物质不是一种幸福,他要不要,你作为企业都应该给他考虑。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需要年轻人不断的成长起来,要成为有用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我们现在创办了很多的培训。我们提出三年使我们所有的员工达到大专水平,有的人觉得我的能力很强,我愿意自己创业,自己去当老板,也有可能。我把这个基础给他打好以后,他出去以后就有了竞争力。

主持人魏喆:有一个这样的晋升机会,他可以在企业里面得到锻炼。在人才引进方面,很多企业都是到同行挖、高薪聘请。也有很多内部培养,在人才方面,您更倾向于哪种?您是怎么来考虑这个问题的?

董明珠:我觉得创新不是仅仅落脚在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同样非常重要。我们到别的企业挖人,说难听一点可以用一个偷字来形容。或者是挖别人的,抢别人的。我觉得作为一个企业,如果是一个有责任的企业,他应该具有自主培养的条件。因为我觉得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企业是应该创造更多的人才输送到社会中去。如果是这样的话,如果每个企业都能够像一个人做人的标准,我们更多的是付出,而不是索取。我觉得这个社会就非常和谐了。有人开过玩笑,格力电器是家电行业的黄埔军校,我说如果真的是黄埔军校,我非常自豪。因为他走到哪里都是为社会做贡献。恰恰在我们企业呆了几年以后,如果没有接受我们企业文化培养的人离开格力到别的企业,他也很难生存。因为我们创造的是一种诚信文化,和别的文化还是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的员工,我们所有的中层干部,99%没有到我家去过,我是绝对不允许进我家门的。所有中层不是因为跟我好就能够提上来。我是有一整套的制度来规范的,要看他的能力。他们开一个玩笑,越是跟董总靠得越近的人,越不容易提拔成干部。因为跟我越近我越容易发现他们的缺点,任何一个成功人士首先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尽管这个词有点老掉牙。但是我觉得还是要坚持。一定要有奉献精神,奉献精神涵盖得面很广,我们都为别人想一想,你在为别人着想的过程中,其实你已经得到了别人对你的尊重。

主持人魏喆:这是不是也已经成为格力的一种文化了?

董明珠:应该说是格力的问题。所以我们从产品、设计、每一个岗位,大家都有一种强烈的意识,我这个岗位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所以我05年到现在六七年了,我提出来六年免费服务。在今年年初我又提出了变频空调的问题,老百姓不知道什么叫变频空调,就像60分和100分的学生没有可比性,但是他毕竟进入了这个学校,就是一个好学生,要推动这个进步。我今年就出了一招,在一年之内如果你用了变频空调出现质量问题,我坚持不修,给你换。我做这样的目的也是希望这个行业能够在技术领域有一个大的进步。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变频空调最大的特点就是恒温,恒温就是要做到在低温的时候,达到温度要求的时候,低频运转的时候不停机,这是最难达到的一个技术,真正好的变频空调是不需要停机的。开机以后不停机,停机严格的说不能说不是变频空调,但是不是好的变频空调。你就要用这种高难度的标准来推动这个行业去进步,你要承认对消费者负责任。你说我是变频空调,但是用了5分钟、10分钟停机,达到温度就停机,温度降低了你才能再启动。这些,你跟普通空调没有太大的差距。普通空调的停机频率会少一点而已,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变频空调。

保持技术领先,用时间创造效益

主持人魏喆:现在空调的概念炒作也蛮多的,概念满天飞,买空调的时候消费者常常不知道怎么选,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得的感觉。

董明珠:但是格力空调,一个企业、一个人,你不能太浮躁,你一定要牢牢记住,你的行为要对别人负责任。所以格力空调这么多年坚持,不以广告来推销,以消费者使用以后的口碑相传来实现他的企业的增长。所以我们现在同行业里面和第二、第三名的差距越来越大。我曾经谈了一个数据,在03年的时候,我和竞争对手是17个亿的差距。到现在为止,我和竞争对手的差距在200个亿。7年时间从十几亿到200亿的差距已经充分显示出来了一个企业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对消费者承诺兑现、讲市场诚信,你的市场就会越来越大。

主持人魏喆:企业要想保持基业常青,需要在技术上保持领先,在品质上保持高端。我曾经去格力参观过,看到过格力在技术方面得过很多专利,荣誉和奖项。格力用什么样的制度来保持创新,保持技术领先?

