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公选课论文

2024-08-28

影视鉴赏公选课论文(共8篇)

篇1:影视鉴赏公选课论文

舞蹈鉴赏观后感

因为从小没有接触过舞蹈训练,在心里从某种程度上一直觉得舞蹈是一种需要具有一定艺术修养才可以欣赏的艺术形式,但是自从上完你的课之后发现原来舞蹈它就是一切肢体的律动,它是那么的平常却也那么的震撼人心。

课上老师播放了许多视频内容在《跟着阳光跳舞》的电视剧里面,看到了舞蹈的艰辛,在金钱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多东西在生活和生存的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脆弱,在追求理想和生活的博弈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命题,每个人的不同选择方式,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在电视剧中有的为了跳舞而跳舞,有的为了生活而选择跳舞,不论哪种选择都没有对错。但是在他们为了进去舞蹈团而奋斗努力的同时释放出来的清楚的激情与光和热无疑是让人所震撼和感动的,在躯体的旋转和跳转之间,展现出了生命的力量与魅力。舞蹈与歌唱同为常见的艺术形式,舞蹈通过肢体与音乐的碰撞,使情感更为直接的以视觉形式直接冲击观赏者的内心,也更加强烈的释放出内心情感和舞蹈的内涵。在《舞动天地》的电影中舞蹈以其独特的魅力改变了那些非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学生,“每个人都会跳舞,你每天都在跳舞”记得老师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说到,这也许就是舞蹈的魅力所在,不论高雅还是下里巴人总有人从中获取快乐和意义。

在《舞林大会》中作为一个选秀类型的节目夸大与虚假或许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在节目中的选手仍能让人感受到生命奋力向上的能量,至今记得那个手臂在训练中脱臼仍继续在舞台上一再表示要继续跳舞的决心,或许是对于机会的渴望与执着,或者是其他,但是那些在困顿中坚持的决心是无疑的,场上的每个选手都是经过超过五年以上舞蹈训练,他们中许多人在生活中都不是那么耀眼,甚至很卑微,但是舞台上是耀眼的。金星说“能吃的了跳舞苦的人,什么都能吃”,虽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它说明了一件事情,没有什么事是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得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天才。让我想起了韩国那些练习生,每个明星成名前基本上都是练习生,我们只看到每年不断产生的大量韩国团体,但是他们都是坚持下来的人,全封闭式训练,集体宿舍艰苦的生活条件,大量辛苦的训练,这一切还不一定会有结果,每年总有新人,表现不好永远不会被推出去成名,即使成名后一切包括整容都有经济公司决定,那里面的老师说“最不缺的是天才,到坚持下来的都是最能吃苦的人”,我想这也是舞林大会对我的启发。虽然我接下来的生命中仍然不会跳舞,但是舞蹈鉴赏课上让我对于舞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舞蹈不仅仅是光鲜,光鲜背后有的更多是汗水

和泪水。人生中我需要的不仅仅是努力,更要有处于阴影中努力的激情,生命所要做的就是向上,奋发出一切的力量向上,不记成败,不论一切,深思熟虑那是中年以后的事,年轻所做的一切就是不顾一切的为生命的光芒而发光,释放出最灼热的激情。

篇2:影视鉴赏公选课论文

《红楼梦》这部文学瑰宝可写的东西太多了,诸如文学价值、岁时习俗、哲理宗教、园林建筑、戏曲游艺……无不赢得古今人之美誉。我看到的是芹溪居士这位文学巨匠留给我们的这些不朽的文字。所以在这里我就自选几篇我最喜爱的诗赋做一下赏析。

我感觉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被诗词曲赋所修饰着的小说巨著,它那行云流水般的散文中,处处沁透着诗情的芬芳。这些数不胜数的诗词曲赋犹如镶嵌在碧海青天里的珍珠,闪耀出独特的光芒。能够给读者留下意外的收获,令人赏心悦目。记得刚接触红楼梦时,便被经典的红楼曲赋所打动,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我独爱着红楼诗词曲赋,永不抛弃。

《红楼梦》除了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其他如诗、词、曲、歌、偈语、辞赋、联额、灯谜、骈文......应有尽有。以诗而论,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骚体,有咏怀诗、咏物诗、怀古诗,有应制体、联句体、拟古体,有拟初唐《春江花月夜》之格的,有仿中晚唐《长恨歌》之体的,有师楚人《离骚》等作而大胆创新的……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其中最为吸引我的当属《西江月·嘲贾宝玉二首》和《枉凝眉》两首曲词。且看第一首词。

嘲宝玉的这首词又分为两首。我初读这两首词就已经被它深深吸引,并不是因为什么特殊的原因,只是感觉诗中所描述的这个人非同一般,是个封建社会的一个叛逆、纨绔子弟,我心中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羡慕。诗中说他是“草莽”、“愚顽”、“无能”、“不肖”等等,初读者定会认为其是贬低,其实不然。因为这些贬低之语都是借封建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曹雪芹用反面文章把贾宝玉作为一个封建叛逆者的思想、性格反衬的淋漓尽致。在曹雪芹的时代,儒家政治教科书《四书》具有莫大的权威性。贾宝玉上学时,贾政就吩咐过“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然而贾宝玉对这些“最要紧的东西”偏偏“怕读”,以至“断不能背”。这当然要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草莽”、“愚顽”、“无能”、“不肖”了。但贾宝玉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所最反对读的书却爱如珍宝。这就自然显露了宝玉叛逆的性格。

前一首着重写他对封建正统思想的背叛,不读经书,摒弃仕途经济;后一首着重写这个叛逆性格对封建地主阶级及其统治的严重破坏性。这里曹雪芹正话反说,巧妙地歌颂了贾宝玉反封建的思想品德;同时也辛辣地嘲讽了腐朽的封建礼教与庸俗的世道人情。

从封建阶级伦理道德标准衡量,宝玉是个被否定的人物;可是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却是个和那些国贼禄蠹完全相反的、保持着人类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两首词句句都是反话。在道学先生们看来是“寻愁觅恨”、“似傻如狂”了宝玉却真是读书多,知识博,文思快,才情大的一代才子。

