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网络诈骗的案例

2024-07-20

防范网络诈骗的案例(精选8篇)

篇1:防范网络诈骗的案例

成功防范网络诈骗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一天临近下班,一位青年男性客户到网点办理汇款业务,他填单后来到柜台,柜员礼貌地请他就座,并询问其办理什么业务。客户递来一张汇款单和现金,该汇款单上收款人为刘某某,收款卡号是异地帐号。柜员看是外地卡便问这是哪里的卡,客户说不清楚但这是他堂哥要求汇的款项。柜员核对收款人户名为刘某某,便提示性地问对方和你姓氏不一样呢?不是说打给你堂哥吗?这话似乎提醒了客户,客户说我打个电话问问。柜员听客户在电话中讲“喂,堂哥,你是不是要我给一个叫刘某某的卡上打钱”?“刚才不是你在QQ上给我发的信息吗?”“没有吧,我们在QQ上视频聊天,我看到视频中是你啊,虽然没有语音通话。”“我现在在银行准备汇款,还好银行工作人员提醒,要不差点就被骗了!”。

据客户反映,他在家上网聊天时突然收到QQ里面堂哥发来的信息,说自己急需用钱,但自己没有银行卡,要客户打到其朋友刘某某的银行卡上。聊天的过程中“堂哥”主动要求开视频,杨某看到视频中是自己堂哥便没再多问,按要求来银行汇款。

客户经过银行柜员提醒,于是电话联系了堂哥,堂哥说自己根本不清楚有这回事,应该是自己的QQ被盗了。杨某表示非常感谢银行为他挽回了损失。柜员告知客户,网上聊天中的视频可能是黑客事先盗取的,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可以要求语音对话或者打电话过去询问,也可以要求对方做些指定动作以防视频是事先录制好的。

二、案例分析

近段时间,电话、短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各式诈骗花样层出不穷,诈骗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客户很容易上当受骗。银行柜台作为客户汇款的最后一道关卡,柜员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遇到可疑汇款及时提醒客户,以免客户遭受损失。

三、案例启示

(一)银行工作人员在给客户异地汇款时最好委婉询问客户的资金用途,如发现有疑点要及时提醒客户,让客户了解相关风险,这样一来可以最大程度防止客户资金损失。

(二)可在银行大厅醒目位置提示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法,并提出预防办法,这些温馨提醒可以进一步拉近银行跟客户的距离,让客户亲身感受到银行对他们资金安全的关心。

(三)骗子一般会让受骗客户在临近银行下班时间来银行汇款,这是因为骗子也清楚接近银行下班时间诈骗成功的概率要高许多,所以银行柜员在临近下班时间也丝毫不能松懈,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篇2:防范网络诈骗的案例

编》心得体会

(台山支行 李艳素)

12月13日,支行营业部组织全体员工一起学习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汇编》,通过XXX等例子,我深刻感受到,当前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猖獗,手段不断更新,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为此,我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提高:

一、要多学。以《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指导,以央行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6〕261号)为抓手,精读分行下发的《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汇编》,认真学习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技巧和注意事项,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要多看。很多案例说明,诈骗分子利用部分群体防范意识薄弱的特点,组织诱骗群体开立并非法买卖银行卡。因此,我们一要看开户申请人身份证件的有效性及一致性,二要看客户真实开户的意愿。对有明显理由怀疑其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要拒绝为其开户。

三、要多问。在很多的案例中,犯罪嫌疑人通过制造出紧张气氛,让受害人没时间冷静思考,从而冲动转账。因此,我们一要问客户转(汇)出资金用途,二要问是否知晓收款人情况,三要问是否了解接受账户信息。对有可疑的交易进行多次的风险提示,提醒客户不要将款项存入陌生人账户。

四、要多说。结合办理信用卡、手机银行等业务,向客户多宣传用卡安全和防盗知识,提醒广大客户务必时刻提高警惕,及时认清不法分子设置的诈骗陷阱。同时,对已经把现金通过ATM自助柜员机转账后发现上当受骗的客户,要告知客户转账业务延迟24小时到账,并马上帮助客户申请撤销转账,截留之前的转出资金,有效化解资金损失,使违法犯罪分子的阴谋诡计落空。

