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2024-07-10

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精选18篇)

篇1: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在我的生活中,我做过无数次的尝试,在尝试中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学会了弹琵琶,学会了游泳等。但那一次做番茄炒鸡蛋的尝试,在我印象里最为深刻,因为那次尝试不仅给我带来了,还告诉了我很多有趣的科学道理。

一天早晨,爸爸妈妈买好菜后,就急匆匆地开车上班了。中午我从学校匆匆忙忙的跑回家。走到门口时,我掏出钥匙开门,本以为一桌丰盛的菜在等着我,没想到进了门。屋里空无一人,就在这时,我的手机响了,那是妈妈打来的,她说:“婷婷,今天我和你爸爸要加班,所以今天你自己,就简单的吃点方便面吧!”我嘟着嘴挂了电话,心想今天又要吃垃圾食品了

我不情愿的拿出方便面,正在我走向暖瓶的时候,我看见厨房角落有今天早上妈妈买的番茄和其他蔬菜。我灵机一动,嘿嘿,我可以自己尝试着做番茄炒鸡蛋啊!正好家里有鸡蛋。我转念又一想,如果有弄到衣服或烫到我了怎么办?但又一想,我已经11岁了,不能再依赖爸爸妈妈了!于是我定下决心,要自己尝试做番茄炒鸡蛋。我先从冰箱里拿出两个鸡蛋,想起妈妈以前打蛋时告诉我,打蛋,用力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可我也拿不准,于是先轻轻地打了一下,太轻了,一点缝也没有,我又用力敲了一下蛋壳,蛋壳上立了一条小缝,于是我顺着裂缝,搬开了蛋壳,把蛋黄和蛋清倒到了碗里搅匀。我又把番茄拿到水池边,洗干净后切开,太大了。我记得妈妈做时把番茄,切的不大不小正好,于是我又切了一刀下去,发现还是有点儿大,我便再把每个切成两个。切好番茄,我便先把煤气灶打上火,等锅热后再倒点油,油热了,把鸡蛋放到锅里面去,就在这时我发现鸡蛋快变糊了,赶快把火关小。我记得好像妈妈以前说过,因为油太少,鸡蛋直接接触锅底,所以鸡蛋会糊。要让鸡蛋和锅底分离,就得放上适量的油,又倒了一些油,鸡蛋逐渐变成金黄色鸡蛋小块。又把番茄放了进去,加入了盐,又过了一会儿,我觉得好了关了火。我从柜子里拿着盘子把番茄炒鸡蛋倒入盘子里。这样一盘香喷喷的番茄炒鸡蛋就大功告成啦!就在这时,门开了,原来是爸爸妈妈回来了。我把番茄炒鸡蛋,端上桌子,妈妈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说:“婷婷,你长大了,这道菜太好吃了,比妈妈做的还好吃呢!”

耶!我成功了,我以后还要多做这种尝试,这样才能让我进步,让我知识不断的丰富,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因为在我们以后的人生中,能够推动我们社会进步的不仅仅是番茄炒鸡蛋,还有更多的尝试在等着我们!

篇2: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那天吃完饭后,母亲破天荒的要我洗碗,美其名曰“劳逸结合”,让我锻炼锻炼。我听到后心里不禁一震:我才观摩几次,就要让我这只“菜鸟”上场了吗?一向懒惰的我在老妈的拉锯战中华丽战败了,只好来到本该不属于我的战场——厨房。我自我安慰地想:这不过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没事,很快就洗完了,加油!

啊!当我看见那油乎乎的碗筷,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刚刚的信心早已被碗吓得无影无踪了。我漫不经心地拿起一个盘子,学着妈妈的样子放入水中,加上洗洁精,用抹布胡乱擦起来,打算草草了事。可没想到盘子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滑来滑去,突然“扑”的一声,盘子落在了地上摔得四分五裂,我赶紧拿起扫把,把“作恶现场”清理干净。我有了一丝想要放弃的念头,可是一想到妈妈的“河东狮吼”,我不由得一个哆嗦!只好重新振奋起精神。有了前车之鉴,我吸取教训,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盘子,一下一下地来回擦洗,心想:这下看你还怎么跑!可傲慢的污渍怎么也不屈服,似乎还在向我挑拨“哼!你休想打败我,想得美!哈哈哈哈……”我越擦越气,碗碟“粉身碎骨”的悲剧差点重演。只好深呼一口气,静下心来慢慢想对策。我努力回想妈妈洗碗的过程:先把碗擦一遍再放入热水……“对了!热水。”我恍然大悟,立刻把盘子放入热水中泡了几分钟,拿起来继续擦洗,污渍乖乖屈服了,傲慢的火焰被热水浇灭了,我大获全胜!尝到甜头的我趁热打铁,接着依样画葫芦地把一个个盘子洗得洁白如新,干净得都能照出人影来。

