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专题学习心得

2024-07-23

意识形态专题学习心得(共6篇)

篇1:意识形态专题学习心得

强化宗旨意识学习心得

刘钊学

按照师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第三专题学习安排,我认真学习了毛泽东同志《为人民服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重点对如何践行群众路线,关心职工群众安危冷暖,维护职工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如何站稳党和人民立场,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剖析。

宗旨决定作风,作风体现宗旨。“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也要看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有的反仆为主,特权思想严重,摆官架子,“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将服务挂在嘴上,贴在墙上,对群众办个证、盖个章百般拖延,出现“为官不为”的倾向;更有甚者在一些事关民生的问题上与民争利,忽视乃至损害群众利益,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没有摆正自身的位置,没有真正践行宗旨意识。

党的宗旨决定了党员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任何党员干部只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而没有当官做老爷的权利。解决“四风”问题,强化宗旨意识,心中、眼里要有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不要做无用功,不能对付和忽悠,不能表面上浩浩荡荡,最后空空洞洞。要依靠人民群众,让职工群众发现我们的问题,检验活动的效果,帮助我们改进工作。要靠党员干部自身,靠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将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深化改革强化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监督检查、纪律约束,用好选人用人考核这根杠杆,让真正为群众谋福祉的干部得到重用。

并时刻用党的理想激励自己,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进一步筑牢为民服务宗旨思想基础,就一定能把党的执政基础夯得更实,把党员干部的形象擦得更亮。坚持做到:

第一要树立树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理念。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面对现实,认真总结,以此“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为契机,转变观念,加强服务,增强整体功能,发挥积极作用,艰苦创业,团结务实,以更崭新的精神面貌,更严谨的工作作风,更踏实的工作举措,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职工群众的利益保障。

第二,要善于学习,掌握工作的本领。我们从事的工作,面

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内容,只有学了通了才能对坚持群众路线有坚定的信仰,才能有所收获,才能增强服务宗旨意识。通过学习认识要时刻把职工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切实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善于在工作中开拓创新,提出新的思路和见解,这样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实际工作效果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模范地履行工作职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尽心尽力把工作做好。一切都要以职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计较个人得失;要克服华而不实,飘浮虚荣的工作作风,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对工作勤勤恳恳,求真务实;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窗口单位、还是机关工作人员,接待前来办事人员要有热情、有热心、有耐心。要热情服务、主动服务、耐心服务,遇到受理、咨询的职工群众一样热情,生人、熟人一样和气,互相尊重,业务忙时、闲时一样耐心,尽最大可能为职工群众提供方便。绝不能再出现职工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牢固树立廉洁奉公、勤政务实的良好形象。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第四要做农牧职工群众合理利益的忠实维护者,善于从农牧

职工关心的问题切入,认真为职工办实事、谋福利;要做与职工群众摩擦的主动调和者,妥善地处理好生活中与群众产生的摩擦磕碰,既不能与人民群众争利益,更不能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这样才能获得职工群众的信服。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培养真挚的情感,多向群众表达尊重,做到与群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样才能真正被群众所接受,受到群众欢迎,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信任、支持。

第四,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牢记宗旨,勤政、务实、清廉的做好为民服务工作。

篇2:意识形态专题学习心得

刘钊学

按照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总体要求及集体学习、个人自学安排,我认真按照五支部活动方案活动计划,对第一专题强化纪律意识必学、选学、重点学习内容,特别是《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进行了学习,体会深刻。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要注重强化纪律意识。2015年10月8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第一百一十九次会议关于审议中国共产党廉政准则、党纪处分条例修订稿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我们党是用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加强纪律建设。我们现在要强调的是扎紧党规党纪的笼子,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

党章也明确规定,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纪律意识是否牢固,是党员干部能否遵守党的纪律的先决条件。“三严三实”告诫我们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这是遵守党的纪律的崇高境界,是对共产党员的严格要求,是共产党员的永远追求。