篇3:网络交易诈骗与防范

(一) 构建假网站和假链接

犯罪嫌疑人在能够提供虚拟空间的运营商那里注册与真实网站相类似的域名, 开通运行后在真实网站上建立一个虚假的商品销售链接和联系方式, 以特价、低价等各类促销手段诱使买家上当。当一些消费者因贪图便宜而心动并决定消费的时候, 卖家就会趁机以修改价格等名义发送与真实链接有差异的假链接给买家, 往往买家不会仔细辨别网站或链接的真伪, 再加上假网站通常与真实网站极其相似, 不注意而点击链接确认付款后, 卖家便能因此而获得买家的账号和密码, 从而获取钱财。

(二) 以第三方支付平台故障为托词, 要求其他方式汇款

由于网络交易多是在异地进行, 往往需要汇款。目前消费者能够放心大胆的在网络上购物消费, 主要的原因是现在拥有支付宝、安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交易保障, 使得买家和卖家均能保全自己的利益。而犯罪分子知道通过此方法难以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后, 往往采取以各种借口、手段设法让买家通过使用银行汇款或转账等业务而诈取钱财, 等到钱款或是犯罪分子的伎俩被识破时就立即切断与消费者的联系。

(三) 冒充网络客服发布虚假中奖信息

在网络交易过程中, 由于购物的特殊性买家必定会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住址, 或者卖家通过其他非法途径购买到买家的联系方式, 冒充各类购物网站客服给买家拨打电话, 声称买家中得某某活动大奖但是要交小部分钱才能将奖品寄给买家, 而买家因贪图便宜的心里会忽略中奖活动的真实性往往能够轻易上当, 当按照“假客服”的要求汇往钱款之后发现并没有所谓的奖品或大奖才发生自己受骗。

二、网络交易诈骗的特征

(一) 犯罪主体专业化

在网络交易诈骗中犯罪行为人普遍熟悉网络金融业务的流程, 犯罪分子在充分研究网络购物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特点、网络监管漏洞和网上银行功能后, 通过目前技术缺陷导致的漏洞实施犯罪和逃避管束, 而且部分犯罪行为人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 在犯罪后能够及时制造假象、转移财产、毁灭证据。

(二) 犯罪手段多样化、科技化

网络欺诈手段各种各样, 犯罪行为人巧妙地将犯罪活动隐藏在各种现代高科技手段和计算机技术的掩护下, 不容易被人发现。犯罪方式更新速度极快, 让人防不胜防。为了完成犯罪目的并且不被公安机关发现, 犯罪分子作案手段不断变换, 一旦引起群众注意, 便迅速改变犯罪方式。

(三) 犯罪面积涉及广、危害性大、追究法律责任困难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导致形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又区别开来的虚拟世界, 不法分子抓住互联网无地域性的特征进行跨国界、跨地区的非法活动, 并且为了逃避监管和惩罚, 犯罪分子往往采取将实施诈骗的网络技术平台设施如服务器等设置在国外。这样导致最终难以将犯罪分子抓捕归案, 无法挽回受害人的损失。

三、网络交易诈骗诈的防范措施

(一) 改善网络法制环境

我国法制建设起步晚, 虽然在近些年来取得极大进步, 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电子支付指引 (第一号) 》等法律法规, 2012年新修订的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电子数据这一证据种类, 这些法律和法规在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正规化和法律化也发挥了作用, 但还没有形成针对网上交易主体管理的全国性的统一法律, 并且现行法律制度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 尤其在网络方面法制建设更为严重, 我国没有专门的网络交易的方面的法规, 一旦出现诈骗行为, 对于如何确定网络交易平台及当事人双方的责任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 加强技术防范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社会缺少信用的情况, 应该加强建设网络交易信用环境, 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信息披露制度, 增设信用信息数据库, 增强网络交易的规范。现阶段的信用评价机制还仅存在于网络交易主体双方之间, 没有相应的信用信息数据资料。政府部门应该支持和认可信用信息管理体系的设立, 并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分享部分各自信用系统的内容, 共同为建立信用体系作出努力。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后, 可以用法律认可信用评价机制和评价内容, 使其具有法律效力, 不仅可以更好的建设信用系统, 而且在之后的案件中也可以用作法律依据采用。