这时,我看见筷子还懒洋洋地躺在水池边,这次就轻车熟路地先在手上倒点儿洗洁精,然后抓起筷子使劲搓筷子头,有几根筷子调皮不听话,从我手里逃跑了,我不服气地说:“小筷子,你休想逃出我的五指山。”我把它们从水池里一根根拿起来搓。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把筷子洗好了。洗完了碗筷,我也松了一口气,其实做家务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难,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篇3:一次成功的教学尝试

每次讲到全等三角形一章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部分学生在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时候, 不能顺利找到对应的边和角。全等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不多, 就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原来讲这一节时, 在讲完这些内容后, 余下的时间都是用来做书上的练习, 课后的习题及练习册的相应练习, 一节课也就这样过来了, 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 不能为后边的学习活动提供强力的支撑。

上学期再一次讲这部分内容时, 我做了一次崭新的尝试:在书上的教学内容完成后, 首先让学生利用事先准备的硬纸片、剪刀或刻刀、三角板或直尺自制一对全等的三角形。这对刚学过全等三角形定义的学生来说并不难, 然后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全等三角形。接下来我请学生四人一个小组, 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一拼看能得到怎样的图形。到了请小组代表展示他们拼出的图形时, 学生表现得也很踊跃。当我问到还有没有哪个学生拼出其他图形的时候, 一位平时学习成绩一般, 爱耍小聪明的学生举着自己拼的图形大声说:我拼了一座大山。学生哄堂大笑。我发现这位学生拼的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拼图时, 我说:这位学生拼得很好, 还发挥了自己的想象, 学生认真想想还能拼出什么图形来?于是又有的学生拼出了像小草、像风筝的图形。我又把常见的几种全等三角形拼成的图形用课件展现出来, 请大家拼拼看, 是否可以拼出来。学生再一次专注的拼了起来, 更用心了。很快大家就拼完了, 接着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把上面这些图形看成是一个三角形通过某种变换得到的, 你可以说出它们都经历了怎样的变形吗?学生陷入沉思。因为有了刚刚拼图的经历, 学生很快得到了结论:这些图形都是把一个三角形通过平移、旋转或翻折得到的。很好!我这样肯定了学生的结论。我又出示了一个较复杂的图形, 问这里有没有全等的三角形, 你能否从中找出来。

篇4: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来到水塘边,爸爸先跳进了水里,接着我也下了水。我站着不敢游。爸爸鼓励我说:不要怕,游泳很容易的,有样学样就行了。于是我在爸爸的鼓励下开始学游泳。开始我以为游泳真的很容易呢,谁知道学起来并不轻松。

首先要在水里学会憋气,整个脑袋都要在水里,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吃到一口水。我呢,第一次我憋十几秒。我想,我还要继续努力,向二十秒前进。然后就开始学游泳的基本功了,我的手划着,脚舞动着,并且还要憋气。刚划了两三下,自我感觉不错,有点自满了,这时我感到了身体开始下沉。于是,我的手脚全乱了,又喝了一口水,那滋味儿真不好受。我想放弃了,气喘吁吁地半个身子趴在岸边就往岸上爬。

爸爸把我拉上岸来,对我说:“你的毛病就是换气、划水和蹬腿不‘合作’的结果,别懈气,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成功!”。我不再放弃,我决定再次下水,一定要把游泳学会。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下钻入水中,接着就按照爸爸教我的要点一点点地划了起来。结果,爸爸教我的要点很有效,我坚持游了挺久。

旁边的叔叔阿姨看见我会游泳了,都说我厉害,我自己也开始高兴起来。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路哼着歌,因为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篇5: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提起第一次尝试,我有很多话要说,比如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学妈妈洗衣服,第一次做饭……然而有些尝试成功了,有些则失败了。

那时一个风和日丽的中午,我看见妈妈在厨房里做饭,我突发奇想:为何不帮妈妈做饭呢?我便走过去笑眯眯地说:”妈妈,你最爱我了对不对呀?“妈妈说:”怎么了。“我说:”你教我做饭吧。“妈妈惊讶地说:”你要做饭?“我肯定道:”对。“妈妈却说:”乖乖,别看做饭简单,有时会弄伤自己的。“我心想:妈妈太小看我了,聪明的我怎么会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呢?我说:”不如你当一回老师教我一次嘛。“妈妈无可奈何地说:”好吧!“我先把削好的土豆洗干净,再切,我小心翼翼地切着,看着这雪亮的菜刀,我心里就是一阵恐惧,不知不觉地手发起抖来,”哎呦,这把死菜刀怎么那么不听话,我才切了两片就把手指头弄伤了。“我气愤极了。妈妈见了说:”别灰心,第一次难免会吃点苦头。“我听了妈妈的话,继续切了下去。到了炒菜时,我先把油倒进锅里,再把泡菜和土豆倒进去。我正幻想着自己做的菜如何美味,谁知一不小心,油溅到了手上,我疼的想哭。最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做好了这道菜。再看我的手,上面有了一朵”小花“呢!妈妈一看笑了起来。

