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2024-08-05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精选7篇)

篇1: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从高考名校到课改名校,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

昌乐二中“271”模式法则:

①体现在对课堂时间的划分:“2”课堂上老师讲不能超过十分钟;“7”是学生自学(自学、讨论、展示)30分钟;“1”是5分钟当堂检测效果。

②体现在对学生组成的划分,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教师在课堂上既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生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得更好;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促进中间学生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为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的比重,而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

③体现在对学习内容的划分: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这样就都学会了。

此模式强调“两案并举”,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

篇2: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整理)

一、昌乐二中的学校文化

(一)、教育使命、教育价值观和学校精神

教育使命:心系中华,兴教强国。

教育价值观: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已,成就自己。

昌乐二中精神: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阅读思考的学习精神;永远真诚的服务精神;依赖共赢的团队精神;敢于独创的创新精神,高效执行的管理精神。

(二)、十大教育理念

1、以人为本。

2、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永恒的主题。

3、素质+个性,规范+创新。

4、学校管理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5、把每个孩子的一生都变得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6、让每一位教师成为一座教育丰碑。

7、给学生一把金钥匙。

8、学校的产品是服务。

9、文化治校。

10、科研兴校。

(三)、教育观、教学观、考试观

教育观:教育即成长,教育即解放;教育就是对人的成全,培养完整的人;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教学观:教学就是教着学生自己去学,学习就是边“学”边“习”;教学就是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即引领,教为学服务;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课堂上问题意识和提问精神的培养。

考试观:考试无处不在,考试是对学习的检验和督促,而不是学习的目标;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违背教育规律;考试是通过知识考人品;高考成绩只是教育的副产品。

(四)、学子八大素养:

1、正确的价值观和不衰的激情斗志;

2、较强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正确的思维方式;

3、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演讲能力;

4、组织领导能力、团队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5、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做计划的习惯;

6、强健的体魄,掌握2至3项终身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

7、较好的艺术修养,了解古今中外艺术大师,有较高艺术鉴赏能力;

8、厚实的国学素养和高远的世界眼光。

二、解析“271高效课堂”

(一)、“271高效课堂”的内涵

“271高效课堂”就是根据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组成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时间和教学活动划分为“271”三个部分,即:课堂上20%的时间为老师讲解、引导、点拨的时间(课堂上老师讲授不超过10分钟),课堂上70%的时间放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上学生自学、练习、讨论、展示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课堂上用10%的时间(课堂最后5分钟)让学生对当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落实、深化、提高。

在每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表现大致呈现为:20%的孩子成绩优秀,表现活跃,学习积极主动;70%的学生表现中等;另10%的孩子为学困生。

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也呈现一种“271的规律”:假如一定要分类,20%的是平时所说的领跑教师,70%的是优秀教师,剩下10%的部分是亟待整体提升的教师。

从知识上讲,20%的知识学生自学完成能够掌握,70%的知识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就能掌握,10%的知识才是真正需要老师点拨、讲解的。

“271”脱胎于经济学上的20:80法则,即巴莱多定律。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

“271”是一个符号,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是一种让手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精神!它的精髓就是创新,它的秘诀就是细节,它的保障就是量化。

“271高效课堂”就是立足于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以课堂为“圆心”,以自主探究为“半径”,画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大圆”。

(二)、“271高效课堂”的基本操作程序

“271高效课堂”不唯模式唯高效,只提供基本的操作程序,不搞“一刀切”、“大一统”。

即“三段五步”。三段指课前、课中、课后;五步指预习自学,探究问题——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三)、“271高效课堂”的基本措施

(1)学习目标——高效课堂的方向盘

学习目标是每一堂课要达成的目标。它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教师每节课都要板书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要保证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表述要清晰、准确,不模棱两可。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

要贯穿课堂始终,上课诠释目标,讨论围绕目标,展示体现目标,检测回扣目标,不偏离,不游移。

(2)高效导学案——高效课堂的路线图

高效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是指导学生高效自学、高效讨论、高效展示的方案。

1、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自学练习、当堂检测、学习反思等。

2、体例:设计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学生姓名、级别、评价等。

3、程序:提前一周编制;由两个备课组长、导学案编写人、包科领导在两天内研究出框架;主备人用3至4天的时间进行编制;每周周一、周四两次集体备课时全体教师再根据考纲、新课标等进行认真研究、修改;包科领导把关、签字、印刷。

4、使用:提前一天发给学生,有指导、有要求、有收有批、有统计有分析、有评有纠。

5、管理:备课组指定专人定时上传至学校FIP,由电教中心收集整理,分门别类,便于学科教师检索、参考、借鉴、修改、使用,实现学校集体共赢、资源共享。

(3)备课设计

1、个人备课设计。它是对课堂学习活动过程的设计,包括交叉立体学习目标的设计、培训的设计、激情的设计、角色扮演的设计、课堂过程推进的设计、生成目标的设计、有效评价的设计、总结反刍的设计等。

2、集体备课设计。每周一和周四要进行集体备课;主备人要概括集体备课内容;集体备课要对集体研究的每堂课的设计进行说课;要对导学案和训练安研究深透并定稿;要对小组长和小组的作用发挥提出可行性的指导措施;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当堂检测提出具体的方案。

(4)“三驾马车”——打造学习“动车组”

高效课堂成功的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271高效课堂”的目标就是研究班级自治、自主发展“背景下的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1、班级行政管理小组。每个班都设常务班委、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实行班务承包制,让班级管理权下放,“人人当班长,个个是主人”,努力建设有“家庭式亲情关系的现代班级”。

2、高效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方式;每个小组由6名同学组成,根据学习能力分为AABBCC三个层次;每个学习小组都有组训、组规、组约、组歌,打造小组精神;小组长既是学习小组的领袖,又是老师的助教;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找时间保证课前15分钟预习并及时向老师反馈预习情况;小组长组织协调小组内部的独学、对学、群学以及讨论、展示、点评、质疑等环节,努力打造优胜学习团队。