(三) 提高全民防范意识

在了解网络交易的缺陷后, 买卖双方都要提高警惕, 加强自我防范意识。首先, 要及时修护电脑系统漏洞、升级电脑系统, 并且要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并且及时更新升级, 在平日里不要在公共电脑上使用电子银行或是登入有金额的账户和密码。其次, 在进行网络交易时, 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认真验货, 有条件的可以索要票据。在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和对方联系寻求解决方法或是申诉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消费者要严格按照购物网站的交易流程进行交易, 小心“钓鱼网站”等诈骗手段, 避免上当。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交易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 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逐渐暴露了一系列的缺陷。因为网络交易具有虚拟性、高科技型等特点, 消费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也相对比比传统购物方式较为复杂。这些都降低了消费者对网络交易的信任度, 如何保护好在网络交易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树立信心, 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网络交易诈骗的形式出发, 分析其网络交易诈骗的主要特征, 在此基础上对如何防范网络交易诈骗的发生提出几点建议。

篇4:防范网络诈骗的案例

2013年7月,胡某(女)电话报警称自己被骗走50万元钱。同年9月,公安机关通过网侦、技侦等手段一举挖出以刘某为首的电信诈骗团伙。经侦查发现,此团伙主要通过冒充公安人员向被害人打电话的手段骗取钱财。具体实施诈骗的有五人,除一人负责取钱外,其他四人分成二线和三线两个小组,其中三人负责二线,冒充公安人员打电话,称被害人的身份证被某个洗黑钱的犯罪组织盗用办理了银行卡,涉案金额巨大,需要冻结被害人所有账户配合侦查,如被害人需要可将银行卡的存款转入银监会的安全账户。团伙中另外一人负责三线,冒充银监会人员引导被害人转账。负责二线的三人每人一部电话,分别向被害人打电话,如果骗取成功按诈骗金额的5%提成。此团伙采用这种电信诈骗的方法骗取数名被害人共百余万元存款,给公众造成了严重损失,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一、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

(一)诈骗形式新颖、易得手

诈骗人通过电话或短信方式,冒充公安、电信、银行、邮政等部门工作人员,虚构被害人涉嫌洗钱、电话欠费、信用卡欠费、家属被绑架、中奖等事实,利用事先取得的被害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资料信息,诱骗被害人将钱款打入提前设置好的所谓的“安全账户”内。由于犯罪形式新颖,被害人对此类诈骗方式鲜有耳闻,防范心理不强,犯罪极易得手。

(二)诈骗手段先进、侦破难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技术平台,通过voip网关的改号功能,拨打出去的电话在被害人手机上显示的确实是其所冒充的国家机关办公电话,被害人更容易相信犯罪分子的身份。另外,电信诈骗大多数属于远程的、非接触式的犯罪行为,没有犯罪现场、也没有痕迹物证,而且电信诈骗案件的犯罪空间复杂,犯罪行为的实施地、案件发生地、结果地大多不相同,并且其所操作的服务器和IP地址大多在境外,跨区作案,隐蔽性强,侦破难。

(三)诈骗团伙隐蔽、组织性强

电信诈骗组织者承租居民住宅房作为行骗地点,隐蔽性较强大,不易被外界发现。同时,诈骗团伙成员有五到十人甚至更多,他们分工明确细致。所有的诈骗行为都由组织者掌控全局,事先拟定好诈骗台词,对诈骗人员进行培训,诈骗得手后,按照诈骗金额给成员提成工资,内部组织结构紧密、关系稳定。

(四)诈骗后果严重、涉众广

电信诈骗团伙是针对全国范围实施诈骗,犯罪波及面非常广,诈骗对象宽泛且非特定,诈骗数额大,被告人退赔能力差,社会危害性非常大。

二、电信诈骗犯罪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银行和通信行业的监管,打破作案平台

电信诈骗的犯罪分子利用银行和通信部门的漏洞,假借他人的身份证到银行开设账户,到通信部门购买电话号码不需要身份认证,而且能够通过网关等非法软件任意改变主叫号码,使银行和通信部门在客观上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不良作用。要想从根源上治理此类犯罪,需要这些部门的大力配合,采取相关的政策支持,加强行业监管,严把银行账户开设关口,推进落实通信号码实名登记制度,保护个人信息不泄露,同时要与公安机关加强配合,建立日常会商机制,从源头上遏制电信诈骗的发生。