就这样,我第一次吃上由自己炒的菜,这一次尝试不仅给我带来了成功的喜悦,还让我明白了父母的辛苦。

篇6: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晚上写完作业后,我就开始进行伟大的工程——做酸奶。我先按书上写的到超市买了一大瓶稠酸奶和一袋纯牛奶。然后我把鲜牛奶倒入瓶子里,在鲜牛奶里加入了2勺白糖,煮开了几分钟,等到牛奶冷却至35℃到40℃时,我就在煮开的牛奶中加入了两勺酸奶,仔细搅匀。然后又按书上说的倒进了消毒过的保温杯里,盖上了盖子。我就上床睡觉了,到了第二天清晨,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盖子,看到里面的牛奶变得稠稠的了我兴高采烈的跟妈妈说:“我的酸奶做成了。”妈妈对我说:“那你有没有尝一尝酸奶的味道呢?”

我听了妈妈的话打开保湿杯盖子喝了一口,啊!味道可真棒呀。

该去上学了,我背上书包,拿着保湿杯,在路上我走得很慢,就是怕万一走得快了把杯子碰掉怎么办呀!

到了学校,我看着同学们都拿着自己做的酸奶,该上科学课了,科学老师让大家拿出自己做的酸奶的小组里互相品尝,大家做的酸奶,有的酸、有的甜,有的稀,有的稠,各种各样的,小组里的人,品尝了我的酸奶后都说很好吃,我的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甜。

篇7: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来到了银泰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高高的“岩石”。忽然,我听见先上去的表哥发出的叫声,我不禁开始担心:我能行吗?怀着这种心情,我战战兢兢地爬上了最下面的“岩石”,慢慢地往上爬。当我爬到中间时,我有些累了,并思量着要不要往上爬了。是表哥给了我向前的动力,我一定要勇往直前,再接再厉!当我爬到最高处的时候,我胜利了,我战胜了我自己!这时我才知道,从高处看银泰城是多么爽!而且我发现了,“岩石”的样子色彩斑斓,也没有这么高吗!我兴冲冲地向表哥他们挥挥手,嘴上却有着说不出的滋味。

我知道了,原来人生中充满各种尝试,总有一天,人会尝试各种各样的东西来帮助其他人。尝试也是一种味道,当你成功了,就会变的甜,当你失败了,就要不断的去将它变得甜。

篇8: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我们见面后,我首先表扬了他有追求、有选择、有个性的态度,消除了他来接受副校长训诫的担忧。然后,我们谈起了关于花卉、园林、园艺、植物、园林工程、生命科学、电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在植物栽培中的应用,而后我们达成这样两点共识:其一,他对于园林还只是爱好,还没有达到专长的程度,当然现在没有不等于将来没有,并例举了鲁迅弃医从文,恽铁樵弃文从医,钱伟长考历史改物理的例子;其二,生物学知识于电学、电学知识于生物产业不是互不相干的,恰恰是可以互相结合的。正是学物理的克里克参与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以色列正是靠着先进的农业工程包括自动控制技术,在沙漠上建立起欧洲菜园。据此,我为他提出了4种选择建议:

1.退学重考:如果决心很大,这个决定并不奇怪,更不可笑,但将浪费三年宝贵时光。鉴于高等教育资源仍属稀缺资源,专业不容考生自由选择,重考后能否如愿并不确定。

2.校际转学:找一家与我们相当的学校,转学转专业,但就他的情况,即使降级一年,其植物学等基础难以补上,最好从一年级开始,从头学起,浪费两年。

3.辅修替代:以进修生的身份到南京农大(事先已与对方探讨了这种可能性)修读一年或一年半,再回来修读本专业,晚一年毕业,其进修学分作为拓展学分可以替代公选课和非主干课程学分。

4.自修复合:学好现有专业,同时有计划地自修生命科学,备考生命与电学交叉学科研究生,立志成为复合型人才。为他推荐了一些读目,提出了学习、实践的建议。

他当场说考虑2、3。后经电信学院同仁们的工作,过几天,华告诉我:选择了4。后来,他成功地考取了电学与生物学交叉的“农业电气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