下一首就是《枉凝眉》。一般说“红楼梦曲十二首”,但也有说十四首的,这算上了“引子”和“收尾”的两首。《枉凝眉》是十二首中的第二首,是以贾宝玉的口气来咏叹。这首曲是专门咏叹宝玉和黛玉的。“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皱眉头,命运就这样痛苦、遗憾。曲名意谓徒然悲愁,曲子写宝黛爱情遇变故而破灭,勾勒出林黛玉泪尽而死的悲惨命运。阆苑仙葩:指林黛玉;美玉无瑕:指贾宝玉。他们“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都是心地纯洁,聪明善良的青年。这样一对有情人,能不能结合呢?作者用两个设问,怀着含蓄而又诚挚的感情,把人们带到现实世界里来。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在封建宗法制度的统治迫害下,有情人难成眷属,只能空自嗟。“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枉自、空劳,单单从结果上看、从婚姻的效果上看,确是一场空。但是,如果把人生看做一个过程,把爱情看做一个过程,那么宝黛爱情就不是“枉自”与“空劳”,而是他们的青春、他们的人生体验中接近唯一的最美好、最充实的东西。当宝玉通过紫鹃向黛玉表达自己的爱的坚定性,说:“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的

时候,何尝是“枉自”与“空劳”? 这不是“枉自”,不是“空劳”,而是无比的珍贵与难忘!最后用眼泪的控诉作结。整个曲子婉转深沉,发人深思。他写出的这种悲剧,明白而响亮地发出呐喊,提出控诉,是难能可贵的。这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使这部伟大的作品发出反封建的思想光芒。

宝黛爱情的幻灭就是一条注脚。一个是绝色佳人,一个是翩翩少年;一个聪明绝顶,一个博学多才;一个无意于功名利禄,一个从不说“仕途经济”的混帐话;她整天为他哭泣叹息,他整天为她牵肠挂肚;她心里只有他,他心里只有她——这不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吗?然而在荣国府那样的牢笼里,他们的爱情始终被压抑着。封建道德观念在贵族之家就是天条,窒息了人的一切天性。她和宝玉的恋爱过程,始终伴随着痛苦和烦冤,最终还是一场虚幻,“命运”把他们大大地捉弄了一场。这出和着血泪的恋爱悲剧,不仅使作者为之“泪尽”,就是今天也令人痛恨和同情。

当然这只是冰山的一角,还有那些经典之作限于篇幅有限就不再列举。除了“红楼梦曲十四首”之外,诸如“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大观园题咏”、“怀古绝句十首”、菊花诗……数不胜数,这里的黄金屋,这里的颜如玉真是让我们现代人都无法挖掘完的。

篇3:影视鉴赏公选课论文

关键词:珠宝文化与鉴赏,公选课,教学实践

公共选修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选课开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 拓宽知识面, 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按培养计划规定, 每个学生必须修完规定的公选课学分才能毕业, 因而公共选修课程教学在高校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 开设《珠宝文化与珠宝鉴赏》选修课的意义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珠宝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国内现有30多所高校开设了与珠宝玉石鉴定、设计、加工、雕刻、营销等有关的专业。国际几家著名的宝石学院 (如FGA英国宝石协会、IGI国际宝石学院、GIA美国宝石学院等) 也陆续进入中国, 与中国地质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高校合作办学。

本课程正是基于大学生对珠宝知识、珠宝文化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而开设的全校素质性选修课。课程从文化历史、品种选购、评价鉴赏等方面介绍了有关珠宝的知识。除讲授宝玉石基本概念、分类、科学外, 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 目的是使大学生初步具备一些对珠宝的识别和鉴赏能力, 了解珠宝中的历史和文化, 认识古老的中国玉文化。

2 课程教学现状

经过多年的教学和调查, 笔者发现公共选修课中“教而不学”“选而不修”的现象严重。甚至在笔者讲授《珠宝文化与珠宝鉴赏》的第一次课就有约1/5的学生没来上课。大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带有明显的抵触情绪和功利性, 很多学生是冲着学分去选课, 违背了选修课开设的初衷。在讲授《珠宝文化与珠宝鉴赏》选修课过程中, 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2.1 出勤情况

在选修课的课堂上, 人会越来越少, 出勤率较低。学校规定, 授课教师在授课期间应通过提问、点名等形式不定期抽查学生出勤, 学生无故缺勤学时总数的1/3以上, 取消学生的考核资格。然而, 考勤过程中旷课、请假和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即使点名亦无法遏制出勤率低的现状, 往往第一节点名, 后几节课学生就逃课, 早退;最后一节课点名, 第一节就迟到。

2.2 听课情况

上选修课时, 很多同学带着手机、杂志或者其他课程的书或作业。上网、听歌、看杂志, 都觉得无聊了, 就干脆趴在桌子上睡觉。上课提问时, 有些比较认真的能够回答, 有些学生不在乎能否回答出来, 至于老师讲什么, 并不关心, 实在不行就索性就不去了。

2.3 作业和考核情况

对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或课后作业, 抄作业现象严重。加之选修课上学生人数较多, 导致教师很难了解总体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对教师布置的考核论文, 很多学生在网上收集资料过程中, 不能用心思考, 按照自己的思路认真归纳和总结, 往往是一篇文章全部拷贝下来, 甚至格式和未能识别的符号都不改动, 就应付了事, 常常要经过教师检查、退回, 方能修改。

3 造成课程教学现状的原因

公选课严重的逃课现象和不良的听课状况不仅挫伤了教师的授课热情, 也影响了其它选课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选修课的开设流于形式, 浪费了教学资源。造成选修课的教学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3.1 学生自身不够重视

在学习中, 很多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仅仅将公选课看作是一门“外课”, 学好或学坏, 学或者不学都无所谓。部分学生选课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不少学生临近毕业, 学分还不足。这种抱着应付听课和考核而混学分的想法, 没有得到及时纠正, 而是任其漫延, 无形中恶化了选修课的学习风气。

3.2 课程教材和讲授问题

以《珠宝文化与珠宝鉴赏》课程为例, 公选课内容每年都有一定的更新, 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手段比较灵活、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教材, 即使有合适的教材, 购买与否也要由学生自主决定。没有合适的教材, 也了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此外, 公选课集中选修的学生人数多, 甚至可达到100多人, 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和年级, 专业背景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在缺少参考资料的情况下, 学生学习的内容以教师的讲授和课件为主, 没有足够的时间记笔记, 闭卷考核方式不适用现有的学习模式, 课程往往以提交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 这种讲授和考核方式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3.3 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