(二)开展打击电信诈骗专项活动,遏制犯罪势头

针对电信诈骗日益猖獗的情况,公安机关要加强社会治安整治的力度,开展专项行动,通过宣传、发动形成良好的、严厉的打击氛围,震慑犯罪。在专项行动中综合利用各种侦查手段,主动发现和打击犯罪的黑窝点,加强治理犯罪突出的原籍地,派工作组进村入户,注意发现高危人员。同时,通过专项行动的方式,提出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有关部门加强重视,推进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从根本上遏制电信诈骗发展蔓延的势头。

(三)拓宽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要通过开展法律咨询、案例直击、风险提示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进行相关司法宣传,让民众了解电信诈骗犯罪的手段特点,增强防范意识,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短信和电话,不轻易泄露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号及密码,遇事要同家人、朋友商量,一旦掉进诈骗陷阱,立即报警,以求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四)加大惩处力度,威慑犯罪分子

电信诈骗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犯罪,手段简单,投入小、收益大,而且法律对诈骗犯罪的处理偏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此类犯罪的发生。笔者认为,要严厉惩处诈骗分子,司法部门就应坚决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该宽则宽,该严则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结合案件事实及社会危害性从重处理电信诈骗犯罪,加大犯罪成本,威慑犯罪分子,从而遏制电信诈骗犯罪的发生。

篇5:防范网络诈骗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一天,网点来了一对年轻男女,大堂经理上前询问客户办理什么业务,这对年轻人没有回答而是径直来到了营业厅内的ATM前。现在的年轻人对自助设备都很熟悉又大都不爱讲话,所以大堂经理没有过多的询问,在旁边继续分流疏导客户,同时留意着自助服务区。这对年轻人在ATM机前一边操作一边打着电话,什么帐户余额呀、什么税务识别码等,他们的通话引起了大堂经理的警觉,她马上上前询问并示意客户不要继续操作。客户终止操作退出卡后,经过询问得知,这对年轻人刚刚买完汽车不久,今天接到税务局的电话,说他们购置的汽车按规定可以退税1800元,让其持银行卡到ATM上做个确认,然后税务局把退税款划到他们的卡上。大堂经理觉得这里有问题,就叫来了现场管理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热心的拨打了其在税务局上班的朋友电话,向朋友咨询汽车退税的相关问题,其朋友听完叙述后肯定的回答这是一起典型的退税诈骗。

二、案例分析

(一)汽车退税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退还车辆购置税进行的诈骗。他们假冒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利用人们对国家税务政策不甚了解的情况,通过电话遥控方式,让受害者持银行卡到自助设备上,按他们设计的语音提示进行操作,等车主按确认键后,快速提走车主卡里的现金,等车主醒悟后已来不及了。

(二)这次成功的防范拦截,体现出该行员工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高度的防范意识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彰显出工商银行是最值得信赖的银行。

三、案例启示

(一)目前外部欺诈花样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这就要求要银行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加大对客户的宣传教育,普及防范知识,利用各种手段向广大客户揭示电信欺诈、ATM欺诈、网银欺诈等常见犯罪手法,提示防范要领,帮助客户增强辨假防骗能力,让客户避免上当受骗。

篇6:防范网络诈骗的案例

案件回顾:

近日,我网点理财柜接待了一位客户,该客户先称自己网上银行的登录密码不记得了,然后说自己注册网银的卡也找不到了要求挂失,我行理财柜员与其核对开户信息,客户也能回答出当初开户的地址以及电话。但我行柜员查询后发现卡内余额为几十多万,数目不小,仔细核对该客户提供身份证后发现与其本人有所出入,要求其提供辅助证件。该客户称无法提供,借口离去,之后再也没有回过我网点。

案例分析:

农历春节刚过,近期诈骗犯罪份子活动猖獗,由于我网点位置较为特殊,客户群体复杂,遇到此类事件更为频繁。因此要求网点理财柜员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为客户的财产安全把好第一道关。

案件启示:

一、加大教育学习

犯罪份子的犯罪水平越来越高明,这也迫使我们银行工作人员加大自我学习的力度。近期,出现了以兑换票面而进行的诈骗活动,对象一般为新入行的柜员,用大票面的金额兑换小票面,之后趁柜员不注意抽掉两张并不断交谈分散柜员注意力,再以其他理由声称不兑换了,让柜员将之前的金额还给他,柜员换回之后发现小票面少了几张,从而实现了诈骗。由此,我们一线柜员在年底处理繁忙业务期间,一定要严格按照流程,降低出现风险的隐患。