作为中国共产党员,我们要始终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守党员干部的红线意识,增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政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等纪律意识;不断增强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党性观念。

我们要强化纪律意识,一是要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和群众纪律,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充分认识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强化纪律意识,增强遵守党的纪律的自觉性,做到令行禁止,扎实工作,时刻警示自己,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保持公仆情怀和平民心态,做到干事干净。二是要从加强纪律观念,树立纪律观念做起,对民生不冷漠,对民情不无为,对民利不侵害,秉公用权,坚决防止和杜绝“四风”问题的反复和回潮,管住心、管住口、管住手、管住脚,严格执行党的各项纪律,从根本上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三是要带头践行“两学一做”、带头践行“三严三实”,带头执行党章规定,在深刻把握党的各项纪律规定的基础上,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将这些纪律转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始终保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结合自身实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纪律教育学习是终身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今后我不仅要学业务知识,更要认真学习党的政治、纪律理论、条例、法规法律法规,精读有关重点文章,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文件精神,用过硬的政治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增强纪律意识,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加强党性煅炼,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作风,以百折不饶、知难而进的勇气完成各项任务。二要积极开拓进取,提高工作水平。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锻炼,努力提高自己业务技能;要讲究方法,注重实际,加强自己工作能力和修养;要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把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三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告诉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四要加强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做合格党员。

篇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专题复习

命题趋势:纵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多以漫画、名言、诗句或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为背景, 从微观角度切入。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发展的概念、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等, 这些知识点属于偶考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 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等, 这些知识点属于常考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等, 这些知识点属于高频考点。从试题类型上看, 选择题加大了对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的考查力度;非选择题多考查系统优化的方法、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否定等知识点。

应对策略:要从唯物 辩证法的 “两个总特征”“一个实质与核心”“一个要求”上把握本专题的复习。“两个总特征”就是联系观、发展观;“一个实质与核心”就是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规律) ;“一个要求”就是树立创新意识。

【重难点突破】

1.把握两个总特征:联系观和发展观

(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抓住一个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规律)

3.区分一对关系: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

4.突出一个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典型例题】

1. (2014·山东) 假如“完美”是100分, 那么60分不完美, 80分也不完美, 但不要因为是80分而不是100分而否认 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这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B.脚踏实地, 注重量的积累

C.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D.抓住时机, 积极促成质变

解析:由“不要因为是80分而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可知, 题干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启示我们要脚踏实地, 注重量的积累, 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 A排除;题干没有涉及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C排除;题干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没有强调抓住时机, 积极促成质变, D排除。

答案:B

2. (2014·浙江) 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有

1善与恶相互对立2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成名、灭身各有相应的量变前提4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

A.12B.34

C.13 D.24

解析:题中善与恶是一对矛盾, 二者相互对立, 1符合题意;题中强调善与恶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都会发生质变, 说明成名、灭身各有相应的量变前提, 3符合题意;题中没有涉及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 2排除;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4错误。

答案:C

3. (2014·江苏) 步入大数据时代, 人们越来越关注数据的存储问题。有研究表明, 用于即时访问的“热数据”, 最好用闪存;而那些即时性不强, 人们又经常使用的“温数据”则应保存在磁盘里;用于长期存档的“冷数据”就适合用专用磁带记录。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解析:材料中对于“用于即时访问的‘热数据’”“经常使用的‘温数据’”“用于长期存档的‘冷数据’”, 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存储, 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 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A排除;题干不是强调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B排除;题干没有涉及主次矛盾的转化, C排除。

答案:D

4. (2014·新课标全国Ⅱ) “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 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 先在局部试点探索, 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 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 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1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2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3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4矛盾的个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A.12 B.14

C.23 D.34

解析: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 强调了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1符合题意;试点强调从特殊性概括出普遍性, 2符合题意;矛盾的个性与共性没有优劣之分, 3错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4错误。

