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土地日上的电视讲话

2024-08-01

在全国土地日上的电视讲话(精选6篇)

篇1:在全国土地日上的电视讲话

在全国土地日上的电视讲话

文章标题:在全国土地日上的电视讲话

同志们:

今年6月25日是第十五个全国土地日,在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里,我代表师党委向一贯关心支持我师国土资源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土地资源保护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

下的大事。我师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边境师,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土地为基础资源,我师耕地并不充裕,土地质量较差,后备资源不足,师党委要求全师各级部门要充分认清我师土地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认

识加强土地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牢固树立遵守土地法律、法规意识,依法使用土地。大力宣传土地基本国情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通过《土地法》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珍惜土地的自觉性,并在全师范围内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严格依法查处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加大行政执法的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严格[本文转载自[-找文章,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加强用途管制,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控制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建立耕地保护责任的长效机制。

三、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自治区、兵团关于保护基本农田的规定,不准违规占用基本农田。

四、健全征地程序,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制度。维护土地承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占补平衡制度,严禁闲置、撂荒土地。

五、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审批土地,严格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强化对土地执法行为的监督。推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禁止非法压低地价,严禁国有资产流失。

同志们,让我们全师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团结起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和资产管理的新跨越,为实现我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在全国土地日上的电视讲话》来源于,欢迎阅读在全国土地日上的电视讲话。

篇2:在全国土地日上的电视讲话

明天是第十五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为认真贯彻这一主题,全面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服务经济建设,在此,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今年土地日主题的重大意义。去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严格土地管理,把土地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闸门。国家确立“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就是要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精神,正确处理用地与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道路,以节约集约用地来支持、保障和服务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科学发展与科学用地的和谐局面。

二、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把土地基本国策落到实处。保护耕地,既关系粮食安全,又关系农民利益。耕地不仅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且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保护好耕地,是对农民权益最直接、最具体、最实在的保护。温家宝总理强调,基本农田保护要做到“总量不能减少、用途不能改变、质量不能下降”。我市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做好保护基本农田“五个不准”,切实纠正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随意变更土地用途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在基本农田保护方面的责任,将基本农田落实到村组、农户和地块。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作案的要严肃查处。

三、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切实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古人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土地孕育了人类,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环境。正确处理好严格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其根本出路主要是节约集约用地,使有限的土地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要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作用,按照规划和计划,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布局和开发时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能少用地的就不多用地,能用劣地的就不用好地,节约每一寸土地尤其是耕地。要把盘活存量、节约集约用地作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按照“立足挖潜、统筹安排、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重点保障工业兴市项目用地。

四、全面开展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全力实施土地资本营运。开展经营性土地招拍挂是运用市场方式配置国土资源的需要;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需要;是从源头拒腐防变、依法行政的需要。今后,法院因债权债务处置土地必须交国土部门公开招拍挂;中介机构未经国土部门同意的,擅自出让土地的,国土部门不予办理过户手续。对依法应以招拍挂方式处置经营性土地,而采取协议方式出让的,对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篇3:在全国土地日上的电视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首颗直播卫星发射成功、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扎实做好“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启动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确保在2010年底前圆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实现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视听权益。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的第十个年头。回顾村村通工程走过的十年历程,我们深深感到,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没有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就没有今天村村通工程的良好效果。正是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村通工程从点到面全面推开,从部门行为上升为国家行为,从工程建设上升到了广电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在此,我代表广电总局和王太华部长、代表全国广电系统,向国家发改委和各级发改部门表示衷心感谢。村村通工程从1998年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效显著。到2006年6月,全国各级政府共投入建设资金36亿元,完成了11.7万个已通电行政村“盲村”和10万个5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的村村通建设,解决了近亿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村村通”的实施,为农村的改革、农业的发展、农民的致富、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热情支持,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村村通工程已经成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从2006年开始到“十一五”末,要强力推进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200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79号),明确了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具体要求和工作措施,是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同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要求各地认真贯彻国办发[2006]79号文件要求,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政策,切实做到“五个纳入”,确保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的顺利实施。

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时期“村村通”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是各地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工作措施。国办发[2006]79号文件下发后,各地党委政府对新时期“村村通”工作非常重视,普遍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地高度重视文件的贯彻落实,研究提出了实施意见和措施。广西、云南、安徽、四川、陕西、福建、浙江、重庆等省(区、市)党委、政府专门印发文件,贯彻落实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做好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甘肃、宁夏、湖南、河南、内蒙古、安徽、山东、北京、福建、云南、陕西、宁夏、浙江、江苏等省区将“村村通”工程纳入了本省区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

