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捐款活动作文

2024-07-26

学校捐款活动作文(精选6篇)

篇1:学校捐款活动作文

今天我们班进行了爱心捐款活动。

一大早,我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信封走进教室,里面装着捐给白血病儿童的钱。开始活动啦,浙江少儿频道的哥哥姐姐来为我们拍摄捐款活动。我们排着出操队伍,一个一个地把钱放进捐款箱。轮到我了,我的心情可激动啦!希望小新能收到我的祝福,早日康复。

活动结束了,我感到这次活动很有意义,也懂得了帮助他人是多么愉快啊。因为每个人献出一点爱,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篇2:学校捐款活动作文

由于学校对这次活动的重视,宣传力度大,行动迅速,措施得力,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形成了一个班干部带头,班级学生纷纷响应的积极局面。广大学生都能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全校学生积极参与,踊跃捐款,出现了人人献爱心,热情助他人的热烈场面。

整个活动持续两天,得到全校学生一致响应,此次爱心捐款共筹得善款5164.8元我们班学生捐款305元。虽然数字不大,钱并不多,但情深义重,精神感人,现在我们已将所有善款交予受赠人手中。

篇3:校园捐款活动中的道德反思

一、校园捐款活动的意义

1.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是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1]所以,个体社会化不仅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要求。学校在进行捐款时,通过对被捐款的个人或集体的宣传,不仅让学生了解被捐款者的信息,而且也让他们了解到社会的真实情况。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对社会的认识,使他们从家庭和学校这一相对封闭的成长环境延伸到社会现实中。在了解社会的过程中,了解作为社会一员对社会发展的自我责任感,感受到自身的成长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捐款活动,学生可以了解作为社会一员的权利和义务,践行作为社会公民的道德责任,从而为学生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2.互助友爱价值观的形成

独生子女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的一大特征,孩子从小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生活,习惯于接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视别人的关心为理所当然,而不知道去关心他人,对他人和社会表现出明显的冷漠倾向。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学校捐款活动的举办目的就是要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善”,培养中小学生的善良情感。中小学生处在发展人生经验和理性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道德情感引领着彼此之间的交往,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以“善”作为他们彼此之间交往的基础,彼此关心关爱,就很有可能在他们之间形成一种互助友爱的氛围,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捐款是一种慈善活动,通过组织捐款可以让青少年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慈善意识,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

二、校园捐款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捐款活动一直被大众认为是善意之举,是一种慈善活动,但是在中小学校园中,捐款却存在着一些背离德育的情况:

1.被捐情况严重,违背自愿的原则

捐款,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是出自捐款人自愿的行为,自愿性是捐款和慈善行为的基本特征。但在中小学校园中,不管是组织给灾区或者贫困地区的捐款,还是倡议为身边有困难的个人进行捐款,都存在着超出自愿范围的被捐情况。如在南京某高中,学校倡议大家为近期在尼泊尔发生的地震灾难进行捐款。这一事情被学校高度重视,不仅在周一的晨会上进行倡议,而且把学校的外教请来在全校师生面前做倡议演讲。整个捐款过程持续了一个星期,但是在与学生的聊天过程中,学生对此次捐款的消极认识让笔者不免心生诧异。首先,很多同学们都不知道尼泊尔在哪里,甚至有些同学都搞不清尼泊尔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其次,不少同学认为不需要了解捐款的具体原因,只需要学校倡议大家捐款并开展捐款活动,他们就会像完成任务一般地完成捐款事宜。

把捐款作为一项作业或者说任务去完成,怎可能还有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愿性可言。在中国的学校教育中,这样的事件发生也许并不奇怪。在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下,学生对老师和学校的尊重往往演化成了盲目的听从,这样“听老师的话”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但是,中学生作为具有一定道德理性的人,如果在完全没有了解事情始末的情况下,就听从学校的“倡议”对灾区进行捐款。那么“自愿”一词便大打折扣,学生也毫无自由可言。而这样的捐款活动所带来的效果与其应有的道德效果也相去甚远。