答案:A

5. (2013·江苏) 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 用于切割食物。现代人的饮食比古人的软, 也更容易咀嚼, 颚部因此变小, 智齿往往 长不出来。有科学家认为, 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外部矛盾 有时对事 物的发展 起决定作用

解析:题干的关键句“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 体现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因此A正确;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B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错误;内部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D错误。

答案:A

6. (2012·浙江) 建设民生工程, 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事务, 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由此, 我们可以领悟到

1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2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3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 题, 又不忘其 中的特殊 问题4提升民生工程质量, 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12 B.13

C.24 D.34

解析:题干中“全民”可看为整体, “困难群众”可看作部分, 1正确;题干中“基本公共服务”可看作共性, “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可看作个性, 3正确;题干不涉及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问题, 2排除;题干没有提到提升民生 工程质量, 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4排除。

答案:B

7. (2012·江苏) 宋代徐玑在《黄碧》中说, “水清知酒好, 山瘦识民贫”。其中所呈现的水与酒、山与民的关系告诉我们

A.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化的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水与酒、山与民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其联系具有 客观性, D正确、B排除;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 A错误;题干内容未涉及联系的多样性, C排除。

答案:D

8. (2012·江苏) 近百年来, 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 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 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解析:“存储能力更 强的介质 还将不断 出现”, 说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上升性, C正确;事物发展过程中有量变和质变两种不同的状态, A中观点只说出了量变这一种状态, 错误;B、D的观点正确, 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C

9. (2014·海南)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发展素质教育, 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 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美丽”德育活动, 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 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声静心习字20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 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

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阐明学校开展“一校一品”活动的合理性。

解析:本题以我国一些中小学开展的“一校一品”活动为背景, 考查学生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解答时, 首先要明确答题所需的知识范围———矛盾特殊性;而后围绕“学校开展‘一校一品’活动的合理性”展开阐述即可。

参考答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它要求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学校的情况、学生成长的特点和社会发展要求, 是开展“一校一品”活动的前提。各校根据具体条件, 有针对性地开展各具特色的“一校一品”活动, 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平台。

10. (2013·安徽) 三年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 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初显示范效应

示范区在承接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 创新机制,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不断探索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的新途径、新模式。到2012年底, 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的比重近八成, 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分析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

解析:本题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做法为背景, 考查学生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解答时, 一要明确知识范围,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二要把握答题角度, 围绕“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展开。

参考答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示范区通过探索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的新途径、新模式, 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 指导其他地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 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11. (2014·安徽) 近年来, 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 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书法陶冶情操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培养爱国情怀, 提高青少年的汉字书写能 力, 培养审美 情趣, 提高文化修养, 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对于此项举措, 少数学生认为:随着电脑和手机的广泛使用, 人们习惯了用键盘敲字, 而且“键盘”拥有“毛笔”无法比拟的优势, 因此, 现在学习书法没有必要。

假如你是学校书法宣传大使, 请结合材料,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 说服少数同学。

解析:本题以中小学开设书法课为背景, 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有关知识。解答时, 首先要明确答题所需知识范围———“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然后分析材料和设问, 材料中没有出现毛笔优势的信息, 可以从矛盾的对立统一, 要求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开设书法课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文化修养, 可以结合矛盾具有特殊性, 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毛笔的优点是主要的, 不足是次要的, 可以从两 点论与重 点论统一 的观点去解答;最后, 把握答题 角度, 围绕少数 学生认为“现在学 习书法没 有必要”的 想法展开阐述。

参考答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或矛盾规律) , 它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我们应该从书法自身的特殊性来认识学习书法的必要性, 而不是简单地用“键盘”否定“毛笔”。从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观点看, “毛笔”的优点是主要的, 不足是次要的。所以, 学习书法具有合理性和必要性。

【创新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看相 知 命 是 不 可 取 的。从 联 系 的 观 点看, 这是因为

A.联系具有普遍性, 人不可能独立于联系之外而孤立存在

B.联系具有必然性, 人类活动不能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C.联系具有客观性, 主观臆造联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D.联系具有多样性, 间接联系对事物的影响是暂时的