3、学科高效学习科研小组:取消学科课代表制,实行学科班长制,任课老师是每个研究小组的特殊成员,每个学习小组均有一人进入研究小组,研究小组每周定期交流学科学习情况,以便老师及时调整学习策略,调控学习进程。

注重小组长和小组的培训。教师每节课前都要有培训;要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努力提高培训效率;老师课前先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再由小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课前培训后,学科小组长和学习小组长一起对下一节课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形式、分工等进行阐述,要确保课堂学习中目标明确、行动迅速,学习高效。

(5)多重结合和多元式课堂评价

每个小组中都有自我评价、同层评价、小组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晋级评价等;每个班级都建有评价栏,一周一总结,一月一汇总;每节课后都由学科班长当堂评出优秀学习小组和高效学习之星;每周周末,值周班长主持评出高效点评、质疑之星和优秀学习小组,排出小组名次和个人得分明细表。

(四)、“271高效课堂”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第一,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第二,必须吃透教材,第三必须研究学生。

(五)、“271高效课堂”的十六条基本理念

1、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一个核心是课堂教学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两个重点一是要抓好备课,二是要抓好学习小组的建设。

2、三个转变:教师变导师,教室变学室,灌输变探究。

3、学习的三个定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高效学习。

4、教师指导的三个要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5、师生关系的三个标准:平等、尊重、合作。

6、课堂建设的三个标准:开放的课堂、情感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7、三个基本观点: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学习即成长。

8、循环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课前预习自学充分、课堂合作探究拓展深刻;课后整理反刍落实到位。

9、三件宝:导学案、双色笔、纠错本。

10、三动:心动、行动、神动。

11、三量: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

12、学生的三看:看学生自主的程度、看学生合作的效度、看学生探究的深度。

13、小组学习的三种方式:自学、对学、群学。

14、培养学生的三力:思维力、表达力、生成力。

15、课堂评价的三看:看教师是否高效使用导学案和组织了当堂检测;看是否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小组长及学习小组的作用;看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

16、三条“高压线”: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教师不能与学生抢风头、必须当堂达标。

(六)、“271高效课堂”学习小组制度

1、成立学习小组的意义

学习小组是“271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小组学习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组的建立和建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小组学习决定成败。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

2、学习小组长的定位、要求、产生的方式和职责

定位:是助手、代言人、一组之魂、学习领袖、学习英雄。学习小组长的学习能力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学习小组长的学习水平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更是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要求:①态度积极、率先垂范。②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③乐于助人、负责任。④组织、管理能力强。⑤集体荣誉感强。

产生的方式:通过演讲、答辩竞选,全体投票表决,然后班主任组织协调由组长挑选本组的组员。

职责:①组织好每节课的课堂自学、讨论和展示。

②帮助C层同学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负责本小组作业收交,检查清底子。

③检查《成长日记》的落实。

④监督各项班规的遵守情况。

⑤记录好每天《积分记录》。

3、小组成员积分评价指标

成长日记的使用(0-2分);课前准备(0-2分);课堂参与度(0-5分);课堂、自习纪律(0-2分);作业完成(0-2分);学习

档案的使用(0-2分);卫生状况(0-2分);其它方面(0-2分)。

参考上述8项指标每日对小组成员打分量化。每周六统计好小组成员一周成绩,在小组会上总结点评。

4、小组组建原则

总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①科学划分,六人一组,学习成绩均衡,分为AA、BB、CC三层,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

②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

③都有小组名称、活动口号、组徽、组牌、组规。

5、组内分工

①每小组设常务组长、常务副组长、学科组长。

②常务组长抓学习,常务副组长抓常规,分工合作。

③学科组长每科一名,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工作,用以调动、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④先一对一讨论,再集体讨论;C层、B层展示,A层点评、拓展。

6、调整

不是一成不变,可适时进行个别调整,避免形成思维定势,避免不平衡。

7、小组评价

①值日班长负责本学科各小组的课堂评价,周六反馈值周班长,评选每周优秀学习小组。

②每周进行一次展示之星和助人之星的评选活动。

③评价形式多种多样,除课堂评价外,作业、检测、每日常规等也进行小组评价。

8、组间竞争

竞争从班名、班徽、班级文化设计开始,涉及到课堂方方面面。

(七)、“271高效课堂”高效学习科研小组制度

1、小组组成:任课教师、学科班长、每个小组内学科成绩最优秀的同学。撤销课代表,实行学科班长制,每个高效学习小组均有一人进入高效学习科研小组。

2、小组作用:建立以学科学习班长为组长的高效学习科研小组,成为师生共赢、教学相长的战斗小分队。高效学习科研小组给学生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一条积极成长、自主成功的道路,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课堂我把握”;为老师指导学生参与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3、科研小组职责:

①每周召开一次科研小组研讨会,学科班长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反馈同学们在近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商讨达成解决办法。

②在课堂上帮助B层、C层同学解决疑难问题,主动展示、点评、质疑和拓展。

③在课下检查各小组笔记本的整理、典型题目本的整理,组长负责协调每天各科的作业量。

④定期举行一些学科活动。

4、任课老师职责:

①按要求每周参加一次研究活动,虚心听取同学们的建议,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②利用与科研小组成员每周碰头机制及时给小组成员加“营养餐”,把科研小组成员培养成本学科骨干。

③搞好引领、指导和培训。

(八)、“271高效课堂”行政管理小组制度

1、宗旨:人人参与管理,打造班级自主管理力。

2、成员:班长(分值周班长、值日班长)、学习部、宣传部、体育部、卫生部、宿管部、纪检部、评价部。班委会成员通过竞选产生。竞选者通过演讲,答辩竞选,学生投票表决,当选班委述职,宣布其职责和管理要求。

3、意义:家庭式亲情关系的建立,让学生拥有高度的安全感,使学生高效学习成为可能;

4、班规建设: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把研究权和评价权都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育创新的主体,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让学生快乐成长,全面协调发展。

