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市场发展趋势

2024-07-06

中央空调市场发展趋势(精选8篇)

篇1:中央空调市场发展趋势

2012-2016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11年,我国中央空调市场的总体销售额约为575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了28.1%。上半年度,我国中央空调市场可谓是遍地开花,全国总容量超过300亿元。下半年,随着房地产调控的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增速放缓。再加上欧、英美经济不景气等国际大环境下不利因素的影响,国内中央空调市场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压力。保障我国中央空调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应以专业化的发展思路,形成科学合理的产品布局,带动我国更多的民族品牌参与到中央空调技术的自主研发。一直以来,国内中央空调市场主要被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占据,也由于家用与商用领域的归口不一导致了我国大部分空调企业不涉及商用领域,而打破僵局的关键在核心技术的突破,目前我国空调企业生产与国外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带有新风系统的家用中央空调系统替代普通空调,在技术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内中央空调领域由外资品牌独大的状况正在逐步打破,国产品牌在中央空调领域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2012年5、6月份以来,节能环保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政策利好不断,空调市场情绪持续升温。《“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指出,目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2万亿元,从业人数2800万人。预计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大型企业集团,分别形成20个和50个左右年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专业化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环保服务公司。中央空调作为公共建筑的重要配套设备之一,市场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能够分食节能环保产业这一市场蛋糕的毫无疑问地属于高效能中央空调产品。规划将对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与税收等诸多方面的支持,这无疑给众多中央空调厂商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中央空调是建筑节能的最重要环节,建筑物能耗可以占到公共机构能耗的70%以上,而中央空调就可以占到建筑能耗的40%,由此可见中央空调节能对于推动低碳化进程的重要性。国家对建筑节能的大力推进,中央空调成为当前到2015年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的巨大力量,必将导致中央空调产品需求总量的高速增长。中央空调市场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同样面临着挑战与压力。全国中央空调耗电量已是社会用电费的20%。随着世界能源的紧缺、环境的恶化和国内空调拥用量的增加,中央空调的降耗成为建筑节能的一个关键课题。2011年我国节能减排指标没能完成,2012年面临更高节能压力的大背景下,节能增效就成为一款产品能否占领中央空调市场的首要指标。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中国中央空调行业的概念,接着分析了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发展环境,然后对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中央空调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中央空调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 2007-2012年上半年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及增长率

第一节 中央空调市场容量

一、中央空调市场容量图

二、中央空调市场容量表

电话:400-600-8596(免长话费)010-80993936

第二节 中央空调市场增长率

一、中央空调市场增长图

二、中央空调市场增长表

第二章 2007-2012年上半年中央空调分产品品类容量

第一节 中央空调主要品类市场份额

一、中央空调主要品类市场份额二、十二大类中央空调产品市场份额1、2007年十二大类中央空调市场份额2、2008年十二大类中央空调市场份额3、2009年十二大类中央空调市场份额4、2010年十二大类中央空调市场份额5、2011年十二大类中央空调市场份额6、2012年十二大类中央空调市场份额

