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游戏

2024-07-19

儿时游戏(精选14篇)

篇1:儿时游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我儿时生活的年代。那时的农村,生活条件很差,生活在那个年代里的农村家庭孩子,没有任何像样的玩具和上层次的娱乐方式,不过,生活再拮据日子该过还得过下去,久了,也就习惯了,所以也没觉得有多苦,相反,生活中也充满了许多的乐趣,让我难以忘怀,比如,那些曾经留下过美好记忆的折纸游戏就是例证。

叠飞机

叠飞机,比较简单,孩子们十之八九都会。不过,要想让自己叠出来的飞机飞得高、飞得远、非得久,那就不简单了。

首先是选材。用来叠飞机的纸张的质量得过关。一般来说,纸张越厚越硬越好,这样,叠出来的飞机不容易变形,能抗风,飞行距离就会长一些,飞行时间就会久一些。

其次是折叠技巧。同样的纸张,不同技术水平的人叠出来的飞机的质量是有差异的。我在相仿年龄的孩子们里在这方面算是水平比较高的,曾仔细琢磨过折叠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主要问题就在于机翼的折叠比例上,机翼占比太大或太小都不理想。必须根据纸张厚薄(重量)判断成品后的飞机的重心位置,然后再确定机翼大小,以确保飞机重心处在机翼组成的大三角形的中心部位,这样,飞机放飞后才会平稳,才会飞得高、飞得远、飞得久。有的小伙伴,毛手毛脚,叠出来的飞机,一出手就失重,瞬时就机头朝下栽倒在地面上。每逢此时,伙伴们就会指手画脚评点一番并帮其改进飞机。

放飞飞机对场地和天气有一定的要求。场地,不能太狭小,越宽敞越好,生产队里的大场院就是很理想的放飞飞机的场所。天气,冷热不要紧,关键得无风,有风的天气是不宜放飞机的,否则,轻飘飘的纸飞机会被风刮得无影无踪,那就得不偿失了。

叠船

在我的记忆里,叠船,有两种叠法:一种是,军舰模样的船,比较简单,多数孩子都会叠,但这种船不太平稳,放在水里容易歪斜、翻沉。另一种是,小渔船模样的船,折叠起来挺麻烦,很多孩子不会这种叠法,我是极少的能叠这种船的孩子之一。记忆里,我是跟一位从大城市里来的插队农村的知识青年学来的。这种船,有个平展展的船舱,放在水里很稳当。

记得有一天,大家来了次航船比赛。伙伴们相约来到正在放水浇地的扬水站水渠边,把各自的纸船放进水渠里,船里还放上了适当的“货物”——小石块。水渠几千米,足够用,水渠落差小,水流平稳,很适合纸船航行。

比赛开始了。纸船航行在水渠里,伙伴们伴随在水渠边,一路下去,不知不觉竟走出了千余米。期间,有的船歪斜了,有的船翻沉了,结局是我叠的小船模样的船更结实,最能抗击“风浪”,航行得最远。

叠宝

“宝”,是什么玩具?就是四四方方的纸质结构的块状物,小伙伴们自娱自乐常用到它。“宝”的玩法叫“打宝”,你手拿自己的一块“宝”用力往地上摔,去撞击放置在地上的其他伙伴的一块“宝”,如果地上的“宝”翻转过来,你就赢得了地上的这块“宝”;反之,你就得把自己的一块“宝”放在地上,让伙伴来进攻。如此,循环往复。“打宝”这种游戏,通常是一对一进行,互为攻守,公平、公正。

叠“宝”,很简单,主要是选择好质地上乘的纸张,面积大、分量重的“宝”为上品,有些孩子甚至偷偷的把一块废铁皮放在“宝”的纸质夹层里,以达到增重、增平稳度的目的。喜欢“打宝”的小伙伴们的衣兜里经常会有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宝”,胳膊摔得发酸、发痛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打宝”游戏,简单易行,可以随时随地玩,只要地面不是太湿、太脏就行。但“打宝”会产生不小的噪音,所以,玩这种游戏通常是背着成年人、尤其是家长。毕竟,叠“宝”会耗费许多的纸张,好多家长见了是会心疼的。

叠手枪

叠手枪,顾名思义,就是用纸折叠而成的手枪,大小不一但形状相似,都是用几个纸质组件拼接起来的。枪管是用硬质纸张卷出来的,枪柄是由好几块纸质方块组成的,整把手枪各部件间的连接都用纸来完成,不用任何辅助品,比如浆糊、胶纸啥的。

在那个贫苦的年代,普通家庭吃穿都成问题,哪有余钱给孩子们买玩具枪呢?再说,即便个别家庭富裕些,想给孩子买把玩具枪也不现实,因为乡下的供销社代销点萧条得很,根本就没有这类商品。于是,孩子们就自己动手,用纸叠把手枪寻求乐趣。

玩纸手枪,纯粹是消遣、娱乐,用现代的话说,既环保又安全,没啥危险。叠手枪,相对复杂些,笨手笨脚的孩子是不易完成的。所以,那时,拥有一把大小适中的漂漂亮亮的纸手枪便成了孩子们的骄傲。我在这类小手工制作方面悟性是比较好的,叠手枪自然不在话下,引得许多小伙伴整天围着我转,央求我帮忙叠手枪,为此,我人缘不错。

想想过去,看看现在,真为现在的孩子高兴。包括儿时记忆里的那些无处买也无钱买的自制的纸质玩具在内的诸多玩具,现在大都变成了正经八百的工业产品了,并且有些玩具已经相当现代化了,不仅能跑、能跳、能转、能飞,还能笑、能哭、能朗诵、能唱歌,甚至还能随时接受主人的遥控指令而变换多种功能……总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高科技玩具,让我们这代人十分的羡慕。由衷感叹,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的孩子真幸福、真快乐。

衷心祝愿我们的孩子:好好分享当下的幸福、快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成长。

作者:安树芝

公众号:临朐

篇2:儿时游戏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时,是否会勾起那段尘封已久的美好回忆,儿时的美好时光再现眼前,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那是没有玩具、没有零吃、没有电视电脑游戏机、没有大人看管的时代。那时的很多游戏现在的孩子已经不玩了。。。。

1、玩泥水流:每当下过大雨之后,地面上就会有细小水流,孩子们用土、石头、树枝做成小桥,让水流从桥洞中流过,或是堆起一道土坎,把水流拦住,知道水积到一定的程度,哗啦一声,土坎在孩子们的笑声中冲倒。或堆上几个石块,看着水从石头上冲过,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这就是梦想中的“小瀑布”。