2.攀比之风盛行

在中小学校园中,捐款本身是表达爱心的方式。但在如今,这份爱心却被用来做比较。在学校中,一次捐款活动的举办暴露出的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比较,更有班级之间的比较,甚至有学校之间的比较。这种比较也是当今社会捐款活动中难以消除的弊端。它是以谁捐的多为荣,这不仅违背了捐款的自愿性原则,更暴露出了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但在学校的捐款活动中,不仅没有避免,反而极力倡导这股攀比之风。如在这次为尼泊尔地震所进行的捐款活动中,学校将对班级的捐款数进行清点,并按捐款数目的高低通过QQ群告知各位班主任。虽然没有直接以告示的方式贴出,但是这种内部公开也会让各班班主任想办法让自己班的同学积极捐款。诚然,这样的形式会刺激大家捐款的“热情”,但它却是违背道德价值的,也违反了捐款的自愿性原则。捐款多少是由自己决定的,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情感捐出自己的爱心,捐款数目的多少并不是衡量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准。

三、校园捐款活动何以如此

1.学校管理者在捐款活动中教育视角的缺失

(1)捐款活动完全外在化。当今社会,工具理性日益盛行,学校也难免受其影响。在中小学中,学校管理者在举办活动中对工具主义价值的追求越来越高,不仅把进行课外活动与实践的时间让给教学,而且即使在组织的活动中他们也更多的是注重活动外在效果,活动成功的标准往往以可见与可衡量为标准。如发起的捐款活动,学校往往在布告栏中贴出了内容是“……捐得善款一共X元……”来表明这次活动的成功。在这种氛围下,捐款活动就仅仅只是一次捐款活动,整个过程缺乏对活动价值和意义的追求。其次,不少学校把捐款活动当做是上级教育部门要求执行的任务。学校往往会以完成任务的姿态在全校范围内组织捐款,把款项交由上级教育部门就是完成任务的体现。因此,学校在组织各类活动时,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几乎没有从教育的视角去看待捐款和其他各类活动。

(2)学校管理者把捐款活动当做偶然事件。在学校中,捐款活动并不是定期进行,也不是经常性进行的活动。一般情况下,是由上级教育部门提出进行捐款的要求,或者是学校自行组织给身边有困难的人进行捐款。这种不确定性与非常规性的活动几乎没有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也很少对捐款活动的德育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所以在学校教育中,未能见到捐款活动所带来的德育影响,也很少有教师在捐款活动之外对它进行宣传与教育。

其实,捐款活动作为慈善活动的一部分,是学校进行慈善教育的有利契机。虽然捐款活动具有偶然性与不可预期性,但可以把偶然的捐款活动纳入整个慈善教育中,与志愿活动、义卖活动等各项慈善活动一起,为学校的慈善教育做出贡献,从而使捐款活动的德育意义得到凸显。

(3)学校管理者缺乏从德育视角看待捐款活动。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人向善,学校作为承担教育活动的组织,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围绕着教育的目标进行。组织捐款活动是奉献爱心的善意之举,在这样的活动中,参与者不仅可以获取一个助人为乐的途径,还可以了解慈善的意义以及如何参与慈善。它是学生的良好品德养成的途径,但当今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几乎没有看到这一活动重要的德育价值。在如今的中小学,成绩和升学率已然挤掉了育人的目标,成为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组织捐款,只是教学之外一个无意义的“任务”。其实,无论是给灾区或贫困地区的捐款,还是给身边困难人员的捐款,都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与关注社会的途径。如通过把贫困地区的具体信息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去理解并珍惜现有的生活。但学校在学生没有了解为什么需要捐款之前,就组织学生捐款,那该次捐款所拥有的道德价值仅仅是助人为乐而已。当学校没有把捐款当做道德教育的手段时,学生捐款的行为就无法成为完全意义上的道德行为,更谈不上通过组织捐款让学生产生相应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其次,培养社会的合格公民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可以通过捐款活动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权利,以及如何使用自己的权利,如何参与社会的公共活动,这些都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捐款不是个人的义务,具有自愿性,没有人可以强迫其他人的捐款意愿和捐款数目。同时,捐款属于慈善活动,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参与捐款的过程中,可以关注和探寻款项的走向与落实情况。这是让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良好机会,但是当今中小学校似乎没有认识到这一意义。

2.学生慈善意识的缺乏

慈善意识是指人们对慈善事业的看法、观点和态度,是一种“捐款捐物给需要的人”的自觉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反应是出自“对人类的普遍的爱”[2]。捐款活动是慈善活动的组成部分,本该为善意之举的捐款却在学校中出现的偏差,除了学校难辞其咎外,也因为学生慈善意识方面的缺乏。

