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文学评论

2024-08-31

简爱文学评论(精选6篇)

篇1:简爱文学评论

《简爱》之人性的价值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它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美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甚至对某些人来讲,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作品并不很多。

《简爱》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那句著名的妇女独立宣言让人印象深刻,耐人寻味:“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谈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是当时大胆追求自由平等,人格独立的女性形象。简爱的一生可以说是抗争的一生,而蕴藏在背后的却是一个理性女人的成长过程。

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于思考的女性,她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尽磨难,但她那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幸福的精神更让我震撼,简的爱情观更加深化了她的个性,她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该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简是个不甘忍受社会压迫,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女性。在追求个人幸福时,简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纯真朴实的感情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仆人地位而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的爱情是纯洁高尚的,她对罗切斯特的财富不屑一顾,她之所以衷情于他,就是因为他能与她坦诚相见,他深深体会到简的不平凡的气质、才学、美德,把简作为自己难求的知音。罗切斯特用来对待简的那种正直又热诚的友好坦率使简深深爱上了他。

当简认为罗切斯特将要娶美丽高贵的贵族小姐英格拉姆为妻时,她首先想到的是平等独立,是人格尊严,为此她大胆的像罗切斯特表白:“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儿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象两个人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些话,落地有声,映衬出了简的平等要求,自尊个性!最终,两人走向了幸福的婚姻殿堂!但是,当她要步入婚姻的殿堂时,她知道了罗切斯特的妻子尚在人间,她深知自己处于不合法的地位,当面临两难时,坚持平等独立,追求人生价值实现的简带着对罗切斯特的爱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她的行动向世人宣称:女人除追求真挚的爱情外,还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简这个理性的决定是在一种非常强大的爱情力量的包围下,在美好富裕生活诱惑之下,坚持维护个人尊严的伟大壮举,这也正是简最具精神魅力的地方。

当简回到桑费尔德庄园时,整个庄园已变成了一片废墟。原来罗切斯特为了救放火的前妻,被烧瞎了双眼,现在孤独隐居在森林间的小木屋里。纯洁的简,毫不犹豫的选择回到罗切斯特的身边,向他吐露了自己的爱情,并且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面对生活的不幸和挫折,用实际行动来维护自己的尊严,用行动把自己对罗切斯特的爱诠释的淋漓尽致,她们之间是纯粹的爱!

小说通过写罗切斯特两次截然不同的爱情经历,批判了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和爱情观。简爱追求独立的人格,追求男女之间精神的平等,虽历经不幸却热爱生活,为了自己的爱的信念,平等纯粹真实的爱,甚至毅然放弃渴望已久的绰手可得的爱情,并最终经历磨难后与自己爱的人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简爱是高贵的,困窘的环境改变不了她的高贵,艰难的命运也改变不了她的高贵。简在不幸中实现了自我超越,追求自由平等,实现了人生价值。

人的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这样的结局似乎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却体现了作者对这种人生价值的肯定。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人们都疯狂地似乎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

《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也许这种追求尊严与爱的生活才能真正的体现人性的价值!

2010级小语文1班

学号:20100516254

姓名:李佳津

篇2:简爱文学评论

女主人公,一个性格坚强,朴实,刚柔并济,独立自主,积极进取的女性。她出身卑微,相貌平凡,但她并不以此自卑。她蔑视权贵的骄横,嘲笑他们的愚笨,显示出自立自强的人格和美好的理想。她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向命运低头,最后有了自己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简·爱生存在一个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环境。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舅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和毒打。但她并没有绝望,她并没有自我摧毁,并没有在侮辱中沉沦。所带来的种种不幸的一切,相反,换回的却是简·爱的无限信心,却是简·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种不可战胜的内在人格力量。她对自己的命运、价值、地位的思考和努力把握,对自己的思想和人格有着理性的认识,对自己的幸福和情感有着坚定的追求。从简爱身上,表现力当今新女性的形象: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的坚定理想和执着追求。罗切斯特