二是落实工程建设资金,积极推动工程建设。各地进一步加大了对“村村通”工作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安排3.26亿元资金解决全省20户以上“盲村”建设,浙江省投入1.59亿元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村村通”工程建设,陕西省明确省市两级政府解决1.61亿元建设资金;安徽省明确省市两级政府按照6∶4的分担比例,每村补助1万元,解决20户以上“盲村”建设资金;福建省安排落实9700万元“盲村”建设资金;江苏省每年安排3436万元用于经济薄弱地区和贫困地区“村村通”建设;宁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诺20户以上“盲村”地方建设资金全部由自治区政府解决;山东、北京、吉林、辽宁、内蒙古、海南、重庆、山西、河北、广东、河南、江西、贵州、青海等省(区、市)也落实了年度“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湖北省重视“村村通”长效机制的建立,落实每年维护经费1000万元,并为每个县配备了一辆“村村通”专用维护车辆。

在落实资金的同时,各地按照国家发改委和总局的统一部署,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核实了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数据,编制了“盲村”村村通工程建设方案。

三是认真做好利用直播卫星进行覆盖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2007年1月8日中央领导主持召开“村村通”专题工作会确定的关于20户以上“盲村”采用直播卫星进行覆盖的要求和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广电总局围绕“村村通”直播卫星建设,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了确保卫星传输安全,广播科学研究院自主创新,及时研制了直播卫星传输标准(ABS-S)。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广电系统第一次自主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传输标准。该标准在接收性能等方面优于目前通用的卫星传输标准,并且与现有其它卫星采用的传输标准不兼容,使“村村通”用户无法接收到其他卫星上的节目,可以显著提高“村村通”直播卫星接收的安全性。与通信卫星相比,直播卫星只覆盖本国范围,并且频率高、功率大、接收天线小,方便用户接收。目前,国内十几个厂家推出了采用该技术接收芯片的“村村通”专用接收机样机,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条件。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广电总局无线局已经完成“村村通”直播卫星上行节目平台建设,利用直播卫星可以传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节目在内的中央和省级40多套广播电视节目,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广播电视服务。

四是积极推进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根据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加强农村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是新时期“村村通”工程的重要内容。国办发[2006]79号文件把村村通工程的范围从过去的“盲村”扩大了整个农村地区,并且把无线作为农村广电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由各级政府提供设备更新和运行维护资金,保证农民群众打开电视机、收音机,就能免费接收到广播电视节目。2006年,全国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全面展开。经过各级广电部门积极努力,截至6月底,大部分更新发射机已经开播,其中,北京、河南、宁夏、浙江、海南、湖南、青海、内蒙古等8个省(区、市)和大连、宁波2个计划单列市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现在离奥运会开幕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未完成建设任务的省区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抓紧工程建设,确保在7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让广大农村群众能够看到北京奥运会节目。

二、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特别强调要重视城乡和区域文化的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公共文化服务。广播电视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政令畅通、确保公共服务、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我们广电部门的首要职责和基本任务。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因地制宜,采用适合当地特点的技术手段。在覆盖手段上,无线、有线、卫星有不同的定位功能:无线覆盖是广播电视覆盖的最初手段,也是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基本手段;有线电视是城镇居民接受中央和当地节目服务的主要手段;卫星传输是为全国各地传输转播机构提供节目源的主要手段;卫星直播是从技术上根本解决偏远山区和覆盖盲区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有效手段。根据中央领导在2007年1月8日“村村通”专题工作会上的要求和国办发[2006]79号文件规定,对于广大农村地区,要大力提高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使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无偿收听收看到包括中央第一套广播节目、中央第一套和第七套电视节目,以及本省、本地第一套广播电视节目的4套以上无线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对于无线覆盖无法解决的“盲村”,要通过直播卫星方式解决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