事后,笔者进行了反思: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没有选好自己喜欢的专业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的习惯下,学生只管考试,报专业是家长和老师的事,家长关心的是专业是否热门;老师关注的是考取的可能性和“经济性”(不要浪费分数)。多数学生没有选择,顺其自然,不反对也不热心;而遇到华明公们,他们内心有选择,或者没有获得发言机会;或者被一声断喝:“电多好?还想别的?”;或者被以“服从”录取,就会产生消极、畏难甚至抵抗的心理。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反思这件事,指导我们以后改进工作。

1.“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口号,更是行动。该生有幸赶上了电信学院细心、热心的老师和领导,能发现学生的困难和问题,有那样为学生心急火燎的心情,那样“有病乱投医”的执着,才促成了一个学生跨越障碍,跳得更高。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总是站得太高,离得太远,试图让学生膜拜你、追逐你,获得的只能是疏远和漠视。无法计算,有多少个华明公痛苦地、无奈地完成了或正在继续着甚至已经中断了他们的学业?我们的教师要真教,导师要真导,班主任要真任,辅导员要真辅导,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在于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才可发现学生,有效地引导学生。

2.专业教育要从入学开始,持续不断。我们的许多同学虽然不似华明公那样心仪其他专业,却对本专业不甚了解,他们的大一、大二常常是迷茫的,到了大三才逐步了解本专业。比如华明公到了大二末,还不知道电学与生物学有那么紧密的关联。这犹如一个长长的隧道,人们需要摸黑走下去,不断扳动一个个开关,但只有到最后的开关扳动了,才见到了光明。我们的培养模式要变这种“最终点亮”为“渐次点亮”。包括:第一,大一开学即开概论课,让学生先知道该做什么;第二,及早进入专业实践,从低到高增强感性认识。第三,教师信息要有效披露,让师生成为朋友,以便于帮助学生。

3.分型培养要落到实处,科学运作。其实,在学分制的管理制度下,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和选择的机制已经建立,关键是如何有效利用,管理者要不怕麻烦;施教者要有的放矢:学生要学会选择。教育工作者需要养成根雕艺术家的气质,按照“不是没有美,而是没有发现”的思路,不断发现、寻找、肯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硬、软、疤、瘤、枝、杈都是优点,他们愿意并有能力把这些千姿百态的基材造就成神采飞扬的艺术品。电信学院引导了华明公就是成功的范例。

篇9:那是一次自信的尝试

妈妈的话:

2011年暑假的日志里,我记下了那一次锻炼儿子后的感想。过去一年多后,才从儿子的记忆里变成文字——我感悟:家庭教育这种东西,从实施到内化是需要过程的!

假期中的一个午后,我和妈妈一起到小区里的花园散步,妈妈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堆传单,对我说:“来给你个工作,这些传单你每发一张就给你两毛钱,怎么样?好好的体会体会工作的艰辛。”

天呐,发传单?我平生最怕与陌生人交流,在班里面对熟悉的同学,有时都不敢大声说话,像蚊子嗡嗡一样。平时老师叫我去办公室,我都会双腿打颤十分拘束。怎么办呐……可是当我用一百二十个不情愿的眼神斜斜地看了一眼妈妈时,我看到的却是妈妈不容争辩的眼神,我只好哆哆嗦嗦地从妈妈那里接过传单。

手里握着十几张传单,在整个小区里绕着跑,找发传单的对象。手里捂出了汗来,汗水几次险些把传单沾湿。

终于,我锁定了一个目标:一个个子不高的中年妇女。这下我可满意了,心中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我一下子蹿了过去,从传单里抽出了一张,递给了她,嘴里却结结巴巴,半天没蹦出一个字来,那时我感到我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朵根儿,如果当时有个地缝,我一定会马上钻进去。

没想到她的脸整个扭成了个问号,望着阿姨迷茫的眼神,我多想和阿姨解释:“我是来发传单的——”,可是这个平时那么简单的“我”字却怎么也说不出口。那时或者也许只有短短的几秒,但对于我来说却像过去了几十分钟。

太丢人啦!我不干啦!我一转身头也不回的跑向妈妈,赌气地把传单全扔给了她,说什么都不干了。

就在这时,一个邻居家的小姑娘朝我们走了过来。妈妈乘势叫住了她,交代了几句。那个小姑娘在我妈妈那里领了传单,一溜烟的跑了。

我顿时呆住了,看着她远去的背影,心想:“她是要去完成我未完成的任务吗?不行,我可不能输给一个小丫头!”

