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时动态技术的城市控制测量应用

2024-07-20

基于实时动态技术的城市控制测量应用(精选9篇)

篇1:基于实时动态技术的城市控制测量应用

实时动态GPS测量技术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水深测量的.工作经验,以实时动态GPS测量技术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原理,作业步骤及误差处理方法,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水深测量定位方法和RTK定位技术,而后以此为基础,探讨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而基于笔者的工作实践,给出了详细的作业步骤,最后,笔者基于大量相关文献,分析探讨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及处理对策,相信本文的研究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 者:罗凯 作者单位:广东海事局海测大队,广东广州,510320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9“”(15)分类号:P2关键词:实时动态 GPS测量 水深测量 无验潮 RTK

篇2:基于实时动态技术的城市控制测量应用

深度探讨基于GPS RTK技术的城市控制测量技术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工程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RTK技术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结合两个控制测量工程案例,详细分析了RTK控制测量的步骤,流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研究体会给出了7条建议,全文是笔者长期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总结,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 者:许素文 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上海,92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5)分类号:P2关键词:实时动态技术 城市控制测量 GPS 工程案例

篇3:基于实时动态技术的城市控制测量应用

1 测量的误差源及局限性

(1) GPS误差源。GPS测量中出现的各种误差按其来源大致可分为三类。 (1)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主要包括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的误差、地球自转的影响和相对论效应的影响等; (2) 信号传播误差。主要为电离层影响、对流层影响、多路径效应的影响等; (3) 观测设备和接收设备即仪器误差的影响也很大。

通常可通过采用适当的方法减弱或消除上述误差的影响。

(2) RTK的误差源。 (1) 基准站点位精度的影响; (2) 模糊度解算误差; (3) 动态基线解算误差; (4) 坐标系统转换误差; (5) 天线对中等人为产生的误差。

其中 (2) (3) 项的解算, 程序已被编入主机, 其误差已得到了控制, 坐标系统转换误差在于如何解算坐标转换参数。因此, 外业过程中特别注意气泡居中, 减少偶然误差, 消除人为误差, 以提高精度。

(3) 局限性。 (1) 在树木茂密及城市高楼地区, G P S信号受到遮挡, 无法作业; (2) 数据链受发射功率及地形障碍物阻挡影响, 致使R T K作用距离有限, 一般丘陵地区, 城区为5 k m; (3) 数据链容易受到干扰, 距房屋、树木较近处信号接收较困难。在稍有树木遮挡的地方需几十分钟才能测定坐标。

2 RTK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2.1 用于工程放样测量

一般作业方法是:首先确定控制点及其坐标系、坐标转换参数的求解方法。把放样点的坐标或线及桩号成批地存入掌上电脑R T K手薄中。选择地势高、无干扰、宽阔的已知点架设基准站, 设置好基准站, 使接收机至少收到5颗以上卫星, 数据链发射正常, 测量人员设置好流动站, 在快速初始化完成后可以开始作业。从R T K手薄中提取要放样的点或线, 手簿电脑中立即显示当前测量点距放样点或线的纵横坐标差D x、D y、S以及方位, 并以图形方式显示出来, 同时显示测量的点位精度水平, 当精度水平达到期望值可结束该点的放样, 操作起来比较直观、方便。采用RTK放样, 单人就可以作业, 工作效益很高, 同时, 作业时不必布测常规的导线,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在道路条件差的地方相当方便。如在某厂区的道路放桩中, 该地区灌木、小叶桉树密度高, 如果用全站仪放桩, 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去砍树开路以便通视, 并且还需要布置导线, 采用R T K方法不需要顾及这些, 常规方法需要1 0天的工作, 使用该方法约2天即可完成。高程测量方面。GPS测量的高程误差与常规水准不同。它主要取决于拟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符合程度。实践已经证明了G P S进行高程控制测量的可行性。为提高高程精度, 可采用适当控制流动站跟基准站的距离以及高程拟合等方法, 在小范围及地形起伏不大的地区, 一般可获得优于0.1 m的精度水平。

2.2 用于水下地形测量

以往水深测量多用经纬仪交会法或全站仪定位, 受气象因素影响大, 精度难以保证, 也很难控制测船行使在测深断面上, 而且手工成图时间长。如今, 当使用了D G P S或RTK定位技术, 配合专门的水下地形测量软件, 如H Y P A C K海洋测绘软件, 水下地形测量已走上了自动化测量的轨道。从水深断面的布设、水深点采集及最后成图等, 都可在计算机上完成, 即使遇到水上多雾天气也不会受影响, 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 并且做到测深定标与定位的时间完全同步。G P S天线与测深仪换能器可装在同一位置, 做到测深点与定位位置完全重合, 从而提高测深质量。以往一个水深测量组需要1 0人左右, 现在只要4~5个人就能完成。基准台的数据链在水上传播可达1 5 k m。作业时不紧张, 降低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动态R T K技术用于水深测量, 如果增加换能器姿态修正, 则可实施高精度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成图, 其精度完全满足任意比例尺的测图, 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方式。

