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程序

2024-04-22

3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程序(精选10篇)

篇1:3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程序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程序MZ/CX-10-2011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以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职责

a)总经理负责管理评审策划,并主持管理评审;

b)管理者代表负责策划公司的内部审核活动;

c)综合部负责布置有关管理评审的工作要求和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内部审核活动; d)内部审核组长负责按策划的要求开展内部审核活动;

e)各相关部门和项目部应按工作要求参与内部的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确保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管理流程与要求

3.1 策划

3.1.1 综合部每年1月份,应根据本公司上年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当年管理工作的要点来策划内部审核活动,并将其策划的结果形成书面的[年度内审计划],以确定内审的范围、方法,依据(或重点)、频次、持续时间,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执行。

3.1.2 总经理负责管理评审策划。一般情况下,管理评审每年年底前,内部的审核后进行一次。

3.1.3 内部审核可滚动式的对管理体系的某个过程和(或)部门进行审核,但必须覆盖管理体系涉及的所有部门、场所和过程。

3.1.4 当管理体系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增加审核频次:

a)公司组织机构、服务范围、资源配置或管理体系发生重大调整、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全事故,或顾客、社会、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对某一建筑施工服务、工程项目的流程连续投拆;

c)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的变更;

d)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

3.2 准备

3.2.1 内部审核的准备

3.2.1.1 综合部负责根据[年度内审计划],与管理者代表商议任命内审组长及确定内审人员。内审员应由受审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且有内审资格的人员担任。

3.2.1.2 内审组长应根据[年度内审计划]的安排,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往审核的结果,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并在正式内审前一个星期编制本次[年

次内审实施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下达拟受审核的部门和(或)区域及内审员。

3.2.1.3内审组长编制[内审实施计划]时,应明确:

a)审核的目的、范围、准则和方法;

b)内审组成员的分工和日程安排;

c)受审核的部门及相应的主要内容(即标准的条款号);

d)首、末次会议的时间及与会的人员等。

3.2.1.4 审核员的选择应确保其经过专门的培训且合格;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员不应该审核自已的工作。

3.2.1.5 拟受审核的部门和(或)区域的负责人接到[年次内审实施计划]后,应做好迎审的资料准备。

3.2.2 管理评审的准备

3.2.2.1 综合部应在评审前30天将策划的[管理评审通知单]下达各有关部门。[管理评审计划]的主要内容如下:

a)评审的起止时间;

b)评审目的;

c)评审范围及要点;

d)各部门应准备的文件和资料;

e)参加评审的部门及人员。

3.2.2.2 综合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收集、准备和编写评审资料(或报告)。

3.2.2.3 各有关部门提交评审所需的文件和资料(或报告)时,应结合《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各自承担的主要职能,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a)本部门(岗位)在管理体系中负责的主要职责;

b)本部门的管理的目标(指标)及完成情况;

c)本部门在履行职责时是如何进行控制的,完成的过程业绩(包括业务量)及合同

履行情况;

d)在按已建立的形成文件的管理体系实施控制时,存在的主要利弊,薄弱环节包括

以往预防和纠正措施,以及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的完成状况;

e)对公司、发包方或监理方提出的意见和整改要求的落实;

f)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管理方针和目标; g)改进的建议等。

3.3 内部审核的实施

3.3.1 首次会议

a)组长主持,由其介绍审核的目的、范围、准则和方法,及其他有关事项; b)与会人员:公司最高管理层、各部门负责人和内审小组成员等;

c)保持与会人员签到表和相应的会议记录表。

3.3.2 内审员应根据事先编写的[内审检查表],通过查、听、问、看或验证等方式,进行现场审核,并保持相应的内审记录。

3.3.3 内审员应将审核发现与审核准则对照进行评价,并在[内审检查表]上做好相应标识记录。若发现不合格时,可选择扩大抽样或重新验证的方式进行确认,但实施前应与受审部门进行沟通。

3.3.4 内审组长应每日召开内审组的内部会议,全面了解该日内审情况及协调审核安排与进度。适当时,应对内审员的[内审检查表]进行抽查,以验证其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3.3.5 开展内审时,内审员应态度诚恳、戒骄戒躁,不能凭主观推测或陷入具体事务争论不休。

3.3.6 审核组会议

a)末次会议召开前,内审组长应召集全体内审员沟通审核情况,并协调和汇总审核

发现。经与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后,提出不符合项。

b)经与受审核方负责人确认后,内审组方可向有关责任部门开具[内审不合格项报

告],并将所有开具的不合格进行统计汇总和分类,形成[不合格项分布统计表]。

3.3.7 末次会议

a)仍由内审组长主持,重申审核的目的、范围、准则和方法;

b)与会人员与首次会议相同,适当时可邀请部分技术、管理人员参加;

c)由内审组长综述审核过程,宣布[内审不合格项报告]和[不合格项分布统计表],为公司管理体系的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进行评价;

d)公司会议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评价管理制度》要求,对公司管理体系实施情况进

行评价最高管理层应对内审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并对有关责任部门提出完成纠正措施的要求;

e)保持与会人员[签到表]和相应的[会议记录表]。

3.3.8 末次会议后,不合格项的有关责任部门负责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必要时,内审组参与其分析活动。

3.3.9 综合部应协助内审组长对不合格进行跟踪,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

3.3.10 内审组长应在末次会议后的第五个工作日内,或所采取措施适宜的完成周期内,编写[内部审核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后分发各部门及公司最高管理层。[内部审核报告]的主要内容:

a)内审目的、范围、准则、审核起止时间和内审组人员组成;

b)内审过程综述、改进意见和审核结论。

c)内审报告分发对象等。

3.4 管理评审的实施

3.4.1 管理评审不拘于采用会议的形式进行,评审范围应当全面,但不必在一次评审中涉及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同时评审过程可以延续一段时期。

3.4.2 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公司最高管理层人员及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应参与评审,且应针对:

a)质量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报告;

b)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情况及实施程度报告;

c)质量管理制度及其支持性文件的实施情况报告;

d)岗位责任制落实和目标实现情况;

e)过程运行情况和质量、安全的符合情况,包括施工建设服务和工程项目实现过程中各

环节不符合和不合格品等情况;

f)以往管理评审所确定整改落实的情况;

g)可能影响管理体系计划的变更,主要包括外部环境的变更、自身的变更; h)对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