这次,我果断地向妈妈要了传单,并对自己说:“行,你一定行!”我不知是从哪儿来了一股子劲,或许是我一咬牙一跺脚带来的吧!反正我不会输给三年级的小孩儿的。我撒开腿从小区出口处一直发到入口,光发掉的传单就有十张,管他什么蔑视,害羞什么的,全都抛在了脑后,不到半个小时,我就回到了妈妈身边。没想到邻居家的小女孩儿把她一开始发的还给了妈妈。看来她初战失败啊,不过还真是多亏她让我战胜了自己,战胜了自卑。

我一心想要战胜那个三年级的小女孩,可是到头,却是战胜了自己。

成长就是这样,在一次次不经意中就能战胜自己,长成一个自信的阳光少年。

山西省实验小学六(2)班

篇10: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人生的路上都需要去尝试,有时尝试成功,有时尝试失败。但那一次的成功,在我脑海里还记忆犹新。

有一次,我在家里写作业,写着写着发现我的闹钟不走了,我拿过闹钟,精力全部放在了闹钟上,也没有心思写作业了。我想:闹钟怎么不走了,这是为什么?昨天才上的电池呀!我把后壳打开,换了节新电池,可是闹钟还是不走。我正要下楼去求助爸爸,可是又一想:我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做,不能麻烦大人。我悄悄地跑到楼下把工具拿上来,开始尝试着修闹钟。我先把闹钟的后壳打开,然后挨个检查每一个零件,当检查到那个小齿轮的时候,我傻眼了:那里本来有两个齿轮“互咬”的,可是那里只有一个齿轮了,我想:另一个去哪里了?我怀着疑问去找齿轮,可是哪都没找到,我又从我的百宝箱里取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齿轮来,准备安到上面去,可是我怎么安都安不上去,还把我的手磨出血了。正当我要放弃的时候,无意中看到齿轮里面有一个小口,正好和闹钟上的相合。于是我按照小齿口安了上去,我又换了节新电池,闹钟又恢复了正常。我心里无比的高兴,这次我自己一个人把闹钟修好了,感到十分的自豪。

这次我成功地修好了闹钟,体会到了只要勇敢地去尝试,就能获得成功。

篇11: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轻轻地打开记忆的大门,回忆到五年级时。我五年级时还不会跳绳。有一次语文教师给我们上活动课,并吩咐我们女生玩跳绳。

班上的每个女生都会玩,唯有我自我不会,她们神采飞扬地玩着,而我就在一旁闷闷不乐。教师见状后,便亲切问:”你怎样了,为什么不跟她们玩呢?”我悲观失望地说:“我....我不会玩。”只见教师付之一笑地说:“你能够学啊!如果没有同学教你,我教你吧!”她拉着我的手到绳子旁边,顿时,一股暖流涌进我全身。她说:“你要看清楚丢绳子的人,她丢哪一边你就跳哪一边。就像唱歌一样按它的节奏来唱,明白吗?”我点点头,第一次跳,失败了。教师再叫我跳,我按照做了,但依然失败了。我就对自我大失信心,还垂头丧气。教师和蔼可亲地说:“你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不懈,你要乐观对待,要勇敢地应对挫折,才容易尝到成功的甘甜,加油!我相信你能行的!”我听了这番意味深长的话语,悲伤一扫而光,重拾信心专心致志地跳,一次,二次……我失败了30多次,到第31次时,我成功了,此时,我激动地叫了起来:“教师,我成功了。”教师笑逐颜开。我学会了就不断在练,教师见我跳得挺娴熟的就推荐我和我们班的小红比,小红是全班跳绳高手。

她得意洋洋的样貌,好像必须会赢的。我毫不畏惧,因为我明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开始我,我按照教师教我的方法去跳,结果赢了小红,不仅仅赢了小红,还赢得全场暴风雨般的掌声。从此跳绳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

篇12: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第一次滑雪是在去年的这个季节,地点在乔波滑雪馆。记得那天,天气热得像烧开了的锅,直冒汗。爸爸带着我来到了乔波滑雪馆,我们租了滑雪的工具,滑雪板、滑雪鞋、滑雪衣和手套,换好后进入了馆内。零下三度,啊!真爽!真是内外两重天。

在教练的讲解和指导下,我对如何滑雪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这只是纸上谈兵。真正的挑战开始了!我站在高高的滑雪坡顶端,开始第一次尝试。脚往坡下一挪,身体不听使唤地就往下滑去,不到三米,两脚一分,一下就坐在了雪地上。第一次失败告终。我重新回到坡顶,开始第二次尝试。有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这次我牢牢地把双脚并拢,但还是因为控制不住身体重心,在滑出六、七米后摔倒了。第二次失败,使我想起了刚才教练讲得口诀:“双脚微微并拢,重心略向后倾,身体稍稍半蹲,目视前方。”第三次来到坡顶,我暗暗为自我鼓劲:“加油!加油!这次必须要成功。”出发很顺利,滑到中途的时候,身体还是有点扭来扭去,可是没摔倒。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大约离平地还有七、八米的时候,我心想:这次要成功了。这么一想,思想一开小差,在快到终点前重重地摔了一跟斗。成功在望,因为自我的不专注,最终还是失败了。我不放弃,我一向在鼓励自我,因为毛主席以往说过‘失败乃成功之母’。第四次我站在了坡顶,我心境好平静,暗自为自我加油!出发、途中滑以及到平地减速区,一气呵成。我最终成功了!