公选课大多数安排在双休日, 经常会与其他课程或活动相冲突。如实验课、补修课、体能测试、实习、学生活动、招聘会等。学生旷课和请假已经见惯不怪, 给教师和学生均造成公选课就像中学的副课科目的感觉。在考试环节中素质型公选课不能像专业考试那样严格, 考核方式比较简单, 期末考试普遍采用开卷或交论文的形式。因此目前对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管理还缺乏较为理性、完整的管理。

4 提高《珠宝文化与珠宝鉴赏》教学效果的实践

为提高学生对《珠宝文化与珠宝鉴赏》课程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 活跃课堂气氛, 笔者在教学方面做了如下实践。

4.1 上好绪论课

绪论课对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 给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作用, 解决“为什么学, 学什么, 怎样学”的问题, 从一开始就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列举近年来国家珠宝检测质量监督中心对珠宝检测的结果, 指出检测过程中消费者所购珠宝与原定名称不相符的主要问题: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定名不规范。据此引出本门课的教学内容, 提升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另外, 绪论课强调学习要求和考核方法, 例如强调考勤、随堂提问、随堂作业在考核中所处的位置, 也有利于学生重视课程的学习过程。

4.2 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构建

珠宝玉石学是以矿物学、矿床学和岩石学为基础, 并与工艺美学、经济学、材料学等一些学科互相渗透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学科。《珠宝文化与珠宝鉴赏》课程从文化历史、品种选购、评价鉴赏等方面介绍了有关珠宝的知识, 内容除讲授珠宝玉石基本概念、分类、科学外, 还融入了中国传统玉文化、珠宝设计作品艺术赏析等内容, 使学生在学习宝玉石的基本知识过程中, 感受珠宝文化及艺术的独特魅力。例如课程内容中增加了包括印章石、砚石、奇石等中国特有的石文化以及中国传统玉雕图案、题材及其寓意 (如吉祥如意、多子多福、健康长寿等题材和图案) 。并在课件中穿插有关中国诗词、文学、典故的玉雕作品图片和视频, 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陶冶大学生的文化艺术情操。

4.3 教材的建设

本课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 目前市场上有关玉石和珠宝题材的书籍较多, 图片也比较丰富, 但都不够全面, 另外对珠宝玉石基本概念和科学知识的介绍也不足, 大多适于作为课外读物, 而不适合作为教材。为提高教学效果, 上绪论课就向学生推荐了中国地质大学廖宗廷主编的《珠宝鉴赏》作为辅助教材, 但该书的专业性较强, 趣味性不足。为提高授课效果, 课程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阅读, 另一方面将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列成提纲, 按本课的脉络和对知识点的要求编制成电子文档, 作为讲义鼓励学生拷贝和复印。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提前预习、查阅资料, 对所学知识加深了解, 也减轻了学生的经济压力, 而不必强令人手一书。

4.4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教学, 课件上穿插了大量有关珠宝的图片, 并在教学过程中播放珠宝方面的相关视频, 如“钻石大道”“红、蓝宝石”“翡翠物语”“中国玉文化”“故宫藏玉”“华夏玉雕”等。在教学方法上, 采用启发式和提问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授过程中, 注重学生的响应, 诱导学生开动脑筋, 积极参与, 让学生和老师同步思维,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本课程除教师讲授外, 也鼓励学生根据老师所列题目或自拟题目, 查阅资料, 做珠宝玉石方面的专题讲座, 在讲授中, 既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又注意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

4.5 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闭卷考试尽管能督促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记忆和复习, 然而作为全校素质公选课, 选课学生多, 且学生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 知识体系和接受能力差别较大, 给考核带来困难。传统的考核方式多采用小论文的方式, 但由于人数众多, 且学生所写的大多数论文来自网络资料的整合, 不能有效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经过实践, 目前《珠宝文化与珠宝鉴赏》课程的考核方式由考勤、课堂提问和课堂作业、小论文等三部分组成。其中论文占50%, 考勤占10%, 课堂提问和课堂作业占40%。若选修的学生人数较少, 还可采用课堂报告的方式考察学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查阅资料、文章思路和内容、表达能力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5 结束语

尽管通过对《珠宝文化与珠宝鉴赏》课程教学的初步改革, 在教学效果上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选修课的教学改革必须通过长期的努力, 需要从更新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手段, 改进教学方法方面不断改革和实践, 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调动选修课学习过程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另外, 还要更多的开展以教学改革为核心的选修课程教学研究, 并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 延伸和扩大教学空间, 使之逐渐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

参考文献

[1]孙宗美, 房三虎.高校《中国山水文化》选修课程建设的思考[J].农业教育研究, 2008, 2 (55) :15-17.

[2]纪薇, 王红松, 苏本江.关于高校选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 2008, 1 (1) :96-97.

[3]汪莹, 韩旭生, 邵瑜.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 (26) :136-138.

篇4:爱情公选课,你会选吗?

首先,你的大学需要有这门课。公选课往往五花八门,以人气论,从异常火爆到无人问津各种情况都有,课程设置也往往以趣味为首要特征。笔者大学时候选修过《佛教哲学》,老师的言谈举止都很有禅意,考试时还会让答不出来的同学不要抄袭,可以当场向他询问如何作答。所以,若想有一门爱情选修课可选,首先得有设置这门课的理由,也要有出面开课的老师。

坊间热议的天津大学《恋爱学理论与实践》公选课,由校团委开课,2学分,每学期32个学时,在每个学年的下半学期开课。这门爱情公选课不设授课教师,由学生社团“鹊桥会”组织学生们完成课程学习。爱情课居然是学生们自主设立的,这看起来很有新意,甚至让人觉得不太敢相信,其实是因为天津大学推出了学生课外实践教育课程化、学分制改革,“鹊桥会”此前就经常举办同学交友活动,可以理解为该社团的部分活动在这次教学改革中变成了课程。这门课的理论部分是学生分组讨论,实践部分就是参加“鹊桥会”组织的社团活动,各占1个学分。

此前网上舆论热议爱情选修课是否应该出现、应该怎样安排才更好,天津大学这门爱情公选课在设置原因上就与大家通常的理解有所不同,它更应该被视为学校接纳、支持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举措。一直以来,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发言权就有限,更多的是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理念之下,有限制地作出选择。学生社团以恋爱这种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的话题来开启参与课程设置的大幕,让人们看到更多的希望。也许在未来,会有更多学生自主性强的课程出现。