5、值日班长制度:每日赠言和小组量化,每天一句话,一周一小评,一月一总评,评出班级最佳赠言

6、值日校长制度:值日校长制度成为学校自主管理新特色,值日校长商讨每天工作,检查校园等。

(九)、“271高效课堂”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方案1、271导学案的设计理念

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深刻的体验;真正的教育是对学生人生道路的引领;所有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发展来设计和实施;下大气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精神;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评价一个老师是否优秀成果的必要条件;以评价激励为方式,以设疑激趣为先导,以揭示规律为重点,实现导学案下的课堂学习的高效。

2、271导学案的编制要求

①课程研究;

立足五个转变;深刻挖掘各种课程资源;打造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的特色课程;用活动提升每个老师的课程研究水平。

②教材整合;

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整合的策略:根据学科总目标进行教材整合;对不同模块之间进行教材整合;对不同版本之间进行教材整合;跨学科、跨领域的整合。

③联系生活;

④以人为本;

⑤持续创新。3、271导学案的编制流程

①提前分工,明确任务;②个人研究,形成初稿;③印发初稿,个人研讨;④集体备课,二次研讨;⑤修改完善,三次研讨;⑥程序审批,完善定稿;⑦研讨使用,实践验证;⑧三级评价,课后优化。

4、编制体例

共分五个部分:导学案信息和评价区;学习目标;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课前预习案;课内探究案;课后训练案。

5、271导学案的使用

提前下发,自主预习;教师批阅,课堂反馈;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6、271导学案的作用

真正做到了以学为本;发挥了“导”的作用;;关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知识结构成体系;激发探究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271导学案的注意事项

自主学习部分:减少书写量,注重引领学生勾画研究课本,夯实基础。

篇3: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1“271”教学模式的内涵与总体要求

1.1“271”教学模式的内涵

“271”教学模式是昌乐二中在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课堂教学关于学习内容、学生组成的规律, 并基于这个规律提出教学时间的安排原则。在学习内容的组成上, 他们认为20%的知识不需要教师点拨, 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掌握理解;70%的知识是需要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 互相交流讨论才能习得;只有10%的知识需要教师讲授、点拨之后才能理解。在学生组成上, 20%的学生是特优生, 学习能力和水平很强;70%的学生是优秀生, 这部分学生需要教师注意引导转化为特优生;10%的学生是待优生, 教师对这部分学生不能放弃, 要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要用20%的时间来讲授、解惑, 70%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讨论和展示, 10%的时间用来总结、反思和当堂检测。

1.2“271”教学模式的总体要求

“271”教学模式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环节, 每个环节都对师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1.2.1 预习环节

教师要做好导学案的设计, 并在上课的前两天发给学生, 由学生在课下自学完成。教师要在课前对导学案进行批阅, 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 上课的时候针对性地讲解。同时对导学案的设计要满足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既要有巩固提升题目给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又要有基础知识题目给学习能力低的学生, 待优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完成基础知识即可, 对于不同层次的题目, 在导学案中要有不同的标记。要尽可能多地设计开放性的题目, 提供学习的材料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教师还要做好集体备课, 一般是在学期初由备课组组长把每周备课任务分配到每个备课教师身上。在上课两周前, 备课教师讲设计好的预习案分发给每位备课组教师, 在主备教师陈述完教学设计的思路以及教学方法之后, 组内成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充实教学设计。

1.2.2 课上互动环节

“271”教学模式以学生互动学习为主的课上教学大致有5个步骤:

(1) 组织课堂。教师在上课前要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在黑板上, 课堂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些学习目标展开。

(2) 新课导入。在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前, 教师要带领学生简要复习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简要阐述分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讲故事、利用学生已学到的知识等方式引入本节课的新内容, 从而使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新课导入所用的时间要控制在3min以内。

(3)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环节是课堂合作学习的关键和重点。每隔一段时间, 班级内就根据学生的成绩、特长、性格等综合因素, 以6人为单位将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小组学生的构成大致包括特优生、优秀生和待优生, 比例和组成大致为AABBCC, 并由学生推荐一个同学成为小组组长。教师根据本节课导学案反馈的难点内容分成若干任务, 由小组长抽签或者教师制定分配给每个小组。由小组组长将任务按难易程度分给不同层次的同学讨论, C层同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B层同学请教, B层同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A层同学请教。学生在讨论中可以各抒己见并对对方意见产生质疑, 并且要做好本组解题思路和延伸思考的记录, 以备展示时使用。如果有本组同学经过讨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别组同学或者教师请教。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要带领组长一起维持好讨论的秩序, 及时解答学生的困惑。讨论的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控制在5min左右。

(4) 展示点评。小组讨论结束以后, 每个组根据问题的类型, 选出一个或几个同学到本组黑板指定的位置展示本组的解题思路。其他组没有展示的同学针对要点评的小组的展示内容进行讨论, 在展示结束后对展示内容予以点评。点评时首先要指出展示内容是否正确, 对于正确的展示内容要总结出展示内容的关键所在;对于错误的展示内容要明确指出错误之处, 并给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最后要对类似的问题进行拓展延伸, 并询问其他同学有没有疑问之处以帮助同学解答。学生点评结束之后, 教师要进行简要的点拨, 指出展示点评的可取之处和问题, 并对学生困扰和模棱两可的问题给予明确的答复, 评价小组和个人的表现。小组间的展示点评是“271”课堂教学的重点, 大约在一堂课中占25min。

(5) 反思总结。经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点评, 教师要留给学生时间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反思自己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最后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层次布置适量的作业。

1.2.3 测评环节

测验的方式多种多样, 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测验方式, 可以利用导学案中当堂检测的书面题目, 也可以采用口头检查或者学生之间的互相检查。并且要在下课前综合各小组的讨论以及展示点评的表现, 评选出最佳个人、最佳学习小组。

2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求

国内学者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生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个体间协调作用的最高水平的行为。合作学习根据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全员性的合作学习。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学习最常见的就是好友或者同桌间进行的互助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一般是课堂中的学习小组或者兴趣小组的合作学习;全员性的合作学习一般是课堂中的角色扮演或者讨论学习。

