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与语言魅力

2024-07-09

人格与语言魅力(精选8篇)

篇1:人格与语言魅力

一、人格的魅力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人格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的主流,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的举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孔子以他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后人树立了一个鲜活的至圣先师形象。人格魅力在人际沟通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思政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沟通过程。要提高教育的成效,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而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必须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和实践。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人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从锻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及思想品格、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努力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真切关爱尊重信任学生、加强科学文化素养、强化个性魅力和师表美等几个方面塑造自身人格魅力,以适应素质教育之需要。

二、语言的魅力

如果语音发声是与生俱来的,那么感情合理把握则是后天形成的,也是可以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比如:男教师不宜过分女人味;女教师不宜过度直板僵硬的语言;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合理利用语言技巧,让学生从老师的语言及语气中感受所学知识的情感尺度。一个好老师,站在学生面前就给学生亲切、诙谐、幽默、可爱……的印象,再加上他(她)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授课内容丰富,这样的老师还怕学生逃课吗?很多名师授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强悍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如行云流水,滔滔不绝。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开场白,一个自我介绍,也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印象。在看似无意的话题引导下,导入课堂学习之中,让学生的好奇心贯穿于整堂课,必然收到较好的效果。

篇2:人格与语言魅力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成为合作者以及引导者之后,学生会亲近以及敬重教师,教学的过程也会发生转变,转变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共同创造的过程。这样的情况对教师提出要求,也就是在教学中以人格的魅力影响学生,不但要具备渊博的学识,还要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掌握做人的相关道理。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生会喜爱学习、乐于学习,使情操得到陶冶,将审美的能力有效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出的关心以及信任能够使学生充分的尊重教师,同时会产生积极的热情进行学习,会增加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运用仁爱的心对学生进行陶冶,对学生充分的理解以及关心,运用感情将学生吸引,使学生能够感受美,情操得到陶冶,获得相关的知识以及道理,将教学的目标实现,使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

篇3:人格与语言魅力

关键词: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个性化,人格化,亲和力

新时代背景下, 传媒数量不断增多, 传统工具更新升级, 势必促进播音主持人更具职业化和多样化特性。同时, 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思维视角更多元化, 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需要大力打破传统方式, 共享语言艺术信息资源, 准确把握观众需求, 不断进行语言艺术创新, 强调语言艺术的交互性, 进一步扩大观众选择让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凸显多样性, 呈现多元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笔者从个性化、人格化、亲和力三视角概述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培育之道, 让播音主持人用声音再造属于自己风格的语言艺术来传递中国风。

1 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之个性化

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是一次再创作过程。一旦播音主持人呈现在屏幕或舞台时, 她 (他) 的一言一行倍受观众关注, 播音主持人散发的个性化语言魅力, 牢牢吸引观众, 犹如一股清泉注入观众之心, 向观众娓娓道出节目信息和内容, 引发笔者对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个性化的思考。

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之个性化就是播音主持人自身的个性化元素。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个性化元素就是要突出一种个人的人格魅力, 强化节目的内在价值取向。播音主持人的语言个性魅力就是实现和节目相融合, 能够运用自身语言系统表达节目信息和内容, 传达播音主持人独有的个性特点。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要有个性化语言风格, 给观众以眼前一亮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和观众一起共鸣。

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之个性化也离不开播音主持人的继承和创新。播音主持人语言的个性化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 需要突显出不同时代的个性。这需要播音主持人不断学习, 不断继承和创新已有播音主持人语言的个性风格, 保持自有的鲜明个性, 即在继承传统播音主持人语言经典风格的基础上, 准确把握节目基准点, 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 不断创新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个性风格。

播音主持人个性化艺术魅力关键还在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充分彰显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个性化, 发扬独特的语言个性风格, 提升个性人格魅力。播音主持人的举手投足都集中体现其个人魅力, 播音主持人作为联系节目和观众的直接纽带, 需要具备良好个人素质。播音主持人应以深厚的素养, 塑造个性风格, 参与或策划整个节目, 节目流程就会深深印记在脑海中, 用心做出的节目, 观众才能耳目一新, 印象深刻, 才能品悟节目的内涵。

2 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之人格化

播音主持作为一门以语言、声音、形象、画面传递信息的艺术, 播音主持人格化显得尤为重要, 以人格化声音生情, 以情促情, 赋予节目以人格魅力和生命。播音主持人格化语言艺术, 绽放生命魅力, 获得观众的肯定和青睐, 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 需要在节目中, 表达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用独特语言能力, 为观众塑造和传递审美意象。

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之人格化需要有正确人生价值观为基石。播音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 引领社会主流趋势, 具有权威性的社会发言权和舆论主导权, 播音主持人应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基石, 端正自己的生活习性和工作作风, 逐渐形成人格化艺术魅力。播音主持人应坚定政治立场, 建设播音主持人品牌, 传承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 以播音主持人的艺和德, 折服和感动观众, 给节目注入鲜活的人格色彩, 传递人格魅力, 表达节目内涵。

播音主持人语言人格化艺术魅力离不开独特的语言能力。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 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 以保持自然、亲切、平和的个人形象, 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 应用独特的语言能力, 远离自己的喜怒哀乐, 面对镜头, 面对节目, 应用得体和规范语言, 以情吐字、用心归音、以情动人, 立足节目, 基于观众, 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自然驾驭节目。