第二节 中央空调主要品类市场容量

一、冷水机组市场容量及增长率

1、离心机市场容量及增长率

2、水冷螺杆市场容量及增长率

3、风冷螺杆市场容量及增长率

4、模块机市场容量及增长率

二、多联机组市场容量及增长率

1、变频多联市场容量及增长率

2、数码多联市场容量及增长率

三、溴化锂市场容量及增长率

四、水地源热泵市场容量及增长率

1、水地源热泵市场容量及增长率

2、水环热泵市场容量及增长率

五、单元机市场容量及增长率

六、末端市场容量及增长率

七、其他市场容量及增长率

第三章 2010-2012年上半年中央空调分品牌竞争格局

第一节 中央空调市场品牌格局

一、中央空调市场品牌份额4、2010年中央空调市场品牌份额5、2011年中央空调市场品牌份额6、2012年中央空调市场品牌份额

二、部分多联机组企业占有率及增长率

三、部分冷水机组企业占有率及增长率

第二节 中央空调主要品类市场格局

一、冷水机组市场品牌格局

1、离心机品牌占有率对比

2、水冷螺杆品牌占有率对比

3、风冷螺杆品牌占有率对比

电话:400-600-8596(免长话费)010-809939364、模块机品牌占有率对比

二、多联机组市场品牌格局

1、变频多联品牌占有率对比

2、数码多联品牌占有率对比

三、溴化锂市场品牌格局

四、水地源热泵市场品牌格局

1、水地源热泵品牌占有率对比

2、水环热泵品牌占有率对比

五、单元机市场品牌格局

六、末端市场品牌格局

七、其他市场品牌格局

第四章 2010-2012年上半年中央空调区域市场格局

第一节 华东地区

第二节 华北地区

第三节 华南地区

第四节 华中地区

第五节 西南地区

第六节 西北地区

第七节 东北地区

第五章 2007-2012年上半年中央空调分行业市场容量

第一节 商业地产

一、Mall

二、酒店饭店

三、零售业态

四、写字楼

第二节 工业地产

第三节 住宅地产

第四节 公共交通

一、城轨

二、铁路

三、公路

四、机场

第五节 公共建筑

一、政府

二、文教

三、医疗卫生

四、通信

五、金融

第六章 2012-2016年中央空调行业数据预测

第一节 2012-2016年中央空调行业数据预测

一、2012-2016年中央空调市场容量预测

电话:400-600-8596(免长话费)010-80993936

二、2012-2016年变频多联市场容量预测

三、2012-2016年冷水机组市场容量预测

第二节 中央空调行业预测分析

一、2012年中央空调市场规模预测

二、2015年中央空调市场规模预测

三、2015年建筑节 能服务行业预测

第七章 中央空调市场趋势分析

第一节 中央空调市场趋势分析

一、2012年下半年商用空调市场发展趋势

二、2012年我国中央空调总体市场趋势分析

三、2012年商用空调发展趋势与行业机遇

四、节 能环保规划下中央空调发展趋势解读

第二节 海尔中央空调SWOT分析

一、strengths(优势)

二、weaknesses(劣势)

三、opportunities(机遇)

四、threats(威胁)

五、建议

第八章 白电的相关市场数据

第一节 白电行业数据

一、白电市场容量

二、白电市场增长率

三、白电产品产量增长

四、白电重点企业营收

第二节 房地产行业数据

一、房地产行业运行数据

二、商业地产数据

三、精装房比例

第三节 太阳能行业数据

一、太阳能行业产值分析

二、太阳能各品牌市场指标

三、太阳能行业集中度分析

第九章 2012-2015年白电市场分析预测

第一节 白电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一、白电行业进入产业低潮

二、白电行业发展新趋势

三、白电行业趋势预测

第二节 白电行业分产品趋势预测

一、空调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二、冰箱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三、洗衣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电话:400-600-8596(免长话费)010-80993936

第十章 中央空调行业投资前景分析

一、中央空调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二、中央空调需求将持续增长

三、中央空调市场供需分析

四、中央空调行业SWOT分析

五、中央空调行业投资机会

六、中央空调企业发展策略

通过《2012-2016年中国中央空调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生产企业及投资机构将充分了解产品市场、原材料供应、销售方式、市场供需、有效客户、潜在客户等详实信息,为研究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产品特征、产品定价、营销模式、销售网络和企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电话:400-600-8596(免长话费)010-80993936

篇2:中央空调市场发展趋势

2013-2018年中国水蓄冷空调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世界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一节 世界水蓄冷空调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一、世界水蓄冷空调行业特点分析

二、世界水蓄冷空调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世界水蓄冷空调市场分析

一、世界水蓄冷空调需求分析

二、世界水蓄冷空调产销分析

三、中外水蓄冷空调市场对比

四、世界水蓄冷空调行业市场规模现状

五、世界水蓄冷空调行业需求结构分析

六、世界水蓄冷空调行业下游行业剖析

七、水蓄冷空调行业世界重点需求客户

八、2013-2018年世界水蓄冷空调行业市场前景展望 第三节 世界水蓄冷空调行业供给分析

一、世界水蓄冷空调行业生产规模现状

二、世界水蓄冷空调行业产能规模分布

三、世界水蓄冷空调行业技术现状剖析

四、世界水蓄冷空调行业市场价格走势

五、水蓄冷空调行业世界重点厂商分布

第二章 国内外水蓄冷空调生产工艺及技术趋势研究 第一节 当前我国水蓄冷空调技术发展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水蓄冷空调产品技术成熟度分析

第三节 中外水蓄冷空调技术差距及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分析 第四节 提高我国水蓄冷空调技术的对策

第三章

我国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我国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现状

一、水蓄冷空调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二、水蓄冷空调行业需求市场现状

三、水蓄冷空调市场需求层次分析

四、我国水蓄冷空调市场走向分析

第二节 2008-2013年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三节 水蓄冷空调行业运行分析

一、水蓄冷空调行业产销运行分析

二、水蓄冷空调行业利润情况分析

三、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四、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五、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行业利润增速预测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四节 对中国水蓄冷空调市场的分析及思考

一、水蓄冷空调市场特点

二、水蓄冷空调市场分析

三、水蓄冷空调市场变化的方向

四、中国水蓄冷空调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五、对中国水蓄冷空调产业发展的思考

第四章

中国水蓄冷空调市场运行态势剖析 第一节 中国水蓄冷空调市场动态分析

一、水蓄冷空调行业新动态

二、水蓄冷空调主要品牌动态

三、水蓄冷空调行业需求新动态

第二节 中国水蓄冷空调市场运营格局分析

一、市场供给情况分析

二、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三、影响市场供需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中国水蓄冷空调市场进出口形式综述 第四节 中国水蓄冷空调市场价格分析

一、热销品牌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二、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五章

2013-2018年中国各地区水蓄冷空调行业运行状况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 华北地区水蓄冷空调行业运行情况