“271”教学模式采用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典型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遵守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2.1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之后, 只有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规范, 学生有序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

2.2 加强教师培训

合作学习不仅是学生参与其中,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也要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 也要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并且使合作学习的课堂闹中有序对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师只有通过专业培训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与其他教师开展交流与合作, 才能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学。

2.3 灵活采用多种合作学习的形式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更能适应我国当前大班制课堂的情况而得到普遍的推广, 许多教师因此会误认为合作学习就是指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形式除了小组合作学习外还有多种形式, 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

2.4 加强校本教研

合作学习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来说, 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更是新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 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合作学习的方法, 更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校本教研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3“271”教学模式在实践推广中的问题

“271”教学模式在设计之初有着一套成熟的教学流程和教学理念支持, 但是由于S学校生源差、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方法掌握不足, 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不到位, 这一模式在实践推广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导学案设计偏差

S学校的导学案设计普遍存在习题化和填空式的问题, 开放性的问题少, 本来应该由学生主动拓展的内容, 也由教师操办, 直接以拓展题的形式出现在导学案上;导学案设计的另外一个大问题就是设计质量差, 有些题目的参考答案直接是错误的, 这也反映出导学案在设计的时候有应付的可能, 而且也没有经过其他教师的审阅;再者就是导学案没有分层, 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要完成相同的导学案。甚至有些教师没有提前两天把导学案发给学生, 课前对导学案没有批阅, 只是在上完课以后才要求学生把本节课的导学案交上, 从而使教学没有针对性, 导学案也成了单纯的作业。

3.2 教师执行偏差

由于对这一教学模式理解与认识上的偏差, 笔者在S学校的课堂观察中发现有的教师只践行模式, 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学生展示, 因此教师是不能板书的;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实践“271”教学模式时存在着形式主义, 表面上是在用导学案进行合作学习, 其实还是采用的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师觉得由学生讲不如自己讲得省事、有条理, 但是学校又不许照本宣科讲教材, 于是由讲教材变成了讲学案。即使采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 也没有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和规范, 没有“分工”也没有“同学”,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 这种合作学习也低效。

3.3 学生方面

S中是一所县级二流中学, 生源比较差, 许多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没有学习的信心。在调研过程中, 一位数学教师向笔者反应她所代的班级学生在做导学案时, 遇到稍微复杂的题目就不敢尝试, 她虽然鼓励过学生多次仍然是没有效果。另外一方面, 昌乐二中从学生初中学段就开始推行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已经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 适应了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S中是近两年来才开始学习推行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 学生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几乎没有接触过类似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因此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不知所措, 不知道该如何合作, 合作的效率也很低。

4“271”教学模式实践推广的建议

针对S中在推行“271”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偏差, 总结出了下面四点对策。

4.1 导学案设计

(1) 导学案设计要严格遵循提前备课、集体研讨、课后完善的流程。在上课的前两周确定好主备人选时, 由主备教师设计好导学案, 集体备课时在备课组长领导下, 全体备课教师根据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不同, 提出导学案的改进建议, 把导学案完善成定稿以备每位教师上课时使用。上完课之后, 教师要根据导学案的使用情况, 对导学案的不足之处予以纠正和完善并存稿。

(2) 要严格遵守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导学案在设计的时候要立足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需要,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多设计具有启发、探索性的问题, 避免填空机械式的习题, 从而充分引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要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做到拓展延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体现导学案的分层性, 对于C层的学生, 要求其完成基础知识的问题即可, B层的学生要完成基础知识和归纳总结部分的题目, 对于A层的同学, 则要鼓励其在掌握导学案知识的同时, 对相关类型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举一反三。

4.2 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271”教学模式在S学校进行推广时, 之所以存在着形式主义, 是因为教师不仅没有灵活把握合作学习的形式, 更没有把握合作学习的实质。S中有许多从农村借调的青年教师, 他们本该迅速掌握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但是由于缺乏教学经验, 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这就要求在教师培训中, 培训者要重视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寒暑假的教师培训不能流于形式, 要抓成效、重考核, 对教师严格把关。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 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要定期开展公开课活动, 并对日常的课堂推门听课, 督促教师迅速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付诸于课堂教学的实践中。“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要组建教师间的学习型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要及时向同事或者学科带头人请教, 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 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积累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水平。

4.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不敢去尝试看起来比较复杂的题目, 其实是在避免失败的可能。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就要在设计导学案时注意题目的阶梯化。对于这些复杂的题目, 可以转化成一个简单的题目, 题目之间逐层加深难度, 一步步向前推理, 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引导下完成。最后把这些简单题目整合成复杂的题目,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完成看起来如此“难”的题目, 增强学习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给学生适当的鼓励, 可以采取言语、肢体动作等多种鼓励方式。

4.4 教会学生学习

另外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的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 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内的角色与责任, 保证每个人在合作学习中都有事可干, 都能为小组合作学习出力献策。小组合作学习要围绕学习目标, 在合作学习开始前就要明确展示的内容和方式。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 及时点拨小组中解决不了的疑问, 鼓励和引导小组间的竞争学习。教师要控制合作学习的进程, 给进度快的小组安排新的学习任务, 给进度慢的小组给予督促和必要的帮助, 根据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在合作学习结束后要对每个组或者个人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的方式也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参考文献

[1]王鉴.课堂研究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罗小波.“271”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4.

[3]石岩.高中数学“271”教学模式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4]潘森云.一场教学革命“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思考[J].新语文学习 (教师版) , 2009 (04) .