桑菲尔德庄园主,拥有财富和强健的体魄,大约三十六七岁年纪(比简爱大了将近二十岁),心地善良,表面上看起来有些冷漠,有点顽固,起初在简爱眼中,他个性格阴郁而又喜怒无常,有一种男子汉气概。他身体强健,不算很英俊,但面孔十分坚毅,有一头浓密的黑卷发和一双又大又亮的黑眼睛。年轻时他被父兄迫害,受骗娶了疯女人伯莎·梅森,那个女人荒淫无度,过着放浪的生活,成天吼叫,罗切斯特非常厌恶她,但由于强烈的责任心和当时的一些要求不能抛弃她。罗切斯特先生为了追求新的生活到欧洲各国旅游,但一直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心上人,反而频频遭到背叛。后来决心认真生活,便回到了桑菲尔德庄园,认识了家庭女教师简·爱,爱上了她,并向她求婚,但已婚的事实被揭发。简爱离开,他悲痛欲绝。由于疯子妻子的疯狂放火而失去一条胳膊和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也失明了。最后成为简·爱的丈夫。婚后两年眼睛复明。贝茜

盖茨赫德庄园的仆人,相较之下她对简爱很好,后来嫁给看门人利文,曾来庄园看望过简爱。里德太太

简·爱的舅妈,曾违心答应丈夫收养简爱,对简·爱并不公平。儿子自杀使她中风,临死前良心发现,告诉简·爱她还有亲属在世真相。(已死)里德先生

简·爱的舅舅,对简·爱比较好,但过早离世 伊莱扎·里德

里德太太的女儿,习惯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得井井有条,日常生活规律如钟表般精准,因弟弟的行为和家庭的败落而痛苦,决心隐居,后当了修女,后来成为修道院院长,将所有财产都捐献了。乔治安娜·里德 里德太太的女儿,貌美如花,向往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常常沉溺在她曾在伦敦度过的那个出尽风头的冬季的回忆里,后来嫁给了一个年老力衰的富豪。约翰·里德

里德太太的儿子,暴躁、惹是生非,小时候经常欺负简·爱,长大后将家中财产挥霍一空后自杀。(已死)《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

篇3:《简爱》文学欣赏

《简爱》这部作品成功塑造了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形象。她生活穷困, 受尽挫折, 但是她追求男女平等, 渴望爱情, 充满智慧。虽然这部小说是以爱情为主题的, 但是主人公对美好生活向往及对理想勇于追求, 在与命运的不断斗争中获得美好的生活, 是对当时上流社会拜金、贪婪、堕落等行为的强烈抨击。本文就这部作品中所展现的女性形象、人物性格和文学价值等方面来欣赏《简·爱》。

1. 作品简介

《简爱》是十九世纪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 现在很多人认为这部小说其实就是夏洛蒂自身生活的真实写照, 非常具有自传色彩。主要讲述了简爱从小失去父母, 寄养在舅母家, 但是在这个家庭里她受到种种虐待。在被舅母赶去罗沃德孤儿院后同样受到了各种屈辱, 但她从来没有屈服。离开孤儿院后她去了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 在这里开始了她浪漫而传奇的人生。她与男主人公罗切斯特的爱情若即若离、真挚而浪漫, 在历经磨难之后终于幸福牵手。

2. 主要人物形象鉴赏

2.1 简爱

首先, 简爱最鲜明的性格特点是她的独立、坚强和勇于反抗。最早在书中体现出来是她在舅母家生活的那段时间, 她受到里德太太多年的虐待和小里德等人的嘲笑欺辱, 这种自尊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必然会使她的反抗意识逐渐强烈起来。在与小里德对打和怒斥里德太太的残酷和偏见时, 她的勇敢和独立自主的意识显露无疑。而在爱情中的简爱的表现同样是独立自主富有新思想的。她不会刻意奉承罗切斯特, 而是按照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回答他的问题, 她的率真、坦诚使得她在对罗切斯特的爱上大胆和真挚。

其次, 简爱另一方面又爱主观幻想。由于童年生活的不快乐, 她并没有享受到一个儿童应该有的生活权利, 在痛苦不堪的生活中她只能求得内心的支持, 她丰富的想象力无法在外界中展现出来只能回归到内心世界, 简爱的想象力和浪漫主义的性格逐渐形成。她总是幻想着结识更多的不同性格的人, 幻想着什么时候能够进入一个希望与恐惧并存的新天地。她虽然社会地位卑微、貌不惊人, 但是, 她有理想有追求、有着对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幻想, 正是这种幻想一直伴随着她的生活[1]。

