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代表在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发言

2024-06-26

校友代表在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发言(精选8篇)

篇1:校友代表在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佳宾,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校友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母校迎来了百年华诞。作为Xx高中一位普通的毕业生,我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代表校友发言,心里非常激动。在此,我谨代表国内外校友,向母校百年华诞表示真诚的祝愿和热烈的祝贺!向曾辛劳教育我们成长的母校和恩师们表示由衷的敬意!祝母校生日快乐,桃李满天下!母校建校一百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历届校友在各条阵线、各个领域建功立业,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赞成;同时,母校的范围实力和办学水平也取得长足的进步,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们全体校友感到光荣和自豪!不忘东风教,常怀化雨恩。各位校友、各位同学,母校订于学子来讲,是一种故乡般的永久的情结,由于她是我们永久的精神家园。想当年,各位风华正茂的校友,胸怀成才报国之志,有缘相聚在辽东湾畔、望儿山下的紫藤园,在这里度过了我们最美好的少年时光。在迎来母校百年华诞的特殊日子里,我们更加怀念和感谢母校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悉心培养。还记得晨光熹微,老师们踏着晨露来到学校,陪伴我们读书学习;夜阑人静,老师们迎着月光回家,经常把我们的成上进步牵挂。母校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点亮了我们知识的航程,铸就了我们勤奋好学的品格;母校老师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高尚师德,更是感染和教育了我们,为我们建立了平凡而伟大的典范,使我们的道德修养遭到陶冶、意志品格得以磨练。在这里,我们收获了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在这里,我们扬起青春的风帆,母校就像望儿山上伫立的慈母,目送我们去搏击时代的风浪,驶向大江南北,开辟新的航程。作为Xx高中的学子,不管身在何方,都将永久镌刻着母校的印记,都将永久对母校怀着一颗惓惓感恩之心、一份眷眷怀恋之情。如今,母校已艰巨而又光荣地走过了一个世纪,历史铸就了曾的艰巨与辉煌,也势必创造新的光荣与梦想。今天,当我们带着回忆,带着感激,满怀着祝愿和敬意走进古老而年轻的母校时,看到母校的面貌已经是焕然一新,她已发展成为一所环境优美、校风淳正、底蕴丰富、特点鲜明的优良高中,为新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更为理想的成才环境,我真诚希望学弟学妹们发扬厚德博学、发奋图强的校训精神,珍惜年华,修养品德,磨炼意志,刻苦学习,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母校的荣誉增加一份光彩。各位领导、来宾、老师、同学们,金秋结硕果,盛世庆华诞,让我们借母校百岁生日之良辰,喜看母校新姿,共叙师生之情,畅叙同学之谊,分享成功喜悦,共话母校远景,共举发展大计。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母校势必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最后,祝贺校庆活动美满成功!衷心祝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母校的各位老师和校友事业有成、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衷心祝贺新老校友在各自的人生征途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篇2:校友代表在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发言

恭敬的各位带领、宾客、校友、同学们:

70年年龄易序,70年荜路创业,70年薪火相传,我们××卫校人又一次迎来了本身的隆重的节日。我们××卫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经过议定几代人的不懈摸索追求,渐渐构成了“敬业、爱生、严谨、重范”的教风和“好学、安分、尊师、爱校”的学风,为国度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合格卫生人才,可谓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进步们不辱医学教诲的神圣任务,甘当人梯、辛苦耕耘、诲人不倦、艰苦创业、开辟立异的精良死板,始终是指导、树范、鼓励和鞭策我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不断动力。三尺讲台演绎着我们的人生追求,有多少同仁同事把本身的聪灵本领和芳华光阴挥洒在闽西医学教诲这块热土上。回顾走过的岁光阴月,我们感觉了创业的艰苦,也感觉了告成的`高兴,更感觉到当好一名流民教师的责任和光荣。 教诲是历史文化的传达活动,也是历史文化的创生活动,既要把门生培养成把握和利用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更要把门生培养成具有崇高思维品格和精良操行涵养的当代人。