播音主持人发挥人格化艺术魅力为观众塑造和传递审美意象。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 能够高度融合自身情感和节目内涵, 以声音、画面、形象等形式传递给观众, 观众在聆听和观看节目时, 享受节目美。播音主持人以人格化语言艺术魅力, 做活节目, 架设节目和观众交互桥梁, 让更多的观众沉浸在节目意象, 让更多的观众了解节目、理解节目, 接受播音主持人, 获得节目成功。

3 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之亲和力

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 用语言、声音、形象、画面传播事实, 可以借助自身主观能动性优化节目效果, 这离不开节目链中各环节的相互配合。播音主持人用语言和声音将节目传递给观众, 借助节目东风, 发挥上传下达作用, 以自身亲和力, 拉近节目和观众的距离, 构建“自己人效应”, 实现节目和观众交互, 促使节目入耳、入眼、入脑、入心。

播音主持人亲和力本质之对象感。口乃心之门户, 播音主持人要把观众置于心中, 语言是最好利器, 正所谓“言为心声情自出”, 在节目中播音主持人要考虑观众心理节奏, 调节并把握播音主持语速和语调, 和观众心理节奏合拍, 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实现节目传通和共鸣, 荡起节目之涟漪。同时, 播音主持人心中有观众, 最直接体现为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播音主持人要利用眼神, 传递内心真实情感, 和观众交流互动、传情达意, 以眼神感染观众, 表达鲜活的亲和力。

播音主持人亲和力源自于“接地气”, 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深入理解节目, 形成具体感受, 能够形之于声, 进而及于观众。播音主持人要立足节目, 深入民情, 接触观众, 用心感受民生, 触接生命脉搏, 感悟生活本质, 充实节目, 让播音主持人语言更加鲜活和生动, 充满真情实感, 实现播音主持人感知于外, 受之于心, 融于观众, 动之以情, 及于观众, 让节目有底气, 接地气, 以亲切、真实赢得观众。

播音主持人亲和力基础之强内功。播音主持人处于节目的最前沿, 必须具备深厚内功才能立足于节目, 以可敬、可信、可亲的形象传递节目信息, 增强自身亲和力。播音主持人的亲和力离不开专业功底, 离不开心得和经验积累, 可以看作是扎实内在和涵养的外化, 从书本、生活中学习, 不断练习音准, 改善音色, 细心揣摩发声要领, 让播音主持人声音更具穿透力, 以准确的节目精神实质, 表达所思所想, 给观众以亲切美感, 以亲和力感染观众。

总之, 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 绽放语言艺术魅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播音主持人有责任和义务, 将节目更好的传递给观众, 绽放播音主持人语言艺术魅力, 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自身具有个性化、人格化与亲和力, 深入生活, 把控节目, 接触观众, 强化内功, 思考语言艺术, 精益求精, 为播音主持事业, 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宇.关于播音主持艺术的思考[J].新闻传播, 2015, 20:99-100.

篇4:卡耐基语言与校长的人格魅力

“如果有什么困难,以后尽管和我说……”

“如果有什么困难,以后尽管和我说……”这样的句式是著名的语言大师戴尔·卡耐基经常讲的。校长合理运用能让教师感到贴心和温暖。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情的投入,体现在对人的理解、尊重、体贴和关心上。教师只有在道理上接受校长的主张,在情感上与校长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去努力工作。古人所云“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在学校管理中,发生矛盾是难免的,此时校长应从良好的愿望出发,真诚开导,运用卡耐基语言艺术转移矛盾的“焦点”,“化干戈为玉帛”。

场景1:经常迟到的张老师又迟到了。

A校长大发雷霆:“真是太不像话了,像你这样今天迟到明天也迟到,还怎么干工作?你这是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典型的明知故犯。以后再迟到,就扣发50元的绩效工资。”张老师不等校长把话说完,就气呼呼地转身进了办公室,把一脸怒容的校长晾在了一边。

B校长拍拍张老师的肩膀笑眯眯地说:“小张怎么来晚了?是不是_家里有什么事情脱不开身呀?如果有什么困难,以后尽管和我说,但不要耽误了上课呀!”张老师不好意思地对校长说:“家里没有什么事,是我的问题,下次一定改正。”接着,双方又寒暄了几句,各自愉快地回到了办公室。

同是批评,但效果却不同。原因在于,A校长批评过于直白,没有情感投入,引起了小张老师的反感,也把自己弄得下不来台;B校长谦虚和蔼,站在关心老师的角度看问题,批评中带有肯定,责怪中带有自责,让教师感受到了校长的真诚,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批评效果。

像B校长这样运用卡耐基语言,让人格充满迷人的魅力,使老师们心悦诚服地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并也能学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一举两得。

“我感觉似乎……更好些”

“我感觉似乎……更好些。”这样的句式是著名的语言大师戴尔·卡耐基经常讲的。校长的合理运用能让教师感到备受尊重。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运用得好能提高谈话的效果,但不同的听众,不同的场合,说话的语气也应有所不同。如在说服对方时应从理解、关心的角度出发,多用诚恳和蔼的语言。

