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人大机关群众路线经验交流

2024-07-11

地方人大机关群众路线经验交流(共9篇)

篇1:地方人大机关群众路线经验交流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地方人大机关党员干部要强化五意识

今年1月20日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为我们党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作了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重要准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回顾我们党的历史,从它诞生到现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我们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从胜利走向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靠的是党员干部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今党员干部肩负着发展经济、引领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责任。因此,各级党委要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强化五意识,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干事情,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真正做到让群众放心,让人民满意,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党员和好干部。

一要强化学习意识,注重勤学勤思勤干。总书记指出:“学风问题历来是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风建设在党风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知然后行,行起于知。只有把学习搞好了,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才能提高理论素养、掌握正确方法,才能培养起健康的生活情趣,真正提升精神境界,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可以说,形成良好的学风,是解决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等方面问题的一把金钥匙。”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改革开放伊始,党中央就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只有心怀学习的热忱,眼睛向下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才能打牢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才能使活动扎实推进。同时,只有强化学习,理论功底才会深厚,知识才会丰富渊博。只有理论功底深厚,知识丰富渊博,才会政治上清醒,才能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才能提高应对各种复杂形势和局面的水平。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抓好学习三环节:一是勤学,要做到有重点地学,有针对性学,联系思想实际学,见缝插针地学;二是勤思,经常检查反省自己理想信念是否动摇,宗旨观念是否淡化,理论与实际是否脱节;三是勤干,要把学习的热情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要强化进取意识,注重勇于开拓创新。进取精神,作为一种向上的、立志有所作为的精神状态,是人类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使人愉悦的人生价值体现。进取是心中怀揣着大目标,从细节入手,立足岗位,干好手中的平凡事,把大事做细、小事做精,从而实现人生价值。进取是一个人为达到预期目标而不断奋斗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所在。进取精神是一种“铁肩担道义”的浩然正气。进取心、事业心和责任感决定工作姿态,反映执政为民心态,也显现精神状态。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其进取心、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上就会知不足、事业上就会不知足、待遇上就会很知足。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党员干部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要认清职位是人民的托付,来之不易,又要认清我党正处在重要发展机遇期,机不可失。要倍加珍惜干事创业的舞台,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机,以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责任感振奋精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状态,抓工作、搞建设、谋发展。同时,顺境逆境看胸怀,大事难事看担当。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唯有善于担当、勇于担当,才能增强发展的意识、创新的勇气和履职的胆识。勇于开拓创新要克服因循守旧,但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离开客观世界谈创新;创新与继承优良传统是辩证统一的,创新的目的是要把党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标新立异;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要积极主动地深入到群众中去,发现、支持和学习他们创造的新经验,认真加以提炼和总结,并不断接受群众实践的检验。

三要强化宗旨意识,注重爱民亲民为民。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执政为民,这是党的性质所在,党的宗旨所在,党的根本所在。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必须通过开

展教育实践活动,抓住反对“四风”这个重点不放,着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从而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绩”的观念。要正确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有机结合起来,始终怀着感恩之心,带着责任和

深厚感情做好群众工作,主动热情地为基层、为群众搞好服务,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要心中装着老百姓,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作为判断是非、决定取舍的最高标准;要多办实事、好事,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忌“花架子工程”、“面子工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抓住农民增收这个主要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要把农民负担减下来,不能巧立名目乱集资、乱摊派,不能乱下指标,把前任的政绩变成后任的包袱。强化宗旨意识,不仅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更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中,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绝不能脱离群众路线,违背群众意愿,更不能为了政绩去损害人民的利益。要切实做到:一是尊重群众。尊重群众的劳动,尊重群众的创造,尊重群众的利益诉求,尊重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了解群众。干部了解群众来自于同群众共同的生活体验,把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的“三贴近”原则,作为考核党员领导干部的硬指标,把干群关系中的“油水关系”恢复到“鱼水关系”。三是服务群众。总之,要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讲求实效,尽职尽责,为人民群众谋利。

四要强化务实意识,注重转变工作作风。党员干部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党员干部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任务要求,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爱岗敬业,切实转变作风,克服心浮气燥,干工作不能只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不能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要坚持乐业为先,珍惜组织和人民给予的宝贵机会,热爱自己的岗位,干一行、爱一行,真正静下心来深入钻研业务,潜心研究工作方法,摸清工作规律,把握工作要领,精益求精,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认真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定,突出作风建设,贯彻整风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维护群众利益,真正让群众受益,把改进作风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基层,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沉下去抓落实,做好三个带头:一是带头下基层。多联系群众,与群众交朋友,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带头艰苦创业。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带头维护群众利益。凡是人民群众反对的、不赞成的、不满意的都要坚决改正,依法保障农民的各项政治权利,切实为民排忧解难。