2、玩泥巴:泥巴是大自然赐给孩子们的最好礼物,村头的大沟里有一种黄泥①可以放炮,把泥巴做成碗状,用力摔倒平整的石头上,砰地一声碗底从最播出震破,声音越响越有成就感,可以一上午不厌其烦,直到满身泥点回家②做手枪:先把泥巴垛成长方体薄饼,用小刀切成手枪状,晒干后做游戏。③做泥哨④做泥车:两个圆饼做车轮,树枝做车轴,长方体做车身,还可以配上泥人开车,晒干再玩。

3、占山为王:找一个高大的土堆做山,一或二个人占住山头其余的伙伴向山上进攻,把大王拉下就胜利,占住山头的就是胜利者。

4、挖陷阱:在打完麦场的成堆麦秸中掏上一个大坑,再用一层草盖住,已陷入坑的小伙伴为乐。也可以在质地软的土地上进行。

5、爬树:比赛谁爬的高,或坐在树杈上乘凉。

6、藏宝:以树叶、纸团等小东西为宝,藏在一个水桶口大小的圈内,用小刀掀开一小块土放入宝,盖好,撒上土,另外设几处假象,早找到为胜利者。

7、自制木头刀、剑、棍、水枪打斗,自制弓箭,树枝条做弓背,细绳做弦,高粱杆做箭。

8、自制火柴枪 链条枪的组成材料有:粗铁丝、自行车链条和皮筋。弹药为普通的安全火柴。链条枪具有撞针、扳机、枪身、动力、子弹,与真实手枪原理一致。

链条枪示意图如图所示。铁丝拧成的枪架上,串着若干自行车链扣。链扣们的另一侧孔供枪栓活动。最前端的链扣需要打入一个自行车辐条顶端的螺帽,以恰好留出一个火柴棍大小的孔。整串链扣和枪栓分别用从自行车内胎剪下来的橡皮筋箍好,使用时掰开最前端的链扣,将火柴棍塞入螺帽形成的孔并向外拉出,而火柴头上的火药则留在螺帽内。扣动扳机,皮筋弹力促使枪栓高速撞击火柴头的火药,火药爆炸并产生巨响和气流,促使火柴棍射出。火柴棍高速射出,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因此链条枪具有危险性。

9、打群架:不是因为有仇,是两村间的小孩子互相排斥,用石块、土块丢来丢去,直至把一方赶回村子。

10、做柳笛,春天这下刚发芽的柳树枝,抽去中间的木条,剩下的皮可做成柳哨,11、荡秋千,春天在两棵大树之间系上一条长绳做成秋千,可自己荡,也可由人推着荡,越高越刺激。

12、找野果

13、冬天挖田鼠,捉刺猬

14、拾麦穗,从地里翻找漏收的地瓜、花生

15、哪家娶新媳妇就会向院子里抛洒糖果、香烟,小伙伴们争抢。

16、新年家家户户放爆竹,孩子们会挨家挨户拾熄火的爆竹玩。

17、看电影:打听到某村放电影,有时两村相隔十几里地,晚上都要去看,在本村则要早到放映场地划好地盘占好场地等待家人来看,电影内容早忘记了,可演电影前那股高兴劲历历在目。

18、听评书,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小喇叭,每天中午12点半或下午6点半播放评书杨家将、三国演义、水浒传,必听。

19、夏天到池塘小河里洗澡,打水仗。冬天在水沟里、池塘里溜冰,大一点的做个滑冰车,下雪就打雪仗。20、捉知了:用塑料袋套,用蜘蛛网粘,挖蝉龟(知了幼虫)美味好吃。

21、掏麻雀

22、捉猫猫村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捉猫猫的孩子或瞎子摸人(划定一个圈,圈内被捉到的当瞎子)老鹰捉小鸡

23、捉鱼:钓鱼、在水沟里摸鱼、把水沟堵一段,用小桶把水提干,然后只剩下鱼儿乱蹦,泥鳅乱钻了、破冰捉鱼

24、丢沙包、丢手巾、踢毽子、跳绳、跳房子、拾果果(用五颗小石子)

25、弹瓷蛋儿或酒瓶盖,被弹到的输掉瓷蛋

26、打宝,被打翻的输掉

27、打茧儿(打棒儿),远的胜

28、撞腿(拐腿)、挤油

29、打水漂,让小石子沿水面跑,荡起的涟漪越多的胜利 30、下棋:狼吃小孩、憋死牛、尿壶、放小方

31、捉蜻蜓、蝴蝶、蚂蚱

32、玩陀螺

33、玩弹弓

34、拉马

35、拉叶柄

36、玩印画

37滚铁环

篇3:《爸爸妈妈儿时的游戏》教学

师:今天我们一起谈谈玩儿。说说你们放学之后, 周六、周日, 都玩什么?

(学生分别介绍自己喜欢的游戏项目, 包括玩芭比娃娃、玩游戏机、玩电脑、在家里的小篮球架前玩篮球、滑旱冰、在家里练习打架子鼓、用仿真枪做游戏、滑冰、游泳、弹琵琶、跳皮筋、玩模型飞机、玩滑板, 等等, 均写到黑板上。)

师:非常羡慕你们。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生活, 你们这些游戏我都没玩过。我40岁, 跟我年龄差不多的是你们的爸爸、妈妈。我们出生在同一个年代里。我们小时候, 家里没有游戏机、电脑, 架子鼓等等。可是, 我们也经历了一个愉快的童年, 因为我们也有许多游戏可以玩。想知道吗?

生:想啊。

师:怎么知道呢?

生:可以问自己的爸爸、妈妈。问问他们都玩哪些游戏, 这些游戏的玩法, 还可以问问他们玩这些游戏时的感受。

生:我还可以通过看看过去的书, 从书中了解他们小时候玩的游戏。

师:你了解了这些游戏之后, 还想干什么?