巩固成长国度级重点中等卫生职业黉舍的结果,兑现“建名校、立异业”的目标,既是我们传承黉舍精良死板的不移矢志,也是我们××卫校人的不懈追求,我们深知负担的重担,决议信念在黉舍党政的带领下,以酷好门生、教书育工钱核心,以学为人师、行动世范为标准,加强师德涵养,充裕知识学养,进步职业素养,珍视传授改革与实践,应用进步的传授伎俩和伶俐多样的传授方法,鼓励门生进修和摸索的乐趣,经过议定讲堂传给与课外教导为门生授业解惑,引领他们进入医学的殿堂、把握过硬的本领、养成做人的操行,为培养造就更多合格的中初级医学专门人才竭忠尽智,为建立一流学科专业、一流师资程度、一传播授质量再作新贡献。 最终,祝各位带领、各位高朋、各位校友,教授、同学们身材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篇3:校友代表在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发言

关键词:党风建设,社会实践,革命经验

90年前的7月, 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 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带领中国人民, 历经坎坷, 书写了气贯长虹的历史画卷;90年后的今天, 中国共产党茁壮发展, 投身于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的构建中。4月, 清华大学迎来了百年校庆,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总书记到场致辞, 发表了《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对教育发展以“四个大力”的具体措施提出全面要求, 对青年进步提出了“三点希望”, 总书记强调青年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以实现人生价值,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有作为。总书记的这番让无数教育人欢欣鼓舞, 让无数青年热血沸腾, 恰逢建党90周年之际, 更觉意义深远。其间, 讲话中再次提到了“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这一殷切希望, 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历来的优良工作作风;总书记以此来激励和鼓舞青年, 实际上是对我们所有共产党人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 在新的形势下, 在新的历史面前, 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工作作风, 要在自己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贯彻党的工作作风。

一、翻开历史, 重温三大作风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 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简称为党的“三大作风”。这是毛泽东在1945年4月24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提出来的。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在党风上的体现, 是中国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整套优良作风的高度概括, 是我们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紧密地联系人民群众在一起, 既是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 又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的反映;批评和自我批评, 是解决党内矛盾及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里程中, 我们党正是充分发扬党的三大作风, 才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纵观历史, 历朝历代的兴亡、更替, 其兴起时都是励精图治、生气勃勃, 其败亡的时候都是由于骄奢淫逸、腐败糜烂。其根本原因是与执政者的形象、与人心向背紧密相连的, 昭示着“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中国共产党人自诞生之际开始就注重党的作风建设问题,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终于确定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为精髓的党的工作基本原则, 我们可以从以下一系列的历史事实中得以体会, 这三大作风的建设与发展是与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与壮大息息相关, 统一前进的。

1927年9月9日的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由于处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 在开始时以进攻城市为主, 加之缺乏作战经验等原因, 也是典型的脱离实际的一次起义, 遭受了挫折。但这次起义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公开打出了中国党领导武装起义的旗帜, 建立了工农革命军, 在起义受挫后, 毛泽东很快纠正错误, 密切联系了实际, 及时改变原来攻打长沙的计划, 率领起义部队向井冈山革命根据进发, 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 以后逐步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 部队在井冈山周围各县开展游击活动, 打击反动地方武装, 深入发动群众, 重建地方党组织, 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和群众武装。在总结茶陵战斗经验时, 毛泽东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 开创了在革命转入低潮的形势下, 密切联系广大农村群众, 重新聚集革命力量, 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局面。

王明路线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错误领导, 造成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的重大损失。为挽救革命战争的危局,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五日至十七日, 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纠正了第五次反“围剿”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的错误, 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 挽救了红军, 挽救了革命, 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使我们党从新回到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上来, 是我党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典型成功事例。

1945年4月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 毛泽东同志在大会的报告中, 总结二十四年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次提出了党的三大作风的理论, 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党的三大作风的提出, 为加强党的建设, 使全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团结, 为迅速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及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 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全党从中央到地方发扬党的三大作风, 克服了各种困难, 战胜了国内外强大的敌人, 使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1956年就建立起来。但是, 在后来由于我们脱离实际, 脱离群众, 照搬马列主义的个别结论, 丢掉了党的三大作风, 走了弯路, 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特别是在“文革”十年动乱期间, 先后出现了林彪和“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 以及“左倾”错误在党内占主导地位, 理论完全脱离了实际, 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12月,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的党的思想路线, 使党的三大作风又得到恢复和发扬, 全党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下, 团结一致, 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