2.我国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 法无不改, 势无不积, 事例无不变迁, 风气无不移易。”下列诗句与材料所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1年年岁岁花 相似, 岁岁年年 人不同2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3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4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A.12 B.23

C.34 D.14

3.2014年4月15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 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 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这启示我们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2要重视部分对整体的统率作用3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要善于通过量的积累去实现事物质的变化

A.12 B.13

C.23 D.24

4.2014年6月27日, 记者从江西省国 资委获悉, 江西省将积极有序, 分类别、分步骤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这表明

1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2量变到质变具有渐进性3矛盾具有特殊性4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矛盾的特殊性

A.12 B.13

C.23 D.24

5.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点燃两根木柴, 并分开很远摆放, 不一会儿就熄灭了;让两根木柴紧挨着, 时隔不久也熄灭了;只有当两者的间隙适中时, 两根木柴才相互辉映, 直至全部化为灰烬。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温热有隙效应”。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过犹不及, 把握火候和分寸

C.要抓住时机, 积极促成质变

D.事物在排列顺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

6.下列成语与之对应的哲理正确的是

1揠苗助长———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2管中窥豹———整体与部分关系3舍卒保车———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4好事多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12 B.13

C.23 D.24

7.漫 画 体 现 的 哲 学 道理最恰当的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斗争性

C.矛盾具有同一性

D.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8.2014年6月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改进作风制度建设进行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关键在党。从哲学上看, 这是因为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9.2014年7月1日起, 未来两年, 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将正式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这意味着“以房养老”商业保险正式开闸。下列选项与此蕴涵哲理相一致的是

1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2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3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4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A.12 B.13

C.23 D.24

10.近年来, 微博、微信、微电影发展迅速, 微文化成为新的社会热点。虽然微文化对知识体系的构建、系统逻辑思维的形成可能存在弊端而遭到某些质疑。然而, 微文化因其简单快捷易操作、有效激发人们主动参与文化的热情, 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对此, 我们应当

A.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C.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1.中国金融改革不能简单照搬西方, 需考虑自身的特点。这启示我们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B.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2.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说:“没有否定, 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 水坑。”这句话表明

A.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

B.应自己否定自己, 自己发展自己

C.应在否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发展

D.应在肯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

13.2014年7月9至10日, 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与贝拉克·奥巴马总统特别代表、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在北京共同主持了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本轮对话期间, 中美双方强调推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全面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双方表明将采取进一步具体措施支持强劲的国内和全球经济增长, 促进开放的贸易与投资, 提升国际规制和全球经济治理, 支持金融市场稳定与改革。对话期间, 美方重申往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有关承诺, 继续支持转向以更高的投资和国民储蓄为特点的增长方式, 包括削减联邦预算赤字、向促进劳动力附着效应的教育和培训领域投资、采取措施避免信贷滥用和出台增加雇主和私人储蓄的政策。中方继续致力于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 并把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为此, 中方将实施目标性财政和结构性政策统筹增加居民收入等措施。

(1) 有人认为, 经济发展最终要靠 消费推动, 只要扩大消费, 就能实现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有关知识, 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2) 结合材料, 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 说明我们应如何推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全面中美经济关系。

14.2014年8月22日至25日, 第五届山东文博会威海分会场·2014中韩 (威海) 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交流会 (简称“文交会”) 在威海拉开帷幕。本届文交会以“融合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 充分发挥威海对韩开放的区位、产业、文化等优势, 进一步搭建文化交流展示和交易合作平台, 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贸易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培育中韩文化会展知名品牌, 打造中韩文化交流“桥头堡”, 助推中韩 (威海) 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

(1)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有关知识, 说明威海举办“文交会”的必要性。

(2) 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 就威海如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联系是客观的, 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看相知命是指将个人命运同个人相貌联系在一起,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C符合题意;看相知命是主观臆造联系的表现, A、B、D均认为其有联系, 错误。