五要强化自律意识,注重树立良好形象。自律是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方式,其核心是通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断增强守纪的自觉性。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坚持拒腐防变的重要措施。共产党员的自律建立在党性原则基础上,就是要按照合格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当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之中,思想领域的斗争异常复杂。为什么在同一个大环境中多数党员同志能够始终保持着对党的事业的执着追求,保持昂扬的革命斗志,而有的人却败节丧志,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都与是否重视加强自我修养、强化自律意识密切相关。俗话说,“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意志薄弱者经不住考验,在紧要关头把共产党人的宗旨扔在脑后,丧失革命气节,在“灯红酒绿”面前打了败仗。胡长清、成克杰、***等反面典型的腐化蜕变,都是从放松自律开始,逐步走向自我放纵,私欲膨胀,直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地方各级人大机关的共产党员只有时刻坚持为肩上的重任而自重,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而自省,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而自励,在不断增强自律意识上狠下功夫,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与党的性质、宗旨相符。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坚持严格要求、严以自律,很关键的一条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大节 ”与“小节”的关系,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管住自己。有些同志对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诱惑性、渐变性认识不足,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人认为,“社会上既然客观存在着‘灯红酒绿’的现象,党员领导干部受点影响也是难免的,真正蜕化变质的是极少数人,不值得大惊小怪”;还有人认为,“吃点喝点是小事,大的方面不出问题就行了”。这些认识显然是不对的。必须认识到,小事情体现着大道理,群众看党风,往往是从他们身边的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上做出判断的。有一些事情看似不大,但如果蔓延成风,就会成为群众议论的社会热点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难点。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是政治信念、组织纪律、精神风貌、工作姿态、生活情趣的综合反映,离不开平时的点滴积累。如果不拘小节,有错不纠,有病不治,就会积小恙成大疾,甚至病入膏肓。这也是一些党员干部犯错误的共同规律,电影《生死抉择》中那个市长的妻子,就是从接受礼物开始,一步步走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腐朽思想文化对人们的侵蚀和影响,往往有一个由微到著的发展过程,大都是从日常小事打开缺口,由看不惯到看得惯,由不敢干到跟着干。贪欲一开,便如江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最终从一步一步的“渐变”走向“质变”。这就要求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必须时时处处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从看什么书、唱什么歌、交什么友、开什么玩笑、聊天谈论什么话题开始,注重点滴养成,做到防患于未然。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切实把握住自己,做到时时防范,处处警惕,经常问问自己:是不是很好地履行了人民公仆的职责?一言一行是不是符合党员干部的身份?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地方可以去,哪些地方不能去?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注重从点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就一定能把好防微杜渐的关口。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坚持严格要求、严以自律,还必须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江泽民同志指出:“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越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越要有严格的党内监督。”作为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党员领导干部,不论权力多大,地位多高,都要自觉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教育管理和有效监督之下,知纪知法、守纪守法。现在,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参加社会活动多,与各类人员打交道多,个人支配的时间多,如果不主动强化接受管理监督的意识,自我放纵,拒绝接受监督,很容易陷入迷途,甚至自毁前程,身败名裂。胡长清在悔过书中说,总以为业余时间是自己的,谁也管不着,于是行动上“天马行空,独往独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仅没有接受管理监督的意识,而且对党组织的管理监督,也采取拒绝的态度,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视自己为不受党纪国法约束、可以胡作非为的“特殊人物”、“特殊党员”。他的这段自白,确实从反面给我们敲了警钟。作为地方各级人大机关的共产党员,一定要在不断增强自律意识的同时强化接受监督的意识,不仅“八小时”之内接受监督,还要自觉把接受监督的范围延伸到“八小时”之外,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各级党组织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领导,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党内党外、自上而下的监督网络,切实做到见微知著,防止小节变大恶。有了自律与监督的结合,党员干部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不败才有切实的保证。严以自律的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养成的结果。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剖析那些在“酒绿灯红”面前败下阵来的腐败分子的蜕变过程,无一不是放松学习改造,才导致自律意识淡化,精神空虚,被放纵的私欲牵住鼻子,一步步拖向腐化变质深渊的。在新形势下,面对资产阶级腐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蚀,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党员干部要做到在各种诱惑面前不动心、不丧志,就要持之以恒地加强思想改造,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提高党性修养,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坚强的意志和自律的毅力。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只有牢固确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地用坚强的党性、崇高的信念和人格力量来约束自己,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约束自己,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才能真正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为物累,不为名惑,不为利迷,不为欲诱,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总之,地方各级人大机关党员干部要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着眼于人民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提高为民服务的热情,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要正确理解“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深刻含义,正确处理“取”与“舍”的关系,多一份奉献,少一份索取。要爱岗敬业,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准工作切入点,消除急功近利念头,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要经得起各种名利考验,勇于牺牲个人的利益,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挺身而出、勇于担当。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无论是在“工作圈”,还是在“生活圈”、“社交圈”都要自觉规范自身的言行,树立地方人大机关共产党员、共产党的干部的良好形象。