历史以无数的事实证明, 只有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才能坚持发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党的作风建设是夺取革命和建设的法宝, 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我们搞好一切工作的前途和基础。

二、立足现在, 争做时代先锋

穿越历史滚滚烟尘, 中国共产党雄健地走过了90个春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树起了一座里程碑。诚如总书记所说, 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 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时刻不忘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任务, 时刻不忘历史给予我们的要求和期望。而能够保证这点的超级武器, 就是始终坚持党的三大作风, 心里时刻装着人民, 工作总是注重实际, 内心善于自省。

然而我们也遗憾的看到在历史洪流中出现很多不和谐的人和事, 深究原因不外乎这些人严重出现了思想认识错误, 脱离了实际, 背叛了人民, 放弃了党的工作作风, 从而造成了个人的终身遗憾, 等待自己的是法律的严厉制裁。

1998年7月31日,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陈希同案作出了一审判决, 判决认定:被告人陈希同任北京市市长、市委书记期间, 自1991年7月至1994年1月, 在对外交往中接受贵重礼物22件, 总计价值人民币555956.2元, 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公, 由个人非法占有。被告人陈希同任北京市市长期间, 于1990年和1992年指使、纵容王宝森动用财政资金, 在北京市八大处公园和怀柔县雁栖湖畔修建两座豪华别墅。违规建造别墅及购置设备款共计人民币3521万元。

原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的犯罪事实更是触目惊心, 究其原因, 与陈良宇私欲膨胀, 目无党纪国法, 严重脱离群众, 背弃我党优良传统密切相关。

上述犯罪案例, 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丧失正确的理想信念, 必然导致思想变质, 腐化堕落, 放弃党的工作作风, 必然会背叛人民的事业, 损害党的形象;而这些腐败分子的依法惩处, 体现了中共中央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 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 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 决不姑息手软, 彰显了中共清除侵蚀党的肌体蛀虫的决心和能力, 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始终把党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同时我们身边也涌现了大量感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他们秉承着党的工作理念, 把人民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 成为新时代经济建设中的楷模和英雄。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共凤阳县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沈浩同志被选派到小岗村一干就是五年多, 他热爱农村, 扎根基层, 牢固树立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 处处为村里谋规划, 办实事, 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 直到临终前还在为村里先后处理三起土地流转事务, 接待了三批前来洽谈投资的客商, 工作日程表一直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任职期间, 一直住在村民家中, 他工作上高标准, 生活上低要求, 他为村庄的发展谋规划, 为困难村民的生活忙碌, 经常自掏腰包帮助村里困难群众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沈浩同志在小岗任职期间, 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活条件在改观, 小岗人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用自己的人生谱写了一曲“热爱农村、扎根基层、为民谋利”的感人篇章, 他是我们优秀党员的一分子, 也是我们青年心中的楷模, 他让我们看到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如果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始终坚持贯彻党的工作作风, 那么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干出优异的成绩, 再朴素的成就也能被人民牢牢记住。

新时期, 坚持的党的工作作风, 首先要求我们心里永远装着群众疾苦,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象征中国未来的青年, 代表了中国未来的力量, 凝聚了当代人的希望和要求, 是继承和发扬我党和人民光辉事业的后备军, 更应该从总书记的这篇意味深远的讲话中, 寻找到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 领悟到发展自我的理论基础, 把握住实现自我的工作武器, 树立终身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思想观念, 勤奋拼搏、开拓进取, 争做时代先锋。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党的三大作风》《为人民服务》

【2】江泽民《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5】《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921-1949) 第二卷 (1949-1978)

【6】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篇4:校友代表在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发言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4月的北京,春风送暖。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加庆祝活动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国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中国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决心改变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和人民苦不聊生的状况。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90年前,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

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还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广大清华师生始终满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坚定走在“一二九”运动等爱国民主运动前列,奋勇参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斗争,涌现出闻一多、朱自清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民主志士,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清华师生满怀豪情投身祖国教育、科研、建设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重视因材施教、实践锻炼、能力培养,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清华大学创办了原子能、无线电等一批国家急需的新技术专业,积极参与“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完成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密云水库等重要设计,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我和很多同龄人在这一时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清华园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生动活泼的文化生活深深熏陶了我们。当时,蒋南翔校长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刘仙洲、梁思成、马约翰、张光斗等大家名师执教讲坛、垂范学子的风采,令我们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清华师生牢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加快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办学总体实力大为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清华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广大毕业生踊跃到国家重点行业和基层施展才干。清华大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开展科研,取得高温气冷堆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绩。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460位清华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清华百年历史又一次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对我国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必须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奋勇前进。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进程,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全国青年寄予厚望。在这里,我想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3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生长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国青年一代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让我们紧紧携起手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共同为我们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奋斗、再奋斗!

