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时代同行演讲稿

2024-07-23

我们与时代同行演讲稿(精选11篇)

篇1:我们与时代同行演讲稿

《爱,与我们同行》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明招小学三(6)班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与我们同行》

有这样一位叔叔,他来到这个世界普普通通,离开这个世界轰轰烈烈。他是一缕阳光、是一滴水、是一粒粮食、是颗最小的螺丝钉,他无处不在。虽然他的一生短暂,但他的精神长存,虽然他的一生平凡,但他的形象伟岸。他就是——雷锋。

有这样一位爷爷,他93岁去世,蹬三轮车近20年,为300个贫困孩子捐出35万元助学款,一个冬天,他到天津耀华中学,递上饭盒里的500元,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老师们全哭了。他叫白芳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着众多的雷锋叔叔、白芳礼爷爷式的真正的“助人为乐”的人们。

记得有次,我和妈妈去坐车,有两个大哥哥坐着一个位子,这时来了一位老奶奶。车上没有位子,两个大哥哥就搀扶着老奶奶,把老奶奶扶到自己的座位上,把座位让给了老奶奶,自己站着,老奶奶谢着大哥哥,大哥哥也谦虚的说不用谢。

像白芳礼爷爷和大哥哥这样的雷锋叔叔的传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具有雷锋叔叔那种“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雷锋叔叔的精神并非高不可攀,人人可以学雷锋,人人也可以成为雷锋,雷锋叔叔的精神是无时不在的,也是无处不在的。同学们,让我们也行动起来吧,向雷锋叔叔学习,让爱与我们同行。谢谢大家!

篇2:我们与时代同行演讲稿

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在现在社会,需要使用演讲稿的事情愈发增多,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演讲稿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时代同行演讲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时代同行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代表我校来参加这次演讲。其实,从工作之日起我就是幸运的,因为在我的周围,有许许多多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过硬的优秀教师,但同时我又时常感到惭愧,因为我与一个标准的教育工作者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教学技能、管理、实践等方面还需亟待提高。

“德”是什么?“德”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要求,讲师德便是教师对其素养的更高追求。师德高尚的老师,往往不是轰轰烈烈、一夜成名,而更多表现为平凡事业中长期的默默奉献。课堂上,两鬓白发的王老师,仍就投入的给学生们上好每一节课;办公室里,唐老师放弃课间休息,仍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试题;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本可以和家人尽享天伦之乐,但却每天将厚厚的作业本带回家细细批阅;吴老师为工作积劳成疾,但仍然带病上课,坚守教学第一线,无怨无悔。这是什么样的精神?这就是高尚的师德所散发出的以校为家的爱的精神。

如果说高尚的师德令学生景仰,那么,博学多才、能教善导更令学生钦佩与亲敬。“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教师人格的深层魅力,来自于其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今天的教师,要跟上新形势,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仅有师德和爱的动机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爱的能力,学会爱的艺术,应尽快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锻造好自己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艺无止境,学海无涯”,教师应与时代同步,与学子同行。

时光匆匆,转眼间在为人师的路上我已走过了5个春秋。期间,我深深地体会到:当我把微笑带到课堂,学生就给了我更多的.激情和灵感;当我用宽容对待他们的错误,他们就给了我更多的惊喜和期待;当我用亲切的话语与他们交谈,他们在学习上就有了更多的兴趣和渴望;当我用对不起来弥补我的过错,他们就投以我更多的信赖和敬意。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总还有一种力量使我们激情澎湃,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泪流满面。

今天,在我们学校,有那么一批富有真才实学又兢兢业业的优秀老师。而且,正有一批能钻研业务、有着新思想、新理念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我们就可以感染学生,使他们积极进取,奋发努力;我们就可以感染家长,和他们树立互信、真诚沟通;我们更可以感染社区,使他们理解学校、支持学校。

今天是教师节,我祝各位老师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并祝我校蒸蒸日上。

谢谢大家!

与时代同行演讲稿2

在这充满朝气的五月前夕,在这美丽迷人的夷水之滨,谢谢大家给我一个展示的机会。我很平凡,没有优美的文采,没有魅力的演讲艺术,但我的宗旨是参与,我演讲的题目是《与时代同行》。

这里,是我的母校,在座的各位,有我当年的老师,有我当年的同学,大家也许还记得我们当年的作文,XX年的梦想,XX年的我,文中的我梦想着成为一名教师,在母校迎接着我的同学,如今,文中的我,变成了现实中的我,我选择了她是为了生存?是为了发展,还是让青春与时代同行?答案是唯一的,让青春闪光,让青春随时代同行。

纵观古今,大凡有价值的生命,无不为自己的选择而苦苦追求。十九世纪的中国,灾难深重,时代要求我们反抗、变革、图强。戊戌六君子选择了她,不惜血洒街市口。詹天佑选择了他,京张铁路人合形设计至今焕发光彩。二十世纪初,封建王朝摇摇欲坠,时代呼唤我们摧毁它,秋瑾选择了他,追求自由,而为之抛头颅。八十三年前的五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又面临着瓜分,时代又一次呼唤着我们争取民主与自由,亿万的青年选择了革命之路,抛头颅,洒热血为选择而追求着。五十年前,中华民族自由了,时代需要我们建设祖国,雷锋选择了她而为人民服务,众多的劳动者选择了她而默默无闻的工作。选择了,所以追求。