2.2 罗切斯特

首先, 罗切斯特其实在本质上和简爱是同一种类型的人, 他们都非常真诚和坦率, 向往自由和新的生活。罗切斯特虽然是一个商人, 但是他风度、优雅、气质高贵。他朴实、正直, 完全不像那个时代的商人一样自私自利、虚伪和贪婪, 相反, 他坚毅果敢, 敢爱敢恨。在变故面前默默承受。他勇敢地接受简爱, 一个贫穷与她地位不想当的女人。他敢于冲破世俗而追求自己的爱情, 在那个时代的英国是难能可贵的。

其次, 罗切斯特代表了那个时代婚姻制度的牺牲者的形象。他虽然出身名门, 但身为次子的他不能继承财产, 为了富足的生活他被迫娶了有着巨额陪嫁的伯沙·梅森。这场没有爱情的婚姻注定是失败的, 随着伯沙·梅森因为家庭遗传的原因疯掉, 罗切斯特陷入了痛苦之中。而简爱的出现幻想了他内心对的浪漫爱情向往, 简爱的朴实和真诚打动了他。

再次, 我们不能否认罗切斯特身上的男权主义思想。在对待两个女人上他的男权思想不断展现。在娶了伯沙·梅森之后, 他变得富有, 但是当伯沙·梅森疯了之后他将她禁锢并说她疯了, 而她只有通过纵火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在和简爱的爱情中, 他牵引着简爱, 企图用财富和夫权来控制她。他急于让简爱过上富足人的生活却忽略了她的独立人格和尊严, 在男权统治下的社会里罗切斯特难免会流露出这种性格特点[2]。

2.3 疯女人伯沙·梅森

这个被很多读者视为简爱陪衬的疯女人形象, 通读全文我们能够发现她其实并不是一个坏女人, 而是一个可怜, 令人同情的女人。在她的几次破坏行动中她并没有伤害哪个女人甚至简爱, 她的矛头都指向了男人, 她知道自己的对抗对象。通过分析品读, 不难发现, 伯沙·梅森其实是简爱内心怒火的化身, 伯沙每次出现都是简爱愤怒但是必须压抑的时候, 而伯沙歇斯底里的发泄着她对丈夫的不满, 当伯沙放火烧掉庄园则是象征着那个禁锢罗切斯特和简爱两个人的地方从此消失, 如此说来, 伯沙也是一个冲破束缚、渴望生活、反抗男权的女性形象[3]。

3.《简爱》的文学赏析

⑴这是一部充满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品以第一人称简爱的自叙形式写成。小说中大部分是人物的心理描写, 这也是本书的特色。全书构思精巧、情节波澜起伏, 读者被带进一个充满反抗与斗争的氛围中。以行情的笔法描写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真挚的爱情和美丽的自然风景, 感情色彩丰富而强烈。《简爱》的优美、动人、扣人心弦使它至今保持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⑵小说通过男主人公罗切斯特两次截然不同的情感经历, 强烈地批判了以金钱作为婚姻基础的观念。塑造了简爱和罗切斯特在思想、才能、品质与精神上的默契。

⑶小说主要围绕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来展开描写。简爱对爱情的看法是爱情要建立在平等自由的基础上, 而不要被金钱、财富和社会地位所束缚, 真正相爱的人是不在乎这些的, 这深化了她的独立自主的个性。她对罗切斯特的财富不屑一顾,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你一往无前。罗切斯特被她的勇敢和率真所打动而爱上了她。

4. 结语

在欣赏《简·爱》的时候, 要充分了解到人物性格和贯穿始终的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简爱的不堪忍受穷苦生活而奋力反抗的形象是当时英国低层人民生活的最真实写照。夏洛蒂这样一个没有接触过社会的女人能够把生活在社会下层里的觉醒中的新女性形象塑造的这么成功, 对于当时的女性作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摘要:《简爱》可以说是夏洛蒂·勃朗特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它所塑造的年轻少女简爱不卑不亢, 充满想法, 对生活和爱情的渴望和坚持让人记忆犹新。这样一个坚强独立且勇于和社会及宗教进行抗争的女性形象一直是人们所推崇的。在品读欣赏《简爱》时, 不能仅仅把它当做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去读, 还要深刻的体会简爱所处时代的背景、文章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设计甚至是语言的运用,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鉴赏就能够慢慢的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也就在鉴赏的同时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关键词:《简爱》,文学价值,文学欣赏

参考文献

[1]龚轶, 浅析简爱的反抗精神及其时代意义[J].九江学院学报, 2010 (2) .

[2]李红萍, 论简爱独立人格的塑造[J].泉州师专学报, 2011 (1) .