篇13:一次成功的尝试

听了妈妈的话,我感觉好了很多,我也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到了学校,我首先看到了我们的指导老师——厉老师。厉老师出乎我意料地和蔼可亲,他的嘴角始终挂着热情的微笑,让我的心里暖暖的。

测试开始,我的心里有了谱。我拿起笔,思索片刻,准备画一幅田园风光图。我的眼睛瞪得像铜铃,脑袋在急速地运转。我调动了身体的全部神经和气力,开始调色,描画轮廓,着色。渐渐地,我那开始时还有点颤抖的手也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此时我的心里有一首山水田园的歌在流淌,它们顺着我的笔流淌到纸上,凝固在画里:天是湛蓝,树是碧绿,人能感受到花的芬芳,春风轻抚你的脸颊,还能听到鸟的鸣唱!我也陶醉在自己描绘的田园风光里,时间在飞逝竟然也浑然不觉。终于大功告成了,我放下手中的笔,才感到自己胳臂有点酸疼。

我一抬头就看见厉老师春天般的微笑,老师就每个参赛选手的优点和缺点都进行了点评。我的画获得了最高等第,我如愿以偿地分在了高级班。我的心里别提有多美!

这次尝试让我明白这个道理:一个人要获得成功的喜悦,就要努力尝试。妈妈说得对:尝试就能进步!

点评:小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写出了自己参加画画测验从紧张到全身心投入,再到获得成功的心理变化过程,告诉读者一个道理:只要勇敢地尝试,就有可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点评、指导老师 陈会中)

篇14: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记得有一次我去学游泳,以为游泳很容易,谁知道学起来并不轻松。爸爸先跳进了游泳池,接着我也跳入。我站在水里不敢游泳。爸爸鼓励我说:不要怕,游泳其实是很容易的。我在爸爸的鼓励下,进行了游泳。首先要在水里学会憋气,整个脑袋都要在水里,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吃到一口水,我呢,能憋十几秒,我想,我还要继续努力,向二十秒前进。然后就开始学游泳的基本功了,我的手划着,脚舞动着,并且还要憋气,刚划了两三下,自我感觉不错,有点自满了,这时我感到了身体开始下沉。于是,我的手脚全乱了,又喝了一口水,那滋味儿真不好受,后来爸爸帮助我,把我拉上岸来,对我说:你的毛病就是换气、划水和蹬腿不合作的结果,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成功。我不再放弃,我决定再次下水,一定要把游泳学会。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下子钻入水中,接着就按照爸爸教我的要点一点点地划了起来。结果,爸爸教我的要点很有效,我坚持游了下来。在那一刻,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后来,爸爸妈妈看见我会游泳了,都说我厉害,我自己也开始高兴了。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路都很开心,因为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了。

义乌市城西街道东河小学六年级:ffrrhh

篇15: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到此刻我还清晰得记得,我第一次学游泳的时候,那是在我9岁的时候,那时,我见人家游泳好玩便想去试试。

暑假一天的清晨,我早早起床到了世纪院游泳馆。换好衣服进入游泳池,进入眼睛的是一副广阔的水池,感到心境很激动,看见教练在哪里喊我,我便走过去整队。我们先进行自我介绍和点名,之后,我们就开始学游泳了。教练大吼一声:“开始课程了!喂!别笑,都给我严肃点!跟着我做。先交上半身动作!”说完,教练一个飞身跳到了游泳池了,没想到,不细心一个滑跤摔了个狗吃屎。我们不禁捧腹大笑,还有个人笑着乱跳竟摔到了泳池里。教练注意到自我的动作不禁老脸一红,开始了教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教了起来。他教完后,试着让我们练练,心想:做这个可真费劲。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呀!我不怕困难,使劲得开练了:我把两个手掌心相碰,紧之后画一个圈似的把胳膊向外伸展,再和起来,这样来回来去好几遍,力气全没了,动作偶尔不标准的时候,教练会帮忙我改正。我对教练说:“这个难吗?”教练说:“对害怕游泳的同学来说就有些困难了。你是个努力的孩子,你会学好的!”我说了一声:“是!”于是,教练走了。我站在原地,回忆着教练的话,心想:加油!我虽然是旱鸭子,但我必须练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水鸭子!