如今,时代的车轮已滚入二十一世纪,我选择了教师这种职业,当我踏上岗位这初,发现生活并不平坦,那时,我曾经困惑,我曾经彷徨……

六年过去了,我对我的选择有了真实的感受:教师,日日在讲台上吟诵,月月在课堂里歌唱,回报的,没有掌声,没有鲜花,更没有众口皆碑的名誉和万众瞩目的地位,教师是平凡的,但她拥有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孩子们,她是一架人梯,让一个又一个孩子从他肩头走过去,她只在春蚕到死,蜡烛成灰的时候才被人想起,但她从不介意,依旧授业释疑,语化春风,依旧言传身教,频吐丹心;不怕烛熄丝尽,只期花红果硕。正如赵朴初先生的《金镂曲》历尽艰辛终不悔,只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忧吞折齿,捧丹心,默向红旗祭。

与时代同行演讲稿3

各位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站在这个台上,和大家分享我对“我与时代同行”主题的理解,以及我投入教育事业一年以来的点滴体会,我演讲的题目是:与时代同行 创教学新天地。

有人说,青春应该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随心而行,无拘无束;有人说,青春应该是一次洒脱奔放的行走,唯心所愿,摆脱束缚;更有人说,青春应该是一束璀璨耀眼的焰火,绽放梦想,挣脱枷锁。但在我看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青春随心但不等于随性,不受拘束但不等于不负责任,真正能绽放亮彩的青春不是肆意的放纵自我,而是在成长中迸发激情,在梦想的征途上学会承担起成熟的责任,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还记得,一年前当我第一次正式以教师的身份踏上讲台的时候,环视教室里一张张稚嫩而充满期待的脸孔,在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里涌现出过去的许多片段,各种感觉也涌上心头,是年幼的我在课堂上怯怯地举起右手时的紧张,是在教室门外摩挲着一张满分考卷的兴奋,是台灯下奋笔疾书时的专注,那一刻,我忽然很期待,到底我能否将过去我在学习过程中曾体会到的美好的感觉都带给我的学生呢?

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沿用过去我在课堂上接受学习的一套来指

导孩子们的学习,针对教学目标,要求孩子们牢牢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秉承过去义务教育中“严师出高徒”的原则进行教学。一段时间过后,我逐渐发现原本雀跃不已的数学课堂气氛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闷,原本在课堂上吱吱呀呀问个不停的孩子们把头放得越来越低,教学效果自然是十分不理想。

初为人师,对于课堂上出现的这种古怪气氛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经过多次与孩子们的交谈,发现竟然是因为孩子们十分怕我,害怕不能得到我的表扬,更害怕我的批评。当我将这件事向我的师父说起的时候,她听完以后哈哈大笑,然后耐心地告诉我,时代在变迁,教育也在随之而变化,当今的教育需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开放思维。我们不能止步于过去,而忘却与时代同行,要让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全面发展。

听完师父的意见,我进行了深深的反思,我逐渐明白到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沿用自己所认可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没有将教学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我们应该带着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借用新时代下的各种新媒体手段,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或许我和孩子们都能收获到更多。

时代在前行,我们在前进,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永恒,而是与时代同行的进步,放宽自己的视野,扩展孩子们学习的舞台,让教学真正能于时代的发展相融合,为孩子们的学习创造更广阔的天地!

篇3:与时代同行的卓达集团

卓达集团独创“二产先行、 三产联动、新生产力造城”运营模式,积极推进各地新型材料产业园和新型城镇化产业新城开发建设。集团业务涵盖新型材料、 养老健康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现代农业、低碳智慧城市建设、港口建设及运营等实业,拥有新型材料、竹钢、 木钢、创意、养老等方面数百项专利与技术,项目遍及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并且走出了国门,分别在马来西亚、俄罗斯、蒙古等国进行大开发。

创业前十年,卓达集团在河北省石家庄、海南三亚等地开发近十个住宅社区,先后荣获国家建设部“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和“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荣誉。此后,卓达集团“跳出房地产做房地产”, 致力于开发产业地产。在石家庄东部新城建设100万平方米城市综合体——卓达星辰城市广场。 在石家庄东南开发建设200万平方米卓达太阳城,国际俱乐部、 文化街区、国际学校、市级医院、购物广场、城市公园已建成使用;规划2000万平方米的太阳城总二期开工在即。在京东南天津武清区,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区项目——卓达三溪塘,开发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基地——规划1000万平方米的卓达太阳城养老社区,规划建设300万平方米京东南温泉水城,开发海峡两岸文化交流项目——规划1000万平方米的创意台湾文化产业园。伴随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卓达京东南项目群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威海南海新区开发建设包括30万吨级卓达海港、规划年产量5000万平方米的绿色新型材料产业园和总规划2000万平方米卓达香水海新城,以港兴业, 以业兴城,产城一体,共同繁荣。