2.3 RTK用于控制测量

由于RTK测量在20KM内点位平面标称精度为±3 c m, 根据控制测量规范要求Ⅰ级导线点的点位误差为±3 c m, 从理论上讲R T K测量完全可以满足Ⅰ级以下导线点的技术规范要求。

在某工程道路放桩R T K测量中, 我们对距离基准站1km~6km的一些四等GPS控制点采用一点法进行检核比较, 结果表明平面坐标分量最大差值为3.1 c m, 高程最大差值为4.9 c m, 完全符合Ⅰ级导线点的规范精度要求。

在某工程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任务中, 测区长约7km, 宽0.7km, 面积约5km2。整个测区采用Ashtech Z-X双频GPS接收机用静态法共布测了5个四等GPS点, 21个一级G P S点, 点位均匀分布, 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 (Mx:4.0cm, My:3.9cm) , 并联测了四等水准高程。为了进一步检核Ashtech Z-X双频GPS系统的测量精度, 采用G P S控制点联测法均匀地检测了其中1 2个G P S控制点, 基准站设在测区中间。G P S测量坐标值与静态联测法坐标值的较差X坐标中误差为±3.1cm, Y坐标中误差为±2.3 c m, H高程中误差为±5.0 c m, 结果完全可满足Ⅰ级导线点 (5″以下) 的规范精度要求。

尽管GPS测量的标称精度及实测精度完全满足Ⅰ级导线点5″点以下的规范精度要求, 但目前的规范对利用G P S测量进行Ⅰ级导线甚至更高的精度的控制测量, 其采集数据的方法, 数量等等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因此还需要用大量的实践来证实。实际测量中还必须采取足够的检核手段, 确保测量的确性。

3 应用RTK作业应注意的问题

(1) G P S作业由于每个测点都是独立的观测量, 缺乏相关联的检核手段。因此, 在作业前后, 在测区内找均匀分布的已知控制点进行检核, 是目前较好的检核手段。 (2) 坐标转换方法, 如控制联测法, 单点法等所测量的点位精度不同, 作业时应依据任务要求, 测区大小使用不同的方法。 (3) R T K采用V H F超高频无线电波做数据链, 容易受到电信发射塔, 无线电台, 高压电以及地形起伏条件的影响。因此, 基准站应尽可能远离干扰源, 并位于地势高处, 对天条件好。 (4) R T K系统测量时仪器的连线电缆, 配件较多, 特别是基准站发射电台的鞭状天线, 价格昂贵且目前国内没有替代产品, 因此注意保护仪器, 防止人为丢失及损坏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忠漠, 易杰军, 周琪.G P S卫星测量原理与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 1997.

篇4:基于实时动态技术的城市控制测量应用

【关键词】GPS实时动态技术;土地测量;应用研究

前言

在土地管理的专业测绘工作当中,土地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具体包括项目竣工验收、拨地放样、违法用地调查、土地出让转让、用地变更调查、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土地开发利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整理、地籍测绘、地籍管理等工作。进行土地测量的目的是确认土地权属等内容,同时测量和设置土地界桩,具有高精度、多数量的特点。GPS实时动态技术的传输载体为空中的卫星,在土地测量工作中,能够为其提供各种测量数据,对于土地测量工作具有极大的帮助。

一、GPS实时动态技术的原理

(一)静态定位测量

在静态定位测量当中,需要进行基线布设,然后在基线的端部安装若干台GPS接收机,在数据的观测和采集过程中,要按照测量的精度和基线的长度来进行。然后在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坐标转换、坐标传递、坐标结算等工作。因此,通过静态定位测量所测得的数据,其实时性较差。

(二)动态测量

动态测量方法只需要采用两台GPS接收机即可。其中一个接收机为固定接收机,另一个则是可移动接收机。固定站点和移动站点利用无线电传输进行数据的综合处理,各种设备在无线电传输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GPS动态测量系统中,包含了用户流动站、无线电传输设备、基准站、GPS卫星等设备[1]。其中,GPS数据接收机安装在了用户流动站和基准站当中。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对于GPS卫星,基准站当中的GPS接收机会进行连续的观测和数据的采集,然后利用无线电传输装置,将数据向用户流动站进行传输。同时,用户流动站对于GPS卫星数据通过PGS接收机进行接收,然后通过对相对定位原理进行应用,就能够对用户流动站的三维坐标进行确定,进而提高测量的精度。