(1)学生对捐款意义的认识不足。因为捐款的偶然性与不可预期性,经常成为学校道德教育中被忽视的部分。在组织学生进行捐款时,学校往往不能将捐款活动的意义通过倡议与教学活动传达给学生,却在不合理的倡议与活动中将捐款变成道德的是非之地,使学生不能完全认识到捐款的意义。学校轰轰烈烈进行的捐款活动到学生手中却成了“老师说要捐款”和“我比你有钱”的捐款。而我国社会普遍受传统中国的“差序格局”的影响,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爱分成等级,难以做到用“博爱”思想向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及其长辈的公民慈善意识不足,使家庭教育对学生关于捐款活动以及慈善意识方面的认识也事与愿违。

(2)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不关注。公共性是现代慈善的特征之一。现代慈善的公共性意味着正义、社会责任、权利意识和与现代慈善密切相关的价值。[3]作为慈善内容一部分的校园捐款活动,对学生认识和关注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受社会工具理性的影响,学校教育中也出现了严重的重学业成绩、轻道德教育的局面。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缺乏对社会实践活动途径的了解和关心社会事务的能力。再加上学校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忽视,中小学生变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严重缺乏公民责任意识。另外,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小学的道德发展水平仍处于第二阶段的三、四水平,以“好孩子”的定向和遵从权威为特征,对社会的认识往往只是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影响,因而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无法对社会与社会生活有正确而清晰的认识,在公民道德意识方面也难免具有偏差,影响学生对捐款与慈善的看法。

四、学校在校园捐款中的举措

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个人原因导致校园捐款活动中负面问题的产生,学校教育都有不可推辞的责任,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重视包括捐款活动在内的慈善活动。

1.正确认识捐款活动的德育意义

首先,学校不应该把捐款活动当做偶然性任务,应正确认识到捐款活动作为学校的德育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会对学生产生德育影响。因此,学校的管理者及教师应关注并利用组织捐款活动的契机,使学生对捐款活动有积极的认识,特别要避免在活动中出现攀比和被捐等非道德行为。其次,包括捐款活动在内的慈善活动对学生个体社会化具有积极的影响,学校不仅要认识到捐款活动对个体社会化的意义,更应当利用捐款活动的机会,向学生传授作为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公民责任与公共道德,并不断发展自身,为他们以后适应社会做好准备。再次,通过学校教育,要让学生明白“老师说要捐款”和“我比你有钱”的捐款是对捐款活动错位了的认识。这就需要学校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捐款活动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体会其中的道德意义。同时,在学校教育中,不应该满足于学生捐款对道德行动的认识,还要通过正确的倡导与适当的宣传,让学生产生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从而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

2.积极开展慈善教育

我国有着悠久的慈善传统,乐善好施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当下中国人的慈善意识比较薄弱,究其原因不仅有政治制度的、传统文化的、法律政治等因素,学校教育也难辞其咎。一个社会要能使人们成为具有慈善人格的公民,重要的也是关键的措施就是进行慈善责任意识教育。所以,现代学校慈善教育的道德任务不仅是同情心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校园捐款活动中出现的道德问题,让学校慈善教育迫在眉睫。

第一,学校应该积极组织慈善活动,除了捐款活动外,还可以组织义卖、志愿活动等各类慈善活动。中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还未成熟,必须经历一个从具体活动到抽象意义的发展过程,学校通过慈善活动来渗透慈善意识,让学生通过活动来了解内在的慈善理念。同时,通过参与慈善活动,给学生了解社会、进入公共生活的机会,激发学生关心公共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第二,学校要把慈善教育引进课程与教学中。学校既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慈善活动,也要通过课程与教学活动,把慈善的理论与理念传授给学生,强化学生对慈善意识的认知。首先,慈善教育应该渗透到思想品德课程及其他各科课程中,可在思想品德的理论课程中加入慈善的历史和现状及其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慈善认知能力。其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对与慈善教育有联系的内容,可借机向学生教授与慈善有关的理论知识,充实学生的理论认识。第三,建设校园慈善文化。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德育功效,具有明显的认识导向和价值导向功能,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精神教育的理想途径。学校可以将慈善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中,不仅可以通过活动渗透德育意识,而且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慈善氛围,从而向具有以慈善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发展。

捐款作为慈善活动,它的价值和意义并不在于一个人捐款的多少,其深层意义在于对慈善理念的追求和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的践行。它为有爱心的人提供了一个奉献的平台,也是一次提高和展示自身道德人格的机会,这才是校园捐款活动真正意义上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97.