党的“十八大”之后,卓达集团积极响应中央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号召,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升级的契机,跳出城市发展城市,着力建设以新生产力为代表,集聚新兴产业的产业新城。

卓达产业新城模式得到众多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已有19座产业新城启动建设, 另有十余座正筹备开工,还有一大批上百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城项目即将签约启动。

跟着国家战略走是卓达集团发展的核心理念,卓达绿色新材料高科技产业园、卓达文化产业园区、卓达创意产业园区、卓达养老产业园区、卓达临港产业园区、卓达健康养生产业、卓达现代服务业、卓达绿色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布局,在为国家着想的同时,也在谋划着企业的未来。

孝行天下,爱在卓达。经过8年探索,卓达集团独创“居家 +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全龄化养生养老社区模式。卓达老年健康产业集团在京东南已开发建设中国首家养老示范基地——卓达太阳城养老示范社区。由卓达集团投资,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养老产业联盟密切合作,共建集养老、文化、生态休闲、健康、教育等于一体的养老社区,目前已被列入民政部确定的五大养老基地之一。在全国各地的卓达产业新城,都将引入养生养老社区服务,引入高科技信息技术,开启全国风景名胜分时养生养老服务,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在企业发 展的同时, 卓达集团积极投身慈善和社会公益事业,共捐助善款达12亿元,连续三届荣获国家民政部中华慈善奖,两次荣膺中国十大慈善企业称号。

篇4:我们与时代同行

在新中国画院以“时代华章”庆祝建立50周年的时候,地处祖国东南一隅,年轻的深圳画院也走过了20年的探索历程。

深圳画院成立于1986年,在20世纪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深圳特区处于当代中国变革的前列,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为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产生了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正是新时期画院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历史积淀薄弱,被人称为“文化沙漠”的年轻城市建设文化,建设一个专业美术创作研究机构,深圳画院自觉地承担了中国美术事业发展和新兴城市文化建设的特殊使命。

得益于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政府对画院建设的重视,深圳画院在上世纪90年代规划、设计、建设了坐落在青山环抱的银湖之畔的画院新址。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有展览厅、学术报告厅、专业图书馆、各类画室、摄影和版画工作室,还有为客座画家配置的画室及各项配套设施。这一现代化、专业化、多功能的设施,为画院开展创作、研究、展览、收藏和国内外美术交流,提供了优越的硬件条件。

在特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人才观指引下,深圳画院形成了一支年轻的、多元的美术创作和理论队伍。我们率先提出和试行了客座画家的制度,通过画院和艺术家双向选择,艺术家可自带或参与回院的课题,画院不给工资但提供创作研究和生活条件,展示创作成果,进行学术研究。历年来,已有包括美国、法国、德国、东欧和亚洲国家的20多位优秀艺术家参加了客座计划,在深圳画院取得了艺术成果。画院开展的众多创作、研究活动和重要的课题,都是由体制内外的艺术家共同完成的。驻院的画家和理论家,除了自身的创作研究工作,更多地承担了项目和课题的策划、组织工作。努力形成一种以养项目,养事业取代养人头的运作机制,一种开放的、多元兼容的学术环境和一支能进能出、长期保持活力的专业队伍。

画说深圳

作为站在新时期起跑线上的新兴城市的年轻画院,深圳画院审时度势,努力把握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脉搏,明确了自身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学术定位,提出了当代中国画革新的课题,持续不断地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活动。

90年代初,这支年轻的、并不成熟的画家队伍开展了以“深圳画家画深圳”为题的深入生活和创作活动,产生了一批表现正在发生的改革开放时代风貌的作品。《人民日报》、《美术》杂志发表了这批新作,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著名专家、学者们的肯定,为当时的画坛带来了一股新鲜的气息。这项活动年年举办,持续至今,积累了反映城市面貌的优秀作品。其中,描绘改革开放历史的百米长卷《画说深圳》还在全国美展获奖。画深圳的实践,引发了我们对中国画和当代生活的关系的理论思考:中国画的创新应该走出形式、技巧的局限,直面观念的更新和创作母题的拓展。在此基础上,深圳画院大胆地提出了“城市山水画”这一中国画与时代同步的革新课题。全国20多位著名山水画家和美术理论家参与了我们主办的城市山水画研讨活动,评论了深圳画院画家们率先创作的城市山水画实验性作品,深入研讨了“城市山水”概念及山水画发展与现代都市化建设的关系,还在深圳这座新城进行了考察和写生。研讨活动之后,画家们都尝试了这一课题的创作,并与深圳画家们的作品一起举办了首次城市山水画展。十年后,城市山水画已成为全国各地乃至海外众多画家们共同求索的课题。去年,中国美协在深圳双年展期间举办的“全国城市山水画展”,近千位画家的作品参选,展示了中国画创新的一项可喜成果。

都市水墨

当代中国都市化的历史进程,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也使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生成的传统水墨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在城市山水画实践的基础上,我们进而研究水墨与都市的关系,提出了“都市水墨”的概念,以期在用水墨画表现都市景观的同时,也表现都市人、都市的形态、情感和观念。“都市水墨”为水墨画发展开辟了全新的创作母题,而且正创造着新的水墨语言,构筑着水墨画的当代形态。