二、GPS实时动态土地测量系统的构成

(一)数据接收系统

在数据接收系统中,主要由流动站和基准站当中的GPS接收机构成,主要负责处理信号、接收GPS卫星信号、跟踪GPS卫星等工作,主要包括双频和单频两种形式的接收机。在土地测量工作中,对于具体的测量工作任务,两种接收机都能完成。不过,相比于单频接收机,双频接收机的稳定性和定位精度更高。因此,在实际的土地测量工作中,双频接收机的应用要更加的广泛和高效。

(二)数据传输系统

数据传输系统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它能够将流动站、基准站等通过数据传输的形式进行连接。数据传输系统的性能,将会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产生直接的影响。流动站的地理位置需要不断的进行变化,因此,在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大气条件、地貌、地形等因素对传输路径和传输距离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数据传输系统应当保持充足的功率范围和传输频率,才能在土地测量工作当中,避免发生信号失锁等问题[2]。

(三)软件支持系统

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进行应用,需要以载波相位技术为基础。因此,要想提高定位测量的可靠性、准确性、测量精度等,就需要确定载波相位的初始整周未知数。同时在GPS接收机的观测过程中,需要连续的对卫星进行跟踪。此外,如果在观测过程中出现信号失锁等问题,需要重新进行初始化操作。利用计算机的动态结算和快速结算功能,确保以上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就需要功能强大、稳定的软件系统进行支持。

三、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一)选取测绘点

在土地测量工作中对GPS实时动态技术进行应用,一定要科学、合理的对测绘点进行选取,这样才能够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测绘点的选取过程中,应当在其上方保持开阔的状态,避免有障碍物对其造成影响。同时,在进行测绘点选取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远离信号塔、高压线等电测辐射区域,防止信号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3]。此外,还应当尽量在平坦的地形选取测绘点,远离高层建筑群。这样,能够防止无线电信号反射所造成的多路径效应,从而对土地测量结构的精确度进行有效的保障。

(二)GPS布网

在GPS实时动态技术当中,主要采用的使同步图形扩展、跟踪站式、多基准站式、单基准站式等多种布网形式[4]。而在实际测量应用当中,对于GPS网络的布设,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性的进行考虑,对于工作时间和人力消耗,要最大限度的进行节省,这样才能够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

(三)组成测量队伍

在土地测量中应用GPS实时动态技术,应当与实际的工作需要进行结合,至少应当配置三个以上的工作人员,组成测量队伍,具体包括仪器操作员、记录员、导航员等。其中,仪器操作员负责对GPS接收机进行具体操作,同时监控仪器的运行状态,保证仪器工作的正常。记录员主要负责对各种测量数据、操作流程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导航员则需要负责选择合适的测量地块。

结论

在土地管理工作当中,土地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社会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意义。而在当前的土地测量工作当中,GPS实时动态技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GPS实时动态土地测量系统中数据接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软件支持系统的综合应用,有效的提高了测绘点的选取、GPS布网、测量队伍组成等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推动了我国土地测量技术的进一步發展。

参考文献

[1]王霞.浅谈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1,11(07):156.

[2]李玉娣.土地测量中GPS实时动态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1(09):22-23.

[3]曹延村.浅谈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2(07):214.

篇5:基于实时动态技术的城市控制测量应用

1 RTK在线路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在线路测量中, R T K主要用作线路定线、定位。即先任意假设一基准点, 并在此基准点上架好基准站:基准站的设置中输人假设的基准点的54坐标和84坐标 (84坐标可现场单点求得) 及假设高程, 然后由RTK流动站先测量选定的两转角的坐标及高程, 依据转角的坐标在其间由RTK动态测量中点放样或直线放样方式, 加密放样一定数量的直线桩以及定测塔位桩。注意: (1) 每个桩段测量必须使用同一基准站; (2) 两台流动站的转换参数必须一致。

RTK应用在线路测量中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不用考虑现场通视情况, 误差不会累积, 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定线精度也提高了;RTK定线测量精度在随后的工测定位, 组校测时得到检验和保证, 证明RTK测量完全能够满足线路定线、定位测量的精度要求。如2004年某500kV终勘定位工程, 全长300km, 航测成图, 全线GPS外控作了许多基准点, 终勘定位时全部利用RTK定线、定转角塔位。见表1。