二、增强宣传力度

篇7:如何防范网络金融诈骗

不审事智者千虑一失

如何防范网络金融诈骗

王同花

2016年04月30日05: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蒋跃新作

新华社发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利用手机、互联网进行各类诈骗的愈见多发。境内外不法分子大肆运用网络钓鱼、伪基站、植入木马及电信诈骗等欺诈招数,精心编造各种骗局,引诱网络金融用户上当受骗。

高息集资?莫名中奖?不要以为金融骗局离我们很远,事实上,它们一直在我们身边,而且已经潜入到金融行业所有领域。那么,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种种骗局,网络金融用户该如何识别,又该如何防范呢?本文针对时下最常见的网络金融诈骗手法进行详解。

——编者

■诈骗手法1:

虚假积分兑换

一天,外籍华人沈先生的一笔账号支付交易,被建设银行合肥电子银行风险监控平台判断为高风险并实时拦截。风控专员在核实中了解到,沈先生只点击了一下手机短信中所附的链接,手机就中毒了,若没有被风控平台及时拦截,将眼睁睁地损失一笔巨款。

沈先生遭遇的骗术是利用虚假积分兑换进行网络诈骗。其手法是:不法分子发送积分兑换、聚会照片等诱骗短信同时附上链接,用户点击链接后,立即会自动下载并安装伪装的木马病毒程序。不法分子通过木马程序获取手机内存储的用户信息并截取用户短信,之后快速利用窃取的用户信息和截取的短信验证码盗取资金。

如何应对???

应对此类骗术的策略是: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设置包含字母+数字或符号的复杂网络金融专用密码并定期修改。收到短信后立即与银行官方客服、朋友等联系,经过核实确认没有问题后再打开短信链接。

■诈骗手法2:

制造账户余额变动

一位工商银行用户收到短信提示:您的银行卡在网上购买某款理财产品被扣除×××元,并告知“如果不是您本人操作,请与我们联系。”该用户查询后发现,自己的银行卡余额确实少了短信中告知的数额。于是,轻易判断该短信来自工商银行客服,哪知,这是不法分子的骗招儿。

此类诈骗手法是:不法分子通过拖库与撞库、公共WiFi、ATM机针孔摄像头、电脑木马等途径,获取用户银行卡账户和密码后登录网上银行,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定活互转等造成活期账户资金余额减少假象,用户发现账户余额确实减少会轻易信任不法分子。不法分子便会以“帮助用户退回资金”为由,要求用户告知其之后接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然后通过获取的短信验证码盗取资金。

如何应对???

应对此类骗术的策略是:金融机构需加强对账户余额产生变动,诸如定活互转、投资理财等交易加固安全防护措施。

当用户发现账户余额变动时,为了防止遇上诈骗分子模拟金融机构等客服号码行骗,遇不明来电可选择挂断后再主动拨打(不要回拨)金融机构官方客服或者到网点进行确认。同时妥善保管短信验证码,不要向任何人提供自己收到的短信验证码。

■诈骗手法3:

冒充公检法

年近7旬的王爷爷收到自称顺丰快递人员的电话,告知他的包裹按照规定进行例行查验后,发现有信用卡等物品。王爷爷被建议报警并将电话转移至“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告知王爷爷涉嫌犯罪,为证清白必须将账户资金158.7万元汇至“司法机关”保证金账户。建行山东省烟台莱山支行、山东分行、合肥电子银行业务中心三位一体的联防联控成功化解王爷爷的资金风险。

此类诈骗的手法是:不法分子冒充民警、检察官等身份,告知受害人和贩毒、洗钱、非法集资等让人闻之色变的刑事案件有关,让受害人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不法分子利用改号软件能够随意改变主叫号码,使其来电号码显示为预先设定的电话,以“保护银行账户资金安全”等理由,再利用其相关法律知识的缺乏和对政府的信任,一步步诱导其转账。

如何应对???