“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和“深圳水墨论坛”是深圳画院开展学术研究和艺术实践的重要载体。“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源于1988年“北京国际水墨画展”和1992年“深圳国际水墨画展”。该画展是从1998年起确立为国家文化部批准立项、深圳市政府主办,由美术界专家顾问、美术专业机构承办、美术专业人士策划、组织、实施的常设性展事。1993年起又举办了“深圳水墨论坛”。18年以来的七届展览和相应的学术活动,有近千位中国和世界几十个国家、地区的策展人、画家、艺术史家和批评家参与。前期的展览提倡传统水墨画的创新和交流,侧重展现各种风格流派的高水准的作品,营造了海内外艺术家共聚一堂、切磋艺术、联络感情的氛围。经1998年第一届双年展的转型,2000年开始,明确以推进传统水墨画走进当代、走向世界为宗旨。以创作和学术共同探求水墨画在当今文化语境中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空间,力求赋予这一传统艺术以新的观念,丰富其精神内涵,拓展其表现形式。在展事的策划、组织、展示诸方面也逐渐转换传统型美术展览的模式,构建现代艺术展览的形态。历届展览和论坛先后设立了“水墨与都市”、“都市水墨”、“设计水墨”、“笔墨在当代”、“笔墨传承”、“水墨空间”、“水墨·生活·趣味”等创作主题和“20世纪水墨画”,“国际视野中的中国艺术”,“水墨画与当代生活水墨画与展示空间”等学术主题。画院还建立了网站,定期向海内外发布水墨画艺术的创作动态和研究信息,力求全方位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水墨画交流平台。今天,深圳双年展和论坛已经成长为国内外最重要的水墨艺术展事和学术活动。她始终把握了水墨画发展的脉搏,为推动水墨画的当代进程产生了积极作用。

在致力于传统水墨画现代转型的同时,深圳画院还积极关注当代多种艺术融合发展的趋势,研究水墨绘画与设计艺术、建筑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关系。在双年展的课题中引进了设计、影像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还策划举办了“亚洲时间”、“黑极生像”、“冯纪中和方塔园”等运用新媒体进行的创作和展示活动。在艺术领域中努力实践了这个年轻的创新型城市“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精神。

植根于深圳的版画艺术

在全力构建水墨画专业研究中心之时,画院把版画艺术作为第二专业重点。我们承担了在90年代停刊的 《中国版画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与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共同把改版后的年鉴办成了一本全面反映中国版画创作状况和成果,推出优秀版画家的专业刊物。并每年甄选100幅优秀版画新作举办“《版画年鉴》精品展”,由画院收藏。画院的版画专业人员还积极参与了中国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的建设工作。

艺术使世界认识深圳

作为政府主办的专业美术机构,使用纳税人的钱,深圳画院始终明确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责任。我们的创作为城市提供了优质的文化产品,我们的艺术活动为城市打造了文化品牌,提升了

城市的文化品味,彰显了城市的文化品格:我们举办了200多个公益性艺术展览,接待了海内外观众数万人次,丰富了城市的文化生活,我们收藏的1200余件当代水墨画精品和数百件当代版画作品,为城市积累了宝贵的艺术财富,我们积极承担政府有关美术专业的各项工作任务:画家下基层、下工厂、下部队、进学校、进社区为群众提供直接的文化服务,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输送了专业力量的支持。在城市文化建设的格局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画院发挥了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深圳画院充分利用窗口城市的特点,十分重视和积极开展了对外美术交流。在打造双年展这个国际美术交流平台的同时,策划、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对外美术交流活动。近年来,画院举办了“超越现实——当代欧洲艺术大师作品展”、“英国奥斯特大学版画工作室30年展”、“加拿大诺瓦克版画工作室作品展”、“德国纽伦堡美术作品展”和众多国外艺术家的个展:与德国纽伦堡艺术院、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等专业美术机构开展了互换艺术家的计划:组织了“深圳画家画深圳”法国展、“城市山水画”德国展、深圳版画作品赴美国西雅图展,还应邀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德国、韩国和丹麦等国的美术馆举办了画院画家的个人画展。画院还以地理之便,广泛开展了与港澳台的美术交流活动。这些活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并产生了“让世界了解深圳,让深圳走向世界”的积极作用。

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深圳画院初创时期,市委领导指示说“深圳是全国的特区,深圳画院应该面向全国”。20年来,深圳画院一直把自身建设和发展作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组成部分和一块试验田。和深圳特区的各项事业样,深圳画院的成长得益于全国美术界的关爱和扶持。吴作人、李可染先生为年轻的深圳画院题写院名,叶浅予、华君武、关山月、黎雄才、赖少其、沈柔坚、何海霞、唐云、程十发、亚明、宋文治、魏紫熙、丁聪、黄永玉、卢沉和王己千、朱德群、方召麟等老辈艺术家,都曾为这个年轻画院的成长倾注了心血,亲身参与过画院的艺术活动。在画院发展的道路上,更有千百位海内外的画家,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和各兄弟画院、各美术学院、美术馆和专业机构都为扶持这个美术界的小弟弟作了大量的工作。深圳画院得以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成长,我们倍加珍惜。