篇2:地方人大机关群众路线经验交流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在新的形势下,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不仅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更是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核心支撑。人大机关作为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担负着为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行使职权提供服务和保障的重要职责。人大机关各工作部门是人大常委会对外形象的“窗口”,各部门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如何,机关人员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人大常委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可以说使命崇高,责任重大。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在工作中应当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树立新形势下人大机关新形象。具体来讲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把群众意愿放在首位,调动群众参与人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的意见作为决策的前提。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想问题、做决策,做工作。并且把评判工作好坏的权利交给群众,以群众的满意度为指标,展现新时期人大干部的新形象。

维护好实现好群众利益是人大干部的立身之本。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切实为群众破解难题,解决矛盾。人大机关作为地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日常工作机构,代表着人大的形象。机关干部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是共产党员,实践

中要坚持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群众利益保持高度一致,履行好人大机关干部的基本职责。以人为本,做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和社会和谐的促进者。

把化解群众矛盾作为关键,是人大干部的处事之基。随着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各种问题相互纠结,为社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实践中人大干部既要注重政治品行,又要注重生活品行,以个人的人格魅力赢得公众的信赖。人大机关是人民群众的家,要牢固树立民本意识。尤其是人大信访工作人员,对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坚持做到能办的事不推托,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要做到热心、耐心、细心、诚心,以事实为依据,严格按照政策法规,敦促有关单位认真解决,并做好来访者的劝导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3:坚持群众路线 改进高校机关作风

一、高校机关工作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1.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是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

高校经过外延式的扩张之后, 内涵式发展自然成了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当今高校发展的时代主题。高校机关作风涵盖了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各个方面, 集中体现了高校机关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和精神状态, 直接反映了高校的办学层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因此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增强质量、效率、服务意识, 不断提高机关管理和服务水平, 提高高校的管理“软实力”, 是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

2. 加强高校机关作风建设, 是创建优良校风的内在要求。

高校机关是高校管理中枢, 是高校党政联系师生员工的桥梁, 也是高校对外的窗口, 承担着组织、协调、指导、管理、服务的重要职能。高校机关作风是党风政风的直接体现, 也是高校校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高校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 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实践证明, 风气正则人心齐, 人心齐则精神振, 精神振则事业成。优良的高校机关的工作作风, 能凝聚人心, 增强归宿感和认同感, 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因此, 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以良好的机关作风带动教风, 促进学风, 从而形成优秀的校风。

3.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是提高机关人员素质的客观需要。

机关作风建设的关键在机关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其素质的高低、作风的好坏, 直接关系机关的形象、高校的声誉。高校肩负的使命、承担的职能能否顺利完成, 高校的发展战略、目标任务能否顺利实现, 必然要求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正的机关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对高校机关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机关人员有适应的一面, 也有不适应的一面, 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问题, 因此, 需要通过加强作风建设, 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和业务理论水平, 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高校机关作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习风气不浓。

有些管理人员由于认知上的偏差, 放松学习。错误地认为理论是空的, 学了没有用, 干脆不学习。有些机关部门和管理人员, 忙于事务性工作, 忽视理论和业务学习, 对本岗位的业务理论掌握不够。有的领导干部及管理人员学习是为了应付差事, 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以其昏昏, 使人昭昭。不善于根据变化的新形势,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2. 服务观念不强。

有的机关部门及其管理人员群众观念淡薄, 缺乏积极主动为基层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公仆意识。不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很少考虑基层师生的诉求, 存在官本位思想、官僚主义倾向。态度生硬, 看人办事, 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

3. 工作效率不高。

一些机关部门及其管理人员还存在责任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习惯于按部就班, 循规蹈矩, 墨守成规, 工作的责任心、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办事拖拉, 时间观念、效率观念不强, 不能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 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事力办。

4. 协作精神不够。

有些机关部门及管理人员大局意识不强, 全局观念淡薄, 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 从个人利益出发, 存在本位主义、利己主义;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缺乏横向联合、纵向协调;部门内部也存在沟通不够、协调不够的问题。

这些问题虽然存在于少数部门和少数人身上, 但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高校机关的形象, 也影响了学校的声誉。