过了一个月,游泳学完了,经过这次游泳我已经完全掌握了蛙泳,努力克服一切。还真是要感激那个教练呢!

篇16: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那是一个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在阳台上发现半截牙刷柄上长着一大一小的两朵蘑菇,可能是因为牙刷发霉了,再经过阳光的照射,就长出了蘑菇。我便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兴。吃过晚饭后,我向家人宣布了我的“重大发现”。妈妈听完后向阳台走去,看着蘑菇摇了摇头,说:“这蘑菇有毒不能吃。”我反驳道:“又没人吃过,无法证明这蘑菇有毒。”奶奶严肃地说:“不能吃,就是不能吃,万一有毒怎样办呢?”唉!反正吃不成蘑菇炒肉了,我只好悻悻地走开了。

可是,我心里越想越生气。于是,我的好奇心又上来了。“谁吃过呢?谁明白有毒没毒?”,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我的脑子里反复回转着。我决定试一试。“可是找谁试呢?”这可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当我正想的入迷时,忽然“叽叽”的叫声让我回过神来。“对了,让小鸡来试一试。”我立刻把蘑菇洗干净,切成碎片后,拌在鸡食里。一会儿,那些小鸡如饥似渴地抢了个精光。这时,我忽然想起了奶奶的话,心里不由地紧张起来,就像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小鸡也是有生命的啊!我立刻拿出药箱,准备随时拯救这些幼小的生命。可是整整一个午时,小鸡依然活蹦乱跳,好像在说:“小主人,我们没事。”我心里的大石头最终落了下来,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我高声欢呼。

篇17:好的报道是一次成功的抵达

关键词:抵达 现场 细节 内心

首先是抵达新闻现场,回到新闻发生的土壤。

现场不仅是新闻信息的最重要的来源,更重要的是,只有活跃在现场,前方记者才能拥有自己个性化的视角,获得独家的新闻事实。

但是,到了现场还不算,还要到达“标志性现场”。所谓“标志性现场”,是指每一个新闻事件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现场。它是一个点,而不是一个面,在这个点上,新闻信息最密集,受众的关注度最高。它的发展变动往往牵动着整个新闻事件的全局和走向,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只有抵达标志性现场,才能直通新闻核心。

2010年4月14号,青海玉树地震。下午1点半,笔者从军方得到消息:国家地震救援队将于下午3点携带救援重装在南苑机场集结登机。军令如山倒,此时已来不及回家取御寒衣物和生活用品,我把分别装着采访机、海事卫星、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的四个背包往身上一绑,直接从电台驱车赶往南苑机场,和国家地震救援队队员一起登机飞赴灾区。

19点55分,飞机降落在玉树巴塘机场。我冲出机舱,寻找有利地形,准备架设海事卫星电话帆板。此时却发现自己的手怎么也不听使唤,这才感觉到了寒冷。从北京出发时只穿了一件单衣,而这里的气温是零下4度,六七级的大风寒冷刺骨。紧接着是头痛和气喘,这里海拔近4000米,氧气含量只有平原的一半。已顾不上这些,我将电话帆板对准西南方向,拨打直播间的电话报道救援队到达灾区的消息,待线路接通,已喘得上气不接下气。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救援队员们没有片刻停留,马上展开营救。我随救援队员携带微波、蛇眼生命探测仪爬上废墟、钻进倒塌楼板的夹缝,寻找生命迹象,直播报道救援进程。

作为记者,只有回到新闻发生的土壤,才能化抽象为具体,也才能让报道变得更加真实和鲜活。在广播现场报道中,前方记者是听众在新闻现场的代表,他要将所见所闻所感汇聚成形象生动的听觉元素传达给广大听众。前方记者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让听众通过自己的声音“看”到正在发生的新闻,而且还要牵引着听众的“目光”聚焦整个新闻进程中最值得关注的焦点,这个焦点就是直播的报道主体。地震救援现场的报道主体是废墟下面的幸存者。广播特写《玉树地震:一次成功的救援行动》自始至终聚焦关注被困在废墟下54小时的藏族小女孩,她的命运始终牵动着听众的心。报道过程中,身处新闻事件最前沿的前方记者牢牢锁定报道主体,这有赖于记者的新闻敏感和对新闻现场的快速感知能力。对报道主体聚焦不实或是焦点游离是报道的大忌。