2 RTK在线路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控制测量时, 主要利用R T K静态测量作导线控制测量及动态测量做图根点测量。

(1) 导线控制测量:

用两套RTK (即每套有流动站和基准站各一台) , 将其电台频率点调为一致, 这样在静态测量时共有4台RTK。每时段构成一个四边形, 六条边, 固定强度较大。利用R T K静态作首级、Ⅱ级控制测量, 先依测区情况布置好控制网, 四台RTK测量, 每次二台RTK流动, 另二台RTK固定作上下两时段的公用边, 依次流动;注意:每天四台R T K最好每时段同时开、关机, 记录好每站的测量时间段、天线高、天线半径及测站名。

测量后, 在Windows下运行RTK静态观测数据平差软件WinPrism, 由Transfer传输数据至微机, 在Process下, 将每站的文件名及天线高、天线半径更改, 然后作基线处理, 处理完毕后, 查看summaty结果, 每条基线边必须为fixed即为正确, 否则应该去掉这条边:整个控制网观测完毕后, 合并全部观测数据, 重新整体基线平差处理, 去掉未fixed的基线边:基线平差处理完毕, 就该由Adjust进行网平差, 先进行无约束自由网平差, 再进行有条件约束自由网平差:最后Tools坐标投影, 将各个控制测量点坐标由84坐标投影为3°或6°带Grid网格坐标。

结果分析:分析网平差结果, 首先检查单位权中误差S.E的值:如果S.E小于或等于1, 说明平差初步结果是好的, 但还须检查平差向量A.V, 以分离有问题的基线, 比较V是否大于3.0, 一个向量的v’大于3.0意味着其残差大于3倍中误差, 可能是该向量离散有问题。如果某一测站所有向量都离散, 则该测站值得怀疑:如果S.E大于1, 说明数据有缺陷或约束条件不当, 可能的问题是基线处理不当或观测值的数据不适当所致。对有问题的测站和基线向量应修改或删除数据, 重新进行平差及分析结果。 (见表2:某公路工程观测数据) 。

(2) 动态测量做图根点:

即将一台RTK支在一基准点上作基准站, 设置好基准站后, 另一台 (多台) RTK作动态流动, 测量每个图根点时只要置平测杆且手持器上坐标及高程收敛 (显示fixed) , 即可作好注记并测量记录下来。

R T K静态作导线首级控制测量, 我们曾用工测激光仪加密作n级导线, 方位角闭合差为15″, 坐标及三角高程精度均完全满足导线测量精度要求:另外用动态测量对RTK静态导线控制1级导线测量进行了校测。

3 RTK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R T K作地形测量, 即利用其动态测量方法来测量地形图。一台RTK架设在一己知控制点上, 设置好基准站, 另几台R T K则作为流动站:手持器上建立好工作簿, 即可由流动站开始测量地形图采集数据。每天采集的数据依TDS动态数据传输软件中Transfer传输到微机 (文件名为***.cr5) , 然后在软件中选conversion将****.cr5转换为ASCII码文件输出 (文件名***.dat) , 再由数据处理软件将文件****.dat转换为《工程测量CAD软件包》需要的数据格式文件, 由此软件包生成图形文件。

运用RTK来测量地形图, 可以一台作基准站, 另几台同时流动, 流动站操作只须一个人, 测量起来在手持器上只要观察好点位坐标及高程的收敛值 (最好显示fixed) , 按Fl (start) 开始测量记录, 正常情况下外业每分钟可采集一点:既节省人力, 减轻劳动强度, 又操作方便, 提高工作效率。如测量某公路工程时, 工程东西两侧的山区, 绿化得十分好, 树林高大而茂密, 通视条件十分困难, 甚至穿越行走都十分困难, 常规测量根本无法测量地形图, 于是利用RTK动态测量采集数据, 迅速而圆满地完成测量任务, 而且能较高地保证测图精度。

4 结语

R T K在测量中的应用, 带来了程测量技术的革新, 改变了过去对传统普通工程测量仪器的过分依赖, 既大大减轻外业劳动强度, 又提高了测量精度及工作效率。通过以后使用软件的不断升级, 以及后续的不断开发研究, RTK一定会在工程测量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展德.RTK技术及其原理研究[J].科技资讯, 2008 (1) .