应对此类骗术的策略是:接到自称是电信局、邮局、社保局、电视台、银行或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的(语音)电话、手机短信时应提高警惕,不要轻易透露个人资料或银行存款情况。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问话做笔录,也没有设置所谓的安全账户,所有涉案的调查工作都会依照法定程序出具相关法律文书再执行,遇到此类情形应第一时间询问身边亲友或拨打110。

■诈骗手法4:

谎称退款

张先生在某网站上订购了第二天从南京飞往深圳的机票。当晚他就收到短信,告知其预定航班因故障取消,让其联系某航空公司客服。于是张先生便拨打了短信所附的航空公司电话,对方自称是客服人员,要求张先生改签到另一个航班。对方还以给张先生提供补偿金为由,让其提供银行账户。张先生信以为真,便提供了银行卡号、余额、验证码等,上了不法分子的圈套。

此类诈骗手法是:不法分子通过购物、订票等途径留下的个人信息,设定剧本,冒充网站客服、工作人员,以提升信用卡额度、网络升级、网站出现故障等理由,谎称为用户退款,将钓鱼网址发给受骗者让其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行骗。

如何应对???

应对此类骗术的策略是:当接到类似电话时一定要冷静分析,向相关部门咨询核实或者拨打官方客服电话、登录官方网站,切不可麻痹大意、盲目轻信。对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网站、链接、问卷要保持警惕,重要信息不要随意泄露。日常生活中遇到来历不明的电话时要谨慎,当谈话内容涉及到钱款、银行账户的,应拒绝交谈以免上当受骗。

■诈骗手法5:

冒充微信、QQ好友

一天,莎莎微信里的一个老友发来信息,提出要借钱。因为关系不错,莎莎便向老友提供的银行卡号汇去5000元。当风控专员与莎莎核实此笔高风险交易并进行风险提示后,才得知老友微信密码被人盗用。

此类诈骗手法是:不法分子盗号后,通过聊天记录及备注名初步判断对象,确定沟通方式及内容后,发微信或QQ要求受害人汇款,而受害人碍于情面,往往会如数汇出。

如何应对???

应对此类骗术策略是: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警惕任何人发送的汇款信息,确保微信、QQ为本人使用,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或视频对话的方式,验证好友真伪,以避免遭受财产损失。

■诈骗手法6:

提升信用卡额度

河北分行客户王先生因为买车急需贷款5万元,当接到一个“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可以帮他提升信用卡额度时,便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提供给对方。结果,信用卡被盗刷9999元。

如何应对???

面对此类诈骗时,务必增强防范意识,如果需要提高信用卡额度,必须通过官方客服等正规途径或者去柜台办理信用卡额度变更事宜。对于使用中不明白的事项,应向金融机构信用卡专门机构咨询,及时办理信用卡或密码遗失挂失手续。同时,不要轻易透露身份证号、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诈骗手法7:

利用伪基站、红包、二维码

近日,一些用户接到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发送的诈骗短信,以银行积分兑换为由,诱骗用户登录钓鱼网站后,获取客户精准信息并实施诈骗。

“伪基站”就是假基站,设备一般由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组成,冒用他人的号码强行向一定半径范围内用户手机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信息。手机信号被强制连接到该设备后一般会暂时脱网8—12秒后恢复正常,部分手机则必须关机重启才能重新入网。伪基站特点是流动性强、隐藏性好、难以识别和打击等,公安、银行、移动运营商等多部门联合行动才能形成打击力度。

如何应对???

在此提醒用户,不要随便抢陌生人发送的红包。不法分子会利用红包做幌子,将病毒木马程序隐藏其中,点击后不但红包里的钱不会到账,自己的银行卡和账户密码还会被不法分子获取,账户里的银子也会被抢走!

此外,二维码也是不法分子隐藏木马病毒的道具。不法分子将二维码植入病毒程序,再以返利或降价为饵,发送二维码。一旦轻易扫描安装,木马就会盗取应用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再以短信验证的方式篡改用户密码,将账户资金转走。

防骗招

谨记几个要点

纵观各类网络金融骗局,诈骗分子日趋集团化、专业化,且手段不断翻新。作为网络金融用户,只要做到保管好“一卡、二码、三要素”,牢记“四要三不要”,就可有效防范金融诈骗。

“一卡”是妥善保管好银行卡和网银盾等安全产品,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两码”是指电子银行密码及短信验证码。不要“一套密码走天下”,要将电子银行密码设置为数字+字母等复杂组合并定期修改;短信验证码是支付密码,绝不能以任何形式透露给他人。