不过,有这样一门课,一定会受到学生们的认可吗,真的会有很多同学争抢着选爱情公选课吗?广西师范学院《爱情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婚姻与爱情》等公选课都很受学生热宠,想选的同学很多,只有少数人能选上;上课时常有很多同学随堂旁听,师兄师姐们传下来的口碑也不错;另一方面,一些大学此前有老师开设的关于婚恋的选修课,却因为老师口才不够好、课程内容趣味程度不高、学生们不太喜欢随性参与、选修课学分较宝贵不宜浪费等等,反馈一般,成了一门不冷不热的公选课。

笔者随机调查了一些已经从大学毕业的人士,大家纷纷表示,假如自己在大学的时候碰到了爱情公选课,也不会真的选这门课。大家拒绝爱情公选课的原因五花八门,颇能说明问题。从事电子设备制造业工作的资先生大学毕业三年了,他说自己的母校广东某大也有爱情心理学公选课,可惜“民间选课指南”注明“慎选为妙”,因为传说该课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公开说出爱的告白,课程完结时如果没有成功找到对象,也有可能影响学分。听说这门课居然给人这么大压力,大家都没兴趣选了。看来,爱情选修课的考核原则也要因人而异,不能搞一刀切,也不应该太讲究实效,盲目以是否恋爱成功为测评标准。

在台湾某大学任教的张老师硕士毕业不久,也曾是一名心思活络的中文系大学生。他告诉笔者,该校有爱情心理学课程,但据说噱头大于实质,而且也与以鼓励学生恋爱为目的、活动性质更强的公选课有所不同,更多侧重于心理学理论方面的讲授。张老师认为,大学有促进学生恋爱交友的活动很正常,而且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也好,变成有学分的课还是容易引起争议。张老师还提到,与异性打交道如果被视为一种技能,那么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培养这种技能未必是最合适的。另外,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方面,不擅长恋爱也许是性格使然,不见得通过爱情选修课就能改变。

从事自由翻译工作的叶先生出身上海某知名高校英语系,他觉得能教授爱情选修课的老师如有相对美满的爱情与婚姻,才能让学生们相信他能够讲好这门课。叶先生大学时有女友,有一番轰轰烈烈的恋爱故事,因此当时不会选爱情公选课也很正常。但叶先生也指出,关于如何处理两个人之间情感和生理上的关系,在大学时如果获得一定的指导,也许可以更有责任感地处理一些事情,对当时的女朋友也一定会更好一些。如果要开设爱情选修课,一定要有其他更基础的课程作为铺垫,也要有一些相关的服务作为延伸,毕竟在初入大学时,刚完成高中学业、从相对受约束的生活方式中走出来的男女青年,很容易在心理和生理上作出不合理的选择。有人呼吁,小学、初中、高中的生理卫生课也应该谋求与大学的爱情公选课形成接续,大学的社团组织也可以多把注意力投入到宣传心理和生理知识、以各种灵活的形式组织学生活动上。

应届毕业生袁同学出自新闻学专业,她在大学期间曾是一个文艺类社团的负责人,人脉广泛,大学生活也丰富多彩,但并未在大学期间谈恋爱。她当时选了该校开设的一门爱情公选课,目的“单纯”,因为大家都不是特别看重公选课,只想要比较轻松地拿到学分。爱情公选课让人一看上去就觉得内容轻松,很容易通过。但是,在上这门课的时候,袁同学却被老师守旧落后的恋爱理论吓住了,老师居然说大家最好不要在大学谈恋爱,保持暧昧关系就好。这样惊悚的观点使她无法感到愉快,更像思路畸形的家长对子女们婚恋行为的说教。老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大都看一些老电影,让大家参考里面男女主人公的交往模式,分析其中的恋爱关系。后来该校还开设了《爱情心理解读》公选课。袁同学印象最深的还是爱情公选课当中讲到的性心理学知识,看来爱情选修课必须有一定的干货,否则抱着期望来上课的同学们也难免要失望。

董小姐刚硕士毕业一年,在大学期间,她的课程繁多,作为法学院学生的她面对较重的课业负担,在选择选修课时,也听从师长建议,把更多的机动课时用在了含金量更高的专业选修课上。也许是董小姐学力太猛,她用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抵扣了不少公共选修课的学分。由于课时有限,当然没法选择爱情选修课。董小姐毕业后顺利遇到了所爱,她认为恋爱有磕磕碰碰正常,自己摸索才是王道,老师的指导不一定用得上。看来,爱情选修课即便作为一门活动性质更强、技能交流性质更突出的公选课,毕竟还是要占用一定的课时,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否把这些课时用在讨论爱情上,是一件需要斟酌的事情。

华东师范大学的郑同学听说过非常火爆的《婚姻与爱情》公选课,她说这门课的确火爆到必须抢才能选上的程度,每个学期都爆满。郑同学自己倒是没兴趣参与选课大战,但她说到,这门课程的授课老师口才真是好,很多同学最初听说这门课,对这门课产生兴趣,也是因为大家都说上这门课可以听到很多有趣的段子。她还说,没听说过有同学因为选了爱情公选课,在课上邂逅了意中人,顺利谈起恋爱来,倒是有很多同学照常因为其他课程而相识相爱。爱情公选课虽然供大家讨论恋爱话题,切磋交友技能,提供心理辅导和技术支持,但其实未必能直接促进同学们找到恋爱对象。或者说,寄希望于爱情公选课能在促进同学们找对象上起到奇效,也是并不现实的。

设置爱情选修课,从学校、社团和学生各自的角度来说,固然是创造一个新的对话沟通的平台,构筑一个可以延展的创新点,但课程的精髓——让学生来讨论、体验通过爱情与他人友好交往的方式,对策划者和参与者的要求都更高。我们也必须正视一种现实,即爱情选修课的出现和升温,反映了大学生对爱情的渴望,对寻求彼此之间热切关系的积极要求,但仅靠爱情选修课就想实现一些目标,比如减少大学生因情感纠纷而寻短见的案例等等,显然是杯水车薪。希望各地风起云涌的爱情选修课,都能立足现实,本着开放的心态,把大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发挥出来,让大家亲自来创造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篇5:第2学期公选课选课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所开设全校性公选修课教学任务已落实,现将在网上进行公开选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本次选课对象为2012级、2011级和2010级公选课学生未达到培养计划要求的学生。学生选修课程原则上只选一门,在选课时注意该门课程对学生所学专业是否有限制,不能选修与本专业课程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不能选修已修读通过的公选课。

2.选课活动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开放选课,选课时间为3月4日8:00~3月7日下午13:30。学生可以自由选课、退补选。本阶段选课实行容量限制,选课按先选先得的方法进行。选课结束后,学校根据学生选课人数情况,将对没达到授课人数的课程停开处理。