三、加强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的对策措施

加强高校机关作风建设要坚持群众路线, 以基层为镜子, 以师生满意度为尺子, 提高机关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切实解决机关作风中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 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为目标, 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学习教育, 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能力和素质不是天生的, 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获得的。理论源于实践, 又高于实践, 是行动的指南。因此高校机关管理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一是重视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只有理论上清醒, 才有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自觉。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念、方法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重视职业精神的学习, 培养良好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职业道德,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政绩观。三是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 学好专业知识, 掌握业务技能, 提升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通过自主学习、培训和进修等途径, 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实践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用以促学, 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去, 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2. 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机关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 也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坚持群众路线就是服务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没有为师生服务的意识, 就不可能有服务的行动。高校机关要牢固树立服务的思想, 要全心全意地为基层服务, 为师生员工服务, 树立良好的机关形象。一是服务态度要热情诚恳, 语言要文明礼貌, 耐心细致、主动周到。对每件来电来访, 做到解答问题清晰, 解决问题及时, 事事有着落, 件件有回复。二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 公开工作职责和人员分工, 公开办事程序和简化工作流程, 方便基层、方便师生, 自觉接受监督。三是严格按规则和程序办事, 办事公道, 杜绝看人办事的风气。四是讲究工作效率, 不扯皮, 不推诿, 不拖延。要想基层之所想, 急基层之所急, 谋基层之所求, 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情为民所系。五是加强沟通协作, 既要加强部门内部科室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 也要重视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 克服本位主义, 避免各自为政, 政出多门, 加重基层负担。

3. 完善制度建设, 健全机关作风建设的制度体系。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规章制度是严格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高校机关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优化工作流程。严格规范各项管理工作, 用制度管人管事, 力求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负责、有人监督。当前, 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工作流程公示制、限时办结制、投诉受理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建设。只有这样, 机关管理工作才更加规范, 才更有序, 才更有效率。

4. 加强考核评价, 健全机关作风建设的监督机制。

机关作风建设既要依靠个人的自律、制度的规范, 也要依靠外在的监督。机关作风建设要想取得实效, 关键是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考核监督是作风建设的有效保证和重要手段。服务质量、师生满意度应该成为衡量机关作风的重要标准。机关作风好不好, 群众最有发言权, 基层、师生是最直接、最广泛、最有力的监督。要通过设立意见箱、开通投诉电话、召开座谈会、聘请作风评议监督员等途径, 广泛地听取基层师生的意见, 认真查找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 及时纠正不良作风。作风评议结果应作为部门和个人年终考核及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在作风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问题的部门和个人批评教育, 限期整改。

5. 建设优秀的文化, 形成优良的机关工作作风。

文化是一种理念, 是一种信仰, 也是一种行为规则。组织文化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 在组织运行中, 大家普遍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高校要通过加强机关文化建设, 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 以弥补管理制度的缺陷。优秀的机关文化要求高校在追求组织目标实现的同时, 也要兼顾个人价值的实现, 尽可能地满足个人的多样化需求。在具体工作安排中, 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 重视人文关怀, 尊重人, 关心人。只有这样, 才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形成“民主平等, 追求卓越, 求真务实, 团结协作”的机关文化, 工作在其中的机关管理人员才能更有价值感和归宿感, 工作才更有积极性和创造性, 才能由内而外形成优良的机关工作作风。

加强和改进高校机关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任务, 不能企望毕其功于一役, 需要我们打持久战。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坚持群众路线, 加强理论学习教育, 增强服务意识, 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监督机制, 建设优秀文化, 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努力建设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 让师生满意、基层满意, 从而促进高校健康持续发展。

摘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这为加强高校机关作风建设明确了方向。高校机关作风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进程。本文论述了加强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从分析高校机关作风存在的问题着手, 提出了加强学习教育、增强服务意识、健全规章制度、建立考评机制、建设优秀文化等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机关,作风,学习教育,服务意识,规章制度,考评机制,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幼铭, 徐贤春, 陆旭东.高校管理效能的影响因数及提升策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5) .

[2]郁俊毅.高校机关作风建设内在特点和对策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1, (6) .

[3]郑长安.刍议高校机关工作作风建设[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10, (6) .

篇4:践行群众路线 做好人大工作

一、 践行群众路线,要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我们党在此时重新强调群众路线,是对历史的回顾、对现在的反思和对实现中国梦的铺垫,体现了党坚持选择走群众路线的正确性、必要性和求实性。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数次提出并具体阐述过中国梦,而实现中国梦就要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在此基础上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把全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才能在现代复杂多变的社会条件下,在各种思潮涌动中,带领全国人民齐心合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只有依靠群众路线,团结凝聚全国人民,沿着正确的前进方向,积极奋斗、勇于开拓创新,才能积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二、践行群众路线,要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要准确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大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力推进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对外开放、经济结构调整,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加社会财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使人民群众从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彻底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生活。要加强法律监督,推动政府依法行政,保障宪法和法律实施,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加强司法工作监督,推进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建设,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推进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正、和谐、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要提高对人大信访工作的认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人大信访工作运行机制,强化人大信访队伍建设,加大信访案件的督办力度,推动信访事项的解决,使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迅速解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同时,要把人民群众的盼望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向,把人民群众的要求作为改进工作的强大动力,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首要标准。