3.4.3 管理者代表负责协助组织管理评审,综合部负责保持评审工作文件和记录,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3.4.4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a)对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做出总体评价;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工程建设服务和工程项目质量,与社会、员工、相关方关注的质量、安全的改进措施;

c)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和措施;

d)资源需求的措施,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专项技能及财力资源的改进和措施

等。

最高管理者应依据《质量管理体系分析评价制度》《质量管理改进制度》,对管理评 审作总体评价及改进要求。

3.4.5 评审会议结束后,综合部应根据管理评审结果,整理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下达各有关部门。

3.5 各职能部门应按[内审不合格项报告] 和[管理评审报告]要求采取措施,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必要时,内审组或行政部人员参与其分析活动。

3.6 内审组负责,行政部协助对内部审核不合格采取措施的跟踪验证。

3.7 综合部负责对 [管理评审报告]提出的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以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建立与保持的记录

[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评审通知单]

[年度内审计划] [年次内审实施计划]

[内审检查表]

[不合格项分布统计表]

[内审不合格项报告]

[内部审核报告]

[管理评审报告]

本程序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小妹本程序文件主审核人:刘勇本程序文件主批准人:王焕明

52011.09.05

篇2:3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程序

(试行)1.目的和范围

为加强公司IT系统的内部控制与管理,有效监控IT相关的管理制度、办法、规定、标准、技术规范等的执行情况,实现IT内部控制的合规性,保证IT内控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持续有效,营造稳定、健康、有序的IT管理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与IT相关的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主要针对公司层面IT系统有关的业务与管理。2.相关部门

IT部、与IT业务相关的各部门。3.职责与权限

3.1 IT部负责组织根据本规定对IT相关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及IT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监督、监控、审核与评价。

3.2 IT部领导负责组织管理评审,并主持管理评审会议。

3.3 其他管理人员,包括相关部门IT系统负责人参加管理评审,并按职责范围提供内控体系运行情况的信息和资料,形成书面材料向管理评审会议汇报。3.4 内审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内审工作。3.5 内审员负责协助内审组长完成内审工作。3.6 受审核部门负责协助并积极配合内审工作。4.管理内容与流程 4.1 IT内部审核

4.1.1 审核计划编制

4.1.1.1 每年第一季度,IT部组织人员完成《IT内部审核计划》的编制,并提交IT部领导批准。

4.1.1.2 “IT内部审核计划”要保证全年完成涉及IT体系中的全部要素和全部活动以及所有场所与部门。“IT内部审核计划”的内容应包括: 1)审核的要素; 2)受审核的部门; 3)审核的时间安排;

4)编制、审核、批准人签字等。

4.1.1.3 在下列情况下,可追加审核或增加审核频次:

1)IT系统有关的领导层、组织结构、人员、产品与服务等发生重大变化时; 2)IT系统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或因质量问题引起顾客重大投诉时。4.1.2 审核的策划和准备

4.1.2.1 指定内审组长并组成内审组

1)每次审核前由IT部领导指定内审组长和内审员,组成内审组; 2)内审组成员在业务水平和管理经验等资格方面应符合内审要求,应经过相应的培训,熟悉IT内控体系文件,办事公道,并得到被审核部门的认可;

3)只要人力资源允许,内审组成员应与被审核的部门无直接责任,独立于被审核工作。4.1.2.2 制订《IT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内审组长负责制订审核实施计划,内容包括: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审核的日程安排;内审小组的组成和分工;受审核部门相关的过程、活动及对应的管理制度条款和体系要求;其他需明确的事项和要求等。

内审组应提前三个工作日将计划发放到有关部门,以便确认计划安排。4.1.2.3 内审员应根据任务分工编写《IT内审检查表》。4.1.3 审核实施 4.1.3.1 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由内审组长主持,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和审核组成员参加。

会议内容包括:明确审核的目的与范围、依据、要求和方法,介绍审核计划,解决计划中不明确的细节,建立联系渠道,落实具体安排,确定末次会议时间等;首次会议要签到。4.1.3.2 现场审核

内审员按审核计划和检查表实施审核。

通过交谈、询问、文件查阅、现场检查(即问、听、看、查)等方法收集客观证据并记录,应使用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审核技巧。4.1.3.3 确定不合格项

内审组评审检查结果,确定不合格项。按不合格性质分为:体系性不合格、实施性不合格、效果性不合格;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微不合格和严重不合格。

4.1.3.4 开具《IT内审不合格报告》及《IT内审不合格报告执行情况一览表》

确定不合格项后,内审员填写不合格报告单。不合格报告单的内容包括:审核员、审核时间、受审核部门及负责人、不合格事实描述、不合格类型、不符合条款等。不合格事实描述要具体,并经受审核方确认。4.1.3.5 末次会议

由内审组长主持,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和审核组成员参加。

会议内容包括:重申审核目的、范围和依据,说明审核过程,宣读不合格报告,评价审核结果、提出纠正措施要求等;末次会议要签到。4.1.4 编写审核报告

内审组长负责编写《IT内审报告》,经IT部领导批准后发放到有关部门。审核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1)审核目的、范围和依据;

2)审核计划完成情况及不合格项的汇总分析; 3)体系运行结果的评价; 4)审核结论;

5)审核报告的分发范围等。4.1.5 纠正的实施与跟踪验证

责任部门应根据不合格项报告,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内审组负责纠正措施的跟踪与验证,必要时进行现场确认。4.1.6 内审结果汇总分析

内审组长负责将IT内审结果归纳总结并予以分析,形成体系运行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报告内容包括:审核计划完成情况,不合格项汇总分析、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情况及对体系评价、薄弱环节分析和体系改进建议等。4.2 IT管理评审 4.2.1 管理评审计划

IT部领导负责主持IT管理评审并组织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内容包括:评审目的、评审内容、被评审部门及参加人员、管理评审的时间和评审计划的发放范围等。管理评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一般安排在内部审核后进行。

当连续出现IT方面重大事故或顾客投诉时以及公司领导层认为需要时,可增加管理评审的频次。

4.2.2 管理评审参加的人员 1)IT部领导;

2)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二级公司分管IT业务的领导; 3)内审员;

4)必要时可请公司分管领导参加。4.2.3 管理评审的输入 1)内部审核的结果;

2)IT目标的执行情况及总体有效性; 3)改进的建议;

4)有关部门反馈的信息; 5)连续出现的重大事故报告;

6)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7)可能影响IT体系的变动;

8)IT相关各部门的工作业绩和服务的质量现状; 9)上次IT管理评审的改进措施等。4.2.4 评审准备

IT部应提前三个工作日通知所有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各相关部门准备与本部门有关的评审资料。4.2.5 管理评审的实施