场景2:校长听了数学科王老师的一节推广课,教学效果不很理想。

A校长面对整个数学组的老师,这样评课:“王老师这节课双边活动不活跃,还出现了知识性错误。学校三令五申一定要充分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王老师你是怎么落实的?”一席话,让王老师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尴尬地愣在了那里。

B校长在评课时谦虚地说:“对数学教学我也不太懂,我只是谈谈个人的一点意见。我认为王老师这节课有三个优点:一是课堂教学环节紧凑;二是语言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三是板书设计美观,重点突出。但我感觉似乎师生双边活动少了些,是不是多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会更好一些呢?”一席话说得王老师频频点头。

B校长对王老师的课先给予必要的肯定,一、二、三条句句都是内行话,分析不足也用商量口气,点到了问题的实质,让王老师容易接受。

像B校长这样,巧妙地运用卡耐基语言,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留给教师们深刻的印象,能使学校管理科学顺畅。

“你……我能理解”

“你……我能理解。”这样的句式也是著名的语言大师戴尔·卡耐基经常讲的。校长的合理运用能让教师感到校长善解人意。

简洁明了,是口头语言的基本要求。讲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听得明白,容易接受。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听汇报传达都是最讨厌拐弯抹角的,所以校长在讲话时,要善于使用一些成语、典故、人们喜闻乐见的谚语,尽量说得生动形象。要使用最短的句子,说明最主要的问题,并善于归纳综合说话的要点。此外,说话的语言要有一定的弹性,不要过于偏激,把话说死了。

场景3:年轻的杨老师给了犯错误的学生一个耳光。

A校长盛气凌人地训斥杨老师:“你是怎么搞的?难道你不知道体罚学生是违法的吗?你这样做严重玷污了教师的形象,败坏学校的名声。如果学生家长将这件事情闹大了,我看你怎么收拾……”年轻的杨老师面红耳赤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B校长把杨老师叫到一边,对他说:“你怎么这么冲动?你盼望学生健康成长的心情我能理解,但好心不能做错事。我们是教师,就要遵守教师行为准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体罚学生,以后一定注意啊。”随后,校长和学生进行了交流,并向学生表达了歉意。

校长善于运用卡耐基语言,讲究说话的艺术,才能使教师真正受到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人格魅力。

“能跟我说说……吗?”

“能跟我说说……吗?”这样的句式是著名的语言大师戴尔·卡耐基经常讲的。校长的合理运用能让教师容易打开话匣子。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场景4:一位老师不太善于课堂管理。如果你去她班上听课,会发现学生们有的走到别的同学的座位上小声聊天,甚至有人趴在桌子上睡著了。

A校长用主观评价,来开始这段听课后的谈话。他说:“你班上的学生很乱,似乎失去了控制,你需要好好地组织课堂。”这也许没错,但会挫伤老师的积极性。

B校长用商量的口气说:“能跟我说说,上课时××和××为什么离开桌位?”或:“××是不是经常在课堂上睡觉?”这些问题会成为谈话的主要内容,你可以根据对方的反应,继续对话。

B校长的做法使谈话进入更加有效的评价环节。尽管有时需要指导,但如果能够首先让老师自我反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会使老师的自我提升更加积极主动。

“由于我……”

卡耐基常运用自嘲的幽默手法使自己从困境中摆脱出来。

教师喜欢幽默型校长,因为他的幽默能让教师工作快乐。所以,作为校长,如果能“多一点”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对于在教职工中树立较高的威信、全面打开学校工作的局面、充分调动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校长工作的绩效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场景5:有一段时间,两位老师上班总是迟到。

对此,在教职工会上,A校长大发雷霆,直接点名批评道:“真是太不像话了!难道校纪校规是摆设吗?你们心里还把自己当做教师吗……”A校长发了一通牢骚,结果不但这两位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其他教师也产生了很大的逆反情绪。

而B校长则幽默地说:“最近由于我工作失职,没有很好地抓考勤工作,所以,部分老师就用‘实际行动’向我提出了警告。在此,我认真接受大家的批评,重中校纪,从严考勤。”

B校长幽默的语言、宽容的语气,使得教师没有产生丝毫逆反情绪,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对于自己一时的错误,他们希望得到能充分顾及到其自尊心、得体的批评,而不是疾风骤雨、毫不考虑其内心感受的批评。卢梭说过:“一切使人喜悦的艺术中,说话的艺术占第一位。”像B校长这样注重语言的艺术,才能让自己的人格魅力迷人四射。

篇5:人格魅力、权力制约与法治国家

张伟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苏州 , 215021)

[摘 要] 最近《南方周末》报道了争议人物――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仇和靠激进手段进行改革和施政的历程。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仇和现象”、“仇和模式”讨论。学者们纷纷发表意见,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对此,笔者认为,当前在我国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或“权力道德”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十分重要的,但决不能迷信,因其是感性的东西,是极不可靠甚至极其危险的,必须通过理性的手段――法律――进行权力制约。惟有如此我们国家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