三、践行群众路线,要不断提升基层人大工作水平

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依法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需要有较高的知政参政能力。因此人大代表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更要注重向群众学、向实践学,认真汲取群众智慧,不断提高知政参政的能力。人大代表要深深根植于群众的实践土壤,深入到群众中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老百姓朴素的话语中提炼闪光的思想,从基层的生动实践中探寻打开工作思路的钥匙,不断提升基层人大工作水平。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工作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人大代表不仅要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更要善于做好总结提炼工作。要在密切联系选民的过程中,善于将大多数分散的、无系统的“原生态”声音,经过分析研究和归纳整理,上升为集中、系统的意见和普遍性的工作规律,进一步增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代表建议的质量,更好地协助“一府两院”做好各项工作。对群众提出和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仔细归纳、及时反映、加强监督、力求实效。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才能及时了解民意、反映民情、听取群众的呼声,保证人大决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对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走在群众中间,掌握真情实况,认真分析事物的本质,敢于为民谏言疾呼,用促进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成果,来体现参政质量,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

四、践行群众路线, 要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人大代表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理应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只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才能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履职热情,更好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要组织代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组织代表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方面的理论和业务知识,使其熟悉履行职责的程序和方法,善于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执行职务,努力成为人大工作的行家里手。组织代表学习法律知识,熟悉《地方组织法》《监督法》《代表法》《选举法》等与人大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使其能依法、正确地代表人民行使好各项工作职权,提高履职的质量和效果。组织代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穿于代表活动的始终,善于把党的正确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的意志,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建立和完善《人大代表联系选民述职制度》《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主任会议组成人员接待代表日制度》等,制定《代表小组活动办法》《代表视察办法》《代表执行代表职务信息统计和管理办法》及代表守则等,进一步促进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支持、规范和保证其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常委会要结合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适时组织代表开展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同时也要积极探索代表活动的新途径、新方法,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发挥“代表之家”作用,不断丰富代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篇5:坚持群众路线 改进机关文风

文风反映党风。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不良文风的存在和蔓延,会降低党的威信,危害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因此,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当要注重改进文风。

一要克服教条主义,提高公文质量。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是懒汉思想,不动脑筋,不切实际,生搬硬套书本内容和上级指示。有些干部拟文件、写文章、作讲话几乎千篇一律,不是原文照抄上级文件,就是大量使用老话、套话,语言贫乏、空洞无物、毫无新意。群众调侃此类文风:“开会没有不隆重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群众没有不满意的,决策没有不英明的,贯彻没有不彻底的,成绩没有不巨大的。”显而易见,对此类文风,群众是不欢迎的。而文件、文章、讲话,如果群众不愿看、不爱听,怎么会有感召力?怎么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改进文风,就要克服教条主义,除要老老实实认真读书、学习外,还要深入群众,把群众的鲜活思想、生动语言吸收到文件、讲话、文章中来,多练笔头、多接地气,使我们的思想和文字更能体现群众意愿、符合实际情况,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懂,进一步拉进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二要克服形式主义,提高办文效率。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是“重形式、轻实效”,有些机关习惯于“以文件贯彻文件”、用处理公文来指挥工作,形成了“文件行政”的状态,文件发了许多,实质内容却很少,有些文件层层转发,闹出了文件名称多于正文内容的笑话,有些文件发了之后不跟踪落实,导致“红头文件”成了一纸空文,未能取得任何成效。群众形象的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文山”,并创造出许多文艺作品对此进行嘲讽。形式主义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降低了工作效率,更严重的是疏远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危害了党的事业。要克服形式主义,就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把目光聚焦到实际成效上去。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中关于文风的要求,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切实精简各类文件简报,可发可不发的公文坚决不发,可长可短的公文一定要短,杜绝表面文章,倡导实干精神,提高公文流转效率,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篇6:公安机关群众路线教育心得体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目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展开。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总书记站在我们党90多年光辉历史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深刻阐释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远意义,指明了开展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与目标要求。中央、省、市部署开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为主题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四风”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

通过学习《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同呼吸才能心相印》《总书记重要讲话专题摘编》等书目,观看《居安思危》《苦难辉煌》《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影片,我深受教育和启发,体会很深。我深深的感受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公安工作要开展,就一定要坚持群众路线。

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要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认真搞好教育实践活动,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结合公安机关工作,走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最显著特点和最明显的优势,做好公安群众工作,对理顺警民关系、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就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我对在公安工作中如何做好群众工作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