2.A题中诗句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1中“花相似”“人不同”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当选;2的意思是春风把暖洋洋的暖气送入屠苏酒, 天刚亮时, 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 换上新桃符, 迎接新春, 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当选;3的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鸭子在水中游戏, 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不选;4的意思是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不太够, 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体现了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不选。

3.B由“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可知, 强调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1正确;由“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可知,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正确;整体对部分具有统率的作用, 而不是部分统率整体, 2错误;题干没有涉及通过量的积累去实现事物质的飞跃的意思, 4排除。

4.C由题中的“有序”“分步骤”可知, 量变到质变具有渐进性, 2正确;由题中的“分类别”可知, 矛盾具有特殊性, 3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 1排除;矛盾的特殊性包含矛盾的普遍性, 4错误。

5.B题干强调的是点燃的两根木柴间隙要适中, 才能相互辉映, 直至全部化为灰烬, 因为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所以在办事过程中要把握火候和分寸, 坚持适度原则, B符合题意;A强调量变, 与题意不符;题干强调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C强调质变, 与题意不符;D强调排列次序, 不是强调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排除。

6.D“揠苗助长”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 1错误;“管中窥豹”体现了整体与部分关系, 2正确;“舍卒保车”体现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错误;“好事”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的, “多磨”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4正确。

7.C嘲笑, 在坚强的人那里可以从“拦路虎”变成“垫脚石”, 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正确;A、B不符合漫画主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 D错误。

8.C由题中“关键在党”可知, 题意强调的是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正确;A、B与题干主旨无关;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D错误。

9.A题中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2体现的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3体现的是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4体现的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故选A。

10.D微文化因其遭到质疑, 但因其优点而得到了更多的肯定, 对微文化要看到利、弊两个方面, 坚持两点论, 同时因其得到更多的是肯定, 所以要坚持重点论, 故选D。

11.D由“中国金融改革不能简单照搬西方, 需考虑自身的特点”可知, 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正确;A、B与题干主旨无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C错误。

12.B题干强调的是否定的重要性, B正确;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应吸收而不应扬弃, A错误;辩证的否定既不能否定一切, 也不能肯定一切, C、D错误。

13. (1) 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 遍性与客 观性,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题中的观点看到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 有其合理性。2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经济的发展除了受居民消费需 求的影响外, 还受到投资需求和对外出口的影响。而且只有科学合理健康的消费才能对经济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3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经济的发展是消费、投资和出口有机统一、合力推动的结果。因此, 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2) 1矛盾即对立统一, 要求坚持两分法。推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全面中美经济关系, 应注意中美之间存在的各自利益, 积极寻找共同利益。2矛盾具有普遍性, 要求承认矛盾, 分析矛盾, 勇于揭露矛盾, 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推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全面中美经济关系, 应妥善处理分歧。3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 要求看问题既要全面, 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推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全面中美经济关系, 应积极寻找与美国的共同利益, 加强与美国的经济对话合作;同时也要注意到中美之间存在各自的利益, 应正确处理中美之间存在的摩擦冲突。

14. (1)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树立创新意识。2要发展必须要有创新。威海举办“文交会”, 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推进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也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 建议:1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 着的实际, 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 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2要注重研究新情况, 善于提出新问题, 敢于寻找新思 路, 确立新观念, 开拓新境界。

篇4:“地表形态的塑造”专题复习

地表形态的塑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山地的形成褶皱与断层

山地的类型褶皱山

断块山

火山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地貌的类型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堆积地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基础知识】

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地壳运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3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4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地壳运动

①水平运动

A基本含义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B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②垂直运动(升降运动)

A基本含义

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B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岩层隆起或凹陷,导致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2)变质作用

①基本含义

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②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岩浆活动

①基本含义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②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岩浆喷出地表经冷凝形成火山。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3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4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风化作用

①形成的地表形态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②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影响的地区比较普遍。