生:我也想玩一玩, 想学一学。

师:对, 你可以学习一种游戏。学了之后, 每一名同学都知道了一种游戏, 可是你不知道别的同学学了什么游戏, 这就需要交流。交流之前, 你可以做一些准备:把学到的游戏, 它的名称, 它的规则, 还有你的爸爸、妈妈在玩这个游戏时的一些感受写成短小的说明文。如果你觉得文字还说明不了问题, 可以用其他办法辅助说明, 比如画图、选用照片、选用实物, 还可以找几名同学来演示。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来了解父辈儿时的生活, 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师:今天回家之后, 你们就做这件事, 明天我们在这里交流。你们可以自行组成若干个小组来交流。

第一课时后学生的活动

学生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就儿时游戏的话题进行交流, 并学习其中一两项游戏, 撰写游戏说明, 记录爸爸妈妈游戏时的感受, 和伙伴一起研究怎样介绍学到的游戏。

第二课时

师:这节课我们以爸爸、妈妈儿时的游戏为话题进行交流。请你们说一说你学会的游戏的名称。

(学生介绍自己学会的游戏的名称, 包括:转陀螺、踢毽子、蹦拐拐、跳皮筋、打羊拐、踢盒子、滚铁环、纸元宝、打缸、跳方阵、打烟盒、打砖、打死囚、踢沙包, 等等, 均写到黑板上。)

师:这些游戏都怎么玩呢?我们请这些同学到前面来介绍一下。 (板书:介绍。) 其他同学来学游戏, (板书:学游戏。) 你一边学一边评价一下前面的同学介绍得清楚不清楚。 (板书:评介绍。) 还可以就这些游戏提出一些问题。 (板书:提问题。) 与作介绍的同学交流。

(师生挑选了感兴趣的游戏, 在名称前挑上钩。)

生A:我来介绍“纸元宝”的游戏。我还请两位伙伴与我一起介绍。

(读) 我的爸爸小时候, 把大人们抽烟剩下的烟盒折成一个三角形, 就是他们俗称的“纸元宝”。玩的时候, 小伙伴各自拿出自己的纸元宝。 (生:拿出带来的纸元宝为大家展示。) 他们就把纸元宝放在地上, 要求用手把纸元宝由正面拍成反面。他们先用“石头、剪子、布”来猜拳。 (两位同学为大家做猜拳的示范。) 猜拳赢了的同学先拍, (其中一位同学做拍纸元宝的示范。) 如果把纸元宝拍过来, 那个元宝就归自己。然后继续拍下去, 直到拍不过来, 再由另一个伙伴来拍。这样, 谁得的元宝多谁就获胜。有时候, 要一直拍到其中一个伙伴一个纸元宝都没有为止。这个游戏可以两个伙伴玩, 也可以好几个伙伴一起玩。

生:我想问一个问题。刚才拍元宝的同学, 用嘴往手里吹了一口气, 这是怎么回事?

生A:这样可以把福气吹到手里。

师:说说他们的介绍好在哪?

生:我觉得这个同学说得非常清楚, 条理分明, 先干什么, 再干什么, 最后干什么, 听起来很清楚。他们还带来了实物, 帮助说明玩法。

生:他们能借助演示, 让我们一边听介绍一边看演示, 一目了然。

生B: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打陀螺。 (出示陀螺实物) 这就是陀螺。这个陀螺比较大, 玩的时候一只手转不起来它, 需要两手夹住它向相反方向一拉, 陀螺就在地上转起来了。然后用鞭子用力地抽陀螺的下部, 陀螺就越转越快。这个游戏可以两个以上的人玩, 如果谁让陀螺停下来了, 谁就输了。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一下陀螺是怎么做的。首先找一根直径是4~5厘米的木棒, 把棒子的一端锯下来, 要锯成高5~5.5厘米的圆锥体。再把它削成一头比较尖的形状 (举起手中的陀螺演示。) 为了让它在地上容易旋转, 可以在尖的地方钉上一个图钉, 或是砸进一个铁珠。砸的时候, 只要把铁珠放正, 用砖头把它砸进去, 铁珠只露出一点。这样, 一个陀螺就做好了。

我爸爸小的时候玩陀螺的感受是:你只要松懈下来, 陀螺转一会儿就停了。所以要坚持不懈, 才能把事情做好。

生:他介绍的时候有的词用得不准确:陀螺的形状, 开始应是锯成圆柱体, 后来是削成圆锥体, 这样就准确了。

生:我觉得陀螺的大小他说得太精确了, 不可能这样精确, 陀螺可能大一些, 可能小一些;另外, 那个铁珠, 在当时可能很难买到。

生C:那个小铁球就是修理自行车时那些不要的滚珠。

师:陀螺, 小朋友做不了, 都是请大人帮助做的。

师:谁来介绍“打洋拐”?

(生E、生F走上讲台)

生E:“打羊拐”又称为“抓羊拐”。这个“羊拐”就是羊的膝盖骨, 像个长方体的东西。我们现在找不到真的羊拐, 就用橡皮当羊拐。玩的时候需要四个羊拐和一个沙包就行了。玩这个游戏需要过八关。玩法是, 先把沙包向空中投去, 再用另一只手拿起一个羊拐, 同时接住落下的沙包, 就算赢了。如果没有接住, 就轮到下一个人来进行。第二、三、四关与此类似, 就是每次都要多拿一个羊拐。第五关是把沙包扔起来后要把羊拐立起来。六关、七关都需要更多地立起一个羊拐。这个游戏可以锻炼手的动作的敏捷性。 (生F随着生E的介绍作相应的示范。) 妈妈说, 这个游戏玩起来妙趣横生, 她真想回到童年与朋友一起再玩一次。

生:没有羊拐怎么办?

生E:到卖羊肉的地方去要一些就可以。这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 很容易弄到的。

(生G等四位同学介绍跳皮筋的游戏, 生G口述, 其他同学作演示。略。)

(生H介绍“跳盒子”的游戏。略。)

师:“滚铁环”谁来介绍。

生I: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游戏叫“滚铁环”, 请看投影。 (出示图片) 这个游戏需要两种器械, 一个是铁的钩状手柄, 如图1;另一个是中等大小的铁环, 如图2。玩法就是将铁环放在手柄的铁钩中间, 手执手柄, 推动铁环滚动, 如图3。这个游戏可以多个人玩, 从同一起点开始, 同时向前推进, 在同样的距离内, 用时最少的人获胜。如果在途中铁环落地, 还可以立起来继续推。

师:不是铁环落地, 而是什么?

生I:应该说是“如果铁环倒地, 还可以立起来继续推”。

生:他借助了图来介绍, 这一点很好。

师:该介绍“跳方阵”了。

生J:我来介绍“跳方阵”的游戏。 (生J在黑板上画图)

用粉笔在地上画9个格子并写上序号。找一个石子 (或盒子) , 将石子投入第一个格子里, 自己单脚直接跳到2号格子里, 再跳进3号、4号如此循环回来, 当跳回到1号格子时, 弯腰捡起石子, 跳出方阵。第二关就把石子扔到2号格子里, 依此类推。注意:石子扔到哪个格子里, 哪一个格子就不能跳进去, 而是要用力蹦过去。这样共有9关。石子要仍得很准, 第九关是最难的, 要背对格子把石子扔到最远的格子里去, 可以有3次机会, 如果扔进去了, 你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如果第9关过不去或者前面8关由失误, 对不起, 你只好重新再来了。感受是, 只有竞争才有趣味, 竞争激发了我们取胜的斗志。

师:好, 你介绍游戏玩法的时候, 用了一个词叫“依此类推”。请同学们想一想, 这个词好在哪儿?