管理评审会议由IT部领导主持。

以会议形式对评审输入中的各项内容进行评审。

分析IT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做出是否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决议。

4.2.6 管理评审的输出

IT内控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信息。4.2.7 编写《IT管理评审报告》

IT部安排人员负责编写“IT管理评审报告”,经IT部领导批准后,发送各有关部门,相关记录做好保存。

“IT管理评审报告”的内容至少应包括: 1)评审的目的; 2)评审内容;

3)评审日期及参加人员; 4)评审活动的评价与结论;

5)采取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要求; 6)评审报告的发放范围等。4.2.8 纠正和预防措施

各责任部门按IT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要求进行改进,IT部负责对其执行情况及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和验证。5.附则

篇3:3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程序

一、实验室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关系

检测实验室是为社会出具公证检验报告的机构, 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为确保出具的报告真实、客观、有效, 实验室应定期开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是指由内部审核员对实验室的质量体系进行审核, 是第一方审核, 也是实验室的自我评价。内部审核员对实验室管理体系及运行的符合性、有效性给予客观、公证、独立的检查, 并通过发现问题为改进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管理评审则是指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根据本单位的质量工作方针和目标, 对管理体系的现状与适应性进行评价, 并根据评审结果提出改进决定。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之间既有区别, 也有联系。内部审核是管理评审的基础和依据, 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可作为管理评审的重要输入信息。但内部审核主要是由内部审核员组成内审小组, 以对质量体系的各个要素进行自检为目标, 完成审核后向最高管理者提交内审报告。管理评审则是由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带领, 以服务受益者为使命, 对质量管理体系整体进行适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相关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及各部门负责人都要参与, 并涉及对文件的修改、职责调整以及实验室资源增加。因此, 管理评审具有战略指导的性质和意义。

二、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工作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需要面临严峻的竞争挑战, 应对各种贸易壁垒。实验室检测机构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内部质量管理, 实施有效的内部审核。

第一, 最高管理者及内部审核员应加强对工作的重视。实验室检测是一项严肃性的工作, 并且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例如在粮油领域, 粮油产品的质量直接涉及食用安全问题。有的实验室在通过质量认证后, 内部审核工作流于形式。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也给内部审核工作敲响了警钟。所以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必须受到高度重视, 内部审核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高管理者应加强对内部审核工作的监督。

第二, 组建高素质的内部审核小组。内审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对内部审核的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 内审员是否具备高度的责任感, 是否能发现实验室存在的细小问题, 是否具备前瞻性的管理意识, 是否能制定有效的整改方案等都是其素质和能力的体现。实验室应选拔经过专门培训、具备资格认证、审核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内审员, 组成本单位的内部审核小组, 以便更好地开展内审工作。

第三, 做好内部审核的前期准备工作。前期准备决定着内部审核工作的顺利与否。以粮油实验室为例, 内部审核小组应结合近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国际和国内质量认证标准、以往审核中发现的不足、其他相关信息等综合制定内部审核的计划, 覆盖质量体系的全部要素, 明确审核目标、审核依据、审核内容、审核时间, 增强内部审核的针对性。内部审核小组应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人, 确保各司其职, 并预先与各部门沟通, 以便集中时间开展审核工作。

第四, 对现场审核工作严格把关。现场审核是发现管理体系问题的关键。内部审核小组应确保现场审核覆盖全面, 对构成体系的各个要素都进行严格把关, 认真与部门人员沟通, 特别是对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重点审核, 查看相关文件, 记录审核过程。现场审核结束后, 内部审核小组要召开会议, 针对现场审核发现的问题填写相应报告, 对实验室管理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提出改进要求。

第五, 严格落实跟踪审核。跟踪审核是内部审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核是为了实验室检测工作更好地发展, 提出的纠正措施是否有效、是否落实都需要跟踪审核的支持。内部审核小组应针对纠正措施实施的效果加以评估, 以判断纠正措施的有效性。若措施无效, 内审员要协助部门查找原因, 继续研究新的纠正措施, 直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实验室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工作

管理评审通常是在内部审核结束后, 以年度会议的方式开展。所以管理评审应以内部审核结果为依据, 推动实验室管理体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第一, 加强前期准备工作。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带领各部门负责人, 组成管理评审领导小组, 共同着手管理评审的前期准备工作。管理评审往往出现输入信息准备不全的问题, 纠正措施、以往评审情况、改进建议等未能以文件的形式形成输入信息, 年度会议上主要依靠最高管理者的临场发挥, 难免遗漏重要信息。所以管理评审领导小组应高度重视准备工作, 明确分工, 制定文件化的输入信息。

第二, 制定明确的改进建议。管理评审具有战略指导意义, 这与评审后提出的决定和措施有着紧密的关联, 管理评审不能没有输出决定。在应对国际竞争挑战的过程中, 实验室检测必须不断发展, 如粮油行业对于食品安全的检测必须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每次管理评审后, 领导小组应制定明确的改进决定与建议, 并建立责任人机制, 认真落实具体的改进工作。

第三, 严格决定实施跟踪。一些实验室对管理评审的结果重视不足, 改进工作很大程度上也是流于形式, 作用有限。所以改进决定与建议制定后, 相关责任人应严格监督工作的落实, 检查改进措施执行的有效性, 形成系统的报告, 并为新一轮管理评审工作提供参考。

四、总结

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具有重要意义, 内部审核发挥着管理体系维护和改进的作用, 管理评审则更具战略指导意义。实验室应高度重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工作, 不断推动我国实验室管理体系向更高水平发展。

摘要: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之间既有区别, 也有联系。内部审核是管理评审的基础和依据, 内部评审小组应重视对管理体系的审核, 做好前期准备, 严格现场审核, 落实跟踪审核。而管理评审则更具有战略指导的性质和意义, 最高管理者应带领管理评审小组将输入信息文件化, 输出明确的改进决定, 并加强跟踪验证。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参考文献

[1]傅武良、张双凤:《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09) 。

[2]郭德海:《粮油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探析》《《黑龙江粮食》, 2011 (03) 。

篇4:内部检查和审核管理程序(范文)

1、目的

通过策划和实施内部检查和内部审核,验证GAP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体系是否得到有效保持、实施和改进,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2、使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GAP管理体系审核和自检。

3、职责和权限 2.1总经理

1)批准公司的内部检查和内部审核计划; 2)批准内部GAP管理体系检查和审核报告; 3)任命内审小组负责人; 2.2内审小组组长

1)制定GAP管理体系内部检查和内部审核计划; 2)全面负责领导内部检查和内部审核工作; 3)组建GAP内审小组;