我们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要切实做到公正执法。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解决执法不公、执法不严、胡乱执法等问题,提高公安机关的公信力,筑牢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坚持人性化执法。严格执法固然重要,但人性化执法与严格执法并不矛盾,两者是有机的统一。要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要规范公安接处警、办案、办事程序,接警处警等环节,都要热情周到,做到小事不小看,小事不小办。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民警的群众工作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评价,主要源于群众与基层公安机关一线民警的接触和自己的所见所闻。规范、和气的言语可以拉近警民间的距离;野蛮、生硬的话语不仅让群众反感,而且无形中拉大了警民间的距离。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一要严肃警容风纪,规范民警的言语、谈吐、行为、举止,保持严整的警容,充分展示公安民警的威严和公安机关的优良作风。二要提高民警的文化素养。不断加强民警文化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民警的文化水平和自身修养。三要加强民警的业务知识学习。强化公安民警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提高打击和预防犯罪的能力。四要提高民警的职业道德修养。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严守公安工作纪律,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树立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三、立足本职工作,提高公安机关公信力。

一要取得群众信任。对于公安机关来说,要取得群众的信任,必须要抓好本职工作,即打击违法犯罪,抓好安全防范,严格公正执法,提供高效服务。只有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定和谐、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群众才会真正拥护和支持公安工作,为民警做好群众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二要满足群众治安需求。要不断创新为民服务的举措,有效满足群众的治安需求,如加强夜间巡逻力量提高街面见警率、优化警力打击两抢等暴力犯罪、集中精力查处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侵财型“小案”等等,让群众能深切地体会到公安工作做得到位。

四、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正确舆论导向。

公安宣传工作是警察公共关系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重要纽带。加大宣传力度,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提高遵纪守法意识,主动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从而更直接有效地了解、支持公安工作。同时,也可以使群众真实地了解民警不怕牺牲、惩恶扬善、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从而更加理解、关心和支持公安工作。一是向社会宣传有关公安工作的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使警民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上达成共识,从而为公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创造有利于严格执法的社会环境。二是大力宣传公安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取得的成绩,宣传民警的工作,反映民警的疾苦,唤起群众对民警的理解,加深警民之间的感情交流。

篇7:地方人大机关群众路线经验交流

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我院深入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心得体会。

作为基层检察院,在新时期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做到“五强化、五确立、五增强”。

一、强化宗旨意识,确立群众观念,增强司法的人民性 狠抓思想政治建设,切实解决检察干警在思想观念,司法理念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干警深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将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贯穿于检察业务的全过程,坚持不懈地做好群众工作,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确保司法为民观念入脑入心。要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坚决克服就法律谈法律、就案办案的倾向,切实做到既崇尚法律,严肃执法,又理解立法精神,考虑司法目的和社会效益,把维护群众利益与推进检察工作结合起来,实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

二、强化公正意识,确立使命观念,增强司法的公信力

要始终把公正司法作为人民检察工作的生命和提升公信的基石,把执法办案作为第一要务,忠实履行法律职责,坚持按程序办事,凭证据说话,依法律裁判,特别是要认真贯彻执行修改后的刑诉法和民诉法,充分保障当事人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要始终牢记使命,加大打击力度,依法严惩反腐犯罪,暴力犯罪,食品安全犯罪,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切实提高案件执结率和实际到位率,在狱所方面加强监督“有钱、有权”的犯罪分子切实服刑状况,防止服刑犯利用钱、权关系逃避牢狱之罚。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力争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强化便民意识,确立为民观念,增强检察院的亲和力

要始终确立为民司法观,积极推行人性化的司法便民措施。打造好控申大厅一站式服务平台,发挥上访、举报引导服务职能。进一步拓展适用范围,完善案源线索管理制度,实现案件繁简分流,协调落实刑事被害人、涉信、涉访难的问题,促进矛盾化解。及时化解涉访问题,查证属实的举报线索,要依法惩处犯罪,并及时告知举报人、受害人,化解群众对官员腐败造成政府公信力下降的突出问题。

四、强化廉政意识,确立反腐观念,增强队伍的纯洁性

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检,从严治警。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最高检关于改进司法作风的六项措施,说实话真话新话,查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踏踏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建设一支作风优良的队伍。坚持“一岗双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利用暴露的腐败案例经常进行警示教育,防患于未然。严格执行“四个一律”、“五个严禁”等规定,对群众举报、上级批转、媒体曝光的有关违法办案、司法作风不廉、影响检察形象的人员及其他一切违纪违规行为一查到底,严肃处理,确保检察官清正、清廉、司法清明的良好形象。