生:这样可以使他们的介绍更加简练, 避免了重复。

师:我们了解了这么多游戏。我有一个游戏想告诉大家。这个游戏是“挑木棍” (教师拿出一把木棍, 边演示边介绍。略) 请你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个游戏的玩法。

(学生练习写这个游戏)

生: (读) 两个同学各拿出一把木棍, 两人猜拳。谁赢了, 谁就把两个人的木棍和在一起, 握在手中, 立在桌子上, 松开手, 木棍散开, 然后用一根木棍在不碰到其他木棍的前提下, 把散开的木棍一根一根地挑出来, 挑出的木棍归自己。如果碰到其他木棍, 就换第二个人也是用同样的办法去挑。最后, 谁赢的木棍多, 谁就是胜利者。

(师生评价略)

师:通过介绍, 我们进入了父母童年时代的生活, 你有什么感受?

生:虽然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像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的玩具, 但他们的游戏是丰富多彩的, 我觉得他们的童年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童年。

生:我觉得我们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时光, 应该和小伙伴多玩一玩, 不要光自己打电脑。同学们一起玩才能增进友谊。

生:我觉得我们的父母动手能力都很强, 一定是在游戏中锻炼出来的。

生:我觉得他们非常聪明, 能设计那么好的游戏, 现在看起来也是非常好玩的。我真的想玩一玩。

生:我觉得妈妈儿时的游戏是岁月带走的一只断线的风筝, 是心头沾满泪水与甜蜜的过去, 是再也回不去的丝丝遗憾, 是永远属于自己而又不愿意对别人讲起的点点忧伤。

生:那时的游戏是小朋友们一起玩, 现在是自己在家里玩高档玩具。这里面有进步, 也有遗憾。

篇4:儿时游戏享天伦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如何度过晚年》-文中曾写道:“一个人如果对自己身外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并从事适当的运动,那么他的晚年生活就可能过得更好。”的确,选择一种以自己生活兴趣为基础的运动方式,可以促使老年人的生活品味更加高雅,操守更加纯正,才情更加焕发,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大长桑榆之志。

第一大运动:滚铁环。父亲每天滚铁环约一个小时左右。坡路、平路、弯路,在他看来都是一马平川。父亲介绍滚铁环的重点是把握三个环节:-是腰部,向前倾斜30度,可以使腰部的韧性、张力得到加强;二是手腕,手握铁钩,手腕张驰有度,力量得到加强;三是眼睛,两眼始终注视着铁环的方向,随铁环的变化而变化,使眼睛得到运动,延缓了视力减退。在滚铁环时,自己掌握着铁环的速度,或快或慢,尽在自己掌控。

第二大运动:抽陀螺。父亲每天抽陀螺在-个小时左右。父亲首先选择-块平整的水泥地面,蹲下,将陀螺发旋转起来,然后挥舞皮鞭,不停地抽打它。抽陀螺主要使用手臂力量挥动,腿部站力,不停地挪动着身体,达到血脉畅通的效果。据父亲说,练了一段时间的陀螺之后,他的手臂不酸了,腿部有力了,呼吸也比以前顺畅了许多。

第三大运动踢毽子。父亲一开始踢毽子一分钟只能踢十几个,随着身体的轻盈和灵活,踢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现在一分钟可以踢七、八+个。他不仅可以单脚踢,还可以双脚交替着踢,还能利用全身各部位踢出花样来。父亲练到起劲的时候,前仰后合、左腾右挪,似乎达到了毽人合一的境界。父亲说,踢毽讲究精气神,全身筋骨都可以随着毽子的高低韵律调动起来,气血顺畅,脸色自然就红润了。

由于父亲长期坚持“三大运动”,他的颈椎痛、关节痛、血压高等病状竟不治而愈,身体也愈发硬朗起来。“三大运动”不仅让父亲的身体日渐强健,也给他晚年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开展了“三大运动”之后,父亲还发展了不少学生,也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在一起互相交流切磋。父亲在运动中享受到了生活的快乐,生命之树越发常青。

篇5:儿时游戏摔炮散文

臧克家在诗《三代》中写道:“孩子在土里洗澡,父亲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这首诗用简洁凝炼的语言形象地阐释了农民的命运与泥土有着无法切割开来的关系。

作为农家子弟,世隶耕,我感受自然真切而深刻。

我打小就亲近泥土,用泥土做各种玩具,用泥土玩各种游戏。可以这样说,我的童年几乎是泥土的色彩。

我至今还记得“摔炮”这种游戏。

我们这“炮”与火药做成的炮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之所以取名为“炮”,是因其与火药所做的“炮”发出的声音相似,能突然间爆发出欢天喜地的声音来。我在叹服自己儿时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时,不禁为自己联想力和想象力随着年岁渐长愈益凋零而叹息。

摔炮的原材料是泥巴。在贫瘠而荒寒的乡村,别的也许很稀罕,唯有这泥巴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儿时的我曾突发奇想,如果这泥巴能当作饭吃,那我的爸爸妈妈就用不着“面朝黄土背朝天”那般含辛茹苦的.劳作了。

摔炮原材料的选择,还是有着一定的技术含金量的。那就是对泥巴干湿的掌握。

湿了,这泥太柔,缺乏一定的硬度,犹如一个人少了骨气。你做出的“炮”就会萎缩在你的手掌心上,一蹶不振,提不起也放不下。因为你一提起来,“炮”那底部薄薄的一层泥就会黏在你的手上,整个“炮”便成了空空如也的圆圈圈;如果你不提起来,就那样摔下去,等整个“炮”被摔倒了地下时,也就成了一小堆乱泥,谁也就别指望它能爆发出欢天喜地的声响来。

干了,这泥太硬,缺乏一定的柔性。至刚则易断,做“炮”也与此理相通。当你把那太硬的炮摔到地上时,它也不会訇然炸裂发出欢天喜地的响声,而只是惊裂开一道缝,那发出的声响,像是一个人放的一个屁。真让人沮丧的。

我们在做“炮”时,对泥巴干湿的掌握完全是独出机杼,自己觉得这泥巴可以了,就把其捣弄成正方体,然后在正方体内抠出一个圆,只在底部留下薄薄的一层泥,这层泥的厚薄直接决定“炮”的欢天喜地程度。厚了,不易爆,薄了,容易烂。必须不厚不薄才行。

我们为了使这层泥的功效发挥到极致,常会吐口水在上面。因为我们相信口水是有黏性的。因为我们那儿有这种说法:“口水是膏药,沾起扯不脱。”然后我们伸出一根手指去抹,将这层泥抹得很是光滑圆润,如果不是口水而是油,真的就是“油光可鉴”的了。这道工序完结,一个精致的“炮”便做成了。