篇4: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很荣幸,2012年3月31到4月1日,我们芒卡中学20名教师一行到沧源县接受了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的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对它的内涵、总体要求、具体的教学要求、课堂步骤都做了些了解: 昌乐二中理清了教育的思路,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现代人合作共赢的观念。将教学理解成教会学生学习,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有灵魂,有要求,须尊重,要公平地去对待他们,教师要把自己放的低一些,从讲台上走下来。

“271”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师长”变成“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教室功能的转变,教室变成“学室”,讲堂变成学堂。注重学习目标的实现,将学习目标置于黑板右上角,明确其为高效课堂的方向盘

“271”模式的内涵:

1、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学生自学能会,70%的知识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会,10%的知识由教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20%的学生为特优生,70%的学生为优秀生,10%的学生为待优生。

3、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20%的时间(约10分钟)教师指点点拨、答题,70%的时间(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的时间(约5分钟)学生总结升华,当堂检测。

“271”模式的五个步骤:学生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总结并对比之前我的一些教学方法和观念,我有这么一些心得体会。

一、班级小组合理管理,即三驾马车

这次培训中,昌乐二中在班级、小组建设等方面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昌乐二中每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师生、生生关系融洽。让学生在这种充满友情、“亲情”的关系中更开心更轻松的生活、学习。把学习当做乐趣。班级建设中,班主任和校领导的责任相当重大,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而又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需要花很多功夫、动很多脑筋、分析很多问题。

二、学生的全面参与。

目前我的课堂上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参与意识不高,回答问题的翻来覆

去就是那几个人,教室后面几排的学生基本上不参与。这时老师如何组织,引导,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习时,老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这样老师就能在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如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时,就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要求,让他们能够顺利参与到学习中。在巡视中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进行综合、归纳同学的意见,如何代表小组进行集体交流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或示范表述,或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还要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认真补充、修改学案,特别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随时做好笔记,这样学生在展示时有底气,积极参与,大胆发言。这些经验都是我应该学习做到的。

二、小组长的作用

虽然我的课堂也是小组合作学习,但是我对小组长的任务并没有特别交代,全靠自觉,所以就显得比较松散,没有目的性,其实我也知道小组长的重要作用,但是疏于管理,组长只是学自己的而已,并没起到带头以及小老师的作用,而昌乐二中这项工作做得紧凑,严谨。他们不定时的召开小组长会议,交代小组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各个组长严格要求自己,老师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做到的事情组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同时交代组长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不但要认真完成我交给的任务,同时要以自己积极的态度带动每位组员,促使本组每个组员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三、学案导学法

这个和我们沧源县教研室的要求是一致的。教师必须自己编制导学案,并按照导学案上课。但是我觉得我们的导学案设计的没有昌乐二中的科学有效。昌乐二中把导案跟学案分开,学案下发到学生手中,是以问题练习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的。任课教师在每次课前给学生发学案,让学生预习并做完学案,教师课堂检查并点评。至于学生是否完成的情况,教师检查打分后累计到班级积分。但是我们对于学校有点不现实,大概的算一下,每堂课都印学案给每个学生,那么一堂课全校就要印差不多500份,一天要印将近3000份,一周21000份,这样的数据我们是承担不起的,而且这种方式确确实实不环保,因为我们学校好像没有进行废纸回收利用,这种方法确实要跟我们低碳生活的理念背道而驰。这一方面,班

老中学是让学生自己抄学习目标、重难点、学案。至于学生是否真正去抄,那就要看学生自己的学习习惯了。昌乐二中学案的设计确实很不错,问题化使得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并且真正的引导了学生去思考问题。

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方面——全校实行积分制

积分奖惩制度是很好的,因为大多数学生还是有一些集体主义、集体荣誉感,他各异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有竞争意识,小组之间又有相互帮助的意识,这样才能激发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其实我在上学期也有实行过小组积分制,但还没坚持一个月就夭折,其中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积分制单凭单个任课教师实行肯定是行不通的。在累计分数后,我们是要对小组进行适当的鼓励呢还是惩罚?进行精神鼓励还是物质鼓励?精神鼓励,学生不痛不痒;物质鼓励,任课教师没有那么多的能力,并且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另外,课堂上有扰乱纪律的现象我之前使用减分的方法,但是大多数学生更是不听课了,他可以自己不扰乱课堂纪律,但是他潜意识的觉得自己有责任监督其他组的学生,想方设法扣其他组的分。所以在我上课时,大家开始不听课了,好像帮忙我监督其他学生是否扰乱课堂纪律。“老师,这个睡觉”“老师,那个吃东西”“老师,这个讲小话”“老师,那个发呆”„„学生们开始互相监督,没有人在听了。任课教师个人的力量很薄弱,只是其单独的进行积分制,肯定是不会起到作用的。我在跟昌乐二中的孙俊老师交流后得知,昌乐二中的积分制是这样的,各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自主学习、预习情况进行打分,课后班委把分数交给班主任,班主任统一累计,领导也要进行监督,以免个班报批袒护自己的班。然后在每一周、每一月全校性的累计通报表扬、通报各班的分数,广播对班级进行通报后,还下划到小组甚至个人,这样才真正的激发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感以及责任感。另外还是有一些物质奖惩,比如班费奖励扣除等。除了在昌乐二中实行这种全校性的积分制外,我们沧源县有的学校比如班老中学也早就推行了这样的制度,而且效果也很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单靠任课老师是不可能的,班主任、校领导的责任更加重大。学生的习惯已经养成,再加上我们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没有,要单个的老师去改变他,我们力不从心。只有全校有了统一的制度、要求,有了学习的氛围、才能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推行“271高效课堂”势在必行。只有改革才能进步,只有改革才能将社会

篇5: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昌 乐 二 中

□ 领跑高中领着“改”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升学率一直名列前茅,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课改就意味着要敢于否定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传统教学经验,像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他们难道只有勇气没有顾虑?

赵丰平回答说:“没顾虑是假的。但一味抓升学而‘饮鸩止渴’的应试教育,就好比‘带血的GTP’, 学生学得太累、教师教得太苦、升学的成本太大。尤其是那些不择手段就靠挖生源、抢名师堆砌起来的高升学率,对民族、国家、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功德呢?我们宁可不要”,他说教育的良知驱使他在幡然醒悟之后决定课改,因为他坚信,好的教育一定不会因考试而改变,也一定不会在考试中败下阵来。

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毕竟有名校的底蕴,一经上路便与众不同。他们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主动“放低”姿态和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等因课“结拜”,从此山东教育有了“课改三驾马车”这样的说法。

靠改出来的“271”高效课堂模式,再一次让昌乐二中成为同行注目的焦点,课改之后的二中升学率受到影响没有?在山东省尚未实行规范办学的,昌乐二中迎来了50年办学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升学辉煌。事实佐证了赵丰平的观点,也强力支持了他推行的课改。更有一大批学校从此铁心跟着二中搞课改,领跑学校成为领着改的学校。课改,让昌乐二中成为山东省更具教育魅力的学校,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他们这样评价说,昌乐二中能“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幸福而精彩的人生”!