篇6:人格与语言魅力

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究其原因无非两个方面,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尊重和爱戴的老师,其本质就是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是指教师个人教学态度、知识水平、组织教学能力、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因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种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人格魅力是多种特质的综合呈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是由综合素质熔铸而成,它包括理想信念、知识能力、学识水平、品德修养等、个性情趣,这些要素正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个性是教学风格和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教师的人格魅力通过教学风格表现。何为魅力,一种吸引人的力量,教师没有一点自己的独特的风格,那么很难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的教学总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可以说教师的个性决定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教师的个性表现就是所谓的教学风格,而教师的人格魅力就包括理想信念、知识能力、学识水平、品德修养等、个性情趣,在教学中就通过教学风格表现出来。

独特的教学风格对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巩固加强作用。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能使学生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艺术熏陶中成长,点燃智慧的火花,绽放思想的光辉,使其乐在其中,兴味盎然,增强学习的兴趣。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张扬个性而又隽永深客的课堂,必为学生所喜欢,这样的教师也必定对学生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中也可以深化和加强教师对学生理想信念、知识能力、学识水平、品德修养等、个性情趣的影响,这本身就是教师人格魅力巩固和加强一方面。

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共同作用确定课堂的时效性。从某种角度上说,教学过程是一个以教师为主体而进行的沟通过程,而教师的沟通风格则是一种持续的、习惯性的沟通方式。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这种具有个人独特性的信息传递方式,就是教师的教学风格。同时,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教师的人格魅力密切相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教师形象会引领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取得极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师的个人魅力虽然都是相对稳定,但是不是绝对不变的。当两方任意一方改变时,另一方也随之发生改变。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都是由个人的心理特征决定的,当一方改变时,必然改变心理特征结构的改变。教学风格的改变,教师的人格魅力就

会相映的有所改变,反之亦然。教师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就形成一个教师的动态发展过程。

作为教师必须把握教师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的关系,培养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自己的人格魅力,努力做一名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正所谓“亲其师方可信其言,信其言方可悟其道也”。要让学生们能感受到你的伟大的人格魅力,能从你的身上得到无尽的阳光、温暖、欢乐。每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或严谨,或活泼,或春风化雨,或激情澎湃„„每位教师都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和才华,然后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风格,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他们才喜欢和你相处,做你的朋友,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篇7:人格与语言魅力

——浅析三毛的人格魅力与作品的艺术特色 摘要:台湾女作家三毛以其高尚的人格力量,传奇性的人生经历,独特的作品风格和作品中永恒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使读者沉浸在她为我们营造的亦真亦幻富有异国风情的艺术世界的同时,于无形之中也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人格的升华。当我们回过神来,内心仍然会涌动着一股感情:既惊叹其人格的伟大感慨自己的不足,又享受其独具的艺术风格带给我们的自然舒适。

关键词:三毛 人格魅力 作品 艺术特色

作为大千世界里一个独特的生命传奇,台湾女作家三毛的创作不仅把人生最美好、最诗意的东西加以定格,而且使她的生命跨过万水千山,穿越滚滚红尘,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如果说,读书是三毛走向文学生涯的铺路石,旅行为她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才,写作则使她的生命姿态展示出最动人的风彩。笔耕,无异于三毛生命过程中不可剥离的一种存在形式。

检视三毛的笔耕道路,品味其作品的无穷魅力,不能不注意到她的文学追求。三毛的文学价值观,与她的个性、文学道路、以及对生活本身的理解,有着密切关系。确切地说,三毛没有纯文学作家那种严肃的创作使命感,也不去刻意追求作品的社会效果,创新对于她,既非经国之大业,千古之文章;也非文学殿堂之捷径,天下扬名之手段。且看三毛的自我表白。“文章千古事,不是我这草芥一般的小人物所能挑得起来的,庸不庸俗,突不突破,说起来都太严重。写稿真正的起因,‘还是为了娱乐父母’,也是自己兴趣所在,将个人的生活做了一个记录而已。”[1]“至于写作,我个人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使命感,我在主观上往往认为,写作品只要背上一种

[2]使命感,那我就完了,就写不出来了。写作这回事,一定要自由自在地写。”“我承认我的作品

并不是什么伟大的巨著,可是,我觉得三毛还有她清朗、勇敢、真诚的一面,起码能给读者,特别是较低层次的读者较清新的一面,不能老叫他们在情和爱的小圈子里纠缠不清。”三毛明确宣称,她的写作是“游于艺”,“写作只是我的游戏之一”、“用最白话的字来说就是玩。”[4]这里的含义并非狭隘意义上的人生玩耍,而是强调兴之所至,即成文章;一切率性而为,并非刻意追求。如同三毛的写作与人生密切相关一样,她的写作观更多地来自于她的人生观。三毛说:“我是游戏人生。„„我的人生观是任何事情都是玩,不过要玩得高明。譬如说,画画是一种,种菜是一种,种花是一种,做丈夫是一种,做妻子也是一种,做父母更是一种,人生就是一个游

[5]戏,但要把它当真的来玩,是很有趣的。”这种人生观乃至写作观的形成,基于三毛自己的生命[3]