现在想来,儿时做炮,那应是一种创作。如同我们从事文学创作的人所创作出的一篇篇文章。我认为,一个人,天生就有着一种创作冲动,所以,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只是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能发掘出自己的这种能力,殊是可憾。不过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这种创作冲动却创造出了一个个被称为奇迹的玩意儿来的。

所以,我们别看做“炮”的过程极其简单,这里面却蕴含有生活哲理,能启迪人的灵智。其实生活中的事情,莫不如此。一切得靠你去感悟。无怪乎信佛之人,将“大彻大悟”视为得道的最高境界。

每当我们在听到自己的“炮”被摔到地上发出的那一声欢天喜地的响声时,我们都会为创作的成功所带来的创作快感眩晕,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喜悦。我觉得这喜悦里,也跟小孩子爱争强好胜有关。正因为爱争强好胜,所以在每次失败后,都会认认真真地总结经验教训,并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提高。最终自己做的炮也能欢天喜地地响起来。

篇6:儿时游戏作文

周六下午2点,我和爸爸应约来到凯德广场一楼报到。活动开始了,每个小记者和一位家长为一队,4队为一组,大家被分为六组,我和三个小男生是第一组。

游戏开始了!第一个是跳皮筋。这下我可惨啦!我和爸爸都不会跳皮筋。我们队的一位阿姨自告奋勇出战,她顺利完成了任务,并为咱们组赢得了2分。

第二个游戏是蒙眼找人。需要将一组的某一个人用红领巾遮住眼睛,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的组员就算获胜。听到游戏规则后,我们这组马上就开始出谋划策了。这时,家长们比我们还着急,大家七嘴八舌,最后一致通过用暗号来找人。嘴巴紧闭,大拇指塞进拳头握紧,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暗号!游戏开始,我被大家选中蒙眼,其他的组员都散开,当我艰难地找寻组员的时候,别的组居然都完成任务了,原来他们组的人都窝在一起,蒙眼的人一次就可以全部找到啦!唉!真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啊!我们都商量了半天还是输给了别人。

接着我们还玩了跳马、老鹰捉小鸡、丢沙包。最有趣的是老鹰捉小鸡。我心想,这下,我老爸可以派上大用场啦。这一回,我们肯定赢。爸爸做起了“鸡妈妈”,我们四个“小鸡”都乖乖地站在了爸爸的后面。这次,我们跟第4组对决,我们在爸爸的身后左躲右闪,对面的“鸡妈妈”向我们扑来,顿时我们也慌了,居然跟丢了自己的“鸡妈妈”。爸爸也忙于捉对面的“小鸡”,也顾不上自己的“小鸡”啦!就这样,我们被对面的“鸡妈妈”抓住了。我们又输了。

篇7:儿时的游戏——滚铁环

滚铁环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汉族儿童游戏,流行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全国各地均十分兴盛。这是项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运动项目,自娱性强,还可以锻炼人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但是,随着少年儿童现代生活内容的逐渐丰富,尤其是机动车日益增多,给推铁环活动受到了很大限制,曾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推铁环活动,日渐冷落下来。

玩法大概是这样的:玩者手捏顶头是V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发出哗啷哗啷的声音。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

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个人活动、集体竞赛均可。

制定规则为:比赛时,一般比谁推得远、推得快,铁环倒地为输。可在球场上举行比赛,比赛分两个项目:最快接力赛,先到为胜;最慢技术赛,慢且不倒为胜。现在有50米或100米竞速、有100米障碍(如绕树丛、过独木桥)、4×100米接力等比赛项目等。

为使比赛顺利进行,特制定一些注意事项。

100米竞速比赛:为保证运动员安全及比赛顺利进行,每组不超过4人,即1,3,5,7道安排运动员参加,2,4,6,8道为隔离道。

100米障碍比赛:起跑后20米处开始蛇行跑,即每隔5米插竿一根,共5根。第5根竿与独木桥的距离20米,桥与小道的距离为15米。桥的制定:全长2米,桥高30厘米,桥宽30厘米,木料制成。小道:跨栏的栏板2块,将2块栏板固定成宽为15厘米的小道。

4x100米接力比赛:接力区为10米。安排如下:第一接力区为95——105米;第二接力区为195——205米;第三接力区为295——305米。

比赛办法如下:

个人项目要求铁环不出跑道,顺利通过障碍,不影响他人,必须在推铁环不失控的前提下比速度。集体项目除保证上述条件外,还必须保证在接力区内完成传接任务的情况下比速度。成绩计取枪响开表,人与环以二者最后通过终点者停表计时。

滚铁环是我国传统体育娱乐项目,它不单能强身健体,还能提高人体的平衡与反应能力。我们这些离开电子设备就不能活的现代人,似乎他需要这些东西了。

机械工程学院

篇8:落叶串串似儿时

又是落叶飘飞的季节, 地上已积了厚厚一层。

幽静的树林、串串落叶、欢声笑语……童年时代点点滴滴的记忆思绪, 又一次被轻轻撩拨起柔柔涟漪。

记忆中虽有乡村孩子的清苦和酸涩, 可存留最多的依然是多彩童年的缤纷和绚丽。

那个年代, 生活不够富足, 做饭用那种拉风箱的大锅灶。一些花生皮、玉米核、枯枝败叶……都可以作为柴火。平时柴火还算充足, 但冬季到来前, 每家都要再备些树枝落叶, 以备大雪封路时能应对冰天雪地的寒冷。

经常是在西北风狂刮一夜后的晴天, 在大人们的带领下, 到树林中拾柴火。

大人们用筢子把飘落在地的枯枝败叶搂成一个个小堆, 然后装到推车上。

我们这些孩子, 则每人拿一根特制杈子 (俗称“树叶杈”) , 将杨树叶一片一片串到杈子上。这些树叶杈, 在市面上买不到, 是大人们用粗铁丝改做的, 一端被磨尖, 另一端被弯成环形, 便于握在手中 (现在想想, 可能与烤羊肉串的钎子相似, 但要长出好几倍) 。