(2)侵蚀作用

①风力侵蚀

A形成的地表形态

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

B分布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流水侵蚀

A侵蚀

a形成的地表形态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b分布地区

湿润、半湿润地区。

B溶蚀

a形成的地表形态

形成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等。

b分布地区

中低纬度降水丰富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

③冰川侵蚀

A形成的地表形态

形成冰斗、角峰等。

B分布地区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④海浪侵蚀

A形成的地表形态

形成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等。

B分布地区

海滨地区。

(3)搬运作用

①风力搬运

A形成的地表形态

沙丘移动,一般不形成地貌。

B分布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及海滨地区。

②流水搬运

A形成的地表形态

一般不形成地貌。

B分布地区

湿润、半湿润地区。

③冰川搬运

A形成的地表形态

一般不形成地貌。

B分布地区

高山地区。

④海浪搬运

A形成的地表形态

一般不形成地貌。

B分布地区

海滨地区。

(4)堆积作用

①冰川堆积

A形成的地表形态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B分布地区

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②流水堆积

A形成的地表形态

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

B分布地区

河流出山口和河流中下游地区。

③风力堆积

A形成的地表形态

形成沙丘。

B分布地区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

④海浪堆积

A形成的地表形态

形成海岸地貌,如沙滩。

B分布地区

海滨地区的砂质海岸。

(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比较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对地表

形态的影响

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把高山削低、低地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

两者的关系

在空间上相互联系,在时间上同时进行,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地壳自形成以来,就是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

(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组成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2三大类岩石的比较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岩浆岩

①侵入型岩浆岩

A形成过程或含义

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B特点

由于凝结时间长,矿物结晶颗粒大。

C举例

花岗岩。

②喷出型岩浆岩

A形成过程或含义

岩浆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B特点

有气孔构造。

C举例

玄武岩。

(2)沉积岩

①形成过程或含义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风化成碎屑物质,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②特点

有层理结构,有的含有化石。

③举例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3)变质岩

①形成过程或含义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改变。

②特点

重新结晶或有片理构造。

③举例

大理岩、石英岩。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再到新岩浆的形成,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在地表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下,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经生成的岩石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岩浆在一定的条件下再次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并与其他岩石一起再次接受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如此,周而复始,使光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转化之中。其循环过程如下页图所示。

二、山地的形成

(一)褶皱与断层

1褶皱

(1)概念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2)褶皱的基本形态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①背斜

A岩层特点

岩层向上拱起。

B岩层新老关系

中间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C形成的地貌

常形成山岭,但有些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谷地。

②向斜

A岩层特点

岩层向下弯曲。

B岩层新老关系

中间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C形成的地貌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但有些向斜槽部因受挤压,不易遭受侵蚀而成为山岭。

2断层

(1)概念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2)断层的基本形态

①地垒

A岩层运动方向

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的岩块相对下降。

B地表形态

常形成块状山地。

C举例

华山、庐山、泰山等。

②地堑

A岩层运动方向

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的岩块相对上升。

B地表形态

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

C举例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等。

3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褶皱

断层

受力状况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

岩层变化

波状弯曲变形

破裂并沿断裂面产生明显的位移

地表形态

高大的褶皱山脉

断层面常形成陡崖;沿断层线常发育沟谷,有时出现泉、湖泊

主要区别

岩层未失去连续完整性

岩层失去了连续完整性

(二)山地的类型(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

1褶皱山

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规模的褶皱山系可绵延数千千米,如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小规模的褶皱山只有几十米。

2断块山

断块山的规模大小不等,大的断块山可以延伸数千米,如我国的华山,小的只有几十米。

3火山

(1)形成

岩浆沿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形成。

(2)组成

①火山口

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

②火山锥

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

(三)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影响交通运输方式

(1)山区交通运输建设的一般原则

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

(2)原因

①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

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

2影响交通线路的走向

(1)山区交通运输建设的一般原则

①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②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形(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

③避开陡坡、断层及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④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