第二阶段为试听后退补选。试听安排在校历第3周,学生根据所选课程进行听课。试听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在网上进行退补选。试听退补选安排具体时间为在3月12日8:00时-3月15日12:00时。

3.注意事项:

(1)已获得学分未达到培养计划要求的学生,请在2014年3月11日之前到行政楼207进行加选。加选课程需交重修费,标准为每个学分100元。逾期将不再受理。

(2)本学期已选公共艺术、特色班、核心引导课程的同学将不参与此次选课;

4.本次选课由各学院负责宣传、组织实施,请各学院切实做好选课的组织工作。

5.请各学院特别提醒2010级本科和2011级专科学生,认真核对公共选修课学分,抓紧选课,以免因公共选修课学分不够而导致不能正常毕业。

6.选课期间(8:00-16:30)教学4号楼和15 号楼机房将全部开放,届时请同学自行前往选课。

教务处

篇6:公选课

结 业 论 文

大学生攀比问题探究 姓

孙秋月 学

2012030190 专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年12月

大学生攀比问题探究

孙秋月

摘 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消费观念有了很大改变。处于“象牙塔”内的大学生深受攀比之风气影响。同时攀比心理是当代大学生群体里发现的新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对大学生的攀比心理进行分析,找出产生大学生攀比心理的主要原因并分析高校攀比消费文化的成因,探索对策,结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力量,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度、合理、科学的消费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 键 词

大学生 攀比消费 心理问题 解决对策

从理论上讲,攀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一种心理、一种行为。然而,生活中人们对攀比的理解常常局限在负面,汉语对攀比的权威解释是:“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从字面学解释看,以上界定是合理的,但从文化、心理和行为上解释,对学生攀比现象的理解则应该更宽广、更全面。这里所理解的攀比,一方面是指那些盲目与别人比较,而不顾自己实际、不求长远目标、不合教育要求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包括那些有明确的进取目标,有意识的、积极的、善意的、科学的与他人比较的现象。

一、直面大学生攀比现象

后出生在改革开放迅速发展时期,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物质条件、精神文化等方面都比前几代人优越。他们生活在四位长辈、一对小夫妻再加一个孩子的 “4+2+1”家庭环境中,从小不缺乏长辈们的关爱。他们想要什么,长辈们就给什么,几乎是有求必应。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下长大的90后,他们有着独自鲜明的特点,个性张扬,思想独立开放,追求非主流的时尚,追捧“火星文”,推崇民主平等。他们带着独自的特点进入大学学习生活,他们的个性特点影响着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热衷于消费,除了基本的学习生活消费,他们越来越注重娱乐消费、时尚消费,以此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但也因此形成了很多不良的消费习惯,而攀比消费,则是最为突出的消费问题。

二、攀比心理在大学生群体里得以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攀比心理严重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影响了大学生未来的发展。那么攀比心理是怎么形成的呢?导致大学生攀比心理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既有内在大学生的动机、学习、认知、自我概念个人因素,但主要是外在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

(一)西方消费文化影响

费瑟斯通认为,伴随着消费文化的发展,人们已经从宣扬自己的美德转为宣扬自己的个性、人格。国家社会生活物质化,市场经济繁荣,“高尚”“节俭”“自助”等美德被“个性”“自我”“享乐”等代替。受这种西方消费思潮的影响,中国目前的消费观逐步西化,商品被赋予身份、地位、品味、荣耀等抽象标签,许多人通过消费商品来彰显势力。

(二)社会环境影响

改革开放近30 年,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诱发拜金主义,因为市场经济离不开商品交换,商品交换离不开货币,作为中介的货币因而成为财富、商品的化身,成为普遍价值的代表,拥有了货币似乎就可以购买一切、占有一切。这就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货币无所不能,使人产生对货币、金钱的崇拜,诱发对货币的无限制的追逐和占有,从而走向拜金主义。

(三)家庭教育缺失和家庭错误的引导

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由于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是他们的一切,家长对孩子呵护备至,愿意倾其所有、竭尽全力为孩子创造各种学习条件,但是缺乏对性格、生活理念和技能的培训,这种环境里的孩子缺乏实践锻炼,理财理念匮乏,不能体恤生活不易,因此很难形成合理消费观念和储蓄观念。而且现在的父母对孩子都是疼爱有加,有的父母甚至是溺爱。孩子想要的父母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满足,甚至无论父母是有条件还是没条件都会想办法去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也就导致了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无尽追求,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父母都会满足。其次,每位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在任何方面都不比别孩子差,所以别的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也必须有,其实父母之间也是在攀比,这也就导致了孩子攀比心理的产生,所以攀比心理的产生与家庭的引导也是分不开的。

(四)学校教育缺失

除了用于专业教学,高校鲜有指导大学生树立消费观的课程或指导,也无明确引导举措或建议。从整体来看,高校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研究和引导几乎为零。学校教育与校园文化塑造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罗斯金曾对此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教育并不是教导人知道他们以前求知的事,而是教导人们去做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情。”大学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场所,是形成消费观的重要起点。没上大学之前,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消费状态。上大学之后,消费自主权在自己手中。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将消费理财纳入到德育课程中来,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高校“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也不够。部分学校不良的消费现象日渐泛滥。学生盲目攀比手机,电脑等更新速度快,价格高等电子产品,追求名牌,甚至限量版的包包,鞋,不追求衣服的性价比和实用性,反而以奇装异服为美。有些女生使用与自己年龄身份不相称的昂贵化妆品包装自己。以出处高档餐厅,国外旅游作为彰显身份的筹码。每当自己的奢侈愿望实现时,更要在微信朋友圈,QQ 空间炫耀一番。

(五)大学生内在消费心理的驱使 有如下几种心理直接影响攀比行为:

1.炫耀心理

炫耀性消费出现在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的消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些同学喜欢一掷千金,显示大方,而这种消费会对其他同学而言会出现“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肿脸充胖子”的消费,甚至会出现频繁伸手向家里要钱的情况。

2.从众心理

学生进行攀比消费主要是一种“群体效应”,大学生受到群体压力而被动攀比,他们害怕被群体孤立、瞧不起。

3.补偿心理

有的学生与人攀比,其直接动机是求得心理的补偿。一个家庭经济不宽裕的学生,不一定能理解父母的疾苦,反而与人比物质享受;一个学业不良的学生.不在学业上提高自己,而与人比阔气、比文友、比网恋。这些都出于补偿心理。