一、2011-2012年华北地区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11-2013年华北地区水蓄冷空调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3-2018年华北地区水蓄冷空调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13-2018年华北地区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五、2013-2018年华北地区水蓄冷空调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第二节 2013-2018年华东地区水蓄冷空调行业运行情况(同上下略)第三节 2013-2018年华南地区水蓄冷空调行业运行情况 第四节 2013-2018年华中地区水蓄冷空调行业运行情况 第五节 2013-2018年西南地区水蓄冷空调行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 2013-2018年西北地区水蓄冷空调行业运行情况 第七节 2013-2018年东北地区水蓄冷空调行业运行情况

第六章 2011-2012年中国水蓄冷空调进出口状况及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09-2012年中国水蓄冷空调进口情况分析

一、2009-2012年中国水蓄冷空调进口量分析

二、2009-2012年中国水蓄冷空调进口金额分析

第二节 2009-2012年中国水蓄冷空调出口情况分析

一、2009-2012年中国水蓄冷空调出口量分析

二、2009-2012年中国水蓄冷空调出口金额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三节 2009-2012年中国水蓄冷空调主要进出口国家和地区分析 第四节 2013-2018年中国水蓄冷空调进出口预测分析

一、2013-2018年中国水蓄冷空调进口预测分析

二、2013-2018年中国水蓄冷空调出口预测分析

第七章

中国水蓄冷空调行业市场分析 第一节 水蓄冷空调市场需求分析

一、水蓄冷空调市场的需求变化

二、水蓄冷空调行业的需求情况分析

三、水蓄冷空调品牌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水蓄冷空调需求市场状况分析

一、水蓄冷空调市场需求特点

二、水蓄冷空调市场需求分析

三、水蓄冷空调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四、水蓄冷空调市场存在的问题

五、水蓄冷空调市场的需求方向 第三节 主要应用的发展趋势

第八章

我国水蓄冷空调行业市场调查分析

第一节 2011-2012年我国水蓄冷空调市场调查分析

一、主要观点

二、市场结构分析

三、价格走势分析

四、厂商分析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水蓄冷空调用户调查分析

一、整体市场关注度

二、品牌关注度格局

三、产品关注度调查

四、不同价位关注度

第九章

水蓄冷空调行业上下游产业分析 第一节 上游产业分析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趋势预测

三、行业新动态及其对水蓄冷空调行业的影响

四、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水蓄冷空调行业的意义 第二节 下游产业分析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趋势预测

三、市场现状分析

四、行业新动态及其对水蓄冷空调行业的影响

五、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水蓄冷空调行业的意义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十章

水蓄冷空调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五、客户议价能力分析 第二节 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企业集中度分析

三、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水蓄冷空调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一、2011-2013年水蓄冷空调行业集中度

二、2011-2013年水蓄冷空调行业竞争程度

三、2011-2013年水蓄冷空调企业与品牌数量

四、2011-2013年水蓄冷空调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四节 水蓄冷空调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国内外水蓄冷空调行业竞争分析

二、我国水蓄冷空调市场竞争分析

第十一章

水蓄冷空调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 水蓄冷空调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水蓄冷空调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水蓄冷空调主要潜力品种分析

三、现有水蓄冷空调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四、潜力水蓄冷空调竞争策略选择

五、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第二节 水蓄冷空调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后危机对水蓄冷空调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二、后危机后水蓄冷空调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三、2013-2018年我国水蓄冷空调市场竞争趋势

四、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五、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三节 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机会分析 第四节 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

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我国水蓄冷空调行业前景与机遇分析

一、我国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前景

二、我国水蓄冷空调发展机遇分析

三、水蓄冷空调的发展机遇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二节 2013-2018年中国水蓄冷空调市场趋势分析

一、水蓄冷空调市场趋势总结

二、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三、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市场发展空间

四、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产业政策趋向

五、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行业技术革新趋势

六、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价格走势分析

七、2013-2018年国际环境对水蓄冷空调行业的影响

第十三章

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水蓄冷空调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一、市场空间广阔

二、竞争格局变化

三、高科技应用带来新生机

第二节 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品牌格局趋势

二、渠道分布趋势

三、需求趋势分析

第三节 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四节 对我国水蓄冷空调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水蓄冷空调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水蓄冷空调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水蓄冷空调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水蓄冷空调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十四章

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预测 第一节 未来水蓄冷空调需求与需求预测

一、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产品需求预测

二、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市场规模预测

三、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行业总产值预测

四、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五、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行业总资产预测

第二节 2013-2018年中国水蓄冷空调行业供需预测

一、2008-2012年中国水蓄冷空调供给预测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二、2013-2018年中国水蓄冷空调产量预测

三、2013-2018年中国水蓄冷空调需求预测

四、2013-2018年中国水蓄冷空调供需平衡预测

五、2013-2018年中国水蓄冷空调产品价格预测

六、2013-2018年主要水蓄冷空调产品进出口预测 第三节 影响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2013-2018年影响水蓄冷空调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分析

二、2013-2018年影响水蓄冷空调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分析

三、2013-2018年影响水蓄冷空调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分析

四、2013-2018年我国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五、2013-2018年我国水蓄冷空调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第四节 水蓄冷空调行业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

一、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

二、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行业技术风险及控制策略

五、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行业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六、2013-2018年水蓄冷空调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

附表略……

网 址:

篇3:户式中央空调发展趋势分析

1 户式中央空调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中国家电市场调查研究课题组在我国54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21300户家庭,针对我国空调市场状况展开的连续性调查,发现近年来,户式中央空调的市场需求呈逐渐上升趋势,特别是收入较高的城市,普及的速度异常迅速。

对比全球户式中央空调的市场发展来看,在欧美、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及地区早已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产业,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公寓、住宅、别墅均已普遍使用。据有关资料统计数据表明:美国拥有空调的家庭约有72%,其中户式中央空调约占48%;在日本,户式中央空调在城市居民中的拥有率也已经达到了15%以上,而我国户式中央空调产品城市的普及率只在5%以下[2]。因此,我国户式中央空调市场的发展才刚刚开始。

2 户式中央空调行业存在的问题

因行业规范的不健全导致了户式中央空调市场的混乱。在家用中央空调行业里,到目前行业中对家用中央空调无明确的定义,产品名称因生产厂商的不同名称各异,大体有如下叫法:家用中央空调、别墅式中央空调、户式中央空调,又称VRV、MDV、MRV等变频多联机组[3]。没有统一规范的系统设计;没有统一标准的安装验收,使家用中央空调市场处于一个无序、无规范的激烈竞争之中。

中央空调行业作为一个生产、安装专业性很强的产业,其使用效果的好坏在于“三分产品,七分设计安装”,必须根据房屋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由专业安装队伍进行安装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使用效果,甚至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而正是户式中央空调安装工程领域,至今国家没有统一的户式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规范,户式中央空调安装工程行业处于一个混乱的竞争之中,这无疑阻碍了我国户式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

此外,价格也成为制约户式中央空调在国内快速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国内城市消费者的预期消费心理价格仍然有较大差距。

3 我国户式中央空调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3.1 宏观经济发展趋缓推进我国户式中央空调市场快速增长

据相关调研数据表明:2006年到2008年,我国城市空调市场的需求量约在4600万台左右(不计出口及商业用户需求)[4],我国除了存在50%左右的空白市场外,在已拥有空调器家庭的潜在更换需求市场出现增长趋势,这些都为户式中央空调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2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品牌格局逐渐显现

上世纪末,活跃在中国户式中央空调行业的几乎全是外国企业。比如,来自美国的麦克维尔、约克和来自日本的大金、三菱等。而近些年来巨大的市场自然会引来众多的参与者,国内的家用空调和商用空调制造商几乎都加入了户式中央空调的生产制造行列,如国内比较知名的空调生产厂海尔、美的、格力等都已经进入了户式中央空调领域;另外,一直做户式中央空调的清华同方、金万众等企业,也在逐步提高自己在户式中央空调领域的知名度。

从生产厂商的数量上来说,目前已有上百家之多的国内生产、销售户式中央空调的中外厂家,大概有30多家具备较强的实力,有8家总产值超2亿元,这8家的销售额占据了户式中央空调市场的70%以上的市场[5]。

我国空调市场分体机占主导的市场格局因户式中央空调的出现而打破,在当前人们生活品质要求更高、更加舒适化、更加张显个性化的今天,能够充分满足人们新的需求的户式中央空调将成为空调制冷业未来新的发展趋势。

4 我国户式中央空调发展的新技术

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形式的多样化、能源价格的升降、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及社会人文环境迥异等因素深刻影响着户式中央空调的发展,户式中央空调产业的发展应根据国家情况的不同而走不同的发展路线,不能照搬别的国家户式中央空调的老路。我国户式中央空调的发展同美国、欧洲、日本的发展路线不同,我国地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不同气候选择的空调形式也不同。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住宅形式、结构也不一样,生活习惯、消费能力也不尽相同,要根据不同消费人员、消费层次设计不同形式的户式中央空调,因此,我国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研发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开发出多样化、多层次的户式中央空调系统。调控简单、质量优良、维护简捷、资源节约、舒适健康、安静环保特点的户式中央空调机组成为发展的关键,同时当前中央空调的新的技术如:压缩机变容技术、降噪技术、变流量技术、除霜技术、蓄冷热技术、低温下供暖技术、外观设计、防冻技术等成为当下我国企业必须掌握关键技术。

环保节能技术在发展户式中央空调时也必须注意,因环境的污染对空调系统本身的性能能带来不利的影响,要进行相应的设计,来提高机组本身的能效比。变流量技术、蓄能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积极开发与提高,都能使我们能加大能源的综合利用。

户式中央空调在我国的发展不长,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经验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应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建筑发展的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针对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主要技术问题开展研发工作,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S

参考文献

[1]王文涌.中央空调系统调试浅谈[J].山西建筑,2008,34(31):196-197.

[2]蒋能照,张华.家用中央空调实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3]姚国琦,寿炜炜.户式中央空调安装维修实用手册[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1.

[4]国家统计局.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10.