篇5:法律与我们同行演讲

大家早上好!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尤其是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显得十分重要。

青少年要健康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树立远大理想。而现在的我们需要学法、懂法、守法,自觉地用道德纪律、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在努力文化知识是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学习法律知识。

在我们身边,一些同学总是犯错误,没有法律观念,执迷不悟。他们认为:只要自己不犯大错误,犯点小错误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俗话说得好:“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小时偷油,大时偷牛。”这句话就告诉了我们:如果一个人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良好的法律纪律意识,随意做损坏公物,打人,骂人,甚至偷窃等坏事,不仅仅是给你个人抹黑,还会渐渐地腐蚀你的心灵。

举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当你在上楼梯的时候,你有没有严格按照规则呢?“上下楼梯靠右行”这一个背得滚瓜烂熟规定你有没有铭记在心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充分体现公民的素质和修养。另外,现在网络与我们密切相关,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网上账号,在面对一些新闻以及信息,各位有没有因为一时兴起,发表过不当言论呢,如果这些言论对当事人照成了伤害,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篇6:雷锋永远与我们同行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雷锋永远与我们同行》。

在同一片天空下,同一片土地上,生活着一个与众不同的贫苦人家的孩子,他苦难的童年使人抹泪,顽强的毅力使人感动。他就是——雷锋。

雷锋,他的生命延续了二十二年,这段时光虽然短暂,但是却那么精彩,那么有意义。

雷锋,他的足迹清晰可见——泥泞的路上,有他背老大娘沉重的步伐;开动的火车上,他照顾列车员的孩子;下着倾盆大雨的夜晚,他把熟睡的孩子以及一对母女平安送到了家。这些都是他光荣的事迹,值得我们骄傲,更值得我们自豪。

二十二年来,凡是他有能力做的事,他都会力所能及的去做。无论是狂风还是暴雨,无论是大雪还是冰雹,他都会坚持。他舍不得为自己花一分钱。部队里一年发两套衣服,他只要一套。下了火车,别人都买矿泉水,他只是喝了热开水。雷锋,他多么的无私呀。他用自己的辛苦去换别人的不辛苦,他用自己的劳累去换别人的不劳累。他宁愿自己不喝一滴水,也要节约下来那几分钱。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这句话感动着多少人?你知道吗?

篇7:让我们与纪律同行演讲稿

让我们与纪律同行演讲稿

初一(5)班学生孔德航国旗下讲话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有位教育家说过:”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也有人说:”一个不遵守纪律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没有自由的民族;一个不遵守纪律的学校,到最后,只能是一盘散沙。”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让我们与纪律同行》。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遵守纪律却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重视而牢记的。学校作为我们接受知识的平台,传授知识的神圣殿堂,自然更是需要铁的纪律。有了铁的纪律,我们的校园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学习才能更加高效。

然而,在我们学校,还存在一些同学不遵守纪律的现象。比如:学校规定,不让我们带手机进校园,但仍有少数同学将手机带进课堂;有的同学上课迟到、说话、写纸条、看小说、睡觉、做小动作,作业相互抄袭甚至不做;有的同学穿着打扮不合学生身份,乱扔废弃物;有的同学午休时间、下课以后仍然在教室、走廊追逐打闹……同学们,你有过这样的行为吗?这是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背道而驰的。

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而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一个文明的人就是一个遵守纪律,规范自身行为的人。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意识和能力控制自己的

行为,引导自己的情绪。成熟的人格和高尚的人性来自于严格的自律。这也是我们每个中学生必备的素质。

有人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同学们,我们的言行要慎重啊!学校里,同学之间总会有些矛盾和摩擦,我们要互相关心和尊重,友爱相处;我们遇事要冷静,要有法制观念,知法懂法、遵规守纪,不能做害人害已的事。我们学校有着严肃的校纪和优良的校风,这需要我们每一个实中学子小心呵护,共同维护。

同学们,在我们充满豪情壮志向理想奋进的时候,在我们满怀自信积极奔跑在人生跑道上的时候,请不要忽略了一位从早到晚伴随在我们身旁正用双目注视我们的朋友,它就是——严格的纪律。有了它,我们的秩序更加井然,有了它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灿烂,有了它我们攀登的脚步会更加坚实。

同学们,让我们与纪律同行,去努力实现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与纪律同

篇8:报纸副刊应与时代同行

关键词:报纸,副刊,与时代同行

副刊, 作为一道独特的文化艺术景观, 对拓宽读者的知识面、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和审美品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报纸副刊既造就了像鲁迅这样的文学巨匠, 也培养了许多文学青年。在中国现代史上, 有不少影响深远的作家、艺术家谈到报纸副刊都满怀深情。

但是, 副刊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副刊长期故步自封, 从内容到形式一成不变, 以一种静态的状态脱离了现实、脱离了读者, 远远不能反映和适应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有的传统副刊过分强调高雅、特殊, 而缺少对历史的反思、对大众的关注, 缺少对热点问题的思考和深层剖析。特别是近些年, 随着副刊读者数量的减少, 许多报纸压缩甚至取消了副刊版面。因此, 不断探索副刊如何办的问题, 已经成为副刊发展的当务之急。