4.虚荣心理

在学生的盲目攀比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虚荣心在作祟,在学习生活中,他们特别爱面子,为了维护自己的所谓“面子”,常常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人比不该比的东西,与人比自己无法胜任的东西。

5.功利心理

有的学生斤斤计较于物质上的攀比,从而产生奢侈性消费,校园小资情调屡见不鲜。很多同学表示对LANCOME、DIOR、CK、D&G、LV、“苹果”手机等产品普遍认为价格还能承受得起,是由于他们只考虑功利化需求,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功利关系,而精神的追求是虚幻的。

6,模仿心理

对于年龄幼小的学生来说,攀比常常缘于模仿,别人有的,自己一定要有,别人没有的,自己也要设法拥有。在这种合理的直接支配下,学生的攀比行为也愈演愈烈。

三、对于攀比消费的解决对策

攀比消费文化对策初探攀比消费是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其外因与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相关,而内因则与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虚荣心和自尊心、自控力等心理因素有关,因此除了结合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更需要依据攀比消费的心理成因,从学生个体本身探讨解决对策。

(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

高校需高度重视学生消费观教育引导,走出漠视消费观教育的认知误区,通过学生参与度广的网络微博、论坛和校刊等宣传途径,将合理消费理念融入日常教育管理中,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不良消费理念;家庭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来源,也是基本的消费单位,其行为和观念对孩子有着很深的影响,家长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引导孩子,注重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社会要完善各项政策法规,将消费教育纳入高等教育教学当中;加大对舆论媒体监管,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消费观念、行为和方式。

(二)将攀比文化向竞争意识提升

攀比是正常的心理活动,攀比的正确与否取决于人生观是否科学。一个追求卓越的人经常会把最优秀的人作为比较对象,用与他人的差距来激励自己,从而起到提高自身成就动机的作用。反之,比安逸享乐、排场阔绰,最终导致攀比消费。应改变传统的“说教——听从”教育模式,辅助科学的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将攀比消费科学合理转移到“攀比”学业、能力等其它积极方面上来,学会理智“攀比”。

(三)加强个人及团体心理辅导

攀比消费文化是因认知上存在误区,导致极端行为结果,依据心理学理论,结合科学的心理治疗手段,改变个体不合理情绪和错误认知,能够纠正错误行为。因此可加大心理咨询机构建设,积极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改变学生不健康心理。通过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另外,应积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培养一批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其次,大学生攀比消费群体特征明显,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可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等途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群体辅导

除了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维护,还需要学生主体配合三方的教育,增强自控力,自我约束,汲取正确的消费观,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断提升自己,追求全面素质和精神内涵的提高,努力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倪

科.基于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视角下的高校美育实施创新研究 [J].中国电力研究, 2012(26).[2] 田

芯.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大学生消费教育探析 [J].高校管理 , 2012(12).[3] 陈

莉.黑龙江省大学生消费现状及生态消费观的引导[J].中国校外教育, 2012(11).[4] 张

妍.太原市在校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 [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12.课后总结:

篇7:旅游公选课考试

万峰林景区有哪些景点:

1、将军峰:将军峰是一块酷似人形的灵石,身为将军的它独自位于队伍的前方,带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在这将军的左右两侧还各有一座奇异的山峦为它护卫、开道。

2、众星捧月:在蜗牛峰及身后的这一片景致,大家会发现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它是众山环绕着一座孤峰,就像一个峰林盆景,于一派浩浩大气中,又以精致小巧秀美让人怦然心动,让人眼前一亮,它有个别样的名称--众星捧月。

3、铜鼓广场:铜鼓广场是根据布依族的一种古老的乐器—铜鼓的鼓面建造而成的,在它的中心有一个红色十二角星的图案,那就是布依族的图腾——火神。

4、月亮寨:在月亮田的旁边还有一个布依古寨,犹如一轮新月,所以就赋予它一个美丽的名字——月亮寨。

5、八卦田:在田园间最为奇特的还属我们眼前的八卦田,八卦田是一个碟状漏斗,它是我们万峰林景区的一个标志性的景点。

6、纳灰河:纳灰河是一条母亲河,世世代代养育着河流两岸的父老乡亲,它从峰林的西北端流入,转而向南,穿越坝上的耳寨、乐立、双生、鱼陇、纳灰等古老的布依村寨,潜入落水洞,映衬着这20余公里的奇峰丛峦。

7、大顺峰:“大顺峰”由六座险峻的锥状体山峰组成,取“六六大顺”之意。"

万峰林简介:万峰林景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城南境内,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由近两万座奇峰翠峦组成。从海拔2000多米的七捧高原边沿和万峰湖北岸,黄泥河东岸成扇形展开,连绵至安龙、贞丰等地。西北高,东南低,向万峰湖、黄泥河倾斜。上线以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寒土山为界,下线至海拔800米左右的亚热带红壤土山,形成一个环形山带。长200多公里,宽30-50公里,仅兴义市境内就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兴义市国土面积三分之二以上。这里峰、龙、坑、缝、林、湖、泉、洞八景分布广泛,其间天然明河暗流、天然湖泊、天然溶洞、天然林木、奇花异草、飞禽走兽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使峰林壮如千军万马,奇如海洋波涛,美如水墨画卷。根据峰林的形态,分为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叠帽峰林等五大类型,是中国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峰林密集奇特,气势宏大壮阔,整体造型完美,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堪称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被称誉为“天下奇观”。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专家林钧枢评价:“兴义万峰林从高原向斜坡地带分异清晰、发育完美,早被明朝徐霞客所重视,布依族和苗族风情更增添其情趣。”世界著名旅游专家戴斯蒙先生称赞为:“人类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美丽画卷。”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赞为:“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这里地灵人杰,万峰林被人们称为风水宝地,有“一寸土、一寸金,一坝走出三将军”,(刘显世、刘显潜、王文华)的美誉。