4)对内部检查不符合进行处理并督促改进; 5)组织编写内部审核报告; 2.3内部审核员

1)依据检查表执行内部检查和内部审核任务; 2)编写内部检查和内部审核报告;

3)对内部检查和内部审核不符合项进行处理并督促改进; 3内部审核/检查工作程序 3.1内部审核和内部检查计划

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态和重要程序,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由内审小组组长负责策划各部门全年审核方案和内部检查方案,编制内审和内检计划,确定审核和内检的适用范围、频率和方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每年内审至少一次,并要求覆盖本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一半内部检查在内部检查之前,可由各独立部门单独检查,也可由内审小组组长统一实施。

内部审核小组成员须具备GAP内审员证,熟悉掌握GAP各项控制点,内部审核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审核目的、适用范围、依据和方法、受审部门、审核时间安排、审核员。

内部检查可由各部门单独组织实施,对人员没有特定要求,内部检查计划内容包括:检查目的、检查内容、依据和方法、检查人员。3.2内部审核和内部检查时机 3.2.1内部审核时机

每年内部审核应安排对所辖所以成员进行检查,检查的时机应基于对风险的评估,选择高风险的阶段进行。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

1)组织机构或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 2)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发生变更时; 3)第二、三方审核之前;

4)在认证证书到期换证之前;

5)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发生顾客重大投诉时; 3.2.2内部检查时机

每年内部检查都是在内部审核之前,由各部门独立组织和安排,内部检查时机基于内部审核的实施。

3.3内部检查和内部审核人员要求 3.3.1内部检查人员

内部检查应由公司批准的内部检查人员来承担,也可聘请能力的外部人员参与。内部检查人员能力要求:

1)熟悉并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2)熟悉并掌握认证标准的要求 3)具备相应种植技术知识或经验

4)熟悉本单位的GAP产品生产和加工管理体系及生产或加工过程 5)经过内部检查员培训,并取得内部检查员资格。3.3.2内部审核人员

内部审核应由具备内部审核资历的人员来承担,也可聘请能力的外部人员参与。内部审核人员能力要求: 2)1)熟悉并了解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熟悉并掌握认证标准的要求; 3)具备相应种植技术知识或经验;

4)熟悉本单位的GAP产品生产和加工管理体系及生产或加工过程;

5)经过GAP审核员培训,并取得内部检查员资格。3.4内部审核流程 3.4.1审核前的准备

1)总经理任命内审组长和内审组员。内审应由于受审部门无直接关系的内审员负责。2)由内审小组组长策划审核并编制本次《审核实施计划》交管理则会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计划的编制要具有严肃性和灵活性。内审计划内容包括: a)内部审核的工作安排; b)审核组成员;

c)审核的时间、地点; d)受审部门级审核要点; e)开会时间;

f)审核报告分发适用范围、日期。

3)在了解受审核部门的具体情况后,内审组长组织编写《质量体系检查记录表》,内审检查表要详细列出审核项目、依据、方法,确保无要求遗漏,审核能顺利进行。

4)内审组长在内部审核前一周将内审时间通知受审部门,受审部门对内审时间如有异议,应在内审前三天通知内审组长。

5)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应经GAP体系认证咨询师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担任。3.4.2内审的实施 1)首次会议

参加会议人员:组长领导、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与会者签到,并由生产部保留会议记录。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会议内容:由组长介绍内审目的、适用范围、依据、方式、组员和内审日程安排及其他有关事项。

2)审核报告

现场审核后,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会议,综合分析、检查结果、依据标准、体系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必要时还要依据与顾客签定的合同要求,确认不合格项,并发出不符合报告给相关部门领导确认后,由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经审核确认后实施纠正,审

核员负责对实施结果跟踪验证,并报告验证结果。

3)现场审核后一周内,审核组长完成《GAP质量体系审核报告》,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4)审核报告内容:

a)审核目的、适用范围、依据和方式; b)审核组成员、受审核方代表名单; c)审核计划实施情况总结;

d)不合格项分布情况分析、不合格数量级严重程度; e)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f)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及今后应改进的地方; 4.3.4末次会议

1)参加人员:领导层、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领导,与会者签到,并由生产部保留会议记录。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2)会议内容:内审组长重申审核目的,宣读不符合报告;宣读《GAP质量体系审核报告》;提出完成纠正措施的要求及日期;由组织领导讲话。

3)质控部部将《GAP质量体系审核报告》发放到相关部门。本次内审结果要提交组织管理评审。

4.4内部检查工作程序

4.4.1每一种植基地应至少每年一次针对G.GAP相关技术规范的检查,该检查包括申请等级内的全部控制点;

4.4.2内部检查人员应符合质量手册的要求;

4.4.3检查通知:内部检验可以提前通知也可以实施不通知检查;

4.4.4内部检查结果后三天内,应于一周内将纠正措施报检查人,由检查人对责任部门改进状态进行验证。

4.4.5被检查部门接到检查报告后,应于一周内将纠正措施报检查人,由检查人对责任部门改进状况进行验证。

4.4.6当有种植基地正式加入时,应进行内部检查,合格方可加入。4.4.7应保持原始检查报告和记录,并确保在检查需要时随时提供。4.4.8检查报告将包含下列信息: 1)种植基地名称或种植户姓名; 2)受审核方签字; 3)日期; 4)检查员; 5)认证的产品;

6)针对控制点评价的结果; 7)不符合项描述; 8)GAP运行状态; 5相关记录

《内审和内检计划》 《审核和检查实施计划》

《GAP质量体系检查记录表》 《不符合报告》

篇5:内部审核程序

1.目的

验证本中心管理体系、检验检测活动及其结果以及相关计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所有规定和要求的适宜性,体系运行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改进管理体系及管理评审提供依据。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中心内部管理体系审核和评审工作,适用于中心与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部门、所有场所和活动。3.职责

3.1 主任负责批准内部审核计划。3.2 质量负责人

负责策划内审并制定内部审核方案。全面负责内审工作,包括选定审核组成员,审核内审计划及其实施情况,编写内审报告。编写《内审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组织协调内审活动的展开。对评审后的反馈、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3.3 内审组

3.2.1 执行内部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3.2.2 负责内部质量审核资料和记录的整理,对评审后的反馈、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3.4 受审核部门

3.3.1 按照《内部审核程序》的要求接受并配合内部审核工作;