作为一名编辑, 近年来, 笔者在策划副刊版面时会与相关节日相结合, 提前预约, 提前下笔, 让本地的人讲自己的切身经历或者身边的真人真事。这样能让副刊内容更加真实,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副刊的可读性。例如, 每年的父亲节、母亲节, 副刊编辑选取典型人物, 让他们尽情抒发自己对节日的感慨、感受、感怀。副刊每年的主题不同, 有初为人父、人母的喜悦, 有年过五旬的老者对他们父母的异样感情, 这些感人的故事再配以整体版面的协调构图, 让人耳目一新。

副刊既然是报纸的一个组成部分, 那么副刊也应该像新闻一样,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 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 贴近百姓生活,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弘扬职业精神, 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才能使副刊肩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 承载传播人类文化的光荣职责。

当代中国,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 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 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当今的网络信息时代, 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精神诉求也随之丰富而活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代同行, 给老副刊注入新活力, 既要导向正确、格调高尚, 又要不失休闲与时尚的情趣, 也就是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供多样化的信息统一起来, 给读者健康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享受、熏陶和感召。

报纸副刊与时代同行, 就需要紧密结合当前形势, 弘扬主旋律。2016年是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在这样的特殊年份, 笔者在策划副刊时也紧跟时代的脚步, 遍访老红军和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党员, 让他们去讲述自己与那个时代我们所不知的故事, 将老一代革命军人身上的优良传统通过媒体传播出去, 以教育下一代、教育后来人。

但是, 要办好副刊, 让其产生深远影响并非易事。一般来说, 一张报纸的副刊从内容到形式奇趣迥异, 各有特点, 有的宽广博杂, 有的具有人文关怀, 有的又通俗活泼, 这些都给选稿、编稿提出了特定的要求。也就是说, 副刊编辑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统领和指导下, 不断丰富知识、更新知识, 加强学养文化建设;在提高政治素养和修养的同时, 提高业务水平, 严格选稿、精心编稿, 才有可能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让读者喜闻乐见。

副刊编辑是新闻战线上的一个重要职业。一名称职的副刊编辑, 不一定要具备新闻记者那样特别敏锐的新闻嗅觉, 也不一定要像新闻记者那样, 整天奔走于大街小巷, 但却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这种素养和道德包括较强的思想政治水平、较为广博的业务知识、深厚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甘于为人作嫁衣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副刊编辑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绝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长期学习、长期积累形成的。尤其是现在, 社会科技日新月异, 各种知识不断更新, 所有这些都向人们提出了新的学习要求。作为一个称职的副刊编辑, 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必须不断“充电”、与时代同行, 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报纸副刊, 一向被人们深情地称为“精神家园”。副刊编辑应像家园的耕耘者一样, 辛勤地劳作, 为这片土地付出心血和汗水;需要像园丁一样不断地浇灌, 使这片家园永远绿草如茵。

一个称职的编辑, 之所以能在众多来稿中挑选出读者喜爱的稿子, 除了学识、眼光、精通编务等, 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 其不是冷漠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的高高在上的编辑, 而是爱群众所爱, 忧群众所忧, 能够感受生活跳动的脉搏, 既是编辑又是读者, 是代表广大读者坐在编辑的位子上。笔者认为, 只有这样, 副刊才能很好地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 为读者提供更多健康、向上、和谐、充满人情味的精神食粮。

篇9:留学——我们和时代同行

2008年,我们迎来了迄今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波留学潮。

统计数据不能说明一切,但它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变化。据教育部最新统计,从1978年到2008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39.15万人。2008年全年出国留学人数达17.98万人,攀上历史巅峰。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发达国家的知名院校中,中国学生人数占到了所有国际学生的1/5,在有些国家甚至占到了一半以上。

如此广泛的留学热情并不是偶然的。事实上,这一切均来自留学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和人们对留学认识的不断加深。

美元、澳元、欧元等多种货币对人民币的汇率一路下滑,这在客观上大幅度降低了中国学生的海外留学成本。1999年我在英国工作的时候,1英镑可以兑换15元人民币,今天1英镑大概只能兑换9元多人民币;当年在澳大利亚的时候,1澳元可以兑换6元多人民币,现在只有4.3元,都便宜了将近1/3。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留学的经济门槛已经大大下降。

同时,国外高校原来相当一部分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和企业捐助,随着金融风暴的加剧,这方面的资金相对会紧缩,美、英、加、澳等国的学校会全力争夺海外留学市场,弥补学校可能面临的资金短缺,这就意味着海外学生留学机会的增加。

另外,各留学大国的签证政策和就业政策进一步放宽,中国学生海外求学和海外工作日趋方便。比如,为了给留英学生更多的支持并提供更公正、简单、透明和高效的签证服务,英国政府自2009年3月31日开始实施新的留学签证体系——“计点积分制”以及“毕业工作类别签证”,以取代原有的国际毕业生计划和苏格兰招贤纳才计划,使在英国取得学位的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后,可以申请在英国逗留两年时间找工作,这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加拿大政府放宽签证政策,将留学担保金历史记录的要求从18个月下降到12个月,在加拿大学习两年的专业课程毕业后就可获得3年的居留权;澳大利亚移民局调整各国学生签证风险类别,如中国的语言类学生签证570、研究类硕士博士签证574和预科等非学历课程签证575,并将Level4的高风险调整为Level3的中等风险;为了吸引国际学生,日本政府则提出了“30万留学生计划”。