篇4: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央空调;变频节能;工作原理;运用现状;发展趋势

1.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工业与民用建筑对中央空调需求的进一步增多,中央空调变频节能成为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面临着的发展问题。可见,中央空调变频节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加强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研发的过程中,如何将中央空调变频节能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等紧密结合,促进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央空调变频节能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难题。“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完全符合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发展要求。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实际上就是科学发展观在中央空调领域的具体运用,本质上就是协调中央空调的节能减排技术同人文生活质量的提高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发展,在不断提高中央空调变频节能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全面促进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科学、快速发展,不断满足人们对中央空调的安全舒适、绿色环保、先进节约的要求。

2.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工作原理

中央变频空调根据介质的不同可分为冷剂系统、全水系统、全空气系统、空气-水系统等种类;按照设备的状况可分为半集中式和集中式;按照空气交换方式可分为混合式(一次回风二次回风)、直流式、封闭式等。人工制冷技术的系统性应用是中央变频空调技术应用的基础和前提,当前的人工制冷技术主要有吸附式、吸收式、蒸汽压缩式、蒸汽喷射式四种,而中央空调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和吸收式制冷循环两种。普遍应用容积型的活塞式压缩机或螺杆式压缩机以及速度型的离心式压缩机。中央变频空调是拥有主机及末段系统的中央空调,采用变频电脑控制技术,利用变频压缩机和可控制的变频器,根据中央空调区域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变频器的影响,自动选择除湿、制热或者制冷的运转方式,并且保持空调运转转速的稳定,在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前提下,在最短时间内是周围环境内的温度迅速达到若你们所需要的标准,从而满足人们关于中央空调舒适、节能、快速的要求。

3.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现状

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社会的日益进步逐步发展起来的,截至目前,工业建筑领域和城市居民生活领域,如工业厂房、医院大楼、商业用房、商场、餐饮、住宿等领域广泛应用了中央空调系统。但是,中央空调变频节能技术却没有随着中央空调的广泛应用得到应用,中央空调系统的盘管风机系统、冷却塔风机系统、冷媒循环水系统、冷压缩机组、冷却循环水系统的容量虽然较大,却由于没有使用可调节的控制系统,处于全速运行状态,致使中央空调对能量的耗费巨大,随着用电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急剧攀升。因此,大力发展节能型的中央变频空调,自动调节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不断提高中央空调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水平,促进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充分体现中央空调系统经济性、节能性和优越性的推进路径。

4.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未来发展趋势

A.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未来发展目标是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未来发展目标是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首要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也是如此。每一种技术的发展都是围绕人们对科学技术的需要应运而生的,技术发展对人类需求的依赖和和衍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未来发展目标一定要紧紧围绕人们对生产、生活、居住环境的安全舒适、绿色环保、快速节约的要求开展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

B.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未来发展的基础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未来发展的基础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第二个发展方向。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初期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对此,人们已经有了深刻的体会,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致要求,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未来发展也必须服务和服从于这个大局,不断提高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进一步降低能源耗费,不断减少中央空调系统对大气的污染程度,全面提高中央空调压缩机系统和末段系统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促进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全面发展。

C.实现中央空调变频节能同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

实现中央空调变频节能同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是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第三个发展方向。循环使用,永续发展是中央空调变频节能发展的最终目标,中央空调变频节能同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建立在能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基础之上的,其发展要立足于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实现发展与人居环境的改善的和谐共存,真正实现中央空调变频节能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莫忠能.信源大厦中央空调能耗分析及水系统节能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03.23

[2]胡雪梅,任艳艳.中央空调的变频控制设计及节能分析[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1.07

[3]李令言.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08.15

[4]赵磊,朱海涛.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在公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05

[5]孔振华.中央空调系统变频节能改造分析[J]节能.2010.12

[6]陆伟中,王桐.智能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指挥中心大楼中央空调中的应用[J]现代建筑电气.2010.11

篇5:中央空调市场发展趋势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通过巩固原有的海外市场和进一步开发欧美新兴的经济型空调市场,中国空调行业海外市场前景广阔。

①国内市场

国家近期频繁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利于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健运行,打击投机性需求和促进有效需求,以降低房屋空置率和抑制房价上涨过快,并且“十二五”期间,国家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仅2011 年就实现了1,000 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开工建设,整个“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建设3,600 万套保障房,并且部分地区开始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可以预见,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与有效需求增加,未来我国的家电需求将持续增长。

此外,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坚持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并且随着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服务的内需市场逐渐拓宽,可以预计整个家电市场将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

②国际市场

国外空调的消费存在两方面导向:一种是以欧美公司为代表的高性能、高价格产品;一种是以满足实际需求为目标的经济型产品。我国的空调产品大部分属于优质低价的经济型产品,主要出口发展中国家。

金融危机过后,欧美发达国家的民众逐渐改变了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储蓄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民众购买电器时开始重视产品的性价比,而非一味追求高档产品,因而以经济型产品为主的中国空调行业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通过巩固原有的海外市场和进一步开发欧美新兴的经济型空调市场,中国空调行业海外市场前景广阔。

篇6:当前汽车空调的发展趋势探究

当前汽车空调的发展趋势探究

整车技术的不断升级,必将带动车用空调技术的发展,空调的`发展方向将是保护环境、提高效率、节能节材、减轻质量、压缩体积、降低振动与噪声、操作维修简便、安全可靠等.本文理论联系实际,对当前汽车空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