3.3.2 负责对审核中涉及本部门责任的不符合实施纠正措施及验证工作。4.工作程序

4.1 内部审核工作流程图

内部审核工作流程见下图。

4.2 内部审核策划

4.2.1 质量负责人应于每年年初制定内部审核计划,并填写《内审计划表》,制定一年内一次或分批多次的内审工作计划,计划应覆盖管理体系全部要素,包括所有检验检测活动。

在策划、制定、实施和保持背部审核方案应该考虑如下因素: 1)验室活动的重要性; 2)影响实验室的变化; 3)以前审核的结果。

内部审核周期为一年,特殊情况下,中心主任可以临时决定增加内部审核。

实验室在每次内审时要规定审核的审核准则和范围,审核范围一般覆盖本公司所有岗位和管理体系全部要素,包括检测活动。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内审组编写《现场审核检查表》。现场审核检查表的内容应覆盖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的全部内容,包括

1)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1)CNAS-CL01-A001 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应涵盖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内容)

1)CNAS-CL01-A002 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1)CNAS-CL01-A004 2018《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医疗器械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1)CNAS-CL01-A011 2018《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1)CNAS-CL01-A023 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实验动物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评审准则的内容。

当对不符合或偏离的鉴别、纠正措施实施而需进行附加审核时,由质量负责人安排对相关活动区域的临时审核,详见《实施纠正措施程序》。

4.3准备工作

4.3.1 成立审核组

内审员由质量负责人委派,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担任,审核组由质量负责人本人担任。4.3.2制定审核实施计划

内审组长负责根据内审实际安排情况,制定审核方案,填写《内部审核日程计划表》交由中心主任审批。审核方案应对管理体系要素及相关岗位进行明确,且重点突出。内部审核方案包括:

1)内部审核频次、审核依据、审核的目的和范图;

2)内部审核方法,包括观察、提问、现场实验、抽查记录等;

3)审核组长和审核人员,审核要素和岗位及审核员分工,明确内审组长、内审员、其他相关人员的职责;

4)内部审核策划要求和报告,内审策划的要求和目的,以及出具内审报告。5)审核日程安排等。4.3.3审核计划的发放

4.2.4内部审核日程计划批准后,应在具体执行前一周时间发放到各受审核岗位,受审核岗位根据计划内容做好接受审核的准备工作,并安排好日常的检测工作,以保证内部审核工作不会对日常的检测工作带来不良的影响,确保内部审核工作的顺利执行。

4.3.4审核组预备会

审核前3-5天,由审核组长组织内审员召开预备会议,布置审核要求,明确每个审核员的工作内容,并准备《首末次会会议签签到表》、《首末次会议记录表》、《内审检查记录表》和必要的文件。

4.4 内部审核的实施

4.4.1 首次会议

内审组长在内部审核实施前2天内组织召开首次会议,首次会议人员包括全体工作人员。首次会议内容应包括: a)介绍内审组员及分工; b)提出具体审核要求;

c)说明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和所采用的方法及解释实施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

说明审核活动的内容及其要点,审核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宣布审核时间表。

4.4.2现场审核

4.3.2.1审核员依照分工按检查表开展审核工作;

4.3.2.2审核过程应通过交谈询问、查阅文件和记录、观察及现场考核检查等方式收集客观证据,并在《内审检查记录表》、《现场检测能力审核记录表》中填写关审核记录。

4.3.2.3受审核岗位人员应如实回答审核员的提间,主动配合审核员的工作,及时提供审核的证明材料、实物等。

4.3.2.4审核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有不同意见时,应耐心解释、使问题尽早解决。4.3.2.5审核组应在审核期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例行会议,交流总结审核工作,以确保审核的准确性。

4.3.2.6开具不符合报告。审核结束时,审核员根据审核记录记载的资料经评审确定的不符合项填写《不符合评审处置记录表》对不符合事实予以描述并性质,由责任岗位人员制订的落实纠正/防措施要求,经质量人/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由审核组长组织内审员验证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的有效性。

4.4.3末次会议

4.3.3.1由审核组长主持,参加人员为受审核岗位人员和内审员;

4.3.3.2审核组介绍本次审核的过程和结果,说明不符合项的数量及分布;对审核情况的综合分析,及时采取措施的建议和要求;

4.3.3.3主任、质量负责人对审核活动总结、提出整改落实的要求; 4.3.3.4軍核组长组织相应内审员负责做好会议的记录和签到。

4.4.4内部审核报告

4.3.4.1审核活动结束后,由审核组长负责编制《内部审核报告》; 4.3.4.2内部审核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审核的目的,审核准则和范围;受审核部门或岗位名称、审核日期及审核员、审核所据的文件、审核过程和结果的描述、审核结果,观察到的不符合项、根据审核情况做的结论或建议等。体系运行状况评价。

4.3.4.3《内部审核报告》应在审核结束一周内提交质量负责人,经质量负责人签批后,由综合事业部分发到各受审核部门、岗位有关人员,并报实验室管理层。

4.5不符合项处置及跟踪验证

4.4.1各责任部门、岗位应确认不符合事实并提出纠正和纠正措施的意见,认真填写《不符合项记录表》、《实施纠正措施记录表》中的相关内容,并报告实施情况,由审核组长组织内审员进行验证。详见《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程序》。

4.4.2若发现不符合已对客户产生不利影响,应及时书面通知客户。

4.4.3在下次内审时,应首先对上次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审核,内审员应检查纠正措施是否有效得以实施。

4.6 评审资料存档

4.6.1内审结束后,内审员应将本次审核的全部资料和记录移交给质量负责人,经质量负责人审批后报中心主任,作为实施审核方案和审核结果的证据,并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依据。

4.6.1 质量负责人将内审资料交由资料员建档、存档,并执行《记录的控制程序》。5.相关文件引用 《文件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程序》

《实施预防措施程序》

《记录的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

相关记录

《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会议记录表》

《不符合项工作报告表》 《现场审核检查表》 《内部审核报告》 《内部审核日程计划表》 《纠正措施记录》

篇6:内部结算审核程序

一、工程量计算

(1)合同内工程以经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及施工单位三方确认后的竣工图为计算依据,按国家现行工程量计算规范计算。

(2)工程设计变更,设计方下发设计变更通知单,经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确认事实发生与否,再结合原设计进行增减计算。

(3)合同外工程或合同辅助工程,不计入合同内工程计算,应当办理签证,并经监理工程师、业主确认。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对签证内容真实性负责,所计费用的合理性由审计工程师根据国家定额规范审核。