但留学热情高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们对留学认识的变化。30年过去了,人们目睹了改革开放和出国留学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面对21世纪日益严峻的职场挑战和生存空间,人们了解到,留学是个人寻求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提升自己、振兴民族的一条有效途径。

尽管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的步伐似乎放慢了,但它丝毫没有放慢中国人走出国门的步伐。第十四届国际教育巡回展的空前盛况,雅思、托福考试报名的一位难求,出国考试培训班的火爆场面,新东方出国咨询大厅的人头攒动,都在见证一股势不可挡、史无前例的中国留学潮。

二、从盲目走向从容

中国比较正规意义上的留学教育仅有100多年的历史,这中间涌现了3次颇有影响的留学大潮。第一次留学潮出现于20世纪初期;第二次留学潮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第三次留学潮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才出现,它是改革开放即中华民族第三次民族觉醒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三次留学潮几乎和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史相伴始终。三次留学潮一浪高过一浪,如果将这三次留学潮加以比较,有一点不容置疑,第三次留学潮规模空前、影响巨大,人们强烈的留学意识也是前两次留学潮所不能比拟的。

不过,今天人们的留学意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经历了一次次的选择和探索积累而来的。我们从懵懂到理解,理解也是从片面到全面。我们有过盲从、迷茫和彷徨,我们记得有关“留学垃圾”的讨论,有关“海归”变“海待”的辩论,留学生受到过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但是我们都坚持走过来了。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文化交往的频繁和留学资讯的日益透明,中国巨大的留学群体也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理性,并在留学生年龄、留学目的国、专业选择以及留学决策过程等方面表现出这个时代的新特点。

留学群体越来越年轻,留学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该群体由以前的大学生为主体,逐渐向高中、初中生扩展,初中毕业生到国外读高中,高中毕业生直接报读国外大学本科的人数呈迅猛上升势头。在新东方前途出国咨询公司办理留学申请的学生中,中学生留学比例已占留学总人数的70%以上,这个趋势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意识到,出国读本科将会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国外的本科教育是集体教育,需要学生不断参加各种活动,进行交流,学生能以非常快的速度渡过口语、听力、西方文化、日常习惯等难关。到了本科高年级,优秀的学生已经在西方大学如鱼得水。目前国内的大学普遍沿用中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以考试为主,这大大限制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大学四年是锻炼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独立研究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能力对整个人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国外的本科教育相比之下让学生更具竞争力。

留学国别的选择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目前中国有数十万留学生分布在世界上109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留学生分布最广的国家。随着留学的升温,中国留学生选择的国家也逐步从发达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甚至是发展中国家延伸。除了传统的留学热门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热度不减外,其他国家的中国留学生人数也在成倍增长,甚至西班牙、阿根廷、埃及等国的院校也开始成为留学目的地。

留学专业的选择趋于多样化。过去学生的专业选择大多集中在商科和计算机专业,现在的选择则越来越多,体育管理、国际传媒、物流、酒店管理、机场管理、房地产管理、汽车设计等一些新专业开始崛起并迅速升温。留学人员不再一味选学商科,前辈的教训以及市场的不断调整让学生和家长在这个选择中变得更理性。现在选择学习工科、在行业中属于长青树的一些专业也越来越多了。

留学计划日益理性和成熟。面对众多的选择,盲目根据单方面因素来选择留学国家的情况日益减少。学生问的问题不再是简单的“老师,你觉得我能出国吗?”,“你觉得我到哪儿去最好”。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在提前计划,在留学国家和专业上更是深入分析,将学校的综合排名、专业优势、地理位置、学费和生活费、实习就业前景、申请成功率,移民环境和职业发展等因素综合起来考虑,通过不断咨询和策划,调整自己的计划,选择更理性,更有目的性。

改革开放30年,我们面对留学从未像今天这样坚定、自信和从容。

三、留学大潮中的漩涡和逆流

今天的留学热并没有换来人们异口同声的赞美,怀疑态度以及人们对留学市场的忧虑和责问从未停止过。中国的留学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和规范,还有许多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这些潜伏的危机如果不加以重视,蒙受损失的将是家长和消费者,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广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前景。

篇10:师德演讲稿:与时代同行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与时代同行,——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