⑤尽量选择两点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

⑥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

(2)原因

①降低技术难度的需要。

②尽量节约建设成本的需要。

③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需要。

④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的需要。

3影响交通线网的密度

(1)交通线网的密度分布

一般来说,平原、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

(2)原因

山地地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在河谷地带修建较多的交通线路,可以将较多的居民点联系起来,方便人们出行;可以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

三、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河流侵蚀地貌

1概念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搬运地表的物质,从而形成侵蚀地貌。它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是河谷。

2河流侵蚀作用的形式

(1)溯源侵蚀

①概念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②对河流的影响

使河谷不断地向源头方向延长。

(2)下蚀

①概念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②对河流的影响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的方向发展。

(3)侧蚀

①概念

垂直于两侧河流的侵蚀。

②对河流的影响

使谷底展宽、谷底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3河谷地貌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由沟谷发育而成。其形成过程见下图。

(1)河谷形成初期

①主要侵蚀方式

以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

②河谷形态特征

河谷横剖面呈“V”型。

(2)河谷形成中期

①主要侵蚀方式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

②河谷形态特征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更加弯曲。

(3)河谷成熟期

①主要侵蚀方式

以侧蚀为主。

②河谷形态特征

河谷横剖面呈槽型,上游窄而深,下游宽而浅。

(二)河流堆积地貌

1概念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沉积地貌。其中,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2冲积平原的三种类型

(1)洪积—冲积平原

①分布

山前。

②形成

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趋于平坦,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麓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扩大而彼此相互联合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③地貌特点

以山口为顶点呈扇形,由上向下,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2)河漫滩平原

①分布

河流中下游地区。

②形成

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如果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河漫滩就会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

③地貌特点

地势平坦、宽广。

(3)三角洲平原

①分布

河流入海口处的海滨地区。

②形成

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③地貌特点

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高原地区

(1)聚落分布

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

(2)原因

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3)聚落形状

多呈狭长的带状。

2山地地区

(1)聚落分布

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2)原因

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有肥沃的土壤。

(3)聚落形状

呈明显的条带状。

3平原地区

(1)聚落分布

聚落分布最为密集,一般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在河口三角洲地区分布也较密集。

(2)原因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3)聚落形状

篇5:意识形态专题学习心得

“两学一做”第三专题教育活动学习心得:强化宗旨意识

联系服务师生

宗旨意识,顾名思义是指在心理上紧紧围绕主导思想展开的意识觉悟,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

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深入开展这项实践活动,对于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群点,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要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尽好责、抓到位、见实效”,继而“两学一做”教育活动迅速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的热潮,作为高等学校一名党务工作者,肩负着上传下达的责任和使命,牢记宗旨意识,将学习贯彻“两学一做”教育活动贯穿于工作实际,是一项必须认真落实并长期坚持的工作,经过近期的学习总结,思考提炼,现就我个人在谨记宗旨,牢记使命,学做结合,服务群众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以“两学”强宗旨

学习共产党党规党章,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构成了“两学”的主要内容。党章明确规定,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在今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隆重集会上,总书记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回顾了中华民族走过的光辉历程,深刻总结了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而这些贡献,无一不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和依靠人民取得的成绩。习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就在一代代领导人的关切关怀下,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亿万群众浴血奋战,创下了一件件撼动人心的丰功伟绩。

在学习领会的过程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爱戴以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群众的决心和信心。无论从理论上、历史上以及现实生活中,党的人民都是密不可分、荣辱与共的共同体,这也让我切身理解了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的历史必然性。一个泱泱大国尚且如此,作为子民的我们更深入研读党规党章,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学习体悟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明确前进方向。将为民服务的宗旨深植心中,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进。