作 者:闻芳 作者单位:南京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江苏,南京,210049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0)分类号:U4关键词:汽车空调 CO2制冷剂 新技术 新型空调系统

篇7:中央空调市场发展趋势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一些企业开始对户式中央空调设备进行研究和应用推广,相对于美国和日本,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空调己经不能满足多居室家庭的温度调节要求,众多空调厂家纷纷进入户式中央空调市场。人们逐渐意识到使用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相对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形成了购买户式中央空调是对健康投资的观念。

但从目前来看,国外的市场相比较国内的市场要发展的成熟,现在小编跟大家分析一下下国外户式中央空调的发展状况。

户式中央空调起源于美国,是商用中央空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户式中央空调是将全部居室的空气调节和生活品质改善作为整体来实现,克服了分体式壁挂和柜式空调对分割居室的局部处理和不均匀的空气气流等不足之处。它成为整体装修的不可缺少的功能部分之一,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安装可实现居室的美观典雅和舒适卫生的和谐统一,是国际和国内的发展潮流。

美国的户式中央空调普及率较高,其技术路线主要走的是“风系统”的道路,即该国的户式中央空调的系统型式以风管式系统为主,典型品牌有:约克、特灵、瑞姆、吉姆、天普、英特森特。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人们生活水准较高,对居住的舒适性要求也较高。这些都促进了该国户式中央空调的使用普及率。美国由于经济发达,人口密度相对不高。其住宅条件较为优越,很大一部分是别墅,具有宽敞、高大的特点。由于其层次较高,具有足够的建筑空间用于布置风道,因此在美国,风管式系统是户式中央空调的主流

日本户式中央空调技术路线与美国以风管式系统为主的特点不同,日本的家用空调系统走的是一条“氟系统”为主的发展道路,从窗式空调器到定速分体式空调器,再到变频分体式空调器。同样,日本的户式中央空调也以制冷剂式,即VRV系统(包括一拖多)为主,典型品牌有大金,东芝、日立等。

篇8:现代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趋势

外部控制式变排量压缩机逐渐成为世界车用空调压缩机的主导方向, 它具有结构紧凑、质量轻和节省能源的优点。以日本电装Denso公司的变排量压缩机为例, 它采用了树脂离合器, 其体积小、质量轻。另外, 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不断加强, 电动压缩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它能满足混合燃料电池车用空调的需要。DANFOSS、DENSO、ZEXEL等国际性公司已进入二氧化碳压缩机小批量生产阶段。

世界首台外部控制变排量压缩机6SE2于999年在Denso公司产生。6SE2压缩机是以传统的内部控制斜板式变排量压缩机7SB6为基础, 为单作用斜板式压缩机。如图所示, 6SE2采用外部控制阀, 由外部电信号来控制压缩机的排量。外部控制变排量压缩机汽车空调系统根据环境温度、发动机转速、太阳辐射强度、车内温度、送风温度、送风风流以及空调模式设定等参数由汽车的控制板来确定控制信号, 再由外部 (电磁) 控制阀来控制压缩机合适的排量, 这样可以根据当时的冷负荷情况确定一个合适的吸气压力, 不需要再热, 因此达到节能的目的。

目前, 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使用的外部调节的变排量压缩机主要有电装公司的7SEU6、7SBU6和6SEU2产品。其工作原理与内部调节的变排量压缩机相似, 不同之处在于控制阀具有个电磁单元, 操纵和显示单元是由蒸发器出风温度传感器获得信号并作为输入信息, 从而对压缩机的功率进行无级调节。控制阀由机械元件和电磁单元组成。机械元件按低压侧的压力关系, 借助位于控制阀低压区的压力敏感元件来影响调节。电磁单元由操纵和显示单元E87通过500 Hz的通断频率进行控制。在无电流的状态下, 阀门开启, 高压腔和压缩机曲轴箱相通, 高压腔的压力和压缩机曲轴箱的压力达到平衡。全负荷时, 阀门关闭, 压缩机曲轴箱和高压腔之间的通道被隔断, 压缩机曲轴箱的压力下降, 斜盘的倾斜角度加大直至达到00%的排量;关掉空调或所需的制冷量较低时, 阀门开启, 压缩机曲轴箱和高压腔之间的通道被打开, 斜盘的倾斜角度减小直至低于2%的排量。当系统的低压较高时, 真空膜盒被压缩, 阀门挺杆被松开, 继续向下移动, 使得高压腔和压缩机曲轴箱进一步被隔离, 从而使压缩机达到00%的排量;当系统的吸气压力特别低时, 压力元件被释放, 使挺杆的调节行程受到限制, 这就意味着高压腔和压缩机曲轴箱不再能完全被隔离, 从而使压缩机的排量变小。

外部调节变排量压缩机采用了新结构皮带轮。皮带盘由皮带轮和随动轮组成, 通过一橡胶元件将皮带轮和随动轮连接起来。当压缩机因损坏而卡死时, 随动轮和皮带轮之间的橡胶元件的传递力急剧增大, 皮带轮在旋转方向将橡胶元件挤压到卡死的随动轮上, 橡胶元件产生变形, 对随动轮产生的压力增大, 随动轮随之产生变形直至随动轮和皮带轮之间脱离连接, 从而避免了损坏皮带传动系统。