体验。曾经陷落在孤独的自闭年代,那份偏执、认真与敏感,使她苦苦挣扎于内心与外界的搏斗中,每每心灵受伤与幻梦破灭,就想到死的解脱。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游戏人间,成就自我,生命对她来说是狭窄的暗角。后来经过万水千山的流浪,目睹了色彩斑驳的人生世相,又身历了情感心路的悲欢离合,渐渐彻悟了一己悲观之外的大千世界,体味到个人生命与时间的有限,懂得了珍惜生活和享受生命。从偏执人生到游戏人生,三毛以往的个性和人生有了一个大的反拨,她做了自己过去的叛徒。由此,万水千山之中走出了一个旷达、洒脱的三毛。她说:“生命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趟啊!”[6]她开

始有情有致地去爱人,有滋有味地享受生命,有真有实的游戏人生。她在认真入世、全力“扮演”各种人生角色的同时,学会了从最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有趣的事情,于是有了《沙漠中的饭店》、《结婚记》、《悬壶济世》等一系列趣味盎然的故事。需要指出的是,“游于艺”作为三毛的一种文学观念,主要包含了她对文学的功能、文学的价值、写作的动机与心态等一系列问题的自我理解,它并非创作态度上不负责任的“玩世”,也不是写作过程中随心所欲的涂鸦。事实上,写作在她不仅仅是游戏,那是一生的执著。潇洒天涯的同时,伴随着艰苦、单调的沙漠人生;行云流水、信手拈来的文字背后,是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惨淡经营,仿佛天然自成的故事,却用尽了叙事的苦心。三毛父母说女儿一旦进入创作状态,就“六亲不认”,“生死不明”,正是对三毛文学苦心的证明。只不过三毛出于豁达、乐观、自由的人生观和写作观,把这份人生历练和写作艰辛都变成了宝贵的生命方式和生命体验,被世人认为的“苦”,也就成为作者自得的“乐”。在此意义上,喜爱“游戏人生”,能玩味生之欢悦快乐,享受生命的各种滋味,当真地演出人生中精彩的“自我剧”,也不失为一种聪明和达观。敢于宣称“游于艺”,在自由自在的境界中纵情山水,放眼人生,驰骋笔墨,挥洒情感,以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来拓展人生的空间;它所显示的,是一个彻悟人生的成熟女性的胸襟和力量。一个主张“游于艺”的作家,她的作品既然不以描写大众人生、揭橥社会问题为己任,对于自我人生的抒写,就很容易成为三毛创造的中心。三毛一再强调,“我的文章就是我的生活。”“我写的其实只是一个女人的自传”,“迄今我的作品都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就我而言,我比较喜欢写真实的事物,如果要我写假想的事物,自己就会觉得很假,很做作。”[7]从三毛作品到三毛自述,可见其作品最重要的个性化特色:一是纪实色彩,二是抒写自我。就前者而言,三毛没有走虚构小说的创作之路,她从生活本身受到启发,不去编故事,只去写生活,而她自身奇特、浪漫、新鲜的人生经历,恰恰构成生活中最真实不过的故事,以至于读者往往无法区分它是文学作品,还是生活本身。融纪实性与文学性于一体,借天涯人生抒发个人志趣,三毛成功地运用了写实手法,她的作品由此显得真实、亲切。就后者而言,三毛作品只写自己的故事,篇篇有作者之“我”,一切从“我”出发,由“我”展开叙述,以“我”为中心,以“我”为归缩。作为作品叙述者的三毛,与作品中出现的三毛,以及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三毛三位一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人物兴趣盎然,并把阅读评价直接导向作者本人。正是这种写实、写自我的特色,带来了三毛独特的文体形式。对于三毛作品的文体形式,见其浪迹天涯的旅行见闻,有人称之为流记;见其篇篇有我,独抒性灵,挥洒自如的率性之作,有人称之为散文;见其奇特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个性化的人物塑造,有人称之为小说;见其自我的纪实色彩,有人称之为私小说;作者本人则称之“自传”。究竟哪一种说法,更符合三毛的创作实际呢?三毛的作品,有自己的心境记录,也有作者身边的邻人、朋友的遭遇,但就其主体风貌而言,是在讲作家自己的真实的故事,在文体上,除了《万水千山走遍》等少数文章明显地带有游记色彩,更多的篇什,虽涉及到旅行的题材,而作品的整体风貌,远非游记所能涵盖。三毛对于单纯的景致,一向不感兴趣,她所关注的,是与人生融合的大自然,是刻着文化印迹的生命景观。所以,特定地域中的人,浸润在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人,最令她钟情,如同作者自白:“我不爱‘景’,我爱‘人’。”三毛的作品,在文学精神上,更多地得自散文的艺术精髓。就表现自我的人生、个性、人格色彩等方面而言,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言及三毛的作品容量与表现手段,散文这种文体又似乎难以企及其丰富。三毛作品不同于那种带有传奇意味的文学虚构小说,也有异于那些抛离了小说特征的人物传说。在自叙传的色彩上,它与虚构的小说区别开来;而在“小说”这一点上,它又与一般的传记不尽相同。细细品味,三毛是把作者自己活生生地融进作品中去,以纯然个人的感觉和表达方式,展示出作者身历的真实生活,作者眼中的文化景观与人生世相,作者的情感心路乃至个人隐秘。这就围绕作者的自我中心,以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的写实为基础,展示了一幅有人物、有情节、更不乏作者个性色彩的人生图画。确切地说,它主要是以作者的私人生活和情感心路为线索,从个人经历中的撷取素材,并通过小说的创作手段,真实地再现生活原型。所以,把三毛的这种文体称为“私小说”似乎更合适一些。这种真实地描写自我的私小说,在内容和表现手段上,远比游记和散文来得丰富;在现实生活的意义上,人生真实往往胜于文学虚构;在文体类型方面,小说又每每长于传记。由此看来,三毛采用私小说的方式来创作,显然具有一种自我的、大众传播效应的文体优势。私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它的提法最初源于日本。日本文论家久米正雄认为,私小说就是作家直截了当地暴露出来的文学。另一位日本战后私小说家藤枝静男也认为:“私小说可以说是探索我自己身上的真实。”写非虚构的、作者自我的真实,是私小说重要的文体特征。在世界文学史上,私小说往往与女性有着不解之缘。日本平安时代(10世纪末至12世纪初)的文学历史上,出现了罕见的女性文学时期《紫式部日记》,、《蜻蛉日记》、《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记》等一批女作家的自传体日记小说的问世,首开了日本私小说创作的先河。这些作品往往出自于女性之手,专事描写远离社会中心的女性的身边琐事,从中可见男权中心社会对于女性社会地位和生存空间的局限与束缚。另一方面,私小说为女作家所钟情,又与女性在特定生存空间中所形成的心态和特质分不开。对生命和情感的独特体验,使女性热爱具体生命超过思考抽象历史,关心家庭、人生命运胜过探讨社会的宏观建构,品味感情生活长于驰骋哲理世界。因而,女作家在塑造女性自我形象的同时,也创造了更适合于女性发挥,表达的文体。时至今日,三毛对私小说文体的选择和采用,自然具有了一种女性创作意义上的吻合。这种文体对于三毛传奇经历的实录,自我个性的张扬,女性生命意识的充分表现,以及“水仙花”般的自恋情结的悄然释放。它无疑使三毛找到了最合适的表达方式。放眼三毛的私小说创作,自我是一个无所不在的灵魂。“我”——三毛——Echo构成三位一体的形象,她既是作者本人,又是作品的叙述者,同时也是小说表现的主角。三毛说“我是一个:‘我执’比较重的写作者,要我不写自己而去写别人的话,没有办法。我的5本书中,没有一篇文章是第三人称的。有一次我试着写第三人称的文章,我就想:我不是‘他’,怎么会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我又回过头来,还是写‘我’”。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我执”,三毛作品构成了奇特的人生风景。她用生活来塑造自己,用心来诉说自己,赢得了无数的读者。就作品的内容而言,“我”所叙述的一切,是三毛长长的生命旅程和情感心路,是三毛塑造的自我形象。从受到老师当众惩罚、走向心灵自闭的少女时代,到选择绘画与写作,把自我“滋润浇灌成了夏日第一朵玫瑰”的生命时光,《雨季不再来》这部作品集中呈现的是三毛感伤的雨季人生。从撒哈拉沙漠的定居到万水千山的流浪,在《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等集子里,三毛传奇人生引人入胜。从处处留情的青春萌动到矢志不移的神仙伴侣,《梦里花落知多少》写尽了三毛的爱情人生。从沙漠上的“悬壶济世”,到“温柔的夜”的热情助人,人们读出了三毛的博爱人生。而透过23本呕心沥血写成的作品集,三毛的笔耕人生足迹又清晰可见。三毛的心向读者洞开,她真实地坦露着自己的一切:世系、家庭、性格、嗜好、信仰、思想、心态、修养、成长过程乃至隐秘的感情生活。读其文,如见其人,如知其心。