篇6:基于实时动态技术的城市控制测量应用

【关键词】土地测量;GPS;实时动态技术;应用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土地资源呈现出越来越紧张的态势,因此需要进一步规范土地管理,所以对测绘技术的精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进行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满足精度的要求,而且能够确保测量数据具有较好的现势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效率及水平,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一、GPS实时动态技术简介

GPS实时动态技术又可称为GPS-RTK,其是以卫星定位系统作为基础,从而对流动站指定坐标系进行定位。特别是实时动态技术出现后,使GPS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更具便利性和灵活性。在GPS实时动态技术中,主要是通过GPS接收机来观测卫星,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会通过基准站的电台来将信号发射出去,流动站完成信号的接收,并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获得精确的流动站位置。在土地测量中利用GPS实时动态技术,可以为地形测图、控制测量及地形放样等作业提供更好的便利条件,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测定图的界址点、地形点、控制点及地物点等坐标的精确定位,并将其与绘图软件有效的结合,从而快速生成精确的电子地图。在土地测量中应用GPS-RTK技术具有较好的优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该技术在测量过程中不会受到地形、气候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相较于传统的土地测量技术,在能见度及通视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实时动态技术也能够有效的完成土地测量工作,而且具有快速及精准的特点。

其二,利用GPS实时动态技术进行土地测量,各测量站之间不需要具备通视条件即能够确保高精度定位,而且数据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其三,在土地测量过程中,GPS实时动态技术由于对作业要求不高,操作上简单方便,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其他设备能够有效的进行连接,给通信带来较好的便利。而且在具体测量工作中,对测量人员需求不多,作业强度较低,但却能取得较高的综合效益。

二、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作业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在我国土地勘测定界通常都是按照土地征用、划拨、土地开发等工作的实际需要,对土地的使用范围进行界定,准确测量出界址点位置,调查并绘制出土地的具体利用现状,计算出相应的用地面积,为相关部门的用地审批以及地籍管理工作提供详细、可靠的资料。该项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确保建设用地的审批过程科学、合理、规范。经过审查确认合格的勘测定界结果能够作为地籍调查以及土地发证的重要依据。目前,该项工作的测量现场多数集中在城市周边的乡镇和村级土地,按照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土地勘测定界的成果必须采用统一的大地坐标,若是采用全站仪开展测量工作,很难使测量成果与大地坐标实现联测。而利用GPS-RTK技术,则可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这是因为RTK不需要导引控制,能够对界址点的大地坐标进行直接测量,能够有效的降低测量成本,节约作业时间,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

(二)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对于土地测量而言,地籍测量是土地测量的前提和基础,此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的土地制度,完善地籍管理制度,并对地籍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管理,确保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并对城镇建设、规划以及土地征收等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在地籍测量作业中应用RTK技术,定位精度要比传统的测量技术要高很多,一般可达厘米级,并且整个测量过程所需的观测时间相对较短,控制点间也需要通视,还能够实现全天候24小时作业。在利用GPS实时动态技术过程中,由于测量误差分布较均匀,从而不会产生误差积累现象,有利于测量精确度和可靠性的提升,而且测量过程中工作效率也会大幅度的提升。

(三)应用RTK技术应注意的事项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测量成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在利用GPS实时动态技术进行土地测量作业过程中,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关注:(1)在利用GPS实时动态技术进行土地测量作业时,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这对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作业人员需要熟练操作接收机,同时还要掌握处理软件的使用情况,明确进行分工,同时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规范,确保测量工作的有序开展。(2)在部分测量作业工作中,需要对坐标进行转换,因此需要在测区内进行控制点布设,在布设控制点时,需要保持其数量,当控制点密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则需要进行加密处理。(3)测量作业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在山区、林区及闹市区内进行,在这种情况下GPS卫星信号则会受到一定的阻挡,从而导致失锁情况的发生。因此在具体测量作业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重复性的初始化操作,所以在对测量系统进行选择时,需要尽可能的选择初始化时间较快的系统,从而有效的减少等待的时间,确保作业效率的提高。

三、结束语

由于土地测量作业涉及的内容较多,具有复杂性及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在具体测量作业时,需要努力提高测量作业效率。而GPS实时动态技术的应用,有效的为土地测量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不僅实现了测量成本的降低,而且测量精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作业时间得到了节约,具有较强的综合效益。这就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来研究GPS实时动态技术,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而更好的为土地测量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国祥.土地整理测量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些问题分析[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2]周静利.GPS—RTK和全站仪联合测图在遂平县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1)

篇7:基于实时动态技术的城市控制测量应用

土地测量是土地管理中的专业测绘工作, 主要包括地籍管理、地籍测绘、土地整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开发利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用地变更调查、土地出让转让、违法用地调查、拨地放样、、项目竣工验收等测绘工作。土地测量主要是对土地权属有关的内容进行确认, 并对土地设置界桩进行测量作业, 其具有数量多、精度高等特点。GPS实时动态技术是一种以空中卫星传输为载体, 为土地测量工作提供各项测量数据的技术, 在土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GPS实时动态技术的原理构成