“三要素”是身份证号、账号、手机号码等个人私密信息,切勿随意泄露。

“四要”:一要认准官网网址。二要随时关注账户变动,开通账户变动短信、微信提醒服务。三要在办理电子银行转账、支付等交易时,仔细核对收款账户、商户、金额等信息是否正确。四要对手机电脑杀毒,使用电子银行交易的手机、电脑要安装专业杀毒软件,及时升级、定期查杀病毒。

“三不要”:一不要使用公共网络。二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和扫描二维码。三不要轻信电话、短信、QQ、微信中的所谓退款、贷款验资、司法协查、商品退款、积分兑换、中奖退税等信息。

篇8:防范网络诈骗的案例

关键词:网络购物,大学生,网络诈骗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传统的实体店销售模式已经被新的购物方式———网络购物打破, 网络购物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购物因其方便快捷、价格实惠、可选品种多样而受到人们的喜欢, 尤其是大学生。“90后”大学生因其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对新兴事物又充满好奇, 作为对网络最为敏感的群体, 成为了网络购物群体的新生力量。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 主要的生活开支来源于父母, 更倾向于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网络销售的物品日新月异, 个性化, 符合“90后”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和个性的追求。

一、大学生选择网络购物的原因

(一) 网络购物便捷, 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网络购物方便快捷是大学生选择网购的一个主要原因。现在很多大学建在郊区, 交通不便使得他们不喜欢去市区购物, 另一方面, 大学生学习任务重, 课程多, 还常常参加一些班级、社团活动, 听讲座等等, 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实体店购物, 然而, 网络购物提供给学生们一个很好的平台,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在校园里就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供选择, 而且送货上门, 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二) 网络购物便宜, 想买的东西在网上都能找到。

价格便宜是大学生选择网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网络销售相对于实体店销售模式省去了店铺铺面费、装修费等, 网购价格就更有优势。大部分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固定, 由于消费水平有限, 要协调好生活开支与购物开支, 价格是他们关心的主要问题。因此, 网购满足大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

二、常见的网络购物陷阱

网络购物因其便捷、低廉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亲睐, 但是还有部分学生更倾向于实体店购物, 因为怕买的东西和广告上宣传的不一样, 售后也成问题, 怕上当受骗。随着网络购物逐渐普及, 网购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欺诈手段, 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 对事物充满好奇, 最容易成为了网络诈骗分子侵害的目标。商家为了牟取暴利, 发布虚假广告, 诱骗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以达到欺诈的目的, 其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低价诱骗。

消费者在浏览网页时, 会被价格低廉所吸引, 一元到十几元不等, 而且还包邮。网络是虚拟的, 消费者只是通过商家的介绍了解物品的信息, 因贪图便宜, 点击购买, 而欺诈者随便输入单号发货, 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发货, 提供的物流号在快递那里根本查不到, 卖家点击发货之后钱自动打入卖家账户, 买家根本就收不到货物。虽然价格便宜, 有时贪便宜一次买很多, 买的人多了总金额也不少;还有一种形式是通过不易区分的导购页面迷惑消费者, 让消费者看到的是低价, 但是多次收取邮费, 否则不予发货。

(二) 利用钓鱼网站骗取买家信息。

钓鱼网站实际上就是假网站, 通过引诱消费者到一个与正规网站非常相似, 消费者根本不易察觉的网站上, 获取消费者在此网站上输入的个人信息, 窃取银行卡账号和密码, 使得消费者经济利益受到损失。案例:张同学在网上看到了一条项链, 准备送给闺蜜做生日礼物, 在张同学和卖家用旺旺 (淘宝网官方聊天工具) 聊了没多久, 店家就借故说不能使用旺旺, 用QQ聊, 张同学也没有怀疑加了店家的QQ号, 没聊多久后, 店家就说以最便宜的价格卖给张同学, 而且只有一条了, 抓紧时间, 店家随即将修改好价格的链接发给张同学, 张同学爽快地就根据店家的引导付了款, 可是, 隔了没多久, 张同学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说银行卡余额为0元, 这才意识到上了当。