我们要充分认识采用直播卫星方式进行“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20户以上的“盲村”,都处在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采用无线、有线方式都很难解决“村村通”。而直播卫星方式传送的节目套数多、接收质量好、建设运行维护成本低,并且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传输标准,可以保障信息安全,便于加强管理,是“盲村”群众接收广播电视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方式。“村村通”直播卫星平台,从技术手段上根本解决了边远地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为实现户户通、长期通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直播卫星技术的采用,带来了方式的改变,使村村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节目套数由过去的1+1、2+1、4+2变为了40+40,村村通由临时通、低水平向长期通、高水平发展,有利于改变边远地区广电的落后局面、缩小城乡差距,为边远地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重要的作用。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带着对广大农村群众的深厚感情,切实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周密部署,抓紧施工,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

根据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去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十一五”全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明确要求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建设主要采用直播卫星方式,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各地要按照通知的要求,认真抓好“村村通”工程的各项任务。

一要认真制定年度建设方案。建设方案是做好“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国家将按照“十一五”村村通规划确定的71.66万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分年度下达建设任务,各地根据国家下达的建设任务编制本省(区、市)年度建设方案。为集中力量、有利于后期检查、确保建设效果,国家要求20户以上“盲村”建设以乡镇为单位集中整片推进,要安排一片,完成一片,验收一片,不留死角,已经纳入当年“村村通”建设的乡镇不得再列入下一年度建设范围。建设方案要明确县、乡镇、行政村及“盲村”具体名单、拟配置设备“盲村”的农户数量,要明确年度工程实施资金来源和使用计划。各地要按照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建设方案,已经完成的乡镇、村不得再进行重复建设。

二要积极落实建设资金。广播电视村村通是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工作,是由政府主导投入的基本公共服务。根据国办发[2006]79号文件精神,地方各级政府是“村村通”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资金原则上由省、市地两级政府负责解决。国家安排资金用于中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盲村”建设补助。目前国家“十一五”村村通建设补助资金已经落实,2007年和2008年建设资金已经下达拨付各省(区、市)。各级广电部门要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村村通”工作,抓紧落实地方资金,确保“村村通”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要严格落实国家支农、惠农的有关政策,不得在“村村通”工程建设中加重农民的负担。

三要认真组织好工程建设。做好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发放、安装调试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和重点。根据国办发[2006]79号文件要求,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村村通”建设所需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由国家统一组织招标,这包括国家安排的补助资金和各地落实的建设资金需要购置的设备。东部地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盲村”所需直播卫星接收设备是否参加全国统一招标。如果不参加全国统一招标,应由省市组织本地设备的统一招标,在招标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政策法规,要在具有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内销资质的定点生产企业中招标选择,产品必须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广电总局关于卫星接收设施的监管要求。

在工程建设中,各级广电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各省(区、市)要指导督促市地、县级广电部门,严格执行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管理的政策法规,严格按照年度建设方案确定的乡镇、行政村和“盲村”名单,组织设备的定向发放和安装,不得将设备用于建设方案确定的“盲村”以外的其他地区和农户。要加强与中标生产企业的联系、配合,统筹安排,认真做好卫星接收设备安装、调试,做好设备的保修维修工作。

四要加强工程监督管理。强化监管,是发现问题、堵塞漏洞,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合理有效使用、工程建设质量和实施效果的重要手段。要对工程建设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进一步完善制度,严格纪律,强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把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的每一分钱都用在“村村通”建设上。要严格招投标程序,建立健全工程建设责任制。要进一步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督促检查,建立逐级信息反馈机制,定期上报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和解决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工程完成后,各省、市地、县要将完成的“盲村”名单、安装的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数量及时在当地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要对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备的农户登记造册,加强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监管,确保各地按规定接收广播电视信号,维护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基本文化权益,维护国家信息和文化安全。

五要抓紧做好技术规模试验。由于我国专用直播卫星系统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体系,需要对整个技术系统、技术标准和相关设备进行规模技术试验,然后再进行推广。总局计划在7~8月份进行规模技术试验,由设备生产企业以自愿捐赠的方式提供5000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安装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陕西、江西、福建、海南和四川灾区的部分“盲村”以及部队的边防哨所。希望参加试验的省局要积极组织好这次试验,确保在7月底前全部完成设备的安装工作,让“盲村”的群众能够收看到奥运节目。

六要做好宣传工作。各地要做好直播卫星“盲村”建设的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张贴公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要宣传到村、宣传到户,让广大农民真正了解国家的政策,切实把好事办好。

七要加强对“村村通”工作的领导。广播电视村村通是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农村千家万户的政治工程,是最现实、最有效地把文化活动和知识带到农民群众家中的文化工程和基础工程,是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各级广电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按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办[2006]79号文件的要求,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好抓实,做到组织领导、任务落实、人员落实和责任落实。