那时, 每家孩子都有这种家当, 既是工具, 又是玩具。

孩子们每人一把杈子, 行走在落叶上, 比赛看谁串的又多又快, 谁串的叶子宽大又厚实。为了找到心中的“树叶王”, 每个人都不会吝啬多跑几步的。

所以小树林里又多了一道风景:踩落叶的吱吱响声, 和着我们的欢呼声, 是鸟儿南飞后寂静林子里最热闹的声音了。

篇9:儿时的游戏

因为临山,我们小时候的很多游戏都是与山有关的。我虽多数时候是一名“宅男”,每天更多的时间是用来看课外书,却也乐于偶尔与三五伙伴来到山上玩耍。在山上,大家采了枝条当宝剑、当长枪、当大刀,玩官兵抓强盗的游戏。在满山金黄的野花中,跑一会儿,杀一会儿,喊的声音很大,神情很认真,手里的枝条却是你推来,我挡去,就像事先排演过似的,慢得很。跑累了,我喜欢躺在草丛中,微眯着眼睛,看云的旅行,听风的声音,嗅花的香气。有蚂蚱出现的时候最热闹了,小伙伴们时而大声疾呼,时而凝神静气,时而蹑手蹑脚,时而健步如飞。记得有一次,我捉住了一只蚂蚱,便像位英雄似的,把蚂蚱捏在手中,向大家炫耀着。然而,当我不小心弄伤了蚂蚱的腿脚时,结果换来小伙伴们的同声指责。

我们的小镇里,每户人家与邻居家是没有围墙间隔的,大家有共同的院子,被称为“向阳院”。我们在这里最喜欢玩的是捉迷藏的游戏。说起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有的藏在墙角,有的藏在狗窝里,还有的罩了袋子在头上,藏在倒扣的鸡笼里。我最喜欢藏的地方是我家的柴禾垛。在那里,我修筑了许多“洞穴”。

有一次,我正在家里读《水浒传》,小伙伴来找我玩捉迷藏了。我舍不得放下书,便带着书来到外面,和小伙伴们玩了起来。随着“石头剪刀布”后,轰的一声,我和六七名孩子四散跑开了,各找各的藏身处去。我又来到柴禾垛边,爬了上去。藏到了洞里,又把洞口的柴禾理了理,用杏条挡严洞口。看着毫无破绽了,我满意地拿起书,读了起来。不知过了多久,小伙伴应是被陆续找到了,只听得到小伙伴在外面喊我的名字。“葛欣,我看见你了,快出来吧!”这招已经太过时了,谁不知道这是在唬人,想把我诈出来。熟读《孙子兵法》的我,这招还识不破?我借着透过柴禾枝渗进的光,继续如痴如醉地读着。杏条那新鲜的气味飘进鼻子,我感觉特别惬意。读着读着,我睡着了。醒来时,外面已经没了声音,孩子们早就回家吃饭去了。这时的我从柴禾垛里钻出来,带着满头的草棍儿回到家中。妈妈见了,笑着叫我:“傻孩子,看书又看得这么晚。”

我平时喜欢琢磨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游戏,大多是与书有关的。我喜欢读《岳飞传》《西游记》等古典小说,便常会把书中人物画在纸板上,剪成圆形,分给伙伴们,一起玩。我带领他们一起根据人物的特点编故事。大家指挥这些人物,有时攻城打仗,有时吃饭聊天,有时旅游游戏,有时上课学习……我们有时玩的是一本书里的人物,有时也会把几本书里的人物放在一起“乱炖”。在小伙伴的指挥下,常常会出现《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被《三国演义》里的张飞打败的“经典战役”。

儿时的游戏很多,太多东西可以成为我们的玩具,即使汽水瓶上的盖子这种简单的物件,也是我们的最爱。小伙伴们见到路上有瓶盖,都会捡起来,说不定那个瓶盖就会是自己手中的“大王”。每人口袋里装着满满的瓶盖,走一步,衣袋便哗啦哗啦地响着。大家凑到一起,弹瓶盖。轮到谁来弹时,左手托着自己的瓶盖,右手大拇指扳紧中指,瞄准了对方的瓶盖,松开大拇指,那中指的弹力便会射出瓶盖,把对方瓶盖推到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别小看这种游戏,手指的力度、瓶盖滑行的距离,都极有讲究,没有些功夫是很难取胜的。我在这种游戏的基础上做了加工,在每个瓶盖里面的胶皮上画了小人儿,都是书中见过的心爱人物,如关羽、林冲、哪吒……每当这些英雄获胜,我便会大喊获胜英雄的名字,引来小伙伴的羡慕。

儿时的游戏,不像现在的孩子游戏这样多彩、复杂、多样,但它对我来说,却最美好,最难忘,最珍贵。因为这里面有我儿时最宝贵的记忆,它属于那个时代,是独一无二的,永远不可复制。

葛 欣 儿童文学作家,著有“阳光女生杜小默”系列等30余部作品。提出做“三心三型”父母教育理念,坚持为女儿讲故事、写信十年,著有家教畅销书《亲爱的宝贝》。作为作文教学专家,有数百名学生的作文在报刊发表、获奖。

本栏插图 李斯冉

篇10:怀念儿时的游戏周记700字

侄子来家做客,女儿马上搬出IPAD和他一起玩游戏。眼看着两人盯着屏幕已经大半个小时了,我只好把IPAD强制收回,并提醒他们:“今天有玩伴了,你们玩点别的吧。”

侄子建议:“我们去看动画片吧。”女儿乐得拍手附和。我气得差点说不出话来,问:“除了电脑、电视,你们就想不出别的游戏了吗?”两个小家伙愣了下,朝我扮了个鬼脸,笑嘻嘻地跑去看电视了。我忍不住叹了口气,怀念起儿时的那些游戏。那时,网络时代还未来临,我们没有电脑、手机,也没有钱买各种各样的新式玩具,但是,孩子们却能发挥充足的想象力制作出许多的“简陋”玩具来。

那个时候,女孩子特别爱跳绳。课间或放学后,女孩子的书包里总能找出一条长长的皮筋,是用小皮筋一根根串起来的。由两人站着套身上,其余的人就可以配着歌谣又蹦又跳。皮筋越套越高,最后甚至用手举过头顶,只能翻着跟斗来跳绳了,也最叫人玩得兴奋。偶尔买根雪糕,会把雪糕棍洗净晒干保存起来。存得多了,可以玩挑雪糕棍。拿一把雪糕棍往桌上一撒,雪糕棍散开,由最上面的开始挑,除了挑的那根,其余雪糕棍都不能动,一动就输了,特别考验我们的`耐心、眼力和手劲。翻绳是课间最喜欢的游戏,因为它随时可玩,不占用太多的时间。方法是由一方双手将一条封闭的绳索织成各种形状,另一方再用双手来“化解”,如果变成死结或变回封闭绳索的原状就算输。每次,一条小小的绳索都能变幻出各种各样的形状。