GPS实时动态技术测量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首先, 卫星信号系统。该系统至少包含有两台GPS接收机, 分别安置在基准站和流动站上, 当基准站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的时候, 需要使用双频GPS接收机, 确保采样率和流动站的采样率相一致。其次, 软件解算系统。GPS实时动态定位测量软件解算系统能够精确和可靠的保障实时动态测量的结果, 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载波相位为观测量的实时动态测量, 主要的问题是载波相位初始整调未知数的精确性、流动观测中, 如何对卫星的连续跟踪定位进行重建初始化建设。最后, 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主要有基准站的数据发射装置和流动站数据接收装置组成, 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重要设备。GPS实时动态技术的原理构成图如图1所示。

2 GPS实时动态技术的优势

实时动态设计和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其一, 能够克服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测量方法容易受到地形、季节、气候、植被覆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测量的精度和准确度、作业速度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 在能见度较低和通视困难的情况下, 有些测量无法进行。但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的研发, 能够有效的客服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其二, 操作较方便, 容易使用。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对作业条件的要求不高, 数据的输入、存储、处理功能比较强, 和计算机以及其他测量仪器相比, 通信比较方便。其三, 定位精度比较高, 数据安全可靠。测站间不需要通视, 在没有现成控制点或者控制点被破坏的情况下, 可以进行快速的、高精度的定位测量。其四, 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的作业人员少, 定位速度较快, 综合效益较高。通常情况下, GPS实时动态技术控制下的设备站监测, 在较为稳定的地形条件下才能够完成5m半径内的实时数据测量分析, 有效的减少了人工测量时消耗的大量的劳动力, 还极大的降低了搬站的费用。另外, 针对GPS应用系统和相关技术支持下的土地测量作业, 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 在测量精度、数据真实性、定位准确性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由于GPS (RTK) 技术本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从而使得GPS技术在土地测量中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因素较少。最后, GPS技术所具有的高度自动化控制系统, 使得整个土地监测作业受到的人为干涩比较少。在整个监测过程中, 对辅助检测作业的依赖性比较小。

3 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运用

3.1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在土地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熟练掌握GPS接收机的操作方法, 熟悉使用差分处理软件, 制定野外测量操作规程, 组件作业队伍等。在分析土地利用调查的各种复杂情况的条件下, 制定出相关适合GPS实时动态技术测量特点的操作规程。另外, 还需要组建测量队伍。需要重视测量队伍人员的重要性, 一个作业队伍至少需要三人, 需要仪器操作员、导航员、记录员。其中仪器操作员的任务主要是操作GPS接收机, 监视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导航员的职责在于寻找变化地块, 主要由当地乡级土地员或村干部充当。记录员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国家土地的详细情况以及规章制度等。

3.2 GPS实时动态技术土地测量中引入了地籍细部测量系统

地籍细部测量工作是规定测量土地区内土地权属问题、土地形状、线状位置等问题进行详细测量的技术, 是构成整个土地地籍调查工作的关键部分。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测量管理规定分析, 在地籍细部测量工作中, 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和街坊内明显界址点之间的距离的误差应该控制在10cm以内。另外, 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界址点和村庄内部界址点的间距需要控制在15cm的范围内。在未来GPS实时动态技术的发展中, GPS技术还可以通过地籍细部测量系统技术与解析交会法、图解交会法的测量技术相结合, 不断的提高地籍细部测量系统的测量质量和效率, 优化和整合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

3.3 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外业实施系统

选择科学合理的测量点是外业实施系统最重要的构成方法。通常情况下, 土地测量在进行监测站点选址的过程中, 具有图形选址和点位选址两种方式。由于GPS实时动态技术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这一特点对各个监测站点间的通视条件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点位选择就成为了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最佳选择方式。同时, 点位选择下的GPS土地测量技术还需要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中进行有效的控制。首先, 各个GPS监测站点的周围高度角在15度的范围内不应该存在阻挡卫星信号接收和传输的障碍物。其次, 测量站点需要避免建立在与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高压电线建设位置相重合的地方, 要尽量避免这种大功率的无线电设备的磁场对GPS信号的干扰作用。

3.4 GPS实时动态技术中的控制网的加密

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灵活设置控制点。如果是单机绝对定位, GPS测量就不需要设置控制点, 但由于差分计算的要求和GPS数据和土地详查等因素, 在GPS数据叠加配准时, 需要进行坐标转换, 测区内必须建立一定数量的测绘控制点。如果测区内没有GPS控制点或者密度不够, 可以使用GPS静态差分定位技术进行印第安和加密。