董明珠:格力可以说是一个国际化的品牌。现在不仅是中国老百姓在用空调的过程中感受到给消费者带来的享受。我刚刚从美国回来,我们格力这个品牌在美国也是非常的被认可的。作为一个企业的发展,你让消费者感受到好,唯一的办法就是你的技术要不断的去超越,不断的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比如说我曾经在北京有一个朋友跟我讲,他说到了某一个茶室,用了某一个品牌的柜机,喝茶没有什么大的热量,坐在那里却觉得很闷热、很冒汗。我朋友跟老板说,这个品牌肯定不行,你要去买一个格力的分体机,一匹半的就行。后来那个老板买了以后,他说这个一匹半的比那个柜机空调还舒服。就是诚信赢天下,你不断的创新技术,一定要做到实实在在的,而我们不能花拳绣腿的欺骗消费者。欺骗消费者可能你今天赢了,但是你输了未来,消费者不会买你的帐。我在开人大会的时候有一个代表说,董总我给你提一个意见,你们格力空调又好又不好。我建议你的空调八年就要换,因为我97年买了你的空调到现在十几年了,四台没有修过。我到商店看你出了那么多的新品,你的空调不坏,我怎么买?你的企业怎么增长?所以我建议搞八年坏就好。我说你错了,作为消费者希望有一个保障,六年、八年,我们原来是六年免费服务,六年坏不坏都跟消费者没有关系,一定是保证你的使用。但是他用了我十几年的空调,四台都没有坏过,他说我觉得很老了。但是你那个空调那么好看,我也没有换。我说你错了,作为企业来讲,希望消费者用了我的空调终身不换。但是你必须换,因为人也会老。用了十年,看起来没有坏,但是耗电量、机械老化已经发生了变化。你换一个新空调,要比原来的空调节省50%。你用两年省的钱都比用老空调要好,你为什么不换?他觉得我讲的有道理。像这样的消费者,他就永远是你的忠实的客户。你让他八年就坏了,必须要换,有一部分人就会说无所谓,反正八年也坏了,我用别人的也行。

为什么空调最好做到不坏?为什么我做到今年变频空调一年免费包换。主要原因是我们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两种可能:第一,现在销量太大了,我们在国内一年销2300到2500万套的量。如果1%,都是几十万台要出问题,就算万分之一,还有两千多台要出问题。除了我们自己的安装队伍以外,还有一些安装工。消费者他选择自己装修,这样就存在一定的隐患,比如说装得不好,在装的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前一段时间讲格力的爆炸,他其实跟格力空调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他自己要求加长管,我要楼上楼下拉,加长几米。他就超了,超的时候他买的是氧气瓶罐,要焊,很多我们预计不到的风险就会发生。就会引起一些不应该发生的事故。这你都应该要避免,所以你尽量做到最完美。下面我们也在研究,我们引进了新的产品空调,安装以后谁都可以接,只要把口一对上,这就是技术。现在我们的空调绝对不会有安全事故。因为我们自己发明了安全控制专利的电源控制插座。一旦你电源发生波动的时候,电压高和低的时候,他自动转接,不会到空调这个部位来,这都是我们要创造技术来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

还有的,你安装工,现在全国所有的家电企业没有一个人把所有的安装工归属到你的队伍里面的。你都是在当地聘的维修工。他去维修,前两三年就有这样的现象,这个安装工到这里一看,一个小姑娘在家,他突然就生起邪念来了,这也是一个风险。如果你没有这些风险机会给他,他就不会处理。所以我一直坚持不要售后服务的产品是最好的服务。消费者买东西,你尽量做到不要再有维修事故的现象发生。我今年把变频推出,一年出现事故,你随便退换。以后我品质再提高,我可以承诺,在几年内不是说维修,我争取在三年之内还是多少时间我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你坚决不要售后服务。一步步使他能够做到,你现在是免费,但是我保证三年之内不要售后服务。你怎么样能够实现呢?你就要去发明专利,你就要去创新技术。所以我们现在获得很多的奖都是我们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

专注是一种公司力量

主持人魏喆:格力有自己的研究院是吗?