二、单价计算

(1)合同内工程按合同约定原则计价。

(2)设计变更及签证部分执行国家相应定额及取费。

(3)定额缺项部分先参考执行相近定额,仍不足,按市场平均价格计入。

三、结算程序

(1)一般程序:合同工程验收合格后十五个工作日内,施工单位应书面报请进入审核程序,申请函经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签署后,附结算资料报审计部门。审计部门初审后,施工单位核对确认,无疑意后出具结算审核书。

(2)合同外工程实行严格的签证制度。结算程序执行一般程序。

四、结算资料

施工单位应报送合格、有效、完善的结算资料。

结算资料包含:(1)结算审计申请书(2)建设工程施工合同(3)投标文件(4)竣工验收报告(5)竣工图(6)工程设计变更单(6)签证单(7)结算书

篇7:内部审核程序2

4.1 内部审核计划

4.1.1 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由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策划对各部门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内部审核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每年内部审核至少一次,两次内部审核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并要求覆盖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另外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适时内部审核。

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c)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在接受第二、三方审核之前;

e)在质量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4.1.2 “内部审核计划”内容

a)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

b)受审核部门和审核时间;

c)审核组成员。

4.1.3 根据需要,每次内部审核可审核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全部要求和部门,也可以专门针对某几项要求或部门进行重点审核,但全年的内部审核必须覆盖质量管理体系全部要求。

4.2 审核前的准备

4.2.1 管理者代表任命内部审核组长和内部审核组员。

4.2.2 由内部审核组长策划审核并编制本次“审核实施计划”,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计划的编制要有严肃性和灵活性,其内容主要包括:

a)审核目的、范围、依据、方法;

b)审核组成员;

c)审核时间安排;

d)受审核的部门和内容;

—————————————————————————————————————————————

共5页 第2页

e)首、未次会议时间及参加人员。

4.2.3 内部审核组长于内部审核前七天将“内部审核计划”通知受审核部门,受审核部门对“内部审核计划”如有异议,应在内部审核前三天通知内部审核组长。

4.2.4 在了解受审部门的具体情况后,内部审核组长对内部审核员进行分工并组织内部审核员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内部审核检查表”,要详细列出审核项目、内容、方法,确保无遗漏,使审核能顺利进行。

4.2.5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应经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咨询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担任,审核员不能审核自己部门的工作。

4.3 内部审核的实施

4.3.1 首次会议

a)参加会议人员:公司领导层、内部审核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质量管理办公室组织与会者在首次“会议签到表”上签到,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b)会议内容:由审核组长介绍本次内部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内部审核组成员和内部审核日程安排及其他有关事项,会议一般不超过30分钟。

4.3.2 现场审核

a)内部审核员根据“审核实施计划”的安排依据“内部审核检查表”对受审部门进行现场审核,内部审核员通过交谈、询问、查阅文件和记录及现场观察,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详细记录在“内部审核检查表”中;

b)内部审核时审核员要公正客观,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事实应得到责任部门负责人的确认;

c)内部审核组长要每天召开内部审核组会议,全面了解当日内部审核情况,对“不合格事实”进行审核;

d)现场审核后,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会议,综合分析检查结果,依据标准、体系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必要时还要依据顾客签

定的合同,确认不合格项,内部审核员按分工填写“不合格报告”,“不合格报告”中的不合格事实要描述具体、清晰、有可追溯性,内部审核组长编写“内部审核报告”草案,填写“不合格项分布表”。

4.3.3 末次会议

a)参加人员:公司领导层、内部审核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质量管理办公室组织与会者在末次“会议签到表”上签到。审核组长主持会议,会议一般不超过一个小时;

b)会议内容:首先由内部审核组长重申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宣读“不合格报告”、“内部审核报告”草案和“不合格项分布表”之后,管理者代表根据《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提出对完成纠正、预防措施的要求和期限,最后总经理作总结性发言。

4.4 审核报告

4.4.1 现场审核后一周内,审核组长依据“内部审核报告”草案完成“内部审核报告”,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审核报告内容:

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

b)审核组成员;

c)审核实施概况综述;

d)不合格项分布情况、不合格数量及严重程度;

e)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

f)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及今后应改进的建议。

4.4.2 “内部审核报告”由质量管理办公室发放到各单位,“不合格报告”作为“内部审核报告”的附件只发给责任单位。

4.5 跟踪验证

篇8:14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开展内部审核以确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是否保持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内部审核。

3职责

3.1总经理批准审核计划。

3.2管理者代表兼质量负责人领导内部审核,批准审核实施计划和审核报告。

3.3质保部主任拟定审核计划,组织内审员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进行验证,编写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的汇总分析报告。

3.4审核组长制定审核实施计划,主持首次会议及末次会议,领导审核的实施,编写审核报告。

3.5内审员编写《审核检查表》,实施现场审核,对不合格项开具《不符合报告》,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进行验证。

3.6受审核部门配合审核,对本部门的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

4工作程序

4.1审核方案的策划

4.1.1每年制定审核计划,以实现审核方案的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时间间隔不超过半年,对7.1条款策划安排的符合性的及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审核酌情增加,充分收集顾客的意见,特别是对认证产品的投诉。对重要部门、运行状况较差的部门和以往审核中发现问题较多的部门增加针对性的审核。“审核计划”由质保部主任拟订,总经理批准。

4.1.2采取按部门集中审核的方法进行审核。

4.1.3发生下列情况时,追加审核计划外的审核:

a.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b.顾客严重投诉;

c.质量管理体系失控和产品范围发生重大变化。

4.2审核准备

4.2.1成立审核小组

在审核开展前两周,由管理者代表兼质量负责人指定审核组长组成审核组,审核组长及审核成员由具有资格的内审员担任。

4.2.2制定审核实施计划

4.2.2.1每次审核前,审核组长制定每次审核的“审核实施计划”,其内容包括:

a.审核目的、审核范围(产品和部门)、审核依据;

b.审核组长及审核组成员;

c.审核日程安排。安排日程时,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以确保审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2.2.2审核实施计划由管理者代表兼质量负责人批准,经批准的审核实施计划在审核前一周通知受审核部门。

4.2.3编写审核检查表

4.2.3.1审核员应依据审核组长的分工,收集、查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后,编写《审核检查表》,其内容包括:

a.根据审核实施计划列出受审核部门相关的条款和所依据的文件;

b.按有关文件的要求列出检查内容,明确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可根据需要采取面谈,查阅文件、记录及观察有关方面的工作情况和状况,实际测定,抽样方法应体现代表性。