[2]蔡勤禹.慈善意识论[A].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转型期慈善文化与社会救助[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08.

篇4:亚洲卫星参加慈善捐款活动

香港“乐施毅行者2005”于11月11日早上从香港西贡北潭涌正式起步,4100多名参加者要在48小时内走完全长100公里的“麦理浩径”,为乐施会扶贫发展项目筹款。亚洲卫星公司副行政总裁魏义军参加了此次活动,并以19小时39分钟走完全程。亚洲卫星公司员工纷纷为此项慈善活动捐款。

“乐施毅行者”是目前香港规模最大的远足筹款活动之一。参加者须年满18岁,以四人为一队,相互扶助,共同挑战体力极限,在48小时内走完全长100公里的“麦理浩径”。自1986年以来,香港先后有4.6万人参加了这项活动,筹款超过2亿港元。据称,所筹款项用以支持乐施会在香港、中国内地、非洲以及亚洲其它地区推行扶贫救灾工作,改善贫穷人的生活环境。

香港乐施会起源于1976年,是一个基于香港的、独立的民间扶贫及防灾减灾机构,也是国际乐施会成员。从1987年开始,香港乐施会便致力于在中国大陆开展各项工作,并于1992年成立了“中国发展基金”,先后于1994年救助广西水灾灾民、1996年救助云南丽江地震灾民和青海雪灾灾民等。目前,香港乐施会在中国的15个省区开展项目,以云南、贵州、广西、甘肃、陕西、广东和北京为主,扶助对象集中在山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农民、妇女和儿童。香港乐施会近年来也展开了针对城市贫困人口的项目,包括流动人口以及农民工权益等。(亚星提供)

篇5:捐款活动作文

那是五月初的一天上午,班主任周老师号召我们为残疾人捐款,让我们下午带钱来捐给那些残疾人。

下午第一节课,班主任周老师进班,让我们为残疾人捐款。周老师说:“下面,我开始点名,点到谁,告诉老师你捐多少元,并把钱交来。”

“冯珠玉。”“5元”。

“朱巧玲。”“3元。”

“朱兆雷。”“5元。”

……

这周,奶奶给我15元零花钱,我该捐多少元呢?残疾人是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可是我如果15元全捐,这周就没有零花钱,而且,奶奶会不会责怪我呢……

“陈慧慧。”周老师的点名,唤回我的思考。

“我捐15元。”我毫不犹豫的回答。

捐款活动结束,周老师说:“今天大家表现很好,都能为残疾人积极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我们听老师的话很高兴。

第二天早上,奶奶把我送到学校,见学校电子屏幕上有我的名字和捐款数额,“五(1)班陈慧慧15元”,我仔细一看,原来捐款10元以上的同学的名字都在上面公布,奶奶也停住脚步,仔细看电子屏幕。我想,糟,奶奶看一定会责怪我的,没有想到,奶奶看后,笑眯眯地对我说:“慧慧,做得好,你真懂事,奶奶因你而骄傲。”

篇6:爱心捐款活动作文

我们坐着车来到了我卖东西的地方,我们卖的是衣服和首饰,老师说完之后,我们就开始行动了,一年级是卖鞋子,二年级是卖短袖,

小学生作文大全

有的同学在那叫道:快来买啊!好看的耳环!还有的在叫阿姨过来看一看。我们刚开始也想叫,可是我们却不敢,我们鼓起勇气,一起叫:快来买呀!漂亮的连衣裙。喊了一会儿,我们口渴了,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喝了一口水,看一看她们的生意这么样。哇!四年级那边的生意也太好了吧!我们当然也不会落后,我们努力的叫阿姨过来看一看连衣裙。可还是没把阿姨叫过了,过了一会儿,有位阿姨过来了,我跟阿姨说

:“这件群子很好看,买这件吧!”阿姨听了100元一件,便问问她的儿子要不买,她儿子说:“太贵了。”阿姨就走了。

上一篇:应聘销售演讲稿范文下一篇:家乡亲又亲大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