那时,我们还喜欢制作一些小玩具。其一就是竹蜻蜓,就像叮当猫飞行时头顶戴的那种,上面是竹片,下面是木棍,呈T字型,用双手猛搓木棍后,竹蜻蜓就会自动升入空中。还会做陀螺,谁的陀螺转得最久谁就是赢家。还有折纸飞机,看谁的飞机飞得最远;还有折小船,看谁的纸船漂得最久……

篇11:儿时游戏

Ashley McKenzie是今年英国奥运代表队中柔道男子60公斤级选手,他之所以学习柔道是因为小时候的口袋妖怪卡牌游戏。

11岁的时候,Ashley曾因为是问题儿童被学校开除。但当他的喷火龙卡片在西伦敦家宅附近被人抢走的那一刻,他的人生从此改变。“那是最强的卡片,对当时的我来说,口袋妖怪就是一切。”,为了抢回卡片,Ashley和对方扭打在一起,不过他发现自己只有被扔的份。“刚抓住对方的衣服,就被扔出去了。当时自己也喜欢打架,总觉得这太奇怪了。”“不管上前多少次都被扔出去。不管多少次都是这样。他为什么能把我扔出去呢。”

返回家中上网查找才知道对方使用了柔道的技巧。为了更加了解柔道,Ashley来到了当地的柔道俱乐部,在那也遇到了抢走他卡片的男孩。慢慢地,两个人成为朋友,也拿回了卡片。

篇12:怀念儿时看戏

山东省博兴县纯化中学 杨玉凤 邮编 256507 人越长大,越有种愈来愈浓的怀旧情愫。如今,每逢看到电视里播放地方小戏的节目,就常常勾起我对儿时过节看戏时的回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农村,文化生活是贫乏的,唯一能给村人带来一点文化享受的气息便是隔一个月来放映一次的电影,再就是农忙结束,迎接新春来临时,村里那些爱好戏曲的积极分子自发组织起来自编自演的一部部乡土味儿十足的地方小戏——吕剧。我的外公就是这样的一个戏曲爱好者兼活动组织者。

小时候,每至秋收结束后,我就长住外婆家了。外公每晚都要去学戏,我就像个十足的“跟屁虫”,任凭外公用什么方法哄,我是绝对不会上当受骗的。最后,外公总是经不住我的软磨硬缠,只好用他的老羊皮袄将我包得严严实实,背我在他宽厚的背上,然后就出发了。记得那时一路上随着外公走路时一颤一颤的节奏,我的耳畔似乎已经有动听的乐曲响起,还伴着水袖抛起的优美的弧线在眼前闪现呢!就是从那时起,吕剧之乡的乡土文化,悄然根植于我幼小的心灵里。《小姑贤》、《王定保借当》、《蔡文姬》、《喝面叶》、《借年》、《龙凤面》„„小戏中那些爱憎分明的人物形象走进我的脑海。于是,儿时的我便爱上了戏曲,尤其是家乡的小吕剧。

外公在排戏的闲暇时间里就会给我讲每一出戏中的人物,我听得是有滋有味儿。他还说,等到过春节时,他们就会穿上戏里人物的衣服,真正表演了,那才叫好看呢!我更加盼望春节的到来,不光为了穿漂亮的新衣服,更重要的是能看到外公给我描述的戏里的人物形象了。春节在我苦苦的等待中终于来临,大年初

一、初二走亲戚,从初三开始,村里的戏就开演了。

戏台是村里的小伙子自己动手刨坑挖土埋上结实的四根圆木头扎成。听外公说扎戏台还有讲究呢:这四根圆木就叫台柱子,是不能草草竖起的,一定要插得牢牢的,一直到大戏唱完也不会松动,那么就会给村里人带来来年的好运。戏台三面都用象征喜庆的大红布保围,显得格外醒目。开演那天,忙碌了一年的乡亲们都早早的吃完早饭,按时来到唱戏的地方,自觉地按次序坐好,等待着盼望了一年的大戏开演。

外公他们先在后台画好妆,不穿戏服,一起来到前台,敲锣打鼓,这是每出戏开演的前奏,还没来到戏台前的人们,一听到这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就会放下手头正做的活儿,赶到戏台前。这时候常听到那些踮着小脚边跑边埋怨的老奶奶们的唠叨:“唉!你说急人不急人,孩儿他大姑一大家子人都来了,我也就只能看半场了,不得不早回家做午饭是不?”“就是啊,好不容易看场戏,这不,今天我那大闺女要来,我都没让。”„„锣鼓声戛然而止,随之,台下一片寂静,所有的目光都齐聚戏台之上,随着出场的锣声敲起,村里的大戏终于开演了。

记忆中那些像外公一样的非专业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现在想来,表演虽然不很到位,但他们全身心投入的演出,依然赢得了父老乡亲们的阵阵喝彩,甚至演到伤悲处,台上的角色在哭,台下的观众也在情不自禁地哭。演到欢快时,台上台下则都成了笑声的海洋。这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看戏最投入的是那些爱戏的大人们,他们一声不出,仔细看,用心听,生怕漏听一句唱词,漏看一个动作。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们,看着台上人物舞动的衣袖,正方步的踱走,听着剧中人物咿咿呀呀的唱腔,因对剧情的不理解,所以一会儿就看够了。尤其是我,只要看不见外公在台上,就立刻没了兴致,缠着外婆讲故事。外婆也是爱看戏的,拗我不过,又不舍得离开,就给我一角钱,让我到人群外买零食玩物,自己则又沉浸在了戏里。

戏台外也是热闹非凡的。有卖糖葫芦的、有卖红红的蝴蝶结的、有卖芝麻糖人的„„我最爱的不是这些,而是二分钱就能买一个的吹起来有清脆响声的“咕咕大”,至今我也叫不出这种玩具的名字,只记得那是一种透明的玻璃做成的葫芦样形状的玩具,其壁极薄,吹时要用力均匀,随着人一吸一呼的气流,它就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了。若是哪个调皮的或是性子急的孩子,用力不均匀的话,保准吹一下就会把葫芦的底儿吹掉。我喜欢玩这个,主要是为了在小伙伴面前炫耀自己高超的“吹功”。玩够了,大人的戏还没看完,我们再花二分钱买一串红红的糖葫芦,或是一个鲜艳的风车,拿着它在人缝里捉迷藏,一直玩到戏演完,大人们呼喊着自己孩子回家时,才各自恋恋不舍的散去。路上人们都是一样的话题,齐声谈论着戏中的角色,自己的观感。