4.2.3.2《审核检查表》应由审核组长审查。

4.3审核的实施

4.3.1首次会议

4.3.1.1审核开始时,由审核组长主持召开首次会议,参加人员: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兼质量负责人、各受审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审核组成员。审核组长应委派一名审核组成员负责会议签到和做简短记录。

4.3.1.2首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a.介绍审核组成员;

b.介绍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依据及日程安排;

c.简要介绍审核的基本方法及程序;

d.澄清审核实施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

e.确定陪同人员;

f.确定末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及参加人员。

4.3.2现场检查

4.3.2.1审核人员应按检查表中规定的检查内容及检查方法到现场逐项检查,收集客观证据。

4.3.2.2在现场抽样检查中,抽样应具有随机性。如果现场有较大的可能导致不合格的线索,即使不在检查表之列,审核人员也要进行适当追踪检查。同时审核员应将现场检查情况如实记录在审核检查表中。记录调查的对象,见到的事实,证明材料,见证人,合格的事实可简单记录,不合格的事实应详细记录。

4.3.2.3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事实,审核员应及时向受审核部门负责人指出,以得到确认。

4.3.2.4每天现场检查完毕后,审核组长应召集审核组全体成员分析检查情况,以确

定不合格项和不合格类型。

4.3.2.5对于已确定的不合格项,应由审核员填写《不符合项报告》,并应得到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的确认。

4.3.2.6现场检查结束后,审核组长应召集审核组全体成员,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分析内容包括:

a.不合格项总数。其中体系性不合格、实施性不合格、效果性不合格各有多少项; b.哪个部门不合格项最多;

c.哪个条款不合格项最多;

d.上次审核发现的不合格项总数及其构成与这次比较,看质量管理是进步还是退步; e.公司质量目标和部门质量目标实现情况;

f.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发展趋势,认证产品一致性是否充分保证;

g.顾客满意程度及对顾客意见的处理;

h.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哪些部门做得好,哪些条款做得好。

4.3.3末次会议

4.3.3.1审核组长主持召开末次会议,参加人员为首次会议的参加人员。审核组长应委派一名审核组成员负责会议签到并做简短记录。

4.3.3.2末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a.重申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及审核依据;

b.介绍审核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

c.对审核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d.宣读不符合项报告;

e.提出纠正措施要求;

4.4审核报告

4.4.1审核组长编写《内部审核报告》[RDK/R(P8.2.2-06)],《内部审核报告》应经审核组全体成员讨论通过,且审核组长及全体审核员应在报告的末页签名,以示确认。审核组长应对审核报告的准确性负责。《内部审核报告》应在末次会议后一周内完成,并由审核组长呈交管理者代表兼质量负责人批准。

4.4.2内部审核报告内容包括:

a.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及审核依据;

b.审核组成员;

c.审核计划的执行情况;

d.审核结果的汇总分析;

e.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有效性和认证产品一致性的结论性意见;

f.《内部审核报告》的发放清单。

发放对象包括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兼质量负责人、受审核部门及不合格项的相关部门。

4.4.3审核组长将《内部审核报告》及下列审核资料一并提交质保部主任。

a.审核实施计划;

b.审核检查表;

c.会议记录(包括签到);

d.不符合项报告。

4.4.4质保部按发放清单发放《内部审核报告》。

4.5纠正措施及跟踪验证

4.5.1责任部门在接到《不符合项报告》后,立即进行不合格原因分析,提出纠正措施计划并填入《不符合项报告》。

4.5.2“纠正措施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兼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实施,并将实施情况填入《不符合项报告》。

4.5.3质保部主任组织内审员对纠正措施实施情况及有效性进行验证,将验证结果填入《不符合项报告》。

4.5.4质保部主任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有效性进行汇总分析,并形成《纠正措施实施情况及有效性的汇总分析报告》。

5记录

执行本程序产生以下记录:

《内部审核计划》RDK/R(P8.2.2-01)

《审核实施计划》RDK/R(P8.2.2-02)

《内审检查表》RDK/R(P8.2.2-03)

《不符合报告》RDK/R(P8.2.2-04)

《会议记录(包括签到)》RDK/R(P8.2.2-05)

《内部审核报告》RDK/R(P8.2.2-06)

《不符合项分布统计表》RDK/R(P8.2.2-07)

篇9:12-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FZCC/QES—CX—12---2013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日 期:

唐山方舟实业有限公司修造船厂

唐山方舟实业有限公司修造船厂程序文件

FZCC/QES—CX—12---2013 目的

通过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对公司管理体系运行进行内部审核,对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各部门开展的各项活动和有关结果进行评审,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符合标准和适用法律、法规、顾客及相关方要求,制定本程序。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管理管理体系运行的内部审核。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主持实施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3.2 综合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工作;

3.3 审核组长负责组织内审员进行具体审核工作,并形成审核报告; 3.4 受审核部门做好迎检准备并负责不符合项的整改;

3.5 管理者代表或委托审核员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验证和记录。4 工作程序 4.1 审核策划

4.1.1 综合办公室负责制定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形成文件印发至本厂领导和有关部门。内容包括:审核目的、范围、依据、时机(每年不少于一次,时间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日程、审核内容。

4.1.2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决定是否增加内部审核: a)本厂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 b)法律法规及其它外部要求变更时; c)第二、三方审核之前;

d)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到期换证之前;

e)出现重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顾客重大质量投诉时。4.2 审核准备

4.2.1 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长和内审员组成审核组。

4.2.2 审核组长负责根据审核计划和公司领导决策意见,编制《审核计划》,内容包括:审核目的、依据、范围、方法,审核日程安排、内审员分工,经管理者代

唐山方舟实业有限公司修造船厂程序文件

FZCC/QES—CX—12---2013

表审核,厂长批准后实施。

4.2.3 内审员根据分工范围编制《内部审核检查表》,经审核组长批准后使用。4.2.4 内审组在内审一周前发放内审通知。受审核部门接到通知后,确定陪同人员并做好迎检准备工作。

4.3 审核实施

4.3.1 审核组组织召开首次会议,审核组长主持,公司领导、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并签到。

4.3.2 审核组长在会上宣布审核目的、依据、范围、方法、审核日程安排以及审核组组成和分工。

4.3.3 审核员按照“审核检查表”进行现场审核,通过交谈、查阅文件、检查现场、收集证据,验证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并根据要求做好检查记录。

4.3.4 审核员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当场提请陪同人员和有关人员注意,并让该项工作负责人确认。