随动轮的变形量取决于橡胶元件温度的高低, 橡胶元件的弹性取决于结构件的温度。由于橡胶元件和随动轮的变形, 避免了损坏发动机皮带传动系统, 同时防止了诸如水泵和发电机的损坏, 起到了过载保护的作用。

外部控制变排量压缩机的优点:压缩机一直运转, 无接合冲击, 提高了舒适性;通过调节蒸发器的温度使制冷量和热负荷及能量消耗完美匹配, 减少了再加热过程, 使出风口的温度、湿度恒定调节;由于排量可以降低到接近0, 省去了电磁离合器和减少皮带轮质量, 可使质量减轻20% (约500~800 g) ;压缩机的功率消耗下降, 燃油消耗下降;新结构皮带轮用于带轮与空调压缩机之间的动力传递, 消除了扭矩波动, 并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

2 热交换器 (蒸发器与冷凝器)

热交换器的材料从全铜发展到全铝, 结构从管片式向管带式发展, 蒸发器主要向层叠式 (板翅式) 发展, 冷凝器主要向多元平行流动式发展。由于提高了翅片散热面积和热交换效率, 减薄管片厚度, 增加了管子内肋片及翅片开切口等措施, 使热交换器尺寸和质量大幅度减小。

冷凝器组件的特点是储液干燥器作为整体焊接在冷凝器的一侧, 从而取消了现今的连接管和2个螺栓, 而用集流管和与直流管平行布置的储液干燥器之间的开口代替。为减小安装空间, 储液干燥器相对于冷凝器表面非对称布置。模拟计算和台架试验表明, 当冷凝器部分传热面用于制冷剂的过冷, 制冷装置的制冷功率将提高, 在过冷度为5 K时达到最大值, 和无过冷相比可提高4%。

现今的方法是对制冷装置进行一定量的过量充注而得到过冷, 从而使制冷功率得到改善, 制冷剂向冷凝器的倒流使部分传热面用于过冷。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 过冷度在不同的行驶状态下将有很大变化;在制冷剂有较小损失的情况下, 过冷度很快就没了。除了由此产生的功率损失外, 液体管中饱和状态的液体制冷剂在接收到较少的热量或由较少的压力损失时马上沸腾, 产生的蒸气使得膨胀阀达到其调节范围的极限, 这导致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的过热度提高, 从而使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利用率下降。在压缩机频繁通断的工作过程中, 由于压力变化的叠加作用加强了沸腾过程, 液体管中的蒸气量大得可以在膨胀阀处产生严重的超高的脉冲噪声。冷凝器组件避免了上述缺点。储液干燥器下部的液态制冷剂通过开口进入冷凝器的过冷段以得到进一步的冷却。通过选择过冷器的面积可以从结构上确定一个需要的过冷度的值。

冷凝器组件的优点如下:降低汽车生产厂在生产、物流和安装方面的费用;降低维修工作量;降低系统所需的制冷剂的量, 从而进一步改善空调装置的环保性。最终用户将得益于在较大的充注量范围内能长时间保持的优化的功率和舒适性。

3 减少直接或间接排放的措施

温室气体的直接和间接排放量依赖于空调系统及其零部件的设计水平和产品质量, 同时跟车辆运行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有关。对一定的制冷剂, 直接排放率主要受系统工作压力影响, 而环境温度和压缩机输入功率又决定了制冷系统的工作压力。间接排放主要由生产系统所需的能量、保证一定舒适性所必须提供的冷量及制冷系统的效率决定。在某些环境下, 燃料消耗引起的间接排放远远大于制冷剂泄露引起的直接排放量, 尤其是在报废之前使用制冷剂回收装置。

(1) 减少直接排放的措施

a.在维修和车辆报废的同时使用制冷剂回收和再利用设备。

b.改进零部件质量减少泄露, 降低软管汇漏率并尽可能减少软管长度, 改进管路接头, 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全封闭”的结构代替开启式压缩机的轴封。

c.减少制冷剂充注量。

d.改用低温室效应指数GWP值且蒸气压力适当、渗透率较小的制冷剂。

(2) 减少燃料消耗引起的间接排放

a.通过增加车身隔热层厚度、改善车身密封性、减少玻璃传热 (如采用光线选择性玻璃、隔热膜) 等措施减少车身热负荷。

b.进行压缩机容量调节, 减少过度制冷后再加热而引起的能量损耗。如日本电装公司开发的电控变排量压缩机用电磁阀代替原有变排量压缩机的气动阀, 使压缩机输气量可在0~00%范围连续调节。这种结构不仅节能, 而且不必安装电磁离合器, 因而减轻了压缩机的质量, 并大大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c.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减少摩擦、蓄热、改善传热等措施来提高系统零部件的能源利用效率。热交换器将传统的冷凝器、贮液器、干燥过滤器和过冷气合成一体, 可确保节流阀前的过冷度而提高效率, 且因减小了贮液器的内容积而可减少制冷剂充注量。

d.使用高效率零部件以减轻质量。

e.采用新的系统或新的制冷剂来达到更佳的生命循环气候指数LCCP值, 并提供令人满意的加热、冷却、除霜、保湿、除雾和湿度控制性能。如一般车辆在冬季将外部空气经加热引入车室内除雾 (新风模式) 时, 同样量的热风被排出车外, 因此造成了采暖负荷的70%的热量损失。