今天,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如果你再问高考考什么,他们会这样告诉你: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当许多名校还在踌躇犹豫着是否需要改的时候,昌乐二中已开始着手研究高效之后怎么办、做什么了。

在昌乐二中假如你看到高一学生每周8节、高二每周6节、甚至连高三学生每周都安排4节阅读课时,你一定不要惊讶,这是他们的“海量阅读课程”。每逢周末,满校园里全是学生张贴的海报,“我的红学学术报告会”、“试论王熙凤的管理艺术”,在二中,很多学生都能独立举办自己的“学术”报告,有那么多本书“吃”进肚子里,什么大学考不上?

把孩子们从题海和时间里解放出来之后,昌乐二中相继开发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比如65公里远足拉练,比如西瓜大棚嫁接,比如每人掌握一门乐器,比如……二中因而被学生们誉为“诗意的校园”。

二中的“诗意”无处不在,“连空气中都飘荡着美和惬意”。昌乐二中是中国名校共同体里最有管理特色的学校。走进二中的校园,接近9000人的学校,一切都显得清清爽爽、井然有序。二中总给人一种气质甚至是气度。很多去过二中的人评价说,二中总有精气神在,让人感觉到阳光、活泼、向上。昌乐二中被中央教科所命名为全国五所管理示范学校之一。

□“271”模式

山东省昌乐二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出发,总结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特点,促进教学方式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围绕给师生减负,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优化课堂结构流程,形成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271”高效课堂模式。

昌乐二中立足课堂的实然目标,追求教育的应然目标。他们以为仅仅追求高效益仍然是短视行为,还必须注重课堂的生命内涵,交给学生一生“带的走”的东西,那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解读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

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并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回的。“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

271追求“动态”转化:即课堂上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优生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的更好;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学生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为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的比重,而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

2.操作

“271”模式呈现的特点是“课前”准备紧锣密鼓、“课上”互动热火朝天、“课后”复习温故知新。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导学案,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

对预习的要求:教师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半部分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等方法要求学生预习;一般课上前10分钟用来组织预习,预习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组内预习交流,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要求集中归纳出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

10+30+5课上操作要求:前10分钟为预习;课堂中段3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课堂后段5分钟,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

3.学习动车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即做好“组务”自主管理工作;一个是科研组,即学生根据组内“学情”与任课教师一起组成课后的“问题研究”团队,以此给教师提供基于学情的课改“决策”依据,并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是学习小组,即由异质同组组成,采用AA、BB、CC形式建构,同组之间是一个相对稳固的团队,组员之间既是合作者,又是竞争对手。

“三位一体”的学习动车组,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了动力援助,让昌乐二中的课堂因“活”而“乐”,因“实”而“好”。

4.两案并举

两案即导学案和训练案。

导学案要实施“分层要求”——分层学习、分层目标、分层达标、分层训练。课前,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制导学案,并要在上课前,从小组里选拔出学力中等的学生“代表”进行培训,课中对“代表”进行“学情调查”和“达标验收”。课后教师要依照训练案对“代表”进行“计时”训练,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

篇6: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初四政治李秀玲

2014年3月13日在孙校长、赵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昌乐二中学习。曾学习过洋思教学、杜郎口教学等等,这次去昌乐二中学习,更给了我一个亲身体验学习的机会。一天的时间通过看课堂,听报告,初步了解了“271高效课堂”模式及课堂教学一般流程。现就我学习体会的经验简单进行总结。

一、“271高效课堂”模式简介

通过听报告、学习发放的资料以及自己搜集的一些资料,“271高效课堂”模式的内涵有三个:

(一)是从时间上讲,老师用20%的时间(10分钟左右)点拨,学生学习、展示用70%的时间(30分钟左右),10%的时间(5分钟左右)用于巩固、检测、反刍。

(二)是从学生成分上讲,20%的学生领悟能力强,自己就能学会;70%的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与同伴、小组讨论,能掌握知识的80%以上,加上老师点拨就能掌握100%;10%的学生领悟慢、习惯差,需要小组合作、优生帮助、老师引导才能掌握基础知识。

(三)是从知识上讲,20%的知识学生自学完全能够掌握,70%的知识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就能掌握,10%的知识才是真正需要老师点拨、讲解的。

二、课堂教学一般流程

基本概括起来的话,其流程就是10+30+5,既预习、互动、测评三环节。当然他们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一般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确定。每个班大约有60个学生,基本是6个学生一组,课桌椅是两列并排(头对头),共有三排。这是教室的基本布局。

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根据学习目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用红色笔标注。这个时间是自学阶段。预习提纲的使用①预习提纲需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②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形式。③根据预习提纲内容的难易,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部分时间预习或者整节课预

习方法进行。④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那么在课堂和课下我亲身感受了预习形式的多样。

我主要是听取了初二年级的两节思品课。期中一节是在课堂前部分时间预习的,由课代表将学习目标抄写在黑板上,并对重要目标进行勾画。其内容是:

1、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了解宪法在国家生活、公民生活中的作用,2、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总结概括出宪法与其他法律相比较的方法。

3、激情投入,阳光展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宪法的尊严,自觉维护宪法。该目标将本节课的内容,小组合作的要求,展示的要求等都展现了出来。

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学案,要求是:一要强化思考和规范;二要书写认真、标注清楚,自己不会的问题、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注意标记;三要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学案中的大部分内容,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学后都能完成。