从作品的主题发掘来看,执著于写“我”,三毛的眼光掠过了社会重大矛盾的捕捉,她更着意于从自我的经验世界里感悟人生的底蕴、情感的价值、人性的层次;更侧重表现大自然中的“我”,多元文化景观中的“我”,且具有一种哲理深度和文化品位,从而能诱发读者的思考,乃至激起心灵的震颤。透过作品的构成关系可知,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均系于“我”一身。似乎所有的人物、事件、物体,乃至风景,都是为了三毛这个东方的奇女子而显形。由此带来的作品魅力,自然是自叙传的真实和亲切,自我个性的鲜明和生动。在“三位一体”的角度下,根据“我”的位置,三毛的主要作品又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类是以“我”为主角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梦里花落知多少》两个集子中的大部分篇什,当属这种情形。作品集中描写的是三毛自己的故事,坦露的是私人性的情感体验。“我”在沙漠中开饭店,我为沙哈拉威人“悬壶济世”,“我”在荒山之夜遇险,“我”与荷西的爱情神话,“我”看沙漠洗浴风俗,“我”与沙漠上的“芳邻”相处„„这里,不仅篇篇有我,而且一切的故事因“我”而生发,围绕“我”而表现。在“我”的身历中,三毛活泼的个性飞扬着,喜怒哀乐的神情浮动着,[8]