董明珠:我们有三个研究院。

主持人魏喆:这些研究院只是为格力服务还是也为行业内服务?

董明珠:现在有一个国家中心设在我们那里,我们要承担国家的项目。但是我们自己也研发很多的新技术。而且我们研究的技术都是基础研究,我们很多时候缺乏的就是基础研究,你不要看一个简单的空调,里面其实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很多空调外部来看都是一样的,但是一用起来以后感受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不仅要追求外观的变化,更要追求内涵的变化。

主持人魏喆:您刚才提到企业发展很快,慢慢变大。很多企业在变大的过程中就会患上一些大企业病。格力在长大的过程中是否也遇到了这类成长的烦恼,格力是怎么解决的?

董明珠:企业做大了以后,最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制度的延续性,一个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在80后的孩子们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了,你要对这些孩子们负责任,让他们快速的成长起来,而且要培养一批优秀的有责任感的对国家、对社会他都有一种责任感的年轻人来挑起这个重任。他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才会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他才愿意去奉献,只有愿意奉献的人,这样一个队伍对社会才是有益的。

主持人魏喆:我们看到一些家电类的企业,都会向相关领域延伸。感觉格力相对来讲还是比较专注的,一提到格力大家就想到了空调,一提到空调大家想到了格力。格力的利润也比较好,是有实力向其它领域渗透的,我想在格力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也面临过很多的机会和诱惑,在诸多的机会和诱惑之下,格力是怎么做到专注的?

董明珠:一个是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走专注的道路。其次,要有一个很好的心态,我们要承担的不仅是自身企业利润的变化,你还要承担,你要牢牢记住你的使命。在空调制冷领域,要研究的技术还是非常多的。你要真正立足于世界,你要为全世界服务,你唯一要做到就是你要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东西。我们觉得很多行业都能赚钱,但是你为什么不能多创造一些行业的领军人物?我要做空调,我是世界名牌,我希望冰箱、洗衣机、更多的跨出家电行业的,能涌现出更多的世界名牌,这是公司力量的一种体现。我经常拿德国为例,德国人很严谨,这种感受来自于他的产品,我们的产品走向世界,中国人了不起,是要来自于你的产品。但是我们中国的很多企业因为急功近利,导致了我们低价的竞争。你要这个量,又要赚钱,你就要偷工减料,质量没有保证。给人感觉低档、没有品位的产品在中国制造。我们企业有责任一定要改变这个,怎么改变?就要用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自己的技术。买别人的技术很容易,但那不是你的技术。你自己的技术,你要创造这个技术,不是一霸天下,是服务于别人。如果我坚持服务于别人,你的心态就很好。但是如果想一霸天下,你就会去打击、诋毁别人,你就走偏了。走多远化好不好?作为我来讲,我认为不好。第二品牌认为很好。有的人认为我不管,我什么都做,哪个赚钱做什么。我个人认为就太急功近利了。我们自己赚钱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过得更好,而是让能够跟你认识的人,或者你能帮助的人,让他们也能过得更好,如果有这样的心态,我觉得我在制冷领域做到最好。让我的配套产业,因为我的发展,他们也更多的发展,这就是我的责任。我也希望别的行业也能做出一些领军的这样的企业。他们也像我一样带动他们的配套企业一起发展。这样社会就和谐了。

在工作中从来不讲亲情和柔情

主持人魏喆: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您商业领袖的形象。但是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在事业方面您是一个女强人,比较严肃,但是在生活上,您可能同时扮演母亲、妻子,女儿甚至以后还可能要做奶奶。我们相信您也有温柔和脆弱的一面,您什么时候会展现您的这一面?媒体报道对您家人涉及较少,但是我们知道您把自己的儿子也培养得很好。他现在应该也大学毕业了,能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候是什么样?

董明珠:我从外界所看,都是很强硬的。他们所知道的都是我在工作上的。我觉得工作上,第一,没有柔情的概念。第二,没有亲人的概念。往往当我们拥有权利的时候,你的亲人、朋友、同学都来找你,我给你做一点配套。

主持人魏喆:有这种要求的时候您怎么办?