篇4:《简爱》剧本翻译和文学翻译

【关键词】简爱 异化 归化

一、剧本翻译和文学翻译

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自从引介到中国以来,就受到读者的欢迎,并出现了很多不同译家的译本。下面就《简爱》剧本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对比分析来比较不同译者对文本中未定点的不同处理方式。

I was glad of it:I never liked long walks,especially on chilly afternoons,dreadful to me was the coming home in the raw twilight,with nipped fingers

and toes,and a heart saddened by the chidings of Bessie,the nurse,and humbled by the consciousness of my physical inferiority to Eliza,John,and Georgiana Reed.

我倒是高兴。我素来不爱远距离的散步,特别是在寒冷的下午。对我来说,在阴冷的黄昏回家实在可怕,手指和脚趾都冻僵了,还得听保姆白茜的责骂,弄得心里很不痛快,而且自己觉得体质不如伊丽莎,约翰和乔奇安娜•里德,又感到低人一等。(电影剧本)

我倒是求之不得。我向来不喜欢远距离散步,尤其在冷飕飕的下午。试想,阴冷的薄暮时分回得家来,手脚都冻僵了,还要受到保姆贝茵的数落,又自觉体格不如伊丽莎、约翰和乔治亚娜,心里既难过又惭愧,那情形委实可怕。(黄源深)

在阅读原文的这个简单句“I was glad of it”时,读者并不会读出其弦外之音。电影剧本加上“倒是”让读者感觉更加口语化,而黄源深的“倒是求之不得”让读者深刻体会到简爱当时的内心感觉——她并不想回家。“humble”一词指地位低下,卑贱的意思,两位译者都传达出原作者的意义。但是黄源深的版本似乎更能让读者理解简爱自卑的原因——尽管她也很年轻,但是她却没有更能吸引人的美貌,同时还把dreadful一词独立出来放在句末,使简爱的形象更为鲜明。

由此,可以看出,作品不只是文本,因为文本只有在被理解之后才具有生命,而且文本的被理解不可能独立于读者的个性及其经历,文本与读者互相融合便产生了新的文学文本,即文学作品。因此,所谓文本,是指未被读者理解状态下的文学作品的存在形式。换言之,文本只是文学作品的存在形式,它需经读者参与才能成为文学作品。文本本身其实并无意义,其意义只有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文本不是等待读者去发掘的神秘之物,而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译者在完成了作为读者的使命以后,让文学作品得到了来生(afterlife)。

综上所述,文本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未定点和空白,具有一定程度的未定性,因此翻译时译者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对它们进行个性化的确定和填充,以得到一个暂时稳定的文学作品。汉斯•罗伯特•姚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

二、异化与归化

关于异化与归化的论争,中外翻译界就有了所谓的“异化派”与“归化派”。异化派主张采取异化策略( foreignization);归化派应当采取归化策略(domestication)。异化派攻击归化策略歪曲了原文的形象,不利于全球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归化派则对异化策不屑一顾,因此诘屈聱牙。

简单地讲,异化的翻译,就是移植,是尽量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点和语言特点,要通过这种移植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要通过异化的译文让读者了解异国风情、异国的先进文化和异国语言特点。归化的翻译,就是要让译文通顺,让译文读起来像读者母语的创作,要把文化因素的差异尽量缩小,追求的是译文的通顺自然。概括而言,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作者所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习惯的目的语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一)异化翻译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合理的异化具有多重积极意义。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讲,它首先是尊重外国文化, 在平等的基础上如实地反映了国外文化。其次,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通过异化翻译,认识、理解和吸收外国文化,也将大大丰富本国的文化。从翻译策略角度来看,异化翻译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了异样的视角。异化法的翻译作品, 译文读起来像原文创作的作品,使读者更接近原著、原语言的某些“异质成分”。

异化的翻译方法能把某种文化及语言中的信息以近乎其本来面目的形式贡献给译语文化和语言。它不仅为译语文化及语言注入全新的成分,而且随着这种成分的大量植入,它会与其发生各种反应。因此,异化译法有利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之间相互交流和渗透,促使它们之间的融合。

尽管异化翻译对于文化交流和翻译策略有积极意义,但它也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这主要是由文化缺省问题造成的。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历史进程中有各自独特的经历,因此,对世界往往有着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描述方式, 所有这些都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地积淀至语言文化的深层,从而成为语言中的“隐含知识”,它们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就构成了“文化缺省”。如果在翻译中仅对这一现象进行语言表层的异化转换, 就会使翻译丧失了它的意义,陷入了“虽译似不译”的困境,无助于有效的沟通。