八要加强与发改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需要各级广电部门做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国家发改委对“村村通”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十一五”期间将安排34亿元补助资金。张茅同志还将作重要讲话,对工作任务、方案制定、资金筹集使用、工程监督等提出明确要求。各级广电部门要按照张茅同志的讲话要求,加强与发改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主动向发改部门汇报工程建设方案、资金需求,尽可能多地争取地方资金投入;积极主动向发改部门汇报工程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配合发改部门加强对“村村通”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此外,还要积极配合发改部门做好“村村通”工程的验收工作。

这次会议后,国家发改委、广电总局还要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项目责任书》,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

篇4:在全国土地日上的电视讲话

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要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创造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以多种形式创造性地开展科普活动,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要承担起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任务服务的社会责任,利用我们的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建言献策,促进党和政府决策水平的提升。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开展表彰奖励活动是科协组织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基本职责,也是强化人才培养举荐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科技奖励的重要力量,我们要加强联合协作,打造面向全体科技工作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品牌奖项。要在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共同努力下,发挥好同行评议的作用,更加积极地发现、培养和举荐优秀人才,为造就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贡献力量。要通过具有权威性的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人的不平凡业绩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向全社会宣传有代表性、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展现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时代大舞台,我们面临着创新、创业,大展宏图的历史机遇,希望大家始终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激情,携手并肩,奋力开拓进取,肩负起时代赋予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实现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再创新的辉煌!

篇5:在全国土地日上的电视讲话

今年6月25日,是第15个全国“土地日”,是大地母亲的节日。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县国土资源管理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市局领导及演出工作人员的到来致以热烈的欢迎!

今年我国纪念“土地日”活动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证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精神。

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我们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生命—人类系统的平衡与物质的生产和协调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在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允许范围内谋求人类文明的目标。因此,节约集约用地,珍惜每一寸土地,促进科学发展,实质上就是关爱和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当前,我县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基本县情是人口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而且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近几年来,政府十分重视土地管理工作,大力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和规范了土地市场。一是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供应土地;二是严格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扩大土地使用权出让面积;三是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交易环[本文转载自[境;四是加强土地使用权转让管理,坚决取缔土地隐形市场;五是规范土地审批的行政行为,依法审批建设用地;六是严格土地执法,坚决打击土地违法行为。经过努力,全县土地市场逐步形成,建设用地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但是,我县土地市场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单位、个人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破坏耕地的个案时有发生;部分地方擅自将集体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为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问题,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面对新形势土地资源管理的高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保护耕地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为此,我们要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土地资源管理工作。

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当前,土地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将土地供应政策作为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大力加强土地管理,严格限制土地供应。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深入开展节地挖潜,全面清理闲置土地,大力盘活存量土地,坚决遏制浪费土地,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实现用地少、投资多、产出高,提高土地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从维护子孙后代长远利益出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进一步增强耕地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确保我县耕地总量平衡和基本农田面积稳定。

三、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要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看待经济发展与整顿土地市场的关系,整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前,要在巩固现有整治成果基础上,深入清理整顿违反政策用地、违法批地和非法占地等行为,坚决杜绝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大量浪费土地行为,进一步规范我县土地市场秩序,保障我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篇6:在全国土地日上的电视讲话

在第16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我谨代表XX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向为国家建设和XX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我区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人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意义重大,它突出了用地和发展两个要素,充分揭示了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土地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关系到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20周年。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我们要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不断加强土地管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国土资源管理,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XX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人民生活日渐富裕。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正处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新阶段,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直接加剧了土地的供需矛盾。国土资源管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土地资产流失现象仍然存在;土地矿产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执法监察执行难、查处难的情况尚未根本改变;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治理保护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依法合理用地意识尚未全面树立;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为此,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范》和《土地利用计划》的作用,合理调整用地结构,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供地总量,节约每一寸土地。必须坚持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方针,走“内涵挖潜”之路,对土地进行科学合理利用,实现土地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加快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同志们: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事关发展大局,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进一步提高政府对国土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规范土地使用权交易行为,提高土地供应市场优化配置程度,加大力度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加快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实现依法合理用地“双保双赢”,为推进我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XX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ups可行性研究报告下一篇:《将进酒》教学反思 (高二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