(据新华网)

篇5:校友代表在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来宾,全体师生员工和校友们:

在威远县实验小学100周年校庆之际,我作为一名曾经在这里学习了6年的校友,首先向母校表示热烈祝贺。祝贺母校1xx年来与时俱进,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祖国为民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和各方面人才。

记得读小学的当时,母校还叫“南街小学“。我作为一个从母校毕业13年的学生,能有机会和家乡及母校的领导、师生员工一起庆祝建校100周年,感到非常高兴。我是在19年前进入母校,开始小学学习的。6年的小学时光,使我受

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也养成了勤奋踏实的作风,为以后在威远中学和清华大学不断取得好成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一切,与母校对我的培养是分不开的,借此机会,谨向学校领导和老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我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为祖国为家乡多做贡献,以实际行动报答母校的培养。同时,希望在读的小同学们能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好好学习,打好基础。

同学们,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凸现。这就要求我们从小就培养对科学知识的热爱。我在科学上的一些兴趣爱好,比如天文、电子、化学、光学等,就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的。在学校及家庭、社会的引导下,小时候的我就对大自然和科学充满无限好奇,总是梦想着将来能成为一名科学家,去探索和揭示自然界的奥秘。幸运的是,我没有停留在美好的憧憬上面,而是在重视“第一

课堂”学习的前提下,开展“第二课堂”的学习,主要就是动手动脑进行实践,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形成了二者的良性互动。后来,这些兴趣爱好成为发明创造的源泉,促使我在创新之路上不断取得丰硕成果。我从亲身经历中逐渐领悟了毛主席关于“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这一著名论断的深刻内涵和巨大意义。现在同学们的学习条件比过支要好得多,能够更早地接触到高新科学技术,因此,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时代的机遇,扩大知识面,多动手动脑进行实践,做新世纪的科学少年。

最后,我衷心祝愿母校在新世纪里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沿着“三个面向”的正确方面前进,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威远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质科学少年,并在不久的将来,把自身建设成为全省全市一流的现代特色学校。

谢谢。

在庆祝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xxx中学建校一百周年的庆祝大会。首先,我代表中共xxx市委、xxx市人民政府,向xxx中学的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向参加这次庆典的嘉宾们,表示诚挚的欢迎!

一百年前,在列强入侵、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孙诒让先生怀着“自强之愿,莫于兴学”的坚定信念,发起创办了xxx中学的前身——xxx府学堂,从而开启了xxx现代教育事业的序幕。

一百年来,xxx中学历经风雨沧桑,校名数次更改、校址几度迁移,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成长,成为享誉江浙乃至全国的历史名校之一。xxx中学汇聚了一大批道德高尚、学问精深 的教育家和名师,孙诒让、金嵘轩、洪彦远、陈叔平、朱自清等都曾经在这里弘文励教;xxx中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各方面人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等一大批驰名中外的专家学者,都曾经在这里潜心求学。这里先后走出了9位中科院院士,涌现了众多的数学人才,被誉为”数学家的摇篮”。

一百年来,xxx中学的广大师生努力实践“英奇匡国,作圣启蒙”的校训精神,始终以兴学图强为己任,发扬勤奋好学、严谨求实、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优良传统和学风,学有所成,业有所精,为民族解放、国家振兴、社会进步和xxx的改革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已经成为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我们要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要全力打造国际性轻工城,要在新一轮发展中奋勇争先,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加快培养大批合格的现代化建设者,加快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加快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些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战线的同志们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xxx中学的发展和变化,就是一个例证。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教育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重要位置,努力把我市教育事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xxx中学是我市基础教育的龙头学校。办好xxx中学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新的世纪,xxx中学应该层楼更上,再谱发展新华章。目前,我

们xxx改革发展的形势很好,综合实力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今后,我们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已经明确,城市发展也正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xxx的教育发展应该与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相适应,特别要重视办好一批具有省内、国内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名校。xxx中学现已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应该向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