(三) 以次充好。

有的网络商家, 为了牟取暴利, 对商品进行虚假宣传, 消费者在网页上看到的是优质的商品, 而商家却将低劣的商品发给消费者。这也是网络购物中经常出现的买到的实物与商品描述不一致。由于缺乏实际的触摸感受, 很难直接把握商品的质量。另一方面, 虽然卖家强调要查货之后再签收快递, 但是, 大多数消费者看一下外包装没有损毁, 一般不会当场开封验货, 欺诈者利用消费者的心理以假乱真, 以次充好。因为消费者收货时没有当场提出异议, 所以消费者也没有充足的证据投诉卖家, 大多数只有自认倒霉了。

(四) 以假“信誉度”诱骗消费者购买。

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 一般会考虑价格低, 但信誉度高的网店购买。他们认为, 信誉度高说明质量有保证, 更值得信赖。在信誉度中, 有星级、钻石级、金钻级、皇冠级和多皇冠级。对于卖家信誉度的评价分为商品描述、服务态度、发货速度、快递服务等几个方面, 人们通常以这几个方面为参考, 选择评价较好的、信誉度高的店铺购物。而有的店铺利用了消费者的心理, 花钱去“刷”信誉度, 人为地制造“高信誉度”来诱骗消费者购买商品。

三、网络购物诈骗产生的原因

(一) 大学生网络购物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网络购物为新兴的特殊的购物方式, 存在很多漏洞, 给了欺诈者可乘之机。由于网购的虚拟性, 大学生只能借助网络了解商家信息, 其具体的信息和信誉度都值得怀疑。欺诈者利用了大学生希望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物品这种心理, 发布虚假信息诱骗大学生购买其产品, 以达到欺诈的目的, 这极大地损害了大学生的利益。而大学生极易信赖人, 对于欺诈者发的链接常常不思考是否是官方网站就点击, 使得欺诈者轻松将大学生们登录到“钓鱼网站”上的信息窃取了。他们对于网络欺诈鉴别力太差, 受到欺诈后, 没有保留证据, 也没有维权意识, 只有自认倒霉, 很少有想12315投诉及索要赔偿。

(二) 网络购物交易平台提供商对不法卖家监管力度不够。

欺诈者利用网络购物虚拟特性以及利用与网络购物交易平台提供商协议的漏洞对消费者进行欺诈, 而提供商对于这种欺诈行为惩罚措施薄弱助长了欺诈行为的产生。对于网络卖家的信息真实与否、货物质量良好与否监督力度不够, 有时提供商为了自己的利益, 对网络店铺销售行为没有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售后服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 对于违规商家没有取消其销售资格等措施。这使得电子商务立法以规范网络购物显得极为重要。

四、大学生防范网络购物诈骗的对策

网络购物是大学生主要的购物方式之一, 为了减少损失, 一定要提高网络购物防骗意识, 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第一, 不贪小便宜, 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 不轻信网上的“超低价”商品, 对于选购的商品多选几家比较价格, 也不要被网页上的描述所迷惑, 注意其他购买者对商品的评价, 切勿贪图小便宜, 提高警惕。第二, 不进入非官方网站 (不正规网站) 购物, 点击网站时要慎重, 不接受不明链接、图片等, 千万不要成为骗子的“鱼”。一方面看域名, 钓鱼网站的域名通常不易区分, 与真实域名极像, 如淘宝网域名www.taobao.com, 而很可能欺诈者制作一个域名为www.taobao0.com的网站, 混淆消费者, 一眼不容易区分;另一方面看红盾标志, 如果有红盾标志说明有网上经营许可证以及在工商管理机构备案。第三, 坚持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 杜绝私下交易, 坚持使用官方支付工具, 拒绝使用卖家以各种借口要求使用汇款或转账等方式支付, 由于消费者防范意识薄弱, 在支付时要认真查阅支付网页是否是官方支付网页, 以防信息和密码被欺诈者窃取。第四, 保护证据, 勇于维权, 在购买商品时要完整地保留与卖家的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物流信息记录等, 以及在购买商品后索要购物发票等, 为维权找到凭证。而且大学生们要有维权意识, 不要让自己的利益受损。

参考文献

[1]郝文静, 郭王娟.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及心理特征的调查与分析——以嘉兴学院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 2010

[2]李萌.预防网络购物诈骗[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3]庞云霞, 张有林.论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及其防范[J].经济与发展, 2012

上一篇:西藏2016年下半年建筑施工A类安全员考试题下一篇:五笔打字学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