万峰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04年4月13日,下辖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项目部、市场部、网络部、票务中心、导游部、车队、保安部、后勤部、餐饮部、演艺队。公司主要经营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和旅游产品、旅游餐饮、乡村客栈。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公司取得一系列的辉煌成果:2004年,万峰林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同年,万峰林荣获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称号。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定万峰林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2008年底,万峰林景区被评选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充满诗情画意的水墨画卷,还可以通过观赏布依傩仪表演,倾听八音座唱领略到浓郁的布依风情和典型的布依文化。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您将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身心陶醉。这是一个每座山峰都会唱歌的地方。这是一个每块田地都会说话的地方。这里奇峰如林,田坝似锦,河水如带,村寨如云,充满诗情画意,恰似一幅朴素、清丽的布依族织锦。一座座独特的岩溶孤峰拔地而起,陪衬着秀美的田园风光,展示出了人与大自然的高度和谐与融洽,纯朴的布依族人们热情欢迎您,前来感受这里的悠闲和乡村气息。

贵阳到马岭河峡谷旅游介绍:马岭河峡谷位于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境内。集雄、奇、险、秀为一体。马岭河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缝,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两岸古树名木点缀其间,千姿百态。万峰林景区东峰林层峦叠嶂、西峰林山寨田园交相辉映。万峰湖景区则有上万个岛屿。如今,马岭河峡谷漂流则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位于滇、桂、黔3省(区)聚散要冲的兴义市境内,东北距贵阳334公里,西距昆明321公里,总面积344平方公里。云贵高原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广的地区。马岭河峡谷风景区地处云贵高原隆起的乌蒙山与广西丘陵之间,三叠系系碳酸盐可溶岩石分布广泛,岩层断裂褶皱复杂,集中体现了喀斯特多层次、多类型地貌景观,与东西两边的黄果树瀑布和云南路南石林竞展风姿,构成冠盖中华的喀斯特风光。

贵阳到马岭河峡谷旅游主要景点:马岭河峡谷自上而下,还可分为东榔温泉、五彩长廊、天星画廊、赵家渡景区。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除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外,其它名胜古迹也非常丰富,有距今二亿四千万年中生代三叠纪时期“贵州龙”化石群,比恐龙蛋化石早一亿年;有“猫猫洞”、“张口洞”古人类活动遗址;有汉墓群、刘氏庄园、何应钦故居等人文景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在此也留下了毛主席、周总理指挥战斗的足迹。

篇8:影视鉴赏公选课论文

本文系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教改课题。课题编号为:hkyjg_2011_13

高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 在注重技能教学的同时, 还必须重视素质教学。

艺术素质与人文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一样, 为当代大学生所必备。而公共艺术课程是普通高校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为此, 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 明确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将《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8门课程列为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 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或至少修满2个学分方可毕业。

目前, 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艺术鉴赏类课程一般都列入公共选修课系列。相对于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广泛与深入, 对公共艺术鉴赏类选修课教学的研究探讨其广度和深度则都显得远远不够。因此, 在教育部强调公共艺术教育的大背景下, 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高职公共艺术鉴赏类公选课教学, 提高高职公共艺术鉴赏类公选课的教学质量就显得极为必要与迫切。笔者在所在的高职学校开设《书法鉴赏》公选课, 并对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已进行了两轮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本文想以

2.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西方设计史理论教学主要通过对设计史的脉络、设计史境界再现、创造性的表达等问题形象、生动的分析讲解, 使学生了解设计史的本质和创造的价值, 改变学生们设计目的是为了工作, 改变学生们要做设计软件熟练工“绘图员”的想法, 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更高远的志向, 发掘学生们的潜质, 发挥学生们的最大才能, 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3.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在理论课程学习中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 艺术设计各门类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 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点的同时, 看到各门类艺术设计课程的相通性, 互相借鉴性、互相渗透性、互相融合性, 从而变换出一种崭新的艺术样式。增强其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 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4.培养学生的设计观。正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一样, 设计人也会有自己的艺术观。西方设计史理论课充分利用其理性思维方式和前辈设计大师成功的经验,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们的思辨能力, 阐明设计观的内涵及其对一个艺术设计工作者的重《书法鉴赏》为例, 谈谈对提高高职公共艺术鉴赏类公选课教学质量的一些认识。

一、目前高职公共艺术鉴赏类公选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鉴赏类公选课的开设, 主要有《美术鉴赏》《影视鉴赏》《书法鉴赏》等8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着学校管理者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师资力量较薄弱, 较多的学校是文科老师兼任的;高职高专公共艺术鉴赏课的教材缺少等一些问题。而在公共艺术鉴赏类选修课教学中则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 教学目标确定不够准确

提高文化素质、提高鉴赏水平、提高艺术素养、掌握艺术技能、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孰轻孰重, 如何取舍, 有些老师认识不够清晰, 教学目标的确定不够准确。尤其是以技能训练为主, 还是以艺术鉴赏为主, 往往定位不准, 如书法鉴赏课往往上成一般的书法课。

(二) 教学内容选择过于宽泛

由于教学目标确定的不够科学性导致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把握。艺术技能训练、文化知识传播、美学原理阐述、鉴赏方法讲解、艺术历史介绍、名家名作赏析等等内容, 如何根据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学生基础等去选择, 对教材加以处理, 有所选择, 有所舍弃, 有所补充, 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比例如何确定, 许多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把握好。往往涉及面广, 重点不突出。

(三) 教学方法运用较传统

许多老师的教学主要还是依靠讲授法, 教室、设备条件许可的, 适当有些示范。缺乏直观性形象性, 师生交流、生生讨论较少。如何结合课外活动、艺术社团活动、社会活动也缺乏考虑。

(四) 教学手段使用较单一

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没有调动多种教学手段, 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氛围浓烈的情景中, 感悟艺术的魅力。

二、高职公共艺术鉴赏类公选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方法的运用

针对高职公共艺术鉴赏类公选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要提高高职公共艺术鉴赏类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必须要从教学目标、教

要性, 从而促使大学生向着自己的艺术观这个目标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胡范畴.《幽默语言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2]何群.《艺术理论教学的培养目标探索》中国成人教育1997年第12期

[3]全鹏.《对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思考》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第十卷

[4]孙丽姝.《艺术人才与艺术理论修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7月

赵磊 (1982.6) , 女, 黑龙江望奎县人,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师, 讲师, 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入手。

(一) 教学目标确定的科学性

公共艺术鉴赏类公选课的课程性质定位决定了教学目标主要是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 培养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要把艺术鉴赏课与艺术技能课区别开来, 鉴赏课主要要解决一个“懂”的问题, 懂得每门艺术基本的美学原理, 懂得欣赏。而不是“会”的问题。如《书法鉴赏》, 教学目标可以从素质、技能、知识三个维度去确定。素质方面是提高高职生艺术素养, 初步具有对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技能方面是提高高职生汉字书写水平, 大体能写出一手规范、端正、美观的字, 在此基础上初步尝试书法创作;知识方面是掌握书法基础知识;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书法艺术文化。这三个目标, 必须将素质目标定位主要目标。