希望我们的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创一流。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教育创新的讲话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发展规律,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与新世纪新阶段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别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人才。充分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大力弘扬xxx中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提高教育的竞争力。

希望我们的老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以培育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增强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乐于奉献、不断创新、适应未来的现代型教师,努力做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希望我们的同学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要珍惜中学时代美好的学习时光,珍惜这里优越的学习条件,更多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在社会实践中磨练意志,使自己将来更好地承担起建设祖国、建设xxx的神圣使命。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改革开放20多年来,勤劳勇敢的xxx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子,创造了经济发展的辉煌。xxx的发展离不开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广大在外xxx人和海内外各界友人的大力帮助和参与。在xxx改革发展的各个时期,xxx中学的校友时刻关心、支持家乡的改革开放,积极投身家乡的现代化建设,在各个方面为xxx的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后,我们希望xxx中学的海内外广大校友,大力弘扬母校的光荣传统,一如既往地关心家乡的建设,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为xxx中学的发展,为家乡出更多更好的人才,积极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谨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学习进步!

祝xxx中学拥有更加辉煌的又一

个百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百年名校,喜事盈盈。xx中学刚刚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初期督导验收,又迎来了百年华诞,这不仅是xx中学的喜事,也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大事。值此盛会,我谨代表中共兴宁市委、兴宁市人民政府,向前来参加庆典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xx中学全体师生表示诚挚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我市素有“文化之乡”美誉,历来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各级党政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市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尊师重教社会风气不断形成,为国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xx中学是具有百年光荣历史和创造出辉煌业绩的广东名校,是我市教育工作的一面旗帜。多年来,xx中学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历年高考名列梅州市前茅,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学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中有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党政军领导干部,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建功立业;有更多的校友,在家乡各行各业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业绩,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他们是xx中学的骄傲,也是兴宁人民的骄傲。在此,谨向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xx中学教职员工,向所有关心支持xx中学建设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向为国家、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历届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几年来,我市认真实施“文化梅州”发展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投资千万元全力支持xx中学争创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海内外乡贤、社会各界人士和一中校友齐心协力,支持xx中学建

设,使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今天,xx中学隆重举行百年校庆,莘莘学子聚首母校共度这一美好时光,共同回顾百年母校的光辉历程,共同为家乡教育发展献计出力。我相信,这一盛会,必将进一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为xx中学的发展,为兴宁建设教育强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百年一中,桃李芬芳;百年一中,再创辉煌。希望xx中学全体师生戒骄戒躁,以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为契机,以建校100周年为新的起点,秉承传统,与时俱进,办成一流学校。希望xx中学全体教职员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祖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希望同学们刻苦学习,健康成长,掌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知识和技能,早日成材。希望海内外xx中学校友和各界有识之士,一如既往关心支持xx中学,关心支持兴宁教育,共同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

清华大学校长 顾秉林

图为校长顾秉林在庆祝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言。记者 郭海军 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对每一位清华人,都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党和国家领导人、海内外嘉宾和师生校友济济一堂,共同庆祝清华大学百年华诞,一起分享清华人的欢乐与光荣。请允许我代表清华大学,向各个时期为学校竭诚奉献的师生员工,向为母校增光添彩的广大校友,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此时此刻,我们更要把最崇高的敬意,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伟大的民族。

清华大学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斗之中,发展壮大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从用庚子赔款建立的清华学堂,到经辛亥革命

洗礼的清华学校;从探索学术独立、教育自主的国立清华大学,到刚毅坚卓、弦歌不辍的西南联大;从艰苦奋斗造就“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到改革奋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为中华民族前赴后继、百折不挠走向复兴的一个缩影,清华的百年历程,是清华人致力于兴国安邦的奋斗史,是探索中国科技教育自立自强的开拓史,是向着世界先进水平跨越发展的攀登史!