(二)归化翻译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归化翻译提倡使用译语文化本身所有的表达方式,反对引入原语文化的表达方式。因此,归化法的译文通达,无不顺感,所以历来不乏提倡者。

与异化翻译相比,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点。它使读者领略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妙,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和表达习惯,使译文更加通顺、流畅。如英语里的成语“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类似中文的“愈加之罪,何患无穷”;“蠢得像猪”as stupid as a goose等等。即使这两种语言文化有不同的文学形式或者表达意象,即我们常说的表达习惯不完全一致,如汉语中的“蠢得像猪”在英语中用鹅(goose)来表达,但目的语和原语在两种文化中其功能是等值的,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使译文读起来亲切自然,而且典型地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化和语言之间的相通性,促进各民族之间能够很好地交流。

读一篇外国作品,同旅行外国很相似:该国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习俗时尚,宗教、地理和使用语言的习惯……,随处都会看到。但是归化的译文却是改造了上述的客观事实,减弱了其民族特点,同化于语文化和语言,因此使读者无法领略 “原作的风姿”———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异域语言形式、作者的异常写作手法。这样看来,归化法翻译策略也是有局限的。

三、异化归化的发展趋势

异化策略与归化策略的矛盾和对立,并非不可调和,它们在翻译过程中具有兼容性。客观地讲,异化归化之争不仅体现翻译策略或方法的选择,也表明译者所持有的文化态度和所代表的特定时期的特有的文化观念。此外, 异化归化法作为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在不同的语境下都能在目的语语言和文化中完成各自的使命,因而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们无法相互代替,却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待异化和归化,应不分主次,合理地结合和使用,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的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梁艳.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之争及其融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

[2]李红. 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4) .

[3]李书琴,钱宏. 试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典籍翻译策略之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

[4]朱明胜. 略论归化翻译与文化意象的缺失[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04) .

篇5:简爱:史上最狗血的文学名著

——冷眼看《简爱》

文:Aihoo

《简爱》是我最早听说的世界文学名著,上译版《简爱》记得当年是在12吋黑白电视上看的,优美的配音,迷人的音乐,让我记住了这部电影。多年后,聆听《简爱》朗读,却对这个“迷人”的“简爱”有了“与众不同”的认识。“认识”告诉我,“不漂亮”的简爱,不过是“文笔”不错,把自己描绘成个“小可怜”,给人做家教,与男主人公生出一段情感纠葛,而她一点不懂“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真理。简爱不是个恭良孩子(我以为是她爹妈死得早,缺乏家教所致)。她说“表哥14岁,又高又壮,专横、暴力,常欺负、虐待我”。——小小的简爱,对一个同样未成年的男孩如此“定性”,只能证明自己的幼稚和内心的狭隘。而表姐骄傲、冷漠,还有舅妈的恶行,连佣人都偏心,这让简爱感到“怒火在翻腾”。——想必这个小简爱打小就不招人待见,而这一定与她的不懂事和缺乏礼貌有关。简爱说,舅舅临终,舅妈曾说,会象待亲生女儿一样将她抚养成人。——实在想不通,怎么就不能相信舅妈当时说的话是发自内心,真是“好心没好报”啊。简爱说,尽管“我竭力在做好每一件事”,却并不相信“她会喜欢一个外来人”。——小小的简爱,尽长心眼了,活该自寻烦恼。为“摆脱我”——什么叫为摆脱你,你也不照照镜子,整天一脸苦瓜相,幼小的心里,谁都装不下,谁都不相信,好象谁都要害你一样。“瑞德太太”(看看,连舅妈都不想叫,连起码的礼貌都不讲)同意“将我送到寄宿学校”。——好心变成驴肝肺,谁是你舅妈,谁还不被你气死!不知好歹的小丫头,这样喜欢“与人为敌”,还不如答应她上“寄宿”呢,这样家里也能少点不和谐,恢复一下往日的祥和气氛!