4 制冷剂

传统的汽车空调以CFC-2为制冷剂, 由于氟利昂等物质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 危及了人类的健康及生存环境, 正在被禁用。美、日与欧洲等发达国家已从996年起停止生产以CFC-2为制冷剂的空调汽车。我国于2000年底禁止新车装CFC-2空调系统, 用HFC-34a替换CFC-2的技术改造工作已经完成。

5 CO2制冷系统有可能是下一代汽车空调的主要选择

正当全球在进行用R34a取代CFC-2的技术转换工作时, 由于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们又被HFC-34a的温室效应所困扰, R34a与润滑油的相容性也不能令人满意, 因此HFC-34a被认为只能是一种过渡性替代物。人们从人工合成物会隐藏着不可预知的潜在危险的教训中感到还是天然制冷剂比较放心, 古老的CO2制冷剂又重新受到重视。欧美正在积极进行CO2汽车空调系统的研究工作, 还有些具体细节尚需完善。但CO2制冷系统与目前的常规系统有很大不同, 替换工作量及难度很大, 需慎重考虑。

6 节流膨胀装置

随着变频空调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空调器采用电子膨胀阀作为一种新型的节流元件。近年来, 国外高级轿车也开始使用电子膨胀阀。在国内, 李绪泉、陈江平等人结合帕萨特B5轿车空调系统, 采用电子膨胀阀代替热力膨胀阀作为节流机构, 开发研制了基于单片机的轿车空调全自动控制器。与传统的手动调节阀、热力膨胀阀、毛细管等元件相比, 电子膨胀阀能实现制冷剂流量的自动调节, 使空调系统保持在最佳的工况下运行。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控制, 达到快速制冷、温度精确控制、省电等目的, 适应空调系统高效、节能、舒适、环保的控制要求。

7 各种设施

新一代的空调系统比传统空调系统节省30%的能耗, 运用多传感器技术使得暖通空调HVAC能自动控制车内的湿度、温度、空气流速和阳光照射。既能很好地控制出风温度、冷凝风扇速度, 去除车内异臭及有毒气体, 很好地防止眼睛和呼吸道粘膜的不适, 减少冷凝风扇的噪声, 又能很好地防止车窗玻璃起雾, 确保行驶安全, 同时避免在空调运行中使空气变得干燥。以Valeo公司的新型空调系统为例, 该系统采用了自动内循环模式, 由环境污染传感器控制, 当传感器检测到外界空气中有CO和NO2等有毒气体时, 内循环风模式自动启动, 将有毒外界气体隔绝在车外。

自动内循环模式能在.8 s内迅速关闭进风风门, 减少20%的污染物浓度和40%的不良气味。系统配置的香味传播器, 可由乘客自己选择喜欢的香味, 以保持车内空气的清新。Valeo公司将光催化剂均匀涂在蒸发器及暖风机箱体内, 能通过光学作用去除有毒气体、杀灭细菌, 其良好的再生功能, 保证了很长的使用寿命。试验结果表明, 在内循环风模式下6 min后可去除空气中70%的甲苯。Denso公司同样也发明一项技术, 将一种不易粘附难闻气体的树脂材料涂在热交换器上, 可除去车用空调散发出的难闻气体, 此项技术已应用在丰田花冠汽车上。

HVAC与汽车仪表板做成一体的复合式结构也逐渐成为主流。如德国BEHR公司的专利产品TSM——热力组件模块, 能减少分部件成本、整车总装配成本和总成件的质量, 并能节约所占的车内空间。全自动空调系统的发展更加个性化和舒适化, 采用汽车辅助加热系统、负离子发生器和车用冷藏箱, 提高乘车的舒适性。利用功能集成化技术, 将全自动空调与汽车音响合二为一, 共用一个显示屏, 以解决仪表板位置紧张的矛盾。

为满足乘员对空调温度控制的不同要求, 可在前排座椅间安装一套小空调系统, 它同样由一个单独的鼓风机、蒸发器芯子、暖风芯子和风门控制器组成, 可选择对后排座椅的左侧或右侧送风调控温度, 这就是所谓的四区空调系统或个性化乘员空调系统。

汽车空调制冷剂经历了从CFC-2到HFC-34a再到CO2的过程, 目的是提高制冷效能, 减轻质量和降低成本。CO2汽车空调系统的好处是全球温室系数仅为HFC-34a空调系统的/300, 无毒、非燃烧性天然物质, 不需要其他制冷剂的生产工序, 能直接从化工厂排放物中提取。美、日、欧都已相继研制成功了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系统并装车试运行。

上一篇:儿童英语阅读下一篇:德育渗透计划总结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