百年风雨,世纪沧桑,清华大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良传统,积淀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和“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这种充分体现民族自觉、深刻反映时代风貌、高度凝聚大学使命的清华精神,是学校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源泉。

清华精神,始终贯穿于教书育人之中。建校早期,清华就确立了“培植全才,增进国力”的宗旨。新中国成立后,全面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造就思想坚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培育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拔尖创新人才。百年树人,桃李芬芳,十七万莘莘学子在清华精神熏陶下奋发向上,一大批治学、兴业、治国的英才挺起民族的脊梁。

清华精神,深深融入到创新实践之中。无论是开创“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学术风格,还是确立“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无论是二三十年代开辟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诸多领域,还是五六十年代兴办一批新技术专业、八十年代以来布局和发展综合性学科,清华精神引领着我们始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百年创新,硕果累累,清华师生在科技进步和学术发展中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刷新着一项又一项纪录,作出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和知识贡献。今天,随

着一批优势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清华大学在国际学术领域逐步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清华精神,突出体现在社会责任之中。百年担当,矢志笃行,从“一二?九”运动中喊出“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到黎明前的黑暗中发表“最后的演讲”;从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到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区域和企业创新发展;从积极参与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到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献计出力;从紫荆志愿者的灿烂微笑,到越来越多当代学子踊跃奔赴祖国建设一线……每当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总有清华人挺身而出,为民族解放慷慨赴难,为国家富强拼搏奉献,为人民幸福建功立业。

一百年来,一代代清华人以思想和行动铸就了清华精神,以智慧和汗水诠释了清华精神,以创造和贡献光大了清华精神。清华精神,根植中华文明沃土,广纳世界文明精髓,激励着万千学子把

自身发展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相连,汇聚成一曲昂扬激越的时代壮歌!

百年华诞,是清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们迈向未来的历史新起点。当今世界,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同时,仍面临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许多共同的难题;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全国上下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这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深刻反思不足与差距,进一步增强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信心,大力弘扬清华精神,奋发有为,开创未来。

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不断树立更高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把百年积淀的办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努力造就更多拔尖人才,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使清华大

学始终走在时代进步的前列。

我们要始终坚持爱国奉献、追求卓越。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弘扬高尚师德和优良校风学风,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全面发展、成才报国,激励全校教职员工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人师表、敬业奉献。

我们要大力倡导人文日新。在清华大礼堂内,有一块1926级毕业生赠送母校的“人文日新”牌匾。“人文”二字源自《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概指人类一切文化创造;“日新”一词典出《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为每天都要革故鼎新。作为清华精神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文日新不仅是指人文精神的发扬和提升,更是指文明的传承与创造要日新月异、不断进步。我们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使清华大学始终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交流借鉴人类进步文化的重要窗

口,孕育创造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要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

举,营造开放和谐的校园氛围,鼓励自由探索,激发创造活力,培育视野开阔、人格完善、素质全面的一代新人。

展望未来,我们一定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提出的要求,不负国家的重托和人民的厚望,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在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浩荡洪流中,续写清韵华章,再创新的辉煌!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导入新课

假如是院长,开学典礼上讲话

推举代表上台讲话

——明确讲话内容与身份、环境有关。

讲授新课

一、课文讨论

本文是江泽民主席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场合:北京大学百年校庆

原名京师大学堂,诞生于1898年清末民族危亡之时;蔡元培曾任校长,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陈独秀、李大钊等五四运动前云集北大,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1919年5月4日,北大率先举起反帝反封建大旗;北大是我国传播马列主义的最早基地??

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对象:北大师生、参加大会的嘉宾,全国高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们,当代中国的广大青年。

提问:同学们先不要看课文,根据讲话时的场合、对象,想一想作为领袖人物,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的盛大集会上可能讲什么内容?

以下为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回答:

1.表示祝贺。

2.回顾北大历史。

3.评价北大贡献。

一是社会政治方面: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基地。

二是思想文化方面:宣传民主、科学思想,传播新文化。三是学术教育方面:振兴教育,繁荣学术,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

4.总结北大传统。

5.对青年提出希望。

提问:请迅速浏览课文,注意筛选信息,看以上内容哪些讲了?在哪一段讲的?哪些没有讲?还讲了哪些其他内容?

明确:以上五点在演讲中都有涉及,江主席还突破一般思路讲了一些其他内容,如:1.第三自然段讲中华民族的历史;

2.第六自然段讲自己的大学时代;3.第七至第九自然段讲了科教兴国战略等。

提问:为什么会讲到这些内容?这体现了江主席怎样的思路?