作品讲述的是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从中贯穿和最后凸现的则是作者鲜明的自我形象。另一类是“我”为次要角色的作品。如《娃娃新娘》、《士为知己者死》、《巨人》、《卖花女》、《永远的玛利亚》、《哑奴》、《沙巴军曹》、《哭泣的骆驼》等等。在这些故事中,三毛退居次要位置,以旁观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出现。但她并非生活中冷漠的看客,作者无法不动声色地写这个“自我”,她在作品中留下浓重的创作主体的投影。正如三毛自己所说的那样,“就像《哭泣的骆驼》,我的确是和这些人共生死,同患难,虽然我是过了很久才动笔把它写下来,但我还是不能很冷静地把他们玩偶般地在我笔下任意摆布,我只能把自己完全投入其中,去把它记录下来。”“我”与作品中的主人公,或是命运背景相关,如《哭泣的骆驼》所涉及的西属撒哈拉面临瓜分的政治骚动;或是往来密切、感情相通,如与姑卡、达尼埃、哑奴、沙伊达、鲁阿这些沙哈拉威人的交往;或是和周围环境发生着碰撞与矛盾,如与卖花女、玛利亚的相遇与纠纷。一旦作品的主人公命运或性格心态发生演变,“我”不可能无动于衷,漠然处之,“我”势必对这一切做出情感反应和价值判断,“我”的性格也会在生活的各种碰撞中迸出火花。所以,主人公的命运往往成为触发三毛思想感情变化的催化剂。《士为知己者死》写的是米盖无奈的世俗婚姻,折射的是三毛追求个性平等的现代爱情观;《沙巴军曹》、《哭泣的骆驼》塑造的是特殊政治背景下的悲剧性人物,坦露的是三毛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卖花女》、《永远的玛利亚》揭示的是人间自私、欺诈、无耻的行为,反衬的是三毛夫妇的善良、淳厚。作者着力刻划的是主人公的一切,但最后的停泊地是三毛的心灵世界。从“我”这个次要角色身上,照样散发出自我的主体精神和人格光辉,这实际上是从特殊的角度完成了三毛形象的自我塑造。纵观三毛,她用自己的作品告诉了人们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理:“在你的生活里,你就是自己的主宰,你是主角。”

参考文献:

篇8:品人物语言,三度参悟人格魅力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通过感悟体会科学家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文章语言简洁、朴素, 通过人物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塑造人物的形象, 教学时抓住钱学森说的两段话, 对理解人物的思想、把握人物的形象很有作用。

一、一度参悟, 慢嚼钱学森念国之“傻”

课文的第二小节讲的是钱学森在美国生活富裕, 工作条件优越, 而他却时刻想着祖国, 想早点回去报效祖国。

课景呈现1:

师:请大家读一读整个小节, 说说这一小节讲的是什么?

生:钱学森在生活富裕、工作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却想着回国效力。

师:联系整个第二自然段, 你们认为钱学森傻吗? 为什么?

因为有了前文的学习, 再联系当时的中国现状, 1935年左右, 中国的局势很动荡、很混乱, 而且搞科学研究的条件很缺乏。学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钱学森很傻, 理由是他在外国很受器重, 而且有这么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对于一个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来说, 这些东西是很需要的;另一派认为钱学森不傻, 他到美国学习, 本来的目的就是很明确的, 用自己所学回国后为国家作出贡献, 而且当时落后的中国的确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才。又有人补充, “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 作为一个中国人, 把自己所学为祖国效力, 理所应当。

师: 是啊, 钱学森也正是这样想的, 所以说他是——— (板书 ) 身在美国 , 心系祖国呀。再次读读他的话 , 你读出了什么呢?

生:“我是中国人。”钱学森一直这样对自己说, 说明他时刻没忘记自己的使命, 想要报效祖国。

生:“我是中国人。”其实我们都是中国人, 都应该拥有钱学森这样的爱国情怀。

生:钱学森真是好样的! 读了他的话, 我觉得钱学森太伟大了, 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师:此时, 你还觉得钱学森傻吗? 钱学森的想法和做法的确深深震撼了我们每一个人。你们的话语也让我读懂了你们心中的骄傲。来, 带着这种感情, 读读钱学森的话。

生群情激昂。

师:是啊,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 很多人追名逐利, 忽略了最应当具有的乡结! 老师最近读到一篇文章, 讲的就是一些“海归派”和“海鳖派”, 由于各人的价值取向不同, 面对人生岔路口时的选择也完全不同, 当然他们的发展也不一样。在当时这样的情况下, 钱学森还能清醒地认识到并做出这样的选择, 不得不令人心存敬意! 来, 把我们的崇敬也放进去读一读。

生读。

师:你觉得此时的钱学森是怎样说这句话的?

生:慷慨激昂。

生:毅然决然。

生:坚定。

……

课景小思1:

如何弘扬语文的人文性, 用高尚的情操教育人、感染人;如何创设情境, 让学生披文入情, 与文本同呼吸、共命运;如何由“走近文本”到“走进文本”, 这是教学的重难点。老师在课堂上要抓住学生共疑的“症结”, 因势利导, 以一个词、一句话引领学生参悟并有所参透。

老师的话既是导语, 又是点拨, 常常会起到助推作用, 让学生在直面文本时与文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近距离对话, 产生情感共鸣, 然后再读。学生的情是真挚的、发自肺腑的;这样的课堂是真实的、有效的。