结语

土地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GPS实时动态技术在目前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尤其在土地测量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GPS实时动态技术的原理构成和优势进行细致的分析, 探讨GPS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从测量准备工作、地籍细部测量系统、外业实施系统等几个方面对GPS技术进行研究, 不断加强GPS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作用, 推进土地测量和整个土地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

摘要: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开始应用的一种新技术, 在土地测量中具有较好的运用效果, 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 具有极大的优势。本文就GPS实时动态技术的原理构成进行分析, 研究GPS实时动态技术的优势, 探讨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运用, 以便促使GPS实时动态技术在土地测量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土地测量,GPS,实时动态技术,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篇8:基于实时动态技术的城市控制测量应用

目前,RTK 技术进行动态测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RTK建立城市基本控制网也很普遍,但基于RTK 技术的控制测量精度和观测要求,许多地方和行业至今尚未出台相应的规程与技术规范。本文在研究城市基本控制网的精度基础上,分析RTK 测量误差情况,提出利用RTK 测量城市一级平面控制网的方法与技术指标(一级以下分析计算原理相同),通过具体工程案例进一步验证其可行性与正确性。

2城市一级导线测量精度分析

CJJ8-99《城市测量规范》对城市一级导线测量的精度要求:

(1)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上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mw 不大于±5cm;

(2)光电测距导线平均边长300m,闭合环或附合导线长度3.6km;

(3)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14000;

(4)测量中误差不于±15mm(或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20000);

(5)测角中误差不大于±5〞。

由点位中误差确定点位纵横向分量中误差根据规定,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上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

3 RTK 测量平面点位误差分析

3.1RTK测量误差 的要求

3.2RTK测量主要误差源及各项误差分析

4 RTK 测量城市平面控制点的方法与要求

综上述理论分析,可以采用RTK 方法代替一级电磁波测距导线进行城市平面控制点测量,其测量要求有:

(1)采用双基准站双采样的方法,防止粗差;

(2)采用GPS静态测量成果求解转换参数;

(3)利用城市四等(或D 级)GPS网点设立基准站;

(4)使用平面标称精度不低于10mm+1.5ppm的RTK测量仪器;

(5)仪器对点误差不大于3mm;

(6)作业半径小于5km,测量条件符合GPS测量的规范要求。

5技术指标设计

5.1同基站双采样(两次)坐标读数较差

以上分析知:作业半径在3km内时,RTK测量标称精度为mg=±14.5mm,则纵横向或坐标分量的RTK测量中误差为:

5.2双基站采样坐标均值较差

根据导线对相邻点精度要求,纵横向分量中误差须满足:点位纵向测量中误差:mt=±10.6mm;点位横向测量中误差:mu=±10.3mm。

6检验结果

在本市建制镇及农村居民点地籍调查项目中,我们采用双基准站多采样的方法,按上述要求和技术指标进行了试驗。结果表明,RTK 双基准站多采样方式测量城市基本控制网,坐标精度可以达到±2cm,使用全站仪检查相邻控制点间边长和角度,均满足CJJ8-99《城市测量规范》对城市一级导线测量的精度要求。

7结 语

采用RTK 双基准站多采样方式测量城市基本控制网,可以满足CJJ8-99《城市测量规范》对城市一级导线测量的精度要求(一级以下同理),但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测量要求和技术指标的控制。最好采用GPS 静态测量成果求解转换参数,使用平面标称精度不低于10mm+1.5ppm 的RTK测量仪器,同时注意仪器对点误差不大于3mm,采点作业半径小于5km并符合GPS测量的规定。

参考文献:

[1] CJJ8-99, 城市测量规范[S].

[2]张凤举,王宝山.GPS 定位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

[3]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王泽明.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4]李得仁.GPS用于摄影测量与遥感[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篇9:基于实时动态技术的城市控制测量应用

作为土地管理中的专业测绘, 根据土地权限有关的内容进行确认界面的测量施工作业。包括地籍测绘, 土地整理, 土地利用开发, 土地现状调查, 农田保护区划定, 违法用地调查, 土地的所有权的出租转让变更, 建设用地的勘测, 项目竣工的验收等。土地测量工作的特点是准确度要高, 施工作业的区域必须平衡, 相对于市区的施工区域, 由于城市建筑物密集, 交通也相对农村繁忙, 这种情况用常规的测量方法比较难, 而且效益又不好。如果施工区域在农村, 地域面积广阔, 从施工控制测量到土地调查, 都可以用GPS实时动态 (RTK) 测量技术。这这种测量技术是近几年新兴的技术, 和常规的测量技术相对比有很多显而易见的优点[1]。本篇研究结合土地测量的实践, 分析GPS实时动态 (RTK) 测量技术在土地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1 GPS实时动态测量系统的构成与特点