简爱说,上“寄宿”时,“瑞德太太”在校长面前“竭力诋毁”(看看她的用词吧)她,说她“脾气坏、爱撒谎”——想想看,多少家长为了孩子在外少受制,不是这样在跟老师“好言交代”,为的不就是能让人家“多点担待、少点责罚”吗,可这样“良苦”的用心,在不懂事的小简爱看来,就成了“用心险恶”的“诋毁”。不仅如此,她还“彻底爆发”,痛骂她舅妈,说“你不是我亲属,我很高兴永远不会再叫你舅妈”,天哪,真可怕,真令人心寒哪,我想她舅妈若有灵,也会为抚养这个小人儿、反被恨之入骨而叫屈、心碎的。简爱“阴暗心理”还表现在,痛快地骂完舅妈后(看来她的确“脾气坏”),她尝到了“报复的滋味”,难怪孤儿院院长会因简爱“躲避他而打碎石板”责罚并骂她“忘恩负义”。

六年学生,两年教师,简爱长大了。她想飞离孤儿院,便登报求职,遂被聘为家教。她“最怕谦恭有礼的接待”,而面对一动不动“冷漠”如“雕像”的男主人公,简爱说自己“反倒无拘无束”——真是有“变态人格”魅力。而男主人公的坦诚,不仅给了简爱“挚爱亲人”之感,并且“他圆润浑厚的男低音”,有着“震撼人的力量”,可以“直达人的心灵,唤醒人内心的激情”。当听说男主人公要和一个高贵漂亮的女孩结婚,“不能不爱他”的简爱说,我发现这女孩“平庸、浅薄”,爱的不过是他的“财产、地位”。——那么你呢,简爱?难道说“他圆润浑厚的男低音”只配让你着迷?而谁又敢肯定,你一个“孤儿院的穷丫头”,对男主人公的“财产、地位”毫不动心?——你不过是“孤独、自闭、敌对”的“苦难”炼就了过人“文笔”,才有“能力”用文字“隐藏”和“粉饰”自己罢了。还毫无根据地“断言”什么“似乎罗契斯特也没有把爱情献给她”,这使简爱“苦恼和振奋”。——你这酸葡萄心理也真够可以的了!难怪主人会概况她为“你冷,你有病,你愚蠢”,因为你“孤独”,人有的“崇高、甜蜜”你都没有,而你痛苦“却不敢迈进”。然而正是这样,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简爱对罗契斯特叫道:你以为我出身低微,丑,矮小,就没有灵魂么?你错了,我们的灵魂是一样的!我们生来是平等的!罗契斯特遂向简爱求婚,简爱“被真诚打动”,欣然接受。可当知道罗契斯特还有个15年的疯妻,简爱一口回绝了跟罗契斯特远走高飞做情人。

离家,使简爱筋疲力尽,所幸她被一个牧师收留,并做了一名乡村教师。她说“我遵守道德和法律,压抑了疯狂的冲动,是上帝指引我酱做的”。牧师向她求婚,简爱认为牧师心里只有“上帝”,她“不需要

只有形式、没有爱情的婚姻”。但她知道,她想念罗契斯特。一年后,她决定“回头”(压抑不了“疯狂的冲动”了?),可她看到的却是“残垣断壁”。有人告诉她,疯女人纵火跳楼死了,罗契斯特被房粱砸瞎了眼、压烂了手。简爱说,要做罗契斯特的“眼睛和手”(我真怀疑她是不是“走投无路”了,才想起“回头是岸”的)。罗契斯特激动不已,简爱热泪盈眶。她向他表白,跟牧师在一起“很不快乐”(拒绝求婚虽没错,但再次证明她“忘恩负义”,牧师知道,也会酱想吧),心“全在你这儿”。就这样,一个女人,嫁给了一个残疾人。结婚十年,简爱说自己“极其幸福,幸福地简直无法形容”。——这是“打掉牙往肚里咽”的“娇情”和“炫耀”吗?极其幸福!这未免也太夸张了吧!说真的,我不信简爱说的话,她的话“水分实在太大”!要不然就是你“欺夫”眼瞎,当他面给他戴“绿帽”他也不知道!