参考答案:

1.把北大的百年历史置于中华民族的百年兴衰这一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可以看出北大在整个民族历史中的巨大作用。

2.讲自己的大学时代作用有二:一是作者提及自己大学时代的收获跟本文主旨——针对大学生以及全国青年讲道理、提希望是一致的,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身份讲自己的切身体会,带有很强的感染力。二是这段话在上下文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意由论述北大百年贡献,转为阐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大学的作用以及对大学生所寄托的厚望,结构十分严谨。

3.这是作者的身份与时代的要求,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教兴国已是我国全民的共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高领导,必然会对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提出殷切的希望。

二、讲话稿的要求

讲话稿必须接受来自3个方面的约束:

讲话人的身份、条件和要讲的内容。普通人讲话和领导人讲话的口气和方式都是不同的,而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和一般面对面场合讲话的方式也各不一致,讲话的内容当然不同。

听讲人的素质、层次和所关心的问题。比如,听话者是普通人,那么讲话者往往用一般性语词;听话人是专业人士,讲话者则可能更多用专业术语。一般人可能更关心日常生活,而层次较高的人士则更有可能关心其他问题。因此讲话的内容就会明显有差异。

主持者已经确定的主题及其对讲话的有关要求。由此构成讲话的特定场合,影响讲话稿的内容、形式和风格。

三、分析课文,总结各段大意。

划分层次,逐段寻找关键句总结大意。

第一部分:对北大历史的回顾和总结。

第二部分:强调当今科教兴国的意义,以及我国要有若干具有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对青年学生提出四点希望,勉励他们做到四个“统一”。

分析段与段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总体思路。

从总体上看,在文中作者先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向北大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北大的百年历史进行概述和高度评价。然后,语气一变,又以一个过来者的身份,告诫大学生要好好利用大学时间,珍惜机会。最后,顺理成章地,以一个洞悉时代发展方向的智者,高瞻远瞩地向青年提出了四点希望。真可谓一气呵成,文法情理相融。

理清局部思路。

本文不仅在整体上思路贯通,在局部也是很注重逻辑关系的,请找一段你认为逻辑思路比较清晰的段落做具体分析。

重点内容分析:

大学的四个标准:四个“应该是”由具体到抽象,由知识到实践排列。培养造就,认知探求,创新转化,交流借鉴。

四点希望:四个“统一”讲了四个方面的关系——学习做人的关系,强调思想修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调社会实践;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强调服务于祖国人民;理想与信念的关系,强调艰苦奋斗。四者的逻辑关系十分清楚。加强思想修养是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祖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前提。服务祖国人民则是投身社会实践的宗旨,而艰苦奋斗则是社会实践、服务祖国人民的思想准备和必由之路。并且,四个“统一”内部“a与b”之间也不能互换。

四、讲话稿的特点

属于议论文,还具有:

1.内容的针对性。中心突出,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2.思路清晰。围绕主题,每段开头说明要点,结尾重申。

3.语言简明通俗。语言深入浅出,注意符合场合、听众,既要让听众容易接受,又要语言得体。

板书

北大创建和百年中国史科教兴国战略四点希望

北大历史成就与传统学风建设一流大学

篇6:校友代表在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发言

学生代表发言稿

2012年11月23日

母校情

中山乡中学84班陈会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的母校——中山乡中学迎来了她的四十华诞。在此,我谨代表在校的全体同学向母校献上最真挚的祝福:祝愿母校前程似锦,桃李芬芳!

四十年来,您越高山,穿低谷,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脚印,毅然前行。言传身教中,我们学会了勤勉与务实。

四十年来,您闲庭信步,任潮涨潮落,云卷云舒,自信镌刻在您的眉宇之间。潜移默化中,我们传承了淡定与自信。四十年来,您凭栏眺望,身躯笔挺,眉头高扬,眼神坚韧。耳濡目染中,我们透悟了勇敢与执着。

弹指一挥四十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四十年,不能抹杀的是老师们卓著的功勋,不能忘怀的是老师们辛勤的耕耘。感激的泪眼中,依稀浮现的是那沾满粉尘的双手,那悄然变白的鬓发,那充满期待的眼神。

今天,中山乡中学因为有了各位师长和校友的增光添彩而神采飞扬,明天,中山乡中学的辉煌将由我们来开创!作为一名中山学子,我们承载着师长的期盼与校友们的祝愿,为理想而奋力拼搏,理想的火炬我们早已点燃,光辉的历史我们正在传承,我们将用优异的成绩续写中山乡中学新的诗篇。

值此中山乡中学四十年华诞之际,我代表所有学子庄严宣誓:面对挑战,我们毫不畏惧;面对挫折,我们绝不低头;

面对成绩,我们不骄不躁;面对明天,我们信心百倍。请相信,我们不辱母校的历史,更不辱母校的未来!