在本节课中,我惊讶于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教室里鸦雀无声,每个学生都在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预习,他们所勾画的知识点都非常准确,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做标记。我更惊讶的是他们接着就能记住,并自觉做当堂检测(不看课本)。

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教师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首先在组内三个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这个环节中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老师要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

老师在课件上投出哪个组负责检测中的哪个问题,哪几个组负责点评等,能使每个组的成员都有事可干。

(以上三个环节约占课堂30分钟时间,即“271”中的“7”)

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每个组选一名代表,展示到黑板上,由一名学生讲解点评。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一一展示,同时到黑板上展示。同时也可以进行小组间展示,未参加黑板展示的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写在学案上,相邻两个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换并给对方修改和批阅。然后老师再进行点拨,老师点拨一是注重对学生的评价,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

准确的答复,并进一步挖掘提升内涵,不要表面的繁荣;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要帮助学生扣紧目标,回扣目标;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

其中在第三个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要帮助学生扣紧目标,回扣目标中,我感觉学生做的很到位。其中一个小组展示的是一个判断题,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与宪法的关系。上去展示的时候说的第一句话是该判断题主要理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结果引来了很多点评小组的质疑,直面不讳地进行评析。该展示的同学也很淡然,根据点评他把该判断题的思路写在了题的旁边:评析、观点、结论。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可见一斑。

另外课堂的一些精彩环节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比如情景剧等。其中在本节课中有个宪法、行政法、刑法、中国共产党、智者讨功的情景剧。有节历史课是初二的科学思想与文化,是将一些思想、文化、成就等几段的内容,融合成了一个情景剧,加深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该环节约占10分钟,即“271”中的“2”)

5、清理过关,当堂检测:静心总结归纳,反刍消化,清理过关,使知识更加完善,掌握更加扎实。最后进行达标检测:可以是口头检查,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检查,可以用小纸条,还可以设计题目进行检测,总之要根据当堂内容灵活检测,注重实效。(该环节约占5分钟,即“271”中的“1”)

6、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在教室的周围都贴着本班或本小组的规章制度,其中一条是晚睡进行一定时间的“放电影”,这个对一天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回扣。

三、班级管理的几点感受:

1、成长日志,记录点滴。每天早上有5分钟的时间,是学生制定这一天的计划的时间。学生们制定的计划都很具体,没有空话、大话,并都有可操作性。

2、班级文化建设,别具一格。走进任何一个教室,每面墙上都没有空白,展示的是这个班的墙壁文化——班歌、班徽、班训、班级誓词、组内誓词、班规、班内各部的规章、生日榜„„琳琅满目。

3、班级管理,全员参与。每个班基本都设有学习部、评价部、纪检部、宿管部、生活部、文化部、体育部、卫生部„„每周各部都会有本周工作要点,一

般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或写在纸上张贴于教室内,这样每个同学都能知道这周的重点工作是什么。

4、学校文化,随处可见。教室内、校园内很多地方都张贴有疯狂英语的警句。比如张贴于教学楼卫生间墙壁上的名言“The surest way not to fail is to determine to succeed!(不致失败的最可靠方法是决心成功)”一个教室内的“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to have a great aim and the determination to attain it.(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并有决心实现它)”这些文化也在时时激励着学生们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

篇7: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走进昌乐二中的课堂, 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 课堂充满亲情、热情和激情, 处处流露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彼此尊重、平等、和谐, 学生的学习是紧张的, 但学生的学习同样是快乐的。昌乐二中的课堂是完全开放的, 他们不排斥观摩老师的听课, 他们的教师和学生专注于交流和讨论, 课堂上自信展示, 大胆质疑, 激情投入交流和演说, 一切都显得淡定从容,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教育的质朴和自信。课堂上,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绝对中心和权威, 教师不再是课堂绝对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合作者、观察者, 是良师更是益友,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起犯错、一起纠正、一起成长, 共同分享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甚至还有遗留的困惑, 在学习交流中, “老师”二字变得不再永恒, 这就是昌乐二中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漫步在昌乐二中的校园, 看着各种学生社团活动的展示栏, 看着学生实践活动中的风采留影, 看着校本课程辅导老师个性的简介, 看着校长和老师向学生推荐的阅读大餐, 看着教室外班级文化建设的展示, 各种考核量化制度的独具匠心、各具特色, 让人不由被昌乐二中师生们的细心策划和特色管理深深折服, 让人不由产生共鸣——这就应该是一个学校真正的面孔, 用最朴实的形式诠释着什么是教育, 师生和谐, 自主管理, 彼此尊重, 用亲情、热情、激情共同维系着真正属于教育的一片晴空。正如培训老师所说, 唯有亲情式的师生关系, 才能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 才能使学生在这样和谐快乐的文化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二、学习研究小组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机制保障

走进昌乐二中的课堂, 通过几节物理课的观摩学习, 一个感触就是课堂高效学习研究小组的建设, 这是实现课堂高效性的机制保障。昌乐二中从2007年开始尝试课堂高效学习研究小组制, 到目前为止可谓成果斐然, 去年在山东一本上线率达53%。他们倡导班级建立高效学习研究小组,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团结协作, 发挥传帮带作用, 提升协作交流能力。课堂上他们互相借鉴, 合作探究, 在学习过程中有效促进了学习能力的提升。俗话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 学习的热情与激情在互相鼓励、互相帮扶下被点燃;学习小组设立各种考核制度, 制度由小组成员自己决定, 讲民主, 抓落实, 最终实现小组自治, 班级自治, 学生自治, 这是高效学习研究小组的动力源泉。学生管理学生, 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功能, 学生真正形成了“我的学习, 我做主, 我的班级, 我做主”、“小组荣辱, 我的责任, 班级荣辱, 我的责任”这样一些观念, 启动学生团队引领作用, 发挥学生舆论正向能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果可以目睹, 全校一色的学生装, 教师一色的教师装, 没有发现学生拿手机的, 每一位学生都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师生思想统一, 胸怀大志。星火可以燎原, 一个人能登得更高, 一群人能走得更远。这样的小组建设有效促进了课堂高效的实现, 从我的理解来看, 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一种课堂职能的倾斜,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 是展示交流、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平台, 学生教学生, 发扬传帮带的功能, 不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已经成为历史。我总结了两句:高效课堂就是课前自主研习, 积攒疑惑;课堂高效交流, 促进提升。当然, 这里肯定要重新涉及老师的定位问题, 老师的课前策划要更周密, 备课要更有广度和深度, 要未雨绸缪, 对老师的要求更高, 课堂上老师看似轻松, 课下却工作量更大。课前的学生自主研习, 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我侧面了解了昌乐的三小时晚自习, 就是通过教师对小组长培训、小组自治, 让学生完全自主做好导学案的80%左右, 确保第二天的课堂交流讨论有的放矢, 实现讨论的高效性, 最终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自主”。由于学习时间仓促, 我始终没有直接目睹晚自习的辅导培训过程, 我觉得要破解如何让学习小组高效运转、动力不竭, 就是要研究小组培训机制, 但是至少可以肯定与教师团队的通力协作密不可分, 也更需要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