第二是抵达事件细节,呈现新闻进程中的纹理脉络。

作为历史的记录者,记者要善于捕捉大历史中的小细节,因为是众多细节的碎片构成了真实的可以触摸的历史。

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说过,写历史,写几百年、几千年前的人,最重要的是“要像他一样活一遭”。新闻亦是如此。把一个人送回到他的生活位置和事件发生的原点,记者也要尽量抵达这样的位置,呈现新闻进程本身的纹理脉络,而不是预设判断和想当然,这是记者的责任。惟有这样,听众才能更好地理解新闻事实,报道也会更加心平气和、客观理性、接近真相。

此外,广播记者要善于感知、捕捉和还原丰富的新闻现场音响,用声音记录历史。广播特写《玉树地震:一次成功的救援行动》叙事依靠音响层层推进,由现场音响和现场播报节选而成,全部是现场“原生态”。

现场报道对前方记者驾驭现场和即时表达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前方记者担负着现场采访、现场播报、现场协调、现场控制的重任,这就要求记者具备机敏的现场观察能力,出口成章的现场播报能力,一点即到的现场采访能力,收放自如、随机应变的现场控制能力。

首先,记者的表达要准确到位。记者在现场,尤其是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看到的许多东西对听众来说都是新闻,千万不要熟视无睹。前方记者要提高自己的目击报道水平,做到及时有效、思路清晰、准确到位地传递新闻信息。

其次,记者的表达要生动形象,让听众眼中有物。记者是听众在现场的代表,是听众的眼睛和耳朵。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告诉听众,这就要求记者的讲述要有画面感和现场感,要像电视镜头一样捕捉情境,让听众通过记者的播报实现“身临现场”、与新闻同步。

再次,记者的表达要口语化。记者应该将自己看到或听到的事实自然地讲述出来,增强报道的交流感和亲切感。此外,广播媒体线性传播稍纵即逝的特点要求记者的口播必须简洁、明快、果断。

最后,记者的情绪状态要饱满,富于感染力。在广播现场报道中,记者的情绪和状态也是有效新闻信息的组成部分。兴奋饱满的情绪和状态会成为记者新闻敏感的催化剂,帮助记者在纷繁复杂的新闻线索中发现最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信息。

第三是抵达人物内心,寻找听众与新闻人物之间的心理共鸣。

其实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通往人心的道路是最艰难的道路。

没有一条新闻是与人无关的,所有的新闻写作都是寫给人看的。好的报道要抵达人物的内心,在听众和新闻人物之间建立起心灵之桥,寻找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做到这一点,记者要目中有人。尤其是灾难报道中,我们要更多地去关注灾难中的人,关注他们的遭遇、他们的感受和他们的困惑。

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想要的东西,而要努力感受生活中发生了什么。生活本身已然丰富多彩,我们要做的是怀揣一颗真诚敏感的心陪伴着听众一起走在寻找的路上,一起去感受生活的滋味,共同去经历。惟有放弃先入为主的冲动,才能看到世界本来的面目和它背后的必然性;惟有真实地呈现,才能唤起际遇各不相同的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王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记者。曾报道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山洪泥石流等重大突发事件。其中,汶川特大地震直播报道中,他随救灾部队敢死队先水路开进、再徒步急行军,冒死挺进震中映秀,是全世界最早到达映秀,并最先从震中发出报道的媒体记者。他的报道为汶川地震救援提供了重要依据,被听众誉为从震中传出的“生命的电波”。)

篇18: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从妞出生以来,我就没有睡好过。妞夜里通常要吃三到四次奶,害的我都不记得一觉睡到天亮是什么滋味了。

妞小的时候,总以为是她肚子饿,就由着她吃。现在大了吃饭了,我觉得她不应该饿到一夜要吃三四次奶这么频繁,尤其最近几天的表现让我越发相信她只是心理上想吃,并非肚子饿。趁天气不冷不热我得先把这个毛病给她戒了。昨晚要求妞爸去跟妞睡一头,我到另外一头睡,妞爸哼哼唧唧不愿意。结果我们把妞自己扔在一头睡觉。我心里很不安,怕妞夜里醒来发现妈妈不在,身边只有几条腿,会不会害怕呢?我还怕我们两个会不会把腿搭到妞身上。真是瞎操心,我们谁也没有压着她,我后半夜起来一次给她盖上厚毛巾,她只在凌晨醒了一次要奶吃,喂完她我又跑一边睡去。一夜都很好,妞睡的很好,我睡的也很好!很久以来没有睡这么好过啦!精神好连带着心情都好了!

原来并不是妞的错啊!是我总不敢放手,怕她蹬被子冻着,怕她爸爸压着她,担心她醒来会害怕……我用各种担忧让自己每夜都守在妞身边,妞翻个身我就认为是她醒了想吃奶,时间长了连她自己都认为醒来就要吃奶。看来坏毛病都是父母惯出来!

上一篇:教育实践活动中心下一篇:网络教学资源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科研课题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