篇7:校友代表在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发言

2011年4月24日,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四个必须”,为国内高校实现创新式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中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工作中实现大学价值指明了方向,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决心和对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令全国高校为之鼓舞、为之振奋。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清华百年历史又一次表明,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没错,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适应当今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人类社会。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知识就是力量!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没有知识是非常可怕的,可以说知识就是你的命脉,没有了知识更谈不上什么创新。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

能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对我国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必须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奋勇前进。

胡锦涛总书记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四个必须”:

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2.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3.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进程,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4.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这“四个必须”,体现出了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和一名在校大学生,我感同身受,中国是人口大国,同样也是

发展中的大国,我国要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要全民积极配合参与才能实现艰巨的任务,知识是最关键的因素,要全面提高我们全民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才能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会过得越来越好,当然,我们也会认真贯彻和实施党下达的各项工作和任务,认真处理好各项事物。

篇8:校友代表在中学建校10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发言

五十年栉风沐雨, 薪火传承。回眸来路, 我们感慨万千。1958年, 经江西省水利电力厅批准, 学院的前身“江西火电技工学校”和“江西水电技工学校”建校。南昌市环丘街2号, 一个狭小的庭院, 是学校开始风雨征程的起点。学校的初期是弱小的, 在艰难曲折中顽强生长, 从南昌市环丘街辗转九江宫牌夹, 又迁移至南昌市郊石岗镇, 到最终落址南昌麦园, 曾两度停办又艰难复校, 携一路征程, 裹一身风雨, 历经艰辛, 实属不易。

五十年风雨洗礼, 春华秋实。学院从变革的狂风暴雨中脱胎, 在创新的熊熊火焰里涅磐。尤其是举办高职以来, 学院乘势而上, 跨越发展, 如今已是气象蓬勃、蔚为大观。现有教职工500多人, 设有6个教学系部28个招生专业, 面向全国27个省 (区) 招生, 全日制在校生1万多人。学院的招生情况一直呈良好的上升趋势, 第一志愿报考率、生源质量率等多个指标均列江西高职高专院校之首。近3年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达89.77%, 年底平均就业率达到99%。

历经五十年的风雨, 铸就半个世纪的辉煌。学校从中等专业学校到高等职业学院, 实现了“万人大学、品牌名校”的跨越式发展, 先后荣获“江西人民满意十大品牌院校”、“江西省第四届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连续五届“江西省文明单位”、“国家电网公司文明单位”、“江西省电力公司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先进集体”、“首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等多项荣誉, 2007年, 学院以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通过江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五十年的发展历程, 是一部师生一德、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的创业史。在困难和曲折面前, 几代电院人不退缩、不放弃, 牢牢把握发展机遇, 始终能够克服一个又一个前进中的困难, 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 培养出大批人格完善、技能优良、全面发展的莘莘学子。铁塔巍峨, 银线悠悠, 处处都有电院学子的身影。广大校友在工作岗位上不断进取, 建功立业,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校友们无论身处何方, 位居何职, 总是心系母校, 以自己出色的业绩为母校增光添彩, 以不同的方式襄助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五十华诞是学校发展的里程碑, 是一个满怀豪情的新起点。昨天的积淀和凝结, 今日的成就与辉煌, 为明天的腾飞插上了强劲的翅膀。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今日的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正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开始新一轮的创业, 我们将继续奉行“培养一个学生, 造福一个家庭”的办学宗旨, 遵循“质量为本、师资为根、特色为魂、经营为基”的办学理念, 立足电力, 服务江西, 面向全国, 继续发扬“严谨、求实、文明、奋进”的优良校风和“勤学、尊师、立德、进取”的良好学风, 塑造优秀校园文化,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为把学院建设成省级示范、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企业舞弊审计之我见下一篇:提高华北电网工会工作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