4.3.5 审核结束时,审核员根据审核记录整理、编制《不合格报告》,提请审核组长确认。

4.4 审核报告

4.4.1 现场审核结束后,由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成员会议,综合评价审核结果,为审核报告提供依据。

4.4.2 由审核组长按以下内容编制审核报告,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印发至本厂领导和有关部门:

a)

受审核部门、审核目的、依据和范围; b)审核的日期及审核组组成; c)不合格项统计及分布;

d)对管理体系的评价及改进建议等。4.4.3 审核报告发放范围 a)厂长、管理者代表;

唐山方舟实业有限公司修造船厂程序文件

FZCC/QES—CX—12---2013

b)质量管理部; c)

受审核部门;

d)不合格项涉及的相关部门。4.5 末次会议

4.5.1 审核组组织召开末次会议,审核组长主持,参加末次会议人员同首次会议,船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要签到。

4.5.2 由审核组长宣布《审核报告》和《不合格报告》,并提出纠正措施建议。4.6 纠正措施与跟踪验证

责任部门接到《不合格报告》后,组织有关人员对不合格项进行原因分析,确定适宜的纠正措施,组织实施,并由质量管理部进行跟踪验证。具体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4.7 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中全部记录、文件由审核组长移交综合办公室保管。5 引用文件

5.1 FZCC/QES-CX-17-2013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6 质量记录

篇10:09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最终版)

1.目 的

通过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审核,判定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和管理工作的安排、运行是否有效;向管理者代表报告管理信息;控制和改进管理体系,使之有效地运行,保证公司的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2.范 围

3.4.5.5.1 5.2 5.2.1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所包括的过程(要素)和所覆盖的区域,进行内部审核工作的管理与控制。

管理职责

企管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与修改,并贯彻实施。相关术语

审 核 -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而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活动描述

内审年度工作计划

(1)企管部在每年年初编制公司年度审核工作计划。

(2)年度审核工作计划的修改,由企管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3)年度计划应根据审核的过程、活动、区域的现状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进行安排;审核范围应覆盖管理体系所有过程、活动、要求和区域;采用集中审核时,内审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2个月。

(4)在出现下列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决定增加审核频次: 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产品及方针、目标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严重环境违章事件或重大职业健康安全事故;

C.顾客、相关方有严重及连续抱怨; D.在接受第二、三次审核之前; E.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审核准备

由管理者代表任命审核组组长并确认审核组成员,审核员应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体系内审员资格的人员担任。下达内审审核令、批准每次内审审核计划、接受审核报告。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版本A/0 第2页

5.2.2 审核组组长在审核前作出本次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应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方法、时间、安排及文件发放,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提前一周下达审核通知给受审核方。

5.2.3 审核组组长可根据审核实际情况组成若干审核小组,每小组成5.2.4 5.2.5 5.3 5.3.1 5.3.2(1)5.3.3 5.3.4 5.3.5 5.3.6 员至少两名,负责具体审核工作。

审核组组长在审核前组织召开审核组预备会议,根据审核活动的具体安排,向审核员分配任务,并提供检查必要的文件和资料。

审核员按分工编制检查表,交审核组长审批后以备审核使用 受审核方收到内审通知后,需积极配合审核组工作。实施审核

首次会议由公司领导、审核组全体成员和受审核方领导参加。由管理者代表主持会议并简要介绍本次审核的目的、范围、方法及时间安排。受审核方负责人陪同审核组进行审核。

审核员按照分工执行《内部审核检查表》,通过谈话、观察现场、检查资料等方式进行审核,检查客观证据和记录资料,工作中所得到的证据应全部记录,如果发现“不合格”情况的线索要详细记录。

(2)在现场检查所得证据要详细记录,在审核结束时整理好交组长。

经审核小组讨论研究后,审核员将“不合格”项填写《不符合项报告单》,要求受审核单位主管领导签字确认,再经组长复核签字后由组长汇总。如果双方有争议,由管理者代表仲裁。

不符合项分类。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按严重性可分成严重不符合、一般不符合、轻微不符合三级。

严重不符合项:指系统性失效或缺陷,一般为整个要素或部门失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不符合项;

一般不符合项:没按程序或规定实施,但对整个体系的影响一般; 轻微不符合项:孤立的偶发性的并对整个体系无直接影响的问题。

末次会议由管理者代表主持,参加人员与首次会议相同。审核组向受审核方领导宣布《内审报告》。受审核方负责人对下发的不符合项报告应签字确认。

《审核报告》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版本A/0 第3页

5.3.6.1 审核组组长编制《审核报告》,并将所有要求填写的表格和审核过程中生成的书面资料附后向管理者代表汇报。

5.3.6.2 审核报告提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并发放给受审核方和有关单位,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资料。

5.3.6.3 《审核报告》包括管理体系运行的总体评价,不符合项分布状况和程度判定,以及不符合项报告事实,并提出纠正的时限要求。

5.4 纠正措施

5.4.1 5.4.2 5.4.3 5.4.4 5.5 5.6 5.6.1 5.6.2 6.6.1 6.2 审核员在现场审核后将《不符合项报告单》发给受审核单位(报告单一式二份,受审核方、审核组各持一份)。受审核方负责人接到后尽快召集本单位有关人员针对审核中查出的问题编写纠正/预防措施,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具体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企管部在审核结束后收集全部资料并整理归档,向受审核方提供提供审核报告副本。

企管部在收到受审核方纠正措施实施有效的不符合项报告后,应组织审核员对纠正措施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必要时可委托公司该过程运行的主管部门进行验证,由企管部负责将验证的结果向组长报告并签字确认,关闭不合格项。

如涉及管理体系文件更改,由企管部组织有关部门按《文件控制程序》实施更改。

跟踪、检查

企管部负责督促受审核方制定纠正措施并组织跟踪检查。

内审工作的总结

组织内审数据的适当分析,识别持续改进体系有效性的机会,管理者代表主持总结、评价内部审核,向公司最高管理者提供管理体系评审的信息。

内审工作结束后,即全部不符合项的整改已完成后,()对内部审核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作为次年编制《贯标工作年度计划》的依据,并为管理评审提供信息。

运行管理

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负责将全部记录移交企管部,企管部接收记录时,应对记录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确认。

企管部对全部内审记录进行汇总、整理、并按照《记录控制程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版本A/0 第4页 序》的要求组卷、存档。

7.相关文件 7.1 《管理手册》

7.2 《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上一篇:生命不息生死不离国旗下的致辞下一篇:第4章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