篇6:《雨巷》文学评论

《雨巷》的境界和格调都是不高的。《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抒发了作者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打开诗篇,我们首先看到诗人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诗人自己就是在雨巷中彳亍彷徨的抒情主人公。他很孤独,也很寂寞,在绵绵的细雨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这样阴郁而孤寂的环境里,他心里怀着一点朦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悉怨的姑娘”。这个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又愁苦的色彩。她虽然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是也有“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内心充满了“冷漠”“凄清”和“惆怅”。她和诗人一样,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无言,“像梦一般地”从自己身边飘过去了,走尽了这寂寥的雨巷。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出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有论者说,《雨巷》是诗人用美好的“想象”来掩盖丑恶的“真实”的“自我解脱”,是“用一此皂泡般的华美的幻象来欺骗自己和读者”,除了艺术上的和谐间律美外,“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凡尼:《戴望舒诗作试论》,《文学评论》1980/4),这些诘难和论断,对于《雨巷》来说,未免过于简单和苛刻了。《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竹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来在诗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吗?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痕在诗句里流动。即使是当时的青年也并非那么容易受着“欺骗”。人们读了《雨巷》,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出离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的地方。《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以世界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第一个大量利用象征主义方法写诗是李金发。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接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

诗里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地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指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的朦胧的诗意。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徘徊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雨巷》描写的形象里,是既明白又朦胧,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的结果,使诗人的感情心增表现得更加含蓄蕴籍,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感到诗的余香和回味。朱自清先生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找一点朦胧的气氛,但让人可以看得懂”。“他是要把捉那幽微的精妙的去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雨巷》朦胧而不晦涩,低沉而不颓唐,情深而不轻佻,确实把握了象征派诗歌艺术的幽微精妙的去处。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也接受了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这显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景更把丁香结和雨中惆怅联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愁愁!青鸟不传云外久,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的愁心的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以为不能这么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吮了前人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

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醒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诗人在《雨巷》中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一雨中丁香一样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的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雨巷》中那个在雨中飘过的丁香一样姑娘的形象,就带上了更多的诗人想象的成人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又是作家驰骋艺术想象的结晶,是真实与想象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真实的形象。戴望舒说:“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的,也不单是想象。”(《诗论零札》十三)我们说《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于古典诗词,最主要的即因为它是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雨巷》最初为人称道,一个重要方面是它的音节的优美。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虽然未免有些过誉,但道德等到了它的音节的优美这一特点,不能不说是有见地的。《雨巷》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脚韵。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全诗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还切断了词类的关连。而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人的心头。

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这种语言上的重见,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反复一样,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情色彩。在浪漫的自由诗和“新月派”的豆腐干诗体盛行的时候,戴望舒送来了优美动听的《雨巷》,虽然不能说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至少也是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

戴望舒这种对新诗音乐性的追求,到《雨巷》是高峰,也是结束。此后,他开始了“对诗歌底他所谓‘音乐的成分’勇敢的反叛”,(杜衡语)走向对诗的内在情绪韵律的追求。他的另一首著名诗篇《我的记忆》,就是这种追求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戴望舒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他新的美学见解和艺术追求,但这新决不能否认《雨巷》对新诗音乐美尝试的意义。偏爱是艺术欣赏的伴侣,比起戴望舒的其他作品来,使我读而不厌的,还是这首《雨巷》。它是新诗中一颗发光的明珠,值得我们珍读

月牙知我心(老舍《月牙儿》赏析)

我国著名的艺术大师老舍先生的中篇《月牙儿》,以高悬于空中的月牙儿为主旋律,通过主人公对它的不同感受,谱写了一曲天上人间哀怨的悲歌。其情之感人,艺术技巧之精湛都令人叹为观止。

月牙儿本是自然之物,然而在作家笔下它却成了主人公孤独寂寞时唯一而又不可缺少的伴侣,成了主人公向黑暗社会控诉的代言人。总之,它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全文中月牙儿出现了达十几次之多,其中有三处是说没再看见月牙儿,而这又恰恰划清了主人公性格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

“那第一次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小说中此时的主人公还只是个七岁的孩子,这时她感觉到那月牙儿是带着寒气的是因为饥寒和丧父的巨大不幸正降临到这个只知道冷、饿和没人理是悲惨的事的女孩子身上。或许此时她还不懂得那装着爸爸的木匣被埋到城外的哪个地方是件多么值得悲哀的事,她只是因为冷、饿和没人理而感觉到那月牙儿是带着寒气的。接下来作家又写了月牙儿的第二、三、四次出现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出现时带给小主人公的不同感受,进一步揭示了她的内心世界和悲惨命运。当“我”拿着妈仅剩得惟一不可当的东西——银簪,坐在那严严关闭着的大门前时,月牙儿在天空中歪歪着照着“我”的泪,当妈哼哧哼哧给人洗脏衣服时“我”更爱这个月牙儿,爱它给地上的那点小影子。