笔者认为,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 是人文性的载体, 人文性蕴涵于工具性之中, 没有工具性就没有人文性。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 没有人文性, 工具性也就失却灵魂, 成了毫无意义的“死工具”。在课堂中, 语文的工具性是时时应该把握的, 但它的人文性也不能忽略, 把它作为一个装饰性的“花瓶”, 将违背我们的内心法则和学生的成长规律的。

二、二度参悟, 细读钱学森效国之“切”

课文的第三、四两小节, 讲的是在新中国诞生的第一个中秋夜, 钱学森和中国留学生兴奋地谈起自己的去从, 饱含深情袒露心迹, 渴望回到祖国去。笔者还是抓住钱学森的一段话让学生谈体会。

课景呈现2:

师:读一读, 联系上文, 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 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呀。他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因为钱学森从祖国解放中看到了希望。书上说“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 从中我感受到钱学森回国的想法一直在心中, 他总想找个机会和那些在美国留学的留学生袒露。

生:祖国解放了, 他觉得这是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 所以说“我们应当回去的”。

师:把“应当”换一个词, 就是———

生:应该, 必须, 理所当然的……

师:真好! 从这一个词你读出了什么?

生:钱学森觉得到美国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报效祖国, 这是留学生的责任!

师:好一个责任呀!

师:“祖国现在是很穷”。把这个“是”去掉, 句子也通顺, 这个“是”放在这里有什么用意吗?

生:中国刚刚解放很贫穷, 但只要像钱学森这样的人才回去建设, 祖国的未来肯定不会穷了!

生:这里可以看出钱学森态度很诚恳, 并且迫切希望别的留学生能和他一样, 用自己所学报效祖国!

师:老师想告诉你们, 其实后来的很多事实都证明, 钱学森不仅说到做到, 而且回国后, 的确为中国的导弹事业上作出了贡献, 证明了钱学森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现在, 能够把你们体会到的这种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

生读钱学森的话。

……

课景小思2: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在这里得到最佳的彰显和诠释。课堂中, 引着学生向文本的最深处潜游, 理解文本内容, 内化人文感悟, 让学生走进文本世界, 心与心相拥, 情与情共融, 语文学习成了难以遏制的情感旅程, 成了语言与生命同构共生的生命旅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一次次在字里行间徘徊咀嚼, 设身处地地想象钱学森的所说所做, 透过一个简单的“是”, 透过一个普通的“应当”, 参悟到钱学森的人格力量。

学生是一股最有潜力的活泉, 只要把住文本特点, 顺应学情, 给他们创造与文本交融交流的机会, 他们的潜力就会得到挖掘。

三、三度参悟, 叹读钱学森回国之“艰”

课文的第五小节, 没有直接写钱学森, 而是用一个美国海军高级将领的话, 从侧面展现钱学森的魅力。笔者让学生先读一读, 说说主要内容。

课景呈现3:

师:五个师是个怎样的概念?

生:我知道一个师有10000人, “五个师”就有50000人!

其他学生不禁发出惊讶之声。

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钱学森真了不起!

生: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生:我觉得我也很骄傲! 作为中国人很骄傲, 也为中国有这样伟大的科学家骄傲!

师:把这句话读一读, 读出你的感受。

师:什么是“绝不能”, 为什么不能让他“离开美国”呢?

生:因为钱学森太厉害了! 因为美国人觉得, 只要钱学森离开美国, 不管为谁服务, 都会对他们构成威胁!

师:说得多好呀! 所以, 你觉得这位美国将领会怎么说这句话呢?

生:斩钉截铁。

生读美国将领的话, 有自豪, 有蔑视。

师:他们这样说, 想象一下, 他们会怎样做呢?

生:会把他关押起来, 软禁起来。

生:封锁交通要道, 不让他出境。

生:给他加薪。

生:诱惑他, 让他留下来。

……

师引读:“然而, 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

补充资料:在周总理的安排下, 他终于踏上了归国之旅。

生:齐读第一节。 (这一节讲的就是钱学森在归国途中, 归心似箭)

……

课景反思3:

所谓的“一叶知秋”, 在课堂上, 读着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 引领学生悟读文字, 品读语段, 感悟人格魅力, 读中想象并体味。钱学森对祖国的爱恋、回国的艰难、报效祖国的情切, 尽在人物的语言中得到恰到好处的表达。“言语知冷暖, 字词有温度”, 在琅琅的读书声中, 我们分明触摸到了钱学森的爱国情已经深深地在学生的心中扎根。在学生的品读中, “沉寂”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学生心中“有血有肉”的形象。通过语言的张力, 聆听到语言背后所蕴藏着的人物的呼吸和脉搏。把一个简短的话读出韵味, 读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这是把书读“厚”读“丰实”;读一个词, 想象一个画面, 如“绝不能”想象美国为了留住钱学森所做的一切, 这是把书读向纵深, 让情境丰满, 适当吸纳和迁移, 丰富学生的脑容量, 增强语言的生命力。

语言训练永远是课堂教学的支撑点。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 为更好地理解文章人物、参悟人格魅力搭建有效的平台。语文教学离不开“工具性”, 但不能停留于“工具性”, 必须升华到“人文性”, 让学生学会思维, 形成思想, 让学生体会并内化情感。这是对语文教学的教育学意义的全方位理解, 这是现阶段提倡的“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根本所在。

上一篇:亲子共成长工程计划下一篇:思想品德学科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