抓“一做”夯基础

党员是构成政党的基石和细胞。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党员?毛泽东同志认为“共产党员在政府工作中,应该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共产党员在民众运动中,应该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教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周恩来同志指出:“一个干部、一个共产党员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革命的热情,要有朝气、有干劲。”邓小平同志用两句话概括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由此可见,历代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着建立一支“合格”的共产党员队伍,表达方式不一,核心却始终在于“做”。进入新世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严守党的纪律,争做合格党员依然是迫切而重要的时代要求。

学高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个党和国家未来接班人的培育者、践行者,我深知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对于与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将坚定为民宗旨、把握大局、准确定位,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在强化自身本领的同时,我也深入思考了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方式和途径,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同时又有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并能做出最切实的工作成绩。下一步我也将尝试把爱国、爱校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辅导等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进学生的培育体系中,激发学生由内而外的成长动力,并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形成以知促学,学用结合的良性循环教育模式。

系“师生”乐服务

总书记曾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指出,群众路线是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法宝,必须做到教育与实践两手抓,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深植入于思想中、真正落实到行动上。XX年3月17日,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再一次明确表示: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由此可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党中央对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肩负着是培育祖国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作为高等院校学工系统的负责人,增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我认为首先表现在为全校广大师生服务的基础上,反映在加强与师生之间的沟通联系上。当代大学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我们首先需要引导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关注特殊群体的成长,了解学生的切实需求,将工作落实到服务学生、维护学生权益的实际问题上,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知心人和引领者。我也要始终把学生的需求作为工作的根本、行动的指南,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深入学院(部、基地)调查研究,努力提升联系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搭建桥梁,也让他们在我校更有归属感和获得感。

树“榜样”扬旗帜

XX年1月5日,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是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夜以继日、殚精竭虑,甚至以身殉公,他们是中国人的骨气和力量,更是一面鲜红的旗帜。

XX年11月20日,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总书记提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全党同志要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中央的要求与人民的期待紧密结合起来,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为群众谋利益、谋福祉上,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6月,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有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以党中央为表率,各行各业也积极挖掘身边先进人物,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我校五月份也启动了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活动,并在7月1日举行了“两学一做”推进会暨表彰大会,在全校营造了争优创先的良好氛围。带着“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荣誉,我深知任重而道远,在带头做好合格党员的同时,我也要积极向优秀党员同志学习,进一步加强自身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争取向全校师生交出满意的答卷。

篇6:意识形态专题学习心得

桲罗台中心小学 马占福

场、维护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的行为规则:它在党的纪律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保持全党在政治上高度一致,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正如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政治纪律是党的最重要的纪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

一、只有纪律严明才能步调一致地前进

1、党的纪律是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政治组织或社会团体,都需要有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其内部机构和成员的行为,维护一定的秩序和利益,保证其内部工作、生活的正常运行。中国共产党的纪律,是为实现党的纲领和路线而制定的、体现全体党员共同意志的、对全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个党员都必须遵守。我们党是用革命纪律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如果没有党的纪律的约束,听任各级组织各自为政,听任党员自行其是,那么,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不可能发挥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作用,党的任务和历史使命就不可能完成。对于党的纪律的重要性,我们党的前三代领导核心都有精辟的论述。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邓小平同志也强调:“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理想是不行的,没有纪律也是不行的。”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1月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鲜明地指出:“党的纪律极为重要。它的政治作用,就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党的纲领、路线和任务的实现。如果容许和听任党组织或党员无视组织纪律,为所欲为,那么我们党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的党,就会丧失战斗力,甚至瓦解。”

2、党的纪律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党的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贯彻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必须用党的纪律来统一所有党的组织和党员的行动,保持全党在重大行动上的一致。我们党85年的历史反复证明,有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又有严明的纪律,党的战斗力就能得到有效发挥,党的任务就能顺利完成;相反,如果党的纪律松弛,党的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即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也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而且还会使党的事业遭受挫折。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都是与我们党自身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并以此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分不开的。进入新的世纪,我们党肩负着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历史使命,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要完成这样的历史重任是根本不可想像的。

3、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力武器。

上一篇:幼儿园扶贫总结下一篇:作业展评新闻稿