由上可见,此时的主人公还只是个孩子,她是那么的天真、可爱、孤独、寂寞、可怜和不幸,她对自己所遭遇的不幸还没有任何准备和认识,每当她孤独寂寞时,她便去看月牙,因为只有它还能给她些许的安慰。

“我”再一次看见月牙儿是在“妈坐了一乘红轿”,“被抬到城外去”,一个陌生的男人扯着“我”走时,此时的月牙儿“象个要闭上的一道大眼缝”。这时,妈为了不饿死“我”再嫁了,她不知等待她的会是什么,此时她的脑海里一片迷茫混沌,这个世界也是迷迷朦朦看不清楚的,这月牙儿的形象恰是“我”心灵的折射,至此作家已完成了对主人公童年形象的塑造。

接下来文中写道“我”在三四年里似乎没再看见月牙,这是文中第一次提到“我没看见月牙”,此时她有了她的小屋,好久没去当当,有吃有喝甚至还上了学,生活似乎变得美好了,她已不再需要月牙的陪伴与安慰了,因而这次月牙的出现成了主人公性格发展过渡期的标志,从此作家便进入了对少年主人公心理的揭示。

“它无倚无靠的在灰蓝的天上挂着,光儿微弱,不大会儿便被黑暗包住”,这是“我”在三四年后再一次见到的月牙。因此时“新爸爸忽然走了”,之后“妈”屋里常有男人来,尽管她还不大懂这些事,但已是“要在小学毕业”的她已猜到那不是好事,因此她不得不恨妈。可后来妈也走了,只剩下了她自己,在这种无倚无靠的情况下,她又看到了月牙,感觉到它是那样“无倚无靠的在灰蓝的天上挂着”,它“只能亮那么一会儿,而黑暗是无限的。”月牙儿的形象正是主人公心里的感受,此时的她孤苦无助,但她还是努力地同命运抗争着,没有丧失做人的尊严,她不愿象妈那样,虽然她也理解妈。然而将来对她来说是渺茫的。“我又老没看月牙了,不敢去看,虽然想看。”从此作家又开始了对主人公由挣扎到最终被黑暗的社会吞噬的叙述。

毕业后她只能自己挣饭吃了,她怀着希望四处奔波,然而没有事情给她做。“我的心就好像在月光下的蝙蝠,虽然是在光的下面,可是自己是黑的”,她没有了任何希望,可是她要活着,终于她认识到“羞耻不是我造出来的”,残酷的现实已把她纯净的心灵无情地涂上了污点,竟致使她在黑暗中看到那“月牙是清亮而温柔的,它把一些软光轻轻送到柳枝上”,并感到“这个月牙是希望的开始”,于是善良、单纯和美好的希望使她陷入了爱的迷梦,她从“他的笑”“他的头发”上看到了那也在微笑的月牙,使她忘了自己、没了自己,而当月牙儿忽然被云遮住时,她也失去了自己,她的精神即将崩溃了,然而此时的她还善良,还有同情心,直到为了别人,她又没饭吃了。

“我早知道我没希望,一点云便能把月牙遮住,我的将来是黑暗”。果然,为了活着,她曾努力找事做,可最终残酷的现实使她彻底绝望了,尤其是她还得养活已完全失去了挣钱能力的妈。**失而又归无疑给她的心灵以更沉重的打击,她从**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将来,“我至好不过将变成她那样,卖了一辈子肉剩下的是一些白头发和抽皱的黑皮”,是无情的现实使她“不愿为谁负着什么道德责任”而堕落下去,就这样一个曾经纯洁善良、正直倔强的女性失去了自己,然而不幸的命运也使她对这个地狱般的世界有了清醒的认识,“我所做的并不是我自己的过错”,这是对自己行为的最好诠释,更是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揭露。

然而更为耐人寻味的是文章的结尾,正当她打算嫁人不再继续堕落时却被送到了监狱里。此时在心灵经历了长期的摧残后,她深刻地认识到“狱里是个好地方,世界比这并强不了许多”,于是她甘愿在此了结一生,也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她又看见了她的好朋友——月牙儿。

纵观全篇可知,女主人公有文化,有个性,善良正直,聪敏倔强,不遗余力地执着着飘渺的希望,她本该有着美好的一切,然而最终她还是被黑暗的社会吞噬了。

上一篇:描写五一节的句子下一篇:工程图纸会审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