三、导学案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推手

在昌乐二中的课堂上, 每位学生上课时导学案人手一份, 而且, 绝大部分学生完成情况都非常好, 说明其对导学案的研习是充分的、有效的, 我也问学生, 学生说他们晚自习三小时要求绝对安静自主地完成相应导学案, 准备好自己的疑问, 第二天课上再对这些疑问进行讨论交流, 是有小组量化考核的。课堂上的确也是这样的, 导学案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推手。导学案的功能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体会和思考, 最终学会学习。导学案的编制, 就物理来看, 分为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部分, 预习案问题的设置多以回答的形式出现, 填空较少, 探究案问题设置分A、B、C三个梯度, 便于分层教学, 课前研习也做分层选做, 导学案编制的难点并不是单纯的知识, 而是如何通过导学案引领学生学知识并最终通过课堂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即体现能力立意的原则。学习的时候, 还听说学校有专门的导学案编制团队, 人员的组成由最早实操导学案的教师担任, 导学案需要多次审核才能推广使用。导学案的使用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是引领学生学习知识的路线图, 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导航图, 不是习题、例题的单纯剪贴。

四、“高效课堂”是学生交流学习的舞台, 不是老师讲解的展台

“高效课堂”就是要最终实现让学生会学、学会, 在课堂上绽放生命的快乐。培训时有位老师调侃着讲了一个故事, 他说:“在一次北京市组织的优质课评审活动中, 有位老师经过几次师生演练, 在课堂上讲的是环节齐备, 逻辑清晰, 语言干净利落, 而且是妙语连珠, 学生也是配合默契, 踊跃作答, 效果良好, 课后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可是有位旁听的老外却站起来抛了一句话:‘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学生都会了, 你还讲什么? ’”虽然是故事, 但也足以引起我们思考, 思考什么, 思考课堂的归属问题。诚然, 我们不否认这位老师的能力, 我们也不乏这样的老师, 也有过这样自我陶醉的感觉, 可是高考毕竟不考老师, 甚至老师讲过的题目一个也不考, 考的是学生, 考的是学生的能力, 而课堂上你的学生呢, 也许也跟着老师此刻感觉良好, 但殊不知, 这种感觉没有经过自主思维加工和提炼, 不深刻, 是无法转化为能力的, 当然也是很容易被遗忘的。你说这样的课到底算不算是一节高效课, 这样的老师算不算真正对学生负责。我对此感到惭愧, 而且在之后的听课中, 这对学生负责。我对此感到惭愧, 而且在之后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我听了两节同课异构的物理课, 课题是觉越来越强烈。我听了两节同课异构的物章:题目章:题目节:内容主要知识节:内容主要知识示学习目标, 白板出示具体的展示安排, 分配到组, 提出具体板出示具第一节摇第一节摇关系》, 两位老师1. 非生物因素1. 非生物因素2. 生物因素展示安排, 分配到2. 生物因素《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 两位老师课前让学生出势差与场要求, 展示人员由各组自定, 开课后, 教师都出示了一张《电由各组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开课后, 教师都出3. 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3. 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场》章节的结构图, 用了大约5分钟的串讲, 引出电势差和场强分钟的串讲引出分钟的串讲, 引出电势差和的关系式, 然后就是让学生展示导学案中的习题, 共九道题, 1. 种群的特征示导学案中的习题, 共九道1. 种群的特征而且这九道题都涉及解题方法和技巧, 但是学生在展示讲解法和技巧, 但是学生在展示2. 种群密度的一种调查方法———2. 种群密度的一种调查方法———和研讨中的良好表现, 确实很让我震惊, 也确实让我真正体会好表现, 确第二节摇摇第二节摇摇让我震惊, 也确实让我真正重捕法重捕法到了什么是高效课堂, 毋庸置疑, 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得到了提升。“高什么是高效第八章摇摇种群的特征效课堂, 毋效课堂就第八章摇摇生物与环境种群的特征很大提升。“高效课堂”就是要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引生物与环境疑, 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得3. 种群数量变化3. 种群数量变化要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4.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4.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导他们主动参与, 积极展示, 大胆质疑, 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们主动参与大胆质疑, 真正体会到自主学5. 生物群落的概论5. 生物群落的概论高效学习的快乐。公开课评课, 老师更多的是观察学生的情感课, 老师更多的是观察学生的6. 生物群落的结构6. 生物群落的结构体验和成功喜悦情况, 评课评学生体验而不是评老师严谨, 治学要严谨, 课堂不是治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舞台, 不再是老师激情洋溢的展台, 时代在变革, 课堂也要变革。昌乐二中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 老师给予了学生更多权利, 让他们自主选择;给予了学生更多机会, 让他们自主把握, 让思想与思想相碰撞, 启迪学生思维, 提升学生能力, 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如赵未平校长所说:“回归教育的本质, 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让教育真正走向育人。”这就是昌乐二中及昌乐二中老师们所秉持的最质朴的教育观。

上一篇:一年级班主任对学生期末评语下一篇:气管镜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