(二) 教学内容选择的针对性

目前, 在这一类课程的教学中, 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最大, 而切合高职特点的好教材又缺乏, 到底这一类课教学内容应包括哪一些, 没有一个标准。我们以为教学内容的确定及教材的选择与处理的依据应是课程的性质、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基础。以《书法鉴赏》为例, 我们确定了这样五块内容:既然是鉴赏, 就要让学生知道怎样的书法作品是美的以及怎样去欣赏书法作品, 因此, 第一块内容应是书法美学的基本原理与书法欣赏的内容与方法;鉴赏包括鉴别与欣赏, 而要学会鉴别, 必须了解历代的名家名帖, 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 因此, 第二块内容应是书法简史;了解了书法美学原理和发展历史后, 就应进行鉴赏的案例教学, 因此, 第三块内容应是历代名家名作赏析, 对具体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这三块是书法鉴赏的核心内容, 但要讲书法鉴赏, 必须建立在学生有基本的书法知识基础上, 而高职学生大多是缺乏的, 必须让学生懂得什么是书法, 认识五体字, 懂得笔法、字法、章法这些书法的技巧, 因此第四块内容应是书法基础知识;为更好地让学生感悟书法的美, 还必须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着线条、结构、布局的训练, 使学生对理论有感性的认识, 同时也促使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端正、写美观, 这样第五块就是书写训练。当然, 基础部分要放在开头讲, 顺序可以是:1.书法基础;

2. 书法美学与书法欣赏;

3.书法简史;4.名作鉴赏。而第五块训练则贯穿在前面的每一块中。当然在教学中, 必须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深度, 要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三) 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的多样性

艺术鉴赏类公选课在教学中要力求直观生动, 通俗易懂, 一味的理论阐述必然导致枯燥无味。在《书法鉴赏》教学中, 我们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一是讲授法。涉及基本概念理论, 用这种方法来加以阐述。二是展示法。为避免枯燥, 讲授同时, 应展示大量的图片来例举, 以达到直观的效果,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有感性的认识。如历代名家名帖欣赏时,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大量展示书法作品以及书法家的画像。又如文房四宝的介绍、五体字的认识, 我们都用这种方法, 起到了很好效果。三是演示法。光是图片说明是不够的, 还必须老师拿起笔来现场演示、示范, 来加以诠释, 嘴动与手动结合, 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才能使学生信服。如在讲解露锋与藏锋、中锋与侧锋、方笔与圆笔等基本笔法时, 老师必须提笔示范。四是比较法。如认识五体字、名家名帖点评时可运用这种方法。五是讨论法。主要用于进行鉴赏评析时, 让学生交流讨论, 老师再作小结点评, 而不是老师一人介绍评点。

教学手段的运用也要多样性。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如《书法鉴赏》, 根据具体教学内容, 可穿插名家的创作、名家的谈话视频。历代的名家名作图片也都可从网上找到。如“书法空间”网页, 资料齐全、丰富, 给教学带来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当然, 这都需要老师事先精心挑选组织, 而不是偷懒, 将视频一放了事。二是要充分利用课外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服务。把课外活动看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兴趣小组活动、参观县级以上的书法展览以及学生在课外的书写作业与书法创作尝试。

三、高职公共艺术赏析类公选课应贯穿的一些教学理念

针对目前高职公共艺术赏析类公选课存在的问题, 在艺术鉴赏类公选课的课堂教学改革中, 应贯穿以下一些教学理念与思路:

(一) 体现高职特色, 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实施教学

高职的公共艺术赏析类课程教学, 应与其他普通高校有所区别。高职学生艺术素养、艺术技能、文化素质都比较薄弱。如书法鉴赏, 学生只知道极少的几个书法家, 对于书法的美学原理、对书法作品的鉴赏更是一无所知, 他们的书写水平同样糟糕, 歪歪斜斜, 笔画没有力感, 结构没有美感。因此, 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 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 切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选用好教材。教学中学术色彩、理论色彩不能过浓, 力求通俗、直观、可感。

(二) 尽可能结合专业进行教学

公共艺术赏析类课, 虽然目的是提高艺术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 但在教学中仍可寻找与专业的结合点。从我校设置的一些专业看, 还是有可能渗透的。赏析的案例、训练的内容尽可能与专业相关, 这样会使学生感到亲切, 容易激起兴趣。如旅游专业, 可以名胜古迹的书法作品为案例进行点评。当然这方面不必勉强。

(三) 让学生参与到赏析活动中来

从赏析理论到具体作品赏析, 老师一味照自己讲, 满堂灌, 学生讲话的睡觉的都有, 这种现象的存在, 严重影响到了公共艺术赏析类课的教学效果。因此, 一定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可提问、可讨论, 对一个艺术作品, 可以让学生先评论交流, 然后老师作点评小结。

(四)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课堂教学不是孤立的。课外实践活动包括兴趣小组活动、参观艺术作品展览、课外艺术作品创作练习、网上搜索名家作品进行欣赏等。只有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才有可能建立在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上, 其容量才会更大。

(五) 体现出鉴赏课的特色

艺术类鉴赏课开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欣赏水平, 与一般艺术课不同。如《书法》与《书法鉴赏》《美术》与《美术鉴赏》《音乐》与《音乐鉴赏》《舞蹈》与《舞蹈鉴赏》, 前者教学目标着重在“会”, 后者教学目标着重在“懂”。因此, 在教学中要体现出鉴赏课的特色。不能上成一般的艺术课。如《书法鉴赏》课, 要以理论讲述为主, 书写实践为辅;以提高书法艺术鉴赏素养为主, 以提高书写水平为辅;以欣赏为主, 以创作为辅。

以上是我们对提高高职公共艺术鉴赏类公选课教学质量的一些实践探索, 希望抛砖引玉, 能引起大家对这一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克煜, 关于书法鉴赏课程标准设想〔J〕, 书法赏评, 2009年06期

[2]王强, 高职院校书法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大众文艺, 2010年17期

[3]吴永斌, 普通高校书法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年03期

[4]黎茂金, 普通高校书法教学建设研究[J], 咸宁学院学报, 2011年05期

[5]单华锋, 书法欣赏在高职书法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方法[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01期

上一篇:描写雪的作文500字:雪之美下一篇:优秀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