1.1 GPS测量系统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1.1 卫星信号接收系统:

包含2台GPS接收机以上, 并且分别按要求装置在两台接收机 (基准站和流动站) 上, 当多用户服务系统开始工作时, 基准站同时服务, 需要采用双频GPS接收机, 使采样率和流动站采样率互相一致。

1.1.2 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是GPS实时动态技术测量的重要装备, 是由基准站的数据发射装置与流动站数据接收装置组成。

1.1.3 软件解算系统:

实时动态定位测量的软件解算系统对于整个动态定位测量有关键的作用, 目的在于保证实时动态测量的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 具有以下优势:

1.2.1 可以克服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

1.2.2 因为GPS测量技术定位精确程度高, 数据的测量安全可靠, 测站间的区域无需通视。。

1.2.3 GPS测量技术的方法操作方便, 容易使用。

1.2.4 施工操作的人员少, 而且对于整个施工定位准确速度快, 提升了总体的效益。

2 RTK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技术探讨

2.1 施工前的测量准备工作先要扎实, 其中包括包括熟悉GPS接

收机的相关操作, 处理软件的熟练使用, 对测量操作规程的熟练操作规范。在对土地利用的分析前提下, 制订适合的GPS测量方案。此外测量队伍的组建也重要, 包括三个人, 仪器导航员, 仪器操作员, 和记录员。仪器导航员主要是寻找变化的地域进行施工, 仪器操作员是操作GPS的操作规程, 并且对工作状态的正常进行监视。记录员主要是对土地的详细规程进行记录。

2.2 因为变更控制网的加密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应用,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灵活布设控制点。

是不需要任何控制点的, 但考虑到差分计算的要求, 所以, 测区内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测绘控制点。

3 RTK初始化处理

3.1 RTK初始化的处理

GPS动态定位应用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地域确定的范围整周模糊, 二周跳的修复是在运动过程中。进行初始化的处理的前提是RTK整周未知数据搜索技术的处理, 在实时状态下, 它是在控制器内进行的, 其关键在于实时地搜索的同时, 判定相位观测值的整周未知数。初始化的效果能否顺利完成, 就等于说整周模糊是否稳定, 软件的初始化不能完成, 对下一轮的工作会有影响, 初始化一旦完成后, 仪器本身会有自动提示。在区域作业时, GPS动态定位容易造成失锁, 有时需要经常初始化。这时候, 就需要考虑是否选用初始化速度较快的GPS测量系统, 来减少初始化完成的时间。

3.2 变化图斑的标识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只需要对土地的利用属性进行调查。然后测量它们的边界和登记变化属性。为了加速测量工作, 在测量之前应该先确认大致区域方向, 要供野外作业测量使用, 但是传统的土地管理有弊端, 只能用被动使用上报数据的方法来供测量运用。但是常规的测量有弊端, 存在误报, 漏报以及地域空间的性质不稳定。采用遥感的技术来测量, 会对空间的位置区域清楚精确。所以, 可以通过GPS动态定位结合土地的数据进行复合分析来讨论具体土地的情况。

3.3 空间数据采集

测量前最先需要打开GPS接收机, 锁定4颗卫星以上, 进入控制菜单进行初始化状态, 设置确定采样率和天线视角, 当初始化完成后才可开始移动测量。在测量中, 天线先要架设在一个特定支撑杆上, 超过人员的头顶并且对移动天线进行垂直。使物体的遮挡避免。控制点的测量需要采取静态差分的方法记录。才可以达到厘米的精度, 比如水渠, 路段的这些物体。可以把测量的天线放置正确, 然后记录属性信息, 并输入GPS接收机。

4 结论

测量作业时对于土地权限和属性有关的确认并且进行界桩, 但是特点是精确度要求高, 碎点数量大, 并且要求作业施工区域内的精度一定平衡, 使用GPS定位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作业的效率, 而且对于控制点数量的控制也有很大的作用, 并且优于常规的测量方法[2]。适合中心城市的土地测量.目前, 我国的土地管理部门, 越来越重视对土地测量的信息化和准确性, 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才能推动我国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提高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广运, 郭秉义.差分GPS定位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6.

上一篇:郑州市高一上学期测试下一篇:小学体育学科培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