这就是儿时关于看戏的记忆。弹指一挥间,三十年过去了,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外公常用皮袄包着哄着的“跟屁虫”,当年那些曾给乡亲们带来文化享受的业余演员们,也大多像外公一样辞世而去,每年回老家过春节,也不再听到村里要唱戏的消息。与记忆里儿时过的每一个春节相比,现在的春节似乎冷清了很多,街上少了匆忙赶往戏台的老奶奶的身影,更少了春节的喜庆气氛。如今人们家家有了电视、VCD,看什么有什么,谁还会顶着严寒去看戏去演戏呢?可我总忘不了儿时看戏时的情景。

于是,我常在沉思: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的今天,我们这一代人到底还缺少的是什么呢?每至此,记忆里外公他们朴实的舞台形象、乡亲们投入的看戏时的样子,便会又闯入我的脑海,久久不肯离去。

篇13:儿时玩意变商机创意玩气球

小丑用长形气球来回扭转,变成一个造型逗乐小朋友,展示一种创意艺术。当各式各样造型气球摆放在眼前,一双巧手制造出来的细致创意,营造气氛让人雀跃且印象深刻。气球艺术家吴美慧通过气球营造气氛,也是以创新和创意来创业的最佳诠释。

Belle de Balloon Artist创办人吴美慧通过造型气球和布置气球,开启创业之路,但启发她将对气球的兴趣变事业,却是一个挑战节目:“我在一个电视节目上,看到挑战者在1分钟47秒内弄出5个造型气球。我想我可以在1分钟内完成,并成为我的才艺表演。”

吴美慧在私底下练成“神功”,也曾穿上自制气球装参加比赛。

她透露,小时候在无师自通下就可弄出简单造型,如刀、花、狗等,不怕气球爆破之余还可自己学着弄造型。

“小时候都会要求爸爸买弄气球的书给我 ,还有五颜六色的气球。”

16、17岁那年 ,吴美慧无意间被一名代理发掘 ,懵懵懂懂情况下开展气球艺术家事业,接下各种在派对弄造型气球工作。

要做就做到最好,参加国际赛事

到了18岁那年,一个巧合机会下认识在大马代理南美洲生产气球的供应商,也让她更深入了解有关气球的一切,包括气球类別、造型技巧等。

吴美慧在这几年一共参加了两个工作坊, 让以前没有受过专业技术课程的她,对气球有更深层知识。同时,参与各种大型国际赛事,亦提供学习和吸取经验机会。

吴美慧知道自己可以继续往这行业发展, 就正式以自己名义注册公司。过去,她参与过各种大型活动,包括雀巢(NESTLE)100周年庆、八度空间街舞比赛 ,甚至是华硕 (Asus)周年晚宴。

她应华硕要求,除了以各种气球布置场地外,更透过气球制造效果。

“当嘉宾进入会场 ,气球就会亮灯 ,然后将气球团内的气球放下来。”

当別人提供发挥平台, 就要把握机会将自己的创意展现出来。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也在为下个机会铺路。

中学毕业后创业,爸妈是好帮手

吴美慧在中学毕业后就开始创业,不曾打工。

但因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会加倍努力,放更多心思经营和奋斗。

吴美慧的父母都给予最实际的帮助, 例如吴爸爸会负责载送工作,如果遇上大型布置场合,需用铁架拱起气球时,吴爸爸无疑是最佳助手。

至于吴妈妈就可帮她绑气球,因为一场布置工作,可能需要千千万万颗气球,并要在短短两、三天内完成。

吴爸爸之前是铁架设计师, 现已退休并成为吴美慧事业的一分子。或许得到爸爸遗传,让吴美慧在结构造型上有更慧根。

不过,她自认还有许多技术可学习,一个4至5天工作坊就需要2000令吉开销,凡遇到机会就要好好把握。

梦想创世界纪录

对于气球梦,吴美慧希望可在这一、两年内,做一场大型布置并写下世界纪录。

她计划5年内拥有自家店面。

造型气球在国内不盛行,但国外如台湾却有许多人从事。之前,中国更以最大型气球布置,创下世界纪录。

在多国特色中,吴美慧比较喜欢来自日本创作,因造型较为细致可爱,而且都可做出有轮廓的造型。

“气球只是买个气氛 ,而非能实在拥有的东西。例如 ,在求婚场地以气球布置,效果更为动人,日后回忆起还是环绕在浪漫气氛中,不会因为气球泄气而跟着消失。”

气球唯美但寿命短暂,如果真要让气球多耐几天,她就会在气球上喷特制油,试过气球最长可耐2至3个星期。

空想不如行动

“如果你想做 ,不要空想要采取行动。趁年轻去尝试 ,失败了就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成功。”

她对自己现有成就感到开心,虽然气球是自小兴趣,但能有所成就也是预料之外的事。她希望自己在日后,可有比现在优越10倍的成就。

自中学毕业后,吴美慧未有进一步修学。若时间允许,她希望,可继续练琴,不想辜负爸爸自小栽培。她也希望可以进一步加强英文掌握能力。

在场的吴爸爸指看着孩子一天比一天优秀, 作品架构日益强劲,最重要是孩子对自己的事业感到满意。

对孩子的期许, 在场的吴爸爸说:“现在还年轻, 可慢慢成长。一切顺起自然,希望她有朝一日能登上国际舞台。”

吴美慧虽然只有21岁,对于创业这回事,她认为有想法是好事,但可集合他人意见作总结后,再采取行动。

篇14:儿时游戏老来乐

其实,父亲对陀螺情有独钟,他也曾玩着陀螺长大,父亲年轻时当过多年木匠,曾给我和弟弟以及邻家的半大小子们做过很多陀螺,现在城市里流行的健身陀螺和当年孩子们玩的陀螺是大同小异的东西。赵伯伯也是在农村长大,他和父亲说起儿时玩陀螺的事,越说越投机。父亲表示也想打陀螺,赵伯伯当场就耐心地教起来,持陀、持鞭和放陀,哪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掷陀是放陀技术的主要环节,要利用左腿蹬地向右转体的力量,带动左臂向前挥摆,左手不做任何屈腕动作,全身力量通过手臂和手指作用于陀螺,注意控制陀螺出手方向和路线,使陀螺头朝上、锥朝下向外飞出。赵伯伯示范了几次后,父亲基本掌握了打陀螺的要领。

说干就干,我陪父亲立刻赶到省城西部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给父親买了几个大小不等的陀螺,随后他每天到公园和赵伯伯一起练,很快就成了打陀螺的高手,两个人还经常到大广场上去玩,父亲说,那里玩陀螺的人很多,玩的陀螺也各式各样,有的带着清脆的哨声,有的还能发光,父亲和他们一起切磋打陀螺的技艺,不仅锻炼身体,还能休闲娱乐增进感情,整个人也精神了。父亲说打陀螺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还建议我们全家跟他一起玩呢!

上一篇:财政局xxx同志优秀事迹下一篇:小学课外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