有人说,青春应该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随心而行,无拘无束;有人说,青春应该是一次洒脱奔放的行走,唯心所愿,摆脱束缚;更有人说,青春应该是一束璀璨耀眼的焰火,绽放梦想,挣脱枷锁。但在我看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青春随心但不等于随性,不受拘束但不等于不负责任,真正能绽放亮彩的青春不是肆意的放纵自我,而是在成长中迸发激情,在梦想的征途上学会承担起成熟的责任,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还记得,六年前当我第一次正式以教师的身份踏上讲台的时候,一张张稚嫩而充满期待的脸孔,路天齐闪烁的双眼,李延喆清秀的脸庞,吕心祎甜美的微笑,刘xx帅气的身影。在那一瞬间,我的脑海里涌现出自己学生时代的许多片段,年幼的我在课堂上怯怯举起右手时的紧张,台灯下奋笔疾书时的专注,那一刻,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因为在学生时代,教师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我不能固步自封以前的教学模式,我要让学生喜欢我的课,时代在变迁,教育也在随之变化,须得因材施教,让孩子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领导每次安排我去学习的,我都倍加珍惜,我学以致用,非洲鼓,杯子舞自制小乐器等这些方法我都用在了课堂上,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两寸粉笔影射人生价值,三尺讲台绽放生命之火。除了音乐教学,我还是孩子们的班主任,时代在前行,爱学生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校园中,惟有无限的师爱才可以培育一批有一批栋梁之才。爱是能把坚冰融化的阳光,爱是使枯木逢春的雨丝,爱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钥匙。

aa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生,妈妈平日要照看年幼的妹妹,很多时候都是她自己扎辫子,看到她歪歪扭扭的辫子我就忍不住给她重新绑一下,后来她悄悄告诉我,是她故意不让妈妈扎的,她喜欢让我帮她扎头发,那一刻我觉得我和学生们的心更近了。我们班的小许,一直是我特别关注的对象,父母离异,一直跟着爸爸,爸爸忙于赚取生活费,去了渔船,大概几个月回来一次。小许很懂事,每次找他聊天他说他可以理解爸爸妈妈。小许的妈妈会不定期的给他寄一些衣物,每次小许的妈妈说这番话,我总是酸泪盈眶,她说:“张老师,你看我又很久不见他了,我也不知道号码买的对不对,每次我买衣服都是闭上眼睛,想想我抱他时,他大概多胖多高,麻烦你让他试穿一下,不合适我再给她买。每次听完这番话,眼泪总是控制不住的在眼里打转,小许缺失了太多的母爱,我要和孩子们给他更多的关怀。小许说他想快一点长大,那样就可以到江苏去看妈妈。是啊,我也期盼着小许快点长大,变成一个优秀的大男孩去到妈妈身边。

篇11:我们与时代同行演讲稿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安全与我们同行”。

如果有人问:“滚滚红尘中,你最需要的是什么?是金钱?是美女?还是功名利禄?”如果让我来回答,我就是:我最需要的是安全!

“孩子,绕过前面的石子”,这是母亲在我蹒跚学步时的指点。

“当心路上的汽车呀”,这是你父亲在我上学时身后的叮咛。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安全重于泰山”,这是现在,我和我的同事们每天上班时恪守的信念。

在人生的旅途上,安全与我们同行!的确,当我们离开母亲的搀扶,摇摇晃晃地行走在人生道路上以后,我们一直依赖着“安全”这个拐杖。没有它,我们可能会摔跤;没有它,我们可能走不过风风雨雨;没有它,我们更不可能到达人生辉煌的顶峰。谁若忽视安全,谁就将付出惨重的代价。职工同志们,当我们工作的时候请多想想家中需要照顾的父母,温柔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吧!

安全知识的贫乏,安全意识的淡薄总是能让我们听到一次次血的教训,让我们看到一幕幕人间惨剧。但是有了安全知识,强化了安全意识,往往也会使我们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记得那是九九年七月份的一天,在我市一家建筑公司下属的租凭公司,××和××正准备回家吃午饭,突然接到通知:某轮机厂正在打混凝士的25呈吨塔吊出现故障,急需抢修。他们顾不上吃饭,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工地上,顶着似火的骄阳爬上了高达25米的旋转平台,在不足一平方米的作业面上,拆卸着电机。电佩力师傅一手拿着撬棍,一手抱着电机,熟练而认真地工作着。而就在电机即将撬出的一刹那,由于用力过猛,身子往后一斜,随着一声尖叫,××师傅从平台上滑了下来——

塔吊下的人们都惊呆了,空气似乎也凝固了,××身旁的××更是吓得目瞪口呆,不敢再往下看这即将发生的惨剧。而此时,××已经被早已挂好的安全带拉住了,悬在了半空中,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地面。

就这样,一根小小的安全带留住了生命,留住了幸福,留住了欢笑,留住了人世间美好的一切——面对如此大的馈赠,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呢。

“严是爱,松是害”,如果对违章的职工心慈手软,不敢大胆管理,那就等于害了他们,有句话说的好:“宁愿天天听到职工的埋怨声,也不愿有一天听到出事后职工家属的哭声!”

一撇一捺的“人”字,其实就代表了支撑天地的脊梁,寓意着做一个人就必须担负起使他人幸福,使自己也幸福的事业。“我相信,只有那些曾经或正在致力于献身建筑安全这项伟大事业的人们,才会有那么一种冲动,一种自豪,一种喜悦,一种激情,如大海翻腾,如群山呼啸,如岩浆喷发,如涓涓溪水„„”

让我们一起记住:安全警钟长鸣,安全与我同行!

上一篇:儿童绘画课程教学大纲下一篇:生活随笔散文1001无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