董明珠:我拒绝在外。我跟我同学说,如果你认为你是我的同学,你凭实力去竞争,你不要来找我。当然对于个别人来说是冷酷了一点,但是对我企业文化的建设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很多人是以你为中心的,得与失的选择,当你选择一个什么的时候,我希望得到的是大多数,而不是少数。所以我要失去这一部分个人相对在工作中的亲情的损失。比如说我哥哥,他完全有能力,人家都找到他,通过他的关系来找到我,来为我们配套,来到我们旺季、货源不够的时候来采点货,对于他来讲,他得到好处了,我们的亲情加强了。但是我失去了一个公司的公正、公平、诚信,这个损失就大了。所以在工作中我从来不讲亲情和柔情。但是工作以外,我的同事也好,基本上没有上下级之分,我也不认为我自己是一个总经理,我觉得我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让儿子阳光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主持人魏喆:您对您的孩子是慈母还是严母?

董明珠:看你怎么讲,如果从穿得好、吃得好,这评论是一个慈母的话,我有欠缺。我从来主张自己的小孩自己去选择。他就会到了打折的季节,包括搞展销,有一次买一件衣服穿得很漂亮,我说很漂亮,挺贵吧,他说你猜猜看,我说可能要几百块钱。他说不要,上海展销服装,因为他个子高,这个服装便宜打折,他就买了。对他的慈爱并不是表现在吃多好、穿多好,而应该更多的是给他智力、思维、教他做人的道德标准。让他意识到,我们尽我们的能力,如果我们去帮助别人,他也会去帮助别人。所以我对我儿子,我很以为豪。也许他是没有走上社会,没有工作,还不需要工作。他给我的印象就是非常的随和。他从来也不会说对别人有什么指责,他非常宽容,他也跟我讲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不要光看他的缺点,更多的看他的优点。这就是他的成功。所以我很难告诉你,我是不是慈母,就看你怎么去理解。比如说他12岁的时候读书,当时我们到广州,坐车要两个多小时,到机场那么大,上飞机,现在我在机场经常发现很多人都托运,现在我回来看看,当时我怎么没有想到我的孩子那么小也应该要托运,胆子那么大,竟然让他自己坐车,到机场自己上飞机。他下飞机的时候,我们的人接他的时候,看到他从那个地方跑出来。他们告诉我的时候,我心里震动了一下,他的跑从背后显示他紧张,他需要一种安全感。但是人总要给他一种磨砺的过程,从此以后他自己坐飞机就很自如了。总是有第一次,如果我们老是放不下,老是把他绑着,他以后怎么走向社会,承担社会的责任?每一件事都有利和弊,简单的从母子的感觉来说,挺对不住的。因为我工作太忙,他说妈妈你能不能送我,其实我完全有可能。对我来说,我只要出差就可以了,甚至我自己掏钱去也是可以。但是为什么我不去,是因为公司太忙了,真的是自己心里放不下,恰恰是因为这个也锻炼了他。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说东东我送你到大学。他说:你送我干什么,我自己走。12岁你都让我一个人走了,今天我这么大还需要你啊?他不管心里有什么埋怨,最起码我培养了他。虽然我很严厉,但是工作之外我也没有怎么强求别人的东西。他跟我一样。

主持人魏喆:您对他有什么期待吗?

董明珠:我不在乎他做什么,作为一个人,就要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就可以了。不在于你有什么样的收获,一定要当个什么老板、挣个什么大钱,我觉得一切顺其自然。不要有一种利益驱动他,逼着他去做什么事情。那样的话,他就会成长得不是很阳光,他就会围绕某一个利益去做,这就丧失了做人的很好的发展的感觉。还是做一个好人。

主持人魏喆:非常感谢您能够跟我们敞开心扉的聊这些。确实以前的采访每次都是比较严肃的经济话题。今天感觉有一种近距离的接触,能够触探到您内心的一面。

董明珠:因为有了这个平台,所以我经常能够跟我们的网民有这样的交流机会。作为我们任何一个人,无论你的收入高低,作为我这样,我也是要求自己,也是希望我们大家都想,如果我们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我们尽量多帮助别人,其实真正帮忙了别人,你才会有幸福感。

上一篇:英语兴趣班期末总结下一篇:投资收款三方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