五、强化责任意识,确立监督观念,增强司法效能

对内来讲,进一步健全以岗位目标考核为重点的司法责任体系,修正完善检察质效评估和检察官业绩考评机制,加大案件质量评查长效机制建设。着重抓好案件流程管理、法律文书的规范管理,实施“精品案件工程”,切实提高案件质量和效率,实现均衡结案。要完善案件质量评析管理制度,对错案进行追究,对优秀案件、优秀案件承办人、优秀法律文书制作者进行表彰奖励。实行检察工作运行态势分析通报制度,逐月公示各业务部门办理案件情况和检察官个人的工作业绩情况,形成人人争办案、多办案、办好案的良好氛围。要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强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以执法公开促执法规范,以执法规范促执法公正,让能公开的执法行为和环节全部公开,用刚性的制度和公开的程序监督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对外来讲,要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落实“检察开放日”制度,邀请代表、委员视察检察工作,畅通监督检察工作渠道,确保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篇8:地方人大机关群众路线经验交流

一、协同创新, 推进内涵式发展对高校机关作风的新要求

“2011计划”是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 通过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和推动高校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转变高校创新方式, 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以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指高等教育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和公平的和谐科学发展, 是针对过去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提出来的, 其核心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3]党的十八大站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 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协同创新, 推进内涵式发展对高校机关作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 改革创新意识。

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将面临从意识理念到体制机制的诸多问题, 需面对和处理高等教育过去一段时间以来所积累的“深水区”矛盾。“2011计划”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强调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 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4]改革创新意识对高校包括机关人员在内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机关工作人员只有增强改革创新意识, 才能有效处理好新形势下的改革创新的高校机关工作。

2. 效率执行能力。

效能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机关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011计划”提出要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 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高校机关人员将面对比以往的更多非本校、本系统的工作事务, 将面临和处理协同创新的新制度和新事务, 这将进一步考验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效率执行能力。

3. 服务管理理念。

“2011计划”提出要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内涵式发展要求机关工作更加深入地高效服务于师生, 新形势为高校机关工作服务管理理念带来了新的变革。作为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者, 高校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与时俱进, 进一步学习掌握先进科学的管理经验、提升服务管理理念, 才能有效地促进“2011计划”的实施, 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服务管理支持。

4. 学习应用能力。

当今世界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 知识更新的速度远远超过历史以往任何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转变的新内涵, 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的新探索, 迫切需要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尽早地学习和合理地应用于工作当中。高校机关人员必须提高学习应用能力, 自主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才能更好地了解我国乃至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才能更好地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才能正确高效地处理革新发展的机关工作。

二、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 加强高校机关作风建设

群众路线是中国独有的政治特色, 也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群众路线对新形势下的高校机关作风建设带来了新启示。

1.为民:在理论观念上树立“以师生为本”的价值观, 竭力为师生服务。为民, 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和学生是高校主体, 对高校机关来说, 教师和学生即为群众, “以人为本”在高校即表现为“以师生为本”。在意识上, 高校机关工作要紧紧围绕“教师的教学科研、学生的学习成才”这个中心, 要做到“服务为先”、“以服务促管理”, 切实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使机关工作更科学、更规范、更人性。在方式上, 要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 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对高校机关作风问题进行摸底排查, 从师生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意见最大的问题抓起, 加大整改力度, 对当前能解决的问题, 要加紧加快办理;由于多方原因, 对当前未能解决的问题, 要拟定时间表, 依计划按质按量完成;同时要建立师生反映问题沟通渠道并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2.务实:队伍建设上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提升工作效能。务实对高校机关来讲主要体现在工作效能上。一段时间以来高校部分工作人员办事效率低下, 主要原因之一是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执行力不够强、创新力不够突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出要解决当前工作作风外在形象问题, 首先必须从内在决定因素入手。首先, 高校机关人员个人自身需增强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增强创新力和执行力;要及时准确地了解我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以适应机关的新变化。其次, 学校及相关机构要建立机关工作人员学习深造的长效机制, 要有计划有目标性地开设提升综合素质、创新力和执行力以及讲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课程;要就当前先进、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相关培训;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激励机关人员积极学习、主动学习、学以致用, 以切实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清廉:体制机制上建立健全机关工作制度, 做到高效廉洁。清廉, 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章, 严格执行廉政准则, 主动接受监督。对高校机关工作来说, 清廉具有双重意思, 一是“廉洁”, 指机关工作人员清白高洁, 不贪污、拒腐蚀;二是“高效”, 指简化机关程序、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使机关工作公开、公平、公正、高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出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2011计划”提出要“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 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高校机关工作要以此为契机, 依托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协同创新的机关工作体制机制。要构建现代化、科学化的机关管理制度, 革新机关办公模式, 增强机关部门间的统筹和协调, 提高科技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要实行岗位责任制, 明确工作职责;要完善考核、评估和奖惩制度, 加强考核绩效评估;要加强舆论监督, 构建机关作风反馈机制。同时, 要推进机关人员队伍职业化建设, 建立机关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晋升空间提升机制, 充分调动机关人员工作积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高等教育的论述为我国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内涵式发展、“2011计划”的实施为我国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机遇和跳战。新形势下对高校机关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高校及相关机构应以为此契机, 从理念观念上、队伍建设上、体制机制上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 建立长效机制, 努力建成服务型、创新型、高效型、学习型的高校机关, 以有效提升高校创新能力, 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摘要:协同创新, 推进内涵式发展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主题。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对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的新要求, 并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 就高校机关作风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机关作风,群众路线,协同创新,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袁贵仁.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 2012-05-11 (1) .

[3]刘延东.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N].中国教育报, 2012-05-21.

篇9:地方人大机关群众路线经验交流

关键词:检察机关;群众路线;职能

2013年6月以来,党中央决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着力查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现在已开始第二批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检察机关能否践行为民宗旨,能否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关系到执法公信力的提高,关系到社会和谐的实现,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巩固。

当前,检察机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立足检察职能,从四个方面提升执法为民的质量和效果,把群众的期盼和呼声化为工作的动力,真正把检察工作与群众工作紧密结合,促进提升执法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坚定信念,执法为民

检察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检察权保护的对象是人民,人民性是检察院最根本的政治属性。检察工作质量的优劣,首先要看是否落实了检察为民理念。要坚定的认识到,只有坚持检察工作的人民性,坚持检察为民、立检为民的理念,才能更好的履行检察职能。

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职能是监督法律,同时检察机关也和其他国家机关共同担负着一定的社会管理责任。群众路线与检察工作关系密切,《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贯彻执行群众路线,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刑事诉讼法》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方针对于检察机关良好履行职责有着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立足检察职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也是检察机关坚定理想信念的具体体现。

二、关注民生,惩防并举

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法律职责,是保持政治清明、干部清廉的重要法律保障,所以检察机关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有着明显的职能优势。

当前,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要紧紧党风廉政建设和全县工作大局来进行,坚持惩防并举,一手抓打击,一手抓预防,两手都要硬。要高度关注涉农惠民领域,对涉农案件线索优先受理、优先查办,及时依法查办损害基层群众民生利益的犯罪,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要不断深化预防商业贿赂、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等专项活动,维护公平、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氛围,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要紧紧依靠群众加强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坚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认真了解、掌握职务犯罪多发易发领域、系统、行业的业务知识,把握发案规律和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查案工作,提高突破案件能力。认真做好答疑说理工作,主动争取相关部门、单位对办案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对办案中遇到的专业性、技术性问题,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咨询,认真听取意见,或者邀请有关部门和专家协助调查。进一步完善鼓励证人作证、证人保护制度。

三、强化监督,维护公平正义

当前,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望和呼声很高,与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相适应,检察工作的法律监督职能必须进一步加强。

要依法强化各项诉讼监督。认真贯彻执行高检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对立案、侦查活动、刑事审判、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完善和细化加强诉讼监督的措施:探索建立与侦查机关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健全对立案后侦查工作的跟踪监督机制。加强对涉及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案件的监督,认真执行《关于民事行政执行工作检察监督的意见》,会同有关部门探索贯彻调解优先原则的机制和方式,积极开展调解监督、督促起诉、支持起诉、检察建议等检察监督工作。

要在在检察工作中注重和保障人权。在办案过程中要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严格遵守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切实保障当事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保障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辩护的权利;对案件所涉被害人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亲属深怀关爱之心,注重办案方式,避免造成对无辜者的心理和感情伤害。

四、护航经济,维护社会稳定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这些都涉及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民生问题为主的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尽快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妥善调处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利益纠纷,已经成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大任务。与此同时,由于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日益增强,各种矛盾纠纷更多地以诉讼形式不断地进入司法领域,以法律的手段化解保障民生和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现实矛盾,是对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的考验。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才是我国政权性质的根本体现,才是检察机关人民性的体现。

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增强群众观念是前提。群众工作是政治性、思想性很强的工作,群众工作的本领必须以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对群众路线的深刻理解为基础。基层检察工作直接面向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又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如果没有坚定的群众立场,是绝对做不好的。因此,要集中开展群众观点再教育,引导树立尊重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意识和观念,切实解决好对群众的感情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坚持服务民生,护航经济发展,就是要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开展检察工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使各项决策和工作与群众利益统一起来。人民群众的利益权益问题解决好了,民生问题解决好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才有实际意义,才能真正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曾惠.密切联系群众,加强作风建设[J].创造,2009(11)

[2]张中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2(02)

[3]马自忠.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J].共产党人,2003(09)

上一篇:XX年元旦晚会策划书怎么写下一篇:解读“债转股”-―债转股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